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体局十一五规划总结

时间:2019-05-15 16:06: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教体局十一五规划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教体局十一五规划总结》。

第一篇:文教体局十一五规划总结

文教体局十一五规划总结

十一五以来,文教体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调整教育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入手,坚持教育创新的指导思想,以关注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为出发点,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我县营造了良好的教育氛围和环境,使全县的教育工作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

一、“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绩

(一)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升办学品位

十一五期间,我县教育总投入为5.7亿元,其中,投资1.92亿元用于学校建设和图书仪器等购置,大力实施“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办学条件全面提高,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学校文化建设异彩纷呈、各具特色。

1、学校建设成效显著。新建扩建学校133所,新建扩建校舍80806平方米,维修改造校舍15800平方米,撤并学校46所。其中,投资3700万元新建了富康小学、横城小学、李庄小学、南豆公小学、大郭庄小学、大金山小学和后长巷小学;县政府拿出1700万元改变了二中的公办民助形式,实现完全国有;多方筹集资金1800余万元新建幼儿园15所,改扩建幼儿园55所,装备幼儿园器材100余套;争取上级资金1800余万元建起了职校实训厂房和校企联办实训基地,安装了空调,配齐了专用教室及教学设备;投资1500万元对67所学校校舍进行了彻底改造维修;投资1200余万元将向阳小学、四中、南街小学、南散湖小学危楼和危旧校舍全部拆除建起了高标准教学楼;一中迁址新建工作前期已投入资金500余万元;投资500万元在18所学校增建专用教室5800平米;投资436万元在原西阳寺小学教学楼基础上又配套建成集教学楼、实验楼、教师办公楼、学生宿舍楼为一体的现代化农村寄宿制完全小学;投资400万元用于全县中小学取暖工程改造;投资223万元在李家疃中学原址建起了标准化教学楼。专项拨款1900万元在县城人民广场南侧建起了乒乓球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

2、专用教室及配套设施装备齐全。投资3290.6万元用于购置教学仪器、器材、图书和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其中,新增各种仪器器材32.7万件,新增微机室55个,计算机2327台,新增语音室5个,电子备课室53个,多媒体室96个,新增探究实验室13个,新接入因特网学校多达61所,新建设校园网达58所,远程教育网覆盖全县中小学;投资642.8万元购置图书78.1万册。2010年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拿出3500余万元对全县所有学校进行刷新、改造,办学条件空前提高;更新教学仪器、器材,全县中小学教学设备得到高标准装备。继之,24规寄宿制示范初中、道东堡实验小学餐厅、学生宿舍楼建设项目资金1800余万元已全部到位,目前正在招标中。

(二)依法落实保障政策,教育投入逐步增长

1、优先落实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

政府对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十一五”期间,财政经常性收入年均增长比例为16.8%,政府对教育财政拨款分别为年均增长比例分别为31%。中小学在校生生均教育费用逐年增长。“十一五”期间,在校生生均教育费用高中年均增长14.6%;职业技术学校年均增长12.9%;初中年均增长31%;小学年均增长28%。

2、政策性资金全部按时足额划拨到位

“十一五”期间,保证年终超收财力,按年初预算同比例用于教育。能够按时足额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并按规定全部用于教育。每年安排城市建设维护税的7-10%用于校舍维修。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安排20%用于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和补充学校公用经费。教师继续教育费共计48.3万元,按照新标准达到人均30元,已全部拨付到位。

3、严格落实“两免一补”

“十一五”期间,我县认真落实上级“两免一补”政策,千方百计筹措配套资金,2006年用于“两免一补”的资金228.16万元,累计资助学生17868人次,2007年开始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杂费1021万元,免除贫困生书本费89.51万元,补助贫困生生活费13.1万元。2008、2009、2010三年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杂费和学生书本费,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分别为84.61万元、91.05、93.20万元。通过“两免一补”政策及其他救助措施的实施,全县贫困家庭学生都能顺利就学,小学、初中入学率和保留率得到提高。

4、教育集中支付分中心运行良好

“十一五”期间,教育集中支付分中心正式运行。我们开设了自己独立的资金账户,配备了8台电脑,安装了专业的管理软件,对财会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实现对高中、初中、小学教育资金全部集中管理,有效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这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教育的鼎立支持,便于学校资金专项使用,推动了全县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三)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各类教育异彩纷呈

我县在义务教育巩固提高、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师资教育、成人教育,县域各级各类教育并驾齐驱,同步发展。

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县域人口变化,城镇化发展趋势和教育资源现状,以农村义务教育为重点,科学规划,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不断扩大校均规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我县基础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十一五”期间,新建扩建小学53所,初中8所,撤并小学31所,初中15所,全县小学校均规模达到454人,初中达到1089人,较“十五”分别增加255人和310人,学校布局更有利于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更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特别是占地50亩、投资近2000万元的富康小学的投入使用,大大缓解了城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的压力,使教育均衡发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同时,以调整促发展,以发展促均衡,积极推进中小学标准化、特色化、现代化建设,学生素质明显提高,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十一五”期间小学(含女童)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平均达到97.9%;15周岁适龄少年全部接受义务教育,15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平均达到99.7%;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平均达到97.5%;初中三年保留率平均达到97%;初中辍学率平均达到为0.83%。

2、高中教育逐步普及。我县努力提高普通高中办学水平,深化高中课程改革,强化高中学校管理,确立了“促全面发展,育合格人才,建冀南名校,创一流业绩”的战略目标,快速提升高中师资队伍质量和教学水平,充实了教学仪器,补充了图书和器材,新增了20个多媒体教室。“十一五”期间,全县高中入学率平均达到81.3%。

3、学前教育日趋规范。“十一五”期间我县出台了一系列幼儿园管理政策,加大幼儿园建设与管理力度,全县幼儿园进入了规范化、科学化发展阶段,2005年顺利通过了省级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验收。之后,加大幼儿园整治力度,文教体局联合县安监局、建设局、卫生局、公安消防大队等部门按照“农村标准化幼儿园建设”标准,进行评估验收,对全县民办幼儿园清理整顿。合格的颁发办园许可证,存在不足的责令限期整改,不合格的依法取缔。全县幼儿教育办学水准和管理水平大为提高,学前教育得到迅速发展。

4、职业教育彰显特色。“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采取校企联合、校校联合的办学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几年来县职教中心先后与山东金桥职业技术学院、邯郸教育学院、郑州鹤立学校、邯郸众成学校、龙翔技校联合办学,开设了数控模具、幼师教育、三维设计、电气焊等专业课程,大批学生经现场招聘赴厂就业。同时积极筹措资金,加大职业技术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现代化教学设备配置步伐。先后配备了音乐琴房、舞蹈房、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室,购置了数控模具仿真系统。2010年10月,县职教中心顺利通过了国家级验收。[莲山课 件 ]

5、师资教育全面加强。“十一五”期间师训工作得到迅速发展。2006年以来,全县教师参加专业课程继续教育培训13500人次,参加省、市校长培训416人次,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200余人次,市级骨干教师培训150余人次。同时,我县先后举办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培训30余次,举办信息技术、英语、音、体、美等课程集训班18次,岗前培训213人次,严格做到“不培训不上岗,培训不过关不上岗”。多次聘请省、市教育专家、名校校长来我县做学术报告,培训人数达1100余人次。2006年以来,全县有 55人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6人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1人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师;200余名教师分别荣获“师德标兵”、“十佳班主任”、“十佳校长”、“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教师任职资格、年龄结构日趋合理,全县在编的4321名教职工中,30周岁以下的教师1410人,31—40周岁1159人,41—50周岁1026人,51周岁以上726人。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机制健全,全县教职工继续教育参训率100%,各级各类学校校长接受岗位培训达100%,校长学历全部达标,全县小学和特教学校教师学历达标率均为100%,初中教师为98.8%,高中达到98.56%,职中达到97.7%。

6、特殊教育逐步完善。特殊教育体现出县政府的特殊重视和关怀,拨付专项资金整改了校园,配备了微机,装备了语训室、多媒体室等专用教室和设备,将手语教育与计算机教育同步进行,启迪了弱智儿童的思维,拓宽了残疾儿童的教育视野。2006年我县特殊教育顺利通过了省级验收。目前,在校生35人,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逐年提高。

7、成人教育遍布城乡。“十一五”期间,我们进一步健全了县、乡(镇)、村培训网络,我县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100%,15—24周岁的青年文盲全部扫除,现有乡镇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9所,村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112所。“十一五”期间共开展实用技术培训699次,培训人数达31970人;开展企业职工岗位培训62次,培训人数3131人;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261次,培训人数12622人。据统计,用于成人教育培训的经费达43万元,不少农民通过培训走上了致富道路。

(四)教学改革成效显著,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我县非常重视教育教学研究工作,2008年以91分的“优秀”等级通过了省级教学评估。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办学理念,努力打造科研型、学者型教师队伍,加快课题研究步伐,形成了“校校有课题,人人写课题”的良好局面。“十一五”期间,全县先后有22 项课题在国家、省、市立项。县级教研刊物《成安教研》为我县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教学交流平台,推动了全县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通过深入开展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

三、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完善体制齐抓共管

几年来,县委、县政府站在全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动员全县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净化教育发展环境,县、乡(镇)、村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强力推进了我县教育跨越式发展。每年县四套班子领导分别组织召开两次教育专题大型会议,一是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二是教师节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还不定期召开县委全委会、常委会、党政联席会、政府常务会、县长办公会等会议,专项研究部署教育工作,通过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突出了教育在全县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县公安、工商、交通、城管等职能部门不断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营造了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呈现出环境优雅、管理规范、爱岗敬业、“教风正、学风浓、校风好”的良好教育态势。

(二)全面实施四项战略,有效整合教育资源

一是为了实现县域教育均衡发展和资源共享,更好地探索城镇学校带动农村中小学发展的道路,我们实施了“盟、扩、增、并”战略。将向阳小学和辛义乡西阳寺村小学结成盟校,选派了名师、名校长,配备了班车,向阳小学教师分期、分批、定时、定员到西阳寺小学任课,实行“一统筹、二交流、三共享、四统一”的管理机制,并实施“一帮一”措施,将两校教师结成对子,一对一帮扶。通过“传、帮、带”活动的开展,西阳寺村小学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二是为扩大校均规模,对李重村小学征地15亩、河疃小学征地12亩、东大姑庙小学征地10亩进行了扩建。三是为了满足现代化教学要求,在18所学校增建了5800平米专用教室。四是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将撤并的农村薄弱初中,改建为标准化完全小学,撤并后小学改建为标准化幼儿园,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涌现出了一批学校布局科学合理,校舍安全规范,设施完善齐备,环境优雅美观,师生面貌焕然一新的农村标准化、特色化学校。

(三)逐步优化师资队伍,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我县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紧紧围绕“提高教师素质教育,优化教师整体结构”这个核心,扎实开展“教师三项培训和教师公开招聘”活动。通过对现有教师提高培训、教师全员培训、中小学校长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学历层次,不断完善县城优秀人才向农村流动、县城中小学校长到农村学校任职等配套措施;大大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县委、县政府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到我县任教,一是通过到本科师范院校直接签约聘任,二是面向社会通过考试从大中专毕业生中选聘优秀教师,所聘教师全部充实到边远乡镇教学第一线。“十一五”期间,共招聘教师213名,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农村中小学教育注入了活力,又缩小了城乡差距,推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四)借鉴经验更新理念,创建文化特色校园

为了实施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教育强县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措施,组织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校长400余人次先后到教育工作先进地区山东杜郎口、江苏阳思、宁夏银川、天津、唐山、衡水、保定以及本市的曲周、肥乡、临漳等地参观学习。多次邀请省、市教育专家来我县具体指导工作。通过参观学习和专家指导,大家学到了经验,更新了观念,提高了认识,掌握了标准。依据学校当地文化底蕴、历史沿革,或红色经典、或领袖文化、或儒学精髓、或名人效应、或传统教育作为办学理念,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开展了书法、美术、音乐、舞蹈、古诗文诵读等丰富多彩的综合素质活动。[莲山课 件 ]

四、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十一五”期间,我县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时代进步和新时期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一是教育投入相对不足;二是仍需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三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广大校长、教师适应新课改的能力有待加强,两支队伍整体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四是需要进一步加强高中阶段学校建设。为此,我们要正视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改进和解决。

第二篇:文教体局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市教育局总体工作安排和县委、县政府“开放兴县,工业立县,城建靓县,惠民强县”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巩固、发展、调整、提高”的原则,继续加快教育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继续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开展普及实验教学、打造和谐校园为重点,抓好学校安全工作,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以新课程改革为抓手,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特色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文化教育体育事业。

二、任务目标

(一)2011年,文教体局将继续狠抓招生工作。

1月份做好高中会考及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发放;艺术类、体育类考生专业测试简章发放及宣传咨询。3月份做好 2011年5月份高中会考及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办理会考转考手续;办理自考考生合档、免考手续。4月份 做好组织中考报名及高考体检;组织高中会考及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上机考试。5月份做好中考报名电子摄像、信息确认及上报;组织5月份高中会考及学业水平考试文化课考试;提前做好高考考前教育、选聘高、中考考试工作人员等考前准备工作。6月份完成高考组考任务;公布高考成绩,组织考生填报高考志愿;做好中考考前的各种准备工作,完成中考组考任务;自考毕业生建档及上报。7月份 公布中考成绩,安排考生填报志愿;2011年下半年自考报名。8月份 成人高考报名、电子摄像、信息确认及上报;5月份高中会考及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发放。9月份 做好12月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及信息上报;办理自考考生合档、免考手续。10月份组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践科目考试。11月份组织高中学业水平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上机考试。12月份组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文化课考试;2012年高考报名;2012年上半年自考报名;自考毕业生建档及信息上报。

(二)2011年还将加大引资力度,加快学校硬件建设和装备。

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乡小学(1487㎡)镇初级中学(2012㎡)乡黄龙小学(1487㎡)镇初级中学(2012㎡)李重村小学(1487㎡)乡初级中学(1487㎡),共计9972平方米,总投资1296万元。

校安工程学校建设:一中迁建工程(10万平米)、县示范初中建设(5万平米)、县特教学校建设(5000平米)、县体育艺术中心(6000平米),共计161000平米,总投资预计2.8亿元。

标准化学校建设:县第四中学学生宿舍楼,实验楼面积共计4000平方米;小学学生宿舍楼、餐厅建设,面积共计2500平方米。镇初级中学实验综合楼、镇中学实验综合楼共计6000平方米。

(三)2011年校园法制安全教育要取得新进展。

2011年全县法制安全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确立“安全发展”的理念,紧密围绕文教体局全年工作的总体部署和中心任务,突出学校安全工作的首要地位,全年要用三分之二的时间下乡督查暗访,督促各级各类学校法制安全工作进入自查自纠自转的轨道,促进学校安全管理实现“四个转变”,一是由主要靠行政手段向主要靠法制手段转变,二是由随意性向规范性转变,三是由临时迎检型向经常实用型转变,四是由单防向多防(人防、物防、技防等)转变,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积极构建安全文明和谐校园,为促进全县文化教育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继续抓好中小学法制教育“五落实”工作。加强对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的指导和检查,提高法制教育质量,推动中小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第二课堂活动。

(四)2011年体卫科工作要上新台阶

1、在全县建立健全“双爱好”活动档案,进一步推进太极拳进课堂。

2、组织中国象棋比赛。

3、组织参加市老年门球赛、中老年乒乓球赛、农民太极拳赛等。

4、做好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审工作。

5、组织参加市级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市太极推手培训、体育艺术骨干教师培训、食堂从业人员培训。

6、做好初中毕业生毕业与升学体育考试报名、组考工作。

7、组织开展读书教育活动。

8、组织网上祭先烈革命传统教育。

9、组织全县初三年级具备加分资格运动员成绩认定工作。

10、继续创建省、市无吸烟学校。

11、组织全县教师体检工作,中小学生体检工作。

12、开展防近视教育,开展防艾滋病教育活动。

13、开展体育健身月、健身周活动。

14、组织参加市第二十二届艺术节文艺演出。

15、布置全县师生书画作品上缴和布展工作。

16、组织全县食品卫生安全大检查。

17、预防传染病活动。

18、布置全县产业化培训。

19、组织全县教职工乒乓球赛、干部职工篮球赛。20、开展和推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历时4个月,从9月1日至12月31日。

21、组织参加邯郸市全民运动会。

22、组织做好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选工作。

23、创建绿色学校。

24、做好职校招生工作。

25、搞好高中学生军训,初中及小学国防教育活动。

26、组织重阳节老年门球赛。

27、搞好秋冬季肠道及呼吸道传染病宣传教育工作。

(五)2011年现代化多媒体教育工作更进一步

制定《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应用的检查与评估制度》。

检查中小学开学情况,(实验教学和图书管理、电教设备、远教设备的准备工作)。组织中学理、化、生实验教师集中培训加强远教工程示范学校的培植。新城区校园网络及多媒体使用培训。检查二中、向阳课题研究实施情况。组织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工作。组织小学科学实验教师集中培训。举办中小学电教优质课评比。组织初中信息技术考试。组织中小学图书管理员集中培训举办中小学电教优质课评比。申请省一级图书馆,通过验收学校五所。织中小学教育技术论文评选。对全县中小学实验教学、图书管理、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大联查,落实评估细则。下乡督查计算机上课、电教设备使用情况。小学科学实验竞赛。推行仪器电教微机管理系统,实行精细化管理。计算机网管员培训。组织重点校校长、骨干教师外出参观学习。组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培训。组织自制教具、学具应用评优活动。组织中小学多媒体教育软件评比活动。组织教育技术装备、实验装备管理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组织中、小学网络公开课。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对全县中小学实验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检查。

组织实验教学、图书、电化教学远程教育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迎接市仪器站、市电教馆考核。

三、主要措施

(一)大力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1、加大教育教学的督导和督查力度。加大对教育工作的管理和考核,同时制定《2011年县中小学教学常规检查评比办法》,教育科充分发挥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职责,深入学校指导。狠抓高考、中考备考工作,加强对高考、中考的宏观指导力度,3月份召开全县高考、中考备考工作会议,并出台2011年备考计划。4月份至6月份组织高考、中考综合考试、模拟考试、仿真演练。5月份,对全县初三各学科任课教师举行复习研讨会,并安排各学科的名师作初三复习备考示范课,重点检查全县各乡镇中小学毕业班的教育教学。10月底至11月初,对全县教学工作情况进行调研总结。

2、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和推进课程改革工作。继续开展国家、省、市级立项课题的研究实验工作。召开新课改教材使用经验交流会,对过来课改实验工作进行全面梳理,总结经验,反思差距,适应课改规律和要求,深入做好新教材教法培训指导工作。将10月份定为“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月”促进教研与教学紧密结合,形成校校都有教研活动、人人都有教研任务的校本教研格局。研究制定《2011年县中小学质量评价办法》,更好地体现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导向性和激励性。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着力提升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实施和教学监控能力。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积极创设开放式课堂,深入开展教学创新创优擂台比赛和专题论坛活动,推出优秀的教学课例和模式,通过名师、名课带动课堂教学的大面积优化。

3、从考核机制上突出教学的中心位置。认真制定《2011年对各乡镇中心校、县直学校工作考核评比办法》、《2011年整体工作考核评估细则》、《2011年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实绩综合考核评比办法》、《2011年初中教育教学工作实绩综合考核评比办法》和《县2011年高考考核办法》,尽力从考核上突出教学的中心位置。

4、提高教学设备使用率。积极倡导“物尽其用”思想,针对过来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的在教学设备尤其是电教设备方面重配置轻使用、重投入轻效益的问题,局、乡、校三级都要高度警醒,深刻反思,制定措施,狠抓整改,着力提高宝贵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充分发挥其革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的巨大作用。

5、发展职业教育。

一是进一步贯彻面向市场设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以质量求生存的办学理念。立足实际,整合职教资源,改革培养模式,改进教学组织方式,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推荐安置、跟踪服务、再培训、再就业、再教育的工作,使毕业生及从业人员适应市场,胜任工作、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创业成才。降职校建成学历教育、岗位培训、服务“三农”三位一体的省级重点学校。二是进一步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重点增加实验设施、设备、仪器的投入,完善机电一体化、数控机床、模具制造、专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建设任务。服务企业,服务“三农”,服务当地经济建设。三是继续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和“双师型”队伍建设。转变教学理念,尝试实行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实施过程及评价体系。积极采取送出去进修学习,请进来兼职教学等的方法,提高教师队伍的“双师”率。

(二)大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1、进一步优化师德师风。切实把师德师风教育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抓,形成制度,持之以恒。制定《2011年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估办法》,分阶段对教师师德状况进行综合考评,分出等次,记入档案,与教师评模选优、岗位去留挂起钩来。继续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和感召作用,认真落实校长持证上岗制度,深入做好新任校长任职资格培训、校长提高培训、校长高级研修培训工作。进一步扩大校长岗位交流试点范围。进一步强化教育干部考核,严格根据考核结果分上下、定奖惩。加大后备干部培养力度,健全完善后备干部人才库,实施后备干部岗位锻炼制度。

2、促进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制定2011年教师培训计划,进一步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创新模式,提高质量,切实让教师真正受益。扎实开展校本培训活动,通过有的放矢的专业引领和交流互动的自我感悟,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建立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养制度,为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创造适宜条件和宽松环境。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技能竞赛活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外出观摩、研修、竞赛活动。

3、稳妥做好教师人事工作。一是继续清理在编不在岗人员。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印发文件,严格控制教师外借、改行。对教师外借情况进行清理,凡未办理借调手续的人员,必须无条件归队,否则一律停发工资。按程序办理借调手续的,一律不再享受教师绩效工资。对教师私自脱离教学岗位,弃教经商、私自找人代课、到私立学校任课等情况,一律停发工资,调离教师队伍,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进一步完善《教职工请销假管理办法》与《教师离职进修制度》。二是进一步修订完善《全员聘任制度实施方案》,为聘任制的全面实施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三)大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1、进一步健全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充分发挥教育集中支付分中心的作用,将生均公用经费、教育费附加等教育经费全部纳入教育专户,实行专款专用,统一管理,为教育正常运转和学校建设提供一定的经费保障。

2、积极做好项目校建设工作。督导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校安工程学校建设和标准化学校建设。协调有关乡镇和部门,确保加快学校布局调整步伐。

3、做好2011年的预算编制工作,保证各单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开展。加强对各单位财务管理力度,做好贫困学生补助生活费的审核、建档、发放工作。做好对危旧校舍的改造、维修工作。

(四)大力做好教育安全稳定工作

1、开展学校督查暗访活动,扎实进行隐患整改。

扎实进行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和24小时无缝隙值班。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分区域责任到人,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整改活动;推行切合学校实际和教师工作生活实际的24小时无缝隙值班,达到“四定”即“定岗、定责、定时、定人”。各乡镇中心校主管副校长及安全工作人员全年要用不少于三分之二的时间,深入中小学校进行安全工作明查暗访,督促所属学校、幼儿园,形成每周自查、自改的安全工作自转机制。春秋季开学前、雨季到来前、冬季取暖开始后,每个学校都要进行学校安全隐患大排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签字记录在册、建立台账、归入档案。深入开展冬季学生住宿安全专项整治活动。11月至12月,对全县寄宿制学校和住宿生进行调查,并登记造册,实行重点指导,分类监管。各学校要针对冬季和学生集体住宿特点,进一步改善学生集体住宿条件和安全状况,开展防煤气中毒、防火灾、防触电、防拥挤踩踏等专项整治活动,对学生集体住宿拥挤、管理不细、值班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进行专项督查。

2、落实《县学校安全工作暂行规定》,提升学校安全管理水平。

进一步深化学校安全等级管理。县文教体局将通过考核评估,对各学区中心校和县直学校安全工作实行等级管理。分类别、分层次加大对薄弱中心校和县直学校的监管指导力度,对学校安全等级管理工作突出的大力表彰,对工作不力的要给予通报批评,力争在2011年全县三分之二以上的中心校和县直学校达到a级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学校安全制度。以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化为目标,在贯彻落实《邯郸市学校安全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继续完善细化相应配套制度,即安全工作“三项制度”,增强其可操作性。进一步提高学校安全技防水平。力争在三分之二以上的学校安装视频监控防范系统,逐步建立完善的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现代化、高质量的校园安全防范系统。充分发挥科技在学校安全管理中的作用,使学校安全技防水平向深层次拓展。进一步浓厚学校安全宣传氛围。利用多种宣传途径,广泛深入宣传学校安全工作,形成教育行政干部重视学校安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学校安全,社会各界关注学校安全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队伍建设。学生规模在1000人以上的学校,应当设立独立的法制安全工作机构,不足1000人的学校要明确法制安全工作专门人员。进一步落实学校安全事故赔偿保障机制。严格落实学校校方责任保障机制,强化对学校安全经费的保障投入。鼓励和提倡学生自愿参加意外伤害保险,逐步建立合理合法、科学完善的学校安全保障机制。按照省教育厅、市教育局文件要求逐步实现归口管理,有序发展,规范化运作。

3、深入进行学校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各级校长及师生的安全意识和技能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学生安全教育日,每学期开学的前两周为安全教育周,每学期末最后一个月为“安全教育月”。在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周、安全教育月期间,各学校要针对学生不同年龄、心理特点广泛深入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并留好音像图片、活动记录、学校及班级教育记录等原始证据。继续开展学生生存自救演习和模拟逃生演练。各学校应当采取多种形式,集中力量,集中时间,每月组织一次重点针对提高学生自救自护能力的生存演习和逃生演练,并形成书面和影像资料,逐步建立自救演练活动的长效机制。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各级各类学校要开设法制安全教育课,至少间周1节,切实做到“五个落实”,把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注重实践性、实用性和实效性,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广泛开展学校安全管理学习培训活动。将安全管理纳入校长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不少于16学时,同时要坚持自学。利用《法制安全教育》这个平台,为下属单位开展教育提供参考。

4、扎实做好学校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净化教育发展环境。

认真总结学校、幼儿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经验,切实落实公安部“八项措施”和教育部“八条措施”,积极推动建立政府统一领导,有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加强联系、密切配合,对学校安全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建立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成员单位联系会制度,定期对学校周边环境存在的问题与形势进行分析、解决。加强部门联合执法。配合卫生、工商、城管等相关部门和局有关科室对校门附近等重点部位进行专项www.xiexiebang.com督查整治。重点整治解决县城学校周边存在的交通秩序混乱,游商游贩反弹现象严重等问题。积极与公安部门联系,在校园内建立警务室、报警点,严防校园暴力和侵害师生的违法犯罪案件发生。

5、加大前置性责任追究力度,促使学校安全工作的开展

执行学校安全管理前置性处理制度。乡镇中心校、县直学校都要对督查中发现的学校安全隐患,下发整改通知书,严格整改要求,明确整改时限,并且督查所属学校按期整改到位。学校“一把手”和相关责任人该发现未发现、该整改未整改、该监控未监控的,按照《邯郸市监察局、安监局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管理责任追究办法》的规定,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事故的按照市政府《邯郸市中小学安全工作责任追究规定》、省政府安全生产18条和有关法律法规从重处理。

6、以依法治校为引领,深入开展教育普法工作

广泛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积极开展“学法律、讲权力、讲义务、讲责任”主题教育,引导全县教育干部、师生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树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的观念,依法规范各教育法律关系主体行为,构建民主、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和秩序。组织全县教育系统广泛开展学习教育法律、法规活动。深入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各学校要积极与公检法司的兼职法制副校长协商,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大型法制教育报告会,突出以案说法,密切联系实际,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律素质和法治意识,有效预防青少年在校生违法犯罪活动。

总之,文教体局今后将采取有力措施狠抓教育教学,加强自身建设,理顺教育行政职能,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努力为基层办实事,有信心把全县的文化教育体育事业抓好。

第三篇:国家十一五规划总结

(一)“十一五”时期的特征与挑战

从全国和西部来看,“十五”计划的实施总体上进展顺利,但“十五”计划力图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展不理想: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够协调,城乡间、区域间差距进一步扩大,资源环境的约束趋紧,就业形势较严峻,体制问题、人才问题、科技问题日益突出等。

“十一五”时期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一个阶段。这个时期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时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时期”。之所以是“黄金发展时期”,主要在于消费结构升级、国际和区域间产业转移以及科技进步加快使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进程加速;城市化进程加快;资源配置市场化、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政治关系多极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等。处理得好,有可能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飞跃。

之所以是“矛盾凸显时期”,主要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日益迫切,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难度加大;由于涉及利益和权力格局调整,深化改革的难度明显提高;内外矛盾交织,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风险和保持国内稳定的难度加大等。

(二)“十一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目标

1、指导方针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既快又好发展作为主题,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协调发展作为三大战略任务,把突破体制瓶颈、人才科技瓶颈和资源瓶颈作为三大战略支撑,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把既好又快发展作为主题。要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要转变“无制约增长”、“不计代价增长”等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观念。要通过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来实现好的发展过程;通过公平的分配,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把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协调发展作为三大战略任务。转变增长方式,就是要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节约型社会;调整经济结构,就是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战略上全方位地调整需求、产业、城乡、区域和所有制结构,形成能支撑长期发展的经济结构;促进协调发展,就是要切实做到“五个统筹”,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之路。

--把突破体制瓶颈、人才科技瓶颈和资源瓶颈作为三大战略支撑。就是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把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作为实现“十一五”目标和战略任务的抓手。

2、阶段性目标

在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个总体目标下,“十一五”期间的阶段性目标是:

--在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的前提下,国民经济年均增长7%左右;

--就业岗位大幅度增加,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水平显著提升,服务业占国民经济和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明显提高;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国民受教育年限进一步增加,职业技术教育满足需求;

--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型空间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城乡和区域差距缩小;

--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得到改变,居民收入继续提高,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改善;

--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缓解,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行政管理、财税、金融和城乡管理体制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开放型经济继续发展,“走出去”战略迈出重大步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和国防建设取得新成就。

(三)“十一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

1、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转变增长方式的内涵,主要是“四个转变”:一是从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带动,转向内外需协调、消费与投资双轮驱动。二是从过于依赖工业推动,转向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共同推动。三是从过于依赖资金和自然资源投入,转向更多地依靠人力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四是从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线性过程,转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

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一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逐步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回落到35%左右;二是扩大国内消费,把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从投资转向消费;三是增加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四是改善流通和消费环境,提高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五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提高循环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

2、从战略上调整经济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和长远利益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注重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业的竞争力。要为传统产业升级和中小企业发展提供空间。衡量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不仅要看工业比重的提高,更要看就业结构的变化。因此,不能刻意追求每个地区的工业化比重。

三次产业调整总的方针是:农业由“弱”调“强”。工业由“低”调“高”(水平)。服务业由“慢”调“快”。同时,要构筑稳定、经济和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要进一步扩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总体规模。

3、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建设人力资本强国。要把自然资源依赖型和投资依赖型的经济结构,逐步转向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经济发展模式;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重大国策,为充分就业和人人都能成才创造平等的机会;千方百计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把扩大就业的工作重点转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工作重点转到促进农民工向技术工人转变上来。

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经济的整体素质。加强科技原始性创新;抓紧研究共性技术和制约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加强技术集成,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加快推动事关社会发展、国家安全、人民生命健康和资源环境等领域的科技进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调动一切社会资源,积极扩大教育供给,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加强义务教育的国家供给,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扩大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重点发展设在县市、面向农家子弟的职业技术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公共教育资源要向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倾斜。

5、实施城市化战略,逐步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要遵循客观规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循序渐进,走符合国情的多样化的城市化道路;要特别注意节约土地、解决好城市化与土地资源的矛盾;要在建立新型城乡关系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初步形成农村人口自愿平稳有序进入城市的体制和机制框架。

实施城市化战略的根本任务:一是促进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稳定就业并定居;二是调整和充实城镇空间分布格局,优化整合现有比较成熟的城市群,培育发展一批新的城市群,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有重点地发展有一定基础的中心城市(镇)。

6、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生产力布局和人口分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是:统筹考虑人口流动和分布,通过发展经济和人口合理流动两个途径缩小区域之间人均GDP以及居民收入和公共服务的差距;统筹考虑区域环境承载能力与人口分布、经济布局,重构我国的空间发展格局,并据此规范空间开发秩序;根据区域的主体功能,合理规划城市体系、基础设施和资源跨区域调动;根据不同地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现有发展水平,按优化整合区域、重点开发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区域、自然保护区域确定空间功能区划。优化整合区域:主要指跨省级行政区的开发密度已经较高的区域。这类区域要成为我国最强最大的经济密集区,和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龙头和主体,必须重点发展技术和知识含量高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严格限制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低水平、占地多、污染大、能耗高的产业。

重点开发区域:主要是指资源环境承载条件较好、具备在一定程度上集聚经济和人口的区域。此类区域要加快集聚经济和人口,逐步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和人口密集区。

生态环境脆弱区域:主要指各省级行政区内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差、不具备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的区域。此类区域要实行有限开发的方针,发展适合本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特色产业,并引导人口转移到重点开发区域和优化整合区域。

自然保护区域:主要指依法设立的资源、湿地、动物、文物、地质等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此类区域要依法实施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自然保护区功能定位的开发建设活动。

7、开源节流与利用境外资源并重,缓解资源约束。缓解矿产资源约束,要坚持开源节流并举,国内国际并重的方针,一手抓资源供给和保障,一手抓资源节约,逐步建设节约型社会。

(四)“十一五”期间政府采取的重大措施

包括三大方面:加快推进体制改革,调整完善经济和社会政策,加强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建设。

1、加快推进体制改革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内容:一是强化政府的公共职能;二是把政府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到制度建设、规划编制和政策制定上来;三是完善决策机制,建立健全政府问责制;四是精简行政层级。

财税体制改革。主要内容:一是合理界定并调整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二是根据区域功能和客观因素建立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并加强对县乡的转移支付;三是改革收支管理,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防范财政风险;四是健全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估制度。

城乡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和土地征用制度,确保农民利益。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就业制度。现行城镇社保覆盖到进城务工和落户的外来人口。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社会管理由政府控制转到社会选择。培育非营利的民间机构。加强社区建设。健全重大决策听证制度。

科技教育体制改革。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并建立军民结合的创新机制。健全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2、调整经济和社会政策

产业政策。竞争充分的产业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主。成长类产业的政策重点是培育核心竞争力。垄断性产业要打破行政性垄断。盲目投资产业和污染产业要加强引导、严格限制。

区域政策。土地、财政、人口和环境政策要按照区域的主体功能分别制定和实施。要加强区域规划工作,明确区域空间开发框架,并作为实行差别化区域政策的依据。

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政策。实现更加公平的收入分配。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保体系,扩大保障范围。提高社会弱势群体的福利服务和保障水平。探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和新型全作医疗制度。

对外开放政策。从注重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从注重“引进来”向注重“走出去”转变,从注重实行行政优惠向鼓励公平竞争转变。积极参与区域性经济合作,积极参与制定国际规则。

资源环境政策。坚持有限开发、有序开发、有偿开发的方针,实行更加严格的资源保护政策。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节水工作。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改革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严格环保执法。

3、加强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建设

按照公共财政的改革方向,切实保障教育、科技、社保、卫生、文化等应当由政府承担职责领域的财政投入。

第四篇:十一五总结十二五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县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立足于资源优势的开发利用,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艰苦创业、加快发展,走出了一条资源优势变经济优势的发展路子。初步建成了林、糖、电、矿支柱产业体系,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十一五”期间,是我县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找准方向,打牢基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发展新阶段。过去的五年是××城乡建设投资规模、发展速度、变化显着的五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城乡建设各项工作,狠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十五”期间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全县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欣欣向荣、依法按规、配套完善、稳步推进的大好局面。

(一)加大规划编制力度,启动建立以总体规划为主体、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专业专项规划为保障的三层规划体系。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批准实施县城江东片区、大寨、响水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详细规划覆盖率达100%,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有序推进。五年来实施了管网建设、道路建设、绿化建设、供水建设、设施建设、河道整治工程,城市道路、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停车场、公厕、广场、公园、路灯等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日益完善。全县的小集镇建设不断完善,辐射功能不断增强,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永平、正兴、民乐、××为次中心,其他乡镇为三级中心的小城镇结构体系。目前,县城建成区面积已达6.85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32.4%,城市规模增长迅速,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城市人均居住面积达37.2平方米,建成道路总长为28.27千米,县城绿化面积达14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为36%。

(三)治污项目循序推进。县城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建设规模为日处理垃圾70吨,服务年限为15年,项目概算投资2690.41万元,目前已通过初步验收,进入试运行阶段,垃圾转运站现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正在进行安装设备准备工作。八是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建设规模近期日处理1万立方米,远期日处理量2万立方米,配套管网总长84.8公里,初步设计投资8051.82万元,污水处理厂采用bot模式运作。项目于12月15日开工,处理厂图纸在送审中,配套管网工程已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待进入工程招标阶段的相关工作。

由于我县是非贫非富县,财政较为困难,垃圾及污水处理费用财政难以承担。为了保证垃圾填埋处理场和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实施、投入使用后良性运行、促进环境保护和城市公用事业发展,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污水生产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加强运营管理工作的意见》(云政发[]186号)文件精神,于12月29日由县发展和改革局组织,邀请相关单位对垃圾、污水处理费收费标准举行听证会,2010年3月11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以《关于县城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标准的批复》(景政办复[2010]19号)、《关于县城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的批复》(景政办复[2010]20号)批复文件,同意我县征收县城垃圾及污水处理费。

(四)廉租住房建设稳步实施。和我县廉租住房指标19000平方米(其中3000平方米、160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2148万元。我县分七个点进行廉租房建设,其中:县城响水路一期3000平方米,现已竣;县城响水路二期5000平方米,县城苏家大营(与交运集团政企合建)1000平方米,县城凤岗盐矿5600平方米,凤山乡中小学平方米,永平镇二中1800平方米,正兴镇卫生院600平方米,整个廉租住房建设完成投资总额的83%,计划2010年4月前全面完成廉租住房建设任务。我县所建廉租住房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并严格按照上级下达的规模进行建设。县上制定出台了《××傣族彝族自治县城镇廉租住房实施细则》、《××傣族彝族自治县廉租住房分配和管理实施方案》。

(五)城市管理

1、“三分建、七分管”。近年来,我县以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活动为载体,理顺机制,强化执法,不间断开展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城市特别是城区主次街道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但从总体上看,城市管理的问题还不少。比如市容市貌容易反复,长效管理不落实;管理盲区、背街小巷脏乱差依然存在等。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要在完善城市管理体制上下功夫,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城区特别是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按照重心下移、属地管理原则,建立定地段、定人员、定时间、定责任,形成以路为线、纵横成网、布局合理、覆盖城郊的管理网络,做到违章行为及时处理,街头垃圾及时清除,环境面貌不断改观。

2、强化保障。为加强管理,协调,公安、工商、卫生、交警、运政等职能部门切实加大支持力度,建立与城管部门责任共担、联合执法、集中整治的工作机制。牢固树立城市建设要投入,城市管理也要投入的理念,切实加大对城市管理的投入,提高城市管理维护费标准,改善城管部门工作条件。推进改革。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加快城市公共服务事业单位改革,推进市政管护、环卫作业和公共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进程,推进管干分离、管养分离、作业放开,通过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企业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促进管理重心下移。

3、加强正面宣传引导,提高群众参与意识,努力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城镇建设十二五规划

(一)指导思想

一是以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加快县城和重点城镇建设,加快小城镇改革步伐,形成结构合理、配套完善、功能明确、发展协调的县域城镇发展格局,加快城镇化发展,促进人口、资金、资源的聚集。二是以规划为龙头,以改革为动力,以政策为导向,以工业化推进现代化,以城市化合理组织城镇体系规划结构,把县域建设成为城镇布局合理,职能分工明确,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镇地区。

(二)规划原则

一是整体效益原则,处理好全县城镇发展矛盾,调整好城镇布局与产业结构,尤其处理好城镇间的功能协调问题。二是优势互补原则,加强城镇间的协作,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三是可持续发展原则,统筹安排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减少土地的浪费,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的投入总量,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发展之间的矛盾,为未来的各种潜在发展留有余地。

(三)发展目标

根据县城总体规划,到2020年,我县城市人口规模将达到1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将达到1190公顷,人均用地控制在120平方米以内,居住、公共设施、对外交通道路、广场、市政公用设施、给排水、绿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全满足县城增加人口的需求,城镇化水平达到50%。县城的建设模式在用地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城市产业、交通和环境特点确定为集中联片发展与组团式跳跃发展相结合,南拓为主,适度东进。重点发展江东组团、东巴工业组团和纸厂工业组团,调整完善旧城组团和江北组团,适度发展江南组团。形成“一带、两轴、四园、六组团”的城市布局结构。

“一带”--依托威远江两岸的平坦地势,配合两岸主要沿江联系道路的建设引导城市沿威远江南下逐步发展,形成城市主要威远江城市景观带。

“两轴”--一是以东西向的森林大道,振兴路,人民路为基础、以公共服务功能为主的城市功能主轴;二是以威远江两岸沿江绿地为基础的开放型生态景观轴。“四园”--是指规划的四座大型公园,芒果山公园、佛迹公园、民族公园和滨江公园,体现××县城独有的人文地理特色。

“六组团”--组团以地形地貌和主要道路进行分隔,各组团在功能上各有侧重,其中生活居住组团有四个:旧城生活居住组团、江东生活居住组团、江北生活居住组团、江南生活居住组团,工业组团两个:东巴工业组团、纸厂工业组团。

(四)规划重要指标

1、十二五规划期限为:2010年—2015年; 2、2010年,××县城人口达6.0万人;到2020年××县城人口达10万人。3、2010年,××县城区建设用地8.26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38平方米;到2020年××县城区建设用地11.9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19平方米。

形成多渠道的市政建设筹资和投资体系,建立项目库,有针对性的完成项目可研初设,争取列为国家和省地项目,取得上级资金补助。制定和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县内外各企业、单位、个人投资。合理使用贷款投资市政建设。

第五篇:学校十一五规划总结

大竹县张家乡中心小学

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设想

为了加快学校的发展,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本着立足当前,考虑长远,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根据我校“十一五”发展规划,五年来在党支部、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做了许多工作,学校面貌发生较大变化,现总结如下:

十一五工作总结

一、实施规模办学,改善办学条件。

五年来,学校办学条件大为改善。留守学生宿舍、由台商捐资兴建的裕豪希望小学建成并投入使用。在此基础上学校硬化了操场、舞台、旗台,并且在舞台、旗台两边,裕豪希望小学校门培植了花草树木,从而美化了校园。

二、加强班子建设,发挥管理职能。

学校领导班子面对现实,科学统筹,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合理分工,团结协作,服务全局,出色履行职责,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纪律严明、业务精良、团结战斗的领导集体。班子成员严以律己,身正为范。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奉行四条管理原则:用严格的制度要求人;用有效的措施激励人;用明确的思想引导人;用真挚的情感打动人。坚持深入教学一线带课、听课、评课、指导教学,带领广大教师埋头实干,提高教育质量。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整体素质普遍提高。

不断改善我校教师队伍年龄、知识结构;强化专业教师职业培训。制定落实了科学的考核制度,优秀教师评选制度,以及优秀课优秀教案评选方案,评先选优方法更加科学规范,公开公正。

四、加强学籍管理和控辍保学工作。

采取有效措施,严格学籍管理,实施管理治辍、教改治辍、救助治辍、依法治辍等。开展好“三月”、“九月”的控辍保学月活动,健全控辍保学工作常态机制,进一步完善控辍保学工作周报月总制、定期汇报制、捆绑式责任制等,确保巩固率达标,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大奖惩力度,加大巩固率、升学率在教育教学评价的权重。进一步规范招生行为,严格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划片、就近、免试入学,保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人人有学上、人人上好学。

五、安全常抓不懈,财务管理规范。

安全稳控领导组织机构健全,制度完善,责任明确,措施得力,工作细致,定期检查,及时建立排查信息,问题限期整改到位。近年来未发生任何校园安全事故,深受各级领导好评。

学校财务财产管理规范,收支合理透明,实行校务公开,民主理财。每一项收费都要经过领导班子研究决定,每一项开支都要精打细算,层层审批,程序合法,票据规范,账务日清月结,经费保管谨慎。贫困学生“一补”资金及时按政策标准发放到位,真正受惠于学生家长。

六、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成效显著。

五年来,我校扎扎实实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张家乡联谊杯篮球赛中多次获奖;在石子学区负责组举办的“颂祖国、迎奥运”系列活动中获二等奖;2007年被石子学区负责组评为“学校常规管理评比先进单位”;2006年、2010年中职送生工作中,被

评为“先进集体”。

总之,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校的各项工作成效显著。点点成绩凝聚着各级领导、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凝聚着全乡师生辛勤耕耘、拼搏进取的汗水。

十二五工作设想

一、坚持民主治教,搞好素质教育

1、引导教育师生进一步转变观念,意识到素质教育既是党和人民利益的需要,又是自身利益的需要,促使全体师生自觉成为提高自身德、智、体素质的主人,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2、切实加强德育,坚持开展品格训练。深入开展人生观、苦乐观教育,每个班级都要开展“学习、劳动、尽责、助人是享受”的大讨论,爱祖国要从爱班级做起,爱人民要从爱父母做起。

3、素质教育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自我心灵深处做起,从一分钟做起。要从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健康习惯做起,要从常规化管理做起,要几年如一日,决不动摇。

4、狠抓课堂教学,这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树立远大理想,高尚的道德,顽强的意志,必胜的信心,科学思维习惯,进入一心一意学习的境界,以提高效率,激发创新能力,增强自学能力。严格执行国家教学计划,做到开足开齐上好每一门课程。继续实行课堂教学十条要求,向落实要效益。

5、规范活动课。活动课要体现全员性、自主性、训练性。活动课要有管理办法。

6、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坚持开展远程教育,巩固实验教学成果,开展每位教师自制一件教具,每位学生自制一件学具或工具玩具的活动。

7、转变评价观念,建立民主、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习惯与总评估相结合。

二、增强法制观念,坚持依法治教

1、落实《教育法》,树立依法治教的观念,教育者要向社会宣传教育,使社会各界了解、理解教育。

2、贯彻《义务教育法》,狠抓入学率、巩固率。每位任课教师都要和一名后进生组成互助组,转化后进生,提高及格率。

3、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率,开展城乡学校互助活动。

三、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

1、建立完善量化考核制度。

2、增强教师责任感、紧迫感,实行校务公开,学校管理一要民主,二要科学。

3、评选模范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并开展向他们学习的活动。对教师进行“爱岗敬业、乐教爱生”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教师进入一心一意工作的境界,每位教师都要援助一位贫困学生。严禁体罚学生、严禁有偿补课、严禁乱收费。继续抓好教师的学历达标。

4、努力做好干训、师训工作,加强教师进修工作。切实抓好继续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5、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

2011.6.20

下载文教体局十一五规划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教体局十一五规划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一五总结十二五规划

    霍林河街道“十二五”规划 (一)指导思想 霍林河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区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确立了霍林河街道“十二五”的工作思路,即以招商引资、加快开发改造辖......

    十一五规划

    图书馆“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前言 图书馆是我院文献信息中心,承担着为全院师生提供教学、训练、科研和竞赛所需的各学科各类型文献资源的任务。本馆紧密配合学院的建设与发......

    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规划百科名片“十一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一五计划的起止时间2006~2010年。目录[隐藏][编辑本段]五年计划“五年计划”是中......

    “十一五”规划

    第二讲 辉煌的“十一五”规划今天我们这个讲座的题目是:辉煌的“十一五”规划。大家都知道,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而我们要讲的是“十一五”,所以,这一讲的关键词就是......

    十一五规划

    温家宝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的说明(全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讨论稿)》,是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研究制定的。胡锦涛同志主......

    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规划目录前言1第一章“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宏观环境第一节“十五”计划预计完成情况第二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第三节“十一五”经济社会......

    天台镇十一五规划总结

    天台镇“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 和“十二五”规划 第一部分 “十一五”计划 执行情况及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全镇人民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

    镇十一五总结十二五规划

    发展为先,民生为本, 努力建设和谐幸福新平定 ——平定镇“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规划 中共平定镇委员会平定镇人民政府 2010年12月26日近五年以来,我镇紧紧围绕市委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