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门关于取消农业税对农村产生影响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5 15:53: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财政部门关于取消农业税对农村产生影响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财政部门关于取消农业税对农村产生影响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财政部门关于取消农业税对农村产生影响的调研报告

财政部门关于取消农业税对农村产生影响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财政局工作安排,3月6日—10日,我局组织专人,利用四天时间,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xiexiebang.com深入到具有代表性的4乡(镇)8村,采取实地查账、走访问谈相结合的方式,就取消农业税对农村产生的影响进行了专门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汇

报如下:

一、概况

闻喜县地处山西省南部,隶属运城市管辖,县域面积1167.11平方公里,辖区7镇6乡,342个行政村,总人口3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5万人),耕地面积79万亩。闻喜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县,农民向以农业为本,以种植小麦、玉米粮食作物和谷子、棉花等经济作物为主,农民收入主要依赖土地。作为国定贫困县,闻喜县坚持实施“工业富县”战略,促进了第二产业的迅速壮大,全县各项经济指标均居全市前列。但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630元,且很不平衡,多数农民仍然没有彻底摆脱“有粮无钱”的困窘状况。

二、取消农业税对农村产生的影响

我县从2003年起开始进行农村税费改革,到2005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延续了2600年的古老税赋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这是我国农村社会改革的重要里程碑,必将对我县产生积极而深远影响。现就改革前后的调查情况进行分析:

(一)取消农业税我县农民负担情况

农村税费改革前的2002年,我县农业税共征收888万元,附加177万元,农村特产税10万元,“三提五统”1560万元,农民税费负担2635万元,人均81.1元。改革后,农民人均减负81.1元。农村税费改革只是农村综合改革的一部分,我们以某镇为例子具体分析:某镇,共有10个行政村,3174户,12433口人,39869亩耕地,人均耕地3.2亩,2002年税改前农业税共收入364287元(人均29.3元),“五统”收入380450元(人均30.6元),“三提”收入174062元(人均14元),该镇农民人均负担73.9元,占当年人均纯收入2083元的3.5%。到2005年取消农业税后,人均73.9元全部免除。另外,国家还实行了退耕还林补助政策10元/亩,粮食直补10元/亩,良种直补政策,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农村合作医疗改革政策等惠民政策的逐步落实,国家为农民人均补助达到96元,这一免一补,相等于增加了农民收入169.9元,按每户4人计,每户相等于增加收入679.6元,一时间,广大群众拍手称颂,感谢党的好政策,农民也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

然而,农业始终处在弱势地位,从2002—2005年,粮食价格一直在0.7元/斤左右徘徊,而以种地为生的农民用于农耕生产的农资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化肥、电费、农机使用费上涨幅度更大,譬如:由于煤炭、电力、石油等能源价格的飞涨,一袋碳铵、磷肥三年间上涨了10-15元,增幅达35左右;农业灌溉用电每度增加了0.1-0.15元,增幅达50以上;农耕机械用油价格每升增加了1.8-2元,增幅达60以上;这些因素都加大了农业生产成本,“吞噬”着国家优惠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

我们在某乡某村某一户进行调查,全家里有4口人,共有耕地12.8亩。以亩产投入和产出为例说明:2002年,种子13公斤18元,化肥(一袋碳铵15元、一袋磷肥20元)35元,耕地30元,播种7元,收割20元,农药10元,浇地电费30元。总投入150元,麦收后按亩产600斤计算(小麦单价0.7元/斤),收入420元,除去投入(不计算农民工时费)150元,和农业税及“三提五统”负担33元,最终当年农民亩收入237元,当年共收入3033.6元。2005年,种子13斤18元(不计算使用优良品种,按上年小麦收购价),化肥50元(一袋碳铵20元,一袋磷肥30元),耕地45元,播种10元,收割30元,农药15元,浇地电费60元,总投入228元,麦收后亩产仍按600斤计算,小麦单价仍是0.7元/斤,收入420元,除去投入(不计算农民工时费)228元,不交农业税及“三提五统”,又小麦直补享受10元,最终当年农民亩收入202元,当年共收入2585.6元。由此可以看出,尽管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但由于农业所处的地位薄弱,以及农业投入的加大,使得农民收入2005年比2002年反而下降了718元。这里并不是说党的惠农政策不好,试想如果没有这些好的政策,“三农”问题肯定比现在还要严重的多。

与农民的收入出现“负增长”情况相反,农民在行路、子女上学、看病等负担仍没有减少。农村税费改革后,国家不再向农民收取和摊派任何费用,实行“一事一议”,困难重重。在上级部门资金不足额、及时到位的情况下,仍要开展一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改革,客观上加重了农民负担。如2004—2005年,我县大打村通公路及巷道硬化攻坚战,全县342个行政村有80%以上村完成这项工程。上级财政每公里补助4万元,而实际每公里造价12万元,村集体经济空虚,这些钱最终都要向农民收取摊派,低的村每人收取30元,高的村达到每人200元,这都加重了农民负担。国家逐渐加大了对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2005年在我县部分学生实施“两免一补”,同时,我县

每名学生又收取了40元的远程教育款和40元的电脑费。对教育的投入还有一个“远水不解渴”的问题,2006年,按规定,我县要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各项费用,但正月十七开学时,上级光有政策,资金却迟迟不能到位,新华书店的书钱是不能赊的,作业本的款也是不能赊的,开课是不能拖的,怎么办?收吧,校长们说等将来上级拨下来再退还学生。2003年-2005年,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但由于上级补助资金占工程总额份量过少,农民摊派占大头,都加重了农民负担。还有的农村形形色色的隐形支出不胜枚举,农村垃圾“包围农户”,要清理垃圾,建设新农村,又要向农民收取卫生费,又加重了农民负担。如果孩子考上大学、老人一场大病都有可能使刚刚摆脱贫困的农民重新返贫。

(二)取消农业税对县乡财政的影响

1、对县级财政的影响。2002年税费改革前,全县农业税及附加981万元,占当年财政总收入2.65亿元的3.7%,随着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农业税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取消农业税对全县财政减收的影响微乎其微。另外,取消的农业税对县级财力的减收资金由上级财政部门转移支付补助到县级财政,所以说,取消农业税对县级财力基本没有影响。

2、对乡镇财政的影响。农村税费改革后对乡村两级财政影响较大。以某乡为例说明,税费改革前的2002年,该乡农业税任务69.1万元,实际完成54.8万元(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农业税任务不管乡镇完成怎样,每年6月25日要按任务数入库,乡镇都用其它办法垫付,甚至举债垫付农业税,最终,因各种因素,农业税也不能全额收回。据2004年我们所做的不完全调查统计,税费改革前,全县农户共欠缴农业税378万元。),“五统”任务80.2万元,实际完成58.8万元,“五统”资金垫付农业税14.3万元,实际留存44.5万元,而“五统”中乡村两级办学应收32.08万元,实收23.52万元,垫付农业税5.72万元,当年支出15.4万元,留存2.4万元;优抚应收12.03万元,实收8.82万元,垫付农业税2.15万元,实际支出2.64万元,留存4.03万元;民兵训练费应收12.03万元,实收8.82万元,垫付农业税2.15万元,实际支出1.5万元,留存5.17万元;计划生育应收8.02万元,实收5.89万元,垫付农业税1.43万元,实际支出2.56万元,留存1.9万元。乡村道路修护应收16.04万元,实收11.67万元,垫付农业税2.86万元,实际支出7.69万元,留存1.12万元。而“五统”留存的仅有10.1万元。乡镇计划生育、土地等行政性收费2002年收入14.1万元;县财政根据编制按人均300元核定公用经费1.29万元(国家人员工资由县级财政拨发),追加经费2万元。2002年,该镇可用于机关运转的资金(包括“五统”留存、行政性收费、财政补助),总共是27.49万元。

而当年财政总支出37.9万元(不包括国家人员工资和“五统”专项支出)。其中:会议招待费47806元,汽车燃油费32691元,取暖费56700元,文印费18000元,报刊杂志征订费43126元,村干部补助8900元,乡干部福利24076元,临时人员工资12040元,房屋修缮费37800元,其它支出97607元。支出资金大于可用财力,而这部分资金从账面上反应为收取管理费、捐款或调入资金,实际上不是挪用专项资金就是政府举债,这些大多都是违反财经纪律的,可为了维持机关运转,乡镇政府出于无奈,不得不这样去做。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政府经费完全依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2005年该乡镇转移支付资金36.5万元,其中:村管理费15.8万元(拨付乡镇归村级使用),教育经费8.2万元(拨付各学校在乡镇核算中心的账户上),五保户0.5万元,现役军人优抚1.8万元(民政局直接拨付到户),计划生育1.8万元(县计划生育局统筹使用0.6万元拨付乡镇1.2万元),政府机动资金仅有7.7万元,县财政预算内拨付经费4.1,计划生育、土地行政收费14万元,该乡可用财力仅25.8万元。比2002年可用财力减少了近3万元。

与2002年相比,2005年该乡财政支出并没有减少,反而有增加趋势,账面支出28.66万元,外欠达13万元,比2002年支出增长3.7万元。究其原因,我们从乡镇政府应需经费分析:①车经费:一个乡镇按一部车计算,购车费县上不补,年核6000元经费,而这部车年燃油15000元,修理5000元,司机工资(临时)6000元,各种税费4000元,这部车年需3万元。②办公经费:电话费年需4000元,水电费年需12000元,取暖费年需40000元,办公用品年需8000元,总共年需6.4万元。③会议招待费:乡镇每年召开“三干会”、“人代会”、“培训会”等会议,文件材料需8000元,接待费全部在机关食堂27000元,年共需3.5万元。④重大活动费:“计划生育百日大会战”需8万元、“植树造林”需3万元、“基金会清欠”需2万元,其它主要活动需2万元,年总需15万元。⑤报纸费:党报党刊和人大机关、纪检委、组织部等机关刊物的报纸征订款高达1.9万元。⑥差旅费年需2万元。上述6项都是一个小乡镇的运转必须开支的经费就达32万元。该镇可支配财力仅有25.8万元,所以收支无法平衡、欠债现象屡屡发生,所以乡镇政府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困难重重。而实际上外面欠债或个人举债都无法反映在账面上,造成财务报表不实或隐形债务及隐形财政赤字。税费改革前,乡级债务调查数字显示:全县乡(镇)外债5309万元,平均每个乡镇400多万元,农民人均163元,税费改革后,乡镇没有资金化解债务,不同程度上都增加了债务。

另外部分乡镇干部角色转换困难。农村税改后,乡镇干部从70%时间用于“征粮征款”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了,可乡镇干部干了一辈子乡镇工作都不知道怎么干了?这也是摆在乡镇政府面前如何转变职能的一大课题。

(三)取消农业税对农村社会的影响

与乡镇的影响一样,同样,取消农业税后对农村的影响也非常深远,广大百姓拍手称快,但与之而来的几个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有:

1、村级组织经费不足,号召力下降。近几年,实行了“村民自治”,但国家又有各项政策的限制,村级组织办事难,运转难,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另一方面,税费改革后,国家财政拨给村级的转移支付资金太少,村组两级干部的指数,还没有大幅下降,村组干部工资和正常运转支出没有有效解决,又坚决杜绝向农民统筹集资,而农村工作离开了村级组织就不能正常开展,而村组干部长期得不到合理报酬,工作又难以开展,严重挫伤了工作积极性。也不会白干活。税费改革后,一个村转移支付3个村主干工资,村民组长完成了“出力不讨好”的苦差事,这一大批“准村干部”处于欲退不能,留又不情愿的尴尬境地。

2、农村公益事业无人料理,险于瘫痪。取消农业税和禁止向农民摊派,意味着乡村组织几乎失去了经济基础。农村“一事一议”很难实行,2005年全县“一事一议”审批仅4家。村级组织换届频繁,历届村干部为村集体公共事业而自己身负债务的现象屡见不鲜,更多村干部不干事,还清闲自在,不背贷款,干事就个人背贷款的现象,对村干部思想都是一种动摇。有的村干部逢年过节都不敢在自己家中,上门要债的人太多,这样伤害了村干部办实事的积极性,导致公共事业的瘫痪。

3、乡村干部债务缠身,处境艰难。以某村为例:2002年村级“三提”共收3.9万元,人均30.6元,村组织财务除办公经费、报刊费、招待费开支后,还有一部分资金用于建学校、修道路、打深井等公共事业,既使有债务,还有希望以后逐年还清,村级组织可以为农民逐年办几件实事,该村建学校花27万元,修路花46万元,打一眼深井及配套6万元,用了三年时间,村干部通过上级补助,村民摊派,外面捐款等多种方式,2002年仍有14万元的外债。2003年税费改革后,不能向农民摊派收费了,当年村级管理费转移支付1.8万元,在乡政府会计核算中心账面上,扣除14份报纸2862元,和三个村干部工资2080元(每人每月仅领到不足58元)外,其余资金乡政府直接扣除计划生育宣传费用及植树造林苗木款,村级组织仅剩千元办公用费,就是正常运转也难以维持,14万元的外债就更谈不上解决了。

然而,2005年的村通公路和巷道硬化工程,除去上级补助,村民集资外,都有外欠。某村修了4公里水泥路花费80万元,村支书几经周折还有22万元的工程工资欠款,这些村干部都是为村民办实事的好干部,村级集体是个“空壳子”,无村办企业,无土地承包,怎么办?这也是农村干部的一大难题。据统计,2002年全县342个行政村共负债5344万元,取消农业税后,村委没有收入来源,原来的债务没有能力偿还,要办公共事业就还可能加重债务。

总而言之,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干部职数减少,降低了费用是好事,但“一事一议”的难以开展,公益事业的发展,是“新农村”建设主要功底,否则影响了小康社会进程,也最终导致农民不满。仅靠转移支付资金,被乡政府用于“硬性开支”外,村级组织成了“无米之灶”,再加上各项工作,包括计划生育、村路硬化、人畜吃水,植树造林,学生上学等难题就无法破解,农民负担并没有减轻,公共事业得不到开展,出现了“两头堵”的怪现象。

三、解决办法及建议

(一)精减乡村机构人员,明确职能化分

针对取消农业税后,乡镇和村组干部不再陷于收缴税赋工作,那么乡镇和村组不再需要那么多工作人员。建议乡镇政府只保留党委、人大、政府三个组织,留三个正职或副职也可交叉任职,再有几个办事人员就可以了。人员减少了,经费开支就少了,在转移支付资金不变的情况下,乡镇政府运转经费就可能满足。村级组织可根据《村民组织法》只留1—3名干部负责该村事务,不再设立副职和组长,那么村级管理费在足额到位的情况下,尚可运转。同时,要把乡村两级政权或组织的职责给予明确,什么事该干,要干就实干,什么不是管理范畴就不问,在经费保障的前提下开展自己职能范围内的工作。

(二)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增加了乡村政权组织经费

在明确职责的前提下,对乡村政权组织的经费在充分保障的基础上,开展工作。例如:转移支付给乡镇植树造林5万元,乡镇农村在有限的资金范围内把资金发挥到最大程度,也就是只搞5万元的工程,不能因搞政绩工程扩大规模,搞农民摊派来增加农民负担。再如,转移支付给某乡镇7万元公用经费,而该乡镇在支出正常的办公费、差旅费、汽车燃油费等经费当不能保障下还缺5万元的资金,上级应追加转移支付资金5万元弥补经费不足,否则,乡镇政府就得举债或搞其它违纪行为,这也是堵塞漏洞的一项举措。农村转移支付资金,要进行改革,例如某村2005年收村级管理费1.2万元,支出报纸款3898元,(原因,报纸是强行征订的,上级向下级一级一级压任务,分到该乡按100口人一份《运城日报》,300口人一份《山西日报》,400口人一份《人民日报》,400口人一份《求是》、一份《先锋队》,还有一村两份《人大代表报》、两份《纪检监察报》等。而该村896口人,订9份《运城日报》(单价168元)1512元,3份《山西日报》(单价268元)804元,2份《人民日报》(单价298元)596元,其它报刊杂志986元,一年征订费3898元)。村主干工资2400元(书记、村长、会计人均800元),搞计划生育宣传费用5400元,以上三项全部在乡政府扣除,最终村级管理费用仅有898元,有的村甚至分文未得,也有的村正常的办公经费都没有,也有的村连买一支钢笔的经费都没有。建议对村级转移支付资金中征订报纸只征订1—3份《运城日报》,最多支出504元,加大村干部工资,3个干部每人每月加200元,也就全年7200元,那么村干部拿了工资就应负起职责,全身心投入村工作,转移支付资金仍按1.2万元不增的前提下还有4296元,用于正常办公开支。如果上级临时安排修路、党建、计生等工作,经费就由上级追加,在没有上级资金和不向农民摊派的前提下,不搞该工程或工作。比如: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要创建党员活动室,开展学习就得有资金,这部分资金就应该由上级转移支付解决,不应由村民自己负担。

(三)乡镇政府职能要向服务型转变

现在,农业税取消了,政府人员裁减了,但基层政府的职能不能被取消,乡村组织还可以在种植结构、农技培训、农民增收和提高农民素质上进行“内涵挖掘”,提升农民的精神生活,发展农村公益事业,为农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免征农业税后,基层政府不再担当收税的职能,县乡两级政府空闲出大量精力,正好可以腾出手来着力促进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乡镇干部多年来一直扮演着“收税者”的角色,这样的变革无疑会对广大乡镇干部的工作目标、工作方式、工作内容等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由于各项配套改革的逐步到位,治安有公安部门,计划生育有计生部门,不少公共事业都不再需要乡镇干部,因此,帮助乡镇干部搞好工作定位,应当引起当前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以上调研内容,数字反映真实,分析并不到位,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第二篇:取消农业税对农村影响的调查(开发区)

取消农业税对农村影响的调查

晋中开发区财政局

根据上级统一安排,开发区财政局在社区管理处的配合下,于3月上旬、中旬对开发区农村取消农业税后的情况进行了调研,此次调查采取抽样调查为主的方式,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村子5个,占到总数17个村的29.41%,其中相对富裕的村子2个,中等水平的村子1个,相对贫困的村子2个。调查的具体形式为入村调查,采取发放调查表、查阅账册、与村干部座谈、深入农户调查等方式。经整理后形成调查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晋中开发区地处太原晋中结合部,地形以平原为主,灌溉设施完善,适宜农作物生长,农业生产的条件比较优越,辖区总面积55.8平方公里,管辖17个行政村,截止2005年底辖区内农业人口28005人,耕地总面积38644亩,人均耕地1.38亩。

二、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及农村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开发区招商引资带来的土地大面积开发,近郊农民通过转让土地获益较多,加之农民普遍依靠发展加工业、运输业、建筑业及经商等产业,农业收入占家族收入的比重较小,所以从总体上来说,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和取消农业税对农民收入 1

影响较为有限,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的亩均税费负担由46元下降到27元,按照亩均负担折合人均负担进行换算,人均负担为37元。从2004年起开发区取消农业税,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085元,只占到1.2%。结合开发区17个行政村的普遍经济状况,我们认为取消农业税对农村经济发展、村级政权运转及农村不卫生、教育、社会保障及债务解决情况影响不大。

取消农业税对开发区财政收入的影响也是有限的。以2003年为例,当年农业税收入113万元,财政总收入7318万元,只占1.54%。免除农业税后,通过上级转移支付及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扩大本级财政收入来源,完全可以弥补这个缺口。

1、免农业税对农民生产生活影响不大。超过80%的农户反映免农业税对自己生产、生活影响不明显,这个调查结果说明被调查者主要是从经济方面考虑免征农业税的影响。近几年农业税逐年减少,开发区农村调查表明: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085元,农业税费支出为人均37元。按此税赋水平免征后,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仅为1.2%。在龙田、使赵等一些较富裕村,农业税一直由村集体代缴,农民早已不直接缴纳农业税。总体说来,免征农业税对开发区农民家庭经济影响有限,对多数农民生产生活影响不明显。

2、超过半数农民愿意保持“兼业”状态。在所调查的农户中

大多数农户愿意保持“半种田、半务工”的兼业状态,不敢轻易丢掉田地。他们认为:在家种田可以“手中有粮心不慌”,出外打工可以“外出挣钱好盖房”。只有少数农户“愿意在家务农”,这部分农户大多缺乏技术、年纪偏大且体弱多病,“离开土地就无法生存”。少部分种粮规模较大的农户,尝到了规模种植的甜头,不愿外出。他们说:“现在农业税免了,国家还发粮食补贴,种地不错,况且外出打工也不容易”。一些较富裕的农户表示“不愿意在家务农”,这部分农户有文化且年轻力壮,目前大部分时间在外务工,经商或从事建筑、运输等行业。

3、对部分贫困村运转影响较大,典型的是上营村,这个村全村人口1130人,人均耕地面积2.5亩,属耕地相对较多的村子,但因为离正在开发的地段较远,集体经济发展落后,村干部认为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和免征农业税对村级经费影响较大,1999年至今村干部未领到工资,累计欠发达35万元;民办教师工资欠发20万元;60岁以上的老人没有发放养老金,这种情况在开发区17个村中是少有的;村所欠外债达140万元,主要是建设新校、兴修水利和埋设电缆所欠的材料费和人工费。取消三提五统和农业税后,村级收入大幅度减少,农民们旧的欠账收不上来,筹资筹劳异常困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以及公益事业投资缺乏,许多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4、免税有利于社会稳定。许多农村干部表示:免征农业税后提高了政府的凝聚力,密切了政府和群众、干部和群众的关系。西荣村一位干部说,“过去税费高,收缴难度大,村干部的主要任务就是催粮派款,欠账是普遍现象,因此引发矛盾,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免征农业税,能消除催粮派款工作带来的不良影响,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

5、现行农业补贴的方式。

一是对所有大秋作物均实行粮食直补。国家规定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小麦每亩10元,玉米每亩5元。为进一步调动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开发区结合农作物种植现状和本级财政状况,除国家规定的补贴外,对种植谷子、大豆等其它大秋作物同时实行直接补贴的办法,补助的额度为每亩5元,2005年下达粮食直补资金22万元,其中小麦直补资金2万元,玉米直补资金17万元,其它大秋作物直补资金3万元。

二是村级对农民的种粮补贴方式。一些较富裕的村子,如使赵、龙田、高村,采取多种方式对农民进行补贴,如村集体购买种子、化肥、农药、地膜,以平价方式销售给农民,补贴部分差价和运费,使赵村2005年此项开支达3.5万元;对农田灌溉的间接补贴,对农民只收取部分费用,电费和部分消费由村级负担。

三是县级、村级、农民三者相结合的补贴方式。在实施农村

节水灌溉工程的过程中,采取了政府资助一块,村级自筹一块,农民负担一块的办法,在南六堡、杨盘等村建设了农田节水灌溉工程,2004至2005年,财政用于节水灌溉工程的支出达到89万元。

6、现行的转移支付政策存在缺陷。一方面是总量不足,无法满足村级政权所需;另一方面是一刀切的平均发放办法解决不了富村越富,穷村越穷的问题。

2004年开发区17个村的转移支付总额为114.57万元,平均每个村的转移支付额为6.74万元,上级下达数为76万元,本级配套38.57万元。特别是在上营、西荣等一些相对贫困的村子里,收入较少,债务较大,转移支付只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面临的实际问题。

现行的转移支付测算办法按照人口数测定转移支付额,未考虑村与村之间自然条件、富裕程度、教育卫生等现状,县级财政无法对相对贫困的村给予政策倾斜,贫困村的农民收入、村级政权运转、教育状况、卫生医疗状况处于落后状态。而一些富裕村则不在乎转移支付资金,存在胡支乱花,管理不严的漏洞。

三、意见和建议

1、实施政府职能转变。取消农业税后,乡镇与村级该干什么?换句话说,其职能如何界定,要重新寻找工作重点,立足实

际为农民服务,由原来的“促农增产”变为“促农增收”,由原来的“催耕催种”变为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自主种植,自主经营,自觉调整种植结构,这首先取决于乡村干部的政治、文化、技术素质,因此大力组织形式多样的培训,提高干部素质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2、配套改革应及时跟进。税费改革和全面取消农业税后,村级的事权没有减少反而增加,支出没有压缩反而膨胀,而财权又相对集中在上级部门,应该进一步明确村、乡、县各级的事权,对于涉及村民自治的一些事权财权,乡、县级不应过多干涉,现行的村财乡管模式值得商榷,应该把更多的精力转向为村级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上来,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逐步提高农村自我约束,自我调整,自主发展的能力,不能简单地把管理服务变为审批监督。

3、完善财政体制。农村的教育、医疗、道路、吃水、文化等属于社会公共产品,理应由政府财政来保障,应逐步完善专项补助、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特别是加大对一些贫困村的教育和公益事业支持力度,推行农村合作医疗改革,以求得公共产品在全社会的平衡。

二〇〇六年三月十五日

第三篇:财政部门内部监督调研报告

财政部门内部监督调研报告范文

财政部门内部监督调研报告范文

摘要:我县财政部门内部监督的现状、财政部门内部监督的有关问题、对财政部门内部监督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内部监督现状;内部监督问题;内部监督思考

一、我县财政部门内部监督的现状

内部监督是完善财政管理、保障财政资金、财政干部双安全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县的具体做法:一是由监督检查科牵头每年按不低于30%的比例对局机关科室和财政所财务收支、预算执行、内控制度执行等进行综合检查。资金流量大、社会关注度高的重点岗位、关键环节是检查的重点,通过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漏洞和风险点,提出整改建议,促进本系统人员和资金的安全管理工作。二是开展中层干部离任审计工作。为加强对财政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正确评价中层干部任期内经济责任,促进财政干部勤政廉政,我县出台了《**县财政局中层干部离任审计工作制度》,规定中层干部离任必审,审计内容主要对离任所长任期内特别是近三年财政收支、审批事项、制度建设和日常人、财、物管理工作中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内部管理制度的情况。

通过近年来我们对局机关部分科室以及乡(镇)财政所的财务收支、内部管理情况的检查情况来看,虽然没有发现较大的违规违纪问题,但在有些方面仍需引起足够重视,例如:内部管理制度执行得还不够严格、会计基础工作不够规范、支出审核要进一步完善、部分开支手续不完备等等。这些问题一方面显示了内部管理的松懈,另一方面也提示加强财政内部监督的必要性。

二、财政部门内部监督的有关问题

(一)对内部监督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尚未建立严格的内部监督机制

内部监督是财政部门自我预防和自我纠正的机制,其存在目的是堵塞日常管理漏洞,保障财政资金运行安全。但在实际工作中,内部监督的重要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对其重要性并未得到财政部门的一致认可。不少人认为财政内部监督可有可无,或者认为多此一举,属于没事找事,或者认为财政部门一家亲,财政部门内的监督检查就是一种不信任,是找茬、挑毛病、故意整人等,从而对内部监督检查不以为然、不积极配合、甚至不屑一顾。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开展有效的内部监督时,必须了解被查方的情况,需要相关科室提供足够的信息资料,否则内部监督很难得到有效落实,无法实现真正的的事前、事中监督。另外,监督部门与各业务科室的同级关系,也使得监督工作开展得很被动,往往需要一把手重视、各分管领导的协调,才能得以顺利进行。至今,尚未形成一种严格的、能够自觉执行的内部监督机制。

(二)内部监督的有效性未能充分显现

当前,财政内部监督工作存在的普遍问题,一是如何提升监督层次,即由纠错型向控制型、由检查型向复核型、由静态向动态、由感性向理性转变。二是如何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紧扣财政内部监督工作的主旨与核心,删繁就简、突出主攻方向,配置优质检查资源,聚焦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在关注风险、舞弊的控制方面,内部监督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三)内部监督手段落后于现代财政管理

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普及对传统财政监督方式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如“金财工程”的逐步实施,财政管理的网络化,为资金的快速交易提供了便利。适应现代财政管理技术发展,加强对资金跟踪、管理、监督,成就了以“过程”为核心的现代监督理念。但是,当前的内部监督手段还比较落后,没有充分利用内部网络技术及时获取有效的监督信息。监督检查工作仍然是以事后为主,依赖“等、靠、要”,很少做到事前、事中监督检查。主要是通过对业务科室的会计核算资料、预算执行结果等情况进行内部监督,获取内部相关管理信息,这种事后监督、查错防弊做法,无法充分发挥财政监督应有的作用,难以适应现代财政管理的发展需要。

三、对财政部门内部监督的思考与建议

(一)提高对内部监督重要性的认识

财政部门是政府的理财单位,掌握着大量的财政资金,如果不能充分认识到内部监督的重要作用,内部监督可有可无的话,容易出现灯下黑。内部监督一旦失控,不仅会造成财政资金的巨大损失,还会严重影响财政部门的工作形象,损害财政改革事业。因为财政部门作为维护财经法纪的单位,自身守法不严,执法不正,不自觉树立良好的部门形象,又如何监督和管理其他单位。

认识到内部监督的重要性后,在实施内部监督时,还需要把握“三性”原则。即,财政部门的内部监督应符合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首先,强化关键岗位制衡的重要性,内部监督对此应给予高度关注。其次,在合理分权和适当授权的基础上,对分权和授权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督,以防止分权、授权执行的偏离,导致风险、舞弊发生的几率增加。再次,建立及时、客观、准确的风险、舞弊评估报告制度,为领导正确决策,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服务。2011年我局根据机构改革“三定方案”,科室职能作了调整,目前急待调整并出台与科室职能相适应的财政部门内控制度是做好内部监督的关键及依据,监督检查部门也应积极探索建立规范的内部监督工作机制,把业务科室制定政策的科学性、执行政策的规范性、内部管理的完善性作为内部监督的重点,建立健全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财政运行机制。

(二)健全财政监督机构,提高监督队伍素质 随着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加强内部监督检查,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以保障财政改革稳步推进,已经成为财政内部监督的一个重要任务。健全财政监督机构,加强对财政监督人员的业务培训,努力造就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良的财政监督队伍,是有效开展财政部门内部监督的保证。财政监督人员在负责外部监督检查工作的同时,应切实履行内部监督的重要职能。一是充分发挥科、所负责人对本科所内部监督检查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建立内部监督检查负责人专题会议制度,定期通报内部监督检查情况,研究内部监督检查工作重点和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二是财政部门内部各业务科室和财政所设立内部监督检查联络员,协助配合财政监督机构开展内部检查工作。三是监督检查人员应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改进工作方式,正确处理检查与被检查的关系。财政内部监督检查应注意将发现、查找问题与善于总结肯定成绩有机结合,不可偏废。内部监督绝不是一味挑毛病、找问题,在客观、准确查找问题、漏洞、薄弱环节的同时,不要忽略发现和总结那些认真履责、爱岗敬业、坚持原则、严格把关、热情服务、严谨高效的人和事。注意总结推广财政内部管理中的好做法,彰显和发挥内部监督的正面示范和引导作用。

(三)创新检查手段,重视成果利用,提高内部监督效率

1、重视信息技术运用,提高检查效率

有效的内部监督必须是实时监督,是对财政业务运行过程的动态监督。因此,需要着力调整内部监督的布局,创新监督手段,重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增强财政内部监督的即时性。当前在内部监督工作的开展中仍主要使用传统的查账方法,对问题的揭示、纠正、预警等难以体现内部监督的及时原则。因此要充分利用现有财政信息平台,与相关业务管理系统对接共享,实现监管信息数据的采集整理、汇总查询、比对分析、报表管理和风险预警自动化,提高监管信息化水平,为日常监督提供技术支撑,真正做到由事后检查向事前、事中转变,关口前移。

2、重视检查成果利用,提升检查权威

一是财政监督机构应定期回访被检查单位整改落实内部监督检查处理意见和管理建议的情况,定期检查审计机关和上级财政部门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建立内部监督检查专题报告制度,定期对内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二是建议将内部检查结果就作为科所加强预算管理、评选先进和干部考核、奖惩的参考依据,切实提高内部监督检查的权威,充分发挥检查实效。)

第四篇:取消农业税和村级区划调整后农村基层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全面掌握取消农业税和村级区划调整后农村基层工作情况,有关部门成立调研组,采取集中座谈、个别走访和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全县19个乡镇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建制村和村干部职数大幅精减,行政成本有所降低。村级区划调整和换届选举后,全县有建制村179个,社区居委会39个,村(居)总数由447个减少为218个,减幅达51.2%;有支村两委干部966人,实现村书记、主任“一肩挑”的33个村,社区居委会干部182人,村居干部总数由1751人减少为1148人,减幅达34.4%。干部职数的减少,有效整合了村级资源,减少了行政成本。

2、村干部结构优化,素质明显提高。村级班子换届选举全部采用“两推直选”,村干部年龄层次和文化结构等方面得到全面优化,能力和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全县现任村干部中,45岁以下占60%,平均年龄进一步下降,全县有151名新人当选成为村干部,其中有相当部分为经济能人。

3、村干部士气高涨,工作作风更加务实。经过优中选优,现任村干部得到了上级和基层群众的广泛认同,荣誉感和自豪感倍增,工作作风上更加务实。据调查,大部分行政村(社区)制定了村级发展规划和干部任期目标,特别是建整扶贫村,信心更足,思路更明。

二、主要问题

1、农业税尾欠多,村级债务包袱重。调查的32个村负债总额为864万元,平均每村负债27万元,负债率81%。多数村负债是因村办企业欠款、“普九”达标建校、公益事业建设、农业税尾欠、选举经费支出等。以前我县大部分村为完成农业税任务借用银行贷款垫付,而大量尾欠未收上来。如雨敞坪镇有的村农业税尾欠达17万多元。对此,已交税的群众反映十分强烈,认为做老实人吃亏,对村上的工作不太支持。

2、村级管理和服务难度增加。一是管理难度加大。据统计,我县现有村(社区)人口在3000人~4000人的84个,4000人~5000人的28个,5000人以上的14个。有的村计划生育对象有上千人;有的村党员有100多人,部分党员、组长在外打工,管理难以到位。二是工作协调乏力。大部分村的工作还处在“磨合”期;村民在村干部用人、公益事业、村部设置等方面,仍然存在甲村乙村的明显界限。三是公益事业建设难以为继。因村级收入来源少,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困难,“一事一议”筹资渠道难落实等种种原因,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难组织。四是工作压力较大。上级职能部门的各项指标任务十分压头,各类检查较多,村干部感到压力很大。

3、村级经济实力较弱。我县大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据调查,我县莲花镇辖17个村,年集体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就占了13个,区划调整前,全县村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按每个村5000元办公经费,村干部工资每村4名职数、每人每月350元标准拨付,全县共915.6万元,平均每村2.18万元;社区居委会按每年2万元核拨,共54万元。现在由两个村或三、四个村分担的刚性支出如队伍管理、基础设施投入、五保户供养等费用并没有减少。据格塘乡反映,该乡8个村平均每村每年工作需资金15万元左右。

4、村干部待遇问题急需落实。村级区划调整后,村干部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但待遇较低。从去年选举至今,各项待遇未明确,他们要求提高在职村干部的工资水平,办理养老保险。此事如不能尽快解决,势必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5、村干部和农民法制意识有待提高。我县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加剧,有的村民法律意识淡薄,致使土地纠纷频频出现。有的村干部,恣意制定一些土政策和土办法,如有的村规定户口迁入的要先交4000元到村委会。村干部和村民的法制意识亟待提高。

三、几点建议

1、制定村干部行为规范,提高村干部工作待遇。建议县里出台村干部行为规范,尽快出台明确村干部工作待遇的文件,包括工资水平、养老保险金、退职退休安置补偿办法等方面。村干部工资可分为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奖励工资等三项,基础工资和补助工资按月发放,奖励工资由乡镇政府按工作实绩发放。在职村干部养老保险标准可依照现行企业为职工投保标准,按比例由县、乡、村、个人四级分担。

第五篇:取消农业税和村级区划调整后农村基层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全面掌握取消农业税和村级区划调整后农村基层工作情况,有关部门成立调研组,采取集中座谈、个别走访和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全县19个乡镇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建制村和村干部职数大幅精减,行政成本有所降低,取消农业税和村级区划调整后农村基层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村级区划调整和换届选举后,全县有建制村179个,社区居委会39个,村(居)总数由447个减少为218个,减幅达51.2%;有支村两委干部966人,实现村书记、主任“一肩挑”的33个村,社区居委会干部182人,村居干部总数由1751人减少为1148人,减幅达34.4%。干部职数的减少,有效整合了村级资源,减少了行政成本。

2、村干部结构优化,素质明显提高。村级班子换届选举全部采用“两推直选”,村干部年龄层次和文化结构等方面得到全面优化,能力和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全县现任村干部中,45岁以下占60%,平均年龄进一步下降,全县有151名新人当选成为村干部,其中有相当部分为经济能人。

3、村干部士气高涨,工作作风更加务实。经过优中选优,现任村干部得到了上级和基层群众的广泛认同,荣誉感和自豪感倍增,工作作风上更加务实。据调查,大部分行政村(社区)制定了村级发展规划和干部任期目标,特别是建整扶贫村,信心更足,思路更明。

二、主要问题

1、农业税尾欠多,村级债务包袱重。调查的32个村负债总额为864万元,平均每村负债27万元,负债率81%。多数村负债是因村办企业欠款、“普九”达标建校、公益事业建设、农业税尾欠、选举经费支出等。以前我县大部分村为完成农业税任务借用银行贷款垫付,而大量尾欠未收上来。如雨敞坪镇有的村农业税尾欠达17万多元。对此,已交税的群众反映十分强烈,认为做老实人吃亏,对村上的工作不太支持。

2、村级管理和服务难度增加。一是管理难度加大。据统计,我县现有村(社区)人口在3000人~4000人的84个,4000人~5000人的28个,5000人以上的14个。有的村计划生育对象有上千人;有的村党员有100多人,部分党员、组长在外打工,管理难以到位。二是工作协调乏力。大部分村的工作还处在“磨合”期;村民在村干部用人、公益事业、村部设置等方面,仍然存在甲村乙村的明显界限。三是公益事业建设难以为继。因村级收入来源少,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困难,“一事一议”筹资渠道难落实等种种原因,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难组织。四是工作压力较大。上级职能部门的各项指标任务十分压头,各类检查较多,村干部感到压力很大。

3、村级经济实力较弱。我县大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据调查,我县莲花镇辖17个村,年集体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就占了13个,区划调整前,全县村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按每个村5000元办公经费,村干部工资每村4名职数、每人每月350元标准拨付,全县共915.6万元,平均每村2.18万元;社区居委会按每年2万元核拨,共54万元。现在由两个村或三、四个村分担的刚性支出如队伍管理、基础设施投入、五保户供养等费用并没有减少,调查报告《取消农业税和村级区划调整后农村基层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据格塘乡反映,该乡8个村平均每村每年工作需资金15万元左右。

4、村干部待遇问题急需落实。村级区划调整后,村干部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但待遇较低。从去年选举至今,各项待遇未明确,他们要求提高在职村干部的工资水平,办理养老保险。此事如不能尽快解决,势必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5、村干部和农民法制意识有待提高。我县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加剧,有的村民法律意识淡薄,致使土地纠纷频频出现。有的村干部,恣意制定一些土政策和土办法,如有的村规定户口迁入的要先交4000元到村委会。村干部和村民的法制意识亟待提高。

三、几点建议

1、制定村干部行为规范,提高村干部工作待遇。建议县里出台村干部行为规范,尽快出台明确村干部工作待遇的文件,包括工资水平、养老保险金、退职退休安置补偿办法等方面。村干部工资可分为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奖励工资等三项,基础工资和补助工资按月发放,奖励工资由乡镇政府按工作实绩发放。在职村干部养老保险标准可依照现行企业为职工投保标准,按比例由县、乡、村、个人四级分担。

2、出台全县农业税尾欠收缴办法。农业税尾欠现象十分普遍,清缴难度大,但急待解决,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县开展征缴农业税尾欠的集中宣传,营造工作氛围。二是制定农业税历欠征缴办法。要分类制订征收措施,如经济困难确实支付不起或其他情况特殊的可以适当减免,对有支付能力的必须收取。三是加大执法力度。对故意欠缴、抗缴的要依法强制执行。通过征缴农业税尾欠,可以化解一部分村级债务,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3、优化村级工作环境。上级部门要减少检查、达标、评比活动,减轻基层压力,逐步实现村级“零招待费”。对党支部、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综合治理等部门的活动室可通过协调运行将其统一起来。开发地带要坚持“先安置后启动”的原则,充分考虑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要加快乡镇人事制度改革。调整机构设置,明确岗位职责,促使干部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实行竞争上岗,精简人员,提高素质,培养一支服务水平高的队伍。要加大并组工作力度。指导各村结合实际,按照山、田、水、土权属不变,成型成片便于管理,不打破原有水利水系,坚持原有经济收益不变以及五保户供养渠道不变的原则,对村民小组进行适当撤并;通过民主选举,提高党员担任村民组长的比例。要稳步推进计生工作体制改革。建议村级计划生育日常工作以村为主,违反计生条例的流出对象的管理工作由乡镇负责;加大计划生育抚养金的征收力度,重点监控逃避征收行为。

4、规范村级管理和队伍建设。一是大力推进“一制三化”进程,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级党务和村务的决策、管理、监督等制度。二是健全妇代会、共青团、治保会、调解会、计生协会等村级配套组织,发挥其在村级事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三是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分层次、分类别建立健全村干部和村组骨干的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实现权利与义务、履职情况与工资待遇挂钩。四是创新基层党组织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试点设立村党总支,下设党支部;试点设立党小组,组织活动以党小组为单位开展,支部主要对党小组进行管理;试点党代表联系党员制度,支部活动主要通过党小组长和党代表组织开展。通过创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5、提高乡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素质。一是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素质培训工作,将乡村两级干部培训纳入干部培训计划,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其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二是要加强乡村两级干部的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和法治意识;三是要加强村民遵纪守法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教育活动;四是要加强正面宣传引导,树立各方面的典型和榜样,制订和完善村规民约,组规民约,淳化民风。

下载财政部门关于取消农业税对农村产生影响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财政部门关于取消农业税对农村产生影响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取消农业税后基层农村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取消农业税后基层农村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取消农业税后基层农村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民负担轻重问题,是衡量一个政党执政能力大小,一个国家治国方略优劣的尺度,也是关系国家前......

    取消农业税和村级区划调整后农村基层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5篇可选)

    取消农业税和村级区划调整后农村基层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取消农业税和村级区划调整后农村基层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2007-02-02 21:56:35为全面掌握取消农业税和村级区划调......

    妇联对农村家庭暴力调研报告

    家庭暴力,特别是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问题,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家庭暴力问题逐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对妇女的暴力,是侵犯妇女人权、摧毁妇女的自信心和尊严、......

    对农村防火的调研报告

    对农村防火的调研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对农村防火的调研报告2010-06-29 19:07:26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对农村防火的调研报告对农村防火的调研报告(2)近年来,随着改革......

    2006取消农业税后基层农村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民负担轻重问题,是衡量一个政党执政能力大小,一个国家治国方略优劣的尺度,也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民族兴衰的大事。2006年我们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这是党和国家为减轻农......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调研报告

    关于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的调研报告 ——群文近年来,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出现大量剩余,并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为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和地方......

    农村调研报告

    农村调研报告农村调研报告按照县第十期青干班的计划安排,xx镇调研组一行五人通过走访和座谈等形式对xx镇的农村工作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xx镇农村工作的基本情......

    对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调研报告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村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民的身心健康,同样也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我们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