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桥镇余湾村2007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五篇)

时间:2019-05-15 16:07: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杨桥镇余湾村2007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杨桥镇余湾村2007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

第一篇:杨桥镇余湾村2007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

杨桥镇余湾村2007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

点击率:577次上传日期:2007年5月15日

杨桥镇余湾村2007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培育特色经济,改善农村居住条件,提高农民收入,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中央[2006]1号文件和省、市、区有关新农村建设文件精神,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2007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中央[2006]1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紧密依靠群众,扎实做好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通过一年努力,使余湾村社会、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基础设施和村容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基层组织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为创建和谐余湾、富裕余湾、生态余湾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思路和重点

(一)着力抓好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余湾村产业发展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依托现有资源条件,合理布局,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区域性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切实提高农民收入。2007年我村产业发展的做法:

1、引导农民发展果业经济

余湾村果树栽培有150年的传统历史,村民积累了丰富的栽培技术,全村以“大红袍”柑桔、“庙前枇杷”、“水晶石榴”享名省内外,但由于多年传统的种植模式和习惯,果树品种亟需改良。2007年我村拟投资60万元对部分老果园进行改造,进行品种改良,引进2—3个优良品种,加强管理,提高产量与品质。在抓好水果产品产量与质量的同时,进行“大红袍”商标注册,申报“大红袍”优质柑桔品牌,提高水果产品对外知名度。

2、推进“农家乐”旅游经济发展。

我村离城区较近,交通便捷,“农家乐”旅游产业前景广阔,现以形成了以“红灯笼外婆家”、“大塘人家”、“天源垂钓中心”为主体的特色“农家乐”旅游。2007年,我村在提升现有的农家乐旅游经济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垂钓基地”、“果园休闲观光农业中心”、“品尝农家菜”等三大农家乐旅游经济特色,投资400万元,新增“农家乐”8户,打造“余湾农家乐旅游一日游”品牌,大力发展“农家乐”产业,形成“农家乐”旅游经济产业集群。

3、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型经济

劳务输出型经济是今后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点之一,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我村人多地少,人均占地不足0.3亩,劳动力资源丰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的推进,失地农民将越来越多,农村就业压力越来越重,解决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也是我村

今后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为此,我村将以国家大力实施“阳光工程”为契机,积极申报“阳光工程”项目,加大农民培训力度为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和提高就业机会,提升余湾村整体形象。2007年我村将计划举办果树高位嫁接、特色旅游、服装、装潢设计等专业培训班4—5期,培训农民600人次。

(二)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2006年我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环村公路2.2公里、穿村公路0.8公里全部黑色化,区间道路8条,总长6公里,其中2公里的余湾1号、2号等区间道路水泥化路面已全面完工;水利方面,全村现有排灌站3座,沟渠总长1.5公里,能满足现有的灌排水,已完成了

主河道上游水库、蔡家闸、湾家闸的清淤拓宽整治工作;杨桥自来水厂主管道已铺设完毕,正在到户安装。全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大大改观,但与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与要求还不够,在2007年我村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1、抓好村级道路建设,方便农村居民出行

2007年我村将投入35万元,抓好全长500米、宽4米的区间3号道路水泥化路面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是自筹资金15万元,争取上级资金补助20万元。

2、抓好环村公路集中整治,改善村容村貌

2007年我村将投入10万元,对长3000米的环村公路进行集中整治,对道路两边建筑物进行美化,拆除有碍观瞻的乱搭乱建,并增设垃圾桶等配套设施,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保持村容村貌整洁、美观。资金来源主要是自筹5万元,争取上级资金补助5万元。

3、抓好小流域治理,改善生产条件

2007年我村将投入资金86万元,对全长675米的主水系治理,进行清淤、护坡、美化。资金来源主要是自筹20万元,争取上级资金补助66万元。

(三)村庄规划建设

1、结合村庄建设规划,重点做好20户老房进行改造,投入100万元,其中自筹80万元,争取上级资金补助20万元。

2、申请上级补助资金30万元。增设路灯62盏,实行亮化工程。

3、投入20万元,建立公厕一座。

4、对村内新建房屋布局和建筑样式进行示范和引导,加快康居新村建设工程,总投资530万元。

5、开展清理垃圾和卫生死角活动,全面清理村民房前屋后和道路沟渠两旁垃圾。推行生活垃圾上门收集和集中处理有偿服务。

6、引导农民发展沼气等新型能源。继续抓好沼气池建设。

(四)社会公益性事业建设

1、制定村规民约,大力提倡厚养薄葬、勤俭节约、助人为乐、热心公益事业、破除封建迷信等新风尚,禁止打牌赌博等违法行为。对五保户和经济困难家庭开展结对帮扶工作。

2、抓好公益性事业建设。一是建立大型停车场一个,总投资40万元;二是投入60万元,建立总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具有一定规模、设施齐备的社区管理服务中心;三是争取上级资金对余湾小学危房进行改造。

3、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拟组织一次“农家乐”文艺比赛和乡村趣味运动会,组建一支花鼓队,活跃群众生活。

4、开展家庭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五好”文明家庭、农户庭院环境卫生评比活动。

(五)基层组织建设

1、抓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干部和党员教育,实行双向承诺制。

2、落实村民自治和村务公开,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班子建设,增强村两委凝聚力和战斗力。

3、加强新农村建设组织管理,进一步规范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旧房改造理事会、环境卫生议事会等四个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协会),建立健全各组织(协会)规章、制度,实行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他们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4、加强宣传教育。利用村务公开栏、墙报、标语、户外广告牌等形式广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目标和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村庄规划、党的农村政策等,营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良好氛围。

第二篇:镇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计划

镇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计划

一、夹皮沟村基本情况

××沟村位于市区西南侧,沿303国道与××市交界处,四面环山,环境优美,林业资源丰富,属于山区地带,距市中心8公里,全村辖13个行政组,725户,总人口2369人,其中职工户23户,75口人,共有劳动力500人。幅员面积55平方公里,有林地面积44.61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77,水域面积2.6公顷,耕地面积243.2公顷。全村有线电视安装率达到98,程控电话入户率达95%,自来水普及率100,生活饮用水合格率达到100,水土流失治理度达80,生态环境良好。2005年夹皮村村本级纯收入4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353元。

二、夹皮新村建设的重点

1、农民增收致富方面

目前,全村现有70以上的农民有自己的致富项目,从事种植业村民约200户,主要以栽培贝母、林下好范文版权所有!参、草莓为主;从事养殖业的农民150户,主要项目有饲养本地鸡、鸭、鹅、獭兔、养牛、猪等。夹皮村将集中力量整合资源,通过以下几个项目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一)种植业项目

(1)2006年通过引导农民发展贝亩和林下参种植项目,使贝亩面积达到280多亩,林下参面积达到300亩,年可收入60万元。

(2)2006年扶持村民娄景凤发展种花项目,年可收入2万元。

(3)继续发展草莓种植,使草莓面积达120亩,年可收入12万元。

(二)养殖项目

(1)养殖獭兔:2005年××村已建成獭兔养殖基地,当年存栏1500只,2006年计划发展到2500只,年收入10万元。

(2)养猪项目:2006年通过重点扶持邵芝朋、杨再久等养猪大户的发展,使全村猪出好范文版权所有!栏达900头,年收入54万元。

(3)养殖黄牛:2006年继续鼓励农民养殖黄牛,使年出栏130头,收入13万元。

(4)养殖家禽:2006年,通过扶持李造林等养鸡大户,带动零散饲养户共同发展,使夹皮片各户养鸡、鸭、鹅达300户,5000只,年收入15万元;使江沿片养鸡达200户,约4300只,年收入12.7万元。

2、基础设施方面

一是水泥路建设:××村已建水泥路24公里,巷路4公里,边沟硬化1500延长米,基本实现了组组通、屯屯通水泥路,水泥路硬化率达到95。为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计划继续修建乡路:

(1)2006年计划修水泥路7.5公里,总投资205万元。江沿六组:从五组板桥至六组李忠义房下叉道口,路总长4.5公里,宽4.5米,建4个桥涵,1个桥梁,需向上争取130万元。

江沿一组:从董全满门前至岭上和303国道相接,路总长1公里,宽4.5米,总投资25万元,其中:自筹15万元(用林木),上级补助10万元。

夹皮一组:从村南头桥至一组屯内,路长1公里,宽4.5米,总投资25万元,其中:自筹15万元(用林木),上级补助10万元。

夹皮七组:从王凤文房后于303国道相接,路总长1公里,宽4.5米,总投资25万元,其中:自筹15万元(用林木),上级补助10万元。

(2)2007年计划修路2.5公里,总投资60万元,其中:自筹35万元(用林木),上级补助25万元。

江沿二组,从屯内张宝福门前修路,全长1.5公里,宽3.5米,总投资35万元,其中:自筹20万元(用林木),上级补助15万元。

江沿四组,屯内路,从四组桥头至大园套东河沟,路全长0.5公里,宽4米,总投资12.5万元,其中:自筹7.5万元(用林木),上级补助5万元。

江沿五组,屯内学校后,修路0.5公里,宽4米,总投资12.5万元,其中:自筹7.5万元(用林木),上级补助5万元。

2、村部、文化室和计生室建设:2006年计划在夹皮学校与临道处新建二层楼村部,占地面积4亩,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村部内新建文化活动室80平方米,室内安装电视、购买各种图书、完善文体设施;村部内新建计生室15平方米,总投资55万元。

3、校舍改善:夹皮希望小学已实现楼房化,从根本上改善了教学条件,2006年计划投资1万元,为学校购买30台微机。

4、卫生室:夹皮村医疗卫生站现有床位5个,基本满足村民求医问药的需求。

5、河坝、堤防:2006年计划在夹皮5组修河坝200延长米,该项目2005年已上报水利局,总投资18.5万元。2006年计划在夹皮村屯内修堤防100延长米,投资1.5万元。

2007年计划在夹皮村后修河堤400延长米,投资10万元,其中:自筹1万元,缺口9万元。2007年计划在江沿河口四组修河坝200延长米(07年末完成),

第三篇:大湾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

大湾村2011年上半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州、市委、镇党委、政府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会议精神,加快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升大湾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把大湾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协调、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大湾村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基本现状

芒市镇大湾村委会是个傣族聚居的村寨,辖区11个村民小组,17个生产队。截止2010年,全村共有1204户人家,总人口5743 人,劳动力资源数4193 人,有耕地面积7822亩(其中水田5073亩、旱地2749亩),人均耕地面积1.37亩,主产业为种植业。经济作物主要以水稻、甘蔗、蔬菜为主,全村蔬菜播种面积达490亩,总产值16.4万元。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的总体要求,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速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由易到难,由近至远,由坝区向山区逐步推进,条件成熟的在先,尚不具备条件的创造条件,逐步建设成为社会和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新大湾。

二、工作思路

1、积极筹措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和谐发展。针对

大湾村的实际,立足道路建设,完成临近坝区2至3条村组 1

道路建设,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加快安全人畜饮用水工程的实施。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习俗,全村进行改水改厕工作,促进全村精神文明建设。

2、以经济建设为目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全村农

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大力发展优质稻、甘蔗、蔬菜等传统作物,加大对竹子、坚果、香料烟等政府扶持产业的种植面积。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和农村致富能人,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带领广大村民发展生产。

3、积极筹措资金,项目申报,帮助各村民小组解决实际问题。一是协助上芒宴、广相解决村间道路修建;二是协助下芒排申请解决公测资金缺口;三是向相关部门申请,为锅盖石、下芒排解决部分建盖文化活动室缺口经费。

4、积极为锅盖石、木康、广相、上芒排、下芒排、丙茂、上芒宴、下芒宴、磨石沟安装村间路灯。

5、组建一支农民专业合作社,八个村民理事会,全面推进。

6、为搞好村容村貌整洁、舒适、美化将大湾村民小组、磨石沟民小组做为先行试点。主要搞好村间环境卫生。

三、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促进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1、加强党组织的班子建设,落实政策和规范各项组织

制度,加强党员自身学习和能力建设,抓好农村基础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坚强战斗堡垒。

2、加强科技文化卫生教育,提高村民素质,结合农村

发展实际,开展农业、林业、劳务方面科学技能的普及推广,使广大村民具有现代化素质,制定发放宣传村规民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培育新形势下的新型农民。

3、健全基层法制,推进依法治村。在党总支的领导下,实行村民自治制度,确保村民自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全面依法实行村民自治,加强社会治综合治理工作,打造平安大湾,为大湾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全面推进我村新农村建设。

4、抓好禁毒防艾工作,大湾村吸毒人现状不容忽视,本着教育挽救的原则,对在册吸毒人员加强教育和强制戒断。

四、加强与村两委协调沟通

加大和村两委班子搞好协调配合,形成合力,使大湾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

召开一次大湾村委会务虚工作会,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与村两委班子和各村社长要团结协作,联系沟通,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想实招、干实事,形成合力,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把新农村建设的每一件事办扎实,干出成效。

大湾村新农村工作队

2011年3月28日

第四篇:淮滨县栏杆镇王湾村新农村建设侧影淮滨县栏杆镇王湾村

——淮滨县栏杆镇王湾村新农村建设侧影淮滨县栏杆镇王湾村,地处豫皖两省三乡七村交界处,全村7个村民组,420户,总人口1232人,耕地面积1300亩。洪河穿境而过,将王湾村分成河南、河北两部分,河南五个村民组四面环河,涓涓洪河水流淌着昔日两岸群众的愁和忧,承载着昔日两岸村民建设新村的愿望和梦想。“春雷一声响,机遇从天降”。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启动后,如何结合村情实际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整村发展,是王湾人深深思考的一道难题。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下,王湾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以建设幸福和谐家园为目标,做好“八篇文章”、谋求“六项突破”、实现“六个放大提升”,创新发展理念,“以土地流转、合作带动、生态立村、产业富民”为目标,着力实施“六园”(花园、果园、菜园、生态园、植物园、观光园)建设,基本实现了“五家八有”目标,即:家家通上了水泥路,家家用上了自来水,家家住上了二层楼,家家享有了新型养老保险,家家用上了清洁能源(沼气池、太阳能);有村部办公楼,有敬老院,有教学楼,有卫生室,有文化书屋,有闭路电视,有专合组织,有主导产业(蔬菜、花卉、果木、水产)。经不懈努力,王湾村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河南省生态村、信阳市村庄建设先进村、信阳市五个好村党支部、信阳市生态文明村、信阳市农村综合试验区建设先进村、河南省新农村建设先进示范村等。科学编制产业规划打造了生态新村王湾村四面环水、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降水充沛。村“两委”聘请省内外专家多次调研论证,编制了产业富民规划,提出走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之路,并拟定建成一个千亩蔬菜种植精品园、一个千亩水产养殖区和一个三千亩洪河故道生态观光园。千亩蔬菜精品园覆盖本村耕地1100亩,以种植生态大葱为主,兼种时令蔬菜和反季节蔬菜。同时,合理硬化园内道路,统一整修田间地埂,配套完善水电设施。千亩水产养殖区环绕新村四周,水面四周栽植桃、梨、石榴、广玉兰等果木花卉,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三千亩洪河故道生态观光园,在充分挖掘洪河故道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按照“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常绿、四季如春”的标准,努力打造生态环保、旅游休闲、风景如画的特色宜居环境。计划投资1500万元,修建洪河故道环湖水泥路5.5公里,建设1个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中心、1个生态休闲垂钓中心和1座洪河故道观光桥。目前,蔬菜种植精品园已建成并发挥效应,洪河故道生态观光园已修通洪河故道水泥路4公里,栽植石榴、桃树、梨树、桂花、柏树、松树、广玉兰等花木8000多株,垂钓中心已投入运营,其它建设内容正在稳步推进。土地流转、合作带动促进了特色产业发展在村“两委”班子的促动下,镇、村土地银行通过与村民签订土地承包合同书,引进外来人员投资,先后流转土地1000余亩发展生态蔬菜,在土地流转的推动下,生态疏菜种植就像雨后春笋般在全村迅速展开。按照市场需求,村党支部立足大棚蔬菜种植优势,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倾斜、技术引进等措施,全村共建日光温室和大棚112个,种植面积达1100亩。通过技术改良,该村种植的青椒、大葱、豆角、黄瓜、西红柿等5种蔬菜被省农业厅授予为“无公害农产品”。为进一步扩大销售市场,提升土地出产率,促进农民增收,成立了豫皖大葱专业合作社和绿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豫皖大葱专业合作社实行蔬菜网上销售,年销售收入500余万元,真正实现了“一亩园、十亩田”的理想。通过宣传推介,引进外地客商投资500多万元,组建了绿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优质蔬菜育苗基地40亩。同时,针对本村沟、塘、堰、坝多优势,引导村民承包水面养鱼1200亩,栽植桃树、梨树、石榴等果木6000多棵。社会保障的实施实现了民生和谐村两委以民生和谐为重点,全面落实各项社会保障。一是新农保全面实施。王湾村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市、县级示范村,前年被县委、县政府定为全县5个首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村。在推进王湾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中,镇村紧紧抓住国家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的历史机遇,采取多项措施全面完成养老保险试点各项工作任务。在镇村干部的广泛宣传和积极推动下,王湾村630名应缴纳保费人员保费逐年交清,2009年5月13日全县新型农村养老金首发仪式在王湾村举行,目前,全

村100多名60岁以上老人全部领取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金。二是“六大员”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全村“六大员”经培训于2011年3月份全部上岗,服务效应已逐步彰现。截止目前,治安管理员已解决群众各类纠纷10余件;农民技术员已为群众提供养殖、种植技术服务8次以上;文化协管员将文化书屋打造的有声有色,已为群众借阅各类书刊54次200余本;计生协管员协助镇计生服务中心人员对全村育龄妇女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生殖健康检查,并为他们发放宣传材料100余份;村容村貌管理员已成功制止和拆除了5处群众乱搭乱建行为,并协助村里申报了国家级生态村上报材料。三是卫生室建成方便了群众就医。群众生活条件改善后,为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村两委在为群众办理新农合的同时,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创新形式建设标准化卫生室1个,群众的就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建设高标准卫生室需投资15余万元,考虑到村医负担不起建设费用,建设资金由村里负责筹集,建成装修后,无偿提供给村医使用。卫生室建设在环境优雅、空气清新、交通便利的王湾生态观光区内,同时考虑到五保老人的就医问题,卫生室与敬老院仅一墙之隔。由村里出资,为卫生室备齐了相应的医疗设施及器械,室内配置了电脑及咔啡桌椅等设备,病人进入卫生室有温馨如家的感受。为保证群众随时能就医,村里要求村医全天候在卫生室服务,随时为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新型农村社区的建成改善了村容村貌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新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多次调研和讨论后,村两委聘请河南省豫建设计院专业技术人员对新村建设进行科学规划,编制了新村规划设计图,并获得县建设局的审批。经科学编制规划,王湾花园新村工程率先在全县拉开了序幕。按照“统一模式、统一标准、定点到户、分散建设”的思路,先后建成三个社区化管理的小康示范住宅420套2000余间。原来破旧零乱的砖瓦和茅草屋,全部变成了两层新楼房,并建成圆形环保节能沼气池316个,修通5条内循环水泥路5.2公里。沼气、猪舍、厕所相互连接,彻底解决了厕所林立、“三堆突出”等问题,村容村貌明显改善。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成立了民调会、治保会、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组织,制定了村规民约,做到了民主理财、依法治村。以村文化大院为平台,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引导群众经常读书、看报、下棋、打球、健身;以开展“五好家庭”、“文明示范户”评选活动为载体,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的创业热情。“几件实事”的落实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在农民新村建成后,王湾村采取“政府扶一点、项目跑一点、群众筹一点”的办法,筹集资金800多万元用于配套设施建设。争取代赈资金28万元,在人口居住密集的农民新村打人畜饮水深井1眼,并配备无塔供水设备,铺设供水管道到户,解决了全村1232人、200头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争取村村通和通村道路项目资金100多万元,采取以奖代补、项目补助等方法,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力,开展农村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村内水泥生产路8.2公里,开挖修建排水渠道16.4公里,修建桥涵6座、排涝闸站2座。争取农业、水利等部门资金20余万元新建3座电力排灌站,全面完成了路、渠、涵综合配套建设,实现了全村耕地全部旱涝保收。于此同时,投入资金70余万元建成高标准敬老院各1幢,安装键身器材10余件;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完成了第一居民点社区新村内排水管道铺设、电信电缆架设工程,村小学教学楼、村委会办公楼改扩建工程,设立了社区服务中心、社区便民超市、社区文化大院和社区健身娱乐中心。基层民主管理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向心力村党支部注重创新村级民主管理工作,健立健全了相关规章制度,完善了工作运行程序,成立了村务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村级所有重大事务都坚持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触决,并定期公示上墙,广泛接受群众监督。2011年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解决事关村民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10件以上。同时村党支部引领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在农村改革发展中的领头雁作用,坚持以“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保证拆党建、承诺抓民生”为目标,大力推进试验区建设,全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较快的发展势头,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逐步增强。“喜看今日新王湾,家家都将别墅换;干群和谐村风正,明珠镶在洪河岸”。今日的王湾村风气正、民心顺、心气足,各项事业欣欣向荣。在试验区建设纵深推进过程中,王湾人想到的是站在新的起点谋划诠释更美更好的明天!

第五篇:淮滨县栏杆镇王湾村新农村建设侧影淮滨县栏杆镇王湾村

——淮滨县栏杆镇王湾村新农村建设侧影淮滨县栏杆镇王湾村,地处豫皖两省三乡七村交界处,全村7个村民组,420户,总人口1232人,耕地面积1300亩。洪河穿境而过,将王湾村分成河南、河北两部分,河南五个村民组四面环河,涓涓洪河水流淌着昔日两岸群众的愁和忧,承载着昔日两岸村民建设新村的愿望和梦想。“春雷一声响,机遇从天降”。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启动后,如何结合村情实际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整村发展,是王湾人深深思考的一道难题。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下,王湾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以建设幸福和谐家园为目标,做好“八篇文章”、谋求“六项突破”、实现“六个放大提升”,创新发展理念,“以土地流转、合作带动、生态立村、产业富民”为目标,着力实施“六园”(花园、果园、菜园、生态园、植物园、观光园)建设,基本实现了“五家八有”目标,即:家家通上了水泥路,家家用上了自来水,家家住上了二层楼,家家享有了新型养老保险,家家用上了清洁能源(沼气池、太阳能);有村部办公楼,有敬老院,有教学楼,有卫生室,有文化书屋,有闭路电视,有专合组织,有主导产业(蔬菜、花卉、果木、水产)。经不懈努力,王湾村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河南省生态村、信阳市村庄建设先进村、信阳市五个好村党支部、信阳市生态文明村、信阳市农村综合试验区建设先进村、河南省新农村建设先进示范村等。科学编制产业规划打造了生态新村王湾村四面环水、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降水充沛。村“两委”聘请省内外专家多次调研论证,编制了产业富民规划,提出走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之路,并拟定建成一个千亩蔬菜种植精品园、一个千亩水产养殖区和一个三千亩洪河故道生态观光园。千亩蔬菜精品园覆盖本村耕地1100亩,以种植生态大葱为主,兼种时令蔬菜和反季节蔬菜。同时,合理硬化园内道路,统一整修田间地埂,配套完善水电设施。千亩水产养殖区环绕新村四周,水面四周栽植桃、梨、石榴、广玉兰等果木花卉,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三千亩洪河故道生态观光园,在充分挖掘洪河故道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按照“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常绿、四季如春”的标准,努力打造生态环保、旅游休闲、风景如画的特色宜居环境。计划投资1500万元,修建洪河故道环湖水泥路5.5公里,建设1个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中心、1个生态休闲垂钓中心和1座洪河故道观光桥。目前,蔬菜种植精品园已建成并发挥效应,洪河故道生态观光园已修通洪河故道水泥路4公里,栽植石榴、桃树、梨树、桂花、柏树、松树、广玉兰等花木8000多株,垂钓中心已投入运营,其它建设内容正在稳步推进。土地流转、合作带动促进了特色产业发展在村“两委”班子的促动下,镇、村土地银行通过与村民签订土地承包合同书,引进外来人员投资,先后流转土地1000余亩发展生态蔬菜,在土地流转的推动下,生态疏菜种植就像雨后春笋般在全村迅速展开。按照市场需求,村党支部立足大棚蔬菜种植优势,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倾斜、技术引进等措施,全村共建日光温室和大棚112个,种植面积达1100亩。通过技术改良,该村种植的青椒、大葱、豆角、黄瓜、西红柿等5种蔬菜被省农业厅授予为“无公害农产品”。为进一步扩大销售市场,提升土地出产率,促进农民增收,成立了豫皖大葱专业合作社和绿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豫皖大葱专业合作社实行蔬菜网上销售,年销售收入500余万元,真正实现了“一亩园、十亩田”的理想。通过宣传推介,引进外地客商投资500多万元,组建了绿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优质蔬菜育苗基地40亩。同时,针对本村沟、塘、堰、坝多优势,引导村民承包水面养鱼1200亩,栽植桃树、梨树、石榴等果木6000多棵。社会保障的实施实现了民生和谐村两委以民生和谐为重点,全面落实各项社会保障。一是新农保全面实施。王湾村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市、县级示范村,前年被县委、县政府定为全县5个首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村。在推进王湾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中,镇村紧紧抓住国家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的历史机遇,采取多项措施全面完成养老保险试点各项工作任务。在镇村干部的广泛宣传和积极推动下,王湾村630名应缴纳保费人员保费逐年交清,2009年5月13日全县新型农村养老金首发仪式在王湾村举行,目前,全村100多名60岁以上老人全部领取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金。二是“六大员”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全村“六大员”经培训于2011年3月份全部上岗,服务效应已逐步彰现。截止目前,治安管理员已解决群众各类纠纷10余件;农民技术员已为群众提供养殖、种植技术服务8次以上;文化协管员将文化书屋打造的有声有色,已为群众借阅各类书刊54次200余本;计生协管员协助镇计生服务中心人员对全村育龄妇女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生殖健康检查,并为他们发放宣传材料100余份;村容村貌管理员已成功制止和拆除了5处群众乱搭乱建行为,并协助村里申报了国家级生态村上报材料。三是卫生室建成方便了群众就医。群众生活条件改善后,为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村两委在为群众办理新农合的同时,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创新形式建设标准化卫生室1个,群众的就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建设高标准卫生室需投资15余万元,考虑到村医负担不起建设费用,建设资金由村里负责筹集,建成装修后,无偿提供给村医使用。卫生室建设在环境优雅、空气清新、交通便利的王湾生态观光区内,同时考虑到五保老人的就医问题,卫生室与敬老院仅一墙之隔。由村里出资,为卫生室备齐了相应的医疗设施及器械,室内配置了电脑及咔啡桌椅等设备,病人进入卫生室有温馨如家的感受。为保证群众随时能就医,村里要求村医全天候在卫生室服务,随时为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新型农村社区的建成改善了村容村貌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新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多次调研和讨论后,村两委聘请河南省豫建设计院专业技术人员对新村建设进行科学规划,编制了新村规划设计图,并获得县建设局的审批。经科学编制规划,王湾花园新村工程率先在全县拉开了序幕。按照“统一模式、统一标准、定点到户、分散建设”的思路,先后建成三个社区化管理的小康示范住宅420套2000余间。原来破旧零乱的砖瓦和茅草屋,全部变成了两层新楼房,并建成圆形环保节能沼气池316个,修通5条内循环水泥路5.2公里。沼气、猪舍、厕所相互连接,彻底解决了厕所林立、“三堆突出”等问题,村容村貌明显改善。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成立了民调会、治保会、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组织,制定了村规民约,做到了民主理财、依法治村。以村文化大院为平台,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引导群众经常读书、看报、下棋、打球、健身;以开展“五好家庭”、“文明示范户”评选活动为载体,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的创业热情。“几件实事”的落实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在农民新村建成后,王湾村采取“政府扶一点、项目跑一点、群众筹一点”的办法,筹集资金800多万元用于配套设施建设。争取代赈资金28万元,在人口居住密集的农民新村打人畜饮水深井1眼,并配备无塔供水设备,铺设供水管道到户,解决了全村1232人、200头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争取村村通和通村道路项目资金100多万元,采取以奖代补、项目补助等方法,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力,开展农村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村内水泥生产路8.2公里,开挖修建排水渠道16.4公里,修建桥涵6座、排涝闸站2座。争取农业、水利等部门资金20余万元新建3座电力排灌站,全面完成了路、渠、涵综合配套建设,实现了全村耕地全部旱涝保收。于此同时,投入资金70余万元建成高标准敬老院各1幢,安装键身器材10余件;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完成了第一居民点社区新村内排水管道铺设、电信电缆架设工程,村小学教学楼、村委会办公楼改扩建工程,设立了社区服务中心、社区便民超市、社区文化大院和社区健身娱乐中心。基层民主管理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向心力村党支部注重创新村级民主管理工作,健立健全了相关规章制度,完善了工作运行程序,成立了村务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村级所有重大事务都坚持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触决,并定期公示上墙,广泛接受群众监督。2011年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解决事关村民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10件以上。同时村党支部引领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在农村改革发展中的领头雁作用,坚持以“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保证拆党建、承诺抓民生”为目标,大力推进试验区建设,全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较快的发展势头,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逐步增强。“喜看今日新王湾,家家都将别墅换;干群和谐村风正,明珠镶在洪河岸”。今日的王湾村风气正、民心顺、心气足,各项事业欣欣向荣。在试验区建设纵深推进过程中,王湾人想到的是站在新的起点谋划诠释更美更好的明天!

下载杨桥镇余湾村2007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杨桥镇余湾村2007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红岩寺镇本地湾村2011年新农村建设规划.

    红岩寺镇本地湾村2011年新农村建设规划 本地湾村位于红岩寺镇政府南部1公里处,距柞水县城88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207户747人,总面积4.56平方公里。全村农户主要分布在洛柞路沿......

    **镇**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

    **镇**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根据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要求,现结合我镇的实际,计划......

    新农村建设材料-镇村

    新农村建设材料西来桥镇西来村西来村位于西来桥镇西南,地处集镇,南接常州,西傍长江,238省道穿村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村区域面积约4.6平方公里,下辖4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1......

    大湾镇新农村工作队驻村以来

    大湾镇新农村工作队驻村以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村级部的的支持下,认真调研,摸透乡情,村情,吃透思路,找准出路。根据大湾特殊的区域据大湾特殊征和农民的自身发展要求,开民......

    丁桥村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丁桥村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欢迎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前来我村指导调研新农村建设工作。 宣化店镇丁桥村新农村建设,在市、县、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计划

    **镇***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计划一、夹皮沟村基本情况 ***村位于市区西南侧,沿303国道与**市交界处,四面环山,环境优美,林业资源丰富,属于山区地带,距市中心8公里,全村辖13个......

    钱桥村2010年度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共5篇)

    钱桥村2009年度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2009年全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工程深入实施,促进我村新农村建设的有序推进,特制定本计划......

    岩湾村新农村建设半年工作总结[五篇]

    岩湾村新农村建设半年工作总结 为深入全面推进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质量,在镇党委、政府实施“四大战略”和建设“老百姓最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