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简案14

时间:2019-05-15 15:05: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简案14》,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简案14》。

第一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简案14

必修1第14课新民主义革命的崛起一轮复习导学案

一、考试目标

理解五四运动的性质和地位,理解国民革命的含义,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二、考点过关

易错:

三、问题讨论

1、五四运动的背景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国内

经济:短暂的春天,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政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

思想:新文化运动

国际: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华,1915年提出二十一条,妄图使中国沦为其殖民地 口号与精神核心

两个阶段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重难点破1:性质与影响

2、中共一大的背景

经济:短暂的春天,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阶级: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思想:马克思主义传播

组织:各地共产主义小组

一大中心工作分析:

未能结合中国国情

中共二大最低纲领:

中国第一个明确提出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

中共三大主要内容:

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3、国民大革命

(解释国民、大革命)

国共第一次合作原因、基础、标志:

新三民主义与中共二大纲领,国民党一大内容

国共合作破裂的根本原因:

所代表阶级利益不同

广州、武汉、南京国民政府时间

国民大革命失败原因

帝国主义扶植新代理人、中外反动势力强大,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

四、课堂作业

第二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简案13

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一轮复习导学案

一、考试目标

了解辛亥革命的概况,认识其历史作用;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民主精神;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重要意义。

二、考点过关

易错:新政、预备立宪、新军(袁世凯小站练兵)、立宪派

三、问题讨论

1、天干地支

1894 甲午 1898 戊戌1901辛丑(庚子赔款或拳乱赔款)1911者辛亥 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广义上指孙中山等领导的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革命1894-19122、辛亥革命的背景

根本原因:清政府腐败,民族危机加深

经济及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

组织基础:

军事基础:

直接原因:四川保路运动

3、《临时约法》内容与意义

主权在民

三权分立

责任内阁制

与美国1787年宪法比较

4、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原因

袁世凯两面手段

帝国主义支持

立宪派与旧官僚攻击

根本原因:革命者软弱性、不彻底性

5、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性质: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反封建——思想意义

反帝——经济意义

局限性: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的性质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四、补充练习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首先要解决的社会矛盾 A.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C.民族资产阶级与满洲贵族的矛盾D.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派的矛盾

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主要是指

A.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形成B.积极发动人民参加革命 C.与保皇派展开了激烈论战D.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和纲领

3.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后,革命主要领导人中,有的准备功成身退,有的转移实业,有的醉心于议会政治。这说明他们①革命性已经丧失②对中国革命缺乏全面和完整的认识③未看到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④未认清中外反动派的本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第三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反思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的有效教学反思

高三历史转入了第一轮复习后,我经常在课堂地遇到这种的尴尬情景: 我环视了一下学生:“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第一个问题,百家争鸣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我边说边转身,面对黑板,奋笔疾书。身后一片悉悉索索的声音。转过身来,发现正对讲台的几个学生做长颈鹿状,视我如无物,目光直达黑板。我下意识地向讲台边挪动了一下。“背景一是„„”“背景二是„„”二十分钟后,随着教学进度的不断推进,许多学生笔尖移动的速度逐渐放缓,直视黑板的目光也渐渐和课桌形成45度角,神思恍惚。我决定提问。我活动了一下有些发酸的手腕,问:“下面请一位同学来回答一下,儒家思想中的合理成分有哪些?”低垂的脑袋立刻应声而起,目光的转动速度也明显加快,快速翻书,轻声交流,凝眉思考。接下来我问学生答,注意力终于又集中了,效果还不错。但十分钟后,我发现如果这样问答下去,这一节的教学内容将无法完成,无奈我只好又转回到讲述法。最终临近下课时,一些学生在老师冗长的讲述和连续机械的抄录笔记的袭击下,显现出满脸的疲惫与茫然。

回到办公室后,学生疲惫与茫然的神情依然在我眼前闪现,我陷入了深思„„

自2011届开始,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改变了老教材的通史教学模式,将其分成了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同时以25个学习专题为串联,中外史混编,将高中历史内容重新排列组合。这种课程设置的板块模式,一定程度上改革了以往一些初中和高中知识重复的问题,但却造成了现实课堂教学中的诸多不便。如,这种设置方法,分割了历史知识间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使同时期密切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割开来,造成了时序和因果关系上的混乱,也容易造成学生知识学习的混乱,学生整理知识时普遍感觉无从下手;同时,这种模块排列与高考突出综合能力的要求有较大差距,研究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不难发现,试题比较重视对历史阶段特征相关知识的考查。正因为如此,我认为在高中历史第一轮复习中采用模块整合、通史复习的教学方法,是目前解决现有教材诸多弊端的一项较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但是,由于采用模块整合的通史复习教学模式,没有现成教材,再加上本届学生在高二阶段没有结束全部高中阶段基础教学内容的教学任务,造成了高三复习阶段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的现状。所以我一直以为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学生当然都需要记笔记,并且为了能够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一轮复习任务,老师也只能使用传统的讲述方法进行教学。我从未想过学生会因为既要跟着老师思路走,又要快速完整的记录笔记而疲于奔命,失去了自主思考的空间。也未认识到学生笔记的内容实际上仅仅是对老师讲解内容的机械复制,学生们一般没有时间及时将课堂所讲进行归纳总结,等到课后再想总结,则事过境迁,对授课内容记忆已经不再完整,课堂笔记便成为残缺不全的、不系统的知识记录了。最后的结果老师和学生都感觉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课堂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出现典型的低效教学。

那么,当一轮复习遭遇课时不够,教学任务重,学生笔记压力大的时候,我们如何精讲教学内容,减轻学生的笔记压力?又如何能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避免低效,达到良好的课堂学习效果呢?下面针对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中出现的问题,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出发,浅谈一下自己的一点体会,请同仁批评斧正。在平时的教学中采取四步走的教学环节设计应该是解决低效教学的方法之一。第一步,避免以往第一轮复习中“多而全”、只注重细微的知识,而忽略了知识体系的连贯性的做法,按照世界史、中国史两条线索,时空结合,整合原来的三个专题模块的知识,在正确解读《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有关参考资料和教学经验,综合整理人教、岳麓、人民、大象几个版本的知识体系,删繁就简,提纲挈领,突出主干,绘制出完整且力求精炼的知识结构图表,尽量减少学生重复记忆的工作量,给学生提供出清晰的知识线索,为进行高效率复习打下基础。第二步,为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增加学生的参与互动,可采取填空题的形式。主要将已经做好的考点清单中主要的知识点进行挖空,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根据知识结构和线索复习掌握基础内容,抓住主干知识。第三步,学生基本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结构线索以后,再在每个考点加一两道高考例题,进行一些思路讲解和训练,让学生熟悉高考的命题思路和角度。第四步,当学生基本达到教学要求目标后,再配以10道左右的选择题让学生随堂练习,进而对答案并进行重点讲评。

这样,在课堂上,学生首先通过知识结构图表,对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有了一个较全面系统的了解。之后通过考点清单填空的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又减轻了学生的笔记压力,同时实现了一轮复习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储备量和学科能力改善和提高的要求。而例题的讲解,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了解高考的要求和题目类型及答题思路,训练他们在高考时灵活运用知识并获取分数的能力。最后一步,选择题训练做完以后,要进行答案的校对,最后还要针对学生出错较多的题目进行讲评。这样做既能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题,对自己的知识缺陷有一个亲身体会,记忆会更加深刻,另一方面,教师也能从中发现学生的倾向性问题,既能及时纠正学生的学习偏差,也能减少重复训练,减轻师生压力,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

总之,我认为这种“讲—练—再讲—再练”的四部教学方法,应该能解决我们目前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实现高效教学的目的。

第四篇:我小议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我是怎样进行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河北省滦南县长宁中学 贺子娟

高三历史复习备考主要做三方面工作:史实、理解、表达。而史实的掌握和理解是第一位的,对高考而言,重点与非重点是相对的,因为所有的知识点都有可能考,所以复习备考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必须养成踏踏实实的学风,以夯实基础为根本。只有基础扎实了,才能谈得上运用。表达则是在平时练习主观题中逐渐训练出来的。历史知识点非常多,需要掌握非常准确和细腻,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每年的9月中下旬,高三应届生开始一轮复习。一轮复习是夯实基础的关键,大约占整个高三学习时间的3/5,时间相当长,复习速度比较慢。为了能够把握关键,在历年的一轮复习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步:章节复习

1.准确记忆基本史实,力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对基础知识的把握,我坚持“全、准、细”的原则。“全”即复习要全面,以课本为依据,对课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地毯式清理,在此基础上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细”即注重细节,近几年文科综合试题问题并不难,但考查很细致,细节决定成败。因此教材中的导言、正文中大小字、地图、图片和文献资料、课下小字注释、书后大事年表及其他隐性知识(如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的本质内涵,教材本身纵横交错的网络化的知识结构;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整个学科体系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基本的理论观点)等,复习时要面面俱到,不可偏废,要强记、记死,使之成为提高考试成绩的新增长点。以《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为例:

(1)正文知识点:时代特征、春秋诸侯争霸(背景、目的、条件、经过、标志)战国兼并战争(战国开始的标志、战国七雄、兼并战争)民族融合(途径、意义)(2)插图:地图《春秋大国争霸图》《战国兼并形势图》(图中包含诸侯国、战役地点、少数民族分布),图片《马陵道遗址》《长平之战遗址》(3)“楚王问鼎”的文字材料。(4)小字注释“王畿”。类似这样的知识点很多,必须做到没有遗漏。【课本按部就班,知识第一遍回顾】

2.在记忆基础上对历史知识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认识,即对历史现象、历史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认识,要深刻把握好相关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培养学生基本的历史思维能力。以《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为例:(1)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的异同点。(2)春秋战国时期有利于结束分裂走向统一的因素。(3)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关系(消亡的民族,新兴起的民族)(4)成语反映的历史背景,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问鼎中原、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讲解中要注意处理好常考知识、热点知识、冷点知识(理论上不考的)。常考知识就是过去的高考以及平时的训练经常考到的知识,热点知识就是连续几年高考一直出题的知识点及与今年时政相关的历史知识,这些知识要照着教材给学生点出来。【多角度分析,能力深化提高,知识回顾第二遍】

3.指导学生处理好课堂听与记的关系,指导学生课后复习巩固。课堂主要以听为主,同时也要适当做好笔记,预习中所遇问题的讲解、教材内容的延伸性分析、课堂上感觉比较模糊的内容都应该记下来作为课后复习、巩固的依据。要在课后及时看书巩固所学知识。由于历史学科知识体系浩瀚庞大,这个过程是非常耗时耗力的,解决方法就是少量、快速、多遍的不间断学习。必须保证每天持续不断的学习,不可一曝十寒,每天坚持不断的学习实际上是克服遗忘的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办法。要求学生把历史知识化整为零,一节课的知识点分开掌握,每段时间不要太长,大约5-10分钟,这样零散的时间容易挤出来,也容易集中注意力。然后在第二天要回忆一下,该记该背的内容在这一环节中应该没有漏洞。第三天再回忆巩固。然后一周左右,要把这个内容再回顾一下,可以很简单的看一看就可以了,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在最容易遗忘的时候去点一下以激活学习思维;一个月的时候再通过试卷、练习等多种方式督促学生再好好的回归教材。将该掌握的内容完善起来,克服平时感觉没有多少东西可看,考时却处处感觉生疏的现象,形成平时不考时“大忙”、小考时“小忙”,大考尤其是高考时不忙的良好状态。【学生自主复习,知识回顾第三—N遍】

第二步:知识整合1.从历史的整体出发,按历史发展的阶段串线,以单元为单位进行知识整合。一单元复习结束后,把章纳入阶段发展中,将节纳入阶段发展中的某一方面,把主干知识线索化、网络化,形成系统。知识网络化后,要主干到枝节、由概括到具体地定位知识,将每节知识具体定位于某一方面,通过知识定位,做到“点”的清晰。再将每个知识点具体剖析(原因、影响、过程、特点)。复习过程中,既要注重点与点之间的关系,又要注重“线”和“面”的梳理和建构,只有这样,历史知识才能构成一个立体网络。以古代史第一单元先秦为例:主干知识包括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分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文化四类,每类细节知识点在章节复习时已经过了一遍,直接填到框架结构中,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点。【按照框架结构具体到知识点,知识回顾第四遍】

2.尽量把知识归类。做到“瞻前顾后、左右逢源”,类似于小专题。“瞻前顾后”是纵向的联系,例如因果关系、历史发展线索、基本历史进程等;“左右逢源”是横向联系,例如同时期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影响作用、同类事物比较异同等。通过纵向和横向联系,可以总结出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规律

现在历史学科高考对知识点的考查难度下降且相对集中,注重考查对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相互关系和理解,因此,在第一轮中以基础知识为主,以小专题的形式将教材的知识重新组合,归纳,使之体现教材的规律性和整体性,突出主干知识,便于理解、记忆。中国古代史部分以纵向归类为主,每个单元里不同朝代政治、经济、民族、文化对比,不同单元的政治、经济、民族、文化对比,比如:“秦朝与隋朝相似点的比较”,中国封建社会历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初税亩、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一起进行总结归类,整个古代史民族关系处理方式(战争、和亲、册封、行政管辖),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以方位分类(东北、西北、西藏、西南、台湾)总结。也有横向比较的问题,如:百家争鸣和欧洲文艺复兴的异同,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比较等。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则是以横向联系为主,把中国历史放入世界历史的背景中分析,例如: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和对世界的不同影响,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的对比,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等。也有纵向比较的问题,如:维新派和革命派主张的异同,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世纪90年代、20世纪初或一战期间),新思潮的萌发、新文化运动、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等,里边“新”的含义是什么。让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思维状态。【框架归类后,属性归类,知识回顾第五遍】

第三步:精编练习,适量训练

训练是对基础知识的拓宽和延伸,也是对学习质量的检测,更是调控学习过程的手段。适度进行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1.精编练习,适量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在一本书开始复习之前,对每节的习题精选工作(使用的参考资料)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精选专题练习上,我坚持抓基本、抓重点、抓难点、抓热点、抓易错点的原则,精选一些思维含量较高,具有启发性和典型性又能反馈基本知识的各种类型的练习题(包括近几年的某些高考试题),自己重组题,进行适量定时的训练(章节训练、单元训练、月考),使学生在复习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能掌握和提高解答各类题型的方法和能力。

2.及时讲评,启发提高。

我坚持每做必交、每交必改、每改必评的原则,对每次书面训练和检测性习题考试都及时进行评讲分析,针对学生在审题、解题中存在的思路或方法上的缺陷加以指正,使学生在讲评中受到启发,从而提高解题的能力。【书面检测,讲评,知识回顾第六遍】

第四步:兼顾学科间可以联系的相关内容,目的是夯实基础。高三第一轮复习虽然应以历史学科内知识体系为主,作为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的历史学科,也更注重考查基础知识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因为历史现象本身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关键是如何分析、解决问题,因而学科内综合是基础。但也应适当注意在复习中联系相关的政治、地理知识,使学生思维不断拓展(今天的新闻—当地的气候环境—曾经的事件),尽量让学生思维活跃。

在一轮复习中,如果做到知识低起点,高频率重复,扎扎实实训练,学生就能够构建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能够做到知识融会贯通,为二轮三轮复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学反思2017.9.30

山高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学反思

柴从斌

海南新高考改革后,特别是从2017高考历史变动后,对学生的要求在课程目标、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动。教材由传统的以时间为线索变为以专题模块为主体,高考的模式也有所调整,在原来题型保持稳定的基础上,新情景型试题有所改变,增加了主观题分数。那么,新高考下的高三历史如何复习,如何在高三一年的时间里复习好必修和选修课本,让每个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一个好的成绩,对自己所任课的文(2)班来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时间是有限的,提高复习效率是搞好复习的关键。首先,确立复习模式

第一步,课前根据学案巩固基础;每节课完成一课自然课,研读两遍课本; 第二步,课件中运用材料呈现复习要点;并熟记知识点,考纲考点; 第三步,去细留粗、归纳线索;在检验知识点考点; 第四步,精选习题,突破重难点,对本课高频考点再应用。其次,对存在的问题要做到问题实际解决:

(1)解除基础知识不过关,知识点混淆,对历史问题的实质、性质掌握不清楚的。(2)解决文字表达缺乏层次性、条理性和内在的逻辑性,概念把握不清的问题。(3)对审题能力差、解题不熟练,会而不对,对而不会,出现所答非所问和草草答题现象,在平时学习中缺乏一定量的训练和相应技能的积累,阅读能力差,许多读不懂题意或理解不到位,丢失了不少分的。

(4)还有思维不严谨,解答不规范,主要分析过程,不能做到史论结合的。(5)应变能力较弱,心理素质不强,盲目缺乏自信的。再次,后期的复习中注意的问题

1.认真、细致的研读新考纲,关注考纲变化,适时调整,增强备考的实效。通过研读2017年大纲及高考题,在平时的练习、测试中就可以参照样卷展示的题量题型的大致比例分布,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高考试卷的分布,同时它又是往年高考题的精选,是可以借鉴的。全面理解和把握考点,精心备好每一堂课,不管在教学或是在第一轮复习中就将考点置之其中,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目标是让学生牢牢掌握基础知识,为后面的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努力做到基础知识不失分。2.加强训练,提高答题技巧。

(1)注重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提取有效的信息方法,两类材料的阅读迷惘,一类是文言文,另一类是外交辞令,平时复习与训练时应加大阅读的力度,提取有效信息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提取选择题的有效信息,关键是抓住题目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这三个要素(特别是时间要素),另一类是提取主观题的有效信息,关键是要明确题目“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

(2)做选择题时,既要保证正确性,又要节省时间。因此就应找准中心词,再慎重审视待选答案,对不确定的可以第一感觉为主。答题卡的涂写最好在做非选择题前进行。

(3)对非选择题也就是主观题部分,这在海南新改变高考复习中是需要下大力气训练的。纵观近几年高考,出现了各地教材版本不一的现象问题,为体现高考的公平、公正,高考命题者在主观题命题时,往往会先给出一段材料,依据材料设置问题。为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尽可能多的利用材料对历史事件加以说明、解析,同时,在练习或者是考试中也相应加强练习。

(4)在训练基础上加强对学生解题方法的指导。历史材料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有纯文字材料题、有图形的、有图表等。因此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解析材料题的方法。如:文字题材,首先看问题带着问题读材料,做到有的放矢,其次看材料出处,再判断对解题是否有效。第三看时间,后将之转化为事件。最后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联系课本,将问题、材料与课本相关知识挂钩作答,许多材料题的答案都可以在材料中找到。答题要规范,问什么答什么,做到“论从史出”。必要时还应注意材料中出现的省略号,一个省略号前后叙述的是一个事件的不同方面。材料中也常出现表格式的材料题,要注意横向纵向,将二者联系比较,找出其反映的现象、趋势等。

总之,新形势下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高考复习的核心,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根据学情设置复习方法,找到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收到实效,获取理想成绩。

2017.9.30

下载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简案14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简案14.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计划

    201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法指导主要是要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体系,理清知识线索,形成历史知识阶段特征,点击知识重点、难点、热点、联系点、延伸点。介绍复习方法、技巧。由于复习......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历史组 进入高三以来,我们历史备课组深入分析了课本和考纲的要求以及近几年新课改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借鉴上届高三经验,结合本届高三学生的实际情......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基本策略 史地政组:白丽满 2012-8-29 综合考试是一种全新的考试模式,与单科试卷相比,文科综合卷历史试题在学科内综合题上注重考查对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相......

    高三一轮复习心得体会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的几点体会 姜丽丽 很高兴能与大家一起交流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经验,回顾一年来的备考工作,有经验也有教训,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1、确定合理计划,明......

    高三一轮复习法

    怎样使高三第一轮复习更有效 一、第一轮复习的教学方法 1、掌握重心:夯下启上。 夯下就是注重基础,尤其是理科的教学,要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解题方法和技巧。彻底清除知识......

    高三一轮复习意见

    高三一轮复习指导意见 一、一轮复习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山东省考试说明》为准绳,以山东省高考试题为总目标导向,以教科书为基础,以科学管理为抓手,以高效课堂为手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研讨会心得范文大全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研讨会心得袁家任2014.32014年3月18日——19日,我们高三历史组全体成员赴兰山参加临沂市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研讨会,收获颇多,现汇报如下:一、熟悉高三历史讲评课......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免疫调节课前自主预习案

    免疫调节课前自主预习案考纲考情——定考向[最新考纲]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Ⅰ)。[高频考点]1.免疫系统的功能及组成2.体液免疫和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