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道改变我们思维的面试题
英国皇家海军有一次招考雇员,面试题目为:
在一个大风雪的夜晚,你开着一辆车,经过一个车站,有三个人在等车。一位是快病死的老太太、一位是救过你命的医生、一位是你梦寐以求的情人。你的车只能载一个人,你会载哪一位?
载老太太,因为救人第一?
载医生,因为知恩图报?
载情人,因为可能一辈子再也碰不到她了?
最后,二百多位应征者,只有一位被录取,他没有申述说明,只有答案:“把车钥匙给医生,让医生载老太太去医院,我留下来陪梦寐以求的情人等车。”
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这是最好的答案,但这么多人居然只有一人能说出这样的答案。是因为我们思维习惯受限制,还是因为我们把持原有的利益,不愿放手?
第二篇:改变思维读后感
改变思维读后感
最近花了几天时间读了一下钱校长的《改变思维》这本书,书中引经据典、融贯中西,以一种非常全面的观点来向读者介绍关于思维,关于改变的一些道理。
通读了整本书之后,最大的感觉就是钱校长的博古通今,因为校长用了很多例子,而这样广阔的知识,有很多我是很难去理解的。所以,读起来有点费劲。尤其是读到很多地方,我只能做到不求甚解。当然,我还是又很多能够读懂,能够有所收获的。
没读这本书之前,在我的心目中,我以为改变思维就是从一种不好的状态去改变到一种更好的状态。或者说原本是从这一个角度看问题,现在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在这个话题上,我还记得小时候看过的那本书《谁动了我的奶酪》,里面的那四只小老鼠嗅嗅、匆匆、唧唧、哼哼。在原本安稳的生活忽然出现的变故,这时候我们需要对现有的生活做出相应的改变,我一直把这种队生活的及时应对当做思维的改变,然而,在我读过钱校长的这本书后,才忽然发现,我理解的改变思维,其实重在改变上,而我却没有注意思维。或者说钱校长的这本书给了我更多关于思维的认识。
改变思维,那么为什么要改变思维呢?在我看来就像《谁动了我的奶酪》书中提到的一样。在我的生活中,总不是一成不变的安逸,生活时刻在变化,世界时刻在改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果我们一成不变,就会显得格格不入,难免固步自封,画地为牢。
“物质贫乏的年月,食物就是力量;信息贫乏的过去,知识就是力量;思想贫乏的现代,思维才是力量。
物质丰富代替不了思维精神的升华;思维僵化和精神萎靡必将带来后日的饥荒。
简单的复制和粘贴,正造就互联网时代的年轻痴呆和四体不勤。僵化守旧、思考肤浅、思想停滞,徒增老年痴呆风险。
民族与文明的合一与分离,悲喜不同,停滞或进化,传承或消亡。有的人口稀少,贡献卓著;有的严谨守纪、踏实勤恳;有的孤傲卑谦,但天缺自省和反省;有的童年朦胧,大器晚成;有的早慧如神童,后天却迟钝;有的虽智商极高、人口庞大,却曾经愚弱;有的胡乱思考,不会思考,不敢思考也不想思考。
大脑与思考的合一与分离,境遇各异,智慧或愚蠢,活跃或死亡。激活沉默的文明基因,改变思维,个人和民族才能有真正的幸福感悟和终极关怀。
改变世界,先改变自己。改变不是选边,而是返璞归真、超越物我。智慧接近真理,而不是权谋计谋,是发明、创造和真知。”
物质的世界,它支持这我们的生活,但物质的生活却不是我们的全部,如果没有思维,没有合适的思维,那么生活注定的平庸的,甚至是窘迫的。思维支持我们的行动,我们的行动也改变着我们的思维。它给我们提供快乐和幸福。如果,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不够,对生活的认识不够,那么他便会变得难以理解,难以让人接受。为了更好的适应这个世界,唯有让我的思维和世界的改变产生共振,让思维和改变处在相同的频率。改变自己,也许我们便能改变世界,其实改变自己,你就改变的世界。当然,至少我们能够更了解生活的意义。“被动进化在时间,适者生存;主动进化在选择,用进废退。碳水文明,时间导演;变与不变,元素分合,生死轮回,进化思维和精神。“我思,故我在”。脑、手、脚、眼、耳,手性对称分左右,无法互置,独立互补,相容而超越。单耳得单声,双耳得立体声。单视为平图,左右同视则为立体图。左右人脑,各司逻辑和形象。大脑是思想时代的核心资源。文明效能,取决于大脑的自由、解放和独立。
日地观月,各得一部,绕月而行,始近全貌。盲人摸象,各得局部;众人集成,全盲也可近全部。机械设计,必备三视图。汇聚信息量大且多样的位置,才是合适观点,无数观点依理契合,可近真理和真相。
上帝在原理,魔鬼在细节。反差能深刻思想,比较可去伪存真,融通将升华灵魂。边界和度是本质的暴露,如纯水零度结冰、百度沸腾,临界可控近卓著。尊重事实不迷事实,如飞叉捕鱼,顾及水中折射,需调整角度。
安坐冥想,哪怕片刻,可祥和心态,滋养思维精神,改变脑内血流。“水至静则形象明,人至静则智慧生”。
思考(Think)是动脑的原形,难在深入;思维(Thinking)是思考进行的过程和方法,重在自由;思想(Thought)是思考完成的结果和论断,贵在多样。
尊重观点超越观点,包容升华,进行超越性思维(Superthinking),会拥有灵性,犹如先知先觉。”
我们既然需要改变思维,那么新的思维必然会与旧的思维产生碰撞。新旧思维究竟如何取舍,不破不立。那么我们便需要思考,宁静以致远。静坐观心,而真妄毕现。真理是要靠不断探索,不断尝试才能得到的。在我们决定改变之前,我们需要对我们所改变的事物有足够的认识,我们需要尽量了解更多的方面。这样才有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决定。我们尊重事实的真相,同时我们也要有揭开真相面纱的勇气。了解其本质,然后做出自己的决定。
“信息爆炸性增加,知识不再是神话。知识多者,或融会贯通,或保守僵化;知识少者,或愚昧无知,或勇敢无畏。
掌握知识背后蕴藏的深层规律,方能超越知识的限度,才能避免错误。冬日水管爆裂,归因热缩冷胀,而非热胀冷缩,源自水的弱键作用。
知识依个性而结构化,经实践而成为能力。思维和精神,是人类的灵魂,可源于知识但不等于知识。知识缺乏思维精神的延展、稳定和深度,会逐步陈旧,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是思维精神的载体,思维训练和精神升华,重于知识的传承和转播,是知识创造的源泉、知识运用的基础。
井底蛙、井沿蛙、飞天蛙,观天识地差别巨大。思维自由,取决于维度和疆域。有的禁锢微小似绿豆,有的自由广阔如宇宙。精彩源自差异,差异思维,也源于不同的人文历史、环境地理气候。
思维自由、精神独立,能够静心平和豁达淡定,远离愤怒癫狂失眠忧郁,身心健康增强免疫。思维自由依赖“双腿”:逻辑与形象。精神独立依赖三个支柱:科学、人文和信仰,三者所对应的要义则分别是质疑、关爱和使命。
自由独立的代表,如屈原,追求真理,而非权谋、资本和君王。自由独立的心境,如清明,生死并置,超越生死,类近宗教,超越宗教。天天清明、周周清明,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非以入世的市俗,饰演出世的形象。
童真般的笑脸,是隐形的想象翅膀。儿童动画引发的微笑,是纯真的度量。西方人的幽默,是外露的自由与想象;东方人的寓意,半隐半显,含蓄中顿悟出警醒和震撼。象形文字如画,滋养幼童智商。创造在智商,成事在情商。
想象的无限,突破知识的有限,挣脱有形和无形的束缚。梦想成真靠逻辑。“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石破天惊的原创,产自智慧的思想实验,始于震撼的自由想象,立于瞬间的直觉支撑,后有严谨理性的逻辑验证。”
真正的思维是鲜活的,它并不是死气沉沉的,我们需要的思维是要大胆的,不是固步自封,一成不变的。我们之所以失去了创新的能力,失去的想象的能力,更多的是我们不敢大胆的思维,我们缺少打破教科书封锁的勇气。科学如果没有质疑,那么就像一潭死水,没有半点波澜。给自己更多冲破桎梏的勇气,用旧知识去了解、去解释新知识。这样才算是真正拥有了知识。
如果说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国家缺少了什么,我想我们的国家缺少的是一种思维的方式,我们缺少在创新路上坚持到底的信念。我们少有科创的精神。所以,我们习惯了山寨,我们急功近利,因为这样我们最接近成功。不仅如此。而且我们浮夸,我们习惯的漫天的想象,那些没有逻辑,不找边际的探索。我们需要改变思维。
第三篇:月薪3万的一道面试题
9月1日。
1)首先分析这10组日期,经观察不难发现,只有6月7日和12月2日这两组日期的日数是唯一的。由此可知,如果小强得知的N是7或者2,那么他必定知道了老师的生日。
2)再分析“小明说:如果我不知道的话,小强肯定也不知道”,而该10组日期的月数分别为3,6,9,12,而且都相应月的日期都有两组以上,所以小明得知M后是不可能知道老师生日的。
3)进一步分析“小明说:如果我不知道的话,小强肯定也不知道”,结合第2步结论,可知小强得知N后也绝不可能知道。
4)结合第3和第1步,可以推断:所有6月和12月的日期都不是老师的生日,因为如果小明得知的M是6,而若小强的N==7,则小强就知道了老师的生日。(由第1步已经推出),同理,如果小明的M==12,若小强的N==2,则小强同样可以知道老师的生日。即:M不等于6和9。现在只剩下“3月4日 3月5日 3月8日 9月1日 9月5日”五组日期。而小强知道了,所以N不等于5(有3月5日和9月5日),此时,小强的N∈(1,4,8)注:此时N虽然有三种可能,但对于小强只要知道其中的一种,就得出结论。所以有“小强说:本来我也不知道,但是现在我知道了”,对于我们则还需要继续推理至此,剩下的可能是“3月4日 3月8日 9月1日”
5)分析“小明说:哦,那我也知道了”,说明M==9,N==1,(N==5已经被排除,3月份的有两组)
首先按照日或月相同排列为以下两种日期:
3月4日 3月5日 3月8日 6月4日 6月7日 9月1日 9月5日 12月8日 12月1日 12月2日 3月4日 6月4日 3月5日 9月5日 3月8日 12月8日 9月1日 12月1日 12月2日 6月7日 小明说:如果我不知道的话,小强肯定也不知道。
可以理解为即使知道日也不可能知道月,因为同日中有很多月,可以排除 12月2日和6月7日;
剩下: 3月4日 3月5日 3月8日 6月4日 9月1日 9月5日 12月8日 12月1日 3月4日 6月4日 3月5日 9月5日 3月8日 12月8日 9月1日 12月1日 小强说:本来我也不知道,但现在我知道了。
也就是说,小明一句话就让小强知道了最后答案。可以理解为两层意思,一是由于小明的话帮助小强排除了12月2日和6月7日,因此小强确定了月份;二是小强知道的日中包含两个月,小明的话帮助他排除了其中一个月。
由一首先想到的是生日在12月和6月,因为前面已经排除2组数据,目前12月和6月剩: 6月4日 12月8日 12月1日 到这里,或许我们认为6月4日就是正确答案了,接着看下一句: 小明说;哦,那我也知道了。可以理解为月中仅仅包含2个日,但小强的话帮助小明排除了其中一个日。但若是6月4日的话,小明开始的话就不敢那么肯定了,因为6月中包含一个日是单独的,所以假设不成立。同时我们排除了6月,同时,12月也被推翻,因为若是12月的话,小强不可能凭借小明一句话排除3个12月中的2个,剩下: 3月4日 3月5日 3月8日 9月1日 9月5日 3月4日 3月5日 9月5日 3月8日 9月1日 由此,我们看出,符合条件的只可能是日中包含两个月且月中包含两个日的数据,我们最先的数据再看一次: 3月4日 3月5日 3月8日 6月4日 6月7日 9月1日 9月5日 12月8日 12月1日 12月2日 3月4日 6月4日 3月5日 9月5日 3月8日 12月8日 9月1日 12月1日 12月2日 6月7日 3月被排除,12月再次被排除,同时前面6月也被排除,剩下的只有9月1日和9月5日了 这里我们可以假设了,假设是1日,那么对应的月为9月和12月,因为小明的话排除了12月,故仅剩下9月,所以为9月1日,也正因为小强说他知道了,得出小明排除了5日,所以这个成立!假设是5日,对应的则是3月,而凭小明的话并不能一次推走3月,所以小强不会在小明一句话后就知道答案,也支持了9月,所以答案就是9月1日了。
以上日期中,通过一个数字就可以判断出月和日的(即M或N值只出现1次)只有 6.7和12.2,而且是知道日期N值的条件下。
小明说小强肯定也不知道,显然他知道的M值不是6和12,否则他没把握这么说,万一小强拿到的是7或者2呢?
小明说:如果我不知道的话,小强肯定也不知道。
排除6月和12月剩下 3.4,3.5,3.8和9.1,9.5
通过N值能判断M值的,也就是说N值唯一的,有3.4,3.8和9.1
小明说:哦,那我也知道了
那就只能是9.1了。否则他没法判断是3.4还是3.8
第四篇:年薪40万的一道面试题
小明和小强都是张老师的学生,张老师的生日是M月N日,2人都不知道张老师的生日是下列10组中的一天,张老师把M值告诉了小明,把N值告诉了小强,张老师问他们知道他的生日是那一天吗?
3月4日
3月5日
3月8日
6月4日
6月7日
9月1日
9月5日
12月1日
12月2日
12月8日
小明说:如果我不知道的话,小强肯定也不知道
小强说:本来我也不知道,但是现在我知道了
小明说:哦,那我也知道了
请根据以上对话推断出张老师的生日是哪一天?
第五篇:改变思维培训方案
培训方案
一、背景分析
围绕公司从事业管理转向规范化、集团化企业管理的战略决策,公司本的重要管理举措将是推行岗位责任制,实现流程再造,加强内控建设,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激励体制,配合各项管理工作的实施。本次培训工作重点是转变经理级以上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改善管理方法。
二、总体目标
(一)、加强公司高管人员的培训,提升经营者的经营理念,开阔思路,增强决策能力、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能力。
(二)、加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完善知识结构,增强综合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
三、原则与要求
(一)、坚持按需施教、务求实效的原则。根据公司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分层次、分类别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培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培训质量。
(二)、坚持自主培训为主,外委培训为辅的原则。整合培训资源,建立健全以公司培训中心为主要培训基地,培训公司为外委培训基地的培训网络,立足自主培训搞好基础培训和常规培训,通过外委基地搞好相关专业培训。
(三)、坚持培训人员、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三落实原则。
四、培训计划
(一)、培训时间
(二)、培训方式
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采取集中讲授、视频学习、拓展训练、网络平台自学、经验交流与分享等方式进行。
(三)、参训人员
管理人员指副经理级以上的管理人员,培训重点在于管理者能力的开发,通过培训,使管理者加深对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解,转变观念,拓宽管理思路,树立长远发展的观点,提高管理者的计划、执行能力。
(四)、培训项目
1、五、培训效果评估(一)、参训人员的反应
在培训结束后,向参训人员发放《员工培训意见调查表》,了解参训人员对培训的反应及通过培训有哪些收获。主要包括:
1、对课程内容设计的反应;
2、对教材内容、质量的反应;
3、对培训组织的反应;
培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是否能在将来的工作得到应用,收益如何。
(二)、参训人员对知识、技能的掌握
参训人员参加培训后,是否掌握了知识、技能,通过培训后进行考试,或要求参训人员在一定时间内提交一份培训心得,评价培训效果。
(三)、参训人员对知识、技能的应用以及行为和业绩的改善培训效果很多并不能立即显示出来,因此对知识、技能的应用以及行为和业绩的评价需要工作一段时间后进行,采用观察、考核等方法,直接领导观察日常工作,视必要程度由参训人员给出工作中培训结果运用实例,来证明实践了培训内容,直接领导考核,如果没有实践,要求参训人提出改进方法,继续实践,反复应用,通过行动—总结—行动—总结,达成培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