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影评五篇

时间:2019-05-15 15:33: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儿园影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幼儿园影评》。

第一篇:幼儿园影评

陶炳辉走进童年窥视社会——浅评纪录片《幼儿园》

《幼儿园》是一部人文类纪录片,通过琐碎的幼儿园生活点滴,完美展现了孩子们的生活本身,表达了孩

子与成人间的关系和影响,既充满童趣又具有深刻的社会内涵。新时代的中国正飞速发展。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儿童的学前教育就是其中一种;在一昧的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我们是否更应该追求一种健康,积极的生活成长世界。

该片以人性化的方式拉开了全篇的序幕,片头打出的字幕—‚或许是我们的 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其实,孩子就是微型的成人,就是成人世界的一个 缩影。

而影片通过幼儿园真实的生活场景,贯穿着儿童的访谈对话,对话内容的不切实际,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巧妙的喻讽了当今大人对小孩禁锢的思想和天性。成人化的世界每天都在一点一点的腐蚀着幼儿园这个微妙的个体,使幼儿园这个特殊的场地成为社会的一个缩影。幼儿园折射出成人世界的价值观与束缚感,从另一角度上讲,却也是对当今物欲横流,的生活现实的一种暗讽。同时也是在提醒我们作为成年人的责任,本片风格朴实自然,引起无数观众的共鸣。

影片立足客观记录的‚生活碎片‛,采用了一系列的艺术表现手法,是作品臻于完美,综合艺术手法的调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出结论。

虚化的外景,看不见的真实。

本片的外景镜头皆进行了虚化处理。孩子们的纯真烂漫,与窗外赤裸裸的世界,有着一种鲜明强烈的对比。教师窗外的大树,笔直的挺立在操场,画面中模糊的树干与树叶,透露着绿意,被曝光的现实,被虚化的外景,在创造一定意境的同时,也映衬了幼儿园生活的环境之实,使孩子这一主体元素越发突出,越发醒目,更加烘托出孩子们的思想行为的真实。契合了孩子们对外面世界的感觉之实,却又是他们眼中朦胧真实的世界,通过虚化的处理,为‚幼儿园‛形成了一个相对透 明的空间,并不受干扰的演绎他们的故事。

平视的角度,可触摸的生活

首先从拍摄的内容上来说,与其他人文教育题材的影视作品不同,其内容摒弃了那些‘上课、老师、家长’概念式的东西,而只是捕捉了那些意想不到的、非常态的、生动的生活片段。再者是在角度上来看,本片采用的是与孩子们实现平行的方式,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待幼儿园,看待外面的世界,看待大人和老师;极富感染力。

黑白的影像,可感受的无奈。

影片中不时穿插着儿童的访谈,而每一个访谈的色彩皆为 黑白影像,也给人一种真实感和一种悲凉的意味。而孩子们的回答,大多都是以 其别人的主观色彩在回答。其中,有位小朋友说: ‚如果我收到交通罚款,我会分一半给我的领导‛。如此稚幼的孩童,竟会说这样一番人情世故的话语,结果 就可想而知了。孩子成人般的思想,而深沉,成熟思想的表达,是人们想象概念 中单纯,简单的孩子大相径庭。从另一个层面,也折射出了成年人的童年岁月。

摒弃的解说,无声胜过有声。

解说词对于纪录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画面内容的补充和渲染不可忽视,也是现在大部分纪录片所采用的通常方法;然而本片没有使用解说,是一大特色,全部采用表达能力强,内涵极其丰富的画面语言来展示所要承载的一切。片中空间镜头的运用,结合摇,拉镜头等手法,采用近,中景的景别。成功的将幼儿园内的房间,给人的压抑感和户外给人的释放感表现出来。到了午睡的时间,孩子们熟睡在床上,镜头从左至右的摇摄,从下往上的拉摄,在展现房间内部环境结构真实的同时,阴暗的光线与孩子们可爱,无邪的脸庞,更让人们充分的感 觉到幼儿园真的如同牢笼,绑住了孩子们的天性和自由。这对影片所要表达的思想和创造的节奏风格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画面代替解说,更有说服力。

纯真的茉莉花,沉重的步伐。

《幼儿园》采用的主题音乐是‘茉莉花’,前后共出现五次,伴随着一次次的出现,观众的认知和情绪也随之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着的感觉与不同阶段渲染主题的音乐旋律交织在一起。起初,音乐响起,是一种轻松的、童真的,看到的也是孩子们的天真烂漫;但随着真实生活的揭开,我们的心情开始复杂起来;特别是访谈的片段后,孩子性格的成熟,使人始料不及,最后的音乐变得压抑而凝重,天籁般的童声传递出人之初的无奈与现实,天使般的孩子承载着太多的时代和社会性;茉莉花的芬芳夹杂着淡淡的愁绪与忧伤。一部没有故事却充满着人性关怀的纪录片,以一种极具个性的手法,对现今社会进行了巧妙的抨击。视

听与主题的结合,都让观众有着深刻而又触动内心的震撼。孩子是最美好,幸福的,放飞他们的心灵,才能

更好的使这个社会,有着一种健康、积极、和谐的状态。

第二篇:《幼儿园》影评

幼儿园背后的我们

——纪录片《幼儿园》影评

时光似箭,时代发展之快速让我们跟不上脚步,渐渐的,在这个灯红酒绿的社会里,我们越来越记不起最初的自己是什么模样。《幼儿园》这部纪录片记录了湖北一所幼儿园里发生的故事,张以庆导演以孩子们成长历程为视角,带我们寻找答案。整部片子主题深刻,艺术性强,运用真实,引发思考。即便是发生在一群小孩子身上的故事、却引发了我们的深思,同时一些社会现象也在孩子们的身上隐约体现着。

一、结构分析

以时间为主轴,情节的变化映射着一年四季时间的变化,从小班入学到大班毕业整个过程也自然流畅。运用漫谈式的结构,主要拍了室内室外和访谈三个部分。影片中多处出现幼儿园的室外景物,都是通过画面虚化的方式来表达,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给人更大的思考空间。在外玩耍的画面被虚化,大门口人们晃动的身影被虚化,营造出诗意的感觉,或许就像小孩子对外面世界懵懂的认知和不解。

二、画面分析

本片的主要拍摄地点是幼儿园室内,幼儿园内绿色墙壁、红色桌椅、和暗红的地面、在冷色的沉静中多了些许的温暖。绿色是饱含希望的,红色是热烈又充满朝气的,运用十分得体恰当。本片的镜头运用也十分惟妙,用拉和摇的手法拍摄中,近景镜头和静止镜头的大量运用,带给人一丝压抑感。用静止镜头的静来突显孩子们的动,刻画出了孩子们的天真无邪、活泼好动。影片对光线的追求非常讲究,每一个细节都追求最完美的光线效果,使画面显得柔和曼妙,将孩子们展现得柔美动人。采用段落组合式将不同班级不同小朋友的生活表现整合在一起。几乎所有的镜头拍摄都与小朋友的身高高度保持一致,使观众可以置身其中般看到孩子们在幼儿园的行为。例如,片中开头部分记录小班小朋友吃饭的场景,镜头对准一个满脸米饭的小男孩,又转向一个小女孩,镜头下移,她腿上身上洒满了饭菜,同期声记录下她用微弱的声音呼喊老师:泼了,泼了。让人心疼。

三、音乐分析

本片在音乐上也非常有自己的风格,整部影片摒弃了解说词,仅用几段音乐作为连接过渡,抓住了孩子们在幼儿园经历的真实的生活,去聆听童言童语,吸引观众注意力,并给予观众强烈的冲击力。口琴配以《茉莉花》交叉出现,没有多余的旁白与介绍,让所有的观众得以有充分的思考空间。《茉莉花》在不同的时间点出现表达的是不同的态度,也带来了不同的效果。让观众们也了解到孩子们也是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茉莉花》共出现五次,刚开始是欢快的,让人感受到童年的快乐,可是到后续有个小朋友等待家长的时候,音乐听起来又让人觉得痛苦,更加深了主旨,让人感受到家长的漠视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影响。

四、主题分析

本片给人最大的感受是真实,在真实之后,则让人对主题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当孩子被问到为什么被送到全托幼儿园时,答道:“爸爸忙工作,妈妈去美容院没时间。”孩子隐隐流露出的失望,家长是否能了解;在被问到“钱和快乐要哪样”的时候,孩子不假思索选了快乐,这是他们的天性使然,更是他们天真的表现,孩子想要的很简单,无非是父母的陪伴和快乐。两个男孩打架,老师看到后,打人的那个哭了;把饭扣得满地,小女孩只怯生生说一句“老师泼了”。这些都是幼儿园这个小社会中的点点滴滴。寄宿幼儿园高高的院墙,每周仅一次与家长见面的机会,家长们不仅没有绐孩子应有的陪伴,而且各式的“心算班”、“乐器班”、“外语班”像囚笼困住了他们的童年。影片气氛从欢乐到渐渐的低沉,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孩子的童真在一点一点的消失,在这时我们才明白什么是“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

影片结束了,一届一届的孩子会毕业,但又有一届又一届的孩子会上来,一代又一代,不停的,周而复始。他们走了吗?或许他们还在;他们还在吗?也许,早就走了。幼儿园中的他们,也许就是我们自己。

第三篇:纪录片《幼儿园》影评

放飞心灵

——浅评纪录片《幼儿园》

新时代的中国正飞速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高度膨胀的当今,我们是否应放慢脚步,停下来审视一番。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社会矛盾愈演愈烈,在一昧的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追求一种健康,积极的生活成长世界。

该片以人性化的方式拉开了全篇的序幕,片头打出的字幕—“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其实,孩子就是微型的成人,就是成人世界的一个缩影。而影片通过幼儿园真实的生活场景,贯穿着儿童的访谈对话,对话内容的不切实际,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巧妙的喻讽了当今大人对小孩禁锢的思想和天性。现代化的社会,深度高端顶级的优秀人才,他们的圆滑与智慧和正处幼稚,懵懂的小朋友,有着一种强烈的对比。成人化的世界每天都在一点一点的腐蚀着幼儿园这个微妙的个体,对孩子的束缚,对孩子的思想灌输,俨然让他们的言行举止,使幼儿园这个特殊的场地成为社会的一个缩影。对于孩子,我们可能不能要求太多,但对于大人的以身作则,却是所必要的。幼儿园折射出成人世界的价值观与束缚感,从另一角度上讲,却也是对当今物欲横流,红灯酒绿,糜烂奢华的生活现实的一种暗讽。

看不见的真实—虚化

本片的外景镜头皆以虚化。孩子们的纯真烂漫,与窗外赤裸裸的世界,有着一种鲜明强烈的对比。教师窗外的大树,笔直的挺立在操场,画面中模糊的树干与树叶,透露着绿意,被曝光的现实,被虚化的外景,在创造一定意境的同时,也映衬了幼儿园生活的环境之实,使孩子这一主体元素越发突出,越发醒目,更加烘托出孩子们的思想行为的真实。契合了孩子们对外面世界的感觉之实,却又是他们眼中朦胧真实的世界,通过虚化的处理,为“幼儿园”形成了一个相对透明的空间,并不受干扰的演绎他们的故事。更为影片深刻沉重的主体思想,起到了对比,渲染的作用。

运动的真实—镜头

空间镜头的运用,结合摇,拉镜头等手法,采用近,中景的景别。成功的将幼儿园内的房间,给人的压抑感和户外给人的释放感表现出来。到了午睡的时间,孩子们熟睡在床上,镜头从左至右的摇摄,从下往上的拉摄,在展现房间内部环境结构真实的同时,阴暗的光线与孩子们可爱,无邪的脸庞,更让人们充分的感觉到幼儿园真的如同牢笼,绑住了孩子们的天性和自由。而纵览全影片,全片的镜头节奏较缓慢,这对影片所要表达的思想和创造的节奏风格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为了体现孩子们的心里特征,也采用了大量采用的“特写镜头”。熟睡中伸展的小手,与同伴吵架后哭闹的眼睛,清澈却又不失童真,展现出了孩子们活泼,可爱,率真的一面。

说出来的真实—对话

说出来的话语,往往更让人倍感真实。尽管“童言无忌”但在其身后却是在用另一种声音在说话。影片中不时穿插着儿童的访谈,而每一个访谈的色彩皆为黑白影像,也给人一种真实感和一种悲凉的意味。而孩子们的回答,大多都是以其别人的主观色彩在回答。其中,有位小朋友说:“如果我收到交通罚款,我会分一半给我的领导”。如此稚幼的孩童,竟会说这样一番人情世故的话语,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孩子成人般的思想,而深沉,成熟思想的表达,是人们想象概念中单纯,简单的孩子大相径庭。从另一个层面,也折射出了成年人的童年岁月。

现实残酷的生活会让大人们的思想压力变沉重,但请保留孩子们最后的一点童真,不要一错再错,周而复始。他们是社会未来的希望,是改变社会现实的希望。

一部充满着人性关怀的纪录片,导演“张以庆”以一种极具个性的手法,对其现今的社会进行了巧妙的抨击。视听与主题的结合,都让观众有着深刻而又触动内心的震撼。孩子是最美好,幸福的,放飞他们的心灵,才能更好的使这个社会,有着一种健康,积极,和谐的状态。而《幼儿园》恰恰是这个问题的一个揭示者,一个引路人。

2011,12,18

BYWANGXUAN无修改版

第四篇:《幼儿园》影评

《幼儿园》这部国产纪录片,导演张以庆用他细腻的镜头,为我们记录下了幼儿园里面的点点滴滴。在片中,我们看到了我们曾经的一切。哭闹、顽皮....但又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不同。

第一天入园的小朋友一边流鼻涕一边吃饭,鼻涕掉进碗里,嘴里念着“我要回家”;-

两个小朋友打架,打人的那个狂哭,被打的那个却显得很冷静;-

一个小朋友穿衣服很费力,最后烦躁地把衣服全脱了,发起脾气;-

一个小胖子被老师警告:再闹,就把你送走;-

片中的小朋友们活泼、童真、烂漫,他们有的不时搞些破坏,有的动不动就哭鼻子,有的整天心烦。看到片中的他们,想起自己第一天入园的时候,万念俱灰的心情,喊了整整一天的爸爸妈妈;也曾午睡的时候偷偷和邻床的小朋友讲话;我依然记得邻床的小朋友在睡觉的时候尿床的样子;也曾每天期待加餐的时候那条干炸小黄鱼;也记得做饭爷爷那胖胖的身体;更曾记得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给我起的外号,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的回忆。

现在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是现在的普遍现象,而被送去幼儿园的孩子会有被抛弃的感觉,尤其是最后被接走的孩子。一个穿绿格子衣服的小男孩哭嚎声,字幕“陈志鹏通畅是最后被接走的孩子”,孩子气的小手在桌子上捶了两下,字幕“活动室有两个门,这让陈志鹏瞻前顾后”,小孩哭丧着脸不停扭头,看家长来没来,后来小男孩高兴地看着妈妈给他穿裤子,男孩笑了。-

其实,这个场景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一次经历。因为当时我上的幼儿园和父亲的单位距离很近,所以每次都是父亲来接我回家,但是我每天还是期待着工作没忙的妈妈来接我。有天我提前告诉妈妈,让她下班的时候来接我,可是我等了很久,眼睁睁地看着其他小朋友被接走,但妈妈还没出现,那时的自己就像片中的小朋友一样,情绪低落,当时我很害怕,害怕妈妈不要我了。那次,我也是最后被接走的,看到妈妈的那一刻,泪水再也控制不住了,哗哗地流了出来。-

在这部片子中孩子们对一些问题的回答让我印象深刻,“你个子真的很高,你为什么会长这么高呢?”答:“因为我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老师的帮助下长这高的。”问:“警察是干什么的呢?” 答“交警,交警也得收蛮多钱的。” 问:“交警收钱呢?” 答:“哎。” 问:“你见过交警收钱没有?”答:“看过啦。” 问:“他怎么收呢?”答:“我的干爹他是交警,他收那个车子。” 问:“真的?”答:“哎。”

影片中有太多这样的细节,让自己感悟很多。有时,孩子的言行可以看出父母家庭对他们的影响。在幼儿园这样一个小的社会里,我们也可以看见形形色色的人的缩影。有的小孩爱欺负人,有的与世隔绝,自己待在角落里玩,有的爱出风头,打抱不平,有的很有爱心,处处帮助同学,有的小朋友联合一帮人去排挤一个人„„这里也有小小的百态人生。能让人在观看后,陷入无限的沉思。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了?我们到底怎么了?-

还有那句“坐飞机,扔炸弹,炸死美国的王八蛋。”这是影片让我记忆犹新的一句话,这样的话,正是从那些孩子口中说出来的。这样略显荒诞的一句话,不是正代表了幼儿园老师的一种畸形的教育方式吗?让孩子从小就在生活在民族大义中,这样的教育方式或许真该值得我们有所思考了。(2001年,正值中美南海撞击事件发生,飞行员王伟牺牲)成人平时把自己的观念和言行带给了孩子,或许这就是那些孩子变得不再纯真的原因吧。而在影片后半段,孩子们又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可口可乐的工厂,一个个美滋滋的喝着可乐。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透过可乐瓶,我们看到的正是现在我们的孩子对西方文化根深蒂固的依赖。面对如此,陈旧的教育方式是否还值得继续下去呢?

在这一段段的对话与细节中,我们也看到应试教育模式化的悲哀,片中有心算班的学生,有日语班的学生,他们都在正常教育之外接受小班教学,完全没有孩童应该有的朝气活泼,过早的泯灭了天真的性情。让我看到更多的是小孩子对成人世界的不了解,似乎是在炫耀,认为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东西,一本正经的样子。-

纪录片本来就是用镜头反映出最真实的世界。纵观《幼儿园》的全片,没有像样的情节,完全就是生活的点点滴滴。可正是因为这些点滴,让我们看到了成人世界的无奈,通过幼儿园的孩子所折射出来。影片中时而变换出的黑白画面,正是要将原本纯洁的幼儿园和被世俗所污染的东西所区别开来。或许在导演的心里,还是希望或者是幻想着幼儿园原本应该有的那些吧。

《幼儿园》是一部看似简单却饱含深意的一部纪录片。《茉莉花》这首歌一直都穿插在影片中,这群孩子好比一朵朵美丽的茉莉花,无比的娇嫩和惹人疼爱。然而,这一朵朵清新淡雅的茉莉花唱的却很是哀婉、忧伤、让人感到巨大的无奈。

影片结尾字幕“大班毕业后的第二周袁老师产下一个男孩,三年后她的孩子也将上幼儿园。” 这样的周而复始,不可避免的,将来或许会轮到我们自己的孩子。-

在看片的过程中,从头到尾充满了欢笑。但细细想来,这大概只是看上去很美。《幼儿园》这部纪录片,应该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这是一个被成人忽略的奇妙世界。可能与你的童年回忆无关,但可以让属于你的童年在不知不觉中浮出水面。-

第五篇:纪录片《幼儿园》影评

姓名:郭筱枫学号:201010103****班级:广告学1006班

纪录片《幼儿园》影评

——对孩子的思考 《幼儿园》这部纪录片记录了在湖北一所幼儿园里发生的故事。即便只是在讲述一帮小孩子的故事,却从中让我们对这些孩子产生的思考,同时一些社会现象也在这些孩子身上隐隐约约的体现出来。整部片子结构清晰、主题深刻,将纪录片最大的特色——真实,体现的淋漓尽致。影片开始时画面出现“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简单的点出了主题。结束时“袁老师孩子生下来了,三年后也会上幼儿园,”照应了开头“或许是我们的孩子。”

一、对结构、画面和音乐进行分析

结构:整部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室内纪实、采访纪实和户外活动纪实。室内纪实采用实像,画面始终以绿色的墙为背景,给人以沉重的感觉,但孩子的衣服却是以鲜艳的红色、黄色为主,与绿色衬托对比,在冷色调的沉静中又多了些许温暖,同时地板、桌子和床的颜色选用了暗红色,虽是暗淡的暖色,但也可以遇绿色进行对比。绿色是希望都颜色,也许也体现着编导对孩子们未来的一种美好愿望吧。采访纪实运用了复古红对画面进行处理,没有出现采访者的形象,大背景下始终只有被采访者的半身像,与室内纪实作区分,在全片中做了完美的切换。户外活动都是虚景,编导没有将活动进行记录,却让人从花花绿绿的模糊画面中产生无限的遐想,给人以更大的思考空

间。影片最成功的地方,也就是这部影片最大的亮点,就是整个空间镜头的运用。镜头近景、中景配合镜头的摇、拉等手法,成功的将房间给人的压抑感和户外给人的释放感表达出来。让人们充分的感觉到了,这幼儿园真的如同牢笼,如同监狱。不仅束缚着孩子们的自由,而且束缚着孩子们的天性。

画面:开片时,一个大人带着一帮小孩向前行进着,背影用了模糊效果,把人带入了故事,接着是“幼儿园”三个字的出现,从雪花状的模糊慢慢拼成了完整的字,从雪色变成蓝色胖字体,有点调皮,又把人从虚拟带入了现实。小托班入学的第一天,一个小男孩尖叫着喊着“不要抢我”,真实体现了孩子第一次独立于家庭以外的情感世界。第一顿饭时,孩子的鼻涕流了很长却没人帮忙擦,只是邋遢的嗅了两下鼻子,看到这样的画面让我们想到自己小时候妈妈喂饭的场景,也许孩子们也在怀念吧。一个小女孩吃饭时饭泼了,却没有人帮忙打扫,眼神里充满了无助,只好一遍一遍的喊着老师。第一个午觉,穿绿色衣服的孩子大声哭闹着,只是片刻间,墙角的那张床上,他安静的睡着,也许是哭累了,这时出现了他脚部的特写镜头,更突出了安静。片中多次出现这样一个画面:夜晚两棵大树间的那个窗户。透过窗户,孩子们在熟睡,老师防止孩子们尿床,一个个的抱下床尿尿,原本老师可以很安静的睡觉,为了孩子,他们辛苦着。有这样一个画面:一个小男孩算着日期“今天星期四,明天星期五”,还拉着小女孩一起笑,这是孩子对看见家人的一种兴奋,星期五他们可以回家了,也是他们对家的的一种想念。又有一个穿着桔黄色裙子的女孩扒着

门,门打开了她却不敢出去,体现了孩子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幻想也充满了陌生与恐惧。有一个叫陈志鹏的小男孩,他通常是最后一个被接走的孩子,活动室有两个相通的门,他焦急的等待着,拍着桌子哭着,瞻前顾后的等着妈妈,看着其他孩子都被接走,他焦急越来越体现出来。在他妈妈出现的时候,那种喜悦的眼神让观众也与他一起开心起来。此处出现了妈妈给他穿新衣服的慢镜头,是幸福,是温馨。但有画面有一处美中不足,那就是在采访一个个小朋友时运用与记录时不同的底色。不知道是为了让人感觉与记录时不同还是为了增加访问时那种特殊的气氛。但是我认为在纯真的小朋友身上运用这种色彩本身就掩盖了他们特有的“神”。

音乐:影片在音乐上也很有特色,温馨的口琴音乐和熟悉的童声合唱《茉莉花》交替出现,没有编导的配音和介绍,给人思考空间。片中多次配以《茉莉花》,播放的时间不同所带来的效果也不同,刚开始会让人觉得充满了欢乐,让人觉得孩子们的生活是那么无忧无虑。但越到后来,特别是有个小朋友苦苦等待家人来接自己时所放出来,让人心痛!并且深深的感到,对于孩子感情的漠视。而茉莉花的纯洁与访谈时的孩子们显露出大量成人化的思想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让观看影片的人们从自身出发体味自己与纯白之间的差距。

二、对影片主题进行分析

其实影片的主题多是在采访纪实时体现出来。有这样几组让人记忆深刻的镜头:(镜头一)有这样一段采访:孩子说交警可以收很多钱,记者问孩子收到的钱给不给领导,孩子天真地回答“当然要给,要不领导没钱”,体现了孩子的天真,也折射了社会贪污现象的严重。利禄、官阶、奴性这些词我本不应该表现在稚嫩的孩子身上,画面冷色调在此时的运用更像是一种无声的批判。(镜头二)记者还问孩子关于爱的问题,孩子都似乎不理解这个词,当记者问道孩子有没有爱的人时,孩子却说没有,这不但是孩子身上人性的冷漠,也反映了现在社会人与人之间充满了不信任,从而产生的一道道难以打破的厚重的隔膜。(镜头三)当孩子被问到为什么被送到幼儿园全托时,答道“爸爸忙房地产妈妈要去美容院做美容没时间管我”。此时孩子眼中隐隐透出的失望我们能否理解?影片并没有华丽的场景也没有造作的台词,导演所要表达的主旨借着孩子之口让我们自己去明白。(镜头四)当被问起“钱、旅游、快乐”三个词选择一个时,孩子不假思索的就回答了“快乐”,孩子是真诚的、质朴的,他们要求的并不多,只是简单的快乐就好。(镜头五)当被问起9.11事件时,孩子充满着同情,这是孩子善良的本性的体现。足球赛时中国的表现并不好,但孩子激动的喊着“中国加油”时,让我们的爱国热情顿时更加强烈起来。影片对上课有一个全面的记录,一直重复的训练这简单的动作,是希望孩子们进入社会后也要有秩序的做事,同时也隐隐的突出了现在中国的应试教育对孩子的束缚。

影片结尾,孩子们毕业了,袁老师的孩子也即将诞生。“可能是我们的孩子,可能是我们自己”,黑色荧幕上的这句画龙点睛的结束语警示意味十分浓厚。孩子们一代代诞生、成长,但他们的命运又是否相同?被教育扼杀了天性的孩子会有着怎样的未来?被铁丝网禁

锢在笼中的鸟儿怎么能展翅高飞?影片集中想表达的,是现代教育制度的落后以及父母对孩子爱的禁锢。伴随着这部影片的结束,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孩子们透过画面想要诉说的思想感情,感觉到了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对我的灵魂的救赎,感受到了这个世界上出去为了生计奔波,为了养家劳作之外还有那一块净土,就是孩子们的心灵。但是也深知,如果我们继续如此扼杀天性,继续将他们送进“监狱”,那么不知道最终的时间是否会有阳光。我们污浊的灵魂是否有人救赎。影片对教育现实的拷问透露出导演的深深担忧,其主题寓意如一记响雷敲在了每一位观众的心上,发人深思。

下载幼儿园影评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儿园影评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园》纪录影评

    丢失的本真 ---浅析纪录片《幼儿园》之纪实手法 “人性本真的丢失”,正是导演张以庆借《幼儿园》意在凸显的主题,而对于人性本真的成功探讨、纪录片创作的完美演绎与驾驭,正是......

    纪录片幼儿园影评

    心灵的微光 --------评纪录片《幼儿园》 现在的社会一切发展的都那么快,在这浮华的社会里人们越来越记不起最初的自己是什么样子。好像单纯、自由和精神的享受离我们也越来越......

    《幼儿园》影评大全

    《幼儿园》讲述了发生在武汉一所幼儿园里的故事。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童稚的世界。但是,《幼儿园》绝对不是一部少儿作品,它展示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受成人影响的孩子的世界。或许......

    幼儿园影评[五篇材料]

    纪录片范文 幼儿园内的明媚与忧伤 ------幼儿园分析 导演:张以庆 出品:2003年 获奖情况:2004年第十届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人文类纪录片最佳创意奖”;2004年广州国际纪录片......

    幼儿园影评(优秀范文五篇)

    《幼儿园》影评 □ 10文学院1006班蒋玲玲 一开始,我们有梦想。 一开始,我们笑。 一开始,我们哭, 一开始,我们有真正的朋友。 导演张以庆在这部中影片纪录了一所在武汉的寄宿制幼......

    影评

    《国王的演讲》的感想 江西财经大学 2010 ~ 2011 学年第 2 学期期末考试 论文题目 《国王的演讲》的感想 课程编码 08A92 选课班 A01 课程名称 影视鉴赏 任课教师 王妤彬老师......

    “影评”

    物以情宛转 ——观《暖春》有感 09数3班郭晴晴 看完《暖春》这部电影,我的眼睛湿润了,电影中那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情节不断浮现在我眼前。 无家可归的小花跑到了芍药村,晕倒在村......

    影评

    踩不碎的梦想 郑淼洗礼后蜕变的青春 喜欢听林志颖的《十七岁的雨季》而这次雨季换成了单车,音乐变成了电影。十七岁,美好的十七岁,懵懂的十七岁,而看王小帅的这部《十七岁的雨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