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XX市中小企业生态环境及融资情况的调查
对XX市中小企业生态环境及融资情况的调查
当前,中小企业是区域经济蔚起的主要动力,推动着社会经济效益的整体提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畅通的融资渠道则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坚实后盾。本文通过对XX市中小企业生态及融资情况的调查,从中分析企业的生存和资金需求现状及障碍,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一、生态和融资的基本情况
(一)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环境有所好转。XX市成立地级市后,把中小企业崛起作为发展地区经济的助推器,近年出台实施了一系列规范行政行为、制定优惠政策为中小企业的发展保创造有利的环境。一是行政管理集中化。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集中于经贸委下属部门中小企业局,并专门成立了行政服务中心,企业办理相关行政审批手续和缴纳各项税费实现了“一站式”。并制定《XX市优先企业发展环境“十不准”暂行规定》,依据《行政许可法》规范行政行为,废止52件不合规文件,清理整顿乱集资、乱借资、乱摊派等行为,建立企业收费“明白卡”,目前实行此项制度的企业由2002年的20家扩大到2004年的123家,年均为企业减负300多万元;与此同时,在全市各类企业和社会各阶层中聘请20名经济发展环境监督员,选择30家企业作为环境监测点,为发展优良环境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倾斜优惠政策。市委市政府制定实施了《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推动工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企业发展。对有利于增强城市功能的项目,在土地有偿使用费和土地出让金上给予50%-100%的优惠;对促进工业化和农业化发展的项目,从项目建成投产日起,第1-3年由财政全额返还企业对本级财力的新增贡献额,第4-6年每年返还50%,用于本地欢迎光临517878秘书网 www.xiexiebang.com的固定资产投资。如中威车桥公司享受贷款贴息和退返增殖税等优惠政策计248万元。
(二)中小企业在整体经济运行中的比重逐年上升。从调查情况看,中小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逐年增加,销售收入和利税直线上升,它的发展和壮大强力地助推了XX市经济整体快速发展。从固定资产投资上看,2002年至2004年年均增长34.1%;从销售收入上看,2002年至2004年年均增长30.2%;从利税增加额看,2002年至2004年年均增长24.33%,2002年、2003年和2004年中小企业利税分别占全市利税的88.9%、89.1%、90%。到2004年底,总资产贡献率为20.8%,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74.73%,同比提高25.82个百分点,中小企业已成为全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中流砥柱。
(三)资金供应渠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近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逐步深入,导致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相对紧张。但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企业也在寻找其它融资渠道增强资金实力。目前XX企业融资主要表现在“银行信贷、股金、历年积累、集团注资和占用供销款”等方式上。
一是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贷投入不断增加。近年来,全市各类企业贷款额在全部贷款总额中的比重始终保持在45%左右,中小企业贷款占居各类企业贷款总额的98.7%以上。据对10户重点中小企业监测统计,银行信贷仍占企业资金来源的主导地位,占总来源的54.4%。10户企业2002年新增贷款8658万元,占当期新增总额47876万元的18.1%;2003年新增贷款21871万元,占当期新增总额61950万元的35.3%;2004年新增贷款14803万元,占当期新增总额40231万元的36.8%,2003年和2004年增长幅度分别比2002年扩大了17.2、18.7个百分点。2002年、2003年、2004年和2005年6月份,金融机构对全市中小企业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分别为16335万元、35668万元、45028万元和27692万元,2004年新增额相当于2002年和2003年总和。从所调查的10户企业来看,2004年至2005年6月共向银行申请流动资金贷款35笔、金额32300万元,银行满足21笔、金额19380万元,满足率在60%以上,若加上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满足率达到80%以上;
二是股金和自我积累在企业资金来源中比重增加。据对10户企业调查统计数据来看,股金和历年积累成为企业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从2002年至2005年数据统计来看,中小企业内源融资占比始终保持在总融资额的30%左右。所调查的10户企业此类资金达16696万元,占全部资金来源的39.69%。这类企业主要是本土企业通过资产并购重组,多个股东投资生产和自身经营历年积累。如中威车桥公司三个股东股金826万元,双龙公司从2001年至今积累转入利润5300万元;
三是非金融市场外源融资。近年来,非金融市场外源融资逐步成为企业生产经营资金主要来源之一,2002年至2005年中小企业此类资金在全部资金来源的比重保持在10%左右。调查的10户企业此类资金占资金总来源的9.51%。(1)集团公司直接拨款。此类资金主要是通过资产并购,加入大型企业成为其分(子)公司。如东风XX车轮公司,东风总公司每月获得生产周转资金500-600万元,2004年刚成立的东风XX专用公司获启动资金2500万元,青岛啤酒XX子公司获总公司注资1000万元左右;(2)占用供销商资金。如中威车桥2005年6月底占用供销方资金1480万元。(3)其它方式。主要是向业务往来企业借款和异地商业银行借款,如中威车桥向其配套生产企业借款300万元,向武汉商业银行贷款250万元。
(
第二篇:对XX市中小企业生态环境及融资情况的调查
对XX市中小企业生态环境及融资情况的调查
当前,中小企业是区域经济蔚起的主要动力,推动着社会经济效益的整体提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畅通的融资渠道则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坚实后盾。本文通过对XX市中小企业生态及融资情况的调查,从中分析企业的生存和资金需求现状及障碍,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一、生态和融资的基本情况
(一)中
小企业生存发展环境有所好转。XX市成立地级市后,把中小企业崛起作为发展地区经济的助推器,近年出台实施了一系列规范行政行为、制定优惠政策为中小企业的发展保创造有利的环境。一是行政管理集中化。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集中于经贸委下属部门中小企业局,并专门成立了行政服务中心,企业办理相关行政审批手续和缴纳各项税费实现了“一站式”。并制定《XX市优先企业发展环境“十不准”暂行规定》,依据《行政许可法》规范行政行为,废止52件不合规文件,清理整顿乱集资、乱借资、乱摊派等行为,建立企业收费“明白卡”,目前实行此项制度的企业由2002年的20家扩大到2004年的123家,年均为企业减负300多万元;与此同时,在全市各类企业和社会各阶层中聘请20名经济发展环境监督员,选择30家企业作为环境监测点,为发展优良环境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倾斜优惠政策。市委市政府制定实施了《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推动工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企业发展。对有利于增强城市功能的项目,在土地有偿使用费和土地出让金上给予50-100的优惠;对促进工业化和农业化发展的项目,从项目建成投产日起,第1-3年由财政全额返还企业对本级财力的新增贡献额,第4-6年每年返还50,用于本地欢迎光临517878秘书网 www.xiexiebang.com的固定资产投资。如中威车桥公司享受贷款贴息和退返增殖税等优惠政策计248万元。
(二)中小企业在整体经济运行中的比重逐年上升。从调查情况看,中小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逐年增加,销售收入和利税直线上升,它的发展和壮大强力地助推了XX市经济整体快速发展。从固定资产投资上看,2002年至2004年年均增长34.1;从销售收入上看,2002年至2004年年均增长30.2;从利税增加额看,2002年至2004年年均增长24.33,2002年、2003年和2004年中小企业利税分别占全市利税的88.9、89.1、90。到2004年底,总资产贡献率为20.8,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74.73,同比提高25.82个百分点,中小企业已成为全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中流砥柱。
(三)资金供应渠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近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逐步深入,导致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相对紧张。但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企业也在寻找其它融资渠道增强资金实力。目前XX企业融资主要表现在“银行信贷、股金、历年积累、集团注资和占用供销款”等方式上。
一是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贷投入不断增加。近年来,全市各类企业贷款额在全部贷款总额中的比重始终保持在45左右,中小企业贷款占居各类企业贷款总额的98.7以上。据对10户重点中小企业监测统计,银行信贷仍占企业资金来源的主导地位,占总来源的54.4。10户企业2002年新增贷款8658万元,占当期新增总额47876万元的18.1;2003年新增贷款21871万元,占当期新增总额61950万元的35.3;2004年新增贷款14803万元,占当期新增总额40231万元的36.8,2003年和2004年增长幅度分别比2002年扩大了17.2、18.7个百分点。2002年、2003年、2004年和2005年6月份,金融机构对全市中小企业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分别为16335万元、35668万元、45028万元和27692万元,2004年新增额相当于2002年和2003年总和。从所调查的10户企业来看,2004年至2005年6月共向银行申请流动资金贷款35笔、金额32300万元,银行满足21笔、金额19380万元,满足率在60以上,若加上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满足率达到80以上;
二是股金和自我积累在企业资金来源中比重增加。据对10户企业调查统计数据来看,股金和历年积累成为企业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从2002年至2005年数据统计来看,中小企业内源融资占比始终保持在总融资额的30左右。所调查的10户企业此类资金达16696万元,占全部资金来源的39.69。这类企业主要是本土企业通过资产并购重组,多个股东投资生产和自身经营历年积累。如中威车桥公司三个股东股金826万元,双龙公司从2001年至今积累转入利润5300万元;
三是非金融市场外源融资。近年来,非金融市场外源融资逐步成为企业生产经营资金主要来源之一,2002年至2005年中小企业此类资金在全部资金来源的比重保持在10左右。调查
第三篇:中小企业融资调查问卷报告
中小企业融资调查报告
指导老师:
调查日期:
— 1 — 中小企业融资调查问卷报告
一、调查背景
在我国,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最活跃的主体,被称为中国经济的生力军。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中小企业总数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在GDP中,中小企业的产值占到51%以上。中小企业的出口占中出口的60%以上。中小企业的利税占总体的40%。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就业机会.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社会稳定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它们的迅速发展不仅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同时增加了国家的税收。不仅繁荣了城乡经济,推动城乡经济的迅猛发展,也方便了百姓生活,为物质生活的丰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小企业在吸纳社会闲散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方面更是起到重要作用,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为推动就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在江苏省,中小企业的重要性则更为突出。江苏省中小企业在拉动GDP,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等繁忙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却面临着各种困难,在面临人民币升值,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问题下的中小企业生存更是艰辛。其中首要的瓶颈便是融资问题。在我国,按照现有的有关贷款通则以及相关规定,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问题限制的比较严。2008年以前,江苏省中小企业就已经存在资金缺口加大、贷款结构矛盾突出、融资成本上升等困难,而这一融资困境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便显得更加突出。08年随着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中小企业更是一大受害者。为了能更清楚的了解江苏省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分析融资现状成因,为进一步的学术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并为各级政府部门的相关决策提供政策支持,我们团队进行了长期详尽的调查。
二、调查过程
1.调查对象:本项目以江苏省镇江市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为研究对象开展分类调查研究,调查样本涉及江苏省镇江市的中小企业,在对大量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镇江市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并为政府部门的相关决策提供政策支持。
2.调查阶段:
第一阶段:了解镇江市内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制定相关调查研究表; 第二阶段:对中小企业进行实地探访,调查其融资情况,填写问卷;
— 2 — 第三阶段: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得出初步结果; 第四阶段:第二次实地探访,对数据进行补充; 第五阶段:拟定初稿;
第六阶段:定稿,形成调查报告“镇江市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调查报告”。
三、样本企业的生产经营基本情况
(一)样本企业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选择了张家港、山西、泰州、徐州、镇江、南通、如皋、高邮等100家中小企业,到目前为止全部回收。其中,中型企业87家,小型企业13家(其中微小型5家)。100家企业中,制造业62家,占全部样本企业的62%,具体涉及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多个行业;其他行业38家,占全部样本企业的38%,包括机械制造、工艺品加工等。100家企业除两家为技术密集型企业外,其余为劳动密集型和其他类型企业。100家企业大部分以内销为主,有81家,占全部样本企业的81%。在接受调查的企业中,从建立到2014年,成立时间在5到10年以内的有11家,占总数的11%;而成立在十年及以上的有89家。企业的平均寿命为10.75年从企业的年销售收入来看,10%的企业年销售收入在100万到300万元之间;20%的企业年销售收入在300万到500万元之间;而大于500万元的足足占了所有企业的70%。
(二)各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和颁布后,各地致力于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推动中小企业全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
第一,各地相继出台了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具体措施。目前,全国有23个省、市设立了中小企业局,负责中小企业的发展协调工作,相继出台了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具体措施:如安徽省《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20条意见》;天津市《关于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贵州省《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江苏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草案)》等等。
第二,发展资本市场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一些省、市、自治区明确提出,要把发展资本市场与利用外资、招商引资和发展农业一样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相继制定了促进地方资本市场发展的指导意见。如上海市出台了大力发展
— 3 — 资本市场的七条举措;广东省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广东资本市场的实施意见》,提出“争取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资本市场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山东省提出把山东建设成为全国资本市场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辽宁省要求全省提高对资本市场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发展资本市场工作的力度;江苏省制定了“建设证券大省”的战略发展目标;浙江省提出了要“建设证券强省”;河南省提出要加大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的力度,把河南省从经济大省建设成为经济强省,实现中原崛起。
第三,中小企业服务工程建设呈现体系化趋势。如深圳市成立了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推进构建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扶持、融资担保、技术支持、信息咨询、市场开拓和人才培训等多方面、多层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江西省推进了中小企业五大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构建投资融资、人才培训、信息咨询、技术支持、市场开拓等五大服务平台。浙江省要求体改、工商、财政、税务、国资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做好中小企业服务工作。
第四,中小企业金融扶持措施相继出台。如北京市启动了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工程,为入围企业提供信用评估、贷款担保等方面的便捷服务,目前已有237家中小企业由担保公司担保获得了近13亿元的银行贷款。上海市实施了《上海市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损帐补贴暂行办法》,向9家担保机构发放补贴款项,支持小企业发展,并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签署了首期50亿元小企业再担保额度的合作协议。海南省批准成立了海南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政府投入引导性资金,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
第五,实施重点工程为资本市场输送后备资源。如安徽省计划实施的“1355”工程,即从2005年起,重点扶持100户优势中小企业,实施100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建设30个产业集群、50个创业基地,经过3—5年的努力,争取中小企业GDP总量接近全省的50%。同时,江苏、浙江、广东、上海、陕西等许多地区通过建设工业园区、高新园区的方式,孵化、培育、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集群发展。如上海目前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24个。
第六,加强对中小企业改制上市的领导和规划。一些地区成立金融工作办公室、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领导小组、金融工作领导小组等,统一协调公司股份制改造、境内金融市场发展和拟上市公司培育、初审及推荐工作等有关事务。在此基础上,依据建设证券强省、大省的战略部署,各地对中小企业改制上市提出了规划。如河南省提出,要抓住中小企业板推出的有利时机,为中小企业融资开 — 4 — 辟新的通道;浙江省要做大做强“浙江板块”,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股份有限公司数量超1000家,上市公司数量和融资额比2002年底翻一番;安徽省“力争到2007年全省首发、增发、配股、发行可转换债券等累计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超过350亿元”。佛山市、泉州市“争取每年有2-3家企业上市”。
第七,出台中小企业改制上市扶持奖励政策。很多地方政府制定了对企业、企业管理者或股东等的具体奖励措施,调动一切资源,优化中小企业改制上市环境。一是实施土地出让金及其他规费优惠政策,二是实施税收优惠或返还政策,三是实行财政补贴或奖励,四是政府给予企业资金支持,五是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六是对历史遗留问题、担保问题、人才问题、管理层的激励问题、资产损失等问题制定相应措施。
第八,中小企业上市资源调研与培育工作已逐渐展开。中小企业板启动以来,仅深交所会同各地证监局、政府部门就联合举办了25期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培训班,有1500多家企业6500多人次参加。在短短一年之内举办过两次以上培训活动的就有湖南、贵州、山东、浙江等省份。有些省份组织中小企业赴深交所考察培训,组织备选企业与有关证券机构开展洽谈对接。湖南省启动了“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程”。山东省按照“培训一批、改制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的原则,计划实施“千百十”工程。深圳市政府提出了2110工程,在今后三年内实现每年重点组织中小企业2000家以上进入普及培训期,100家以上基本具备条件的优质企业进入上市推荐培育期,10家以上优质企业进入上市辅导培育期。
第九,海外上市成为各地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2004年,有83家中国企业在境外上市,筹资900亿元。仅香港一地就有24家境内企业上市,筹资554亿元,超过了境内525亿元的规模。各地政府对海外上市积极性较高,如江苏省制定并推出了“W3100计划”,即在三年内争取使江苏省的境外上市企业数达到100家。无论是在江苏、浙江、福建等沿海省份,还是在东北、西北许多偏远省份,有相当一批企业对海外上市感兴趣,如对深圳民营经济50强的上市意愿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25家有上市意向的企业中15家希望赴海外上市。
四、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工作有不少值得关注的情况和问题。1.中小企业板与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有较大差距。
中国中小企业板刚刚起步,无论是其自身的规模和影响力,还是外部发展环境,还远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大量充满活力的、有成长潜力的中小
— 5 — 企业被阻于资本市场之外,不仅使我国经济增长的成果难以在资本市场体现,也难以满足广大投资者日益增长的对投资保值和增值的迫切愿望。这种不适应,突出表现为以下四个矛盾:
首先,相对狭小融资规模与庞大融资需求的矛盾。目前,中小企业板的发展速度、市场规模与行业分布,与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地位相比,与成长性中小企业庞大的融资需求相比还严重滞后,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根据我们的初步调研,目前全国已辅导验收及在辅导的中小企业有600多家,具备改制上市的条件、主业突出、成长性较好的后备上市资源达到2,000多家。
其次,融资周期长、呆板与中小企业灵活多样化融资要求的矛盾。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产品周期和市场拓展等属性,使其对资金的需求呈现出多批少量、方便快捷的特点。上市周期长、成本相对较高、再融资手续复杂。据保荐机构和部分企业测算,中小企业从改制辅导算起,到上市一般需要2-3年的时间,期间还充满了许多不确定因素。由于经济环境正在激剧变革中,市场机会稍纵即逝,许多企业表示,在实际经营中,任何一个好的项目都不能承受2-3年的等待。
再次,制度设计滞后与创新需求旺盛的矛盾。不少企业反映,我国资本市场对创新的限制太多。尽管中小企业板已经做了一系列创新,但是,在发行审核、发行方式、股份流通、再融资安排、以及上市交易和退出制度等方面,没有超出现有的主板市场,中小企业板的特色还不明显,不能满足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中小企业对其制度创新的个性化需求。
最后,中小企业首次筹资规模与中小企业驾驭能力和证券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矛盾。在实际调查中发现,不少上市公司存在着募集资金闲置的情况,有的甚至存在盲目投资的冲动。“让我一次募个够”的观念不仅制约着其他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也使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打折扣。
2.部分地区在发展资本市场和推动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存在差距。中小企业发展状况、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和综合竞争力的标志。调研中发现,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推进中小企业发展,已经或正在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还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部分地区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政策上均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一是对利用资本市场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不够重视、不熟悉。一些地区缺乏必要的统筹指导和协调以及政策支持措施,企业对资本市场的要求和标准缺乏了解,甚至还有个别地区把上市审核看作是“跑指标,跑配额”。一些地区觉得企 — 6 — 业发行上市工作程序复杂、规矩多,专业性太强,见效较慢,更愿意将精力和注意力放在招商引资上。还有一些地区有这样的错误观念,认为企业不行了,银行贷不到款了才需要上市。
二是民营经济还受到观念、政策的限制。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城镇就业和拉动投资的主力军,但是在部分省市,计划经济的色彩还比较浓厚,民营经济还受到一定的不公正待遇,创新精神和创业热情受到抑制。
三是在改制上市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采取“无为”原则,奉行“市场至上”,没有专门的协调服务机构,工作力度薄弱。一种是“保姆式”,政府大包大揽,对改制上市设各种考核指标,过多地参与了企业的改制上市过程,有的不顾企业意向和条件搞摊派,影响了企业正常的改制上市工作。
3.一些中小企业小农意识和治理水平与资本市场的标准和要求有差距。资本市场的“三公”原则和发行上市标准,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成长性、透明度和公司治理水平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相比之下,很多中小企业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第一,“小富即安”思想导致改制上市意愿不强。有些企业在经历了艰苦创业取得一定成绩后趋于保守,利用资本市场或者其他途径做大做强的动力不足。有些企业不考虑长期发展,缺乏改制上市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有的企业担心上市难度大,成本高,万一失败损失很大,而且上市后要实行规范化管理,受到种种约束。某地上市办官员总结企业上市有五怕:“怕露富、怕失权、怕规范、怕花精力、怕失面子”。
第二,改制过程中的一些不规范做法,导致企业发行上市的法律障碍。如一些地区企业在早期改制中,公司股权大量被拆细在一级半市场或者黑市转让,或股权托管混乱;一些民营企业在历史上普遍存在着带集体帽子、挂靠经营、企业出资人不实等产权方面难以短期理清的问题;不少地区的企业享受了地方性的税费优惠措施,而一旦实施股份制改造,存在补缴或返还所享受的优惠税费的可能;有些地区在当年改制中产生了较复杂的内部职工股问题等等。
第三,企业经营缺乏稳定性,连续盈利能力相对较差,盈利前景预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失败率也相对较高。在不少省份,原来为创业板准备的后备资源,有超过一半由于业绩不佳,退出上市资源库。成长性中小企业的产品往往具有一定独特性,体现出小行业、小产品、大龙头的特点。但是,企业所在行业细分程度往往较高,其产品一般是某个生产链的一个细小环节,因而经营业绩受行业变 — 7 — 化影响巨大,导致对中小企业评价较困难。
第四,很多中小企业公司治理还存在较明显的缺陷。中小企业往往受创始人个人影响非常大,创始人对股份公司具有极强的控制力,导致中小企业的独立性降低。另外,民营企业的自然人股东受监督管理较少,再加上较强的利益驱动,部分民营企业在公司治理上存在较大隐患。此外,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为家族控股,一股独大问题较为突出。
4.资本市场持续低迷对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带来负面影响。
(1)证券市场持续低迷,使一些优秀企业认为上市无法体现企业的价值,从而影响上市的积极性。大部分投资者出现亏损,对证券市场缺乏信心,影响了企业上市工作的开展。
(2)一些上市企业违法违规行为产生负面影响。如重庆地区的上市公司曾经有6家被ST,虽然现在大都进行了重组并成功摘帽,但对未上市的企业产生了阴影,认为企业一上市就会被拖垮。同时,上市公司中存在的诸多不规范行为,使得有些优秀但未上市企业甚至有种“上市影响企业声誉”的片面认识。
(3)资本市场风险暴露,影响了地方政府的信心。如去年福建省资本市场从券商到上市公司问题频频爆发,影响了当地推动企业上市的积极性。
5.保荐机构对于中小企业的培育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掘。
(1)保荐机构推动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工作还有很多潜力可挖。许多企业反映,出于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考虑,保荐机构有较为明显的地区倾向和规模倾向,如倾向于江浙、广东等发达地区,忽视西北、东北等地;倾向于规模较大的企业,而忽视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
(2)本土中介缺乏,影响一些地区中小企业改制上市。目前金融机构向沿海发达地区、特别是几个大城市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内地许多地区中介机构缺乏,中小企业的培育、服务等长期性工作难以很好地开展,这种客观区域劣势导致许多中小企业难以接受良好的中介服务。如海南省目前仅有一家综合类券商,但其投行总部却设在深圳,而国内其他券商仅通过其设在海南的证券营业部提供信息或维持客户。这一问题在西北、东北和中部许多省份普遍存在。6.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上市资源培育和服务工作的思考
第一,中小企业上市资源丰富,中小企业板大有作为。
调研表明,我国中小企业为数众多,已经涌现一批主业突出、具有一定科技含量,且成长前景良好的优质企业。这些企业不仅有着强烈的外部融资需求,也 — 8 — 有着迫切的公司治理需求和科技转化需求。从中小企业整体来说,要实现大发展与大跨越,客观上也迫切需要通过中小企业板块这个平台发挥示范、引导、带动作用。下一步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影响力,一要稳步扩大市场规模,二要探索与中小企业特点相适应的发行审核、上市交易、公司监管等制度安排。将更多的优秀中小企业尽快纳入直接融资体系,为其突破融资瓶颈和完善公司治理提供规范的资本市场平台,是中小企业板面临的紧迫任务。
第二,高度重视中小企业上市资源培育和服务工作,增强中小企业上市资源培育工作的紧迫感。
我国中小企业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直接关系到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必须依靠资本市场平台。中小企业板块需要培育一大批运作规范、竞争力强、成长性高、效益良好的后备资源,这是中小企业板块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虽然中小企业后备上市资源不断涌现,但要促使其真正达到资本市场的标准和要求,需要方方面面高度重视。推进中小企业培育和服务工程虽然刚起步,但是对于建设中小企业板意义重大:一是加深社会各界对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建设中小企业板、促进中小企业做大做强重要性的认识,起到宣传、发动作用;二是共同搭建以中小企业、中介机构、交易所、政府机构为主体的中小企业服务网络,形成推进中小企业上市资源培育的长效工作机制。
第三,做好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和服务,需要社会各方通力协作,共创合力。中小企业培育和服务是中小企业板块建设一项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预选一批,培育一批,上市一批,储备一批。需要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证券监管部门、交易所、中介机构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形成一个沟通便捷、通力合作的良好局面。首先是高度重视。培育上市资源要成为各参与者一项重要工作,明确目标,统筹规划,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对优质中小企业加快改制上市步伐。二是抓挖掘培育。发挥政府引导推动作用;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督促发行人规范运作;发挥交易所的组织作用,督促保荐机构履行尽职推荐、勤勉尽责义务。三是抓服务体系。要围绕中小企业上市资源的培育,全面拓展推广、培训、研究、融资、信息交流等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第四,通过制度创新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各项制度,提高中小企业板块的适应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 9 — 此次调研发现,不论在东部还是中西部地区,企业海外上市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现象。一方面反映了境内上市资源充裕与中小企业迫切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境内证券市场制度还不适应企业发展需要。针对中小企业特性,不断完善发行审核、上市保荐、信息披露、上市交易、市场监察等相关制度设计,这不仅是做好中小企业培育和服务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资本市场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的现实选择。需要加大中小企业板块和整个资本市场制度创新的力度。
第五,做好中小企业培育和服务,需要深入探讨、准确把握中小企业成长的特性和规律。
调研发现,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在宏观上呈现出较为典型的区域、行业和规模特点;在微观上也体现出一定的产品、管理、资本构成、经营和成长性等方面的特点。要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必须扎实开展各项基础性工作,加深对各地产业政策、支柱产业发展情况以及龙头中小企业现状的了解,加深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特点的认识,认真研究中小企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特性和成长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中小企业对资本市场平台的具体需求,构建高效的支持和服务体系;才能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中小企业板制度,形成从市场准入到发行、融资、监管到退市系统化的监管体系;才能把最具潜质、最具成长性的优秀中小企业尽快选送到资本市场平台。
第六,做好中小企业培育和服务,重在促进中小企业强化规范运作和基础管理。
调研发现,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对资本市场还不熟悉,对资本市场规范治理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还缺乏正确认识,“重融资轻改制”的观念比较普遍,中小企业的培育,首先要帮助企业提高对资本市场的认识,让企业熟悉资本市场的法律法规和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让企业认识到资本市场是推动中小企业成长壮大的加速器,是完善治理结构、推进规范运作的良好契机。以改制上市为起点,进一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以诚信为本,按规矩办事,维护企业声誉和社会形象;注重回报,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夯实中小企业板发展的资源基础,为中小企业板的健康成长创造前提条件。
五、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根据调查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来源于银行,以银行和企业为分析对象浅谈一下
— 10 — 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一)企业自身的原因:
1、家庭管理,集中管理。家庭企业是以血缘关系为基本纽带、以追求家庭利益为目标、以实际控制权为基本手段、以亲情第一为首要原则、以企业为组织形式的经济组织。家族企业在企业规模小的时候尚可,一旦企业上了规模,其决策上的家长制、用人上的唯亲性,都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大敌。
2、财务报表反应失真。许多中小企业通过各种方式修饰财务报表,编制虚假财务报表,以求达到债权人投资者的信任,已成为较多普遍的现象,有的企业甚至存在三本财务账,在资产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中,认为因素未必真实原则。会计处理上通过虚增存货、虚增应收账款、人为增加企业资产;违规操作,通过个人借款等手段转移企业财产、资金体外循环。误用会计政策,改变会计处理方法,只是资产计价失真,直接影响债权人和投资人的正确决策。同时企业的财务报未经审计确认,使行对企业报表的真实性难以判断,而企业授信、信用等级评定及贷款审批环节,其主要依据企业财务报表评价企业资金状况、经营结果和先进流量,企业评价不实、信贷资产潜在风险较大。
3、担保条件限制。中小企业的总资产规模偏小,往往缺乏足够的固定资产,着就使得商业银行在想中小企业贷款是抵押较困难,而担保条件不合格是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贷款的最主要也是最常见的原因。中小企业难以提供合格的担保、抵押品,一是因为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资产不良,难以提供符合要求的抵押品和找到有实力的担保单位;二是因为抵押担保程序繁琐,费用较高,部分中心企业难以承受;三是银行对贷款方式控制较严抵押物价值评估方法缺乏灵活性。对消息企业保证贷款控制较严,对抵押贷款,原则上不接受设备抵押,就算接受通用设备抵押,贷款成熟也是从严掌握;四是中小企业总体资信状况欠佳。中小企业所从事的大部分是竞争充分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产品竞争能力和市场营销决定着企业的兴衰与存亡,降低经营成本是企业成功制胜的关键,而 资金不足则困扰着中小企业的继续发展。二期因为管理层与经营层的问题,中小企业产品竞争策略要明显优于企业发展战略。而在企业发展战略问题上,忽视企业的研发能力和信誉建设。中小企业存在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决定了其信贷偿还能力较差。
(二)银行方面原因分析。
1、中小商业银行的越位经营。在我国目前以国有商业银行主体,股份制商 — 11 — 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为补充的简介融资体系中,如果说国有商业银行因长期为大中型国有企业服务的市场定位和偏向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的“三大”发展战略之惯性使然,而忽略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服务尚情有可原的话,那么以服务中小企业为市场定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受利益驱使,也重大轻小,厚“强”薄“弱”,将自身的信贷服务对象定位于大中型绩优企业,则无疑是明显的“越位”经营。从严格意义上讲,至今在我国众多的银行机构中还没有真正专门服务于小小企业的银行。
2、商业银行在管理与技术上“力不从心”。众所周知,中小企业设计各行业、各领域,而且发展阶段、所有制、产业的不同,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而且目前国内个商业银行尚未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成熟的且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和管理办法及相应的管理评估系统,故难以准确、即使、完整地把握中小企业的资信状况、偿债能力和经营动态。而且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商业银行人员配置不够,个体工作量大。在分理处一级、信贷员配置少、管户数量多,信贷员职责从市场拓展、贷前调查、上报审批、贷后管理到清收转化,工作负荷重,束缚了他们市场开拓的手脚。
3、责任追究与激励机制“失调”。随着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的不断成熟和改制、改造的需要,各行纷纷重点治“质”。对基层行考核总是“质量”当头,对新增贷款出现风险的行往往“杀无赦,斩立决”,颇有“一丑遮百俊”之势。同样,对不能如期收回贷款的信贷人员也一般严处,并对信贷责任人实现终身责任制,但当其按时收回贷款时却又很少重奖,甚至没有奖励。这些做法,无疑使基层经营者和信贷员心有余悸,抑制了其培育、扶持中小企业的热情和积极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成为普遍心态。如目前虽已开放了贷款利率上限,但大多数基层行与信贷员放款时首先考虑的还是要确保贷款的绝对安全,不可能因为利率浮动幅度扩大能够给银行带来更高的利益去冒更大的风险,所以现行的考核激励机制使利率浮动幅度扩大政策失去了发挥效应的基础。
4、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成本高、风险大。金融业是特殊行业,经营的是资金这样一种特殊的商品,因此安全性、赢利性、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的基本经营原则。并将安全性置于首位。国家对金融业制定了以较为严格的经营规则,保证商业银行资金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流动性,以有效避免金融危机给整个国民经济及社会带来的不利后果。金融理论认为,信贷市场是一个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小企业所涉及的多为劳动密集型的竞争性行业,稳定性差,企 — 12 — 业淘汰率高,加上财务报表不规范,银行对中小企业实际的经营状况和将来的赢利前景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而商业银行将投资的安全性作为经营的基本原则,越来越追求马可茨式的有效投资边界,即在既定收益下的风险最小化或既定风险下的收益最大化。因此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态度并非不愿为,也非政策不允许,而是不敢为。
一般来说,中小企业借贷的特点是每笔贷款金额小、期限短,时效性、随意性大。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从建立信贷关系、调查、审查、发放、贷后检查和贷后管理,需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现在有不少理论工作者和政府部门指责商业银行在贷款上“嫌贫爱富“,对一般性中小企业贷款支持不积极,把中小企业融资难归于商业银行不贷款,其实,这是一种无视商业银行本质,脱离客观实际的外行话。
虽然中小企业在融资问题上存在着许多现实原因,也非短期内所能解决,但随着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政府应为中小企业融资搭建平台,建立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外部环境,商业银行业必须对中小企业实施积极的信贷导向政策,努力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下面综合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主要就商业银行和政府的角度谈一下解决融资难的问题的方法。
(一)进一步提高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中小企业在充当经济增长主体、创造就业机会以及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方面的独特功能为中国所认可,因此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不仅是商业银行当前扩大资产规模和赢利总量的现实需要,也是商业银行为奖励培育金融资源和扩大中型客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还是实现社会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通过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政府部门、财税部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切实解决中小城市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具有不同的融资特点,一是政府和银行要在正常和时间操作中体现区别对待,其政策扶持的重点是有产品、有市场、有发展前景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对于污染环境、能源消耗高、质量低劣的中小企业,政府下决心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关闭。银行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方向对部分经济过热的行业、夕阳产业和国家调控行业实行信贷退出,并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在必要时予以清收。二是对于处于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财税部门应给予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政府部门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出台相关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增强中小企业的原始资本积累能 — 13 — 力。银行应积极规范面筋借贷行为,积极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向亲属朋友等筹借生产经营资金,以解决中小企业自筹资金困难。
(三)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机构,健全信用制度。该机构可由人行牵头,汇集商业银行、工商、经贸、司法、税务等部门,对中小企业的合同信用、质量信用、劳动信用、环保信用、纳税信用、司法信用及企业法定代表人个人信息进行全面评价,以解决在融资问题中的信息不对称以致产生“逆向风险”和“道德风险”,同时也可减少商业银行贷款审查的难度和监督成本,减少交易的相关费用。逐步碱理中小企业良好的信用环境和秩序。
(四)价款金融产品创新和加强金融服务。
1、商业银行应实施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拓展金融渠道、努力满足中小企业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需求。对产品有市场有一定资产规模、科技含量高、效益好的中小企业可适当放宽贷款条件、扩大授信额度,对信用等级优良的中小企业可允许发放部分信用贷款。选择资信良好、产品供销状况稳定的企业,签发使用商业承兑汇票、办理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业务、价款企业资金周转,办理保付代理、包买票据、福费延等业务,以适应国内外统一市场的发展和企业多层次融资要求。
2、加强金融服务,增加信贷有效投入,建立一套符合当前实际的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级授信体系。严格掌握好中小企业第一还款来源,根据现金流量情况掌握贷款,开发适应中小企业业务发展的信贷业务品种,并简化审批环节和审批手续。
(五)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该担保机构可以是政策性,也可以是盈利性的;可以有政府出资,也可以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创办,也可以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组建。该机构应明确服务对象和担保范围,加你了评估和决策程序,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对该机构的设立与运行,政府应给予积极支持,减免相关税费及工商登记费等,使其能更好的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
(六)鼓励建立发展为中小融资服务的中介机构。美国中小企业找银行贷款并不难,经调查,原来美国有很多的企业融资方式、融资使用的一系列服务,尤其他们会告诉企业怎样才能更容易获得银行的贷款。现在国内的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是拿着商业计划书直接找银行,根本不了解银行的有关贷款准则,往往导致大量的无效劳动。因此,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中介,在银企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有助于中小企业更好的从银行融资。
第四篇: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调查问卷
河南纺织、家纺产业商户融资需求调查表 为扶持河南纺织(面料、辅料、设备等),家纺(床上用品、家居、窗帘、布艺等)产业的发展,解决商户经营中贷款难、融资成本高,拟由民生银行郑州分行、河南国际商会服装商会和郑州锦荣国际轻纺城主办成立河南纺织、家纺产业商户城市商业合作社及商户互助基金会,为了了解您的实际资金需求,特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您的意见和建议,请认真填写问卷,谢谢您的支持和配合!
商户名称:
地址:
联系人电话及传真:
注:以下调查项目,除要求多选项外,其余均为单选(直接在选项打√)。
1、贵商户成立时间: A 1-3年B 3-5年C 5-10年D 10年以上
2、贵商户所属行业: A 服装面料B 服装辅料C 家纺D 其他
3、贵商户是否有融资(贷款)需求: A 是B 否
4、贵商户融资(贷款)需求多大:
A 300万以下B 300万-500万C 500万-1000万D 1000万以上
5、贵商户目前融资的形式(限选2项): A 金融机构贷款B 亲朋借款C 民间借贷D通过担保公司到银行贷款E其他
6、您认为中小商户在融资时,商户本身哪方面对获得贷款最重要(多选,最多选3项): A 规模B 盈利C 商户财务制度D 行业因素E 抵押品F 商户信用信息G 其它
7、贵商户的贷款资金主要用于以下哪些方面: A 扩大经营B 产品升级(研发)C 维持正常经营流动资金需要D 归还拖欠货款E 进出口资金需要
8、贵商户最近三年之内是否尝试过通过担保公司等机构进行贷款: A 是B 否
9、贵商户是否了解民生银行城市商业合作社及商户互助基金会(每人出14%保证金组成超大的“准联保体”(至少50人),银行最高根据出资金额的7倍左右提供贷款支持):A 是B 否
10、通过了解民生银行城市商业合作社及商户互助基金会,无抵押、无担保贷款、您认为对缓解经营中贷款难,融资成本高问题是否起作用:A 有重要作用B 作用不大C 没有作用
11、在抵押物不足,商户信用缺乏,而又需要融资的情况下,您是否会考虑通过申请民生银行城市商业合作社及商户互助基金会担保贷款: A 是B 否
13、贵商户是否需要民生银行城市商业合作社协助解决银行贷款保证金: A 是B 否
14、您对民生银行城市商业合作社及商户互助基金会解决贷款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
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完成此调查问卷。祝您工作顺利,事业兴旺,生活愉快!1
第五篇:中小企业融资状况调查范文
一、当前xxxx中小企业发展及融资状况
(一)中小企业发展状况
近年来,xxxx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克服影响发展的各种困难,坚持把各项工作往深里抓、往实里做,有效推进了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2011年,全县中小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61.6亿元,同比增长22.2%;实现增加值154.5亿元,同比增长21.6%;
上缴税金20.7亿元,同比增长42.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4.4亿元,同比增长22.6%。截至目前中小企业已发展到2641户,从业人员达7.78万人。
(二)中小企业融资状况
自2011年初以来,各金融机构继续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全县中小企业融资占比持续上升。据统计,截至2012年3月末,全县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0.5亿元,占全县贷款总量的70%,同比提高了12个百分点。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一是摸清全县优质中小企业的底子,作为金融机构信贷工作支持的重点。县人民银行与经信等部门联合,筛选了以山东利发煤业集团公司、xxxx县春蕾贸易有限公司、山东容商实业发展集团公司等55户中小民营企业作为金融部门信贷工作支持的重点。二是加强银企对接合作。通过举办大型银企对接会、项目推介会等形式,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为进一步提高银企项目对接效率,实现企业信贷需求信息全覆盖,推动政府以官方网站为载体,开辟了银企网上对接平台,建立了银企对接长效机制。截至目前,辖区全部8家银行业机构相关信息、150个中小企业重点项目的信贷需求情况已公布在政府网站上。三是引导银行创新服务手段。目前,全县各金融机构均建立了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对授信、贷款、贸易融资、票据承兑、贴现、等融资业务实行“一站式”办理,缩短受理时间。工行推出了“网贷通”业务,建行推出了助保金贷款业务,中行推出了“煤贷通宝”煤炭质押融资产品。一年来中行向中小企业累计办理“煤贷通宝”质押融资1.8亿元。农信社在辖内积极探索开展了信用联盟贷款方式,先后组建了xxxx县龙腾船舶业商户信用联盟、赵庙乡中小企业信用联盟和付村镇中小企业信用联明。目前对中小企业授信额达1.5亿元,已用信1.3亿元。四是充分利用保理、国内贸易融资、应收账款托管及动产质押等多渠道融资方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2011年为新能源企业—山东润峰集团有限公司发放股权收益权理财产品2亿元,该笔理财产品为山东省第一单成功运作的股权收益权类理财产品。
二、中小企业融资特点
(一)银行贷款仍是企业融通资金的主要渠道,但各项成本偏高。
被调查的20户企业中仅有6户未取得银行贷款,70%的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获得了资金。在出现融资需求的时候,80%的企业表示会首先考虑向银行申请贷款以解决问题。但企业普遍认为当前银行贷款成本偏高。据调查,多家金融机构对企业的贷款利率较基准利率上浮30%-40%,如农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上浮40%,农村信用社利率一般较基准利率上浮100%。75%的企业认为偏高的贷款利率给企业带来了一定财务负担。此外,除了传统的利息支出外,个别企业反映,部分银行在发放贷款时,还会收取和贷款相关的各种服务费,如“财务顾问费”、“财务咨询费”或“账户管理费”等项目。而这些支出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贷款成本。
(二)流动资金贷款易满足,项目贷款规模较小。
调查显示,中小企业银行贷款中,流动资金贷款约占贷款总额的80%,用于企业购买原材料等日常流动性资金需求。65%的企业表示,向银行申请贷款时,流动资金类贷款比较容易,资金满足度高,而想要获得项目贷款的难度较大。能够获得中长期贷款的多为规模大、实力强、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如山东润峰集团有限公司。近年来,由于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使得企业资金占用量增加、流动性资金需求强烈,流动性贷款占比大虽然较为符合这一现实情况,但难以获得项目贷款制约了企业进行设备引进和厂房扩建,进而难以实现扩大再生产。
(三)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突出。
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有融资需求,但满足度较低。据统计,全县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有贷款关系的有530户,仅占中小企业总户数的20%,这说明有80%的企业未得到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仍然存在。贷款难度大,导致一些中小企业因项目资金或流动资金缺少无法达产,影响了中小企业产出的增长。
(四)“私贷企用”现象普遍。
企业获得银行贷款难度的增加,使得目前“私贷企用”现象较为普遍。“私贷企用”就是将以企业负责人名义取得的银行贷款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个人类贷款具有门槛较低、贷款手续简便、银行放贷风险较低的优势,同时“私贷企用”亦可以避开银行信贷政策对部分行业,如房地产、“
两高一低”等行业的信贷资金限制。据统计,仅农村信用社2011年“私贷企用”贷款累计发生85笔,金额1.6亿元,占农村信用社贷款总量的的5.4%。
(五)民间借贷资金成为中小企业的重要融资来源。
在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难度加大的前提下,民间借贷成为中小企业的重要融资来源。由于民间借贷资具有融资速度快、信息费
用低、利率富有弹性、渠道广、回收快、资金利用率高等优点,较好地发挥了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拾遗补缺作用。20户被调查企业中,发生民间借贷业务的企业有15户,占比高达75%。当前民间融资利率也随着融资难度的加大和银行的加息大幅提高,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民间借贷月利率多在一分五到二分之间。而在资金需求较为急迫的情况下,部分企业民间借贷利率甚至达到三分。
三、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
(一)企业方面
1、中小企业生产规模较小,风险抵御能力弱。我县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资产规模、人员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经营过程中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弱,无法有效规避市场风险,易受市场影响,开拓新的市场难度大。主要表现为管理制度不健全、生产技术设备落后,发展潜力不足,没有足够的力量进行产品升级和市场拓展、很难消化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等。
2、企业缺乏有效抵、质押物。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银行一般会要求企业提供抵押、质押等担保,极少向企业发放信用贷款。我县中小企业多从事煤炭加工、运销和商贸业,绝大多数企业存在固定资产少、流动资产变化快、厂房设备不足以作为贷款抵押物的问题,一般很难达到银行所要求的抵押或担保条件,获得贷款的机会因此大大降低。调查问卷显示,60%的企业表示曾经因为无有效抵押、质押资产而被银行拒绝贷款。
3、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及财会信息存在问题。中小企业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不但没有健全的财务制度,其管理者也大多缺乏财务管理的意识和理念。金融机构普遍反映由于没有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或者财会人员素质不高,导致企业会计账目不清、信息失真,财务虚假的现象普遍存在。而没有真实可信的财务报表和良好的经营业绩,使得金融机构无法从企业的账务处理上辨别出其经营活动的真实性,难以通过财务审核评价其资信水平、还款能力,自然不愿放贷。
(二)银行方面
1、银行贷款规模紧张。一方面,2011年为贯彻稳健的货币政策,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前六个月一直保持着“一月一上调”的提升节奏,存款准备率上调到21.5%,同时又进行了三次加息,使一年期贷款利率上调至6.56%。另一方面,2011年以来,xxxx辖区各家银行存款增幅趋缓,存款外流情况严重, 仅2011年xxxx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同比就少增2.58亿元。在银根收紧和存款增长乏力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下,xxxx辖区内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节奏明显放缓,信贷增量锐减。2011年xxxx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同比少增8.26亿元,今年一季度贷款增量同比持平。贷款规模紧张使得部分银行存在“惜贷”心理,更偏好于一些实力雄厚、资质良好的大企业客户。
2、银行贷款审批繁琐,附加条件多。县域金融机构作为其上级行的分支机构,其信贷权限受到一定的制约,存在贷款审批时间长、审批效率低、手续繁琐等服务效率相对不高的问题。被调查中个别企业反映,有的项目已经整理并递交完所有材料,并与银行磋商完毕,最后却被告知没有额度,造成企业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另外,部分企业反映,银行放贷往往会要求企业预存保证金,如申请一笔50万元的贷款,银行为企业授信40万元,要求留存10万元,企业最后实际获得的贷款只有30万元。还有部分银行还会向企业提出在贷款行开办结算账户、购买理财产品、或者为银行拉存款等附加条件。这些附件条件的存在,不仅使企业获得的实际贷款数额减少,也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负担。
3、银行信贷政策制约。各金融机构出于风险管理的需要,会制定本行信贷管理和信贷投放政策,使得部分企业因政策原因难以取得信贷支持。如2011年建行上级部门提高船舶制造产业的信贷投放要求,使得我县发展较好的航宇船舶修造有限公司难以获得建行的信贷支持。再如由于农行对贷款实行收回责任追究并严格考核奖罚,使得信贷人员对营销管理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不高,也制约了贷款的投放。
(三)政府方面
1、政府支持力度有待加强。近年来,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各级政府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为中小企业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实行税收优惠等,但是这些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不足的问题,而且政府的很多政策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协调和链接,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来配合。另外,目前下发的一些要求银行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支持中小企业的合理资金需求的指导性文件,对银行机构既缺乏束缚力,也没有体现对银行的优惠,不利于增强银行的积极性。
2、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担保体系,信贷支持辅助体系有待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是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就我县而言,目前仍未构建以政府牵头成立的担保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缺乏适合中小企业信贷特点的融资担保体制,使得很多中小企业因无有效的担保而无法取得银行信贷支持,客观上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能力。
四、对策建议
(一)企业层面
1、要规范企业内部管理,加强财务核算和日常核算,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提升企业财务报表的质量和可信度。
2、企业要积极吸纳专业人才,加强管理水平,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增强企业整体实力。
3、要强化信用意识,注重自身信用的积累和维护,树立守信用、重履约的企业形象,为获得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创造条件。
4、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所处的内外环境,利用不同的融资渠道,根据不同阶段对资金的需求与获得资金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充分利用各种融资方式,采用不同的融资组合,解决自身的资金需求。
(二)银行层面
1、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金融监管部门切实加强对利率定价和服务收费行为的和规性管理,规范利率定价,提高收费透明度,降低中小企业银行贷款利率和其他服务费用,为企业“减负”。
2、加快金融服务手段创新,增进银企合作方式。金融机构应针对中小企业的客观实际,研制和开发适合其特点的信用等级评定体系、融资工具、信贷产品、贷款方式。积极推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额度管理,周转使用”的信贷管理模式;推广企业互保联保、法定代表人及大股东个人财产担保等融资方式;开办应收账款、仓储货单、商标权、专利权等动产及权利抵质押贷款和设备按揭、融资租赁业务;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实行贷款资金“封闭运行”管理模式,对中小企业发放更多的信用贷款;加强行(社)际合作,对数额大的贷款项目,实行银(社)团贷款和联合贷款;综合运用贷款、票据、贴现、保函、信用证等信用工具,满足中小企业合理的融资需求;完善科学定价机制,通过利率溢价覆盖风险,解决借款人抵押、担保不足的问题;实行客户经理制度,对优质企业实行贷款“绿色通道”,取消评级及授信等流程。
(三)政府层面
1、要切实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目前国家已经出台多项扶持小微企业的措施,涉及财政、金融等多方面,但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政策落实的力度和效果。地方政府应切实落实各项政策,加强对政策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2、可通过召开中小企业座谈会,了解中小企业在资金、用工、销售等方面的问题,并认真梳理解决,清理各类针对中小企业的违规收费,加大对企业的扶持。
3、应积极推动担保和融资体系的构建,出台相关的政策和优惠条件,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设立,充分发挥其作用,寻找合适的市场切入点,积极有效地开展业务,加快推动我县信贷担保机制的构建和发展。积极发展以银行为主体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为补充的多层次融资体系,扩宽企业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