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私人生活的变革》读后
王钰湲:《私人生活的变革》读后
王钰湲
阎云翔的这本《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无疑给我们呈现出一幅现代农村的情感画面。他以自己在下岬村7 年农民的亲身体验,以参与者与旁观者的身份同时进入那样一个乡村的情境,对从1949 年以后的社会主义改造到80 年代的市场变革过程中的农民的感情体验,有了一种同情性的理解。
搜索此作者的视频,作者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曾说,选择下岬村作为研究对象,更多的是出于感情因素而非技术原因。但是,这也是这本书之所以打动读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只有他在下岬村前后长达十几年的生活经历,只有他和下岬村村民深厚的感情,才能在1989年回到下岬村进行田野研究的时候从村民口中了解到关于爱情、婚姻、生育等私人性质问题的生动故事。这些写在书中的故事,有的令人欣慰,但也有很多是对于述说者来说痛苦甚至是尽量回避的事情。比如说婚前性行为、彩礼的节节攀升、老人受到儿子和媳妇的虐待等等,正是由于作者真诚的调研态度和“对人的尊重”,才使得村民无防备地娓娓道来。
那样一个“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当中的悲欢离合,可能有时候不大容易被都市人群所体会,但是我们都无法因此而断言,传统乡村社会中的感情表达和爱情想象就形同空白。相反,在阎书中,我们可以通过它,回溯到50 到70 年代,看到那个时代的农村青年是如何表达爱意,是如何呈现激情的。或许那些情感,今天的人看来,保守而含蓄,但是那底下蕴藏的激情,在那样一个集体化的社会背景下,就如费孝通所言,其实骨子里是在挑战传统秩序,无论是家族还是社会主义集体化的秩序。整个1949 年以后,每一代人都在情感生活上不断的挑战既有权威的压制,而这些挑战又随着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而衍生出越来越独立、越来越个人化的主体性,最终在市场经济改革的大潮下,演变成今天的格局。
但正如阎云翔所试图表达的,建国后的土改政策和新《婚姻法》的实施,摧毁了传统中国农村社会以家族为单位的结构,而且也在慢慢瓦解传统乡村社会的情感联系模式。这样一个过程,带来的是情感表达方式的差异,从传统的父母包办,媒妁之言,逐渐开始出现自主择偶。那背后很多鲜活的事实,可以在阎书中分别找到例证。就如书中提到的支书女儿,为了想和心上人在一起,不惜在枕头下藏把剪刀,来威胁试图靠近他的丈夫,而最后的代价也是惨痛的,父亲20 年不与她说话,而他的第二任丈夫事后来看,也最终呈现出家庭暴虐的个虚报。结果固然惨痛,但是爱情的选择,本来就充满风险,无法以此否定爱情本身。只是这样一种对爱情的自由选择,随着乡村社会结构的一点点松动,也开始慢慢萌生出它的趋势。
年代末的农村经济改革以及计划生育政策开始,国家政策再一次改变了农村的社会结构,这一次是将农民从集体化中抽离出来,农村社会开始原子化。年轻人在感情心理世界里,已经超越出前辈对他们的种种规约,在下岬村,年轻人择偶标准、情感表达方式、乃至对待婚姻和性行为的态度,在这短短十几年里,高速变化。
父亲的权威,随着子女的经济独立而化作乌有,子女的婚嫁,却让他们有了汲取父母财富的一次合法性的理由。在乡村社会中,开始弥漫一种以夫妻二人为基本单位的私利性情感共同体。分家开始成为农村的主流,赡养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直接导致了家庭情感关系迅速由父母与子女之间向夫妻二人之间的快速转向,个人爱情成为乡村社会的主题,尽管这种情况下的爱情,更多沾染了市场化的某些特色。
但是1949 年以后的种种政策,比如土改,比如1950 年的新《婚姻法》,都在一点一滴的释放中国农民的爱情能量,让他们努力在新的空间下慢慢表达和释放自己,但是这样一种演变到了80 年代,却由于快速的市场化进程,导致中国农民在情感生活上的崩堤,情欲开始成为乡村青年生活中的主题,但是这样
一种情感,却由于没有以前的家庭约束而显得轻率和不负责任,这样一个结果,也就是阎书的最终结论:在今天的中国乡村中,家庭正在从一种上下有序的社会组织向个人情感生活的私人领地过渡,同时也就催生出一大批无公德的个人,他们可能高度注重自己的一己感情,而且又以拥占性为最终目的,而忽视了对公共生活、对父母的种种义务,农村社会遂为一盘散沙,难以聚合。
通过这本书,我感受到的几个农村私人生活的变革是:女性在农村中地位的日渐上升和农村老人生活的困境。用1997年作者调研时,一位74岁的陆大伯的话说,“村里50年最重要的变化:‘爷爷变孙子’和‘妇女上了天’。”也就是农村在这50年间,大家庭向夫妻二人关系为核心的家庭过渡,父权的逐渐衰落。同时,妻子由于承担了更多的家庭责任而地位上升,生育问题也更多的考虑到妇女本身的意愿。
第二篇:《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读后感
逐渐消逝的中国传统道德观念
——《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读后感
在众多的参考书目中,看到《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时感到眼前一亮,因为看上去这种和个人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的书应该比较容易读吧,而事实也的确如此。虽然作者的研究对象是黑龙江的一个村子里村民的生活,而不是我想象中的对中国当代私人生活的变革的总概述,离我的生活有点远,但是作者用直白、生动的语言把长达十多年的田野调查和跟踪记录展现在我们面前,作为一本人类学著作却不会令我觉得晦涩难懂。
关于农村,其实是挺有趣的。小时候总爱听祖母讲关于她故乡的故事;初中时代,在老师的推荐下开始看一些乡土文学;还认识一些和母亲一起工作的外来务工青年。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和城市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虽然如此,在那些外来务工青年的身上,我还是感受到了那份和城市青年不一样的质朴、听说过一些和城市青年不一样想法。然而我知道,我所看到的农村,只是广东这边条件比较好的农村,而不是中国大部分农村。而从书中提到的恋爱、婚姻还有私人空间的改造等章节中,我认为这本书中提到的下岬村应该是属于条件不错的村庄。
看完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私人生活的变革,并不单单是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那么简单。而是可以上升到思想观念层面上的,而我从中看出的是,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在逐渐消逝。
中国传统道德观念,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比如仁、孝等等很多都是优秀的品质,但是也有愚忠愚孝、重男轻女这样的糟粕。而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消逝,自然也有它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
在二、三、四这三个关于两性的章节中,很明显看出,女性地位提高,年轻人可以自主地择偶以及两性关系越发开放。
女性地位的逐渐提高,是一件好事,但是在看了相关报道以后发现,其实女性地位的提高在农村中不如在城市中明显。然而这已经是一个飞跃,在从前,农村女性的地位之低下是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残忍。现代史学家有一种比较推崇的方法是“以诗证史”,那么,我在现代文学作品中看到的,农村女性被虐待被糟蹋的例子也应该可以算是一种证据。说实话,在看萧红的《呼兰河传》和《生死场》的时候,我就震撼了。而在当代,我认为男女仍然是不平等的,但是已经是可以接受的程度,这不但是观念的问题,有时候也没有必要追求绝对的平等,还涉及到男女之间的种种差异,像现在的状态也不错。
年轻人可以自主地选择配偶,这一点也和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中国自古就讲究婚姻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自主选择配偶就意味着年轻一代有了自主权,并且权利已经大到可以决定终生大事,而不需要受父母的约束。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农村的变化比城市的变化要大。因为目前农村的新一代主要是到城市做工为主,他们的流动量大,去的地方也多,这样可以认识更多的人,配偶的选择也变得更为丰富。而城市的新一代,通常是读书然后工作,环境比较稳定。有些工作性别比例比较悬殊,如教师、会计等,有的职场还会有明的暗的规则禁止职场恋情,这样造成了很多人择偶困难。所以城市的年轻人通过介绍而结合的例子越来越多。
两性关系的开放,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道德和健
康问题。这方面我认为政府的教育和引导还不足,很多人的性教育是通过口耳相传和“小电影”来获得的,这个问题值得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第八章提到的计划生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的进步。说明中国人那些养儿防老、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的观念在转变。在地球资源缺乏,人口过剩的今天,少生优生才是最好的选择。另外,这一章也侧面写出了女性地位的提高,她们有了选择的权利,而不是被当作传宗接代的机器。
上面提到的一些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消逝,是一种进步。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和思想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记得上课的时候,老师提到过,中国是一个有着交易传统的社会,什么都可以拿来交易。而这本书的第七章也谈到了这个问题。很多人因为抱怨父母没能在年轻的时候给他们好的生活,他们就在父母年老的时候不奉养他们。还有媳妇因为觉得结婚时公公婆婆没有给自己好的聘礼,就虐待他们。他们这么做的原因说到底,就是一种交易,认为年轻的时候父母要对自己提供很多好处,到他们年老的时候才会去奉养他们。我认为这真的是一种很可怕的想法,和中国传统的孝道背道而驰。当年他们的父母,如今的空巢老人,之所以不能给他们提供优渥的生活环境,并不是个人的不幸,而是有各种理由的,谁也不能改变当时的环境。共同的不幸,那些年轻的一代却不能体谅,不愿共同承担。我认为,他们口中所说的种种理由我认为都是借口,他们只是自私,不愿意承担责任而已。这样的人不在少数,而有的人就算有那个心去奉养父母,在行动上也可能是无能为力的。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职工有很好的养老条件,他们退休以后的生活甚至比工作的时候更好,和普通百姓还有形势更为严峻的农村的老人行程了强烈的对比。所以我认为,要改变老人无人奉养的现状,要老人活得有尊严,就必须改革现在这个十分不公平的养老机制。
看了《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这本书,令我视野开阔了很多,想问题也有了新的角度。同时也学会了反思自己,特别是在对待老人问题上,我要对自己的家人好一些,更好一些。
第三篇: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 1949-1999
《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 1949-1999》
王钰湲
从李彬教授写的书后三章推荐的15本书中选择一本来看,这本《私人生活的变革》名字就吸引了我。从名字来看,感觉应该不难以理解。这本书的书名的确很长,不过读完书以后就发现,如此长的书名恰好全面而准确地描述了书的全部内容与框架。这与许多国内学者的写作风格不一样,作者闫云翔浸染于哈佛严谨的学风与写作风格上面,书名少了意境,多了精确性。在网上了解了他的背景,深深的感受到,以一个人类学家的身份出现的闫云翔在写作时,像他曾经说过的那样:我觉得,一个合格的人类学家应该是个优秀的讲述者,因为合格的民族志必须是优秀的叙事文本。就揭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之奥妙而言,一个好的故事给听众的启发恐怕不亚于一段抽象的分析。当然,民族志绝不排斥理论。在优秀的民族志中,理论分析与经验事实的描述水乳交融、相辅相成,从而使人类学家能够将他们对于社会生活和文化现象的阐释简历在对生活过程本身的“深度描写”上,而不是建立在抽象的概念演绎上。”
这本书很适合对农村感兴趣的人们阅读。以前刚来北京不久时,爸爸隔三差五地就会开着车子带我们一家人去郊区野外,有时去农村看看人家的生活。所以多多少少,我对中国农村还是有一定的感受的。该著最突出的特点是其内容上突破了传统人类学的界限,进入到情感等私人生活领域来研究中国乡村。在文中,作者谈到了下岬村几十年来居住空间的变化,从全家一起挤在通炕上到划分出清晰的客厅、分出一间间卧室,个人生活变得越来越私密,房间布置的变化使得家庭中的甚至家庭外的人际关系也相映地发生了变化。他所描述的现象是我应当看到却未曾深想的。还记得高中时,我们班去农村调查医疗改革研究,在某些村子进行调查时,某些人家请我们上炕坐;另一些人会把我们请进客厅,坐在茶几旁的沙发上,再小心地关上卧室的门。我从没想过除了热情的程度和经济原因之外,其中还蕴涵着其他的意义,而空间的变化和人的需求也应该是我们要关注的。
研究中国农村的学者不少,论文多如牛毛一样。长期以来,“家庭”是中国社会研究的最小单位,个人只是构成“家”的面目模糊的基石,对于个人的研究多是为了证明“家”及其上的“国”所代表的集体是极端重要和不可超越的。阎云翔却选择了个人及其情感生活作为他研究的重点。12年里,他只研究以下岬村这一个小自然村中的一千多人。1949年以来,从择偶、示爱、建立夫妻小家庭,到其后的修建房屋、分割财产、赡养老人、生育子女,他们的道德准则、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作为“公”的国家、集体、大家庭伦理秩序的主导地位逐渐下降,为“私”的个人却不断兴起和发展,个人生活和小家庭成为生活重心。以前,家庭和睦是长幼有序、关系稳定,现在意味着注重交流的夫妻间的亲密。而小家庭生活、男性外出务工、户口制度导致的离婚障碍使得妇女的地位变得更高,家庭内部原有的家长权威受到挑战,产生了新的权力关系。一系列转变影响着几代人之间的家族关系和日常生活,令下岬村人既体会到小家的自在,又陷入了无奈的道德困境,尤其表现在从父母处接受高额彩礼、嫁妆作为经济基础,同时尽可能回避赡养老人上。
下岬村,普通又很特殊。1971年,阎云翔17岁,从山东老家一路北上,偶然来到这个距离哈尔滨50公里的小村子。他饥饿、恐惧、委屈,出身不好,自认为是非法的。村民们讨论、争吵,还是克服了心理上、经济上的困难收留了他,直到7年之后他考上北京大学。这期间,他跟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不是为了体验,而完全是为了生活,他们给予他质朴的为人的信任与尊重。1989 年,阎云翔作为在哈佛大学受过教育的人类学者回到中国,选取他要研究的农村原型,在十几个村子里,只有下岬村是他“有感觉”的。11年过去了,这里的人还记得他,他们议论他,评价他,最终认为他“没变”,仍亲热地把他当一分子。也因此,文中的村民,不是冷冰冰的被调查者,是阎云翔的朋友、邻居,熟悉的人,鲜活,会谈论从社会到隐私的所有话题,会夸张、说谎,最终又说出尴尬的真心话,他们在几十年中思想感情和个人生活的变化被描述得清晰可信。阎云翔在文中一直竭力保持冷静、客观的研究笔调,看得出来,即便在揭示最残酷的事实的时候,他都怀有对村民最大的尊重和理解,毕竟带有历史渊源的感情是回避不了的。
虽然作者在前言中说“我并没有打算将这个村子作为整个中国社会的缩影来研究”,可整个中国社会的变化正是驱使下岬村民的私人生活变革的原动力。他们的生活境况和所面对的问题是具有代表性的。无论城市和农村,这五十多年来,历史在发展,中国传统的大家庭和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念正分崩离析,个人变得极为重要,怎么妥善处理这样过大化的“个人”却未见良策。以“个人”来讲,看看阎云翔的经历就能发现当代中国人面临的剧烈变动,30多年前被屡次关进收容所的盲流在2005年获得了美国列文森图书奖,这一奖项一年只颁发给两位亚洲研究专著的作者。面对巨变,许多人明知“应该如此”却已无暇顾及。
阅读此书,好比打开一副“浓描重彩”渲染出的工笔画。作者思维严谨缜密,对图表应用自如,于行文流转之处不时有深邃洞见,于毫发细微不经眼之处做足大文章。该书对下岬村人布置新房屋这一章节的引入和该章对“隐私”的深入分析以及“养老”问题的深层分析,是最显作者独到眼光和分析功力的地方。其余章节的写作,正如作者文中所言,很多时候是在回应其他学者在其他田野地点所作的研究,比如妇女的家庭地位问题,新的生育文化形成等等,因而原创性似乎略逊,不过或许这些现象的雷同正证明了下岬村个案所具有的普遍意义。
第四篇:社交礼仪演讲 私人生活
社交礼仪
--------私人生活
首先,非常感谢大学生讲坛各位工作人员的精心准备,其次,非常感谢各位同学能够在万忙之中过来,一起探讨今天的这个话题-----社交礼仪。
礼仪伴随着我们的一身,它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如果从细一点来讲的话有很多。比如说称呼他人、使用名片、交谈、拜访、接打电话、穿衣、打扮、就餐等等,那么今天我们就从礼仪中非常细的一个方面,也是最常见的一个方面探讨一下,他就是私人生活。让我们来看几副图片,1在这幅图片中,我们很容易就看出他们是情侣关系,2在这幅图片中,第一感告诉我们,他们是同事,3关于这幅图片,我想提一个问题供大家思考,在大学,我们经常去图书馆自习,有一天,你带着书进入图书馆,发现这张桌子的这里坐了一个陌生人,其它三个地方是空着的,我想问,你会选择哪个地方坐下?如果是我,我会选择这个地方,不知你们是什么意见。
接下来,让我们步入正题,结合我们平时的生活,我把私人生活分为了这几个方面,私人财产、私人空间、私人时间、私人信息。什么是私人财产?官方定义来讲呢,就是“私人对其合法的收入、房屋、生活用品、生产工具、原材料等不动产和动产享有的所有权。关于私人财产我只说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我们的工资收入问题,在现在社会,工资收入的多少,直接是和我们的能力,社会地位挂钩的,我们都知道在交往中,问别人的工资是一大忌讳,但有些人却偏
偏不吃这一套,去年暑假,我打了一个多月的工,回来后几个朋友坐在田径场上玩,当时有个女生就问我,她说:“卢哥,你暑假在干什么?”你看,还叫我卢哥呢,心里有点小高兴哈,我说:“在广东打工呢”,她说:“什么厂?”,我说:“制鞋厂”,接着你看她又是怎么说的哦,她说:“你一共挣了多少钱?”,我当然一下子就不高兴了啦,我说“不多”,她说“那是多少?”,还真打破沙锅问到底哦,我说:“厂里其他人拿多少,我就拿多少呗。”接着,她又是怎么来的哦,“其他人拿多少?”我没办法,只好说:“一千五六百。”她说:“哦,我男朋友暑假挣了两千五六百。”什么意思啊,也就是说“你,不行,没我男朋友厉害。”我很是尴尬,勉强说了句“哦,你男朋友真厉害,我自愧不如.”。关于工资这种情况,大家都知道,不能问,绝对不能问,但就是由于我们的好奇心,老是管不住我们的嘴巴。
关于私人财产这个问题呢,还有一个就是价格问题。在我们中国,山寨东西实在太多了,男士的衣服,鞋子,手机等,女士的首饰,衣服等,在你看来是金子银子,成百上千的东西,也许是在路边地摊上买的呢,几毛钱一个。对同学新买的东西,不要去猜测它的价格,可以多去夸奖一下它的外观和材质,并且有时候你必须去夸奖,比如说,有一天,你们寝室有一个室友买了一件漂亮衣服,如果我们都和这个同学有仇,我们会怎么做奥,她一进寝室,我们大家都不理她,各做各的事,我装作没看见,我管你在我面前怎么晃悠,我就是没看见,气死你,所以有时候我们还真不得不去赞美,但一定要注意,赞美的是外观而不是价格。
还有一个关于私人财产的就是私人物品,在寝室,每个人之间,由于关系好,很多东西都是公用的,但有些是属于私人物品,不可公用,对于寝室来说,大概就是容易传染疾病的东西,比如鞋子,牙刷,手巾等从性别来说,男士的剃须刀,女士的包等,我曾经就见过一个男生要给女士拿包,而他们只是很普通的关系,最后让那女士搞的很无语,当然,我想这位男士本性是出于礼貌。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私人空间,什么是私人空间?私人空间一般是指每个人属于自己的,不被任何人了解、知道的属于个人的空间。
关于私人空间,首先说一下我们的家庭,特别是城里人,家家户户的房子,一栋栋高楼大厦的,做的像火材盒似的,家人作为一个群体,家庭作为一家人的私人空间,是不能随便被外人侵犯和打扰的,那么,对此,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主要说一下去别人家拜访时,如何做到尽量不侵犯别人的私人空间,首先,我们要提前有约,做到客随主便,要让主人有一个准备的时间,也许主人是一个很随便的人,你突然去拜访别人,一进屋发现,臭袜子烂鞋子到处扔的都是,主人感到尴尬,你也觉得这次来的不是时候。所以拜访首先要做到提前有约,其次,当我们进了别人家中,就相当于进了别人的私人空间,在没有得到主人允许的情况下,家里的东西,不要乱碰,房间不要乱进。最后,尽量不要带小孩儿,为什么,小孩儿是最天真的,不管你是谁,他都不怕,反正饿了是要吃的,没吃的,就会哭,也许别人客厅放了一个古董花瓶,他拿去当球踢呢,主人当面不好说呀,背后把你骂死。
关于私人空间,第二个要说的是个人安全空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安全空间,这在人与人交往中一定要特别重视。
关于私人空间我们一定要注意这几点。
一、勿闯他人的“秘密花园”
我们有时候把私人空间称为“专有领地”,比如在家中,女人的化妆台,作为一个作家,也许他的写字台是他的专有领地,专有领地是一个人经常使用的地方,我们去一家餐馆吃饭,你第一次选择的位置,第二次去时,如果不遇到特殊的情况,你会很自然的再到那个地方去做,想想你们去图书馆自习时,是不是也是这样,告诫我们的男同胞们,如果你第一次去女友家,一定要注意,避开其父母常坐的座位。以前爱心家园的主席多亭,给我们讲过发生在她身上的一段经历,每次上课,她都会去的很早,并且每一次都坐在中间一行,第二排靠走廊的那个位置,渐渐的这个位置就成了她个人的专有领地,最后,即使她进教室是最晚的,也会发现那个位置没人坐,给她留着,这体现的是同学对她的一种尊重。
二、慎入他人的“私人空间”
在交往中,我们一般把私人空间分为,1、亲密区域:比如父母、子女、配偶、亲密朋友之间。
2、私人区域:是一般朋友之间所保持的距离。
3、社交区域:一般为陌生人,职场上的同事所保持的距离。
4、公共距离:比如我们之间的距离。在交往中一定要根据你们关系,选择合适的距离。
三、灵活使用“私人空间”
在坐的男同胞们,如果你对一个女孩子暗恋已久,却迟迟不敢表白,今天我就来教你,怎么利用私人空间去表白,在某一天的某一个晚上,抓住某一个机会,进入她的私人区域,如果她后辙,说明你努力不够,或者干脆就死心吧,保持一份纯洁的友谊,如果她默认,就说明她愿意拉近你们的关系,这样你就可以“得寸进尺”了。其实,本来不成在告白这两字,干嘛要告白呀,让女方为难,让你也尴尬的,有必要吗,四、“私人空间”潜伏的人文背景
最典型的例子是握手,一般,生长在人口较少的乡村人,很远就打招呼,并伸出前臂,身体前倾和你握手,像这样。而城市人呢,由于生长在一个人比较多的环境中,所以他的私人空间比较小,握手时靠的比较近,像这样。这并不是说乡村人怎么样,因为我也是来自农村,这是我们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然后,我们来说一下私人时间。
我们的私人时间常被一个个电话所骚扰,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打电话,我们大学生每天睡的都很晚,个个都是夜猫子,对于我们来说,一定要避免在晚上9点以后打电话,你现在打电话打扰别人的私生活呀,此外,我们还要注意什么呢,早上九点之前不要打电话,非公事不要在别人工作的时候打电话,节假日不要打电话。说道打电话,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打完电话,谁先挂电话?我想大家都知道老人,长辈优先。不过此外还有女士优先,对于企业来说,顾客之上,所以顾客优先,还有长辈优先,对于同性同级的人,打电话的一方优先。
最后说一下私人信息。
在现在社会,手机电脑作为存储设备,里面包含了个人存储的很多东西,在没有得到主人允许的情况下,不要随便用,说不定里面存储有什么东西呢,还有就是日记本,一定要克制住自己的好奇心。在高中时,我的同桌是一个女生,有一天,趁我吃饭的时候,她看了我的日记本,其中有一篇就是写她的,你说看就看了,把日记本放回原处,证据销毁不就可以了,而她呢,在那篇日志的后面工工整整的给我写了一行评语,我看后,就把那张日记给斯了,哎,当时那感受,我们现在还记得,亲手毁自己的劳动成果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再一个私人信息就是家庭信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当家不知道材米贵,不当家不知道家长累,特别是当我们第一次和女方约会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不要那么直接的去打听别人的家庭信息。
所有的大概就这么多,谢谢!
第五篇:读《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有感
蔡嘉琦:读《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
(1949-1999)》有感
蔡嘉琦
刚刚读完的阎云翔先生的《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龚小夏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一书是一部优秀的民族志。该书重点考察了在中国农村过去的50年(1949-1999)中发生在农民家庭与个人生活领域的种种变化。
在此前,“绝大多数的研究注重的都是家庭结构与家庭制度,同时却很少涉及个人的心理与行为方式”(P9),而本书作者开创性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个人的情感和生活体验上,展示出一幅中国北方普通乡村中村民精神世界充满微妙变化的图景。书中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政治经济体制,社会关系,两性关系,家庭结构等诸多议题。
作者认为,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农民私人生活经历了双重的转型:私人家庭的崛起以及家庭内部个人私生活的普遍出现。这一转型的核心在于:个人作为独立主体的兴起。但是,这种个体身份和主体性的发展都是不平衡和不完全的,因为新出现的个人主义不是我们所期望的那种具有道德自主性的、权利与责任平衡,而是倾向于唯我式的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心,以物欲为目标,放弃公共责任,是一种自利性的人生观念和人生态度。换句话来说,许多个人缺乏基本的教养意识,成了没有教养的人。从50至70年代,几代年轻人在国家发起的各种政治运动中被国家鼓励或被直接引导对父权和公共权威等传统意识形态挑战。这使他们在私人生活方面渐渐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和独立性。80年代以后,国家的力量开始消隐,留下了巨大的社会与道德真空,并迅速被彻底的消费主义和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极端功利型个人主义等其它价值观念填补。这方面最突出的例子如:许多女青年在赢得婚姻自主权,仍然向未来的公婆索取高额彩礼(第六章),还有许多青年总是要求家中为自己安排工作与住房,却从来不问自己为父母做了什么。又如,普遍存在的农村养老问题也同样源于权利义务失衡的自我中心主义价值取向,书中提到在农村两代人之间的代际互惠的传统机制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平衡交换的新逻辑。村中的年轻人更看重自己对家庭财产的权利,却忽视了他们的义务和责任。为了适应这种情势,父母辈不得不采用多种策略对自身养老进行投资,如对儿子、媳妇以及嫁出去的女儿加倍宠爱,给予后辈更多的财力支持等等,希望此种举动能使他们在失去劳动能力后可以得到后辈的伺候和关照,安享晚年(第七章)。
由此看来,走出“祖荫”的个人似乎并没有获得真正独立、自立、自主的个性。恰恰相反,摆脱了传统伦理束缚的个人往往表现出一种极端功利化的自我中心取向,在一味伸张个人权利的同时拒绝履行自己的义务,在依靠他人支持的情况下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这不禁让我想起,辛亥革命以后,政治上的王权解体了,社会结构中的宗法家族制度也摇摇欲坠。传统的社会秩序与心灵秩序危机同时爆发。五四及新文化运动中对文化传统的激烈批判,使全社会都陶醉在 “冲决网罗,告别祖荫”的理想中,传承千年的儒家规范伦理被踩到泥里,许多青年人在“个人的崛起”中矫枉过正,甚至失去了信仰,比如章衣萍《枕上随笔》(1929)中记述的一位声称自己没有姓,甚至写信否认自己父亲,要求“平等”的女青年,再比如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个人私欲的泛滥与由此造成的社会动荡。
在今日,走出祖荫的个人很可能成为极端自我中心的无公德的个人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不仅仅存在于书中记述的小村庄中,也同样存在于中国城乡各地,啃老族、范跑跑等“道德滑坡”的例子不胜枚举。甚至近日发人深省的“小悦悦事件”,我认为其本质上还是权利与义务的失衡,唯我个人主义的泛滥 书中另一个令人感触颇深的地方是作者对田野调查的独特体验。据作者自述,他在20世纪70年代就曾在田野调查地点住了七年,1989年以来他又在此地做了七次田野调查,1993—1999年田野调查的重点主要在于私人生活领域(P14)。在田野调查中作者与调查对象间牢固的友谊、相互的信任和理解为日后成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作者认为,田野工作对于民族志作者而言也是一个精神参与的过程。书中以具体的经验事实和理论分析相结合,文风洗炼质朴,除去令人信服的说理外,读者从文中随处可以感受到细节的力量与鲜活魅力,作者所表达的内容不再是以往抽象的概念诠释,而是对真实生活的深度挖掘。这些都得益于作者在长期反复的田野调查中,以参与者和旁观者的双重身份进入村民私人生活的情境的亲身体验。因此本书的一个成功之处就是,即使像我这样对深奥枯燥的研究性著作很是头疼的读者,仍能在此获得相当愉悦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