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与理性的对话

时间:2019-05-15 15:33: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明与理性的对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明与理性的对话》。

第一篇:文明与理性的对话

文明与理性的对话

读余秋雨《山居笔记》有感

管理与经济学部物流工程

孙际钊

301020920

1还是偶然从同学那里淘来的《山居笔记》,拿到书时有说不出的欣喜。虽早就对余秋雨先生有所耳闻,却没有真正拜读过他的大作。之前是有看过他的《文化苦旅》一书,但是终究是出于年龄和阅历的差异,对书的感觉仅仅局限在“看过”罢了,细想起来竟不能对文章内容说个一二出来,想必这“看过”二字也是有着乐少水分的。真正有时间和心情去读先生的另一部著作,却是隔好些年以后了,有些自惭形秽于自己对书的渴求度,但也还是庆幸自己读了,并且为时不晚。

我想我一直都不是那种善于读书的人,总觉得自己既缺乏潜心鉴赏的定性,又没有那种体味美感的修养,看书不过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般的一览而过,久而久之便留下近乎囫囵吞枣式的劣根性---枣自然是吞下去了,口中却依然索然无味。或者说看书于我不过是一个寻求精神慰藉的方法,或者仅仅是求得时间上的消磨和心灵上的安慰。即便现在对文字有来不得莫名其妙的偏爱,对书的知晓也是寥寥无几的,以至于从笔下写出来的东西缺少本质上的灵性。但是《山居笔记》却让我有一种特别的感觉,我竟然从那些挥洒自如的文字中嗅到了些许味道,确切地说应该是透过字里行间,我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上的碰撞,或许这就是通常说的所谓心灵上的共鸣吧!要写这篇文章时还特意拿了原书看了看,想要知道这本被同学称作晦涩难懂的文集里究竟有什么是让我所着迷的。

《山居笔记》成书于1994年,历时两年有余,全书二十一万字。以现在网络小说的成书规律来看,这样的写作时长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其商业和经济价值必定会因此大打折扣,况且先生为写此文还辞去了行政职务。然而正如先生在《新版自序》一文中对自己为核对海南岛某一古迹上一副对联的两个字又亲自拜访一事的解释说“这种做法以经济得失来核算简直荒诞不经,但文章的事情另有得失,即所谓‘得失寸心知’。”由此似乎有些对那些以营利为目的靠字数和成书时间拿钱的网络小说多多少少有了些鄙夷,虽然我知道他们靠劳动拿工资并无过错,但是对文化,这是一种罪过。

《山居笔记》以《一个王朝的背影》开始,以《历史的暗角》结束,余秋雨先生用亲身游历,切身体验,为我们探访了中华文明,他去寻找一个个文化遗址和文化现场,然后把惊讶、悲痛、遗憾、感动告诉我们,每一段文字,每一段过往都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有时会想究竟要有怎么样的毅力和决心才可以以一个学者的身份从一个历史观察者的角度去探寻人类文明留给我们的每一处遗迹。根据官方数据看,每年假期和黄金周出游的国人并不是一个小的数目,但是真的如先生一般以个人游历为基础写出类似于《山居笔记》之类文献的却只有先生一人。先生在《抱愧山西》中说自己去山西以前是先找了好多文献资料的,其中不乏一些是从图书馆库存中淘出来的,如此比较起来我们那些跟随导游听他一路聒噪的所谓的旅游实在是相形见绌了。有句广告语说“人生就像一场旅途,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现在想来,想必这“心情”二字定有几重不同的解释的。一来是指随景用情,真正将自己溶于景中,有所失亦有所得;二来,则是抽身于景外,用另一种眼光去探寻景物所能带来的文化共鸣和思维上的理性探寻,去计算得失实在是一种影响情调的不雅行为。先生属于哪一种自然就用说了吧。用同学的一句话评价一下说:“不管网络和媒体对余秋雨有多少责难和批判,不可否认的是他有接受人们赠予他的成就的资本和能力。” 想来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再到后来的《千年一叹》,每一处对于历史和文明探寻和思考莫不是有着巨大的魅力,若不是对人类文明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对历史严谨的探知

态度,想必谁都不会愿意单车匹马穿梭于处在炮火掩盖下的人类文明的遗迹间,用清晰的笔迹去记录那些古老文明留给我们的精神思考。由此看来那些所谓的不认同和批判就显得别有用心了。用先生在《新版自序》末的一句话为这一小段做个小结我想再合适不过了。“文明和邪恶不可混淆,历史和法律不容侮弄”。

《山居笔记》中另一个让人折服的地方,就是余秋雨先生严谨的思维。应该说全书没有诗歌那样唯美华丽的辞藻,也少了杂文那般犀利精辟的笔锋,但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摈弃了浮华的随性,给了人一种心灵深处的亲切感---自然流露出来的文字往往能带给人最深刻的印象。作为自述性笔记,初读起来似乎有些凌乱琐碎,但通读全书,却不难发现作者构思之精妙:那就是从平淡的话题中以小见大,通过质朴的语言风格直指社会现实,从而使得文章中所触及到的问题与中国当前的现实遥相呼应---轻快中不乏沉重,从容中又不失理性的批判。由此把一个社会现实的剖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无形中引发并启迪人们的深思。无论是《一个王朝的背影》中由避暑山庄古迹拓展出来的对清王朝兴衰史的探寻,还是《苏东坡突围》中对乌台诗案那段历史原因的思考和总结,亦或是《抱愧山西》中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阶段历史真相的追述和考证,都让我们切身理解和感受到一个文学大师所特有文学品质和精神追求。最让我叹服的要属《抱愧山西》中对山西在全国经济地位升降原因的分析和总结,若不是自己看过了那篇冗长的文章,实在是无法相信这是可以通过一场旅行看到的东西,加之之前说过的先生为探访山西而作的准备,让人真正去理解了大师之所以为大师的原因。从文字角度上看,但凡涉及对于历史的探寻和总结的文章莫不是有个共通的规律,那就是,深奥。但是《抱愧山西》一文却极少让我有这种感觉,想反倒觉得比历史来得更好接受。想要在全书中为这种感觉找个原因时,《新版自序》就已经给了我答案。先生说:“写作这本书的最大困难,不在言论之勇,不在跋涉之苦,也不在考证之难,而在于要把深涩嶙峋的思考粹炼得平易可感,把玄奥细微的感触释放给更大的人群,这等于用手掌碾碎石块,用体温焐化坚冰,字字句句都要耗费难言的艰辛,而艰辛的结果却是不能让人感受到艰辛。”于是就突然有了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正如美食家只知道这道菜好吃却不知怎么做,而厨师的任务却是去想怎样将菜做得好吃,当人们都开始说菜好吃时厨师站出来说了说这菜是怎么做的,但是不幸的却被扣上了骄傲的高帽子,于是舆论就有了各种非议。纠其原因不过是人们觉得毕竟厨师不是美食家,是没有发言权的。先生在书后写的答学生问中有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问:这些年报刊上有不少对您的评论,有些评论明显带有恶意,您为什么不反驳?答:有的文章用词比较尖刻,但其中也指出了我文章中的某个错讹或疑点。作个比喻,这是包装粗砺的无价馈赠。你至多只能说‘恶词’而不是‘恶意’。”把这个看成是一个文学大师的素养我想应该是不过分的吧,如此这般,那来自媒体的批判和人们的质疑就显得有太过牵强和刻意,他们的目的究竟是出于真正的思想上的不认同,还是因为所谓的羡慕嫉妒恨,我们就不可知了,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这种批判在文化发展史上起到的促进作用和在学术造假方面做到的监督效果,但是我们似乎更应该以一种更为包容的想法去对待文化现象中能够突显出来的那部分新生力量(当然先生已经不属于新生的那部分了)。说来好笑,我好像有在为余先生开脱的意思,但是信凭我一个没有什么资本的人何来资格去对名人说三道四。不过是借机将想法作一表达,这应该是没过的吧。

《山居笔记》中对历史人物的刻画也是巧夺天工,精辟至极。在《苏东坡突围》中先生对苏轼大加褒扬,甚至于苏东坡怀旧地点的错也说是错出了魅力,这正验证了王尔德的一句

话:“在艺术中只有美丑而无所谓对错。”苏东坡面对政治义无反顾,甚至不惜身陷囹圄和身首异处。在被贬黄州期间他深刻自省,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找回一个真正的自我。艰苦的物质生活又让他深刻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华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最后终于迎来了成熟的自我。试想在“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的夜晚,看着缥缈的孤鸿之影,在“有恨无人省”的人文环境中,谁能依旧我行我素,自我放纵?在我看来,苏东坡的确可以算是一个历史强人。什么是成熟?成熟就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人生的道路是从出生地而发,越走越远。由此展开的人生就是要让自己与种种异己的一切打交道。”打交道的结果可能丧失自己,也可能在更高的层面上把自己找回,或许只有在辽阔的时间和空间之中才能找到自己的生命坐标,把自己抓住。面对尘封的往事,如果置身其中,或许会觉得前途茫茫,但如果置身事外,用大视野审视,人生的脉络就会豁然开朗。《山居笔记》就是这样的大视野和辽阔的时空。

我喜欢先生的文章,喜欢用他的文笔描述出来的他眼中的文明,从他笔下走出来的文章,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科学佐证,没有刻意的寻古问今,个人感受和思想很自然的融入他的文章中。从他的散文系列中似乎感觉到并不是以前老师课堂中所说的那些所谓的“形散而神不散”的标准,相对而言,应该是“诗性”和“艺术”的结合。我是爱文字的,用朋友的一句话说,爱文字的人会吝啬从他笔下写出去的东西。在我看来,真正执著于文学的人,会给文字以最大的自由度,不去约束文字本身所能表达出的韵味。那种为了某种现实经济利益而求字数的网络文学式的创作,我一向是嗤之以鼻的,用一句可能会让很多人不爽的话说,我认为那是对文字的污辱。

我还不知道自己读到的是不是真正先生想要表达出的他自己,但是我确实是感受到了从他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那咱公正客观真实的感受的描摹,似乎正是现在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已经缺失了的。对于先生的文章,对也好,错也好,能有机会静下来找个无人的角落,一边喝着咖啡一边细细地看,我想先生也会知足的。或许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心灵从中找到一丝的宁静。当铅华褪尽,我们带着苍茫的心态回首走过的路,能够很坦然的微笑着告诉自己我曾经也那么充实过,这也许就是一个最完美的交待了吧。

并非为了写而写,真正去领会一种精神上的共鸣,能够知足,就够了。

第二篇:文明冲突与对话论文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3—2014学第(2)学期课程考核

考核形式: 考核

考核时间: 120 分钟

订科 目:文明冲突与对话

线序号:

专业:

12计本1

姓名:

杜辉辉

考生答题不得超过此线 “Clashes and Dialogues of Civilizations” is a very popular topic recent years, and you are required to write, in English or Chinese, a relevant paper of 2000-4000 words, with relevant examples.文明冲突世界局势分析

最初对于文明对话与冲突这门公选课不是很了解,经过老师的讲解以及同学们自己的演讲还有经典的影片,我对这门课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下面我主要分析文明冲突世界局势。

(一)文明对话与冲突的定义

美国911事件的发生,形成全球秩序与冲突的新焦点,国际恐怖主义的兴起,业已对全球和平产生严重威胁,而此一暴力恐怖活动的根源,仔细探讨即出于文明与宗教之间的冲突与对抗。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哼庭顿曾于1993年「外交事务」期刊中,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其论点强调:自冷战结束后,未来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冲突之源,主要来自「文明」之间的冲突,目前世界上共有八种文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国儒家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东正教文明、拉丁美洲文明与非洲文明。而未来世界冲突的主要关键在于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或儒家文明之间的冲突与对抗。

哼庭顿的文明冲突观点虽有甚多误解与错误之处,然而观察911事件之后,美国(西方文明代表)与伊斯兰国家之间的冲突,显然也是由于长期双方漠视宗教文化,未能相互和谐对话,导致剑拔弩张的冲突局境。

今日国际紧张冲突不断,导源于「文明冲突」或是「宗教冲突」,此一重要问题值得深入探讨。事实上,综观今日全球之冲突地区,从东欧、中东、非洲、南亚至东南亚等地,皆导源于传统部落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冲突。例如:

(一)东欧地区乌克兰与俄国之间(天主教与东正教);波士米亚、科索沃战争(东正教与伊斯兰教)。(二)中亚地区:亚美尼亚与亚赛拜疆(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以及俄国车臣问题(伊斯兰教与东正教)。(三)中东地区: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犹太教与伊斯兰教)。(四)中非地区:胡图族与突西族之间部落信仰冲突。(五)南亚地区:印度与巴基斯坦(印度教与伊斯兰教)。(六)东南亚地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之宗教冲突。这些流血冲突事证,皆证明宗教之间的冲突业已引起国际冲突,更影响世界和平甚巨。

当前世界各地发生的宗教冲突多属于世界主要宗教团体之间的冲突,不同的宗教信仰团体,因彼此思想、观念、价值、生活经验、生命意义等看法不同,而存在差异与对立,进而相互仇视,终至产生冲突与流血。有学者主张,今日一切人类冲突中「宗教冲突」只是表象,实际上其它因素,例如:政治权力、经济利益与生存权益等才是主因;不过,吾人客观分析,其实人类彼此冲突各种因素皆存有相当比重,不宜以单一因素论断之,因此不论将当前国际冲突归纳为「文明冲突」、「文化冲突」、或是「宗教冲突」,皆必须以宏观与多元视角观察与分析,只不过其中某项冲突因素所占比重较多而已。

美国遭受911恐怖攻击事件之后,全球政治研究视野均已转向杭庭顿之「文明冲突」观点,从客观政治现象分析,由宗教极端主义发动之恐怖攻击,导致区域战争扩大发生(阿富汗战争),则是一项明显的事实。杭庭顿在911事件后,曾于新闻周刊撰文指出:当代全球政治就是伊斯兰宗教战争的时代,回教徒打回教徒,打非回教徒,次数之频繁,较诸其它文明世界的民族尤有过之。伊斯兰宗教战争已取代冷战,成为国际冲突最主要形式。

(二)宗教基要主义的兴起

全球宗教冲突愈演愈烈,除了政经、社会因素影响之外,各大宗教文化中之基要主义(Fundamentalism)教派与组织的兴起,亦是冲突扩大的重要因素。宗教基要主义一方面以改革社会现况自居,反对西方现代化所带来的社会腐化与政经侵略,另一方面又以恢复传统教义为号召,企图以教义、经典作为维持社会秩序与国家发展的依据,进一步为达成其宗教神圣性目的,不惜采取积极地武力手段,以「圣战」为号召,进而演变成为宗教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结果导致世界各地冲突不断发生,形成当前国际政治关注的焦点。

1、基督教基要主义

主要是指美国基督宗教中的激进派,称为「新基督右派」(New Christian Right)要特点:

1.源于福音派教会,强调上帝会祝福美国,打击邪恶与腐败(魔鬼)。2.维护家庭价值与道德议题为焦点。3.反对学校教授进化论。4.强调种族隔离政策。

5.反对共产主义,反对恐怖主义。

2、伊斯兰基要主义

今日中东地区大多数国家伊斯兰教信徒为多,其反对西方文化,鼓吹建立伊斯兰文化。,其在美国社会具有极大影响力量。主主要特点:

1.正本清源,回归伊斯兰教传统。

2.强调传统宗教教育,实行「伊斯兰化」法制。3.国家政府实行伊斯兰教的统治。

4.主张「宗教政治化」与「政治宗教化」,建立伊斯兰国家。5.反对西方化、世俗化所建立的制度与生活方式。

6.反对社会腐化、道德堕落,重新确立伊斯兰文化认同。

3、犹太教基要主义

今日以色列建国主要依靠「锡安主义」(Zionism)力量-锡安复国运动为主。然而犹太教基要主义反对锡安复国运动,强调:应相信上帝将派弥赛亚(救世主)的降临,犹太人最终会回到古老的家园(重返应许之地)。

今日以色列两个主要基要教派团体: 1.Neturei Karta(NK):「城市的保卫者」,属于保守的基要主义;相信犹太民族的历史命运,必须透过上帝的「放逐」与「救赎」,才能重建以色列国家。2.Gush Emunim(GE):意指「忠诚的信仰集团」,属于革命的基要主义;强调犹太屯垦区,符合犹太人的生存,亦符合圣经的记述。主张用「武力」保卫自己,形成与巴勒斯坦人的冲突不断。

(三)、美國911恐怖攻擊事件的影響

1.国际恐怖主义再起,对全球和平形成严重威胁。

2.强国与弱国因「不对称战争」影响,促使后冷战国际秩序必须重新定义。未来强国支配力量减弱,多极化世界格局逐渐形成。

3.美国从布什政府上台后之片面主义立场,转而寻求国际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4.后现代政治中差异政治(politics of difference)与认同政治(identity politics)之出现,促使吾人省思当今政治与文化霸权与帝国主义之影响。

5.南亚、中亚及中东地区,因政治伊斯兰之影响力扩大,促使地缘政治理论再度受到重视。

(四)、当前世界冲突的主要焦点

1、以巴冲突

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双方自2000年12月开始,迄今相互以「恐怖手段」攻击,造成双方人民大量伤亡。以巴问题乃是一项「领土与生存」的争夺战,双方丝毫不让步,未来如何解决?必然考验各方智慧。

2、美伊冲突

自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国于1991年元月进行「第一次波湾战争」,战事经一个月结束,双方协议停火。伊拉克经过十年整军备战,拥有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生化或核子武器),拒绝联合国检查,且暗中协助盖达恐怖组织,美国视其为头号「邪恶轴心国家」,必要除之而后快;目前双方战事迫在眉睫,未来发展将影响全球政经甚巨。

3、印巴冲突

双方自二次大战后,分治建国以来就纷争不断。

今日主要焦点是:1.克什米尔问题

2.宗教冲突问题

3.核武竞赛问题

4、两岸问题与冲突: 1.一个中国争议 2.两岸三通争议

3.两岸军备竞赛,飞弹布署威胁,形成台海危机。

5、两韩问题与冲突

1.北韩拥有飞弹与核子武器。

2.南韩亦欲发展核子武器,形成军备竞赛。3.美国视北韩为邪恶轴心国家之一。

(五)篇后总结语

今日世局混乱,区域冲突战争不断,国际恐怖主义危害全球,宗教基要主义复兴,皆造成世局面临危机。

然而「危机即是转机」,各国应致力于和平之道,尤其美国应以「恕道」、「博爱」精神面对,不应「以战止战」,造成怨怨相报,否则第三次世界大战必将引爆,世界即将面临核子毁灭危机。我们不得不正视与反省。各文明核心国就要遵循三个原则:(1)尽量避免干涉其他文明的冲突;(2)互相协商遏制和休止彼此文明的断层线战争;(3)努力探寻并扩展与其他文明在价值观、惯例和习俗方面单色共性,学会如何在复杂的多文明的世界内共存。当然,至于如何做还需各国相互协商洽谈,达成一致,然后再认真地贯彻下去。

第三篇:《让文明与灵魂对话》演讲稿

《让文明与灵魂对话》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文明与灵魂对话》。

文明,对于许多人而言,是一种束缚,是被动的强迫性的接受。“不许随地吐痰”“不许乱丢垃圾”“禁止喧哗”“禁止吸烟”……在明确的指令下,人的外在行为因制约而沿着文明的轨迹缓慢的运行着。

法国思想先驱伏尔泰论及的“被动的文明”就触到了人类缔造文明世界的尴尬的软肋:你看,“禁止吸烟”的标牌下不乏吞云吐雾之士,宣誓“文明公约”后仍有污言秽语之辞,正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港城仍存在“看着红灯过马路”“乱丢果皮视无睹”的反文明现象。

其实陋习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从来都不缺乏,只是在今天越来越多的知晓文明的人却在践踏文明,这怎能不引起我们深沉的反思?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文明的源头—校园吧,当学生以作弊的方式完成《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考卷时,当从小就口口声声喊着“老师好”的学生辱骂甚至殴打授课的老教师时,当部分学生面对受灾的川西表现出不屑的神情时,我们,将如何去抓握文明;我们,将如何去传承文明?

“现象永不能替代真理去诠释未来”,爱因斯坦曾用这句话劝诫战后垮掉的一代,今天我们同样用这句话告诉坚守着文明阵线、从未以阴霾而忘却蓝天的人们。只是我们更要理性的认识到:文明不仅仅是一条干净的街道那么简单,文明必须成为灵魂的需要,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说,文明从来都是人类最需要的。当然,之上高达194的天才马斯洛说过,生理的需要,物质的满足才是最基本的需要,其实这并不矛盾,只是回答的角度不同,正如一位经济学家所说,文明的倡导就在于让人们在文明中得到实惠,在陋习中吃到苦头。从农村计划生育工作难到城市知识分子的丁克家庭很能从某个层面反映这个问题。

如此看来,灵魂与文明的碰撞还是很具有物质性的。当然,倡导文明不是让我们去追求物质,而是要明白文明并不是让我们变得木纳、贫穷。相反,只有文明存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世界才会更加有序、和谐与富强!

一个让座的落魄者得到了洛克菲勒的百万美元馈赠,东山再起;一个弯腰捡起废纸的青年在落聘的情况下得到了重用的机会,创建了“美国福特公司”,现实中的故事正在很亲切的讲述着文明的普遍意义,也只有这种普遍的物质意义为人接受时,与灵魂的对话才成为继续的可能,文明的传承才真正具有可持续的意义。

没有人不渴望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和满足,只是一些愚氓之辈以陋习的方式来索取物质或丰富精神,愚之蠢也!何须如此,文明一样可以得到,尚不用背罄竹难书之罪名。美国的埃里克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粗暴无礼,是内心虚弱的人用来使自己显得貌似强大的手段。难道文明就不具有强大的力量?在汶川地震抢险的人民子弟兵,不仅是威武之师更是文明之师,他们不正是以强大的力量正在战胜这场空前的自然灾难吗?

让文明与灵魂对话,就是让我们以一种更为积极的方式去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文明是否能带给我们这种需要。在这样的思考中,让文明成为我们内心天幕中的灿烂星空,照亮夜行的自己和他人,温暖黑暗中的一切草木和鸣虫!

谢谢大家!

第四篇:文明用餐理性消费

文明用餐理性消费

亲爱的同学们,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品质。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古有传奇皇帝朱元璋,这位布衣天子在打江山和坐江山时,规定自家的餐桌上每日上的是三菜一汤再加一碗白米饭,就是在他生日的晚宴上,其岳母自作主张多加了几道菜,也得到了他的批评,席间小孩洒了几粒米,他瞪着眼睛,自己以身作则夹起掉的米粒,并吃掉,他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今有受我们爱戴的周总理,周总理向来饮食清淡,每餐一荤一素,吃剩的饭菜要留到下顿再吃,从不浪费一米一片菜叶。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抹,把饭汤吃干净,最后才把菜叶吃掉。吃饭时,偶尔在桌子上掉一粒饭粒马上就捡起来吃掉。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这种美德就在我们浪费的一粒粒粮食中丢失了。在我们的生活中,每次吃饭都会不喜欢吃的扔掉,与别人攀比要过多的菜,盲目的跟从别人力求奢侈„„很多人觉得自己浪费的那点粮食不算什么,当每一个人都有这种思想的时候,人人都浪费一点点,这个浪费的量是多么的巨大啊!我们是幸福的孩子每天都有吃不完的好吃的,但是,同学们,知道吗,现在世界各地,都是成千上万的人吃不饱,甚至连一口饭也吃不到。一张张饥饿的面庞,一双双骨瘦如柴的双手的时候,看着你浪费的那些粮食,难道不会有一种深深的罪恶感吗?据资料显示,世界上每年都有近几千万个孩子因吃不上饭而死去了。和我们一样可爱天真,聪明活泼的孩子,就因为这样离开了人间......先不说世界,据统计,我国每六秒就有一位儿童因饥饿死亡,这可真是所谓你的挥霍伴随着别人的饥饿。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倒掉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啊。这些粮食都是从农民伯伯长满老茧的手中辛苦的种出来的,一碗小小的米饭,要经过播种、浇水、施肥、收割等等很多道程序才能端上饭桌呢。也不知道每天有多少只浪费的手,将他们无情倒入垃圾箱。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粒米也可以折射出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待节俭的态度。我们青少年,正应该为广大群众起模范带头作用。在此,想对同学们发出几点倡议:

1、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2、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3、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4、不偏食,不挑食。

5、到饭店吃饭时,点饭点菜不浪费,若有剩余的要尽量带回家。

6、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文明用餐,节约粮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

第五篇:试析群体性信访的理性对话之路

试析群体性信访的理性对话之路

论文摘要:法院群体性信访是法院处理信访的重点,群体性信访当事人情绪容易激动,解决信访问题首先是解决对话问题,而对话需要理性。本文通过分析法院群体性信访的特征和成因,有针对性的提出实现法院群体性信访理性对话的路径。

论文关键词:信访,群体,理性对话

本文以法院的群体性信访为研究对象。法院信访的提出较早出现在1979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来信来访中不服人民法院判决的申诉案件应按审级处理的通知》中①,1980年最高人民法院又进一步细化了信访接待的有关制度。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企业体制上的深层次矛盾和企业内部的利益冲突趋于激烈,由此引发的各种矛盾和纠纷进一步增多,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下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切实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的通知》,明确提出“近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不断发生企业职工聚集和群体性上访事件,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和当地社会稳定。人民法院审判和执行涉及企业的案件,也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处理不慎,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发文再次强调妥善处置集体访等重点信访,显然群体性上访不仅成为一种上访的组织形式,而且成为了法院处理信访的重点和难点。

解决群体性信访的治本之策在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毋容置疑,解决问题不能脱离实际,面对群体性信访当事人的首要实际问题就是要解决“对话”问题。由于群体性信访当事人人数众多,诉求表达容易激烈,所以如何使当事人能够与法院接访人员理性平和的对话便成为首要问题。实现与群体性信访当事人理性对话,就必须了解群体性信访这一信访组织形式的特征,以及可能的信访原因。

一、法院群体性信访的特征

法院群体性信访的特征主要表现:

(一)诉求具有高度的同一性

法院的群体性信访表现为基于同一个事实的多个案件当事人或是同一个案件的多个当事人的“聚集”,这种基于同一事实或是同一案件聚集的当事人有着基本相同的诉讼请求。法院群体性信访的当事人正是因为具有共同的诉求而走到一起,反过来这种诉求的高度同一性又促使他们走到一起,并且表现出团结一致的群体特征。诉求的高度同一性使得法院群体性信访当事人具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在群体性信访当事人聚集交换意见或是信息时,共同语言的增多使得群体性信访当事人对诉求的确认进一步趋同,并且诉求较单个个体时更高。

(二)诉求在群体中得到强化

正如上述所谈到的,不同个体当事人因为共同的事实和高度同一的诉求而聚集到一起,这种群体聚集导致个体信息得以在其他个体中间传播,同时个体之间信息相互影响,让他们认同的信息在群体内的成员之间叠加,并最终在某个具有一定知识或是地位优势的个体总结后变得诉求趋同,如具有一定法律知识或是在相关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人,在拆迁案件中,知晓相关法律规定又有相关拆迁经验的个体,他的意见会很容易得到其他个体的认同,这种被群体认同了的个体意见成为了“权威”意见,这种权威意见再经过群体中的激烈个体的强化传播,使得诉求由个体意见上升为群体意见,并得到群体的认同和强化。这种群体的强化使得个体对这一诉求的合理性和可实现性都抱有极大的希望,并确信不疑。与此同时,诉求在群体的发酵下得到强化,甚至走向极端。正如桑斯坦指出的“进行讨论的一个群体的成员通常到最后所采取的立场,与讨论前成员所持有的倾向总体相同,而且更为极端”。

(三)群体间相互依赖加强,但个体依然保持较高的独立性

在个体的诉求变成群体的诉求之后,个体感受到了群体带给他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使个体产生了对群体的依赖,群体的聚集越多,这种依赖感便越强,以至于个体在群体聚集散开后,会觉得自己虚弱与无助,甚至是离开群体庇护后感到恐惧与紧张。这使得个体更渴望融入群体,从中获得安全感和共同诉求带给他的内心确认,这种个体离开群体后的虚弱感使得群体的存在更有意义,群体的团结得到加强。但是群体的团结并不能代替个体自身对个体利益的追求②,群体对于个体的意义更多的是“人多力量大”,个体对于自身的利益追逐在内心并未动摇,当然群体的存在价值也未动摇。

(四)群体领袖的意见更具影响力

一旦个体变得依赖群体,群体的凝聚力就会得到加强,而在以往的群体讨论中总是能够说出代表大多数个体意见并最终形成群体意见的个体,就会得到整个群体的高度认同,出于群体组织和个体依赖的需要,这个能够代表群体的个体,便会被群体推举为领袖,由他来代表群体对外发声和对内传递信息。群体领袖一旦产生,随着他的权威的加强,他的意见也会由一开始只是大家意见的传声筒,最后可能纯粹只是他个人的意见也演变成群体意见,而且领袖意见极具传染性,甚至相距遥远的人也能感受到传染的力量,领袖的意见往往将群体引向非理性,使得信访变得混乱和难以控制。

(五)群体性信访当事人相对理性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信访,法院的群体性信访当事人具有相对理性。他们是因为对法院的审理或裁判不公而发起的信访,但首先他们都经过了法院的开庭审理,或是作为被告被动参加,或是作为原告主动参加。前者虽然表现为被动,但是在经过法院开庭审理过程中,通过原被告双方的辩论,对案件的事实和法律适用都会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甚至对部分事实和法律适用给予认同。作为原告参加诉讼的当事人,一般内心有着对法律的较高信仰,或是认为法院的审理或是裁判是值得信赖的,相信通过诉讼能够得到预期的利益。主动参加诉讼的信访当事人一般较被动参加诉讼的信访当事人具有更高的理性,信访当事人的相对理性是法院信访的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即便是在法院的群体性信访中这种相对理性也并未消失。

二、法院群体性信访的成因

法院群体性信访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群体的组织特征、组织中的个体特征及个体与组织的关系特征,而法院群体性信访的成因则表现在个体对法律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以及对自身的认识上,主要表现在:

(一)法院“裁判不公”假定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和信息传播技术的普及,法院的审理或是裁判已经不再是一个秘密。信息传递过程中,对法院审理或是裁判的负面报道具有快速、面广和放大的特点。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基于人们猎奇的心理,以及“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信息传递现象,但最主要的还是人们对法院公正审理或是公正裁判的内心期待。这种期待在得到正面的激励时,会得到不断的正向加强,得到负面的打击后,就会演变为对期待的彻底失望和不断怀疑。基于“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信息传播特点,人们更容易接收到负面的审理或是裁判信息,这种负面的信息使得人们对法院公正审理或是裁判的期待落空,转而变得失望和怀疑。而出于对法院审理或是裁判的监督,这种以监督为目的的负面报道较正面更多些,影响更大些,所以人们更容易形成法院“裁判不公”的内心假定,这种内心假定一旦形成,便不容易消除。在面对一些敏感案件时,这种内心假定会更加坚定,如涉及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等关乎当事人重大利益问题时,哪怕当事人利益稍有得不到满足,便会很容易怀疑法院的“裁判不公”。

(二)当事人的弱者心态

在法院的信访案件中,当事人的自我“弱者身份”的定位,发挥了很大作用,表现为当事人自认自身的社会弱者身份,主观认为社会对弱者不公。由于其在生活中就不能很好的维护自身的权利,经常受到来自“强者”的欺压,自身受到不公正对待,因此,这种当事人也较容易将社会生活中“弱者”身份带入到法院的审理或是裁判的认识上,认为法院也不公正,也像社会生活中的其他人一样欺负他。调查显示信访原因中有58%信访者是觉得自己受了委屈才信访。这种“弱者”身份的自我认同,可能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当事人成长经历中经常受到不公正待遇,社会生活中负面信息的接收较多,以及国家对弱势群体保护政策的影响(当事人更多期待弱者身份带来的利益)。

(三)习惯与法律的冲突

法律的制定虽然考虑了习惯的因素,但仍不能包罗万象,面面俱到,而法律有时又会表现出“与中国人的习惯背离较大或没有系统的习惯惯例的辅助,不易甚至根本不为人们所接受,不能成为他们的行为规范”,法律与习惯的冲突在所难免。当法律与习惯冲突时,当事人对两者“效力”的选择,表现为“有利原则”,即那个对自己有利,就会认同那个。信访当事人选择认同习惯,这种选择本身也印证了“习惯为社区成员所能带来的好处更多于它们的害处”。对习惯的认同既有因法律知识的缺乏,又有为争取自身利益的野蛮考虑。正如卢梭所言,“我们的种种欲念的发源,所有一切欲念的本源,唯一同人一起产生而且终生不离的根本欲念,是自利。它是原始的、内在的、先于其他一切欲念的欲念”。

(四)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的矛盾

法院的裁判依据证据,通过证据认定推理出案件事实,这里的“事实”是最接近客观事实的法律事实,而不是客观事实本身。但是当事人认为“法律事实”就应是“客观事实”,而案件裁判依据的“法律事实”一旦与当事人认定的“客观事实”不能相符,并且裁判出现不利于当事人的结果,当事人就会将责任归咎于法院。

三、理性对话之路

法院群体性信访的应对应落实到群体性信访当事人的权利保障上,给予当事人“平等的关切与尊重”,切实保障信访当事人的权利。法院面对群体信访时的应对方案各有不同,但首先是能够与信访当事人理性对话,“理性的最大胜利是怀疑它自身的合理性”,面对理性的当事人问题更易得到解决,更重要的是这种理性的对话“在本质上是一种平和而非暴力的说理过程”。笔者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路径,供参考。

(一)从愤怒到冷静

1.内心理性。亚里士多德指出,人是理性的动物。法院群体性信访当事人具有相对理性,这种理性是源于信访当事人对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本身或是基于对法院的信任产生的,合理引导这种理性是平息法院群体性信访初期当事人激动情绪的重要切入点。面对群情激奋的信访当事人,首先应平息其激动的情绪,有效引导当事人,唤醒他们的内心理性。如:接待人员的标准着装,正式而认真的接待,直接由领导出面等。这些形式上的安排能够引导当事人对法院的接待产生信赖感,可以有效地唤醒当事人的理性,在第一时间平息当事人的愤怒。

2.削弱领袖权威。在以往的信访接待中,常常采用直接与群体性信访领袖对话的方法,该方法并不妥当。一是因为领袖更容易表现出极端,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法院群体性信访当事人的每个个体都希望获得自身利益并尽可能的快速,领袖可以代替表达意见,但不能代替个体获得利益,免得出现领袖与法院的“利益交换”。群体性信访中采取削弱领袖地位的措施,可以避免或是削弱领袖发声产生的“共鸣效应”③。具体可以采取心理暗示的办法,如接待人员可以说:法院会平等的保护每个当事人,虽然大家人数众多,但我们会认真接待每一位当事人,大家的情况不完全相同,对每一个人的意见我们都会充分倾听。通过强调个体的价值,暗示每个个体自身的重要性和与众不同,来削弱群体领袖的权威,继而实现打破群体带来的“人多”压力,消弱群体中某个个体的愤怒而带来的群体的整体的愤怒。

3.小组接访。法院面对群体性信访当事人,在平息当事人愤怒的情绪,削弱领袖权威之后,应择机分开接访,打破群体接访带来的“共鸣效应”。将群体信访当事人分成几个小组,小组也不易过于分散,免得当事人因丧失群体庇护,产生无助感,反而不配合法院的工作。每个小组的接待房间最好是相对独立的,但房间本身应是明亮的,最好是多窗户的,这种明亮的环境和多窗户的与外界沟通的视觉效果,会给当事人带来好心情和安全感,促使当事人安静下来,并且更容易沟通。小组接访的好处在于可以将群体领袖从群体中分离出来,以及信访人数的减少带来的直接与接访法院对话和主张权利的机会大大增加,从而使个体更加趋于理性,更愿意通过理性的对话解决问题。

(二)理性的后续引导

1.诉求的倾诉。在接待信访当事人初期听永远比说重要。信访当事人心中带着一股怨气和不满,需要发泄,虽然前期的工作已经很大程度上缓和了当事人的怨气,但是由于当事人的诉求尚未得到答复,所以此阶段仍需要耐心倾听。创造环境让当事人诉说,像刚才的明亮多窗户的房间,更重要的是接访人员的态度,一定要认真,最好在身体语言上表现出倾听的姿态,认真记录当事人的诉求,促使当事人一吐为快,放松神经,完整的表达诉求,促使他们最终走向理性。

2.双方对话。当事人的倾诉目的是表达诉求,这种诉求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也有的因当事人的表达能力欠缺,而表达不是很清楚的。这时需要接访人员适时引导当事人的诉求表达,使之向着合法合理的方向发展。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如你是认为某某判决认定事实与你知道的事实不符吗?你知道的事实是什么样的?除了你(你们)知道的是否还有其他的证据来证明这件事情呢?你是想说某某?这种引导一方面是为倾听到当事人的诉求及其依据,另一方面是引导当事人理性思考问题,后面的一点是十分重要的,这在很多的信访接待中容易被忽视。一旦当事人能够理性对话,解决问题的大门也就敞开了。

3.理性的单方强化。在信访当事人能够理性倾诉并可以接受法院的适当的问话后,法院接访进入到了需要强化信访人理性的阶段,这种强化主要是通过法院的释法来完成。信访接待中的释法与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的释明在本质上都是维护当事人的权利,实现实质正义,但信访中的释法更侧重平息信访,法官审理案件过程的中的释明则可防止突袭裁判带来的信访隐患④。在接访过程中释法是必要的,但要适度,不可有让当事人当场就信服的心理,这只会使事情变得更糟。适度的标准,要结合现场环境和当事人的情况,但具体可以达到这样的程度,即当事人明白了该案适用的法律,但同时不产生抵触或强烈情绪波动为宜。适度释法的目的是一方面解决接访过程中当事人提出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为后面解决问题做个铺垫,就是说先在信访当事人内心埋个法院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的引子,先影响其对自身诉求合理性合法性的“质疑”,达到强化信访当事人理性对待信访问题的效果。

理性的引导是手段,目的是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在小组信访接待完成后,应明确安排下次信访接待时间、地点,时间间隔不宜过长。接访人员应召开会议,汇总信息,提炼出共同点和不同点,对不同的信访人员划分类别,找准诉求,制定处理方案,并按照规定依法回复。法院信访接待必须严格依据法律办事,有错必究,有法必依。对于确实是审理或是裁判违法应坚决纠正,切实保障当事人权利。对于法院的审理或是裁判符合法律规定的,也要依法回复。

法院群体性信访的解决关键在于接访初期的对话阶段,分析群体性信访当事人的特征和信访原因,找准切入点,快速的使当事人平静下来,进入理性对话状态,是最终平息群体性信访事件和实现信访当事人权利的起点,也是关键点。

下载文明与理性的对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明与理性的对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感性与理性

    感性与理性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判断标准是什么?是感性还是理性? 首先得分清楚一个概念,人性是什么,感性是什么,理性是什么?感性是人的一种情感,还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喜欢美,厌恶丑......

    理性与感性

    理性与感性 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理性胜于感性”。我不太赞同这个题目,我觉得改成“理性与感性的关系”则更为妥帖。 理性与感性的战争,从远古,到如今;理性与情感同行,由沧......

    用文明爱国 用理性保钓

    用文明爱国用理性保钓从今年七月份开始,日本首相提出将钓鱼岛“国有化”,并有日本官员多次尝试登岛,意在图谋侵占中国的领土。众所周知,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一个......

    时事政治:中外高官对话林业与生态文明

    http://tj.offcn.com/ 时事政治:中外高官对话林业与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分论坛——林业与生态文明论坛于19日上午率先在贵阳举行,海内外多个国家的高层官......

    与信仰对话

    与信仰对话 信仰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但有一点是不会变的,正如雨果所说,信仰,是人们所必须的。什么也不信的人不会有幸福。在与信仰对话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信仰。......

    与人生对话

    与人生对话--我的中国梦 高一五班 晏雨茜 每一条锦鲤怀揣的梦想就是畅游大海,每一只飞鸟怀揣的梦想就是翱翔蓝天,每一棵小树怀揣的梦想就是触摸云天。而每一个人怀揣的梦想就......

    与信仰对话

    与信仰对话 今天在国际学术报告厅参加了了三成素质课程的最后一讲,系统学习贯彻了党的十八大精神。十八大是关键时期的一次盛会,它有着重大的意义,领导班底的交替,手稳交接;为破......

    与信仰对话

    “与信仰对话” “与人生对话” “彩虹人生” 主题班会 班 级 总 结15060301班2016年06月25日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活动背景: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