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元市卫生系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汇报
广元市卫生系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汇报
广元市卫生局
(二O一二年六月二十六日)
“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全市医疗卫生人员死亡11人,受损医疗机构1239个,受损房屋面积894784m²,经济损失92670万元;受损医疗设备11041台(件),价值12164万元;药品器械损失2567万元;其他基础设施及财产损失4038万元。直接经济损失共111439万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卫生厅的指导下,在兄弟省区市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按照中央灾后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要求,全市卫生系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预定的任务:
一、重建规划
全市卫生灾后重建规划以极重灾区青川县、剑阁县为重点,市直属、四县三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中期规划调整后项目850个,其中:乡及乡以上医疗卫生机构303个(拉动内需2个),村卫生室547个(拉动内需35个)。规划总投资22.63亿元,建筑总面积884670平方米。
二、项目进展
截止目前,全市卫生系统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已开工850
-1-
个,开工率100%,竣工849个,竣工率99.9%。其中:乡及乡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竣工303个,竣工率100%;村卫生室已竣工547个,竣工率100%;拉动内需项目竣工37个,竣工率100%。全市已落实各类卫生灾后恢复重建资金208600万元,占总规划的92.1%,其中乡及乡以上医疗卫生机构203500万元,占规划的92%;村卫生室4763.2万元,占规划的100%;拉动内需374万元,占规划的100%。
其中市直属医疗卫生单位12个项目,规划建设面积220834平方米,总投资64976万元,现已竣工6个(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第三人民医院、职工医学院、市中心血站、水电五局医院);正在建设中的6个(市中心医院、市中医院二期、市疾控中心、市妇幼保健院、市执法支队、市紧急救援中心)
市中心医院新建业务用房47323平方米,购置设备21台件,总投资20500万元,资金来源:中央资金8154万元,捐赠资金7000万元,到位率74%,土建部分中标11397万元,目前主体已完工,进入装修阶段和设备采购。
市第一人民医院改扩建业务用房63636平方米,购置设备5台件,总投资11080万元,资金来源:中央资金900万元,中海油资金8758万元,到位率88%,维修部分中标275万元,中海油项目全额,目前中海油项目已竣工,维修加固部分已竣工决算。
市第二人民医院新建业务用房16125平方米,总投资5500
-2-
万元,资金来源:中央资金1500万元,土建部分中标2530万元,目前进入竣工决算。
市第三人民医院新建业务用房23856平方米,购设备26台件,总投资3945万元,资金来源:中央资金1800万元,土建部分中标1558万元,目前进入竣工决算。
市中医院拉动内需新建外科大楼10000平方米,购置设备40台件,总投资3148万元,资金来源:拉动内需资金1250万元,地方债券1485万元,土建部分中标1448万元,目前项目已进入竣工决算;第二期新建住院制剂综合楼15000平方米,总投资4500万元,资金来源:中央资金3000万元,到位率67%,土建部分中标3428万元,目前主体已完工,进入装修阶段。
市妇幼保健院购置设备60台件,维修设备10台件,新建业务用房14475.3平方米,总投资5633万元,资金来源:中央资金1633万元,捐赠资金4000万元,到位率100%,土建部分中标3428万元,目前主体已完工,进入装修后期、手术室装修、设备采购及环境绿化、污水处理等。
市疾控中心购置设备91台件,维修设备60台件,新建业务用房8709.84平方米,总投资4725万元;市卫生执法监督支队购置设备55台件,维修设备10台件,新建业务用房3000平方米,总投资1409万元;市紧急救援中心购置设备41台件,新建业务用房1252平方米,总投资689万元。上述四个单位统一建设,-3-
资金来源:中央资金7013万元,红十字会捐赠资金4000万元。土建部分中标2477万元,目前主体已完工,进入装修后期、实验室装修、设备采购、信息平台建设等。
市中心血站购置设备15台件,改建业务用房3296平方米,总投资498万元,资金来源:中央资金290万元,到位率59%,土建部分中标124万元,目前已竣工决算。
广元职工医学院新建业务用房10858平方米,总投资3169万元,资金来源:中央资金3169万元,到位率100%,土建部分中标2338万元,目前已进入竣工决算。
水电五局中心医院购置设备15台件,改建业务用房3303平方米,总投资180万元,资金来源:中央资金80万元,到位率40%,目前已完成维修加固和设备采购。
三、主要措施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重建中坚持以农村为重点,注重当前与长远,标准与实际,重点与一般。农村卫生与城市卫生、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国家医改与区域卫生规划,标准建设与能力提升,地方人文特色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整体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统筹建设。在总的项目中,农村占96%,市级占4%,估算投资中,农村占71%,市级占29%;建设规模,农村占75%,市本级占25%;规划床位数中,农村占70%,市级占30%。市公共卫生中心、市精神卫生中心等项
-4-
目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功能适用,得到上级和人民群众的充分认可。
(二)、抢抓机遇,争取资金。规划调整后,重建需资金226300万元,而中央只安排了75400万元,占规划的33.4%,缺口达150000万元。卫生系统发挥抗震救灾精神争取资金,以真心、真情、实绩感动援建者,争取到援捐建资金115400万元,加上单位自筹部分,使到位资金达到92%以上。
(三)、突出重点,力求突破。一是突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建设为重点,在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上求突破;二是突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为重点,在能力建设上求突破;三是突出医疗、卫生流程合理、科学、便民为重点,在标准化建设上求突破;四是突出夯实市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重点,在提升上求突破;五是突出建筑结构设防为重点,在建筑风格上求突破;六是突出统筹规划布局为重点,在可持续发展上求突破。
(四)、落实措施,强化监督。一是将重建纳入政府的目标考核,二是实行领导包片,办事人员包项目跟踪督导,三是定期通报项目进展,以通报促进展,四是现场办公解决难点问题,五是部门联动,协调配合,六是严格程序,加强监督,严把八个关:即项目选址关;工程设计关;工程招标关;施工质量关;用材用料关;资金使用关;竣工验收关;廉政纪律关。
四、存在的问题
-5-
(一)、存在资金缺口:全市规划资金226300万元,已落实资金208600万元,有约17700万元的缺口。
(二)、个别项目存在低价中标、清单漏项、设计变更、工程量增加、价格调整及材料的变化,给项目的顺利实施带来一些难度,要求项目单位按照合法程序进行申报和变更。
五、下一步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督导,在保证灾后重建项目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全面完成重建任务。
二是加强已竣工项目的财务决算、结算及审计工作。三是根据国家、省的安排,做好项目单位的设备采购,人员的技术、管理能力的培训。保证房屋、设备的充分利用,达到房屋、技术、人才、设备、管理五配套。
四是加强项目单位规范化管理,提高医疗业务及管理水平,使项目建成后能充分发挥作用,服务于人民。
-6-
第二篇: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汇报
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汇报
中共青川县委 青川县人民政府
(2011年4月)
“5.12”特大地震发生近三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尤其是浙江人民的倾力帮助下,在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下,全县人民大力发扬“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全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青川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一、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大胜利 面对特大自然灾害,不屈的青川人民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付出了超乎寻常的努力。一是克服了县城重建时间紧迫的特殊困难。县城选址2009年5月底才正式批复,比其他灾区晚了近一年时间。二是克服了建设用地不足的困难。青川是典型的山区县,农民建房找不到宅基地,城镇建设缺少平坝地。靠开山劈地、围河筑坝寻找建设用地,全县新增建设用地3255亩。三是克服了重建任务繁重的困难。青川灾后重建面广量大,全县36个乡镇全部受灾,需恢复重建;全省38个重建重点集镇中,我
2生活困难。广电通讯实现全覆盖,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居民点配套设施加快建设,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农村“五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对农村“三孤”、“五保”人员实行集中供养,城乡低保对象进一步扩面,1.6万城市低保对象、2.5万农村低保对象全部实现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建立城乡困难群体贷款担保基金,有效解决困难弱势群体贷款难题。筹集各类教育基金575万元,2920名贫困教师和学生受到资助和救助。着力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公租房、安居房、廉租房全部交付使用。二是各项社会事业成效显著。深入开展就业援助行动,支持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376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连续保持较低水平。农民工转移输出就业5.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86亿元。竹园“智慧岛”教育园区和全县52所学校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县级医院和35所乡镇卫生院设施设备、医疗水平实现整体跨越,230个村级卫生站全部建成,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新农合参保率达97%以上。三是扶贫攻坚工作扎实推进。集中连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纵深发展,投入各类资金2.4亿元,启动实施生态小康示范片1个、生态小康新村107个,统筹推进住房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风貌改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扶贫攻坚改造,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农村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四是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深入开展县级领导大下访、乡镇大接访和联系领导包案活动,妥善解决了征地拆迁、安臵补偿、住房保障、质量安全、劳资矛盾等事关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社会总体保持和谐稳定。
(四)实现了重建项目和援建工作的预期目标。截至目前,全县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累计完工852个、完工率93%,完成总投资215亿元、占规划任务的90.7%,“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目标如期实现。同时,加大了地质灾害治理力度,全县共排查出124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完成重大地质灾害治理79处、排危除险168处、避让搬迁434处,完成监测预警网络建设492处,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浙江举全省之力援建青川,全体援建干部克服重重困难,发扬“四个特别”、“四不怕”精神和“五干”作风,坚持科学援建、高效援建、安全援建、廉洁援建,为重建美好新青川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洒下了辛勤的汗水,累计完成援建项目547个,完成投资86亿元,援建项目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浙江对口援建工作圆满完成。浙江省及其44个市县与我县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援建长效机制逐步建立。
(五)实现了经济持续向好发展。2010年,全县GDP实现15.94亿元、增长17.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41亿元、同比增长14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1%,农民人均纯收入新增507元、达到3871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新增1506元、达到11723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8%。一
6坚决查处各种危害软环境的行为,大力营造企业发展良好氛围。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农业强县战略。大力推进山珍食用菌、茶叶、生态水产、干果油料等特色产业发展,做大做强产业基地。瞄准大城市,以富民为目的,大力发展风景林产业,强力推进“银杏富民”工程,农村群众每人栽植10株银杏树,力争两年内全县完成220万株银杏树栽植。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强提升示范带动,促进农民长期持续增收。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通过美化县城、完善功能、开发竹园、活乡强镇,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均衡发展。二是建成生态旅游强县。坚持“突出生态特色,打造精品景点,开发旅游产品,完善服务体系”的思路,注重旅游资源开发的民族性、地域性及独特自然山水风貌,优化旅游产业布局,加快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开发旅游特色产品,形成产业开发链,打造特色旅游品牌,促进旅游产业跨越发展。三是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诚信社会,做到政府带头讲诚信,企业自觉讲诚信,社会人人讲诚信;提高社会文明素质,开展“感恩奋进、回报社会”主题教育;建设廉洁政府、廉洁社会。
(三)发展措施。一是坚持产业支撑。突出项目工作,多上大项目好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造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二是坚持基础先行。全力支持广甘高速、青川到平武高速公路建设,加快通乡油路和通村公路建设,争取在3年内实现所有乡镇通油路目标。切实解决好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配套问题,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指数。三是坚持改革创新。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改革行政运行机制,优化政务环境,解决办事拖拉、服务欠佳、从政不廉的问题。四是坚持改善民生。在全面落实省、市各项民生工程的同时,切实抓好青川“贫困救助、司法救助、白血病救助、火灾救助、基层干部因病返贫救助、贫困党员救助和老党员定补制度”等各项救助制度,推进各项社会事业上新台阶。五是坚持党建保证。以县、乡换届和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富民惠民安民”党建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使全县各级领导干部争做“政治坚定、勤奋工作、真心为民、廉洁从政”的表率,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
第三篇:绵阳市卫生系统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绵阳市卫生系统灾后恢复重建
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 一 条 为加强我市卫生系统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管理工作,确保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设的精心组织,依法实施,达到规定要求和标准,发挥灾后恢复重建资金最大的投资效益,依照国家、省、市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结合我市卫生系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 二 条 本办法所称的卫生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以下简称卫生重建项目(含: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设施建设、设备购置等),是指纳入《绵阳市卫生系统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实施方案》,经省、市、县市区发改部门会同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科学有序重建原则确定,依照国家基本建设管理程序正式批准立项的卫生重建项目,包括:
1、各级政府财政性资金(各级政府专项资金、项目单位自筹资金)投资建设的医疗卫生机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
2、对口支援省、市、县市区援建的医疗卫生机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
3、(境内、外)政府、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人捐建的医疗卫生机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
第 三 条 卫生重建项目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按照卫生部印发的《<综合医院建设标准>等14个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和装备指导标准》执行。
第 二 章 卫生重建项目的管理原则
第 四 条 坚持符合规划,科学重建的原则。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尊重自然规律,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与当地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区域卫生规划相结合。以恢复重建各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核心,以提高农村卫生、公共卫生为重点和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功能与服务能力的全覆盖。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与之相适应的卫生健康服务保障。
第 五 条 坚持统筹协调,有序重建的原则。要坚持实行“五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风格、统一标识、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做到合理布局,完善功能,满足基本需求。对各种渠道投入的卫生灾后恢复重建资金,要统筹安排使用,确保卫生重建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全面完成。
第 六 条 坚持严格规章,安全重建的原则。实行卫生重建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公示制。问责制和评估制。严格执行国家的建设标准、建设规范、建设程序和招投标制度。做到选址安全、资金安全、工程安全,使用安全。确保工程质量,坚决杜绝腐败工程和腐败行为发生。
第 七 条 坚持加快进度,发展重建的原则。采取通报制、督办制、联席会议制等有效措施,确保“三年重建、两年完成” 2 卫生灾后重建目标任务完成。坚持恢复重建与发展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实现卫生重建项目的科学重建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 卫生重建项目的管理组织
第 八 条 建立专门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卫生局要向党委、政府建议成立由发改、财政、建设、国土、规划、审计、监察、卫生等部门组成的卫生系统灾后重建领导小组(各项目建设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负责卫生重建项目的管理、组织和协调。并抽调专人,设立办公室,负责卫生重建项目实施的具体工作。要明确职责,分工协作,统一协调,密切配合,确保卫生重建项目顺利实施。
第 九 条 明确责任主体,实行目标管理。按照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相关规定,卫生重建项目的责任主体为:市州人民政府(负责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辖区所属医疗卫生机构)。实施主体为:各项目建设单位。要把卫生重建项目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医疗卫生机构的目标管理,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加强对卫生重建项目建设工作的督导,确保卫生重建项目建设目标任务的实现。
第 十 条 建立协调机制,争取更大投入。
1、加强同各级项目投资主管部门、项目资金主管部门的联系和协调,积极争取国家、省政府财政专项资金投入。要按照卫生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实施方案,做好专项资金的分配、划拨、使用工作,保证卫生重建项目的资金需求;
2、加强同各对口援建方的联系与沟通,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通报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要充分利用援建方软件和硬件优势,实现在管理理念、运行机制、优秀人材培养、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资金等方面全方位的援建,加快卫生重建项目建设步伐,尽快恢复重建各受援县市区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服务功能和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需求;
3、加强同各捐建方的联系与对接,努力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要做好项目的包装、推介和对接,争取捐建方最大的投入。要将尊重捐建方的意愿与卫生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区域卫生规划相结合,使捐建的卫生重建项目建设有力、有序、有效地实施;
第十一条 搞好日常管理,加快重建进度。市、县市区卫生灾后重建办负责卫生重建项目建设进度的监督和管理,要完善报告制度,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全面、准确的报告。各项目建设单位,要实事求是,按时报送有关报表,如实反映卫生重建项目落实情况、建前准备情况、开工情况、在建情况、竣工情况、投入使用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
第十二条 严肃重建纪律,加大监管力度。各项目建设单位要严格遵守国家的基本建设程序、招投标法、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严把卫生重建项目的审批关、卫生学评价关、投资概算关、资金拨付关、工程质量关和竣工决算关。对违纪违法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第四章 卫生重建项目的工程管理
第十三条 做好卫生重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立项工作。
1、各项目建设单位在市、县市区发改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委托有法定资质的代理机构编制《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项目投资额和立项审批权限,报省、市、县市区发改委(局),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和审批;
2、各项目建设单位依照通过论证和批复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立项申请,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由同级卫生行政部门转报发改部门审批;
3、各项目建设单位根据发改部门立项批复批准的项目建设性质、建设标准、建设内容、建设规模,积极做好环境评估,落实建设用地,编制规划设计方案(或初步设计方案)等前期准备工作,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指导和协调。
第十四条 做好卫生重建项目设计方案评审工作。
1、市、县市区、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设计方案,由市卫生局组织评审;村卫生室(站)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设计方案,由各县市区卫生局组织评审。
2、卫生重建项目设计与建设,要统一风格、统一标识,具体为:在全市范围内要分别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卫生执法监督机构的标识进行统一;各县市区要对县市区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标识进行统一。
3、卫生重建项目的评审程序参照《绵阳市卫生系统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设计方案评审办法(试行》执行。
第十五条 做好卫生重建项目招投标工作。各项目建设单位要按照发改部门核准的招投标方式,公开、公平、公正地确定设计单位、招标代理机构、工程监理公司和施工队伍。
第十六条 做好卫生重建项目施工管理工作。
1、开工准备:各项目建设单位要抓紧做好土地划拨、施工图设计、施工合同签定、工程报建、“三通一平”等开工准备工作,全力推进,早日开工建设。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做好协调工作。
2、工程进度:各项目建设单位要按照国家、省、市的进度安排,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制定工程进度时间表,倒排工期,督促施工单位加紧施工,确保卫生重建项目按期完工交付使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做好督导工作。
3、工程质量: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各项目建设单位要落实专人,配合和协助质监部门、监理公司和施工单位精心抓好工程质量,建放心工程、优良工程。
4、工程安全:实行工程安全责任制,各项目建设单位要落实专人,配合和协助施工单位把好工程安全关,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建安全工程。
第十七条 做好卫生重建项目竣工验收与后评估工作。卫生重建项目完成后,各项目建设单位要及时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质监和消防等单位进行竣工验收,并邀请发改、财政、监察、审计、建设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到场监督。竣工验收合格后,项目建设单位应在15日内向同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竣工验收报告,并按有关规定上报。
卫生重建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并经一年正式运行后,应进行项目后评估。后评估工作由同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后评估工作结束后20日内向市卫生灾后重建办提交卫生重建项目后评估工作报告,并按有关规定上报。
第十八条 做好卫生重建项目竣工决算与审计工作。卫生重建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项目建设单位应会同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及时办理工程竣工决算并送有关部门进行审计(评审)。工程竣工决算审计(评审)批复后20日内,项目建设单位应将工程竣工决算审计(评审)报告送同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五章 卫生重建项目的资金管理
第十九条 统筹安排,合理使用资金。对各级、各方面多渠道投入的卫生重建项目资金,要依据卫生系统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实施方案,分轻重缓急统筹安排,确保卫生重建项目的资金需求。
第二十条 专款专用,实行封闭运行。要设立卫生重建项目资金专户,封闭运行,专账核算,严禁挤占挪用,确保卫生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资金安全。第二十一条 严格监管,发挥最大效益。各级财政、审计、监察、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卫生重建项目资金的监管,严格各种拨付审核手续,把好项目建设投资概算关、工程竣工决算与审计关,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对项目实施主体为对口支援省、市、县市区(援建)和(境内、外)政府、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人(捐建)的卫生重建项目管理,执行国家、省、市出台的有关管理政策和管理办法。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市卫生灾后重建办公室负责解释。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从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四篇:镇灾后民房恢复重建工作汇报
镇灾后民房恢复重建工作汇报
镇灾后民房恢复重建工作汇报
由于受到初的冰凌雪灾及“5·12”汶川地震的影响,造成我镇522户民房倒塌,100户民房严重受损,范围遍及全镇25个村,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困难。另有50户属扶贫安居工程。灾情发生后,得到了上面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划拨了大量物资及专项资金,用于我镇的灾后民房恢复重建、加固以及扶贫安居工程。我镇按照县委政府的安排部署,立即组织启动了灾后民房恢复重建工作,根据我镇实际,在灾情较严重、集中的玉笋、新春、云荞三个村各设立了一个集中安置点,为:玉笋大石26户,新春大树21 户,云荞荞棚49户,其余均为零星散户。迄今为止,历时两个月余,恢复重建工作已取得了较大成效,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有五十余户已迁入新居。其他建设户正在建设中。现就我镇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领导
镇党委政府成立了灾后恢复重建领导组,党委书记任组长,作为第一责任人,镇长为副组长,作为直接责任人,分管新农村建设、扶贫工作的副镇长作为具体责任人。
领导组下设灾后恢复重建办公室。分管新农村建设的副镇长为办公室主任,项目办负责人为副主任,成员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负责日常事务的处理工作。
成立了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监督检查领导小组。由镇纪委书记熊洲斌任组长,党政办主任吴中云、纪委办董国萍任副组长,项目办、民政、财政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资金管理使用情况、项目工程质
量、干部作风、工程进度等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检查。
成立了物资采购组,负责灾后重建所需建材物资的联系和协调,确保物资及时就位。
二、工作措施
规范修建程序。为确保此次灾后恢复重建工程按期完成,镇党委政府经过认真研究,对此次重建工作,规范修建申报程序,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即:由农户先写出修建申请,经包村工作组和村两委班子签字认可,由镇四班子领导研究审核后,农户再写修建保证书,承诺按时按质完成修建任务,才能开工建设。
明确职责。各挂钩领导、包村工作组、村两委班子、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具体实施细则、建设任务、标准、时间要求帮助农户如期完成工程建设。
强化包扶制度。根据我镇地震灾后新建302户的实际,认真落实了镇领导、干部职工、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村两委班子成员实行“一对一”的包扶帮建对象;
实行风险金责任制和问责制。严格按照党委政府制定的《灾后民房恢复重建奖惩办法》,镇领导每人交纳保证金1000元、干部职工200元、村两委班子每人100元,提前完成的给予一定奖励,不能按时完成的不但扣除风险金外,对工作懈怠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员责任,且年终考评为不称职。
开展公开承诺制。各村向群众公开建设户名单、资金的补助标准、建设内容、建设时间要求、包扶人员的联系方式。
坚持跟踪督查制。恢复重建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对各村的恢复重建工作的进度、包扶人员到位情况等进行跟踪督查,及时收集情况向相关部门汇报。
实行倒计时工作安排。要求各村及
包村工作组提高紧迫感、责任感,实行倒计时工作制,定期向镇领导组汇报工程实施及进展情况。
三、材料物资的采购
地震恢复重建所需物资按镇统一协调,根据群众意愿以建设户自购自建为主,政府协调帮助采购为辅的方式,进行物资采购。
四、工程进展情况
迄今为止,全镇302户“5·12”地震灾后民房恢复重建。主体完工的280户,竣工验收65户,迁入新居14户,完成基础工程22户。
220户冰灾。主体工程完工的220户,已竣工验收145户,已迁入新居45户。
100户地震加固。墙体粉刷完工76户,正在启动的24户。
50户扶贫安居。主体完工21户,加固改造完工19户,启动改造的10户。
五、工程质量
修建中,严格按上级设计的图纸,要求的面积、质量、时限等修建,建设计划安排合理,工程质量符合标准。
六、资金使用及管理
资金到位及发放情况
截止9月3日,上级财政下拨到我镇专项资金万元。其中,地震恢复重建资金万元,冰凌恢复重建110万元。到8月31日,已发放“5·12”地震资金万元,发放冰凌雪灾资金77万元。
资金管理:实行专户存储,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严格按专项资金财经管理制度执行。由镇政府在信用社统一为重建户办理存折,把该户重建资金存入信用社;由村两委、包村工作组根据重建户工程进度决定资金发放时间,发放标准按4:3:3比例进行发放。
镇纪委对资金的使用、发放进行监督,定时不定时到财政所查看资金的到帐、出帐;询问农户领取资金的情况和使用情况。
七、主要存在问题
1.建材紧缺,建材价格上涨。
2.农户贫困面大、程度深,贷款和经济自筹能力较差,从而影响到工程进度和质量。
七、下步工作打算
1.加大领导力度,帮助、协调解决好建材的及时就位。
2.主要做好墙体粉糊、室内外硬化、美化工作。
3.建档立卡,完善档案资料。
第五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自查报告
关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自查报告
县重建办:
按照三重建办﹝2011﹞10号通知要求,对照县委、县政府有关文件精神,我们认真组织对我乡2011年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行了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快建设步伐,确保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
2011年,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把灾后恢复重建作为全乡的中心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机遇,坚持科学重建、和谐重建、务实重重建、艰苦重建,强力项目建设,强化质量、资金监管,把灾后恢复重建与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保质保量完成了目标任务。
二、2011年目标任务及完成情况
目标任务:除农房、场镇居民住房重建重建和加固维修、政府办公楼、政府公共住房、学校教学楼、司法所、卫生院加固维修、新建学生宿舍楼、派出所已在2010年完成,2011年尚有敬老院、村级活动室、劳动保障平台、综合文化站、周转房以及道路、水利、市政基础设施等22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设任务,总投资额1630万元。完成情况:截止2011年12月20日,22个重建项目已全部开工,其中竣工21个,在建1个,完成投资额1630万元。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速推进恢复重建工作。要切实加强织领导,统筹整合各方资源,充实调整重建力量,确保重建工作机构、领导、人员、经费落实到位,做到一个项目一套领导班子、落实一名领导负责。继续实行灾后重建“一把手”负责制,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负责任、人人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和重建合力,为加快灾后恢复重建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强化责任落实,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完成。我们对2011年灾后重建项目进行了认真梳理,详细分解目标任务,认真制定了计划和阶段工作计划和工作措施,明确了重建内容、重建重点,通过正排工序、倒排工期的方式,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
(三)、抓住发展机遇,加快灾后恢复重建步伐。一是严格按照上级有关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的政策,做到加速不违规,提速不越轨,强力推进重建速度,确保全面完成灾后重建任务。二是强化监督管理,确保重建优质高效。严格执行建设标准,严格执行项目程序,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严格执行资金物资监管制度,加强对资金、项目和重要物资的跟踪与管理,确保重建资金按照规定使用。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监理制,规范招投标行为。严格坚持抗震设防标准,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确保恢复重建质量,保证每一个工程和项目都经得起人民的检验和历史的检验。三是严格灾后重建资金管理制度,切实做到一个项目一套专帐、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四是制定和完善建成项目管理使用办法,努力使建成项目发挥最大作用和产生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