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高三英语二轮复习专题强化专练:阅读理解(含解析)

时间:2019-05-15 15:23: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届高考高三英语二轮复习专题强化专练:阅读理解(含解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届高考高三英语二轮复习专题强化专练:阅读理解(含解析)》。

第一篇:2014届高考高三英语二轮复习专题强化专练:阅读理解(含解析)

2014届高考高三英语二轮复习专题强化专练:阅读理解(5)(含

解析)

There are various reasons why cancers appear to be on the increase.For one thing, though their sufferers are to be found in all age groups, cancers are particularly likely to attack persons in their middle and advanced years.Naturally, since people live longer these years, there are more cancer sufferers than before.Again, with better methods of diagnosis(诊断), doctors can more easily recognize cancerous growths that would formerly have passed unnoticed or that would have been wrongly diagnosed.It is also believed that certain habits and conditions of modem living, including heavy smoking and the pollution of the air, may leave people living in more cancer-causing conditions than before.We all look forward to the day when a simple medical test can find cancer while it is still small.Researchers around the world are working on such a test.Most of their work deals with the examination of the blood.Researchers in Boston have found something in the blood of cancer patients that does not appear in healthy persons.The test showed which persons had cancer and which did not.It was correct more than 90 percent of the time.The researchers believe the test may be able to show cancer very clearly in its development.Cancers discovered early usually can be treated successfully.The test examines very small bits of fat in the blood called lipids(脂质).Cancers seem to change lipids although doctors do not know why.The test showe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lipids of the persons with cancer and the lipids of those without cancer.The researchers say the new test could be a step to develop a simple way to check patients for cancer before the disease shows on an X-ray.1.Who will fail cancer from the study of the researchers?

A.The young.C.The man.B.The middle age and the older.D.The woman.2.The underlined words “such a test” refer to________.A.the test that shows which persons have cancer and which don’t.B.the test that may be able to show cancer very early in its development,.C.a simple medical test that cannot find cancer when it is-small

D.a new test that could be a step to develop a difficult way

3.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Cancers have much to do with something in patients’ blood.B.People living in better conditions are most likely to be attacked by cancer.C.X-raying is the best way to determined whether a person has cancer or not.D.Cancers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a person’s habits and living conditions.4.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A simple way to cancerB.Cancers can be cured

C.How to find cancerD.Early discovery of cancer

As a human being you may have the choice of three basic attitudes towards life.You may treat life with the philosophy(哲学)of the vegetable, in which case your life will include being born, eating, drinking, sleeping, marrying, growing old and dying.The second basic attitude is to look at life as if it were a business.A great many so-called successful men and women believe that life is a business.If you believe so, your first question of life, naturally, is “ What do I get out of it? ” “ How much is this worth to me?” In a word, based on this attitude, happiness becomes a matter of successful competition.The great majority of human beings today look at life as if it were a business.The third attitude toward life is the way of the artist.Here the basic philosophy is “What can I put into it?”.They value cooperation and contribution.This point of view has been proved by history;for history remembers best those who have contributed most richly to the interests of their fellow-men.The more we

investigate(调查),the more we become certain that the artistic attitude is the only one which goes with human happiness.5.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people who take the second life attitude ________.A.are mostly businessmenB.think of getting the interests(利益)first

C.find their happiness from hard work

whole life

6.People who are best remembered by history are probably

A.those living on vegetablesB.successful men

C.artistsD.businessmen D.take competition as their

7.We may infer from this passage that ________.A.some people are living only on vegetables

B.the artistic attitude is accepted by most people

C.the writer prefers the third life attitude

D.artists do most for the society in order to be remembered longer than others

The question of what children learn, and how they should learn, is continually being debated and redebated.Nobody dares any longer to defend the old system, the learning of lessons parrot-fashion, the grammar-with-a-whip system, which was good enough for our grandparents.The theories of modem psychology have stepped in to argue that we must understand the need of children.Children are not just small adults;they are children who must be respected as much.Well, you may say, this is as it should be, a good idea.But think further.What happens? “Education” becomes the responsibility not of teachers, but of psychologists(心里学家).What happens then? Teachers worry too much about the psychological implications(暗示)of their lessons, and forget about the subjects themselves.If a child dislikes a lesson, the teacher feels that it is his fault, not the child’s.So teachers worry whether history is “relevant” to modern young

children.And do they dare to recount stories about violence? Or will this make the children themselves violent? Can they tell their classes about children of different races, or will this encourage racial hatred? Why teach children to write grammatical sentences? Verbal expression is better.Sums? Arithmetic? No: Real-life mathematical situations are more understandable.You see, you can go too far.Influenced by educational theorists, who have nothing better to do than to write books about their ideas, teachers leave their teacher-training colleges filled with grand, psychological ideas about children and their needs.They make elaborate, sophisticated(精致的,复杂的)preparations and try out their “modem methods” on the long-suffering children.Since one “modem method” rapidly replaces another the poor kids will have had a good bellyful by the time they leave school.Frequently the modem methods are so sophisticated that they fail to be understood by the teachers, let alone the children;even more often, the relaxed discipline so essential for the “ informal” feelings the class must have, prevents all but a handful of children from learning anything.8.People do not dare defend the old system mainly because under the old system________.A.too much grammar was taught to childrenB.children were spoiled(宠坏)

C.children were treated as grown-upsD.children were made to learn passively(被动的)

9.What view do the modem psychologists hold?

A.Children must be understood and respected.B.Children are small adults and know what they need.C.Children are better off without learning lessons.D.Education of children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psychologists.10.What happens when teachers pay too much attention to the psychology of their lessons?

A.They find that the children dislike the lessons.B.They tend to blame students for their failure.C.They do not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actual lessons.D.They no longer want to teach children history.11.Grammatical sentences are regarded as unimportant because ________.A.it is better to use verbs only

B.words are said out of natural feelings only

C.talking freely and naturally without sentences is a better form of expression

D.it is felt that formal grammar rules might cause unnatural expressions

12.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he modern methods are understood by ________.A.neither teachers nor pupilsB.only a handful of teachers and pupils

C.the more sophisticated teachersD.everyone who enjoys the relaxed discipline of the informal classes

【答案与解析】

1.B 细节题。从第一段中的cancers are particularly likely to attack persons in their middle and advanced years可以知道癌症尤其容易在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身体上发生。

2.B 词义题。第二段中的a simple medical test can find cancer while it is still small;test与后面的such a test指的是同样的一种方法,所以这里的test指的是上句的“用最简单的方法诊断早期的癌症”。

3.A 细节题。第三段中提到了cancer病人血液中的有些东西在健康人中没有,并且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情况是这样的。B项与D项的意思与文章第一段中的certain habits and conditions of modern living including heavy smoking and pollution of the air may leave people living in more cancer-causing conditions不符;C项内容与文章最后一段的意思不符。

4.D 主旨题。文章在开头就交代了写作的目的,有各种不同的理由说明了为什么癌症似乎在上升,而从后面的几段我们知道科学家们正在研究一种新的早期诊断cancer的方法。

5.B 推断题。第二种人生态度是把生活看作一种生意,当然是利益最重要了。

6.C 细节题。从最后一段第四句可知。

7.C 推断题。从文章的最后一句可推知

8.D 推断题。由第一段第二句“鹦鹉学舌般地课文学习、附带鞭子的语法教学”可知,这种学习孩子非常被动。

9.A 细节题。由第一段最后一句可知:我们必须懂得孩子们的需要,还要尊重孩子们。

10.C 细节题。由第二段中“教师过多担心功课的心理暗示,忽略了功课本身”可知。

11.B 推断题。由第二段中Why teach children to write grammatical sentences? Verbal expression is better可推断出。

12.A 细节题。由最后一段中Frequently the modem methods„fail to be understood by the teachers,let alone the children可知。

第二篇: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用组合强化练二十含解析

语用组合强化练(二十)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最近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因为一个演讲视频火了。视频中单院长对故宫的各种藏品如数家珍,被大家誉为有智慧、金句多的“段子手”。

②唐朝诗人王维被边塞的奇景震撼,写下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名句。无独有偶,宋代范仲淹在边塞军中也对这样的风光做过描写。

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有详细周密的总体规划,零敲碎打的改革不能达到我们预想的目标。

④短短十天的军训过去了,但我们忘不了教官不胜其烦地重复单调的动作,更忘不了烈日下我们共同奋斗的身影。

⑤短暂的20分钟节目浓缩了王华同志对新疆、农四师、家庭的热爱,他在事业上的坚守展现了一名共产党人冰壶秋月的松柏胸襟。

⑥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一部自传性质的作品,夏洛蒂·勃朗特以鲜明独特的女性视角和叙事风格侃侃而谈,真实而有艺术感染力。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解析】选B。①如数家珍:像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使用正确。②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的。(多用于贬义)褒贬失当。③零敲碎打:指以零零碎碎、断断续续的方式进行或处理,也说零打碎敲。使用正确。④不胜其烦:烦琐得使人受不了。使用错误,应为“不厌其烦”。⑤冰壶秋月:冰壶,盛水的玉壶,比喻洁白。形容洁白明净,多指人的品格。使用正确。⑥侃侃而谈: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不合语境,应为“娓娓道来”。

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古人的某些比喻,在代表想象力丰富的同时,作者的心灵世界和意志,借此发挥作用,比如说悲哀到“肝肠寸断”,沮丧到“五内俱焚”,深刻到“刻骨铭心”。既然有这样的妙喻,造词的人,想必是所言非虚。能造出如此恰如其分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正是古往今来那些爱恨分明、重情重义的先人的能耐

B.也许只有那些爱恨分明、重情重义的先人才有这能耐吧

C.也许就是那些爱恨分明、重情重义的有能耐的先人吧

D.正是古往今来那些爱恨分明、重情重义的有能耐的先人

【解析】选B。“能造出如此恰如其分的词”指向的是本领,与句意的重心落在“能耐”的A、B项对应,据此可排除句意重心落在“先人”的C、D两项;对“能造出如此恰如其分的词”的原因只能是一种推测,B项表述比较委婉,语气比较符合语境,而A项用的是判断的句式,过于肯定,与推测的语境不符。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自己觉得幸福。____________这是一句人人皆知的大白话。____________我却知道,有不少人,____________很多人并非为自己的感觉,而是为了他人的观瞻而去建构自己的人生与生活。____________窥察别人的生活与家庭,便成为他们生活的另一部分。

A.也许  但是  而且  因此

B.如果

甚至

因而

C.如果

但是

而且

因此

D.也许

甚至

因而

【解析】选D。第一处前后是选择关系,据此可以排除B、C两项。第二处前后是转折关系,用“但是”表示转折语气偏重,选“而”更符合语言习惯,据此可以排除A、C两项。第三处前后是递进关系,“甚至”比“而且”程度重,选“甚至”更符合语感,据此也可以排除A、C两项。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B.“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C.新版物业条例将增加狗患治理规定,两次受罚者将被纳入严重失信名单,物业如对违规养犬坐视不管的,最高处以3万元以上罚款。

D.由于学校条件艰苦,师资力量不足,张玉滚不得不把自己打造成全能型,“不耽误一节课,千方百计上好每一节课”是他给自己定下的“铁律”。

【解析】选B。A项,不合逻辑,一面对两面:“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一面,“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是两面。应在“能”的后面加上“否”。C项,不合逻辑:“最高”和“以上”不能连用,“最高”是确数,“以上”是概数。应去掉“以上”。D项,成分残缺:“打造”缺宾语中心词,可以在“全能型”后加“教师”。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个人募捐行为之所以容易演变成社会事件,最重要的原因是媒体扮演了扩声器的角色,原本一个只有少数人知道的个人募捐行为,①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就容易变成一个地方性甚至全国性的大新闻。在这种情况下,募捐者就可以轻松获得远超其预期的善款,由此引发道德风险。可是,②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人募捐行为就难以产生影响。因此,③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范公众媒体协助个人向社会公众开展募捐活动的行为,要求媒体对募捐人的情况作出基本审核,并承担连带责任。

答案:①经过媒体大肆报道 ②如果没有媒体的参与 ③应该通过法律手段加以监管

6.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截止2019年8月底,②已有136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195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③六年多来,“一带一路”从倡议走向实践、从愿景付诸行动,④使中国的合作伙伴越来越多,⑤影响力和号召力日益增强。⑥“一带一路”正在成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⑦它开辟了中国引领全球开放合作的新篇章,⑧在世界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①句,“截止”表示到某个时间停止,不能带时间词语(作宾语),应改为“截至”。第③句,“付诸”,交付使用的意思,搭配不当,应改为“变为”。第⑥句,“正在”后面残缺成分,后面加“成为”。第⑦句,“开辟”,开创,创立,与“新篇章”不搭配,应改为“谱写”。

答案:①“截止”改为“截至”(或:“截止”后面加“到”);③“付诸”改为“变为”(或:在“付诸”前加“到”);⑥“正在”后面加“成为”;⑦“开辟”改为“谱写”(或:“篇章”改为“天地”)。

第三篇:2013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练--写作3)

2013届高三二轮复习专练--写 作3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请以“让身上的太阳发光”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立意自定。所写内容必需在话题范围之内。(1)审题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择文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语言优美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审题立意:“让身上的太阳发光”这个话题是从苏格拉底的名言中引出来的,理解这个话题应当以苏格拉底的名言为基础。苏格拉底说“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强调的是努力发现并培育人身上的潜质与潜能,实现人生价值,获得人格尊严。“让身上的太阳发光”的前提条件是每个人都拥有实现人生价值、获得人格尊严的潜质与潜能,这就是“太阳”。如果这种潜质与潜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掘、培养、提升,或者被遮蔽与扼杀,“太阳”就不能“发光”。“让身上的太阳发光”就是要避免这种情况。

“让身上的太阳发光”是一个兼语短语,要确定立意的范围,我们可以问几个问题:谁让谁身上的太阳发光?“太阳”指的是什么?“太阳”为什么没有发光?怎样让“太阳”发光?让“太阳”发光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在思考这些问题并做出自己明确的回答后,我们作文的立意和选点就定下来了。(2)选择文体:记叙文。

(3)语言优美的方法:化用歌词“你最美”为题目;开头写自己独处一隅,通过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描摹自己的不自信;中间通过设置情节,写同学对我的鼓励,引用与自信有关的名言和诗词;最后写我站在舞台上,描摹自己找回自信的心态,设置整句描写环境和氛围。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战胜自己的人)强。知足者富,强行者(竭力实行的人)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从中可见,先哲老子更赞成“自知者”“自胜者”“知足者”和“强行者”。

请从老子赞成的“四者”中,任选一个角度,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1)审题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择文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语言优美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审题立意:写好这篇文章,关键是理解这“四者”可贵之处。人贵有自知之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自知者”得可贵之处;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关键是能否战胜自己,“自胜者”胜人;自古以来,知足才能不被外物所趋,“知足者”长乐;干大事者事必躬亲,尽力而为,“强行者”可敬。从这四类人中,可选择自己熟悉的人物和角度行文。选择“知足者”的角度。(2)选择文体:散文。

(3)语言优美的方法:可选用较为熟知的“知足常乐”这个四字短语作为题目;开头可选用蝉、鸡等自然事物切入,阐述它们的“足”和“乐”;文中可选用陶渊明、李白、白居易等典例,阐述因山水而“足”“乐”,阐述精神富足而乐;最后,可用修辞作结,阐述知足常乐。

三、请以“简单”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提示】 自然界中,一星一月,一虫一鸟,一草一木,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无穷的奥秘。需要我们慎重对待。学习和生活中,也有许多看似简单,容易被人们忽视的问题。有的忽略了也许无关大局,但有的忽略了就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

可以从书法中“一字最难写”的道理说开去,辩证论述简单与复杂的对立统一关系。一根木棍子,横着放,便成了“一”。然而在书法家的眼里,这个“一”字奥妙无穷,只此一笔,起、承、转、接的笔法尽在其内;只此一笔,书法家的喜、怒、哀、乐,皆在其中。这个“一”或许就连贯着整篇书法的气势,体现着通篇文章的风格。因此李苦禅由衷感叹:“一”字最难写。

可以阐述简单是一种美,是人生中的一种境界。古代的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生活可谓简单,“人不堪其忧”,颜回却以之为乐,孔子赞之曰“贤”。当代学术界泰斗季羡林先生衣食简单,也是以之为乐。他们都是洞察人生的智者。当然,我们还可以反向联想。如揭露官僚作风,互相推诿、扯皮,把原本简单不过的事情无端弄得复杂化了。

【参考例文】 简单的日子再简单一些 秋天有些明净地来了。

宛若我此时的心情,有些轻松,又有些明快。

九月重阳,是个登高的好时节,和三五个朋友一起,和清朗的高山对话,和散漫的浮云携手,虽有淡淡的思乡的惆怅在心头,但仍有幸福的满足的感觉。我不知道远方的某些地方,朋友们的笑容是否像这天空一样明净,但我懂得应该在这样的日子里去问询一下,因为这风和月,总能拂去心底的尘埃,牵扯出一丝丝心底的想念。每天在马路上都可以看到过往匆匆的行人,他们的脸上,写着快乐或者忧伤,也许有些独步的人,满身洋溢着的惬意,也的确让人羡慕。总是混杂的气息,车辆的鸣叫声和扬起的尘土,路边小贩招揽生意的叫喊声,店铺里播放的震耳的音乐声„„置身于这样的生活潮流中,是没有刻意的,这,就是生活的味道。我知道我无法拒绝这样一种人生,尽管,我也不断地幻想着更多的美好,但是,这并不让我觉得活着的无聊。正如现在的秋天一样,虽有花儿谢草儿黄的惆怅,但这又有什么紧要呢?走在这样一条熟悉的路上,心中涌起的是熟悉的温情,鼻翼旁呼吸的是熟悉的气息,即便是偶尔的忧伤,似乎也有些释然了。

当然我也是有梦想的人。人活于世,总会有些向往的,不一定很高很远,然而总不能说没有。有些梦想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远,我试图扔掉,然而总在我以为已经遗忘的时候又依稀出现在眼前,让我不忍舍弃。既然不忍舍弃,那便留着好了,就当是生活的另外一种滋味。尝一尝,是有些苦涩,也算是对生活有了一种更深的感悟吧。

很喜欢诸如“云淡风清”“云在青山月在天”之类的词句,读一读,一种恬然的心情油然而生。平凡的生活中,我喜欢这样一点一滴恬然的心境,一点一滴随意的心性。

有心情的时候,可以写一段文字,想念的时候,可以给家人朋友打打电话写写信,我自认为这样的简单和平淡未必不是一种幸福。

是的,日子简单再简单一些,感情简单再简单一些。总认为这就很好。【名师点评】 文章先从明净的秋天写起,写出登高时看到的风、云、月,领悟到这些自然景物各有所属,人生也像这景物一样,有着自己向往的东西,该坚守的坚守,该舍弃的舍弃。作者认为平凡的生活拥有恬然的心境和随意的心性未必不是一种幸福。因此,作者最后呼吁“日子简单再简单一些,感情简单再简单一些”。这对于整天奔波忙碌、醉心功名利禄的人们未尝不是一剂清醒的良方。【参考例文】 简 单

刘老汉家本有四亩地,可自从村里来了筑路队,便有一部分土地被无条件地划了出去。刘老汉百思不得其解,决定去讨个说法。

他来到村支部。微微发胖的村支部书记听完刘老汉的倾诉后立刻答复:“这事儿简单,不出一个星期,我一定把土地还给你。”刘老汉一听这话,心里乐了,便满怀欣喜地回了家。

等呀等,一个星期过去了,两个星期过去了,可还是看不见什么动静。刘老汉心里纳闷,便再次来到村支部,但是得到的答复却是:“书记不在,有事去乡里找张乡长。”

刘老汉只得来到乡政府。可门卫告诉老汉,乡长刚下乡去督促秋收工作。刘老汉没法子,只能坐在传达室里等待。大半天后,满脸通红、一身酒气的乡长回来了。刘老汉连忙迎了上去。张乡长洗了把脸,然后眯着眼睛倾听刘老汉的遭遇。听完叙述后,张乡长马上一脸严肃,肯定地说:“你放心,这事儿简单。我一定尽快帮你解决。”刘老汉得到如此肯定的承诺,满心欢喜地回去了。

等呀等,一个星期过去了,两个星期过去了,转眼第三个星期也将过去了,可依然还是杳无音信。

刘老汉急了,又匆忙赶到了乡政府,可门卫告诉他乡长因公出差,要一个月后才能回来。

百般无奈之下,刘老汉只得搭上了去县城的班车。在县委大院前,他犹豫了片刻,可还是进去了。门卫将他带到了接待室。不一会儿,一个腆着大肚子,笑眯眯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这就是县委李副书记,他亲切地和刘老汉握手,并询问刘老汉的详细情况。这使得刘老汉有点受宠若惊,他急巴巴地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李书记。李副书记顿时收起了笑容,一拍桌子:“岂有此理,这些人当官不为民做主,我一定要严肃批评。老乡您放心,你这事简单,用不了多久,我就帮你解决问题。”刘老汉听了,心里想:这下可遇到好官了。于是便再一次满怀希望地回家等待。

时间过得很快,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但筑路队依然占着那片土地。老汉茫然了„„ 简单?!

【名师点评】 文章所写的情节非常集中:事件,只写一件事——为承包地被占而找领导交涉;人物——只一个主要人物刘老汉,三个次要人物,即村、乡、县领导,且三个次要人物都与主人公接触,且都为同一件事,此外绝无枝蔓。情节曲折有致,波澜起伏:为了一件很简单的事,刘老汉竟然从村支书找到乡长,直至县委副书记,历时数月,明明各级领导都给了肯定答复,最后都未能解决问题。这实在叫人唏嘘。文章对当今某些地方某些部门存在的互相扯皮的衙门作风的讽刺批评,可谓入木三分。

四、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傅雷说:“孩子,你要学会孤独,只有那样,你才会创造另一个世界。” 根据自己对“孤独”的理解,以“孤独,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审题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确定文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充实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丰富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审题立意:材料中的“孤独”是“创造另一个世界”的前提,即在浮躁的现代生活中,要潜下心来,沉入学习和生活中,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添加词语或句子,化大为小。如,孤独,竟如此美丽。(2)确定文体:散文。

(3)充实的方法:运用比尔·盖茨、屈原、司马迁、李白等材料,充实内容。(4)丰富的方法:详写比尔·盖茨,叠加屈原、司马迁、李白等材料,形成详略两个语段,手法丰富。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你能让一条小溪快乐,只要你不把生活的污秽抛向它们;小溪也会使你快乐,将在你口干舌燥时送来一捧甜蜜的甘露。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悟?请你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题目自拟。②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审题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确定文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充实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丰富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审题立意: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只要”“污秽”“也会”“甜蜜”,可知保护环境,也就造福了人类;同样,懂得尊重别人,也能得到别人的尊重。选择从“人要相互尊重”的角度立意。(2)确定文体:议论文。

(3)充实的方法:选用余秋雨、季羡林尊重对手等材料,彰显内容充实。(4)丰富的方法:选用鬼谷子不尊重对手孙膑等材料,与余秋雨等事例形成对比,丰富方法。

六、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倾听,就是集中精力,细心地听取。

倾听,是亲近自然的方式;倾听,是接受信息的渠道;倾听,是真诚沟通的桥梁;倾听,是净化心灵的艺术。

倾听自然界的声音,倾听美妙的音乐,倾听同学和朋友真挚温暖的话语,倾听老师或长辈的教诲和批评,乃至倾听亲人的唠叨,都令人其乐融融,都会让人获益匪浅。

凡谦虚好学的人、善待他人的人、严于律己的人、自强不息的人,往往都是乐于倾听、善于倾听的人。

请以《倾听_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标题中横线上的内容自己填写。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倾听”其实是一种态度,是谦逊、诚恳、豁达、进取的表现。“倾听”的对象十分广泛。可以把倾听的价值和意义展现出来。【参考例文】 倾听就在身边

飞鸟用啼叫歌唱生活,游鱼用肢体传达信息,我们用语言交流思想,抒发情感,表达对生命的赞美和自然的感叹。这就是倾听。倾听是一种交流,是一种亲和的态度,是我们了解彼此心灵、领略大自然的悠悠路径。我们要学会倾听大自然的山风松涛、溪韵海啸,学会倾听他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其中有欢乐的音符,也有痛苦的音符。要认识这些音符,那就应该去倾听。一旦你有了这种认识,你就会觉得倾听就在你身边。人生又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有骤然翻起跳跃着的水花,也有波澜起伏的大浪。要感受这海的心声,那就应该去倾听。一旦你有了这种感受,你就会感到倾听就在你身旁。倾听是心灵之光,它能折射出纯洁而热情的光芒;倾听是一缕清风,它能吹散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霾;倾听是划破漆黑夜幕的流星,能给人们带来希望;倾听是一朵开不败的花,它能绽放出生命之蕊,换取人们的欣赏和信任。

倾听长者的教诲,就如同读一本好书,实乃受益匪浅。倾听朋友的诉说,与朋友共同分享快乐,分担痛苦,让朋友感觉自己不是孤单的。倾听他人的牢骚,让他人感到舒畅、满足和轻松。闲暇之际,独步山间树林,倾听大自然的声音:鸟儿的歌唱,昆虫的啼叫,小泉的呜咽,山风的呼啸„„让人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热土,让人寻回内心深处最美丽的真实。

在跋涉的道路上,跌倒时希望有人扶持,忧虑时希望有人分忧,寂寞时希望有人陪伴,失败时希望有人鼓励。这都需要倾听陪伴。渴望倾听之人对倾听的向往,如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般迫切。倾听是春天刚发芽的嫩草,充满活力与希望,也给人带来新生力量和希望之火。倾听犹如炙热的夏日里的一阵凉风,把枯燥与烦闷一拂而尽,送来愉悦轻松的感觉。

当你失落时,一声清脆的鸟啼能给你安慰;悲伤时,一阵清风能给你开解;彷徨时,一泓清泉能给你帮助„„倾听在呼唤,我们需要倾听。朋友,难道我们不应牵起倾听之手,去创造更加精彩的人生吗?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语言优美的议论化倾向的散文。作者首先提出自己的观点:要学会倾听大自然的山风松涛、溪韵海啸,学会倾听他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然后,作者分别阐述了:认识社会和人生就必须要倾听,倾听能折射出纯洁而热情的光芒,倾听让人寻回内心深处最美丽的真实,社会需要倾听。论证从依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展开,思维严密,论说有力,语言优美。【参考例文】

倾听春天的声音

如果说十年来,漂泊是我的常态,但至少在闲暇时分还有一分气定神闲,偶尔我的小资情绪还可以让我风花雪月一回。直到前天回家时看见公路旁边的油菜花开了,我才意识到春天来了。

生活原本如此,芸芸众生为了生计而奔波,试问有几个人可以驻足聆听春天的声音。南方的春天与北方截然不同。北方的春天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是娇羞的少女迈着小碎步缓缓而来的,偶尔还三步一回头;南国的春天则是铺天盖地的,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昨天早晨在公交车上的时候,突然看见两旁的海棠早已开得如火如荼。当时我真有点恨自己,回来后天天早晚都要坐这班公交车,为何自己对早开的海棠视若无睹,差点就错过了海棠花开的盛景。乐山自古就有“海棠香国”的美誉,在古代时,这里是古蜀开明王朝的故都,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望着窗外的海棠,我想起了张爱玲。我是张迷,记得张爱玲说过她有人生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完。海棠无香,人生就是如此。

寒冬已经远去,春天已经来临。不过我还是没有感受到春天,乍暖还寒的春让我有点不知所措。春天到了,可我却没听见春天的声音。我想起了两年前看过的一部韩国老电影《春逝》,想起了那个录音师李尚优和电台DJ韩恩素,走遍郊区四处记录大自然的声音,然后他们相爱,一起到小溪边捕捉潺潺的流水声。他们在竹林里等待风起,一同聆听竹林沙沙的声音。四周一片静谧,唯有风中歌唱的竹林。他们坐在庄严寺院下,倾听千年古寺的风铃声,彼此的心灵也在这一刻相依,激情化作两个人的甜蜜。

不知道是春天还未来临,还是她已经在我不经意间悄然而离去。近在我们身边的声音,我们往往漫不经心最容易忽略,世俗之音充斥了我们的耳朵。如同爱情的费洛蒙,在恋人间尽情发酵,彼此会听见来自灵魂的声音。最终在四季的更替中,爱情激素禁不住时光的考验,情意不敌现实而回归生活。

那些曾经属于彼此的时光,应该遗忘还是沉淀在记忆之中?纵然一方奋力挽回终究还是回不去了!爱情的酵素可以持续多久?剧中恩素消极地在一切情感就绪后,选择强迫自己制止这段情感,让它成为甜蜜回忆而不落入生活。而男主角李尚优在失恋痛苦之时,从得失恋症的祖母只记得生命中甜美的时光中得知,重要时刻如同春天的声音般在生命中留下痕迹并回荡不已。因此他确信曾经发生过的爱情在生命中不会被遗忘,最后他身处在花海中继续品尝着爱情幸福的声音,并且努力追寻着即将属于他的爱情。爱情来了,又走了,留下了爱情,而爱情终将一生陪伴着我们。

春天到了,让我们偶尔驻足,一同聆听那些属于春天的声音。

【名师点评】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散文,文章开始首先发问——试问有几个人可以驻足聆听春天的声音,接着写自己对早开的海棠视若无睹,然后引用电影《春逝》的事例,展开抒情,点破“漫不经心最容易忽略”这一现实,表达了“让我们偶尔驻足,一同聆听”这一主旨。文章叙议结合,张弛有度,语言凝练,富有文学韵味。【参考例文】 倾听心灵的钟声

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我们无数次面对这样的抉择:爱与恨、悲与喜、苦与乐、得与失„„我们犹豫、踌躇、举棋不定、左右为难。其实,此时我们只需静下心来,倾听心灵的钟声,作出正确的抉择。古代学者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者也,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又是怎样的气魄与壮志。简单两句话,便概括出古代男儿舍生取义报国的壮志雄心,勾勒出中华儿女赤胆忠心,这是我们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看过这样一篇文章吗?一个小女孩,站在法庭上面对离婚的父母,她会选择谁?这不是一个普通的选择,因为选择了母亲,她就选择了富贵,选择了澳大利亚;选择父亲,她就选择了贫穷,选择了中国。人人都说这太难了,可小女孩选择了父亲,选择了含辛茹苦单独抚养她长大的父亲,舍弃了富有却极少见的母亲。大家都被震撼了。这难吗?“其实很简单。”小女孩如是说。我相信,这的确很简单,面对这种艰难的抉择,你只需要静下来,听听你的心灵,让它来告诉你,你需要什么。小女孩做到了,尽管她才14岁。

钻石镶嵌的王冠珠帽,质地优良、做工精细的衣服、靓装,这一切构筑了一个美丽而华贵的女人。西方一位哲人说:“女人啊,就是一种贪婪的动物。”此话不假,但也要看你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珠光宝气的人恃“财”傲物、目空一切,她们用金钱堆造外表的美丽,却忽视了心灵的纯净,到头来也只是换来人们的不屑一顾。这也就是一种抉择,她们无法平静倾听心灵的钟声,最终选择了令人可悲、可叹的抉择。

我无力举出太多例子证明抉择的重要性,也乏回天之术让那样错误抉择的人重选一次。我只有感慨,感慨聪明的人,感慨糊涂的人,但我又深知人岂能永远活在感慨之中。前人走过的路,犯过的错,便是前车之鉴,它们用最真实的东西阐明了一个道理,作出正确的抉择,便是促你走向成功的关键。

是啊,人生就是在这不断地抉择中前进,从不断地跌倒中爬起,世事便是这样的,人就是这样长大的。朋友,当你面对人生的抉择时,请不要慌乱,静下心来,倾听你心灵的钟声。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较为成功的散文化的议论文。文章开篇提出在抉择时,要倾听心灵的声音的观点。文章用一个小女孩的心灵选择为例,指出小女孩的选择出于内心的纯真,出自其内心的深处,令人震撼:又列举以“物”为欲的众多世态,并引用西方哲人的言语加以分析和论证。最后指出:当你面对人生的抉择时,请不要慌乱,静下心来,倾听你心灵的钟声。首尾圆合,论证有力。

第四篇:2018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疯狂专练13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含解析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一、“狂”做真题

1.(2017年高考全国2卷)某地为治理村委会公章管理不严、随意乱盖章现象,将村委会公章存到乡镇政府“柜子”里,由乡镇政府“代管”。这一做法受到社会质疑而被叫停。叫停“村章乡管”的主要理由在于()

①乡镇政府承担了过多的行政管理事务 ②乡镇政府没有管理农村公共事务的职能 ③乡镇政府不能代行村委会的自我管理权 ④应当维护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民主权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③④入选:我国实行农村村民自治,村委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享有对村务的自我管理权。政府应当对其予以维护,而不能代行。①排除:叫停“村章乡管”的主要理由在于维护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民主权利,而不在于乡镇政府承担了过多的行政事务。②错:我国政府具有加强社会管理的职能,对农村的公共事务有管理的职能。③④当入选。故本题答案是D。【答案】D 2.(2017年高考全国3卷)2017年1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的人民代表大会分别产生监察委员会。新的监察委员会与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整合政府、检察等部门的监察力量,将人大、政府、法院、检察院及其他公共部门纳入监察范围。这一改革旨在()①实现对国家公职人员的监察全覆盖 ②清除公共部门滋生腐败的社会土壤 ③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 ④搭建群众直接监督公共权力的新平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成立新的监察委员会,整合监察力量,扩大监察范围,有利于实现对国家公职人员的监察全覆盖。故①正确;改革的目的并不是仅仅清除滋生腐败的社会土壤,故②错误;合署办公,整合力量,有利于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故③正确;建立新的监察委员会,并没有搭建群众直接监督的公共权力新平台,故④错误;正确选项为B。【答案】B 3.(2016年高考全国1卷)某市规定,对下派社区的工作事务,实行清单管理:属于各部门/街道办事处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不得转嫁给社区;需要社区协助的事项,应当为社区提

供必要的经费和工作条件。这一规定()

①彰显了社区组织的自治功能 ②创新了社区组织管理形式 ③有利于推进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 ④旨在提高基层政府行政效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是村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材料中的规定彰显了社区组织的自治功能,有利于推动社区居民自治,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不符合题目主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答案】A 4.(2016年高考全国2卷)为缩短学生上学路程与保障学生安全,某村村民希望新修一条便道。村党支部、村委会为此建立基层协商民主理事会。理事会就工程要不要建、由谁建、资金来源等问题广泛征求民意,经过民主协商,最终决定修建便道。村理事会的建立()①改变了村民自治的主体 ②维护了村民的切身利益 ③丰富了村民自治的实践形式 ④规范了村民的行为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的题眼是“建立基层协商民主理事会”。村理事会“广泛征求民意”没有改变村民作为村民自治的主体的地位,村理事会的建立丰富了村民自治的实践形式,因此,①排除,③入选;村理事会经过民主协商,最终决定修建便道,维护了村民的利益,但与规范村民的行为方式无关,因此,②入选,④排除。【答案】C 5.(2016年高考全国3卷)某省全面开展政府职权清单清理,推行权力清单制度。该省各级政府在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职权审核的基础上,建立社会参与机制,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对于社会反映强烈的权力事项,通过座谈会、论证会等方式充分征求意见。让公众参与权力清单的制定()

①是对公民政治参与权利的尊重 ②是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的重要举措 ③是履行政府法定职责的必然要求 ④利于凝聚社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让公众参与权力清单的制定,一方面是对公民政治参与权利的尊重,另一方面有利于凝聚社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①④符合题意;②夸大了公众参与权力清单的制定的作用,让公众参与权力清单的制定,不是政府法定职责的要求,②③排除。【答案】B

6.(2016年高考江苏卷)某市民政局统计显示,目前该市居民委员会承担的行政性工作占其总工作量的85%以上,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A.居民委员会是政府的基层组织 B.政府主动简政放权值得肯定 C.居民自治是基层民主的有效途径 D.居民委员会的自治功能受到削弱

【解析】居委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政府的基层组织,A不选;行政性工作是政府的职责,现在却让居委会承担“行政性”工作,这不是简政放权,而且使居民委员会的自治功能受到削弱,B不选,D正确;C与材料表达的主旨无关,不选,故本题应选D。【答案】D 7.(2015年高考广东卷)某市区为推进社会治理新格局的构建,特聘一些社会组织专业人士和社会能人担任区、街镇、社区三级的综合治理委员,建立“三级联动”机制,以保障特聘委员为群众排忧解难,为政府出谋划策,特聘委员模式()

①代行了政府职能,推进社区基层民主 ②有助于政府从管理角色向服务角色转型 ③创新了社会组织和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式 ④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和管理的渠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②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特聘委员模式,推进社会治理新格局,政府职能实现转变,从管理角色向服务角色转型,同时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和管理的渠道,故入选。①③观点错误,特聘委员为群众排忧解难,为政府出谋划策,但并不是代行政府职能,特聘委员模式创新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式,但并没有创新社会组织政治参与方式,故排除。【答案】C 8.(2015年高考海南卷)某县在乡镇“群众考干部”工作中规定,对联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的考评,由村民代表做考官,考评内容包括农村工作的亲历感悟、农村政策的解读、农村实情的掌握情况等,考评成绩直接影响干部的奖惩。“群众考干部”的做法()①是村民自治组织形式的创新 ②推进了基层社会的法治建设 ③是村民行使监督权利的体现 ④有利于提高干部的工作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根据题意村民考干部,实质是监督村干部的行为,有利于村干部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岗位的需求,③④符合题意入选;村民自治的组织形式是村民委员会,题意涉及民主监督的形式,而没有创新村委会,①不符合题意排除;题意没涉及法治建设,没提到法律法规,②不符合题意排除。故答案选D。【答案】D

二、“狂”做好题

9.(2017届河北衡水中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5年的规定,2016年全国县乡两级人大要完成新一轮换届选举工作。县乡两级人大的换届选举()

①依据基本国情,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②是公民政治生活的重要实践,是民主法治理念的深刻教育 ③采取差额选举的办法,能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④是加强基层国家政权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实践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民主选举的知识。县乡人大是基层国家权力机关,做好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的选举,有利于加强基层国家政权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对公民来说,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有利于培养公民的民主法治理念,②④正确;①错误,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的选举采用直接选举的方式,而不是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能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是等额选举的优点,排除③。故本题答案是B。【答案】B 10.(2018届洛阳一中)某市一社区不断为居民充实服务项目内容,始终坚持“民事民议民决”,推进社区协商民主,协商于民、协商为民,举行各类协商议事会议25次,依靠群众建言献策、服务参与,解决了不少现实难题。社区协商民主()①可以让社区更好地行使保障人民享有更切实的民主权利的职能 ②居民可以学习民主管理知识和技能,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 ③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 ④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居民委员会在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管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居民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建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区协商民主可以使居民学习民主管理知识和技能,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②④符合题意;保障人民民主职能的主体是政府,①是错误的: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③是不科学的;故本题答案选D。【答案】D

11.(2017届江西临川中学)近年来,各地不少村子引入公司化运营机制,建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但因为没有法律上的“名分”,村委会在很多经济活动中无所适从。2017年3月8日,全国人大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的说明中提到:将赋予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法人资格,并把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纳入新增的“特别法人”分类。这一法律修订()

①表明了村(居)委会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性质发生了改变 ②明确了村(居)委会能开展为履行职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动 ③厘清了村(居)委会作为民事活动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 ④推动了村(居)委会的组织形式不断变革,做到了与时俱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①表述错误,村(居)委会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性质没有改变。④表述与题及无关。题目中,《草案》将赋予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法人资格,并把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纳入新增的“特别法人”分类。这一法律修订明确了村(居)委会能开展为履行职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动,厘清了村(居)委会作为民事活动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故②③入选。选C。【答案】C 12.(2018届云南昆明一中)中央《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指出,贫困户退出,由村“两委”(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组织民主评议后提出,经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核实、拟定退出户,在村内公示无异议后,公告退出,并在建档卡的贫困人口中销号。这样做的依据是()①村“两委”是我国基层政权组织 ②村“两委”在村民自治中有重要作用 ③村民自治能扩大村民民主权利 ④公示制度能够使村民自治更加规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村“两委”并不是我国基层政权组织,①错误;村“两委”在村民自治中有重要作用,因此贫困户的退出要由村“两委”组织民主评议后提出,②正确;村民自治并不能扩大村民民主权利,③错误;公示制度能够使村民自治更加规范,因此贫困户的退出要经村内公示,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D。【答案】D 13.(2018届广西桂林中学)治水没有旁观者。随着河长制的深入开展。不少省份实现了全

省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在各类APP与微信平台上全覆盖,搭建了融信息查询、河长巡河、信访举报、政务公开、公众参与等功能为一体的智慧治水大平台。公民通过智慧治水大平台参与治水()

①有利于促进河长改进治水工作 ②有利于保障公民在治水工作中的决策权 ③是公民有序参与社会管理的体现 ④是公民通过基层民主制度参与社会管理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公民通过智慧治水大平台参与治水有利于促进河长改进治水工作,①正确;公民在治水工作中没有决策权,②错误;公民通过智慧治水平台参与治水是公民有序参与社会管理的体现,③正确;公民通过智慧治水大平台参与治水并不是公民通过基层民主制度参与社会管理的体现,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C。【答案】C 14.(2018届湖北黄冈中学)面对社区人口多、人员复杂以及居民生活习惯不同引发的各种矛盾纠纷,某社区在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居民公约,从制度上进行规范和引导,走出了一条制度约束、民主协商、自我监督的路子。这一做法()①发挥了居民在自我管理中的作用 ②进一步创新了社区组织管理形式 ③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④保证了居民依法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该社区针对本区内的实际情况,在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居民公约,从制度上进行规范和引导,走出了一条制度约束、民主协商、自我监督的路子。这一做法发挥了居民在自我管理中的作用,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有利于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建设和谐社区。①③符合题意。该社区的做法是从制度上进行规范和引导,并没有创新社区组织管理形式,②与题意不符。居民不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④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答案】A 15.(2018届河南洛阳一中)长期以来,部分地区街道办事处不作为,“万能居委会”“社区万能章”问题凸显,严重制约了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发挥。日前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

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将“社区减负增效”列为亟待补齐的城乡社区治理短板。国务院出台相关治理意见目的在于()A.促进基层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率

B.努力创新社区组织管理形式,保障公民民主监督权利 C.改变社区性质,进一步明确社区职责

D.积极维护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民主权利,凸显居民自治功能

【解析】题目中,国务院发文要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将“社区减负增效”列为亟待补齐的城乡社区治理短板。国务院出台相关治理意见目的在于积极维护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民主权利,凸显居民自治功能。故D入选。A错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是基层政府。B错误,其表述与题意无关。C错误,社区性质没有改变。【答案】D 16.(2018届河北衡水中学)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规定:村民委员会具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资格,可以从事为履行职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动。这意味着()①村民委员会能够更好地依法参与民事活动,更好地为村民服务 ②村委会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 ③村委会依法履行相关职能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④村民可以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管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③错误,村民自治的基础是村民可以自己选举当家人。④表述与题意无关。题目中,村民委员会具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资格,可以从事为履行职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动。这意味着村民委员会能够更好地依法参与民事活动,村委会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故①②入选。选A。【答案】A

三、“狂”做新题

17.(2018届广西桂林中学)2017年7月,多位深圳高校的专家、教授联名向市政府写建议书,建议推动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同开发,建设深港创新科技园,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并指出深圳应充分利用前海纳入国家总体开放发展战略的有利条件,探讨金融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深度合作模式。专家联名向市政府提建议是()

A.通过信访举报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B.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C.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径 D.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解析】信访举报制度是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方式,不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A不选;材料中专家联名提出建议这不是政府咨询专家的结果,故不属于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B不选;材料中专家联名向市政府提建议这不属于民主管理的范畴,C不选;专家以公民的身份向市政府提出建议,这是专家以公民的身份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D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答案】D 18.(2018届江西临川中学)2017年9月16日,在某村村委会选举过程中,候选人在村民大会上要发表演说,签署公正参与竞选承诺书。当选干部还需签署履职责任状,把口头上的诺言变为纸上协议。该村的做法旨在()A.保证村委会选举的公开公正,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B.促使竞选干部更加遵守选举要求,不负村民的重托 C.让更多的能人贤人脱颖而出,维护好候选人的利益 D.完善村委会管理,扩大了村民享有民主权利的范围

【解析】该村的做法不是为了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A不选;该村的做法旨在促使竞选干部更加遵守选举要求,不负村民重托,B正确;该村的做法不是为了维护好候选人的利益,C不选;扩大村民民主权利的范围说法错误,D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B。【答案】B 19.(2018届云南昆明一中)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7年6月12日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医治理的意见》规定,支持和帮助居民群众养成协商意识、掌握协商方法,推动形成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尊重多数人意愿又保护少数人合法权益的城乡社区协商机制。这些规定有利于()

①推进社区居民自我管理 ②创新政府社会治理方式 ③提高社区居民参与能力 ④保障居民基本民主权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题目中表述的是基层群众自治,故与政府无关,排除②。④错误,该观点与题意无关。题目中,国家发文规定,支持和帮助居民群众养成协商意识、掌握协商方法,推动形成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尊重多数人意愿又保护少数人合法权益的城乡社区协商机制。这些规定有利于推进社区居民自我管理,提高社区居民参与能力。故①③入选。选A。

【答案】A 20.(2018届湖北黄冈中学)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形成了《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17年)》(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如有意见或建议,请于2017年10月12日前以书面或传真、电子邮件形式反馈。这表明()①政府决策能够反映民意、集中民智 ②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是统一的 ③公民通过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监督 ④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真实性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民主决策的知识。材料的主体是“政府”,而依法执政的主体是党,②排除;③说法错误,因为社会公示制度是民主决策的方式,而不是民主监督的方式。故①④正确。答案选B。【答案】B

第五篇:2018高三语文二轮专练之三

一、(衡水金卷2018届全国联考)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郑冲,字文和,荥阳开封人也。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及魏文帝为太子,搜扬侧陋①,命冲为文学,累迁尚书郎,出补陈留太守。冲以儒雅为德,莅职无干局之誉,箪食媪袍,不营资产,世以此重之。大将军曹爽引为从事中郎,转散骑常侍、光禄勋。嘉平三年,拜司空。及高贵乡公讲《尚书》,冲执经亲授,与侍中郑小同俱被赏赐。俄转司徒。常道乡公即位,拜太保,位在三司之上,封寿光侯。冲虽位阶台辅,而不预世事。时文帝辅政,平蜀之后,命贾充、羊祜等分定礼仪、律令,皆先谘于冲,然后施行。及魏帝告禅,使冲奉策。武帝践祚,拜太傅,进爵为公。顷之,司隶李憙、中丞侯史光奏冲及何曾、荀顗等各以疾病,俱应免官。帝不许。冲遂不视事,表乞骸骨。优诏不许,遣使申喻。冲固辞,上貂蝉印绶,诏又不许。泰始六年,诏曰:“昔汉祖以如人善任,克平宇宙,推述勋劳,归美三俊。遂与功臣剖符作誓,藏之宗庙,副在有司,所以明德庸②勋,藩翼王室者也。昔我祖考,遭世多难,揽授英俊,与之断金,遂济时务,克定大业。太傅寿光公郑冲、太保郎陵公何曾、太尉临淮公荀顗各尚德依仁,明允笃诚,翼亮先皇,光济帝业。故司空博陵元公王沈、卫将军钜平侯羊祜才兼文武,忠肃居正,朕甚嘉之。”九年,冲又抗表致仕。明年薨。帝于朝堂发哀,追赠太傅,赐秘器,朝服,衣一袭,钱三十万,布百匹。谥曰成。(节选自《晋书·郑冲传》)

【注】①搜:寻找。扬:选拔、举荐。侧:同“仄”。侧陋:隐伏,卑微,引申指地位低微。②庸:古同“佣”,雇佣,任用。

1.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

B.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

C.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

D.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出,指从京城调出,到地方为官。文中郑冲由京官尚书郎补任地方官陈留太守。

B.朕,我,我的。秦以前,不论尊卑,皆自称朕;后自秦始皇起,用为皇帝自称。

C.致仕,指古代官员自请加职或升职。文中郑冲致仕是想为周家担负更重的责任。

D.秘器,指棺木。郑冲去世时,武帝为了表示对郑冲的恩宠,赐给他棺木以安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郑冲注重修养,作风朴素。任陈留太守时,他把儒雅作为自己追求的道德境界,任职不求美名,吃蔬食,穿麻絮袍子,不营私产,世人因此看重他。B.郑冲洁身自好,受人尊重,做太保时,级别虽已和宰相相同,但他从来不参与世俗的事务;贾充、羊祜等人制定礼仪、法律制度,都是先求教于他。

C.郑冲是武帝的心腹之臣。在李憙、史光等人以疾病为由奏请免去郑冲等人的官职时,武帝依然对郑冲坚信不疑,并一次次地驳回他的辞职申请。

D.郑冲受到皇帝的称赞,皇帝通过赞美汉高祖刘邦的知人善任,回顾祖辈君臣的通力协作,进而夸赞了郑冲等人的勋劳,并间接表达了赏识之意。4.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高贵乡公讲《尚书》,冲执经亲授,与侍中郑小同俱被赏赐。(5分)(2)昔我祖考,遭世多难,揽授英俊,与之断金,遂济时务,克定大业。(5分)

二、(河北定兴中学2018届月考)名篇名句默写(5分)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用“

”描写了有风时水面上月光浮动的样子,用“

”将无风时水中的月影比喻成璧玉。

(2)《劝学》中用“蚓”和“蟹”作比,前者没有锋利的爪牙也无“

”,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虽有“六跪而二螯”,却“

”,原因在于前者“用心一也”,后者“

”。

三、(湖南师大附中2018届月考)语言文字运用(20分)

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经过千锤百炼,已经渗透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骨髓。②鲁迅先生对青年人的关爱无所不至,即便生活不富裕,仍会最大程度援助年轻人,他对待青年人亦师亦友,所以得到无数青年的爱戴。

③这位老教授在国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每每谈起先秦文学、诸子百家,总是滔滔不绝、振振有词,深受学生的喜爱。

④纪录片《二十二》的人物截图被制成表情包事件骇人听闻,不仅是对当事人的二次伤害,更是对良知的亵渎。

⑤高晓松在《晓松奇谈》中侃侃而谈,向观众讲述了许多海外见闻,观众也对这些海外奇谈兴致盎然。

⑥萧红创作的中篇小说《生死场》力透纸背,再现了“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将“国民性”批判和历史主题思考引向深入。

A.①③⑥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今年9月开始推行的“部编本”教材,大大增加了传统文化篇目比重,古文体裁更加多样,编写从古风民歌,到诗词绝句,从两汉论文到明清小品均有收录。B.为推动产业创新发展,长沙出台“人才新政22条”着眼于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和未来之星,打造高端人才顶天立地、青年人才和技能人才铺天盖地的人才系统。

C.随着“90后”博导杨树走红,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涌入人们视线,他们凭借刻苦钻研,成为学术界的新生力量,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于大学老师“白发先生”的传统印象。D.吴京导演的《战狼2》将爱国主义与动作戏完美结合,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人一日为战狼,终身为战狼的铮铮铁骨和硬汉形象,同时得到了视觉和心灵上的震撼,引发观影热潮。

8.一位百岁抗战老兵与世长辞,殡义馆收到社会爱心人士多副挽联,但内容良莠不齐,请从下列四个选项中选出都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①慈竹临风空有影,晓萱经雨不留芳。②南征北战功不朽,春去秋来名永留。③南朔战功青史在,古今名将白头稀。④著作等身身不死,子孙维业业长存。⑤伟业丰功垂宇宙,高风亮节助人民。⑥无虑无忧老夫去矣,克勤克俭小子勉之。

A.①②④

B.③④⑥

C.①⑤⑥

D.①④⑥ 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为了保证药物使用安全,必须通过动物或人体进行新药的临床前实验。类肝脏是一种类似动物或人体肝脏的组织,尽管它还不能用来治疗疾病,①

,对新药进行临床前研究。所有药物都必须经过肝脏进行降解。为了保证新药的安全性,②,才能投入使用。现在类肝脏也可以③

。这样就降低了用动物或人体肝脏检测药物的成本。

10.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建设海绵城市,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资金保障,就能建成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有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一旦建成,城市的雨水就会被完全吸收。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将得到全面提升,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新方式,城市也就不会再发生任何洪涝灾害。

①不是只要有财力保障就能建成海绵城市。

②。

③。

参考答案

1.【解析】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答案】D

2.【解析】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答案】C

3.【解析】“间接表达了赏识之意”错,应是直接表达。【答案】D

4.【答案】(1)到高贵乡公讲《尚书》时,郑冲手拿经书亲自讲授,与侍中郑小同一起被赏赐。(“及”“执”“亲”“与……俱”各1分,句意通顺1分)(2)过去我的祖辈,遇到了世间很多灾难,招揽任用才智出众的人才,与他们同心协力,于是成就了世事,能够奠定国家大业。(“祖考”“揽授”“与之断金”“克”各1分,句意通顺1分)【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

郑冲,字文和,是荥阳开封人。从寒微的出身起家出仕,操守超群出众,生性恬静清心寡欲,专心研习经史典籍,于是广泛研习儒家及百家学说。有优美的风度,行动一定遵循礼制,任情率真,坚持本性。在乡里不沽名钓誉,因此州郡长官很久都对他不加礼遇。到了魏文帝做太子的时候,寻找和举荐地位低微的贤能之士,任命郑冲为文学侍从,不断升迁做了尚书郎,出京补任陈留太守。郑冲把儒雅作为(自己追求的)道德境界,任职没有办事干练(干局:谓办事的才干器局)的赞誉,吃蔬食,穿麻絮袍子,不营制个人产业,世人因此而看重他。大将军曹爽引荐他为从事中郎,转任散骑常侍、光禄勋。嘉平三年,被授予司空之职。到高贵乡公讲《尚书》时,郑冲手拿经书亲自讲授,与侍中郑小同一起被赏赐。不久转任司徒。常道乡公即位,郑冲被授予太保之职,职位在三司之上,进封寿光侯。郑冲官职的品级虽然达到宰相一级,却不参与尘俗之事(特指社交应酬之事)。当时晋文帝辅佐朝政,平定蜀国之后,命贾充、羊祜等人分别制定礼仪、法律制度,(他们)都先向郑冲咨询,然后再施行。到魏元帝宣告禅让时,派郑冲捧策书。晋武帝登上皇位,任命郑冲做太傅,爵位晋升为公。不久,司隶李患、中丞侯史光上奏书说郑冲和何曾、荀顗等人各自因为疾病,都应该免去官职。皇帝不准许。郑冲于是不再处理政事,上表自请退职。皇帝下诏美言劝阻,又派人申明晓谕。郑冲坚决推辞,交上貂蝉印绶(印绶:旧时称印信和系印的丝带),诏书又不准许。泰始六年,下诏书说:“过去汉高祖凭借知人善任,因而能平定天下,追述功勋,把美名归于三俊。于是与功臣将符节分拿立下誓言,收藏在宗庙中,副本留在有关部门,以此昭明美德任用勋劳,从而保护辅翼王室。过去我的祖辈(考:本义是老,年纪大),遇到了世间很多灾难,招揽任用才智出众的人才,与他们同心协力,于是成就了世事,能够奠定国家大业。太傅寿光公郑冲、太保郎陵公何曾、太尉临淮公荀顗各自崇尚德行仁义,明智公允忠诚,辅佐先皇,光大帝业。前司空博陵元公王沈、卫将军钜平侯羊祜才能兼及文武,忠诚恭敬正直,朕很赏识他们。”九年,郑冲又向皇帝呈上奏章辞官。第二年去世。皇帝在朝堂致哀,追赠郑冲为太傅,赏赐郑冲贵族用棺材,朝服,一套寿衣,三十万钱,一百匹布。谥号为成。

5.【答案】(1)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2)筋骨之强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6.【解析】①千锤百炼:比喻对文艺作品反复修改加工。也比喻经历了许多磨炼和考验。②无所不至:没有达不到的地方。也指没有什么事做不出的,多指坏事,含贬义。这里应用“无微不至”。③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这里使用有误,含贬义,感情色彩不对。④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⑤海外奇谈:海外,中国以外;奇谈,奇怪的说法。指没有根据的、稀奇古怪的谈论或传说。⑥力透纸背:形容文章深刻有力。【答案】C

7.【解析】A句式杂糅,删去“编写”。B语序不当,应为“引进和培养”;搭配不当,“系统”改为“格局”。D偷换主语,应在“同时得到了视觉和心灵上的震撼”前加上“使观众”。【答案】C

8.【解析】①挽母亲,④挽作家,⑥自挽联。【答案】D

9.【答案】①但已可以代替动物或人体进行试验 ②新药必须要接受肝脏的检测

③用来检测新药的安全性(每处2分,共6分)

10.【答案】②不是海绵城市建成,就能完全吸收城市的雨水。(2分)③不是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就能使城市不再发生洪涝灾害。(3分)

下载2014届高考高三英语二轮复习专题强化专练:阅读理解(含解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届高考高三英语二轮复习专题强化专练:阅读理解(含解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