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一年级《跳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教学价值和意义
跳跃是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之一,跳跃项目的各项教学内容对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促进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器官机能的发展,提高灵敏、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有积极意义,且深受儿童喜爱。水平一要求学生学习实际生活中的移动动作,如走、跑、跳、攀爬等动作;在游戏或基本运动中进行多种移动、躲闪、急停、跳跃的练习。
二、教材分析
单、双脚跳是低年级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学重点是单双脚前脚掌蹬地起跳与落地的方法,所以教学应着重解决这两个问题:1、培养学生正确的跳蹬姿势,为学生以后的发展与提高打下基础。2、学会单跳,双脚轻巧落地的方法,增加安全地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加上体育室、外课干扰因素多,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兴趣难持久,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但模仿能力强;因此教师要抓住他们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比如情景教学、模仿教学、分组讨论教学等)来进行教学。还有好奇性强;学生对体育活动有一种新鲜感,但对体育课的认识不足。小学一年级学生年龄都在6岁左右,存在体质一般、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所以,在体育课中比较易兴奋,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
四、设计思路
1.本单元通过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2.在教师的引导下,营造快乐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3.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体验学习过程中创造性活动的乐趣,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五、教学组织策略
根据学生在课堂练习的实际进度,遵循有效学习与掌握运动技能的原则,及时对各种练习次数与强度进行适度调整,教师语言着重动作技能方法指导、启发学生思考及练习过程激励话语的表达。
六、教法学法
1、教法根据本单元教学内容的特点,本单元教学将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游戏参与法和指导纠正错误等教学方法,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用比赛法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团队精神。
2、学法根据小学生积极性高,活泼好动、好奇的特点,本单元以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新学习为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动脑、动手,进行合作性、多样性的练习,使学生如何去学会锻炼,学会和同伴交流与合作。不断地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爱合作、爱探究的良好习惯。
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内容简介:
这一组共有六篇课文。其中《识字六》、《吃水不忘挖井人》、《关怀》《画家乡》《快乐的节日》是精读课文,《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略读课文。新时代的儿童,在春天的雨露下,像盛开的花朵,愉快的生活,茁壮的成长。他们用鲜艳的红领巾,与明媚的春天,宽阔的大地组成了五光十色的多彩世界。感受生活的甜美和幸福,知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本组教材的专题。
《识字六》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中,让学生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的数量词表达方式。《吃水不忘挖井人》让未曾目睹炮火硝烟,未曾品尝贫穷落后的新时代儿童学习这篇课文,就是让他们了解这位为人民翻身得解放,为人民谋幸福的毛主席;就是让他们感悟毛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感悟乡亲们饮水思源的好行为,从而增进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关怀》描写的是周恩来总理到一所小学视察工作,和小学生一起听老师讲课的事,表现了领袖对儿童成长的关怀。通过课文的学习,教育学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高贵品质和优良作风,激发学生对革命前辈尊敬、热爱的感情。
《画家乡》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课文通过涛涛、山山、平平、青青、京京五个小朋友画出自己的家乡美景,表现了孩子们热爱家乡的美好感情
《快乐的节日》我们熟悉的歌曲《快乐的节日》,歌词生动活泼,韵律欢快优美,充满了喜庆的节日气氛。唱一唱,读一读,眼前仿佛看见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先队员在尽情地歌唱,尽情地欢跳。设计理念:
这是一组实施美育的好教材,我们应该凭借教材,带领学生欣赏美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抓住美的语言,获得美的享受;欣赏美的行为,培养美的情操。教学时,可借助本组导语,引导读目录,让孩子借助拼音浏览本组课文,初步感知本组叫草内容,并提示学生围绕“幸福生活”的专题,主动发现、收集有关材料。学完本组课文后,把这些材料展示给大家,看看谁的收获大。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讲故事比赛、唱歌比赛、绘画比赛,让孩子们的综合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总体构想:
整组教学分为四个模块。
模块一:指导预习。教师引导学生预习字词,通读课文。
模块二: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整体感知幸福生活及其来之不易。以第二、三篇课文为主,附带一、四篇课文,同时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幸福生活。
模块三:积累语言。四篇课文连读,积累语言。把描写幸福生活的词语、句子进行整理。学习目标:
1、认识本单元61个字,会写3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描写的内容。模块一:指导预习
教学流程:通读课文——归类识字——指导书写
一、通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通过查课后生字表、查字典、请教老师或同学来认识。
2.交流认识。小组内说一说你最喜欢哪篇课文,为什么? 3.全班交流汇报。
二、归类识字 1.自由认读。
2.小组内合作交流。解决存在困难的生字。3.小组长检查每一名组员的认读情况。4.教师抽查认读情况。
5.小组合作,将生字归类。每组一张卡片,小组内合作,将生字按照构字结构分类。6.展示字卡。
三、指导书写。
1.教师每人发一张练字纸。
2.浏览每一课要写的生字。把生字按结构分类书写在练字纸上。独体字:市、井、乡、面、贝、丰、由、乐、老。左右结构的字:竹、沙、帆、桥、海、灿、烂、怀、神、虾、跑、吹、地、快、师。
上下结构的字:军、号、忘、想、念、男、爱。半包围结构的字:边、这、进、道、原。
3.根据构字结构分类写生字。用铅笔书写,每个字写四个。注意顿笔,书写工整,字迹清晰,错误的字打个小斜线。
4.教师重点指导书写的字:号、乡、面、忘、这、原、乐、快。模块二: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幸福生活及其来之不易。教学流程: 板块一:
一、了解课文内容。
1.读通课文。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流畅。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比比谁读的通顺。
2.交流课文的内容。小组内交流四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每组选出一人全班交流汇报,每人一课。
二、精读课文谈感受。
1.接读课文《关怀》。边听边画出你觉得最喜欢的句子。2.把画出的句子读给组员听,并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3.汇报交流。每组选出一、二位同学将画出的句子读给全班同学听,并说一说原因。教师指导两处,体会周总理的认真和对于我们的关心。
三、自读《吃水不忘挖井人》
1.向学习《关怀》一样,自学《吃水不忘挖井人》。自学提示: 用心读课文,画出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小组内读一读你喜欢的句子。声情并茂的读一读。
2.教师选出一名小老师带领大家读。教师随时点播。3.再次感受这篇课文。接读。
四、回顾。再次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了解“昨天”,知道祖国的春天是革命前辈、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应该热爱、珍惜。板块二:《画家乡》《快乐的节日》 一:导入
1.用第1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引入:“孩子们爱家乡,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
大家翻开书,快速读课文,然后自言自语说说:谁的家乡在哪里。2.请学生说说谁的家乡在哪里。(学生做答时,教师依次出示挂图)3.慢慢细读课文,你觉得谁的家乡很美?你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美的?把这些句子用波浪线勾画下来。
4.你觉得谁的家乡很美?把你勾画的句子读一读。(建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指导,不一定按课文的顺序)例如:学生觉得涛涛的家乡美。a.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第2、3句话。
◆指导朗读句子:读好“那么……那么……”的句式,并让学生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
◆指导背诵:看图背诵,闭上眼睛想象背诵。b.涛涛的家乡真美呀!你们看,他在干什么呢?读最后一句,感受涛涛快乐的心情。
c.这么美的地方,怎么能让人不喜爱,不向往!请美美地把这一段课文读给同桌听。(或学生和老师比赛有感情地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
出示小黑板:①××的家乡在哪里;②××的家乡是什么样的;③××在哪儿干什么。请看第2自然段,这段先写了涛涛的家乡在哪儿;再写了涛涛的家乡是怎样的;最后写了涛涛在那儿干什么。看看第3~6自然段,是不是也按这样的顺序在写呢?
b.教师可通过引读帮助学生领悟。如,山山的家乡在哪里?山山的家乡是怎样的?山山在那里干什么?
c.师生小结:课文第2~6自然段,都是先写了谁的家乡在哪里,再写他的家乡是怎样的,最后写他自己在那里干什么。
三、分角色读课文。1.小组内分角色练读。2.全班同学展示读。
四、自学《快乐的节日》 1.自学《快乐的节日》。
2.找一位同学做小老师领读课文。教师随时点播。3.接读课文。
五、回顾
接读《画家乡》《快乐的节日》 模块三:语言积累
教学流程:同读四篇课文——画出好词佳句——将好词佳句分类抄写在读书积累卡上——小组交流读书笔记——全班展示读书笔记。
一、画出好词佳句。
1.学生们将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找到并画出。2.自由读一读。
二、写出好词佳句
1.将画出的好词佳句认真抄写在积累本上。2.小组内互相读一读。比一比谁写得好。
3.小组内选出一名同学,读给全班同学听。看一看谁写的更好。4.小组内推荐两名同学,将其读书笔记放在展示台上,全班同学共同评一评,哪个同学写得好,好在哪?自己改正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