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示范村建设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农村示范村建设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为了进一步摸清该村为民办实事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的基础条件和工作现状,快速引领、推动我县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健康发展,今年6月18日我随市、县农口部门领导,深入到该村就该项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村情
xxxx村地处xxxx镇东部,距xxxx集镇18公里。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269户、1035人。总面积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12亩,其中水田858亩,旱地面积54亩;退耕还林面积210亩,生态林面积2731亩,工业原料林2500亩,新开茶园1000亩,森林覆盖率达90%。全村粮食总产量464000公斤,其中稻谷产量363000公斤,人均产粮441公斤。全村从业人数617名,其中常年从事家庭经营279人,家庭经营人群中从事第一产业138人;外出打工338人。2012年底,农业收入133.44万元,集体再分配收入2.5万元,全村的人均纯收入3719元。14个村民小组已全部实现通路、通水、通电。小农水完成3.6千米。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建设已基本完成。垃圾集中转运处理和路灯亮化、农户集中建房、街道延伸规划、村组部分道路绿化等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全村九年义务教育学生统一到镇中心小学就读,就学率100%;计划生育率为95%;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50户,参合率94%;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427人,参保率91%。
村有简易办公室一间,建筑面积40平方米(含计生室、党员活动室和文化室),村卫生室2间,总建筑面积25平方米。村支两委班子成员6人,村民组长14人,1个网格小组,现有党员40人,其中预备党员2人,流动党员2人,少数民族党员6人,女性党员7人,35岁以下党员6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党员12人。2013年新吸收入党积极分子3人,配备后备干部4人。
二、工作成效
自湘农工[2013]7号文件下发和我市5月16日麻阳为民办实事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工作现场会议后,把我县xxxx镇xxxx村定为2013年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新农村全省127个和全市13个示范村之一,县政府副调研员黄辛同志及时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汇报,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工作上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一)领导重视。县、乡领导对xxxx村新农村示范工作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县委书记刘志良、县委副书记、代县长龚琪、县委常委、分管农业工作的副县长李峰听取汇报后,及时带领我县三十多家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到xxxx镇新农村片区召开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场办公会,并确定省定新农村示范村——xxxx村作为该片区的工作重点,并亲自深入该村视察指导工作。与此同时,以县委办、县政府办“两办”名义出台了《关于印发
(二)措施得力。中央对新农村示范村工作提出了“五句话、二十个字”的具体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全县上下审时度势,正确领会,在抓好我县xxxx镇8个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区的同时,给新农村示范村xxxx村的工作予以重点倾斜,具体采取了以下措施:
1、狠抓了村级组织建设。
一是配齐配强了村支两委班子。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共6人,其中村支部班子成员3人,村委班子3人。经村民选举,村产业大户刘辉同志当选为村委会主任;二是壮大党员队伍。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在2012、2013两年内共发展新党员6名;三是认真抓好村、组干部和全体党员的创先争优、培训学习等活动,今年1—6月共培训学习3次,参训人数约200人次。
2、整合资金,加大项目扶持力度
县委、县政府领导为了加大xxxx镇xxxx村新农村示范村项目资金投入力度,从30多个县直有关单位中捆绑了近800万元项目资金予以重点倾斜、支持该村工作。具体采取了以下措施:
①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一是电力整改。预计投资10万元按期完成1个台区增容,500米低压线路改造。
二是农村安全饮水。投资40万元,解决了1050人安全饮水问题。
三是投资100万元,改造旧房10户(正在施工之中)。
四是投资220万元,治理夷望溪河流。现已完成招投标任务,马上开工兴建。
五是投资88万元,硬化通组公路3543米,现已完成2000米,还有1000余米须村集镇边贸市场工程完工后,方可动工。
六是搞好村集镇边贸市场开发。面积约20亩,投资约100万元。目前,已进入详规编制阶段。
七是投资12万元,新建村级卫生室一个;投资40万元,新建村级活动中心1个。该工程规划兴建在集镇边贸市场内,目前正等待规划审批才能开工兴建。
八是投资6万元,安装路灯16盏。
九是投资450万元,完成村民集中建房40户,村集镇边贸市场规划审批后方能施工。
十是投资5万元,新建规范化农家书屋1个,组建文化活动队伍1个,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②加大农业基础产业投入力度。
计划投资100万元,新开茶园500亩,现已开发200亩,还有300亩正待开发。投资20万元,扶持3个规模养猪场所(50—200头)和一个水蛭养殖大户。
③加大集镇边贸市场开发力度。
我县xxxx镇xxxx村新农村示范村与桃源县xxxx乡政府所在地只有一桥之隔,边贸市场开发有助于凝聚人气,改善百姓生产生活环境,促进村域经济发展。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该村这一工程建设,开发建设规划范围为:从319国道左侧原xxxx供销社门面至xxxx大桥头,东西走向长约70米,南北走向长约180米,占地总面积约20亩,其中耕地面积11亩,拆迁涉及农户10户和供销社门面及3个职工的住房安置。具体规划在开发范围内兴建一个约500平方米的群众活动广场,一个标准化的村级组织活动中心,一个农贸市场、一个村级公交车站、一个村级宾馆、40栋住房,120个商铺门面。目前进展比较顺利。该村多次召开村干会和村民代表会,一致同意并支持集体开发建设,现有30余户村民报名申请在开发范围内建房,镇党委、政府与县供销社进行多次协商沟通,就新农村示范村开发涉及的供销社xxxx分社拆迁达成了资产还原的原则性意见。目前,该村申请在开发范围内建房的村民已达30余户。完成1050人安全饮水工程与xxxx集镇安装路灯16盏;完成集镇污水管网处理;新修垃圾池8个;配备垃圾拖斗车2台、垃圾桶100个。
(三)成效初显
在县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下,县直各相关单位大力配合,特别是县农办主要领导积极协调,xxxx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工作在今年1至6月份以来取得了初步工作成效:
1、村部现有40平方米的固定办公场所,配置了一台电脑、一台电视机、3个文件柜及会议桌椅。制定了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各项管理制度都已健全。
2、村级3个农业主导产业开始兴起。一是造林工程。以村主任刘辉发起成立了了“xxxx县辉煌林木专业合作社”,带动该村百姓脱贫致富。到目前为止,已累计投入资金达600余万元,造林面积达4100亩,安排农民就业120余人,间接带动周边群众造林近万亩,该社预计在几年内造林收入可达1500万元。目前,年付农民山地租金达300万元以上。二是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其中项目资金支持营造500亩,年收入可达85万元。三是规模养殖。建设规模养殖场3个,年收入可达98万元。
3、村集体经济开始有一定收入来源:一是现有村级林场达200余亩,森林蓄积量达100多个立方米,折价和有关土地租金收入可达10万元左右;二是向上级为村集体争取工作经费达10万余元。
4、农田灌溉设施较齐全,该村现有2亩水面以上骨干山塘30口,灌溉面积600亩;一亩水面左右小山塘8口,灌溉面积50亩;小溪坝1处,灌溉面积50亩;电排4处,灌溉面积178亩。水泥浆砌渠道3500米。
5、农村电网改造已到位,全村14个组、273户已全部通电受益。
6、村民人均纯收入不断提升。2012年该村人均纯收入3719元,预计2013年人村人均纯收入可达5500元。
7、文化娱乐活动经常开展。该村已成立一支50人文化娱乐队伍,今年1—6月已开展2次,预计年底达到3次。
8、村容村貌正在逐步改变之中:通组道路硬化8条共计9.64公里,投入资金173万元,其中国家项目资金支持135万元,群众自筹资金38万元;全村14个村民小组、273农户通了电,通了电话,饮上了安全水。新农村集镇建设、污水管网处理、新修垃圾池等工作都在今年4月份以前已经全部到位。
三、存在问题
1、认识欠统一
县直绝大多数单位负责人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都能够与县委、县政府正确决策要求保持高度一致,但也有少数县直单位领导态度欠积极、工作欠主动、强调工作困难多、支持工作力度小,还有在办理有关手续中偏袒本部门利益,相关费用收取标准偏高的现象。存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项工作,是县委、县政府领导的事,也是县农办的事,与其他单位工作关系不大的种种想法。
2、项目资金到位速度较缓慢
县委、县政府领导给该村项目资金近千万元,但到今年1—6月到村项目资金缺口仍较大,导致村工作出现“上半年做事不多,下半年做事忙不赢”的局面。
3、村级经济结构单一
该村农民收入主要靠传统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收入,这种方式规模小、收入少,难以致富。村级经济目前没有形成固定收入来源,为农服务缺乏必备手段和本领。
4、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该村集镇段河堤损毁十分严重,不仅对溪边近600亩稻田的保护造成一定威胁,而且严重制约了该村集镇的开发和发展。其次该村山塘和渠道少数地方淤塞严重,不能正常的蓄水和灌溉。
四、几点建议
一是加大领导检查督导力度。今年1至6月份以来,县委、县政府对xxxx镇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和xxxx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渠道。仅靠几个办公会,其工作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建议县委、县政府领导在下半年加大工作检查督导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和处理。
二是加大捆绑项目资金到位力度。目前该村各项规划、干群思想工作都已基本到位。但是该村集镇边贸市场建设项目申报工作,手续繁多,至今尚未批下来,影响了不少的配套工程。若现在施工队一开始施工就要钱,村里哪有那么多资金来垫付。如果一旦施了工,项目资金若有闪失,几个村干部哪能背得起那么多工程债务呢?所以该项目资金也离不开县领导及时过问和督促。
三是加大水利设施和农业主导产业扶持力度。该村1/3山塘渠道已淤塞,村集镇段河堤损毁现象严重,如何保住溪边近600亩稻田农业生产突显重要。农业主导产业重点是做大做强村级集体林场和茶叶、养殖、加工等主导产业。
四是加大上级农口部门对县级新农村示范村项目的支持力度。新农村示范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都设在各级农办单位内,主要职能是协调新农村示范村各项工作。省级农口部门从今年开始才给县级农口部门每年一个新农村示范村的建设项目指标,资金额度只有20—30万元,我们认为这点项目资金少、缺口大,建议加大上级农口部门对县级农口部门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项目支持力度,确保县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调查报告
××县××镇××村东距县城17公里,濂河沿村而过,这个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粮油种植得天独厚。全村7个村民组291户、999人,耕地面积1139亩。农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优质粮油种植,草竹编织及劳务输出为主,XX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8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01元。
去年春,这个村××县委、县政府确定为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镇党委镇政府和村两委按照中央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要求,依托农综开发建设这个平台,紧紧围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产业发展步伐,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促进党的组织建设”的工作思路,把产业发展、村庄规划和村容村貌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和工作重点。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经过一年来的艰辛努力,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夯实领导责任科学制定规划
去年春这个村被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后,××镇党委、政府及村两委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制定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组建了领导小组,落实了领导责任。镇上确定党委书记包联,镇人大主席张建平带领三名得力干部驻村包抓项目建设。镇领导和村两委在认真分析村情的基础上,参与研究制定了××村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五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村庄建设村容村貌整治规划,同时制定了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文秘杂烩网一年打基础、两年大变样、三年见成效计划目标,坚持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主攻涉及经济发展和服务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加快产业项目建设步伐的工作思路。通过广泛宣传动员,深入发动群众参与,营造了新农村建设良好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二、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努力改变村容村貌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村按照村庄规划,近年路渠东西两边都建起了两层小楼,已经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街道式村落。但因历史上的原因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个村千亩农田耕作田间没有通道,田间灌排不畅,村级活动场所狭小,村容村貌急需整治,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急需得到改善。找准存在问题和制约发展的因素,就找到了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一年来,村支部和村委会紧紧抓住农综开发建设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动员全村人民群众苦干实干,扎实抓了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各项工程建设和村容村貌集中整治,采取群众投资投劳,政府投资,项目带动的办法搞建设,共投资198万元(其中争取项目资金166万元,群众集资、筹劳抵资32万元),在五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农综开发建设项目全面实施。修成田间机耕路五条2600米,新修u型渠6500米,新建抽水站一座,水系建筑物6处,保证了农业生产中旱能灌、涝能排。二是对长岭堰进行综合整治。硬化干渠1150米,对渠道边农户门前渠坎统一用灰烧砖砌成仿古护栏,对干渠两边进行绿化、美化。三是对桂濂公路××段进行了集中整治。在本村820米公路两边的119户、420间房屋立面统一进行装饰,对人行道及院场1700平方米做硬化处理,统一种植香彰桂花等名贵树木6000余株,路边渠坎统一种植花草美化、绿化。四是高标准建设村级活动场所。在邻公路的集中地段调整土地2.85亩,建起办公场所10间460平方米,按照规范化的要求,硬化院场1600平方米,建铁艺院墙300余米,篮球场、乒乓球台及简易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办公室、会议室、党员活动室、卫生室及计生服务室集中设置。五是实施“一建三改”。农户新建沼气池100口,同步进行改厨、改圈、改厕,对村内环境卫生进行彻底整治。通过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村内道路畅通,通讯、卫生、交通、供排水、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齐全,田间道路,水渠得到彻底治理,村级活动场所顺利建成,全村新建楼房240户685间,占总农户80%以上,桂濂路长岭郾两旁打造出长一公里的街道式小桥流水格调民居,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变。
三、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加快富民强村步伐
一是提升传统产业,培育优质无公害粮油基地。通过项目规划的实施,新修田间道路和u型渠,进行耕地综合治理,加大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加上良种良法应用,使这个村的种植业走向了高产优质高效的发展之路。二是做大两个编织,提高农民收入。这个村的大多村民都有草编、竹编技能,村上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做好宣传引导,成立专业合作社,加强技术培训,搞好资金和营销服务,促进编织产业更大发展,成为村民增收的新亮点。目前,全村从事两项编织的农户263户,480人,分别占全村总农户和总劳力的90%和85%,仅此一项年收入410万元。三是依托建筑企业,发展劳务经济。村民熊春林在本村成立建筑建材公司,办有××规模最大的两个水泥预制厂,对外承包公路水泥路面施工,不仅安排全村劳动力100人就地就业、拓宽了致富门路,还为企业创收超过300万元,并积极组织劳力参加技能培训,组织劳务输出262人,劳务收入达300万元,四是文化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全村建成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全村农民参合率超过90%,卫生计生服务正常开展,群众就医难问题得到解决,村上建起水塔,90%以上的村民饮用安全卫生自来水。通过经常性的环境卫生整治和“一建三改”,公路、水渠及村民院落得到绿化、净化、美化。随着新村部竣工落成,村级文化活动室顺利完成,县上配发鼓乐、服装、道具、图书,建起篮球场,两副乒乓球台,购置了学习娱乐必需的桌椅及电视电教器材,管理有序,活动正常,一个欣欣向荣、充满活力的新农村示范村正在形成。
第三篇: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工作总结
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农村清洁工程建设作为缓解当前农村资源与环境压力、改善人居环境、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被列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为切实办好这件实事,我区按照省农业厅的安排部署,在角山乡三星村实施了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通过精心组织、科学规划、严谨施工,目前示范村建设已全面完成,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大幅提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示范村基本情况
XX乡XX村位于我区以西12公里处,两条村道连接角山公路,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该村现有17个村民小组,578户,人口2680人,耕地面积2040亩,林地面积850亩,渔塘面积320亩,是典型的农业自然村,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其主导产业。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该村逐步迈向现代化农业发展新局面,目前全村已发展有1000亩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300亩的无公害水果基地;建有牲猪、水产养殖场4个,年出栏牲猪5000余头,为该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2009年农民人均收入达6800元,预计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可达7500元。2006年— 2008年,该村被列入XX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全村组组通上了水泥路,80%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有线电视、电话基本普及,村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随着该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步伐加快,而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加之传统农业生产和生活陋习影响,农业面源污染和资源浪费现象日益显现,“脏、乱、差”现象突出。通过实施清洁工程项目,全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达90%以上,核心示范户达到100%,生活垃圾实行了分类收集,集中处理,示范区无人畜粪便露天堆放现象,实现了100%处理的资源化利用,秸杆资源化利用达85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明显减少,无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情况,示范区农业投入品包装袋(瓶)90%以上得以回收处理,基本上实现了田园清洁,家园绿化美化,综合环境状况明显改善的良好局面。
二、工程建设内容
(一)工程建设思路
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本着“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的原则,以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为重点,通过政府引导,农民参与和社会推动,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清洁工程、农村生活环境净化工程、农民生态文明意识提升工程,彻底改善该 村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使之成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工程建设内容与规模
1、以五项农业生态环保技术推广为突破口,整体推进农业生产清洁建设。为控制农业生产环境污染,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我们重点推广了稻田菜地无公害生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稻草还田、稻鸭共生、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等生态环保技术。其中推广水稻无公害生产面积3500亩;推广蔬菜瓜果无公害生产面积1500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2000亩;实施秸杆还田面积1700亩;实施病虫害专业化防治面积2000亩;实施稻鸭共生面积100亩;安装频振式杀虫灯10盏;全村规模养殖户都建立了沼气池,畜禽粪便基本实现了无害化处理和利用。全年示范村共开展清洁生产技术讲座8次,技术专家现场指导15次,培训农户1000人次,发放施肥建议通知单620份,病虫害防治通知单10期150份,清洁生产技术推广入户率达到100%。
2、以“三池一站”清洁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全面整治农村生活环境。农村生产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乱丢乱排是引起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的根源。为彻底净化农村环境,我们按照项目建设要求及示范村实际情况,在生产设施建设方面共建成农田废弃物收集池5个、废弃物发酵处理池5个,示范村田间农业投入品包装袋和残膜等废弃物实现90%入池,集中处理。清洁生活环境设施建设共完成户型生活污水净化池20个,配套建设公共污水管网1500米,示范户生活污水处理率达100%;全村共设置移动式生活垃圾箱10个,垃圾收集池5个,垃圾收集桶30对,实现了所有生活垃圾统一收集,集中处理。示范村依托村委会,成立了村级物业管理站,建立了物业管理制度,聘用了2名专职保洁员负责全村公共区域清洁卫生及农村清洁工程设施的运行、维管工作,同时通过驻村企业和挂点单位捐助、农户自筹等方式筹集了物业管理基金,保障了农村清洁工程建设的长效运行。
3、以生态庭院建设为重点,绿化美化生态家园。示范村通过补助政策,鼓励村民实施“两整一联通”及“五改”工程,建设生态庭院,优化居住环境。全村共整修农户入户路1400米、户间路1200米,硬化前坪后院1500平方米,沟渠管网850米,实施改水30户,改厨30户,改厕30户、改栏30户、改院30户,实现了家畜栏养、家禽圈养,每户都安装自来水或手摇井,庭院清洁美化的目标。
4、以宣传培训建章立制为手段,全面提升农民生态文明意识。一是加强宣传培训。充分利用宣传栏、提示牌和会议形式及开展“十佳文明户”等创优争先活动,普及清洁生产技术和清洁文明意识。工程建设期间,共举办技术培训班8次,印发宣传资料5000余份,制作大理石示范村标示牌1座,宣传栏10处,悬挂横幅10条,宣传标语30条。二是建章立制。区政府颁布了《石鼓区农村清洁生产管理办法》,示范村成立了农村清洁工程村民理事会,制定了《三星村农村清洁工程村规民约》、《卫生公约》等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村民日常行为,改变不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村民的生态文明意识。
三、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清洁工程建设,成立了由分管农业的副区长任组长,区农办、区农业局、区财政局、区农村能源办、区发改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乡村清洁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工作,相关部门协助配合,各负其责,合力推进项目建设。同时区农业局成立由局长亲自挂帅的技术指导小组,对项目建设一周一调度,一月一督查,并明确农环站为建设责任单位,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单位考核指标,作为奖惩的重要依据。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工程建设小组从项目确定开始,普深入村组,走访农户,利用会议、座谈等形式宣传清洁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并就村规民约、清洁制度的制定公开征求意见,营造一种浓厚的建设氛围,让村民意识到“清洁建设我有责,环境改善我受益”,能够积极主动加入到建设中来。
3、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针对三星村城镇化建设起步早,规划差,街道污水排放、处理设施极不完善的情况,重点突出生活污水处理建设,实施单户建设模式,在污染严重地段,集中连片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完善排污管道建设,力求取得明显成效,强化示范带动作用。
4、强化质量,严格管理。一是严格质量管理。我们对污水处理系统、垃圾收集池、农业投入品废弃物收集池等工程建设内容,聘请专业施工队伍按设计要求,统一材料,统一施工,并派驻技术人员现场监管,保证工程建设质量。二是严格资金管理。对项目专项资金的使用,我们按照《湖南省乡村清洁工程建设补助资金与项目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湘财农[2008]55号)的规定,严格补贴内容和标准,严格资金拨付程序和要求,专人专帐管理,做到不挪用、不挤占。
5、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在积极争取上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的同时,并整合通畅工程,饮水工程、农村沼气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资金,集中投入到该村示范建设中。同时,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的热情,鼓励农民积极筹资投劳,加快推进乡村清洁工程建设,共建美好家园。
6、培育产业,强化实效。项目建设同时,我们根据该村城郊地理优势,着重培育该村蔬菜产业,通过扶持一批专业种植户,加强技术培训,推行清洁生活技术,实施无公害化、标准化生产,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让村民实实在在增加收入,突出项目建设实效。
四、实施效果
一是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提高了农民生产质量。过去乱用农药、滥施化肥,焚烧秸杆,生产生活垃圾随意堆弃,污水任意排放现象非常普遍,不仅严重污染了该村生态环境,而且极大地影响了村民的身心健康。通过项目实施,全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生活污水、生产生活垃圾、人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杆基本做到无害处理与资源利用,乱丢乱堆和随意直接排放现象得到消除,实现了田园清洁,家园绿化美化。
二是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稻鸭共生、频振杀虫等病虫害综合控制技术,秸杆还田、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等一系列清洁生产技术,一方面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据统计,示范区肥料利用率提高3个百分点,化肥总用量减少13%,粮食增产10%以上,蔬菜增产15%以上。另一方面,由于农药、化肥用量减少,特别是控制了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施用,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是增强了农民生态文明意识,促进了农村和谐发展。通过加强农业生态环保和农业生产知识的宣传培训,评选“十佳文明户”等争优创先活动,倡导文明生产、生活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改善了以前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邻里关系、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促进了农村和谐发展。
五、社会反响
社会反应良好。区、乡各级政府对农村清洁工程赞誉有加,一致认为:农村清洁工程是一项顺民心、顺民意的民生工程,最直接、最现实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广大乡、村、组干部和农民纷纷反映,农村清洁工程是一项农村真正的实事工程、好事工程,感谢党和政府对“三农”的关注、关心。
六、体会与建议
农村清洁工程的实施,解决了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农村环境问题,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是一项真正顺民心、合民意的实事工程,应该继续加大投入,全面推进。为进一步实施好清洁工程建设,我们建议:
1、必须突出群众主体地位。农村清洁工程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建设内容多,投入资金大,必须依靠国家投入,行政推动。但更重要的要突出群众的主体作用,让群众成为工程建设的主角,否则单靠上面“一头热”,不仅工作难推动,易引发“等、靠、要”思想,而且难以保证清洁工程的长效运行。只有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从解决百姓最需要解决的问 题着手,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清洁意识,认识到农村清洁工程建美好前景,才能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能够自主投资投劳,促进清洁工程建设的健康发展。
2、要注重因地制宜搞建设。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的目的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使广大群众受益。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因地制宜,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的承受能力,在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意愿、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各村实际,科学规划,把农民迫切需要解决和问题与工程建设内容的机结合起来,不搞一刀切,建形象工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和配合,将实事办好,好事办精。
3、要切实强化产业促发展。生活发展是搞好农村清洁工程建设的基础。只有通过项目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加快农村绿色产业发展,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奠定清洁工程建设的物质基础,实现良性循环。
2010年11月20日
第四篇:开展农村安居工程特色村庄示范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元谋县监察局开展农村安居工程特色村庄
建设工作监督检查情况汇报
为做好元谋县2012年农村安居工程特色村庄示范村建设工作,根据《关于印发元谋县2012年农村安居工程特色村庄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元办字〔2012〕34号)文件要求,元谋县监察局认真履行监督检查职责,现将我局参与元谋县2012年农村安居工程特色村庄示范村建设工作监督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深入学习,认真领会文件精神
元谋县监察局自收到《元谋县2012年农村安居工程特色村庄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后,局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此项工作,并及时向本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传达文件精神。
二、积极参加农村安居工程特色村庄建设工作联席会议,贯彻落实村安居工程特色村庄建设工作。
按照农村安居特色村庄建设工作联席会议的要求,元谋县监察局一直按时参加农村安居工程特色村庄建设工作会,认真听取情况通报,参与交流发言。认真领会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安居工程特色村庄建设工作的文件和指示精神,认真履行监督检查职责。
三、认真履行职责
元谋县监察严格按照《关于印发元谋县2012年农村安居工程特色村庄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元办字〔2012〕34号)文件要求,做好特色村庄示范村建设有关项目资金和各级财政补助资金的监督检查及审计监督工作,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杜绝资金的挤占、挪用和截留。
四、协同相关部门进行监督检查。
元谋县监察局预计9月份协同县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对农村安居工程特色村庄建设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一次监督检查。对工作中违反资金管理规定的,实行责任倒查,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严格调查履职情况,做到对人对事双落实。
元谋县监察局
二○一二年九月四日2
第五篇:新农村示范村调查报告
金东区傅村镇何家村新农村示范村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政府扶持的重点逐渐从城市建设转移到农村建设。改变以往农村支持城市建设的格局,我国的“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城市支持农村,工业支持农业的口号。至此,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更是努力争取尽早完成新农村建设。浙江作为民营经济大省和强省,在全省范围内积极实施和大力支持。在金华市我们何家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努力共建新农村。并以此为契机,新农村建设可以说是红红火火。
一、新农村建设
(二)、新农村建设思想指导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多子、少取、放活”方针,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进程为目标,以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根本,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稳定,事业协调、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民主选举,选择为村民服务的团队
这里的村领导,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务实、能够为村民服务。恰好本次调研时间是村里三年一次村民自治选举过后,我们了解到这次村长选举中何村长以绝对的优势票数连任成功。其他几位村委委员也是一样高票通过,这个过程中没有其他地方出现的贿选、托关系等
情况,充分的体现了村民民主。在这里也不得不提下金华特有的农村管理模式:一个党支部、一个村民委员会、外加村民监督委员会也只有这样,才能选举出为人民办实事的领导班子,才能担负起新农村建设的担子,而不是看眼前的利益。
(三)、自发捐款,共建新农村
在何家村的建设进入了开工阶段时,我们也面临着许多困难。首先上级的拨款肯定是不够的,村里的收入又有限,这时新农村建设眼看要陷入僵局。后来,经人提议和村委同意向广大村民集资,这个提议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大家纷纷慷慨解囊。连不再住村里的超市老板们也捐款,全村共捐款1万余元。在村头我们刻了一块捐款碑,何村长个人捐款2000元排在第二,这样的好村长高票连任并非运气。
在大家的共同的努力下,村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人们生活的更加愉悦和开心了,都笑称自己不是农民是市民了。确实,经过“五化”,现在的何家村已经和城市无异了,只是房前屋后还有良田和时而飞过的一行白鹭。
(四)、旧村换新颜
2007年,着手建立生态村,在村中预埋排污管,集中处理村内污水,建立了三个生态的公共厕所;2008年,逐步实现“五化”,包括:在全村范围内通自来水;路灯覆盖亮化;马路水泥硬化;房屋外墙粉刷;以及实现环境的绿化等。此外,村里还斥资建立老年活动
室,在全村形成了一股尊老之风,为新农村建设中的精神文明建设增添了重要内容。村党支部书记表示,村两委将继续努力,为村民做更多实事,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先锋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五)、开通“广播村村响”,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近日,覆盖全镇35个行政村288个点的“广播村村响”工程投入使用,是傅村镇党委政府落实十七大三中全会精神,繁荣发展农村文化,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一是加强领导,为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前期党委政府积极主动与广电部门联系,建立组织、落实专人负责。二是落实资金,工程总投资约40万元,党委做好项目包装,积极向上争取,采取“镇财政承担,广电配套”原则落实好资金。三是分工负责,广电部门负责技术指导、安装施工调试,镇政府负责部门协调及统筹,各行政村负责政策处理及设备的日常管理使用,各部门通力合作,共同推进该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
(六)、举行低收入家庭实用技术培训
2008年8月27日,傅村镇举行低收入家庭实用技术培训会议,全镇116名低保对象和困难人员参加低收入家庭人员实用技术培训。会上,区民政局朱志宣局长从技能培训意义、政府对困难群众的政策、培训要求等三方面做了说明,同时邀请市劳动保障就业管理局葛根华局长给参会人员上一堂“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课,兄弟乡镇的来料加工经纪人员进行了经验介绍和现场技术培训。通过这种形式的培
训,可以进一步提高这部分人员的劳动技能,树立创业信心,有利于政府部门从输血向造血功能的转变。为“一户一策一干部”工作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二、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
(一)、规划为先,统筹谋划
把规划工作作为统揽全村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站在统筹发展的战略高度,立足于今天的农村就是明天的城市,而且是更加靓丽的城市的发展思路,采取政府投入资金,招揽选择规划单位,坚持长远谋划,系统布局;产业支撑,突出特色;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尊重民意,浅显易懂。使规划既符合区情、村情,又符合民意。
(二)、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从实际出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要按照新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又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强行摊派,不搞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正确处理阶段性目标和长远性目标的关系,既要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打好基础,分步实施。深入调查研究,因村制宜。在新农村建设模式上,力求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格调新颖,形式多样;在方式方法上,先易后难,分步实施,不搞齐步走、一刀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明显
新农村建设农民应该是主体,但实际情况是,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比例较大,召开村民代表会、村民大会等村民议事会比较困难,部分群众对集体事务不关心、不热心,一事一议兴办公益事业,民主管理村社事务难度较大。
(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1.名师、名校等优势教育资源过于向城市集中,使城乡教育水平差距日益拉大;
2.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业余文化生活比较缺乏;
3.农村科技发展事业滞后,劳动力培训效果不明显;
新农村建设可以说是利国利民,更是对我们广大的农民朋友们的极大支持。当前,国家大力提倡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反哺农村,是非常英明和及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