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围绕民营经济主题 做好人大监督工作
围绕民营经济主题做好人大监督工作
民营经济是以民间投入和经营为主体的经济形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前几年,由于国营巴中罐头厂的破产、倒闭,国营丝绸、机械、纺织企业相继陷入极度困境之中,全区国营工业滑入历史最低谷,直接影响了财政经济的快速增长。近三年来,该区抓住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和市委、市政府构建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区域经济框架的重大决策,痛下决心改变了硬环境,优化了软环境,坚定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信心和决心,狠抓了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截止去年底,全区个体工商户达4.1万户,私营企业238户。民营经济实现产值11.5亿元,占全区GDp总量的53%;民营经济覆盖全区各个领域,已初步构成了该区经济结构的主骨架。在实际工作中,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三紧扣”(紧扣区委工作中心,紧扣全区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问题,紧扣社会生活热点和难点问题)的工作思路,较好的发挥了决策把关、推动促进和规范保障作用,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充分发挥人大在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决策和把关作用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全党工作的大局。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区委、区政府的工作主题。近几年来,区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这一主题,正确行使对重大问题的决定权。五年先后听取和审议了“一府两院”工作汇报85次,其中属于经济建设方面的议题达62次,占71%,同时,作出了相应的决议、决定和书面审议意见36个,有效地促进了全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如:1998年6月,常委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的情况汇报后,作出了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培育、壮大民营工商企业等4条决定,督促了企业14项自主权的落实,促进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逐步理顺,支持政府制止“三乱”、减轻企业负担和转换机制。督促和支持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等文件。2000年7月,常委会议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贯彻实施情况,常委会紧扣民营经济发展,组织本届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分人大代表进行视察和调研,决定了工业开发区和10个专业市场和下岗职工再就业一条街的规划,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空间和有利条件。
充分发挥人大在民营经济发展中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近年来,常委会围绕区委工作中心,积极参与重点工作。常委会正副主任分别挂包、联系了1-2户企业,经常深入企业调查,与班子领导和职工座谈,引导企业走向市场,积极为企业出谋献策,主动为企业争取项目和资金,并拿出领导的包干经费,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常委会主要领导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人大工作的实际,撰写了《人大在经济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调研文章,在《民主法制建设》和市委《调研与研究》等报刊上发表。同时,常委会十分注重人大监督的实效性,坚持每审议一个议题,就实实在在解决
一、两个具体问题的原则,不说空话,不发妄议,不提难以操作的意见,不作不切合实际的决议,尽可能摒弃流于形式的监督。为提高监督实效,他们一抓会前调研,二抓审议意见的落实。常委会主要领导要求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办事机构工作人员在会前深入最基层搞好调查研究。调研的方式视议题的特点而定,对经常接触、情况较熟悉的议题采取各工作委室自组调研方式;对专业性比较强的议题,采取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带领有关部门和邀请有关人大代表参与的方式,调查掌握基本情况,并要求调查者形成书面发言材料,供会议审议参阅。对会议审议意见的落实,他们采取了四种方式,一是对重大问题形成的决议、决定用常委会文件发出;二是常委会会议形成的重要意见用《审议意见》发出;三是主任会议形成的审议意见用《主任会议纪要》发出;四是形成的一般性意见用《工作通讯》发出。将这些意见和建议交由“一府两院”办理落实。在年底,常委会办事机构进行认真清理,逐条汇总,用办公室文件形式告知“一府两院”,做好专题汇报准备,并列入下年度首次常委会会议议题。如:2000年6月,主任会议听取了区政府关于城镇工业经济情况汇报后,将审议意见用《主任会议纪要》印发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区政府年终汇报办理工作结果时,由于区政府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了对工业企业的领导力度,加快了国营、集体企业的改制力度,出台了相关的扶持、发展政策,赢得了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领导重视措施力,工作扎实效果好”的一致好评。
充分发挥人大在民营经济发展中的规范和保障作用
他们积极发挥人大在民主法制建设中的主导作用。1998、1999年他们把推行部门执法责任制作为人大工作主要任务之一,先后两次听取了区政府关于推行部门执法责任制的情况汇报,建议和督促区政府召开了两次全区推行部门执法责任制现场会;督促区法制局牵头组织政府各部门清理了已出台的法律91部,法规176部,地方性规章87部,明确执法主体38个。对行动不力、效果差的一些单位进行了督查,推进了全区部门执法责任制工作的全面开展。在强有力的监督和推动下,区政府规范了部门执法行政行为,成立了行政服务中心,实现了“六统一、一监督”制度,制定了《总额控制,统收统支的收费管理办法》,出台了鼓励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对重点民营企业实行了区级领导责任挂包制度。在“四五”普法工作中,常委会先后两次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关于“四五”普法工作的情况汇报。同时,加强了对司法机关的监督,督促司法部门建立和落实了错案责任追究制,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和条件。
(沈昌福)
第二篇:浅谈如何开展地方人大经济监督工作
浅谈如何开展地方人大经济监督工作
经济工作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也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监督职能的工作重点和难点。地方人大要充分发挥好权力的职能作用,就必须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促进发展作为履行职责的第一要务,认真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推动区域经济社会持续有效发展。
一、人大监督经济工作的机构设置与职能发挥
(一)机构设置:政府经济工作涉及面广量大,人大对经济工作监督的任务艰巨繁重。
为了充分发挥人大的监督职能,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对经济工作的监督,全国和省市人大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上比较重视到位。分别设立了预算审查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环境与资源委员会;一些市县也相应设置了财政经济委员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城乡建设与环境资源委员会。1979年以前,由于没有地方人大政权机关,相应的工作机构未设,人代会上只是听取政府有关工作报告,1979年9月—1980年12月,按照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要求,县区一级设立了人大常委会,并根据工作需要,设立了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分别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七人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审查有关议案、审议财政预决算、国民经济计划执行、开展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等财经问题的调查研究,为人大常委会决策提供服务。(二)职能定位:依照法律规定和人大机构设置的工作要求,明确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是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机构,受人大常委会的领导,向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县区人大财经工委在县区人大常委会和常委会分管主任的领导下,负责办理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交办和本工委决定的有关财政经济、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并对财政和经济部门的有关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当好常委会、主任会议的参谋和助手,努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其主要职责是:(1)检查县区政府有关部门贯彻经济法律、法规和县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决议、决定的情况,提出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的计划、建议,对有关违法事件提出处理意见和报告。(2)办理县区人大常委会交付的有关财政经济方面的议案、质询案,检查、监督政府有关部门对议案、质询案的落实工作。(3)对区域国民经济计划、财政预决算按照常委会授权进行初审,并检查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向常委会提出报告。(4)根据人大常委会或主任会议的决定,对涉及本工作委员会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题调查,依照人大常委会确定的议题,围绕县区人大常委会议题和人民群众反映与本委员会有关的问题,组织进行调查、检查或视察,撰写视察调查材料,并向人大常委会和主任会议提出报告。(5)承办与本委员会有关的国家和省法律、法规草案征求意见工作,及时上报修改建议;对政府所属部门和乡镇人大有关财政经济方面的决议、决定、规定和颁布的有关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中,认为有与宪法、法律和省、市地方性法规相抵制的问题,在查明事实和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向主任会议提出纠正建议,经主任会议同意,责成制定机关予以改变或撤销。(6)对人大代表提出的有关财经与城乡建设方面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处理,协助督办人大常委会批转的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与本工作委员会有关的信访件。(7)负责起草有关本工作委员会的有关材料,拟定同本委员会有关的决议、决定草案,及时提请主任会议和常委会审议。(8)积极参与和配合市县(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对财经方面的视察、调研、执法检查、工作评议,草拟专题报告文稿,为常委会议、主任会议审议提供依据。(9)加强与政府经济对口部门的工作联系,经常与市人大预算工委和财经委、城乡委保持工作联系,密切与兄弟县、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工作委员会的工作联系,互通情况,交流经验,促进和提高自身工作水平。(10)承办县区人大常委会或主任会议及分管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人大监督经济工作的内容和方式
(一)内容:检查有关经济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审查有关财政、经济计划并监督其执行,审查有关经济规范性文件、审议、决定有关经济重大事项。
(二)方式:(1)审查:即审查有关财政、经济计划、审查有关经济规范性文件。
依照有关法律规定,政府编制的财政预决算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五年计划以及长远规划,制定的有关经济规范性文件都要报人大审查。人大财经委和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是县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机构,具体承担初审财政预决算、国民经济计划和经济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工作。每年人代会召开前,政府计划、财政部门要向人大财经工委提交计划执行及计划的报告,财政预算执行及预算的报告,由财经工作委员会负责对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进行初步审查,提出审查意见;人代会期间,由政府向大会提交书面报告,然后再由大会财政经济审查委员会依法审查,并提出审查结果报告,提请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作出决议,交由政府执行。对人大及其常委会批准的财政预决算和国民经济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因特殊情况和其他变化需要作出部分调整和变更,县区财政经济计划部门先行将调整方案及说明提交同级人大常委会财经工作委员会审查,再由本级政府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提出调整议案,提请会议审议批准。每年在县区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批准上财政决算前,财经工委受人大常委会的委托,初审财政和审计部门提出的关于本财政决算报告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报告,并向县区人大报告初审情况。同时,平时要负责做好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有关经济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2)检查:县区人大财经工作委员会在县区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下承担经济监督的具体工作,有计划的组织开展经济法律、法规和有关决议贯彻执行情况的执法检查,按季度检查和监督财政和经济计划的执行情况。要求政府财政和计划部门每季度向人大反馈一次经济动态,人大至少每半年检查一次。重要法律、法规、决议或重大事项的检查,应报人大主任会议审定同意,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并将检查结果报告人大常委会;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政府有关部门抓紧解决。
(3)视察:在听取和审议财政与经济工作报告之前,常委会议或者主任会议可以组织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有关经济工作进行视察调查。视察调查应围绕区域经济工作重大部署和改革发展大局与常委会需要审议的议题去进行,对重要的问题,经人大常委会或主任会议同意,可组织进行专题调查或视察,形成视察调查报告,为常委会审议经济工作议题做好准备。对财政和经济计划安排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和重点项目建设,财经工作委员会可以组织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深入基和政府有关部门进行现场视察,提出意见建议,督促落实。
(4)审议:依照法律规定,县区人大应坚持每半年听取和审议一次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常委会每年可以选择关系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有计划地安排专题审议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事项;还可根据财政运行和经济工作进展情况定期不定期安排听取有关财政、经济工作情况的报告,专题审议,集思广益,当会询问,指出问题,形成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和决议、决定,督促政府落实。
(5)督办:对人大及其常委会听取和审议财政预决算、经济工作报告形成的审议意见,作出的决定、决议,及时转交给政府研究处理,并责成有关工作与办事机构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审议意见落实或决议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限期3个月未办理完结回复人大的,可通过主任会、常委会“二次审议”“专项票决”等方式,听取办理情况报告,进行民主测评,不满意达三分之二以上的退回政府重新办理,直到满意为止。最后将跟踪检查报告和办理结果报告由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决定口头或书面印发组成人员、通报本级人大代表,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增强工作实效。
第三篇:浅谈镇人大主席团如何做好监督工作
浅谈镇人大主席团如何做好监督工作
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监督是宪法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是规范政府行为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一种具体形式,是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监督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地方各级人大的监督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它不仅对加强和改进入大监督工作增添了强大的动力,而且对各级人大开展监督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镇人大主席团履职不到位,对镇政府及职能部门监督工作谨小慎微,有所顾虑的现象较为普遍,主要表现在监督工作注重一般性监督,实质性监督不够;监督工作柔性有余,刚性不足;监督政府所属部门多,监督本级政府少;监督事的多,监督人的少。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镇人大监督工作要以宣传贯彻《监督法》为契机,突出监督重点,改进监督方式,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人大主席团的监督工作。在新形势下镇人大主席团如何做好监督工作,结合多年镇人大主席团工作的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提高认识。
一、坚持党的领导,支持监督
镇人大主席团必须始终坚持党委的领导。坚持和依靠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不仅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镇人大主席团的各项工作、重大活动、重要的监督工作事项都要及时向同级党委请示报告,争得党委的同意和支持,确保镇人大主席团工作的政治方向。同时,镇人大主席团要及时把党的意图转化为人民的意志,处理好党委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与镇人大主席团依法决定重大事项的关系,做到使党委的决策贯穿于国家的政治生活;通过法律程序由人大主席团审议决定,交由政府及职能部门执行。在监督过程中,镇人大主席团要做到“重大事项依法办事不失职,重大问题及时报告不失礼”,只有准确把握这个原则,监督工作才能畅通、有效。
二、围绕中心工作,重点监督
健全监督机制是监督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保障。近年来我镇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各项制度。一是监督机构逐步健全。建立以镇人大主席团成员为主,同时充实一些懂财政、懂法律、懂业务的代表和选民同志组成人大监督机构。监督制度逐步完善。为进一步增强监督的实效性,镇人大相继制定了评议基层站所制度,选民评议代表工作制度,代表建议督办制度。二是监督工作逐步走向规范。监督的内容规范。把对镇重点工作、财政预决算、普法活动等监督工作列入年初的工作计划中,并规范其监督重点。监督的程序规范。在监督工作的各个阶段和环节作了一些具体的规定,使监督工作有章可循。三是不断提高监督工作实效。在工作实践中,我镇人大主席团在监督方式上主要注重“两个有机结合”。一是把听取专项工作报告与执法检查和视察有机结合。对重点工作的开展进行跟踪督查,组织听取政府专题工作报告,增强人大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政府专题工作报告主要向人大汇报工作举措,查找工作上的不足,加快推进力度。同时组织相关执法检查,把重点放到政府及其部门在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上,以便对检查对象更好地监督。营造强有力的舆论氛围,抓住重点,使执法检查有声有色,扎扎实实地开展。二是把初次监督和跟踪监督有机结合,强化监督反馈机制。对初次监督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监督,提出纠正、改正的意见,并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限内将改进的措施、效果及时反馈。
三、关注焦点问题,及时监督
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开展监督。要紧紧围绕镇党委的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站在“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立场上,加大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监督力度,并在监督工作中勇于探索,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以此作为“着力点”,在内容上寻突破,增强监督的针对性。一要把一般性监督和实质性监督相结合,注重实质性监督,对人代会及主席团听取和审议的各项报告进行强有力的跟踪督查,建立落实情况反馈制度,保证会议决定、决议和意见、建议的落实。二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重点选择那些事关全局,影响较大,群众反映强烈的焦点问题进行及时监督和跟踪监督,组织专题的市、区、镇人大代表接待选民日活动,使监督工作融入到整个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提高监督实效。只有抓住焦点,结合实际,正确运用各种柔性与刚性监督形式,做到理直气壮依法履行监督职权,才能切实增强人大监督的震撼力。
四、抓住难点问题,敢于监督
政府及所属部门是权力行使的主体,既是权力监督制约的重点部位,也是监督的难点,镇人大要加强对事权、财权、人事权等难点问题的监督。一要对事权进行监督,完善政府重要工作和重大事项向人大主席团通报制度,做到重大情况群众了解、重大决策让群众参与、重大活动让群众监督,使监督名副其实。二要对财权进行监督,要积极推进部门预算,强化预算约束。三要对人事权进行监督,要对镇人大选举任命的干部,通过代表评议和述职评议的方式,以依法履职、勤政廉政,执行人大决议、决定和工作实绩为重点,客观公正地进行评议,督促其认真整改,促进其开展好各项工作。只有抓住难点,才能经常倾听到群众的呼声,掌握群众的心态,延伸监督的触角,取得监督的主动权。
五、加强自身建设,善于监督“打铁需要自身硬”,《监督法》的实施对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做好人大监督工作不能光凭热情,自身要有议政履职的能力,眼光要远,见识要广。
要达到这个要求,就要把“学”字放在首位,找准“切入点”,在学习上下功夫,增强监督本领。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也是能否搞好监督工作的重要条件。一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有一种开拓进取和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有一种自加压力,奋力攀登的劲头,努力把工作做好。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法律法规和经济理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权力观,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
二要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和文字水平。要认真学习与人大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熟悉法律法规和本职业务。同时在我们的工作中,大量的工作是起草报告、决议和调研文章等,没有相当的文字功底和业务知识是搞不好这项工作的。
三要搞好调查研究。要想提高审议和监督质量,必须在调查研究上下功夫。要真正扑下身子到基层,多接触人和事,在实践中探讨和研究问题,不断提高监督水平。
四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监督过程中,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提出不足以及改进的措施和建议,以便改进和加强此项工作。因此提问题不要留情面,所提问题要求准确,有深度。提出的措施要切实可行,能见成效。否则,起不到促进工作的目的,达不到监督的效果。
第四篇: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不断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不断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
巫山县人大常委会
《监督法》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对于加强党的领导,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推进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更好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今年以来,我县人大常委会以贯彻实施《监督法》为契机,结合我县实际,不断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在强化中心意识、大局意识、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健全监督机制、增强监督实效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强化职责,狠抓自身建设
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监督,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其目的是为了督促“一府两院”依法履行职责,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因此,人大常委会必须增强监督意识和责任意识,按照《监督法》的要求,坚持依法行使职权,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做到既不越权,又不失职,同时自
觉接收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的监督,适时向代表大会报告监督工作,对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开,向人民群众公开,切实增强做好监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县人大换届后,首先从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和各项工作制度建设抓起,提出以创建学习型、责任型、务实型、高效型、创新型、活力型、团结型、廉洁型“八型”机关为载体,努力使人大工作在常规下创新,按照“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要求,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将人大工作融入到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去,提高人大干部在大局中思考、在大局中履职的能力,为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制定出台了《巫山县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自身建设的意见》、《巫山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了职责分工,实行分级负责制,把常委会的各项工作目标逐项分解落实到人,真正做到“人人身上有指标,个个身上有压力”,逐步树立起服务规范、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人大机关新形象,为进一步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针对新一届常委会班子过去担任行政主职领导比较多的情况,常委会班子成员尽快适应新的角色转换,熟悉新的工作业务,从过去的“官员”身份转化到“议员”身份,从“运动员”转换到“裁判员”,强化自己的责任意识和监督意识,依法依规对“一府两院”进行监督,较好地发挥了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其次是进一步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县人大常委会根据县委总体工作安排,按照胡锦涛总书记“314”总
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学习贯彻市第三次党代会、县第十二届三次、四次全委会精神,在人大机关认真开展“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学习整改活动、“千名干部大下访”活动和“重庆大发展,巫山怎么办”大讨论活动,着重排除“松劲”和“二线”等错误思想的干扰,进一步增强机关干部职工做好新时期人大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二、规范程序,完善监督机制
《监督法》明确了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重点、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监督的形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执行《监督法》,我县人大常委会主要从三个方面规范监督行为。
一是研究制定和补充完善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加强和改进了人大监督工作机制。今年以来,我县人大常委会在认真学习、统一思想的基础上,按照监督法的规定和要求,全面梳理了我县原有涉及监督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对符合监督法规定的予以保留,并根据监督法的要求加以深化、细化;对与监督法的规定和精神不一致的,及时做出调整,认真加以规范,以形成有效的工作制度和有序的工作机制,从而保证人大监督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在主任会上通过了《巫山县人大常委会机关贯彻落实监督法实施意见(试行)》,在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一、二、四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了《巫山县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巫山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县人大代表办法》、《巫山县人大常
委会关于办理代表议案及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办法(试行)》、《巫山县人大常委会指导乡镇人大工作实施意见》、《巫山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决定》、《巫山县财政预算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监督办法》等制度、办法,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行为、监督程序和方式与监督法的要求相一致,重点加强和规范了县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的行为,确保县人大工作的针对性、权威性、严肃性,力求监督工作有新突破,监督质量和水平有新提高。
二是严格依法制定工作计划。在制定县人大常委会2007年的工作要点时,将学习宣传贯彻监督法作为首要任务纳入了工作要点,并严格依照监督法,将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开展执法检查,搞好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向县人大代表通报、向社会公布县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情况等列入了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在监督工作计划中明确监督的重点,真正把监督工作重点放在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的问题上,切实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以促进《监督法》的贯彻落实。
三是大力推行监督公开化。监督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公开化。监督公开化有助于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了解和支持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有利于把人大常委会的监督臵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县人大常委会在监督工作中十分注重吸收人大代表参加和公民有序参与,注重人大监督与新闻舆论监督的有机结合,体现了人大监督公开透明的要求。今年换届以
后,县人大常委会创办了内部刊物《民与权》杂志,建立开通了巫山人大信息网网站,大力宣传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宣传人大代表、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的生动实践,进一步拓宽人大工作新闻宣传渠道,丰富新闻宣传内容,提高了人大工作的社会知晓度和参与度。建立了向代表通报重大情况的制度,常年向代表寄送常委会公报、简报、《民与权》杂志以及常委会听取的“一府两院”有关专题报告等资料,让代表及时掌握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及法院、检察院有关工作情况。常委会每次会议都安排2名以上代表列席,常委会开展视察、调查、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等,都安排一定数量的代表参加,极大地激发了人大代表自觉履行职责的热情。
三、开拓创新,改进监督方式
宪法和有关法律赋予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工作的监督权,而监督法着重规范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工作实施监督的形式和程序。监督法有很多新的监督程序,需要认真研究,准确把握。对常委会议题的确定,审议前的准备工作,特别是调研工作,审议发言的组织,审议意见的处理,整改情况的跟踪检查都要认真研究,形成规范。但是,由于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民主政治发展情势存在差异,在贯彻实施监督法的过程中,需要在监督法规定的形式和程序范围内,以及在有关法律的框架下,解放思想,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监督方式,以体现人大监督工作的时代性,使人大监督工作与时俱进。
(一)改进执法检查方式,促进法律有效实施。一是坚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做到凡开展执法检查必须先进行调查研究,没有深入的调查研究就不开展检查;二是吸引群众参与。在开展执法检查过程中,真正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让公众参与到执法检查中来,更多地听取群众的声音,了解真实情况;三是注重调动和发挥人大代表的积极性。根据执法检查内容,适时邀请相关代表参加,发挥代表专业特长,增强监督力度;四是检查对象随机确定或进行暗访,增强检查的真实性。今年上半年,我县人大常委会对《治安管理处罚法》、《残疾人保障法》、《重庆市旅游管理条例》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执法检查,通过上述方式,增强了执法检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了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二)改进工作监督方式,推动“一府两院”工作。一是改进常委会会议审议方式,提高常委会审议监督水平。我县人大常委会在这方面已经作过一些探索。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在总结审议意见办理办法的基础上,改进监督方式,采用“回审制”。会前通过深入调查,掌握真实情况,把握问题实质,确保审议时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会后跟踪督查,一抓到底,对整改情况进行“回审”,直到会议无记名票决通过为止。实践证明,通过监督方式的改进,人大常委会的监督职能得到了更好地发挥,监督力度更大,效果更好。二是拓宽渠道,广泛接受监督。常委会坚持实行乡镇人大主席、人大代表列席旁听常委会会议制度,以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充分调动人大代表管
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积极性,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更加广泛、有序和有力。三是建立乡镇人大片区联络制度,实施片区联动。乡镇人大片区是根据乡镇行政机构分布和县属部门及法院下伸单位设臵情况而设立的联合开展人大代表活动的工作平台,片区联络员受县人大常委会委托组织联合开展人大代表活动,届期与县乡人大届期同步。片区联络工作以县人大代表为主体,同时,充分发挥所在乡镇的人大代表作用,每年片区至少组织片区内的县人大代表开展两次集中视察活动,视察以法律法规贯彻执行、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主要内容,视察时有实施方案、视察要点,视察结束后形成专题视察报告,并进行跟踪监督。此外,县人大常委会每年对片区联络工作进行一次考核评比,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并给予一定的工作经费。片区人大工作联络制度的建立,有效地激发了乡镇人大的工作活力,人大的监督力量也因此更为集中,工作效率显著提高,是我县乡镇人大工作的一大特色。实践检验,我县人大常委会改进后的工作监督,成效十分明显。
(三)创新形式,健全人事结合的监督机制。一是开展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增强拟任命人员的法律意识。凡提请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以宪法、监督法、行政许可法、刑法等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法律知识考试。取得及格以上成绩者方具备被任命资格,未参加考试或考试不及格者,不予提请任命。二是开展任前了解和供职发言,提高履职责任意识。对
提请常委会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任前常委会组织专人走访了解拟任命人员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任职时作供职表态性发言,阐述施政方略,使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拟任人员有全面、直观、感性的认识,以便投上神圣的一票,增强任免效果。通过深入细致地开展人事任免工作,严格规范任免程序,我县换届后的两次人事任免,拟任命人员均为全票通过,既实现了组织意图,又体现了人民的意愿,社会反响较好。三是开展专项工作评议,监督、支持和促进常委会任命人员改进工作。常委会成立专项工作评议调研小组,深入到评议对象所在单位和相关部门,运用调查、视察、走访、座谈和民意测评等形式,征求群众意见,了解和掌握专项工作情况,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提出建议。通过专项工作评议,实现对常委会任命人员的履职监督,逐步建立由事到人的有效监督机制。上半年,我县人大常委会先后对全县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土地开发整理和文化体育等专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议,取得了较好的评议效果。
四、锁定民生,把握监督重点
人大监督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可谓点多、面广、线长。因而监督不能面面俱到,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按照“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工作思路,把人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及时纳入常委会的监督视野,紧紧锁定人民群众致富、看病、就业、住房、教育、养老等民生问题,依法进行监督,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使监督工作更有深度、更具实效。上半年,按照《监督法》的相关规定,我县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土地开发整理等工作情况的报告。针对我县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选点不够准确、规划不够具体、指导不够到位、宣传不够深入、主体作用发挥较差等问题,常委会作出了《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议》,提出了科学、合理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政府的统筹力度、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等切实有效的工作建议,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依照人大的建议,对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思路及时进行了调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民心工程,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我县新农合工作刚刚起步,还处于逐步探索阶段,为推动新农合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使农民群众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中真正得到实惠,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情况的报告,提出了尽快探索建立长效筹资机制,尽快完善乡镇合管办工作机制,加强乡镇合管办的目标责任考核和各定点医疗机构的目标管理,突出重点,搞好服务,全面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等工作建议,得到了县委县府的充分肯定并及时采纳,为促进我县新农合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五、围绕中心,服务发展大局
贯彻实施监督法,做好人大监督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人大必须从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出发,围绕党的中心工作,通过监督和支持“一府两院”工作,使党委重大决策得到贯彻执行,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今年,我县人大常委会不断强化“中心”意识、“发展”意识,按照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紧扣重庆“一圈两翼”发展定位,结合巫山实际,围绕“一户三县”建设目标,全力推进“1+3”经济发展模式,为全面建设“和谐、富足、文化、生态”新巫山不懈努力。在工作中,服从服务于发展大局,并创造性地开展人大工作,为共同推进巫山的跨越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县委的工作安排,县人大常委会班子成员积极参与全县中心工作,坚持“六个一”联系制度,即每一个班子成员都要联系一个乡镇、一个村、一个产业、一个重点企业、一个民营企业、一个县人大代表小组。常委会班子成员严格按照县委要求,扎实开展各自负责的相关联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如: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联系招商引资工作,由他牵头,今年成功引进了安徽省民营企业五十强之一的永年集团来巫山投资。该公司在巫山投资的水泥厂现已开工建设,明年初可望投产,预计将每年给巫山带来超过一亿元的财税收入。常委会班子成员都挤出时间,多次到所联系的乡镇、企业检查指导工作,与乡镇、企业领导班子一道,共同探讨产业发展、信访稳定、移民安稳致富等方面的工作思路,多次深入学校、踏看公路、走访群众,针对禁种铲毒、公路建设、人畜饮水、产业调整和帮扶工作进行现场办公,对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7年7月27日
第五篇:关于做好乡镇人大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做好乡镇人大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
仙河镇人大主席朱代富
在县人大的组织下,我有幸参加了全国地方人大干部和人大代表第四期培训班,在全国人大培训基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培训学习,受益颇多。尤其是对基层人大如何履行好法定的监督职责有了更新的认识。
监督本级政府工作是宪法赋予乡镇人大的一项重要职责,是规范政府行为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一种具体形式。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党对国家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组织的领导,是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党把自己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和人民的行动。乡镇人大代表小组的各项工作、重大活动、重要的监督工作事项都要及时向同级党委请示报告,争得党委的同意和支持,确保地方人大工作的政治方向。人大监督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监督工作也才能取得实效。
二是要突出监督重点。人大监督要切实关注民生,直面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代表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建言献策,深入群众,体察民情,为民办事。要把那些事关国计民生,与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老百姓普遍关注迫切需要解决的焦点、热点问题作为人大监督的重点。要保持农村安定团结的局面,要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就必须重视和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化解消极情绪,密切党群、干群的关系,增强人民群众的向心力、凝聚力。要围绕镇政府重点工作开展监督。在人大开展监督工作时,要做到年初工作安排有重点,开展活动有重点,执法检查有重点,调查视察有重点,要增强针对性。要坚持抓大事、抓重点、抓要害,着眼于解决深层次的问题和主要矛盾,防止胡子眉毛一把抓,要通过监督,有力的推动中心工作。
三是要坚持依法监督。镇人大的职权是法定的,职权行使的程序也
是法定的。所以镇人大必须坚持科学监政、民主监政和依法监政;坚持人大监督的主体地位和发挥代表的主体监督作用;积极行使好人大和代表的依法监政的职权。监督本级政府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构建和谐法治民主社会工作,才能形成促进全社会经济和社会事业、和谐法治民主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做到发展靠人民、发展为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的全面小康和谐法治的民主社会。
四是要坚持监督与支持并举。镇人大与政府尽管分工不同,两者的关系是决定与执行、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但两者的根本目标和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所以一方面要依法组织好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乡镇政府日常工作比较繁忙的实际,“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人大监督工作应考虑其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承受能力,因客观条件限制对有些比较复杂,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不能操之过急,要统筹规划,精心实施,经过不懈努力,实现监督的目标,否则,容易造成监督的对立性,影响监督实效。对看准了的问题,要标准不降,要求不减,锲而不舍,一抓到底,直到抓出成效。同时,要发挥人大优势,从发展民主和加强法制等方面为经济社会发展尽力创造一个齐心、稳定的社会氛围,积极支持和协助政府推行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起到监督、支持和帮助的作用。
五要充分发挥代表作用。镇人大代表是乡镇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体,在人大开展的监督工作中,既要借助外力作用,更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要积极组织代表开展评议、调查、视察、执法检查等活动,选准监督主题,不搞形式、走过场,讲求监督实效。要重视乡镇人大代表议案、意见、建议的督办工作。要切实维护代表权益,提供知情知政的渠道,支持代表依法行使职权,为代表履职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同时,要加强代表素质培训,通过有关法律、法规及人大业务知识的学习,增强代表监督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监督水平。
六是要增强自身素质提高水平。在新的形势下,镇人大要更加重视自身建设,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培养能力、强化服务,提高效率,着力提高代表素质水平。一是注重培训。镇人大根据全镇人大代表的具体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开展经常性、系统性、专题性的培训,促进人大代表素质整体提升。二是健全制度。建立健全人大代表小组活动各项制度,并以民情日志、代表述职等活动为抓手,确保人大各项工作彰显特色且能落到实处。三是创新载体。开展人大代表进村组、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户,直接听民声、访民情、问民意、集民智,实现代表与选民零距离,丰富活动内涵,将代表与选民的联系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