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贵州毕节学习考察扶贫开发工作的报告[大全]

时间:2019-05-15 14:05: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赴贵州毕节学习考察扶贫开发工作的报告[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赴贵州毕节学习考察扶贫开发工作的报告[大全]》。

第一篇:赴贵州毕节学习考察扶贫开发工作的报告[大全]

赴贵州毕节学习考察扶贫开发工作的报

一、学习考察基本情况

2015年7月8日至9日,云南省委相关领导率团赴毕节市学习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本人随同考察团一行先后到黔西县、百里杜鹃管理区、大方县,深入乡村田间地头、企业车间、扶贫生态移民安置点,与当地干部群众交流,实地了解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的做法和成效。在黔西县洪水镇新桥村食用菌产业园,了解了这里引进龙头企业带动群众增收脱贫的情况。在洪水镇解放村,考察团对当地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在深入考察乌骡坝社区水西农业科技示范园实施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情况后,认为该村精准扶贫可操作性强,把扶贫工作扶到了点上、扶到了根上。在百里杜鹃管理区石牛角扶贫生态移民安置点,详细了解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入住、就业增收等情况。大方县达溪镇冷底村雪榕食用菌生产基地将企业发展壮大与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相结合的做法,给考察团一行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主要收获和启示

本次考察,本人认真看、认真听、认真思,认为这是一次解放思想之旅、学习对照之旅、借鉴他山之石头,毕节经验可看、可学、可信,是扶贫开发中的范本和标杆。

(一)认识到位是做好扶贫工作的基础。毕节试验区从领导到干部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破除等靠要、甘居落后、无所作为的思想观念,坚持把扶贫脱贫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向重点县乡发起脱贫“攻坚战”,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贫困对象的脱贫致富上,积极探索扶贫开发的新渠道、新方法,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大扶贫思路,切实做到扶贫开发惠民生、扶贫开发抓产业、扶贫开发促发展、扶贫开发奔小康,让减贫“摘帽”成为全区扶贫开发的重点。

(二)思路清晰是做好扶贫工作的根本。毕节试验区始终坚持始终不渝地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相结合,注重缓解人口压力与开发人力资源的有机统一。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既注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又注重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建设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和切入点,采取经济、行政、工程、生物等多种措施进行环境治理,探索出了“五子登科”和“五园新村”等行之有效的做法和途径,初步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良性生态环境体系,增强了扶贫开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还坚持控制数量与提高素质并重,致力于人口控量提质与人力资源开发,积极探索外部机制与内控机制有效结合的方式,变“他律”为“自律”,建立起制度化规范化的社会制约机制,开展了金沙县“人地挂钩”等改革试验,推进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由行政管理向依法管理转变。坚持农、科、教三结合,切实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初步探索出一条解决人口压力大、人力资源匮乏问题的路子。

(三)措施有力是抓好扶贫工作的保障。毕节试验区依托项目促产业,依托产业搞扶贫,把产业扶贫作为重中之重,围绕产业化扶贫,充分发挥好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文件。

(四)整合资源是做好扶贫开发的关键。积极探索 “以点带面、连片开发、全面推进,整体脱贫”的路子,达到“建一片、脱贫一片”的目标,变“撒”为“捆”,以财政扶贫资金为引子,在全省率先开展整合各类扶贫资源,采取“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方式,将各部门、社会各界的资金进行整合、捆绑使用,将财力、物力、人力进行区域和项目整合,充分发挥了资金的聚合作用,探索了贫困乡村连片开发,整体推进,24年来累计投入资金50亿元。

三、昆明市扶贫开发思路和对策

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深入领会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和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落实好《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以东川区、禄劝县、寻甸县、倘甸两区(以下简称“两区两县”)为主战场,围绕“减贫、增收、摘帽”三大目标,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并驾齐驱、三轮驱动,创新举措、聚集重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切实解决贫困群众的增收难、住房难、就业难、行路难、饮水难、贷款难、上学难、看病难“八难”问题,到2017年,稳定实现20.75万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即: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突出抓好以下7个方面的工作。

(一)在产业富民换穷业上下功夫

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规模化程度偏低、专业化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是制约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本因素。大力发展富民产业,是加快扶贫开发的关键所在。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资源禀赋特色,实施“一县一业”产业对接和“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工程,新增经济林35万亩,种植优质马铃薯43万亩,发展蔬菜基地9万亩,种植中药材13万亩,重点扶持20个以上特色旅游村,农民从非农产业中获取的收入超过50%,力争到2017年实现“乡有主导产业、村有骨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的目标,让贫困群众腰包鼓起来。一是特色优势产业要提质增效。加快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引导农民兴办多类型的专业合作社,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和引进一批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扎根贫困地区,与贫困农户建立稳定的契约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形成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路、贫困户跟着企业走,企业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进一步做强做大草食畜、设施蔬菜、优质林果、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种养业,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对接。二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要立足贫困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依托轿子山风景区、红土地、皎平渡红色旅游等,做足做深山水、冰雪、民俗、古迹等文章,做精做大“农家乐”、“乡村旅馆”等品牌,力争把乡村旅游业打造成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三是劳务经济要做优做强。积极探索“两后生”职业教育制度,制定完善扶持政策,通过2—3年扶持和素质提升,实现贫困户记均有1人获职业资格,并实现稳定就业;大力促进就业培训、技能鉴定、就业中介、就业后服务“四位一体化”,推动劳务输出由体力型逐步向技能型转变,由分散短期输出向常年稳定输出转变,力争到2017年贫困农户工资性收入占年收入的比例达到50%以上。四是加大电商扶贫,积极拓宽扶贫路子,为贫困地区找市场,实现贫困地区生产与市场对接。

(二)在加强基础夯后劲上下功夫

要始终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拉动投资、扩大消费、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带动发展的重要位置来抓,以路、水、电、房等为重点,加快向贫困村延伸、向薄弱环节倾斜、向更高标准迈进,让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硬起来,后劲强起来。

一要抓好“两区两县”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重点推进东川至倘甸、寻甸至倘甸、禄劝至倘甸等主通道联络线和高速公路建设。加大建制村公路硬化、自然村公路、联网公路和村内硬化道路建设力度,推进乡镇客运站建设,打通断头路、开辟出口路、对接大交通。到2017年,规划全覆盖保留的自然村100%通公路、50%以上通硬化路,村庄内道路硬化率达到80%以上,有效解决农产品外运难、农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二要加强农田水利和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五小水利工程”,提高有效灌溉面积,切实保障贫困地区发展用水需求;抓好饮水安全,大力推进集中式饮水,重点加强水源地和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到2017年,贫困地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两区两县”水利化程度平均达到60%以上,有效灌溉率达到85%以上,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以上,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70%以上,农村五小水利建设覆盖率达到98%以上。

三要加快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把大电网延伸和发展小水电、风能、太阳能等结合起来,确保到2017年实现户户通电和动力电到所有贫困村。

四要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房,建设7万户宜居农房建设,到2017年基本解决贫困农户住房困难问题。

(三)在精准扶贫拔穷根上下功夫

要科学划分贫困类型,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突出个性化、差异化特点,针对贫困户因灾、因病、因学、缺产业、缺技术、缺劳力等致贫因素,围绕基本情况、收入水平、贫困原因、扶持措施、帮扶人员、脱贫时限等重点,逐户制定条理清楚、内容简洁、务实管用的精准扶贫卡册,实行“一对

一、点到户”的帮扶,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实现扶贫对象精细化管理、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扶贫措施精准化扶持。围绕“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实施好乌蒙山片区规划建设,加快倘甸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建设,聚焦整乡推进、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努力实现扶持一片、脱贫一片、致富一片的目标。完成整乡推进15个、行政村整村推进170个。

(四)在移民搬迁治穷窝上下功夫

对环境恶劣、不具备生存和发展条件的贫困村,整合项目资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以集中安置为主,插花安置为辅,采取就近就地安置、县内安置、跨区域等方式安置。完善扶持政策,保证移民享受原有的惠民政策和土地财产权益,完善搬迁安置区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配套建设,确保搬迁群众近期生活有保障、长远致富有门路,实现搬得走、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完成7000人易地搬迁任务。

(五)在公共服务惠民生上下功夫

要加快贫困地区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向贫困村覆盖,切实织好网、兜住底、促公正。一是统筹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尤其要科学布局完全小学,让更多的适龄儿童就近就地入学,最大限度降低辍学率。到2017年底,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二是健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到2017年,新建10个乡镇卫生院,142个村卫生室,实现每个乡镇有1所公办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标准化卫生室,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三是加快贫困乡村文化建设,到2017年,自然村基本实现通宽带,气象灾害信息平台覆盖率达80%以上;完善以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为主干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四是社保水平要逐步提升。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五保供养、新农保和临时救助制度,推进扶贫开发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和水平,到2017年农村社会保障和服务水平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实行扶贫线和低保线“双线合一”。

(六)在整合资源聚合力上下功夫

各行业部门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以扶贫开发规划为引领,以资源整合为抓手,以扶贫攻坚为目标,以共同的使命、共同的愿景、共同的责任,凝聚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届的力量,形成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和大扶贫新格局。一要加大专项投入。二要推动行业扶贫聚焦扶贫开发。三要做大做强社会。四要加大金融创新,发挥金融扶贫“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切实解决贫困农“户贷款难、贷款贵、还款难”的问题,促进贫困户“贷得到、用得好、还得上、逐步富”。五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七)在生态建设美家园上下功夫

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是脱贫之基、致富之道的理念,进一步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加强森林的管护,大力推广“四旁”植树,扩大退耕还林成果,发展庭园经济,建设美丽乡村。要建立生态环境补偿和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机制,真正做到产业发展与与环境保护互利双赢,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人口、资源、环境良好循环。要加大贫困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减少面源污染,积极推广太阳能、节能灶,加速生态修复,实现贫困村山清、水秀、天蓝、地净,房前屋后绿树成荫,瓜果飘香,宜人宜居。

第二篇:赴广东考察学习工作报告

外出考察学习报告

立岗镇党委书记保学儒

8月30日至9月4日,我有幸到广东东莞市石碣镇学习考察当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经验。考察期间,全面听取了当地有关领导的经验介绍,并实地考察了当地的供港蔬菜基地建设、小城镇建设、招商引资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一路考察,一路对比,一路思考,感到触动很大,在开阔眼界的同时,更加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并且切实地感受到了沿海发达地区的先进性,看到了农村先进设施农业技术管理带来的效益和我们之间存在的差距。

一、参观地农业发展情况

石碣是内地供港蔬菜最大的生产和供应基地,占每日香港市场出售蔬菜量的半数以上,备受“餐不可缺时蔬”的香港人关注。目前,石碣已建立专门供港的无公害蔬菜基地,拥有十七家出口供港蔬菜的专业公司,并与港商合作实行农户种菜,基地收购,公司出口运港上市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并在全国各地的建设蔬菜种植基地,保证供港蔬菜货源充足,质量安全。

近几年来,石碣镇围绕建设富强和谐的江滨花园式现代化城镇的目标,全力推进经济、农业、城市、环境、文化等各项建设,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绩,城市环境焕然一新,城市文明形象大大提升。同时石碣镇顺利完成了旧村拆迁工程,进一步整合 1

土地资源,打造沿江住宅带,修建沿江景观带,为进一步优化石碣镇的发展环境,推进“江滨花园式电子信息产业名镇”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我镇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及存在差距

今年以来,我镇以建设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以增加农民收入

为核心,大力发展优质粮食、蔬菜、畜牧养殖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水产、劳务输出两大优势特色产业,做到重点工作抓落实、难点工作抓突破、亮点工作抓创新,全力创建现代农业示范镇。同时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完善提升幸福、永兴、民乐3个中心村;高标准规划建设通伏中心村;整合资源,推进兰光村统筹城乡一体化及社区建设工作,打造全区“第一村”。坚持大手笔规划、大气魄运作、强化小城镇建设力度,继续完善小城镇水、电、路配套设施,实施西环、北环路打通工程,规划集中住宅区,充分发挥集镇贸易活跃的优势,加大主干道路和集贸市场改造力度,将立岗镇着力打造成为黄河金岸边产业结构合理、地域特色鲜明、适宜创业就业、环境优美宜人的商贸特色小城镇。

虽然我镇的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有了显著的提高,村庄规划建设有了明显提升,但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难以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我镇农业生产受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产业化进程慢等因素的制约,其生产仍然没有跳出小规模、低水平、传统粗放经营的怪圈。二是农民素质低、适应性差,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现在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技能较低的儿童、妇女和老人,进一步从总体上降低了从事农业生产的留守农民素质,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三是农业产业链条太短,农业产业品牌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和宣传。四是基础设施有的已经老化、不能正常运行或达不到原设计能力,部分农民的居住环境仍然较差。

三、学习先进经验,多管齐下全面推进农业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为此,必须以创新农业发展理念为前提,以提升农业装备水平为基础,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以推广科学技术为支撑,以增加投入为保障,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我镇新农村建设步伐。一是用先进理念引领农业。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树立新理念。树立用现代农业推动农业发展的理念,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集约化经营、市场化运作,要通过不断比较、调整、改进、提高,培养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做强做大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形成农民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龙头”走、“龙头”跟着市场走的良性发展轨道。树立抓农业就是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理念。通过解决农民待遇不公、信息不灵、市场把握不准等问题,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改变农民身份,促使农民从产品生产者转变为商品生产者。二是用现代装备带动农业。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着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逐步改变农业局面。实施沃土工程,以鼓励农民发展绿肥、秸秆还田和施用农家肥

为突破口,加快农业综合开发步伐,切实提高耕地质量。以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生存环境,带动现代农业发展。三是用新型农民发展农业。通过加快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非农化步伐;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逐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进“留守”农民“专业化”进程,要培养“知识化”的农民。四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水利基本建设,改善农田灌溉系统,推广优质品种,实行喷微灌溉、灌区节水管理与精细灌溉等综合节水技术,以及雨水集蓄技术与高效利用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四、转化先进经验,规划落实今后工作

一是大搞秋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现代农业发展固本强基”为目标,以灌排设施整治、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4.18万亩,改造中低产田3.2万亩,建设畦田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1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6万亩。二是大力推广冬麦种植。统一安排布置,完成冬麦种植2.3万亩,并将项目区建设成集中连片,沟、渠、路等基地设施配套、完善,采取统一供种、统一机耕、统一播种、统一技术管理、统一种植模式,争取冬麦创高产。三是及早谋划明年各项重点工作。2012年我镇将进一步提高农业设施水平,通过改善设施条件,提高科技含量,全面优化和丰富农产品品种,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优质、高产、高效。

1、提高优质粮产能,夯实农业基础。2012年继

续发展兰光、先进、通义等村的稻蟹种养结合模式,面积达到3万亩。

2、引进新种养技术,发展精品瓜菜。扩大银星供港蔬菜基地面积,继续完善渠道砌护、电力及配套工程建设,最终建成新品种展示、新技术示范,农户培训观摩,新成本转化的示范园区;采取土地流转的形式,扩大兰光村瓜菜的种植规模,建设3000亩以上集中连片移动温棚瓜菜示范园区,不断提升规模化程度和土地的综合效益,同时完善“支部+企业+基地”的经营模式。

3、加大扶持的力度,提升畜牧养殖。利用立岗北大湖荒地,建设占地40亩、存栏10万只的蛋鸡现代产业化发展项目,构建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的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全面完成金星村高标准奶牛养殖示范园区建设,并成立贺兰县维多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奶牛饲养量达1000头。

4、完善农庄的建设,推动观光产业。续建兰光村休闲度假村,进一步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将其打造成为休闲的观光景点。五是加快中心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兰光中心村建设将通过整体搬迁规划,完成村内道路、供水、供电、卫生设施的建设与改造,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中心村;全面完成通伏中心村420户新居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第三篇:赴贵州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赴贵州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根据县委的统一部署,我有幸参加了天峨县部分领导干部赴贵州进行为期一个星期的考察学习,通过聆听专家教授的精彩授课、实地考察易地扶贫搬迁示范点、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大数据建设等,一路上所见所闻,心灵上、观念上、意识里均接受了一次大的洗礼,即认识到了我们的不足,也收获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抓示范分别参观了白云蓬莱仙界、安顺的黔山秀水、贞丰新农村建设(纳孔美丽乡村、多彩忆境酒店、三岔河国际露营基地、者相土布小镇),每一个点都有每一个点的特色,即能够很好地融入当地的民俗风情,又能够结合不同的消费群体打造不同的观光旅游景点。像安顺的黔山秀水乡村旅游示范基地,该点集生态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又很好的结合当前的重点工作精准扶贫工作,把精准扶贫工作很好地融入到整个景区的建设当中,在家门口为全村的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全村的贫困户在年底还能参与整个旅游产业的分红。这即解决了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又解决了贫困户的后顾之忧,真正做到搬得出,住得下,有发展,能致富。而我们目前的一些精准帮扶,在扶持力度上,在扶持机制上,跟贵州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二、勇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的要素的投入,支撑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规模扩展。如今,这些要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参观了贵州的大数据建设,为他们的勇于创新深为震撼,大数据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其不只是追求丰富的物质资源,也不只是紧紧依赖于互联网的信息服务,而是从分析因果总结经验,转变为搜集数据预测未来;由原来的滞后性变为现在的预见性——大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大数据的发展,将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

三、善宣传一个星期时间虽短,但在贵州考察学习期间,所接触到的不管是贵州大学的教授,还是陪同我们考察的当地领导、现场解说员,都能很好的介绍贵州,宣传贵州,都能把当地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如在考察者相小镇时,者相镇汪副镇长介绍当地的易地扶贫搬迁示范点时,情况清,底子明,而且介绍起来口若悬河,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像八腊瑶族乡这几年在历届党委政府的努力下,小城镇建设、特色种养业发展初具规模,但日常的工作中不善总结,不善介绍、不善宣传,也或多或少制约了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特别是珍珠李产业,宣传上力度还是不够。

四、强执行“三分战略,七分执行”,不管决策多好,思路多清,如果不付诸实施,不执行到位,一切都会成为纸上谈兵。在贵州考察学习期间,深深的感受到他们超强的执行力,不管是公司企业主,还是最基层的领导干部,对上级的决策部署都是高效执行。像投资三个多亿的者相小镇建设,能够在一年内完工,投资两百个亿的大兴东国际旅游城,能够在两年内完工,投资两个亿的红水河水上乐园,能够在5个月投入使用,这些工程的进度在我们看来都是难以想象的。只有通过学习,寻找差距与不足,才能提高我们服务于民的能力。

第四篇:赴外学习考察党建工作报告

学习先进经验提升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

—— 赴江西省南昌、赣州市学习考察报告

2月15日至22日,在县委组织部魏部长的带领下,我有幸和县委组织部及部分兄弟乡镇的9名同志组成考察组,远赴江西南昌市、赣州市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习考察活动。南昌、赣州之行很受教育、很有收获,既拓宽了视野,更增添了搞好基层党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一、收获和体会

通过此次零距离感受南昌、赣州两市经济发展变化,多角度体会党建工作特色,深层次领略发展亮点,使我进一步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知识,解放了思想,感受到当地不管是在党建工作还是在经济工作上,优势和特色明显,清醒的认识到了我们的差距和不足,自己既有沉重的压力,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启发,增强了紧迫感、使命感和忧患意识。下面我谈几点个人偏颇浅见的感受。

(一)抓细节铸就大党建。党建工作是一场持久战,基层党建工作内容实在、形式务虚、工作显效慢,不像经济工作具体实在、风光体面、成效立竿见影。通过学习考察南昌县、赣县农村工作,自己体会到党建工作上台阶不是一日之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我们组工干部默默无闻的抓党建,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弄虚作假,更不能花大人力、大财力搞形式,搞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必须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的工作理念,始终把党建工作作为“打基础、利长远”的先导工程来抓,创新党建理念、党建模式、党建载体、党建机制,夯实党建基础,从细微处抓,经常是“润物细无声”,这样才能逐步树立品牌,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二)献真情构筑强组织。风正劲足,自当扬帆破浪。这次学习考察走过的南昌青云谱区、南昌县莲塘镇、赣县等地的工作方法使人深受感慨。青云谱区开展“民情夜访”、南昌县莲塘镇实施的“三民两诺”项目、赣县农村开展的“三送”活动,无一列外都是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提炼出来的为民行动,他们视老百姓的事无小事,于细微处见精神,在琐事办理过程中彰显党性,用行动和群众联络感情,感染群众,影响群众,使群众转变观念,起到了强化组织的作用,这些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因此我们各级干部要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多关心群众,多深入群众,不能因为忙于经济工作,忙于纸上党建,而疏忽群众的一些小事情。只要我们献出一片真情,为群众多谋一些小事,解决一些小问题,哪怕是偶

扬的斗志和模范带头的作用,靠一种企业文化来教育员工,引导员工,促进发展。我县基层党员尤其是农村党员教育难度大、效果差,导致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不高,平时开展活动思想难统一,组织难、召集难,使组织生活和党员教育流于形式。为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号召力、吸引力,更好的教育党员,我们可以思考协调整合项目资金,建设高标准的党员娱乐活动室,开展创建“党员之家”活动,开放党员活动日,经常性组织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借机对党员进行集中教育,既起到丰富党员精神文化生活、统一党员思想的作用,又达到提升党组织的号召力、提高党员整体素质的作用。同时,探索建立党员活动或救助基金,保障党员活动经费,对出现家庭困难的党员和贫困党员及时给予救助和帮助,使党员真正找到自己的“娘家”,从而提升党组织的吸引力。

(五)招大资推进快发展。江西赣县目前已达到了“招商选资”的发展地步,他们要求招引的企业必须是环境污染小、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大的大企业、大财团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仅2011年全县共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2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9个。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几乎空白,招商引资停滞在初级阶段,与赣县的差距令人震惊。因此我们要激发经济发展动力,就必须准确把握产业转

整体上水平,以实际行动推动农民增收,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以开展“双争”和“双联”活动为重点,着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开展以“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做实干型干部”为主题,以“重学、实干、正风、争先、尚廉”为主要内容的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年活动,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创新思路和方法,分层次、分类别,逐步构建科学、系统的党员干部教育管理体制,完善农村党员“三卡管理”制度,解放思想,改进作风,促进发展。认真组织实施“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坚持班子成员联村,干部联户,激励和组织广大党员自觉投入到为民富民行动中,深入群众,掌握社情民意,全心为民排忧解难,持续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在破解工作难题上创特色、求实效,进一步筑牢基层党组织基础。

(三)以创新和树立党建品牌为重点,着力促使基层党建水平整体推进。创新组织设臵模式,积极探索完善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建在生产基地上、建在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上,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和影响力,健全组织网络,充分发挥产业党支部的服务职能和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党支部的带动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实现基层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对接共振,形成“支部引领,协会服务,党员带动,整体推进“的良好发展格局。同时,要找准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二)认真总结总结这次学习考察的经验和做法,抓好推广、完善和提高工作。有重点、有步骤地继续培植一批不同类型、各具特色、活力较强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基层党组织共同前进,使全县的党建工作学有榜样、做有标杆、赶有方向。

(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农村党员利益无法得到实现时,思想就会失衡,直接影响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建议进一步关注农村党员的合理利益需求,探索化解农村党员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群众利益、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消除党组织和党员、党员和群众之间的距离感。

第五篇:赴嘉峪关市学习考察工作报告

赴嘉峪关市学习考察工作报告

七月,我们按照地委的安排,抱着力求了解,虚心学习的态度到甘肃省嘉峪关市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学习考察活动。通过听取授课,实地观摩等,学习了嘉峪关市城市建设、经营、管理等内容,了解掌握了嘉峪关发展的先进理念和实干精神;参观考察了嘉峪关城市博物馆、东湖生态旅游景区、西部明珠气象塔、酒钢集团公司、紫轩酒业以及嘉峪关城楼,领略了同为古“丝绸之路”上不同的人文、历史和发展情况。在这个因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酒泉钢铁公司”的建设而兴起的一座新兴的工业旅游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虽然面积不大(全市总面积只有3000平方公里,城区规划面积26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87平方公里),人口不多(全市常住人口30万人),旅游资源不够丰富的城市却先后取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际旅游名城”等殊荣,而且现代气息浓厚,城市功能完备,综合经济实力较强,主要人均经济指标位居甘肃省全省前列。特别是对他们发展规划好、起步早、起点高、大手笔、大规模,城乡面貌蓝天、白云、雪山、城市靓丽等非常震撼!对酒钢人“艰苦创业、坚忍不拔、勇于献身、开拓前进”的“铁山”精神钦佩不已,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嘉峪关市学习考察给我们创新城市发展的启示是:

一、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是推进城市发展的前提。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表明,一个地区的经济及社会事业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实行统筹城乡,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道路是必然趋势。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城市的发展必须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发展,综合性的发展必然就是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条件下,城市和农村有机结合,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 1

为服务,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向一元经济社会结构转变,实现城乡之间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均衡、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嘉峪关的发展其实就是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在钢铁工业的强势带动下,在全面发展城乡经济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上先行一步,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实行统一筹划,更多地支持农业、关注农村、关心农民,关注城市困难群体,逐步形成相互融合、和谐共进的新型城乡关系,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是:发展定位要准、发展观念要新、发展思路要好。他们的经验启示我们,吐鲁番地区在发展理念上并不缺乏,“七大”战略科学地制定了我们的发展思路,要实现发展,战略上就必须做到按照地委的统一部署,战术上将各部门、各行业进行合理统筹分配,七大战略不分先后排序,而是各部门统筹协作,共同“嵌入式”发展;战法执行上,做到充分考虑在吐鲁番地区推进城乡发展进程中存在的地域的差异性、任务的长期性和工作的艰巨性,坚持把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农村,按照“三个集中”(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五个加快”(加快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侧重、加快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和“六个推进”(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劳动力就业一体化、社会管理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探索确立一条完全符合客观规律和吐鲁番区情的城乡发展的新路子。

二、政府规划推动,市场配置资源,是推进城市发展的先导。这是嘉峪关市推进城市发展的一个鲜明特色。城市的统筹发展,必然首先要有定位,其次是规划,然后是资源配置方式和机制的选择。嘉峪关市在坚持以政府行为为主体展开的城乡统筹发展工作中,紧紧牵住

规划这个牛鼻子,着眼于城乡经济、社会、自然和人的协调发展,明确分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重点,凸现区域经济比较优势和特色,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了城市发展的各类规划。他们以规划来体现和形成政府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意图,对各类市场资源配置主体给出政府的信号,目标明确地激励各类市场资源配置主体做出相对理性的预期和分散的决策,这应该给我们起到模范作用。抓好鄯善的发展,首先要抓好定位,其次是规划,特别是要做好中长远规划,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做到生态协调、环境幽雅,让我们的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和老百姓增收结合起来,和城乡和谐结合起来,达到几个方面共赢。

三、立足多元特点,加快产业集聚,是推进城市发展的强力支撑。城乡发展的推进,必须建立在不断做大做强的产业支撑基础之上,融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之中。对此,嘉峪关市按照“集约发展、效益优先”的原则:坚决地走工业集聚发展的道路,主要工业布局在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此同时,特别强调在中心城市和县(市)政府所在地及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搞好第三产业,注重生态转换和结构的升级。对不具备城市化和工业化条件的其他农村地区,走农业结构调整的路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以农业的产业化来具体落实和有效夯实城乡一体化进程。为此,结合鄯善县实际,我县工业集聚发展应该分层分片有序地进行,耗能较高、有微污染以上的企业应该向七克台镇鄯东工业园集中,发挥环沙尔湖工业区资源优势、地理优势和今后的物流优势;化工、科技型无污染、高附加值企业向化工园区聚集,发挥铁路、公路的道路优势及火车站镇40年发展积累的人文环境优势;工业生活区向城北新区聚集,续接相关产业链,工业反哺农业,大力发展小城镇,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有效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创新制度设计,促进要素流转,是推进城市发展的动力。越

是有效率的经济,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就越强。嘉峪关市通过创新制度设计,使一切生产要素,包括资本、技术、经营管理、信息等,尤其是劳动力,都可以按照人本的思想和逐利的原则,在增长和发展的过程中流动起来,可以在资本的粘合下,最大化自己的要素收入,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不同市场主体、不同要素所有者在竞争起点上的公平。重点围绕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先后就失地无业农民安置、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就业工作,以及与农村剩余劳动转移流动密切相关的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保、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一元化户籍管理等城乡一体化工作要点出台了系列配套政策,并鼓励各级政府大胆的自下而上的创新,促进了生产要素的有效流转,从而推进了城市发展。

五、聚焦公共产品,连结城乡发展,是推进城市发展的关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就是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监管经济秩序。嘉峪关市采取政策资源组合配套、系列推出的方式,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卓有成效地用“看得见的手”来聚焦和供给公共产品。无论在大、中型小区还是小型聚居区,随处可见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设施相对齐全,社会管理、娱乐休闲功能相当完善,城市绿化面积达到36%,公共体育健身面积达到88平米,城市的容纳率和融合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为实现和谐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嘉峪关考察考察的时间很短,但带来的启发却很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思考这次考察带来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努力在火车站镇广大干部中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激发和调动各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同心同德,团结拼搏,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2011年7月

下载赴贵州毕节学习考察扶贫开发工作的报告[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赴贵州毕节学习考察扶贫开发工作的报告[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赴港澳考察学生工作报告

    赴港澳高校调研学生工作报告 在校区党委的关心下,根据学工工作部的统一部署安排,由学工部宋利民部长同志率领的赴港澳高校学生工作调研团一行17人,于08年12月9日至14日,前往香港......

    州委督查室赴毕节学习考察调研报告(20100927定稿)

    督查工作学习考察报告 2010年9月8日-9日,我们利用两天时间赴毕节地区,就加强督促检查工作进行了专题学习考察。这次学习考察时间虽短,但收获很大,毕节地委督查室主动作为、敢于......

    中国海洋大学赴贵州毕节支教团与小学5篇

    中国海洋大学赴贵州毕节支教团 与 青岛市实验小学 联谊计划书 一、活动背景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棵树,那么小学教育无疑是让种子发芽的春天,恰似‘春来草自青’,没了它,多少人生命......

    赴海门考察学习

    回首 展望 新教育在路上 -------赴海门新教育参观考察体会 郭家屯学区 温国栋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 5月12日至19日,我有幸与各位教育局领导、和各位同行......

    赴汉学习考察

    发挥同城效应实现同步崛起 我市代表团赴汉学习考察本报讯 记者饶红斌、通讯员孟科、常海龙报道:10月20日,市委书记任振鹤、市委副书记、市长丁小强率我市党政代表团赴武汉学习......

    赴山东考察学习

    赴山东考察学习有感 9月20日,我们一行10人有幸去了全国第一批实施新课改的省份之一山东省。我们参观了昌乐二中、清怡中学、黛溪双语中学、杜郎口中学、济阳竟业园学校,这些山......

    赴上海考察药监工作报告

    赴上海考察报告为学习发达省、市药品监督管理管理理念,借鉴和吸纳发达地区药监工作经验,加强与发达地区药监部门工作交流,推动我省医药企业对外合作,根据局党组的决定,9月23日至9......

    小学学习考察工作报告

    7月9日,我市小学校长提高(异地)培训班一行48人冒着上海地区三十年来创记录的高温,风尘仆仆地来到上海市北京xx小学考察学习。步入小巧精致的校园,巨幅的标语、精美的壁画、别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