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长型中小企业纳税筹划的策略研究
成长型中小企业纳税筹划的策略研究
作者:中国财税群主 | 来自:沈阳★群主
成长型, 中小企业, 纳税, 筹划, 研究
成长型中小企业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3-5年)具有持续发展潜力和整体扩张态势的中小企业。国家发改委2005年12月披露,中国百分之六十五的发明专利,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技术创新,百分之八十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中小企业特别是成长型中小企业在推进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实施科教兴国、吸引民间投资和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得到政府、金融机构、社会中介机构的关注和扶持。面对全球次贷危机,成长型中小企业与众多企业一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成长型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战略发展目标和经营管理特点,结合新企业所得税法,有效地调整和筹划各种涉税活动,依法、有效地降低税负,以谋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一、利用会计核算方法进行纳税筹划
(一)存货计价方式的选择
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使用或者销售的存货的成本计算方法,可以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中选用一种。计价方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变更。
在实际工作中,确实需要改变计价方法的,可在下一纳税年度开始前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中小企业可以据此选择能使成本最大的计价方式,将成本调到最高位,有利于企业减少税基,减轻税负。如在物价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应选择先进先出法对企业存货进行计价。例如,家电、汽车经销行业。在物价上下波动的情况下,宜采用加权平均法对存货进行计价,以避免各期利润忽高忽低,造成企业利润上下波动,避免应纳所得税额突破低税率的临界点。
(二)固定资产折旧期限和方法的选择
1.折旧期限选择
对于创办初期且享有减免税优惠待遇的企业,应延长折旧年限,以使更多的折旧递延到减免税期满后的成本中,从而达到节税的目的。对于处于正常生产经营期,且未享有税收优惠待遇的企业,或虽然享受税收优惠,但期限较短的企业,应缩短折旧年限,加速成本回收,使利润后移,在延期纳税中获取资金的时间价值。
2.折旧方法的选择
大多数成长型中小企业属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企业,其固定资产符合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允许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当成长型中小企业不存在税收优惠的期间,应选择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应符合采用加速折旧方法的条件)。因为加速折旧法可以在使用固定资产的初期多扣除折旧费用,加大成本费用,降低应纳税所得额,可以使企业获得延期纳税的好处。当企业享受较长期间的税收优惠时,不宜采用加速折旧法,应采用直线法折旧,使更多的折旧费用在优惠期满后扣除。
3.坏账损失处理方法的选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赊销行为是成长型中小企业开展销售业务的主要方式,由此引起的一部分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形成了坏账,坏账损失的会计处理方法:一种是直接转销法;另一种是备抵法。考虑到坏账损失的风险,企业可计提坏账准备,以防止利润虚增。成长型中小企业在纳税时应尽量采取备抵法扣除坏账损失,可以增加当期扣除项目,降低当期应纳的税额,从而减轻企业所得税负担,达到纳税筹划的目的。以上两种方法计算的应纳所得税数额是一致的,但由于备抵法将应纳税款延期缴纳,仍可通过纳税筹划获取资金时间价值的筹划目标。举例如下(都采用新企业所得税法):
采用备抵法扣除坏账损失:2007年末,A公司应收账款余额1 000万元,所得税率为25%,则当年抵税:1 000×5‰
×25%=1.25万元;假设在2008年实际发生坏账损失8万元,则2008年抵税:(8-5)×25%=0.75万元。二者共计抵税:1.25+0.75=2万元。
采用直接法扣除坏账损失:2007年不能抵税,2008年低税:8×25%=2万元。
两种方法抵税总额相同,但备抵法下可提前抵税1.25万元,取得了货币的时间价值。
二、恰当选择混合销售行为进行纳税筹划
混合销售行为是指既涉及增值税应税货物又涉及非应税劳务的销售行为。纳税人的销售行为是否属于混合销售行为,要由国家税务总局所属征收机关确定。
如某成长型中小企业从事建筑安装行业,其在提供安装服务的同时,还销售建筑装修材料。预期全年营业收入400万元,其中销售收入220万元,建筑安装劳务收入180万元。购进材料的进项税额23.8万元。由此设计两种纳税筹划方案:
方案1:统一经营,按混合销售纳税
由于预期应纳增值税的销售收入超过收入总额的50%,应统一缴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额为:400×17%-23.8=44.2万元。
方案2:分开经营,另设立独立核算的销售公司
销售公司就销售收入缴纳增值税:220×17%-23.8=13.6万元;建筑安装公司就建筑安装劳务收入缴纳营业税:180×3%=5.4万元,合计纳税19万元,并节约所得税5.4×25%=1.35元。
两个方案相比,混合销售行为实际多纳税:(44.2-19)+1.35=26.55万元。由此,选择方案2进行纳税筹划。
三、利用新企业所得税法的税前扣除项目进行纳税筹划
(一)工资薪金
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合理的职工工资薪金,准予在税前扣除”。此项条款扩大了工资全额税前扣除的范围,取消了对内资企业按计税工资进行税前扣除的歧视性规定,同时避免了对于职工工资薪金这部分所得的同一所得性质的重复课税。成长型中小企业应充分列支工资薪金支出,以达到纳税筹划的目的。
(二)捐赠支出
新企业所得税法取消了内外资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差异,统一将企业公益性捐赠支出税前扣除比例确定为年度利润总额12%。在旧税法中,内资企业只能在税前扣除3%以内的部分,且为应纳税所得额的3%以内部分。实行新企业所得税法后,内资企业税前捐赠支出扣除比例大幅度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支持公益性团体和公益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也为纳税筹划提供了空间。中小企业可利用此政策,在进行公益损赠支出,提高企业社会形象的同时,达到纳税筹划的目的。
(三)广告费支出
成长型中小企业特别是从事高新技术的行业,通常广告费支出较多,但新企业所得税法取消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广告费可在税前据实扣除的规定。新企业所得税中将广告费用的扣除规定在按年度实际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含)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年度结转扣除。根据此规定,成长型中小企业应尽量控制广告费在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
(四)研发费用
在研发费用的扣除上,新企业所得税规定实行100% 扣除的基础上,按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此项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费用投入。成长型中小企业可充分利用此政策进行纳税筹划,投入更多的研发费用,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研究,提高企业竞争力。
四、利用新企业所得税法优惠政策进行纳税筹划
新企业所得税法保留和扩大了产业优惠政策,规定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生产税率为15%,同时规定从事农林牧渔业、创业投资、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产品的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可以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因此,今后成长型中小企业应着重于产业方向的转变,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创业投资或投资用于环保、安全生产以及农林牧渔业等,以享受税收优惠。对于可享受过渡期优惠政策的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一过渡期,过渡期尽量做大利润,最大限度享受税收优惠。
总之,成长型中小企业可以充分研究利用国家税收政策和法规,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进行纳税筹划,以促进企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第二篇:毕业论文中小企业纳税筹划研究
1.企业纳税筹划研究
主要写作思路:
1.纳税筹划背景介绍
2.中小企业纳税筹划的必要性
3纳税筹划的可行性
4具体操作,结合纳税筹划案例进行分析
5中小企业纳税筹划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筹划风险及其防范
2.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主要写作思路
1.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2.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原因分析
3.对中小企业经济环境分析
4.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对策及案例分析
3.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主要写作思路
1.会计信息披露理论基础
2.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3.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4.完善信息披露的建议与做法
第三篇:中小企业增值税的纳税筹划研究
中小企业增值税的纳税筹划研究
摘要:2008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了 《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通知规定自 2009 年 1 月 1 日起,在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由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这次改革对于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小企业在这次改革后如何更好地利用新的税收政策筹划增值税,就成为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
关键词:纳税筹划 增值税 减轻税负
一纳税筹划与增值税
(一)纳税筹划的含义
纳税筹划又称为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遵守税法的前提运用税法赋予的权利,进行旨在减轻税负(少缴税、不缴税或缓缴税)的谋划。税收筹划包括节税和避税,它们的特点是形式上都不违抗税法,前者是充分利用税法中固有的有助于减轻税负的制度规定,规避税收负担,它符合政府的政策导向,甚至值得提倡;后者是利用现有税法中的缺陷与疏漏,通过对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的巧妙安排,达到规避税负的目的。
(二)增值税
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货物或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以及进口货物的金额计算税款,并实行税款抵扣的一种流转税。增值税纳税业务其发生的经常性、广泛性和复杂性,都表明了增值税作为第一大税种对企业纳税的重要作用,因而增值税的纳税筹划在企业纳税合法减负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对其他流转税而言,增值税具有以下的特征:
(1)多环节征税、税基广泛。增值税可以从商品的生产开始,一直延伸到商品的批发和零售等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使增值税能够拥有较其他间接税更广泛的纳税人。
(2)实行税款抵扣制度。对纳税人投入的原材料等中所包含的税款进行抵扣。因此,增值税实际上是对增值——销售价格减去购买价格的差价征税。
(3)采用了凭发票注明税款抵扣制度,增值税的专用发票是纳税人享受税款抵扣的合法凭证。
(4)在生产、流通的征税环节中享受免税,意味着丧失增值税税款的抵扣权,同时要负担以前环节的已征税款。
(5)增值税可以对某些商品采用零税率的办法,实行彻底的免税。
(6)同其他间接税一样,增值税仍具有税负转嫁的属性。
(三)增值税纳税筹划及意义
增值税纳税筹划,就是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针对增值税的特点,由纳税人采用合理的手段,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增值税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投资、销售和管理的各个环节 ,对企业的管理水平,尤其是财务管理水平的依赖程度很高 ,在税收筹划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本行业、本产品的涉及到的特殊税收政策 ,统筹考虑各税收筹划方案 ,从整体上考虑其对企业的影响。因此 ,要真正做好企业增值税的税收筹划客观上要求企业统筹考虑从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始阶段到最后的利润分配阶段的所有领域。通过有效的增值税纳税筹划可以降低增值税的纳税基础 ,从而降低企业当期应缴纳增值税以及相关税种(例如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的绝对缴纳数额 ,增加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
二增值税纳税筹划的几种方法及应用
(一)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身份的选择
税法规定 ,增值税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通常情况下人们都会认为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负会相对较轻 ,因为一般纳税人实行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税款的制度 ,但如果满足一定条件 ,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负也可能低于一般纳税人。下面主要通过增值率判别法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增值率的定义公式为 :
A =(MN×17% ②
当该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人时 ,适用新税法下 3%的征收率 ,应纳增值税 T2为 :
T2 = N×(1 + A)×3% ③
通过计算可知 ,当增值率为 21.43%时该企业作为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税负相等 ,当增值率低于 21.43%时 ,该企业作为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负相对较低。所以 ,对于增值率较高的企业小规模纳税人的优势反而更显著。例如 ,某一非商业企业每年的不含税销售额为 80万元 ,会计核算健全 ,属于一般纳税人 ,其每年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为10万元 ,那么该企业应纳增值税为 : 80×17%-10 = 3.6(万元)。若要减轻该企业的税负可以将该企业分设为两个小企业 ,各自作为独立核算单位。这两个企业应纳增值税销售额各为 40万元 ,并符合其它小规模纳税人的条件 ,应按小规模纳税人 3%的征收率纳税 ,两个企业应纳税总额为 : 80×3% = 2.4(万元)。通过筹划 ,可以使企业少纳 1.2万元的增值税。
(二)利用不同销售方式进行纳税筹划
(1)对实物折扣销售方式的增值税筹划实物折扣是商业折扣的一种
例如,某中小企业为鼓励买主购买更多的商品而规定每买 10 件送 1 件,50件以上每 10 件送 2 件等,即属于实物折扣。由于商业折扣在销售时即已发生,因此,现行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销售实现时按扣除商业折扣后的净额确定销售收入即可,不需另作账务处理。而
现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如果将扣额另开发票,不论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税法的这一规定,是从价格扣的角度来考虑的,没有包括实物折扣的情况。取实物折扣的销售方式,其实质是将货物无偿赠送人的行为。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规定,将货物无偿赠送他人,无论赠送的货物是己生产的还是委托他人加工的或购进的,均应视同售货物计算缴纳增值税。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取实物折扣方法销售货物,折扣的实物不论会计上如处理,均应按规定视同销售计算缴纳增值税。但是,如果将实物折扣“转化”为价格折扣,则可达到省纳税的目的。例如某客户购买 10 件商品,应给 1件的折扣,在开具发票时,按销售 11 件开具销数量和金额,然后在同一张发票上的另一行用红字开具折扣 1 件的折扣金额。这样处理后,按照税的相关规定,折扣的部分在计税时就可以从销售中扣减,不需计算增值税,节约了纳税支出。此外,中小企业采用销售折扣(现金折扣)方式销售货物,不论会计上如何核算,其折扣额均不得从销售额中扣除;采用销售折让方式,折让额可以从销售额中扣除;采用以旧换新和还本销售方式,都应以全额为计税金额;此外还有现销和赊销。在产品的销售过程中,企业对销售有自主选择权,这为利用不同销售方式进行纳税筹划提供了可能。销售方式的筹划可以与销售收入实现时间的筹划来结合起来,因为产品销售收入的实现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早晚又为利用税收屏蔽、减轻税负提供了筹划机会。
(2)采取委托代销方式进行纳税筹划
例如:甲公司和乙公司签订代销协议规定:乙公司以 100 元 / 件的价格对外销售甲公司的产品,根据代销数量,乙公司向甲公司收取 20%的代销手续费,即乙公司每代销一件甲公司的产品,收取 20 元手续费。到年末,乙公司共售出该产品 1 万件。对于这项业务,双方的收入和应交增值税(不考虑所得税)情况分别为:
甲公司:收入增加 80 万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17 万元(100 万元×17%)
乙公司:收入增加 20 万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相等,相抵后,该项业务的应交增值税为零,但乙公司采取收取手续费的代销方式,属于营业税范围的代理业务,应缴纳营业税 1 万元(20 万元×5%)。
甲公司与乙公司合计,收入增加了 100 万元,应交税金 18 万元。双方都从这项业务中获得了收益。委托代销通常有两种方式:收取手续费,即受托方根据所代销的商品数量向委托方收取手续费,这对受托方来说是一种劳务收入。另一种是视同买断,即由委托方和受托方签订协议,委托方按协议价收取所代销的货款,实际售价可由双方在协议中明确规定,也可由受托方自定,实际售价与协议价之间的差额归受托方所有,这种销售仍是代销,委托方只是将商品交给受托方代销,并不是按协议价卖给受托方。
(三)延迟缴纳增值税的时间
在税收筹划中可以采取推迟缴纳增值税的措施。例如:利用节日顺延记账时间、工业企业及时办理货物入库手续、商业企业创造条件及早抵扣进项税额等。企业在资金紧张时通过开具商业承兑汇票,同样可以在当期抵扣进项税额,达到推迟纳税的目的。例如:甲企业与乙企业进行非货币性交易,甲企业将 100 万元的原材料换取乙企业 100 万元的库存商品。方法一:甲企业与乙企业采用协议的方式进行交易,不开具专用发票,甲企业与乙企业都缴销项税额。方法二:甲企业与乙企业按正常的销售、购货进行处理,开具专用发票。
既缴纳进项税额也收销项税额,那么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抵消为零。这种视同销售的业务,不管是投资还是捐赠,只要对方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就应该向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虽然我们没有少纳税,但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同时采用分期开具专用发票也可以起到递延纳税的作用。
(四)兼营销售的税收筹划
用于在兼营货物的过程中,纳税人兼营着不同税率的货物或应税劳务,未分别核算。这时,我们就可以采用分别核算税额的方法来减轻公司的负担。如某冰箱厂50万元,取得冰箱维修收入10万元。若在未分别核算的情况下,应纳税额((50+10)/(1+17%))*17%=8.71 万元,若在分别核算的情况下,应纳税额为(50/(1+17%))+(10/(1+13%))*13%=8.41 万元。从上面可见,若进行分别核算可以为企业减轻 0.3 万元的税收负担。纳税筹划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或股东权益最大化,所以许多纳税人乐于进行筹划。但是企业节税并不是逃税,抗税,所以我们应该遵守纳税筹划的原则的合法的手段为企业创造最大的经济利益。
(五)改变购货方式进行纳税筹划
目前《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对企业收购农副产品和收购废旧物资的,分别可以按照农副产品收购价的 13%和废旧物资收购价的 10%计算进项税额进行抵扣,那么,中小企业在收购农副产品和废旧物资时要尽量创造条件来适应税收政策的要求,以享受国家规定的减免税规定,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
例如:某中小型造纸厂,其主要原材料废旧图书,除少数来源于废旧物资单位外,大部分来源于当地“破烂王”个体捡破烂的)处收购,从废旧物资回收公司购入的材料有合法发票可抵扣进项税额,而从个人处收购的不能按收购金额的 10%计算抵扣进项税额。对此,该企业可以采取如下纳税筹划方法:本企业依法设立废旧物资回收分公司,从个人收购的废旧钢材通过废旧物资回收分公司收购后,再由废旧物资回收分公司开具发票给造纸厂入账,这样就可以进行抵扣了。
再如下例:某中小企业生产销售各种家具,其原料主要是各类木材,主要从当地的一些农民个体户木材加工厂购进,只能取得普通发票,不能进行抵扣,企业税收负担很重。本人认为该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方案进行纳税筹划:由该家具厂直接向农民收购木材,然后委托当地个体户加工厂进行加工,支付一部分加工费给个体户加工厂,这样该企业收购的木材就可以按照收购农副产品的标准计算扣除 13%的进项税额,而企业的购货成本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税收抵扣难题也就得以解决了。所以,中小企业应尽量创造条件,以满足税收政策来减少税收支出。
三纳税筹划中要注意的问题
中小企业进行增值税纳税筹划要注意筹划风险的防范,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坚持合法原则
纳税主体在增值税纳税筹划时,首先要学习和熟悉税法及相关条例、细则,并对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补充规定、税收征管法等加以研究。
(二)坚持成本效益原则
纳税筹划以对预期收入和成本的对比为基础,只有筹划带来的收益大于成本时,该筹划方案才可行。
(三)坚持全局原则
在税收法律、法规(主要是增值税征收方面的法律法规)及企业具体情况的基础上,综合各种因素的分析,防止顾此失彼。
(四)坚持预见性原则
企业应当把兼顾短中长期利益融入增值税纳税筹划中。对于短期于纳税人有利、中长期于纳税人不利甚至有害的筹划方案,应坚决摒弃。同样,对于一些有些短期于纳税人无利或有害,但中长期于纳税人无害或有利,则应设法保留。
(五)坚持可操作性原则
任何一个纳税筹划方案都是以一定的生产、消费活动为背景,在一定时期、法律环境下制定的,而这必然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纳税主体应清楚筹划方案可实施的条件,当可实施条件不满足时应进行修正和完善,防止出现违法违规行为。
四结束语
总之,增值税纳税筹划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它必须结合税收法律、法规, 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各种因素的影响,防止顾此失彼。在进行增值税纳税筹时, 还要考虑到随之变化的其他税种的税负效应,进行整体筹划,选择最佳纳税筹划方案。本文旨在提供增值税纳税筹划的几条思路, 如在 实际工作中遇到具体问题,还需从实际出发全面筹划。纳税筹划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往往随着税收政策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我国增值税体系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增值税纳税筹划的方法和内容也将不断发展和创新。
第四篇:中小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初探
中小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初探
新的《企业所得税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而今年又是按照新税法纳税申报企业所得税的第一年。随着新税法的实施,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思路和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财会人员要研究新税法,改变旧思路,以达到合理避税,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之目的,可见,随着新税法的实施,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就成为一个备受中小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
中小企业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方法
结合实务经验,对于中小企业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合理选择企业组织形式
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实行的是法人所得税制,企业有不同的组织形式,不同的组织形式对是否构成纳税人,有着不同的结果。公司在设立下属公司时,选择设立子公司还是分公司会对企业所得税负产生影响。子公司是独立法人,应当作为独立的纳税义务人单独交纳企业所得税,如果子公司盈利,母公司亏损,其利润不能并入母公司利润,造成盈亏不能相抵多交企业所得税的结果,若子公司亏损,母公司盈利,也不能盈亏相抵。而分公司不是独立法人,只能将其利润并入母公司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具有盈亏相抵的作用,能降低总公司整体的税负。
因此,公司在设立下属公司时,要考虑好各种组织形式的利弊,做好所得税的纳税筹划,合理选择企业组织形式,决定是设立子公司还是设立分公司。创业初期有限的收入不足抵减大量的支出的企业一般应设为分公司,而能够迅速实现盈利的企业一般应设为法人,另外,具有法人资格的子公司,在符合“小型微利企业”的条件下,还可以减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及时合理的列支费用支出
及时合理的列支费用支出主要表现在费用的列支标准、列支期间、列支数额、扣除限额等方面,具体来讲,进行费用列支应注意以下几点:发生商品购销行为要取得符合要求的发票
企业发生购入商品行为,却没有取得发票,只是以白条或其它无效的凭证人账。在没有取得发票的情况下所发生的此项支出,不能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费用支出要取得符合规定的发票
例如:企业在酒店招待客人的费用支出,只有收据而没有索取发票,则用收据列支的费用不得税前扣除;企业在酒店招待客人的费用支出,入账的发票是国税局监制的定额发票,则因为酒店应当使用地税局监制的发票而不得税前扣除;企业销售货物时发生的运费支出,没有向运输业主索要运费发票,失去了在所得税前扣除的条件。另外根据国税发[2008]80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发票管理工作的通知》第八条第二款之规定:在日常检查中发现纳税人使用不符合规定发票特别是没有填开付款方全称的发票,不得允许纳税人用于税前扣除、抵扣税款、出口退税和财务报销。故而,没有填写或填写、打印单位名称的不完整的发票所列支的成本费用是不能够税前扣除的。费用发生及时入账
企业发生的支出应当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税法规定纳税人某一纳税应申报的可扣除费用不得提前或滞后申报扣除。所以在费用发生时要及时入账,比如,2008年
10月发生招待费取得的发票要在2008年入账才可以税前扣除,若不及时入账而拖延至2009年入账,则此笔招待费用不管2008年还是2009年均不得税前扣除。再比如,2008年12月因为漏记管理费用一无形资产摊销2万元,而未申报扣除此项费用,则在2009年及以后是不充许补扣的,类似的还有开办赞摊销、固定资产折旧等等。另外,还有企业已经发生的坏账、呆账应及时列入费用,存货的盘亏及毁损应及时查明原因,属于正常损耗部分及时列入费用,以便在税前扣除。适当缩短摊销期限
以后需要分摊列支的费用、损失的摊销期要适当缩短,例如长期待摊费用等的摊销应在税法允许范围内选择最短年限,增大前几年的费用扣除,递延纳税时间。对于限额列支的费用争取充分列支
限额列支的费用有业务招待费(发生额的60%,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的0.5%);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公益性捐赠支出(符合相关条件,不超过利润总额12%的部分)等,应准确掌握这类科目的列支标准,避免把不属于此类费用的项目列入此类科目多纳所得税,也不要为了减少纳税将属于此类费用的项目列人其他项目,以防造成偷逃税款而被罚款等严霞后果。争取其他部门的配合要做到及时合理的列支费用支出,还必须得到领导的支持和有关部门的配合,为了取得合规票据,要向广大员工解释合规票据的重要性,讲解合规票据的识别方法,还要取得领导支持,对不符合规定的票据一律不予签字报销,为了及时入账,最好形成限期报销制度,督促各部门人员及时报销费用,以免出现跨费用。
(三)合理选择存货计价方法
存货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生产消耗或销售而持有的各种资产,包括各种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产成品、外购商品、协作件、自制半成品等。纳税人的商品、材料、产成品和半成品等存货的计价,应当以实际成本为原则。各项存货的发出和领用_其实际成本价的计算方法,可以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等方法中任选一种。各种存货计价方法,对于产品成本、企业利润及所得税都有较大的影响。现行税制和财务制度对存货计价的这些规定,为企业进行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提供了空间,也为企业开展纳税筹划,减轻所得税税负,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提供了法律依据。
一般情况下,选择加权平均法,对企业发出和领用存货进行计价,企业计入各期产品成本的材料等存货的价格比较均衡,不会忽高忽低,特别是在材料等存货价格差别较大时,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使企业产品成本不致发生较大变化,各期利润比较均衡。
而在物价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则应选择先进先出法对企业存货进行计价,才能提高企业本期的销货成本,相对减少企业当期收益,减轻企业的所得税负担。同理,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则不能选择先进先出法对企业存货进行计价,只能选择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等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新的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已经不允许使用后进先出法。而在物价上下波动的情况下,则宜采用加权平均法对存货进行计价,以避免因各期利润忽高忽低造成企业各期应纳所得税额上下波动,增加企业安排应用资金的难度甚至可能会使企业在应纳所得税额过高因没有足够的现金交纳税收,而陷入财务困境,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四)恰当运用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是缴纳所得税前准予扣除的项目,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折旧额越大,应
纳税所得额就越少。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加大固定资产的折旧:折旧方法的选择、折旧年限的估计和净残值的确定。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主要有平均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在这三种方法中,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可以使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在折旧方法确定之后,首先应估计折旧年限。在税率不变的前提下,企业可尽量选择最低的折旧年限。《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可以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的固定资产,包括:(1)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2)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分别为①房屋、建筑物为20年;②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③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④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⑤电子设备为3年。所以,对于符合条件的固定资产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其次,还应估计净残值。定资产在计算折旧前,应当估计残值,从固定资产原值中减除,新税法不再对固定资产净残值率规定下限,企业根据固定资产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由于情况特殊,需调整残值比例的,应报税务机关备案。因此,在税率不变的前提下,企业在估计净残值时,应尽量估计低一点,以便企业的折旧总额相对多一些,而各期的折旧额也相对多了,从而使企业在折旧期间少缴纳所得税。
这样,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固定资产成本可以提前收回,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前期应纳税所得额减少,后期应纳税所得额增加,可以获得延期纳税的好处,从资金时间价值方面来说企业前期减少的应纳所得税额相当于企业取得了相应的融资贷款,而且是免费的资金,在当前中小企业融资普遍困难的情况下,这对中小企业来说是相当宝贵的。
(五)充分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改变了原来的税收优惠格局,实行“以行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政策。企业如果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就可享受节税效益,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许多都是以扣除项目或可抵减应税所得制定的,准确掌握这些政策,用好、用足税收优惠政策本身就是纳税筹划的过程。
例如:新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以下支出可以加计扣除:(1)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加计扣除50%。(2)安置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可以加计扣除100%。
利用这项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在产品研发、从业人员构成等方面进行筹划,比如尽可能地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尽可能地聘用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从事生产经营等活动,可以增加扣除项目金额,减少应纳税所得额,从而减少企业所得税。再如,新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具备以下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实行20%的优惠税率政策:(1)从事国家非限制和非禁止行业。(2)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3)其他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利用这项税收优惠政策,对于已经成立很久的中小企业来说,可以利用新税法关于小型微利企业的优惠税率进行筹划。
类似的税收优惠政策还有许多。但选择税收优惠作为纳税筹划方式时,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纳税人不得曲解税收优惠条款,滥用税收优惠,甚至以欺骗手段骗取税收优惠;二是纳税人应充分了解税收优惠条款,并按规定程序在规定时间进行申请,避免因程序不当而失去
应有税收优惠的权益。
注意税务政策变化
带来的时效性问题
企业应当密切关注国家有关企业所得税相关法律法规等政策的变化,准确理解企业所得税法律法规的政策实质,及时调整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思路和方法,注意纳税筹划时效性,比如原先的一些常用纳税筹划的思路和方法已经不再适用:利用内外资企业差异
历来有许多内资企业利用各种手段转变“内资”身份为外资身份以达到避税的目的,甚至运用非法手段成立虚假外商投资企业,来获得更多税收优惠。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实现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统一,尤其是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享受企业所得税税率、税前扣除标准和税收优惠政策等)的取消,使内资企业能够与外资企业在公平、公正的条件下开展有序竞争。《企业所得税法》统一了纳税人的身份和税收待遇,以往这种常见纳税筹划的思路和方法已经不再适用。利用地区税率差异
旧的所得税法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为“区域优惠为主”,在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地区的企业享有15%甚至更优惠的所得税税率政策。所以以往新设企业在选择登记注册地点时,往往首先考虑选择这些享有低税率的地区,也有的企业在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地区开办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然后通过关联交易等手段将利润转移到低税率地区,达到少缴所得税的目的。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将税收优惠政策从“区域优惠为主”调整为以“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税率的地区差异已经成为历史,利用地区税率差异选址注册已经不再适用。利用转让定价
历来税务部门很难取得纳税人真实的关联交易资料,很难核实交易价格是否公允合理,调查转让定价避税的难度很大,因此利用转让定价避税成为关联企业避税的重要手段。关联企业间通过非正常的资产交易、劳务供给、技术转让、资金融通等手段人为调节收入、费用来将利润转移到低税率地区,达到规避所得税的目的。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特设“特别纳税调整”一章,对防止纳税人通过关联方非法操纵转让定价作了明确规定。企业进行纳税申报时,应附送《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税务机关在进行关联业务调查时,企业应当按照规定提供相关资料。否则,税务机关有权依法核定其应纳税所得额。由此可见,关联企业利用转让定价避税的难度大大增加。重复注册成立新企业或推迟获利
旧的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中有许多定期减免税优惠,像“两免三减半”、将“获利作为减免税的起始”等规定,于是,一些企业通过重复注册成立新企业或想方设法推迟获利,使企业长期处于优惠期间来达到少缴所得税的目的。而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除了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从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起“三免三减半”外,没有规定其他的定期减免税优惠,绝大多数企业失去“重复注册成立新企业或推迟获利”的意义。
第五篇:x8基于财务管理的中小企业纳税筹划研究
基于财务管理的中小企业纳税筹划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构成内容。税收作为中小企业财务支出的重要内容,加强对纳税筹划,是提升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日常工作。本研究以中小企业纳税筹划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小企业纳税筹划的策略,以更好地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财务管理;中小企业;纳税;筹划中小企业筹资时的纳税筹划分析
通过资金的筹集,来促进企业经营活动的开展,是企业发展的方式之一。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来进行资金的筹措。从纳税的视角分析,企业资金筹措方式所形成的纳税后果是不同的。因此,在资金筹措的时候,需要做出筹资决策。在筹资决策中完成企业纳税筹划,能够帮助各个中小企业降低资金筹集的成本,使得资金结构更加的科学,提高企业的收入。
一般情况下,企业内部的资金筹集、企业之间的拆借这两种筹资方式效果最好,银行等金融部门贷款辞职,企业自我积累的效果最差。因此,各个中小企业在不违反我们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筹集资金可以借助税收筹划,来完成资金的筹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筹资决策的税收筹划中,可能有的时候税收负担的降低,会小于所有者经济收益的增加。所以,我们不能仅仅注重筹资中的所得税,更应该以企业是否得到了税后最大收益,作为筹资方案的实施标准。中小企业投资时的纳税筹划分析
较重的税收负担,将会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中小企业在投资决策时的税收筹划,需要从下面几个角度出发,做出综合性的考虑:企业的投资方向、企业投资对象、投资的方式等等。
从企业的投资方向来分析,我们国家为了提高产业结构的科学化程度,在制定法律法规时,对鼓励类生产企业和限制类生产企业分别制定了不同的税收政策。因此,中小企业在投资的时候,可以考虑国家的各种鼓励类项目,以降低税务负担。
从企业的投资地点来分析,我们国家为了支持一些地区的发展,在一定的阶段内会对这些地区实施一些政策方面的倾斜。例如在西部大开发期间,国家经济税收政策会有一定的倾斜。因此,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政策,来降低税收负担。
从中小企业投资的方式来分析,中小企业的投资,可以分成直接和间接性两种投资方式。企业直接投资指的是将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例如购买生产设备、扩建厂房等等。企业间接性投资指的是通过股票或者债券等资产来获得利润的投资。税收法律规定,购买国库券获得的收入,可以面交所得税。
从中小企业的投资伙伴分析,股份有限公司的营业利润,除了征收企业所得税之外,还需要交纳股息个人所得税,但是合伙制企业的营业利润不需要交纳企业所得税,只需要交纳所分收益的个人所得税。在外资企业中的紧密合作型企业,能够享受国家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而松散合作型企业,知识部分享受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因为企业经营目的的差异,所以应该按照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认真选择企业投资的方向、地点、伙伴等,以提高企业投资的收益率。
3中小企业经营的纳税筹划分析
3.1 收入结算方式的选择与纳税筹划
企业主要是对资金收入的方式、资金收入的实践、资金算的方法做出有效的选择,并实施全面的控制,以实现节约税收的目标。企业产品销售有很多种结算的形式,不同的结算形式,带来的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是有差异的。当前我国的税法明确的指出:使用直接收款的办法,来销售产品,不管产品是否发出去,均视为受到销售产品的货款,以将提货单交给买方的当天结算。通过赊销、分期收款方式进行产品销售,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的当天进行结算;通过预收货款方式进行产品销售,以产品发出的当天计算;通过托收承付、委托银行收款方式的产品销售,以发出产品并办好托收手续当天进行结算。借助销售计算方式的选择,控制收入确认以及纳税发生的时间,能够科学的归属所的,实现减税或者延缓纳税的目的。
3.2 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与纳税筹划
企业存货计价方式的差异,能够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本,进而对利润税收产生影响。按照我国的税法规定,企业存货计价能够使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等相关的方法。使用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纳税的影响程度是有差异,如何选择存货计价方法,要按照企业的实际和市场状况为依据。当物价不断上涨的时期,要选用后进先出的方法对企业的存货进行计价,这种计价方法符合稳健性的原则,能够降低期末存货成本,实现企业所得税的降低,提高了企业的税后利润。
3.3折旧方法的选择与纳税筹划
因为折旧需要计入货物的成本或者期间费用,这会对企业的当期成本、费用的大小等产生直接的影响,对企业利润高低、企业应交所得税也会产生影响。所以,折旧方法的选用、折旧计算就非常的重要。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计算方法主要有下面几种:平均年限计算法、工作量计算法、年数总和计算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企业选用不同的折旧方法,会对纳税
人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选用双倍余额递减方法,能够使资产使用前期提取的折旧比较多,降低了企业交纳的所得税。
参考文献:
[1] 刘永康,张梅玲.企业纳税筹划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集体经济.2011(24).[2] 黄亦奇.纳税筹划的意义以及风险规避[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8).[4] 夏金玉,李艳波.浅析纳税筹划[J].现代商业.2011(17).[6] 欧秀琴.完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应正确运用纳税筹划[J].开放潮.2006(Z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