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上半年财政收入完成情况(5.29)
凯里市2012年1-5月份财政收支完成情况及
实现“双过半”工作措施
2012年,我市财政工作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这个主题,狠抓增收节支,努力克服财政工作中的各种困难,依法加强收入征管,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管理和监督,通过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实现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一、2012年1-5月财政收支完成情况
(一)财政收入完成情况
截止5月29日,财政总收入完成103,536万元,占预算26亿元的39.82%,同比(同期数为上年5月31日数据,下同)增长79.5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6,089万元,占预算的49.98%,同比增长113.57%,增收45,780万元;上划中央省增消两税收入完成10,337万元,占预算的22.9%,同比增长10.51%;上划中央企业所得税完成7,110万元,占预算的24.43%,同比下降0.52%。
各征收部门完成情况:国税部门完成15,731万元,占预算的20.72%,同比增长2.63%;地税部门完成36,183万元,占预算的23.62%,同比增长27.15%;财政部门完成51,622万元,占预算的167.17%,同比增长271.72%。
(二)一般预算支出完成情况
截止5月29日,一般预算支出累计完成86,917万元,完成预算的37.46%,同比增长59.23%,增支32,333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累计完成22,089万元,同比增长161.16%。
二、1-5月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部门协作。为了完成我市全年财政收入任务,年初将收入分解到各征收部门,市长亲自抓财政收入上旬每周进行一次收入调度工作,中下旬每天进行一次收入调度。各征收部门和建设、房产、国土、公安等部门大力协作,确保各项收入及时入库。
2、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12】2号文件精神,抢抓发展机遇。省委、省政府提出“向山要地”的号召,切实解决了我省走工业化发展道路中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我市努力抢抓产一发展机遇,借助社会资金积极实施“向山要地,削峰填谷”工程。我市共收到削峰填谷资金33,378.5万元,缴入国库列入一般预算收入,非税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262.2%,增收37,897万元。
3、加快项目建设,促进招商引资项目产生效益。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化建设。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加快了工业园区建设,鑫明星瓷业有限公司、其正化工等企业已投入生产,引进的企业将逐步产生效益。
4、积极筹措资金,完善投资环境。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
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建设。我市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逐步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同时实现建安营业税的增长。
三、1-5月财政运行中主要工作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今年我市的财政工作,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加强征收管理,强化增收节支,立足市情,克服困难,实现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但是,我市财政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财源支撑仍然不稳定,固定收入项目有限,税收收入增长较慢,非税收入中的临时收入占相当收入比重;二是各项增支因素较多,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三是为了实现大发展,建设大凯里(凯麻同城化)的目标要求,资金投入较大,资金调度困难。
四、为实现财政收入任务“双过半”的目标要求,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为了实现财政收入任务“双过半”的目标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12】2号文件和省党第十一次党代会会议精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大力推进“三化”建设,为凯里市财源建设奠定基础。
1、认真开展税收调查研究,把握税收发展变化的动态因素,进一步加大财政收入协调和调度,不断调整和加强税收工作措施,努力挖潜增收潜力。
2、继续实施好国家新增投资建设项目,加快我市“十件实事”
及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在项目资金投入时严格税收监控,确保税收足额征收。
3、坚决打击偷税、漏税行为,从严查处虚开增值税发票及假发票,跨地区开据发票的行为,防止税收收入流失。继续实行工程建设项目纳税保证金及代扣代缴形式,确保税收及时入库。
4、继续实施各部门齐抓共管、联手整治税收秩序。抓好重点税源控管,把握收入工作主线,加强国税、地税、工商、公安、城建等部门配合,及时掌握重点税源的变化情况。
5、加大执法力度,加大税收清欠工作
6、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以“保工资、保民生、保运转、后建设”的原则,加强财政监督管理,严格控制支出口子,努力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二○一二年五月二十日
第二篇:财政收入完成情况分析专刊
第7期
财政收入完成情况分析专刊
黄山市徽州区财政局2008年5月16日
徽州区2008年1-4月财政收入完成情况分析
一、财政收入完成情况
1-4月,全区完成财政总收入1338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6998万元,增长 109.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10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1811万元,增长34.2%,占市下达任务数18000万元的39.5%,超时序6.2个百分点。基金收入完成6281万元, 比上年同期增收5187万元,其中土地出让金入库5000万元,同比增收4456万元。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9.8 %,收入进度和增幅均居全市第二名。
一般预算收入分部门看,国税局完成2526万元,同比增长19.6 %,占市分解目标任务数7450万元的33.9%;地税局完成3612万元,同比增长49.3%,占分解任务数7350万元的49.1%;财政局完成966万元,同比增长26.8%,占分解任务数3200万元的30.2%。
-1-
一般预算收入分级次看,地方级收入完成4700万元,占市目标任务11000万元的42.7%,上划中央级收入完成2404万元,占市目标任务7000万元的34.3%。
一般预算收入分结构看,税收收入完成6382万元,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为89.8%,比上年同期增加1725万元,同比增长37%;非税收入完成720万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10.2%,比上年同期增加87万元,同比增长13.7%。
二、财政收入特点及成因
一是融资平台功效初显,工业税收稳中有升。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区充分利用区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这个融资平台,发挥担保公司放大效应,区财政在财力拮据的情况下挤出3000万元、国有资产运营公司投入2000万元注入担保公司作为注册资本,壮大公司实力,使金融资源向中小企业倾斜配置。1-4月,区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为33家规模企业提供担保贷款6600万元(其中委托贷款2950万元),有效地缓解了企业融资困难,区内机械制造、精细化工、电子、服装为主导的第二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逐步显现出其支柱作用,截止4月底,60户重点监控骨干企业完成税收229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05万元,同比增长44.5%,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2.2%。
二是老企业二次创业,促进企业税收大幅增长。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区内各老牌企业积极按照区委、区政府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指导思想,着力在调整企业布局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上下功夫,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积极开发新产品,研究新工艺,打造新品牌,促进企业改造升级,走二次创业的自主创新之路。1-4月,老企业二次创业带来的税-2 -
收增长明显,其中,皖南机床有限公司、恒远化工有限公司、华惠精细化工有限公司、锦峰实业有限公司税收增幅分别达到72.5%、81.2%、93.7%、91.9%,完成税收共计749万元,有力地促进了我区工业税收的增长。
三是项目建设带动明显,相关税收大幅增长。随着我区市政工程建设、工业园区建设、住宅小区建设以及部分企业新、扩建等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拉动了运输、金融保险业、房地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外来工程建筑入库税收增多。同时,地税部门通过采取内查(对运输大户进行调查走访,分析税收外流根本原因)、外堵(把好发票源头关)等有力措施,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交通运输业协税网络,促进交通运输营业税增收。另外,由于土地使用税适用税额标准提高(《关于徽州区城镇土地使用税适用税额标准的批复》黄政函[2008]24号),和银行对小额贷款权限下放的影响,土地使用税和金融保险税有了较大幅度增长。1-4月完成营业税收1924万元,同比增收646万元,增长50%(其中不动产销售完成764万元,同比增收367万元,增长45%;建筑安装业完成252万元,同比增收140万元,增长125%;金融保险业完成营业税收197万元,同比增收92万元,增长87.6%;交通运输业完成营业税入库8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70万元,增437.5%。);个人所得税完成554万元, 同比增收255万元,比上年增长85.3%;资源税完成56万元,同比增收13万元,增长30%;印花税完成49万元,同比增收9万元,增长22%;土地使用税完成255万元,同比增收125万元,增长102%;城建税完成183万元,同比增收40万元,增长28%;土地增值税完成206万元,同比增收165万元, 增长402.4%;企业所得税完成165万元, 同 -3-
比减收90万元;耕地占用税入库102万元,同比增收32万元,增长46%;契税250万元,同比增收110万元,增长78.6%。
四是非税改革运行稳定,非税收入稳步增长。目前,以“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政府统筹”的非税收入征管新模式已在区直33个财务基础好、征收资金量大的单位实行,通过规范收费项目和标准,完成了财政、执收单位和代收银行联网,增强了收费透明度,提高了征管工作效率,做到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划解国库,1-4月共完成非税收入入库720万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10.2%,比上年同期增加87万元,同比增长13.7%。
五是乡镇理财积极性高,乡镇级财政收入增长迅猛。为充分调动乡镇抓财源的积极性,区委、区政府新出台了《乡镇财政工作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工作重点。同时,对乡镇继续推行“异地办厂,原地受益”的优惠招商政策,鼓励乡镇招商项目向园区集聚,促进园区块状经济的发展,做大乡镇财政“蛋糕”。1-4月份,全区乡镇级财政收入完成4773万元,占任务数的40.9%,比上年同期增收1506万元,增长46%,占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67.2%。
三、存在的问题
1、新增税源的增收不多,国税收入增长缓慢。一是由于企业招工困难,开工不足,加之新办企业还处于初步运行阶段,税收收入还很不稳定,城北工业园20户新办重点税源企业1-4月入库国税仅为124万元;二是创辉钼业公司上年1-4月入库税收115万元,但直去年7月份福利企业政策调整以来,该企业一直处于停产状态。
2、化工、机械行业受宏观形势的影响较大。一是受石油、-4 -
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及环保政策的影响,化工、机械行业增值空间进一步压缩;二是我区化工行业主要生产粉末涂料等上游产品,大多是对外出口,由于美元汇率及出口退税率下降,国内粉末涂料产品出口大幅下降,造成我区化工产品的滞销,1-4月份我区化工产品库存增加,化工企业生产不足,影响了化工行业的税收增长,泰达公司、新力油墨厂分别比上年同期减少入库税收94万元、24万元。
3、税收政策方面。一是新所得税法实施后企业所得税税率由33%下调为25%,1-4月份减收31万元,预计全年将减收企业所得税60万元;二是个人利息所得税税率由20%下调为5%,邮政储蓄利息所得税直去年4月份划归市级征收,1-4月份个人利息所得税同比减收48万元,预计全年将减收个人利息所得税110万元;三是享受残疾人就业的企业增加2户,预计残疾人就业优惠退增值税收240万元。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依法加强财税征管,确保超序时完成财政收入任务。一是强化财税收入目标责任制,分解落实各项财税考核指标,坚持日常财税协调调度机制,完善征管奖惩制度;二是在前期税源普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组织收入调研。对区级60户骨干企业进行分户调研,分析今年企业税源发展情况;召集城北工业园20户新办重点税源企业召开税企座谈会,宣传税收政策及安排落实全年分月税收计划;把乡、镇税收任务分月落实到企业;三是从二季度开始全面实施“所得税分类管理办法”,加强对2007年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检查;完善行业税负差别管理,对低于行业平均税负企业进行纳税评估,不断提高征管绩效;四是继续完善监控型稽 -5-
查机制,加大行业稽查和专项稽查的力度,拓展稽查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发挥稽查的职能作用,实现以查促管、以查促收的目的。完善协税护税网络,实现重点税源动态管理和税源资料的综合利用,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努力做到应收尽收。五是拟定《徽州区非税收入征管考核奖惩办法》,挖掘非税收入增收潜力,加强对零散税的征管,保证财政收入及时足额入库;规范国有土地出让金管理,不断增强政府调控能力。
2、认真区分区乡两级税源,促进区乡财政收入共同增长。一是充分利用税源普查的结果,认真区分区乡两级税源的归属,按照新出台的《乡镇财政工作考核办法》,进一步细化考核内容,切实加大对乡镇财政工作的考核力度,在充分调动乡镇生财积极性的同时,保证区本级收入的稳步增长。二是进一步加大财源建设调研力度,拟定新一轮《乡镇财源建设考核办法》,继续实行“异地办厂,原地纳税”的政策,引导乡镇招商项目向园区集聚,激发乡镇生财、聚财、理财的积极性。
送:市财政局,区委办、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纪委,发改委、经委、审计局,国税局、地税局、人行;各乡镇财政分局(所);各县(区)财政局;
徐德书书记、吉刚副区长。
黄山市徽州区财政局2008年5月16日印发
共印35份
-6 -
第三篇:强化措施 确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财税工作提质保位的要求,今年我县全年地方财政收入目标任务为12540万元,比年初计划10940万元增加1600万元,增长14.63%,若加上地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与省共享15%部分计142万元,实际比年初计划增加1742万元,增长16.13%。比上年相比,今年地方财政收入目标任务比上年实际完成数11353万元,增加了1187万元,加上地税个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上划中央50%(计474万元)和与省共享15%部分(计142万元),实际增加了1803万元,增长15.88%。
元-7月,全县财政总收入已完成7539.6万元,为年初收入任务的59.39%。同口径比上年同期增加1229.2万元,增长19.48%。其中:上划中央“两税”完成1176.9万元,占全年收入任务的67.02%,同比增长34.9%,地方财政收入6362.7万元,占全年收入任务的58.16%,同口径比上年增加924.7万元,增长17%,平均每月完成地方财政收入909万元。上半年,我县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8.3%,比上年同期增长0.7%,计划全年占GDp比重为8%。一般 预算收入中税收比重为29.97%,比上年同期26.03%,增长3.94%。
8-12月,我县地方财政收入按照年初任务要完成4577.3万元,平均每月要完成915.46万元;按市委、市政府提质保位要求,追加我县160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任务,则我县地方财政收入8-12月需完成6177.3万元,再加上地税“两税”上划省15%部分142万元,共需完成6319.3万元,平均每月应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264万元,比1-7月平均完成数909万元,增加355万元。
为了确保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我县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税源分析,结合本县的实际情况,迅速将增加的任务进行了层层分解,细化、量化落实到了各征收部门和收入项目:①煤炭税费据实征收,预计增收600万元;②农村税费改革增加农业税300万元;③烤烟特产税调增附征税,可望增收300万元;④进一步加大“两个置换”、“两个盘活”力度,力争增收450万元,其中企业改制增收400万元,对国土资源实行垄断经营、规范管理,增收50万元;⑤城区税费统征预计可征收80万元;⑥加大企业欠税清缴力度,确保增收80万元。从我县税收构成来看,调整收入目标任务后,今年税收总任务是4622万元,占一般预算收 入的比重为36.86%,比上年增加2%。为了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分配的收入目标任务,县委、县政府决定,从现在起到今年底止,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一切力量在全县开展一次全面的财税征收工作攻坚战,要求各级各部门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突出重点,强化措施,进一步做好以后每个月财税工作,努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完成。
一、加大财税征管力度,确保完成全年财税任务
一是要强化财税工作责任体系。进一步抓好财税任务的分解落实,在认真分析好财税形势和税源结构的基础上,迅速将后段任务层层细化、量化到部门、项目、到个人,櫪并推行县级领导、财税部门和乡镇领导收入包干责任制(表格附后),严格实行“三挂勾”,即将干部职工完成财税任务的情况与工资、补助和评先晋级挂起勾来,真正形成“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压力”的齐抓共管局面。进一步加大督促考核力度,全面实行收入进度按月考核制,定期列出完成任务的时间进度表,切实做到以日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二是要进一步突出征管重点。要突出重点区域的征管。对经济基础较好的,税源相对集中的区域,要纳入重点征管范围,抓好源头控管,做到应收尽收。要突出税源大户的征管,要组织好强有力的征收小组,深入重点企业、单位进行催收,切实加强税源的跟踪监控工作,对有税不交的单位和企业要及时查缴,督促其尽快补缴。对赖税不交,拖欠税款的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除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和罚款外,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要突出重点税种的征管。当前,我县要集中力量打好农业税和烤烟特产税征收攻坚战。今年,根据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全县农业税可实现政策性增收300万元,因此,要准确把握农业税征管政策,明确征收主体,落实征管队伍,确保应收尽收,为明年乃至今后的农业税征收打下良好基础,农业特产税重点要加大烤烟稽查力度,防止烟叶非法外流,有效整治烤烟收购秩序,最大限度地挖掘增收空间,力争全年实现烤烟特产税860万元(含附征部分)。另外要进一步抓好煤炭税费据实征收,强化稽查力度,堵塞“跑、冒、滴、漏”。三是要加大依法治税力度。全面清理各类减免税行为,加大对漏征漏管户的清理力度,消灭征管“死角”和征管“黑户”,严厉打击偷、逃、抗、骗等涉税违法行为,整治征纳秩序。积极强化以季管税、完善税款预储制度,全面落实执法责任追究和征管质量考核制。四是要加强对改制改组企业和乡镇开发区欠税的清缴力度,进一步澄清底子,掌握税基,逐个落实解决办法,逐户制定分期缴款计划,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制手段,力争今年不出新欠,并把陈欠压缩30%以上。并进一步加强有偿资金回收,在严格落实回收责任制的基础上,加大依法清收力度,力争全年回收财政有偿资金200万元。
二、加大财源培植力度,确保财政增收后劲
一是要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按照“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实现一笔财政收入、政府给一笔奖励”的“六个一”机制,建立和完善领导、部门、乡镇项目建设责任制,形成县级领导包干项目落实、部门乡镇包干项目实施、干部职工参与项目建设的齐抓共管格局,确保年初确定的32个重点项目达到预期目标。要全面推行招商引资产业项目建设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将全县所有乡镇和县直单位划分三类,做到定任务、定时间、定奖罚,营造全民招商的强大合力,加快招商引资步伐。要积极重点争取国家内贸局投资扩建珠泉大市场和塘村五金工业市场规划,规划建设好面积4平方公里的坦塘工业园,使之成为嘉禾对外开放的新窗口。二是要积极加快工业化进程。继续实施县属工商企业“两个置换”工作,推进国有四大煤矿股份制改造,盘活国有资产。重点扶持和引导民营企 业向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做大做强煤炭、铸造、五金工具、建材、食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不断提高民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财税贡献率。同时,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充分利用桂嘉高等级公路建设的有力机遇,营造经济“洼地”效应,积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梯级产业转移,跟踪落实好一中联合办学、圣地亚歌集团佛山鞋厂内移等大项目,扩大经济外向度。三是要狠抓“两个盘活”工作,充分挖掘城镇潜在财源,优化资源配置,力争使全年盘活收入达到450万元,其中土地盘活收入达到50万元。充分发挥全县卫生县城的品牌优势,实施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通过对土地一级市场实行高度垄断、集中管理和有序开发,实现国有土地的保值增值。要通过产权置换,拍卖城镇公用基础设施经营权(包括城市道路、桥梁、出租车牌照、城区工交线路、街道路灯箱发布权等),将道路绿化、垃圾清运、户外广告等推向市场,对部分城镇经营权、冠名权进行公开招标,提高国有资产、资源的变现和增值能力,使资产变资金、资源变财源。
三、加大财税改革力度,优化财税运行环境
一是要积极稳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严格把握工作进度,认真抓好农业税计税土地面积和常年产量的到村到户工作,防止“有税无地”和“有地无税”现象的发生。要改革农业税收分享办法,将改革后农业税新增部门全部留归乡镇,并及时把握和处理好改革中出现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充分调动各部门、乡镇和农民的改革积极性,确保税费改革顺利实施,不留隐患,为农业税征收打下良好基础。二是要积极完善个体私营企业税费统征工作。进一步加强部门协调,规范操作程序,加大对各类偷逃税费以及脱征漏管户的清缴和查处力度,实现压量保税,减费增税,规范征纳行为。同时,要在总结城区税费统征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县逐步全面推开,整治经济环境,提高征管效益。三是要尽快出台新的乡镇财政管理制度,建立完善适应农村税费改革的“分税制”乡镇财政体制框架,充分调动乡镇一级培财、聚财、理财积极性,推进乡镇消赤减债工作,提高乡级财政运行质量。
第四篇:强化措施 确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
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4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财税工作提质保位的要求,今年我县全年地方财政收入目标任务为12540万元,比年初计划10940万元增加1600万元,增长14.63%,若加上地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与省共享15%部分计142万元,实际比年初计划增加1742万元,增长16.13%。比上年相比,今年地方财政收入目标任务比上年实际完成数11353万元,增加了1187万元,加上地税个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上划中央50%(计474万元)和与省共享15%部分(计142万元),实际增加了1803万元,增长15.88%。
元-7月,全县财政总收入已完成7539.6万元,为年初收入任务的59.39%。同口径比上年同期增加1229.2万元,增长19.48%。其中:上划中央“两税”完成1176.9万元,占全年收入任务的67.02%,同比增长34.9%,地方财政收入6362.7万元,占全年收入任务的58.16%,同口径比上年增加924.7万元,增长17%,平均每月完成地方财政收入909万元。上半年,我县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8.3%,比上年同期增长0.7%,计划全年占GDp比重为8%。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比重为29.97%,比上年同期26.03%,增长3.94%。
8-12月,我县地方财政收入按照年初任务要完成4577.3万元,平均每月要完成915.46万元;按市委、市政府提质保位要求,追加我县160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任务,则我县地方财政收入8-12月需完成6177.3万元,再加上地税“两税”上划省15%部分142万元,共需完成6319.3万元,平均每月应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264万元,比1-7月平均完成数909万元,增加355万元。
为了确保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我县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税源分析,结合本县的实际情况,迅速将增加的任务进行了层层分解,细化、量化落实到了各征收部门和收入项目:①煤炭税费据实征收,预计增收600万元;②农村税费改革增加农业税300万元;③烤烟特产税调增附征税,可望增收300万元;④进一步加大“两个置换”、“两个盘活”力度,力争增收450万元,其中企业改制增收400万元,对国土资源实行垄断经营、规范管理,增收50万元;⑤城区税费统征预计可征收80万元;⑥加大企业欠税清缴力度,确保增收80万元。从我县税收构成来看,调整收入目标任务后,今年税收总任务是4622万元,占一般预算收 入的比重为36.86%,比上年增加2%。为了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分配的收入目标任务,县委、县政府决定,从现在起到今年底止,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一切力量在全县开展一次全面的财税征收工作攻坚战,要求各级各部门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突出重点,强化措施,进一步做好以后每个月财税工作,努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完成。
一、加大财税征管力度,确保完成全年财税任务
一是要强化财税工作责任体系。进一步抓好财税任务的分解落实,在认真分析好财税形势和税源结构的基础上,迅速将后段任务层层细化、量化到部门、项目、到个人,櫪并推行县级领导、财税部门和乡镇领导收入包干责任制(表格附后),严格实行“三挂勾”,即将干部职工完成财税任务的情况与工资、补助和评先晋级挂起勾来,真正形成“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压力”的齐抓共管局面。进一步加大督促考核力度,全面实行收入进度按月考核制,定期列出完成任务的时间进度表,切实做到以日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二是要进一步突出征管重点。要突出重点区域的征管。对经济基础较好的,税源相对集中的区域,要纳入重点征管范围,抓好源头控管,做到应收尽收。要突出税源大户的征管,要组织好强有力的征收小组,深入重点企业、单位进行催收,切实加强税源的跟踪监控工作,对有税不交的单位和企业要及时查缴,督促其尽快补缴。对赖税不交,拖欠税款的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除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和罚款外,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要突出重点税种的征管。当前,我县要集中力量打好农业税和烤烟特产税征收攻坚战。今年,根据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全县农业税可实现政策性增收300万元,因此,要准确把握农业税征管政策,明确征收主体,落实征管队伍,确保应收尽收,为明年乃至今后的农业税征收打下良好基础,农业特产税重点要加大烤烟稽查力度,防止烟叶非法外流,有效整治烤烟收购秩序,最大限度地挖掘增收空间,力争全年实现烤烟特产税860万元(含附征部分)。另外要进一步抓好煤炭税费据实征收,强化稽查力度,堵塞“跑、冒、滴、漏”。三是要加大依法治税力度。全面清理各类减免税行为,加大对漏征漏管户的清理力度,消灭征管“死角”和征管“黑户”,严厉打击偷、逃、抗、骗等涉税违法行为,整治征纳秩序。积极强化以季管税、完善税款预储制度,全面落实执法责任追究和征管质量考核制。四是要加强对改制改组企业和乡镇开发区欠税的清缴力度,进一步澄清底子,掌握税基,逐个落实解决办法,逐户制定分期缴款计划,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制手段,力争今年不出新欠,并把陈欠压缩30%以上。并进一步加强有偿资金回收,在严格落实回收责任制的基础上,加大依法清收力度,力争全年回收财政有偿资金200万元。
二、加大财源培植力度,确保财政增收后劲
一是要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按照“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实现一笔财政收入、政府给一笔奖励”的“六个一”机制,建立和完善领导、部门、乡镇项目建设责任制,形成县级领导包干项目落实、部门乡镇包干项目实施、干部职工参与项目建设的齐抓共管格局,确保年初确定的32个重点项目达到预期目标。要全面推行招商引资产业项目建设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将全县所有乡镇和县直单位划分三类,做到定任务、定时间、定奖罚,营造全民招商的强大合力,加快招商引资步伐。要积极重点争取国家内贸局投资扩建珠泉大市场和塘村五金工业市场规划,规划建设好面积4平方公里的坦塘工业园,使之成为嘉禾对外开放的新窗口。二是要积极加快工业化进程。继续实施县属工商企业“两个置换”工作,推进国有四大煤矿股份制改造,盘活国有资产。重点扶持和引导民营企 业向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做大做强煤炭、铸造、五金工具、建材、食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不断提高民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财税贡献率。同时,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充分利用桂嘉高等级公路建设的有力机遇,营造经济“洼地”效应,积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梯级产业转移,跟踪落实好一中联合办学、圣地亚歌集团佛山鞋厂内移等大项目,扩大经济外向度。三是要狠抓“两个盘活”工作,充分挖掘城镇潜在财源,优化资源配置,力争使全年盘活收入达到450万元,其中土地盘活收入达到50万元。充分发挥全县卫生县城的品牌优势,实施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通过对土地一级市场实行高度垄断、集中管理和有序开发,实现国有土地的保值增值。要通过产权置换,拍卖城镇公用基础设施经营权(包括城市道路、桥梁、出租车牌照、城区工交线路、街道路灯箱发布权等),将道路绿化、垃圾清运、户外广告等推向市场,对部分城镇经营权、冠名权进行公开招标,提高国有资产、资源的变现和增值能力,使资产变资金、资源变财源。
三、加大财税改革力度,优化财税运行环境
一是要积极稳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严格把握工作进度,认真抓好农业税计税土地面积和常年产量的到村到户工作,防止“有税无地”和“有地无税”现象的发生。要改革农业税收分享办法,将改革后农业(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税新增部门全部留归乡镇,并及时把握和处理好改革中出现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充分调动各部门、乡镇和农民的改革积极性,确保税费改革顺利实施,不留隐患,为农业税征收打下良好基础。二是要积极完善个体私营企业税费统征工作。进一步加强部门协调,规范操作程序,加大对各类偷逃税费以及脱征漏管户的清缴和查处力度,实现压量保税,减费增税,规范征纳行为。同时,要在总结城区税费统征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县逐步全面推开,整治经济环境,提高征管效益。三是要尽快出台新的乡镇财政管理制度,建立完善适应农村税费改革的“分税制”乡镇财政体制框架,充分调动乡镇一级培财、聚财、理财积极性,推进乡镇消赤减债工作,提高乡级财政运行质量。
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4
第五篇: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财政收入表现为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个财政)所取得的货币收入。财政收入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
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G D P 和财政收入同为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指标,两者常常被用来比较。观察历年数据,财政收入增速似乎总是跑在GDP增速前面,财政收入和GDP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
一、构成内容不同
GDP总量中部分不能计入财政收入,如职工薪资和福利、营业盈余和固定资产折旧、农民自产自用收入、自有住房的虚拟服务等;部分财政收入与生产过程无关,按照国民经济核算原则不能计入GDP,主要是个人缴纳的契税、房产税、车船购置税以及部分非税收入。
二、覆盖范围不同
现阶段,关税、海关代征税(含出口退税)和证券交易印花税等少数税种存在跨地区纳税,造成纳税行为和生产经营活动分离。GDP核算则遵循“在地口径”,跨地区缴纳的税收收入应计入生产经营活动发生地的GDP;各地税务部门按照本地实征入库的税款进行统计,不论该部分税收收入是由本地还是外地常住单位缴纳。由此可见,对于开放程度越高的地区,GDP和财政收入的口径差异就会越大。
三、核算周期不同
GDP核算的是当期生产经营活动,半成品以及成品(不论是否销售)都应计入GDP总量。财政收入的差异表现在:其
一、半成品和未售成品并不产生当期税收收入;其
二、由于纳税期限和方式的规定,已售产品纳(退)税环节存在时滞,部分纳(退)税行为可能推迟到下一个核算期。
四、增长不同步
GDP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初次分配所得,其中,国家得到生产税净额、企业得到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个人得到劳动者报酬。国家所得和财政收入有密切相关,但又有根本区别。此外,企业所得主要参考折旧和盈余等指标,个人所得主要参考工资和福利等指标。可见,GDP增长不仅仅和财政收入有关,还和其他要素的增长有关。此外,计入GDP的税收收入和GDP相关程度不一。
营业税和增值税与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相关,与GDP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而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等属于对收入再次分配,不直接计入GDP中,与GDP核算没有直接关系。
五、计算方法不同 首先,GDP是核算数,财政收入是征收入库数;其次,财政收
入增速是现价计算的,而GDP增速则是用可比价格计算的。由于价 格因素的影响,往往会使得财政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作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好坏的经济指标地区GDP与地区财政收入往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两者的发展变化保持较高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地区GDP的大幅增长必然带动财政收入的同比例或高于GDP增幅的增长,反之则会同比例或快于GDP增幅的下降。
财政收入说白了就是税收,税收的加大当然也说明了经济的增长,不过,由于统计口径的影响,财政收入与GDP在统计口径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财政收入中属于国民经济二次分配范围内的收入如所得税和非税收入是不计入GDP核算的。近年来,随着国家税收体系的不断变化,所得税在税收总额中的比重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但这部分收入并不计入GDP。因此,在进行比较时应考虑到这种口径上的差异。
由于企业效益、人民收入水平和房地产价格上涨,适用税率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这些税收相对更快地增长。
话得说回来,如果税收持续增速大于GDP,可能会导致某些行业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打击,发展将会扼制与消极,GDP增幅将会下降。
从财政收入总量的结构来看,税收收入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经济高增长的背景下,财政收入的持续高速增长,特别是税收收入增长持续高于同期GDP增长,成为推动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目前在我国税收当中,占比重最大的是增值税,由于现阶段我国依然依靠投资来拉动经济,这也带来了目前我国财政收入增长比较快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