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统计局:我国城镇人口比重首次超过50%
统计局:我国城镇人口比重首次超过50%
国际在线消息: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2011年我国人口总量及结构变化情况,数据显示,2011年年末,我国大陆总人口为1347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与上年相比,上升1.32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增加2100万人;乡村人口65656万人,减少1456万人。城镇人口比乡村人口多3423万人。
一、人口总量继续保持低速增长
2011年年末,我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为1347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0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1.93‰,比上年增加0.03个千分点;死亡人口960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4‰,比上年增加0.03个千分点。
二、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出现下降
2011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8499万人,占总人口的13.7%,比上年末增加0.4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2288万人,占总人口的9.1%,增加0.25个百分点。由于生育持续保持较低水平和老龄化速度加快,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自2002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2011年为74.4%,比上年微降0.10个百分点。尽管未来几年会有小幅波动,但对劳动力供给问题需要给予更多关注。
三、出生人口性别比呈下降态势
2011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78,比上年下降0.16,出生人口性别比自2008年以来连续三年出现下降,表明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显现成效;总人口性别比为105.18,受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的影响,总人口性别比自2005年来一直呈现下降态势。
四、城镇人口比重首次超过50%
2011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与上年相比,上升1.32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增加2100万人;乡村人口65656万人,减少1456万人。城镇人口比乡村人口多3423万人。
五、流动人口继续增加
2011年,全国人户分离的(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所在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71亿,比上年增加977万人;其中,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人口中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30亿,比上年增加828万人。
第二篇:我国电力机车首次登陆非洲
我国电力机车首次登陆非洲
2012年09月12日 07:35 李文峰 来源:湖南日报 热点专题 手机看新闻
本报9月11日讯(记者 李文峰 通讯员 颜常青 梁超)9月10日,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宣布,中标南非Transnet公司价值近4亿美元的普货电力机车订单。这是我国电力机车首次登陆非洲,也是我国企业获得的最大的电力机车海外订单。
早在10年前,“南车株机”即开始高度重视非洲市场,密切关注南非铁路复兴扩张投资计划,并着手攻关窄轨转向架、3千伏直流/25千伏交流混合供电等技术难题。为确保此次中标,他们早在投标准备阶段即组建了精锐的项目团队,精心谋划,经过近1年艰苦努力,最终以性价比等综合优势击败8家国内外竞争对手,取得成功。
“南车株机”有关专家介绍,该项目机车为四轴交流传动货运电力机车,功率为3100千瓦,最高时速100公里,将采用轨距为1067毫米窄轨转向架和3千伏直流/25千伏交流双流制供电,首台机车将在明年底交付。根据安排,“南车株机”还将向南非输出电力机车制造技术。
中国南车株机公司中标南非近4亿美元电力机车大单
2012年09月11日09:50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新华网北京9月11日电(记者齐中熙)9月10日,中国南车株机公司宣布中标南非Transnet公司价值近4亿美元的普货电力机车订单。这是中国电力机车首次登陆非洲,也是中国企业获得的最大的电力机车海外订单。
在全球经济放缓,企业生存压力加剧的情况下,上半年,株机公司等龙头企业强势出击海外市场,中国南车连续拿下大单,先后中标马拉西亚安邦线、土耳其安卡拉、新加坡等城市地铁订单,中标哈萨克斯坦等国内燃机车订单。截至目前中国南车年内获得的海外市场订单已经近17亿美元,实现翻番增长,再创历史新高。
据统计,2011年中国南车实现海外销售收入超过60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162%。在2011年大幅增长的基础上,中国南车今年上半年海外销售收入再度实现大幅度增长,实现销售收入近50亿元,同比增长近100%。在海外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的同时,中国南车还同时实现了市场区域的广泛覆盖。目前公司产品出口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动车组、城轨地铁、交流传动机车等为代表的高端产品占据公司海外贸易额的80%以上,重点产品出口欧洲、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南非是非洲铁路系统最为发达的国家,拥有超过2万公里铁路网,电气化线路超过1万公里。中国南车株机公司有关专家介绍,该项目机车为4轴交流传动货运电力机车,功率为3100千瓦,最高时速100公里。
根据安排,中国南车株机公司将向南非输出电力机车制造技术。此次中标的电力机车项目在南非的本地化率将超过60%,首台电力机车预计将在2013年年底交付。
中国南车株机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徐宗祥表示,中国南车株机公司将以此次电力机车抢滩南非市场为契机,与当地企业在电力机车、动车组及相关配件市场开展广泛合作,并以南非制造基地为辐射,推动当地乃至南部非洲在轨道交通装备领域实现装备与产业的迅速升级。
中国南车:签订逾70亿大单
2011年08月25日 02:12 李若馨 来源:中国证券报 手机看新闻
中国南车(601766)于近期签订或中标了若干项重大项目,合计金额约71.6亿元。重大项目总金额约占公司中国会计准则下2010年营业收入的11%。
其中,全资子公司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南车二七车辆有限公司、南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与中国铁路建设投资公司签订了总价值22.1亿元的货车销售合同。
控股子公司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与铁道部各相关铁路局签订了总价值4.9亿元的动车组配件销售合同。控股子公司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同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与土库曼斯坦铁道交通部签订了价值约9.3亿元的第三批内燃机车销售合同。控股子公司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同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公司组成的联合体接到土库曼斯坦铁道交通部发出第四批内燃机车中标通知书,中标价约5.8亿元。
此外,全资子公司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与伊朗轨道交通公司签订了价值约25.5亿元的地铁车辆销售合同。全资子公司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与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价值4亿元的武汉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车辆销售合同。(李若馨)
中国南车实现技术突破
2011年08月16日 10:56 钟华林 来源:经济日报 手机看新闻 本报讯 记者钟华林、通讯员徐元庆报道:日前,中国南车旗下的资阳机车有限公司首台出口澳大利亚机车下线。这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采用交流传动技术的内燃机车首次出口发达国家,也标志着我国有能力自主研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交流传动内燃机车。
据中国南车资阳公司技术人员介绍,出口澳大利亚的机车代表了该公司近10年来立足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系统集成技术研发的最新成果。在此国产化交流传动内燃机车技术平台上,可以衍生出1000至6000马力不同功率等级、不同轨距的交流传动内燃机车,这将为我国进一步开拓国际交流传动内燃机车市场打下良好基础。
首批6台澳车预计将于今年12月底全部交付完毕。
南车获中东25.4亿元地铁大单
2011年08月10日 10:10 来源:国际金融报 手机看新闻
日前,中国南车宣布再获中东地区25.4亿元(2.8亿欧元)地铁大单,这是公司目前最大的地铁车辆出口订单。据悉该项目合同预付款已经到账,合同正式生效。根据合同要求,首列车将在合同生效后21个月内交付。
今年1—6月,中国南车海外市场开拓业绩不断,先后签下格鲁吉亚20辆动车组项目,澳大利亚、土库曼斯坦等国家内燃机车111台,签下非洲及蒙古等国货车521辆,以及电器元器件、橡胶弹性原件、机车配件等项目,其中整车项目占签约额82%。据统计,上半年中国南车海外市场收入达到24.58亿元,同比增长138.18%。截至6月30日,公司未完工海外订单120亿元。
中国南车新中标的土库曼斯坦75台内燃机车项目,加上此前两批,总数达179台,创下中国机车出口最高纪录,同时成为中国在土库曼斯坦经贸领域的最大项目。今年上半年,中国南车还实现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交流传动内燃机车首次出口发达国家,首批6台出口澳大利亚交流传动内燃机车,预计今年12月底前全部交付完毕。(赵怡雯)
分享到: 新华微博 中国南车:首台大功率快客机车下线
2012年03月08日02:11 孟斯硕 手机看新闻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中国南车(601766)了解到,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研发的中国首台大功率交流传动快速客运电力机车成功下线。据了解,这款机车拥有核心部件自主研发,将成为我国铁路未来快速客运的主力。
据了解,这是国内第一次将大功率交流传动技术运用到客运电力机车上,最大牵引功率7200kW,能拉20节车厢、最大载客量3000人,持续运营时速可达160公里,并且有良好的加速性能。
机车每年的销售收入约占中国南车总销售收入的五分之一。据公开消息,截至2011年6月,中国南车机车在手订单为105亿元。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国首列出口欧洲高技术轻轨列车下线
2011年08月10日 15:50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分享 推荐 微博 字号
新华网长沙8月10日电(记者苏晓洲)10日,中国第一列出口欧洲的新型轻轨列车,在中国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骨干企业——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下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轻轨列车由此打开欧洲市场大门。
10日,土耳其伊兹密尔市长艾则孜·括扎沃鲁等人启动机车下线装置,一列新型轻轨列车驶出厂房,在中外人士见证下亮相。
记者看到,列车外观和内部装饰大量融入伊斯兰宗教建筑、爱琴海风景等主题元素。土耳其等国人士在车内试坐,对车内精致做工特别是根据欧洲人体型设计的悬挂式曲面坐椅等赞许有加。括扎沃鲁认为,中国轻轨列车将给伊兹密尔市创造更安全便捷的交通方式,为各国乘客带来舒适美好的生活品质。
位于爱琴海边的伊兹密尔市是欧洲文化古都和著名旅游城市。为了满足游客迅速增长的需求,伊兹密尔市决定按照欧洲标准建设新的轻轨线路。2009年底,凭借先进技术指标、有亲和力的设计和完善的系统解决方案,“南车株机”自主创新轻轨列车在与欧美、日韩企业的角逐中胜出,获得了伊兹密尔市价值3.5亿元的订单。
中国南车株机公司总经理徐宗祥介绍,列车上万个零部件,全部通过欧洲标准严格认证,内装材料遵循目前世界上最严格的BS6853环保标准。土耳其工程师诺卡说,中国一流机车建造技术、质量管控手段、年轻富有激情和技艺精湛的员工团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据悉,此次下线的轻轨列车将很快运往伊兹密尔,其余车辆将在2012年交付完毕。
分享到: 新华微博
国产中低速磁悬浮列车下线 造价比地铁低
2012年01月22日08:14 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分享 推荐
字号
设计最高时速100公里,最大载客量600人,造价比地铁低
跑起来声音像轻风拂过,造价比地铁、轻轨低,能开进居民小区,运行无烟尘排放。20日,这样一款“浮”在轨道上贴地飞行的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在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诞生。
“磁悬浮”采用三节编组
20日,在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磁浮交通系统中心,一列中低速磁悬浮列车静静驶下了生产线。记者看到,这列“磁悬浮”采用三节编组,圆润的车体装饰着“中国红”腰线。车内,装备着软座席、落地窗、暗花不锈钢扶手。暖色调大贯通车厢内的氛围,如同大型民航客机机舱。
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宗祥介绍,新下线的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是他们与西南交大、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和中铁二院等国内顶尖轨道交通研发科研机构协作攻关的产物。这种新型“磁悬浮”设计最高时速100公里、最大载客量约600人。
“能够开进居民小区”
在轨测试表明,列车没有轮、轨摩擦,运行起来非常宁静。特殊的“抱轨”设计,能最大限度降低列车脱轨和侧翻风险。综合造价,比铁路和中运量轻轨分别低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最小转弯半径只有50米,爬坡力很强,能够绕着建筑物或者山体灵活运行,能够开进城市居民小区,完全具备投入实际运营的能力。”徐宗祥说。
轨道交通领域著名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友梅指出,磁悬浮列车理念于上个世纪20年代被提出后,近百年来人类曾致力于借助磁悬浮解决列车高速运行问题。而近年来,具有静音、零排放、较大载客量、低造价的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研发异军突起。目前,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国家掌握这一技术。
刘友梅认为,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兼顾了环保、经济和安全性,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和对环保要求很高的风景名胜地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记者苏晓洲)
第三篇:直接税和间接税比重失衡阻碍我国经济转型
直接税和间接税比重失衡阻碍我国经济转型
2012年10月11日信息来源:会计网校点击次数:
经过1994年的财税改革,我国基本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收制度框架。近年来,我国又进行了统一内外资企业税、增值税转型、取消农业税、修订个人所得税等税制改革。但相对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当前税收制度中还存在不相适应的地方。当前税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的目标取向和着眼点是什么?本期“前沿关注”刊登的这篇文章对此进行了阐述。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发展、促进节能减排、改善收入分配等,是“十二五”时期不可回避的重点工作。税制改革应与各项重点工作和各方面综合配套改革相呼应,不失时机地向前推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税制支撑。
当前税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994年的财税改革,基本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收制度框架。2003年以来,我国又进行了统一内外资企业税、增值税转型、取消农业税、修订个人所得税等税制改革,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当前税收制度中还存在不相适应的地方,亟需通过改革加以解决。
直接税和间接税比重失衡阻碍我国经济转型。当前,税收结构中主要由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构成的间接税比重过高,对经济转型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例如,间接税通常可以直接嵌入商品售价之中,属于可通过价格渠道转嫁的税,优化再分配能力低下,对于恩格尔系数较高的中低收入阶层,实际加大了其“税收痛苦”程度;间接税比重过高易推高物价、抑制内需,加大了结构调整的难度;对大部分服务行业征收营业税,会造成税收重复征收和税负偏高,使相关企业竞争力相对下降,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企业专业化细分与升级发展;较高的间接税增加了企业运营的资金压力,相应减少了企业投入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的资金,增加了企业转型的难度。
税制结构不完善削弱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首先,税制结构不完善削弱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能力。发达国家非常强调发挥税收的自动稳定器功能。例如,美国联邦政府超过40%的收入来自个人所得税,如果加上薪酬税,占比达到80%左右。这样,在经济波动中,税收超额累进机制可以发挥相当明显的自动稳定器功能——在经济繁荣期收入上升时,纳税人边际税率自动跳高,为经济降温;在经济衰退期收入下降时,边际税率自动下降,为经济升温。而我国的直接税中实行超额累进的是非常小的一部分,只有在工资薪金所得税中可以看出清晰的超额累进机制,但在2011年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后,工资薪金所得税的超额累进只覆盖
不到7%的工薪收入者。其他方面的税制基本没有体现税收的自动稳定器功能。其次,税制结构不完善削弱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能力。目前我国缺乏能够有力调节收入分配的税种。增值税、营业税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比较弱;个人所得税应发挥的“抽肥补瘦”的再分配功能远不到位;财产税中的房产税刚刚开始局部改革试点,而遗产税和赠与税还无从谈起。这极大地影响了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功能的发挥。最后,资源税改革和相关配套改革不到位,影响了政府调控资源环境的能力。
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的目标取向
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国际形势变化,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需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第一,税制改革需要与经济体制改革形成紧密互动关系。税制改革应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合,在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中实现税制的优化和完善。第二,税制改革需要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紧密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税制改革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方面应当作出贡献。第三,税制改革需要与优化分配格局、调整分配关系相配套。第四,税制改革需要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相呼应。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不仅要确保“十二五”时期税制改革任务顺利完成,而且要考虑中长期的全盘税制发展战略。为此,税制改革应消除碎片化倾向,努力从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服务出发系统推进。
总体来看,我国税制改革的目标取向应当是:适当降低间接税比重,提高直接税比重,实现结构性减税与结构性增税的优化平衡,建立一个能适应和有效调节经济波动,体现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经济政策,既能满足政府财力正常增长需求、又能满足优化分配格局需要的税收制度体系。
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的着眼点
稳定宏观税负,实现结构性减税与结构性增税的优化平衡,增强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税收收入的规模应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政府所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水平相适应。虽然我国财政收支总量较大,但人均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很低,世界排名处于100位之后。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口径计算,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2010年人均财政收入均在1.4万美元以上,而我国人均财政收入只有1166美元。增强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升国民福利水平,需要保持一定的税收增长和宏观税负水平。在这种情况下,解决增加税收与降低居民税收痛苦的矛盾,需要实行结构性减税与结构性增税相结合的方式,推进税制内部结构优化平衡。
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税收制度体系。优化税制结构的中长期改革重点应放在进一步提高直接税比重,使直接税与货物和劳务税一起构成政府收入的主体。应研究推进环境、资源、财产等方面的税制改革,以构成完整的现代税制体系。应逐步健全地方税系,赋予省级政府
适当的税收管理权限:一方面科学配置税种,依据民生需要和社会公共管理实际归属优化税收结构;另一方面构建以房地产税和资源税为主的地方税系,使其成为地方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资源税改革从新疆开始试点正在向全国推广,今后应扩大品种覆盖面。这有望给经济欠发达但资源富集的地区提供一个财源支柱。房地产税可以逐渐成为与地方承担的社会管理职责相适应、与优化房地产调控相配套的地方税系中的支柱性税种。当然,这需要渐进推进,不能操之过急。
完善税种,提升税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一是进一步改革增值税,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海的增值税“扩围”改革试点各方面认同度较高,应进一步总结经验,予以推广。二是进一步完善消费税,合理引导生产与消费。目前社会比较关注的奢侈品税收方面,不同部门有不同认识。如果淡化奢侈品的概念,将其纳入中高端消费品,消费税进一步优化调整还是有空间的。三是完善个人所得税,发挥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个人所得税改革应坚持“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方向,适时稳妥地向前推进。四是全面改革资源税费制度,推进资源税扩大品种覆盖面,并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促进“两型社会”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五是研究推进房地产税改革。应总结上海、重庆试点以及十市“空转模拟评税”试点等经验,凝聚共识,循序渐进,使不同利益诉求得到表达和关照。
建立科学合理的税收政策体系,增强税收政策的弹性,提高政策效果。税制改革既需要构建一个刚性的制度体系,又需要建立一个具有一定弹性的税收政策体系,以增强税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应按照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建立包括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鼓励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扶持就业再就业、推动实施“走出去”战略等在内的税收政策体系,发挥税收在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促进企业研发创新、调节收入分配和引导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深化财政分税制改革。深化财政分税制改革的意义非常重大。应坚持1994年财政体制改革的框架,把分税、分级财政体制在省级以下真正贯彻下去。现在的情况是,省以下并没有真正进入分税制状态,而是五花八门、复杂易变、具有讨价还价色彩的分成制和包干制。进一步完善分税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通过省直管县、乡财县管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把五个政府层级框架扁平化为三个层级,在中央—省—市(县)三个层级框架下,按照“一级政权,一级事权,一级财权,一级税基,一级预算,一级产权,一级举债权”的原则,构建财权与事权相适应、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中央与省两级自上而下转移支付加必要的横向转移支付的财税体制。这其中还涉及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一是进一步正税清费,统筹税费关系;二是推进税收法治化进程;三是实施税收征管改革,实现税制改革和征管改革的良性互动,提高征管效率,降低征管成本。
作者简介
贾康,著名财经专家,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1997年被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层次学术带头人。
第四篇:我国首次发布司法改革白皮书
我国首次发布司法改革白皮书
任生心
2012-10-12 10:08:36来源:《光明日报》2012-10-10
(光明日报北京10月9日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发布《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在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姜伟介绍了白皮书有关情况。
姜伟表示,中国政府首次就司法改革问题发布白皮书,目的是全面客观地介绍中国司法改革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就,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形象,表明中国致力于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态度和决心,增进国内外对中国司法改革及法治建设的了解、认同与支持。《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由前言、正文、结束语三部分组成。(白皮书全文见15、16版)
前言部分说明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司法需求,中国积极稳妥务实地推动司法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司法制度和改革进程。介绍中国司法制度的基本特点,司法改革的目标、原则和进程。第二章,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介绍中国在完善司法机构设置和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完善诉讼程序、强化司法民主和监督等方面进行的改革。第三章,加强人权保障。介绍中国把加强人权保障作为司法改革的重要目标,通过修改法律法规、完善制度机制,在司法领域全方位落实人权保障的新进展。第四章,提高司法能力。介绍中国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改革经费保障机制,为提升司法公信力奠定坚实基础的情况。
第五章,践行司法为民。介绍中国在推进基层司法组织建设,强化司法工作的服务意识,延伸工作平台,完善工作流程,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司法便利的情况。
结束语说明中国的司法改革已经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同时强调,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还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深化司法改革。
第五篇:我国首次定义“微型企业”标准
xiangaishinian.org
我国首次定义“微型企业”标准
商报讯(记者 齐琳 丁开艳)昨日,工信部等四部委发布《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在此前中型、小型两类划分基础上增加了微型企业标准,大多数行业规定10人以下为微型企业。工信部相关负责人透露,国家将对小型和微型企业着重从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研究出台普惠性政策措施、完善服务等方面加大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