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基层体制机制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基层体制机制的调研报告
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补足这条经济社会发展“短腿”中的“短腿”,对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过调研,现就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基层体制机制报告如下。
一、全区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全
区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34所,其中电大1所、中职学校2所、中学1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小学185所、幼儿园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民办教育学校(园)18所;有在校学生106854人,其中公办教育104515人、民办教育2339人;有正式在编教职工5033名。
全区有区级医疗卫生单位6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乡镇卫生院27个、村卫生室158个、卫生点17个;现有医疗卫生人员1350人,其中乡镇卫生人员561人;另聘有乡村医生364人。
全区各街道、镇、乡都设有文化卫生服务中心,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共有125人,其中文化专干60人。
(二)主要成绩
新区建立以来,全区教育系统着力完成了四大历史性任务:基本偿清核定的“普九”欠债,消除了16956平方米d级危房,完善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基本解决代课教师问题。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教育比例达到85.17%。建成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1所、市级重点中学2所。高考各项指标连续七年位居渝东南榜首,其中高考上线率达85%,比重庆市平均上线率高27.1个百分点,录取率达78.5%,比重庆市平均录取率高9个百分点。探索形成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一机三用”模式成为全国先进。
农村卫生工作运行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政府在农村卫生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明显加强,农村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得到了较好体现。与比较,全区乡镇卫生院门诊人次、住院人次、业务收入和职工工资分别增长33.98%、303.8%、214.5%和228.94%,药品收入占医药收入的比例从76.22%下降到了58%。与比较,参合农民人均年门诊次数从0.83次上升到2.98次,生病住院率从2.1%上升到了6.7%,医疗服务需求大大提高。有效控制医疗服务成本,使农民的医药费用负担减轻,与比较,我区乡镇卫生院门诊次均处方费用从21.30元降到了17.45元,次均住院费用从518元降到了481.44元;村卫生室门诊次均处方费用为11.35元。与比较,免疫规划接种率从85%上升到96.33%、住院分娩率从49%上升到86.17%、孕产妇死亡率从132/10万降至49.63/10万、婴儿死亡率从25‰降至9.93‰。经过7年的努力,我区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在全市推广,新农合工作被国家卫生部、发改委等八部委表彰为全国新农合先进区县。
文化设施建设有所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城乡群众文化生活较为丰富多彩。民族文化宫已建成投入使用,完成了濯水等18个镇乡综合文化站建设,完成了城区支中心和两河等5个镇乡基层服务网点建设。打造了乡村文化节和武陵文化广场等群众文化品牌。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申报和保护工作,成功申报《南溪号子》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名录,同时,《中塘向氏武术》、《后坝山歌》入选市级保护项目。组织编写了《南溪号子》民歌集等地方文化教材。全区民族文化建设获国家级奖项10余项,市级奖项40多项,一批文艺新作在中央电视台和国家级刊物播出、发表。精心组织实施了送书、送戏、送电影到农村、学校、工地的工作,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城乡文化交流。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教育、卫生、文化发展上存在三大困难。一是投入严重不足。“十一五”期间,全区教育预计总共需投入建设资金44500万元,其中新一轮城区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工程13800万元、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8500万元、职业教育基地建设16000万元、教育信息化工程3700万元、农村教师安居工程1500万元、其他建设项目1000万元。区本级财政将安排2亿元,区教委争资1.5亿元,尚有1亿元资金缺口。据统计,我区人均卫生事业费只有27.58元,处全市中下水平,与先进区县差距更大。农村卫生补助政策尚未完全落实,投入严重不足,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长期以来只能靠医疗服务收入(主要是药品收入)生存,乡镇卫生院控制服务成本与支出增长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医务人员收入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工改”后医务人员增资部分未落实,影响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成果难以巩固;政府对村卫生室的投入不足问题尤为突出,村卫生室建设长期没有专项经费,对乡村医生的经费补助与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职责极不适应。全区
第二篇: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基层体制机制调查报告
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补足这条经济社会发展“短腿”中的“短腿”,对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过调研,现就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基层体制机制报告如下。
一、全区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全区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34所,其中电大1所、中职学校2所、中学1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小学185所、幼儿园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民办教育学校(园)18所;有在校学生106854人,其中公办教育104515人、民办教育2339人;有正式在编教职工5033名。
全区有区级医疗卫生单位6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乡镇卫生院27个、村卫生室158个、卫生点17个;现有医疗卫生人员1350人,其中乡镇卫生人员561人;另聘有乡村医生364人。
全区各街道、镇、乡都设有文化卫生服务中心,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共有125人,其中文化专干60人。
(二)主要成绩
新区建立以来,全区教育系统着力完成了四大历史性任务:基本偿清核定的“普九”欠债,消除了16956平方米d级危房,完善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基本解决代课教师问题。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教育比例达到85.17%。建成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1所、市级重点中学2所。高考各项指标连续七年位居渝东南榜首,其中高考上线率达85%,比重庆市平均上线率高27.1个百分点,录取率达78.5%,比重庆市平均录取率高9个百分点。探索形成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一机三用”模式成为全国先进。
农村卫生工作运行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政府在农村卫生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明显加强,农村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得到了较好体现。与比较,全区乡镇卫生院门诊人次、住院人次、业务收入和职工工资分别增长33.98%、303.8%、214.5%和228.94%,药品收入占医药收入的比例从76.22%下降到了58%。与比较,参合农民人均年门诊次数从0.83次上升到2.98次,生病住院率从2.1%上升到了6.7%,医疗服务需求大大提高。有效控制医疗服务成本,使农民的医药费用负担减轻,与比较,我区乡镇卫生院门诊次均处方费用从21.30元降到了17.45元,次均住院费用从518元降到了481.44元;村卫生室门诊次均处方费用为11.35元。与比较,免疫规划接种率从85%上升到96.33%、住院分娩率从49%上升到86.17%、孕产妇死亡率从132/10万降至49.63/10万、婴儿死亡率从25‰降至9.93‰。经过7年的努力,我区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在全市推广,新农合工作被国家卫生部、发改委等八部委表彰为全国新农合先进区县。
文化设施建设有所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城乡群众文化生活较为丰富多彩。民族文化宫已建成投入使用,完成了濯水等18个镇乡综合文化站建设,完成了城区支中心和两河等5个镇乡基层服务网点建设。打造了乡村文化节和武陵文化广场等群众文化品牌。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申报和保护工作,成功申报《南溪号子》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名录,同时,《中塘向氏武术》、《后坝山歌》入选市级保护项目。组织编写了《南溪号子》民歌集等地方文化教材。全区民族文化建设获国家级奖项10余项,市级奖项40多项,一批文艺新作在中央电视台和国家级刊物播出、发表。精心组织实施了送书、送戏、送电影到农村、学校、工地的工作,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城乡文化交流。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教育、卫生、文化发展上存在三大困难。一是投入严重不足。“十一五”期间,全区教育预计总共需投入建设资金44500万元,其中新一轮城区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工程13800万元、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8500万元、职业教育基地建设16000万元、教育信息化工程3700万元、农村教师安居工程1500万元、其他建设项目1000万元。区本级财政将安排2亿元,区教委争资1.5亿元,尚有1亿元资金缺口。据统计,我区人均卫生事业费只有27.58元,处全市中下水平,与先进区县差距更大。农村卫生补助政策尚未完全落实,投入严重不足,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长期以来只能靠医疗服务收入(主要是药品收入)生存,乡镇卫生院控制服务成本与支出增长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医务人员收入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工改”后医务人员增资部分未落实,影响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成果难以巩固;政府对村卫生室的投入不足问题尤为突出,村卫生室建设长期没有专项经费,对乡村医生的经费补助与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职责极不适应。全区 力争在明年内完成所有乡镇文化站建设,但现有资金(每乡镇20万元)只能解决文化站办公、活动用房及配备部分设备设施,如何保障后续资金投入,充分发挥文化站功能作用,为基层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还存在较大困难。
二是基础设施设备差。我区现有学生10.7万人,而学校占地总面积仅为147.9万平方米,生均占地与国家标准相差较大,学校教学用房极度紧张,形成了大量的“大班额”,小学约占34%,初中约占56%。教学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常规电教、实验教学、图书、音体美卫劳科技等仪器设备配置较差,村小更为突出,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近几年加大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一定程度改善了农村居民就医条件,但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我区农村卫生基础仍然薄弱,主要表现为偏远、贫困人口对卫生服务的利用能力较差,可及性较弱,调查结果显示,我区住户到达最近医疗点的距离在1公里以内的仅占28.67%,离最近医疗点的距离在5公里及以上的比例达15.17%,到最近医疗点的时间在30分钟及以上的比例高达52.17%。
三是农村教师、卫生人员、文化工作者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首先是现有教师结构性矛盾突出。全区35周岁以下教师仅占教师总数的46.81%,大多数教师的第一学历是中师,很多教师都是参加工作后再修完第二、第三学历,教师中中文、政史等专业过剩,数学、英语、物理等专业紧缺,教学中存在跨专业教学的现象。其次是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城区聚集了60%以上的卫生技术人员,仅服务20%左右的人口,乡镇只有40%的卫生技术人员,却服务80%的人口,同时乡镇卫生人员学历普遍较低,还有相当比例的人员不具备执业资格,但又占着编制,新的大中专毕业生进不来。村医素质更低,部分行政村因找不到合格的村医而无法设置村卫生室。再次是文化站工作人员严重错位,街道镇乡所设的文化卫生服务中心是一个从事多种工作的机构,造成了对文化工作的削弱,文化专干不专的现象较为普遍。同时由于近几年机构改革中人员变化大,在现有的60名文化专干中,仅有8人受过1次以上的专业培训,绝大多数人员从事文化工作时间较短,未受过专业培训,业务素质普遍较低。
2.在农村教育运行中存在三大问题。一是中小学布局不合理。建区以来,我区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和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的原则,将原来的31所初级中学调整为19所,50所镇、乡中心校调整为34所,274所村、完小调整为157所,整体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但是,随着学龄人口不断变化和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举家外迁的农村人口逐年递增,部分农村学校生源不足,个别村小一个班2—3年仅招几名学生,教学成本太高,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极不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是寄宿制学校建设起点低。由于我区系以前“普九”的区,“十五”期间国家二期“义教”工程没有给我区安排专项资金,农村中小学寄宿制条件没有得到改善,多数寄宿制学校都是把学校功能用房改作学生宿舍、食堂,其生均面积低于国家规定标准。现有学生生活服务用房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生活需求,严重制约寄宿制学校的发展。
三是留守儿童管理难。据不完全统计,我区现有留守儿童1万余名,其中双亲长年外出的4000余名,绝大部分农村中小学只负责对学生上学期间的管理,而在放学后和节假日就无人管理和照顾,加之校园外部环境复杂,部分学生出现了“5+2=0”现象。
3.在文化站管理上体制不顺,缺乏活力。现行的管理模式中,人、财、物、事都由乡镇直接管理,文广局虽然对文化站具有业务指导职能,但力度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统筹调配人员,不能形成人员合理流动机制,没有生机和活力。
二、建议意见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责,合理布局农村中小学,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
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各街道办事处、镇、乡人民政府要切实负责组织适龄儿童入学,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维护学校的治安和正常教学秩序,治理校园周边环境,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切实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为了减少结构性浪费,提高规模办学水平,对农村中小学布局应适度调整,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步伐。对初中学生年招生规模不足100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取消其初中部,将其初中学生及教师一同并入就近中学;对学生总规模在500人以下的初级中学,从今年秋季开始停止招生,将其招生范围划归相应中学,有效整合初中教育资源;对部分生源较差的村小予以撤销。同时加大对中心校、完小的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农村小学生住读和留守儿童托管。
(二)合理分配教学资源,确保均衡发展
我们要吸取以往的教训。现在出现的“大班额”、昂贵的择校费等问题,都是我们办的那些重点中小学所造成,教学资源都向这些重点中小学倾斜,不讲究合理布局,各学校平衡发展,导致生源都拥入重点中小学,跨地区读重点中学。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吸取这个教训,今后一定要尽可能地合理布局学校,合理分配教学资源,促进各学校的平衡发展。
(三)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完善投入机制并用好这些投入
教育上1亿元的资金缺口,需要加大投入。财政要对农村卫生组织形成补偿机制,由政府承担农村卫生组织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卫生服务的人力成本和物耗成本。乡镇卫生院的房屋建设、设备配置、人员经费,应该由区财政全额预算解决。村卫生室的房屋建设、设备配置,原则上也应以财政投入为主。乡村医生的劳务经费和社会保险经费,建议由区财政按不低于村“三职”干部的标准给予补助。在完善农村卫生补偿机制的同时,建立健全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机制,让农村卫生组织在公益性、福利性主导下健康发展,既要坚决纠正农村卫生组织在利益驱动下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做法,也要着力提高经济收益。在加大投入的同时,也要用好这些投入。要引入民营机制发展我区社会事业,鼓励民营参与,我区民营医院没有国家大规模投入,却不断发展壮大,其运作机制和体制值得我们很好借鉴。
(四)改革和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体制
要推进乡村两级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强化乡镇卫生院管理村卫生室的责任。明确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职责,把村卫生室作为乡镇卫生院功能在村级的延伸,实现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人、财、物统一管理,实行乡村医生工资制、养老保险制以及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统一核算,理顺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的关系。明确村卫生室产权由乡镇卫生院所有,优化乡村医生队伍年龄和知识结构,乡村医生纳入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但不占用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加大对农村卫生人员的培训,提高现有卫生人员素质。畅通医疗卫生单位的进人渠道,突破现行人事政策,允许医疗卫生人员在卫生系统内部合理、有序流动。引进民营医院的用人机制,对紧缺人才和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要制定确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真正做到“引得进”和“留得住”。
(五)改革乡镇文化站管理体制,加快乡镇文化站阵地建设,创新农村文化活动方式,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内容
实行“条管为主,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将乡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归口区文广新局主管,各街道办事处、镇乡人民政府协管,以确保文化干部专职专责。制定长期规划,利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对文化专干进行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文化干部队伍。
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确保文化事业费的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的要求,保证对基层文化事业的投入。充分利用市委市政府支持乡镇文化站发展的契机,采取新建、购买、置换等多种方式力争在明年内完成全区所有街道、镇、乡的文化站建设。
要推进农村文化活动方式的创新。继续发展特色文化之乡和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传统特色艺术。努力搞好农村电影放映工作,鼓励发展庭院文化。持续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深入基层为群众送戏、送书、送电影、送文化科技知识,举办科普知识讲座、开展群众乐于参加的文体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第三篇: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研究调研报告
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研究调研报告
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研究调研报告
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四大任务之一,全面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xx县在全面分析当前人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党政人才引领xx科学发展、专业技术人才引领行业快速发展、技能人才引领技艺创新发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技能人才队伍引领技艺创新发展、社会工作人才引领服务社会发展等方面,做了一些调研和思考。
一、人才发展状况
近年来,xx县把人才作为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摆上更加突出位置,确立人才优先发展布局,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善于创新创业的优秀人才,为xx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更好的把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优势,xx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党政人才引领科学发展、专业技术人才引领行业发展、技能人才引领创新发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引领经济发展、农村实用人才引领创业发展、社会工作人才引领服务发展的“xx英才·创新创业”服务发展活动,这是新时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深化人才工作互动双赢的有效载体,是服务科学发展、服务基层干部、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举措,是推动xx经济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其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统筹引领xx科学发展。一是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深化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积极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经常化、制度化,建立和完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和评价标准,探索“干部能下”机制;二是结合好班子建设和班子考核,对排名靠后的县直单位和镇(街道)班子现场进行剖析,帮助其整改提高;三是引进高尖端人才来我县挂职服务。引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卢渊挂职副县长,其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四大重点区域、小城镇建设、商於古道旅游开发、西部花都项目建设和美丽乡村改造项目方案与设计,搭建市县与高校的交流合作,积极促成商洛市城市建设规划培训班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顺利开班。西安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曾凡奎挂职副县长,发挥了智力作用。中国社科院研究生杨斌任王塬村第一书记,引进扶贫资金200万元,筹建村级产业。
(二)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统筹引领行业快速发展。一是全面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和“十百千人才”工程,加强技术人才教育培训,改进完善各类专家人才选拔管理制度,推进专业技术职称和职业资格制度改革;二是依托行业人才服务团,深入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县人社局在全县拔尖专业技术人才中开展“五个一”主题活动,县农业局在全县农业技术人才中深入开展“两联系两服务促农增收”活动,县卫计局在卫计专业技术人才中开展“下乡义诊”、“技术练兵、岗位比武”和“优秀人才示范岗”活动。县科教局在系统中实施服务基层、服务薄弱学校、学科带头人工程,开展名师评选、赛教支教活动。县文广局组织文化专业人才开展文化下乡和全民文化创作活动,县科协组织优秀科技人才“三下乡”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xx涌现出了一大批引领行业快速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省“三五人才”、xx中学副校长刘成民作为导师和学科带头人,带出了一个优秀团队,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成绩显著,教学质量多次获省、市奖励,学校数学学科成绩连续20余年位居全市前列,教育教学成果获国、省十余项奖励。商镇中学教师周眈宏在教学质量、教研成果、科技发明、教具制作等方面先后获国、省、市140余次奖励,其编写的校本教材获省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并作为校本选修课程进入课堂,同时他培养出一大批小发明家,被誉为“商洛山中爱迪生”。
(三)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统筹引领技艺创新发展。一是发掘、整合现有资源,统筹社会培训资源,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培养机制、评价体系。以技师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乐于奉献的技能人才队伍;二是完善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和激励制度。实施职工素质提升计划,加大职工技能培训力度,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大练兵活动,规范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技术等级考试考评工作;三是政府引导参与支持技能人才创新创业。在政策扶持下,xx县秦鼎茶业有限公司创始人于国齐,于2015年通过技能创新生产的秦鼎翠芽、秦鼎红茶品牌分别获得农业部中国第三届茶博会金奖,刷新了商洛历届参评同时获得两项金奖的最佳纪录。
(四)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统筹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一是积极营造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人才成长机制,加大教育培养力度,提高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素质。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推进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者职业化、市场化进程;二是开展“科研攻关、发展转型”实践活动,搭建企业人才服务发展平台。鼓励企业组织经营管理人才到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学习培训,积极培育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不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整体活力。企业经营管理优秀人才服务团选择部分困难企业,现场把脉,帮其走出困境;三是依靠企业自主优势,引进企业管理和技能人才。在华茂牧业、龙桥集团、伟城置业、恒大工贸、尧柏水泥、宏岩铁矿、皇台矿业、民乐现代等企业实施人才兴企战略,不惜重金招揽优秀人才,累计引进企业经营管理和技能人才800余人。华茂牧业集团招聘中山大学岭南大讲堂特约讲师、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吴友卫担任陕西十三坊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延伸产业链,开发出独特的酱卤风味食品,形成年产5亿元的生产规模,是目前西北地区最大的肉类熟食产品加工生产基地。
(五)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统筹引领基层人才创业发展。一是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深入开展“双培双带”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的组织管理,建设一支适应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实用技术型、生产经营型、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二是开展农村实用人才“五个一”活动,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开展农村实用人才资格认证工作。鼓励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扩大农村基层人才援助计划、“双培双带”示范项目实施范围;三是出台实施了《认真做好返乡农民工就业和创业工作的通知》、《做好全县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实施意见》、《春风行动实施方案》、《xx县农民工创业示范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等10项优惠政策方案,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创新创业。落实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对人才创办企业和招商引资企业实行财政补贴,积极帮助企业争取享受国家有关税收政策,加强政银携手、部门协作,简化办事程序,加快资金发放等优惠政策,鼓励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现已有王坤等80人成功创业,辐射带动农民工就业达5000余人。
(六)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统筹引领服务社会发展。一是通过专业培训,提升现有从事社会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逐步扩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规模。建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使用、激励、评价等方面的制度机制,加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使用力度,形成各方共同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良好局面;二是从民政系统遴选工作责任心强、热心社会事业的工作人才,以个人或团队形式服务基层社区,开展基层养老服务等爱心活动。在民政部门的积极协调和大力支持下,涌现出了以xx爱心公益社等一批社会公益组织,积极在全县开展助老、敬老、爱老活动,其全年共进行各项公益活动100余场次,累计慰问留守老人、儿童、孤寡老人300余人。通过各项公益活动的开展,改善了社会风气、传递了正能量、促进了社会和谐,让服务他人、快乐自己的公益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之一,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
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相比,全县人才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队伍不壮,高精尖人才严重匮乏。目前,xx县人才总量14435人,其中党政人才1200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4608人,专业技术人才4200人、高技能人才207人、农村实用人才4204人、社会服务人才16人。我们仅仅通过上级选派陕西人事考试中心六级职员董康、西安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曾凡奎挂职副县长、中国社科院研究生杨斌任王塬村第一书记,华茂牧业集团招聘中山大学岭南大讲堂特约讲师、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吴友卫担任陕西十三坊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等4名高精尖人才,其余领域高精尖人才还是空缺。
(二)结构性矛盾突出,分布不平衡。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相对充足,且教育培训与晋升比较正常。但企业技能型人才储备不足,且教育培训与晋升相对滞后。
(三)人才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党管人才和政府人才部门业务重叠,受政策、编制、资金、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使我县人才呈现“进不来、留不住”的现象。
(四)工作开展不平衡。由于思想认识和重视程度的差异,各职能部门之间、各单位之间在人才的引进、培育、使用、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使人才工作开展不够平衡。
三、对策与研究
当前xx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需要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的党政领导干部、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等人才的引领和支撑,对此,要加快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破除一切不利于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的体制性障碍,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助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完善集聚人才机制,大力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聚集工程。围绕工业园区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吸引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以及重点工作等领域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学科技术带头人和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充分利用xx大力推进旅游业和农村淘宝发展的契机,制定适合我县实际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全方位吸引人才来丹创业,实现招商引资与聚才引智良性互动。
(二)创新教育培养机制,全面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逐步建立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人才培训和技能实训基地,每年有计划对各类人才开展系统的规范化、制度化培训,特别是组织教育、卫生等技术性较强的部门和单位,通过邀请专家讲座、学习考察、举办培训班、选送人才到省内外进修、短训等形式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每年有重点地资助培训一批优秀企业经营管理者,提高决策、管理、经营水平,鼓励、引导规模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同类先进企业协作,开展人才交流培训或创办培训基地。继续发挥培训平台作用,培养和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广泛开展科普活动,全面提高农民科技素质,鼓励乡镇工作人员学习实用技术,达到一人一技或一人多技,吸引学有所成或有一技之长者回乡创业发展。
(三)强化管理使用机制,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内在潜能。积极为人才干事创业牵线搭桥,帮助协调解决土地、资金、人员等实际困难,根据人才不同特点为人才提供“定制”服务,尽可能改善人才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积极推进人才资源共享,加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间人才交流力度,让人才能进能出、轮岗交流,给人才提供更多岗位进行锻炼。搭建适合人才发展的空间和环境,在做好人才服务的基础上,多给人才下任务、压担子,通过工作任务激发人才内在潜能,使人才所学知识真正在工作实践中得以升华。
(四)健全评价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发挥人才工作积极性。在现有的人才管理各项制度的基础上,继续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制定出台更加灵活、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激励政策,确保人才激励机制有效运行。鼓励企业实行知识产权、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投资、分配制度,提高人才工资待遇。完善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人才福利待遇。开辟人才建言献策信箱,拓宽人才参政议政渠道,提高人才政治待遇。力所能及为人才研发产品、科技攻关提供必要场所和设备,在工作地附近设立休息、就餐、健身场所,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帮助人才解决子女就学、配偶安置等实际困难,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国家的方方面面,要想人才辈出,就要有一套科学的人才培养和使用体制。因此,制度是人才强国的根本保证,也是人才战略的顶层设计。近年来,xx县围绕落实“硬制度”打造人才发展新环境和“先锋引领·xx英才”服务发展主题活动,以落实人才“五项制度”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引领,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形成工作合力、加大宣传力度、培育创业典型,进一步凝心聚力打造人才发展新环境,完善创业政策、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倡导人才创业、鼓励自主创业、支持家庭创业,从而激发了人才活力,助推了创业创新发展。
一、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建设情况
1、建立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例会一般每半年召开1次,根据工作需要可增加会议次数。会议贯彻落实上级最新精神,部署人才工作任务,落实重大事项,研究任务完成情况,总结先进典型,开展及时通报,提出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建议等。2015年以来,领导小组共召开各类会议4次,评选表彰各级各类优秀人才190余名,打造了华茂牧业公司人才作用发挥、县医院人才服务、东兴药业公司人才创业、电力局文化建设、竹林关美丽乡村、棣花古镇等6个人才示范点。
2、建立县级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人才工作制度。由相关单位推荐、县委人才办审核、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为全县34名县级领导干部分别确定1—2名优秀人才作为联系对象。重点关心优秀人才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引导教育其健康成长、奉献聪明才智。目前,联系的5名优秀人才已提拔为县级领导干部、11名已提拔为科级干部、33名已晋升为高级职称。
3、建立人才工作联络员制度。人才工作各成员单位确定1名党务干部或相关股室负责人为人才工作联络员,明确其具体职责。县委人才办每季度召开1次联络员“碰头”会,每年年底根据工作绩效情况对联络员进行考核评议、分类定级,考核结果纳入个人考核,并对优秀联络员进行表彰奖励。止目前,该县已建成联络员业务沟通交流QQ群2个,命名50余人为各级各类人才工作联络员。
4、建立人才工作督办制度。通过电话通知、现场约谈、发通报文件等形式不定期对贯彻执行中、省、市、县人才工作方针、政策、制度的情况,工作要点和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领导小组会议的决定和部署的执行情况等进行督办,并将督办情况纳入单位目标责任制考核。至目前,已对18个单位人才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督办,其中10个单位半年和年终目标责任考核扣掉20%的分值、6个单位扣掉30%的分值、2个单位扣掉40%的分值。
5、建立人才工作重大事项报告、重要情况通报制度。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每半年向县委人才办书面报告1次本单位本部门人才工作进展情况,其他单位和各镇(办)每年向县委人才办书面报告1次全年人才工作开展情况,特别重要、时效性强的事项,要及时报告。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每半年召开1次重要情况通报会议,通报人才工作的新政策、新部署、新动态等。去年以来,已召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4次,给县委人才办增加2名事业编制,表彰优秀人才10名。
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情况
1、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快人才创业步伐。一是制定优惠政策。各成员单位落实创业扶持资金,降低创业门槛,优化创业载体,强化创业服务等十大创业优惠政策;二是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与融资机构的合作,积极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600余万元,扶持创业项目70多个,实现新增创业180人,创业带动就业1500人;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县政府年设立50万元创业工作专项资金,制定了补贴、奖励办法。从就业资金拨付467.65万元补充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资金,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资金24万元、以奖代补资金200万元。
2、健全创业培训体系,提高人才培训质量。依托县就业培训中心、豪丰职业培训学校、县职教中心、海达培训学校、飞达技校等创业和技能培训机构,以提升师资力量、优化课程目标、发挥基地作用,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采取理论与案例相结合、培训与实训相结合的方法,增强实战能力,提高培训实效性。聘请省市专家学者授课,将学员带到创业示范基地和企业参观,通过现身说法、创业典型事迹报告会等形式,点燃了人才的创业激情。目前,已完成创业培训350人次、技能培训2678人次。
3、构建创业服务体系,提升人才服务水平。一是建立创业指导服务平台。依托县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充分发挥镇(街道)村(社区)人才服务平台的作用,做好创业信息发布、政策宣传、台账建立等工作;二是积极探索开展信用社区试点工作。选择2个社区,开展创业人才调查摸底、创业培训、创业人才诚信授信、信用社区晋级评定活动;三是建立创业指导专家团和创业项目库。优选技术专家、学者及创业成功人士40余名入选县创业指导专家团,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开业指导、项目分析、产品开发、市场营销、法律援助等服务。收集整理创业项目,建立创业项目资源库;四是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建立创业就业示范镇4个、孵化基地3个、创业基地2个,命名创业示范企业4个,创办创业协会1个,培育创业示范户152户、创业典型30人,其中受到国省市表彰8人,推荐3人为商洛电视台《创业商洛》栏目人选。
三、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1、人才成长的机制不够健全,创新能力不强。陈旧的人才工作观念还没有彻底消除,人才工作机制、激励机制缺少创新,人才的流动不够畅通,手续复杂。重使用、轻培养,重学历、轻能力。此外,现有人才学非所用、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利于专业技术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
2、人才创业的环境不够宽松。由于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不强,给予人才的发展空间比较有限,缺乏待遇留人的物质条件,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在工资收入、工作条件、生活环境及继续教育等方面,与经济较发达地区差距较大,影响人才在xx的创业热情;一些机关、事业单位、非公企业等经济福利待遇不高,影响了人才队伍的稳定。此外,一些单位和部门对人才重要性虽有认识,但由于条件所限,抓人才工作的紧迫感和主动性不够强,对人才概念的理解比较狭隘,论资排辈、官本位意识较重,存在重学历职称、轻业绩贡献,重资历身份、轻能力实干的现象。因而,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留住人才的动力不足。
3、人才管理机制不健全。一是由于人才市场发育不健全,人才政策、措施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充满活力和开放性的人才工作体制尚未建立,制约了人才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二是对人才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畅通有序的流动机制,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尚未健全和完善。三是对加强本县人才资源的摸底、跟踪、开发、规划、管理工作,以及鼓励、吸引xx籍在外人才回乡工作措施力度不够大。四是有限的薪酬及其他优惠政策同其他地方还有一定差距,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和稳定人才的三难问题难以缓解。五是对人才概念的理解比较狭隘,对人才的录用、统计、职称的评聘、待遇的提供等方面,存在着重学历职称、轻业绩贡献,重资历身份、轻能力实干的现象。对自身培养的人才和外面引进的人才,没有统筹协调好。尤其是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重视不够,时常出现“孔雀东南飞”和高技能人才引进慢、难引进的现象。
四、对策与研究
为了进一步发挥市场在人才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结合目前xx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需要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的党政领导干部、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等人才的引领和支撑,对此,要加快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破除一切不利于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的体制性障碍,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助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健全评价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发挥人才工作积极性。在现有人才管理各项制度的基础上,继续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制定出台更加灵活、开放、有效的人才激励政策,确保人才激励机制有效运行。鼓励企业实行知识产权、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投资、分配制度,提高人才工资待遇。完善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人才福利待遇。开辟人才建言献策信箱,拓宽人才参政议政渠道,提高人才政治待遇。力所能及为人才研发产品、科技攻关提供必要场所和设备,在工作地附近设立休息、就餐、健身场所,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帮助人才解决子女就学、配偶安置等实际困难,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2、结合产业发展实际,为人才创业保驾护航。围绕工业园区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吸引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以及重点工作等领域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学科技术带头人和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充分利用xx大力推进旅游业和农村淘宝发展的契机,制定适合我县实际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全方位吸引人才来丹创业,实现招商引资与聚才引智良性互动。
3、创新教育培养机制,有力保障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提升。逐步建立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人才培训和技能实训基地。每年有计划对各类人才开展系统的规范化、制度化培训,特别是组织教育、卫生等技术性较强的部门和单位,通过邀请专家讲座、学习考察、举办培训班、选送人才到省内外进修、短训等形式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每年有重点地资助培训一批优秀企业经营管理者,提高决策、管理、经营水平,鼓励、引导规模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同类先进企业协作,开展人才交流培训或创办培训基地。继续发挥培训平台作用,培养和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广泛开展科普活动,全面提高农民科技素质,鼓励镇(办)工作人员学习实用技术,达到一人一技或一人多技,吸引学有所成或有一技之长者回乡创业发展。
第四篇: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层体制机制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层体制机制的调研报告
区政协统筹城乡发展基层体制机制大调研报告之五
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层体制机制 的调研报告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层体制机制课题组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措施,而体制机制决定着建设的速度、质量和效果。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是根本。经过调研,现就建立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层体制机制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从总体上看,我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综合生产能力有所提高,为进一步搞好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目标奠定了一定基础。
农村水利方面。全区共投入1.27亿元建成了农村各类水利工程11560处,新增蓄引提水能力3240万立方米,恢复蓄水1800万立方米,新增有效灌面4.93万亩,恢复改善灌面7.2万亩,新增节水灌面1.8万亩;新建微型水池3485口,整治销号小型病险水库7座,整治山坪塘208口;整治小型渠堰55条86公里,修复水毁河堤16公里,实施6.7万亩烟水配套工程,治理水土流失284平方公里。农村人畜饮水累计完成投资4750万元,解决了9.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农村供电方面。自2004年10月以来,共投入4800多万元进行电网建设,续建了110KV正阳变电站,新建了35KV金洞、蓬东变电站;投入6100万元实施了惠及22000多户近10万人的西部农网建设,建设改造面达到87%,通电到户率实现100%。
农村公路方面。“十五”期间,共投入资金1.5亿元,对主要县道、重要乡道、旅游通道路进行了全面硬化,实现了乡乡通水泥(沥青)路的目标,全区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064公里,路网密度达85.9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次高级(油路或水泥路)路面里程207.73公里,四级泥碎路1045.09公里,等外公路(无路面或路基宽度小于4.5米)811.19公里。目前全区30个街道、镇乡已经全面实现油路或水泥路,村(居)委通畅率达49.4%,通达率达86.1%。
农村通讯方面。全区现有农村固定电话用户44951户,农村宽带用户1302户(占宽带总用户数的11.3%)。30个街道、镇乡均开通了宽带网和数字数据网,小灵通网络覆盖了19个乡镇,实现了乡乡通光缆,98%的行政村通程控电话。偏远乡镇电信网络实现全覆盖,村通率达到100%。
集镇建设方面。13个建制镇2007年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财政性资金投入2798.72万元,建成区5.1平方公里,人口3.99万人,人均日生活用水量82.87升,用水普及率88.57%,燃气普及率26.81%,人均道路面积8.34平方米,排水管道密度2.71公里/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4.39%,绿地率3.42%;12个乡2007年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财政性资金投入783.41万元,建成区2.2平方公里,人口1.34万人。人均日生活用水量86.4升,用水普及率88.57%,燃气普及率3.73%,人均道路面积8.81平方米,排水管道密度3.5公里/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1%,绿地率0.5%。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原有体制机制下,通过上下努力,我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我国入世后农业农村面临的全新形势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尤其是黔江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战略来看,还显得十分薄弱和落后,制约着全区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一)存在问题
规划布局与发展要求矛盾突出。我区农村基础设施由于建设时经济水平不高、规划投入有限、区域定位较低等方面的局限,缺乏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不够,设计不尽科学,导致建成的项目落后于现实发展的需要。以集镇建设为例,原有的规划水平整体不高,产业布局配套欠缺,空间结构不尽合理,尤其缺乏各项专业规划和修建性详规。在城乡统筹发展上没有充分考虑到区域联动、片区联动;在基础设施上没有考虑到区域整体布局和整体建设;在产业上只考虑到当地的资源优势,没有对外地企业、规模企业进入作好前瞻性规划布局;在新农村建设特别是中心村、示范村建设上,原规划仅对集体区域进行了规划,缺乏整体布局,农村乱搭乱建、挤占街道和公共用地现象比较普遍。这种现状,与目前黔江区作为重庆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城乡统筹先行区和示范区的要求比,已完全不相适应。加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实施,现有的集镇规划更是不能适应当前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亟需重新进行定位调整。
建设需求与资金匮乏矛盾突出。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每年都有大量投资进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资金绝对数额不少,且近年来每年都有所增长,但与我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建设新农村对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相比,显得“捉襟见肘”、“杯水车薪”。仅以农村人畜饮水为例,经过多年努力,截止2007年底尽管已经解决了9.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让农民喝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被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列为“十一五”全国农村饮水安全示范区,但全区还有饮水不安全人数达22.28万人,占全区农村总人口的43.1%。这意味着完全解决全区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的任务还相当繁重,如果按人均需投资500元计算,还需资金11140万元,而国家能够补助的资金只有6104.72万元(按274元/人计),资金缺口达5035.28万元。事实上,已经解决的地区水源条件都相对较好,农户居住相对集中,今后要解决的地区水源条件更差,施工环境恶劣,解决难度更大,这意味着所需投资更多。而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全区农田水利、乡村道路、集镇建设等方面都将不断产生巨大的投资“干渴”。与此同时,与资金总量匮乏相伴而行的是现有投资渠道来源分散,整合困难,表面上各方使力,实际上各撒各的“胡椒面”,缺乏集中规划统一使用,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资金匮乏与建设需求的矛盾。在目前比较单一的投资供给体制和筹资渠道下,这一对矛盾难以得到解决,导致很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处于“等米下锅”状态。
建管养护与实际效用矛盾突出。长期以来,我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建轻管现象十分普遍。建设时主要由街道办事处或镇乡政府申报项目,向上争资立项,开工时轰轰烈烈,大干快上,验收后作为政府政绩上报,项目建成后的管理维护却少人问津。比如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上,现在多以村组集体管理为主,水费只计收运行费用,未提留大修及折旧费用,加上水费征收不到位,以致达不到以水养水的目的,管护人员缺乏激励的物质保障,没有管护积极性。再加上农户缺乏水源保护意识,使得工程运行困难,维修费用无着落,运行一段时间过后,一些供水工程就出现失修、闲置甚至水源污染、报废的情况。又比如农村公路养护上,由于管护体制机制不健全,责任、义务不落实,农村公路建成通车后往往无人管护。由于长期失养,有的农村公路超时限使用,路面损坏,晴通雨阻,通行不畅;有的农村公路由于车辆增多、超限运输以及自然灾害的损坏,已经有名无实,有路不通。
现实状况与发展需要矛盾突出。一方面,我区农村基础设施不仅在存量上与新时期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而且在增量上也不能满足新时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从存量上看,大部分农村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功能老化,配套不全,保障能力明显下降。大多数乡镇的村还没有用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部分用上自来水的村由于水源不足、管理不善等原因,也保证不了正常供水;从增量上看,以农村水利建设为例,近年来虽然通过强力实施病险水库整治、小型农田水利、产业供水、水土保持、烟田灌溉、乡镇堤防等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但全区水资源开发总体水平较低,各类水利设施依然十分脆弱,使用率低下,表现在现有水利工程常年蓄、引水能力较弱,特别是一些小型水库病险严重,灌溉能力十分有限,农民仍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境况。另一方面,不少地方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性质和作用认识不够,加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见效慢,地方干部“等靠要”思想滋生。而农民外出务工比较收益较高,不愿守着“一亩三分地”继续“苦干”。这种状况,也加剧了落后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加快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要求的矛盾。
(二)原因分析
调研表明,以上矛盾在我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存在。从表面上看,我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与我区较为落后的经济条件和较为恶劣的自然条件有很大关系。但从深层次看,更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制度变迁分析:建国初期,在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下,农村基础设施等乡村公共产品供给主要采取以劳动力最大限度替代资金的方式。通过高强度的动员和组织,农民积极投工投劳,在较大范围内掀起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热潮,许多过去难以办到的公共事业以极低的资金投入得以举办和兴建,包括一些大型的灌溉排水工程,譬如当时我区最大的水利工程——小南海堰渠也是这样修建起来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家庭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集体化制度,经济制度环境发生了重大变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高效率的激励机制,但这种民间投资农业的激励仅仅针对家庭承包土地这一准私人物品,激励农民对所承包土地的再生产投资行为,却没有为农村基础设施在内的公共产品供给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随着集体经济组织解体,加上“一事一议”制度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理性的、寻求自身利益的农民在农村公共产品建设上只会选择做一个“搭便车者”,不会为实现群体利益主动采取行动,不会自愿投资投劳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工作。由此导致的必然结果是,原有农村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不可避免地缺乏养护,甚至遭到相当程度的破坏(表现为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道路桥梁无人问津等。即使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好的成都市龙泉驿区,也不可避免地同样存在机电设施老化、渠道年久失修等问题);新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民参与积极性差,甚至因个体利益不均出现阻挠施工现象。这一制度缺陷,亟需政府通过体制创新予以相应弥补。
从供给体制分析:建国迄今,我国一直实行城乡公共产品二元供给制度,城市居民可以免费享受良好的基础教育、发达的交通、优越的市政设施以及整洁的环境,而农村村民不仅与此无缘,在农村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供给条件远低于城市的状况下,还要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买单”,代替国家承担农村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绝大部分投入成本。与此同时,仍然带有浓厚计划经济模式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表达机制是以“自上而下”为特征的,即由国家计划决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品种和数量。而农村基层政府在政绩考核和经济利益驱动下,很容易成为既垄断权力又追求利益的行为主体,因此,对见效慢、期限长、具有战略性的农村基础设施等农村公共产品缺乏投资的热情,而热衷于投资一些见效快、易出政绩的短期项目,其行为目标和农民追求目标往往互相冲突,不可避免地带来农村公共资源筹集和使用失衡,造成农民急需的生产性基础设施投入严重偏低,供给严重不足,如水利灌溉设施、交通运输道路、电力能源供应、农业商品信息等。表明我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徘徊在计划供给的困境中。
从建管机制分析:经过30年改革开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从宏观管理部门(即政府职能部门)到微观主体(即村组建制)尽管已经发生了很大变革,但是在后农业税时代,乡镇财政基本上依靠转移支付保证自身运转,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情仍然更多地来自于政绩考核目标。而在集权制权力构架下,单一的供给主体、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和高度集中的资金安排,为掌权者留下极大的权力发挥空间,使其侵犯农民的私法权利成为可能,而以公利之名对农民私权进行的侵犯,是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部分农民出现阻挠甚至破坏行为的原因之一。加之在行政力量庇护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往往被少数行为主体所垄断,有的行为主体甚至忽视了农村基础设施是社会公共产品这一本质,将其变成了“单位产品”或部门产品。由此一来,这些行为主体不但没有动力追求生产成本最小化,而且往往将增加上级投资作为追逐额外利润的主要来源,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上升,一些工程运作管理极不正常。因此,随着市场化进程中乡镇政府和农民之间信息不对称加剧以及监督机制失效,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配置既无法实现效率优先,更难以兼顾公平。
以上分析表明,目前我区还没有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与我区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要求不相协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势在必行。
三、对策建议
推进全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跨越式发展,健全完善的管理体制和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是重要动力和制度保证。就一定层面而言,管理体制改革比运行机制创新更重要,但是因为体制改革是“由上而下”,因此,我们建议在大的体制框架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尊重群众首创精神,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大胆实践,从积极探索创新城乡统筹规划、多元投入、优质建设和共建共管共享等体制机制入手,改革管理体制,创新工作机制,努力走出一条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的新路子。
(一)探索创新城乡统筹规划体制机制
规划是一切建设的前提和统领。有一个好的整体规划,不但可以保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分步有序进行,而且可以节约投资、提高利用效率。因此,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坚持规划先行,对农村水利、电力、交通、通讯、集镇等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做到系统开发,城乡统筹,综合利用。
1.加强与城市相关规划衔接。树立中等城市、小集镇、大村庄同步规划理念,按照公用设施资源城乡共享的原则,在城乡发展总体规划上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对城周和组团以及城郊镇、乡、村的基础设施项目实行城乡共同规划,同步建设,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农村基础设施向城市跟进;同时,以较大集镇为结点,将其周边镇乡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同步规划,打破行政区域限制,结合片区内资源特点,对水利、电力、交通、通讯等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实行统筹规划,确保片区内供水、供电、运输、通讯、旅游等各类基础设施资源的共建共享。
2.加强与农村产业发展规划衔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要围绕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与各街道、镇乡的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结合产业发展需要,配套规划建设水利、供电、交通、通讯等农村基础设施,特别是要结合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进行配套规划建设,开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路,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互动互促。
3.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进行规划。由于资源和要素的约束,我们不可能“遍地开花”地同步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只能走选择性发展的道路。因此,在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时,应注意区别不同情况,既尊重农民意愿,从群众要求最迫切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入手,又从加快地方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步伐出发,科学进行统筹规划,做到分类指导,分清轻重缓急,实行合理安排,确保有限的建设力量能够用到“刀刃”上。
4.保持规划的严肃性。制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既要聘请专家进行科学论证,确保规划的高水平、高标准,同时要改变政府“大包大揽”的工作方式,认真征求当地群众意见,召集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确保规划的可行性、实用性。在群众拥护、专家审定的基础上,规划一经制订,既不得随意更改,更不能因领导思维方式的改变而改变。如果确实需要修订,必须再次征求群众意见,确保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探索创新多元化投融资体制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是解决投入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大力解放思想,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广泛开辟资金来源渠道,加快建立稳定有序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投融资体制。
1.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农村道路、电网、饮水、小型水利灌溉等基础设施由于其区域性特征明显和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建设上主要以区、镇(乡)政府负责投资,中央、市级政府适当补助。这次我们考察的成都市龙泉驿和温江区,其农村道路建设国家投入占了70%,管护上也是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村民投入仅占10%左右。因此,我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该立足以政府投入为主体,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思路,着力调整财政收入分配格局,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在资金投入和项目安排上给予倾斜扶持,实现投资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不断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各级财政投资结构要逐步向农村水利、交通、能源、通讯等倾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社会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要逐年提高。尽快建立政府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和财政支农资金的长效增长机制,运用国债、税收、贴息、补助等多种经济杠杆,采用“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投入方式,集中财力,突出重点,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对群众积极性较高。成效显著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采取“大干大支持,小干不支持,不干要惩戒”的择优扶持办法,在资金上优先安排,按建设的实绩、成效来确定扶持的力度和额度。
2.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在地方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地抠国家的“大盘子”。要充分用活用好中央连续下发的五个1号文件和国家其他文件关于支持农业开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政策,特别是要吃透中发[2008]1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紧紧抓住国家统筹城乡发展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契机,精心准备各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积极做好向上争取工作,争取国家、市上的最大支持,加大对我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3.加强支农资金协调整合。涉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部门多,政策间往往存在相互制约,致使资金使用分散、交叉、重复等现象比较严重,其中相当一部分被用于机构和人员开支,挤占挪用和虚假提供的现象也相当普遍。为此,要在强化社会审计监督,及时查处各项违规违纪行为的同时,认真落实好区政府办《转发区财政局关于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黔江府办发[2008]99号)精神,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有内容、各建其账、各记其功”和“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资金整合与项目整合相结合的办法,有效整合各项支农资金和扶贫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改变资金分散投入、效益低下的状况,做到所有资金打捆使用,集中力量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4.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对通过收费的方式能够弥补边际成本和耗费的农村基础设施,政府以财政资金为引导,运用市场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出台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优惠政策,采用“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方式,充分调动各类经济主体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企业、个体大户或富裕的农民以独资或股份制的形式投资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社会闲散资金转化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与此同时,在群众自愿的原则下,用好用活“一事一议”政策,解决农村基础设施涉及的土地、劳力和部分资金筹集问题,并发动社会捐资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努力拓宽投资渠道,形成国家、集体、个人、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投入格局。
5.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比较效益。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户居住比较分散,相对增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因此,要充分发挥推进城镇化和生态搬迁易地扶贫的带动作用,制定配套优惠奖励政策,分期分批将居住分散的农户(尤其是居住在不宜居地方的农户)由高山向低山、低山向平坝、平坝向集镇、集镇向城区逐步迁移,从而实现农户居住由散户向院落、由院落向小区、由小区向村庄、由村庄向集镇集中,从而为集中建设基础设施、提高资金使用比较效益提供条件。另外,要充分采用国家大项目套区内小项目的办法,利用上级组织开展的一些项目建设同步解决部分农村基础设施,比如将烟水配套工程与当地人畜饮水结合,利用配套水池增设管道,进行简单水处理后在解决烤烟生产用水的同时解决人畜饮水;在铁路、高速公路修建过程中,利用其配套建设施工便道的契机,同步建设农村道路、桥梁等,从而节省地方建设资金,不失为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使用比较效益的好思路。
(三)探索创新确保质量的建设体制机制
从调查情况看,原有部分农村基础设施存在比较突出的建设质量问题。工程建设质量与设施的作用效果直接相关,因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1.必须严格实行招投标。主管单位要积极推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定责任、定任务、定时间、定质量、定奖惩”的“四制五定”制度,将项目初步建设方案、群众意愿、土地调整、村民投劳筹资、项目建设方式和建后管理制度等相关情况进行社会公示,全面推行巡回监理,资金管理实行报账制等管理制度,对10万元以上的项目严格实行招投标制。2.必须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要实行质量责任终身制,切实强化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监督,保证每个项目按时保质完成。对重点工程项目,比如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河道治理、堤防建设等,要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质量责任终身负责制,加强对施工各个环节的管理,从规划、设计、施工、管理、验收等各个环节抓起,始终把质量摆在首位,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3.必须解决好“建设者”和“使用者”利益脱节的问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中、小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由政府部门单方面牵头,“包打包唱”,“建设者”即政府部门因为从项目建设中受益,而将建设过程视为工作业绩,而对建成后项目是否发挥作用不闻不问;而“使用者”即项目所在地村民即使有少量投工投劳,也只是视为“搭便车”无法免却的义务,对工程质量既无从监管,也无心监督,造成项目建成后往往因质量问题成为摆设,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因此,在项目建设上,必须加强“建设者”和“使用者”的利益联接,改变村民参与项目建设的途径和方式,改变村民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被动地位,将项目效益情况和村民满意度与“建设者”的考核奖惩挂钩,促使“建设者”重视项目建设质量,确保项目效益。
4.必须注重依靠科技创新。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比如农村通讯要根据发展需要,及时更新通信技术,采取电缆直接进网、光环路传输、无线接入技术等,解决农村用户的通讯问题,努力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5.相关部门要积极支持配合。在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相关部门要主动做好征地、拆迁工作,为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已建和正在兴建的农村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加快建设速度,提高建设效率。
(四)探索创新灵活多样的经营管护体制机制
对非经营性农村基础设施,相关管理单位要加大改革力度,通过减员增效,强化职能,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单位内部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对做出突出成绩的人员,要从精神和物质上给予必要的鼓励与支持,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相关主管部门要落实好管护资金,建立经费保障。
对经营性农村基础设施,在确保安全、有效运行、发挥效能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可以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由当地企业或农民承包经营,改造成公司制实行企业化管理和商业化运作。对小集镇可经营性建设内容,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拓展思路,探索建立共建共管、共管共享机制,吸引民间投资,加快建设步伐;对一些投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的农村各类小型基础设施,也可改建成各种合作经济、股份经济、股份合作经济等形式,形成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加强、投入增加的经营管理模式。在工程设施租赁、拍卖、承包过程中,要注意把日常维护、费用收取等作为刚性责任一并落实给经营者,避免出现“一包了之、一卖了之”的情况。供电、通讯等经营性部门要加强行业管理,在维护自身市场利益的同时,发挥好应有效能。同时,努力引入竞争机制,以克服垄断经营带来的低效率问题。
对小微型农村基础设施项目,要通过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健全村民自治机制,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动员和组织农民通过“一事一议”等民主议事方式,积极投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对待建项目及建管办法,要事先征求村民意见,并提交付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大力推行我区农村饮水工程实行的“先建机制,再建工程”的作法,按照“舆论宣传、技术准备、建立协会、竞争立项、规范建设、协会管理”的六步工作法,民主选举组建协会,成为农村基础设施经营管护的主体,民主确定管理人员报酬、工程用地分摊办法、投劳集资办法和协会监督管理制度,向用户合理收取服务费用,亏损部分由政府补助,使之走上自我管理、滚动发展的道路。
(五)探索创新社会各界帮扶参与体制机制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单靠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力量是不行的。实践证明,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各界参与,是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加速城乡统筹发展步伐的重要因素。在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艰巨、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要广泛发动群众,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浓厚氛围。要积极探索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一切积极力量,拓宽社会参与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志愿者以多种方式与乡村开展结对帮扶,引导城市人才、智力和资金等资源流向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向纵深发展。
(六)探索创新强而有力的组织保障体制机制
要把贯彻落实好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各级各部门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加强领导,建立有效管理,保证领导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要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各部门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内容,落实建设目标任务,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建立科学决策机制,规范决策程序,强化决策责任;要健全培训学习制度,每年采取培训、考察、挂职和专家授课等形式,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人员、业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从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镇乡要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工作人员,主动接受区上主管部门的指导,确保具体工作有领导管,有具体人员抓;要加强宣传引导,增强服务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做好规划和基础性工作,提高公众的参与程度。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农民满意度为指标的基层政府干部考核制度,约束乃至消除政府官员背离公共利益的行为趋向,推动地方政府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
主执笔人:秦绍波
参与单位:区交委、区扶贫办、区建委、区农综办、区政协城环委
第五篇:农村劳动力转移基层体制机制调查报告
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村劳务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经过调研,现就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基层体制机制报告如下。
一、现状:成效比较明显
全区劳务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农村第一经济”目标,突出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和服务管理三大重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农民就业能力得到提高。我区始终把强化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作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关键环节来抓,依托各类培训资源,全区对15080名农民进行了引导性培训,比上年增加50%;对6765名农民实施了职业技能中期和短期培训,将1939名新增劳动力纳入中等职业教育。自实施“阳光工程”以来,全区共对2.6万农民工实施了技能培训,占已转移总数的22%,其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1.36万人,占培训人数的52%。
(二)劳务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全区实现劳动力转移11.92万人,比上年增加2.8%,劳务总收入5.6亿元,比上年增加7.7%,农民工人均劳务收入4698元,比上年增加216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29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8%,劳务收入已成为我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三)基地建设取得成效。由区劳务办牵头,先后多次组织有关部门到市外考察劳务市场,走访用工单位,洽谈劳务协作,多层次、多渠道、多工种开展劳务合作,建立了上海、深圳(中山)、浙江、陕西、新疆、厦门等劳务输出基地,吸纳了籍农民工5.8万余人。
(四)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较快。全区农民工返乡创业2620人,其中:从事生猪养殖1230人,个体经营1052人,从事蔬菜、中药材、茶叶、水产等种养殖338人。
二、问题:成为影响因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需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管理体制分散、综合效能难以体现。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管理体制和培训经费分散,转移工作农业局、劳动局和社会保障局都在管,而农业、劳动、扶贫、教育等部门都有培训资金,都出台了管理办法,而培训的对象都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这种条块分割、经费分散、多头管理在客观上影响了培训质量和有序转移综合效能的提高。
(二)培训资源难以满足农民工培训的需要。一是培训学校小而弱,目前除职教中心能够承担中职长期培训外,其他学校仅能承担中、短期培训。二是培训学校专业设置、调整跟不上市场变化的需求。由于在农民求学盲目性和学校条件差的影响下,竞争激烈、就业困难的计算机专业成为农民工技能培训学校和农民工选择专业的首选,而市场需求大且容易就业的专业却因办学设备和农民择业意识的影响而不能形成规模。三是市场需求技术水平高的专业,区内难以开展技能培训。四是培训经费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培训的需求。除了已培训的2.6万名农民外,还有12.9万名需要转移的富余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5%,而每年还有4000多新增劳动力不断涌现。
(三)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盲目外出务工队伍较庞大。由于受地处边远山区、居住分散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用工信息收集渠道少,发布信息难以延伸到农村及村民,致使部分农民想外出又因缺少信息而举棋难定,即使外出务工也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四)转移渠道单一,组织有序劳务输出面临较大困难。目前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主要依靠培训机构和劳动力市场,有序输出比重较小,没有形成市场主体,中介培育力度不大,难以形成市场品牌效应。尽管每年有关部门都要联合举办1-2次企业用工招聘会,但成功率并不很高,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民工对有序劳务输出的用工单位缺乏了解和信任,他们仍选择“亲带戚、邻带里、师带徒、父带子”等自发转移方式。二是输出后的工资收入与农民自身的期望值存在差距,收入较低的工作不愿做,工资高的工种自身技能又达不到岗位要求,造成了部分农民不愿意远离家乡而外出务工的局面。
(五)服务管理跟不上快速发展的劳动力转移的需要。一是在对外出农民工的服务管理方式上,还不能满足外出务工农民的需要。全区外出务工农民人数多,分布较广,服务管理难度大,农民工在外的医疗、子女入学等诸多问题没有形成系统的解决办法。二是维权工作步履艰难。一些用人单位不依法与农民工鉴定劳动合同,拖欠农民工工资,不缴社保费,不支付或不足额支付农民工加班工资的现象仍较突出。三是返乡创业上还不能满足农民工创业的要求。全区除发展生猪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外,在其他领域创业缺乏具体的扶持措施,还没有形成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良好氛围。
(六)经济发
展滞后,就地转移劳动力较难。尽管近几年我区经济发展提速,步伐加快,但比市内主城区及市外经济发达的地方,仍然差距甚大;目前当地无大、中型企业带动,富余劳动力就地务工较难。
(七)土地流转程度不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一是农业产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劳动力不能从土地上有效解脱出来。二是部分农民想将土地流转出去后外出务工,但无流转接受对象。三是部分农民想把土地流转出去又存在害怕收不回来的担忧,不愿流转。四是部分农民两头兼顾,农闲外出务工,农忙回家种地,往返奔波于家庭和务工之间,形成了务工连续性差,岗位不稳定,流动性大,务工收入不高的特点。
三、对策:理体制建机制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改革培训方式,培育市场主体,开辟劳务基地,打造劳务名牌,拓展服务内容,创新工作方式,促进城乡统筹。
(一)理顺管理体制,统筹城乡就业。为了更好地体现人力、物力、财力的综合效能。根据市编委渝编()31号文件精神和市劳务办职能已划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实际情况,尽快将现由区农业局负责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移交给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有利于上下工作衔接,提高办事效率。具体工作由就业局承担。以便建立劳动力资源调查、信息收集发布、组织培训、技能鉴定、基地建设、转移输出、社会保障、执法监督、争议仲裁一条龙的服务管理体系。
(二)摸清情况,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机制。以区就业局为龙头,乡(镇)社会保障服务所(农业服务中心)为中心,村(居)委为基础,建立纵向到村、横向到培训机构、用人单位的劳动力资源调查体系,准确掌握全区劳动力总量、已培训和转移的人员数量、本人愿意转移而没有转移的人员及这些人员的技能情况、培训状况,每年调查1-2次,逐步推行“一户一卡、一村一档”的档案体制,实现由目前的无序静态管理向科学动态管理转变。
(三)以突出提高技能为主,建立农民工培训机制。一是培训管理上,由劳动局统筹协调。长期培训(毕业时发两证: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由教委负责;中期培训由教委、劳动局共同负责,以劳动局为主;短期培训由劳动局负责。二是在培训方式上,坚持市场运作,强化订单培训,实行农民订单、学校接单、政府买单的“三单”式培训。三是在培训内容上,除长期培训的以外,少讲理论课,多上实践课,中短期培训的至少应做到“半耕半读”;同时要把《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纳入培训内容。四是在培训质量上,要以市场用工需求设置培训科目,做到“数量”与“质量”并重,以成功输出和稳定就业为考评培训机构的主要内容。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培训资金的审计监督,确保政府投入资金的安全有效使用。
(四)建立收集渠道广泛、发布迅速的企业用工信息服务机制。加强信息沟通是确保富余劳动力有序输出的重要因素之一,区就业局除与市劳动力市场信息联网外,还应在劳务输出基地和劳务输出人员较为集中地方的人员中聘请信息员,广泛收集和反馈各种劳务用工信息。各村(居)明确1—2名信息联络员,形成市、区、乡(镇)、村、社五级劳务信息网络体系,为“订单培训”提供信息支撑,为富余劳动力有序输出提供信息保障。
(五)拓展劳务基地,培育劳务中介,建立多渠道劳务输出机制。一是在巩固现有劳务基地的基础上,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型企业联络对接,开发建立技能型成规模的劳务定向输出基地,拓展基地规模。二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建立劳务公司,外来用工单位招收农民工,由劳务公司统一规范劳动合同,实施全程跟踪服务。三是培育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能人的带动作用。四是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作用,为农民的转移搭建好服务平台。逐步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从自由型向组织型,分散型向规模型,季节型向常年型,流动型向稳定型转变。
(六)加大宣传力度,开展联合执法,建立农民工维权机制。一是加大对《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的宣传力度,提高劳资双方学法守法的意识;二是企业要实事求是的建立劳动用工台帐;三是建立联合执法检查制度,由公安、劳动、司法、工会、工商联等部门组成联合维权组,每年开展1—2次联合执法检查;四是继续实行劳动合同签证制度,以确保劳动合同的合法性;五是劳动部门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变被动执法为主动执法。
(七)制定鼓励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引导性培训,建立扩大就地转移规模的激励机制。一是通过引导性培训,转变输出观念,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当地经济发展步伐,逐步引导农民工就地转移当产业工人。二是通过创业培训,增强农民工的创业意识,引导农民工自主创业。三是通过围绕农村土地资源招商引资,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引导农民自愿将土地流转出来,实现由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四是通过政策鼓励和宽松的环境吸引,引导一批有实力、懂技术、善管理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并实行奖励,实现由“走出去”到“引回来”的转变。
(八)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建立考评奖惩机制。一是区政府向已成规模的劳务基地派驻办事处,负责招商引资、企业用工信息收集反馈、农民工的维权及相关协调工作。二是增加投入,首先是整合教育、农业、扶贫、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的培训资金,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其次是负责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主管部门加大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多争取培训指标的力度;再次是区级财政应按照上级有关规定,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专项用于农民工技能培训。三是对培训质量高、转移输出稳定就业;基地建设成效显著;一次性转移50人以上的单位或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四是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列入区委、区政府对各乡镇工作目标任务考核,实现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协调发展。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既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还是实现城镇化战略目标的必经之路。各级各部门应紧紧围绕“打造劳务品牌,创新服务机制,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主题,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部门服务、农民受益”的原则,加强领导增添措施,推动劳务经济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