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年**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要点
2010年,全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服务拓展年”活动,突出就业再就业工作这个核心,实现县级机构改革、人事制度管理、档案管理三个突破,重点抓好人力资源市场、劳动保障两网化两项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人才队伍、军转干部“三项重点工作”,实现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新跨越。
一、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
1、突出就业工作重点。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扩大就业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组织实施《**市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务输出,鼓励农民工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扎实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今年,全县转移就业总数要稳定在10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新增就业10000人,城镇新增就业41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00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开发公益性岗位180个,技能培训1000人。
2、全力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继续开展农民工创业示范县建设活动,按照“五大体系、八大指标”的要求,扎实做好省级农民工回乡创业示范县达标和验收准备工作。实现创业培训300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00万元,策划新增创业主体45户。
3、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今年投入1500万元,建成人力资源培训大厦,并投入使用;上半年投入150万元,完成12个乡镇事务所扩容改造任务,下半年投资100万元,建立起乡、村两级无形人力资源市场。
二、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4、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大力推进“扩面提标”,尽快实施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实现全县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新增扩面人数分别达1000人、500人、500人(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500人、300人。全县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基金征缴分别达到1800万元、1000万元、248万元、41万元、25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征缴225万元。全面完成南仁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任务,开发新农保信息软件,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协同有关部门做好临聘人员的政策落实工作。
5、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监督管理。开展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使用专项检查,完善社会保险内控制度。
6、加强经办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0万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经办机构工作规程,完善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实施办法。
三、积极推进人事编制制度改革
7、全面推行绩效工资。继续完善公务员津补贴管理办法,全面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工作。
8、推进岗位设置管理。进一步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收尾工作,大力推行合同管理。
9、加强人事编制管理。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人事编制管理的有关通知》,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严把进人审查关,加强人事编制检查监督,加大责任追究制。
10、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严格档案归属,五一前对全县分管的人事档案统一进行收缴,组织专人进行整理和归档,出台管理办法。
11、完成县级机构改革。大力宣传《机构编制管理条例》,在县、乡机关实行编制实名制管理,全面完成县级机构改革。
四、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2、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我县行政学校主阵地培训作用,加强公务员培训,全年培训公务员500人。
13、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好急需紧缺人才的招聘工作,加强继续教育,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14、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竞赛活动,职业技能鉴定350人;做好工勤技能人员岗位等级考核和技师、高级技师考评工作。
15、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审工作,选拔并培养1000人。
16、加强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做好“振兴计划”招聘人员的管理;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增加见习基地4个,见习人数100人。
17、做好军转安置工作。拓宽安置渠道,完成军转安置任务;加强军转干部、复员干部管理服务和解困稳定工作。
18、做好引智工作。抓好引智项目的征集与执行,新增示范样板村1个,建成引智示范基地1个。
五、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19、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依法推动签订劳动合同,全县劳动合同签订率在97%以上。
20、加大劳动监察力度。认真做好劳动监察“两网化”推进工作,开展经常性巡查和专项检查,群众举报结案率98%。
21、规范企业工资分配关系。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加强工资支付保障制
度的落实。
22、做好劳动人事调解仲裁工作。切实加强劳动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将争议化解在基层,依法处理各类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争议时效结案率93%以上。
六、统筹做好其他各项工作
23、加强政务公开。充分利用政府网站、局网站、电子显示屏及时向社会发布各类政务信息,及时答复群众网上咨询。拓宽信息渠道,做好信息采
编和报送工作。
24、加强信访维稳工作。加大对不安定因素的分析和预测,做好“重点工作对象”的思想转化和稳控工作,防止矛盾的扩大和激化,加强重大案件督查督办工作。
25、做好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七、深入开展“服务拓展年”活动
大力开展“服务拓展年”活动,以此为载体,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的改革创新年、全市的“三新”活动结合起来,规范内部管理,加强能力建设,强化监督约束,提高服务水平。
26、加强能力建设。加强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等方面的学习培训,提高干部的调研能力、学习创新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
27、狠抓工作落实。健全和完善目标考核责任,对确定的工作任务,层层落实分解,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取得成效。
28、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拓展服务领域,改进服务方式,减少办事环节,简化办事程序,明确办结时限,做到快办事、办成事,努力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第二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
**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县委全委会精神,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着力推进创业促就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狠抓人才队伍、公务员队伍建设,深化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凝心聚力、争先创优,努力推动人力资源
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努力稳定和扩大就业
(一)突出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努力建设好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全年力争完成2-3个标准化基层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做好用工信息发布、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促进城乡充分就业。认真开展就业服务,大力拓展就业渠道,广开就业门路,努力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全年新增就业324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50人,“4050”人员再就业3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
(二)加快推进创业带动就业。以创建创业型城市和充分就业社区工作为抓手,认真落实就业优惠政策,着力建立“鼓励创业—推动发展—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机制,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效应。针对我县自身资源、人才、区位优势,积极争取与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配合与支持,通过开展创业指导,创业培训、项目推介等一系列创业服务,精心培育旅游服务业、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社区服务业四大产业孵化基地,让创业明星,外出返乡带资金、技术、设备的成功人士扎根我县,实现创业促进就业。着力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规模,全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000万元扶持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解决创业人员资金短缺问题,多渠道拉动就业。
(三)认真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强就业专项资金管理,充分发挥就业专项资金作用,认真实施“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校企对接等活动,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城市低收入家庭、零就业家庭、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等群体就业工作。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建立困难群体就业帮扶长效机制,深入开展“零就业家庭援助”、“交友帮扶”和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开发公益性岗位600个,帮助更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四)加快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继续把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重点抓好信息采集、劳务培训、组织输出、跟踪服务等工作,以提高有组织转移比例为核心,以规范化管理、强化服务为重点,把城乡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出去,不断提高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做大做强劳务产业。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32535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33548人,创经济收入233709万元。
(五)稳步推进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加大城镇化政策宣传力度,完善农村居民整村整组整建制进城落户工作措施,全年办理农村居民进城落户手续16500人。
二、积极构建社会保障体系
(六)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和可持续方针,不断扩大社保覆盖面,推动社会保障由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转变。确保**年全县企业养老保险新增参保900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增参保140人,累计参保29659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增参保300人,累计参保47055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5%以上。生育保险新增参保220人,累计参保18953人;失业保险新增参保100人,累计参保13184人;工伤保险新增参保700人,累计参保21850人,其中农民工参保6600人。
(七)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做好曾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过的农业户籍人员养老补助落实工作。严把被征地农民社保方案审核关,将符合条件的失地农民纳入基本生活保障范围。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规范管理。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伤保险制度,进一步解决好“老工伤”纳入统筹的后续问题。认真落实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稳步提高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等相关保障水平。
(八)加强社保基金监管。牢固树立社保基金是“高压线”,基金安全无小事的观念,认真落实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政策,健全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加强对基金管理中薄弱环节、管理漏洞的排查,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社保基金审计工作。切实抓好工作制度、业务流程的落实,堵塞漏洞,不断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的抗风险能力,确保基金安全。
三、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九)科学合理地开发配置人才资源。建立公开招聘的稳定机制,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根据我县人才资源配置情况,做好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人员计划申报、招录招聘工作。做好中小学教师统一公开招聘和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安置工作,加大条件艰苦的偏远山区镇
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计划。通过建立引进人才的长效机制,引进县内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争取从国家211、985工程高等院校引进符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到我县工作,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保障和支撑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
(十)稳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通过完善干
部交流制度,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年,积极开展内设科室负责人竞争上岗工作。通过加强岗位设置管理,落实绩效考核,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进取意识。巩固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成果,维护干部职工切身利益。认真做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
(十一)加大培训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人事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公务员培训长效机制,有计划、分步骤对全县行政机关公务员进行培训,对新录用公务员进行初任培训,不断提升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继续深入开展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促使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能力。
(十二)做好公共服务管理工作。完善和规范人才交流服务办事程序,规范档案管理,认真开展人事代理工作。建立健全退管服务网络体系,积极协调落实退休人员“两项待遇”,为退休老同志办实事、办好事。
(十三)做好军转干部安置和维稳解困工作。认真落实安置政策,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和稳定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兑现困难补助。主动开展思想教育,协调做好重大节日和活动期间企业军转干部的维稳工作。
四、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十四)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强化巡视监察,增强专项检查针对性,提高投诉举报处理时效性。加强对劳动关系形势的分析研判,及时研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对群体性劳动关系突发事件,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加大劳动保障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加强对重大案件的现场督办和跟踪回访。加强劳动关系工作基层基础建设,逐步推进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健全覆盖全县各镇的劳动保障监察体系,推进我县劳动监察机构标准化、执法规范化、人员专业化建设。
(十五)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坚持“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方针,指导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内部协商调解机制,建立健全基层调委会组织机构,运用调解机制和方法化解劳动纠纷。建立健全重大集体劳动争议应急调处机制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和调解仲裁队伍专业化建设,不断提高案件审理质量和效率。
(十六)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积极开展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春暖行动”。做好劳动用工备案工作,规范企业用工行为,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5%以上,其中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85%以上;规模以上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80%以上。建立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健全预防和解决企业拖欠工资的联动机制,有效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
五、加强自身建设
(十七)突出能力建设,健全和完善学习制度。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重要精神论述,坚持学以致用,按照科学发展观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研究提出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同时,立足于业务特点,扎实开展政策、法规、业务、基本技能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十八)加强信息宣传工作。以系统网站为平台,及时准确发布工作信息,加强新闻宣传,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政策落实和工作推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进一步拓宽信息渠道,加强政务信息采编和报送工作。
(十九)强化目标管理,健全责任机制。认真研究工作的重点、难点、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夯实工作责任,层层分解目标任务,联系实际,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管理运行机制,提高工作效率。严格执行信访工作制度,夯实信访工作责任。及时对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和诉求进行梳理,研究解决办法,确保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好重大活动和重要敏感时期的信访维稳工作。
(二十)坚持依法行政,推行阳光政务。加强法制学习培训,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和水平。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执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处罚裁量标准。积极实行政务公开,推行阳光政务,不断增强工作透明度,切实规范工作行为和服务标准。
(二十一)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以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为重点,不断加强政风行风和窗口建设,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廉政风险预警防控体系。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廉洁自律意识;紧抓干部作风纪律教育整顿工作不放松,严格执行《人社局工作规则》和《人社系统干部职工廉洁自律六项规定》,切实改进思想、工作作风,增强责任意识;继续开展“文明机关”创建活动,教育干部职工在开展各项业务工作中做到仪表端庄、行为文明、服务优质,以崭新的风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第三篇:2012年南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要点
2012年南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
(讨论稿)
2012 年南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稳增长、惠民生、保稳定的工作大局,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深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扎实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向纵深拓展,大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力度,切实加快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全面加强公务员队伍和制度建设,深入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扎实工作,稳中求进,努力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实现新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一、深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一)努力完成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万人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0.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9万人的目标。(上述目标为2011年指标,届时以自治区下达的指标为准)。
(二)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围绕素质就业、充分就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健全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度,层层分解就业工作目标任务,逐级细化、落实目标责任。完善各项就业扶持政策措施,狠抓工作落实。继续抓好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促进就业创业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加强就业资金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就业专项资金管理配套办法,调整就业资金使用结构,发挥就业专项资金促就业的积极作用,为各项就业政策的落实提供资金保障。定期开展对就业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自查和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对违纪违规案件严肃处理并及时通报。
(三)深入开展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完善并积极落实各项创业扶持政策措施。重点指导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创业。继续推进“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军队复员转业人员、留学回国人员等创业,使更多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劳动者成功创业,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深入开展各项创业服务专项活动。继续深入开展“邕城创业行”主题活动,开展创业竞赛、创业项目推介、创业意识教育进校园、创业典型宣传、创业成果展示等活动,及时总结和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引导和鼓励全民创业,营造良好氛围。加强创业意识宣传,树立一批创业带动就业的先进典型,营造崇尚创业、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
(四)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深入开展公共就业专项品牌服务活动,提高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水平。继续组织好就业援助、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等就业服务专项行动,进一步打造就业服务品牌。进一步推进市、县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完成全部街道(乡镇)、社区及100个重点行政村的信息网络建设,同时重点加强基层平台工作人员队伍建设。继续开展创建“充分就业城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将创建活动上升为规范化、制度化和长效化,进一步推进广大劳动者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就业。
(五)统筹做好城乡各类群体就业。继续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工作首位。积极推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将公共就业服务延伸到校园,做好高校毕业生求职指导、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就业见习等工作,落实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扶持政策。完善就业实名制统计等基础工作,畅通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城乡基层就业渠道。加强对市级见习基地就业见习工作管理,尤其是基地建设、岗位条件、制度执行、师资队伍、见习实效和经费管理等。做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职业培训、权益维护三位一体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农民工进城务工和返乡创业政策,鼓励就地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进一步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登记认定和针对性帮扶。统筹做好农民工,退伍军人、残疾人、企业待岗、自谋职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援助工作,继续完善“12333”就业援助呼叫系统建设,夯实服务基础,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就业援助的长效机制。
(六)加强职业培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城乡新成长劳动力为重点,广泛开展技能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抓好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培训,抓好服务园区企业的培训。重点实施50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计划,实施10000名重点行业企业新录用人员培训计划,实施10000人企业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进一步提升各类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不断增强劳动力竞争力,提升城乡劳动者就业稳定性和幸福感。
(七)突出抓好失业调控工作。加强失业调控,完善稳定就业岗位动态跟踪手段,对部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开展失业动态监测。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就业帮扶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基金在预防失业、实施再就业扶助和促进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八)推进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加快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形成统一的管理体制、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推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开展诚信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创建活动。加强市场管理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市场管理工作水平。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研究制定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实施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重大项目。
二、扎实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向纵深拓展
(九)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和待遇支付工作。2012 年底,城镇基本养老、新农保、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险种参保人数分别达到000、000、000、000、000和000。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按规定支付和发放。(以自治区下达的指标为准)
(十)继续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充分发挥社保局成立和经办机构下延的优势,加强五险统一征缴的力度,加大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进城务工农村居民以及全体城乡居民参加社会保险的力度;充分发挥有关部门职能作用,加强部门联动,通过宣传政策、提升服务、加强稽核、执法监督等措施,全面强化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扩面工作,完成目标任务。
(十一)确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力争把全市实现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工作,列入2012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确保实现2012年两项制度全覆盖;重点指导隆安县、马山县、邕宁区和西乡塘区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动员、摸底、启动、参保、发放、监督等工作,加强对已经开展试点工作的8个县(区)巩固和提高参保率工作的指导,吸引更多城乡居民自愿参保缴费;不断改革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各项政策措施,研究出台逐步提高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的相关政策,研究制定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水库移民等特殊群体参加新农保办法,研究解决老农保、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各类原有城乡养老保障制度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增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兼容性;加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审计和监督,确保各级财政补贴资金落实到位,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加强调研,建言献策,整合现有社会养老保险经办管理资源,建立健全统一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规范经办流程,提高效率,切实做好经办服务工作。
(十二)认真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工作。力争继续把 “巩固和扩大城镇基本医疗和生育保险覆盖面,全市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2.5%”、“ 市、县(区)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的参保补助资金到位率达到100%”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完善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机制,政府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助提高到240 元,相应调整个人缴费水平。巩固居民医保门诊统筹。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统筹。加强基金预算管理和调控,推进付费方式改革。建立和完善医疗服务监控管理办法。完善补充医疗保险和大额医疗费用补助政策,进一步发挥商业健康保险的补充作用。继续推动生育保障试点工作和生育保障与医疗保险相关政策衔接。
(十三)加强失业保险制度建设。继续推动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实施失业监测预警项目,提高监测工作质量。探索建立失业预警办法和失业调控工作体系,开展失业预警工作试点。继续做好淘汰落后产能和兼并重组企业职工安置工作。
(十四)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全面贯彻实施《 工伤保险条例》,大力推进事业单位和各类高风险企业、服务业企业参加工伤保险。进一步落实“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的待遇。完善工伤保险费率制度。规范工伤保险市级统筹,积极稳步推进工伤预防工作,完善工伤康复试点。
(十五)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制定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办法,推广基金监管软件应用,大力推行非现场监督,确保基金安全。制定实施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合同指引,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制度。探索社会监督机制。
三、大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十六)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坚持高端引领的方针,把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通过实施人才小高地提升工程、十百千人才培养工程以及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重点引进和培养掌握南宁市重点产业相关核心技术,能够解决产业发展重大技术和工艺性难题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及其创新团队。继续开展 “南宁特聘专家”工作,面向国内外公开选聘高层次拔尖人才,吸引培养一批科研技术骨干,带动培养一批中青年科技人才。重点培育发展一批自治区级、市级的人才小高地,突出团队聚集,加快形成一批在自治区内有影响力的品牌人才团队。依托项目载体,落实和加大专项资金投入,重点选拔30个人才小高地项目进行资助,促进人才小高地科研、人才队伍上台阶;继续实施专业化人才培养工程,重点选拔100个领军人才、紧缺人才、县域经济人才开发项目进行重点培养。加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建设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申报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建立跟踪服务机制,促进成果转化。
(十七)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突出优势产业和重点学科,抓好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选拔培养,造就一支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梯队。继续实施新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有计划地选拔高水平的科研项目进行重点资助,确保培养人选有课题、有项目、有成果、有提高。根据我市实际,研究制定适合市县以下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机制,优化和改善专业技术人才的地域分布和专业结构,激励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业和服务基层。扎实推进继续教育工作,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统筹实施高研班、专业科目学习,公需科目学习等重点继续教育项目。发展远程继续教育方式,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积极探索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新办法新方式。(十八)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做优做强职业技能竞赛和技艺展示活动。制定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相关文件;组织启动高技能人才培养专项活动。进一步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评价,指导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工作。
(十九)深入推进职称制度改革。根据国家职称改革工作的总体部署,探索和深化中小学教师、工程系列及经济、会计、中专技校等系列的职称制度改革。坚持重能力、重业绩的导向,进一步规范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和职务聘任工作,加快建立科学、规范、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创新人才评价手段,积极探索专业技术资格网上申报。精心组织实施各类专业技术职业资格考试,加强考务管理,严肃考风考纪,确保考试规范有序进行。
(二十)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强人才服务,努力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发展人事代理,完善人才流动社会保障服务,加强区域人才开发合作研究,完善区域人才开发合作机制,开展人才交流与合作。开展人才紧缺情况调查,为人才引进、培养和开发提供正确导向。继续组织赴区外开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招聘活动,为广大企事业单位提供引才聚才服务平台,进一步吸引高层次人才到我市创新创业。继续完善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做好后续管理工作,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
(二十一)积极引进国外智力。围绕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引进国外高层次行业专家,重点实施国外专家智力项目。进一步做好引智成果示范基地的指导工作,做强、做大引智示范基地。加强对出国(境)培训计划管理,突出计划性和实用性。加强出国(境)培训的监督检查,做好紧缺人才出国(境)培训工作。加强监管,抓好引智行政许可工作。
五、切实加快人事制度改革步伐
(二十二)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的统一部署,分类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岗位管理制度,加大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工作力度,加强分类知道,实现岗位管理制度全面入轨。研究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后续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重点研究把人员聘用制度贯穿事业单位的人员招聘、考核、岗位聘用和工资分配的机制和办法,发挥人员聘用制度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
(二十三)加强军转安置工作。全面完成2012 年军转安置任务。做好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工作,提高管理服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探索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个性化教育培训新路子,进一步加大就业创业扶持指导力度。按照“引导、分化、解困”的要求,扎实做好部分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和稳定工作,扩展解困内涵,解决部分企业军转干部家属、子女就业问题,加强思想教育和稳控工作,确保我市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的总体稳定。
六、全面加强公务员管理工作
(二十四)加强公务员管理。进一步推动公务员法贯彻实施。加强公务员登记管理,做好参照管理的申报和日常管理工作。探索建立公务员考核和机关绩效考评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公务员考核和监督约束力度。强化职数任用管理,从严管理公务员。深化公务员分类管理,开展聘任制公务员调研工作。抓好公务员申诉工作,保障公务员合法权益。
(二十五)完善公务员选用机制。抓好2012全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完善公务员录用考试考务规程和面试、考察、体检等工作的实施细则。完善面试考官管理制度,提高面试工作公平性。研究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机制,统筹解决选人用人的公平性和科学性。完善公务员交流机制,拓宽交流途径,探索建立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公务员选拔培养链。继续开展“推优育才”跨地域跨部门交流任职和竞争上岗工作,进一步优化南宁市机关公务员队伍来源结构和经历结构。
(二十六)加强公务员培训。着重在培训内容、方式、管理上加大创新力度,规范初任培训,突出任职培训,强化在职轮训,深化专门业务知识培训,不断充实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加强培训管理。进一步推进公务员网上培训,完善学时学分制,建立南宁市公务员网络培训大学堂,建立“因需施教、按缺选学”的菜单式选学培训新模式。以基层一线、窗口部门等直接服务人民群众公务员为重点,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
七、深入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二十七)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的统一部署,配合做好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督促各级各部门严格贯彻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二十八)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深入贯彻落实《 关于深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做好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
(二十九)深入推进企业工资分配改革。推动建立以工资集体协商为主要形式的企业劳动者工资增长机制,促进企业职工工资水平随企业效益提高逐步增长。推动建立企业工资分配共决机制和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努力实现企业职工工资增长与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同步,企业一线职工工资增长不低于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完善企业工资指导线、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制度,为企业通过集体协商合理确定工资水平及增长提供有效参考。严格落实最低工资标准。
八、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三十)稳步推进农民工工作。继续以农民工就业创业、职业培训、劳动管理、工资清欠、社会保障、职业安全、子女教育、公共服务、权益维护、机制建设等方面为重点,协调各级农民工联席会议全面开展农民工工作,落实农民工政策,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组织开展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热点难点问题调研,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适时开展农民工工作督查活动,促进农民工相关政策落实。
(三十一)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力度。按照“市级统一指挥、城区集中管理、协查员分片包干”工作格局,加强劳动关系调处机制建设,探索建立监察、仲裁联动维权新模式。继续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合同制度,严格特殊工时制度管理,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深入开展日常巡查、举报投诉调查和专项执法检查活动,积极做好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依法受理并查处各类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案件,确保法定结案率达到96%以上。继续加强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建设,完善管理功能,加强信息采集,健全监督机制。加大对武鸣、横县“两网化”管理试点工作的指导,不断扩大“两网化”在县级的覆盖面。
(三十二)深入开展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充分发挥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建立调解联动机制,构建多渠道的争议调解体系,充分发挥企业、街道(乡镇)、社区(村)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基层调解组织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把争议快捷平稳地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初始,确保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调解率达50%以上。推进仲裁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确保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当期结案率达92%以上。继续开展“送法入企”活动,进一步提高用人单位守法、用法和护法意识。
九、统筹推进综合性基础性工作
(三十三)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调查研究工作,完善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调研和专题业务调研工作机制,提高调查研究服务决策的科学性、时效性和针对性。加强调查研究和课题研究成果交流与应用。
(三十四)推进法制建设和依法行政。继续抓好《社会保障法》的学习培训工作。及时修订本局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规范,切实按法定时限及程序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推进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的完善,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做好普法教育工作,实施“六五”普法计划。
(三十五)进一步加强规划、统计工作。组织实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制定“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考核评价方法,组织实施考核评价工作。组织实施2012 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计划。健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统计工作制度,进一步理顺统计工作职责,加强统计综合管理;大力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抓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工作,提高统计服务水平。
(三十六)加强新闻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新闻宣传归口管理,加强重点业务工作和重大活动的主动宣传策划,着力抓好典型宣传,为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政策落实和工作推进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完善新闻发布制度,以主动性新闻发布为抓手,进一步把握宣传主动权。加强舆情监控工作,建立完善舆情监测报告、研判预警和舆情事件应急处置机制。进一步拓宽信息渠道,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政务信息报送工作,明确任务和职责,加大对重点业务、重大活动的信息报送力度,努力提高政务信息报送数量和质量。
(三十七)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推进政务公开。继续深化行政审批体制改革,提高集中审批的效率和质量。以群众普遍关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为重点,推行行政决策公开、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公共服务机构办事公开。加大主动公开力度,认真受理公众依申请公开事项。加强门户网站建设。依法主动公开各类需要公开的政务信息。
(三十八)加大推进信息化建设力度。继续抓好金保工程系统建设,加快业务管理系统建设。根据市级统筹的要求,做好异地就医实时结算开通工作,做好与信息系统结构相符的各项社会保障政策体系架构统一规范工作,实现“一卡通”。加强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的升级换代,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逐步扩大联网数据监测范围,力争在公共服务系统建设和网上业务办理上有新的突破。大力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探索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电子化管理新模式,建立档案信息图像文件数据库。做好局办公自动化系统扩充升级和应用技术的完善工作。
(三十九)切实加强信访维稳工作。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访维稳各项制度,依据工作流程,推进信访维稳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对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和诉求进行梳理,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信访突出问题的综合分析研判,为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建议;加大工作力度,落实责任制,集中力量解决部分困难企业军转干部、绩效工资、改制企业分流人员等涉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的信访突出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突出矛盾;继续做好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加强信访初访工作,着重治理重信重访,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建立和完善应急处理机制,加大群体性事件苗头和隐患的排查力度,及时化解和处置突发事件;做好重大活动和重要敏感时期的信访维稳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加强信访维稳人员队伍能力建设,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实的信访维稳干部队伍。
十、加强系统自身建设
(四十)加强机关人事工作。进一步健全干部人事工作制度,加大制度宣传和贯彻落实力度。完善民主科学决策机制,不断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要求,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完善竞争性选拔任用工作,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干部培养锻炼,切实提高能力素质。切实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开展系统表彰奖励工作。
(四十一)抓好机关党建工作。以“迎接党的十八大、学习十八大、宣传贯彻十八大”为主线,继续抓好各类主题活动的组织实施,总结交流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努力形成学习先进、崇尚进步、争当优秀的良好风气。加强自身建设,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机关文体活动,形成富有特色的机关文化体育活动氛围。
(四十二)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力度。以建设“人社讲坛”为契机,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以提高干部政治业务素质为目标,落实完成大规模培训干部的各项工作任务;完善教育制度,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和讲座,组织举办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新修订工伤保险条例等系统干部培训班;严格培训班计划审批工作;继续做好选派干部参加有关学习培训的各项推荐、安排、组织、考核工作。
(四十三)加强系统作风建设。继续加强反腐倡廉教育,不断夯实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思想基础。积极开展以“建设廉政机关”为主题的系列廉政文化活动,营造尚廉耻贪的廉洁文化氛围;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以优良作风促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切实推进廉政建设和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深入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制度创新,建立严密有效的制度体系;围绕“限权、制衡、程控、公开、监督”五方面,构建科学有效的权力监控机制,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控;深化绩效考评工作,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探索科学方法,积极采用科技手段,增强反腐倡廉工作的有效性。
第四篇: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
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
今年全X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主要指标有:全年城镇新增就业X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调查失业率分别控制在X、X以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X;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培训X
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X
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X
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X
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X
万人。
一是完善就业创业政策稳定省城就业局势。完善落实稳就业政策措施。积极争取和统筹使用好就业补助资金,推动各项政策落实;大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落实各项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等创业载体建设,强化创业服务,完善基层“一站式”就业创业服务平台,持续优化创业环境;深入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着力抓好重点群体就业,组织实施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和青年就业见习计划;做好就业援助工作,继续实施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工程,分类施策、精准帮扶,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加强公共就业服务。
二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社保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养老保
险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做
好新办法计发待遇的平稳衔接工作,巩固退休人员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成果,确保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发挥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作用。继续落实“X”“X”,做到参保单位和职工应享尽享,实现政策全覆盖;完善工伤保险制度。扩大建筑业工伤保险参保覆盖面,X
年重点推进铁路、公路、水运、水利、能源、机场工程建设项目的参保实施工作,确保参保率达到
100;
落实好社会保险降费率政策,确定我X
降费比例,确保企业社保缴费实际负担有实质性下降;做好职能划转过程中的社保经办工作衔接。
三是创新人才体制机制,加强人才人事工作。加强人才队伍
建设。不断强化人才支撑保障,大力实施人才兴X
战略,加大人才培养、选拔、使用力度和相关配套政策的落实;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改进和完
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严格执行公开招聘制度和政策,严肃
招聘纪律,指导监督用人单位科学合理地设置招聘岗位条件;推
进职称制度改革。落实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和深化职称制
度改革两个实施方案,继续完善各系列(专业)评审标准条件,建立体现行业特色、专业特点的职称分类评价体系。
四是推动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加强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建立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同向联动机制,完善企业内部工资分配机制,继续深化X
属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完善配套政策,指导推进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工作。
建立企业薪酬调查与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发布企业工资指导线、劳动力X
场工资指导价位,全面落实我X
最低工资标准;落实事业单位工资政策;探索拓宽居民增收渠道。
五是防范化解矛盾风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强化劳动关系
协商协调机制。加强对劳动关系形势的分析研判和风险的监测预
防,推动企业依法签订劳动合同、集体合同;抓好保障农民工工
资支付工作。健全和完善工资保证金、政府应急周转金、农民工
实名制管理、农民工工资(劳务费)专户分账管理、设立维权公
示牌等制度措施,严格执行欠薪案件“三个清零”工作制度。
第五篇:2022年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要点
2022年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要点
2022年,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家、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部署要求,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的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推进就业创业,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强化人才引育创新,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人社业务区域一体化发展,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深化队伍作风建设,兜牢民生底线,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积极构建大就业格局
(一)完善政策体系。
实施新一轮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确保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以上。增强扶持就业政策精准性,聚焦重点产业领域、重大民生项目,分类施策,动态调整。完善灵活就业服务保障措施,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二)健全工作机制。
完善全市就业工作考核办法,将区(市)和市直有关单位纳入就业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全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运行机制,建立向市委、市政府定期报告制度。探索建立”行业聚力”工作模式,发挥成员单位促进行业就业的职能优势。探索实施”品牌引领”行动计划,支持区(市)打造具有区域特点的就业工作品牌。评选表扬一批就业先进单位和个人。
(三)创新工作举措。
实施”高校毕业生见习实习扩围计划”“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计划”“青雁归巢计划”,提高驻青高校大学生留青率、外地高校大学生来青率和X生源大学生回青率,组织见习实习2万人以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率98%以上。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完成3.7万个以上岗位创设任务。着力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有就业意愿的脱贫人口帮扶率100%。鼓励社会机构吸纳困难群体就业,探索建立”海利尔模式”乡村困难人员就业试点和”维普养老模式”乡村大龄人员就业试点。实施家庭服务业”领跑者”行动。推进东西部劳务协作。(四)提升服务质效。
实施公共就业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完善就业服务专员和重点企业用工常态化服务机制。鼓励支持社会机构依法有序开展市场化就业服务,推动形成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相融合的全体系服务格局。综合评估各类就业服务平台绩效,建立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服务群体更加广泛、服务质量更加高效的全市统一的就业服务平台。(五)强化风险管理。
健全失业风险监测预警和应对处置机制,建立区域内劳动用工余缺调剂机制,对全市重点群体、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就业失业和劳动用工实施动态监控。完善防范和应对规模性裁员工作预案、失业人员帮扶预案和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实施城镇调查失业率制度,精准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二、推进创业城市建设,放大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
(六)高标准打造X创业总部。
发挥创业城市建设议事协调机制和创业城市”4+1”工作运行机制作用,加强工作制度协同、政策落实协同、赛事活动协同、工作平台协同。线下打造创业培训、创业实践、咨询指导、跟踪帮扶、项目落地等一站式服务平台,线上开发创业城市云平台、小程序,搭建”创业一件事”“创业一个场景”服务平台。开通创业服务热线,创建创业者联盟,组建创业导师队伍,为创业者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争创全国创业型示范城市。(七)高效能落实创业扶持政策。
优化调整一次性创业补贴、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实施新一轮创业培训政策,全年政策性扶持创业3万人。联合商业保险公司探索实施”创业保”项目。深入开展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扶持3000名以上大学生创业。强化对行业创业者的精准扶持力度。(八)高频次举办创业创新活动。
积极争取承办2022年”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举办”赢在中国·创在X”创业创新大赛、中日韩青年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联合部门打造线上”了不起的创业者”和线下”创业第一课”等品牌,选树一批”X市创业明星”“X市大学生创业之星”“创业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开展创业训练、创业沙龙、投融资对接等活动。(九)高水平建设创业孵化载体。
建设一批高质量创业孵化示范基地,通过引入第三方专业运营机构,提升孵化绩效。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园区)人社服务专员制度,打造”众创、孵化、加速、园区”一体化孵化体系。建设”创业地图”,满足不同创业者、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的个性化需求。三、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织密兜牢民生底线
(十)推进社会保险全民覆盖。
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以农民工、新业态从业人员、个体及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为重点,开展精准参保扩面专项行动,企业社会保险参保缴费人数净增8万人以上。推进工伤保险专项扩面,深化完善工程建设领域按项目参保机制,实现重点行业企业工伤保险应保尽保。(十一)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健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制度体系。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省级统收统支制度,有序清理规范养老保险待遇项目。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推动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平稳落实遗属待遇暂行办法、病残津贴暂行办法和灵活就业人员待遇领取办法。督导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支持企业年金发展联盟开展工作,提高年金覆盖面。探索养老保险第三支柱,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实施。(十二)完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
实施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探索工伤保险商业保障模式,建立补充工伤保险制度。开展工伤1至4级职工伤养结合试点,探索建立工伤职工长期医疗护理制度。推进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修订完善工伤保险医疗管理和费用结算办法。(十三)优化社保经办服务。
做好工伤、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工作。做好编外人员及民办非营利学校、未启动改革的部队单位等特殊群体的分类管理。稳步做好第三代社保卡发行服务,探索推进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四、优化人才体制机制,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
(十四)健全升级人才工作体系。
建立党组定期研究人才工作、人才工作协调运行、区(市)人社局长人才工作专题述职等制度。加强和完善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联动配合机制。探索设立HR事务所和HR事务共享中心。建设人才引进数据库和人才存量数据库。编发《X市人才工作典型案例》。(十五)开展招才引智创新攻坚。
引进集聚人才25万人以上。鼓励社会力量引进高层次人才及团队。探索建立人才园区绩效评估机制。高质量举办”招才引智名校行”“百所高校千名博士X行”等引才活动,打造”项目+人才”活动升级版。建立与重点高校常态化联系机制,招才引智工作站总量达到20家以上。深入实施千名专家”进重点企业、进企业研发机构、进见习实习基地”行动。实施乡村人才返乡入乡促进行动,研究制定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激励办法。(十六)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转型发展。
加快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上市培育、领军扶持、重点引进,做大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规模。实施市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计划,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发展布局,积极争创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组织开展人力资源机构领军人才挂职培养,促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跨界融合发展。出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评选一批贡献突出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十七)优化人才服务供给。
制定加强人才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全面总结推广”一站式、市场化、无感化、定制化、国际化”服务模式。优化人才服务”一件事”联办平台。建立重点项目人才服务专员定期驻点服务机制,对服务内容实行清单式动态管理。提升高层次人才服务标准化建设,编制高层次人才服务内容、政策、流程清单。组建X市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盟,制订人才服务外包办法,建立高层次人才专业化服务顾问团队。升级高层次人才电子服务绿卡,推行高层次人才”一号、一卡、一码”,探索市场化人才服务应用场景和人才社保服务应用”一卡通办”。丰富青年人才服务供给,建立青年人才网格化服务矩阵。(十八)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强化重点群体就业技能培训和企业职工技能培训,全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5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万人。完善企业新型学徒制、金蓝领培训政策,推进企业职工培训与自主评价衔接。拓展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加快推进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规范完善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工作。探索建立技能人才评价联盟,优化监督管理体系,提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质量。发挥大师工作室和技能工作站作用,探索实施政府引导的高技能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市场化模式。稳步实施技工教育扩容行动,技工院校落实招生计划1万人,推动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加快推进特级技师评聘试点工作。做好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备战及参赛工作,配合省人社厅举办”山东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
(十九)推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博士后聚青创新创业促进政策。建设博士后创新创业平台,扩容X博士后平台协作联盟。举办中国·山东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大赛。升级X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打造青年科技人才集聚高地。创建品牌专家服务基地和特色专家服务平台。开展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推荐选拔工作,调整提高院士等高层次人才津贴待遇。围绕建设工业互联网专家协作联盟等特色专家集聚平台,探索打造新型领域专家智库。拓展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职业群体职称评审工作。加快教育、卫生等领域职称改革。进一步推动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发挥X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平台作用,全年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20万人次。五、深化人事管理改革,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二十)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树立破”四唯”重”实绩”选才用才导向,制定事业单位人员越级晋升、缩短年限和特聘岗位实施办法,完善专业技术二、三级岗位评聘制度。完善事业单位统一公开招聘、主管部门自主招聘、紧缺急需专业人才招聘和高层次人才特聘等多元化多层次招聘体系,实施面向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公开遴选。落实国家事业单位职务等级晋升改革任务,稳慎实施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鼓励事业单位科研技术人员到企业、乡村兼职和离岗创业。创新事业单位人员培训机制,组织事业单位高级研修班。建立专业技术二、三级岗位专家休养制度。创新事业单位联系点制度,加强先进经验做法推广。落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加强事业单位人员计划管理。(二十一)推进事业单位工资福利改革。
探索建立体现行业特点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管理制度。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政策。推动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薪酬激励政策落实。完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配套政策。落实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规范落实事业单位工资津贴补贴政策。创建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电子档案信息平台。(二十二)健全规范表彰奖惩制度。
做好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申报实施等工作,清理规范违规开展评比达标表彰及创建示范活动。优化人才激励褒奖制度,大力选树先进典型,推进功勋荣誉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落实。开展事业单位人员定期奖励,研究出台规范事业单位人员及时奖励规定。优化X市表彰奖惩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二十三)推进人事考试创新发展。
加强考试安全保障,加大反作弊技术运用。实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报名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强化事前告知和全程监管。规范考务电子档案建设。启动”人机对话”考试标准化考场规范制定和考点认证,出台《巡考保密工作考核管理办法》。加强人才测评能力建设,开展区域多元化命题合作。六、提升劳动关系治理能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二十四)加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
深入推进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强化和谐企业联合激励,建立劳动关系和谐评价管理机制。规范和引导电子劳动合同发展。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推动落实工时、休息休假制度。加强对企业劳动用工的指导和服务,推动集体协商工作开展。加强劳动关系形势分析研判和舆情监测,强化重点领域劳动关系风险防范。加强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分配监督指导,推进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落实企业工资指导线规定和最低工资标准,完善企业薪酬调查信息发布制度,加强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导。(二十五)提升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
完善”市-区(市)-街道(镇)-社区(村)”四级联动劳动人事争议预防调解组织,拓展组建企业劳动争议预防调解联盟,打造”重点企业、重点园区、重点楼宇”预防调解平台。探索建立企业内部职工申诉和协商回应制度,完善企业预防协商机制。开展金牌调解组织创建活动。深化”互联网+预防”“互联网+调解”“智慧仲裁”平台建设。优化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机制,规范仲裁办案指导,加强裁审衔接。开展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处理质效提升行动,推广要素式办案,案件结案率达到93%、调解率达到62%。(二十六)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
修订《X市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并调整权责清单。开展”根治欠薪攻坚年”专项行动,研发”根治欠薪一件事”信息系统,推进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落实,加大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力度,重拳打击欠薪行为。健全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按期结案率达到98%以上。深入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和书面审查,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应急方案,妥善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七、深化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人社工作创新突破
(二十七)加强人力资源国际交流合作。
实施X市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计划,打造自贸区留学人员科创岛、高新区留学人员创业谷等高端留学人员平台,完善留学回国人员引进集聚体系。发挥X市境外招才引智工作站、境外商协会等机构作用,深化与澳门科技大学战略合作关系,加大海外人才招引和交流互动。积极争办金砖国家劳工就业部长会议、”一带一路”人社国际合作研讨会,争取举办上合组织国家暨”一带一路”国家在华留学生X专场招聘活动。围绕自贸区人才需求,依托中德智能制造技师学院,引进国际化产教融合型企业资源,探索推行技能人才国际化认证体系建设,打造多元化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新模式,探索在技能大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家在华留学生走近X活动,实施”万名海归精英聚青行动”,邀请在华留学生到”两区”对接或实习。(二十八)加快胶东经济圈人社一体化发展。
落实联盟”十四五”规划,以”项目制+清单制+责任制”方式,推进胶东五市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人才服务协作、社保待遇领取资格互认、社保卡”一卡通”、人事考试等合作事项落实落地。争取国家、省支持的试点或高规格会议、论坛、合作项目等高端平台落地胶东经济圈。聚焦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努力将中国海洋人才市场(山东)打造成为区域性聚才中心、留才中心、赋能中心和合作机制完善、配置效率高效的新平台。八、为市场主体和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助力改善营商环境
(二十九)推进实施”十四五”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
强化规划实施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加强规划配套监测评估和重大项目管理。抓好”三年行动计划”各项目标任务责任分解和有序推进。编制实施人社事业发展计划,建立定期调度通报制度。推进完成协同创新各项示范任务,全力做好评估验收。科学编制各类资金预算,提高资金配置和保障水平。(三十)深入推进法治人社建设。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深化放管服改革,动态调整权责清单和事项清单,强化”互联网+监管”平台运用。加强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市场主体参与规范性文件制定执行机制。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打造人社政策法规”云课堂”在线宣讲品牌。做好政策通平台政策发布工作。扎实抓好安全稳定和信访维稳工作,加强舆情监控处置和安全应急管理。加强12333热线建设,话务接通率达到95%以上。(三十一)促进人社要素市场化配置。
开展人社领域市场化配置理论研究、顶层设计和调研培训。实施市场配置分类改革行动,重点推出市场化程度高的新型要素融合项目。探索建立市场主体、商协会深度参与研究、提供决策建议和承接市场化配置项目的协同融合机制。完善市场化配置创新项目立项、督导、考核、推广闭环推进模式。(三十二)推进人社工作数字化建设。
制定人社数字化转型升级三年行动方案,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信息化。升级改造市公共服务平台,整合”智慧人才”和公共就业大数据监控平台,深化政务、政企、政银协同,提升数据治理和服务能力。健全智慧社保应用平台,创建”个人e参保”新模式,打造社保乡村通服务平台。建立”X视联社保”平台,远程视频为参保单位办理补缴材料审核、参保登记等业务。创建补缴审核辅助系统。完善工伤保险智能一体化服务平台,继续做好大数据辅助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试点工作,建立工伤康复动态评估系统。持续优化”无感知免打扰”大数据认证体系,积极参加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大数据认证通过率达到94.8%以上。编制《社保标准化服务手册》。提升公共服务体系智能化,推进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信息共享和协同联动,推广”政策找人”“免申即享”。持续深化构建人社”一件事”服务模式。(三十三)强化基金资金风险管控。
开展社保基金和专项资金管理问题专项整治,健全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基金资金风险防控体系,推动各项业务经办风险防控规程和办法落地落实。加强基金资金风险防控行政监管制度建设。深化人社基金资金大数据监管平台建设,提升非现场监管效能。加强基金资金管理使用现场监督检查。做好企业年金合同备案后监管工作。健全市、区(市)两级社保稽查联动机制。优化完善6A资金拨付平台,推进数字人民币待遇支付试点。强化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特殊工种提前退休风险防控。(三十四)加强改革创新和调研宣传。
完善改革创新和调查研究考核推进机制,建立改革创新案例、改革创新建议、优秀调研成果专报制度。建立人社新闻发布制度,开展”人社好新闻”评选活动,组织政策宣传解读和短视频大赛,定期通报区(市)人社宣传情况。紧扣人社中心工作,加大正面宣传、主题宣传力度。继续开展政务新媒体提质增效行动,集中资源做大做强人社系统政务新媒体。加强人力资源发展智库平台建设。九、强化党建引领,保障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十五)突出抓好政治建设。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理论武装,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推进”清廉人社”建设,强化监督执纪,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三十六)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进一步调整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培训,实施干部专项培养工程。加强系统新入职干部基层窗口实训和多岗位锻炼。加强对干部的考核、监督、管理,探索构建干部综合评价机制。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巩固事业单位改革成果。做好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三十七)持续深化系统作风建设。
深入开展”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活动,加强人社系统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贯彻”严真细实快”工作要求。常态化组织”人社干部走流程”,开展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选树宣传人社服务标兵,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创新帮办代办服务机制,开展”基层平台服务开放日”,建立窗口吹哨、处(科)室报到制度。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健全”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办好民生实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