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产业发展政策工作计划”政府工作计划

时间:2019-05-15 16:10: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智能电网产业发展政策工作计划”政府工作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智能电网产业发展政策工作计划”政府工作计划》。

第一篇:“智能电网产业发展政策工作计划”政府工作计划

一、促进智能电网产业做大做强

二、鼓励智能电网企业技术创新与进步

(五)对列入省级以上重点技术创新项目的首台(套)产品,经国家、省有关部门认定,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属于国内首家自主研发或国产化制造的并形成产业化的产品,按照首台(套)产品研发费用的50%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奖励。

(六)鼓励智能电网企业加速技术改造。技术改造投资200万元以上(其中设备投入在85%以上)项目竣工投产后,按投资总额的3%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给予项目补助。

(七)智能电网企业年度研发(R&D经费投入占其当年销售收入比重达5%以上且研发经费达300万元以上的按当年实际研发投入经费给予2%奖励,最高奖励额度不超过100万元。

三、支持智能电网产学研合作与载体平台建设

(十二)鼓励企业从高校、科研院所引进科研成果或开展技术难题攻关,合作项目经认定后,可按照所支付引进费用的20%给予资金补助,最高不超过20万元。

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区内智能电网企业,围绕智能电网产业共性技术,牵头成立技术创新联盟并有效运作的给予牵头单位30万元的奖励;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区建立智能电网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孵化平台、技术转移中心的给予3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经批准组建并正常运行的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企业院士工作站给予15万元建站补助。

(十三)对承担省级以上重大科技专项的单位,项目通过验收,其核心技术成果在区转化,按国家财政资助额50%比例配套奖励,单项成果奖励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十四)对开发园区、街道建设的智能电网产业科技创新“园中园”被国家部委授予专业化产业园区或产业基地的一次性给予开发园区、街道100万元奖励;被授予省级新兴产业专业化园区或产业基地的给予50万元奖励。

(十五)对引进的符合智能电网产业布局规划的世界级、国家级、省级产品认证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分别给予150万元、100万元、50万元的补助。

四、加大智能电网服务体系建设

十六)支持和鼓励智能电网企业加大市场宣传、开拓力度,企业参加区政府组织的国际、国内展览会、推介会等,给予企业参展费用的50%补贴,单次补贴最高不超过10万元,同一企业每年度补贴不超过两次。对组织我区智能电网宣传、推介、招商、年会等活动的部门,给予主办、承办活动的部门组织活动费用全额补贴。

(十七)推进智能电网企业在区内建立应用和示范项目,促进江宁智能电网应用示范中心建设,对列入区智能电网产品应用示范的项目,一次性给予50万元的奖励。

鼓励企业建立符合智能电网产业发展方向的产品展示展览中心,视其规模、示范作用,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奖励。

(十九)对政府主导的为智能电网企业、留学归国人员围绕智能电网领域创新创业等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担保机构,予以年累计担保额1%的补贴,单个担保机构年补贴不超过50万元。

(二十)对智能电网企业为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而发生的银行贷款,按照贷款利息的50%给予贴息,单个企业年度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智能电网产业发展政策工作计划责任编辑:陈老师 阅读:人次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二篇:江宁区智能电网产业发展情况介绍

江宁区智能电网产业发展情况介绍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上午好!

智能电网产业是江宁区“十二五”期间“2+2+2”产业体系中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坚实的产业基础。近年来,江宁区委、区政府瞄准智能电网产业发展趋势,按照“世界一流,国内第一”的发展定位,科学谋划,合力推进,建成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智能电网产业集群。2011年,我区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国家火炬江宁智能电网产业基地,并入围国家首批41个培育类创新型产业集群名单。今年,已通过国家科技部智能电网产业化基地评审,等待授牌,还先后被省发改委授予江苏省智能电网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被省经信委认定为江苏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础(智能电网产业)等称号,现正向工信部申报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有力打造出独具江宁特色的智能电网产业品牌形象。

一、发展思路明确,集群效应初步显现

2011年以来,我区提出“十二五”期间实现智能电网产业1000亿产值的宏伟目标,着力打造智能电网技术创新中心、标准质量中心、产业研发制造中心、人才培育中心和应用示范中心等在全国极具影响力的“五大中心”,并明确了产业发展“十条路径”,实现了智能电网产业的快速发展。

1.产业规模日渐显现。近年来,我区智能电网产业规

1模持续以近25%的速度快速增长,目前,已聚集了国网电科院、南瑞继保、国电南自等为龙头的249家智能电网企业,其中纳入规模以上企业统计(即年产值达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26家。今年1-8月,全区智能电网产业实现产值330亿元,占全区工业经济总量近20%,预计全年产值将突破500亿元,已跃升为我区重要的新兴支柱产业。

2.产业布局初步形成。我区依据自身产业发展现状,整合资源要素,在物理空间上明确了以江宁开发区为核心,以滨江开发区、东山街道配套产业园为两翼的“一核两翼”发展格局。东山街道以孵化平台建设为主,江宁开发区以研发和高端制造为重点,滨江开发区着力打造智能电网一次设备生产基地。目前,东山街道宁东智能电网孵化器一期载体建设已竣工,江宁开发区集聚了国网电科院、南瑞继保、国电南自等知名高端研发制造企业,滨江开发区环宇智能电网产业园等已建成投产,初步形成了从孵化、研发到制造的完整产业格局。

3.产业载体支撑有力。由区政府规划建设的20万平方米宁东智能电网孵化器一期6.2万平方米工程已经竣工。总投资100亿元的国网智电网科研产业基地25万平方米大楼已主体封顶,将建设包括1个研究中心、8个研究所和10个研发实验室。项目占地300亩,总投资超16亿元的南瑞继保智能化电气装备产业园和总投资超30亿元,建筑面积达22万平米的国电南自智能电网产业园等载体项目正有序推进。规划面积达2平方公里的核电科技产业园正在加快建设。

总投资超30亿的国家电网南方客服中心已落户滨江开发区。由省质监局和江宁合作共建的江苏省智能电网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已获批准建设。曙光云计算中心、中科院数据云东南节点暨江宁开发区云数据中心已正式揭牌,必将有力支撑江宁智能电网产业规模化发展。

4.产业领域全面覆盖。全区智能电网产业领域现已全面覆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和信息通讯各个领域,并培育壮大了一批知名企业。在发电环节,聚集了中电光伏、南高齿、环宇集团、科远股份等骨干企业;在输电环节,聚集了南瑞继保、国电南自等骨干企业;在变电环电,聚集了金智科技、西门子等骨干企业;在配电环节,集聚了光一科技、菲尼克斯等骨干企业;在用电环节,集聚了新联电子、金智远维等骨干企业,在调度环节,集聚了国网电科院等骨干企业,在信息通信环节,聚集了爱立信等骨干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覆盖面。

二、紧扣“五大中心”,坚持创新驱动,着力打造智能电网产业新高地

1.坚持示范带动,力促产业转型升级。总面积达1.1万平方米的智能电网博览馆已建成开馆,集中展示我区智能电网产业研究、开发和应用成果,为企业相互交流成功经验提供了重要平台。江宁高新园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及纯电动公交车项目已建成并投入运营,成为省内首座集公交充换电和储能应用于一体的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区住建局利用建设中的人才公寓,启动了智能电网应用示范小区建设。中电电气

集团在高铁南京南站实施了全球最大的屋顶光伏发电示范工程等。应用示范项目的广泛开展,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发展平台。

2.坚持高端引领,龙头企业带动效应逐步增强。在当前全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下,我区国电南自、南瑞继保等智能电网龙头企业均实现了快速稳步增长。今年以来,国电南自实现产值17亿元;南瑞继保实现产值30.1亿元,同比增长32.2%;金智科技实现产值4.2亿元。龙头企业的快速增长,吸引和带动了南京佳盛机电等一批相关配套企业的入驻和快速发展,有力促进了全区智能电网产业稳步发展。

3.坚持创新发展,提升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今年上半年,全区智能电网产业研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

4.2%,科远股份、金智科技等企业均拥有自己的研发团队和实验室。现区内智能电网企业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或研发机构7家,博士后工作站8家。培育中国名牌3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江苏省名牌和著名商标8个。多个高新技术项目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尤其在继电保护、电网安全稳定控制、高压直流输电控制保护等技术上一直保持国际领先。“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江宁分中心”现已落户宁东智能电网孵化器。较强的研发创新能力有效提升了全区智能电网产业核心竞争力水平。

4.坚持人才支撑,着力打造产业人才培育中心。全区

智能电网产业共有从业人员2.76万人,其中高级技术人才超500人,涌现出了薛禹胜、沈国荣、潘垣、雷清泉和杨奇逊等众多知名院士和高级人才。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以智能电网人才引进和培育为抓手,积极开展省“双创人才”和市“321计划人才”的申报工作,上半年,共有6名智能电网领域人才入选市“321计划”,并对12名高层次人才兑现扶持资金250万元。我们还依托区中等专业学校设立了智能电网职业技术培训教程,每年培养各类智能电网技术人才近1200人。

三、强化政策资金支持,切实保障智能电网产业“五大中心”建设

区委、区政府设立了多个专项资金,支持和促进产业平台建设和企业创新发展。2011年,区政府出台了《南京市江宁区促进智能电网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每年安排专项扶持资金5000万元,大力推动全区智能电网技术创新中心、标准质量中心、产业研发制造中心、人才培育中心和应用示范中心等“五大中心”建设。今年,项目申报工作已经结束,我们正根据各单位申报情况,并结合“五大中心”建设的整体要求,拟对全区企业和相关单位在研发投入、应用示范项目、研发制造基地和标准质量检测中心等方面的建设给予财政专项资金补助。同时,区委、区政府还设立了人才专项资金,大力引进和扶持智能电网领域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发展。区创投集团与省高投合作设立了“智能电网创投引导基金”,规模总额达5亿元,并已储备了40多个意向投资的智

能电网企业,力求通过专项资金的引导和扶持,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发展。

我的汇报完了,谢谢大家!

第三篇:产业发展处下半年工作计划

半年来,我处坚持学院“外塑品牌,内强素质”的宗旨,在竭尽全力对外招商引资的同时,多渠道、多形式、多方案管理院属产业实体。同时,我们仍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在下半年的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发扬我处团队合作的精神,进一步完善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回首过去发现不足,展望未来制定目标,现将我处2004年上下半年工作计划整理如下:

一、体制改革,事在必行;事企分离,责权明晰

根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精神,我院作为经营性事业单位,院属产业要发展,必须走企业化道路,因此,对于院属产业必须进行改制,逐步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下半年,我处将加大力度进行体制改革。在狮麟驾校改制的经验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其他院属产业实体逐个改制,使其真正走向市场,充分挖掘学院潜在资源,将“经营学院”的办学理念融于其中。

二、科学预测,合理调配资金;统计分析,发现潜在问题

半年来,学院总体运行情况与年初制定的综合发展计划较为吻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接下来,我处将在院领导的指导下,合理调整发展计划,特别是系部校区下半年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需重新制定计划。

在做好发展计划的同时,为了计划与实际大体上不出现偏差,我处将按月分解计划,实行按月考核。日常资金审核工作将做精做细,严格按照月度目标计划执行。每季度对学院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查找问题,研究解决方法,避免2004年学院发展出现重大资金问题。

三、多头融资,扩充战略伙伴群;项目包装,做出学院特色

现今,我院品牌效应日见升温,发展态势也是空前绝后。但我院投资主体较为单一,多为学院自行支付。随着世界经济逐步趋于一体化,我院有必要也必须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多方式、多渠道引进资金,确保学院快速发展。下半年,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在不影响学院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出让资质、租赁土地、合作开发等方式进行融资活动。

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开发潜在项目资源,进行整合包装,推向市场,将我院汽车品牌特色做亮做实。

四、强化内部管理,做大做强产业实体

再雄厚的资金后盾,再优厚的政策支持,如果没有系统的管理体系,企业必将走向灭亡。我院产业实体大多数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处作为其归口管理部门,必须加强管理机能,增强管理力度。下半年,我们将进一步细化产业实体考核标准,规范产业实体考核制度,执行产业实体考核程序,确保其经营活动顺利开展,逐步走向市场、占领市场。

五、规范招投标采购程序,精简不必要环节,为学院节省不必要开支

下半年,我处将继续完善招标采购制度,借鉴学院的管理制度制订符合招标采购中心工作特点的其他制度,实行规范化操作,精简不必要的环节,高质高效的完成学院各项招标工作。同时,我们将持续改进采购工作程序,规范学院大宗物资采购工作,在总结上半年各项采购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适当调整采购工作程序,充分发挥服务于学院、做好领导好参谋的职能,达到为学院发展节约资金的最终目的。

此外,组织相关人员学习院招标采购中心规章制度,了解院招标采购中心的制度是提高中心工作效率的关键。

第四篇:“本市人口发展工作计划”政府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把依法行政与宣传教育、优质服务、利益导向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完善政务公开、有奖举报、评议监督等各项制度,加快群众实行计划生育自治、自主、自觉进程,稳定低生育水平、开辟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新局面,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今后五年人口和计生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新的思想推动工作,以辩证的方法分析形势,把关注民生、履职为民作为根本动身点和落脚点,为全市实现第二个总量翻番的奋斗目标和建设和谐 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人口规划目标

计划出世22%,人口总数控制在483,006人以内;年均出生率为9.14‰。834人;年均自然增长率为4.35‰。

三、工作思路

今后五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1坚持依法行政。

加大人口计生干部法制培训工作,加大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使计生干部对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知识知晓率达到95%以上,育龄群众对实行计划生育基本权利和义务知晓率达到85%以上。建立并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过错追究制,实现执法顺序规范,执法行为文明,无严重违法行政行为,无恶性案件发生,无重大集(群)体上访和越级上访。认真贯彻落实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十条政策”加大对违法生育的治理力度,强化社会抚养费收缴,一律按上限征收。

2强化服务功能。

特别是乡、村两级技术服务网络的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服务网络、技术服务网络建设。不时强化服务功能,使技术服务、药具服务、生殖健康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优质服务成为普遍行动。具体要达到要利用国债资金支持,完成市生殖保健院和四所中心服务站建设,争取 年在 新区建成1200平方米市生殖保健院办公楼,四个乡镇要高标准建成四所中心服务站,其他乡镇服务站要达到技术服务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秀、环境优美、群众满意”高要求。基本生殖健康服务率达到85%以上;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的村达90%以上;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保持在95%以上;规范的术后和药具随访率达到95%以上,使优质服务活动迈上一个新台阶。

3抓好村民自治。

巩固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成果。要进一步抓好村级计划生育网络建设,要进一步巩固、完善村(居)民自治工作。做到有组织、有人管,分工明确,能够正常开展工作;进一步抓好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制度建设,做到制度健全,使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符合法律、法规,符合民主顺序,符合村情民意,对村委会和群众双互约,真正使村民在计划生育中的民主权、知情权、参与权、评议权和监督权得到充分体现,群众满意水平达到85%以上。

4以政策为动力。

使农村计划生育家庭能普遍享受到两项以上奖励优惠政策;要认真落实农村局部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和城镇计划生育家庭独生子女父母退休奖励制度,要认真组织落实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优惠致富政策。并建立健全奖励扶助制度管理、服务和监督机制,使奖励资金足额到位,发放到户到人;要认真组织落实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工作,使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生活有所改善;要通过各种途径协助和扶持计划生育家庭脱贫致富,进而逐步建立起有利于计划生育的社会保证制度和利益导向机制。

5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重点是抓好村一级信息化建设,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尽快实现市、乡、村三级联网,使计生统计、流动人口管理等工作达到快速、准确、高效,促进工作水平和管理工作水平不时提高。不时完善组织网络及工作制度、活动阵地,加强基层计划生育协会建设。保证协会活动的经常开展,真正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和“桥梁、纽带”作用。

要把那些热爱计划生育事业,加强乡、村计生干部队伍建设。村计生员公开竞聘上岗工作。基本符合年轻化、女性为主,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人员招聘上来。对村(居)计生员实行动态管理,进行定期培训,定期考核,加强岗位练兵,做到绩效联酬,有效激励,努力建设一支勤政、高效、廉洁、想服务、会服务、服好务的过硬队伍。

6全面落实联动机制。

树立生男生女都一样的生育观念。人口计生、卫生、食品药品监督、公安等部门要密切配合,要加大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严厉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使出生人口性别比高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并趋于正常。

四、保证措施

1解放思想。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际行动,推动人口计生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2主动协调。作好协调工作,争取上级领导的重视和相关部门重视,协助解决人口计生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问题,为人口计生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健全机制。引入现代管理理念,运用现代科学信息手段,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推进人口计生工作管理规范化、规范化、现代化进程,建立以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为主的工作推进机制,突出重点工作,落实个人责任,明确奖惩措施,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4转变作风。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求真务实的作风,团结民主的作风和廉洁的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时增强服务身手,提高服务能力,满足广大育龄群众的需求,确保计生工作目标的实现。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五篇:耐火材料产业发展政策

耐火材料产业发展政策

2006年5月23日

在高温工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促动下,我国耐火材料工业迅速发展,技术进步成效显著,产品品种质量水平不断提高,耐火材料单位消耗逐年下降。当前我国耐火材料产量已多年居世界第一,但耐火材料产业在整体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结构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差距较大,存在诸多问题:耐火材料总量过大,普通产品比重大,优质、节能、长寿、环保型产品少,某些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还需进口;耐火原材料的出口量虽逐年增加,但耐火原料的出口量仍占相当数量;耐火材料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仍在继续,国内耐火材料企业已近两千家,大量的中小企业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落后,企业管理水平低、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质量稳定性差、劳动条件和环保措施落后,资源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

面对国内高温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加入WTO对我国耐火材料工业所形成的机遇和挑战,中国耐火材料工业必须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在品种、质量、数量上满足高温工业发展的需要,瞄准世界耐火材料前沿科学技术,加速提高行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耐火材料生产工艺和品种系列。今后发展重点是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不断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制定耐火材料产业发展政策,以指导耐火材料行业的健康发展。

第一章 政策目标

第一条 坚持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发展耐火材料工业。重在提高质量、增加品种、集约化经营、降低消耗,通过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来提高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综合竞争能力,使我国耐火材料行业从生产、消耗、出口大国转变为综合竞争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耐火材料强国。

第二条 通过产品结构调整,以绿色耐火材料新产品为导向,到2010年,实现普通产品大幅度下降,2020年我国耐火材料更长寿、更节能、无污染、功能化的新型绿色耐材产品有大幅度提高,产品满足冶金、建材、有色、化工等高温工业及其他新兴产业等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目前我国钢铁工业耐火材料单耗约为每吨钢消耗25公斤左右,到2010年,要力争达到20公斤以下,到2020年降至15公斤以下。

第三条 通过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实施兼并、重组。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大型企业发展,鼓励实现强强联合,扩大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到2010年,企业数量大幅度减少。

第四条 根据国内外高温工业的技术进步,各工业部门耐火材料使用单耗的降低、耐火材料生产总量的减少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引导一批优势耐火材料企业实事求是地走出传统耐火材料生产领域,进行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不断拓展行业的发展空间。

第五条 通过产业布局的调整,到2010年,围绕各原料产地的特点,形成与资源、市场、能源供应、交通运输配置、环境容量相适应的、各自不同特色的高技术产业群。

第六条 按照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提高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节能降耗,最大限度地提高废气、废水、废物的综合利用率,力争实现“零排放”。推广扩大使用不定形耐火材料和不烧制品。支持开发用后耐火材料的再利用技术,提高用后制品回收再利用率。

第七条 到2010年以前,所有耐火材料企业排放的污染物要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应符合地方环保部门核定的控制指标。

第八条 努力降低能耗,耐火材料的原料煅烧和制品烧成是主要耗能环节,通过炉窑燃料结构合理化,逐步淘汰固体燃料(焦炭、煤)炉窑和高耗能电熔炉,煅烧精料和烧成优质制品必须坚持采用低灰分液体燃料或高热值气体燃料。应用富氧燃烧和各种节能技术,推广煤气化燃料。

第二章 产业布局调整

第九条 耐火材料产业布局调整要综合考虑矿产资源、市场分布、能源、交通运输、环境容量等条件。

新建耐火材料企业必须符合耐火材料产业发展政策。耐火材料产业原则上不再增建新的企业。应依托有条件的现有企业,结合兼并、搬迁、组织结构调整,在原料、市场消费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进行改造和扩建,着重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第十条 现有耐火材料企业基本上靠近矿产资源地。今后应结合产品市场和矿产资源情况,以矿定产,以产品结构调整和可持续生产为主要考虑因素。最终形成地区有分工,大型企业产品有特色、中小型科技型企业分工协作的格局,淘汰落后企业。

辽南及周边地区有丰富的镁质资源,根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该区域内现有企业要按照联合重组和建设精品基地的要求,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碱性耐火材料基地。加强矿山管理,根据不同原料矿山资源状况,开发推广大结晶、高钙硅比、高体积密度、高纯烧结镁砂,白云石砂,尖晶石合成砂等高技术镁质原料和制品及各种镁质不定形耐火材料。

山西、河南、贵州等地有丰富的高铝矾土原料资源,该区域内现有企业应合理利用资源,搞好综合利用,提高各级高铝矾土熟料质量。重点开发、发展烧结板状刚玉、矾土基尖晶石、低成本结构陶瓷原料(如Sialon、Alon、Aln等)等优质原料,Si3N4-Sic砖、Sialon-Sic砖、sialon结合刚玉砖及建材、陶瓷行业所需的各种优质制品。

山东、江苏、湖北等地根据本地资源情况和市场、技术优势,重点发展不同形式的新型高技术的滑动水口、其它连铸用制品等功能型耐火材料。

中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配合地区经济建设,适当发展为钢铁等高温工业服务的大宗耐火材料。

中西部地区结合当地资源、运输和经济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发展耐火材料工业。

第三章 产业技术政策及准入条件

第十一条 为确保耐火材料工业产业升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对耐火材料工业装备水平和技术经济指标准入条件规定如下,现有企业要通过技术改造努力达标:

(一)经济规模:

优质硅砖、粘土砖、高铝砖生产线年产量3万吨及以上; 镁炭砖生产线年产量1万吨及以上;

碱性砖生产线年产量1万吨及以上;

滑动水口砖生产线年产量1000吨及以上;

长水口砖(连铸三大件)生产线年产量1000吨及以上;

不定形耐火材料生产线年产量2万吨及以上。

(二)企业年销售额人民币3000万元以上。

(三)生产的产品品种必须符合技术政策的规定。

(四)必须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环保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应控制在国家和地方环保部门核定的指标内。

(五)必须达到规定的节能指标。

第十二条 境外企业投资中国耐火材料工业,必须符合我国耐火材料产业政策,结合国内耐火材料企业的调整、改造和搬迁实施,带入技术、管理、市场、资金,实现双赢。

第一节 原材料政策

要积极开发利用不同品位的矿石资源,加工制造用于不同用途耐材的多品种、牌号的系列耐火原料,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第十三条 进一步提高耐火原料质量的稳定性,发展优质合成原料。

推广使用和开发红柱石、硅线石、兰晶石,锆英砂,以及均化高铝矾土熟料,烧结板状刚玉,低成本结构陶瓷原料,尖晶石,大结晶、高钙硅比、高体积密度、高纯烧结镁砂、镁钙砂及用于发展优质节能、隔热耐材的优质高效合成原料。

2010年建设5~10家万吨级优质合成原料专业生产厂,2020年建设15~20家万吨级优质原料专业生产厂。

第十四条 矿产资源属国家所有,有偿使用。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很小,菱镁矿、铝土矿、鳞片石墨矿等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优势矿产资源,但同样急需树立“资源忧患意识”。建议地方政府要严格按照“矿产资源法”和“行政许可法”监督管理耐火矿产资源的开发、生产,加强矿山管理,限制开采总量,矿山企业必须做好矿山规划,按合理的开采计划组织开采生产。珍惜保护矿产资源,加大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对乱采滥挖行为要按规定给予必要的处罚和进行整顿。

第十五条 根据资源分布情况,建设若干供矿基地和选矿厂,以提高矿石品级,合理充分利用资源。

第十六条 限制能耗高、污染大的电熔原料、烧结原料如电熔镁砂、碳化硅、一般镁砂、一般高铝矾土熟料等初级加工产品的出口。

第二节 提高制品质量,发展新品种,加速耐火材料品种结构优化

第十七条 所有企业生产的耐材产品必须有标准。国家实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三级标准体系。鼓励支持企业自行制订代表本企业特色和水平、有高度竞争性的,供订货用的商业性企业标准。结合企业创优质名牌产品,组织制订推广行业绿色产品标准。

为适应冶金、建材等高温工业技术发展的需要,加速培育耐火材料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建立产品、技术开发和科研机构,提高开发创新能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装备技术和产品。支持企业研究、开发采用用于大型水泥回转窑、钢水炉外精炼、有色金属冶炼等方面的尖晶石、白云石等无铬碱性砖及各种碱性不定形耐火材料,超微孔炭砖,低碳、无碳等洁净钢用耐火材料,新型高技术滑动水口,近终型连铸、薄板坯连铸等技术用制品,Si3N4-SiC砖、Sialon-SiC砖、Sialon结合刚玉砖及建材、陶瓷行业所需的各种优质制品。

支持、引导企业开展耐材应用技术和优化窑炉结构技术的研究,增强为下游企业提供综合供应和服务的能力。

第十八条 发展节能型经济,大力开发、推广使用各种优质节能高效不定形耐火材料,开发各种优质高效隔热保温耐火材料,满足各行业的需求。到2010年,不定形耐火材料占耐火材料总量的40%,2020年达到60%以上。

第十九条 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开发用后耐火材料的循环再利用技术。到2010年用后耐火材料利用率达到60%以上,2020年达到80%以上。鼓励利用其它高温工业的废渣及矿渣用于制造耐火材料。

第三节 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第二十条 推广使用高效节能设备,如各种高效破粉碎设备、细磨、超细磨设备、自动配料车、高效混合设备、摩擦液压成型设备(含优质模具)、高温节能隧道窑、节能型梭式窑和先进的检测控制装备等。

第二十一条 加强耐火材料生产过程的节能系统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

第二十二条 进口技术和装备政策:鼓励企业采用国产设备和技术,减少进口。对今后量大面广的装备,如大型压砖机等要组织实施国产化生产。

第二十三条 提高关键工艺环节的自动控制水平,推广计算机在生产和管理系统的应用。

第二十四条 鼓励开发、推广使用不定形耐火材料施工、烘烤机具。

第二十五条 2006年淘汰干燥炕、手工成型、土焙烧窑、土煅烧窑、烧固体燃料的反射炉、无环保设施的焦炭竖窑。

第二十六条 各生产企业均必须建有可指导生产的理化检测设备及相应检验技术人员的化验室。大、中型企业应建有一定研发能力的试验研究室,用来开发研究新产品和产品应用技术。

第四节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第二十七条 耐火材料厂的主要污染物是粉尘、烟尘、噪声等,不加强治理将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所有生产企业必须达到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要严格执行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规定,对超过核定的污染物排放指标和总量的,不准生产运行。

反射炉、竖窑、回转窑必须设置烟气净化装置,烟气净化后排放要达到国家标准。

沥青浸渍装置必须配备沥青烟气净化装置,烟气排放必须达到国家规定。

第二十八条 禁止新建烧煤倒焰窑。2007年以前,完成改造现有烧煤倒焰窑为烧气体燃料。

第二十九条 现有多数中小耐火材料厂的生产操作环境的粉尘、噪声危害相当严重,树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关爱健康是现代企业文明发展的重要方面。各企业要严格执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设置有效的防尘、减震、防噪声设备。所有生产企业必须达到国家和地方对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的规定。对超过容许范围的,不准生产运行。第三十条 要通过实行生产许可,制定使用条件等强制性规定,建立残砖堆放申报和付费制度等措施以加强减少到最终停止生产使用镁铬砖、镁铬质不定形等含铬耐火材料。

第四章 企业组织结构及产业结构调整

第三十一条 支持企业向集团化方向发展,通过强强联合、兼并收购、互相持股等方式进行战略重组,减少企业数量,实现耐火材料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

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大企业为龙头,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入,以产品为龙头,产权作纽带、跨所有制、跨地区的强强联合。到2010年形成两个销售额达人民币30亿元(耐火材料)、若干个人民币20亿元(耐火材料)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第三十二条 支持具备条件的大型企业通过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适当扩大生产规模提高集约化生产度,国家在主辅分离、人员分流、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第三十三条 耐火材料企业以一业为主,多元化经营,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开拓资源的综合利用,向建材、化工、镁合金、高新技术材料等行业延伸,向冶金辅料延伸,逐步提高非耐火材料收入比例。鼓励有综合实力的企业发展耐材总包等先进的营销模式。

第三十四条 耐火材料产业发展政策由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组织制定、修订,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准,并监督执行。

下载“智能电网产业发展政策工作计划”政府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智能电网产业发展政策工作计划”政府工作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耐火材料产业发展政策

    耐火材料产业发展政策 在高温工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促动下,我国耐火材料工业迅速发展,技术进步成效显著,产品品种质量水平不断提高,耐火材料消耗逐年下降。当前我国耐火材料产......

    智能电网支撑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重庆智能电网支撑智慧城市发展 研究报告 一、智慧城市发展概述 1.1智慧城市概念与特征 2009年1月28日,奥巴马就任总统后,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会上,IBM首席执......

    政府工作计划

    政府工作计划模板集合6篇政府工作计划 篇1 (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努力改善守业和就业环境。实行税费减免、财政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等相关扶持政策,落实公共就业扶持政策。继续落......

    政府工作计划

    政府工作计划 篇1 坚持以“服务领导、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宗旨,围绕市政府中心工作,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传“政”之策,尽“研”之责,把“市”之......

    政府工作计划

    关于政府工作计划合集10篇政府工作计划 篇1 一、创新工作措施,不断增强写作能力。以“改文风、出精品”为目标,始终将学习放在第一位,坚持“公文写作讨论会”活动两周开展一次,......

    LED产业——政府相关支持政策

    LED产业——政府相关支持政策 一、中国政府在二OO三年六月十七日正式启动了“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 2003年6月,科技部联合信息产业部、教育部、建设部、中科院、轻工业联合会......

    智能电网的发展与认识(xiexiebang推荐)

    智能电网的发展与认识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智能电网已成为实施国家能源战略和优化能源资源配置的重要战略平台。智能电网的建设、运行将大大提高电力系统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国内外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国内外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宋菁 ,唐静 , 肖峰 (1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6;2泰州供电公司,江苏泰州225 300) 摘要: 从智能电网的现状、发展重难点及其发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