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洞管理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工业情况(推荐)

时间:2019-05-15 16:04: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金洞管理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工业情况(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金洞管理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工业情况(推荐)》。

第一篇:金洞管理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工业情况(推荐)

金洞管理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工业情况汇报

永州市金洞管理区

(2010年10月)

去年全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会议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抓住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把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新型工业化作为加快发展,富民强区的战略举措来抓,全区上下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强化工业支撑作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内联外引,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政府办事效率,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工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区工业经济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现将我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新型工业化经济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去年10月以来我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工业的基本情况

去年10月以来,我区紧紧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经济工作指导方针,充分依托金洞资源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努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产业承接载体平台建设稳步推进。为进一步优化我区承接产业转移载体平台,提高对沿海产业转移吸付能力。一是科学规划了金洞工业园区建设。根据金洞实际情况,我区规划了以龙潜凼、黄家台为主体延伸至油榨铺村公路两旁宽建一个400米宽,长7公里的小型工业园区,将其作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带动金洞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要阵地和平台,逐步承接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突出金洞资源特色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企业。目前已投入资金1600多万元,修建了园区公路,逐步推进了“五通一平”建设。二是全力打造通畅公路建设。请示市委、市政府同意把金洞至新田、祁阳出口公路纳入到永州市国家公路网“十二五”整体规划,打造金洞快速交通网络。该公路全长50公里,总投资近4亿元,预计2011年建成通车。

(二)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工作有条不紊展开。今年,区领导亲自

1带队参加了省市安排的系列招商活动,通过以酒会、专题招商会的形式,大力宣传我们金洞的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和政策措施,提高了金洞的知名度。通过参加“粤洽周”“世博会”“乌洽会”招商推介会和其他招商形式,接洽联络老板、客商20多个,签约合同项目3个,总投资11200万元,签订意向投资协议项目1个,总投资6000万元。在参加省市安排招商活动的同时,我区还组建了招商小分队,以金洞的对接产业为重点,远赴上海、浙江、广东、北京等地,开展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敲门招商,广泛联络客商,承接项目。

(三)承接产业转移项目落地成效显著。去年10月以来,在我区落地的产业转移工业企业4家,签约投资额达11680万元,新建标准厂房3071平方米,创造就业岗位300多个,其中安排返乡农民工100多人,已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000多万元。其中金鑫指接材料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由浙江舟山客商投资,引进先进木材加工生产线,主要生产椽子、细木工板等建筑装饰材料,自投产以来,已实现销售收入1800余万元;金洞砂质高岭土开发建设项目。投资方为广东省清远市众鑫矿业有限公司,项目位于金洞管理区晒北滩瑶族乡小茗洞村境内,项目总投资为3200万元人民币,占地面积57亩,厂址位于金洞镇马蹄口村,占地面积4870平方米。项目现已建设标准化厂房一栋,投产后年产砂质高岭土15万吨,实现总产值2300万元,利税400多万元,预计今年10月底投产。

二、今年前三季度工业经济形势分析

三季度全区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总体看好,实现工业总产值701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2%,工业经济稳步增长。

(一)工业企业数量增多。自我区确立了以项目带动工业发展战略以来,加大了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认真开发包装招商项目,积极开展对外招商,来我区投资兴业的客商络绎不绝。目前,我区5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从去年的32家增加到今年的35家。随着我区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的加大,工业企业数量将逐渐增加,特别是规模工业企业将有质的飞跃。今年将有金鑫指接材料和砂质高岭土选矿厂2个工业企业达到规模企业标准。

(二)工业投资持续增加。今年,我区续建重点工业项目4个,新开工建设重点工业项目1个,计划总投资1.85亿元,截止9月份,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5.2%。一是晒北滩电站。按照项目建设规划,今年将完成投入9000万元,目前已投入5000万元,电站大坝主体工程和厂房已完成,今年4月已正式发电营运。二是石鼓源中药饮片种植基地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3亿元,1-9月份已投入1300万元,已建设中药材生产基地5010亩。三是石材开发项目。投入1500万元新建1500平方米采石场,扩建了石材生产线。

(三)工业企业生产形势上扬。1-9月份全区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形势整体上扬,其中电力企业发电8368.25万度,实现工业产值2426.7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8%,治炼工业实现产值1790.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2%,竹木加工行业实现销售额1944.6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5%。全区工业经济实现了生产与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工业经济总产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066.47万元,同比增长12%。

(四)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围绕管理区党委、管委提出的“生态立区、产业强区、科教兴区,开放活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我区重点发展林产加工业、水电业、旅游业、矿产业四大产业,并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措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提升经济的市场化程度。目前,林产加工业、水电业、矿产业三大工业产业已占全区工业经济总量的80%以上,其中水电业已形式成规模集群效益,全区有各类大小水力发电站20多个,总装机容量达10万千瓦。林产工业已引进木材精深加工生产线2条,年加工木材能力达10万立方米,年节能降耗140多万度,逐步由单纯的竹木生产向木材深加工甚至更上游产业链延伸,建立了金洞木材精深加工基地。矿产业也由最初石材开采,发展到如今石材、砂质高岭土、锡钞矿等多种矿产资源开采精深加工产业。

三、下阶段工作打算和举措

我区的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工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富民强区”目标还有很大差距,给本地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还不明显,在今后的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中,要抓住国家“保增长、扩内

需”政策利好的机遇期,实现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新突破。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1.以珠三角、长三角为重点,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一是要

努力创新招商方式,追求实实在在的效果,将大型招商活动与小型化、多元化、经常化招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中介代理机构信息广泛、渠道较多的优势,注重抓紧做好前期客商邀请、项目推介和小分队上门招商工作,确保招商工作取得实效。要努力包装开发一批优质的招商项目,进行重点推介,争取能洽谈成一批项目,联络好一批客商;二是要抓好领导招商引资台账,完善考核机制,按照“主要领导一人一年抓一个大项目,一个班子一年抓一批项目”的要求,对主要领导干部招商引资项目建立台账;三是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的同时,认真落实签约项目的履约工作,对签约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个责任领导,一个服务小组”。

2.加快园区建设,推进产业转移承载体平台建设。加快工业园

区水、电、路、通讯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功能完善、设备配套,机制灵活、特色鲜明的金洞工业园区,给加工贸易企业以好的发展平台,使之成为我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沿海加工贸易转移的重要基地。计划“十二五”期间投入2000万元,全面完成园区“五通一平”工作,引进年产值1000万元的工业企业2家,加工贸易企业1家。

3.完善公路网建设,发展现代物流。我区要加快城乡公路网络

建设,完善区内公路网。明年拟投入全区主干公路建设资金4亿元,全面贯通金洞至祁阳、金洞至新田主干公路,优化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工业硬环境。要依托紧邻衡桂高速优势,力争在近几年内启动建设好金洞管理区物流中心,全面提升市场功能,拓宽布局空间,完善工业园区交通、仓储堆场、后勤服务等物流设施建设,构建物流集散体系,方便加工贸易企业的产品和设备能快速进出。

影响企业的发展,我们要乘党中央、国务院改革开放、中部崛起和省委、省政府“先行先试”东风,切实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一是要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出台的支持企业发展政策措施,不折不扣把党的优惠政策送到千家万户企业手中;二是要坚决打击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各有关职能部门和执法人员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积极主动为企业服务好,导好,不得伸手对企业“索、拿、卡、要”或变向谋取不正当利益。三是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教育本地主本单位的干部职工和群众,严格遵纪守法,不得向企业强买强卖,寻衅兹事,扰乱经济发展环境,破坏企业发展秩序。在金洞真正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第二篇:重庆市工业承接产业转移基本情况

重庆市工业承接产业转移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首先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会,实现了经济跨越发展,进入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拓展阶段,现有部分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日趋明显。2000年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产业转移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转移的重点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对资源和能源依赖较强的上游产业转移势头较猛;二是来源地相对集中,大多来自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预计今后一段时期,这种转移的趋势还会继续加强,并呈现新的特点:①产业转移的层次会逐步提高,产业转移的重点将由劳动密集型逐步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②产业转移从最初的单个产业向产业整体性转移转变,产业转移的领域将更宽,范围更大;③产业转移从政府的主导作用向企业主导作用转变,企业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强;④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不仅仅是面向中西部,还面向国外(如东南亚地区),更会面向本区域欠发达地区,因此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面临更大的挑战;⑤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型产业转移更注重承接地的技术、人才和研发能力等综合优势与基础设施、体制条件等。

一、重庆市工业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挑战和机遇

(一)基本情况

2008年,重庆市引进工业项目1109个,实际利用内外资371亿,同比增长85%。从2003年至今,全市累计引进内资项目3300多个,累计实际利用内资964亿元;累计引进外资585个,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7.8亿美元。重庆市除成功引进美国福特、TRW、英国BP,日本本田、五十铃等世界500强企业外,在承接国内产业转移中成功引进了格力、美的、海尔、长虹、中集、徐州重工、中船重工、双钱轮胎等一大批国内知名企业。通过引进和培育,全市工业初步形成了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材料工业、石油天然气化工、电子信息、能源和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6+1”支柱产业。

(二)工作措施

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中,重庆市主要采取了以下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产业引导,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为加快推进重庆市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强产业引导,重庆市近年来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定》、《重庆市工业生产力布局调整规划》、《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产业定位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定》等政策,合理引导产业布局。同时,积极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从完善制定招商引资相关优惠政策、打造招商平台、建立工业招商网站、完善招商项目库、强化招商服务等环节入手加大工作力度。

二是积极开展大型招商引资活动。2008年重庆市成功组织开展了东部五省经贸活动,与上海、浙江、广东、江苏等省市签订了91个合作项目,项目涉及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冶金建材、轻纺食品、地产、物流等领域。同时,组织开展了浙商投资重庆经贸活动,签署了《全面促进渝浙经贸合作框架协议》,就承接浙江产业转移、推动两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企业跨区域合作等方面达成共识。

三是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平台。为积极承接东部加工贸易转移,引导工业企业向特色工业园区集中,重庆市着力打造了一批产业集聚度高、特色鲜明、规模效益显著的特色工业园。目前,全市有经原国家发改委审核设立的工业园区有31个。2008年重庆市确定并授牌16个区县作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要求市级有关部门加大协调筹资力度,帮助16个区县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

四是着力抓好重点领域项目招商。围绕重庆汽车摩托车、化工医药、装备制造、材料工业、电子信息、劳动密集型产业等重点产业,通过采取产业链招商、延伸产业链等方式,加大项目包装策划力度,每年滚动推进一批重点招商项目。目前,上海双钱集团重庆250万条汽车轮胎生产项目、东方希望集团20万吨醋酸项目、上海新格再生铝、硅铝合金项目,浙江瑞标集团汽摩零部件江津基地项目、龙胜涪陵轧辊项目,安徽海螺集团10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项目,江苏大全年产1800吨多晶硅二期项目,福建福耀浮法玻璃项目,深圳力合数字产业园项目、天安

数码项目等重大招商项目或已投产,或进展顺利。

(三)机遇和挑战

当前,重庆工业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以下优势:

一是中央把保工业放在扩内需促增长的重要位置,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工业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国家支持工业发展的力度前所未有。特别是“十大产业振兴和调整规划”的出台,将为重庆工业的振兴和结构调整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二是《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的出台,从国家层面为重庆赋予新的历史使命,成为建设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纲领性文件,为重庆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三是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工业发展。重庆工业拥有直辖市体制优势、综合服务功能强大、产业基础雄厚、要素综合成本较低、金融匹配能力强大、劳动力资源丰富等优势。四是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要求和趋势还在增强,重庆工业化高速发展的趋势没有变。

同时,重庆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面临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和自身的基础不足等条件制约。从外部竞争看,我国东部地区很多产业已经向江西、安徽及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等地进行了转移。从自身基础分析,重庆市承接产业转移仍存在诸如对外开放水平落后东部地区、对产业转移工作缺乏战略谋划、产业上下游协作综合配套能力优势不突出、物流成本较高等不足。

二、重庆工业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思路和工作措施

(一)基本思路

重庆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思路是,围绕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文件精神,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为指针,围绕建设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大力实施内陆开放型战略,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抓住当前国外发达国家(地区)和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次转移的有利时机,按照发展壮大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石油天然气化工、材料工业、电子信息、能源和综合轻纺“6+1”产业基地的要求,夯实招商基础工作,密切关注国家重大产业布局变化,加大工业招商引资力度,积极、稳妥、有序地承接国家重大产业布局转移。

(二)工作措施

1.明确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

汽车摩托车行业:围绕把重庆建设成为中国汽车名城和摩托车之都的目标,坚持自主开发和技术引进相结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乘用车重点开发生产小排量轿车、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环保型新能源汽车,积极引进燃料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技术;商用车重点发展大马力柴油发动机、汽车上装,岩商用车、大中型客车,以及厢式冷冻车等改装车;摩托车重点支持摩托车供应链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开发适销对路的农用摩托车,积极研发生产大排量高档摩托车和发动机,推动摩托车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转变;汽摩零部件重点发展发动机管理系统、自动变速器、汽车制动系统、动力电池及控制器、电机及控制器、汽车传感器、电喷装置、电控油泵、仪表板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提高本地配套率,建设面向全球供货的零部件生产基地。

装备制造业:围绕建设中国现代装备制造高地的目标,继续做大做强内燃机及通用汽油机、仪器仪表、环保设备、输变电设备、机床等6个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风电装备、轨道交通装备、重型铸锻件、特种船舶、齿轮箱、核电辅助配套装备、制冷装备等7个新兴产业。重点推进完善风电装备、轨道交通装备、重型铸锻件、特种船舶、齿轮箱、内燃机、输变电、核电辅助装备等8个产业链。

天然气石油化工产业:围绕建设长江上游的综合化工基地、国内最大的天然气化工研发生产基地的目标,以长寿、涪陵、万州三大化工基地和若干精细化工集中区为载体,重点培育天然气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3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推进完善MDI及化工新材料、乙炔、氢氰酸、甲醇醋酸及醇醚燃料、光气及精细化工、甲醇制烯烃、合成氨高浓度化肥、氯碱、合成橡胶轮胎、煤化工等10条产业链。

材料工业:围绕将重庆建成中国铝加工之都、镁合金产业应用基地、长江上游绿色建材产品基地的目标,重点推进完善铝工业、钢铁工业、铜镁硅有色金属、锰及铁合金、水泥及制品、玻璃及玻璃纤维制品等6条产业链。

电子信息产业:围绕将重庆建设成为西部领先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目标,以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和北部新区为主要载体,主动承接台湾等地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着力建设国家军民两用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国家低成本信息终端产业基地、国家汽车电子产业基地和国家嵌入式软件基地等四个“国家特色产业基地”。重点推进完善电脑制造、软件及信息服务业、集成电路、信息家电、新一代移动通信、光伏及LED、汽车电子等应用电子产品、新型显示器件等8个产业链。能源工业:加快能源工业发展,优化能源结构。重点推进电力生产供应、天然气采输、煤炭生产加工等3个产业链。

轻纺劳动密集型产业:围绕将重庆打造成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家电、造纸、制鞋基地和西部服装之都的目标,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轻纺产业转移。重点推进完善家电、造纸及纸制品、制鞋、烟草、酒类饮料、调味食品、纺织丝绸、服装等8个产业链。2.努力扩大招商引资,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重庆市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等优势,实施扩大内陆开放战略,积极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以大开放促大发展。一是实施四大招商战略(资源招商、市场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全方位挖掘招商潜力,推动重庆市招商引资工作上一个新台阶。二是围绕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提高招商引资的效率。三是抓好跨国公司引资工作。以重庆经贸洽谈会等重大招商活动为平台,力争2010年入驻全市的世界500强企业总数达200家。四是加强后续服务工作。坚持诚信招商,在注重引进项目的同时,还要做好跟踪和服务,保证项目按期竣工投产。五是按产业化链条,围绕龙头产业积极推进上下游配套项目的招商工作,重点推进汽车电子、石化项目、芯片、硅晶片或非硅薄膜太阳能光伏产业、玻纤产业链等重大项目。六是积极发展服务贸易,主动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和加工贸易的转移。

3.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按照全市“一圈两翼”新格局,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一是探索创新特色园区多元共建和异地投资利益分享的新机制,打破块块束缚,优势互补,推进两翼园区建设;二是加快16个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园区的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项目建设;三是围绕重庆市着力打造千亿级、百亿级特色工业园区,抓紧制定相关发展规划,出台扶持政策,培育扶持园区做大做强,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四是启动三峡库区生态移民工业园建设,在园区土地利用评价的基础上做好拓展扩区工作;五是加快推进园区标准厂房项目建设。

第三篇:县政府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方案

一、总体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为三年翻一番,五年翻两番。按照“突破大项目主攻开发区,立足高品位建设旅游城”的要求,到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20亿元,确保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领先全市平均水平,力争挤进沿江第一方阵,进入全省一类县,努力把青阳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有色金属材料基地、全国

重要的非金属材料基地、省内重要的机械加工基地、国内知名的旅游接待基地。

二、主要工作重点

(一)加快推进空间布局。

我县位于《规划》“一轴双核两翼”的一轴上,属于三大组团“铜池枞产业组团”(建设世界级有色金属产业基地),承接集中区建设有很大布局空间。在加强现有经济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扩容升级的基础上,确定从县城沿103省道和318国道呈y型空间布局,在丁桥沿103省道至新河老山一线规划建设12.18平方公里的有色金属产业承接集中区,在木镇沿318国道至乔木规划建设10平方公里的非金属材料产业承接集中区,整体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总面积达到55平方公里。规划建设3个2平方公里的特色产业“园中园”。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新开辟一条青阳童埠至铜陵的通道,以更加便利的交通优势吸引承接产业转移。

(二)加快推进产业规划。

我县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就是工业主攻三大产业,重点打造四大板块。

国内知名的有色金属材料基地:规划近期发展目标产值为30-50亿元,中远期目标达到50-100亿元。现有规上企业7户,产值9.89亿元,已形成10-20亿元产能。主要产品有铜杆、数据线、铅合金等。目前重点发展企业有鼎胜矿业、大九华铜业、九华金润、九华铜材、金邦铜业、金阳电器、金田通讯等。

全国重要的非金属材料基地:规划近期发展目标产值为30-50亿元,中远期目标为50-100亿元。现有规上企业43户,总产值11.66亿元,已形成10-20亿元产能,其中采选业36户,产值8.86亿元,非金属矿制品业7户,产值2.8亿元。主要产品:方解石120万吨、方解石粉145万吨、白云石406万吨、轻烧白云石9.5万吨、氧化钙67万吨、石灰石122万吨。目前重点发展企业有:皖南矿业(方解石)、英格瓷颜料(方解石粉)、宝宏矿业(白云石)、兴国矿业(轻烧白云石)、恒基钙业(氧化钙)、元进来龙矿业(石灰石)等。

省内重要的机械加工基地:规划近期发展目标产值为30-50亿元,中远期目标为50-100亿元。现有规上企业16户,产值10.34亿元。主要产品有阀门、水泵、矿山机械、农机具、叉车和汽车配件等。目前重点发展企业有:方兴实业公司、天平机械公司、马东机械公司、铮递阀门、昌利锻造、富莱茵汽配、华瑞汽配等。

国内知名的旅游接待基地:旅游服务业是青阳富民重要产业之一,旅游服务业收入为22.8亿元。近期发展目标为实现营业收入30-50亿元,中远期目标为50-100亿元。目前重点建设项目为:九华国际养生园、九华旅游工艺品展示中心、龙泉胜境旅游景区、星级宾馆、新型物流业等。

下步承接产业的重点就是一方面继续引进大企业、大集团,进行产品上下游配套和延伸,形成产业链;一方面发挥现有企业转型升级,扩规改造,进一步提高现有企业的经济实力,重点打造有色金属加工、非金属深加工、装备制造业三大百亿产业集群。

(三)加快推进园区建设。

根据我县产业现有基础和规划布局,重点建设以下产业承接平台,包括青阳经济开发区、产业承接集中区、园中园、乡镇工业集中区等共计55平方公里。

1、安徽省青阳经济开发区扩区建设。在现有“一主两辅”园区基础上规划扩建,总建设规划面积达到26.84平方公里,其中主园区15.24平方公里,木镇、新河园区11.6平方公里,主要承接非金属材料、机械制造、有色金属加工等产业。

2、规划建设青阳有色金属加工产业承接集中区。在邻近铜陵市的丁桥和新河老山新选择规划建设青阳有色金属加工产业承接集中区,规划建设面积12.18平方公里,主要承接铜材加工产业链企业、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和机械设备制造业。

3、规划建设三个特色园中园。在青阳经济开发区通过招商引资规划建设特色园中园。

一是在青阳经济开发区东河园规划建设2平方公里宁波园,重点承接汽车配件项目,现已有富莱茵汽配、日隆机械等企业入园。

二是在青阳经济开发区木镇园规划建设2平方公里铸造产业园,利用产业园平台,重点引进制造业企业。

三是在青阳经济开发区新河园规划建设2平方公里紧固件产业园,主要承接紧固件(标准件)等加工制造企业。

4、其他乡镇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工业集中区,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四)加快

推进招商引资。

一是突出产业和“园中园”招商。围绕规划的支柱产业和重点板块,把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配套能力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方向,广泛开展招商宣传推介活动,充分利用青阳资源、产业、区位等优势,着力引进产业关联的大项目、大企业,培育壮大产业龙头,形成特色产业链。专门制定承接产业转移和“园中园”招商优惠政策,“园中园”建设

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可以政企共建、政商共建、政建企用、企业自建等多种方式。

二是突出以商招商。围绕县内企业扩规转型,有针对性地对接国内大企业大集团,主动加强股份合作,实现强强联合、弱强联合,促进现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同时,充分发挥企业招商主体的作用,以商招商,以商带商。

三是突出领导一线招商。充分发挥县级领导专职招商工作队优势,进一步加强招商工作站建设,以更大的力度在江浙沪有重点的招商,创新招商方式,围绕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园区招商,以资源换产业,项目配资源。积极开展网上招商,发展代理招商,实行重奖招商,广泛开辟招商渠道。

四是突出央企招商。继续加强央企对接,在已完成20亿签约任务的基础上,跟踪做好金田通信与中国联通集团合作的数据线缆、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北京有色设计研究总院和鼎胜钨钼矿的合作、中国铸造协会合作的年产20万吨生铁铸造和镁产业链建设等项目,力争在央企招商合作上取得新突破。同时,全力抓好项目争取工作,紧盯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变化,围绕重点投资方向,尽快在城镇建设、社会事业、交通、水利、节能减排等领域,谋划编报一批带动性强的适合对路的项目,提高项目的获批成功率。

三、加强政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

1、品牌环境。充分发挥青阳作为“安徽省首届文明县城、科学发展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安徽省平安县、安徽省双拥模范县、全国绿化先进县和最佳投资环境县及浙商最佳投资城市”的品牌效益,打造一流的产业承接环境。

2、政策环境。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关于支撑示范区建设的政策,建立健全财政支持、税收支持、金融促进、要素支持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3、人文环境。加强政务和法制建设,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

4、交通环境。不断加强我县国道、省道和县乡公路道路建设,完善对接长三角的交通体系,以更加完善的交通优势吸引产业转移。

第四篇:承接产业转移祝酒辞

尊敬的方区长、杨常委,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各位朋友: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在美丽的山城重庆,成功举办了渠县承接重庆产业转移座谈会。在此,我谨代表中共渠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和148万渠县人民,向出席晚宴的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和各位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

这次座谈会,为我们搭建了交流沟通、开放合作的平台,必将加快渠县融入重庆、依托重庆、借力重庆的发展步伐。必将有效地推动重庆产业转移进驻渠县。为此,县委、县政府在这里举行晚宴,欢迎大家!感谢大家!

真诚地邀请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各位朋友,多到渠县参观考察、携手合作、投资兴业,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

最后,我提议,让我们共同举杯:为座谈会的圆满成功,为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各位朋友的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事业鸿发,干杯!

第五篇: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基地

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基地,推进园区跨越发展

——明光工业园区发展调研报告

阚乃成吴家德

近年来,明光市委、市政府作出了“举全市之力建设工业园区”的战略决策,全市上下迅速掀起工业园区建设热潮,工业园区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目前已初具规模。特别是2010年以来,园区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机遇,把园区建设大跨越作为园区建设和发展的落脚点,扎扎实实开展各项工作,园区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好势头。

一、“十一五”工作总结

2006-2010年,是工业园区建设和快速发展的五年,伴随着一批重大项目、亿元项目、高新技术项目的竞相入园,一期10平方公里的建设任务已完成,扩园开发正在全面展开,工业园区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按照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工业园区管委会严格按照“完善一期,建设二期,开拓三期”园区发展思路,倒排工期,分解任务,明确责任,提升园区载体功能,园区建设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经济呈现“量效”双增,各项指标均望完成随着园区建设的快速发展,工业园区各项经济指标大幅递增。2008年,园区完成工业产值5.6亿元,同比增长95.8%;实现税收3615万元,同比增长160%。2009年,完成工业产值11.2亿元,同比增长96.4%;实现税收6030万元,同比增长66.8%。2010年,1-9月份完成工业产值14.22亿元,同比增长106%;实现销售收入13.86亿元,同比增长128%;实现税收7100万元,同比增长75%;出口创汇5773万元,同比增长10%。投产企业效益均好于去年同期。2009全市纳税额前30家单位中,园区企业有14家,其中三友电子公司2009年纳税1616万元,成为明光市纳税大户。2010年园区将坚决完成年初制定的“四个翻番”目标任务。目前园区企业安排就业6000多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同步提升。

(二)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园区面貌日新月异。

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不断加强。在十一五期间,园区基础设施累计投入近7亿元,在完成体育路、洪武路、柳湾路、灵迹路、嘉山路、明珠路等田字型道路框架的基础上,加快实施灵迹路向池河、中宁路向化肥厂、建材大市场向灵迹路延伸工程建设,拉开园区西部框架;加快实施体育路和明珠路向外环延伸建设,拉开园区东部框架,东中西连成一体,建成 “七纵四横” ”道路网20公里,绿化、1亮化、水电、管网工程同步配套;东西2个排涝站、污水提升泵站、固废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同时修建了2个排涝站、1个污水提升泵站、1个固废处理中心、1个加气站、1个110KV变电所等配套设施,全部实现“七通一平”,保证了入园企业建设生产需要。

(三)政策落实到位,软环境建设日臻成熟。

近年来,明光工业园区注重政务环境、商务环境建设,不断提高为外来投资者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并把园区作为明光服务的窗口,全力亲商、助商、安商,完善修订了《企业入园管理试行办法》,园区管理工作开始走上了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在项目入驻上,市政府成立项目入驻审批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地审批项目入驻。在入驻项目服务上,坚持一个项目引入,一位领导牵头,一个班子服务,一套机制保障。在建章立制上,进一步理顺办事程序,减少环节、简化程序、压缩时限,再造办事流程。园区管委会实行了工作人员联系企业制度,定期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协调解决企业生产建设中的矛盾问题,及时为企业提供服务。定期召开园区形势分析汇报会,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同时建立健全企业服务和管理档案,便于开展服务。

(四)园区面积倍增,总体建设进展顺利。

2009年以来,按照“完善一期、建设二期、规划三期”,注重抓好园区的建设规划和产业规划,科学规划、集约用地,园区发展进一步提速。园区一期建成4平方公里,二期建成后已达到10平方公里,今年将跨过高速建设新扩区,完成2个平方公里的“五通一平”,园区面积将达到12平方公里以上,较2008年扩大3倍。

(五)招商引资显现成效,入园项目突破百家。

截止目前入园项目116家,比2009年底新增59家,2010年半年入园企业总数超过前6年之和,企业入园的态势强劲,势头迅猛。116家中,建成投产43家,在建44家,29家正在做入园前期准备工作。项目单体投资超亿元的项目26个,已经投产的有5家(明光三友电子、滁州润海甜叶菊高科、安徽榄菊、浩淼消防科技、屹州铜业),在建的有11家(高盛科技材料、丰亿电子、盛辉电器、安徽暨阳新型建材、龙利得包装、茶叶瓜子机械设备、华帅农业科技、正点科技、裕盛金属材料、万超工贸、汉龙工贸)。投产的规模企业中,总投资8个亿的安徽榄菊一期蚊香生产线已经进入生产阶段,二期洗洁精项目主体工程将于2011年3月份完工投产,三期汽雾剂项目正在规划设计中。明光义乌工业园签约项目45家,其中:在建25家,另有10多家项目拟到新扩区选址建设。

(六)稳步推进园区建设,产业集聚雏形初现。

2009年以来,明光工业园区牢牢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黄金机遇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努力把明光打造成长三角及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承接基地”的总体思路,立足“科技型、外向型、生态型”的发展定位,通过不懈努力,园区初步形成了以永言水产、润海甜叶菊、桂花面粉、鸿远油脂、恋尚你食品等为主导的食品饮料产业;以浩淼消防、三友电子、华信电子、众力铸造、瑞丰五金为主导的机械电子产业;以甚泰服装、希安琦玩具、天梭纺织、莱莉服装、陆玖纺织、甲青制服、卡乐诗服饰、光华制衣、安徽喜洋洋儿童用品等为主导的服装玩具产业;以瑞尔非金属材料、华慧微晶铸石、安徽高盛材料、丰亿电子为主导的新型材料产业;以明美矿物、弘宇硅砂为主导的矿产加工产业;以榄菊日化、金庄生物科技为主导的家用日化产业等六大支柱主导产业。同时,坚持以项目带动产业发展,完善产业配套,培育产业集群。目前,园区的聚集效应、规模效应和品牌示范效应逐步凸现。

(七)全面落实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节能减排工作布署,狠抓节能减排工作:

1、指导科技企业制定节能降耗计划,落实节能工作措施;

2、着力研究开发和引进节能减排技术,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生产节能产品,提高生产效益;

3、制定科学的调度计划,维持企业生产,保证节能减排措施落实。

三、明光市工业园区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园区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产业不聚集,产业化布局有待于进一步调整;

2、部分企业厂区内未填满布实,有些企业投资强度未能达到协议要求;

3、在建企业进展不快,未能按序时进度推进;

4、用地指标紧张等因素的影响,项目不能及时落地;

5、企业招工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部分企业难能满负荷达产达效。

三、明光工业园区在建设工作中的主要措施

(一)科学规划,夯实建设基础

为夯实园区建设基础,按照“适度超前、梯度推进”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开展了园区规划工作。

1、编制园区新扩区总体规划。积极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机遇,合理确定园区未来5—10年的开发建设范围及开发建设时序。力争到2015年,园区面积达到40平方公里,2020年达到60平方公里。

2、编制专项建设规划。在编制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园区道路、管网、通讯、仓储物流、公共交通、政府公共服务设施、园区教育文化及其它生活服务配套设施等专项建设规划,促进园区规划与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协调发展。

3、编制功能分区规划。统筹考虑产业布局、项目落点,突出产业特色,注重功能分区,编制分区规划,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园、产业转移承接园、农产品精深加工园、矿产品精深加工园。

(二)改善环境,完善园区功能

1、强化企业服务管理。把软环境建设作为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的切入点,着力打造创业最宽松、社会最文明、人居最安全和低交易成本、低生产成本、低行政成本、低社会成本的“三最四低”发展环境,努力建立主动服务不推诿、协调服务不扯皮、高效服务不拖拉、廉洁服务不设卡的高效、快捷服务体系。在项目入驻上,成立项目入驻审批领导小组,定期审批项目入驻。在入驻项目服务上,坚持一个项目引入,一位领导牵头,一个班子服务,一套机制保障。在建章立制上,进一步理顺办事程序,进一步减少环节、简化程序、压缩时限,再造办事流程。园区管委会实行了工作人员联系企业制度,定期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时为企业提供服务;定期召开经营形势分析汇报会,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同时,建立由组织、纪检等部门组成的重点项目协调督查组,主要对重点项目引资额、建设序时进度、投资强度等进行跟踪督查,促使项目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

2、做好项目用地保障。为保证入园项目能按时供地、按时开工,按照“统一规划、分期收储、统一供地、分片开发、滚动发展”的原则,通过财政投入、银行贷款、社会融资等方式筹措资金滚动收储项目建设用地,提高熟地供应能力。

3、加快园区基础建设。围绕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五通一平”的基本要求,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通过财政投入、争取上级支持等多种渠道广泛筹措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形成开发框架,提升配套水平,增强承载功能,确保企业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

(三)培育特色,打造产业集群

围绕明光市委、市政府“努力把明光打造成长三角及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承接基地”的总体思路,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以工业园区为载体,集中力量发展食品饮料、日用化工、机械电子、新型材料、矿产加工、服装玩具六大主导产业,逐步配套、延伸链条。通过不懈努力,园区初步形成了以永言水产、润海甜叶菊、桂花面粉、鸿远油脂、恋尚你食品等为主导的食品饮料产业;以榄菊日化、金庄生物科技为主导的家用日化产业;以浩淼消防、三友电子、华信电子、众力铸造、瑞丰五金为主导的机械电子产业;以瑞尔非金属材料、华慧微晶铸石、安徽高盛材料、丰亿电子为主导的新型材料产业;以明美矿物、弘宇硅砂为主导的矿产加工产业;以甚泰服装、希安琦玩具、天梭纺织、莱莉服装、陆玖纺织、甲青制服、卡乐诗服饰、光华制衣、安徽喜洋洋儿童用品等为主导的服装玩具产业。同时,坚持以项目带动产业发展,完善产业配套,培育产业集群,园区的聚集效应、规模效应和品牌示范效应逐步凸现。2010年1-8月,园区实现工业产值10.63亿元,同比增长81%,实现销售产值9.24亿元,同比增长80%,实现税收4800万元,同比增长31%,出口创汇5072万元,同比增长10%。

(四)全力招商,推进项目建设

园区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园区开发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围绕“依托资源引龙头,依托龙头引配套”的思路,面向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地区招商引资,围绕入园重大产业项目和优势企业,有针对性地引进关联项目和关联产业,鼓励和支持企业完善自我配套,拓展上下游产业链。同时,积极探索“合作共建”“飞地经济”的共建新模式,推动区域联动发展,实现双赢。经过努力,已成功建成“明光义乌工业园”。现已签约浙江义乌项目45家,协议总投资30多亿元人民币,已入驻项目30家,其中开工建设23家,另有7家正在做规划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近期,还将有一批浙江金华地区客商前来明光工业园区新扩区考察、洽谈。在全力招商引资的同时,园区狠抓项目推进,加快园区发展。严格执行大项目建设“四个一”推进机制,围绕合同履约率、资金到帐率、项目开工率、竣工投产率,全面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完善市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制度,着力破解土地、资金、用工等方面的要素制约,及时解决项目推进难题,促进项目早落户、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积极推行在建项目挂图作战,倒排工期,明确建设工期、质量标准,强化项目责任。深入推进园区项目建设旬调度工作,由市委主要领导每10天对园区的项目建设工作进行一次调度点评。加强效能督查,确保项目实施能快则快,尽快形成新的增长点。

(五)扩区增容,拓展发展空间

坚持大思路谋划、大手笔运作,加快工业园区扩区增容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力拓展发展空间。跨过宁洛高速开辟工业园区新扩区,在目前园区10平方公里的基础上,到2015年,园区新增面积30平方公里,达到40平方公里;2020年园区再新增面积20平方公里,达到60平方公里。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的原则,着力完善园区新扩区的配套功能,增强产业承载能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底前,新扩区将完成3平方公里的征地拆迁任务,道路、供电、供水、燃气、电信等配套工程形成雏形,年底要有20多个项目选址。

在明光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明光工业园区制定了“十二五”规划,为园区发展描绘了美好蓝图。我们相信,在国家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的政策鼓舞下,明光工业园区抢抓机遇,立足实际,超前谋划,一定会实现超常发展、跨越式发展。

陈主任你好:2010年底,我们对明光工业园区进行了一

些调研,形成了这篇报告。由于时间仓促,报告可能不

太成熟,敬请指正。这篇报告在明光市调研报告评比中

获二等奖。

吴家德

2011年3月10日

下载金洞管理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工业情况(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金洞管理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工业情况(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承接产业转移讲话(大全)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在这万物回春、生机盎然的美好时节,我们欢聚在美丽的皖江之滨,共同迎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银企对接会的隆重召开。首先,我受......

    杭州承接产业转移信息

    东至县承接(浙江)产业转移招商推介会在杭州成功举行 东至县发改委 2010年9月1日 8月29日,东至县承接(浙江)产业转移招商推介会在浙江省杭州市百合花酒店会议厅隆重举行。县四......

    金洞管理区2012年重点项目总结

    金洞管理区2012年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总结 (金洞管理区发改委2012-12-15)今年以来,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项目建设年”活动为载体,按照建设“环阳明......

    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

    附件 《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 若干政策(试行)》的申报办法 根据《关于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合政„2011‟51号),制定本申报办法。......

    承接产业转移的税收政策研究

    承接产业转移的税收政策研究 ———xx市承接产业转移地方税收政策实证分析 产业转移是指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虽然近期的金融危机和世界......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县典型材料

    大胆先行先试 全力承接对接 打造湘粤对接第一城产业转移首选地 宜章县是全省首批10个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试点县之一。2010年,我县继续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科学跨越、富......

    广西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广西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摘要:文章从产业转移现象、规律、模式和趋势等方面论述了对产业转移规律性的认识,分析了我国产业转移的成功经验,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成效、做......

    承接产业转移若干思考建议

    经过多年努力,**已经站在“千亿”门坎前。今年国家批准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给我省沿江城市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