第一篇:妇幼基本公共卫生亮点
****基本公共卫生妇幼项目工作亮点:
一、“两改变、一活动”。改变下乡督导模式。在几个中心卫生院进行交叉督导,中心随员监督指导,提高基层督导成果。改变妇幼例会模式,尝试多种形式(以会代训、研讨例会、抓短板例会等),提高例会成效。开展“我为****发展出点子”活动,号召所有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及妇幼计生工作人员积极行动,为我县妇幼计生工作科学发展献计献策,促进工作可持续发展。
二、孕产妇健康管理微信群、婴幼儿健康管理微信群实行全覆盖。在全县各乡镇卫生院建立孕产妇健康管理微信群和婴幼儿健康管理微信群,便于辖区内妇幼人员对服务人群的规范管理,特别是外出孕产妇可以实时沟通,掌握孕期动态,同时也拓宽了健康教育的宣传渠道,方便定期传授孕产妇婴幼儿保健知识。
第二篇:基本公共卫生妇幼相关制度
《母子保健手册》运转管理制度
一、《儿童保健手册》的运转管理制度
1、对辖区儿童进行摸底登记,并为7岁以下儿童进行免费建卡管理。
2、首诊医院建卡后,对保健手册后面的服务券进行编号。进行首次随访后将服务内容延虚线剪下后存档,年内进行经费核销。
3、儿童保健手册作为儿童体检的依据,同时可作为入托入学的依据,人手一份,家长应妥善保管。家长可持儿童保健手册带儿童到任何一家医疗保健机构进行体检。
4、各医疗保健机构必须按照“四、二、一”体检方案进行体检,不得擅自增加体检次数。
5、医务人员在对儿童进行体检时,应将检查结果详细记录在儿童保健手册上,并预约下次检查时间。
6、如有特殊情况,医务人员应将情况填写在儿童保健手册上,并及时告知家长,同时提供指导或转诊的建议。
7、儿童年满7岁以后,不再作为保健的范畴,应将儿童保健手册收回,分析总结社区儿童的营状况。提出干预措施。
一、《孕产妇保健手册》的运转管理制度
1、对辖区孕产妇进行摸底登记,并为其进行免费建卡管理。
2、首诊医院建卡后,对保健手册后面的服务券进行编号。进行首次随访后将服务券内容延虚线剪下后存档,年内进行经费核销。
3、《孕产妇保健手册》作为孕产妇随访的依据,整个孕期可享受5次免费产检(孕早期一次、孕中期2次、孕晚期2次)及所有新增项目(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定血型、阴道分泌物)、艾、梅、乙、中晚期各一次血常规的检查,孕产妇还可持《孕产妇保健手册》到任何一家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免费检查。
4、各医疗保健机构必须按照保健时段为孕产妇提供检查,不得擅自增加检查次数。高危产妇可增加检查次数。
5、医务人员在对孕产妇进行体检时,应将检查结果详细记录在《孕产妇保健手册》上,并预约下次检查时间。
6、如有特殊情况,医务人员应将填写在孕产妇保健保健手册上,并及时告知孕产妇,同时提供指导或转诊的建议。
7、孕产妇在入院后,将《孕产妇保健手册》交分娩医院,分娩医院填写产时情况,将手册交加产妇带回家中,再交给产后访视工作人员,访视结束后将《孕产妇保健手册》交区保健院,区保健院再分别返回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数据分析,分析孕产妇流行病学情况,并提出干预措施,为孕产妇的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早孕建卡工作制度
1、早孕建卡也就是在孕90天之内到医院或妇幼保健院进行初次建卡检查,接诊医生需对怀孕妇女做到:“三早”:早发现、早检查、早确诊。
2、建立孕产妇健康档案,进行早孕检查:包括测量血压,化验血常规、肝肾功能、血型、尿、阴道分泌物及艾梅乙咨询检测及全面体格检查等。
3、发放《孕产妇保健手册》,交代孕妇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并宣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五次产前检查免费,孕早期1次、孕中期2次、孕晚期2次,首次建卡血常规及新增项目检查、中晚期血常规各一次。
4、指导孕妇在孕早期避免病毒感染和接触各种致畸物质。
5、有异常症状或发现高危因素及时进行诊查、指导和治疗。
孕期检查制度
搞好产前检查,是有效降低难产、出生缺陷的发生、孕产妇死亡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妇幼卫生均等化服务的主要内容。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为了更好地规范产前检查工作的开展,特建立如下制度:
1、对停经后前来单位进行检查的患者,确诊怀孕后,对其实行免费建卡,进行孕早期第一次随访,并对其免费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定血型、肝功能、肾功能、阴道分泌物的检查等。
2、对每位前来检查的孕妇预约下次检查时间,整个孕期可享受免费检查5次。每次的检查情况必须如实记录,交待注意事项,有特殊情况必须告诉孕妇。
3、每位建卡的孕妇前来进行检查时,必须携带孕产妇保健手册,医护人员必须如实填写孕妇目前的情况,同时画妊娠图,以了解胎儿在宫内的发育情况。
4、医护人员在对孕妇进行产检的过程中,如发现异常,必须及时处理。
5、对需作胎儿性别鉴定的孕妇,产前门诊需经讨论,报经院长批示后方能进行。
6、对前来进行产检的孕妇必须进行孕期营养指导、母乳喂养知识的宣传及母乳喂养指导。
7、对前来进行产检的孕妇必须进行孕期卫生宣教指导。
8、及时上报各种数据资料。
产后家庭访视及母乳喂养指导制度
一、产后访视制度
1、根据《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及2011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开展产后访视工作。
2、遵守国家法律,遵守医德规范全心全意为母婴服务。3、热爱本职工作,尽职尽责,严格执行操作常规。
4、讲究文明礼貌,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尊重、关心、体贴受访人员和家属。
5、廉洁奉公,自觉抵制不正之风。不乘工作之便,收受访人员礼物,或擅自向受访人员宣传和兜售奶粉和药品。
6、对工作认真负责,遵守访视时间,保证访视次数,完成访视内容,及时收集、填写、上报医疗保健有关资料。
7、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服务水平。
二、访视内容及母乳喂养指导
1、定期对新生儿进行健康检查,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并早期发现异常和疾病及时处理和转诊。降低新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1)访视时间及次数,正常足月新生儿访视次数不少于1次。首次访视:在出院后7日之内进行,如发现问题应酌情增加访视次数,必要时转诊。满月访视:在出生后28~30日进行。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2)高危新生儿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增加访视次数,首次访视应在得到高危新生儿出院(或家庭分娩)报告后3日内进行。
2、产后访视要求:服装要求干净整齐,仪表大方。行为举止要求:文明礼貌,端庄大方,动作轻巧准确,工作态度严谨、认真。
3、访视内容:
(1)问诊孕期及出生情况:母亲妊娠期患病及药物使用情况,孕周、分娩方式,是否双(多)胎,有无窒息、产伤和畸形,出生体重、身长,是否已做新生儿听力筛查和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等。(2)一般情况:睡眠、有无呕吐、惊厥,大小便次数、性状及预防接种情况。
(3)指导喂养:喂养方式、吃奶次数、奶量及其它存在问题。(4)测量体重、体温,进行全面体格检查。
产后访视制度
1、根据均等化服务要求,定期到产妇家中免费进行产后访视。
2、镇乡卫生院的医生或村卫生人员接到产妇出院信息于后于产后3—7天访视一次。
3、产后42天的健康检查,回分娩单位或当地乡镇卫生院进行,了解产后恢复情况。
3、访视内容:
产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乳腺、子宫复旧、会阴、恶露、大小便等情况是否正常,指导产妇母乳喂养及产褥期卫生等。
婴儿:观察体温、体重、喂养、吃奶、口腔、皮肤、脐部、大小便等有无异常变化。
4、医务人员应认真负责,仔细观察产妇及婴儿围产期内的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必要时嘱其到医院检查治疗。
5、注意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检查所用的医疗器械和物品,要定期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6、认真填写产妇及婴儿访视记录,按时上报各种报表。
产后42天健康检查制度
1、了解妊娠期情况、分娩期及产褥期情况。测量血压、脉搏、体温是否正常。复查妊娠期或分娩期的合并症或合并症是否治愈。
2、了解喂养状况,检查乳房。
3、做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检查。
4、指导计划生育,采取适宜的避孕方法。产褥期内禁止性交,产后42天可恢复性生活,但应避孕。哺乳者以工具避孕为宜;不哺乳者可用口服避孕药。对高危产妇已不宜再妊娠者,应做好避孕,必要时可行绝育术。剖宫产者如果再次妊娠,至少在严格避孕2年后再妊娠。
高危妊娠管理制度及转诊转院制度
一、高危妊娠管理制度
近年来,对孕产死亡进行评审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孕产妇死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危因素,因此,加强对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可有效降低高危孕产妇的死亡率。为此,特制定如下工作制度:
1、按照高危因素平分表,对每位孕产妇,进行高危评分,筛查高危孕产妇。
2、对筛查出高危因素的孕产妇进行专案管理。
3、对高危孕妇增加检查次数。
4、对高危孕产妇实行矫治,如实记录矫治情况。
5、对病情危重,继续妊娠有危及生命者,高危门诊要进行讨论,并报院领导批准,确定是否继续妊娠。如果本级不能处理的,要及时建议到上级医院进行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6、院内成立急救领导小组,对高危产妇要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对本院抢救存在困难的,要及时请求上级专家参与抢救,并时适转到上级医院。
7、对高危孕产妇进行产后情况追综,了解产后转归状况。
8、如实告知其以后的注意事项。
9、大力宣传孕产期保健知识及避孕节育知识。
10、定期上报各种数据资料。
二、转院、转诊制度
1、本院因技术条件及设备有限,不能诊治的病员,由经治医师提出,经院长或科主任同意,提前与转入医院联系,请转入医院做好接诊准备。
2、病员转院,如估计途中可能加重病情或死亡者,应留院处置,待病情稳定或危险过后。再行转院,病员转院时,应将病员病历摘要随病员转去,病员转走后,管床医师应将病历整理小结后交科主任或护士长。
3、病员转院时,当班医师应护送转院。
4、如病员自动要求转院者,应向管床医师说明并签字后方能转院。
孕产妇死亡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制度
第一条
为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监测评估《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主要目标落实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实施母婴保健法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区行政区域内的所有医疗保健机构和医疗保健人员必须执行本制度。
第三条 区卫生局负责本制度的监督管理,区妇幼保健院在区卫生局领导下, 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和检查、指导。
第四条 区行政区域内发生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均应及时向区妇幼保健院报告。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医疗保健人员(包括村级妇幼保健人员)为孕产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法定报告机构和法定报告人。
第五条 医疗保健机构发生孕产妇死亡的,由住院医生填写《孕产妇死亡报告卡》,附《医疗机构孕产妇死亡调查附卷》、病历复印件等材料于24小时内向区妇幼保健院报告。区妇幼保健院在接到报告7日内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调查核实,并填写《医疗机构孕产妇死亡调查附卷》未完成部分。医疗保健机构发生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由住院医生分别填写《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于每月25日前统一向区妇幼保健院报告。
第六条 村级医疗保健人员对其辖区内发生的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包括流动口),要分别填写《孕产妇死亡报告卡》、《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孕产妇死亡于24小时内报告乡级医疗机构,5岁以下儿童死亡要于每月20日前报告乡级医疗机构。乡级医疗机构妇幼保健人员要及时进行实地调查核实,对未填写《报告卡》或填写不完全的,须及时填写完善。乡级医疗机构在接到村级报告3个工作日内实地调查、核实情况、收集资料向区妇幼保健院报告,区妇幼保健院在接到报告7日内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调查,完善《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并填写《孕产妇死亡调查报告附卷》,《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乡级医疗机构于每月25日前报区妇幼保健院。
第七条 区妇幼保健院要对上报的各类《报告卡》进行质量控制,使用网络直报管理软件逐个输入计算机,并进行统计汇总。同时,使用统一的妇幼卫生年报软件制作妇幼卫生统计报表。并于每月2日前以纸质版报市妇幼保健院。
第八条 区妇幼保健院要定期将本地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和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分析报告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每季度组织一次孕产妇死亡评审和新生儿死亡评审,分析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第九条 区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级妇幼保健人员要使用省卫生厅统一印制的〈妇幼保健管理登记册〉(县、乡、村级),准确掌握辖区内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和妇幼保健工作情况,建立并完善孕产妇保健管理、儿童保健管理和死亡登记制度。
第十条 各级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必须使用省卫生厅统一印制的《助产技术服务单位分娩登记本》,对产妇分娩情况进行登记。《分娩登记本》要填写规范、字迹清楚、内容完整,长期保存。
第十一条 各级医疗机构要加强各种《报告卡》和妇幼卫生报表的质量控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补漏调查,保证数据真实可靠。
第十二条 各级医疗机构要加强妇幼卫生统计数据的分析、利用和反馈。区妇幼保健院要将本地《孕产妇死亡报告卡》、《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原始资料存档,长期保存。
第十三条 法定报告人不履行报告义务的,由区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依据《省实施〈母婴保健法>办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四条 本制度所称孕产妇死亡是指从妊娠开始至产后42天内死亡者,其中包括妊娠各期和不同部位,与妊娠有关或因妊娠加重或治疗上的原因造成的死亡,不包括意外事件致死者。
孕产妇死亡报告及评审制度
一、发生在家中途中的孕产妇死亡,乡、村两级医务人员要在24小时内向毕节市妇幼保健院及毕节市卫食药局上报。毕节市妇幼保健院于接到报告一周内组织人员到死亡孕产妇家中进行回顾性调查,填写《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孕产妇家中、途中死亡调查表》。
二、各医院院内发生孕产妇死亡后,科室要认真组织孕产妇死亡病历讨论和评审,确定死亡诊断和评审结论,认真填写《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孕产妇院内死亡调查表》,写出病历摘要,院内评审后一周上报毕节市妇幼保健院。
三、孕产妇死亡后需进行市级评审。
(1)市级评审由毕节市妇幼保健院组织,每半年一次,邀请毕节市妇幼保健技术指导专家组对死亡原因、死亡诊断、抢救过程以及孕期保健等内容进行讨论,核定评审结果。
(2)经市级讨论评审后,进一步完善相关资料并备案,于上半年结束的下一个月的15前上报地区妇幼保健院。
四、评审标准
严格按照《“降消项目”孕产妇死亡评审规范》的十二分表格评审标准和程序进行,做出明确死因诊断及评审分类。
1、可避免死亡:根据本地区医疗保健设施、技术水平以及个人身心状况,应能得到妥善处理,但其中某一环节处理不当或失误造成的死亡。
2、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限于本地区医疗保健设施、技术水平以或个人家庭缺乏卫生知识,拒绝卫生指导或其他社会因素造成的死亡,如改善上述条件可避免死亡。
3、不可避免死亡:限于本地区保健技术水平,当前无法避免的死亡。
五、评审方法
提前一周将有病历资料分发给专家组成员,专家组成员进行预评审,然后将评审材料拿到评审大会上进行宣读,再由各位专家组根据病历、调查表,结合死亡孕产妇的妊娠经过、发病原因、治疗经过、转院经过等进行点评,举手表决形成一致意见,明确死亡原因、总结医疗保健中的经验教训,对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
围产儿死亡及围产期保健质量评审工作制度
一、围产儿死亡定义:指妊娠满28周以上(或生体重≥1000g以上)至产后7天内死亡的胎儿及新生儿,不包括计划生育 要求引产的死胎、死产。
二、围产儿死亡报告时间和部门
1、围产儿死亡同时合并孕产妇死亡的上报时间,责任 单位应随孕产妇一同上报。
2、单发生围产儿死亡的,责任单位应及时录入妇幼信 息系统上传。
三、报告内容
围产儿:母亲姓名及年龄、出生天数、户籍、首诊地点、分娩地点及时间、死亡地点及时间、死亡初步诊断等。
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工作制度
一、组织架构
实行区、医院二级评审制度。各产科医院应成立院内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专家组,区级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小组成员由同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认定,评审小组在同级妇幼保健机构下设办公室。区级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由区妇幼保健机构牵头组织实施。
二、工作职责
(一)专家职责
1、评审专家组负责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病例的结论性评审或学术性评审。
2、研究发生孕产妇、围产儿死亡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研究发生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的主要死因,向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二)办公室职责
1、负责孕产妇死亡及相关资料的收集审查,登记和评审前准备工作。
2、对基层上报的疑难或特殊病例进行现场调查。
3、完成评审报告,汇总评审结果,上报同级卫生行政
三、评审原则
(一)差额原则: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视评审案例情况选定每次参评专家,参评专家应为单数。
(二)保密原则: 参评人员不得将评审结论对外公布。
(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评审结论以参评人员意见多数为准。
四、评审要求
(一)责任单位:在孕产妇死亡一周内完成院内评审,围产儿死亡一月内完成院内评审。
(二)区妇幼保健院:负责辖区孕产妇、围产儿死亡个案的资料收集、病历审阅和个案调查,组织区评审专家组对辖区每一例孕产妇、足月非畸形围产儿死亡病例进行评审,每季度1次,分析死亡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按要求整理好资料上报市妇幼保健院保健科。
五、评审方法
(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十二表格法进行评审。
(二)根据ICD-10做出孕产妇死亡诊断和分类。
(三)根据死亡个案情况,评审时应就“三个延误”,即:就诊延误、交通延误、医疗部门延误进行评审。
六、评审结论
对死亡病例进行评审明确死因,对不能确定死因的病历,应做出死因推断,得出可以避免死亡、不可避免死亡的结论。
七、干预措施
(一)提出指导意见:针对病例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查找出问题的关键环节,提出具体干预措施。
(二)反馈评审结果:根据评审结果和意见,书面反馈相关单位,同时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儿童保健管理制度
1.对辖区内出生的新生儿,在接到出院信息后,于产后3-7天、28天分别进行产后访视和满月管理,2.对0—3岁的婴幼儿,3个月开始首次建卡,分别于3、6、8、12、18、24、30、36个月分别进行常规体检一次,6—8个月、18个月、30个月分别查血常规一次,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龄时使用听性行为观察法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从12个月开始,每年进行一次口腔保健。体弱儿增加检查次数
3.4—6岁的儿童每年进行健康体检一次,血常规检查一次,口腔保健一次。
4.开展0—6岁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及营养评价,适时掌握儿童的发育情况,做好营养指导。
5.认真做好体弱儿的筛查与管理。6.做好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保健工作管理条例》。
7.指导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督促检查落实《托幼机构卫生8.普及开展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儿童营养、心理、母乳喂养和防病知识的宣传,普及科学育儿知识。9.掌握儿童健康状况的科学资料和数据,应有基本情况、系统管理情况、儿童生长发育水平、体弱儿的患病情况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资料,及时、准确地统计分析。
10.开展儿童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常见病、多发病、儿童营养、心理、体格锻炼、早期教育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工作。
11、按时上报各种资料到市保健院。
体弱儿管理工作制度
1.体弱儿管理范围:包括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不良,反复(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病,神经精神发育迟缓,常见畸形、肥胖等。
2.建立体弱儿管理卡片,每月或每季度健康检查一次,平时加强全日观察,发现问题,及时防治。
3.建立体弱儿登记制度,对患中度及中度以上贫血、活动期佝偻病、一年4次以上反复感染、中重度以上营养不良、肥胖症儿童均应进行专案管理。
3.对体弱儿在吃、玩、睡生活等方面给予特别照顾和护理,并逐步加强户外活动和体格锻炼。
4.注意患病儿童的心理疏导,指导班家长做好对患病儿童的悉心护理。
5.体弱儿治愈后应结案转入健康儿童常规管理。
第三篇:基本公共卫生妇幼项目工作总结
基本公共卫生妇幼项目工作总结
在上级单位和妇幼保健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县项目办的指导下,在我地区开展了基本公共卫生妇幼项目工作实施,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本地区的妇幼卫生工作。为了以后更好的开展工作,现将本的基本公共卫生妇幼项目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项目的知晓率
1、对村级的业务骨干进行一会代训式的培训。
2、通过日常下乡和大型活动的时机进行项目的宣传。
3、在接种日对目标人群进行宣传。
二、0---36月龄儿童健康管理项目
1、本项目实施接产单位发放儿童保健手册和结算单,提高了建卡率。
2、每月通过接种日一对一的宣传提高项目的知晓率
3、产后通过村级上门入户的家庭访视进行相关知识和政策的宣传
三、孕产妇健康管理项目
1、年初对各村待孕、早孕妇女进行摸底,登记上报通过孕产妇管理率。
2、按月对办理农免卡的孕妇进行相关项目知识的宣教
3、做好孕期(早、中、晚期)的健康指导工作,减少孕期并发症的发生。
4、要求村级认真做好产后访视工作(3—7天,28---30天)的入户访视,指导产褥卫生的预防,母乳喂养指导,预防接种等相关保健知识的指导。认真填写产后访视记录和结算单。并回收上交。
5、要求村级按月上交报送相关报表和资料。
四、项目实施中存在问题
1、由于人口流动量较大,个别目标人群未及时管理。
2、在外打工造成个别目标人群未能享受项目政策。
一年来我们虽然认真的实施了项目,但在实际工作中还与上级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克服实际困难更好的开展项目工作,以项目推动妇幼卫生工作,使妇幼卫生工作在项目的实施下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五村卫生院 2012年9月30日
第四篇:乡级妇幼重大及基本公共卫生项目
妇幼基本公共卫生项目:1.孕产妇保健健康管理
2.0-6岁儿童健康管理
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1降消项目
2.农免项目
3.叶酸项目
4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阻断项目。
5.两癌普查
妇幼基本公共卫生项目:1.孕产妇保健健康管理
2.0-6岁儿童健康管理
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1降消项目
2.农免项目
3.叶酸项目
4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阻断项目。
5.两癌普查
妇幼基本公共卫生项目:1.孕产妇保健健康管理
2.0-6岁儿童健康管理
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1降消项目
2.农免项目
3.叶酸项目
4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阻断项目。
5.两癌普查
妇幼基本公共卫生项目:1.孕产妇保健健康管理
2.0-6岁儿童健康管理
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1降消项目
2.农免项目
3.叶酸项目
4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阻断项目。
5.两癌普查
第五篇:2012年重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项目汇报
绥德县2012年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项目及县级妇幼卫生绩效考核工作汇报
绥德县卫生局 2012年10月 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在这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金秋十月,我们迎来了省卫生厅妇幼卫生工作督查组的检查,在此我代表绥德县卫生局欢迎各位领导和专家莅临我县检查指导工作!国家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妇幼项目是一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工程,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妇幼卫生工作在上级业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为民办实事为宗旨,紧紧围绕“一法两纲”,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面向基层,面向群体”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建立部门协作机制等一系列工作措施,积极有效地实施了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降消项目五项重大公共卫生以及孕产妇和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两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项目,2009年获省市项目妇幼管理先进单位、2010年被省上评为综合项目管理
先进县。下面,我就2012全县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项目及妇幼绩效考核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和专家作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绥德县辖16个乡镇661个行政村,14个居委会,总人口36.31万人,其中妇女、儿童约占2/3,农业人口29.9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5623元。2012年有育龄妇女55616人,0-6岁儿童24377人。辖区承担妇幼保健任务的有综合性妇幼保健机构(县妇幼保健院)1所,市级医院1所,县级医院2所、私立医院1所、乡镇卫生院19所和508所规范化村卫生室。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妇幼卫生保健网络,全县共有410多名妇幼保健专(兼)职人员履行对全县妇幼卫生工作的指导、管理职责,妇幼保健网络健全,基本上满足了全县妇幼保健工作的需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职责任务,健全工作网络
(一)突出政府行为,强化行政措施。
强化对妇幼卫生工作的组织领导,是做好妇幼卫生工作的关键。多年来,我们始终坚定不移地狠抓对妇幼卫生工作的管理。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积极争取政府对妇幼卫生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为做好妇幼卫生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在每年召开的政府工作会议上,县委、县政府对妇幼卫生工作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并在日常检查调研和年终对各乡镇工作考评中将
妇幼卫生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一并检查,一并调研,一并考评。各乡镇把妇幼卫生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范畴,将妇幼卫生工作作为乡镇干部包村的一项重要内容安排考评,并在妇幼卫生各项工作中利用乡镇组织召开的各种村负责人会议,进行具体安排部署,保证了村级妇幼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
卫生局更是把妇幼卫生项目工作作为医改的重要内容来抓,不断规范妇幼卫生项目工作的管理,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制度,加强对项目工作的监管推进。一是加大对妇幼卫生工作的监管力度,在有限的局机关管理人员中,确立二名专职干部专抓全县妇幼卫生项目工作,不断加大监督频次和力度;二是根据项目内容要求,明确任务,实行目标考核管理。在每年召开的卫生工作会议上,与各医疗卫生单位和乡镇卫生院签订《妇幼工作责任书》,就妇幼卫生工作及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分解量化。三是制定出台了《绥德县卫生局关于分组包抓乡镇卫生院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若干规定》,成立了六个包抓乡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督查组,每个督查组由卫生局领导和相关单位负责人任组长,实行一月一培训、一季一督查、半年一考评一通报、全年综合评比的工作机制,确保妇幼卫生项目工作质量。印发了各个重大公共卫生妇幼项目督导评估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督查指导工作的职责任务;四是层层落实责任。县妇保院将所有人
员划片包乡,具体指导督促各乡镇工作,各乡镇卫生院也推行了干部包村责任制,签订责任书夯实责任,村级由享受公共卫生补助的乡村医生和协管员具体负责,全县上下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妇幼保健工作框架,建立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体系。
(二)结合实际,部门协作、制定方案。
在总结2010年、2011年项目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全县妇幼卫生工作实际,与财政局、妇联等部门联合制定了《绥德县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项目实施方案》、《绥德县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实施方案》、《绥德县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绥德县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实施方案》、《绥德县降消项目实施方案》等项目实施方案,成立了由主管副县长任组长,相关部门单位为成员的项目领导小组,由县妇保院院长任组长、相关医疗单位妇产科、儿科、保健科等相关人员为成员的项目监督评估小组、项目专家技术指导组,具体负责全县妇幼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指导、质量控制等相关工作。特别是在开展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和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中,我们充分利用卫生、计生部门联手工作优势,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有效推进了项目的顺利开展,形成了部门协调、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三)重视宣传发动,努力营造良好氛围。
为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确保项目顺利开展,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普及项目服务知识。一是充分利用绥德电视台、绥德报、调频广播等新闻媒体,制作宣传专题,播放宣传公益广告,宣传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妇幼项目的相关政策、健康教育知识等。二是印发宣传资料。分别制作下发免费住院分娩、增补叶酸、宫颈癌普查、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孕产妇儿童保健等宣传材料50000余份,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图片宣传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妇幼项目知识。三是层层深入动员。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村干部、乡村医生、村妇女主任的前沿作用,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分片包干入户宣传发动,将各种宣传材料送到每个家庭。通过广泛宣传,为项目的实施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四)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
强化对项目资金的监管,保障项目资金的正常运行。财政局制定了《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严格全县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卫生局严格按照项目资金管理规定将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实行报账专户管理,强化对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管。特别是实施国库集中支付以来,从项目资金的申报、审核、报账均实行严格监管。项目实施单位严格用款制度,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项目纳入全县十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中统一核算,严格考核兑现。
二、强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任务,全面落实各项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项目工作
近年来,我们始终把抓好妇幼卫生项目工作作为做好医改工作和推进妇幼卫生工作的重要保障,坚持不懈地认真做好每个项目工作,规范项目运行,提高项目执行能力。
(一)全力推进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补助项目。2008年我县被列为陕西省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县,与降消项目实行并轨管理,项目办不断加强产科建设,完善产科急救网络,提高产科服务质量,加强项目监管力度。一是项目办主任与各医疗助产机构负责人签订了项目协议书,明确了任务,落实了责任。二是加大宣传力度,项目办为各助产机构统一制作了公示栏,将服务流程、报销程序等内容悬挂于每个医院妇产科醒目处,并印制宣传单5万多份,购置了扩音设备,制作了项目知识专题录音带,利用节假日深入县、乡广泛宣传,提高了群众知晓率。三是实行项目阳光管理,坚持“四公开一公示”,即免费政策公开、补助标准公开、服务内容公开、报帐程序公开,免费对象和补助结果公示。四是优化项目服务流程,严格执行孕产妇住院分娩“一站式”办公,以及报付“直通车”制度。凡在本县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分娩的农村孕产妇实行费用“一站式” 结算。产妇出院结账时医疗费用先按新农合规定报销,后由本项目资金补助,并直接兑付。五是做好业务培训,加强检查督导。项目实施以来,先后召开了14次由助产机构妇产科主任、合疗科负责人、各乡镇卫生院院长、妇幼专干参加的业务培训会,努力提高服务技术水平。卫生局组织项目办采取多种形式,定期或不定期的深入医疗机构检查项目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同时项目办全体人员实行分片包干,指导督查各定点助产机构项目工作。六是加强免费分娩卡的发放登记工作,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七是严格执行服务包,确保产科服务质量。项目办抽调了素质高、业务精的专业人员蹲点各助产机构监督工作落实,坚决杜绝随意减少服务项目,发现问题,严肃处理。
(二)农村妇女“宫颈癌”普查项目工作。
2009年我县被列为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县以来,在四年的工作中,我们坚持不懈地认真做好项目工作,圆满完成了目标任务。一是由县政府组织牵头,把宫颈癌检查项目工作作为政府考核各乡镇的指标之一,由主管副县长与各乡镇长签订了宫颈癌普查项目责任书,项目办将宫颈癌普查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乡镇,确定各乡镇具体的检查时间。与乡镇政府、计生、妇联、乡镇卫生院等多部门合作,扎实开展了农村妇女“宫颈癌”
检查项目的前期摸底登记等工作。二是加强部门协作,县妇联负责宣传动员,妇保院和县计生办负责普查技术工作,抽调业务人员组成宫颈癌普查工作组到各乡镇开展普查,为达到更好的普查效果,配备B超、红外线乳腺探测仪配合普查工作,受到群众的欢迎。针对农村居民居住散、偏、远的实际情况,在乡镇计生办设立宫颈癌固定普查点,利用计生办“三查”工作对农村适龄妇女进行宫颈癌普查。采取固定检查与流动检查相结合,有力的推进项目进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三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项目服务水平。为规范项目运行,保证项目质量,项目办采取集中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不定期召开宫颈癌普查项目业务知识培训会,对参与检查的全体人员就宫颈癌普查项目的工作流程、临床检查方法、诊断标准以及报表的填写上报等业务知识进行多次培训指导,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四是加大项目的督查力度,主管副县长和卫生局局长亲自下乡督查,对乡镇配合不力的,县政府督察室和卫生局、妇幼保健院组成督查小组进行现场督导,通报促进,限期整改。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的开展。
(三)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
一是为了做好我县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工作,卫生局、财政局联合制定了《绥德县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实
施方案》,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设立了项目办公室,项目技术小组。二是广泛开展宣传,共计发放叶酸相关知识宣传单6万张,发放叶酸宣传折页1万册,利用有线电视宣传10多次。三是做好叶酸发放、登记和随访流程,加强技术管理培训,具体是由县督导、乡主管、村医实施,由村医进行服药全程督导。四是做好服务关口前移,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设立宣传咨询点和叶酸免费发放点,利用新婚夫妇办理结婚证之机,发放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宣传折页、知识卡,填写服用叶酸知情同意书并免费发放叶酸片,登记家庭地址、联系方式等,并将情况反馈到妇保院,妇保院保健科及时通知乡镇专干督查服药情况。五是建立健全了项目信息管理制度,按时、准确报送相关报表,完整率为100%。同时对服用叶酸情况进行不定期随访,随访率达90%,目标人群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达到90%,服用率达到90%,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为85%。
(四)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 为切实加强对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领导与管理,一是根据榆林市《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制定了《绥德县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由妇保院负责全县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日常管理、技术培训和业务监督指导。各医
疗卫生单位也分别成立了相应的组织,负责此项工作。二是强化培训,广泛开展宣传,组织相关人员召开业务培训班,培训相关业务知识,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有效提高项目的执行能力。三是结合孕产期保健服务,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健康咨询和检测工作,并为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
(五)孕产妇和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工作。按照《陕西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指导方案(试行)》和《榆林市卫生局关于认真做好孕产妇和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印发了《绥德县孕产妇和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及时调整了《绥德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编印了绥德县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手册和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手册,并制定相应项目的各种登记册和高危督导卡。召开了“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项目培训会”,对全县乡镇卫生院院长及妇幼专干进行了业务培训。制定了督导计划方案,定期对各个乡镇卫生院进行督导考核,同时深入各乡镇进行了宣传,发放宣传资料8万余份、宣传墙报1000余张、宣传袋1000余个、宣传围裙1000余个,悬挂宣传横幅50余条。
三、项目实施效果
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妇幼项目实施以来,有力地推进了妇幼卫生工作,有效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项目实施以来共补助农村孕产妇11497人,发放补助资金8242521元,其中2012年1-9月份补助农村孕产妇2360人,发放补助资金2050097元。全县住院分娩率由2005年的69.29%提高到2012年的98%,孕产妇死亡率由2005年的324.14/10万下降到2012年的0/10万,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为0。宫颈癌检查项目自2009年开展以来,累计完成农村妇女宫颈癌普查40320人,确诊宫颈癌11例,其中2012年项目完成农村妇女宫颈癌普查11786人,阴道镜检查712人,确诊宫颈癌1例。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启动实施以来,累计发放8540人,发放叶酸片51306瓶。2012年1-9月份共发放1632 人,共计9802 瓶。叶酸发放率达90 %,叶酸服用依从率达84 %,目标人群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达90 %以上,对预防出生缺陷做出了重大贡献。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方面,2012年1-9月艾滋病咨询3292人,检测3292人,发现阳性孕产妇0人;提供梅毒检测3292人,发现阳性病人8人;提供乙肝检测3292人,发现阳性孕产妇68人,阳性孕产妇分娩的68名新生儿全部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了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2012年,全县孕产妇健康服务管理4516人,管
理率为93.48%。0-6岁儿童健康服务管理21968人,管理率为90.12%。通过项目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县、乡、村三级妇幼卫生服务网的管理服务能力和全县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
四、县级妇幼卫生绩效考核
按照《榆林市卫生局转发关于开展2012年县级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的通知》要求,对照《全国县级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标准》,对全县各级医疗保健机构的妇幼卫生工作进行了绩效考核自评。
(一)领导重视,政府保障有力。
县政府对妇幼卫生工作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将妇幼卫生工作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将孕产妇、婴儿死亡率纳入政府考核指标。卫生局设有专人负责妇幼保健工作,制定妇幼项目补助政策,并全面落实。县妇幼保健院为全额事业单位,40名全额编制及乡镇工作人员均为财政全额发放工资。
(二)妇幼保健网络建设日趋完善。
县妇幼保健院现有在岗职工37人,专业技术人员29人,占78%,本科以上学历6人,占16%,单位建筑面积947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700平方米,保健科室设置健全,拥有满足基本保健设备,19所乡镇卫生院均成立了公共卫生管理办公室,配置了妇幼保健工作室。508所村卫生室先后进行了标准化建设,明
确了342名乡村医生承担村级妇幼保健工作。
(三)妇幼保健管理不断完善,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开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医院有4家(县医院、中医院、和谐医院、市一院),都依法取得《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执业许可证》,同时从事助产技术的57名专业技术人员都取得了《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妇幼保健院每季度对乡镇妇幼保健工作进行一次督导检查,卫生局每半年考核一次,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书面督导整改,并留存督导文书档案。对提供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单位主要制度、技术规范、畅通产科绿色通道等问题进行全面指导。2012年6月1日卫生局举办了“绥德县妇幼项目规范化管理培训会”,对全县助产医疗单位项目负责人、乡镇卫生院院长、专干进行了集中培训,村级由乡镇卫生院按月例会培训,培训班有签到、讲义,档案资料齐全。建立了全县统一的孕产期保健、住院分娩、妇女病普查、儿童保健、孕产妇死亡、儿童死亡和出生缺陷原始登记表册。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在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中,结合绥德县政府出生证明的管理要求制定了全县管理制度,并严格管理。做好妇幼信息管理,在妇幼信息管理工作中,按照要求,实施了孕产妇和儿童死亡报告,妇幼卫生统计报表实施“3+1”模式上报,建立了新生儿疾病筛查等信息管理制度,加强逐级培训,对信息上报时限、数据、内容进行了严格的质量
控制,确保了妇幼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爱婴医院严格实施《爱婴医院管理监督指南》,将《母乳喂养成功十条标准》、《母乳喂养规定》张贴在妇产科的醒目位置,达到了爱婴医院要求。卫生局成立了全县孕产妇死亡评审领导小组和新生儿死亡评审领导小组,每年组织实施了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评审,严格要求各助产医疗机构掌握剖宫产医学指征,严格控制剖宫产率,2012年县医院剖宫率为22.70%,中医院剖宫产率为19.35%。妇保院制定了全县妇幼卫生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组织开展面向社会的妇幼卫生健康教育活动。在“三八节”、“母乳喂养周”等活动日以及“叶酸发放”、“降消项目”、“农免项目”等重大妇幼公共卫生项目实施中进行了专题健康教育宣传活动。2012年共发放宣传单5万余份、宣传墙报5000 余张、宣传袋10000 余个、宣传围裙200 余个。
五、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存在问题
综合分析全县实际情况,我们实施国家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项目中仍然面临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村经济文化发展滞后,保健意识淡薄,封建保守,群众文化素质偏低,接受能力有限,主动参与妇幼项目的积极性不高。
二是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流动孕产妇享受农免补助困难,境外就医者不能及时报销,无法享受免费“宫颈癌”检查。
三是专业妇幼保健人员短缺,乡村级妇幼保健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四是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实施仍存在一定困难。一方面是因为口服叶酸还未完全被广大农村妇女接受认可,加之本地的风俗习惯问题,存在部分拒服现象。另一方面目标人群孕前信息掌握较困难。农村妇女的怀孕大多无计划,且未婚生育现象普遍存在,孕前3个月的口服摸底工作很难开展。部分群众因计划生育等原因,不愿承认怀孕事实。
五是受利益的驱使,虽然在住院分娩中实施限价规定,但在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和执行服务包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妇幼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力度不够,健康教育覆盖面不大。
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强落实。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进一步加强项目组织领导。严格按照妇幼卫生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进一步明确各相关单位责任,落实好项目任务,加大对妇幼卫生项目实施情况的督导力度。
二是进一步加大项目宣传力度。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文化层次,采取不同的形式,大力宣传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
幼项目,提高群众的母婴安全意识。
三是进一步加强项目培训工作。进一步健全基层妇幼保健人员培养机制,加强提高妇幼专业技术人员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
四是进一步规范项目的信息管理。利用全县妇幼保健人员工作例会,规范网络管理,及时、准确完成项目网络直报工作。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在落实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项目工作中,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借本次检查的东风,紧紧抓住政府实施民生工程这一契机,继续加大项目实施督查力度,积极协调相关部门,集中优势资源,形成合力,不断提高重大公共卫生妇幼项目质量,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最后,祝各位领导和专家在绥德检查工作期间,工作生活愉快,并希望你们能够一如既往的支持绥德的卫生事业,多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