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2006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形势简析
今年前三季度以来,全县继续以“种植创新、养殖突进、工业强兴、三化推进”为指导,以工业化为核心,以科技信息为动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不断转变,全县经济呈现稳定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1—9月份地区生产总值可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亿元,同比增长*,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亿元,同比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亿元,同比
增长*。
(一)农村整体形势喜人
在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各项优惠政策的支持下,今年我县通过品种、结构、技术、服务等一系列的创新,农作物种植效益继续保持上升的态势。我县夏、秋两季农业生产均取得较好收成,从主要农作物来看,全县小麦总产量*万斤,平均亩产达到722斤,较去年提高11斤,市价较去年有所提高。番茄平均亩产5吨左右,全县13.5万亩番茄总产67万吨。杂交葵花平均亩产预计460斤左右,与去年相比略低,市价与去年同期相比低0.1-0.2元,但价格上涨趋势明显,同时由于杂交葵花达到54万亩,同比增加26万亩,农民来自葵花的收入有大幅度的增长。其它农作物亩产、市价较上年相比略有增减,种植业的总体效益保持上升。
畜牧业保持健康发展,畜牧业质量明显提升,优质肉羊杂交配种达到50万只,杂交改良率达到65。生猪全部实现人工授精,奶牛实行统一冷配,杜绝了劣质品种的生产。防疫密度达到了100。农业由种植业主导型向养殖业主导型转变明显加快。截止目前,全县牲畜存栏达到136.3万(头)只,其中羊120万只,奶牛0.8万头只;出栏牲畜141.43万(头)只,其中羊出栏130.8万只。
(二)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今年工业经济发展目标是:工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增加值达到10亿元,来自工业的税收达到6000万元以上。前三季度,工业总产值达到13.5亿元,同比增长48.3,增加值达到4.35亿元,同比增长46.4,来自工业的税收达到3700万元。四季度随着炒货、面粉等行业生产旺季的来临,产值将有大幅度的增长,同时随着东源羊绒、鸿基化工等企业开机生产,将进一步拉动工业总量的扩张,预计工业经济发展目标可以实现。
(三)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增长
今年,我县固定资产投资策划项目共计60项,总投资33.3亿元,计划完成投资29亿元。1—9月份全县实际开工项目103项,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2039万元,完成年计划29亿元的72,同比增长17。其中:续建项目26项,完成投资63073万元;新开工项目77项,完成投资148966万元。在开工项目中,已完工项目24项,完成投资21006万元。按行业分,农牧林水完成投资8918万元;工业完成投资123390万元(其中:电力完成投资25400万元);交通完成投资9079万元;城市建设完成投资35418万元(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8533万元;市政建设完成投资6885万元);行政及社会事业完成投资3095万元;市场建设完成投资3139万元;其它完成投资29000万元。
(四)财政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财政收入完成1.6亿元,占计划2.44亿元的65.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8亿元,占计划1.66亿元的6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可达5934元,同比增长10.4。
(五)招商引资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全县共引进资金117300万元,其中:引进国内区外资金65500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29.4,同比增长107.5;引进区内市外资金51800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12,同比增长185.6。
(六)消费市场稳中趋旺,金融形势良好
城乡消费品市场明显趋旺,消费结构呈现积极变化。以住房、汽车、旅游等为代表新一轮消费热点的逐步形成,标志着消费结构升级步伐正在加快,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1-9月份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2514万元,同比增长18.2,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44209万元,同比增长19.4;餐饮业零售额4872万元,同比增长22.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1.5,同比增长1.5。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81366万元,增长11.7,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10961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144218万元,同比增长13.3。
二、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经济比重低,加工龙头企业的生产规模不够大,经济实力比较弱。
(二)财力不足。尽管我县今年的财政税收一直保持较高水平的增长幅度,财政收入的增幅高于财政支出的增幅,但由于财政收入的总量基数小,有效运行较为困难。
(三)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部分项目建设工作进展缓慢。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后,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严把土地和信贷闸门,严格投资项目审批,延长了项目论证期,给原计划实施的项目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此外,一些项目业主对国家产业政策和项目核准程
第二篇:海南州前三季度经济运行
经济总体运行增速趋缓 稳步增长缺乏新生动力
---前三季度全州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今年以来,全州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以“四个转变”新思路推动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度重视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扎实开展“百日攻坚”“黄金季会战”“夏秋季攻势”等专项行动,在着力调结构、促转型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稳增长、促发展的重要举措,但由于经济增长动力不够充足,部分领域下行压力仍然存在,经济总体下滑的趋势依然没有改变。
一、总体运行情况
前三季度,受宏观经济复杂多变、数据质量全面管控等多项因素综合影响,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较前期呈持续回落态势。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1.94亿元,同比下降2.4%,较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回落5.7个、2.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43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47.96亿元、下降4.8%,第三产业增加值22.55亿元、下降0.5%。
(一)供给领域---指标平稳增长
1、农业生产稳中有进。今年以来,全州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致力于壮大现代生态农牧业。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持续增强农牧业发展后劲。前三季度,全州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11.85亿元,同比增长5.01%,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
粮食生产形势较好。全年全州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43.72万亩,同比下降2.3%。其中:粮食作物88.48万亩,增长5.4%;油料作物33.47万亩,增长8.1%。粮食作物总产量17.45万吨,下降3.4%;油料作物总产量2.7万吨,下降6.0%。种植业实现增加值2.73亿元,同比增长5.7%。
畜牧业稳定增长。全州繁殖仔畜219.82万头(只),同比增长0.6%;仔畜成活208.32万头(只),成活率为94.8%,提高0.3个百分点;成幼畜死亡6.04万头(只),死亡率为1.3%,同比持平;出栏各类牲畜108.93万头(只),出栏率为23.5%,提高0.6个百分点。畜牧业实现增加值8.26亿元,同比增长5.4%。
渔业生产增速回落。前三季度,全州实现渔业增加值0.44 亿元,同比下降3.8%,增速较一季度、上半年分别回落59.1个、22.0个百分点。
2、工业生产略有回落。前三季度,全州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
1、投资增速持续下降。前三季度,全州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5.97亿元,同比下降50.7%,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4.4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扩大6.0个百分点;其中,完成州属固定资产投资83.36亿元,下降36.0%,降幅比一季度扩大0.8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43.3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大幅下降。前三季度,全州完成民间投资23.25亿元,同比下降67.2%,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8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扩大18.3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1.91亿元,下降84.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7.54 亿元,下降79.5%;制造业完成投资1.91亿元,下降33.2 %。
在建项目数量下降。前三季度,全州在建项目763个,同比减少107个,完成投资94.36亿元,同比下降50.9%,影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2个百分点。其中,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59个,减少22个,完成投资55.49亿元,下降 60.8%,影响44.2个百分点;5000万元以下项704个,减少85个,完成投资38.87亿元,下降23.2%,影响 6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投资均呈下降态势。前三季度,全州第一产业完成投资8.37亿元,同比下降31.0%,降幅比上半年扩大6.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2.93亿元,下降67.1%,降幅比上半年扩大1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4.67亿元,下降14.1%,较上半年增速回落15.6个百分点。
2、消费品市场略有回落。前三季度,全州旅游文化等享受型服务消费逐步升级,拉动住宿业较快增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45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比一季度、上半年分别回落0.1个、0.6个百分点。
从城乡看,城镇消费市场增速快于乡村市场。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14.05亿元,增长10.8%;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7.40亿元,增长7.6%,城镇市场增幅高于乡村市场3.2个百分点。
从消费形态看,餐饮消费较快增长。在全州35家限额以上单位中,批发业实现销售额6.20亿元,增长0.7%;零售业销售额19.12亿元,增长9.7%;住宿业营业额0.90亿元,增长8.4%;餐饮业营业额2.15亿元,增长13.0%。
3、财政收支双下降。前三季度,受“营改增”影响,全州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3亿元,同口径下降7.1%,增速较一季度、上半年分别回落24.3个、1.5个百分点。税收收入下降11.4%,降幅较一季度扩大10.6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收窄14.4个百分点。全州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3.59亿元,同比下降4.6%,增速较一季度回落32.9个百分点,降幅比上半年收窄4.3个百分点。其中,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节能环保、城乡社区八项支出37.69亿元,下降6.1%。
(三)发展质效有所提升,基础“向好”后劲不足
1、规上工业效益稳步增长。受供给侧改革影响,1-9月份,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0亿元,同比增长9.4%。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52.06元,下降3.2%;主营活动利润6.8亿元,增长9.7%;主营活动利润率21.59%,提高了2.34个百分点;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13.2天,减少0.5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207.4天,减少1天。
2、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受各项强农惠农和保民生等政策的拉动,以及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发展带动,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全州完成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84元,同比增长9.3%。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28元,增长8.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22元,增长9.0%。
7受限。另一方面,全州服务业中,传统服务业比重大。旅游业处于开发水平不高,对服务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因此,要积极扶持和培育本地消费主体,继续完善商贸流通网络体系建设,大力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重视培育本土电商龙头企业,推动电子商务全面发展,减少消费外流。加快重点景区景点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和综合服务能力建设,着力提高旅游综合辐射能力。
第三篇:前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
前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
2017年前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
2017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和工业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升的态势。
一、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特点
资金来源充足,经济效益稳步提升。1-9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同比增长6%;负债合计同比增长-4%,资产增长速度大幅高于负债的增长速度,资本比较充裕,资金来源充足,企业处于良性发展期。到三季度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实现利润额同比上升3%,企业的经济效益平稳提升。
重点企业支撑作用明显。上半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已经发展到62家,比去年净增5家。
支柱产业贡献率较大。三大支柱产业总产值占全县工业总值的67.13%。其中,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8.45%;医药化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16%;机械电业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12.29%。支柱产业在全县工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兴产业加快成长。二季度,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76%,比去年同比增长了11.48%;2017年三季度末,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3.79%,比去年同比增长了13.48%。
二、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技术型人才缺乏。普工充足,但质量管理和质量鉴定类的技术型人才缺乏,加大了质量管理的难度。
环保问题制约。一是工业垃圾缺少处理途径。部分企业工业边角废料较多,没有合理的处理途径,面对环保部门的严格要求,压力很大,迫切需要在周边建立垃圾处理厂对工业垃圾进行处理。二是环境治理成本增加。部分公司为实现工业废水达标排放,投入大量资金购进新设备,环保治理投入大,给企业资本运营带来一定困难。
营业成本上升。2017年二季度末和三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5%和17%,增速分别高于营业收入1个百分点。随着环境治理和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加大,一些企业环保、安全管理方面的成本大幅增加,环保费用大大增加。
企业融资难制约。随着国家为解决企业融资难系列政策的落实,部分企业融资难问题得以缓解,但多数企业普遍感受融资难、成本高。据对部分企业的调查,仍有相当一部分有融资意愿的企业无法通过银行实现融资,只能谋求其他解决渠道。融资难、融资贵依然阻碍着部分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几点建议
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步伐,政策激励促发展。强力优化发展环境,重奖工业项目招商。同时,鼓励工业企业争创精品名牌,逐步扩大产品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做好成长型企业培植“进规”工作。一手抓招商引资,引进一批优质重点工业企业落户。一手抓中小企业培植扩规,重点关注、扶持年产值接近2000万元的老企业,使其增资扩规,提质增效,发展为新口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多方联动,解决用工难题。进一步落实国家就业优惠政策,促进企业用工稳定。全面实施职业技能培训计划,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积极为本地企业培养和输送技能人才。提升企业自身要提升员工待遇。
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积极鼓励中小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机制,完善了企业创名牌产品、著名商标。
强化服务意识,健全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企业建立一套规范的系统的支持和服务体系。加强规划指导,健全投入机制,形成层次合理、分工明确的企业社会化服务体制。
第四篇:某县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分析
某县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分析
年初以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各级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和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工作,全县经济运行整体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前三季度,通河县规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38亿元,同比增长16.1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亿元,同比增长5.4%;社零同比增长6.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4亿元,同比增长2.2%。
(二)主要指标增长或下降幅度较大的原因分析。
前三季度,在全市工业经济整体下滑的情况下,通河仍保持16.16%的高速增长态势,主要因为一是县委县政府对大米品牌宣传非常重视,多次参加稻米论坛、粮食产销对接会、贸易博览会等活动,“通河大米”品牌提升到区域品牌第37名,带动了14户规上企业全部运营,提高了稻米企业销量和价值双增长;二是政府今年出台了倡议广大干部群众预交热费确保过暖冬的倡议书,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支持参与下,我县供热企业供热储煤已达五万吨,燃煤应急保障金一千万元业已落实到位,再加上往年热费的清缴带动了供热企业产值的增长。二、问题、建议和全年预判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财政收入增速放缓。
在结构性减费降税政策及临时性因素的影响下,我县周边的市县财政收入大部分出现了负增长,我县财政收入增速也有所放缓,仅为2.2%。二是新增企业还未成熟。
多年来,我县招商引资签约落地企业虽然较多,但大都处于初创阶段,还未对地区生产总值形成较大的拉动力。三是固投增长难度加大。
目前我县投融资渠道还不宽,项目资金缺乏,社会投资不够活跃,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仅完成去年的51%,实现固定资产投资稳定持续快速增长存在一定困难。(二)下步工作措施及建议
今年还剩下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必须抓紧抓实经济工作不容松懈,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重点导向,采取有力措施,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1.多措并举促增收。一是各相关单位开展联合行动,打破区域界限,做到内部管理信息共享,增强反避税能力,打击偷逃税行为,共同堵塞税收征管漏洞,确保税收应收尽收,二是加大向上争资力度。全县各部门要把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作为工作重点,紧盯中央、省、市对下转移支付方面的政策动向,认真研究,积极衔接,努力实施,争取上级对我县的转移支付支持,增加县级财力。
2.创新发展育企业。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园区打造一批有标志性的科技项目,扶持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的科技企业。加强科技供给,补齐制约通河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短板。二要培育新的增长点。继续重点关注合晟、长宏米业、壳氏、臻品、百年世一、长福辣椒酱等企业,要做好跟踪服务,达到规模时,争取早日入库,形成新的增长点。
3.全力以赴抓入统。对已入库项目,加强与项目业主单位的沟通交流,实时掌握项目进度,按月及时督促项目单位向统计部门报送投资数据,杜绝少报或漏报,并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对已开工未入库项目,尽快协调解决项目入库存在的问题,督促项目业主积极申报入库,按时报送数据;及时掌握各行业动态,不断挖掘新项目,针对投资较小的项目灵活包装项目,采用打包入库等方式尽快纳统;对未开工项目,协助项目业主做好规划、土地、拆迁、环保、资金等前期工作,积极推进项目尽快具备入统条件。
(三)全年主要经济指标预计完成情况
按照当前发展趋势,2019年下半年我县将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预计县域生产总值增长6.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12.4亿元,同比增长7%,三、亮点工作和成效
(一)年初以来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及成效
通河县推进市重点产业项目8个,2019年计划投资4.3亿元。到9月末,开复工项目7个,占总数的87.5%,完成投资2.6亿元,占计划投资总额的60%,占已开复工项目计划投资总额的78.8%。预计到10月20日,完成投资3.6亿元,占计划投资总额的83.7%。
1、齐全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绿色循环农业产业集群项目,1—9月份入统6219万元。
2、哈尔滨中药六厂有限公司生产基地项目,1—9月份入统3490万元,年底可实现试生产。
3、哈尔滨谷润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腐熟剂生产项目,1—9月份入统5000万元,已经实现试生产。
4、黑龙江臻品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山林产品深加工产业园项目,1—9月份入统3800万元。
5、黑龙江省通河县铧子山景区康养中心建设项目,1—9月份入统4700万元。
6、哈尔滨市百年世一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北草绿色国药基地项目,1—9月份入统3100万元。
7、通河县绿色食品产业园项目,1—9月份入统1870万元。
(二)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支持政策情况及成效
通河县推进省百大项目2个,2019年计划投资1.66亿元。截止目前,开复工项目2个,占总数的100%,完成投资0.88亿元,占计划投资总额的53%。预计到10月20日,开复工项目2个,占总数的100%。
1、二甲沟水库工程。项目总投资7.63亿元,截至2018年底累计完成投资4.5亿元,2019年计划投资1.2亿元。到目前为止完成大坝合龙段二期施工围堰、砼施工导墙、戗堤及高喷截渗,完成左右岸坝体填筑工程量约29万立方米;已完成了溢洪道、闸门启闭机安装等施工;已完成了灌溉洞及进、出口、闸门启闭机安装等;已完成了灌溉洞出口渠道左、右岸节制闸、环境流量闸、右岸渡槽及左岸输水渡槽(剩余4节)、渠道土方填筑的施工;完成了引水枢纽工程引水渠首枢纽拦河闸的下部砼浇注、正在开展引水涵闸穿越鸡讷公路进水涵闸、引水渠道上倒虹吸的施工;已完成上游引水渠道土石方开挖约19万立方米、下游引水渠道土石方开挖约100万立方米;完成引水隧洞工程开挖及临时支护进尺2365米,已完成隧洞砼衬砌320米。计划2020年10月工程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项目已于2019年2月15日开始复工,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8800万元。
2、通河县生活垃圾焚烧热电联产改扩建项目。项目总投资1.53亿元,办理前期手续时,由于省市两个规划的服务范围不一致,经多方协调后,才获得省发改委的核准,前期工作时间有所延误,导致项目进展缓慢。现已开工建设,2019年预计投资4600万元。
第五篇:西部地区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分析
总量稳步提升 质量稳中趋好
——西部地区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简析
前三季度,面对国际环境新变化和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西部地区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应对各种挑战,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巩固经济发展的好势头,使得国民经济依然运行在平稳较快增长区间。同时,经济增长从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的态势明显,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总量稳步提升,质量稳中趋好。
一、经济稳步发展,总量快速提升。前三季度,西部地区经济运行总体良好,经济总量呈现出稳步提升态势,十二个省(市、区)GDP增速整体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四川完成生产总值15468.28亿元,同比增长14.7%;内蒙古完成生产总值9571.89亿元,同比增长14.8%;广西完成生产总值7438.04亿元,同比增长12.3%。1-9月份,陕西完成生产总值8234.13亿元,同比增长13.7%,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十六位,增长速度位居全国第九,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90.66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539.90亿元,同比增长16.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103.57亿元,同比增长12.2%。
二、工业较快发展,增速快于全国。前三季度,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呈现较快发展的势头,除新疆外,其余十一个省(市、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2%。其中,重庆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7%,位居全国第一;四川增长22.4%,位居全国第二;西藏增长21.0%,位居西部第三,全国第四;贵州增长20.4%,位居西部第四,全国第五;云南增长18.0%,位居西部第八,全国第十六位。1-9月份,陕西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3904.70亿元,同比增长17.0%,增速位居全国第十九位,西部第十位。
三、投资快速增长,比重有所提高。前三季度,西部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741.90亿元,同比增长29.5%,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为23.4%,比一季度提高2.4个百分点,与二季度持平。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6个百分点,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其中,四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135.0亿元,同比较长23.2%;内蒙古完成投资7948.3亿元,同比增长28.5;青海完成投资1092.0亿元,同比增长49.8%,增速位居全国第一;甘肃完成投资3004.4亿元,同比增长41.3%。增速位居全国第二。1-9月份,陕西完成投资6450.8亿元,同比增长28.2%,投资额位居全国第十四位,西部第三位。
四、消费市场稳健运行,消费规模持续扩大。前三季度,西部地区消费品市场保持了今年以来稳健运行的态势,各省(市、区)消费规模都在持续扩大。其中,西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9%,位居全国第一;重庆增长18.5%,位居全国第四,西部第二。前三季度,陕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78.72亿元,同比增长18.3%,增速位居全国第五,西部第三。
五、物价高位运行,调控措施见效。截止三季度末,西部地区的物价依然保持了高位运行的态势,但政府物价调控的政策措施日见成效,加之翘尾因素快速消退,西部地区物价过快增长已经得到初步遏制。其中,青海CPI为107.3,比上月有所回落,但依然位居全国第一;宁夏CPI为107.2,位居全国第二;广西CPI为106.8,位居全国第三。1-9月份,陕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5.9,比1-8月份上涨0.1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十,西部第六。
总体看,前三季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正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经济发展整体形势向好,经济总量稳步提升,运行质量稳中趋好。但与此同时也应当看到,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仍相当复杂,经济运行中仍然面临着很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西部地区各省(市、区)要在调结构、控通胀中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挑战不断增加,难度不断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