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疲劳和芙蓉镇 读书笔记(一)

时间:2019-05-15 15:33: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死疲劳和芙蓉镇 读书笔记(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死疲劳和芙蓉镇 读书笔记(一)》。

第一篇:生死疲劳和芙蓉镇 读书笔记(一)

在湘、粤、桂三省交界的峡谷平坝里,有一个风景如画的小镇叫做芙蓉镇。三面环水的青石板街,古老的吊脚楼,静静的流水,满池荷叶芙蓉,还有在那个宁静小镇上淳朴的人们。

不用说大家都知道我说的是古华的《芙蓉镇》。作为一本乡土小说,获得矛盾文学奖的它没有其他获奖作品的一贯的大气魄,大场面,而是一种很精致的唯美。即便它有着数十年的跨度,即便它依然还是有着我不喜欢的作家自己的自述,但还是不得不说他它作为一部描写文革的小说,选取的角度,文采,人物的刻画,风俗画的描写,以及零零总总的字里行间书写出来的一抹悲伤,对历史的无声的控诉还有在绝地中悄然孕育的希望无疑都在证明这是一本高超的小说。

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无疑是对于在一种高压恐怖的政策对于人性的摧残,以及在这期间人心的嬗变,自我的放逐和以后自我的救赎,当然也会有走向毁灭着。芙蓉姐子无疑在小说中是一个集芙蓉镇唯美精华于一身的形象。她依靠自己的勤劳,发家致富,但是因为起新屋被划为右派,在文革中受尽欺辱。秦书田在小说中是一个智者的形象,却也因为他的睿智,获得无尽的灾难。他在文革中种种荒诞不经的表现不仅仅只是对于文革年代无知无畏的一种有力的控诉,同时也是一种作者发自灵魂的警音。

黎满庚在面对考验时为求自保出卖他的妹子,初恋情人——芙蓉,尽管有过内心的煎熬,良心的谴责,但是他最终还是选择出卖,这不仅仅只是芙蓉姐子的悲剧,也是那个无情的时代的悲剧。谷燕山这个北方大兵无疑是个坚强的角色,但是终究是逃不过时代无情的愚弄,躲在那个小窝中自我买醉,也许在最后,谷燕山与黎满庚一番交流,让我们知道了黎满庚的忏悔和自赎,使我们略微有感觉到一丝希望,在最后秦书田和芙蓉姐子的结合,或许预示着一种光明的未来,但是我们都知道,那一切都还没有结束。即便经济的凋敝很快就会改变,即便那些黑五类,即便运动分子王秋赦一疯掉了作为惩罚,但是芙蓉镇被毁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依赖还会重来吗??

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无疑在那个浮躁的时代,政治第一的时代算得上是一篇精品。小说对于农村的把握是细致的,通俗富有民族特色而不矫情的乡村语言,塑造了一批算得上经典的形象,睿智而又富有激情的邓秀梅,坚强而又夯实的刘雨生,性格憨厚的李月辉,糊里糊涂的面亭胡等等,同时也塑造了王菊生这个死硬的单干户之路,以及他最后入社,证明农业合作化的准确性。小说紧紧围绕着农业合作化与单干户之间的矛盾张开,辅之以对于清溪乡优美风景的描写,最后完成了一个伟大而高尚的命题的证明。小说最难能可贵的是它很隐晦地提出了农业合作化中的问题,比如工作的过于简单粗暴,社员们的惰性问题,说明周立波虽然是在响应国家的政策写出了这篇小说,但是也开始了对于问题最初的思考。

《山乡巨变》最大的问题还是对于人物的刻化的高、大、全,比如邓秀梅,刘雨生,他们在面对困难时的几乎无所不能;在再有故事结束于一场未遂的骚乱,这个结局太过于牵强;最后时代也证明了农业合作化,公社化是一条错误的道路,即便我们是后人,站在前人的立场上不能对你们苛责太多,但是还是想问一句,一本来证明一个错误的决定的小说,又有什么价值令我们来仿佛咀嚼回味呢?!

柳青的《创业史》似乎不用我们来多说什么。对于文笔不好似乎是我们每一个现代大学生读它的共识。其实更想说的是文笔不好,但是有一个高明的主题,这些缺点亦可以令我们忽略,但是一种不顾一切实际的歌功颂德确实我们所不齿的!《创业史》小说以梁生宝互助组的发展为线索,表现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的历史风貌和农民思想情感的转变。梁生宝在小说中无疑是一个神话一般的存在,一切的困难在他面前都算不得什么,坚强的毅力和决心,还有舍小家为大家的性格气魄,令我们以为又遇到一个《金光大道》中的高大全„„

不过《创业史》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贵的对比,父子之间不同的创业道路。梁三老汉无疑是一个单干主义者,主张个人的发家致富,儿子梁生宝作为一个党员,一心响应党的号召,走的是农业集体化,合作化道路。谁对谁错我们作为后人自然是很清楚,但是柳青将一种涉及国家发展道路的宏大命题缩小到一对父子之中,小处着笔,细笔勾勒出一种气势磅礴,这份独具匠心,还是真的细细品读一番的。

莫言的《生死疲劳》今天上午终于是看完了。《生死疲劳》叙述了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割舍不断的关系,并且透过一种荒诞的宿命一般的生死轮回,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

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小说的名字选自佛语,在小说里生死疲劳的是谁?是那个一直想要复仇或者说是求个公道的西门闹?是那个一直想跟随党的步伐的洪泰岳?是那个想有所作为的西门金龙?结果是西门闹六度人界阴界的轮回,成为西门驴,牛,猪,狗,猴,和大头婴儿千岁,及到最后西门闹再也闹不起来了,数十年的风雨叫什么恩怨都已经放下。洪泰岳疯了,在可笑的文革之后依然不肯放弃过去的政策,最终走向毁灭。西门金龙无疑是一个狠角色,为了成事无顾忌亲情,爱情,人情,最后高密首富,时代改革的先锋,弄潮儿西门金龙最终因为自己的贪欲和一种命运的捉弄嘲笑,死在洪泰岳的手上。最最感动人心的却是一直追随土地,抑或是追随真诚的蓝脸,和他当年当长工的时候的老掌柜“西门狗”在自己很早前就挖好的坟墓里安详地躺下。谁是谁非?或许“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这句佛语是最好的解答。

这部小说受到了现代主义的影响,自然带来了乡土叙述上的革新,比如从不同的动物的视角来用冷漠的眼神,零度理智来看这个混乱的世界,可笑的世界。或喜或悲的事件,数十年间的沧海桑田,以及在亘古不变的大地上所上演的一出又一处荒诞的闹剧,写出了农民对于土地无比执著的颂歌和悲歌,农民对于土地的忠诚以及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同时莫言以近似章回体的叙述方式,从而使小说在阅读时有类似阅读中国古典小说的快感。零零总总,庞杂喧哗之后是莫言最真的祝福,这祝福已经化作唯美的诗篇。祈祷祖国庄严,宁静,祈望人类丰沛的生命的祥和,自然。

第二篇:《生死疲劳》读书笔记

读罢莫言的《生死疲劳》,不会让人打瞌睡,那海阔天空的想象,那优美精妙的语言,那数不清的暗喻名言,纷至沓来,赏心悦目,令人精神振奋,不读不快。而一读之后,总会让你心潮起伏,联想翩翩,不吐不快。

莫言用魔幻般的语言,在高密东北乡的土地上描绘出了半个世纪的沧桑。“生死疲劳由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莫言说,佛教认为人生最高境界是成佛,只有成佛才能摆脱令人痛苦的六道轮回,而人因有贪欲则很难与命运抗争。

莫言运用佛教六道轮回的观念,杂糅魔幻写实的笔法,以独特的形式呈现了中国乡土近半世纪的蜕变与悲欢。“变”是小说的主题,也构成现当代历史的隐喻。他以笑谑代替呐喊与彷徨,对土地的眷恋、对社会众生的悲悯、对记忆与以往的辩证。

在书中,作者将西门闹轮回畜道,经历了驴、牛、猪、狗、猴,用它们的眼睛来见证半个世纪的一地历史、世事沧桑、社会变迁和人生沉浮;书中没有华丽的语言,但字字直入人心,将一世沧桑演绎得淋漓精致,扣人心弦;用巧妙语言、粗狂的言语将高密东北乡的人和事表演得笔不惊人,死不休;莫言用自己的语言,把半个世纪的变迁,丝毫不差地表现在我们的面前。

一路读去,你会感觉到,《生死疲劳》是“满纸荒唐言,全为庄严事”。庄严者何?是对人的解读,对一个时代的解读,对一段历史的解读。

最庄严者,当数书中说及在1976年9月9日,那蓝脸的一骂一哭,那抒发的何止是愤懑!是对举国对于一个人、一个人的思想误读的声讨。蓝脸的眼睛里慢慢地涌出泪水,他双腿一弯,跪在地上,悲愤地说:“最爱毛主席的,其实是我,不是你们这些孙子!”众人一时无语,怔怔地看着他。蓝脸以手捶地,嚎啕大哭:“毛主席啊——我也是您的子民啊——我的土地是您分给我的啊——我单干,是您给我的权利啊——”蓝脸,一个雇农,却不是一个简单平凡的雇农,人人入社,但他却没有像别人一样,而是坚持自己的信念——单干!那他一份坚持,让人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敬畏——他说,“我死了守在这里,房子不倒,我不离开,房子倒了,我就在废墟上支个窝棚,依然不离开。”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一个不简单的信仰,他的蓝脸,就像天空,总是那么清澈、单一。

当金龙拖着几捆玉米秆子要烧那头西门牛时,牛,它抖抖颤颤地站立起来,它的肩上没有套索、鼻孔里没有铜环、脖子上没有绳索,作为一名完全摆脱了人类奴隶羁绊的自由之牛,它站起来了,艰难的行走,它的身体摇摇晃晃,被撕裂的鼻子滴着蓝色的血、黑色的血汇集到它的肚皮上,像凝滞的焦油一样滴在土地上,那蓝脸的唯一的单干的土地上。它,一步一步地向蓝脸走去,它走出了人民公社的土地,走进了全中国唯一的单干户蓝脸的那一亩六分地里,然后,像一堵墙,沉重地倒下了。这是多么庄严的仪式呀,它,西门牛用自己的方式,像人们宣誓,它只为蓝脸犁地,只为蓝脸种田;蓝脸没有制止金龙的行为,他在一旁刨着那狭长的一亩六分地;他的无声是对当时人们最大的谴责,他的漠视底下,是一股雄雄的怒火……他没有制止金龙,只是一种无声,或者是无奈的抵抗,他明白,自己是在煎熬着。蓝脸,作为当时唯一的单干户,正在谱写着一段传奇的历史。

蓝脸死后,他的儿子蓝解放遵照他的遗嘱,将缸里的麦子、绿豆和口袋里谷子,抛撒到蓝脸的墓穴里,珍贵的粮食,也是蓝脸的土地里产的粮食,遮住了他的身体和面孔。他的墓碑上,写着——一切来自土地的都将回归土地。这让我想起了,一首歌的歌词——根要扎在土壤里,和风一起生存,和种子一起过冬,和鸟儿一起歌颂春天。

没有土地,农民像浮萍一样飘摇。

第三篇:莫言《生死疲劳》读书笔记

莫言《生死疲劳》读书笔记

北京时间10月11日19时瑞典诺贝尔委员会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莫言。诺贝尔委员会给其的颁奖词为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12 was awarded to Mo Yan “who with hallucinatory realism merges folk tales, 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也许对我们来说在中国作家获得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之前,你根本不知道谁是莫言,这也像很多作家一样,只有有所成就才被人所熟知。

莫言获奖,其主要代表作就是《生死疲劳》,这部作品也是饱受争议的一篇作品,批评和表扬从根本上只代表某个人的个人看法,但是作者和作品本身本来就是想表达出作者的想法和观点,只有真正读了作品才能有自己的感受。

读生死疲劳的感觉,就是莫言这《生死疲劳》,从叙事方式分,肯定属于荒诞叙事。开荒诞叙事先河的,诚然算不到莫言的名下。最著名的、人所共知的《西游记》,就可以归于这种叙事形式。但是,以荒诞叙事,演绎半个世纪的一地历史、世事沧桑、社会变迁和人生沉浮的,当非莫言莫属。至少,前无古人。而且,他说得是那么一本正经、胜似正史,让人不能哭,也不能笑,不能相信,也不能怀疑。莫言运用荒诞笔法,叙历史、社会和人生如此庄严之事,借用得可是一点也不勉强。一路读去,你会感觉到,《生死疲劳》是“满纸荒唐言,全为庄严事”。庄严事是对人的解读,对一个时代的解读,对一段历史的解读。通读全篇你会感觉莫言大学读的肯定不是中文,攻的不是文学,而是农学院的畜牧专业。不然,那些驴呀,牛呀,猪呀,狗呀,怎么会那么地顺从,那么地听他使唤?他牧的那些驴呀,牛呀,猪呀,狗呀,为什么会是那么地机敏有型,那么地聪明伶俐?武功高深者,拈花可以伤人。精于畜牧者,驴牛猪狗之类,胜于使人。中国二十世纪的后半世纪,全入于莫言所牧所养的驴牛猪狗眼中,心中。当然,人畜牧,为役使,为肉食,为皮毛。莫言畜牧,却是为了让它们看世界,观世事,品人生。

我想能获奖的作品绝对不是没有原因的,即使有很多质疑和批评,莫言在面对采访时也曾说过:“我一贯地认为,文学批评只要是能够自圆其说,能够顺理成章,就有它存在的理由和价值。作家在写作的时候,肯定要往最好里去写,肯定要把作品写得比较满意了才拿出来。拿出来之后,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反应,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这是非常正常的。听到别人说好,当然自己会很兴奋;听到别人说不好,也会很兴奋,但那是另外的一种兴奋。”读莫言的《生死疲劳》,不会让人打瞌睡,那海阔天空的想象,那优美精妙的语言,那数不清的暗喻名言,纷至沓来,赏心悦目,令人精神振奋,不读不快。而一读之后,总会让你心潮起伏,联想翩翩,不吐不快。

第四篇:莫言《生死疲劳》读书笔记

莫言《生死疲劳》读书笔记

最喜欢莫言的《生死疲劳》。

《生死疲劳》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将六道轮回这一东方想象力草灰蛇线般隐没在全书的字里行间,写出了农民对生命无比执着的颂歌和悲歌。

《生死疲劳》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小说的叙述者,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在小说中他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驴、一世为牛、一世为猪、一世为狗、一世为猴……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都未离开他的家族,未离开这块土地。小说正是通过他的眼睛,准确地说,是各种动物的眼睛来观察和体味农村的变革。

地主最后终于又转生为一个带着先天性不可治愈疾病的大头婴儿;这个大头婴儿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身为畜牲时的种种奇特感受,以及地主西门闹一家和农民蓝解放一家半个多世纪生死疲劳的悲欢故事。小说透过各种动物的眼睛,观照并体味了五十多年来中国乡村社会的庞杂喧哗、充满苦难的蜕变历史。

这部小说是莫言在艺术上向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和民间叙事的伟大传统致敬的巨制;关于生命的六道轮回想象撑起了这座气势宏大的文学建筑,写出了农民对生命无比执着的颂歌和悲歌。

第五篇:读书笔记芙蓉镇

《芙蓉镇》读书笔记

这个暑假我在家看了一些书,有些比较肤浅的当成小说看过一遍就算了,有些书却是每一次重读都有新的体会。

古华的《芙蓉镇》是第一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这本书是中学生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之一,所以在中学时我就已经读过这本书了。当时对于小说中描绘的那段时光不怎么了解,所以这本小说给我的印象不是很深。以为这只不过又是一个经历了文革的文人对于这场事件的控诉。因为以前通过各种途径得知“文化大革命”对于当时文人的冲击很大,料想一个刚从那样轰轰烈烈的斗争中走出来的学者理应以自己的方式对这段历史加以控诉。

之后随着知识量的增加,通过各种渠道,我对于中国那段时期的历史有了一个新的了解。现在再读《芙蓉镇》,就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作者古华是来自于湖南嘉禾县的一个偏远山区,在他的自序中,他写道“由于自己的文学根底不足,身居偏远山区,远离通都大邑,正是求师无望,求教无门。”纵观这本小说,全书共分四章,每章七节,每个章节都有标题,结构紧凑,框架鲜明,逻辑性很强。描写了1963~1979年我国湘南农村的社会风情。以寡妇胡玉音的冤情为主线,描绘了“一曲严峻的乡村牧歌”。

整个故事的情节很老套,与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积淀下来的一些故事有点类似。主要是写乡村女子胡玉音靠卖米豆腐发了家,却遭人嫉恨,被冤枉成“资本

主义的毒瘤”在文革时期被批斗。期间她的丈夫因对这不服,反抗被打死。她在遭受批斗的时候和同是“坏五类”的知青秦书田相爱,又被拆散。文革结束后,胡玉音被平反,生活复归平静。

这种故事在文革时期其实很常见,相信也有很多作者文人以这段时间为背景写了很多文章。但是这篇文章能如此受到读者的亲睐,在这么多书中脱颖而出,一定有其自身的优势。与现在大多数网络小说不同,文章的节奏很快。作者选取1963年、1964年、1969年、1979年四个年代来写,四个年代各成一章,每章七节,每节间又环环相扣,构成一个严谨的整体。作者没有把这个故事写成类似“寡妇哭坟”、“双上坟”或者“一个女人的昭雪”之类的不动脑筋的题材,借助芙蓉镇在那几年风土人情的变化来映射文革时期政治的波动。文章语言凝练朴实,有对农村生活的描述,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左”倾路线的批判。

在第一章,主要描绘湘西边陲小镇的人物风情。分七个小节:一览风物、女经理、满庚哥和芙蓉女、吊脚楼主、“精神会餐”和《喜歌堂》、“秦癫子”、“北方大兵”。七个小节将故事发生的地方和接下来要出场的几位主角一一作了介绍。每个人都不尽相同,各自有各自的性格特点。芙蓉镇上风景秀丽,居民和乐安详。胡玉音的勤劳和善、女经理李国香的度量狭小、王秋赦的圆滑懒惰……

第二章,山镇人啊,这一章用了很多的对比。主要描写胡玉音从一个生活富足的小商贩变成了人人喊打的“黑五类”。这一章的七小节:第四建筑、吊脚楼啊、女人的帐、鸡和猴、满庚支书、老谷主任、年纪轻轻的寡妇。胡玉音一家

由胜至衰,最后丈夫黎桂桂死亡,胡玉音成了年纪轻轻的寡妇。这里的对比主要有:将胡玉音靠自己的努力盖了一幢楼房,成了芙蓉镇上的第四建筑,生活富足和“运动根子”王秋赦由于好吃懒做将分配到的吊脚楼变卖得差不多生活拮据。国营店女经理的算计刻薄和胡玉音的善良坚韧。黎满庚的背叛和谷燕山的坚持……这一章用了很多的对比手法将文化大革命这场**从初见端倪到满城风雨刻画得淋漓尽致。

第三章,街巷深处。其中的包括了新风恶俗、“传经佳话”、醉眼看世情、凤和鸡、扫街人秘闻、“你是聪明的姐”、人和鬼。这一章描写了李国香由于乱搞男女关系被批斗,到因为舅舅的帮助而重返芙蓉镇成为女常委,继而和大队支书王秋赦私通。胡玉音和“秦癫子”被罚扫大街日久生情,结为夫妻。还有谷燕山和黎满庚在醉酒后敢于说出真话,讽刺李国香和王秋赦,结果被王秋赦告密。

第四章,今春民情(一九七九年)。总共也有七小节:芙蓉河啊玉叶溪、李国香转移、王镇长、义父谷燕山、吊脚楼塌了、“郎心挂在妹心头”一个时代的尾音。1979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很多冤假错案得到了平反。这一章主要写王秋赦等人的负隅顽抗,但最终胡玉音等人的案子还是得以平反。胡玉音在生产过程中险些难产,秦书田被分配到其他地方和胡玉音分开了,还好有谷燕山相助,生了个男孩,并认谷燕山为义父。黎满庚夫妇也为当初为了自保而供出胡玉音表示悔恨,两家和好,最后和丈夫秦书田相见,一家人终于团聚了。而王秋赦的吊脚楼也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塌了,王秋赦由于受不了精神上的打

击疯了,李国香被调走了,芙蓉镇在这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后风雨飘摇了几年终于又恢复了平静。

吊脚楼的坍塌,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终止。吊脚楼主王秋赦发疯后,每天都在新街、老街游来荡去,褴褛的衣衫前襟上挂满了金光闪闪的像章,声音凄凉地叫喊着:“千万不要忘记啊——!”、“‘文化大革命’,五、六年又来一次啊——!”、“阶级斗争,你死我活啊——!”芙蓉镇的人们见了他避之唯恐不及。他成了一个时代可悲可叹的尾音。

下载生死疲劳和芙蓉镇 读书笔记(一)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死疲劳和芙蓉镇 读书笔记(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死疲劳读后感

    《生死疲劳》读后感 信息工程系张梦醒 有朋友曾戏言这部小说是一本魔幻现实主义的“变天账”,这虽有些戏谑,却可谓一个精准的概括,魔幻现实主义指其艺术风格,“变天账”则指其思......

    生死疲劳读后感

    读《生死疲劳》有感生死疲劳,生死疲劳,生和死都很疲劳。依然是一部极具莫言特色的小说,徘徊于玄幻和现实之间,巧妙的语言把每个人的特点娓娓道来,沉重的历史事件在巧妙地描述风格......

    《生死疲劳》读后感

    勉借荒诞叙庄严 死生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佛语 生化学院化学102班徐康莉10630121 读莫言的《生死疲劳》,最鲜明的函授是那海阔天空的想象,那份精妙的语言,数......

    生死疲劳读后感

    夜读《生死疲劳》 许多年前,晚饭后没事时,总喜欢在星空下偎在爷爷奶奶身边,听他们讲过去的悲惨生活,又好奇又暗自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平和的年代。现在成年了,离开家了,也许是大学......

    《生死疲劳》内容简介

    《生死疲劳》内容简介 一、 作者简介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东北乡一个农民家庭。他家是上中农成分,因此当时连领救济粮的资格都没有。他曾在某一年......

    生死疲劳读后感

    《生死疲劳》读后感这本作者只用了四十多天和50支笔写就的浩浩荡荡气势磅礴的大作,最终感动我的竟然是一句“掌柜的,你也去吧。”——全中国唯一的单干户对主人公西门闹的第四......

    生死疲劳读后感

    《生死疲劳》读后感 借着诺贝尔的热乎气,用三分钟热度搞了一本莫言的生死疲劳,并用两周的时间也在三上(欧阳公为马上、厕上、枕上,咱们就只好车上了)上看完了;确实有些意思!相比于......

    《生死疲劳》读后感(★)

    《生死疲劳》读后感莫言得诺奖了,粉丝一下陡增,自己也不自觉成了莫粉,11月3日在新华书店购得《生死疲劳》,零零碎碎花了一个月时间,终于看完了,感受尤深的是,这本书耐看,莫言对解放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