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业强镇 产业富镇 和谐兴镇——四合永镇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综述
工业强镇 产业富镇 和谐兴镇——四合永镇经济社
会实现快速发展综述
近几年来,围场四合永镇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每年上一个新台阶,尤其是2006年全镇发展迈出了更大更坚实的步伐,经济总量、项目投资、财政收入较上年分别增长25%以上,完成财政收入1300万元,增长27.3%,是该镇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在全县各乡镇继续保持领先位次。
四合永镇曾是我市发展乡镇企业起步最早的乡镇之一,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因受困于乡镇企业体制问题,该镇曾一度出现经济发展徘徊不前的局面。近几年,该镇通过深化改革,加快企业转制,使镇域经济东山再起,重振雄风。他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适时确定工业强镇,产业富镇,和谐兴镇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培育壮强工业主导产业,推动重点企业发展,增强工业经济对财政的支撑力和贡献率,加强工业体系建设。按照整体推进,规模发展,突出重点,提高效益的基本思路,培育壮大重点骨干企业,目前该镇已形成水泥建材、造型材料、冶炼铸造、农副产品加工、矿产品加工五大工业产业体系,产值利税超千过百的骨干企业达到6家,超五百过五十的重点企业达到5家,超百过十的规模企业达到16家,五大产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5150万元,占全镇工业总量的比重达到85%以上,比上年提高44个百
分点。
巩固提高老企业,开发建设新企业。按照全县统一规划,加强四合永工业园区建设。本着集约经营,规模发展,整合资源,降本减耗,提高效益,促进环保的要求,自2006年起,四合永工业园区重新规划设计了6个功能小区,即占地150公顷的造型材料和水泥建材小区;占地100公顷的农副产品小区;占地150公顷的化工和矿产加工小区;占地100公顷的水泥制品小区;占地100公顷的食品加工小区;还有占地200公顷的工业新区。工业园区内现有企业达到398家,年产值达到2.8亿元,纳税能力达到860万元,共安排7500人在企业就业。近年新入园的规模企业已有多家,即投资2000万元的沙棘汁饮料项目,投资2000万元的鹿苑酒业项目,投资620万元的食用菌加工项目,投资500万元的隆兴肉类加工储运项目,投资1500万元的风机塔筒项目,这些项目全部开工达产后,年可新增产值9200万元,新增税收1100万元,为该镇经济发展积蓄了强大后劲。村办工业也有新突破,全镇共13个村,基本村村都有经济项目和经济增长点。
大力培育富民产业,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按照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总体要求,以稳农富民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通过培育壮强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强化中介服务等措施,使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稳步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蔬菜、果品、马铃薯三大业均具有了较大规模。目前蔬菜种植面积达到8073亩,果品生产面积达到11000亩,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2107亩,这三大产业均形成了
龙头企业外联市场,内联基地和农户的产业链条,从而使农民收益有了可靠的保障。旭日公司生产项目主要是加工干菜,年加工干菜达70万公斤,带动全镇农民增加种菜面积达1000多亩。宏运肉鸡公司全力带动农民发展肉鸡养殖,年批次饲养量达到80万只,完成肉鸡加工达200万只,仅此为农民增收500多万元。肉牛产业也有了较快发展,年饲养量达到2200多头,为农民带来了很大收益。据统计,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300元,其中一半来自农业产业收入。
优化环境,以发展促和谐,带动开放工作跃上新台阶。环境就是生产力,通过发展促和谐,正是坚持这个思路,使四合永镇尝到了甜头。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四合永镇始终坚持做到全方位服务,所有新办企业和新上项目,从设计、征地到开工建设,镇党委、政府做到指定专人帮办到底,并向企业派驻司法特派员,帮助解决社区与投资方在征占地等方面出现的矛盾纠纷。只要镇能办到的,就全力办,镇办不成的,出面协调县直部门办,部门办不成的,请示县领导督促办。仅去年县委、县政府就派人员到四合永镇现场办公,解决问题七八次,使企业和投资方都十分满意。投资环境好,吸引了大批投资人。2006年,该镇开放引资和项目建设取得了新成效,全年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8项,合同引资4457万元,已实施开工项目8项,引进到位资金2378万元,占年计划的206.8%,创历史最好水平。全镇工业企业实施新建、扩建和技改项目31个,计划总投资3950万元,已完成投资3900万元。北雁烘干砂生产线、天围和覆膜砂生产线、东方公司烘
干砂生产线三个续建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并已实现新增产值1000万元,成为了重要的经济增长点。(通讯员 张君 夏舒翔 记者 满鑫 海旺)
第二篇:高阳镇工业发展简介
高阳镇工业发展简介
2010年是高阳工业小区建设发力年,我们以“把高阳镇建设成为云阳县西北区域最具发展活力的工业强镇”为目标。全年引进落地资金2.02亿元,引进入驻企业11家,新建厂房38500平方米,解决以移民为主的就业人员350人,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500万元,11家企业全部建成投产后,可解决以移民为主的就业人员1480人,工业总产值将突破5.2亿元。入驻的11家企业分别是:重庆松茂林盛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于2010年入驻高阳镇工业小区,与西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院合作开发兔肉食品。占地10亩,投资4000万元,厂房面积5500平方米,员工130人,其中移民80人。产用目前最先进的熟食品加工流水生产线,其产品畅销万州、开县、云阳等地各大超市。重庆天宾糖业有限公司于2010年入驻高阳工业小区,以高阳镇2500亩甜橙甘蔗基地为依托,与西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院、万州三峡中心医院联合开发保健红糖系列产品。总投资2000万元,占地10亩,旗下7个系列的养生红糖畅销全国各大超市,深受群众喜爱。云阳县金昌农副产品有限公司于2010年入驻高阳镇工业小区,占地10亩,厂房面积4000平方米,总投资3500万元。该公司以生产农副产品为主,并销往西南片区各大型超市。公司年产值4500万元,年创税收200万元。解决就业人员40余
人,其中移民18人。重庆辉谐家具有限公司系成都辉谐家具分厂,是返乡创业的典型。该公司于2010年入驻高阳工业小区,投资2000万元,占地10亩,厂房面积3800平方米。该公司以生产橡木、实木家具为主,其产品销往全国各大连锁店。公司年产值2000余万元,创税过100万元,解决就业人员70人。云阳中银工艺制品有限公司于2010年入驻高阳工业小区,占地8亩,厂房面积3500平方米,投资1200万元。其产品远销东南亚、日本等地。全部投产后年产值达1300余万元,解决就业人员28人。高阳镇平湖板材厂董事长以精湛的木艺远近闻名。2010年携500万元落户高阳工业小区,致力于层板开发和餐桌、椅子、茶几、床、组合家具等项目开发制作。云阳县轻型隔热墙板厂于2010年入驻高阳工业小区,占地10亩,厂房面积5000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元,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将达到9500万元,解决就业人员50人。云阳县鹿头山天然矿泉水厂于2010年入驻高阳工业小区,占地5亩,现有工人15名,总投资550万元,年产值350万元。该公司以生产桶装矿泉水为主,其产品清甜可口,热销县内各乡镇。重庆市金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于2010年入驻高阳工业小区,占地10亩,总投资2000万元,年产值3800万元,年创税过百万。高阳镇移民制衣是2010年初投产的楼宇企业,厂房面积550平方米,投资120万元,年产值达60万元,解决移民就业61人,其产品远销广州、珠海等沿海一带。高阳镇移民绢花厂是2009年投产的楼宇企业,2010年追加110万元投资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厂房面积520平方米,解决高阳移民就业80人,2010年年产值突破200万元,产品畅销国内外。
第三篇:中都镇2012年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工作建议
中都镇2012年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工作建议
中共屏山县委、屏山县人民政府: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县移民迁建决胜之年。做好2012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按照县委领导的指示精神,结合本镇实际,现就如何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工作建议:
一是由上级领导会同有关部门对重点企业、龙头项目和种养示范大户,纳入市、县重点管理,由市、县协调扶持资金、专项贷款等,解决其资金困难,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
二是切实加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服务水平,更好地发挥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多为企业和龙头项目引进、举荐、培训人才,提高科技对农村经济的贡献率;
三是请县上制定相关文件,统一将中太产业园区土地和公路沿线经济重要地段的土地调整规划为建设用地,解决企业用地难的问题;并加快中太产业园区内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使园区尽快升级上档,膨胀规模,形成‚盆地效应‛;
四是强化集镇规划和集镇功能建设,相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培训、指导和服务,重点打造中心集镇,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送:县招商引资局
中都镇人民政府
二0一二年二月二日
第四篇:镇2005年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情况汇报
镇地处*、*、*三县的结合部,是*县南大门,距*风景区49公里,处世界文化遗产地*黄金旅游线上,省道慈张线穿镇而过,与*公路、省道*线在镇内交汇形成横穿东西、纵贯南北的十字型交通网络,皖赣铁路*站座落境内,交通区位优势显著,是一个素有“七省通衢”美誉的千年古镇。1999年被列入省重点中心镇和市级综合改革试点镇。全镇总面积69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1.5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1万人,镇区人口3870人。2005年年末耕地资源总面积10790亩,森林面积87000亩,森林覆盖率达79%以上。近年以来,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镇党委、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区位、交通、资源优势,以建设综合发展型强镇、实现农村城市化为目标,走农业稳镇、工业立镇、商业兴镇、城建树镇的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下面就我镇今年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二OO五年总体工作思路2005年我镇的整体工作思路是:把握一个主题,狠抓两个重点,明确三个目标。也就是把握发展为第一要务这个主题,狠抓工业化和城镇化这两个重点,通过优化经济格局,扩大城镇规模,改善生态环境,努力把我镇建设成为黄山西部的工业强镇、商贸重镇、生态名镇。
一、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良性增长今年到目前为止,我镇财政工作在克服了因农业税收全面免征造成政策性减收50万元的不利局面下共组织收入250万元,约占上年同期的104%,预计全年将完成310万元;此外,预计全年将完成工业总产值完成9600万元,同比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3100万元,同比增长5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现3370元,同比增长10%。
二、“三农”工作得到稳步推进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把做好农村、农业、农民的工作作为稳定和发展的重点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在政策执行方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县的相关文件精神,特别是在农业税的免征、粮食直补资金等各项涉农资金一卡制发放上,严格执行有关政策及操作程序,确保农民利益。其次,通过召开全镇农村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全年农村工作任务,制定详细目标和措施并予以督促指导。三是狠抓农业招商和农业项目争取工作,我镇先后组织了部分农业产业化基地企业参加了上海农展会及茶博会,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在农业项目的争取上我镇正积极申报考川美蛙养殖基地、下阜“舒香园”生态观光项目和漳河小流域治理项目;此外,依托我镇优美的生态资源我镇正积极申报省、市级环境优美乡镇。
三、招商引资工作进展顺利今年以来,我镇坚持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立足点,一方面,我镇积极地创新招商模式,重点抓好企业招商和委托招商,并通过优化招商环境,提供优质服务、塑造良好形象等增强招商吸引力,力争使外商能够进得来、留得住;另一方面,我镇重点抓好原已入驻的招商引资项目企业的技改工作,积极引导部分骨干企业追加投资和扩大生产规模,取得了明显效果。到目前为止,我镇在建招商项目共8个,协议资金共7700万元,共到位资金4100万元,提前一个月完成了县里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其中,江苏吴江客商投资兴建的**线缆厂和浙江瑞安客商投资兴办的**电源有限公司当年已完成投资达2500万元。此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工艺装饰板项目、竹木复合地板生产线项目、大型采石场项目等也正在洽谈中。
四、小城镇建设工作成效显著2005年,我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小城镇建设会议,通过总结经验,分析形势,全镇上下去掉了“小打小闹,修修补补,小进即安,小成即满”的保守思想,树立了“小城镇、大战略”意识,经多方征求意见,理出了“立足镇域特色,发挥综合优势,以工立镇,以商兴镇,工贸结合,基础牵动,拉开框架,膨胀人口,努力把我镇建设成为综合发展型强镇”的城镇建设总体思路,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以来,我镇充分利用省级中心镇和市综合改革试点镇的有利条件,加快城镇规划建设,加大资金投入,优化美化环境,提升城镇品位。今年以来,我镇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先后完成了投资200万元的**线拓宽改造、200万元的慈张线**段油路摊铺、70万元的镇区水泥路面硬化、200万元的**变电站改造、80万元的火车站改造工程等,此外,我镇又投入资金50万元对镇区亮化工程进行全面改造,投资10余万元完成镇区1:500地形图测绘并正在对1999年编制的镇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为加快小城镇建设进程,我镇又成立了***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以此为平台,抓好镇存量土地和闲置资产的市场化运作,以地生财、以资聚财,进一步加大了城镇建设融资力度。目前,我镇境内大量的闲置资产和存量土地都已被纳入***公司收购范围并在积极向外招商中。
五、其他各项重点工作协调发展今年以来,我镇顺利完成了村两委换届选举,村民自治工作和基层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在2004年获得市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乡镇的基础上我镇进一步开展各种严打整治斗争,查禁迷信、赌博活动,普及法制教育,协调处理各种民事纠纷,确保了社会稳定;党建方面通过认真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达到了提高素质和促进工作的目的,并通过狠抓镇村两级创建,进一步发挥和加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有了明显增强,从而促进镇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计生工作方面通
过加强计生网络建设及强化基础管理等措施,有效扭转了去年以来计生工作的不利局面;纪检、信访、文教、卫生、人武、工青妇等各项工作进一步得到发展。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成绩的取得是县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部门、各单位关心支持的结果,是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上下奋力拼搏的结果,是全镇干部同心同德、务实苦干的结果,在肯定既有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了我镇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实施工业强镇战略的认识还需进一步加深,工业发展的劲头还需进一步鼓足;二是财政收入进度缓慢,运行质量还不高,保吃饭与保建设的矛盾较为突出;三是小城镇长效管理机制尚未落实到实处,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四是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度步伐不快,农副产品深加工薄弱,缺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示范效益不明显,农民增收渠道不多。下一步,我镇要在各项工作全面推进的同时,按照*县旅游经济强县战略目标要求,结合*县十一五总体规划,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寻求新的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全力在促进经济发展上力求突破。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引资是第一政绩。我镇发展工业要依靠招商引资,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坚定不移地紧抓不放,要调整策略,创新方法,提高成效,以实现我们的工业强镇战略。我们所有的镇村干部要担当主力军,既当联络员,又当服务员,全程跟进,全方位服务,全力招商,要着力在招大项目、招工业项目、招高效益项目、招能带动本地产业发展的项目上搞突破。
二、围绕工业长廊布局,在打造渔亭工业三大产业链上求突破。**镇作为老的工业发展基地,工业基础仍然较薄弱,在工业发展中一直受到资金、土地、资源等储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为进一步发展工业,把**镇建设成黄山市西部工业重镇,下一步,我镇将围绕工业长廊布局,以现有工业为基础,努力打造以********机械为主的机电产品产业链;以****为主的木竹精深加工产业链和以**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链。
三、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在提高农业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上求突破。强镇在工业,富民在调整。这几年我们渔亭在种植业上可以说是年年有调整、年年不到位。其根本原因就是思想观念问题,群众的思想还停留在原始种植模式上。当前,我们还面临农村政策最优、农民负担最轻、农业发展环境最好的重要机遇期,下一步,我镇要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重点抓好结构调整,努力在提高农业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上求突破。
四、加强小城镇建设,在城镇建设和管理上求突破。小城镇是经济建设的载体,我们要立足高标准,进一步把小城镇做大、做精、做实。首先要抓好**商贸小区建设,形成亮点,富集人气,带动小城镇发展;其次要加大城镇建设资金投入,塑造城镇形象;第三要强化镇区管理,城管大队要形成经常工作机制,对镇区乱堆乱放、乱停乱靠、乱贴乱画、店外店以及镇区卫生要重点整治,要下猛药治顽疾。
五、提高计划生育整体水平,在争创计生先进乡镇和创建计生合格村上求突破。计生工作要牢固树立国策观念,一刻也不能放松,要建立强有力的管理、跟踪体系,各村要加强村级计生网络建设和流动人口管理,强力推进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确保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总体来看,我镇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十分繁重,各项工作压力大,但我们相信,有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有我们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有我们全镇干群的共同努力,我们的经济社会各项目标一定会实现。
第五篇:坚持工业强镇 推进三位一体
坚持工业强镇 推进三位一体 全面增创经济跨越发展新优势
——在全镇工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20121年5月28日)
同志们:
镇党委、镇政府这次召开全镇工业发展大会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市工业发展大会精神,总结回顾近年来工业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效,分析形势,明确任务,动员全镇上下进一步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推动工业经济新一轮跨越发展,为实现“一年小康、三年倍增”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次会议专门用一天时间,组织大家参观考察城南工业园、城北工业园,集中参加7个项目的开工仪式,共同探索我镇工业发展的新路径,这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工业活动。目的就是让大家领略镇党委、镇政府的工作中心和工作重点,工作中心就是抓经济、抓工业,工作重点就是抓园区、抓项目,同时,也是让大家感受压力、增强动力、激发活力,把工业强镇的各项举措抓得更紧、更实、更具体。现在,我根据会前研究的精神,先讲四点意见:
一、推动工业发展,必须认清形势,抢抓机遇
工业是镇域经济的主要支撑,工业强则镇域强,工业倍增则三年倍增。在“全面达小康、建设新仙女”的进程中,尤其需要通过工业经济的率先发展、加速发展来带动、支撑全镇经济的发展。从自身看,我们有条件、有基础。近年来,我镇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镇第一方略,扎实开展创业、创优、创新活动,强势推进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和项目建设,工业发展的内生机制初步形成,总量攀升,规模上升,质态提升。主要指标持续走高。全部工业产值、销售、利税、投入多年保持30%以上的增幅,总量占全市三分之一左右,大部份指标在扬州市乃至苏中地区名列前茅。2011年实现工业销售153.5亿元,利税9.74亿元,技改投入实现28亿元,继续保持扬州第一、苏中领先。今年1-5月份,全部工业完成产值95.5亿元、销售88.5亿元、利润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35.8%和6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68.5亿元、销售64.8亿元、利润2.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1%、48.8%和39.4%,呈现出高位运行、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项目建设强势推进。2011年全镇在建技改项目98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21个,当年完成投入30亿元。今年1-4月份,全镇共有在建项目33个,计划总投入48.36亿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3个。一批重大项目的相继实施,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规模企业成长较快。2011年规模企业148家,其中亿元企业23家,名列全市40强重点企业10家。诚德钢管、扬子江电缆、华达电源、龙川船业等一批龙头企业以及恒星钨钼、邦威机械等一批优势企业快速崛起。2006年,诚德钢管产销突破25亿元,利税4亿元,名列扬州市地方工业第一,涌现出一批具有较高市场份额、较强竞争优势的行业排头兵。
从形势看,我们有机遇、有优势。在机遇上主要有宏观的机遇和微观的机遇。宏观的机遇主要是经济全球化进程正在加速,国际产业和资本向长三角转移的趋势没有变,外资、民资的投入仍然保持着较高的热度。据商务部调研报告显示,在考虑未来在华投资的区域时,高达47%的跨国公司仍然首选长三角。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导向作用初步显现,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投入更趋理性,投向更趋合理。南资北移的趋势方兴未艾,珠三角和上海产业转移、资本外溢的迹象日益明显。微观的机遇表现在,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确定把仙女镇作为城区经济主板块,把城南工业园、城北工业园、城东工业园作为五大园区之列,区域竞争力更加凸现。在优势上主要有三大优势,区位优势、园区优势、人文优势。我镇地处城区,随着扬州文昌大桥的开通,新都路的南延,张正路的北上,发展的空间更广更大。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近几年的园区扩张和投入加大,我镇已经具备了承接资本转移、产业集聚的优质平台和载体。全镇园区累计开发面积1.74万亩,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75亿元,拉开了15平方公里的开发框架。入园企业188家,入园项目投入49.37亿元。同时,通过在全镇上下深入开展“学杭集、赶杭集,强镇富民奔小康”活动,大家更新了观念,看到了不足,找出了差距,理清了思路,广大干部群众创大业、干大事、求发展的欲望更加强烈,谋发展、快发展的本领进一步提高,这些正是我们实现工业新一轮跨越发展的巨大优势和潜力所在。可以说,今后的3-5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发展时段,只要我们始终保持饱满的激情、清醒的头脑,珍惜机遇、抢抓机遇,发挥优势、放大优势,扑下身子、全力以赴,我们就能把仙女镇的工业经济推向一个新的发展水平。
从环境看,我们有挑战、有压力。在看到机遇、优势和潜力 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工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不足和问题,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自我对照,内部发展不平衡。从我镇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看,在工业规模上,除诚德钢管外,还缺少10亿元、15亿元、20亿元的梯队企业;在村与村之间,还有近四分之一的村没有列统企业。比较周边,争先进位压力大。从市内看,今年1-4月份,我镇的新发展私营企业、新发展个体工商户的位次还不在前列,邵伯、小纪镇实际到帐外资超序时,邵伯、小纪、真武镇协议注册外资超序时。从扬州看,杭集镇要做千亿牙刷城。从苏中看,戴南镇要做千亿不锈钢城。从全国千强镇位次看,我镇与杭集镇相差384位,而位居我镇后位的仪征真州镇只有134位。着眼全局,宏观形势有挑战。近年来,国家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应该说是有增无减,特别是最近,陆续出台了加息、提高贷款准备金率、工业用地实施招拍挂等多项调控政策,资金紧张、土地紧缺、审批紧控的压力越来越大。人民币升值、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和物权法的实施,也给深入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带来了一定影响。此外,随着环保和节能要求的逐步提高,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转变增长方式的任务将更为迫切,工业节能降耗、减排等任务相当艰巨。这些都对全镇工业经济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坚持工业主导,必须抓住关键,重点突破
今年是实现“强镇强村、三年倍增”目标的起步之年,也是“全面达小康、建设新仙女”的关键之年。工业经济倍增是三年倍增的核心和关键,工业经济发展是全面达小康的基础和前提,抓好今年的工业经济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坚定信心,咬定目标,狠抓关键,全力突破。
1、以建设大项目引领工业大发展。实践证明,项目是工业发展的第一抓手。一个大项目的落户,可能提升一个产业的整体水平,拉动一个产业的成长。近几年,随着我镇园区载体的不断拓展、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支柱产业的不断集聚,招引大项目、培育大项目、推进大项目的条件已经具备,对大项目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实施大项目,要提倡三个“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现有企业的增量投入,通过引导重点企业、龙头企业扩大产能、开发新品,上市融资、兼并重组,催生一批本土大项目,更加注重与跨国集团、大型国企、上市公司的合作,大力引进一批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基地型、龙头型项目;更加注重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管理经验、高层次人才,鼓励支持以品牌、技术为纽带的合资合作项目的实施,今年,我们坚持两手抓、两促进。一手抓旗舰项目的打造,随着诚德集团与美国凯雷基金的成功合作,40万吨高钢级油井管生产线将在6月底破土动工,规划建设苏中乃至苏北最大的单体标准化厂房21万平米,项目累计投入40亿元,一期工程20亿元,到“十一五”期末,诚德集团销售可达100亿元、利税20亿元。一手抓群体项目的雏形。最近,镇党委、政府集中主要精力,突出抓好扬州江都“两节”期间的15个民资项目和3个外资项目,项目总投入6.25亿元人民币、9500万美元。今天上午开工的7个项目,项目总投入5.3亿元人民币、800万美元。下一步要重点抓好“三个一批”,即加快实施一批在建项目。特别是对诚德钢管、龙海船舶、天鸿环保等已经开工建设的“重量级”项目要全力以赴、全程绿灯、全速推进;对方正特钢、斯普莱机 械等一批刚奠基开工建设的项目要明确责任部门,倒逼序时进度。跟踪落实一批签约项目。对扬州烟花三月经贸旅游节和我市花卉节签约项目,要实行专人跟踪,千方百计让资金到帐、项目开工。积极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工业口、招商四局要把主要精力、工作的兴奋点集中到招引大项目上来,精心组织好系列招商活动,深入研究大公司意向、大资本的动向和大项目的趋向,花大力气储备一批优质项目源,加大攻势力度,全力促成签约。最近,要集中精力抓外资注册和到帐,力争到帐外资1000万美元,累计实现外资到帐2404万美元,确保外资到帐实现“早过半”“硬过半”。今年力争新开工1000万元以上项目60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20个,亿元以上项目10个。
2、以培植大企业支撑工业大发展。企业是工业经济的基本单元和细胞。大企业、大集团的成长与崛起,是培育大产业、发展大工业的基础和前提。要针对我镇大企业缺乏、大集团偏少的实际,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促进工业企业做大做强,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纵观我镇重点龙头企业的发展史,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张,一方面得益于企业连续不断的投入,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各级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强有力的政策扶持。这是一条成功的经验,也是今后必须长期坚持的方向。一是做规划。围绕市委倪书记提出的到2012年全市培植2个百亿元大型企业、3-5个30-50亿元大型企业、10个以上10-20亿元重点企业、200个以上亿元企业的目标,我镇要培植100亿元的大型企业1个(诚德钢管)、30亿元企业3个(江淮宏运、九龙客车、协欣模具)、20亿元企业3个(扬子江电缆、龙川船业、恒星钨钼)、10亿元企业5个(亚威机床、华达电源、捷凯电力、中惠集团、双汇电力)、80个亿元企业。工业口要规划好年开票销售3000万元以上的重点企业,定量分析、定性扶持、定位发展。二是重扶持。把做大企业规模作为工业发展的关键性措施来抓,加速形成具有“仙女”特色的机电、电子、汽配、造船的“块状经济”,从实力雄厚、行业领军的本土型龙头企业中培优扶强一批,从市场前景好、发展后劲足的招商成长型企业中催生壮大一批,要进一步落实促进重点企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对现有23个亿元企业,要从项目申报、政策资金、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扶持,促其加快发展、扩张规模。2012年,力争全镇亿元企业达40家,其中诚德集团实现产销35亿元,江淮宏运、龙川船业、捷凯电力、中惠集团、扬子江电缆、双汇电力、华达电源等7个企业实现产销全部超5亿元以上,个别企业逼近10亿元大关,其余超亿元以上企业30家,实现全部工业产值230亿元、利税15亿元。三是强服务。最近,镇党委、镇政府在实行片区管理和机关干部分工中,对85个5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实行了机关干部挂钩联系制度,这是镇党委、镇政府重视和扶持企业发展的新举措。分工企业的机关干部要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帮助企业做好规划、促进发展。
3、以集聚大产业带动工业大发展。只有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体系,工业经济才能具备长远的竞争力。杭集的牙刷带动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戴南的不锈钢名扬天下,国内市场份额30%以上。经过近几年的精心培育,我镇的机械冶金、汽车及零部件、机电、船舶及配套件四大支柱产业已初具规模,但总体来看,还存在产业链条不长、发展层次不高、集聚效应不强等问题。对 此,镇工业口要从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入手,重点围绕现有支柱产业,特别是对5亿元以上企业,进一步强化规划引导工作,对每个支柱产业进行细化分析,摸清现状,分析走势,认真研究我镇重点企业在同行业中的位臵,仔细剖析每一根产业链条,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差什么、接什么”的原则,排出上下游衔接及延伸拓展的具体产品和项目,鼓励企业采取多种形式,按照产业链的不同环节进行专业化分工协作。镇招商四局和有关企业要把产业链项目的引进作为主攻方向,组织好以产业推介为核心的专题招商活动,着力引进孵化性强、供产链长的综合项目。当前,重点要抓好洪德汽配、九龙客车、众达汽车塑料、协欣模具等一批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项目的跟踪落实,力争尽快取得突破。各企业要明确自己的发展定位,通过项目的纵向配套延伸和横向辐射发展,形成以产品为“点”、产业链为“线”、产业集群板块为“面”和“点线面”联动效应。今后,镇党委、镇政府将采取有效措施,重点整合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生产要素向重要产业集聚,在政策、投入、领导力量、服务保障措施上对重要产业实行重点倾斜、重点扶持。
4、以打造大平台承载工业大发展。园区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是打造城区经济板块的平台和载体。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要一以贯之地把园区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来抓,进一步集中力量、创新办法、加大投入,不断提升园区开发建设水平。下一步,我镇的园区建设要狠抓“两大重点”,突出“四个加快”。“两大重点”是:发展规划是重点。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五大园区”的总体布局和5月12日市政协领导来我镇调研时的讲话精神,我 镇园区的规划布局就是向南发展、向东延伸、向北辐射,在三大园区中,城南工业园是发展重点,打通张正路,跨过反坎河,进一步深化整体规划,完善区内基础设施,做好以产业规划引领的控制性详规,并与城市规划相衔接,实现以规划引领发展。产业集聚是重点。将汽配产业作为城南工业园的发展方向,进园企业与用地容积率挂钩,与投入强度挂钩,与产销利挂钩。“四个加快”是: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打通张正路至328国道,40户拆迁和征地抓紧结束,6月底全线贯通;加快浦江路拆迁和水电设施配套工作,保证进园企业早开工、早投产。二是加快标准化厂房建设。规划用地100亩,启动标准化厂房三期工程、10万平米的开工。三是加快安臵区建设。在陈庄村规划8万平米拆迁安臵区,设计工作正在紧锣密鼓,6月底进入建设招投标。四是加快园区公司化运作。推进园区集约开发、滚动开发、可持续开发。
5、以科技大创新提升工业大发展。加快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工业发展组织程度,在措施上着力“三大加大”:一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引导和鼓励重点企业像诚德集团那样,大力开发核心技术,努力提高创新能力。2012年,全镇力争申报科技项目40项、上争资金1000万元以上,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家,新批国家级重点新产品3项、省高新技术产品15项,申请专利130件以上。要大力实施品牌扩张战略,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的手段,围绕优势产业、重点企业、拳头产品,积极引导,扶持培育,不断壮大品牌群体,全年争创省著名商标2个。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运行机制,推进 管理理念、方法和模式的创新,使企业的内部管理与外部形象相适应、内涵提升与规模扩张相协调。二是加大技改投入力度。鼓励企业自主研发,突出抓好高新技术。2012年,全年力争新增投入在1000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40个,力争实现全年技改投入34亿元。三是加大人才开发力度。招商队伍抓建设,着力选培一批懂专业、懂外语、懂法规的专业人才充实到招商第一线;技能型人才抓培训,着力培养企业的中坚人才、骨干力量;企业家队伍建设再加强,着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健康环境,造就更多的江都一流、扬州一流,全省一流的优秀企业家。
三、做强工业企业,必须引导企业、依靠企业
不论是近学杭集,还是远学华西,不论是推进“强镇强村、三年倍增”,还是“全面达小康,建设新仙女”,关键靠工业经济、工业企业、企业家。企业是地方工业经济的基础与根本,企业家是企业的核心与灵魂。一位优秀的企业家成就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不胜枚举。时代在进步,形势在变化,对经营管理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各位企业家不断推进理念创新、管理创新,勇做“行业冠军”,长开“百年老店”。
1、要把做大做强作为企业的不懈追求。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一个企业要想求得生存,就必须在竞争和挑战中不断把产品做优,把规模做大,把实力做强。各位企业家要始终坚持创大业、成大事的激情,在更广阔的领域内找准定位,确立大目标,树立大志向,努力克服功成名就、松劲懈怠的思想,敢于向强者挑战,善于与能者合作,在竞争合作中不断创造新的业绩,在事业发展中 体现人生价值,不能坐井观天,更不能夜郎自大。要像诚德那样,立足更高、更快、更强,要像张怀德那样,赶超第一,勇争一流。要确立长远的战略眼光,既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要做到五年之内达到什么,要想到十年以后实现什么。通过排产品开发、排市场拓展、排项目投入、排品牌创建,进一步细化做大做强的路径和措施,一步一步抓推进,一着一着抓落实。要始终弘扬不畏艰难、一往无前的精神,既能在顺境中顺势而为,更能在逆境中逆流而上,这些都是每一个优秀企业家的最可贵之处,也是我们未来事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
2、要把理念创新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企业参与市场,有形的竞争是产品,无形的竞争却是支撑产品背后的理念和思想。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开拓视野,开阔胸襟,我们的企业才能不断前行。我们的每位企业家都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具体事务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研究市场,研究竞争对手,研究企业的长远战略决策,要善学他人之长,创自己之新,用创新的理念科学决策,经营要创新,管理要创新,产品要创新,用创新的机制争创优势,用创新的实践破解难题,不但要在行动上领先,更要在思路上率先;不但要在发展上抢先,更要在理念上争先。要始终坚持把先进的理念与企业的实际相结合,要把理念的更新转化为产品的推陈出新、管理的不断创新,只有如此,才能创出新业,成就大业。
3、要把回报社会作为企业的崇高责任。作为社会的重要单元,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各方面的关心与支持,回报社会、造福家乡是时代赋予每个企业家的神圣使命。企业的社会责任最起码应该包 含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企业要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坚持诚信立企,守法经营,工商税务要满意;二是企业要力求提供最质优价廉的产品,消费者要满意;三是企业要为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做贡献,政府要满意,老百姓要满意,这也是社会对企业的最高要求。我们在座的每一位企业家都要以此为目标,以此为追求,在实现企业利润和个人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尽量多回报社会,多反哺社会,特别是在吸纳下岗职工就业,照顾特困群体,关心失学儿童,支持公益事业上多做好事、多做善事、多做得人心的事。从一定程度上讲,企业家个人的财富只有融入社会、回报社会,其个人价值才能得到充分体现,才能得到社会认可,才是真正的财富。因此,希望我们的每位企业家不仅要比增长率,更要比贡献率;不仅要比利润额,也要比纳税额;不仅要比社会知名度,更要比社会认同度,从而让社会更好支持我们的企业发展,最终让我们的企业更好地回报社会。
四、实现工业跨越,必须转变作风、优化服务
经济要发展,服务需先行。在硬环境趋于同优的情况下,软环境往往成为决胜的关键。实践证明,哪里的服务环境好,哪里就会形成“凹地效应”,发展就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各村、各社区、各部门都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本领,为工业经济服务,为发展大局服务,确立“三个不动摇”。
1、坚持“三服务”方向不动摇。服务是机关部门的天职。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是镇机关部门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机关作风建设的重点。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向前推进,各相关部门单位承担的任务、工作的重点可能会不断变 化,但“三服务”的方向始终不能变。市委、市政府5月23日召开了机关作风建设暨效能建设动员大会,镇党委、镇政府将5月份作为机关作风转变活动月,其目的是为了确立一个基本导向,就是镇机关各部门不仅要向上级和领导负责,而且要向基层和群众负责;不仅要让领导满意,更要让基层和企业满意。为了更好地贴近企业、靠前服务,今年镇上建立了机关干部与重点工业企业挂钩联系制度,机关中层以上干部与企业结成了一对
一、多对一的专线联络关系,这是镇党委、镇政府为了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促进作风转变的一项重要举措。全体机关干部要全心全意、尽心尽力地履行挂钩联络职责。要发挥部门接触面广、政策相对熟悉、信息渠道较多的优势,主动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多为企业发展出主意,多为企业提供便利,千方百计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真正使挂钩联系企业实实在在受益,使挂钩联络工作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2、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不动摇。近年来,机关作风建设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发展要求、群众愿望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少数部门服务意识淡薄,廉洁从政不够,主动意识、创新意识不强,照章办事有余,工作创新不多;少数同志精神懈怠,工作飘浮,作风不够扎实,办事效率不高。有的反映我们的领导基层看不到,政府找不到;有的反映活动少,指导少,服务少。我们要多深入企业,多与企业家沟通,多了解基层的情况,多想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在提高效能上下功夫,把服务效能高低作为检验作风优劣的重要标志,进一步减少中间环节,真正让企业办事方便、快捷、高效。要在创新服务上下功夫,勇于打破旧有的条条框框,善于突破传统的思维束缚,对企业要少讲不能办,多讲怎么办,能办的要迅速办,难办的要变通办,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创新、支持创新的良好氛围。要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对上级出台的重要决策,对本部门单位所承担的各项任务,要进行逐项研究、逐个细化、逐条落实,定下来的举措就要抓紧实施,承诺了的事情就要切实兑现,真正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成推动发展的实际行动,变成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力。
3、积极构建长效机制不动摇。作风建设难在长久,贵在坚持。要用制度巩固和发展机关作风建设的成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工作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等制度,保证机关作风建设的长效推进。要着力健全和完善机关作风建设的监督机制,坚持以请企业评判,受企业监督为导向,发挥企业和社会监督作用,形成监督合力,提高监督效果。要把企业的评判作为改进作风的重要导向和强大动力。我们既要从企业的评议中找到压力和动力,更要从企业提出的意见中找到差距和改进的方向,有针对性地做好整改,进一步形成政府机关为发展服务的大合唱和主旋律。
同志们,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以强烈的时代感和使命感,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和超额完成今年工业经济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仙女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