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理论文与小结
一、选好题目
我所接触的许多中学物理教师,他们在论文写作中所遇到的最突出的困难就是选题。他们不知道该写什么,找不出论文的题目。
坦率地说,这个问题不是靠读一本论文写作的书(虽然这很有帮助),听一堂论文写作讲座所能解决的。论文选题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它有一个长期积累、沉淀而逐渐升华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当然,也并非高不可攀。
我自八十年代初涉足论文写作,先后撰写过《气态方程的推广式》、《组合电容器充电规律》等文章,均石沉大海。即使是我发表的处女作《密度计刻度规律的研究》,也是完成后历时2年先后投过两个杂志社不录用,最后才由《物理教师》发表于1986年第3期。
有读者会问:你怎么想起来写这个问题?答案很简单,教学实践给我提出了这个题目。
八十年代初我做中学物理教师时,当时教参上介绍了密度计的刻度公式h=ρ0h0/ρ,并在推导时运用了“设浸在液体中的那部分管子的平均横截面积为 s”的假设。我想,密度计的玻璃管不是粗细均匀的,它的内壁贴有刻度纸的一端是均匀的,而另一端则略为膨大,其间还有一小段半径又很小,这就说明教参的假设只能是近似的而不是精确的。我猜想:如果设刻度部分细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s,则一定能推出一个精确的刻度公式。终于,我推出了一个精确的公式:
在教“大气压强”一节时,需做覆杯实验,按教材上的做法应当把杯中的水盛满,可是有时不小心会把水洒出一些,我发现这时也能做成功。于是,我萌发出一个想法:半杯水行不行?一试,果然成功。进一步,我想:写一篇文章如何?于是便有了《覆杯实验的推广与研究》(《物理教师》1987年第9期)。
论文选题应当从教学实际中寻找,这样选题既准确又有实际意义,这也是论文选题的主要方法。当然,也可以借鉴别人的思路。比如,有人写了一篇题为“轮船 摇摆的固有频率”的文章,一年后就有人写出了一篇题为“桥梁振动固有频率”的文章。可以断定,后者受到了前者的启发。
论文选题有难、易之分。一般来说,教学专论、教学法研究的题目较难写,而教材研究、实验研究的题目相对容易一些。这主要是因为前者往往牵涉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而较难驾驭,这也是我的经验之谈。
二、树立观点
什么是一篇好的中学物理论文?简言之,能有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独到见解的文章才能称得上是一篇好文章。好文章的标准既不很高,但做到又不容易。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的文章非常之多,实事求是地讲,好文章非常之少。原因在于,这类文章多是就事论事,一般按照教材编排顺序,先引出课题,再通过实验,而后分析得出牛顿第一定律,最后运用规律解释现象。这些例子往往是“用手推车”、“用脚踢球”等等。教学效果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是隔靴搔痒。
我的最新研究表明: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关键是要在学生头脑中引发认知冲突,破除学生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我曾用“人坐在匀速行驶的汽车里竖直向上抛 钥匙”、“匀速飞行的飞机所扔炸弹在空中排列的情况”、“匀速行驶的汽车前后车窗上两只小蜜蜂相向飞行到达另一面车窗所需时间”三个例子进行检验,发现确实可以破除学生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牛顿第一定律也真正能被学生掌握(《物理教师》1996年第3期)。我冒昧地认为,这篇文章算一篇好文章。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物理教学的目的之一。传统观点认为,“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而“多题归一”则是培养学生辐合思维的重要方法,可谓泾渭分明。我提出了新的观点:“一题多解”与“多题归一”都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并且给出了理论解释(《物理教师》1994年第12 期)。
对于物理教学中的直观教学,有的同志认为直观性一般是科学发展幼年时期的特征,直观方法虽是教学和研究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但它的使用是有限制的,甚至是不可靠的(《物理通报》1989年第1期)。我则认为,直观教学不仅符合人的认识规律,也符合教学规律,同时它还是学生形象思维的源泉(《教育研究》1993年第9期)。
好文章的核心在于有新的观点。新观点可以是自己提出,也可以是反驳其它观点而建立。总之,一篇好的文章要有自己的东西,东拼西凑的文章称不上有真正意义的论文。
三、讲究方法
一篇好的中学物理论文,除了有好的选题和好的观点外,还离不开好的写作方法。好的方法常常使人击节称赞,叹为观止。
比如,学生对原子核裂变与聚变原理常常感到难以理解。他们常有这样的疑问:既然原子核分解成核子时要吸收能量,那么重核裂变时为什么却释放能量呢?一位教师运用如图1、2所示的板画,很轻松地向学生讲明白了这个道理。
核子平均结合能为8.6mev。如果92个质子和146个中子直接结合成中等核,则应释放8.6×238=2047mev的结合能;但如果92个质子 和146个中子结合成铀238,这个过程将只释放7.5×238=178mev的结合能,然后再由铀核分裂成中等核时,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就可净放出 2047-1785=262mev的能量。这就是重核裂变释放结合能的道理。如图1;轻核聚变的道理如图2。(《教学通讯》1984年第1期)
上文妙不可言的方法正是由于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板画。这也是我所见到的关于原子核结合能的最好文章。
中学物理论文写作中常用方法一般有列表法、作图法、近似处理法、模型法、理论联系实际写作法等等,恰当地运用这些方法常常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我曾改进了固体热膨胀演示仪(《物理教学》1993年第3期),其关键在于运用了“光杠杆”放大法。
结束语
作为一名专门从事物理教育研究的教师,回顾十几年来中学物理论文写作的道路,我的感慨是很深的。我觉得,中学物理论文写作成功的因素可以用杨振宁教授所说的三个“p”来归纳,那就是:perception、persistence and power。
“perception”——眼光。要知道哪些东西能写。当然,眼光的培养需要指导。而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很少有人去做,这是十分遗憾的事情。
“persistence”——坚持。论文写作需要坚持。诚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的道路上从来就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沿着陡峭山路不断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最高的顶点”。那种接到
一、两封退稿信就灰心丧气的人,永远不会有自己的文章出现在杂志上。
“power”—— 力量。论文写作需要学习,提高水平。只靠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很难写出好论文。订阅
一、两份物理教学杂志,经常阅读别人的文章,仔细加以揣摩,坚持数年,必有成效。
第二篇:物理与军事论文
物理军事与论文
现在的战争大片,吸引我们眼球的不仅是宏大的战斗场面,还有其崭新的战争理念,这些综合集成、一体化作战模式让本对军事感兴趣的我很是耳目一新啊。而这些作战模式跟我之前了解到的战争模式不一样,全都是物理信息化战争。
在18世纪,老式滑膛炮发射的球状实心弹丸,可轻松打烂纯木质的风帆战舰; 而19世纪,工业革命侧重的铁甲战舰令炮弹的杀伤效能遭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而从此以后,甲与弹的对抗陷入了一场矛盾螺旋的激烈竞赛,尽管新兴线膛炮发射的锥形弹体具有更强的破坏力,但钢板表面感化技术的出现却使防御力再一次走到了前面。金属材料,特别是钢铁,之所以自古至今一直被人类所重用,坚韧并存的宏观品质是其胜出的核心,而此特性的微观来源便是自由电子组成的金属键--当金属原子之间受外部应力、产生相对位移之时,自由电子依然可以将大家粘在一起,这便是韧性的微观来源。而“结合强度”更高的共价键,由于原子间相互锁死,受宏观外力时往往不能均匀分担,从而造成局部应力过大而断裂,这便是玻璃硬而脆的宏观特性来源。自然界硬度最高的金刚石便是由碳原子通过共价键忝的晶体结构,将碳原子共价键的高硬度与铁原子金属键的高韧性,取长补短、有机结合,便是铁碳合金--钢的本质。含碳量越高,钢就越“玻璃”化(硬而脆),表面渗碳则是仅对钢板表面硬度的进一步强化,同时保留了内部的韧性,其实此种工艺古代刀剑便已有之。近代海军装甲钢则是更大规模、更高尝试的工业化表面渗碳,这使得早期装甲舰时代,方略战舰在敌人炮火下具有无与伦比的生存力,介于此时代火焰穿甲技术的无力,日俄对马海战中便大规模使用爆破燃烧进行攻击。
而二战后“陶瓷装甲”的使坦克防御终于走出了纯钢路线--真正地微观“共价键”晶体结构,突破了金属的硬度极限,当然“硬”和“韧”不可兼得,不同材质扬长补短的复合装甲才是实用之物,事实上随着每一代复合装甲的发展,其内部结构都会有各种复杂的演进,第一种复合装甲出现在苏联T-64坦克上,氧化铝陶瓷被做成球状嵌入主装甲中,其后的T-72必胜更廉价的玻璃纤维,即二氧化硅。而美国后来制造了当代复合巅峰之作 --贫铀装甲,M1A2。现代复合装甲之所以对破甲射流具有额外的高防护力,除了硬质夹心外,实际上的大厚度,对射流的偏转、扩散起了很大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武器装备“攻”压倒“防”之势日趋明显,战争中的牺牲总是不可避免,但命更硬的炮灰右以牵制更多敌军资源,为己方胜利增添上更生的砝码,甲与弹对抗的矛盾螺旋仍将继续„„
第三篇:物理与文化论文
物理学与社会发展科学进步的关系
【摘要】:对于物理和人类发展,可以清楚认识到科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相辅相成,相互缠绕,互相交织,物理学是由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的。
【关键词】物理学;人类社会发展;科学进步;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是发展最成熟、高度定量化的精密科学,又是具有方法论性质、被人们公认为最重要的基础科学。物理学取得的成果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力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正如国际纯粹物理和应用物理联合会第23届代表大会的决议《物理学对社会的重要性》指出的,物理学是一项国际事业,它对人类未来的进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探索自然,驱动技术,改善生活以及培养人才。
用较为严谨的语言来说,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本质和运动规律,及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的规律的科学。它崇尚理性、重视逻辑推理。可以说物理学是关于“万物之理的”科学。我们学习物理呢?就要注重一个“理”字。
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物理学不仅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有完事的科学体系,而且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的实验方法和精密测试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其他学科,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在自然科学群体中,物理学处于基础和领导地位。进入21世纪的今天,物理学仍是一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科,它的创造性进展仍日新月异,遇到的挑战也愈来愈大。同时,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在极大程度上依赖于物理学的发展,物理学仍将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占主导地位,物理学对当代以及未来高新技术的发展也将会提供更大的推动力。
这一观点会招致来自其它学科的争议。对于数学,首先,数学本身不能回答其自身的数学形式逻辑体系的客观真实性问题,数学形式体系的客观真实性要靠物理学去认证;其次,数学的发展有两个动力,即数学内部逻辑发展的动力和外部的物理学等学科的需要与直观的动力。正是这种外部物理学的需要与直观的动力,使Witten和Donaldson发展了现代数学,并因此获得了菲尔兹奖;而量子论则导致非对易几何学的出现,超弦理论则导致新的数学观点的产生。然而,数学是伟大的,她像语言一样,是人类进行交流和表达思维的工具,对于现代科学技术,她更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对于化学,量子力学和统计热力学是表述化学定律的基础,现代化学则在理论上离不开量子力学,在实验上离不开现代物理学测量技术。对于生物学,量子力学和量子统计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生命现象的基础,生物物理学使生物学更定量、更精确。
下面的是物理学发展的历程:[1]
1、文明从野蛮中诞生,阿基米德,初建物理
2、牛顿于1687 年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 3、18 世纪中叶,在热学发展的基础上发明并改进了蒸汽机 4、1800 年伏打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发电器———伏打电堆,开创了电学发展的新时代5、20 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诞生了近代物理 6、20 世纪60 年代,激光器诞生7、20 世纪80 年代高温超导体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为超导体的实际应用开辟了道路8、20 世纪90 年代发展起来的纳米技术,使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设计并重新排列原子或者原子团,使其具有人们希望的特性
9、生命科学的发展也离不开物理学。脱氧核糖核酸(DNA)是存在于细胞核中的一种重要物质,它是储存和传递生命信息的物质基础
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索,科学的生命在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现代学校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创新能力。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说:“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 [2],这一小段说出了教学中的方法,但我从这种方法中解出的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素质的人才,是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物理学可以有一种带领出科学培养出创新性素质人才,从而引领人类文明的每一个进步。
对于人类发展:可以追溯到生命的起源:46亿年前,刚刚形成的地球是一个没有生命的世界。那时,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溢。从火山中喷出的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包围在地球表面,形成了原始大气层。原始大气与现在的大气成分完全不同,没有氧,也没有臭氧层,太阳的紫外线直射到地面上。在紫外线、宇宙射线、闪电、高温等巨大的自然条件长期作用下,原始大气中的各种成分不断发生合成或分解反应,形成了多种简单的有机物,这就为原始生命的产生创造了物质条件。其实这也是通过物理上的反应引起了生命起源。人类社会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农业文明时代,又经历了三多年的工业文明时代再到生态文明,而人类的文明史,开始于文字的发明,在时间上最早不过七八千年,这几千年只占人类史的百分之一而已。人类文化的发展,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面讲,可有以下三种共识。第一,人类文化的发展,不是突然的,而是人类在生存竞争中学到许多经验,逐渐积累而流传下来的。换句话说,有史时代的许多文化,都渊源于史前时代的人类活动;第二,各种人类的文化,因为环境的变迁,时代的更换,进退不一;三,人类有共同进取的合作力量,可是也有互相残杀的卑劣天性[3]。
科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物理学的目的在于发现自然界的结构和作用,并且尽可能地把它们归结为一些普遍的法则和一般的定律—用观察和实验来建立这些法则,好比如牛顿对力学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他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以下简称《原理》中,这本书是科学史上极为重要的伟大著作。牛顿在《原理》书中, 提出了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对宏观物体的运动给出了精确的描述, 总结了他自己的物理发现和哲学观点。其伟大成就造就了科学的革命,它不仅标志了十六、十七世纪科学革命的顶点, 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划时代标志。
物理学的发展引发了一次又一次的产业革命,推动着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可以说社会的每一次大的进步都与物理学的发展紧密相连。
一、物理学与第一次技术革命
物理学的贡献: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是以蒸汽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次工业革命是牛顿力学与生产技术的结合,在研究提高蒸汽机效率的基础上才创立了热力学的理论,热力学的理论又促进了热机的发展。
对社会的影响: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方面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使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4]。
18世纪中叶,在热学发展的基础上发明并改进了蒸汽机。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促成了手工业向机械化的大生产的转变,并使陆上和海上的大规模的长途运输成为可能。大大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古人云:一日千里。火车、飞机的使用使每一个地球人实现了“一日千里”甚至日行万里的梦想。蒸汽机的使用是第一次产业革命。
二、物理学与第二次技术革命
物理学的贡献,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一次讲座快结束时,发现电流接通时附近的小磁针转动了一下,这一现象被人们称做电流的磁效应;1840年,法拉弟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
对社会的影响,世纪前期创立的电磁学解决了机械能与电能转化的问题。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使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制造成为可能,为人类找到了一种新能源,打开了电力时代的大门[5]。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力工业,使人类进入电气化的时代,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想想现在使用的电灯、电话、电视、微机等一切的电力设施就能体会了。这是第二次产业革命。
三、物理学与第三次技术革命
晶体管与计算机,晶体管的发明促进了集成电路的发展,使计算机业飞速发展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也带来了新能源的应用。[6] 20世纪70年代,微观物理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开创了微电子工业,使世界开始进入了以电子计算机应用为特征的信息时代。这是第三次产业革命。
可以说社会的每一次巨大的进步都是在物理学发展的基础上完成的。没有物理学的发展就没有人类社会和文明的巨大进步。
物理学让昨天的梦想变成今天的现实。
大量事实表明,物理思想与方法不仅对物理学本身有价值,而且对整个自然科学,乃至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贡献。有人统计过,自20世纪中叶以来,在诺贝尔化学奖、生物及医学奖,甚至经济学奖的获奖者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具有物理学的背景,这意味着他们从物理学中汲取了智能,转而在非物理领域里获得了成功。反过来,却从未发现有非物理专业出身的科学家问鼎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事例。这就是物理智能的力量。难怪国外有专家十分尖锐地指出:没有物理修养的民族是愚蠢的民族!
参考文献:
[1] 张丹
物理学与人类社会文明
沈阳理工大学
2009 年第23期
[2] 杨淑凤,张元元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进步
成人教育[M]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2010/6 [3]刘建政 物理学史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2005/6 [5] 杨淑凤,张元元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进步 成人教育[M] 黑龙江省教育学
第四篇:物理论文
中国邮政现状分析和建议
采用SWOT分析
优势:邮政的三网合一
随着我国加入W TO 以后, 再加上网络经济的发展对社会各行业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向原有的经济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电子商务代表未来商务发展的新趋势, 对整合业务结构, 提高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在第四届国际电子商务大会上, 提出了发展电子邮政的总体构想, 使之成为电子商务领域中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一员。与其他行业相比, 邮政开展电子商务的优势实在是无可比拟的, 也就是邮政“三网合一” 的优势, 即邮政具有的信息传递、物品运送和资金流通三大功能, 正是发展电子商务初级阶段的必要条件, 依靠这些条件, 邮政完全可以向社会提供高效的网上购物服务, 创造一个更广阔的邮政业务新市场。当然, 在电子商务发展的浪潮中, 邮政也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邮政虽然集物流网、金融网和信息网于一身, 但邮政实物传递网应是邮政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邮政在电子商务中的角色应当是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邮政三网即邮政综合计算机网、邮政金融网和邮政物流网。
(1)邮政综合计算机网。
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络是支持全国邮政信息化的骨干网络系统, 该系统在广域网平台上采用了先进的ATM交换技术, 可以实时提供
数据、语音和图像信息的传输。我国邮政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会城市和205个地区城市, 为邮政部门提供了先进的信息交换网络。综合网从功能上满足对外服务、对内生产作业、业务与通信管理方面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和综合利用的需求。
(2)邮政金融网。
邮政金融网是邮政系统利用其完善的邮政网络机构而建立的一套覆盖面极广的金融系统。对外, 它提供全国联网城市的通存通兑、绿卡、电汇、电子转账等相关业务;对内, 邮政金融网络是邮政金融系统的基础设施, 为邮政金融业务提供服务保障。目前, 邮政拥有A TM 自动取款机3 000 多台, 全国邮政储蓄计算机网覆盖已实现31个省的800 多个县, 实现了7200多个网点的异地存取。邮政储蓄社会知名度和信誉不断提高, 为改变传统支付方式和实现电子货币交易创造了条件。
(3)邮政实物运递网。
邮政实物运递网即物流网, 物流就是指计划、执行与控制原材料和最终产品从产地到使用地点的实际流程, 并在赢利的基础上满足顾客的需求。邮政物流网可分为配送中心和运输网络两部分。投送网可在现有投递网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而成。而配送中心可按全国, 省, 市, 县等不同的级别分别加以建立。我国邮政实物运输和投递网络遍布城乡, 运输工具涵盖了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等等, 全国236
个邮运中心局组织严密, 运转灵活, 构成了沟通城乡的实物运输网络。全国共有84 000 处邮政局所, 形成了中国最大的投递服务网络。综上所述, 邮政具有信息传递、物品运送和资金流通三大功能, 具有发展电子邮政的独特优势, 相应地, 三大网的有机结合也成为发展电子邮政商务的基础, 即三网的整合问题也成为邮政发展重点解决的主要问题
邮政缺点: 知识经济 到来最明显的影响是知识将作为一种商品脱离传统的物质产品而不断地形成一种产业,并迅速地崛起。它的到来将使整个社会联系得更加紧密,物资流转加速,信息传输更为通畅,社会经济加快发展,人类社会更加密不可分,整个社会成为一个自我感知能力更强的数字化神经生态系统。 邮政企业的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组织结构特征使其联结成一个庞大的网络流通组织,是 知识经济社会得以繁荣发展的物质基础产业部门。因此发挥其特有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 的公共通道功能,将会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但传统的邮政企业存在着 技术层次不高、人才素质偏低、管理体制滞后等诸多问题,使其难以适应社会经济生活不断 市场化的客观需求,也难以适应知识经济带来的各种挑战1.企业组织结构模式的选择
(1)金字塔型行政组织结构模式分析。 目前邮政企业是按行政级别来进行组织设计、运作的,适合于传统的以计划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组织形态。这种组织结构体系按行政区域划为 国 家局、省局、地市局、县市局以及各镇的分支机构等,是典型的职能行政管理。其缺点是管 理层次过多,效率不高,自主权不够,应变能力差,不利于企业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及时 捕捉商机,因而传统的邮政难以适应知识信息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具体表现在日 益市 场化的过程中,邮政现有的生产作业部门对不同的市场需求缺乏自主经营决策的权力,存在 人、财、物方面的诸多制约因素,因而常常错失商机,延误发展时机。(2)扁平化的网络功能组织结构模式选择。 网络组织是直面市场需求的组织结构,层次少、功能强,能对市场的变化迅速作出反应,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捕捉商机,抢占市场。它是开放的平衡发展的自组织结构系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当今世界经济组织的发展 趋势。邮政企业要立足长远发展,就要改变传统的按行政区域划分的结构组织,重新设计选 择企业的组织运作模式,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升级现有的网络组织结构,破 除行政区域限制,打破传统的计划管理模式。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冲出重围、焕发生机。在 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各级邮政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有益探索,在经营方面实行了工效 挂钩、承包、租赁、经营责任状等改革实践,并在新业务的开拓上努力探索一条专业化 经 营的路子,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改革的力度仍然不够,整个计划管理体制没有从根本上改 变,管理滞后于经营发展的需要。因此,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网络功能的 结构组织将显得更为迫切。
2.企业组织功能的定位
(1)现有组织结构功能分析。 邮政企业的各个专业生产部门分属于各个流通渠道,有的综合利用了多种流通媒介,充分体 现了邮政企业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网合一的特点。但现有的组织结构功能还存在一些不 足。 一是基础网支撑能力不足。现有的邮运网组织按行政区域设置运作、技术含量低,运营成本 大,运输能力不足,难以满足“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服务要求。因此要打破行政 区域限制,确立邮区中心局体制,优化网络结构,通过信息技术的引进运用使现有网络 升级,从而加速邮件传递速度,同时要加大资金投入,发展航空邮路、直达邮路,扩大自办 邮 路规模,并从全网效益及自身效益出发,大力发展委代办邮路。只有建立健全一个强有 力的规模遍及全国每一个角落的邮政运输投递网,邮政才能求得进一步的生存发 展。 二是信息沟通反馈系统不灵。传统的邮政企业信息化技术手段落后,信息的传输依赖于 金字塔型的多层次管理通道,信息经多层过滤而失真,现有的信息传输手段使企业组织 淹没于文山会海的信息之中。加之传统企业缺乏相关的沟通理论素养而缺乏一套有效的 沟通组织管理制度,使传统的邮政企业难以适应信息时代对成长中的企业速度反应的要求。 三是经营管理职能不分。传统的邮政企业是种混合经营的管理体制,其弊端是企业及 员 工的职责不清、责权利不明、经营与管理混淆,不利于专业化走向的经营管理,也不利于企 业专业技术管理经营人才的成长,更不利于企业家队伍的培育,由此使整个企业的水平难以 提高,企业的成长受到限制。 四是新业务拓展方向不准。现有的信息流业务因传统的物流系统(运输投递网)制约而深受影 响,如商函广告、报刊发投、邮购等新业务的发展并不理想,对信息类业务研究重视不够,缺乏组织、技术、制度以及人才方面的支持,缺乏全盘的整体战略思考。如客户名址库的 收集工作,邮购、商函、发投、营销等部门都需要收集各自的数据资料,重复投入、耗费过 多、效果不理想,更没有专门的信息中心一类的组织,使内部的数据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更缺 乏对外部信息经济情报的收集、整理和利用的通盘考虑,因而使现有的信息类业务发展走向 不清晰。 五是农业市场的战略不清。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购买力的增强,农村的 市 场潜力极大。目前邮政在农村市场商业市场的网点不足,存在供需矛盾。在此情况下,邮 政大有文章可作。一方面可利用现有的投递网,为农村用户捎带用品,实行无店铺的经营方 式,大力发展邮购业务;另一方面可利用现有的分支机构网点开办零售店。但是目前各级邮 政企业对潜力极大的农村消费市场重视不够,放松了经营管理的力度,导致服务质量下降,引起农户对邮政服务的不满,从而损害了邮政品牌形象,使百年邮政的信誉下降,企业的 无形资产贬值,也阻碍了邮政业务向农村市场的拓展。
(2)企业组织功能的重新定位。 ①抓好基础建设。一是加大全程全网的运输骨干网建设,完善邮区中心局体制;二是加大城 市 户箱工程建设,尽快组建第二投递队伍;三是加大发展农村委代办服务网点建设;四是加大 支局所的建设,增强网点综合能力,使网点的服务标准化。②调整经营策略。各专业生产部门在业务的经营上要借助基础的骨干支撑网,大 力发展代理、配送服务,向信息的采集、加工方面拓展,实行个性化服务。邮购业务:要立足农村市场。产品的定位以价廉物美的日常生活用品及生产用品(农药、种子、化肥等)为主,并适当向高档消费品拓宽(电视、洗衣机、冰箱等)。 储蓄业务:立足于居民个人(法律上的规定)向集团用户拓宽中间业务(代收话费、水电费、代发工资、代办保险等),储蓄卡业务在开办初期以支付个人小额现金业务为主,稳健经营,待技术成熟、经营达到一定规模、管理成熟后扩大用户对象(如个体商户、集团用
户)开发新 的业务品种如小额贷款、转帐划拨、电话银行等业务。 汇兑业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手段,朝电子汇兑方面发展,积极开发信用支付等业 务。 信息类业务:如商函广告、报刊发行等业务,在充分利用现有的运输投递网络的基础上,建 立信息情报资料的光盘数据库、开发信息经济资源。 邮政商场、超市、零售店等的经营则要依托现有的运输投递网采取代理、经销、邮购、连锁 等经营方式,在产品的定位、目标市场的选择上要慎重思考,做到多调查、多论证。 ③突出综合网的地位。综合网的建设要实现两个目的,首先是建立完善的内部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使之成为邮政企业的数字神经系统,强化其自我感知诊断能力以及对 市场的反应能力,使企业经营者、管理者能及时、方便、全面地了解企业财务、经营、管理方面的情况,并及时作出反应。其次就是建立外部的信息情报中心,可利用先进 的计算机技术手段收集、加工、贮运各专业生产部门汇总而来的客户名址库、名优特产品 数据库、厂家商家的情报资料等,并使之经济化、商品化。
总之,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下,邮政企业要明确其自身所处的社会经济生活的位置,把握 时代发展的潮流与方向,只有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适应时代变迁的需要,企业也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邮政的政策优势:
3: 邮政具有专业优势,它是天然的第三方供应商
第五篇:物理论文
初二是物理学科开始学习的起始点,更是一个关键点,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从心理上重视。在如今素质教育的改革大潮中,作为实施者——教师,则更应该积极探索以适应新教材的改革,社会的需要。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使人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的、积极状态之中。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动机作为心理倾向具有引起或发动活动的功能;也具有维持活动达到目标的功能;同时还具有调节人的行为的功能。因此在素质教育中实施激励性教育是势在必行。在初二物理教学中笔者积极探索激励性教育,发现激励性教育在物理教学中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运用之中,教与学将是一片阳光明媚。激励性教育是指:用激励性语言、行动去触动心灵的心理教育。其宗旨是以“情”为主体,感化或促进提高。笔者通过实践、反复调整、修正,最后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包括:
① 启发式教学、奖励式授课。②层次性、渐进性提问与追问。③赞许式评价。④反馈式聊天。⑤激励式 谈话。⑥作文式反馈。⑦激励性评语。⑧击掌式相约。变“被动”为“主动”,便“要我学”为“我要学”,自觉主动的担负起建国保国创业的重任,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大脑。
一、启发性教学、奖励式授课: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45分钟,使这45分钟高质量高效率!指导学生如何预习新章节。预习是学习好物理的起点,首先通读全文找出重点,用红笔 将重点画出来,并将这些重点记在预习本上。其次,寻找疑点也是预习的精华,是经过反复思考,依然寻找不到解答的知识点,将这些疑点都写在疑点本上,并用红笔勾画出,作为标记,上课要注意听。再者,将预习到的知识和后面的小试验小制作联系起来,如果能做,自己做一做,锻炼自己的动手与动脑、逻辑思维、判断能力。最后,做一下预习反馈,将本、书合上,分析这一章节讲了什么,头脑中要有一个知识网络,并和相应的习题做一下对照,看一看自己是否能解答。(用铅笔写)授课过程以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为主线,以教与学为重点,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变被动接受和管理为主动参与,实行导向、导航、导演、引导、指导、辅导,领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领着知识走向学生。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而不是单纯品尝前人创造的成果。教学中首先注意引入方式,启发式、实物式、对比式,或是兼而有之。讲述中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考虑问题。如在讲蒸发时,首先将一块湿布在黑板一侧抹一下,然后对同学们讲,一会儿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干了”同学们异口同声,继而引出蒸发。其次,注重和实际相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学生都易接受,也易理解,关键是要分析清楚。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循序渐进,不能好高骛远,要触动他们心中的那根向上的弦,使他们也能弹奏出美丽的明天。问与答是反馈知识最直接的检测措施。答对者,统计数,达到一定次数时,奖励他们一道题,或一个小小的礼物,或带他们搞一些小试验、小制作。目的是抓住他们爱动手的特点,使他们能得到有利的发展。如:班上一位同学勤奋好学,就指导他做针孔照相机、利用可乐 瓶 做有关大气压强及浮力实验、利用塑料袋做热气球、利用易拉罐加热后放置水中显示大气压强实验等等。这一做法带动了不少同学。最后,作业要精,按层次布置作业,但又不能伤了一些学生的自尊心。基本题全批全改,重点题 细批细改。学困生 面批面改。讲评时,要有一个度,无论是学困生还是优秀生,都有获得奖励的机会。
二、层次性、渐进性提问与追问:
提问的技巧对于激励性教育来说,也是功不可没。因为对于一个学困生,如果提问比较难或太容易,他们会觉得是在故意羞辱他。因此,提问的同时应掌握一个度。例如在学习凸透镜成像时,首先问一个好学生,透镜分为几种?“凸透镜、凹透镜。再问一个学困 生,“凸透镜具有什么特点?”此时,笔者拿一个凸透镜,放在阳光下,使阳光经透镜聚焦于火柴或一张白纸。“聚光。”“好!你真棒!那么你再告诉老师,凹透镜呢?它的特点正和凸透镜相反,对吗?”“发散。”“这节课内容只要你好好听,你一定会。最后我要提问你几个问题。你先记好了。”讲完之后,再问他,照相机的原理是什么?要想照近景、照远景,你该怎么办?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总结自然留给了那些听明白的同学。这样先 提问讲后 再回答的措施,调动了他的信心与积极性,以及对物理的兴趣与爱好。
三、赞许式评价:
无论在哪些方面,尽量去挖掘学生们身上的优点,鼓励他们的信心,并给以赞许式的肯定。“优点单”就是一个很好的措施,使每个学生看到了老师与身边同学的评价,自己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还有这么多本事没有发挥出来,我也能行。其中同学们对一位学习特别差、纪律特别差的学生的意见至今记忆犹新,“学习成绩差,不一定代表你笨、没有创造力。记得吗?1千米=1000米,你不就回答对了吗。再有,在学习简单机械时,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你找的不是都比较 准 吗?你纪律不好,为什么不 尝试一下换位思想呢?老师、同学相信你,你一定能克服。盼着你的捷报早日传来。”“虽然你纪律不好,但你在运动会上为咱班赢得了荣誉。全班感谢你。假如今后,你不再捣乱了,相信你会赢得更多的掌声。”“真的很希望你努一把力,别给咱班拉分”……记得当时的他非常感动,原来他在老师、同学们的心中,并不是一个什么都不行、无可救药的学生。有了自信,提高了学习的劲头。从那以后,发现认真交作业的有他,认真回答问题的有他,问问题的有他,他进步了。记得在学完杠杆的应用,他拿来筷子、钳子、剪刀、镊子、指甲刀、瓶起子,然后问:“这些是不是杠杆?是什么杠杆?”“你能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真好。现在我们共同分析一下,找一下支点、动力、阻力,画力臂。”正是这简单的评价,赞许式的肯定使他的成绩突飞猛进。
四、反馈式聊天:
沟通向来是师生之间共同进步的催化剂。课上是导师,课下是朋友。这是师生共同的向往。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困难,(生活、学习、工作等)并且能尽到最大能力来帮助他;吸取他们提出的意见,并及时的改正,不断的完善自己,也能使学生的心与自己的心更加贴近。此时,教师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者,理想探求的指路者,心理困扰的排除者。问卷调查,可以以学习与生活为主体,也可以以自己的特长为主体,及时的发现闪光点,并给予欣赏式的评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次考试后,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退步,尤其凸透镜成像知识点错误率较高。原因是什么呢?他们派来几名代表谈看法、说意见,出谋划策。言谈之中,发现他们掌握不牢的原因主要是课上吸收率较低。那么首要责任还是在于笔者。怎么办?当然改正以往的教学模式,课上不再是一言谈、满堂灌,请学生站起来,回答凸透镜的特点,并请他做凸透镜,在教室中央站好,再请两个学生回答焦距的定义与特点,再请他们分别做凸透镜两侧的焦点,再请两个学生回答2倍焦距的特点,再请他们分别做凸透镜两侧的2倍焦点,最后,请若干个学生做物体(位置不同),若干个学生做像。要求回答出所在位置,像应该成在什么地方,再看一下像站的位置对不对。这一措施,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并促进了学生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本文章共4页,当前在第2页
五、激励式 谈话:
犯了错误,不能一棒子打死,毕竟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和蔼、平易近人、蹲下来看学生是谈话的调和剂。了解他们犯 错 的原因,并帮助他们及时改正,并制定一些措施或制度,约束自己,使他们能健康的成长。如,笔者现在教的这个班学生基础普遍较差,然而个性又都那么好强,就像一个个小刺猬,活现了当今大多数独生子女的共同特点:娇生惯养、依赖性强、自尊心极强,来不得别人的半点批评。其中有一个学生特别明显,她叫李静。课下我将她叫到办公室,对她说:怎么了,刺被 拔了,受伤了。要不要来点止痛药?知道吗?老师身上的刺 早就没了,正在寻找,你有没有见到,帮个忙好不好?……见有了转机,又给她举《我亲爱的祖国》中的感人片段来激励她,要以做人、学习为本,要珍惜现在的来之不易,要向剧中的方学桐那样,为国出一份力,争一份光。
六、作文式反馈:
作文与物理是不是风马牛不相及?是不是天方夜谭?否!在物理教学中,采用作文式反馈也是必要的。作文不但能体现一个人的水平,也能体现一个人的思想。如果将作文用于物理,那么将是物理学好的升华,也是物理是一门综合学科的最佳体现。在讲完初二物理第六章光的折射之后,我要求学生们将所学过的物理知识用作文的形式体现出来。其中,一位学生写到:“星期天的早晨,刚睁开睡意蒙蒙的双眸,整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映入了眼帘,这是光的漫反射现象,看到了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回头发现墙上的影子,这又是光的直线传播;走到鱼缸前,欣赏美丽的鱼,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出门骑车去公园,走过的路是路程,看一下时间走过了多少,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就是速度;此时恍然大悟,原来我的速度这么慢,光顾想物理了;走到了步行街,存好车,走过医院门口,怎么这么乱!噪音!怎么是噪音呢?那不是牛群与冯巩的相声吗?恩,它 影响了病人的休息。要问我是怎么听出来的?告诉你,是音色。……”作文用于物理,使物理更加充满魅力,更加吸引人。
七、激励性评语:
评语本来是班主任的特权,那么任课教师不时地在反馈内容或形式上(作业、试卷、问卷等),给出适当的评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上面:有的同学开篇写到:“老师,作文我不会写,我只写了一下学好物理的方法及建议……”“太好了。”实质上,写方法的同时,作文也就成章。总结了方法,有了目标,前进的方向,不也是收获吗?还有的同学写了一篇与物理毫无关系的所谓作文:“老师,我心里有一个秘密,你能帮我吗?好多人都说我笨,我是不是真的笨的出了头,我是不是真的不行?我怎么办?我就是学不会……”我的失职,痛心之后,认真地写到:“信心是成功的一半。信心加上99%的努力、辛勤、汗水、科学的方法,一定会成功的。你不要气馁,别灰心,我会帮你的。你知道吗?你很勤奋,也很用功,你虽然不很聪明,但你手中有一把金钥匙呀!基本功很扎实。……”后来,他的成绩真的有了进步。以后,平时的作业更是注意及时地给予一些客观性评价。如:“聪明的你,为什么将作业写得这么乱,我相信你一定能写好,对吗?”“好。有进步,再加把劲,加油!”在一位毕业学生的赠言中,这样写到“您的鼓励、信任、支持是我成功的基础。感谢之余,我们向您郑重起誓:今天,我们跨出校门,带着我们特有的如原子裂变般的激情,在人生征程上不停加速。但无论我们做出多大的成绩,具有多大能量,母校对我们始终保持一种永恒的向心力,让我们时刻热、力四射,光电永恒。”可见,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评语用到 物理教学中会使 物理更具特色。
本文章共4页,当前在
八、击掌式相约:
培养了兴趣,调动了积极性,活跃了气氛,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在此情况下,给他们讲一些伟人、科学家的故事,他们经历了困难的历程,历经了磨难,最终克服困难,有所成绩。暂时走在别人后面的人,只要有恒心,鼓起劲,迈大步,终究会后来居上的。鼓励了他们,故事鞭策着他们,他们的心中有了方向,及时地举起手与他们短时或长时相约“作业见成效、月考见真招、期末见效果、十年之后有成绩……”“叭!”的一声,时间就此定格,相互信任、相互承诺……凝在了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中。
总而言之,激励性教育是一种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方面。在实施激励性教育的同时,时刻铭记着以师生的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为核心,时刻铭记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工头”,不是领导,不是严父、不是法官,不是“上帝”,而是导师、朋友、助手和楷模。本着这个原则,激励性教育初探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让激励性教育发挥出它的价值,使亿万人的心共同为祖国的明天而跳动。
时代在进步,在发展,作为物理教师的我们,有责任为教学的改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此时,那么你就融入了为教育事业的改革、教育事业的发展的一个大熔炉中,通过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锤炼、敲击、磨砺,反复地调整、聚焦,同步共振,一次次地提升、放大,就能产生强烈的核裂变效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放射出灼目的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