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纪录影评
丢失的本真
---浅析纪录片《幼儿园》之纪实手法
“人性本真的丢失”,正是导演张以庆借《幼儿园》意在凸显的主题,而对于人性本真的成功探讨、纪录片创作的完美演绎与驾驭,正是该影片荣获《第十届上海国际电视节“白兰玉奖“之人文纪录片最佳创意奖》的最大证明点。
论及纪录片,《老头》、《流浪北京》、《俺爹俺娘》不乏较好的口碑,格里尔逊式的纪实模式均在其中进行了完美演绎。而每位导演对纪录片的纪实、表意、表象的轻车熟路及个人极具时代鲜明特征的糅合,观众才拥有近距离接触与感悟纪录片的机会。在张以庆的《幼儿园》中,除“画面加解说”的说教模式外,真理电影、直接电影的模式亦被导演玩的有声有色。而“人性本真扭曲”的影片主题亦在导演多有考究的手法下,随着镜头的推拉等亦步亦趋的浮出水面。
《幼儿园》讲述了入托孩子在幼儿园成长的故事。在这里,导演选择了幼儿园这个特殊地点作为背景故事来探讨人性,挖掘角度无疑有着创新性特点。不同于早期张扬导演的《盲井》、《盲山》,张以庆一剂针见血的对过往纪录片探讨对象的固定化模式进行了成功转型,观众不得不承认这是个有特色的“另类”导演。
“虚化镜头”,这是导演给观众第一个表现艺术的展现。“虚”,意味着不真实,修饰人物则彰显着人物的不真实。长镜头记事语言下的孩子面孔愈加模糊与扭曲了。无可厚非,这是导演对成人礼教下孩子天性丢失现状的宣泄策略。
《夏日记事》开创了有又一种纪实语言—真实电影,这是观众在片中多次见到的穿插镜头手法。而正是在对孩子采访的相对狭窄空间内,他们对现实世界所了解的残忍程度无不刺痛着观众及导演的心弦。不管是导演刻意或是无意选择的拍摄方式,孩子口中爆出官民、贫富之分,收受贿赂等词不得不让观众怀疑现在的孩子还纯真吗?导演是残忍的。
“镜头就是武器”,这是观众能从影片中强烈感受到的。仰拍镜头,观影中观众不难发现当孩子下楼时以及理发时均使用了仰拍手法。仰拍在电影中一般用来修饰人及事物的伟岸与高大。而令人反讽的是,孩子需要高大吗?不能不令人讥笑。然而导演并不是一味的控诉,一味的凸显沉重的主题,而是接着以直接电影的创作手法—长镜头记叙了男孩固执的摆椅子过程。如此固执的孩子,让人会心一笑。之外,数日子的两个孩子更让观众捧腹大笑,孩子天性本是如此。
“一叶知秋一语双关”。导演抓拍了一叶知秋视角里的幼儿园生活,当秋季来临,女孩拿着一片秋叶迎着阳光,世界瞬间变色。此时,导演长时间的将视角锁定在秋夜里的世界,表象意味不言则明,是对神秘现象的喜爱与探索,亦是对孩童纯真的表现。谈及表象艺术,陈凯歌、王家卫、张艺谋等第五代导演的电影中,表象表意艺术可谓是登峰造极。言而总之,用法不在于精,而在于真性情的传达。
在整部影片中,室内拍摄多余室外。在幼儿园春游的室外拍摄中,导演并没有用镜头详细记叙孩子春游的每一个过程,而只是简单的剪辑,画面同期声。在虚化镜头的处理下让观众了解事实本象。孩子即使在室外,依旧在成人的管辖之下,何来不受礼教束缚之言。
第二篇:纪录片《圆明园》纪录方法影评
纪录片《圆明园》影评
纪录片《圆明园》详细讲述了从康熙年间到乾隆年间皇家园林的演变过程。从皇家园林的由来到圆明园的兴建再到圆明园经历的一个世纪的扩建直到圆明园最终的毁灭该纪录片都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同时,《圆明园》也记录了在园中皇家生活的点点滴滴从侧面记录了整个大清王朝的兴衰历程。《圆明园》贯以纪录片之名,实际上与传统的纪录片有相当的差异。对于一个不复存在的建筑群体,人们无法以写实的风格来进行叙述。为此,影片灵活将剧情片的多种叙事方式与纪录片进行“联姻”。采用演员演绎宫廷帝王生活与修筑、毁灭圆明园的历史,采用数字技术以虚拟的方式再现历史上“真实的圆明园”,再配以展示绘画、档案文献和圆明园遗址的纪实手法拍摄,讲述了圆明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辉煌到毁灭的整个过程。在“三朝天子齐聚牡丹台”、“雍正炼服仙丹”等故事桥段加入了趣味、幽默、轻松的情节,增添了影片的观赏性。这种现实与虚拟、历史与演绎多种表现手法的交叉运用,是对历史纪录片的一种大胆尝试,发展了纪录片的表现方式,可以称之为一部记录历史的故事片。
作为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而言《圆明园》的纪录方法是丰富而又精致的,就如同乾隆年间的建筑奇观圆明园一样挤时间园林之美于一身,却又和谐而典雅。
一、大量3D复原景观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片中大量出现的3D复原的圆明园景观。没有什么能比复原这些精美绝伦的建筑更能带给我们视觉上的冲击、心灵上的震动。当这一幕幕动态的美轮美奂的景观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仿佛置身其中充分感受到那被世人称道的圆明园的魅力。在影片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西合璧的欧洲式水法,它的规模之大与它的神奇是我们所有的人都叹为观止。并且大清的皇帝还可以用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财富去取悦一个自己喜欢的女子,为她建立它喜欢的草原与建筑。它的富丽堂皇就不言而喻了。似乎任何一个建筑都是美的化身。该片为我们重现了辉煌的建筑,也使我们更加了解了中国历史上甚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虽然这一切都成为了历史的画卷。其实火烧的又哪只是圆明园呢,他烧的其实是精细皇家三山五园,焚毁的范围远远要比圆明园大得多。然而焚烧的又何止是建筑呢?焚烧的是一个个中国人的骄傲,世界的奇迹。
二、形象生动的人物扮演
影片中形象而又生动的再现了历史的情境。这不仅使我们更加形象的了解了几百年前的皇家所发生的任何事同时也为厚重的历史增加了几分生活的情趣,让更多的观众能够愿意观看下去。此外,片中人物的服装、造型、所处环境置景、道具设计无时无刻不在细节上体现着大清王朝的历史文化。实景拍摄的场景中,场景光效非常生动,仿佛回到了繁华的时代,如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人在牡丹花丛中其乐融融的场景,给人印象深刻。尤其是片中说到皇帝喜欢扮演各种文人角色时,扮演皇帝的演员便换上了各种服装在不同的场景里做不同的事,再与典藏的画卷交相出现着实给人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
三、大量中国历史典藏的画卷、史料、圆明园的施工设计图及模型以及西方画作、资料
片中大量的中国历史典藏画卷、史料都为历史作出了充分而有力的证明。片中的画作、奏折、史书都大量记载了皇家的历史以及圆明园的历史。一张张画卷、一张张图纸、一份份资料不仅让我们共同见证了历史同时也为片中大量的3D复原图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数据和资料。
除了大量的中国历史典藏画卷、史料片中还引用了大量西方画作资料。片中的第一人称讲述着就是当时在京王朝的外国画师郎世宁,所以片中随着他的讲述就伴随着大量西方的画作资料。这些画作从另外一个角度再次证实了那一段厚重的历史。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在他致巴特雷上尉的信中写道。当时他的小说《悲惨世界》正接近完成,该军官来信大吹大擂,述说英法联军在北京的战果。雨果拍案而起,愤怒指责:
“然而,这个奇迹已经不复存在了。……在历史面前,有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格兰。”
片中多处引用雨果的原文来表达对圆明园的内心感受很具说服力。当然,雨果并未到过中国,他对圆明园的印象,完全源自于他的想象。对现在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雨果当时代表了一种主持正义的力量。当然,他的想象和迷恋也在于:1989年中国某作家拜访雨果的故居时,发现雨果收藏的中国珍宝,都来自圆明园。这也证明了,为什么与国会对圆明园的毁灭如此心痛。
四、大量具有纪实性、代表性的西方人的记录
片中大量具有纪实性、代表性的西方人的记录也为该片打下了坚实的纪实基础。主要以外域人土为视角,以当时传教士和英、法军人的通信、日记作为切入视点,其中尤以作为外国宫廷画师的朗世宁为主要叙事线索。以朗世宁和英法联军的随军牧师麦吉的旁白作为贯穿全片的画外音。这种表述有别与传统的以“己方”为视角的手法,以“他方”的言语讲述圆明园的建筑历史与遭际命运,避免了历史评判的“主观性”,增加了揭密历史的“客观性”。如此,以全新的“他方”视角阐述一段历史,任何人企图否认这段历史的真相都是徒劳与无意义的。
五、圆明园现今遗址影像、图片记录
通观全片,导演采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将数字化还原的原明园与今天真实的圆明园遗址进行大量的交错展示,激起人们阵阵的痛息之情。曾经金碧辉煌的宫殿化作灰烬,唯有一段段残垣断壁映射出它的富丽与苍凉。曾经盛极一时的东方博物馆已是荡然无存,唯有一件件散存世间的艺术珍品见证着她的与尊贵与悲痛。痛定思痛,《圆明园》化作一段真切的盛世危言,让生活在莺歌燕舞和平时代的人们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经过血与泪的洗礼,我们拒绝历史悲剧的重新上演。
六、不同情感基调的场景画面色调的变化配上音乐所带来的1+1>2的效果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全片运用的整体冷色调给人庄重严肃真实之感,仿佛使人历览了圆明园所有兴衰过程。
片中很多表现圆明园的镜头极富动感,能够产生一种美的视觉冲击效果。在圆明园的修筑过程中,影片笼罩在夕阳黄金般的色调下,伴随的是悠长、舒缓的音乐,恬静而又富有生机。在圆明园的历劫时,主导荧幕的是传统黑白的青灰色彩,伴随着深沉、悲怆的音乐,流露出一种令人几近窒息的绝望与悲凉。这些无疑有助于将观众融入影片讲述的历史之中,与创作者做心灵的沟通,激发内心的民族情感。
七、带有西方发音的普通话第一人称旁白叙述
多处使用郎世宁而或外国人的角度平静而真实的描述历史事件。从郎世宁进宫开始展开的故事,将圆明园与大清帝国的命运紧紧联系。从爱好科学的康熙到勤政冷酷的雍正再到热爱写诗而又自负的乾隆,三位皇帝的更迭描述中夹杂了许多对于圆明园美景的描绘,用郎世宁旁观的眼光,平静但深刻的突出了圆明园即使是狂想也难以形容的美好。它明确告诉人们那段历史到底都发生了哪些事,历史的事实,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最后,我想以雨果的话也是《圆明园》这部纪录片开端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解说词来结束:
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饰以琉璃,饰以黄金,饰以脂粉。请诗人出身的建筑
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
圆明园对于当时的雨果来说是一场美丽梦,然而对于现今的我们却是一场悲愤的梦。《圆明园》这部纪录片则是希望将这场对于今人始终处于想象梦用声画的方式带到现实中来,并将他的兴与亡都放在了这场梦里。笔者所罗列的不过是建造这场视听梦宴的几个方式,只是梦的冰山一角罢了。
第三篇:《幼儿园》影评
幼儿园背后的我们
——纪录片《幼儿园》影评
时光似箭,时代发展之快速让我们跟不上脚步,渐渐的,在这个灯红酒绿的社会里,我们越来越记不起最初的自己是什么模样。《幼儿园》这部纪录片记录了湖北一所幼儿园里发生的故事,张以庆导演以孩子们成长历程为视角,带我们寻找答案。整部片子主题深刻,艺术性强,运用真实,引发思考。即便是发生在一群小孩子身上的故事、却引发了我们的深思,同时一些社会现象也在孩子们的身上隐约体现着。
一、结构分析
以时间为主轴,情节的变化映射着一年四季时间的变化,从小班入学到大班毕业整个过程也自然流畅。运用漫谈式的结构,主要拍了室内室外和访谈三个部分。影片中多处出现幼儿园的室外景物,都是通过画面虚化的方式来表达,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给人更大的思考空间。在外玩耍的画面被虚化,大门口人们晃动的身影被虚化,营造出诗意的感觉,或许就像小孩子对外面世界懵懂的认知和不解。
二、画面分析
本片的主要拍摄地点是幼儿园室内,幼儿园内绿色墙壁、红色桌椅、和暗红的地面、在冷色的沉静中多了些许的温暖。绿色是饱含希望的,红色是热烈又充满朝气的,运用十分得体恰当。本片的镜头运用也十分惟妙,用拉和摇的手法拍摄中,近景镜头和静止镜头的大量运用,带给人一丝压抑感。用静止镜头的静来突显孩子们的动,刻画出了孩子们的天真无邪、活泼好动。影片对光线的追求非常讲究,每一个细节都追求最完美的光线效果,使画面显得柔和曼妙,将孩子们展现得柔美动人。采用段落组合式将不同班级不同小朋友的生活表现整合在一起。几乎所有的镜头拍摄都与小朋友的身高高度保持一致,使观众可以置身其中般看到孩子们在幼儿园的行为。例如,片中开头部分记录小班小朋友吃饭的场景,镜头对准一个满脸米饭的小男孩,又转向一个小女孩,镜头下移,她腿上身上洒满了饭菜,同期声记录下她用微弱的声音呼喊老师:泼了,泼了。让人心疼。
三、音乐分析
本片在音乐上也非常有自己的风格,整部影片摒弃了解说词,仅用几段音乐作为连接过渡,抓住了孩子们在幼儿园经历的真实的生活,去聆听童言童语,吸引观众注意力,并给予观众强烈的冲击力。口琴配以《茉莉花》交叉出现,没有多余的旁白与介绍,让所有的观众得以有充分的思考空间。《茉莉花》在不同的时间点出现表达的是不同的态度,也带来了不同的效果。让观众们也了解到孩子们也是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茉莉花》共出现五次,刚开始是欢快的,让人感受到童年的快乐,可是到后续有个小朋友等待家长的时候,音乐听起来又让人觉得痛苦,更加深了主旨,让人感受到家长的漠视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影响。
四、主题分析
本片给人最大的感受是真实,在真实之后,则让人对主题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当孩子被问到为什么被送到全托幼儿园时,答道:“爸爸忙工作,妈妈去美容院没时间。”孩子隐隐流露出的失望,家长是否能了解;在被问到“钱和快乐要哪样”的时候,孩子不假思索选了快乐,这是他们的天性使然,更是他们天真的表现,孩子想要的很简单,无非是父母的陪伴和快乐。两个男孩打架,老师看到后,打人的那个哭了;把饭扣得满地,小女孩只怯生生说一句“老师泼了”。这些都是幼儿园这个小社会中的点点滴滴。寄宿幼儿园高高的院墙,每周仅一次与家长见面的机会,家长们不仅没有绐孩子应有的陪伴,而且各式的“心算班”、“乐器班”、“外语班”像囚笼困住了他们的童年。影片气氛从欢乐到渐渐的低沉,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孩子的童真在一点一点的消失,在这时我们才明白什么是“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
影片结束了,一届一届的孩子会毕业,但又有一届又一届的孩子会上来,一代又一代,不停的,周而复始。他们走了吗?或许他们还在;他们还在吗?也许,早就走了。幼儿园中的他们,也许就是我们自己。
第四篇:《幼儿园》影评
《幼儿园》这部国产纪录片,导演张以庆用他细腻的镜头,为我们记录下了幼儿园里面的点点滴滴。在片中,我们看到了我们曾经的一切。哭闹、顽皮....但又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不同。
第一天入园的小朋友一边流鼻涕一边吃饭,鼻涕掉进碗里,嘴里念着“我要回家”;-
两个小朋友打架,打人的那个狂哭,被打的那个却显得很冷静;-
一个小朋友穿衣服很费力,最后烦躁地把衣服全脱了,发起脾气;-
一个小胖子被老师警告:再闹,就把你送走;-
片中的小朋友们活泼、童真、烂漫,他们有的不时搞些破坏,有的动不动就哭鼻子,有的整天心烦。看到片中的他们,想起自己第一天入园的时候,万念俱灰的心情,喊了整整一天的爸爸妈妈;也曾午睡的时候偷偷和邻床的小朋友讲话;我依然记得邻床的小朋友在睡觉的时候尿床的样子;也曾每天期待加餐的时候那条干炸小黄鱼;也记得做饭爷爷那胖胖的身体;更曾记得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给我起的外号,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的回忆。
现在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是现在的普遍现象,而被送去幼儿园的孩子会有被抛弃的感觉,尤其是最后被接走的孩子。一个穿绿格子衣服的小男孩哭嚎声,字幕“陈志鹏通畅是最后被接走的孩子”,孩子气的小手在桌子上捶了两下,字幕“活动室有两个门,这让陈志鹏瞻前顾后”,小孩哭丧着脸不停扭头,看家长来没来,后来小男孩高兴地看着妈妈给他穿裤子,男孩笑了。-
其实,这个场景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一次经历。因为当时我上的幼儿园和父亲的单位距离很近,所以每次都是父亲来接我回家,但是我每天还是期待着工作没忙的妈妈来接我。有天我提前告诉妈妈,让她下班的时候来接我,可是我等了很久,眼睁睁地看着其他小朋友被接走,但妈妈还没出现,那时的自己就像片中的小朋友一样,情绪低落,当时我很害怕,害怕妈妈不要我了。那次,我也是最后被接走的,看到妈妈的那一刻,泪水再也控制不住了,哗哗地流了出来。-
在这部片子中孩子们对一些问题的回答让我印象深刻,“你个子真的很高,你为什么会长这么高呢?”答:“因为我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老师的帮助下长这高的。”问:“警察是干什么的呢?” 答“交警,交警也得收蛮多钱的。” 问:“交警收钱呢?” 答:“哎。” 问:“你见过交警收钱没有?”答:“看过啦。” 问:“他怎么收呢?”答:“我的干爹他是交警,他收那个车子。” 问:“真的?”答:“哎。”
影片中有太多这样的细节,让自己感悟很多。有时,孩子的言行可以看出父母家庭对他们的影响。在幼儿园这样一个小的社会里,我们也可以看见形形色色的人的缩影。有的小孩爱欺负人,有的与世隔绝,自己待在角落里玩,有的爱出风头,打抱不平,有的很有爱心,处处帮助同学,有的小朋友联合一帮人去排挤一个人„„这里也有小小的百态人生。能让人在观看后,陷入无限的沉思。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了?我们到底怎么了?-
还有那句“坐飞机,扔炸弹,炸死美国的王八蛋。”这是影片让我记忆犹新的一句话,这样的话,正是从那些孩子口中说出来的。这样略显荒诞的一句话,不是正代表了幼儿园老师的一种畸形的教育方式吗?让孩子从小就在生活在民族大义中,这样的教育方式或许真该值得我们有所思考了。(2001年,正值中美南海撞击事件发生,飞行员王伟牺牲)成人平时把自己的观念和言行带给了孩子,或许这就是那些孩子变得不再纯真的原因吧。而在影片后半段,孩子们又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可口可乐的工厂,一个个美滋滋的喝着可乐。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透过可乐瓶,我们看到的正是现在我们的孩子对西方文化根深蒂固的依赖。面对如此,陈旧的教育方式是否还值得继续下去呢?
在这一段段的对话与细节中,我们也看到应试教育模式化的悲哀,片中有心算班的学生,有日语班的学生,他们都在正常教育之外接受小班教学,完全没有孩童应该有的朝气活泼,过早的泯灭了天真的性情。让我看到更多的是小孩子对成人世界的不了解,似乎是在炫耀,认为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东西,一本正经的样子。-
纪录片本来就是用镜头反映出最真实的世界。纵观《幼儿园》的全片,没有像样的情节,完全就是生活的点点滴滴。可正是因为这些点滴,让我们看到了成人世界的无奈,通过幼儿园的孩子所折射出来。影片中时而变换出的黑白画面,正是要将原本纯洁的幼儿园和被世俗所污染的东西所区别开来。或许在导演的心里,还是希望或者是幻想着幼儿园原本应该有的那些吧。
《幼儿园》是一部看似简单却饱含深意的一部纪录片。《茉莉花》这首歌一直都穿插在影片中,这群孩子好比一朵朵美丽的茉莉花,无比的娇嫩和惹人疼爱。然而,这一朵朵清新淡雅的茉莉花唱的却很是哀婉、忧伤、让人感到巨大的无奈。
影片结尾字幕“大班毕业后的第二周袁老师产下一个男孩,三年后她的孩子也将上幼儿园。” 这样的周而复始,不可避免的,将来或许会轮到我们自己的孩子。-
在看片的过程中,从头到尾充满了欢笑。但细细想来,这大概只是看上去很美。《幼儿园》这部纪录片,应该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这是一个被成人忽略的奇妙世界。可能与你的童年回忆无关,但可以让属于你的童年在不知不觉中浮出水面。-
第五篇:《幼儿园》影评
《幼儿园》讲述了发生在武汉一所幼儿园里的故事。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童稚的世界。但是,《幼儿园》绝对不是一部少儿作品,它展示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受成人影响的孩子的世界。或许这就是社会,或许,有一个孩子就是你。
从时间跨度而言,面对着一年时间内众多人物纷繁复杂而又极具不可预期性的行为,片子最终将它们呈现出来的时候并没有让我感到杂乱无章,除了日常生活与采访问答的大规模穿插外,还得益于多条线索理顺的叙事顺序和丰富多样的转场方式,而这二者又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片中以孩子入学为切入点,之后镜头不断在小班、中班、大班之间穿梭。除了常见的黑场、叠化等特技转场方式外,年级间的切换不乏别出心裁之举。片子经历了夏天到另一个夏天的跨越。在季节的过渡上主要以全景虚焦镜头完成。从夏到秋的“一字之秋”不仅营造了充满诗情画意的唯美镜头感,是画面不再枯燥和平淡,更能给人以时光流逝的感慨。影片中用了一个外景的镜头完成白天与黑夜的变化——用稍微有些仰拍的住宿楼的灯的渐次熄灭来表达夜幕的降临。
从影片色彩上而言,黑白影像的思想深度。在《幼儿园》里,从练习数学心算的孩子熊经纬,到后来与家庭、生活、理想、情感及至国际国内时事政治等项内容相关的一系列对话,这些画面均采用了黑白艺术处理。在色彩斑斓的幼儿园,在五彩缤纷的儿童内心世界,为什么要用黑白色调处理孩子心算及展示思想灵魂的场景,让儿童的心灵深处如此地不明朗,甚或灰暗?这确实是颇耐人寻味的话题。
以北方曲调的《茉莉花》作为片子的主题音乐,并且在节目中前后出现了五次,是《幼儿园》又一处成功的妙笔。起初,人们听到《茉莉花》音乐响起时,可能是一种轻松的、快意的、欣赏的心境,看到的也会是孩子们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场景。但随着孩子们幼儿园真实生活画卷的一幕幕揭开,《茉莉花》的旋律便有了变味的感觉,人们的心情也开始复杂起来。到后来,尤其是孩子们的对话部分完成之后,幼小孩子思想的深刻、性格的成熟,使人始料不及,更使人思绪沉重。最后再来感受《茉莉花》,音乐的氛围顿时变得压抑而凝重,甚至可以听出里面一个个幼小生命的深沉诉说,仿佛前面学心算的孩子熊经纬独自冥思苦想的孤苦状,以及第三次心算卡壳那样让人心里发涩。天籁般的童声,传导出人之初的无奈与现实;天使般的孩子,原来承受着太多的时代与社会特性;茉莉花的芬芳,却夹杂着淡淡的愁绪与忧伤。但是,这就是《幼儿园》,这就是生命的最初交响--我们在审视的同时,我们在反问是谁让这些孩子失去了可贵的童真、童年的时候,我们还必须接受她,并试着努力地去做些什么。
片子中使用的镜头语言同样独具特色。最突出的特点莫过于以一个平行视角将镜头和孩子的视角融为一体。镜头呈现的世界就是孩子们眼中的世界。在景别的选取上,片子中很少出现全景,而多位中景和近景,即使是全班集中在一起的时候,镜头还是更愿意去捕捉一个或两个人的举止。群体的行为可能并不一致,而单独的人物形象在反映群体特征的同时,也更有利于传达真实的情感。
总之,《幼儿园》是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它带给了我们思考,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让我们重新回到那个儿时的地方。那时的我们,和孩子,都很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