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霍山县经济运行情况资料
霍山县2011年1-6月份经济运行情况
上半年,全县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工业、投资、财政等主要指标增长较快。
——规模工业。实现工业产值108.83亿元,增长66.1%;工业销售产值107.23亿元,增长65.3%,其中出口交货值17.7亿元,增长45.0%;工业产销率98.52%,同比下降0.48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32.12亿元,增长38.4%(县算数)。——社会消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98亿元,增长19%,其中限上企业实现零售额2.32亿元,增长50.2%。
——对外贸易。实现外贸进出口6255万美元,增长31.7%,其中外贸出口4484万美元,增长5.4%,外贸进口1771万美元,增长258.6%。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8.53亿元,增长58.3%,其中工业投资27.11亿元,增长
77.3%,第三产业投资9.84亿元,增长21.9%。
——财政金融。实现财政收入92788万元,增长64%,其中中央级收入59497万元,增长89.1%,地方级收入31418万元,增长39%,出口退税1873万元,下降25.7%。国税完成55980万元,增长56.7%,地税完成31816万元,增长106.5%,财政部门完成4992万元,下降8.3%。财政支出76789万元,增长31%。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6亿元,增长18.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2.52亿元,增长19.2%,金融机构贷款余额56.47亿元,增长19.8%。
——招商引资。到位内资38.5亿元,增长117.8%;到位外资3767万美元,增长8.8%。
——居民收入。上半年,在岗职工人均工资收入13931元,增长12.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470元,增长23.3%。
十一五期间霍山县经济发展情况
到“十一五”末,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33亿元,是“十五”末的2.7倍,年均增长17.4%,高于“十一五”规划2.4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350美元,是“十五”末的2.6倍,年均增长17.1%,高于“十一五”规划2.1个百分点。财政收入12.13亿元,是“十五”末的4倍,年均增长32.2%,高于“十一五”规划17.2个百分点,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5.5亿元,年均增长27.2%。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到“十一五”末,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26000元,是“十五”末的2倍,年均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5010元,年均增长16.4%,高于“十五”年均速度8.1个百分点,提前二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民生工程深入实施。33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8亿元,惠及37万城乡居民。
发展新机遇。一是从国际形势来看,全球经济下滑的趋势已逐渐得到遏制,开始缓慢复苏,有利于我县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空间,有利于外向型出口企业走出低谷,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增长。二是从国内形势来看,“十二五”时期,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自主创新战略、发展低碳经济、继续加大“三农”扶持和推进民生工程建设等政策,将为我县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机遇。三是从全省来看,我县可以利用省继续实施“861”行动计划、产业振兴政策和加快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皖北地区发展等政策平台,广泛参与全省及泛长三角产业合作与分工,享受国家和省优惠政策,承接产业、集聚产业、发展产业,加速崛起。四是从全市来看,未来五年,我市将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开放战略、工业化核心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全面推进三大跨越,为我县继续争先进位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五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十二五”各项政策机遇给我县加快发展注入更大的信心和决心。
2011年上半年霍山县财政收入情况
2011年以来,我县财政发展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上半年全县共组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2788万元,增长63.98%,占年初预算的63.75%;完成财政支出76789万元,增长31.03%,占年初预算的75.24%,财政收支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从收支运行看,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财政收入增长迅速。1-6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8.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8.3%,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7.3%,外贸进出口增长31.7%,到位内资增长117.8%。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了财政的稳定增收,上半年财政收入超序时进度近14个百分点,增幅始终保持在60%以上高位运行,总量和增幅均为全市第一。
二是主体税种增收有力。上半年入库税收达到86269万元,同比增收35345万元,增长69.4%,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92.97%,税收收入比重大幅上升,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收入结构更加优化。特别是主体税种继续保持较高增幅,增、消、营、所得税等占总收入的83.32%,同比增收30345万元,增长64.61%,其中:消费税完成29058万元,增长94.16%,所得税完成18948万元,增长2倍,其他随征工商各税比去年同期增收2605万元,城建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等增幅较大。
三是重点企业支撑显著。上半年十强十佳企业共实现税收79200万元,占税收收入的91.8%。迎驾和十强工业企业入库76902万元,占全部财政收入的82.87%,增收40297万元,其中迎驾集团入库69951万元,占全县一般预算收入的75.38%,增收39601万元,重点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明显。
四是财政支出进度较快。县乡财政部门积极筹措资金,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强力保障重点支出和民生工程支出。上半年全县共完成财政支出75789万元,占年初预算的74.26%,增长29.32%。其中: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类、商业服务业和住房保障等支出大幅增加。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全年计划投资2.82亿元,已到位资金1.9亿元,拔至各类专户1.6亿元,支付到个人或项目0.9亿元。同时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办理出口退税1873万元,再生资源退增值税2470万元,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霍山县投资环境
(一)当前交通状况
1、合肥至霍山(工业园):由合六(G312)高速公路和G105线六安至霍山公路(沥青路面,宽12m)连接。里程为120KM。
2、南京至霍山(工业园):由合宁高速、合六高速公路及G105六霍连接。里程为310KM。
3、上海至霍山(工业园):由沪宁高速、合宁高速、合六高速公路G105线六霍线连接。里程为694KM。
(二)中远期交通状况
1、两条铁路:
宁西铁路——南京至西安(距霍山县城40km)
沪汉蓉高速铁路——上海至武汉至成都(时速300km、距霍山县城40km)
2、三条国道:
312——上海至新疆伊犁(距霍山县城40km)
105——北京至珠海(途经霍山县城)
206——烟台至汕头(距霍山县城40km)
3、四条高速:
宁西高速——南京至西安(距霍山县城40km)
商景高速——山东东营口至香港(途经霍山县城、距霍山县工业园区1.5km)合武高速——合肥至武汉(距霍山县城40km)
合阜高速——合肥至六安至阜阳(距霍山县城40km)
全部建成后,将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与上海、南京、武汉、合肥、九江、南昌、芜湖、安庆等大中城市的快速沟通。
(三)霍山县交通环境优越
霍山县境内在一、二级公路上无收费站;霍山县汽车运力结构较为合理,且已组建货物配载中心和汽车运输集团公司,实现货物科学配载,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输成本。
小水电
1、目前,霍山供电公司共有110KV变电所(位于衡山镇东、工业园区附近)1座,容量总计31500×2KVA;35KV变电所8座,容量总计56100KVA。其中,城关变(位于衡山镇南)主变2台、容量计10000KVA,城北变(位于衡山镇北)主变2台、容量计16000KVA,诸佛庵变(位于诸佛庵镇)主变1台、容量3150KVA,迎驾厂变(位于衡山镇迎驾厂)主变2台、容量计10000KVA,落儿岭变(位于落儿岭镇)主变1台、容量5000KVA,大河厂变(位于但家庙镇)主变2台、容量计6300KVA,单龙寺变(位于单龙寺乡)主变1台、容量3150KVA,与儿街变(位于与儿街镇)主变1台、容量2500KVA。
2,霍山县供电质量较高,电压合格率99.9%,周波合格率100%。
3、根据霍山县工业园区的发展规模,拟在园区兴建35KV变电所一座,主变容量初定为5000×2KVA,计划2005年施工并竣工投运,确保满足该区用电需求。
(一)霍山县小水电资源丰富。
1990年就成为全省第一个初级电气化县;2000年又成为全国第二批电气化达标县。目前,全县已建电站74座,总装机2.4万Kw,年均发电量6700万Kwh,架设35KV输电线路60Km、10KV输电线路600Km、400KV输电线路2600Km,为全县8个乡镇提供用电。
(二)霍山境内在建的水电站情况。
1、石羊河电站:装机2500KW,年均发电量818.7万Kwh,已于2003年7月动工,预计2005年11月并网发电;
2、风景电站:装机4800KW,年均发电量1100万Kwh,于2003年7月动工兴建,预计2005年3月并网发电;
3、郑家湾电站:装机2.8万KW,年均发电量5641万Kwh,于2004年8月动工兴建,预计2007年11月并网发电。
(三)现有最大调节负荷能力为9000KW;未来待郑家湾、石羊河、风景三座电站投产后,霍山县小水电最大调节能力可达4.8万KW。
(四)霍山县水资源丰富,县内三座水库
霍山县境内有三座大型水库,分别是佛子岭水库、磨子潭水库、白莲崖水库(在建)。佛子岭水库位于淮河支流东淠河上游。磨子潭水库位于佛子岭水库上游东支黄尾河上,系佛子岭水库的配套工程。白莲崖水库(在建)位于淠河主源漫水河上。三座水库的主要功能是防洪、灌溉、城市用水,兼营发电。
总体上来讲,霍山县环境优越、服务优质、政策优惠、资源丰富、交通便捷
第二篇:经济运行分析
2010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分析
发布时间:2010-10-19 13:00:5
5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转型升级、谋求新跨越”工作主题,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步伐调结构促转型。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0亿元(预计数),同比增长16%。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136.16亿元,一般预算收入50.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3%和29%,增幅均列苏州五县市之首。
一、前三季度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1.工业经济高开稳走。前三季度实现工业总产值1376.26亿元,同比增长26.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088.73亿元,同比增长30.0%。规上工业一季度以36.8%的增速高开之后,上半年和三季度的增速均维持30%以上的高位增长。规上工业占比提高,达到79.1%,比上年末提高1.9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高新产业贡献加大,实现产值203.25亿元,同比增长36.9%,较规上工业增速高出6.9个百分点,高新占比18.7%,较上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主导行业加快增长,石油制品、机械、金属加工行业同比增幅均超50%,高于规上工业平均增幅20多个百分点。工业效益快速提升,前八月全市规上工业实现利税、利润分别为82.42亿元和62.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8%和68.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22.8%,较上年同期提高19.3个百分点。
2.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获得“中国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十佳区县”称号。预计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14亿元,同比增长24.2%,占GDP比重达39.6%,较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税收贡献提高,共实现地方税收15.27亿元,同比增长36.8%,占地方税收的比重达56.6%,同比上升了3.6个百分点。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集装箱三期、万方件杂货码头投入运行,玖龙纸业件杂货泊位开工建设;新辟南美西远洋等航线7条;太仓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9.15万标箱,同比增长47%,超去年全年集装箱吞吐量总和,完成货物吞
吐量5771.51万吨,同比增长62%,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973.61万吨,同比增长131%;新增四家国家3A级物流企业,隆兴物流跻身中国最具竞争力50强物流企业前20强,主营业务收入超15亿元。服务外包强势发展,105家服务外包企业实现接包合同额1.37亿美元,离岸执行额0.46亿美元,同比增长66.4%和16.8%;4家企业获得国际资质认证。地方金融稳健发展,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太仓支行开业投运,9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存额805.89亿元,比年初增长26.3%,贷款余额678.78亿元,比年初增长20.6%。消费市场持续繁荣。全市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8.09亿元,同比增长17.6%。市场建设大力推进,粮油批发市场规模扩大,成交额达5.59亿元,同比增长27%,森茂汽车城创新经营模式引领汽车消费产业化;月星家得乐居家生活连锁太仓店盛大开业。旅游业大力拓展,沙溪古镇河南街促织馆开馆,依托金仓湖、郑和公园等旅游景点成功举办太仓国际旅游文化节等各类系列活动,吸引各地游客144万人次,同比增长78.8%,星级酒店客房入住率高于去年同期30多个百分点,多家经济型连锁酒店入驻。房地产市场保持活跃,商品房销售84.78万平方米,销售额4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和30.5%,实现地税收入7.81亿元,同比增长83.4%,占地税总量的28%。
3.新兴产业规模壮大。126家新兴产业企业实现产值278.42亿元,同比增长48.3%,增速高出规上工业18.3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25.6%。其中25家重大装备制造企业完成产值45.48亿元,同比增长176.7%,9家新能源企业完成产值41.12亿元,同比增长67.2%。产业招商力度加强,前8月引进外资新兴产业项目18个,注册资金3亿美元,到账外资1.2亿美元,占全市23.5%和21.1%;前三季度引进内资新兴产业项目18个,注册资金13.7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高速增长,完成投资30.89亿元,同比增长186.3%,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22.9%,其中电子通讯设备投资21.25亿元,同比增长521.3%,医药制造投资
5.51亿元,同比增长218.5%。
4.自主创新不断突破。新区入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为苏州五县市首家;
市政府与南通大学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健雄学院联合8所国内知名高校成功组建联合研究院。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增强。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26家,高新技术产品66个,省民营科技企业36家,全市累计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1家,软件企业6家,高新技术产品222只,省民营科技企业226家;前8月共申请专利2517件,同比增长7.1%,专利授权2001件。名品名标工作着力推进,新增申报中国驰名商标2件、省著名商标5件、苏州知名商标7件、省名牌21个。人才结构不断优化。全市人才总量达86618人,每万人拥有人才1858人,高于苏州全市平均水平;拥有各类高层次创新人才8250名,其中博士以上48名、硕士以上1171名、海外归国人员208名。
5.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6.25亿元,同比增长19.1%。工业投资动力增强,完成工业投资134.79亿元,同比增长39.7%,增速列五县市之首,较上年同期提高43.4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57.1%,较上年同期提高了8.5个百分点。开发区引领增长,完成工业投资82.76亿元,同比增长45.9%,占全部工业投资的61.4%,其中港区完成投资57.02亿元,同比增长114.6%。房地产投资放量增长,完成投资40.19亿元,同比增长66.7%,占服务业投资的39.6%,占比高于上年同期15.8个百分点,其中新区完成22.37亿元,同比增长106.8%。新批项目快速增长,共批项目438个,计划总投资538.86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民营工业项目占据主导,209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19.85亿元,占工业项目的78.7%。重点项目着力推进。66个重点项目,开工57个,完成投资75.78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32.1%。省重点项目太仓港三期通过通航安全验收,为长江流域最高等级的集装箱码头。耐克物流、奥特斯维太阳能一期等项目顺利竣工。
6.招商引资量质并举。利用外资强劲回升。1~8月,全市累计批准外资项目98只,累计完成注册外资12.56亿美元,同比增长41%,超序时进度11.3个百分点;实际到帐外资5.65亿美元,同比增长32.1%,超序时进度3.6个百分点。两项指标增幅均列五县市之首。外资项目质提量升。单个项目的平均注册外资为1281.81万美元,超千万美元项目46
个(含增资1000万美元项目6个),其中超三千万美元的8个,包括注册资金3000万美元艺康化工和注册资金1亿美元的宝洁日用品等500强项目。引进了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项目18家,注册外资3亿美元,占总量的24%;到帐外资1.2亿美元,占总量的21%。欧美和台资表现凸出。引进美国项目7个,注册外资12752万美元;引进德国直接投资项目12个,注册外资3327万美元;引进加拿大项目3个,注册外资9727万美元;引进台湾直接投资项目22个,注册外资17554万美元。服务业利用外资发展较快。1~8月,服务业批准外资项目31只,注册外资和到帐外资累计分别完成2.93亿美元和1.99亿美元,分别增长107.5%和222.4%。引进内资成效显著。1~9月份共引进内资项目807个,新增注册资本71.06亿元,同比增长55.1%,完成年计划的142.1%。内资项目规模扩大。5000万元以上项目18只,注册资金41.75亿元,占比58.8%,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2百分点。成功引进奥特斯维能源(太仓)有限公司、太仓四方友信制桶有限公司、华东环球商贸物流域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绿地集团(太仓)置业有限公司等大型项目。两区效应突出。两区共引进内资项目401只,注册资本41.04亿元,占全市总量比重57.8%。粤闵项目占比提高。广东、福建地区引进内资占比达35.1%,较上年同期提高了15.1百分点。
7.对外贸易恢复增长。实现进出口总额61.96亿美元,同比增长57%,其中进口和出口额分别为32.75亿美元和29.21亿美元,增幅分别为70%和45%,增幅均居苏州各县市前列。加工贸易增长快于一般贸易,实现进出口22.8亿美元,同比增长54.8%,增幅高于一般贸易12.9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保持较高增速,分别实现出口额13.89亿美元和1.2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2.3%和61.2%。主要出口市场整体回暖,对欧盟和日本的贸易保持高增长,增幅达72.8%和34.2%,对东盟和台湾的贸易总量实现快速突破,分别实现进出口额6亿美元和4.3亿美元,同比增长69.9%和140%。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对照全年工作目标,工业产值、服务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一些主要经济指标还稍有脱幅。
二、下阶段工作重点建议
1.确保完成及“十一五”目标任务。各级各部门要全面总结盘点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完成和“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对主要指标任务要逐项对照,找短板、寻难点、破难题,下功夫弥补薄弱环节,确保今年和“十一五”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特别要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协调,在确保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充分挖掘企业的增长潜力,释放优势特色产业产能,下大力促进工业稳定增长。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年内力争多开工、早开工一批重点项目,并认真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做实做细前期工作,为明年扩大投资和新上项目打好基础。切实抓好重点项目和实行工程项目建设,按计划完成工作量。坚持招选并重的原则,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在引进“污染少、消耗低、科技含量高”与我市产业关联性强、带动作用大的国内外知名企业上下功夫见成效。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抓基地、育集群,扶龙头、建体系,抓技改、促转化,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抓好产业集聚区建设,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全力抓好节能减排工作,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3.抓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和重大项目谋划工作。要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按时间进度高质量完成“十二五”规划编制任务,同步推进区、镇的发展规划及16个专项规划。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提高认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根据本地区、本行业领域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深入思考、科学论证,梳理和提炼一批符合“十二五”规划的重大项目。要立足本地特色和国家产业政策,集思广益,力求“十二五”规划的重大项目更具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切实做到国家政策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有机对接,确保我市经济社会在今后一个时期持续较快发展。
第三篇:2014年经济运行
2013年重庆经济运行数据发布:GDP同比增长12.3%新华网重庆频道1月22日电(李华曾)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重庆经济发展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今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公布了2013年我市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数据显示,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56.69亿元,同比增长12.3%。规上工业总产值迈上15000亿大关
重庆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黄可说,去年全市农业生产稳步提升,农副产品产量全面增长。其中,我市粮食总产量达到1148.13万吨,同比增长0.8%。工业经济提质增效,企业效益大幅增长。
调查显示,去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迈上15000亿大关,达到15824.86亿元,同比增长14.5%。全市实现增加值增速13.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从主要产品看,全市共生产微型计算机5593.50万台,同比增长34.4%,其中笔记本5471.06万台,增长35.7%;汽车215.09万辆。
从企业效益看,1-11月,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790.83亿元。同比增长18.1%;实现利润总额677.34亿元,增长44.8%。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5%
“去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较快增长,房地产开发趋于平稳”黄可表示,全年我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突破1万亿元,达11205.03亿元,同比增长19.5%。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突破1万亿,达到11205.03亿元,同比增长19.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441.54亿元,增长21.3%;第二产业投资3534.21亿元,增长14.9%,其中工业投资3529.90亿元,增长15.2%;第三产业投资7229.28亿元,增长21.7%。
房地产方面,数据显示,去年全年房产开发投资3012.78亿元,同比增长20.1 %。商品房新开工面积7641.63万平方米,增长31.4%;施工面积26251.89万平方米,增长19.3%;竣工面积3804.36万平方米,下降4.7%;商品房销售面
积4817.56万平方米,增长6.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4359.19万平方米,增长
6.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0%
黄可表示,去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实现4511.77亿元,同比增长14.0%,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2.0%。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287.05亿元,同比增长13.9%;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24.72亿元,增长14.8%。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占全市消费品市场零售总额比重达85.2%,实现零售额3844.19亿元,增长14.4%;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67.57亿元,增长11.2%。
从限额以上(法人单位企业)商品零售额看,14个大类商品中,除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9.5%外,其余13类商品零售额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1.9%、日用品类增长19.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8.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1.0%、汽车类增长20.0%。
外商投资连续三年破百亿
“去年重庆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开放型经济稳定向好”黄可表示,去年我市实现进出口总值687.04亿美元,同比增长29.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1.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467.97亿美元,增长21.3%;进口总额219.07亿美元,增长49.7%,增速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3.4 和42.4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全市利用外商投资连续三年破百亿。2013年全市新签订外资项目248个,签订合同外资额40.5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5.97亿美元,与上年持平。实际对外投资10.10亿美元,增长11.2%;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10.35亿美元,增长77.1%。服务外包高速增长,全市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11.00亿美元,增长33.5%。全市累计接待入境旅游者242.26万人次,增长8.0%;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2.68亿美元,增长8.6%。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7%
黄可表示“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来看是温和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低位运行”,数据显示,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1个百分点。
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呈现“七涨一降”格局。与去年同期相比,食品价格上涨4.1%,烟酒价格上涨0.6%,衣着价格上涨6.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1.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1.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4%,居住价格上涨2.8%;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1.7%。人民币存款余额实现22202.10亿元,增长17.3%
黄可表示,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692.92亿元,同比增长15.5%。其中税收收入1112.30亿元,增长14.6%。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059.86亿元,增长12.6%。其中,城乡社区事务、社保和就业、教育和一般公共服务分别支出533.79亿元、432.20亿元、436.78亿元和277.11亿元,分别增长26.7%、12.8%、9.4%和10.3%。
2013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2789.17亿元,同比增长17.3%,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22202.10亿元,增长17.3%;本外币贷款余额18005.69亿元,增长15.5%,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17381.55亿元,增长14.9%。全市新增本外币存款3356.52亿元,比年初增长1.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5216元
数据显示,全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5216元,同比增长9.8%。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8.0%,经营净收入增长6.7%,财产性收入增长25.4%,转移性收入增长7.8%。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332元,增长12.8%。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20.2%,家庭经营纯收入增长 5.4%,转移性收入增长4.8%,财产性收入增长33.7%。
黄可表示,总体看来,2013年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2014年,随着全市五大功能区域战略的深入推进,各项配套政策的细化落实,将进一步促进全市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体功能的提升,重庆经济增长有望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完)
2014年上半年重庆经济运行数据分析 重庆市政府近日发布2014年重庆经济运行数据: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40.51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位居全国第一。
在公布的主要经济指标中,有两组数据令人关注。
一是重庆市进出口数据和全国拉出明显差距,统计显示,重庆上半年实现进出口总值2674.89亿元,同比增长41.8%,较全国平均水平高42.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1668.28亿元,增长27.1%,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8.3个百分点;进口总额1006.61亿元,增长75.4%,增速比全国平均高出76.0个百分点。
另外,重庆的进口增幅远远超过出口增幅。以占全市进出口总值一半的两江新区来说,今年上半年,两江新区出口793.5亿元,增长43.1%;进口685.5亿元,增长1.7倍。“重庆利用外资也在高位平稳发展。”重庆市外经贸委官员在7月22日举行的相关会议上介绍:“外商投资的工业增加值占重庆市工业增加值25%左右,为重庆提供了95万左右的就业岗位。涉外税收占一般预算类财政收入21%左右,这个数据值得关注。”第二组数据是汽车行业对重庆经济的带动。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重庆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8496.55亿元,同比增长15.0%,其中汽车产业增长27.1%,超过增速排名第二的笔电行业11.1个百分点。
从企业效益看,今年前5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11.03亿元,同比增长43.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3.6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实现利润136.76亿元,增长98.5%,对全市利润贡献率高达72.1%。
在非公经济中,汽车行业也占较大比重。重庆上半年非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5811.3亿,同比增长16.2%。其中,非公汽车产业和电子信息制造共实现产值2909.2亿元,非公汽车产业同比增长27.1%,非公电子信息制造增长23.3%。
根据重庆海关公布的数据,重庆外贸进出口高速增长,汽车、IT行业贡献最大。上半年,重庆进口汽车零件60.4亿元,增长75.6%,汽车出口6.3万辆,价值27.4亿元,增长21.7%;IT商品中,集成电路进口186亿元,增长10.8%,便携式电脑出口2572.8万台,价值697.9亿元,增长36.5%。
第四篇:经济运行情况汇报
长阳经济运行情况汇报
一、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圆满完成工作目标
201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26亿元,增长10%;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35亿元,增长28%;规模工业增加值18.3亿元,增长16.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7亿元,增长36.7%;外贸出口4682万美元,增长5.6%;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9亿元,增长15.5%;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4.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9.1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11.2亿元、4.4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819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87元,增长13.5%。全面完成了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工作任务。
二、赶超进位压力加大,与“保6争5”有距离1、2012年主要指标增速在全市位次偏后: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16.7%,在县(市区)并列第6位,与全市同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6.7%,县(市区)排名第9位;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速15.5%,县(市区)并列第8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27.9%,排第8位。
2、当前经济增长后劲乏力:一是缺乏项目支撑;到2月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库仅结存项目59个,投资项目后劲严重不足;二是财政收入有所回落,1-2月全县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0949万元,同比下降9.34%,公共财政收入完成8402万元,同比下降4.6%;三是外贸出口同比下滑,1-2月累计出口400.2万美元,同比下降48%。
三、前景展望
当前,长阳正处于加速发展的新时期,必须逆水行舟,自加压力,依托优势资源,扶持培育一批骨干产业,新进入库一批“三上”企业,积极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进一步扩大市场主体规模,丰富市场主体结构,千方百计扩大县域经济规模和总量,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全面实现全年各项预期目标。
第五篇:经济运行工作总结
篇一:经济运行科半年工作总结 经济运行科半年工作总结
为总结上半年成绩,发现不足,更好地做好下半年工作,现将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工作总结如下:
一、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运行指标。
----主要产品产量:1—5月,全县完成原煤23.53万吨,同比下降
9.1%;发电量17.24亿度,同比增长19.04%;水泥57.55万吨,同比增长25.98%;魔芋精粉1233吨,同比增长141.7%;胶鞋441万双,同比增长10.6倍。
----主要经济指标:1—5月,规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0.98亿元,同比增长34%;工业增加值4.93亿元,同比增长12%;主营业务收入10.71亿元,同比增长20%;利税1.66亿元,同比增长26.6%,利润0.5672亿元,同比增长6%。规上工业综合能耗1.76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8%。
(二)半年经济指标预测。
1?—6月,全县预计可生产原煤28.5万吨,同比下降17.6%;发电量22.5亿度,同比下降2.59%;生产水泥73.55万吨,同比增长2.8%;生产钡盐5785吨,同比137%;生产胶鞋693万双,同比增长246.5%。
1—6月,规上工业企业预计可完成工业总产值15.35亿元(其中园区企业1.3亿元),同比增长21.8%;工业增加值7.3亿元,同比增长23.7%;主营业务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27.3%;利税总额3.86亿元,同比增长28.8%。— 1 —
(三)运行特点。
1.工业生产高开低走,整体仍在高位运行。1-2、3、4、5月工业生产增幅分别为39%、52%、52%、34%,主要原因去年一季度西南大干旱导致大唐彭水电站出力不足,垫低了基数。2.行业发展不够平衡。1-5月煤炭、电力、建材、矿产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分别增长16.1%、22.7%、36.1%、49.9%、53%。值得关注的是煤炭工业在安全生产条件持续改善、价格持续上扬,市场供不应求的大背景下产量同比下降9.1%,亟待进行深入剖析,找准症结,对症下药,促成下半年煤炭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
二、半年来的主要工作
(一)经常深入企业调查研究,结合规上工业统计报表,做好每月工业经济运行分析及监测预警,及时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参考,较好地履行了全到工业经济运行参谋职责。
(二)随时了解和掌握煤、电、油、运、民爆物资供需信息,指导和协调县煤炭局做好煤炭产需衔接,确保按时有序完成电煤调运任务要,确保县内企业的用煤需求。指导和协调县供电公司做好电力有序用电工作,及时编制并批复实施丰水期有序用电方案和紧急情况下拉闸限电序位表。协调县商务局、中石油彭水经营部做好柴油市场监测和预警工作。指导工业企业搞好煤、柴油等要素资源的采购与储备工作。及时协调工业物流畅通保障工作,帮助企业解决物流运输难题。随时了解和掌握民爆物资的供需和管制动态信息,以备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三)做好企业突出难题的协调解决及服务工作。随时了解企业生产运行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难题,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项目融资、— 2 —采矿许可、原材料运输、供电、供煤、供水、地企纠纷、安全、信访等突出问题,全力做好企业后勤保障及服务工作。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煤、电、油等要素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煤:需求大幅增长,生产呈现萎缩,虽然总量上能够自求平衡,但时间上结构性供需矛盾突出。电:据市经信委通报,未来3-5年,全市电力供需形势越来越紧。近期没有新的发电机组投产,负荷却呈现出较大幅度的刚性增长,进入4月份,全市开始出现有计划的拉闸限电,预计7、8、9月迎峰度夏高峰期全市缺电300万kw左右,电力紧缺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工业生产的主要矛盾。油: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多,加之国内电力紧缺必然导致柴油用量激增,临时性,阶段性缺油的现象难以避免。
2.工业能耗明显上升,节能减排压力空前增大。由于乌江电站等低耗能企业同比大幅下降,高耗能建材、化工企业快速增长,拉动工业单位产值能耗水平上升,节能减排压力空前增大。亟需加强节能管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千方百计降低工业单位产值能耗水平。
3.园区企业表现欠佳。目前只有威瓷塑业和东奥服装两家企业在正常生产,但东奥服装因财务原因统计指标大幅缩水,可能无法纳入规上统计,阿依达制药尚在办理生产许可证,至今无法启动生产,预计园区全年10亿元的产值目标将成空,从而导致今年全县工业产值目标任务难以实现。
4.煤矿整合亟待提速。由于部份乡镇煤矿整合工作进展迟缓,乔兴、聚鑫、大地三个煤业公司至今没有完成工商注册登记,经济成果无法纳入规上统计,严重影响了工业半年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二、下半年工业经济运行工作重点
(一)工作目标:全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40亿元(不含园区企业)。
(二)工作重点:
1、切实加强生产要素调度管理,确保工业生产需要。一是建议县煤炭局加强煤炭生产组织和调运管理,要创造条件促成煤矿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从严控制煤炭外运,在确保按时完成电煤调运任务的同时,要根据各煤矿生产情况和企业用煤需求情况,组织产需衔接,做好煤炭供需平衡工作。二是县供电公司要严格执行我委批复的丰水期有序用电方案,做好有序用电工作。三是建议县商委要随时掌握国际国内成品油供需形势,协调中石油彭水经营部及时开展成品油供求失衡预测预警分析,千方百计保证企业的用油需求。
2、切实加强工业统计工作
一是园区企业。完成今年工业经济调控目标的关键在于园区,特别是东奥服装的统计口径,为此,我委已与东奥服装进行了沟通衔接,达成了按全口径核算企业经济指标的初步共识,建议县园区办、县统计局加强与东奥服装的沟通衔接,全面落实业已达成的核算共识,做到统计指标应统尽统。二是煤炭工业。建议县煤炭局、县工商局、县统计局督促乡镇煤矿加快推进整合步伐,按照周县长的按排部署,确保8月中旬完成新组建公司的工商登记,建立健全财务统计制度,及时纳入规上企业统计,按时报送统计报表。三是协调县统计局,及时将渝东矿业、恒生生物、萨蒲钢带、蓝加制衣等新投产企业纳入规上工业统计。
3、切实加快工业项目建设。各项目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按照项目 — 4 —建设规划进度,抓好项目建设的协建工作,促进每个项目都能按规划目标推进。力争在本季度末促成中铁二院萤石精矿项目、阿依达公司金银花露饮料项目竣工投产;三季末促成茂田余热发电项目、广兴公司硅粉项目竣工投产;及时开工纳入年内计划开工的建设项目,争取6月份全部开工。二季度力争完成管道天然气施工设计工作,促使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4、加快推进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五大产业领导小组要根据今年工作的实际情况,加紧准备好项目谈判,尽快出走出去、引进来,保证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任务。力争本季度末镁产业项目、氟化铝项目、氢氟酸项目、轻钙项目招商签约,落实项目投资业主,促进项目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5、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牢固树立“安全就是责任,安全就是效益”意识,加强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经济增长。
— 5 —篇二:公司上半年经济运行总结及下半年打算 公司上半年经济运行总结及下半年打算
上半年,工程公司在集团公司及煤化公司的支持帮助下,克服种种困难,基本完成煤化公司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特别是二季度以来,公司以“抓重点、促发展”为主线,一方面抓牢生产保运主题工作促进经济指标逐步提升;另一方面抓实职工队伍稳定基础工作,稳步推进内部改制,积极开拓市场妥善安臵富余人员,并按照集团公司指令做好焦化厂整体移交和峄山化工代管等各项工作。切实做到统筹兼顾,协调推进,较好地完成了上级组织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和经济指标,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公司整体经济指标分析
(一)公司整体运行情况
1、收入上半年实现收入4642.18万元,比考核指标2500万元增加2142.18万元;比奋斗指标2600万元增加2042.18万元,比力争指标2680万元,增加1962.18万元,超额完成上半任务过半指标。
各项目部上半年收入情况:邹城216.62万元、鲁南462.6万元、开阳198.55万元、建安公司1946.10万元(均为以前业务)、电仪170.14万元、鲁南承包542.45万元、机车11.14万元、设备制造、烧嘴、垫片、筑炉等分离业务1104.63万元。
2、利润 上半年实现利润-356.23万元,比考核指标-240万元增亏116.23万元,比奋斗指标-190万元增亏166.23万元,超亏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与费用支出不配比,完成的工作量不能按期结算;按照4月份竞聘经营签订的指标:4-12月份亏损500万元,加上一季度实际账面亏损219万元,全年亏损指标719万元。根据此口径计算上年半账面亏损-356.23万元,与半年指标-359.50万元比,完成签订的目标考核计划。按照与竞聘经营签订的考核指标相比,完成上半年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考核指标。
3、成本费用情况上半年公司营业成本总支出5641.38万元,其中:(1)职工薪酬1213.78万元,占公司总成本的22%.(2)设备制作、烧嘴、垫片等业务材料850.49万元,占公司总成本的15%;办公费等其他费用111.15万元,占公司总成本的2%.(3)各项目部材料283.94万元,占公司总成本的5%、对外分包成本2878.49万元,占公司总成本的51%、办公费等费用92.59万元,(4)税金附加94.15万元, 占公司总成本的2%(5)后勤管理部门的办公费、差旅费等费用116.79万元,占公司总成本的2%。
4、消化成本结转情况 截止6月末已经发生尚未结转的成本支出643.64万元,其中:承包期间538.52万元,4-6月份未结转支出193.36万元:承包期尚有3000万元的工程量未能结算,需要加大清理力度,加快结算进度,消化挂账成本支出;4-6月份累计亏损139.96万元,4-6月份保运费220万元未结算,其中:新疆项目部保运费178万元,榆林项目部42万元,4-6月份实际亏损将达到115万元。
5、两项资金占用 为降低两项资金占用,集团公司下发了《应收账款分类管理办法》、《2014年应收账款考核指标》《开展清理核查有关资产资产和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等一些管理办法。公司为此成立了专门的清欠办公室,专门负责公司应收账款催收与已完工程的结算。截止6月末公司两项资金占用6636.38万元,其中:(1)应收款项:6月末5907.71万元比5月末降低589万元;与竞聘经营签订的指标1000万元比增加4908万元。其中:煤化公司内部单位应收款:
1、峄化公司(承包人)194.78万元;
2、国泰化工715.87万元;
3、国宏公司1782.53万元;
4、乙酰公司48.31万元;
5、贵州开阳251.61万元;
6、鲁南化肥厂657.48万元;
7、国际焦化公司562.68万元。(2)存货:6月末811.65万元,平均占用728.67万元,比年初下达指标1702万元降低973.33万元,比季度指标950万元,降低221.33万元。各项目部应收款情况:(单位:万元)
应收款项按照业务类型进行划分,主要集中在烧嘴、压力容器制作和土建、安装等工程类应收项目;月度回收应收款项1167万元。
(二)6月份各项目部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1、月度项目部经济运行情况 月度经济运行分析:从各项目部上报的工作量来看,机车队月度亏损,鄂尔多斯项目部工作量目前尚无法计量,建安公司的工作量处于待核定状态,除鲁南项目部外,其他项目部多处于盈亏边缘;月度各项目部形成的利润无法承担公司管理部门的人员工资和费用支出,月度亏损30万元;
2、各项目部(部门)4-6月份可控费用明细表篇三:经济运行管理部2012上半年工作总结 经济运行管理部2012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2年上半年经济运行管理部在局(公司)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卷烟上水平”总体规划,坚持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解决责任、规范、创新、协调、效率、活力六大问题,部门全体工作人员团结一致,共同努力,较好的完成了本部门的各项工作任务。具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小结
(一)经济运行
上半年经济运行实现高开稳走,卷烟销量稳步增长,结构适度提升,重点品牌集中度进一步加强,库存管理水平合理,费用水平持续下降,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一是卷烟销量平稳增长,销售收入大幅提升。1—6月份实现卷烟销售43791箱,同比增加2265箱,增长5.45%,实现销售收入61620万元,同比增加13295万元,增长27.51%。低档卷烟实现销售9774箱,同比减少2629箱,降低21.20%。二是卷烟结构持续优化,单箱销售收入提升明显。1-6月份,一、二、三类卷烟销量比重同比增加,四、五类销量比重同比减少。其中,一类卷烟实现销售3518箱,同比增加1134箱,增长47.57%;二类卷烟实现销售2311箱,同比增加952箱,增长70.05%;三类卷烟实现销售15101箱,同比增加6091箱,增长67.60%。卷烟单箱销售收入(含税)16464元,同比增加2,848元,增长20.92%。三是重点品牌培育效果明显。1—6月份,重点品牌实现销售28199箱,同比增加5799箱,增长25.89%;实现销售收入50036万元,同比增加14560万元,增长41.04%。四是卷烟费用水平下降,税利稳步增长。1—6月份卷烟三项费用率为5.28%,下降0.73百分点。卷烟经营累计实现利税15478万元,同比增加4471万元,增长40.62%。其中:实现利润8734万元,同比增加2644万元,增长43.42%;实现税金6744万元,同比增加1827万元,增长37.16%。
(二)网络建设
一是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组织召开三次网建工作会议,协调解决网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强化部门间合作,保证网络建设顺畅有序。二是认真开展自查工作。制定了《市局(公司)农网模式落实情况自查工作方案》,对**县局、**市局、东港市局、孤山工作站农网模式落实情况深入自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合《省局网建工作验收考评标准》,制定了《网建工作验收考评标准分解表》,将各项任务层层分解落实,严格检查,提出了整改建议,各项整改措施落实到位,力促网建工作再上新水平。三是常抓不懈、科学设定标杆。进一步明确对标对点工作任务,推进“两对”“三化”建设。以夯实基础为前提,实现“两对”管理制度化;以标杆为引领,实现“两对”指标体系化;以课题为抓手,实现“两对”改进程序化。1至6月份,人均劳动效率为101.13箱/人,同比提高10.56%;人工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为3.47%,同比下降0.43个百分点;单箱卷烟经营费用为187.94元/箱,同比下降25.10%;单箱卷烟管理费用为546.70元/箱,均达到行业平均水平。
(三)督察考评与绩效考核
一是进一步优化、完善绩效管理体系。按照省局(公司)要求,根据《**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以部门岗位工作内容为基础,制定季度绩效合约书实行三级考核,创新和完善科学考评体系。考核指标以部门职能及岗位职责为基础,将阶段性重点工作纳入指标库范围;通过调整不同部门岗位指标权重,体现了不同考核对象的不同工作重点;增加可量化指标比例,不能量化的指标则进一步细化,提升了可操作性。上半年共完成绩效合约书104份,完善绩效考核指标111个,截止六月末共有9个单位部门和113名员工绩效考核被扣分。二是领导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深入基层开展绩效考评工作,充分体现其重要性和严肃性。三是组织开展绩效培训。4月中旬对各直属单位、部门绩效考核管理员进行指导培训,重点解决绩效管理运行中岗位设臵、考核关系、关键业绩指标提取等问题。通过培训,明确了考核流程、理顺了考核关系、掌握了考核办法,为考核管理夯实了基础。四是加大督查走访力度,提高走访质量。深入工作现场,对相关工作进行不定期抽查。截止6月末累计走访卷烟零售客户270户,针对“四员”服务、动销台账维护、市场净化率等进行了检查,同时对7匹狼通系列卷烟销售、卷烟结构提升等情况进行了市场调查,为营造良好的卷烟市场环境奠定了基础。五是1-6月份投诉中心共受理客户意见264件,其中举报类3件、建议类7件、咨询类42件、市场调查4件、省局派单1件、三线互控信息207件,有效回访率达到100%;回访满意率达到100%,组织开展了卷烟零售客户、卷烟消费者、工业企业满意度调查,将调查结果及建议,及时反馈至相关部门。
(四)质量管理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突出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管理,实现由体系建设向体系管理的转变,制定并下发《市局(公司)2012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方案》、《市局(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例会工作制度》、《市局(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考核激励制度》、《市局(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动态评审制度》,通过建立以上制度体系,促进了体系有效运行。二是建立质量目标管理体系。根据省局相关要求,各单位、部门建立包含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作质量、经营性指标等在内的多维度质量目标,建立全面覆盖、自上而下、层级支撑的三级目标指标体系,累计报送质量目标172项,全部符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切实发挥目标导向引领作用,动态提升企业目标质量,为“企业管理上水平”夯实基础。三是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工作。通过查阅文件、询问、交谈、实地查看等方式进行审核,进一步查找了体系建设及运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确保体系运行质量。
(五)整顿规范
一是召开内部监管工作会议。1月24日,组织召开内部管理监督工作会议,传达了国家局、省局领导在内部管理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明确了“三项工作”重点内容,进一步强化了内部监管认识,落实了责任,完善了机制。二是建立组织保障。成立了以一把手为主任、其他党组成员为副主任、机关各部室为成员的三项工作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整顿办,规范了三项管理决策程序。自成立以来先后组织召开三项工作会议6次,通过投资项目35项,涉及金额4155.1935万元。三是继续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结合省局(公司)监管制度,及时补充和完善相关制度,制定了《市局(公司)“两项工作”实施方案》、《三项工作流程实施细则》及具体落实措施,形成科学有效的制约机制,提高规章制度在各工作环节中的可操作性,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长效机制。四是自查完善三项工作,严格执行规范流程。按照整顿规范工作要求,成立了三项工作联合检查小组,专项检查一季度三项工作。全面清查了2012年一季度及去年延续项目19项,涉及金额2224.9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