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村官”引领新农村发展

时间:2019-05-15 16:15: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回归村官”引领新农村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回归村官”引领新农村发展》。

第一篇:回归村官”引领新农村发展

通城:“回归村官”引领新农村发展

通城县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的山区,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近年来,该县在推进项目回归的基础上,着力开展“智力回归”工程,在“打工仔”中选“村官”,在致富“能人”中选党员,使一批有致富能力、有意愿带领群众致富的在外务工经商优秀人员进入村级组织,极大地优化了村级班子结构,增强了乡村干部带头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回归村官”成为通城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头雁”、新农村建设的“领路人”。

一、“人才回归”催生“回归村官”群体

通城作为湘鄂赣三省交界处的山区小县,境内既不通高速公路,又无铁路和水路,矿藏资源也没有什么优势,人多地少。但通城有一种最丰富、最独特的资源,那就是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据不完全统计,通城有十多万人常年在外务工经商,占全县总人口的近四分之

一、农村劳动力的一半以上。

基于这一县情,通城县跳出传统农业县发展的束缚,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引导在外务工经商人员回归创业,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通城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到2011年底,全县外出务工人员累计回归8500人,占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总数的8%左右;引进各类回归项目1700多个,资金超过100亿元,占到全县招商引资项目总数的90%以上,创造的税收占全县总税收的55%左右。在外务工经商人员,大多眼界比较开阔,信息比较灵通,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具有较强的开拓进取意识,特别是事业有成人士对家乡建设比较关注,想为家乡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通城县委、县政府及时把握这一趋向,在大力引回项目的同时,大力推进人才回归,公开支持和鼓励在外务工经商人员回乡参与村“两委会”竞选,为在外务工经商人员回乡共建美好家园、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提供平台。

到2012年2月,全县有263名回乡创业人员担任村“两委会”成员,占村干部总数的33%,其中担任村主职的57人,占村主职干部总数的34%。他们中涌现出了全国劳模、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和“五四”青年奖获得者黎锦林,全国时代先锋、荣获湖北“五一”劳动奖章的省优秀民营企业家郑四来等一批优秀精英。

二、多措并举壮大“回归村官”群体

(一)建立信息资源库,凝聚各类人才“一个也不能少”。通城县在外务工经商队伍庞大,涉及面广,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在外务工经商人员的情况,该县及时建立外出务工人员网络,做好“村主职干部工程”基础性工作。一是建立务工人员档案。以乡镇为单位,对全县在外务工经商人员进行了全面的摸排和登记造册,掌握第一手资料,并通过筛选,建立起一批在外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市场营销人员和企业老板为主的重要人才资源信息库。二是发挥在外同乡会、商会作用,利用他们联系广、接触多、了解深的便利条件,不断发现和充实新的人才资源信息,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为引导他们回归创业创造条件。三是通过每年的慰问活动以及节假日的联谊活动,加强与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沟通与联系。

(二)用真情乡情友情感召,吸引能人回归“再多也不多”。通城人重亲情、重乡情、重感情,通城县外出务工人员对家乡总怀着特有眷恋和感激之情,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地位高低、贫富贵贱“谁都说俺家乡好”。通城县委、政府以乡情亲情为纽带,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在外成功人士的联系,宣传家乡招商引资政策,通报家乡经济社会发展,介绍回归工程实施情况,加强沟通,增进感情,搭建好回归平台。一是发挥在外务工党组织作用。在务工经商人员比较集中的广深、江浙、上海、北京、武汉等地组建了10多个同乡会、商会,依托同乡会、商会建立了1个流动党总支、20个流动党支部和38个党小组,并以“红色地图”的形式印发给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全县800多名外出流动党员被纳入流动党支部管理,并对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的优秀青年进行跟踪培养,适时吸纳其加入党组织,从而使广大在外务工经商党员时刻接受组织的管理,感受到组织和家乡的关怀,始终凝聚在党组织周围。二是主动开展联谊活动。县委、县政府每年春节前后,都要组织安排“四大家”领导带队到沿海发达地区召开联谊会,每年正月都要在县内举行茶话会,邀请回乡过年的在外人员畅叙乡情、共谋发展。平时,在外创业人员回乡,县领导和有关乡镇、单位的负责人都亲自上门拜访,使广大在外创业人员时刻感受到家乡的关心。三是不拘一格请人才。对村级急需和群众认可期盼的重点人才,县委和乡镇的主要负责人亲自出面请。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部门和乡镇的积极宣传动员,乡里乡邻群众热切期盼,加之全社会关心关注“三农”工作的有利环境,吸引了一批有识之士积极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第一线。

(三)人尽其才,择优录用,“能覆盖一个村就覆盖一个村”。通城县委提出:“对务工回乡任村主职干部,能多选一个就多选一个,能覆盖一个村就覆盖一个村”。选聘一个好书记,就是发展一方经济,就是造福一方群众。我县塘湖镇荻田村是通城最边远的苏区、山区和贫困村,土地贫瘠,人均年收入只有千元左右。2005年,先后在福建、广东等地打工10多年、月薪4000多元的汪金熬当选为该村支部书记后,敏锐地抓住我县玉立砂带公司到该村开展扶贫活动的机会,争取到与该公司合作建设纺织厂的项目,并带头拿出多年积攒的15万元打工收入入股,同样也是打工回归的村支部副书记黄中勇入股30万元。在他俩的带动下,就是这样一个贫困山村竟筹集到项目资金180万元,加上土地入股共200万元。经过半年的努力,总投资600多万元、占地20亩的荻田万绽纺织厂正式建成投产,其产成品全部由玉立砂带公司包销,年产值可达1800万元,利税200万元,三年即收回全部投资。纺织厂还安排了当地农民用工320人,职工平均月工资1100元左右,已有20多名在外打工的村民赶回来,到“家门口”打工。

(四)落实政治生活待遇,解决村干部后顾之忧,“能多给一分就多给一分”。县委、县政府对“回归村官”在政治上关爱、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一是在政治上厚待。近几年,回乡村官中有1人被推选为“全国时代先锋”,2人被评为全国回归创业之星,3人被评为部、省级劳动模范,6人录用为乡镇公务员,2人被选拔到乡科级岗位上,5人被评为省市新农村建设标兵,30人次被县委、组织部评为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二是在经费上保障。通城县委、政府每年从有限的财力中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支持回乡担任村主职干部的工作,另外,出台政策,对发展集体经济较好的村明确可从集体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提留作为工

作经费。三是在生活上关心。在县级财政相当困难的情况下,通城县从2006年起为所有村的主职干部办理了养老保险,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尽管“回归村官”们经济基础都比较好,工资待遇并不是他们回归的主要原因,但县委、县政府关心基层干部、厚看农村干部的用人导向,激励着更多的在外创业人才回归创业。

三、“回归村官”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

“回归村官”不仅带回了项目、资金,也带回了开放的思维和现代的理念,他们在改变家乡发展面貌的同时,更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的引领者。

(一)村级集体经济更强了。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是双层经营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这些回乡人员担任村主职干部后,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的“牛鼻子”,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工作的重点,作为带领群众致富的抓手,努力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目前,在通城县返乡担任村主职干部的57个村中,村级集体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最高的超过100万元。通城县石南镇牌合村以前是一个后进村,胡秀华(女)回村担任支部书记后,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积极招商引资,引进玉立集团建起了年出栏生猪2万头的标准养殖场,年加工能力1万吨的饲料加工厂,年屠宰牲猪10万头的星级屠宰场,成为通城县远近有名的养殖专业村。目前,牌合村拥有固定资产3000万元,集体年收入突破100万元,先后荣获“省级文明村”、“省级卫生村”等荣誉称号。

(二)群众致富渠道更宽了。回乡后担任村主职的干部,是带头致富的典型,也是带领群众致富的模范,这些“致富能手”回乡后给村民带来了大量致富信息,拓宽了致富渠道。回乡担任村主职干部后,他们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确保群众得实惠作为工作重点,积极提供信息,帮助鼓励村民外出务工、经商和创业。一批在外务工经商人员相继成长为“蔬菜能人”、“养殖能人”、“运输能人”,成为带领农民增收的引路人。几年来,全县新增各类农业大户2100多户,产业化经营面积达8万多亩,催生了一批专业村镇,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如石南镇的牌合村824户100%的家庭养猪,其中存栏5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200多户,100头以上的50多户。今年全村共出栏肥猪9000多头,户平10.9头,总产值1100万元,户平增收近700元。部分回村任职村官,直接带回资金项目创业,安排村民就地就业增收。北港镇岭源村支部书记胡平生,回村任职前在东莞拥有7家分公司,公司年产值过亿元,员工200多人。他回村任职后,其在广东的公司在本村招聘54人就业,并在家乡投资200万元建起了千亩果园和苗木基地,安排本地劳动力10人。

(三)新农村建设步伐更快了。回乡担任村主职的干部,经过城市工作与生产的洗礼,思想观念新,管理办法多,人脉关系广,经济实力强,是新农村建设的“领军人”。他们所在村是我省新农村建设亮丽的风景。2007年10月,黎锦林当选通城县宝塔村村支部书记后,启动“一路三园”规划,先后建成的宝塔科技园、宝塔农民花园、宝塔农民公园、宝塔景观大道构成了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丽图画,该村先后被评为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中纪委副书记张惠新称之为“中国城郊村建设的典范”。

(四)农村乡风民俗更文明了。大部分回归村官思想观念新,愿意为民办实

事、办好事、解难事,主动参与到移风易俗、村庄整治、新型农民培训、村民文化体育等活动中去,潜移默化地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促进了乡风文明。宝塔村每年拿出2万多元慰问70岁以上的老人,拿出10余万元对其它贫困村进行助病、助残、助学、助困,免费对全村育龄妇女、企业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免费为儿童提供防疫保健;村办企业为1000多保村民、下岗职工提供了就业岗位,职工年收入过2万元,确保了村民有工作,生活宽裕有保障。北港镇岭源村支部书记胡平生回村任职后,年收入减少了10多万元,选举期间其父亲不是拉票,而是四处游说邻里村民不要投儿子的票,以“逼”其外出,回广东佛山继续经营公司,但到选举的时候,胡平生硬是以高票当选连任。胡平生回村任职后,带头捐资15万元在全村硬化村组道路10公里,投资200万元在1000亩荒山上建起了林特基地,又自掏腰包5万元购回桂花苗木分给农户栽种。群众心里有一杆秤,好“官”他们拥护。在这些好“官”的影响下,干群关系融洽,乡风文明,治安良好,农民安居乐业。农村谈婚论嫁以前讲家底厚实,现在都讲“十星”,全县十星级农户达6300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12%。用农民自己的话说就是:“农户有十星,抱银又抱金,农户无十星,富了还会贫。”

(五)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更强了。“干部有能力,集体有实力,支部就有战斗力”,这是通城县推进人才回归后,村级基层组织的真实写照。近3年来,这些村官团结带领支部一班人,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发展集体经济,创先争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隽水镇油坊村是一个人口多,集体经济基础弱,村组班子不强,村民上访不断的村。2002年在外经商多年的共产党员、退伍军人张海燕回村任职,一心一意扑在村级班子建设和为民办实事上,多方筹资100多万元,硬化了全镇第一条近6公里的村级公路,办起了集体河砂场和退耕还林基地,修建了多处农田灌溉水堰,新修了村办公楼和党员群众活动中心。同时,将村内一批致富能手发展为党员,将几名政治素质高,有正义感、工作热情高的养殖大户吸收进村支部班子,建立健全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党员议事制度、“一事一议”制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将干部的一言一行置于全体群众监督之下。如今的油坊村变成了村民零上访、村级集体经济大发展、农民收入年年加的富裕村。像黎锦林、郑四来、汪金熬、张海燕等这样的回归村官,一人就是一杆旗,一人就是一个堡垒,就是一方发展的领路人。

第二篇:诚信为本引领发展

网站新闻:规范财务引领发展

湖北红八号集团召开2013年财务工作会议

2013年3月11日,湖北红八号集团2013年财务工作会议在红八号大酒店三楼会议室召开。红八号集团总经理李方科在会上做重要讲话;集团副总经理胡宪安、副总经理陈德明出席会议;集团各子公司执行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和财务工作人员,以及集团2013年新录用的财务专业人员等65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刘克义副总经理主持。

李方科总经理指出,2012年集团有效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保持了业绩领先优势。成绩来之不易,包含着集团各级财务部门的努力。

他强调,围绕集团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化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财务工作2013年“明确目标、集约管理、统一思想、促进提高”的总体要求,财务工作要准确定位尽职尽责:既要依法合规、坚持原则、严格预算;又要把握大势、参与管理、强化服务。

他要求,财务人员要紧跟集团快速发展的需要,认真学习,提升素质:既要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又要学习会计专业理论、新制度、新准则,还要学习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能力,及时向公司领导提供财务运行状况、预算执行情况和资产负债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当好参谋助手,为集团事业多作贡献。

会上,胡宪安副总经理全面总结了集团2012年财务工作运行情况,并对2013年集团财务工作做具体安排,布置了“适时试点推进全方位的绩效成本管理”等集团2013年十项重点财务工作。

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也是企业科学决策的重要支撑。财务工作先行,有利于推动集团2013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分解和执行。本次会议进一步强化和规范了集团财务管理工作,为各子公司生产经营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三篇:创新引领发展

创新引领发展

——榆林市运管处稽查支队发展纪实

段高贵

创新,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创新,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榆林市运管处稽查支队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执法模式,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执法理念,为全市道路运输市场规范有序、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市运管处稽查支队组建于1997年,主要职责是代表政府负责道路客运市场、货运市场、机动车维修市场、驾驶员培训市场以及客货运站(场)的经营业户、参营车辆、从业人员的经营资格、经营行为的监督检查,组织、引导和培育道路运输市场,打击非法营运,维护市场秩序。近年来,在省稽查总队、市交通运输局和处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市处稽查支队坚持‚标本兼治、狠抓源头、综合治理、依法监管‛的原则,紧跟公路建设步伐,依法行政,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深入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项整治行动,赢得了上级部门和广大经营者的一致好评。

队 伍 篇

2007年以来,市稽查支队重新组建稽查队伍,以创建“稽查队伍一流、稽查保障一流、稽查业务一流、稽查形象一流”为奋斗目标,突出抓制度、抓学习、抓业务、抓创新,不断强化队伍建设,树立运政稽查执法新形象。

一是抓制度建设。先后建立了《考勤制度》、《学习制度》、《票证管理制度》、《稽查车辆管理制度》、《行政处罚流程图》、《执法文-1-

书及档案管理制度》、《运政稽查信息异地抄(报)告制度》、《运政稽查执法公示制度》等13项制度,做到了用制度来管理执法队伍,用制度来约束执法人员,用制度来规范执法行为。

二是抓学习教育。每周一上午坚持学习,三年多来雷打不动。除组织稽查人员学习《行政处罚法》、《道路运输条例》、《道路运输管理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外,还要对上周的稽查情况进行小结,对典型案例进行评析,对执法当中遇到的热点、难点和棘手问题进行集体讨论。通过抓学习教育,逐步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运政稽查工作的科学方法,进一步提升稽查工作的理论水平。

三是抓业务培训。2010年9月,我们针对运政执法队伍中存在的执法行为不规范、执法风纪不严整、执法语言不文明、执法文书不统一等突出问题,组织了全市103名执法人员进行了法律、法规、稽查业务的执法培训,有效地推进了全市运政稽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省局稽查总队、法制办的同志先后两次深入市处稽查支队查看了执法文书案卷,现场指导了文书的制作和案卷整理。

四是抓工作创新。近年来,稽查支队的工作亮点频现,成绩突出:

“亮点”一:2010年6月2日挂牌成立了榆林市打击“黑车”等非法经营联合执法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处稽查支队,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派驻两名干警在稽查支队办公,同时启用了“榆林市打击“黑车”等非法客运经营领导小组办公室”印章,联合执法、联合打击非法经营行为的长效机制正在发挥作用。

“亮点”二:自行研治了执法文书制作和运政稽查违章信息查询软件,并于今年3月份开始开始试用行,改变了以往手工制作文书的落后状况,实现了文书电子化制作的梦想,既规范了文书制作,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将于今年6月份开始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使用,逐步规范各县区稽查大队执法文书的使用、制作和归档工作。

“亮点”三:转变思路,强化监管。明确“市处管县所,县所管市场”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全市道路运输市场监管,强化运政稽查队伍建设,规范运政执法行为,加强部门联合、区域联合、上下联合,逐步形成全市运政稽查工作一盘棋的良好局面。

形 象 篇

如果说物质文明是一个机关的形,那么稽查形象就是这个机关的神。打造一支形神兼备的运政稽查队伍,既要强筋壮骨,更要凝神聚力。我们始终在精心铸造着“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依法行政、廉洁奉公”的灵魂。

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给力。随着道路运输市场的发展和运政稽查队伍的壮大,原来的办公条件已不能满足稽查工作的需要。09年处领导对稽查工作倾注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彻底改变了榆林运政稽查支队形象,改善了办公环境,并设立了案件受理室、联合执法办公室、档案室、学习室、活动室等,硬件设施配备齐全,各种制度、职责、处罚依据、稽查人员监督台、行政处罚流程图等制作规范,统一上墙,为执法人员提供了一个舒适优雅的办公环境,极大地调动了运政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稽查装备配备一应俱全。运输市场点多、线长、面广、流动性大,违章运输行为复杂多变,配备科技装备,为稽查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为此,稽查支队配备了4辆专用稽查车、3台笔记本电脑、3台台式电脑、2台打印机、一台打印复印传真一体机、2台数码摄像机、2台数码照相机、10支录音笔、12个执法记录仪等稽查设备,切实解决了运政执法人员长期面临的执法难、取证难、查扣难等棘手问题,大大提高了稽查支队的整体工作效率。

工作成绩硕果累累。2007年,被市处评为‚工作任务考核先进科室‛,被陕西省交通厅运输管理局评为‚陕西省道路运输管理系统文明执法单位‛和‚‘利剑一号’打击‘黑车’等非法违规营运专项整治行动先进集体‛;2008年,被市处评为‚工作任务考核先进科室‛;2009年,被市处评为‚工作任务考核先进科室‛,在市处举办的‚道路运输管理工作规范知识竞赛活动‛中荣获第一名;2010年,被陕西省交通厅运输管理局评为‚陕西省道路运输源头治超先进单位‛和‚源头治超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榆林市恒泰集团、长运集团、榆林汽车站等运输企业和广大经营者分别送来了“秉公执法、为民解忧”、“ 扬运政雄威、保市场安定”、“为民排忧解难、时代服务楷模”、“ 乘客安全的卫士、非法营运的克星”、“公正严明、依法整治”等锦旗。《中国交通报》、《陕西电视台》、《陕西交通报》、《榆林电视台》、《榆林日报》、《榆林新闻网》等新闻媒体对运政稽查工作进行了详实的报道,榆林运政稽查有了自己的地位,有了自己的执法尊严和形象。

管 理 篇

榆林运政稽查始终将整治道路运输市场经营秩序作为中心工作来抓。近年来,稽查支队先后组织实施了打击“黑车”等非法经营‚利剑一号‛、“百日专项整治行动”、源头治超“春雷行动”、道路运输运输市场秩序集中整治等大型专项整治行动。主要对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和重点线路的市场秩序进行集中整治,由市处稽查支队牵头,联合公安、交警等部门,抽调各县区稽查大队业务骨干共同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多次深入榆阳、靖边、定边、府谷、神木、大柳塔等县区进行交叉稽查。自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共出动稽查人员6000余人次,稽查车辆2.4万辆,查扣无牌无证货车1500余辆,查扣超限超载车辆280辆、违规货运站场7家、违规营运驾驶员180名,卸货400余吨,对5个运输企业进行了停业整顿,吊销了20名驾驶员的从业资格证,同时对30家源头装载企业罚款100余万元,沉重地打击了超限超载非法经营的嚣张气焰,全市超限超载率由过去的5%下降到现在的1%以下。奥运、世博、世园和每年的‚五一‛、‚十一‛、春运等重大节假日,稽查人员都能深入一线,紧紧围绕‚安全、畅通、有序‛的工作目标,精心组织,共聚合力,密切配合,圆满完成了各项重大保障任务。

运政管理长路上的岁月是一首歌,运政稽查人员用奉献谱写着动人的旋律;运政稽查的日子像一幅画,稽查人员用汗水描绘出了靓丽的色彩。事业创新,永无止境,我们将继续发扬创新精神,勇于探索,勤于实践,努力为全市道路运输事业科学、和谐、跨越式发展保驾护航。

第四篇:文化引领发展

文化引领发展

——豫煤一队“河南煤田”文化建设纪实

“十一五”期间,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一队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10年全队实现社会地质及多种经营收入与2006年相比增长了3678.85万元,在职职工年人均收入与2006年相比增长了24293元。

探求该队快速发展背后的奥秘,除了拥有科学的管理体系、精良的技术设备、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等重要因素外,具有高度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堪称支撑起该队发展的基石,并成为该队拓展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强大引擎。

文化铸魂 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根须之于大树,精神之于人体,犹如文化之于企业。文化是一个单位的‘生长素’,有了文化,就能人显精神、牌显价值。一个单位没有自己的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

经过30多年的积累,该队形成了独具行业特色的河南煤田文化理念。2006年,按照省局安排,该队利用3年时间,全面推广“河南煤田”文化理念,并为每位职工发放了文化手册和培训教材。于是,“献身勘探、奉献光热”,“河南煤田、诚信永远”等理念开始在干部职工心中落地开花。

文化建设,理念灌输是基础。为了使这些理念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成为每位职工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成为不断开拓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该队大力进行宣传灌输,培育职工对河南煤田文化理念的认同感。制定出台了文化建设工作方案,召开动员大会,确立了文化建设的工作目标、内容和推进步骤。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以来,共组织各类企业文化培训32场次,发放各类企业文化培训教材1057本(套),观看录像讲座近30余次。同时,加大物质形态文化建设力度,印制了具有局标识的办公用品,在队部大院、办公楼、基层施工钻机,粘贴、悬挂了河南煤田文化理念和标识等。此外,以开展各类活动为载体,组织广大职工参加了省局组织的企业文化知识问卷调查、企业文化知识竞赛、“河南煤田”杯演讲比赛、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巡回展等活动,使企业文化理念入心、入脑。

先进的文化理念已经融入河南煤田一队人的血液,进一步引领和推进了全队的各项工作,辐射到职工的工作、学习、生活之中,为全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文化聚力 发挥人才聚集效应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河南煤田”文化建设的根基。我队紧紧围绕“人人优秀,知人善用”的人才理念,加强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全面提高职工的学习能力、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引导职工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

人人都有专长,人人都是栋梁。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各类人才的聚集效应,提高人才的业务水平和技术能力,给广大职工提供更多的“精神食量”,该队每年都为各部门、科室订阅了相关业务报刊、杂志等,又筹资开设了职工书屋、电子阅览室等。针对基层钻机职工看书难问题,为一线配置了流动图书箱,为各类人才的学习、成才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学习上,鼓励他们学习新技术、新理论和新知识,鼓励职工参加学历教育,并给予学费报销、物质奖励等,把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全队上下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2004年至今,全队先后有66名职工提交了继续深造的申请,已有48名职工取得了大专以上文凭。为了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2003年,队上实行了工程专业技术骨干评选活动,2007年结合实际又出台了工程专业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评选办法,进一步丰富了评选内容和方式。结合不同岗位、不同人员的工作实际,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形式,有计划的对职工进行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和职业道德。同时,队上还不定期的召开技术研讨会,全队技术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在这种氛围的浸染下,职工们自觉自愿学习,努力掌握新知识、提高新技能的热情空前高涨,从而实现了单位发展和个人发展的有机结合,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文化强体 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在“河南煤田”文化建设过程中,该队将文化的触角延伸到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通过建章立制,在全队形成用制度管理、按规矩办事的良好风气。

据不完全统计,仅2009年一年,该队修订和制定的规章制度就达41项,有章可循、井然有序已成为一队管理工作的一大特色。在安全生产方面,制定了《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办法》;在质量管理方面,出台了《地质勘查质量管理办法》;在经营管理方面,出台了《合同管理办法》、《工伤管理办法》、《钻机“三公开”管理办法》;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出台了《工程专业学科带头人、技术骨干评选及管理办法》。等等。并将队上的规章制度进行了汇编成册,发放了中层干部手中。

为确保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我队畅通言路,大力提倡民主管理。职工代表大会是职工实行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重要途径,凡涉及全队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事项,诸如单位发展的重大决策、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都须经职代会审议;积极推行二级单位(实体)职代会制度和钻机“三公开”办法,让职工充分享有知情权、监督权„„利用宣传栏、简报、网站等载体,对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及时公开。坚持机关干部下基层制度、领导干部谈心制度及队级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等,开设了队长、书记、廉政三个信箱,征集职工群众意见和建议。

民主渠道的畅通,使各级领导干部与职工始终保持着密切联系,并极大地鼓舞了职工参与单位生产经营的热情,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更强了,工作积极性更高了,单位内部环境更和谐了。

文化树形 打造优秀企业品牌

品牌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企业形象靠品牌来树立,品牌靠企业形象来提升。优秀的品牌,须有优秀的企业文化来支撑。

打造品牌工程、品牌项目,一直是该队班子“河南煤田”文化建设中的重中之重。结合地勘单位的实际,队班子提出了“承揽一方市场,结交一方朋友、树立一个品牌”的发展理

念,通过项目施工,树立品牌,拓展市场。该队在大口径瓦斯抽放孔市场、西北煤勘市场树立起了自己的品牌,涌现出了1405、1203等一批模范钻机、红旗钻机,中国煤炭工业第九届石圪节精神奖获得者宋佩德、河南省煤炭系统劳动模范曾献荣、河南省地质工作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张保忠、河南省煤炭行业模范班组长张新忠等先进典型,扩大了“河南煤田”在省内外的知名度。

酒香也怕巷子深。一个品牌要在社会心中扎根,还必须依靠宣传。近几年来,该队班子把宣传报道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修改完善了通讯报道管理办法,实行对外宣传双稿酬制度,提高了基层通讯员写稿、投稿的积极性。借助网络的传播范围广、信息传播迅速及时的特点,建立了队博客和队网站。同时以建队35周年为契机,举办了文艺晚会、建队35周年辉煌成果展,印制了《岁月如歌》宣传画册。积极参加地方政府组织的各项活动,扩大了河南煤田一队在社会上的认知度和知名度。

在加大宣传,树立单位形象的同时,该队还在精心打造着自身的社会形象,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在每年开展的向灾区、困难群众等捐款捐物活动中,干部职工从来都是慷慨解囊。2008年以来,全队干部职工捐款总额达69479.3元。仅2008年,全队干部职工就为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群众捐款53841元。此外,还积极开展了文明单位结对帮扶工作,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开展了文明交通志愿者活动,倡导文明交通,做文明市民。等等

单位形象的优化,给“河南煤田”品牌注入了旺盛的生命力,市场因之而稳固,美誉度因之而日盛,竞争力因之而愈强。

文化凝心 全心全意为职工谋利益

每天的清早和傍晚,办公楼前的灯光篮球场内总会飘出悠扬的音乐,一群人伴着音乐跳起欢快的健身操,或者舞太极剑、打太极拳。如今,这项群众健身活动已成为一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多年来,该队坚持把“河南煤田”文化建设与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改善职工待遇等紧密结合,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队先后出资建起了职工活动室,添置了乒乓球桌、健身器材等设备。建立了职工图书室,购买了各种各样的图书。每年的“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组织职工开展知识竞赛、扑克、拔河、钓鱼等活动。队职工家属自发成立了门球队、太极拳队等组织,积极参加驻地组织的各项活动、比赛,在驻地小有名气。2010年,队老年太极拳队代表新郑市参加了郑州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保杯”太极拳(剑)团体赛,代表省局参加了河南省第十一届运动会成人组(省直机关)太极拳比赛。

2009年,恰逢建国60周年,又是建队35周年,该队举办了规模宏大的文艺晚会,充分展示了职工积极向上精神风貌,起到了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目的。2010年,组织职工参加了驻地组织的文明单位风采展示活动,通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艺表演等形式,展示了职工风采。昂扬向上、多姿多彩的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彰显了“河南煤田”文化的底蕴与个性,促进了职工的身心健康,营造出和谐、宽松、团结、向上的文化氛围,也将“河南煤田”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宣扬、灌输、传播开来。

单位发展离不开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队班子全心全意为职工谋福利,实实在在为职工办实事、好事。从开展困难职工慰问,到每年组织职工体检,凡是职工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有要求的,队班子都尽力考虑到并努力做到。每逢过年过节,队领导都去看望慰问老专家、老领导、老职工和困难职工,送上全队职工的关心和祝福。职工生病住院,部门领导前去探望慰问。职工或家属病逝,工会等各级组织及时给予关怀和帮助。

善待职工,提高了职工身为河南煤田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单位发展步伐更快了。近年来,该队各项经济指标年年攀升,职工人均收入逐年递增,大家在点点滴滴的奉献中,体会着事业的成就感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快乐。

生动的“河南煤田”文化建设,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为一队基业长青、快速成长提供了强劲动力。该队先后获得河南省省级文明单位、全国煤炭系统文明单位、河南省地质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第五篇:村官演讲稿建好新农村

板桥镇“大学生村官治村论坛”演讲稿

板桥镇青山村委会周绍伟

尊敬的各位领导、在座的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青山村委会的大学生村官,名叫周绍伟,现任村委会副主任。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认真领会二十字方针建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碧空万里江如练,雏雁初飞天;家园前景谱新篇,涉世做村官。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是响应党的号召,也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关键一步;一方面,农村浓缩了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的方方面面,为我们年轻人的成长提供了宝贵的舞台;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用学到的知识和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说实在话,我个人对大学生村官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也走过弯路。当初,认识不到“大学生村官”的重要性,觉得“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就是接接电话,对来访的群众做做登记等一些简单的事情。2009年1月,我被选聘为大学生村官,通过聆听有关领导讲话,与村里群众密切接触,对“大学生村官”这一岗位有了全新认识。当看到群众一双双热切盼望致富的眼睛时;当听到领导一声声语重心长、充满期盼的嘱托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我是一名大学生村官,是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期盼,是党和国家农村发展的希望所在,深深地感到肩上责任重大。

我所任职的青山村委会,现有农户900户,乡村人口3248人,全村国土面积3.47平方公里,林地面积1025.1亩,耕地面积2391 1

亩,人均耕地面积0.73亩。人口较多,耕地较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符合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总目标,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这20个字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村官,我们要认真领会这二十字方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下面,我就结合青山实际,对如何做到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要求作汇报:

一、“生产发展”——新农村的物质基础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青山村委会生产观念陈旧,生产结构单一,生产力水平低下,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提高生产力水平。

1、通过开办培训班,聘请教师对农业种植技术进行传授,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知识。如:开办烟农培训班,对农民进行烤烟的育苗、移栽、管理、烘烤及分级扎把的培训。做到科学化种植,科学化管理,科学化生产。

2、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二、“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

青山村人民生活水平低下,人均年收入不到3000元。要达到生

活宽裕的目标,首先要通过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应该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招商引资工作下抓手。我村委会周家村、青山村等几个小组属于小坝区,土地比较肥沃,适合种植蔬菜、花卉等农产品,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引进适合的、能够带动本地经济发展的项目;而像三家村1、2组,大部分耕地都是山地,为了长远利益的考虑,要努力争取核桃树种植的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可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和解决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通过核桃树的种植,不但可以保护环境,以后还能成为农民的绿色银行。以此来增加农民收入,达到生活宽裕的目标。

三、“乡风文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

1、建立农村书屋。许多群众想看书,可觉得买一本书看完后就丢到一边,不划算。通过建立农村书屋,不但可以为群众提供方便,充实群众文化生活,还可以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和素质。

2、利用广播、标语、黑板报或是成立村文化队,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科学文化做宣传。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农村形势和政策教育,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四、“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生存状态

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要求,最主要的是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

在村容村貌整治中,要突出搞好六改二化四清。六改:改路、改水、改厕、改浴、改厨、改栏;二化:庭院绿化、房屋美化;四清: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清不合时宜的标语。

主要的做法是:

1.制定村容村貌整治奖励办法。对在村容村貌整治中行动积极、效果明显、主体作用发挥好的农户给予奖励。

2.建立村容村貌整治周制度。在春种、夏收、秋收后和春节前,利用农闲时节,集中一个星期的时间,组织群众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引导群众在农忙和节庆期间注意保护和管理村容村貌,不乱倒垃圾,不占道堆放农作物,保持晒场整洁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开展文明卫生家庭“比比看”活动。每个月在全村范围内组织开展一次农户家庭卫生检查评比活动,评比文明卫生家庭,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检查评比结果在全村张榜公布。

4、建立工作责任考核制度。把村容村貌整治工作纳入村干部工作责任考核内容,每季度对村干部包片的村容村貌整治情况进行检查,年终考核评比,与奖惩挂钩。

5、加强对村容村貌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村“两委”要高度重视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把手亲自抓,明确一名班子成员具体抓,做到定期专门研究,经常督促检查,确保取得实效。

通过以上措施来改善农民生存状态,达到村容整洁的要求。

五、“管理民主”——健全村民自治制度

1、必须切实维护好农民的民主权利。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坚持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2、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健全农民自主筹资筹劳的机制和办法,引导农民自主开展农村公益性设施建设;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活动。

3、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妥善处理农村社会各种矛盾,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击“黄赌毒”,创造农村安全祥和、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通过以上措施,达到管理民主,健全村民自治制度的要求。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村官,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村官”的责任和对“三农”工作的执著和热爱,站高一点,看远一些,想深一层,踏实一步,用汗水和青春谱写一曲新时期大学生村官的奋斗之歌!

让我们大学生村官团结一心,携起手来,听从责任的召唤,共创奇迹;邀爱同行,让梦想与青春一起飞翔!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为我们的付出而更加灿烂、美好!

我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各位!

下载回归村官”引领新农村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回归村官”引领新农村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村官感受新农村建设

    达拉特旗公开选拔副科干部的公告 为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力度,拓宽选人用人视野,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

    三项措施引领大学生村官创先争优

    城头镇三项措施引领大学生村官创先争优 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城头镇积极开展“三提五比”活动,鼓励大学生村官发挥自身优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创先争优,收到了良好效果......

    示范引领助发展

    示范引领助发展 在推进兴边富民过程中,我区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大力发挥党支部和党员中心户致富引领作用,积极向边境嘎查村派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使基层党组......

    发明引领行业发展

    发明引领行业发展 执着造就亿万富翁 ---记高级工程师许朝辉的发明创新 (中国酿造网)一边将玉米、果汁、白酒倒入其中,一边原材料就已经被发酵成了粮食醋、果汁醋、白醋,或者老陈......

    新思想引领 专业化发展

    新思想引领 专业化发展 积极打造研究创新型骨干教师群 台儿庄区马兰屯镇林桥小学 林桥小学创建于1958年,现有教学班19个,幼儿班3个,在校学生1069人,教职工57人。学校占地面积21......

    凝聚人心 引领发展

    县国税局党建工作:凝聚人心 引领发展近年来,道真自治县国税局以创建“五好”基层党组织为目标,以加强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组织阵地建设......

    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苏州高新区是1992年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2012年与虎丘区合并,实行两区合一的管理体制。区域西临万顷太湖,东依苏州古城,面积223平方公里,素有“真山真水园......

    科技创新引领发展

    调整企业科技创新政策,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我们目前面临的一个尖锐问题是缺乏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整体创新能力不足。具体表现在:首先,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往往受制于人;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