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泥镇参观学习堡口村铜角湾村新农村建设

时间:2019-05-14 05:30: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黄泥镇参观学习堡口村铜角湾村新农村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黄泥镇参观学习堡口村铜角湾村新农村建设》。

第一篇:黄泥镇参观学习堡口村铜角湾村新农村建设

黄泥镇参观学习堡口村铜角湾村新农村建设

先进经验落实情况汇报

县委、县政府:

2013年10月10日上午,黄泥镇由书记、镇长带队,组织了22个村的村支书到湘阴渡镇堡口村、便江镇铜角湾村参观学习了他们新农村建设的先进经验,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全市农村村民建房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黄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花大力气狠抓落实,现将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黄泥镇于10月11日上午组织召开了党政联席会议,专题研究落实参观学习先进经验及会议精神,会上,由镇长谢碧莲同志传达了有关具体内容。

二、在10月12日上午组织召开了全体乡村干部会议,安排部署了下列工作:

(一)加大宣传力度

要求每村张贴宣传标语不少于20条,出版宣传栏不少于2期,在黄泥镇区主要公路沿线悬挂横幅10条,2台宣传车辆在全镇范围内不间断宣传5天。

(二)成立黄泥镇规划管理办公室

落实了人员、经费,办公场所,完善了黄泥镇规划管理办公室各项管理制度,配齐配强了村级规划管理人员。

(三)严厉问责

严格落实“五个严禁”、“一户一宅”、“拆旧换新”等规章制

度,重申了严厉问责制度。

总之,黄泥镇决心学习兄弟乡镇先进经验,贯彻落实市委农村村民建房管理有关精神,为黄泥镇新农村建设打好扎实基础。

黄泥镇人民政府

二0一三年十月十六日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材料-镇村

新农村建设材料

西来桥镇西来村

西来村位于西来桥镇西南,地处集镇,南接常州,西傍长江,238省道穿村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村区域面积约4.6平方公里,下辖4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137户,常住人口4275人,耕地2420亩。在新农村建设推进过程中,村两委班子以“20字方针”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体村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事业同步推进,使全村各项事业得到较快发展。

紧抓强村富民这一主线。近年来,村累计投资260万元,分期建立富民工业区,新建标准化厂房2100平方米,改造老厂房2000余平方米,工业区内实现水、电、路三通,各项基础设施完善,承载经济发展的平台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村域经济长足发展,一方面带来了村级集体的增加,由“十一五”初的不足万元,到2010已达38万元;另一方面,带来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全村约400余人就近上班,村民收入得到进一步提高,2010年,村民人均收入达9400余元。

发展特色农业,规模农业,高效农业是强村富民的必由之路。为了充分利用岛镇特有的江滩资源,我村在不破坏原有自然风貌的基础上对江滩进行围垦,建成农业生态园一座,现已成为集江虾、特色鱼养殖,花卉苗木种植培育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特色农业基地。在发展规模农业、高效农业的探索中,我村大胆尝试,09年在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流转土地100亩建成大棚秧草种植基地,随后在此基

础上,又成立了秧草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引导农民组织化生产、专业化种植、规模化经营的探索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集镇的优势为发展三产服务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随着整个西来桥镇“产业岛”建设的深入,三产服务业的需求也会更加迅猛,为此,村里的三产服务基地正在加紧建设中,以提供物业房的形式引导和带动三产服务业的发展,正如村支书施为民所说:“

一、二产的发展能强村,但真正要富民,还要靠三产,要人人有事干,人人有生意做,那么西来村就真正富裕了。”

发展重在利民,截止到2010年底,村累计投入400万元,铺设改造高标准水泥路面40000余平米,村内水泥路覆盖率达98%。下大力气进行村容村貌的改造,强化环境治理力度,对河道沟塘进行疏浚清淤,对道路、河道两旁种植香樟、紫薇、广玉兰、黄香球等花卉和美化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道路整洁,环境优美。一条条水泥路直通村民的家门口,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家家户户院里整洁卫生,鲜花盛开。“村强,民安居”的设想已经初步实现。

以村民服务中心为阵地,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民素质提高。其中,每年定期举办文化培训不少于8期,累计培训村民不少于400人次。各项文体活动蓬勃开展,西来村老年秧歌队和太极柔力球队先后在市镇表演比赛中获奖。

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几年来,该村把政治文明建设作为重点,不断健全规范村务运行体系。建立三级议事机制。对于事关村级发展,群众利益的大事,都要经过党

员、村民代表会和村民大会讨论通过。

我村通过“产业强村、生态建村、文化兴村、民主治村”,有力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第三篇:庙湾村2011新农村建设情况简介

庙湾村2011新农村建设情况简介

庙湾村在全县“一点二线三片” 脱贫奔小康发展布局中,处于战略支点部位,按照特色发展、绿色繁荣、民生改善、村容整洁的总体要求,经过3年努力,不断实现“产业新、环境新、家园新、风尚新、农民新”,使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统一,努力建成全县脱贫奔小康示范村和新农村建设先进村,2011庙湾村新农村建设情况是:

一、产业发展呈现新特色

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现代经营模式,着力推进产业大发展。招商引进鹤峰县荣盛农牧业公司为龙头带动产业大发展:一是投资500万元的尽头湾生猪养殖场已完成近100亩的场地平整,并带动“五岳生猪养殖场”当年建设当年投产,获得政府扶持10万元、年内可出栏生猪达400余头、赢利可达20万元。二是获低产田改造项目投入,在全村一、二、三组连片发展核桃、油茶各500亩,带动了村民产业大调整的积极性。三是投入20万元建成大棚蔬菜基地30亩,调动了村民科技种菜和发展蔬菜的意识。四是紫云宫庙宇复建已完成规划、设计、勘测,并进行了工程奠基议式。通过一年的努力,庙湾村呈现出了生猪养殖、蔬菜、核桃、油茶、旅游五大产业新特色,并奠定了较好基础。

二、村庄整治显露新面貌

按照政府补贴与农户自筹相结合的方式,庙湾村积极争取政府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积极调动村民的主动性,全力实施村庄大整治。一是迁村腾地特色民居一条街基本建成。在政府捆绑投入116.8万元和农户自筹50万元的基础上,历经五个月建成16栋特色民居住宅楼房、完成了街道基础工程。特色民居一条街基本建成,效果明显。二是民居改造整体性焕然一新。政府扶持30万元和农户自筹近60万元的投入,全村完成50户木质房屋正立面改造和楼房顶层加盖民俗特色木屋的改建,形成了以三组为主的一道亮丽风景。三是环境卫生整治逐步具备条件。政府投入13.8万元在全村建成垃圾收集池55口,并正争取环保部门的环境卫生整治的硬件投入。已逐步具备环卫整治条件。

三、基础设施建设出现新热潮

庙湾村围绕项目支撑为重点争取政府投入,为全面彻底解决好全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努力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大改善。一是道路建设年内争取到政府投入80万元新修2.5公里和改扩建1.2公里公路。通达了至万头生猪养殖场、紫云宫遗址宽达6米的基地公路,连通了云南庄至落丘的宽达4.5米的环线公路。实现了庙湾村公路建设网络化格局,为庙湾村的村民出行和招商开发提供更好条件。二是安全饮水年内争取到投入100万元饮水项目,目前工程已完成了庙湾村1、2、3、6组的饮水主管网铺设安装,在落丘新建200立方米水池一口。安全饮水项目的全面实施将逐步解决庙湾村村民饮用水安全方便,推动荣盛农牧业公司及其它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

第四篇:大湾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

大湾村2011年上半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州、市委、镇党委、政府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会议精神,加快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升大湾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把大湾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协调、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大湾村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基本现状

芒市镇大湾村委会是个傣族聚居的村寨,辖区11个村民小组,17个生产队。截止2010年,全村共有1204户人家,总人口5743 人,劳动力资源数4193 人,有耕地面积7822亩(其中水田5073亩、旱地2749亩),人均耕地面积1.37亩,主产业为种植业。经济作物主要以水稻、甘蔗、蔬菜为主,全村蔬菜播种面积达490亩,总产值16.4万元。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的总体要求,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速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由易到难,由近至远,由坝区向山区逐步推进,条件成熟的在先,尚不具备条件的创造条件,逐步建设成为社会和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新大湾。

二、工作思路

1、积极筹措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和谐发展。针对

大湾村的实际,立足道路建设,完成临近坝区2至3条村组 1

道路建设,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加快安全人畜饮用水工程的实施。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习俗,全村进行改水改厕工作,促进全村精神文明建设。

2、以经济建设为目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全村农

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大力发展优质稻、甘蔗、蔬菜等传统作物,加大对竹子、坚果、香料烟等政府扶持产业的种植面积。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和农村致富能人,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带领广大村民发展生产。

3、积极筹措资金,项目申报,帮助各村民小组解决实际问题。一是协助上芒宴、广相解决村间道路修建;二是协助下芒排申请解决公测资金缺口;三是向相关部门申请,为锅盖石、下芒排解决部分建盖文化活动室缺口经费。

4、积极为锅盖石、木康、广相、上芒排、下芒排、丙茂、上芒宴、下芒宴、磨石沟安装村间路灯。

5、组建一支农民专业合作社,八个村民理事会,全面推进。

6、为搞好村容村貌整洁、舒适、美化将大湾村民小组、磨石沟民小组做为先行试点。主要搞好村间环境卫生。

三、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促进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1、加强党组织的班子建设,落实政策和规范各项组织

制度,加强党员自身学习和能力建设,抓好农村基础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坚强战斗堡垒。

2、加强科技文化卫生教育,提高村民素质,结合农村

发展实际,开展农业、林业、劳务方面科学技能的普及推广,使广大村民具有现代化素质,制定发放宣传村规民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培育新形势下的新型农民。

3、健全基层法制,推进依法治村。在党总支的领导下,实行村民自治制度,确保村民自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全面依法实行村民自治,加强社会治综合治理工作,打造平安大湾,为大湾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全面推进我村新农村建设。

4、抓好禁毒防艾工作,大湾村吸毒人现状不容忽视,本着教育挽救的原则,对在册吸毒人员加强教育和强制戒断。

四、加强与村两委协调沟通

加大和村两委班子搞好协调配合,形成合力,使大湾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

召开一次大湾村委会务虚工作会,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与村两委班子和各村社长要团结协作,联系沟通,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想实招、干实事,形成合力,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把新农村建设的每一件事办扎实,干出成效。

大湾村新农村工作队

2011年3月28日

第五篇:古交镇辛堡村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古交镇辛堡村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辛堡村位于古交镇西北部,东有环乡公路,西临稷山,北靠泉掌,南有108国道、侯西铁路、蔬菜通道,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有1166人,耕地面积1332亩。在县委、县政府和古交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四议两公开”战略目标,我们和村党支部、村委会共同努力,团结奋斗,有力推进了辛堡村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

一、强化主导产业发展

一年来,我们帮扶工作队和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依托土地综合开发项目和农田水利基本条件的改变,积极组织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大力发展以蔬菜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在村西坡规划建设温室蔬菜面积360亩,采用六统一的办法,(即统一调地、统一贷款、统一建棚、统一育苗、统一技术、统一销售)。新建琴弦式冬暖窑高标准蔬菜温室70座,在设施农业建设上实现了“零的突破”。去年冬天虽遭冰冻灾害,大棚内菜苗全部冻死,经过抗灾自救又重栽西红柿、黄瓜、西葫芦、豆角等作物。今年,我们和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组织有能力的专业户到山东实地考察,请专家指导。引导种植户成立了“新绛县景源蔬菜专业生产合作社”,实现了规模化经营。目前,蔬菜大棚内菜苗长势良好,精品蔬菜已上市销售,效益可观。成为该村农民增收的一项新的主导产业。

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我们在和村两委的密切配合下,该村投资15万元新开并硬化村

西至蔬菜示范基地大路1000米,并绿化栽树3000余株。为广大菜农管理、运销提供了便利条件。辛堡村争取上级资金5万元,使该村整修环村道路800米,整修汾灌渠道基础工程350米,该村投资2万元,在村内实现硬化、绿化的基础上安装路灯60盏,实现了亮化标准;投资1万余元,完善文体广场和文体设施,村民自发捐款5000余元购买健身器材。

三、强化村容村貌整治

在村容环境整治上,我们和村两委组织成立了专业队,专人负责、专人管理,同时制定村规民约、卫生公约等长效措施,经常保持村内卫生清洁,环境优美。9月份聘请市新农村规划职能部门对辛堡村进行了园林村远景规划,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称赞和认可,通过了有关部门的认定。

四、强化土地利用

投资四万余元,复垦村原一、四组旧砖厂土地50余亩,现已恢复耕种,实现了当年复垦当年收益。

五、强化和谐文明创建

实现党员包联到户(国土资源局26名党员包联户名单已上报),促使全村共评选和谐文明户40户,全村村风和谐,安定团结。在今年为四川灾区捐款中,广大村民积极奉献爱心,仅用一天时间捐款6895元,党员交纳特殊党费1680元。为强化和谐文明创建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六、强化民主自治和管理

在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中,我们村选举委员会严格依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行宣传和指导,使辛堡村圆满完成第八届村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连续三年被县委、县政府命名的“群众最信赖的十佳优秀村官”曹立功同志再次高票当选,新的一届村委会确定了辛堡村新的战略目标。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该村的帮扶力度,使该村设施农业发展更快,协调好辛堡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抓好蔬菜示范基地建设,继续发挥本村运输业的优势,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实践村委承诺,完成民心工程。同时着力抓好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辛堡村做出更大的贡献。

辛堡村

杨峰

下载黄泥镇参观学习堡口村铜角湾村新农村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黄泥镇参观学习堡口村铜角湾村新农村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镇**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

    **镇**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根据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要求,现结合我镇的实际,计划......

    淮滨县栏杆镇王湾村新农村建设侧影淮滨县栏杆镇王湾村

    ——淮滨县栏杆镇王湾村新农村建设侧影淮滨县栏杆镇王湾村,地处豫皖两省三乡七村交界处,全村7个村民组,420户,总人口1232人,耕地面积1300亩。洪河穿境而过,将王湾村分成河南、河北......

    大湾镇新农村工作队驻村以来

    大湾镇新农村工作队驻村以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村级部的的支持下,认真调研,摸透乡情,村情,吃透思路,找准出路。根据大湾特殊的区域据大湾特殊征和农民的自身发展要求,开民......

    红岩寺镇本地湾村2011年新农村建设规划.

    红岩寺镇本地湾村2011年新农村建设规划 本地湾村位于红岩寺镇政府南部1公里处,距柞水县城88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207户747人,总面积4.56平方公里。全村农户主要分布在洛柞路沿......

    淮滨县栏杆镇王湾村新农村建设侧影淮滨县栏杆镇王湾村(5篇)

    ——淮滨县栏杆镇王湾村新农村建设侧影淮滨县栏杆镇王湾村,地处豫皖两省三乡七村交界处,全村7个村民组,420户,总人口1232人,耕地面积1300亩。洪河穿境而过,将王湾村分成河南、河北......

    镇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计划

    镇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计划一、夹皮沟村基本情况××沟村位于市区西南侧,沿303国道与××市交界处,四面环山,环境优美,林业资源丰富,属于山区地带,距市中心8公里,全村辖13个行......

    xx镇xx村新农村建设交流材料

    抓产业促发展 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xx镇xx村新农村建设交流材料xx村位于腾冲县西北部,是xx镇的南大门,距镇政府12公里,距腾冲县城41公里,东连马站乡,西接永兴村,南至中和乡,北通......

    *镇*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侧记

    文章标题:*镇*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侧记 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更多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树绽放着幽幽醇香,醉人的芬芳弥漫在__桥村的空中。沿着宽阔、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