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日一村一品与农业产业化学习调研报告五篇

时间:2019-05-15 15:03: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赴日一村一品与农业产业化学习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赴日一村一品与农业产业化学习调研报告》。

第一篇:赴日一村一品与农业产业化学习调研报告

赴日本学习调研“一村一品”工作汇报

高山镇党委书记周进良

按照郑州市外专局的安排,我跟随赴日本基层政府在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培训团于12月21日至1月4日在日本进行了为期15天的学习培训和考察访问。在学习考察期间,通过实地参观,亲身体会,感受到了日本基层政府通过发展“一村一品”,实现了当地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他们的先进经验及做法使我获益良深。下面,根据赴日学习考察期间的所见所闻,说一下自己的想法。

这次赴日参加的考察培训,重点是学习日本发展一村一品促进农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典型经验和先进理念,用来促进我们当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参观考察,我们既看到了一村一品的内容,又看到了农业产业化的内容,还有观光农业的内容。本次学习虽然日程短、内容多、任务重,但是我深切感受到: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拓宽了思路,学到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颇受教育和启迪。通过这次学习培训,我将尽快把这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应用到我们当地农村发展中去。

一、何为“一村一品”

“一村一品”始于1979年,是日本大分县当时的知事平松守彦先生发起的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一项运动,“一村一品”运动并不要人们去创造什么新奇的东西,而是号召各村从本地实际出发,推出自己能够引为自豪的优良产品。由于日本的农业资源非常短缺,人均耕地只有0.51亩,通过大力开展“一村一品”运动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得到了快速提升,促进了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也成为世界各地农村发展学习的先进典型。

“一村一品”运动的基本理念是“立足本地,放眼全球,自立自主,锐意创新,培养人才”。大分县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其 58个市町村的“一村一品”数量由当初的143种增加到目前的336种,人均收入达到265万日元。大分县的干香菇、卡勃斯酸橙、麦烧酒、温室蜜橘、丰后牛肉、关竹荚鱼、关青花鱼、地热温泉等已在日本和世界享有盛名。“一村一品”已成为全球发展农村经济的先进理念,被世界各国学习借鉴,在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主要体会

15天的学习培训,虽然时间很短,接触的层面和获得的信息有限,但我对日本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日本发展“一村一品”的经验和做法,感触很多,启发很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突出抓好市场、科技、服务三大核心,政府要给予必要的规范、引导和社会服务,确保“一村一品”运动的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必须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组织化程度,通过农协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他们在市场中的主导作用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必须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农产品深加工,使生产型农业转变为经营型农业,形成更多的商品、名品,不仅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使农民不离乡土走上富裕道路。四是必须培育知名品牌。高度重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品牌的培育,提高了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几点建议

结合在日本的学习培训和我们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规范引导发展,加大扶持力度。政府在充分尊重农

民意愿的基础上,积极引导他们发展“一村一品”,并从政策、制度上给予必要的规范。二是健全合作组织,完善发展体系。充分吸收日本农协的先进经验,不断健全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一村一品”中发挥重要作用。三是强化宣传培训,广泛培养人才。营造发展“一村一品”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广大群众能够接受和欢迎,开办各种培训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四是发展龙头企业,推进产品开发。大力扶持龙头企业,不断推进农产品的深加工和产业化经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科技和文化含量,打造名牌产品。

第二篇:陕西省赴日一村一品和农业产业化培训团总结

陕西省赴日一村一品和农业产业化培训团总结

按照国家外专局的安排,由陕西省20人组成的赴日本“一村一品”和农业产业化培训团,在团长郝建荣同志的率领下,于2007年8月21日至9月10日在日本进行了为期21天的学习培训。学员们先后深入东京都、静岗县、爱知县、京都府、兵库县、大分县等地,经过的都、道、府、县14个,访问考察有关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农协、牧场和企业等20多个,听取专题讲座和情况介绍17次,拜访了一村一品发起人大分县前知事平松守彦先生,在学习之余和节假日,学员们还参观了东京、大阪、神户、大分等地,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领略了日本高度发达的经济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感受了日本社会、经济、生态,文明兢业,精益求精奋发进取自然与和谐的氛围。学员们普遍认为,这次学习课程安排内容全面、结构合理,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拓宽了思路,学到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益匪浅。并表示,要学以致用,结合本地区、本行业的实际,扬长避短把那些好的经验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去,为加快陕西“一村一品”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日本在推进“一村一品”和农业产业化方面的主要做法

日本是一个山多地少的群岛国家,国土面积3780万公顷,耕地面积现有442.7万公顷,平均每户农户耕作面积1.51公顷,全国人均耕地只有0.51亩。属农业资源短缺的国家之一,虽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很小,但日本政府非常重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采取了许多保护和扶持农业的措施。有效地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和完善,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开展“一村一品”运动,农业的装备水平,劳动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特别是大分县多年来坚忍不拔地推行“一村一品”运动,不但有效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民增收,而且为世界性的“一村一品”运动的开展树立了很好的典型。通过考察学习,我们感到,日本开展“一村一品”运动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主要作了以下工作:

1、大力扶持农业生产,促进农产品基本自给。

日本是一个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农业总产值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1%,但从国家安全考虑,日本始终把农业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针对全国耕地不断减少,农村人口急剧下降,青壮年劳动力比例过小,农产品特别是粮食自给率不断下降的问题,日本政府近年来采取了各种措施,扶持农业和农村发展。一是立法保护农业,去年出台了一部试定农业法,对农业的基础重要作用进一步予以确立,禁止任何单位基本建设占用耕地,对非农企业投资农业予以扶持,全面实施农产品原产地制度,宣传鼓励人民多吃大米和自己国家产的农产品等。二是资金扶持农业,日本政府和各县、市都有扶持农业财政预算,专门用于农村基本设施的投资建设和农业项目的开发。如2004年日本政府用于农业的财政预算为3万亿日元,兵库县用于农业的预算774亿日元。三是建立粮食生产保护制度。当粮食过剩时期,政府出面负责收购,当粮食生产因灾减产,对农民造成了损失,其损失的70%由国家进行补偿。当粮食歉收的时候,政府和农民互助会(协会)对农民给予补助。这些保护制度的建立,保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促进了农产品的出口。日本有效地与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家签订了农产品自由贸易协定,利用关税和价格杠杆促进农产品贸易出口。目前又制定了农产品出口东南亚国家计划,我国北京、上海市场已有了日本产大米和苹果等,同时对进口的农产品通过食品安全检测,利用高关税和贸易技术壁垒,千方百计限制进口,以保护日本国内农业生产安全。

2、开发本地优势资源,大力推进“一村一品”运动。

为了振兴大分农村经济,1979年日本大分县前知事平松守彦率先在大分县提出了推进“一村一品”运动,以 “立足本地,放眼全球,自立自主,锐意创新,培养人才”为基本理念。经过2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一村一品”运动在当地取得了巨大成绩。截止2003年大分县培育地方特色产品336个,增长了2.3倍,人均收入成倍增长达到了265万日元。大分县的“一村一品”运动不仅使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更为富裕,而且使大分县的一批农产品闻名于国内乃至世界,如今,大分的香菇、酸橙、麦烧酒、丰后牛肉、地热温泉等已为日本家喻户晓,“一村一品”本身也成为一种国际性品牌。为日本国内、东南亚及中国、蒙古,非洲等许多国家纷纷学习借鉴,日本在推广大分“一村一品”及农业产业化经验中,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精心打造特色产品,拓宽市场领域,如东京都大田区依托、蔬菜批发市场,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每天组织销售蔬菜200多个品种,平均销售量达3000多吨,销售额达1.5亿日元。爱知县冈崎市八帖町,将其传统的特产酱不断开发创新,做大做强,其生产的八丁味噌享誉日本全国,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产值1000多亿日元。静岗县滨松市西区马郡町,利用其天然的非常有利于鳗鱼产卵的湖泊,养殖鳗鱼,发展为日本最大的鳗鱼养殖场,产品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占出口的60%以上,鳗鱼养殖户年平均收入达到2500万日元。京都市美山町积极开发当地自然资源,保护传统民族建筑,构建人与自然和谐风光,申报并得了国家级传统文化保护区,发展观光旅游产业,在5000人口的村庄,每年有60-70万游客来观光,当地农民收入有了显著增长。

3、积极培育农协组织,促进农业产业化。

二战结束后,日本进行了农田改革,将土地分给农民,但很多农耕户只会种地,不会经营,没有资金、技术和经营能力,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农耕户自发建立了各类农协组织。农协组织的建立,增强了农业技术服务,提升了农业组织化程度,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了农业整体效益,同时国家的政策可通过农协宣传到每个农户。所以国家积极的鼓励和扶持,早在1947年日本就颁布了《农协法》。目前,全国各地有农协867个,参加农协社员920万人。国家对作为具有法人资格的民间组织(农协)有专门的管理监督部门,设在农林水产省,叫中央农协总会。对规模大的农协,总会还会派出人员去协助管理工作。国家对农协的扶持,主要表现在融资和资金补助上。对农协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大型设备购置申请,批准后可给予建设总额30%的补助,个别的还可以给予50%的补助。银行对农协组织的贷款申请,都会办理放贷工作。农协组织按章程选举会长及理事会成员,招录各类能人到农协工作,独立核算,年终按会员股分给予分红。农协的利益与会员的利益密切相关,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如大分县大山町农协组织,带领农民调整农业结构,培育主导产业,开展农产品深加工,搞活农产品流通,使农民走上了富裕道路。2004年农业总产值达到56.1亿日元,每户平均550万日元,充足的物质条件,带来了精神生活的重大变革,町里每年举办音乐会、梅子节等活动。

4、全面推行放心食品,关心人民身体健康。

二十一世纪初,日本“白色恋人”饼干过期霉变,猪肉充当牛肉出售以及我国进口的菠菜农药残留超标,被电视报道后,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不满,日本政府高度重视,把确保食品安全作为日本农林水产四项职能之一,大力实施安心食品发展战略。首先,加强了食品安全的立法工作,制定了食品卫生法,修订了农药取缔法,并把食品安全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其次,国家制定了一整套食品安全标准,在严格农协、公司那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的同时,并组织公务员到农协、农户中去宣传,国家法定质检机构不定期去农耕户田块及蔬菜批发市场和超市抽查,将结果公布,对有毒害物超标的予以无害化处理,并公开曝光,处以重罚,不准进入流通市场。第三,广泛开展相关技术和产品、推广工作。淘汰和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主用生物农药、肥料和农家肥等,推广防虫灭病新技术,从农产品生产环节把好安全关。第四,广泛开展安心食品的认证和认定工作,全面实行“E标志制度”工作和产地标识工作,有此县的市町村为了树立当地的安心食品品牌,提高食品的竞争力,在“E标志制度”基础上还实行了更严格的认证制度(地方标准),如神户市实行了“兵库县认证食品”制度,有毒有害物质必须为国家标准的50%以下,对获得认证的产品,可装入“神户旬菜”箱袋,政府向市民推荐,价格高,销路好,带动了安心食品的发展。第五,严格抽查进口产品有毒有害物残留。日本2004年先后三次修改了进口产品抽样检查内容、方法及标准,对进口到日本的农产品(特别是蔬菜),实行肯定列表制度,即由原来的检疫所行政指导,转变为命令检验,每进口一批农产品,责成日本冷冻食品协会进行定性、定量检查,使我国农产品在日本市场的份额有明显减少。

5、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

日本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其重点主要在农业品种改良、栽培技术的进步、病虫害防治、资源环境保护、耕作机器的更新换代等方面,每年中央和地方财政都有科技创新预算,补助或奖励农业科研推广单位,如中央农业综合研究中心研究的农业废弃物再利用、土壤热水消毒、仓储防虫技术等项目,具有很高的技术水准,逐步在推广应用。兵库县农林水产技术综合中心研究的兵库69号水稻品种,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性强,在全国得到了较大面积的推广。特别是这个研究所研究的可预防人花粉过敏的水稻品种正在试验示范,这个品种的开发将使日本大米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大分县温泉热花卉研究中心研究的利用温泉种植花卉技术为花农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有关研究所研制开发的各类农业机械,性能优良,既减轻了农民的作业负担,又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农械化作业水平。日本农业的科技工作,为日本农业发展注入了动力,也对世界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京都种苗株式会社,不仅在日本国内建立了6家研究分支机构,还在中国、东南亚,西亚、北美、西欧建立了分支机构,为17个国家提供优质的种苗,对世界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日本的农业科研推广机制很好。大分县的农业研究中心把科研和推广融为一体,中心设有农技推广员,将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农户,同时各市町村都设有专门的推广机构向农民进行先进的推广,使县与市町村同农户之间形成了有效的推广网络,加快了农业科研成果应用的步伐。

二、主要体会

21天的学习培训,虽然时间很短,接触的层面和获得的信息有限,但学员们对日本社会经济的认识,对日本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日本发展一村一品的经验和做法感触很多,启发很大,一致认为,日本和中国同属二战时期的创伤国,为什么日本战后快速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最根本的原因有两条,一是独有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和良好的地域优势,二是国民素质较高,有着坚韧的民族精神。特别是大分县在发展“一村一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方面许多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为农村经济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在我们国内,农村经济的发展每年是由政府提出目标,下达计划,特别是种什么,种多少,怎么种都是往往体现政府意志,由上往下逐级下达,而对基层,对农民的想法考虑甚少,常常脱离客观实际,违背民意,挫伤农民的积极性,特别是一些体现政绩工程的高速度、大指标、严考核,导致和引发了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在日本,政府十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尊重基层政府、基层组织和广大农民的自主选择,尊重地方的制度创新,发展什么,怎么发展,发展多少,都由市场导向,企业决策,农民自主,政府的一切决策均来源基层政府的意见和建议,来源于农民的想法和选择。日本的中小企业促进法明确提出:鼓励中小企业参预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的开发,具体开发什么,由各地首先摸清资源情况,再根据资源优势确定开发项目,报政府审批也是客观性的。大分县开始发展一村一品,政府内部和许多基层组织同农户也不理解,政府不是强制推广,而是一边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强化宣传,一边以“重建家园-与知事侃家乡”为主题,在各地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广泛听取各阶层、各方面的意见,进行引导发展,但最终搞不搞,哪个地方搞,怎么搞,遵循“自主自愿”的原则,完全由农民自己决策,自愿发展,政府从不干预,政府甚至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没有专门的补助款,没有一部有关“一村一品”的条例。大分县宇佐市安心院发展农家乐,起初与日本原有的相关政策有抵触,但政府从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不是制止和取缔,而是规范和引导,直至六年后予以批准和承认,目前,这个村由过去全日本最贫困的村发展成为日本最富裕的村。实践证明,这个村农户的创造是正确的,政府的做法是求实的,政府这样做不仅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富裕了当地百姓,而且体现政府为民服务的本能,也改善了农民与政府的关系,减少了矛盾和磨擦,促进了社会和谐。

2、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全力改善农村社会经济条件,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大家感受最深的是日本的环境保护。在日本,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人士、基层农户,他们都深知日本资源严重缺乏,十分重视环境保护。我们从东京到大分县,行程近1000公里,从大江大海,河流小溪,到山川田野,从城市大街小巷,到乡村农家小院,所到之处大江河流水之清澈,森林覆盖之茂密,大街小巷之干净,农家环境之优美,无不令人倾慕。而在我们国内普遍存在垃圾成堆,乱砍乱伐,开山取石,挖河掏沙,荒坡裸露等现象形成鲜明对比。特别是农村环境之美,城乡差距之小,更是令人称道,日本在环境保护上,可以说是全面绿化,户户美化,处处净化,政府重视,人人自觉。与此同时,日本农村的道路交通网络十分发达,通讯便民设施随处可见,农田水利设施完备,农产品保险、贮存、运输网络高度发达,这些都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与日本相比,我们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需要经过较长时间做出加倍的努力。

3、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选择。

日本的农业已经进入了现代农业阶段,学习培训中,大家深刻体会到日本农民除了环保意识强外,他们的科技意识,精品意识,竞争意识,质量意识都非常强。在日本,老年人仍然在从事着各种各样的劳动,尤其是专业农民,中老年居多,他们都懂得市场竞争,都十分重视名品和精品开发,都能够及时应用先进的科技成果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些素质的具备,一是良好的国民教育,日本现普及的是大学教育,许多中老年人都在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从事各种专业学习,在日本,晚上逛书店的人很多,公共场所停留人员中学习的多。二是多渠道、多层次、富有针对性的培训。日本培训公民的主要特点是逐级培训、多渠道培训和专题培训为主。即政府有一只科研和推广融为一体的公务员农技推广队伍,直接培训业务骨干,农户由农协组织,由业务骨干(农协带头人)根据产业分类和农户要求再进行专题培训。与日本相比,我们的科研与推广相分离,对农民的培训主要按照政府的意愿和要求,培训内容来之政府,而非来之农民,而且方法简单,内容千篇一律,培训效果甚微,与农民需求相差甚远。

日本与中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与大市场如何连接的问题。日本在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中大力发展各种农协,依托农协让农民组织起来,形成生产联盟,产业联盟和经济联盟的做法很值得我们积极借鉴和推广。

4、实施一体化经营,在品牌开发上下功夫,是提高农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日本的农业基本上是企业+农协+农户的经营模式,企业-农协-农户通过利益关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与市场的对接,在日本,可以说任何一个产品,都会托起一个产业,创造一系列名品。我们在大分县考察学习中,平松守彦理事长多次讲,一定不能卖初级产品,要通过深加工,形成更多的商品、名品。如大分县是一个只有120万人口的山区县,该县通过农产品及加工已经创造出了300多个商品品牌,许多品牌如麦烧酒、丰后牛肉、冬菇等已经成为国内外著名品牌,在国内市场上占有很大份额。尤其是川崎生产的酸橙,就加工出100多种商品远销日本全国。他们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有三点:①发展农协,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②完善的农产品生产、加工、贮藏、运输的标准体系及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创名优产品提供了有力保证。在日本,所有农产品都严格按照一定的标准规范进行生产、包装、贮藏和运输,并进入市场销售,所有产品都是净化包装,有注册商标,有自己的品牌,有安全保证,这样不仅减少了城里垃圾,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形象,而且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③完善的农产品保鲜、加工、贮藏体系是重要基础。

5、宏观指导,微观服务是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最有效的方法。

日本政府是一个典型的服务型政府,公务员都把为国民服务看成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职责,日本对农业的宏观指导,主要是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制订发展政策,引导各地从实际出发来发展。政府要做的主要工作是微观上搞好服务,特别是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实施环节搞好服务。主要有五个方面:①制订产业发展路线,如日本制定中小企业促进法等;②区域资源管理,土地管理,林业保护,环境污染管理等;③帮助改善乡村交通、通讯、文化、教育等基础设施条件,在日本,农村所有的基础设施均由政府出资,就是田间的设施建设费用(如喷灌、滴灌设施)农户也只出资20%;④强化对农民的教育和技能培训,日本政府为农民的培训是免费的,而且对农户带头人国内外考察和培训进行补助;⑤支持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牌的开发,根据新兴产业的发展,主要从资金和融资方面提供支持和补助。

在工作程序上,日本还有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所有产业和部门都能为农业和农民提供服务,政府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和服务体系;二是选准的事情,认准的都能持之以恒抓下去,落得实,不论机构怎么变,领导怎么换,都能一任接着一任干;三是兢业认真,重视实效。对照我们,我们很多东西也提过,也有目标、标准和要求,就是没有持之以恒将其抓下去,做到位,做出成效;四是奖勤罚懒,扶强扶优。日本社会保障比较好,在日本对产业的发展是扶持典型带头,奖励先进,鼓励各地自主创业。

三、几点建议

1、围绕增强“三个意识”,切实强化培训力度。借鉴日本大分县振兴地方经济的成功经验,加大对政府部门管理人员,涉农企业负责人和农民带头人的培训力度,通过对 “一村一品”活动精神和理念的宣传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培训,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部门的适应市场需求的服务和责任意识,涉农企业顺应市场的创新和竞争意识,农民参与发展现代农业的参与和市场意识,从而进一步振兴当地经济。

2、围绕可持续发展,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为了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森林和耕地资源的保护,科学利用资源,有效保护资源,保持生态良性循环。建议国家继续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和严格的耕地审批制度:二是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质量检测和市场准入等标准化体系,同时实行严格的产品原产地登记制度,依法保护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利益。

3、围绕提高“三率”,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要继续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的宣传力度,做到农民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进一步提高和激发农民参加合作组织的积极性。二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实施,在广泛宣传和农民自愿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实行审批制度,使其规范运行,健康和稳步的发展。三是制定产业开发政策,积极引进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结,促进当地产业和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4、围绕农业科技进步,切实提高农产品的竟争力。一是要加大农产品科技创新的力度。在继续研发高产、优质和无残留农产品的同时,应顺应国际市场的要求,不断加强科技创新,研发出具有地方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精品和名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二是加快农业科研、推广体系改革,通过机制的改革,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三是加强农村带头人的培训。通过对农村带头人实用技术、现代农业、市场经济、法律知识的培训,造就一批发展农村经济的新型农民。

5、围绕产业发展,继续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一是国家要继续加大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的投资建设,做到水电路到村到户到田间;二是围绕粮食安全,继续加大粮补、良种补、新型农机具及生资补贴政策力度,保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三是对涉农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设备投资,实行补助或贴息的政策,促进其发展;四是积极推行农业保险制度,增强农业抵抗自然风险的能力;五是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和农民带头人培训专项基金,不断提高农技人员的服务指导能力和农民带头人的带动能力。

6、推行“一村一品”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日本大分县倡导的“一村一品”活动为当地农村经济振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认为应用这一经验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在学习日本大分经验时,应重点学习他们为振兴当地农村经济而倡导的“一村一品”运动的理念和精神,培养和激发我们的农民自主自立、竭尽全力、奋发图强的创业精神,投身到振兴当地经济之中。

二是在这种理念的倡导下,引导农村带头人围绕当地自然资源优势,找准主导产业和突破口,采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创建名品,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是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政府只充当这项运动的倡导者和农民带头人的支持和服务者,而不充当其领导者。

四是对农民合作社运行比较良好的,政府在人才培训、科研、设备、贷款等方面给予支持,实行补贴和贴息,促进其健康发展。

第三篇:“一村一品”发展调研报告

**县“一村一品”发展情况

调研报告

近年来,**县县委、县政府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探索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全面推进“一村一品”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取得显著成效。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县把培育区域优势产业、发展“一村一品”经济作为推进“三农”工作的突破口,以发挥资源、传统和区位优势为前提,围绕主导产业和产品发展,以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为主要内容,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全县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55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33%,其中“一村一品”示范村18个。全县培育发展“一村一品”主导产业4大类35个,其中食用菌17个,蔬菜种植6个,小杂粮种植2个,畜牧业9个,林果业4个,农产品加工2个,民间工艺及观光农业4个。2010年,全县“一村一品”主导产业实现产值19952万元,从业人员20446人,主导产业人均收入 1

达6422元。

(一)主导产业日益凸显

通过几年来的发展,全县18个示范村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初步形成优质杂粮、绿色蔬菜、食用菌、林畜产品、剪纸文化五大特色产业,扶持壮大龙头企业12家,培育发展主导产业合作社62个,带动2.4万户农户从事特色产业生产经营活动。在主导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由种养业为主向特色种养、加工、服务等产业共同发展转变;生产经营方式由传统的小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向产业化经营、社会服务转变。全县“一村一品”向纵深方向发展。

(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随着示范村主导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示范村农民收入持续增加。2010年,全县18个示范村特色产业经营收入达6386万元,特色产业人均收入6238元,高出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939元。农民收入的增加,示范村农民在良种的引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产业化经营等方面有了进一步改变,示范村农民的科技素质得到提高。

(三)特色产业链不断延伸

按照“一个产业、一个龙头、一个链条”的思路,建基地、强龙头、抓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龙头、基地、农户有效连接起来,围绕优势产品的生产,产品的开发、加工、销售等后续产业不断延伸,形成了食用菌生产加工、林畜产品加工、小杂粮加工等产业链,这些产业链有力地促进了农业

产业结构的优化整合,拓展了生产经营领域,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增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合力。

(四)经营逐步走向产业化

全县立足五大特色产业优势,扶持壮大了一批新兴企业。全县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19家,各类合作经济组织359个,其中6家企业被确定为市级“513”工程龙头企业,积极推广龙头带基地,公司、合作社连农户等多种模式,完善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形成市场拉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非农三产型等多种“一村一品”发展模式,有力地推动了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致富进程。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是搞好“一村一品”工作的关键

为加强对“一村一品”工作的领导,县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农委主任为副组长,县直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县“一村一品”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了县农委,农委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事务。各乡镇也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确定人员,专职负责此项工作,为全县“一村一品”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科学规划是引领“一村一品”正确发展的方向 我县“一村一品”工作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产业培育为重点,以市场需求为方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产业经营为目标,着力培育食用菌、小杂粮、蔬菜、林畜

产品等特色产业。为了提升五大主导产业,促进“一村一品”发展,结合实际,制定了《**县“一村一品”发展规划(2010年——2015年)》,“一村一品”示范村及专业村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规划和短期发展计划,明确了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

(三)突出重点是确保有限资金捆绑使用的重要举措 “一村一品”项目资金对农村产业化发展仅仅是杯水车薪,如何利用好这些资金,对于启动好、引导好和实施好项目至关重要。因此,我县将“一村一品”项目纳入农村产业化考核目标,对项目资金统筹安排,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镇**村按照“项目不变,集中使用资金”的原则,围绕抓好“一村一品”示范工作,在全村重点推进食用菌种植产业,积极试验示范,大胆尝试新技术,仅集中制菌种和菌袋生产,就为大棚户增收不少。2010年,全村食用菌年产值302万元,主导产业人均收入达6315元,高出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550元。

(四)搞好各类适用技术培训是优化服务的集中体现 在推进“一村一品”发展过程中,全县坚持“请进来、走出去”,举办各种形式培训班,加强技术培训和管理培训,培养了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一村一品”优秀技术骨干。组织村负责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经纪人和种养大户参观考察“一村一品”典型,学习借鉴山东的生产经营管理先进经验,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和思路,提高“一村一品”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县农委、扶贫办加强了对“一村一品”示范村及专业村农民的技术培训,为发展“一村一品”注入新的活力,为实现“一村一品”项目高端起步奠定了工作基础。各乡镇农技站围绕“一村一品”,制定服务措施,强化服务职能。每个示范村都有一名包扶领导和一名专职技术干部,做到包扶到村,技术服务到户,确保“一村一品”顺利实施。

三、存在问题

我县在推进“一村一品”发展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制约了一村一品的发展。

一是群众思想观念守旧,认识不到位。在“一村一品”发展过程中,许多群众惧怕风险,存在求稳心理,思想不够解放,参与“一村一品”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千家万户的农民没有完全融入“一村一品”建设的整体,导致部分村的“一村一品”建设规模小、知名度不高、商品率低,制约了“一村一品”的健康发展。

二是农业基础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农田水利基础条件较差,加之农业投入不足,基础建设欠账较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农业生产仍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降雨丰沛、农业丰收,降雨少,则农业减产,土地流转慢,不利于农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

三是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化水平低。我县龙头

企业与先进地区相比,可以形象地比喻为“满天星斗,不见月亮”,作坊式的企业多,规模化、集约化的企业相对较少;粗加工企业多,精深加工、循环项目少。我县最大的资源是农产品资源,农产品精深加工相对滞后,与农业大县地位极不相称,是导致县域经济发展不快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是标准化程度低,质量品牌意识不强。“一村一品”发展的标准化程度不高,农民群众的质量品牌意识还不强,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提高农产品市场核心竞争力还没有成为自觉行动和必然选择。从目前形成的专业村看,无论是主导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的规模,还是农产品“三品”质量认证水平,离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都有较大差距。

五是产业发展资金短缺,投入资金严重不足。**县矿产资源少,工业企业较少,社会投资渠道少,在推进“一村一品”发展上,虽然投入了一定的资金,金融部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但因企业及农户自有资金严重不足,不能保障产业发展,资金仍是制约“一村一品”发展的瓶颈。

四、发展建议

一是把发展一村一品真正放在“三农”工作重要位臵,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强有力的推进协调机制,真正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合力抓,形成各级联动,齐抓共管的新局面。

二是省、市要加大对一村一品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加项目,增加资金投入,信贷部门要加大对一村一品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力争做到申请一笔,信贷一笔,见效一笔。

三是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组织一村一品示范村、一乡一业示范乡镇准备一批招商项目,进行推介洽谈,力争引进一批有市场、有资金、有技术的实业型企业来我县加快发展一村一品。

四是积极加强调控。由于农产品流通环节多,利益中间流失大,生产者得到的收益,而依靠市场自发调节的能力有限,必须加强政府的调控,依靠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不断健全市场体系。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日

第四篇:“一村一品”调研报告

发展“一村一品”增加农民收入——龙门镇观山村发

展茭白产业的调研报告

2012年5月12日 为了更好的了解一村一品发展状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切实关注感受一村一品给家乡带来的变化,并进一步提高自身社会实践能力,特此利用假期时间,在村委会干部的协助下通过走访部分农户,对本人所在的龙门镇观山村一村一品发展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现将汇报如下:

一、一村一品的定义及发展背景

所谓的一村一品就是结合本地区的资源和优势,集中力量以市场为导向,变资源优势为产业和品牌优势,是发展区域经济的手段。上世纪70年代,日本大分县率先推行一村一品运动,振兴了农村经济,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成功典范。陕西是全国一村一品发展起步较早的省份之一,也是全国做得最好的省份之一。2007年省政府更是提出了实施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即在陕西省选择1000个村进行示范,辐射带动10000个村的发展。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

二、基本情况与产业现状

1、地理位置:在镇政府驻地西南1.7公里处,海拔115米。古称下园和观兰山。村委会设在观山,辖5个自然村:观兰山、溪州尾、后井、土楼角、福地厝。观山村东至龙门,西至湖山,南至翠坑,北到金狮。

2、人口与土地面积:观山村共分11个小组,共有人口3165人,面积5平方公里,农田760亩,森林1640亩。

3、近年情况:近年来,村两委带领全村人民与时俱进,争先发展,乡村村组水泥路全部铺通,田间道路宽广畅通,降低了村民劳动强度,提高了村民劳动效率。人畜饮水基本解决,电话、电器基本普及,医疗卫生设施齐备,医保、农保平均达到90%以上,村委办工条件趋于现代化,村民收入逐年提高。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村种植也主要以水稻为主,种植面积约为700亩,亩产750斤左右。多年以来村农民人均收入一直徘徊在2000元左右。从2005年开始全村采用“统一规划、分户种殖”的模式,大力发展茭白种植产业,截止2011年,现有120户500余人从事茭白种植,村农民人均收入也达到了3500元左右。

三、主要经验

1、必须选准一个切合实际的产业。观山村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年间,实现农民人均收入从2000元增长到3500元,关键在于寻找到了一个能快速增加农民收入的产业—茭白种殖产业。

2、必须有一个团结战斗的班子。该村“两委”班子团结有力,在茭白产业的发展上十年如一日,一张蓝图绘到底,把茭白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总抓手。

3、互帮互助,良性发展。俗话说,同行使对手。然而观山村的广大农户亲如一家,自发成立“茭白种植协会”共同交流切磋,氛围融洽,相互帮扶,增进了感情。大家抱成一团,资源共

享,共同致富。全村茭白种植走上了良性的发展道路。

三、一村一品发展存在问题

1、是市场信息不灵,盲目生产多,产业效率低而不稳。

2、是产业发展资金短缺,投入资金严重不足。虽然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但与产业发展的需求相比投入很少,只能用作工作奖励,不能保障产业发展。

3、是农业技术服务跟不上,产品标准化程度低。从目前的一村一品项目上看,无论是主导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设,还是农产品“三品”质量认证水平,离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都有较大差距。

4、是资金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落后。资金上的短缺严重制约一村一品发展,信用贷款难度大,对一些很好的项目心有余而力不足。

5、合作组织未发挥作用。限于政策、人才、组织化等方面的原因,该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产业化组织在产销连接、信息服务、利益协调中的主体作用还不明显。

四、一村一品发展建议

1、积极加强调控。由于农产品流通环节多,利益中间流失大,生产者得到的收益,而依靠市场自发调节的能力有限,必须加强政府的调控,依靠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不断健全市场体系。

2、深化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要继续把发展茭白产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进一步深化认识,完

善决策和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健全组织保障体系,将茭白产业持之以恒的抓下去。

3、打造强势品牌,提升竞争能力。要立足资源优势,开展品牌创建,尽快注册自已的品牌,努力打造名优产品。同时,要向农民宣传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等标准化技术规程,提升产品质量和水平。

4、健全服务机制,拓展发展空间。一要强化科技支撑。整合现有的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加大科技推广培训力度,满足农民群众发展茭白产业的技术服务需求。二要加强村组干部和农民培训,提高发展茭白产业的能力和水平。三要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依托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发展。

第五篇:一村一品优势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实施“一村一品”工程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创新经济增长方式,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榆次区自2002年提出并倡导以来,把实施“一村一品”工程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有效地促进了全区特色产业基地的形成及农民收入的增加。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发展“一村一品”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举措,是加快建设

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手段,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重要动力。今年以来,我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发展机制,提高发展质量,拓展发展空间,促进“一村一品”向纵深发展,推动产业富村、科技兴村、企业带村、生态建村、人才强村新格局的尽快形成,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下面就我区发展“一村一品”的基本情况、经验体会、问题困难及发展意见等,报告如下:

一、我区发展“一村一品”的主要成效

从2002年开始,在省、市的直接关怀、支持和帮助下,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绿色农业特色经济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战略定位,按照“平川蔬菜上设施、丘陵红枣加果仁、畜牧特色抓奶牛、水果科技增效益”的结构调整思路,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取得了可喜成效。据统计,从2002年实施“一村一品”以来,全区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余家,形成有产业特色的专业村近100个(其中蔬菜专业村21个,水果专业村10个),带动近3万农户从事“一村一品”生产,农民从中获得纯收入占家庭年经营收入的60%以上。农业产业化进程进程加快,蔬菜、红枣、养殖、农产品加工四大基地建设规模壮大,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步入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区间。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3年开始,增长速度连续四年保持在10以上,打破了1997年以来增长幅度在5左右低水平徘徊的落后局面,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先后被授予省级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县(区)、省级增加农民收入先进县(区)称号。

一是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3年以来,我区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壮大规模农业的重要手段,改变以往适应性调整的路子,着力建设区域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以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品种做纽带,重新布局产业,充分发掘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我区农业的竞争力不断得到提升。粮食种植突出优质玉米、传统小杂粮(谷子)等,玉米从2001年前的16万亩左右,猛增至34万亩左右。瓜菜突出延秋茄果类蔬菜、温室大棚菜的蔬菜瓜果类基地,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34万亩,其中温室大棚种植达5.1万亩,年总产各类蔬菜达到11.63亿公斤,商品率达85,仅此一项农民人均收入达1245元,占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4;在布局上,建成了8个万亩特色蔬菜开发带、9个5000亩蔬菜连片区、10个千亩温室大棚规模片。林果业上,突出抓好红枣的规模扩张,由2001年的6万亩猛增到目前的30万亩,建成了三个3万亩的红枣示范园区,两个5000亩标准化红枣园区;目前挂果面积11万亩,产量2万吨,全部进入盛果期,红枣总产量可达6.64万吨,产值1.2亿元,农民人均可增收460元。畜牧业上,先后建成了省级良种瘦肉型猪、优质肉禽生产、无公害产品等8大养殖基地,养殖小区120多个,综合养殖园区8个;肉蛋奶年总产量达到4万吨左右,总产值3.5亿元;突出抓好奶牛养殖基地,奶牛养殖从微到大,规模达到7649头,正在建设张庆、修文、郭家堡万头奶牛养殖基地。

二是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农业增收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2003年以来,我区农业结构调整由过去主要抓产业和产品为主,转向突出抓“一村一品”布局的调整和优化,加速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产业化经营的格局。按照《晋中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提出的建设“两区三带”特色产业总体框架,重点培育12种优势农产品。规划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共规划实施蔬菜面积34万亩,形成了“三线四片”优势区域,即,108国道沿线18万亩、榆长公路沿线10万亩、太旧高速公路沿线6万亩,茄果类蔬菜优势区15万亩、结球叶菜类蔬菜优势区5万亩、根茎类蔬菜优势区5万亩、设施类蔬菜优势区5万亩。规划实施红枣面积30万亩,其中优势区面积达到25万亩,有11万亩进入挂果期。

三是扶持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链条得到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向特色资源、主导产业靠拢,带动了“一村一品”工程的发展,同时,“一村一品”也为龙头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优质农产品。经过几年的努力,使我区形成了与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相适应的加工布局,真正意义上的龙形架构已初步形成。一方面,利用榆次工业园的品牌优势,不遗余力地引进能够消化当地农产品的加工企业。目前已有河南正龙、江苏恒顺老陈醋、娃哈哈、紫晨醋爽等9家的农副产品

加工企业,总投资3.7亿元,年产值可达16亿元。白象方便面12万吨项目,年消耗面粉就达8万吨。紫晨醋爽苹果汁、葡萄汁、红枣汁加工项目,可带动红枣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丰元枣业、绿源枣业、博瑞乳业、华玉荣香椿、德御小米、海玉饼干等一批围绕枣、菜、乳等主导产业的加工企业迅速崛起。去年引进的山西威特食品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核桃仁出口

企业之一,是山西农产品创汇第一大户。其榆次直属分厂食品加工项目,年产值可达1000万元,将会成为晋中规模较大的干果、干鲜蔬菜出口创汇企业,对推动我区蔬菜、红枣、核桃产业的上档升级起到积极作用。

四是加大投入创新机制,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针对我区十年九旱、生态脆弱、投资缺乏的实际,我区采取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过股份合作、拍卖转让、租赁承包、个人自办等方法,尽一切可能吸纳社会各类资金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0万亩节水工程全面铺开,圆满完成了国家级“九五”计划井渠结合灌溉类型区农业高效用水与产业化示范项目,去年新发展达标节水面积6.5万亩,被水利部列为全国重点节水示范区。根据立地条件,采取公路集雨、修建集雨场集雨等形式发展丘陵山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旱作示范园一户一井一菜园,户均年收入2000元,探索出了一条山区兴水富民的成功经验,成为我省乃至华北旱垣地区发展高效旱作农业的示范工程。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1080万元,可改造东阳镇25000多亩土地。水土保持生态流域工程建起什贴镇十里沟流域综合治理万亩精品工程。耕地保护和开发工程先后铺开乌金山镇聂店村等1500亩高效田造地工程和3000亩土地复垦工程。去年开工建设的乌金山黑河滩涂土地开发项目,总面积1210亩,是我区有史以来投入最多、规模最大、质量最好、标准最高、配套最全的土地开发项目。

五是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园区示范带动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在“一村一品”主导产业的成长过程中,我区十分重视本地资源与现代科技进行有效嫁接,高度重视科技推广和应用。市政府提出的以108国道为轴线,打造“绿色科技园区”的规划,我区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重点建设好1个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也就是榆次区东阳镇无公害蔬菜及观光农业示范区,目前前期规划已经制定。张庆乡利用怀仁醋业品牌资源打造醋业园区,现已迈出实质性步伐,在去年成立怀仁醋业协会的基础上,又组建了怀仁酿醋集团公司,力争年新增醋产量2万吨,形成8万吨的生产规模。此外,根据市政府“兴办10件实事”、建设60个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的安排,我区重点建设12个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包括蔬菜1个,红枣4个,养殖6个,粮食作物1个。目前,示范园区处于整体推进,全面建设阶段,对提升我区农业标准化生产发挥了越来越大的典型示范作用。北田镇张胡温室蔬菜示范园区,由于菜农在生产中注重新科技、新品种的应用,温室西红柿效益位居全区前列,先后被定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山西农大农科教示范基地。根据晋中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园区建设安排,今年我区新增4个科技示范园区(东赵乡石羊坂温室蔬菜示范园区、东阳镇彭村无公害农业示范园区、张庆优质玉米示范区、什贴优质谷子示范区),总数累计达到了16个。在东阳镇东阳、彭村建立了5000亩蔬菜病虫无害化生态控制示范区,辐射带动区10000亩。在6月份山西省蔬菜病虫无害化生态控制示范现场会上,全省11个市20多个重点县农业植保部门近百名专家参观了该示范区,一致认为我区无公害蔬菜病虫无害化建设全省领先,值得全省各市推广和借鉴。石羊坂温室园区去年种出了百余年来第一荐蔬菜,实现棚均收入1万元以上,纯收入比种粮翻番50倍以上,尝到甜头的石羊坂人更坚定了发展致富产业的信心,今年在原有31套温室的基础上,又上马了29套温室。

六是粮经兼顾,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保护和提高。2004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达44.6万亩,比2003年增加10.6万亩,增长31,被市政府授予粮食生产先进县第一名的荣誉称号。2005年粮食种植面积继续扩大,总播种面积48.12万亩,比去年增加3.52万亩,增7.8。

七是开展科技培训,农民科技素质得到进一步增强。区委、区政府对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工作一向抓在手上,十分重视,每年举办多类形式、多个方面、多种层次的科技服务活动。如2003年的“双千双万”工程大培训、2004年的全区乡镇技术骨干综合培训、今年组织的“送政策、送科技、送农资、送信息,进百村、入千户”服务活动、“20万人农技培训工程”、“289培训工程”、“万户农民网上行工程”、“十乡廿村农业信息网络推广示范培训活动”、“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工程”等系列活动。仅近三年来就培训农民达58万余人次。同时组织科技骨干“走出去”,外出学习参观,更新观念,开阔视野,提高素质。去年5月,我区组织6个乡镇和重点村参观了永济核桃和扁桃基地。以前我区农民对种植核桃有误解,认为“桃三杏四梨五年,核桃要等十五年”,通过参观速生核桃(三年生),农民发展核桃、扁桃的热情明显高涨,计划用三年时间发展扁桃、核桃3万亩。通过常年培训,农民的技术素质和科技人员创新能力普遍得到了提高。

八是推行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我们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作为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和安全执法体系,把更多的优质农产品推向市场,成为全国55家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之一。2005年我区争取到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整体推进项目,是全省6个整体推进试点县之一。截至目前,全区新认定产地23万亩,累计达到35万亩,使无公害产地认定面积达到食用农产品耕地面积的71.8;新认证番茄、黄瓜、苹果、梨、枣、小米等产品21个,累计达到38个。标准化生产规程得到推广应用,已制定红枣、蔬菜、水果、畜牧等行业标准化规程。《榆次区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已编写完成,将向全区广大农户免费发放1万册,进一步规范我区农业标准化生产。

实践证明,发展“一村一品”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发挥本地优势,培养具有鲜明特色和竞争力的支柱产业;有利于跳出农业抓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小生产、小产品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有利于跳出农村抓发展,推进产业富村,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抓手;有利于转变思想观念,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做强做大县域经济。

二、我区发展“一村一品”的几点体会

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加快推进“一村一品”工作,关键在于抓好“四个重点”。

1、关键在于领导的重视和决心。

“一村一品”工作能否有效地推进,首先取决于领导认识的高度和工作推进的力度。我区一开始学习推广“一村一品”经验,区委、区政府领导就高度重视,坚持把这项工作作为“执政为民、富裕农民”的重大举措来抓。由于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高位推动,“一村一品”工作专项列入了我区“十一五”规划。实践证明,没有主要领导的重视和决心,没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发展“一村一品”就难以取得明显成效。

2、关键在于培育、引进、壮大一批能够把“一村一品”经验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并努力付诸实践的带头人(企业)。

我们围绕培育壮大“一村一品”带头人队伍,着重抓了三项工作:

一是通过培训村支部书记,带动农民实施“一村一品”。今年2月,在由榆次区委组织部、区农委联合举办农村“两委”主干培训班,对全区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进行集中培训,使刚刚换届的新一届“两委”主干能够迅速进入角色,当好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领头雁,适应新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省委党校教授范俊彦、山西农大教授王文昌等领导学者进行了专业授课,使全区500余名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耳目一新,思想政治素质有了很大提高。石羊坂村支书边旭东,舍小家顾大家,卖掉自家70多只羊,克服重重困难,带头发展温室蔬菜;石羊坂集体收入匮乏,两委干部把仅有的转移支付工资1.5万元全部拿出来支援温室建设,成为群众打心底里信任的领头人、贴心人。

二是支持本区农产品企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实施“一村一品”。晋中顺康养牛合作社是榆次区修文镇农民在原来修文镇奶牛养殖协会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合作社为推进奶牛产业快速发展,与我区博瑞乳业公司合作,争取政府支持建设了奶牛养殖示范园,这项工程目前已基本完成,奶牛已全部入园生产。整个园区工程投资240万元,建成饲养房22套,无菌挤奶台一栋,兽医站及合作社办公室一栋,沼气池40个,建有消毒室两个,消毒池一个。目前,园区奶牛已达400多头。

三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外来农工商企业,带动农民实施“一村一品”。2005年,我区为弥补某些地区不宜种植红枣的空白,发挥当年新引进的威特食品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栽植美国大杏仁及核桃5000余亩,22000株,新栽植规模排全省第一。今年我区又把美国大杏仁和核桃种植加工作为一项特色产业来抓,新增树生果仁面积1万亩,力争通过三年时间使全区大杏仁和核桃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

3、关键在于着力解决市场、技术、信贷等发展难题,不断创新服务体系。

发展“一村一品”,必须要有市场、信息、技术、人才、信贷等服务体系作支撑。我们为此主要抓了三项工作:

一是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有效开展互帮互助。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可以有效提高信贷担保能力,协调规范产品市场价格,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增强开拓市场能力,从而促进“一村一品”健康快速发展。实践证明,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灵活务实有效,对破解发展中的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难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深受农民欢迎。榆次区张庆乡怀仁村具有悠久的酿醋历史,在全体醋农的推动下,山西四眼井酿造实业有限公司、榆次怀仁春润酿造厂等5家企业牵头于2002年成立了山西榆次怀仁醋业协会,发展会员单位11个,会员120名。2004年开始筹备成立醋业合作社,2005年11月份正式注册成立了“山西榆次怀仁醋业合作社”。目前,醋业合作社已有社员单位5个,社员50个,有230个加工户参与合作。2006年以来,我区大力推进股权科学、管理民主、运行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户、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产业化链条,目前合作组织总数已达到94个,其中规范化发展5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迅猛发展,目前在市工商局正式登记的已达13个,正在筹备成立准备登记的10个。

二是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市场准入水平。乌金山镇在温室规模发展的同时,按照“旧棚调结构,新棚上档次,旧点扩规模,新点求突破”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大科技含量投入。2005年,总投资50万元,规划建成北胡、南胡、峪头三村250亩水肥一体化示范区。该项目是农业部推广的新技术,为全市第一家,采用新技术后,每棚均可节本增效1000元。张胡温室园区全面实行标准化生产模式,引进高效抗老化eva新型塑料膜150亩、示范防虫网50亩、生物肥料、生物农药150亩,自动卷帘机42套,新品种对比试验20亩,营养模块育苗20亩等。在新品种试验推广应用方面,大面积推广了产量高、抗病性强、品质佳、耐贮运、商品性好的卡依洛、抗基因003、法国利玛、红皇后2号、韩国大红、金宝皇、东胜3号、红师等。推广应用了二氧化碳发生器、臭氧杀菌器、高效育苗模块等新技术。园区农户石瑞玲采用西红柿落蔓换头延秋新技术,一次定植,二次收获,亩产量达到2.5万公斤,亩收入达到3.6万元。此外,园区还积极调整棚内种植结构,现已建起山东无核早红葡萄温室9套、台湾洋香瓜温室8套。温室西红柿百米单棚平均纯收入达2.9万元,占全村人均纯收入的75。园区典型示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辐射全区10个乡镇、4万亩蔬菜基地建设。

三是开展部门定点挂钩服务,帮扶“一村一品”发展。区直农业部门和单位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围绕产业指导、市场开拓、资金扶持、银行贷款、引资引智、税收优惠、品牌质量、科技服务等,上下同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支持“一村一品”发展。石羊坂村2004年11月拉开了建设温室蔬菜的帷幕,对于这个贫困村来说,资金不足是影响建温室的关键问题。为帮助农民尽快建起温室,区、乡及各部门领导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关注。副区长宁山岗专门召开了农口部门协调会;水利局帮助打旱井、建水塔,解决了水的问题;农业中心负责帮助建沼气、滴灌;蔬菜中心抽出专人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科技局为农民培训棚面集雨技术,并解决了高压电;乡政府帮助村民办贷款,每户贷给8000元;结对子单位贝斯特公司捐助了3万元;驻村扶贫单位晋中建设局的刘巨荣个人捐助4000元。园区一期工程100万元投入中,就有30万元来自四面八方的支援,使这个贫困村的31户农民在去年10月建起了温室。

4、关键在于推进“公司 基地 农户”的经营形式,始终将致富农民作为根本出发点。

发展“一村一品”,目的是为了致富农民,关键是龙头企业的带动和突破,要害是产品与市场的对接、农户与公司的对接。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选择项目、确定产品、培育产业,着重采取“公司 基地 农户”的形式,通过公司、基地带动农户搞特色经营,推动“一村一品”的实施。该基地由晋中市富通绿色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建立,是一个集农业技术推广、试验、示范为一体的新型农业服务基地。该公司采取“公司 基地 农户”的利益经营方式,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依托,引进国内外100多个新品种,经营户辐射榆次10个乡镇和太谷、平遥等周边县市,种苗推广面积达到36000多亩,产品行销8个省市。在果品销售上,实行品牌战略,统一生产、统一回收、统一品牌、统一投放市场的营销战略。在代理“魏榆”牌商标的同时,注册了自己的无公害商标“悦田”。在山东寿光、威海、北京、天津、石家庄、呼市、大连等25个销售网点均设立了办事处。年蔬菜交易量达5000万公斤。该基地建立三年多来,带动周边农户1200余户,为农民增收150万余元,解决农村闲散劳动力近千人,同时有效拉动了当地运输业、销售业的发展。修文万亩芦笋基地完成合众社改制,注册成立绿野芦笋开发公司,新增基地2200亩,实行定单生产,预计亩收入2400元以上。

三、我区发展“一村一品”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区“一村一品”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和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制约因素。

1、最大的困难是资金问题。建设“一村一品”,必然需要大量的投入,尤其是资金的投入,但从调查的情况分析,资金上的短缺严重制约“一村一品”建设。这集中体现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方面。近年来,尽管我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但总体来看,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尤其是水利建设落后,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石羊坂温室园区供水能力目前仅能勉强维持一期工程31个温室,二期工程建成后,园区温室总数将达到60个,供水矛盾相当严重。张胡村有一眼120米深井,但位置在村北,而温室园区却在村南,温室发展也受到很大影响。北田镇西祁村去年建成内径120米的温室6套,每棚收入在3万元以上,农民建棚积极性很高,今年一下子又报了20户,但水利条件跟不上,发展受到影响。即使是平川乡镇,水利问题也很严重。修文镇3.5万亩土地,只有50眼井,平均每眼井要供应700亩地用水。

2、农产品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东阳村90以上的村民还停留在大田式粗放型蔬菜种植上,农业生产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更忽视了品牌效应。在走访东阳村种菜户刘利发时,发现他还不知道本镇蔬菜注册了“晋一鲜”商标。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东长寿村支书丁福友的福大蔬菜加工项目搁置多年没有开工建设。郭村芦笋种植面积近千亩,正在打造以郭村为龙头的修文万亩芦笋基地,但加工方面还是零,托盘保鲜膜包装项目尚处于意向阶段。此外,农户与加工或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合同不规范,订单屡约率较低。

3、农村政策还不够宽松。人们反映最集中的政策问题是农村土地政策。演武村养殖业发展,由于受去年国土部五不准政策限制,养殖园区扩建、改建受到影响。

4、劳动力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调研统计数字表明,农民受教育平均年限只有6.3年。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新科技的能力。石羊坂村种植温室蔬菜积极性非常高,但农民第一次种菜,技术还不过关,农户收入差距明显,收入最高的已达12000元,而低的只有4000元。村民边有才自己动手,建起了园区第一个手动卷帘机,但由于技术原因,现在停用了。

5、市场建设缓慢,综合性农业市场缺乏。山西串串红农业综合市场项目(串串红农贸),虽与省委后勤中心达成共建协议,但由于由于资金等问题,目前尚处于筹建阶段。

四、今后发展“一村一品”的意见建议

1、强化领导体系。继续把发展“一村一品”工作摆在“三农”工作的重要位置来抓,进一步加强领导,建立强有力的推进协调机制,真正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合力抓,形成省市县乡四级联动、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督查制度,建立“一村一品”工作评优考核机制,通过定期考核,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2、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把培养、吸引、使用“一村一品”人才列入省、市、区(县)“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建议省、市每年拿出一定资金用于技能培训和基地建设,每年为每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下拨一定经费着重用于干部培训及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等。进一步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开辟人才培养、引进和配置的“绿色通道”。

3、完善发展规划。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全市乃至全省的“一村一品”发展规划,形成省、市、县和示范点完整的规划体系,从而进一步明确“一村一品”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

4、抓好招商引资。按照“市场需要、项目可谈、近期可建”的要求,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组织“一村一品”示范点精心准备一批招商项目,进行推介洽谈。利用省、市搭建的招商引资平台,有针对性地向客商进行推介,力争引进一批有市场、有资金、有技术的实业型企业来榆发展“一村一品”。

5、集中抓好典型宣传。建议省、市、区(县)宣传部门将“一村一品”先进典型列入全年宣传工作重要内容,组织电视、报纸等媒体对在发展“一村一品”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典型事例、好的经验,进行大力宣传,使“一村一品”更加深入人心,使推广支持“一村一品”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定期召开“一村一品”现场交流会,通过总结交流,从中发现好的典型,推广好的做法,从而达到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目的。

下载赴日一村一品与农业产业化学习调研报告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赴日一村一品与农业产业化学习调研报告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岐山县一村一品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岐山县一村一品发展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岐山县辖11镇3乡,144个行政村,耕地53万亩,人口46万,其中农业人口38万,农户9.9万户。境内水利条件较好,地势平坦,耕地肥沃,是全国粮食生产先......

    一村一品优势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实施“一村一品”工程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创新经济增长方式,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榆次区自2002年提出并倡导以来,把实施“一村一品”工......

    宁陕县一村一品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宁陕县一村一品发展情况调研报告2008年9月25日发展一村一品,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是繁荣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省委、省政府针对我省一些......

    泽州县一村一品发展调研报告综述

    关于对泽州县南部山区“一县一业、一村一品” 工作的调研报告 泽州代表团第四小组:赵晓霞 调研时间:2013年5月30日 调研地点:泽州县南部山区(晋庙铺镇、山河镇) 参加人员:泽州代......

    农业产业化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东良乡农业产业化发展的 调 研 报 告 东良乡政府乡长肖五星 为了贯彻中央和省市农业改革的精神,按照县大讨论活动推进方案安排部署和县领导要求,近期我们利用半个月时间......

    农业产业化现状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急剧加大。2005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民人均纯......

    乡镇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

    乡镇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农业机械化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升级,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富民强国之策。下面是小......

    农业产业化发展调研报告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农业产业化发展调研报告 为了全面了解我县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