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动教师的119个教育故事》读后感
《感动教师的119个教育故事》读后感读完这本书我没有看到任何的豪情壮语,也没有任何虚伪说教,她通过对生活的朴素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一个最根本的东西,爱。不知不觉中,我就被书中描述的师生真实情感所感动,更为那一位位教师的教育事迹所折服。就这样,我被感动着、震撼着。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师生之情。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教育读本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这本书纳括了最富感染力、最具震撼力的119个中外教育艺术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枚闪亮的艺术珍贝,都闪耀着教师在育人某一方面的高超艺术。看完这本书后,点滴感受记录其下:
教育科学是一门指导和启发的科学,是引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科学,是研究如何帮助学生的科学,是研究师生如何交流的科学。教育的本质不是管理,而是帮助和交流。
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管住学生,而是帮助他学会自己管住自己(培养主体性、自觉性),最可靠的办法不是使他立刻让我满意,而是让他自己确实有所成长。
“教育教育,为育而教不是为教而育。”从教60年的霍懋征这样诠释教育。“激励、赏识、参与、期待”是她对学生的八字方针。她激励每个学生上进,赏识每个学生才华,让每个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期待每个学生成功。
这本书让我知道,教师的爱是一种关心,一种关切,一种理解,一种宽容,一种帮助,教师是可以一视同仁地把这样的爱献给学生的,从而影响学生的一生。
第二篇:感动教师的119个教育故事读后感
读《感动教师的119个教育故事》心得体会
《感动教师的119个教育故事》这本书没有任何的豪情壮语,也没有任何虚伪的说教,却通过对生活的朴素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一个最根本的东西,爱。不知不觉中,我就被书中描述的师生真实情感所感动,更为那一位位教师的教育事迹所折服。就这样,我被感动着、震撼着。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师生之情。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教育读本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
这本书纳括了最富感染力、最具震撼力的119个中外教育艺术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枚闪亮的艺术珍贝,都闪耀着教师在育人某一方面的高超艺术。看完这本书后,些许感受记录其下:
一、我摘录几句本书中的部分精彩语句与大家共享:
教育科学是一门指导和启发的科学,是引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科学,是研究如何帮助学生的科学,是研究师生如何交流的科学。
教育的本质不是管理,而是帮助和交流。
在现在的学校制度下,没有管理是不行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什么类型的管理,管多少,管在什么地方,哪里应该严,哪里应该宽,哪里必须管,哪里不必多管。千万不要迷信“管”字,迷信管理的人,永远不会懂得什么是教育。
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管住学生,而是帮助他学会自己管住自己(培养主体性、自觉性),最可靠的办法不是使他立刻让我满意,而是让他自己确实有所成长。
安全固然重要,但安全如果压倒了教育,学校就不再是学校,变成保险公司了。学校的一切管理措施,都应该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只为了管理
者管理的方便。
教师的爱是一种关心,一种关切,一种理解,一种宽容,一种帮助,教师是可以一视同仁地把这样的爱献给学生的,比爱更重要的是尊重。
二、谈谈我的点滴感想: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常常感到事情很多,感觉都那么累了,可效果却一般。反思我的工作:为什么我感觉那么累,效果却一般呢?是学校的管理体制的问题?还是我的工作方法有问题?看了张仁贤老师写的《感动教师的119个教育故事》这本书后,我发现我应该改变一下我的思维方式了。各位老师们,让我们走出思维方式的误区,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做一个轻松、睿智的教育者吧!
张仁贤老师对聪明人的界定太经典了:聪明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对于我们教师太重要了。所以看了这本书我也思考了,我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提炼出一些属于自己的教学观:
1、教育的本质不是管理,而是帮助和交流。的确,在现在的学校制度下,没有管理是不行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什么类型的管理,管多少,管在什么地方,哪里应该严,哪里应该宽,哪里必须管,哪里不必多管。书中谈到,一个名副其实的教育者,最关注的应该是学生本身的发展,而管理者则不然,管理者最关心的是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教育者以人为本,管理者以任务为本,管理者只把人看成完成任务的工具。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管住学生,而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管住自己。最可靠的办法不是使学生立刻让我满意,而是让学生自己确实有所成长。教育必须深入孩子的灵魂。我们天天念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常常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从制度上在各方面对学生进行管理,可总不能如愿(举例:我班中的一些调皮生就是这样,在我面前表现还是不错的,可一离开我的视线,就不自觉了,这可能就是我平时太严所造成的吧)。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是更多地去做一名温情的教育者,还是做一名
严厉的管理者呢?
2、做一个聪明的“严师”,理智地施展“师爱”。
看了这本书后,当我碰到违纪学生时,我都会动一番脑筋再作处理。在平时,学生犯了一些错误,我一定会把他们课后留下来批评一顿。可现在我想到张老师在书中说到的一种思维误区便是“迷信师严”,我提醒自己要变得“聪明些”,于是我采取让学生做好事来弥补,使他们在做好事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错误,从而受到教育。后来只要遇到犯事的学生,我就采取这样的方法,效果要好一些。
张仁贤老师也反复强调,爱心是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爱与责任”是当代教师之灵魂,“师爱”是师德之必备。但是,张老师同时指出,不能因此迷信“师爱”。他说,迷信“师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好心的糊涂人,真的以为爱能点石成金,爱是万应灵药,一旦他不能把学生“爱”成好学生,他会怀疑自己爱得不够。另一种人则不然,他们其实是把“爱”当成棍子用,他们的本事是把自己对学生施加的一切压力都解释成“爱”,他们嘴里是“爱”,心里想的是“权”,是对学生的“管、卡、压”。张老师指出,现在教育界流行的做法高唱廉价的“爱的颂歌”,现实中也的确有老师只求“爱岗敬业”,而在实践中大碰钉子。我们不能要求师爱完成本不属于它的任务,就好像我们不能要求医生光用爱心就能把病人治好一样。所以说,没有爱是不行的,光有爱是不够的。爱不是迁就,爱需要理智。
3、用欣赏的眼观看待每一个学生
如果你用心欣赏,会发现每片叶子都是那么美丽且富有生命。孩子们就是这样,千个万个孩子就有千千万万个样子,世上没有两个相同的双生儿,每个人都鲜明地跳动在你眼前。《还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俯下身去、倾听孩子的声音》就有教师对孩子欣赏的目光。
4、与学生互相尊重
书中的《掌声里的自信》、《自尊无价》、《难忘的八个字》等文章在我看来就是在叙述着尊重的主题。《掌声里的自信》所讲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周老师关爱残疾学生的良苦用心,其与班干部们共谋了一个假抽奖,主人公固然得到了激励,但多数同学却被蒙在鼓里,这是有失公正。《最自尊无价》讲述对“55分”的呵斥和羞辱使一个知道上进的孩子无地自容,道出了“自尊无价”。《难忘的八个字》讲述的那种对学生人格的重视和出爱如己出的关怀能让一个人受益终身,学生在感激老师的同时选择了自己的未来、闯出了自己的事业更拥有了自己的幸福。而作为他们的老师,等的何尝不是能有一天,或在街头路口相遇时,从他们成熟的声音和从容淡定的眼神中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成功。“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渡人的小船,……”这些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赞誉。“以天心点燃烛光,引导人类走向光明”更道出了为人师表的神圣和职责。怎样做才无愧于这些称呼和赞扬呢?热爱学生、教育学生是个艰巨的灵魂,性格塑造工程,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培养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像这些教师一样“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们”,他们的教育故事使我认识到:真诚的师爱是促进学生上进的动力。我们要以前辈为楷模,并向身边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学习,建立起以教为荣,以教为乐的专业思想情感。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生发出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获得丰硕的教育之果。
读了这本书,让我的心灵受到一些激荡,让我学到很多东西,让我知道代课老师也有它的价值。让我知道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当教师就要努力以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去干实实在在的事情。
第三篇:感动教师的119个教育故事读后感
《感动教师的119个教育故事》读后感
热水小学
康建华
《感动教师的119个教育故事》这本书没有任何的豪情壮语,也没有任何虚伪的说教,却通过对生活的朴素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一个最根本的东西,爱。不知不觉中,我就被书中描述的师生真实情感所感动,更为那一位位教师的教育事迹所折服。就这样,我被感动着、震撼着。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师生之情。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教育读本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
这本书纳括了最富感染力、最具震撼力的119个中外教育艺术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枚闪亮的艺术珍贝,都闪耀着教师在育人某一方面的高超艺术。看完这本书后,些许感受记录其下:
一、我摘录几句本书中的部分精彩语句与大家共享:
教育科学是一门指导和启发的科学,是引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科学,是研究如何帮助学生的科学,是研究师生如何交流的科学。
教育的本质不是管理,而是帮助和交流。
在现在的学校制度下,没有管理是不行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什么类型的管理,管多少,管在什么地方,哪里应该严,哪里应该宽,哪里必须管,哪里不必多管。千万不要迷信“管”字,迷信管理的人,永远不会懂得什么是教育。
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管住学生,而是帮助他学会自己管住自己(培养主体性、自觉性),最可靠的办法不是使他立刻让我满意,而是让他自己确实有所成长。
安全固然重要,但安全如果压倒了教育,学校就不再是学校,变成保险公司了。学校的一切管理措施,都应该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只为了管理者管理的方便。
教师的爱是一种关心,一种关切,一种理解,一种宽容,一种帮助,教师是可以一视同仁地把这样的爱献给学生的,比爱更重要的是尊重。
二、谈谈我的点滴感想: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常常感到事情很多,感觉都那么累了,可效果却一般。反思我的工作:为什么我感觉那么累,效果却一般呢?是学校的管理体制的问题?还是我的工作方法有问题?看了张仁贤老师写的《感动教师的119个教育故事》这本书后,我发现我应该改变一下我的思维方式了。各位老师们,让我们走出思维方式的误区,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做一个轻松、睿智的教育者吧!
张仁贤老师对聪明人的界定太经典了:聪明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对于我们教师太重要了。所以看了这本书我也思考了,我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提炼出一些属于自己的教学观:
1、教育的本质不是管理,而是帮助和交流。的确,在现在的学校制度下,没有管理是不行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什么类型的管理,管多少,管在什么地方,哪里应该严,哪里应该宽,哪里必须管,哪里不必多管。书中谈到,一个名副其实的教育者,最关注的应该是学生本身的发展,而管理者则不然,管理者最关心的是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教育者以人为本,管理者以任务为本,管理者只把人看成完成任务的工具。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管住学生,而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管住自己。最可靠的办法不是使学生立刻让我满意,而是让学生自己确实有所成长。教育必须深入孩子的灵魂。我们天天念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常常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从制度上在各方面对学生进行管理,可总不能如愿(举例:我班中的一些调皮生就是这样,在我面前表现还是不错的,可一离开我的视线,就不自觉了,这可能就是我平时太严所造成的吧)。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是更多地去做一名温情的教育者,还是做一名严厉的管理者呢?
2、做一个聪明的“严师”,理智地施展“师爱”。
看了这本书后,当我碰到违纪学生时,我都会动一番脑筋再作处理。在平时,学生犯了一些错误,我一定会把他们课后留下来批评一顿。可现在我想到张老师在书中说到的一种思维误区便是“迷信师严”,我提醒自己要变得“聪明些”,于是我采取让学生做好事来弥补,使他们在做好事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错误,从而受到教育。后来只要遇到犯事的学生,我就采取这样的方法,效果要好一些。
张仁贤老师也反复强调,爱心是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爱与责任”是当代教师之灵魂,“师爱”是师德之必备。但是,张老师同时指出,不能因此迷信“师爱”。他说,迷信“师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好心的糊涂人,真的以为爱能点石成金,爱是万应灵药,一旦他不能把学生“爱”成好学生,他会怀疑自己爱得不够。另一种人则不然,他们其实是把“爱”当成棍子用,他们的本事是把自己对学生施加的一切压力都解释成“爱”,他们嘴里是“爱”,心里想的是“权”,是对学生的“管、卡、压”。张老师指出,现在教育界流行的做法高唱廉价的“爱的颂歌”,现实中也的确有老师只求“爱岗敬业”,而在实践中大碰钉子。我们不能要求师爱完成本不属于它的任务,就好像我们不能要求医生光用爱心就能把病人治好一样。所以说,没有爱是不行的,光有爱是不够的。爱不是迁就,爱需要理智。
3、用欣赏的眼观看待每一个学生
如果你用心欣赏,会发现每片叶子都是那么美丽且富有生命。孩子们就是这样,千个万个孩子就有千千万万个样子,世上没有两个相同的双生儿,每个人都鲜明地跳动在你眼前。《还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俯下身去、倾听孩子的声音》就有教师对孩子欣赏的目光。
4、与学生互相尊重
书中的《掌声里的自信》、《自尊无价》、《难忘的八个字》等文章在我看来就是在叙述着尊重的主题。《掌声里的自信》所讲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周老师关爱残疾学生的良苦用心,其与班干部们共谋了一个假抽奖,主人公固然得到了激励,但多数同学却被蒙在鼓里,这是有失公正。《最自尊无价》讲述对“55分”的呵斥和羞辱使一个知道上进的孩子无地自容,道出了“自尊无价”。《难忘的八个字》讲述的那种对学生人格的重视和出爱如己出的关怀能让一个人受益终身,学生在感激老师的同时选择了自己的未来、闯出了自己的事业更拥有了自己的幸福。而作为他们的老师,等的何尝不是能有一天,或在街头路口相遇时,从他们成熟的声音和从容淡定的眼神中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成功。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渡人的小船,……”这些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赞誉。“以天心点燃烛光,引导人类走向光明”更道出了为人师表的神圣和职责。怎样做才无愧于这些称呼和赞扬呢?热爱学生、教育学生是个艰巨的灵魂,性格塑造工程,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培养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像这些教师一样“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们”,他们的教育故事使我认识到:真诚的师爱是促进学生上进的动力。我们要以前辈为楷模,并向身边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学习,建立起以教为荣,以教为乐的专业思想情感。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生发出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获得丰硕的教育之果。
读了这本书,让我的心灵受到一些激荡,让我学到很多东西,让我知道代课老师也有它的价值。让我知道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当教师就要努力以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去干实实在在的事情。
第四篇:感动教师心灵的教育故事读后感
感动教师心灵的教育故事读后感
寒冷的冬天是难熬的,但今年的寒假却因为一本书,让我的心一直很温暖,这本书叫《感动教师心灵的教育故事》。从书名不难看出,这是一本会触动人的内心的书籍,它讲述了很多教育过程中感动的故事,对我来说,也产生了不小的震撼。
平时很少能够仔细地阅读某一本书,因为工作忙碌,也因为对长篇大论没有耐心好好品味,而这本书却用一个个平凡的故事将一个个不平凡的教育思想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虚伪的说教,用最平实的故事,用最贴近教学的故事,把我这个年轻教师的心真正的感动了。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真心体味教育的意义,把自己的心交给教育,用自己的心去教育,用自己的心去感动孩子们的心灵。
其中有一篇文章,讲的是一位老师刚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她为全班每个学生都取了一个绰号,但与以往带有批评、讽刺意味的绰号不同,她取得绰号都是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有点而取的,很受学生欢迎。比如唱歌好的叫“百灵鸟”,喜欢画画的叫“小画家”,爱讲故事的叫“故事大王”,跑得快的叫“小刘翔”……这些绰号把每个学生的主要特点都描述了出来,都渗透着老师对学生的肯定与赏识,不仅学生受到了激励,获得了自信,而且还使他们体会到了老师对他们的尊重与肯定。每个人在社会上都希望得到认可,学生也不例外,教师作为学生心灵的导师,不仅要努力塑造好学生的美好心灵,同时也要懂得欣赏每个学生,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用鼓励代替批评,用心灵感动心灵,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发展自身的优点,长大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其实很多故事的背景都是平时工作中经常能遇到的,但最终的效果却很少能像书里说的那样,原因就在于教育的过程不同。教育绝对不等于批评,而批评,也是需要潜心学习的艺术。面对尚未成年,处在心灵发育关键时期的学生们,自制力差,不懂事等问题确实存在,如何更好地引导,将犯错的孩子引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是老师们平时应该思考的问题。《咱班没有小偷》中一个学生的钱不翼而飞,老师没有把做错事的孩子的行为公诸于众,而是在他进步的时候鼓励他,给了他更多的机会。这样的教育,才能让孩子从心灵的最深处感受的老师美好的心灵,并对他漫长的人生道路产生积极的影响。
教育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让一双双纯净清澈的眼睛,不仅看到歪在的缤纷世界,更能窥测到内在的复杂灵魂。而能够让一个孩子自觉、自省,并进而消除心中的尘埃与晦暗。我们老师要懂得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巧妙地融入开启心灵的智慧。一句温暖的问候,一抹明亮的微笑,一次诚挚的夸赞,都可以成为那帆船,引领着学生的心灵,渡过湍急的河道,驶抵那平稳开阔的海洋。
第五篇:《感动教师的119个教育故事》读后感
《感动教师的119个教育故事》读后感
这个学期开学以来,一直为工作忙碌着,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感动教师的119个教育故事》只是在晚上时零碎看了几则。6月11日学校要接受国家、省县审计署有关检查,今天在学校值班,倒是无事,便静下心来在一个人好好是看了这本教育书籍,今天看了前面的56个故事,后面又抽了5个故事看了一遍。
《感动教师的119个教育故事》是张仁贤主编的,书里没有对作者进行介绍,(我看过多本教育专著,一般都有作者介绍)。书中的119个教育故事“爱心、引导、真诚、尊重和激励”五个篇章来编辑的,这本书里的故事也都是从各类教育丛书或网络或杂志中选取下来的教师的工作案例。
故事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一位83岁的北京退休老校长、老教师霍懋征的一生教育工作的回顾。霍懋征,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在《人民教育》和《北京教育》里常看到她的“爱的教育”的思想和教育实践,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小学教育专家。
今天再次读霍老的文章,感到特别的亲切,霍老从教六十年,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精湛的教学艺术,无论在哪一个学校、教哪一个班的学生都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她的数学教学深入浅出,形象直观,探究规律举一反三,学生学习积极性极高,掌握知识灵活,一道应用题能用多种方法解答,学生的作业经常做到一周无错误,每次测验几乎全班同学都能得到满分。
霍老的班主任工作也很出色,她深深的感到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将来都是祖国四化的建设者,他们品德、学习的好坏关系到祖国的前途,民族兴衰的大事。她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霍老师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为他们创造成成功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前进,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喜欢多变,喜欢新奇,喜欢参加各种活动,因此霍老师经常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班队活动,利用一切机会教育学生、锻炼学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多年来不管是多么调皮的学生,只要进入霍老师的班级里都会很快转变过来,她所负责的班级经常被评为优秀班集体,有的还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少先队中队。
霍老的教育思想、教学水平、教学改革均受到全国小学界的瞩目,各地同行纷至沓来,或登门求教或盛情相邀。几十年来她应邀到五十多个省市和地方讲学,作报告几百场。这么多年来她从没有节假日,总是忙碌地工作着,在各地讲学总是下了火车就进学校进课堂、进会场,讲完学就立即返回北京。
看完这篇饱满深情写的霍老一生的教育回顾,我想,自己应该要学习霍老以爱执教、文道统一的教育思想。“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霍老教育思想的精髓,是她教育的动力和源泉,是她追求的目标和境界,也是她一生的座右铭。霍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有教无类,从无偏向和歧视,坚持把真诚的爱给予每个学生。她坚信“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用“激励、赏识、参与、期待”的教育艺术,成功教育好了每个学生。霍老一生的教育体会就是“光荣、艰巨、幸福”,文章很朴实、很平凡,充满着赤诚和真爱。我自己也从教10年了,我对自己这十年教育感受就是“光荣、责任、甘苦、坚守”。自己的教育工作和家庭生活也历尽了波折,但一种对孩子们的爱的力量在支撑着我的精神世界,让自己一路艰辛走过来,同时也让自己的这份教育执着影响着周围的同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