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增强文化艺术修养
增强文化艺术修养提高医护人员专业技术能力
——《岭南文化传承与文化艺术修养》培训班学习心得
摘要:一名优秀的医护人员,只有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才能更好地投身到医疗卫生事业工作中。医护人员要勤奋好学,不断增强自身文化艺术修养,提高自身专业技术能力,才能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医护工作的需要。
最近,我参加了专业技术人员公需课《岭南文化传承与文化艺术修养》培训班的学习,我对文化艺术修养与专业技术能力的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深刻认识到一个人的文化艺术修养对提高自身专业技术能力的重要作用。马克思指出“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所谓艺术修养,指人的审美能力和情感。只有具有音乐听力的人,才能感受到音乐的美;只有具有视觉美感受力的人,才能欣赏大自然景色之美和绘画等艺术之美。我是一名医护工作者,下面试从医护人员的角度说说如何通过增强文化艺术修养,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指医护人员与病人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真诚沟通,密切配合的情境与状态。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医疗卫生事业协调发展的外在表现,是提高诊疗水平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前提条件。而目前的医患关系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方面,主要表现在:医患之间冲突频繁发生;医患之间的诚信缺失;医患冲突引发其他问题。
医患关系不和谐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一是加剧了社会诚信危机。医患之间的诚信是生命相托,是分量最重的契约。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医疗行为的商品属性和消费属性被强化,公益性和服务性被削弱,医护人员与病人之间互不信任,不仅引发矛盾,而且危及社会诚信的底线。二是制约了医学的发展和进步。暴力索赔等恶性事件的发生,严重挫伤了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使医护人员不得不将保护自己放在第一位。不宽容的医疗环境人为地设置了许多禁区,阻碍了对医疗极限的突破,妨碍了医学的进步。三是人民群众的利益难以得到公平地维护。最近医患之间的不信任发生率不断增加,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很大程度上就是医护人员在做出治疗前没有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以及病人的知情参与。当前医疗纠纷大多数不是由医疗技术引起,所以,必须立足实际,找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着力点,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应加强医护人员的自身修养和职业素质,以构建和谐的隐患关系,减少医患冲突。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对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有一个新的提高和飞跃,要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只有这样的理想追随,我们才能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我们知道,文化能使人的道德更加高尚,艺术能使人的生活更加精彩。一个素质较高的医护人员,也往往有较好的气质,而气质又往往来源于文化艺术修养。在多年的医护工作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有好的文化艺术修养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强化服务意识。从教育上强化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引导广大医务工作者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从方式上认真转变服务理念和服务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改变“不和谐”的服务流程;对医护人员进行必要的服务礼仪培训,学习医患沟通技巧,规范医护人员的言行;开展亲情化服务,实行医患双方互动式沟通,形成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的良好氛围;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只要医护人员信守“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
心,让病人放心满意”的服务宗旨,处处想着病人,把病人当朋友,切实把病人的生命健康权和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任何问题和矛盾都会迎刃而解。
2、加强自觉与病人沟通的意识。思想上要强调医护人员的奉献精神;制度上要建立完善的医患沟通体系,让所有医护人员掌握医患沟通的内容、方法和技巧;理念上要全方位加强医患沟通,自觉与病人进行沟通。简单地讲,做好面对病人的“四个一”,即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笑容、一个问候,让病人切实感受到和谐温馨、亲切自然的就医氛围。主动及时与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可以有效地解除医患之间的误解,增进感情,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医患矛盾,及时发现、掌握和制止一些不和谐的苗头,避免部分不良事件的发生。
3、加强防范恶意纠纷的意识。医疗纠纷“大闹多赔”、“少闹少赔”等不良现象的存在,甚至部分地区出现了“专业医闹”,这些现象模糊了已有的医疗事故赔付标准,扭曲了社会的正义与公平。加强防范恶意医疗纠纷的意识,熟悉医疗纠纷处理预案,遇事沉着、冷静,做好自我保护工作应是目前形势下医护人员的必修课之一。
4、加强法治教育,增强法律意识。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增强医护人员法律意识、明确医患关系的法律地位及医疗纠纷的法律责任,对有效防范与处理医疗纠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对于保证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意义重大。医院要加强对医护人员进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知道自己依法应有的权利和义务是保护权益、履行义务的前提。
5、强化处理突发事件时的程序意识。医患冲突发生后,应在第一时间内按照既定的应急处理预案报各级职能部门和领导。各相关部门接报后应立即行动起来,互相配合,做好防范和现场处理工作,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程序意识、大局意识和及时性,一定要按照相关程序,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杜绝隐瞒不报和互相推诿。
我们需要艺术滋养,精神也需要艺术丰富,我们只有不断加强文学艺术修养,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艺术底蕴,才能提提高医护人员专业技术能力,适应时代的要求,做一名优秀的医护工作者。
姓名:
第二篇:增强文化艺术修养,提高教师专业技术能力
增强文化艺术修养,提高教师专业技术能力
——《岭南文化传承与文化艺术修养》培训班学习心得
从化市民乐中学黄鉴流
摘要:一名优秀的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才能更好地投身到教育教学中。正如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要想学生学好,必须自己先学好”教师要勤奋好学,不断增强自身文化艺术修养,提高自身专业技术能力,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和教学的需要。
关键词:文化艺术修养教师能力
最近参加了专业技术人员公需课《岭南文化传承与文化艺术修养》培训班的学习,我对文化艺术修养与专业技术能力的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深刻认识到一个人的文化艺术修养对提高自身专业技术能力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指出:“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所谓艺术修养,指人的审美能力和情感。只有具有音乐听力的人,才能感受到音乐的美,只有具有视觉美感受力的人,才能欣赏大自然景色之美和绘画等艺术之美。文化艺术素养对人发展的作用在我们教师有更好的体现,因为我们培养着国家未来的人才。
笔者是一名教师,下面试从教师的角度说说如何通过增强文化艺术修养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
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在知识结构上还是在教育理念上,我们都必须有一个新的提高和飞跃,要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只有这样的理想追,我们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我们知道,文化能使人的道德更加高尚,艺术能使人的生活更加精彩。但在中小学阶段,对学生来说,最主要的还是文化课的学习,文化课教师在与学生朝夕相处中,自身的形象、气质和各个方面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时甚至 1
会超出所教授的课程之外。正是因此,在专业知识以外,教师所表现出的综合能力、人格魅力和优良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做一名有文化艺术修养的好教师,就要有广泛的爱好。我们要对文学、体育、音乐、美术等应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和修养,并能以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感受影响学生,让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和情感上的愉悦,从而使其精神和情感得到发展。一个素质较高的教师,也往往有较好的气质,而气质又往往来源于文化艺术修养。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和学生都离不开文化艺术修养,甚至可以说,没有文化艺术修养,就没有成功的素质教育。
做一名有文化艺术修养的好教师,我们就要有自己的个性。课程改革要求学生的个性得到完美、独立的发展。一个没有个性特色的教师,可能会造成学生精神上的贫乏和无知。教师的个性是教师各种素质的综合反映,它不仅包括教师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脾气秉性等,还包括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爱好文体活动的教师所带的学生往往活泼、开朗、富有朝气,治学严谨的教师教出的学生往往处事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由此可见,教师的个性对学生的影响之深、之大。素质教育不要求学生个个升学,但要求他们个个成才,而成才就必须有个性、有特长,只有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学生的个性、特长才能达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做一名有文化艺术修养的好教师,我们就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素养。多读读儿童心理学和儿童读物,了解儿童心理喜好,便于跟学生沟通思想,缩短师生距离,消除“代沟”。教师的工作量大,工作忙,要挤出更多的时间学习新知识是一件艰苦的事情,要牺牲自己许多的休息时间。最好的办法是把学习新知识当成自己的娱乐,在“快乐莫过于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中补充自己,从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又创新自己的教育天地。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有好的文化艺术修养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不但需要老师会讲、善读、而且要求我们擅长表演。教学中,我有时和学生表演一个故事情节,有时和学生分角色读一段对话,因而使语文教学趣味盎然,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当然,这种表演要适度,不能滥。演的目的为了是帮助学生理解,是为了“助读”——在理解的基础上,把课文 读得更好。
有人说,字是人的“第二张脸”。对于老师来说,这“第二张脸”太重要了。在以前老师的影响下,我从小就喜欢写字,喜欢书法。至今,一有空闲,还提笔练字。备课时,我总忘不了备“字”——把每个生字,照着书上的正楷字,认真临写,直至自己满意。对高年级学生,我有时板书用行草,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行书、草书。常用的字如能教会学生用行书、草书去写,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带来方便。而且会启迪他们关注、热爱书法艺术,引领学生学会欣赏汉字的多种书体。
在语文教学中,我还经常画简笔画。小时侯喜欢画画,读中学、师范时,又喜欢国画。小时侯打下的绘画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派上了用场。教描写花鸟虫鱼的课文和一些描写人物的课文,我常常几笔将其勾勒出来,起到了很好的直观效果,学生很喜欢。看图作文我都是自己画图,有时直接画在黑板上,既便捷,又赢得学生的赞许和佩服。
说话的艺术、朗读的艺术、表演的艺术、书法的艺术,还有绘画的艺术哪里来?一句话:来自老师的艺术修养。艺术修养会对一个人的情操、品格、气质、言谈举止以及审美眼光产生重大影响,这是毋庸质疑的。一个具有一定艺术修养的人,一张口、一出手、一投足就会自然地流露出来。没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连一篇课文都难读好,哪里还谈什么教学艺术呢?不懂一点书法,压根儿不知何谓“颜体”,何谓“魏碑”的人,怎么能为学生写一手好的板书呢?
人是有资质区别的,也各有优秀的潜质,而文化艺术修养是最能激发人的潜质的。我们需要艺术滋养、精神也需要艺术丰富,我们只有不断加强文学艺术修养,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艺术底蕴,才能提升自己的创造力,适应时代的要求,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第三篇:文化艺术修养与行政能力
《文化艺术修养与行政能力》心得体会
审美也是一种行政能力
文化、艺术,看起来它是悠闲阶层创造的,并且一旦创造出来,就成为外在的东西。人们只有懂得了它,才能够分享它带来的精神愉悦的享受。
《论语·述而篇》中,孔子对门生的修养期望和标准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被视为个体修养的全方位的依据。由此可见,个人的文化艺术修养已经不仅仅是个体的事情,而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也是对国家、企业行政工作者行政管理的要求。
在公务工作中,个体的文化艺术审美修养与公共行政能力的强弱密切相关,它直接影响到公众对行政工作者行政能力水平以及风貌的认识。虽然公共行政中的审美要求指向的是个人的审美修养与公共能力的结合,但它也是个人行政能力表现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要提高个人的文化艺术修养和个人的审美行为。
通过对《文化艺术修养与行政能力》的学习,它使我深刻认识到了文化艺术修养对提高医学工作者,行政管理者能力水平的重要作用。经过优秀的文化艺术的熏陶和专注,可以帮助人们形成价值观念及其追求目标的多样性,使人们明白物质需要的有限性与精神追求的无限性,可以有效地转移人们的注意力,疏解和释放压力;而对文化艺术的追求,能培养人们交往和平衡的能力,也能培养人们的高尚感。它们不仅可以起到陶冶性情、净化心灵、提升思想境界的作用,更能开掘出人性中的真诚、善良、美丽,将人的情感化为医学工作者与行
政管理者的精神品格,升华为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只有这样,才能作为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人,成为既有精湛的医学专业技术,又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完善人格的医疗卫生人才与行政管理者,才能承担起守护人类生命与健康的重任,才能肩负得起职业责任。
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一句话:要应对千变万化的世界,就必须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用到老”的态度,学习将伴随人的整个生活历程并影响人一生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多阅读好的书,多参加一些名师讲座,不完善自身审美水平,使自己在各方面都有新的提升,真正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医学管理者。
从这书里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一种投身于医学及其管理能力的信念,它将永远指引着我们去探索、前进。
在新形势下,要求医学管理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行政管理能力,政治素养和业务知识水平,要不断适应新的需要与发展,要不断地加强实际管理工作的能力,以适应新医学管理的需求。
签名:
单位:
身份证号码:
联系电话:
撰写时间:
第四篇:文化艺术修养与人的全面发展
论大学生文化艺术修养与心理素质的关系 东方语学院日语1302班朴银珠学号:0601130227 摘要:时代发展要求当代人,尤其是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文化艺术修养是培养、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必要途径。因此,在大学生心理素质建设中,文化艺术修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国际和企业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无疑人才是其竞争的焦点。而人才竞争的焦点则是素质和能力。多年来,社会对于各类人才的综心理素质看中程度愈来愈高。在走向21世纪的今天,人的心理素质显得越来越重要。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高低,也成为社会和时代的焦点。因此,大学生应加强自己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文化,艺术,心理
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以自然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发生、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是先天和后天的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心理素质包括情感,信心,意志力,和韧性等等。从心理学角度讲:心理素质包括情感,信心,意志力,和韧性等等。
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心理素质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品质诸方面。心理是人的生理结构特别是大脑结构的特殊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素质具有人类素质的一般特点,但也有自己的特殊性。
大学生文化艺术修养应同心理素质教育想结合。充分发挥心理活动的特点。①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②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③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④共同性与差别性的统一⑤;⑥质量与数量的统一;⑦时空性与超时空性的统一。由于人的各种心理现象也具有各自的特点,如感知的直接性与具体性,思维的间接性与概括性,情感的波动性与感染性,意志的目的性与调控性,因此在大学生文化艺术修养培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但是不可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这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半个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日益呈现出交叉综合的发展趋势,各学科、专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现代高科技总是与现代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现代高层次人才如果只拥有比较狭窄的先进专业知识,那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的。不知道往日那些高唱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工科尖子们,在面对今天这样一个局面时,又该作何感想?而近几年在全国各大高校里掀起的综合大学、各科系合并热又说明了什么?北京服装学院在种种压力下仍坚持“艺工结合”的办学思路,既反映了办学者的前瞻性,也是时代要求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教育前提的必然结果。当然,我们不是说专业知识就不重要,相反,要想把自己培养成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必须要高度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只是,在我国现有对专业知识已高度重视的情况下,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文化艺术修养对我们的影响。
文化艺术修养的重要性
不知道你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尴尬,朋友邀你一起去听交响音乐会,为了不扫兴,也为了不让朋友看出自己“农民”,你欣然决定舍命陪君子。可一到现场不是哈欠连天就是百无聊赖,坐着比站着难受;又或者,同学周末聚会,大家都在兴致勃勃地讨论世纪坛的“达利画展”,争相发表自己对作品的见解、想法,而此时对绘画一无所知的你,只能坐在一旁怅然若失„..时代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一个要求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要加强文化艺术修养。文化艺术修养是一个人达到良好品格、气质、修养、风度的必要途径,主要是 一种后天教育行为,包括绘画、雕塑、书法修养,音乐、舞蹈、戏剧修养,哲学、伦理、道德修养等。它以美育为实施途径,并以人的需要与能力可以而且应该得到全面发展为信念,其基本价值在于:满足和提高人的审美需要,提高人的精神能力,使个体获得感性和理性的平衡协调发展,使人的生活更美。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一幅画消却多少烦恼,一首诗引发壮志豪情、一曲美妙的音乐足以改变人的一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树人中,树“技”,也就是掌握一两种专业知识,相对容易一些,而树“心”则要困难得多。难就难在培养具有全面文化素质和高尚人生境界的“四有”新人。文化艺术素质是现代大学生的基本素质,文化艺术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提升、全面解放的必由之路。了解一些文化、历史,特别是了解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努力培养审美欣赏、审美创造的能力,这对于继承中华民族辉煌的文明遗产,追求刚健昂扬、超迈博大的人生境界,涵养丰富健全的个体人格、高尚充沛的审美素养,甚至对于科学的创新、思维的变革、技术的发明都有积极的作用。
为此,教育部还曾提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可见,当今一个人的文化艺术修养是何等的重要!
我们可以说,加强文化艺术修养的现代教育观念,或者可以说是现代美育观念与人的全面发展理想是根本一致的。然而,目前我国教育界却存在着一种不良倾向,即用一种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态度来对待美育。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诸多“高分低能” 现象的产生。只有素质相对全面的人,才可能在今后特定的领域做出较大的专业成绩,才可能去创造和享受美好的生活。文化艺术的缺失,使得比较偏重于科学技术学习的人照样不可能成为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这对我们已不是陌生的教训。不但是广大艺术家,而且大量的科学家、学者、工程师、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等都需要很高的文化与艺术修养。许多事实表明,真正有名望的科学家与学者,他们的成功,和他们所受的良好的文化艺术教育是分不开的。1978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格拉索在回答“如何才能造就好的科学家”的问题时说过:“往往许多物理问题的解决并不在物理范围之内,涉及多方面的学问可以提供广阔的思路,如多看看小说,有空去动物园看看也有好处,可以帮助提高想象力。。。”
可能大家有一种同感,那就是,在社会和人才激烈竞争的今天,为了生存,又由于个人的精力和实践所限,我们不得不全身心投入某一专业领域,必须牺牲与此关系不直接的需要与能力。直白地说,就是文化艺术不能当饭吃。这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的观念的改变,相信不久的将来,文化艺术修养必将成为人才竞争的一个焦点。我们也看到有少数科学家几乎已失去了感受生活和欣赏美的能力与兴趣,最终被沦落为“机器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据科学结果表明,智力的发展常常导致情感、敏感性和个性兴趣的丧失。而文化艺术教育是对人进行情感教育、引发人们创新思维和产生兴趣爱好的重要途径。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人在面对危急时引起的恐惧感,看到丑恶事物时引起的憎恶感,欣赏完美的艺术时所产生的愉悦感,对美好事物产生的爱慕感等都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即是情感。
情感,不仅反映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且是人类行为的推动力。情感最有力量推动人们的行动。当我们欣赏一幅幅或壮美或雅静的山水画时,心中会由然而生一种对祖国壮丽山河、对大自然的热爱。因此,我们更加热爱自然而时时刻刻关注和保护环境;因此我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而为自己生为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并时刻激励自己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自己的贡献。当看完罗中立的《父亲》后,我们自然由生出一种爱的温馨和对父亲的思念,也深深理解了父亲的艰辛和操劳,并愧疚于自己作为儿女的不孝,这就是艺术教育对人的善良、爱和亲情等情感的培养,这种教育的效果是其他教育类别所难企及的。
因此,我们必须在发展智育的同时,更加注意加强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
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憧憬美好的未来而忽视了现时人的生存与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不能只是一个美好而遥远的许诺,而应该是一个由今天达到明天的实践过程。我们应该时时铭记,在现实的条件下,努力提高人的生存发展质量。再者,现代化社会的建设者也应该具有丰富的需要和能力,因为使每一个体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恰恰是由具有全面发展和能力的劳动者创造的。
种种事实说明,加强文化艺术修养已成为当今良好心理素质养成漫漫路上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参考文献:《教育心理学》
作者姓名:张公社 周喜华
出版时间:2012-05-11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所属系列:当代教师教育课程系列教材
第五篇:艺术修养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欣赏提纲
人文系 08级 公管班 齐麟 2008040214
小提琴曲梁祝创作创作于1959年。乐曲内容来自于一个古老而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祝家美丽的女儿祝英台,女扮男装去杭州求学.求学生活中与与善良,纯朴青年书生梁山伯同窗三载建立了深挚的情谊。
三年后,英台要回家了,长亭十八相送,她向山伯表达了自己的爱意。然而回家后却发现自己已经被许配给豪门子弟马文才。争取不到自己的爱情,山伯在郁郁中死去。婚礼当日,英台让花轿来到安葬山伯的山岗,在山伯坟前,向苍天发出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梁的坟墓突然裂开,祝毅然投入墓中.遂化成一对彩蝶,在花丛中飞舞,形影不离.小提琴曲《梁祝》巧妙运用了大提琴与小提琴音色高低的不同成功地用音乐扮演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角色。这是《梁祝》奇妙的地方。
音乐开始,以轻柔的弦乐为背景,长笛吹出了优雅而欢快的乐曲,然后柔和高亢的小提琴声响起,音乐中,我们能想象出这样一副美妙的景色:年轻的祝英台换上朴素的男装,告别父母带上银心出发去书院。一路上,风和日丽,春光明媚,鲜花盛开,从未出过远门的英台带着快乐上路,奔向未知的未来。
紧接着,由小提琴带领,多重弦乐的音色响起,应是学子们纷纷进入了书院,书院里一篇生气勃勃,学子们相互谈笑,共同探讨着论语以及六艺;小提琴的音色此时变得异常高亢,应是英台兴奋地穿梭于各位同学之间,兴奋地与之攀谈。在这里,她认识了山伯,她那颗天真纯洁的心灵就此打动,每天都充满了快乐。在这一部分里,大提琴与小提琴交相应答,充分揭示了梁祝真挚、纯洁的友谊及相互爱慕之情。
快乐的时光如此短暂,很快,英台要回家了。这个时候,小提琴原本欢快的曲调骤然变得悠扬而缓慢,体现除了少女心事重重的心境;在送山伯回家的路途中,英台犹犹豫豫,欲言又止,小提琴琴音的断续正如同英台面对着心上人时羞涩的心情;而悠长的滑音和颤指的技巧使得音色似心情一般徐缓而犹豫,描绘出了十八相送,长亭惜别、恋恋不舍的画面。英台远去,徒留山伯长亭惆怅。
短暂的停顿后,竖琴的音色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美丽的仙境当中,长笛悠扬的声音想起,仿佛花仙子带领我们在亦真亦幻的彩虹下前行,一阵优雅的小提琴声又想了起来,我们仿佛看到两只蝴蝶在花丛中蹁跹缠绵,从此,英台与山伯生死相依,永不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