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羽绒加工产业发展工作汇报

时间:2019-05-15 16:12: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县羽绒加工产业发展工作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县羽绒加工产业发展工作汇报》。

第一篇:全县羽绒加工产业发展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我县羽绒产业领导小组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下,以立足服务产业发展为出发点,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不断拉长产业链条,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羽绒产业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

一是抓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积极抓好善高羽绒制品有限公司这一龙头企业建设,完成了二期工程,投资500万元新建生产车间一座,上五箱级分毛机2台;建成了化验室,购置化验设备一套。今年,该企业已分拣高档羽绒300吨,产水洗羽绒XX吨,实现产值1.3亿元,利税1800万元。

二是抓项目延伸,拉长产业链条。从山东省引进了投资1500万元的百益冷冻食品有限公司,被定为市重点工业项目,又引进了投资1000万元的中阳冷冻食品有限公司。中阳冷冻食品有限公司6月份已建成投产,百益冷冻食品有限公司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安装设备,年底可建成投产。同时,以“公司+农户”的形式,进一步扩大了牛楼、丁河涯、王堂、前范庄4个养殖小区的规模,小区肉鸡存栏量达70万只,年出栏量达到100万只。

三是抓园区建设,形成聚集效应。高码头乡新建成面积200亩的羽绒加工产业集中区,目前已经搞好了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落实了优惠政策,搬迁2家羽绒初加工企业进入集中区,新建了投资80—100万元的羽绒、羽粉加工企业4家。今年以来,高码头乡18家羽绒加工企业已加工各类羽毛2万吨,年产羽绒4000吨,其中水洗绒XX吨,实现年产值3.4亿元,年利税4100万元,从事羽绒收购、加工的人员达到5000余人,已成为华北地区小有名气的羽绒集散地。同时,高码头乡组建了羽绒加工协会,实行信息、技术和资源共享,加强企业间流动资金拆借互补,向打造羽绒加工产业基地迈进了新的步伐。

四是抓技术创新,做大做强企业。位于白衣阁乡的华兴羽绒加工有限公司是从台湾光隆羽绒有限公司引进的大型羽绒加工企业,目前,公司日加工量达60吨(每公斤原料出绒0.15公斤,每天可出绒9000公斤),截止到10月底,公司总产值6000万元,利润600万元。预计年产值达9000万元,年利润900万元,年纳税200多万元。在此基础上,总投资2100万元的华兴公司二期工程破土动工,7月底完成了办公室、化验室、库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新增技术工人32名;投资300多万元,从河北引进水洗一条龙生产设备,包括分毛机、水洗机、甩干机和烘干机,8月份进行了设备安装调试并试产成功。先进的设备大大提高了生产量,二期工程日加工量达40吨,预计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年利润500万元,年纳税120万元。同时,该公司辐射带动了周边地区羽绒加工业和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引导周边近200户农民从事养殖、羽毛收购和加工业,大幅度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县羽绒产业领导小组将继续着眼于“工业立县”战略,着力于羽绒产业发展,抓好重点项目,力促产业升级。目前,高码头乡已与台商达成投资1500万元改造扩建1家羽绒厂的合作意向;白衣阁乡正在加大华兴羽绒加工有限公司二期工程的建设力度,力求规模效益新的提升。

第二篇:蚕桑产业发展工作汇报

精选范文:蚕桑产业发展工作汇报(共2篇)尊敬的刘副市长,各位领导: xx镇党委、政府及全镇各族人民对各位领导莅临我镇检查指导蚕桑产业发展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地感谢。现将xx镇蚕桑产业的发展情况作简要汇报,敬请各位领导予以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2008年,上级规划我镇新植蚕桑11500亩,在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全镇干部群众真抓实干,艰苦奋斗,组织、购进桑苗1155.87万株,截止5月10日已全部移栽结束。

二、主要做法 2008年是我镇蚕桑产业发展任务最为艰巨的一年,主要是因为之前绝大部份山地已种植了蚕桑,今年85%以上的蚕桑都要种植在水田上,而我镇农户“有粮心不慌,无米睡不安”的思想极其突出。鉴于此,我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二是高位推动,强势推进。根据《土地承包法》和《云南省农村工作守则》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不能强行要求农户种植蚕桑,但是,2008年我镇的发展任务重,同时,蚕桑产业的发展也有其特殊性,最主要是防止药害,必须连片种植。镇党委、政府经过反复调研认为,只有产业发展了,绝大多数群众增收致富了,才是最好的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社会也才能和谐,而不能片面地理解以人为本,片面地理解和谐。于是,我镇统一以村“两委”提出规划,通过“一事一议”的形式,确定塘图,连片推进,使想种的群众放心种,犹豫的群众跟着种,困难的群众大家在后推着种。为使工作得到落实,我镇领导班子成员都一一挂村,副主任科员以上在职干部也挂村,每个村都派出工作队员,每个队员都挂到塘图;同时,加大奖惩力度,书记、镇长责任制押金每人4000元,副职(含副主任科员)每人2000元,工作队员每人1000元,完成任务退还押金,同时等额奖励,完不成任务则不退还押金。三是加大扶持提质增效。一方面是小额信贷资金扶持,解决群众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是技术扶持,从种植规范、中耕管理到蚕房建盖等都有辅导员全程指导,如结合多年的种植经验,我镇推行了宽行窄株的种植模式,每亩种植1300—1400株,蚕房标准上,要求新建蚕房都要建地火龙等,以促蚕桑产业迅速提质增效。

三、存在困难的问题

1、群众的产业投入能力低,抵御风险的能力低,阻碍产业的迅速发展;

2、种养技术水平低,影响产业效益的提升;

3、物价、工价上涨幅度较大,种桑养蚕的比较优势不如前些年明显;

4、各级干部敢于为当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负责的信念亟待树立和加强。

四、今后打算

1、积极争取项目扶持,加大对蚕桑产业的投入提升产业效益;

2、创新工作,以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找到激发党员的自豪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着力点;建立充分发挥党领导下的青年、妇女、老协等组织作用的工作机制,形成聚精会神谋发展的氛围;探索新时期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行之有效的路子,为蚕桑产业规模化打下基础;

3、进一步健全细化责任制,在广大基层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强化勇于、敢于为xx经济社会发展负责的信念;

4、发展节水农业,支持工业园区建设;

5、在未来5年,将xx打造成全县依靠农业产业增加群众收入第一镇。

[蚕桑产业发展工作汇报(共2篇)]篇一:蚕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蚕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调研组

2011年10月14日

为全面了解我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找准存在困难和问题,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政策、措施,培养壮大龙头企业,促进蚕桑产业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不断提升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经济板块”,根据县委的安排部署,2011年10月13日至14日,县委办、县委政研室、县蚕桑办和相关单位组成课题调研组,以听取汇报、交流座谈、现场走访等方式深入部分乡镇和企业开展调查研究。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 2008年以来,我县紧紧抓住被列为“云南省蚕茧核心基地县”的战略机遇,严格按照“围绕市场建基地、突出规模抓重点、集中连片上水平、依托龙头带农户、创新技术求突破”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强化科技支撑、提升种养质量,不断巩固提升老桑园,稳步拓展新桑园,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持续推动蚕桑产业健康发展。

(一)蚕桑产业发展情况

2011年,全县累计种植桑园面积****亩,涉及****个乡镇****个村民委员会****个村民小组****户农户;累计新建大蚕房**** —1—

座****平方米,改建大蚕房****座****平方米,新建小蚕房****3座****平方米;累计开展技术培训2*******场次****人次,发放资料121827份;率先实现生产技术“四个100%”,即100%栽植嫁接苗和地膜覆盖,100%实现黑暗袋收蚁,100%实现小蚕共育,100%使用纸板方格蔟具上蔟;预计全年可完成养蚕****张,实现产茧量****吨,实现农业产业****万元。其中分发展情况为: 2008年,全县计划新植面积****亩,产茧量151.5吨;实际完成种植面积11190亩、占计划任务的111.9%,累计养蚕2503张、实现产茧量95.46吨、占计划任务的63.01%,蚕茧综合均价达20.31元/公斤,实现农业产值1****万元。

2009年,全县计划新植面****亩,产茧量267吨;实际完成种植面积25036亩、占计划任务的100.14%,累计养蚕4504张、实现产茧量158吨、占计划任务的58.18%,蚕茧综合均价达20.82元/公斤、比上年增加0.51元/公斤、同比增长2.51%,实现农业产值****万元。

2010年,全县计划新植面积****亩,低改面积****亩,产茧量****吨;实际完成新植桑园****亩、占计划任务的125.27%,完成低产桑园改造****亩、占计划任务的105.3%,累计养蚕9127.66张,实现产茧316.8吨、占计划任务的52.8%,蚕茧综合均价达24.06元/公斤、比上年增加3.24元/公斤、同比增长15.56%,实现农业产值****万元。

2011年,全县计划新植面积****亩,低改面积****亩,产茧 —2—

****吨;实际完成新植桑园面积****亩、占计划任务的99.26%,完成低产桑园改造4038亩、占计划任务的100.95%,预计可100%完成计划产茧任务。截止目前,已完成养蚕12170.66张,收购蚕茧403.13吨,实现农业产值1390.17万元。其中,实现张产茧****公斤,张产值达****元,上茧均价****元/公斤。

(二)龙头企业发展情况

****欣盛恒茧丝有限公司是在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东桑西移”、“浙商入滇”等发展战略背景下,到我县投资开发建设蚕桑基地和丝绸加工业的首家股份制企业,是一家集蚕种繁育、蚕桑生产、蚕茧收烘、茧丝绸加工销售一体化、全县唯一具有鲜茧收购资格的公司。该公司位于****,于2008年7月22日正式注册成立,其前身为2007年11月26日成立的云南保山利根丝绸有限公司驻****办事处,公司注册资本金达200万元,在册股东2人,其中,自然人股东****,现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法人股东为****有限公司。公司下设办公室、质检部、采购部、销售部、财务部和生产技术部,拥有蚕桑基地5.05万亩,职工70人,建成中心茧站1座,占地面积9330.36㎡,建筑面积7500㎡,建成投产自动烘茧设备1套。

该公司自成立以来,不断探索企农“风险共担、利益均占”的利益联结机制,尤其是在鲜茧收购过程中,严格执行“随行就市、优质优价、劣质低价、不打白条”的收购政策,认真与农户签订《蚕茧生产收购合同》,明确蚕茧收购最低保护价为每公斤鲜 —3—

上茧23元,有效保障蚕农的实际利益。2010年,鲜上茧实际收购价为26.20元/公斤;2011年,春茧实际收购价为36元/公斤。

(三)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

按照“重点建设蚕桑核心乡镇、走蚕桑生产专业化道路”的发展原则,2011年,全县共打造****个蚕桑生产核心乡镇,建设****等蚕桑生产重点村28个,成立****酒药蚕桑专业合作社等蚕桑专业合作社6个,建立蚕桑生产记账户28户。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薄弱。我县地势自西北向东南由高渐低,形成山坝南北纵列、高山坝谷相间的地貌状态,山区面积97.05%,境内年平均气温14.9℃,极端最高气温40.4℃,山高坡陡,交通不便,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滞后,大部分桑园都建在坡陡谷深的山地中,生产、灌溉等基础条件较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高优桑园基地建设难度较大。

二是产业矛盾突出。一方面,由于各乡镇产业较多,产业生产时间、生产要素大体趋同,导致产业之间互相争地、争劳力情况现象十分突出。产业规划布局未能较好落实,桑园新植时间与小春种植时间冲突,多数桑园只能向“两荒三边”、山边水尾地块发展,连片种植规划难,种桑不养蚕的农户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由于蚕桑产业一次性投入成本较大,群众普遍难以承受。以2011年为例,农户每新植1亩桑园,当年投入成本大约需700元,而每亩养蚕可产生效益1000元,扣除成本后直接收入仅300元,虽 —4—

然以后的投入成本逐步减少、效益逐年上升,但由于当年的对比效益不明显,群众积极性普遍不高。

三是桑园面积不实。老桑园统计面积与养蚕面积差距较大,养蚕户与种植户不配套,部分地块有效桑株严重不足,所有乡镇都不同程度上出现了挖桑弃管现象。实际调研中发现,全县统计面积43710.8亩,现存有效面积26800.4亩,仅占61.3%;养蚕面积为22268.7亩,占50.9%;低产桑园10103.4亩,占23.1%;不养蚕及毁桑面积面积16910.4亩,占38.7%。

四是桑园管理不到位。部分蚕农对桑园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不重视桑树修剪、肥培和病虫害防治,只求产出、不重管理的现象较为严重,各乡镇都不同程度发生褐斑病,还有部分乡镇发生红蜘蛛病,导致桑园桑树长势差、产叶量低、质量差,影响养蚕量的增长。根据专家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施肥不当,偏施氮肥,少施磷钾肥,以及修剪不及时、枝条过密等管理措施不到位。

五是科技措施不力。部分蚕农的科技意识、质量意识淡薄,技术落实不到位,养蚕批次较密、消毒意识差、重治不重防、消毒不彻底等现象较为普遍,导致蚕的抗病能力较弱、蚕病发生严重,蚕茧产量低、质量差,经济效益不高。公司所聘请的技术人员没有经过专[蚕桑产业发展工作汇报(共2篇)]业化培训,大多是半路出家,培训学习的机会少,技术更新缓慢,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很难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

六是基础建设滞后。由于大蚕房建设一次性投资较大,导致农户投入严重不足,标准化程度较低,普遍缺乏地火龙、对流窗 —5—

下页 余下全文篇二:关于蚕桑茧丝绸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中共宜宾市委宜宾市人民政府

关于蚕桑茧丝绸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多年来,在各级党政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行业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宜宾蚕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区域优势、质量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正在逐步显现,发展势头良好。现将有关情况:

一、我市蚕桑产业发展现状

蚕桑产业一直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重要特色产业,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每年以市政府名义分别召开生产、收购会议,分管市长、各区县分管区县长、农业、农办、经贸、科技、工商、物价、质监、企业负责人及市级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会议,布置生产目标任务,明确蚕茧收购政策。尤其是近年来市上出台了各项政策措施:蚕业发展被列入全市“十二五”发展现代农业的“145”工程建设规划,2011年,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宜宾市10万亩蚕桑循环经济产业带工作方案》,每年配套安排蚕桑发展专项资金,正式启动了高效蚕桑示范基地建设。同时,从2009年以来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每年均出台了蚕业生产考核目标的文件,对各区县政府、市级相关管理部门、茧丝绸龙头企业实行单项目标管理考核。各区县政府尤其是产业重点县如高县、珙县、兴文县等把蚕桑生产发展列入了全县农业工作的重要议程,强化领导,落实措施,根据实际安排一定资金用于生产发展和培

育壮大产业。这些政策有力地推进了我市蚕桑产业的良性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生产稳定发展。2011年,全市发放蚕种35万张,产茧24.76万担,发种产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仍位居全省

投入力度,在产业带公路、水利、人行便道、沼气池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了新的进展,有力地促进了产业带建设,10万亩高效循环蚕桑产业带初步形成,极大的提高了我市蚕桑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水平。

二、我市蚕桑产业发展的规划目标

按照“把蚕桑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带动全市蚕桑茧丝绸产业发展,努力打造蚕业强市”的发展思路,围绕“桑蚕种主产业良性发展、桑蚕茧附产物利用开发和桑园种养殖立体开发”三大循环开发内容;着力于夯实川南茧丝绸原料基地的基础,抓好生丝出口基地建设,全面推进茧丝绸产品综合利用,调整产业结构,推进茧丝绸深加工,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创建知名品牌,拓展市场空间。到十二五末,全市实现年产茧40万担,蚕桑丝绸行业综合产值达35亿元以上;蚕农售茧收入4.5亿元,丝类产品产量1500吨,丝织品产量200万米,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打造20万亩高效循环蚕桑示范基地,其中重点配套完善高县、珙县“10万亩高效循环蚕桑产业带”建设,夯实蚕桑蚕茧生产基础,全面提升蚕茧质量;丝绸工业质、量并举,推进品牌建设;扩展国内外市场,实现外贸内销齐头并进;努力把我市发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桑蚕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示范基地,川南最大的茧丝绸加工、贸易与现代茧丝绸文化交流中心,蚕桑产业整体势力确保川南

全省

拓上做文章,努力实现我市蚕桑产业高效循环可持续发展。

四是抓好龙头壮大。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积极引导企业通过市场调整,实现资源和资产的优化与联合,进一步推进龙头企业集群发展,打造产业“排头兵”。打造企业品牌,拓展国内外市场,促进企业效益提高和产业结构升级。

五是抓好行业管理。坚持行业管理和生产管理紧密结合,依法依规强化蚕种供应和鲜茧收购管理,优化服务。要加强对取得蚕种供应、蚕茧收购资格的持证单位的管理和监督,提高依法从业意识,切实维护好蚕农和企业的合法利益,特别是蚕农的利益。

六是抓好政策扶持。市、县两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蚕桑产业工作的领导,加大管理、考核奖惩和政策支持力度,认真做好产业发展项目包装和争取,用好、用够各级各部门对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集中力量重点推进现代蚕桑产业基地建设。市、区县财政用于扶持产业发展和龙头企业的资金,要继续按照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确保资金渠道、性质、用途不变,突出“两个带动”,有效整合使用,既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又充分调动企业、社会资本投入的积极性。

四、重点建设项目

(一)标准化蚕桑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按照宜宾市蚕桑生产技术规范地方标准,重点落实“栽桑一步成园化,小蚕共育化,大蚕室外省力化,上簇纸板方格簇自动化,消毒防

[蚕桑产业发展工作汇报(共2篇)] 下页 余下全文

第三篇:林业局产业发展工作汇报

我局是1987年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农村林业改革试验区,1998年被黑龙江省政府确定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示范示区。享有企业主管部门和省、市的特惠政策。沐浴着改革的春风,这些年苇河林业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新建职工住宅楼拔地而起 宽阔的水泥马路主街道两侧鲜花锦簇、绿树成荫。林业局主要以木材的采伐为主业,但近年来由于森林的大

面积减少,现以多种经营为主。主要是以国有经济为主体,集体经济为辅助,个体、私营经济、中外合资经济、港澳台经济及其它经济为补充。它即有生产经营单位,又有社会服务,同时兼容文教、卫生、公检法等事业单位。是一家以木材采运、木材加工、营林生产为主营,基本建设、农副业为附营的多种经营形式的国家二级工业企业。现就我局产业规划建设做以下汇报:

一、林区产业发展基本情况介绍

(一)基本情况

1、木材生产

木材生产是苇河林业局主导产业,伴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而逐渐退位,木材采伐量逐年减少,由1997年的16.7万立方米减产到现在8.8万立方米,减产幅度47.3%。苇河林业局下设10家林场,现合理定产为8.8万立方米,从业人员1,185人。实现销售收入7346万元,平均售价861.63元。苇河林业局林相属复层异令林,树种以阔叶为主,主要有色木、水曲柳、柞木、桦木等。产生的主要产品有直接使用的原木、特级原木、加工原木、胶合板用原木等优质木材。苇河林业局是森工总局木材主要生产地之一,建局以来为国家提供1254.2万立方米的木材,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2、营林生产

苇河林业局施业区总面积191,417公顷,有林地面积162,604公顷,疏林地面积6,026公顷,灌木林地面积30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3,666公顷,苗圃98公顷,无林地677公顷,非林业用地18,316公顷。森林覆被率为85.0%。

自1958年开始人工更新造林,年均实际造林面积3.2万亩,年均保存面积2.1万亩。森林抚育3.9万亩,育苗面积400亩,产苗量约3,000万株。其中:可供上山成苗600万株。森林抚育总面积192万亩次;总产苗量达3.01亿株,森林病虫害防治总面积达到1,686,236亩次。现有国家级林木良种繁育基地一处,经营总面积2,458亩,母树经营面积7,479亩。2006年从业人员1,233人,实现产值1,188万元,更新造林6,023亩,森林抚育1.3万亩,育苗生产250亩,森林病虫害防治8.1万亩。现有部级标准化苗圃一处,省级二处,换床苗圃六处,其中:国家级无检疫对象苗圃二处。三站(病防站、气象站、种子站)基础建设完善。

3、多种经营

我局多种经营单位29个,有“三资、个体私营”等不同形势为主体的,形成了种植业、养殖业、林副业、加工业、运输业、商饮服务业等多种经营产业。从业人员11,801人,固定资产投入4,000万元,现有耕地面积是106,608亩,主要产品:有大豆、水稻、玉米、药材、食用菌、养牛、养禽、石材、山副产品等。2006年全局多种经营产值完成26,300万元,实现利润3,084万元,从事多种经营人员年平均收入10,312元,在全局十个林场中,有5个林场产值超2千万元,有4个林场产值超1千万元。产值占居了苇河林业局经济的半壁江山。

4、林产工业

苇河林业局林产工业现有人造板厂、木材加工厂、电工层压木、龙森木业四个厂家,固定资产投资9,626万元,共有职工873人。主要产品:有胶合板、纤维板、画板、锯材、电工层压木等。龙森木业公司已实行承包经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林业工业企业发展滞后。2006年全局实现林产工业总产值5,015(含集体产值)万元,利润亏损95.7万元。完成纤维板6,500吨,胶合板800立米,画板300立米,木材加工完成2,646立米,电工层压木完成700吨。

5、旅游产业

苇河林业局具有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几年来建成了八里湾国家森林公园、龙凤源旅游区、种子园漂流等景区。累计投资982万元,从业人员85人,占地面积为4.1万公顷。到目前为止已接待客人数累计为11.6万人次,旅游收入累计为556.4万元,2006年接待游客2.87万人次,旅游收入187.3万元,发展前景良好。

(二)取得的成就和经验

1、取得的成就

苇河林业局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的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加强领导、深化改革、强化措施、“五大”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森林资源保护卓有成效

“十五

”期初苇河林业局有计划的调减了木材产量,比“九五”期少采24.6万立方米,少消耗森林资源37.7万立方米,活立木总蓄积1,160万立方米,期末增加到1,249万立方米,五年间净增长89万立方米,有林地公顷蓄积也由期初的67.6立方米上升到期末的72.7立方米,用材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蓄积由期初的占总蓄积的14.4%上升到期末的20.7%。森林覆被率由84.95%提高到85%,提高0.05个百分点。实现了森林资源年生产量大于年消耗量。森林资源稳步增长。

(2)营林事业发展效果显著

继续坚持以营林为基础的林业建设方针,加大森林资源培育和管护力度,有林地面积持续增加,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来,开展了公益林建设,实行了森林分类经营,停止了对禁伐区森林资源的采伐,严格实行了“三总量”控制,杜绝了超限额采伐的现象。大力加强了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工作,严厉打击了乱砍滥伐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积极进行了清理被占林地工作,实行退耕还林。到2006年更新造林保存面积1,040,598亩,比2000年958,040亩,增加了82,558亩。

(3)林产工业稳步发展

面对市场疲软,机制不活、资金短缺、设备老化、工艺落后、人才匮乏、管理不善的困境,我局及时调整了产业发展思路,进行了体制改革,进行一步深化了股份、租赁、委托、承包等多种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盘活了闲置的厂房、设备等优良资产,努力生产适销对路的林工产品,使林产工业绝处逢生,我局林产工业的厂家基本上扭亏为盈,取得了明显效果,(4)多种经营发展迅猛

在巩固好农业产业同时,依托林区多种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接续产业,初步建成了六大基地。

----地栽木耳基地形成规模。2006年全局地栽木耳达到5,777万袋,产量达到1,938吨,创产值7,590万元,纯收入3,947万元。

----平贝基地稳步发展。全局平贝基地达到3,933亩,产量达到800吨,产值实现1,239万元,纯收入完成495万元,----建成朝阳奶牛养殖公司。现存栏澳大利亚奶牛229头,母犊37头,和尚志蒙牛乳业集团签订了供货合同,发展前景较好。

----建立五味仔基地。到2006年建成五味基地共560亩,三年后预计可生产五味仔60吨,可实现产值321万元。

---建立野生药材,山野菜保护生产基地。总面积58,335公顷,其中野生药材335公顷,山野菜58,000公顷。

----建立粮豆种植基地,全局粮豆达到71,317亩,产量18,128吨。

(5)生态旅游初具规模

建成了以八里湾国家森林公园为主,及龙凤源漂流,种子园生态观光有等一批旅游项目,到目前为止累计已接待游客11.6万人次,旅游收入累计为556.4万元年,森林旅游已经成为我局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

2、成功经验及做法

(1)始终把资源培育、保护和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确保森林资源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2)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林区产业建设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3)始终坚持政策引导,利益驱动,吸引和调动林区职工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增加产业发展的活力。

(4)依靠各级党政领导才能,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林业建设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5)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产业再造和结构调整,实现生态效益和企业经济的协调发展。

(6)我局不仅存在较多的历史遗留问题,而且还面临体制转换和快速发展的双重任务,因而,在部署工作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发展这个题,把维护林区职工稳定摆在重要的位置,千方百计做好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工作,化解矛盾,平息事端,保证林区产业顺利发展。

(三)存在问题

1、可采森林资源枯竭问题。目前我局有30%以上的林场已无林可采,可采资源蓄积已不足64万立米,可采资源枯竭、木材采伐断档已成定局。现木材生产产量8.8万立米,其中人工林2万立米,由于天然林可采资源枯竭,划定的商品林区内已没有过熟和成熟天然林,现在采伐的几乎都是采自中龄林、幼龄林,严重的削弱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能力。一方面我局森林资源不足,别一方面,森林资源利用率低,两方面方因素制约了我局基础产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制约以资源为主导产业的发展,基础产业成为我局发展的瓶颈。

2、企业的规模小、科技含量低、产品缺乏竟争力。目前的林产工业厂家传统的初级产品较多,只是简单的粗加工形成了林产工业产品,科技含量较低,而切林产工产厂家规模较小,精深加工产品少,没形成集团优势和规模效益。多种经营虽然有所发展,但缺少拳头产品,缺少龙头企业,缺乏产业化、规模化。当今我们面对着国内国外两大市场,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导致林产工业产业素质低下。

3、非林非木及替代产业发展滞后。由于木材生产、营林生产等传统产业经营观念的影响,非林非木及替代产业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林区的多种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在产业调整中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至造成以旅游、林区综合服务等产业发展体系严重滞后。

4、科技进步水平低,企业创新能力弱。从业人员的素质偏低,我局从事林业各尖专门人才仅占职工总数的12.3%,远低于其他行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对新技术、新设备和利用程度差,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产业科技投入小,尚未形成长期有效的科技投入机制。

5、管理体制落后,产业发展的机制不健全。林业产业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不适合市场经济的新形势,现在的企业,政企不分,企业经营自主权不足,尚未建立起具有完全意义的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投入小,企业包袱沉重,技术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不够。财政、信贷倾斜力度普遍不够,发展资金严重不足已成为产业发展中非常突出的问题。

二、产业发展的意义及有利条件。

(一)产业发展的意义

1、加快林区产业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林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是为林区长远发展奠基,为子孙后代造福的明智之举。林区产业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我们的产业的产品科技含量还比较低,经济效益仍然赖于原木资源,资源利用率还不高,加快林区产业发展,对科学建设现代化林业体系具有更大的意义。

2、加快林区产业发展,是增强林区经济,实现林区全面振兴的心然选择。我局木材产量大幅度下调,计划到2010年将调减到8万立米,如果调减到位,我局木材生产这一产业的地位就会动摇,主财源将会大大减少,如果我们不加快林区的产业发展,不尽快把各类加工产业壮大起来,把各种基地建设起来,我局的经济实力只能是严重萎缩,路子越走越窄。面对产量调减和森林资源减少的不利因素,必须是未雨绸缪,抓紧利用现有的资源和财力优势,尽快把替代产业发展起来,努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培育和充分的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

3、加快林区产业发展,是构建和诣林区,实现富民强企的必然途径。建设新林区,构建和诣社会,实现富民强企,产业发展是前提,是基础。没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小康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和诣社会就难以构建。只有林区产业的快速发展,才能有条件、有能力搞好林区各项社会事业的建设,才能不断提高林区职工的生活水平。目前,职工收入还比较低,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然途径,就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产业快速发展,把林地和土地资源的潜力挖掘出来,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林木、林副产品基地建设和精深加工以及森林旅游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壮大,不断扩大职工就业,提高职工收入,以产业发展促进富民强企。

(二)有利条件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中国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最近省委十届二次全会以加快我省新型工业化进程为主题,出台了《关于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决定》。全国林业产业大会对建设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进行了全面部署,国家7部委联合出台制定了《林业产业政策要点》。党中央、国务院曾经出台了《关于林业发展决定》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规划》的战略部署。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林区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我们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统领,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尽快取得林区产业发展的新成效。

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对林产品的社会需求日益增长,刺激产品与服务的价格上升,从而为生产者提供更大的利润空间,促进林业产业必须快速健康的发展,为市场提供更多的、优质的林产品和综合服务,满足社会对林业产业的要求,给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

第四篇:蚕桑产业发展工作汇报

尊敬的刘副市长,各位领导:

xx镇党委、政府及全镇各族人民对各位领导莅临我镇检查指导蚕桑产业发展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地感谢。现将xx镇蚕桑产业的发展情况作简要汇报,敬请各位领导予以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2008年,上级规划我镇新植蚕桑11500亩,在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全镇干部群众真抓实干,艰苦奋斗,组织、购进桑苗1155.87万株,截止5月10日已全部移栽结束。

二、主要做法

2008年是我镇蚕桑产业发展任务最为艰巨的一年,主要是因为之前绝大部份山地已种植了蚕桑,今年85%以上的蚕桑都要种植在水田上,而我镇农户“有粮心不慌,无米睡不安”的思想极其突出。鉴于此,我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二是高位推动,强势推进。根据《土地承包法》和《云南省农村工作守则》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不能强行要求农户种植蚕桑,但是,2008年我镇的发展任务重,同时,蚕桑产业的发展也有其特殊性,最主要是防止药害,必须连片种植。镇党委、政府经过反复调研认为,只有产业发展了,绝大多数群众增收致富了,才是最好的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社会也才能和谐,而不能片面地理解以人为本,片面地理解和谐。于是,我镇统一以村“两委”提出规划,通过“一事一议”的形式,确定塘图,连片推进,使想种的群众放心种,犹豫的群众跟着种,困难的群众大家在后推着种。为使工作得到落实,我镇领导班子成员都一一挂村,副主任科员以上在职干部也挂村,每个村都派出工作队员,每个队员都挂到塘图;同时,加大奖惩力度,书记、镇长责任制押金每人4000元,副职(含副主任科员)每人2000元,工作队员每人1000元,完成任务退还押金,同时等额奖励,完不成任务则不退还押金。

三是加大扶持提质增效。一方面是小额信贷资金扶持,解决群众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是技术扶持,从种植规范、中耕管理到蚕房建盖等都有辅导员全程指导,如结合多年的种植经验,我镇推行了宽行窄株的种植模式,每亩种植1300—1400株,蚕房标准上,要求新建蚕房都要建地火龙等,以促蚕桑产业迅速提质增效。

三、存在困难的问题

1、群众的产业投入能力低,抵御风险的能力低,阻碍产业的迅速发展;

2、种养技术水平低,影响产业效益的提升;

3、物价、工价上涨幅度较大,种桑养蚕的比较优势不如前些年明显;

4、各级干部敢于为当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负责的信念亟待树立和加强。

四、今后打算

1、积极争取项目扶持,加大对蚕桑产业的投入提升产业效益;

2、创新工作,以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找到激发党员的自豪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着力点;建立充分发挥党领导下的青年、妇女、老协等组织作用的工作机制,形成聚精会神谋发展的氛围;探索新时期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行之有效的路子,为蚕桑产业规模化打下基础;

3、进一步健全细化责任制,在广大基层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强化勇于、敢于为xx经济社会发展负责的信念;

4、发展节水农业,支持工业园区建设;

5、在未来5年,将xx打造成全县依靠农业产业增加群众收入第一镇。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第五篇:甘薯加工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甘薯加工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雷文华,廖菊英,梁天明,何胜生

(福建省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 龙岩 364000)

摘要:介绍了甘薯全粉的加工前景,并对甘薯全粉的生产工艺和应用作了综述。关键词:甘薯全粉;加工工艺;综合应用

LeiWenhua, LiaoJuying, Liang Tianming, He Shengshe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Long yan City in Fujian Province , Longyan 364000 , China)

Abstract:The proocessing prospect of sweet potato powders were introduced;produc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powders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sweet potato powder;proocessing technology; utilization

甘薯是一种适应性强易栽培、高产稳产、营养丰富的农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家,在中国粮食作物中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居第四位。由于鲜甘薯水分含量高,不便运输,长时间贮藏保鲜困难较大,且贮藏过程中养分消耗较大,病害损失严重。因此,研制开发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甘薯全粉深加工工艺,使其贮藏方便,并延长贮藏时间,且这种甘薯全粉能广泛用来做馒头、花卷、面包、糕点、馅料等的配料。甘薯全粉的开发,是生产甘薯系列加工产品的新途径,对甘薯增值、减少环境污染及增加农民收入有重要意义。

1甘薯全粉加工前景

1.1甘薯全粉的概念

甘薯全粉是甘薯脱水制品中的一种。以新鲜甘薯为原料,经挑选清洗、去皮、切片、护色、热烫、冷却、烘干、粉碎等工艺过程而得的细颗粒状、或粉末状产品统称为甘薯全粉。甘薯全粉不是甘薯淀粉,主要区别在于甘薯全粉是新鲜甘薯的脱水制品,它保持了甘薯果肉的色泽、风味,包含了新鲜甘薯中除薯皮以外的全部干物质,如淀粉、蛋白质、脂肪、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由于加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持了甘薯细胞颗粒的完好性,复水后的甘薯全粉呈新鲜甘薯蒸熟后捣成的泥状,并具有新鲜甘薯的营养、风味和口感。而甘薯淀粉仅是甘薯中的淀粉,其它营养元素含量极低或不含,因此甘薯淀粉不具有甘薯所特有的营养、风味和口感。甘薯淀粉对甘薯的利用率不到20%,在淀粉提取过程中,蛋白质、矿物质、作者简介 雷文华(1972-),女,福建人,农经师,研究方向:甘薯育种及加工研究

粘蛋白、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全部损失掉了,而甘薯全粉基本上保留甘薯的全部营养,食用方便,易于消化吸收。

1.2甘薯全粉开发的必要性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家,栽培面积近6.67×10hm,占世界的65.4%,总产近

1.2亿t,占世界的85.9%。随着我国人口不断增加,农产品需求不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资源愈显不足,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我国面临着粮食需求的压力巨大,粮食供求将处于紧平衡状态。甘薯投入少,产出多,单位面积可食用的干物质居各种作物之首;甘薯抗灾力强、耐旱、耐瘠薄,丘陵山区也能种植,在作物较难生长的地方,甘薯也能获得较好的收成;甘薯营养丰富,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属“准完全食品”。随着人们对甘薯认识的提高,甘薯在我国食物结构中将会占有更大的份额。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甘薯在保障国家粮食

安全和能源安全的作用日益凸显。甘薯不仅有种植面积大、增产潜力大的优势而且转化利用效率高。许多专家认为:甘薯是21世纪最理想的食物之一,同时甘薯也是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原料之一。

目前我国甘薯加工产品主要是薯脯产品及淀粉产品,工艺老化,产品单一,已不能适应

市场的多样化需求。而且,我市甘薯加工企业还存在由于鲜薯保质期短而导致加工时间短(4个月)致使生产高成本以及家庭手工作坊状态、加工设备简陋、自动化、标准化生产程度低、产品质量的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这些已严重地影响了加工企业的发展和农民种植甘薯的积极性。特别是在中国广大的甘薯产区规模最大、最容易形成甘薯加工产业化的加工方式是利用鲜甘薯提取淀粉,或是以淀粉(甘薯)为原料生产各种食品。但目前甘薯加工提取淀粉过程中,薯渣含量高达lO%一14%。多年来,这些薯渣一直未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除部分薯渣作饲料外,大部分作废料弃掉,资源浪费极大,造成主产品成本高,经济效益低,困扰着加工企业的发展,同时又造成环境污染。因此,随着“甘薯热”的不断升温及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理性化认识,甘薯全粉的开发势在必行。

1.3甘薯全粉开发优势

由于新鲜甘薯储藏期短,大部分品种储藏十几天后就开始腐烂,而甘薯全粉在常温下能

安全储藏18个月。由于甘薯全粉具有新鲜甘薯的营养、风味和口感,以及良好的复水还原和再加工性能,因此大规模采用甘薯全粉的形式来保存甘薯,可为食品加工业提供原料,有效地回避甘薯原料供应的季节性对生产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避免因储存甘薯时产生的霉变、腐烂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采用甘薯全粉为原料生产甘薯食品,就像采用大米、面粉、7

2油脂等原料生产其它食品一样,完全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安排原料的采购和贮存,为企业生产提供更灵活的空间。甘薯加工成全粉,用水少,无废料,其产品用途广,不仅延长了甘薯的利用期,而且增加了甘薯的附加值。在甘薯全粉生产过程中产生很少量的薯皮,这部分薯皮可作为家畜的饲料,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排放的废水中仅含有少量的沙尘、淀粉,经沉淀后即可排放或用于农田灌溉。生产甘薯全粉与生产淀粉相比,排污总量可以忽略不计,减少排污,保护周边环境,因此,甘薯全粉厂的建设,对于形成区域性订单式甘薯种植、加工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化调整具有积极的意义。

2甘薯全粉的用途和应用

甘薯全粉是甘薯块茎经脱水后分散的单个细胞的产物,这种产品因细胞壁是完整的,细

胞内的物质没有流失,产品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其原有的营养物质,且产品也因细胞破碎率低,物理特性得到改善,故可获得良好的商品性,如低的粘度、扩展大的分散性、均衡的复水性。由于产品的物理特性有本质的改善,甘薯全粉的用途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食品种类。可以说,目前的甘薯加工食品几乎都可以采用甘薯全粉作为原料来加工生产。几乎马铃薯全粉能加工出来的花色品种,甘薯全粉同样也可以加工出来,可用做面包、馒头、膨化食品、汤料、冲服剂等制品的原辅料,在方便食品、冷冻食品、调理食品的加工制造中有广泛的应用。甘薯全粉既可以制成即食食品直接食用,也可以作为其它食品的添加成分,以改善食品的营养价值。甘薯全粉加入一定辅料,如葛根、大米、马铃薯等生产出来的产品,用热水冲调,可制成美味可口营养丰富的即食糊;加以辅料进行油炸,可得到油炸甜食;与米渣蛋白质或其它辅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进行挤压膨化,可制成蛋白质含量较高,其它营养成分丰富,易消化、易吸收、具有良好口感和色泽的膨化食品。

3甘薯全粉的制取

4.1甘薯全粉品种的选择

要根据甘薯全粉的不同用途来选用不同的甘薯品种。加工全粉的甘薯要求水分含量中

等,薯块大小均匀,薯皮光滑,如岩薯5号、龙薯1号、济薯18等。

4.2 工艺流程

红薯→挑选→清洗→去皮→护色→刨丝→烫漂→冷却→烘干→粉碎→包装→成品。

4.3操作要点4、3、1原料选择

原料收购装运过程做到通风透气,产地到加工运输时间掌握在10t内。原料要求新鲜良好,薯块大小均匀、光滑,无病虫害、无霉烂发芽现象。原料运输途中必须用编织袋包装,尽量避免原料在装袋、运输过程中出现破皮现象。

4.3.2去皮

用清水洗净甘薯表面泥沙,用削皮刀去除甘薯两端,削去表面薯皮,挖除表面根眼。

4.3.3护色

将已去皮的红薯立即放入配置好的1‰柠檬酸溶液中进行护色20min,护色液漫过甘薯即可。

4.3.4刨丝

将护色好的甘薯人工刨丝或送入刨丝机中进行刨丝,厚度1~2mm之间。

4.3.5烫漂

刨丝后的甘薯放入约95℃的温水中烫漂2~3min。

4.3.6冷却

烫漂后立即放入冷水中冷却。

4.3.7烘干

将冷却后甘薯丝或片放入烤房干燥,烘制水分含量小于8%以下。烤房烘干条件选择为70℃~75℃干燥10h,中间翻动2次;干燥容器选择为细孔钢盘;

4.3.8粉碎

将烘干后的红薯片或红薯丝放入多用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细度为80-100目。

4.3.9称量、包装

在全自动包装机上将混合好的配料进行定量包装。包装箱要符合食品包装要求,用胶带

封口,注明产品名称,净重,规格,生产厂家代号,生产日期。包装时所用的一切器具均应编号,使用前后要清点,以防装入成品箱内。为防止塑料袋破损,包装时切勿捶打纸箱。5小结与讨论

综上所述,甘薯全粉有着广泛的用途,原料供应有保障,因此作为一种新产品,甘薯

全粉产品可用来做馒头、花卷、面包、糕点、薯酱、甘薯面馅料等的配料,也可作为饮料直接冲调。甘薯全粉较大程度地保留了甘薯原有的生物活性物质与全部营养成分,口感细腻、爽滑,易消化吸收,具有纯正的甘薯香味。加工成粉状,水分含量少,便于运输储存。这对开发我国甘薯资源,促进特色甘薯综合利用产业化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虹,张超凡,黄光荣,刘士寻,甘薯全粉的加工与应用湖南农业科学2006(05)

[2].张立明,王庆美,王荫墀.甘薯的主要营养成分和保健作用[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3(07):44

[3] 冯凤琴,刘东红,叶立扬.甘薯全粉加工及其挤压膨化食品特性的分析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l,17(3):99一102.

[4] 王丽娟,王琴,温其标.甘薯全质微粉的研究与开发进展 [J]食品工业科技2008(09):21~23

[5]程坷伟,许时,王璋.甘薯中功能性成分的研究进展.食品科技,2003(6):92~93

[6]周玲.甘薯与保健.中国食物与营养,1998(5):47~48

下载全县羽绒加工产业发展工作汇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县羽绒加工产业发展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铜仁市渔业产业发展工作汇报

    铜仁市渔业产业发展工作汇报 尊敬的向东书记、各位领导: 非常感谢你们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关心我们渔业产业,现就全市渔业发展我简要汇报如下: 一、渔业发展现状 铜仁市宜渔水面......

    蚕桑产业发展工作汇报[精选]

    蚕桑产业发展工作汇报 尊敬的刘副市长,各位领导: xx镇党委、政府及全镇各族人民对各位领导莅临我镇检查指导蚕桑产业发展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地感谢。现将xx镇蚕桑产业的......

    建阳油茶产业发展工作汇报

    建阳油茶产业发展工作汇报 建阳市财政局 (2010年8月1日) 建阳油茶产业在国家、省、市等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结合发展油茶产业政策,建阳油茶由低产、低效、少面积种植逐步走......

    猕猴桃产业发展工作汇报材料

    镇位于嘉陵江、白龙江、清江三江交汇处,距广元市中心仅29公里,北与利州区盘龙镇、宝轮镇接壤,西连剑阁县剑门关国家级旅游风景区,是蜀道精品旅游线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镇辖8个......

    中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调研工作汇报

    ××医药产业的优势在中药,发展的潜力在中药,发展的希望也在中药。××××年全市规模企业医药工业总产值20.7亿元,利税2.17亿元,中药企业产值总量、利税均占全市医药工业产业......

    中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调研工作汇报

    中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调研工作汇报 医药产业的优势在中药,发展的潜力在中药,发展的希望也在中药。××××年全市规模企业医药工业总产值亿元,利税亿元,中药企业产值总量、利......

    黄金及首饰加工产业集群发展调研

    品牌缺失、高产低值、设计水平低、产品营销创新不足——四大问题制约黄金珠宝加工业发展 相比于国际金价的波动以及黄金储量等客观因素对黄金珠宝加工业发展的制约来说,品牌......

    齐齐哈尔马铃薯产业全链条快发展

    齐齐哈尔马铃薯产业全链条快发展 2015年,齐齐哈尔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80万亩,经初步测产,马铃薯总产量将超过410万吨。齐齐哈尔市委书记韩冬炎介绍,从2011年起,全市按照省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