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疗服务合同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本站推荐)
【摘要】 以合同的方式处理医疗纠纷存在不少理论障碍,本文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入手,分析了现行合同法难以
规制医疗服务行为的原因,提出了建立和公示诊疗规范制度、设立基本救治基金、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险制度,从而明确
医、患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实现合同法对医疗行为的规范。
【关键词】 医疗服务合同;诊疗规范;医疗保险
【
中图分类号】d913;r0
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297(2004)03—0174—06
analysis and
ty,10004
4on problems in contract of medical service.zhou jun.people’5 hospital of peking universi
【abstract】there are many academic obstacles existing in handling malpractices according with medical contracts.this
article firstly analyzes the characters of medical service and the reasons why there are difficulties in ruling conducts of medical
service with current contract law.thereafter,the author presents such a solving plan that we should develop and notify publicly
the regulations of medical conducts,establish primary treatment fund,perfect multilevel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consequent—
ly,we can ascertain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both hospitals and patients in order to make the medical conducts be ruled by
current contract law .
【key words1 contract of medical service,regulations of medical conducts,medical insurance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4年第ll卷(第3期)
顾名思义,医疗服务合同就是以提供医疗服务为合同标的的民事合同。长期以来,关于医患之间的关系是
否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私法关系,医患之间是否存在医疗契约的问题,一直存在肯定与否定的两种观点,①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
多的人对此持肯定态度。然而多数学者只是对医方提
供医疗服务、患方支付报酬这种普通服务合同都存在的权利、义务进行分析,而忽略医疗服务与其他诸如旅游、金融等服务相比有着明显不同的特点,如高度的专业
性、个案的极大不确定性、合同标的性质的特殊性等,忽
视这种内在的差异,而将医患关系通过医疗合同的方式
用现行合同法进行调整,②会导致医患之间权利义务不
明确或不公正分配,容易引起医患之间的纠纷,也会妨
碍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就解
决方法提出了初步设想。
一、医疗服务的特殊性
医疗服务与其他服务相比,至少存在以下3方面特
殊的性质,正是这些特性的存在使得医疗服务合同有着
与其他服务合同都不相同的权利义务内容。
首先,医疗服务具有高度的专业性。一个医师、护
士的培养、成长,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进行专业的学习和训练。这种长期的专业学习和训练成为医疗
行业的准入壁垒,也使得内、外行之间的交流难以进行。
在诊疗过程中的表现就是,即使医务人员作了详细的说
明,医疗行为的相对人也不可能在短期内真正了解该医
疗行为的优劣、后果、价值等。合同中一方当事人不能
真正了解合同中的主要权利、义务,那么这种合同条款
很难通过双方的约定确定下来,多数情况下就需要借助
法律的规定。
其次,在医疗服务中,个案之间在治疗结果上有很
大的不确定性。表现为同一疾病,不同的患者治疗结果
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对同一患者前后两次相同症状进行
治疗都有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这
是由于目前尚未完
全认清人体的奥秘和疾病的变化规律,所以实施医疗行
为之前,只能对具体个体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大概的预
测。如此,则很难根据治疗结果来判断合同中的医方是
否违约。
· 175 ·
再次,医疗服务合同的标的—— 医疗服务行为与其
他服务合同标的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直接涉及行为相
对人的生命、健康、身体等权利,而后者一般只涉及财产
权或间接涉及相对人的生命、健康、身体权利,如提供娱
乐、旅游、餐饮等服务的合同。这使得医疗服务合同中
合同义务的履行、中止、终止都受到更多的限制。
二、医患之间的服务合同关系与现行合同法存在冲
突
目前,持医患之间存在民事合同关系观点的学者一
般都把这种医疗服务合同归纳成如下形式:医疗服务合同的主体是医方(包括医疗机构或个体诊所的医师)、患
方(包括患者本人或其监护人),合同内容主要是医方提
供诊疗服务的义务、告知义务、保密义务等和索取报酬的权利,患方相应的权利义务正是医方的义务和权
利。@④在法律适用方面,根据合同法的规定,适用合同
法总则的规定,并参照有关委托合同或承揽合同的规定
予以规范。⑤然而笔者认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忽视了
医疗服务的上述特点。而正是这些特点使医疗服务合同与现行合同法总则、分则的规定之间有着内在的矛盾
冲突。所以如果把这种观点作为理论根据,则不利于公
平解决目前大量存在的医患纠纷。
(一)与合同法总则的一些基本规定相矛盾
首先,是关于合同成立的问题。按照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的成立必须要有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
致。在合同订立的过程中,一方提出内容具体而明确的要约后,相对方在对要约内容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根据
自己的实际履约能力做出是否承诺的决定,一旦做出承
诺并到达要约方,则合同成立。⑥这一过程也是双方为
自己设定权利、义务的过程。但是如果要约的内容不够
具体、明确,则对此要约做出承诺后,双方的权利、义务
也将十分模糊。在实践中,患者向医方提出要约时,往
往会出现这种模糊和不明确。当然也有学者提出,可以
把患者提出的要约内容推定为要求医方为诊疗护理常
规、规范中所规定的应为行为。⑦还有的学者提出,把患
者向医方提出自己的主要症状并要求医方给予诊治视
为已经提出了明确的要约。④ 这些观点的共同之处就
杨立新:论医疗事故的民事赔偿责任。载于《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24条
龚赛红:《医疗损害赔偿的立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第22~43页。
宋晓亭:论医患关系是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合同关系。载于《法律与医学杂志》,第8卷(第1期)
虞浩、李辰亮:医疗合同法律问题研究。载于《广西社会科学(法学))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4条、第23条、第25条
虞浩、李辰亮:医疗合同法律问题研究。载于《广西社会科学(法学))2003.
2龚赛红:《医疗损害赔偿的立法研》。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第17页。
· 176 ·
在于,用诊疗护理常规、规范来补足患方在要约时意思
表示的不足。然而这些常规、规范对于专业的医务人员
来说是十分熟悉和容易理解的,对于非专业的要约方患
者来说,却有如雾里看花,摸不着边际。即使有医务人
员的详细解释、说明,患者也不可能在短短的就诊期间
内真正理解。如此一来,在治疗效果不能使患者满意
时,实践中常常出现这种情况:患者以知情权受到侵害
为由请求追究医方的违约责任或以有重大误解为由请
求撤销或变更合同。另一方面,即使患者对医方所讲解的内容能够充分了解,也不能通过约定来改变这些内
容,因为这些常规、规范所规定的内容是医学科学的经
验总结,通过当事人约定而改变是对医学伦理道德和科
学规律的违反。但如果不允许当事人对此进行约定又
是对意思自治的限制,不合契约法的基本原理。
其次,是关于合同履行中的抗辩问题。在市场经济
体制下的社会生活中,人们订立合同的本质目标是“使
人们能实现其私人目的”,进而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
置。① 同样,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医疗合同中,患方的主
要目的是获取医方提供的诊疗服务,维护和促进自身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医方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付出医疗
劳动,获取由货币代表的各种所需的物质、精神资源,直
接的表现就是获取货币报酬。为了保证合同目标能以
公平、合理的方式顺利实现,合同法赋予了合同当事人
双方以抗辩权,即在一方不履行其义务或履行义务不符
合约定或有可能丧失履行能力时,另一方有权拒绝其相
应的履行要求,也就是学理上所说的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后履行抗辩权。②另外,合同法还规定了
在一方不履行或可能不履行其主要义务,使他方订立合同的目的不能实现时,也就是在一方根本违约时,另一
方有权解除合同并且请求赔偿损失。@然而在医疗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如果患者不能支付部分或全部医疗报
酬,或经济状况恶化无力负担医疗费用时,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医方有权拒绝提供医疗服务。然而,按照医学
伦理道德和人身权保护的法律规定,医方此时决不能借
口行使抗辩权或解除权,拒绝提供诊疗服务,甚至在患
方恶意欠费时,医学伦理道德也不允许医方行使这些权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4年第l1卷(第3期)
利。这种情形下的医疗合同承载了过多的社会道德义
务,而没有配以相应的权利,徒具合同之名,而无合同平
等自愿之实,在实践中将扭曲合同的本来性质,难以实
现合同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二)与合同法关于委托合同的基本规定相矛盾
委托合同亦称为委任合同,是受托人以委托人的名
义和费用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为委托人办理事务的协议。
从合同的内容上看,委托合同中受托人提供劳务,委托
人支付报酬和必要的费用。从合同标的是提供劳务这
一点来看,医疗合同与委托合同有相似之处。④ 但在委
托合同中,受托人的行为是根据委托人的指示进行的,而在医疗实践中,患者实际上不可能对医方的行为做出
指示。虽然有学者认为,医方履行告知义务,患者基于
医方的说明,对其医疗计划加以同意或否定,也就符合了受托人遵从委托人的指示而行为的特点,⑤ 但在实
践中委托人的此种“指示”都是在听从医方对病情和治
疗方法的解释后做出的,因而受医方倾向性的影响很
大,与其说是患方(委托人)的指示,不如说是医方(受托
人)的指示更为合适。这种指示“倒置”的情况在患者求
诊于两位学术观点相异的医学专家时就显得更突出了,因为任何一位医学专家都不会接受患者的指示按照另
一位医学专家的观点为患者诊治,而只会告知患者去另
一位专家处就诊。
此外,由于法律规定了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的指示处
理委托事务,所以从公平、合理的角度出发,也同时规定
了在处理委托事务的过程中,因不可归责于受托人的原
因致使受托人受到损失的,可以向委托人请求赔偿损
失。⑥从法律的规定看,此处委托人承担的是无过错责
任,即只要受托人对损害的发生不存在过错,不论委托
人是否有过错都应当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在医疗实
践中,可以表现为诸如患者无意识的行为致医务人员人
身损害、或被传染疾病、或造成医疗机构财产损害等情
况,这种情况下医方作为受托人行使这种请求权如果受
到支持,似乎不符合国人的道德标准;日本、台湾等地有
学者认为应从公法的角度进行救济,而不应由委托人承
担责任。④ 但这样一来,又打破了委托合同中权利义务
① 江平:《民法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第565页。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66~68条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94条、第97条
④ 即在这两种合同中都是债务人(医务人员或受托人)向债权人(患者或委托人)提供“劳务”,并且只要提供“劳务”的过程符合约定或法定的行为规
范,不论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债务人(医务人员或受托人)都不承担违约责任。但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医疗服务领域还没有形成这种明
确的、有较高权威的行为规范(即诊疗规范)。
⑤ 龚赛红:《医疗损害赔偿的立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第32页。
⑥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407条
⑦ 龚赛红:《医疗损害赔偿的立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第43页。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4年第11卷(第3期)的衡平。
再有,按照委托合同的基本原理,受托人应当为委
托人的利益,忠实地处理委托事务,所以法律规定受托
人应按照委托人的要求,报告委托事务的处理情况。
但从医学科学的角度看,如果把某些恶性疾病的情况如
实告知患者本人(委托人)反而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不利
于合同目的的实现。这种合同目的与合同基本义务之
间的矛盾常常陷医方于两难的境地。
(三)与合同法关于承揽合同的基本规定相矛盾
承揽合同时定作人支付报酬,承揽人独立完成工作
并向定作人交付工作成果的合同。从承揽人独立完成那个工作的角度看,医患之间的医疗合同与承揽合同有
类似之处。但与承揽合同根本不同的是,医患之间的医
疗合同中,医方在订立合同时,只能承诺提供“诊疗服
务”而这种劳务,除少数情况外(如拔牙等)一般不会承
诺提供“健康”这种工作成果。简言之就是医方只能承
诺“治疗”,而不能承诺“治好”。在承揽合同中,当事人
可以事先约定工作成果的质量条款或以国家、行业标准
推定该质量条款。而医患之间的医疗合同中,这种质量
条款是无法约定或推定的,因为目前的科学技术还远不
能揭示人体的奥秘和规律,所以还不可能有人事先就能
准确地判断出诊疗工作的“成果”并在合同中予以约定。
三、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对策的初步设想
从上述的矛盾冲突中可以看出,在现行合同法的框
架内,医患之间的合同关系性质难以明确,也难以参照
适用任何一种有名合同的规定,就算用总则所规定的基
本原理也难以公平的分配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所以有
学者主张,② 应在合同法对医患合同做出明确规定后,再用契约来规范双方的行为。在此之前,只用侵权法来
规范医方的行为比较好。但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医疗机构的行为仅受侵权行为法的约束是远远
不够的,不仅不足以保护作为相对方的患者的合法权
益,也不利于医疗事业的发展。所以针对前述的矛盾冲
突,本文初步做了如下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
能对此类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思路。
(一)关于合同成立时的矛盾问题
在民事领域中,合同当事人之问约定的权利、义务
一经达成一致就必须遵守,但前提是作为合同内容的权
利、义务必须明确,这样才有可能使双方表意一致,这是
合同能够成立的基本要素之一。然而在医疗活动中,正
· 177 ·
如前所述,患者就医时一般提不出内容具体而明确的要
约,相应的,医方也就不可能做出真正的承诺。此时虽
有患者就诊、医方救治的行为,但由于意思表示未能达
成一致,医患之间的合同并不能成立。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其原因就在于医疗行为的专
业性和医学技术的局限性。不仅患者对自身疾病的发
展、预后无法做出准确的预测,就连医务人员面对一个
具体的患者时,也没有十足的把握预测其治疗后果是治
愈、无效还是恶化,而只能预测这些后果发生的几率。
也就是说医务人员可以预测患同一疾病的人群中,有多
少人能被治愈,但不能预测具体是哪些人被治愈,这就
是医疗技术的局限性,它使得医学面对群体时是有确定
性的,而面对个体时又是不确定的,而“合同”恰恰要求
其内容必须是确定的。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应把医疗合同的性质定位于
“提供劳务”方面,而非“提供劳动成果(健康)”,如果以
此为基准,则医疗合同中,医方义务方面的条款应以医
疗行为规范为主,同时这些行为规范应予以公示,以便
接受广泛的监督,还应该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以便在发
生纠纷时作为协商或诉讼解决的依据。目前许多省级
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部都在积极制定临床医疗各专业
领域的诊疗规范,⑧对完善、确定医疗合同的内容起到
了积极的作用。但考虑的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对于有权
修改诊疗规范的主体及修改的程序,也应出台相关的行
政法规予以明确规范,以适应医疗科学的发展和不同学
术观点的共存。笔者认为在现行的制度中,可以将医学
会的各专业委员会作为治疗规范制定和修改的主体,卫
生行政部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对此进行监督。
(二)关于合同履行中的抗辩问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疗服务合同应当是双务、有偿的,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应该是对等的。医患问的医
疗服务合同中,医方的主义务是提供诊疗服务,患方的主义务是支付报酬。可是真要把合同法总则所规定的抗辩权赋予医方的话,在患者不能支付报酬或支付数量
不足时,医方合法地行使抗辩权将违背医学伦理道德和
社会正义;而医方未提供诊疗服务或所提供不符合要求的服务时,患方行使抗辩权却合理、合法。这样,医方的抗辩权事实上是被剥夺了,违背了合同平等的原则。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以这种不平等的合同约束医方,势
必阻碍医疗事业的发展,最终损害患者的利益。而且按
①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4ol条
② 张新宝:《中国侵权行为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页。
③ 北京市已由市卫生局牵头主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全套的诊疗规范
· 178 ·
照经济学中经济人假设的理论,①医方自然会利用自己
所能应用的手段,如消极治疗、不作为等等,来寻求成本
与收益的平衡,如此则既导致道德的滑坡,又恶化了医
患关系。
之所以出现这种不平等的情况,是因为医、患双方
所承担的主义务的性质截然不同,患方承担的主义务只
涉及医方的财产权,而医方的主义务却直接涉及患方的人格权。两者的性质不同,自然不能平等对待。因为财
产权被侵害(患者不支付报酬)时以侵害人身权(拒绝提
供医疗服务)为对应手段是难以被法律和道德所接受的。
要解决这一矛盾,单靠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德教育是
难以实现的。因为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仅以法律强制的形式保证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履行其义务,而其相应的权利却无同等的保障,必将影响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最终还是会损害到的病人的利益。因此笔者
认为,应借鉴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
法》的思路,②加快基本医疗保险改革的步伐,最终实现
基本医疗保险的全民覆盖。在此之前,由政府牵头设立
基本医疗救治基金,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由政府财政预
算和社会慈善捐助组成;同时,制定基本救治行为规范,以明确医疗机构的权利、义务。这种救治应向全民提
供,③ 以确保每一位公民的基本救护、治疗费用有确切
保障。
在此水平之上的医疗服务由社会医疗保险、商业保
险或患者各人自费支付。这样,由于有基本医疗救治基
金的保障,医疗机构不得以患者无力或拒绝支付基本救
治费用为由,迟延或拒绝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基本救
治基金组织及其他各种医疗保险机构还能利用各自机
构的专业优势和信息优势,对医疗合同中医方义务的履
行情况进行审查,与患者一道对医疗规范的执行情况进
行监督。
(三)关于难以参照合同法分则规定的问题
目前理论研究中都倾向把医患之间的医疗合同与
委托合同或承揽合同进行比较、参照。正如前文所说,由于医学的高度专业性和对个体的不确定性,参照这两
类合同都存在难以化解的矛盾。其矛盾焦点就在于,具
有高度专业知识的医方不可能如委托合同那样,按照患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4年第1l卷(第3期)
方的指示为一定的行为,只能是独立的、以自己的名义
行为。同时诊疗行为对个体治疗后果的难预测性以及
对群体治疗后果可预测性,决定了现行法律框架下,医
方与患方之间难以形成权利义务清晰明确的合同。而
在完善的诊疗规范及相应的修改程序出台后,基本可以
明确医方在合同中的权利、义务,把诊疗规范中规定的医疗行为的范围、标准推定为医疗合同中患方对医方的指示,从而使医疗服务合同能够参照委托合同的规定执
行。
(四)诉讼方面的优劣比较
许多学者之所以提出医患之间的关系由契约法调
整,其中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理由是,当出现医疗纠纷或
医疗事故时,患者可以要求医方承担违约责任,而追究
违约责任与追究侵权责任相比,可以使受害方免去举证
对方有过错的责任,只需证明对方违约即可,这样可以
更好的保护患者的利益。④但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没有注
意到,医患之问如果存在合同关系的话,多数是提供劳
务的合同,而由于专业知识的原因,合同中对于“劳务”的约定常常是不明的,所以多数情况下就将医疗常规、规范推定为双方对医疗劳务的约定,发生医疗纠纷时,如果要证明医方违约,就要证明医方的哪些行为违反了
哪些医疗常规、规范,而这些证明内容恰与侵权责任中
证明医方是否有过错的内容相一致,但在侵权诉讼中这
种举证责任是由医方承担的。⑤ 所以从诉讼的角度看,运用违约之诉来追究医方的责任,反而不如用侵权之诉
方便。
四、对完善医疗改革的初步构想
综合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在目前的法制框架下,对医患之间的关系不宜直接用合同法来调整,应当结合正在进行的医疗改革,尽快建立覆盖全国的基本医疗救
治基金,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险服务,同时加紧卫生部
及各省级区域制定诊疗规范的工作,并制定有关诊疗规
范修订主体和修订程序的法规。这样就可以用合同来
约束医方的行为,保护患者的利益,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重新配置现有的医疗资源,要使医疗救
治水平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应当将有限的① 朱卫平、张元元:“经济人”假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载于《南方经济》,1996年第3期
② 全国人大常委会2003年l0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5条规定:“抢救费用超过责任限额的,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
任强制保险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
③ 其实目前多数医院对于无力支付医疗基本救治费用的平诊、急诊患者,基本上都是采取免费提供基本救治行为的态度,并且自行消化由此产生的费用,然而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规范,各医院实施基本救治行为的内容差异较大,不利于对公民的基本生存权利形成较为有力的保障。
④ 田兴洪:论医疗事故中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之竞合。载于《零陵学院学报》,2002年第23卷第4期
⑤ 江平:《民法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第755~758页。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4年第11卷(第3期)
人、财、物投向农村、社区等最基层,提高预防、保健水平
和基层医疗水平。因为按照医疗卫生工作的三级预防
理论,①提高一级预防的水平是最经济、最有效改善人
民健康的方法,所以不宜将人、财、物过多的引导至高、精、尖的医疗技术的开发、研究和应用方面。在此基础
上,逐步提高基本救治的标准并不断扩大基本救治的范
围。
在这种机制下,医疗服务合同中医方的主要义务以
公示的诊疗规范为内容,患方的基本救治费用由国家建
立的基本救治基金负责支付,基本救治以外的医疗服务
由患者自费或相应的医疗保险机构支付,患者及基本救
治基金组织、医疗保险机构都有权审查和监督医疗服务
合同中医方义务(即诊疗规范)的履行情况,对于不当履
行的医疗服务行为,可以依据合同的规定拒绝支付相应的费用,对不当履行造成的患者人身伤害,患者还可以
根据侵权行为法的规定,直接追究医方的侵权责任,使
合同法对患者间接保护与侵权法对患者直接保护接合起来。
五、结论
本文认为,如果合同法对医疗服务合同不制订专门的章节进行规定,在现行的民事法律框架内难以用合同的原理解决医患之间的纠纷,也难以用合同法加强对患
者的保护,而要想以民事法律的合同制度规范医方的行
为,那么根据医疗行为的特性,应当首先制定并公示诊
疗规范、基本救治标准及规范,以此来明确医方的主要
义务,并对制定和修改规范的主体、程序,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确定,以确立这些“规范”的权威性。但这些制
· 179-
度的建立要以现行医疗体制的深刻变革为前提。其实,也正是现行医疗体制的弊端造成了目前医患关系紧张
和医疗保障体系薄弱的状况,这种体制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在这种时候,笔者提出文中的观点,希望能对
深入分析医患关系、公平处理医疗纠纷和深化改革医疗
体制提供一个有益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杨立新.论医疗事故的民事赔偿责任.河南省政法管理干
部学院学报,2002,(4)
[2] 龚赛红.医疗损害赔偿的立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7~ 43
[3] 宋晓亭.论医患关系是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合同关系.法律
与医学杂志,2001,8(1):21
[4] 虞浩,李辰亮医疗合同法律问题研究.广西社会科学(法
学),2003,(2)
[5] 江平.民法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565~
758
[6] 张新宝.中国侵权行为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1
[7] 朱卫平,张元元.“经济人”假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南方经济,1996,(3)
[8] 田兴洪.论医疗事故中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之竞合.零陵
学院学报,2002,23(4)
[9] 翟祖堂.医院积极参与初级卫生保健.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4,10(4)
[10] 陈岚君.合同法在解决
第二篇:医疗服务合同
医疗服务协议书
甲方: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乙方:
甲方确定乙方为我市社会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乙方为我市社会保险参保人提供医疗服务。甲乙双方社会保险医疗服务的内容为工伤医疗。双方同意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平等互利、互相支持的原则,共同搞好社会保险医疗服务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为保证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经双方协商同意,签订如下协议: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甲乙双方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工伤保险条例》、《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执行我市制定的各项配套管理办法和甲、乙双方协议的有关规定,以及在本协议签定后根据国家、广东省相关政策发布的文件。
各项配套管理办法包括(详见附件):
1、《深圳市工伤保险医疗管理办法》;
2、《深圳市工伤保险约定医疗机构工伤医疗服务质量考核与奖励工作程序》;
3、《深圳市城镇职工社会医疗保险违规行为举报奖励办法》。
第二条 双方应向参保人宣传社会保险医疗服务的政策、规定,教育工作人员严格执行社会保险医疗服务政策、规定及本协议条款。
甲方应协助定点医疗机构对医务人员进行社会保险医疗服务政策培训及考核。甲方应及时向乙方通报社会保险医疗服务各项新的政策、规定及操作规程等。乙方应通过设置社会保险医疗服务宣传栏、公布乙方社会保险医疗服务咨询电话、设置导医服务台等方式,方便参保人就医,提供社会保险医疗服务政策咨询,公布主要医疗服务项目和药品名称、收费价格。
第三条 双方有权向对方提出合理化建议,有权检举和投诉对方工作人员的违规、违法行为。
第四条 乙方必须成立社会保险医疗服务管理机构,由一名院领导负责社会保险医疗服务工作,配备专(兼)职的社会保险医疗服务工作管理人员,制定与社会保险医疗服务政策规定相适应的内部管理制度,每个季度对社会保险医疗服务质量和执行社会保险医疗服务政策的情况进行自查,组织医生和护士内部复查,并形成书面材料报送甲方。
第五条 乙方应坚持“以伤(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准则,全心全意为参保人服务。在为参保人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和因病施治的原则,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
第六条 乙方在为参保人提供医疗服务时,应尽可能使用社会保险医疗服务支付范围内的药品、诊疗项目,切实减轻参保人的负担。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在为参保人提供社会保险医疗服务支付范围外的药品、诊疗及服务项目时,应征得参保人或其家属同意并签字。否则视为违规,相关费用由乙方承担。乙方必须为参保人提供所有收费项目的费用明细清单,清单中应列明各项目收费标准、自费和社会保险医疗服务记帐金额。
第七条 甲方有权对乙方执行相关规定和本协议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可以通过媒体将乙方为参保人提供的社会社会保险医疗服务情况向社会通报。乙方有责任配合检查工作,及时提供甲方要求的各种资料:处方、检查报告单、治疗单、病历、费用明细清单、药品和医用材料价格单(含进货、调拨单)、被投诉违规部门或医生的有关材料等。
第八条 乙方应加强内部管理,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严格执行本协议规定的各项费用控制指标。如费用超标,由乙方承担超标费用,甲方不予补偿。第九条 甲方应协助乙方完善社会保险医疗服务电脑信息系统。应根据乙方提供的资料,及时对其社会保险医疗服务药品、诊疗项目、科室、医生及医院基本情况等信息库进行变更和维护。
乙方要配备完善的电脑设备,配备电脑专业技术人员和熟悉业务的操作人员,确保电脑系统正常运行,要按照社会保险医疗服务管理规定按时、准确的录入、传输有关信息,保证信息的准确与完整。协助甲方建立和完善各种基础数据库,提供甲方在确定或调整费用结算标准所需的各类资料和数据,及时完成信息的变更和维护等工作。因乙方电脑系统不完善或操作原因造成费用录入等方面的问题,甲方不支付相关的医疗费用。
第十条 乙方在为参保人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如有违反第一条规定及本协议的行为,甲方有权向乙方提出整改意见,并做相关处理。乙方有严重违规行为,造成恶劣影响或基金损失的,甲方可以单方面解除本协议,乙方应承担相应责任。
第二章 就医管理与服务
第十一条 参保员工受伤后,应立即送往就近的医院抢救,伤情稳定后应转到约定医院诊治。约定医院医生接诊后,进行客观的登记(注意标明准确的接诊时间、简明的受伤经过等)和必要的检查后,做出诊断,进行治疗。在门诊治疗的伤者先交现金,治疗终结后到社保部门核销工伤医疗费;需住院治疗的伤者凭社保部门发出的《深圳市工伤保险医疗费用记帐通知书》和《深圳市工伤保险住院结帐单》进行记帐医疗,治疗终结后有关费用由约定医院向社保部门申报偿付。第十二条 甲方应严格核发《深圳市工伤保险医疗费用记帐通知书》和《深圳市工伤保险住院结帐单》。乙方在工伤员工就诊时应认真查验参保员工身份和上述资料信息是否相符。如发现就诊者有冒名顶替嫌疑时,应拒绝记帐并扣留有关证件,并及时通知甲方。否则发生的医疗费用甲方不予支付。第十三条 乙方应严格掌握入出院标准。如将不符合住院条件的参保人员收入住院或挂名住院、或将不符合急、危、重症伤者收住入ICU病房等,其工伤医疗费用按违规处理;乙方不得无故拒收符合入院标准的伤者(尤其是急、危、重症伤者)或以各种借口推诿伤者,如有上述情况,由乙方承担拒收所造成的全部责任。
第十四条 乙方必须保证提供不低于80%的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标准的住院床位。甲方对参保人床位费最高支付标准为50元/床日(急诊抢救室、重症监护室、无菌室等特殊房间床位费按物价部门核准的收费标准执行)。乙方为参保人提供超过50元标准的床位时应事先征询参保人或其亲属签字同意。乙方须严格执行床位费收费标准,对不足50元标准的床位,应严格按实际收费标准收费,如果将不足50元标准的床位按50元标准记帐,一经查实,甲方扣付超收部分的费用。
第十五条 乙方应加强参保人的出入院管理,保证需要住院的参保人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及时为符合临床治愈标准的参保人办理出院手续。禁止将应当在门诊检查治疗的轻伤(病)参保人收入住院治疗,也不能强行让未治愈的参保人出院。
参保人住院时,乙方科室应核对参保人相关社会保险证件或证明,在病历首页登记证件号码。入院通知书应保留在病历内供甲方核查。
参保患者出院后,乙方认为其由于伤(病)原因确需在10天内再入院的,由乙方开具入院通知书,并由科主任签字、乙方相关办公室(如医保办)审核,之后到甲方的相关部门办理核准手续。甲方不定期对十天内再入院参保人的住院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第十六条 参保人市外转诊要按照逐级转诊和首诊负责制的原则办理。转诊条件和办理程序按照《深圳市工伤保险医疗管理办法》(附件1)执行。第十七条 参保人在乙方就医时发生意外事故的,乙方应在发生之日起15天内通知甲方。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由此引发的医疗费用全部由乙方承担。乙方一年内发生两次或两次以上医疗事故并造成严重后果(残疾、死亡)的,甲方可以单方面解除本协议。
第三章 诊疗项目管理
第十八条 乙方能为参保人提供并记帐的诊疗项目为:在签定本协议之前已经开展,医疗机构执业证核准诊疗项目范围内,属于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项目;经向甲方申请并同意准入的诊疗项目及经社会保险机构核准同意的工伤保险增加的诊疗项目。
第十九条 乙方在签定本协议之后开展的属于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内的诊疗项目(包括大型医疗设备检查治疗项目),乙方可根据《深圳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范围管理办法》(深社保发[2003]79号)规定向甲方申请纳入记帐范围。未经甲方同意准入的不能记帐,发生的相关费用甲方不予支付。第二十条 未经甲方准入或核准的门诊特检项目不能纳入社会保险医疗服务记帐范围。
第二十一条 门诊诊疗应遵循先做一般检查治疗,后做门诊特检项目的原则,保证门诊特检诊断结果达到国家规定的阳性率。乙方应充分利用参保人在其它社会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做的检查治疗结果,节约卫生资源和医疗保险基金。第二十二条 乙方为参保人进行检查治疗的收入不得与医生或科室收入直接挂钩,不得以任何形式回扣开单费给医生。乙方违反本条规定,甲方经查证属实的,可拒付相关费用,并取消相关约定项目,情节严重的,甲方可单方终止本协议。
第二十三条 乙方如将全部或部分社会保险医疗服务支付范围的项目改为承包、转包、独立核算经营等方式的,甲方有权拒付全部违规费用;若情节严重,损害了参保人利益,造成社会保险基金损失的,甲方可以终止本协议。
第四章 药品管理
第二十四条 乙方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内药品备药率:三级医院西药≥80%、中成药≥50%,二级医院西药≥70%、中成药≥40%,专科医院专科药≥85%,所备药品使用率≥90%。
第二十五条 乙方为参保人门诊诊治时,开处方应控制药量,对住院参保人出院带药品种和药量也要严格控制,严格参照执行《深圳市城镇职工社会医疗保险用药管理办法》(深社保发[2003]75号)的相关规定。第二十六条 乙方如有生产医院制剂,需经甲方核准,才能纳入记帐范围,未经甲方核准的不能记帐。需纳入工伤医疗记帐范围的,按照《深圳市城镇职工社会医疗保险用药管理办法》(深社保发[2003]75号)的相关规定办理申报手续。
第二十七条 乙方应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关于药品价格的政策规定。第二十八条 使用药品目录内限制使用范围、医师级别、医院级别或科室的药品,必须按要求使用,不按限制条件使用并记入社会保险医疗服务帐内的,甲方拒付相关的药费。
第二十九条 如发现乙方有假、劣药品售出,一经核实,甲方拒付相关费用,并向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反映,同时根据相关规定作出处理。
第五章 医疗服务监督管理
第三十条 甲方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依法对乙方进行监督检查。
甲方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对乙方进行检查:常规检查、专项检查、重点检查、普查、抽查、实地检查、电脑监控、事后检查、事中检查等,重点利用电脑信息系统提供的材料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提高管理效率。同时加强对参保患者在乙方住院检查治疗和借证就医等情况的巡查工作力度。甲方可以会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物价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对乙方进行联合监督检查。甲方应将检查情况向乙方通报。
第三十一条 对于乙方医疗服务中出现的违规情况,任何人有权进行举报,甲方对举报人实行奖励制度。社会保险医疗服务的举报奖励办法,参照《深圳市城镇职工社会医疗保险违规行为举报奖励办法》(深社保发[2003]76号)执行。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住院费用由甲方按月偿付,总结算。甲方每月按核定住院总费用金额的___%偿付,其余___%与执行工伤保险政策和医疗服务质量挂钩,每结算时按综合考核结果兑现。经检查乙方服务质量不合格的不予偿付或酌情扣减。按规定应由甲方偿付的总费用余额结算付清,做到不拖不欠。第三十三条 本协议有效期自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起至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止。双方签字盖章确认始生效。
本协议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可以换文的形式进行补充,经双方签字盖章确认后,其效力与本协议相同。
第三十四条 本协议执行期间,国家、省、市法律、法规有调整的,甲乙双方可以根据新规定修改本协议,协议修改前仍按本协议执行;无法达成协议的,双方可终止协议。
第三十五条 在协议执行期间,乙方服务条件、服务内容、法人代表、地址变更等发生变化的,应及时通知甲方,由甲方核定变更后乙方是否仍然符合定点医疗机构资格,并由甲方决定是否继续履行协议。
第三十六条 乙方在本协议到期前的60天应向甲方提出续签约申请;到期不申请的,视作自动放弃定点医疗机构资格,并从本协议到期之日起停止所有社会保险医疗服务业务。
第三十七条 协议有效期内,一方提出终止协议必须提前60天通知对方。但乙方违反本协议的规定时,甲方有权根据本协议规定随时解除协议。第三十八条 本协议一式_____份,乙方持有_____份、甲方持有_____份,具有同等效力。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章)
(盖章)
法人代表:__________
法人代表:__________ 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三篇:农村医疗服务合同
甲方:___________市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______________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办法》第_______章第_______条规定,为了保证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享受基本医疗服务,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按照诚实守信的原则,经平等协商,自愿签订本合同。
第二条 甲方聘请乙方为______________市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并向参合对象公示,供其自主选择。
第三条 双方应认真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及《______________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办法》(试行)及有关规定。
第四条 甲方应及时向乙方提供参合人员名单及相关资料,及时向乙方通报合作医疗政策及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的变化情况。
第五条 乙方所使用的合作医疗管理软件,应与甲方的管理软件相匹配,甲方负责乙方合作医疗计算机管理及操作人员的培训。
第二章 医疗服务管理
第六条 乙方应有专门的职能科室和人员负责合作医疗工作,严格执行《______________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规范》,按照医疗机构等级标准为参合农民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保证服务质量。
第七条 乙方接诊参合人员时应认真进行身份和证件识别,查看本人合作医疗证、身份证、住院治疗出院时和门诊治疗需核(报)销家庭账户余额的必须在患者本人合作医疗证的相应栏目中作好记录,因乙方工作人员失误出现门诊家庭账户、住院医疗费用结算错误,或因审查不严将非参合对象住院医疗费用列入合作医疗报销范围的,甲方不予支付。
第八条 乙方为参合人员办理入院时,应按照住院病种目录范围审查,不符合住院标准的,应劝其改为门诊治疗。
第九条 乙方应热情接待参合患者,不得随意推诿或拒绝参合对象就医和咨询;对急、危、重病和慢性病患者不能因医疗费用过高而将尚未治愈的强行办理出院。
第十条 甲方应及时协助乙方为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提供政策咨询及其他服务,协调解决参合患者与乙方的矛盾。
第十一条 乙方应向参合人员公示常规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和常用药品价格。
第十二条 《______________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办法》第_______章第_______条规定不属合作医疗补偿范围所发生的医疗费用甲方不予支付。
第十三条 乙方应提高参合患者入院三日确诊率,如一周内仍不能确诊者,应及时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同时向甲方报告。
第十四条 乙方应协助甲方负责参合患者转诊转院,原则上实行逐级转诊。
第十五条 乙方向参合患者提供超出合作医疗支付范围的医疗服务,需由参合患者自己承担费用时,应征得参合患者本人或其家属同意(由患者或亲属签字认可)。
第三章 诊疗项目管理
第十六条 合作医疗基金不予支付项目:
(一)医疗服务项目类:
1.院外会诊费、病历工本费等。
2.出诊费、检查治疗加急费、点名手术附加费、优质优价费、自请特别护士等特需医疗服务。
(二)非疾病治疗项目:
1.各种美容、健美项目以及非功能性整容、矫形手术等。
2.各种减肥、增胖、增高项目。
3.各种预防、保健性的诊疗项目。
二、结算依据
(一)《______________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办法〈试行〉》和本合同中规定不予支付项目。
(二)《______________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
(三)县合管办关于印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合作医疗服务项目结算标准(暂行)》、《合作医疗手术项目结算标准(暂行)》的通知。
(四)定点服务医院各种结算费用详细清单、处方、检验检查报告单、正规住院发票等有效凭据。
第六章 惩处
第二十六条 甲方查出乙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处以发生金额的两倍罚款:
(一)虚挂住院病人、做假病历、与患者串通,空记账套取合作医疗基金的;
(二)治疗和使用药品与本病情无关发生的费用计入合作医疗基金报销范围的;
(三)利用职权开搭车药、回扣药品的;
(四)其他违反合作医疗有关规定发生的费用计入合作医疗基金报销范围的。
第二十七条 乙方有下列情况之一发生的医疗费用,甲方不予支付,并视情节轻重给予一定数额的罚款。
一、违反合作医疗用药规定的或住院病历不按规定详细记录病情治疗经过、药品使用情况或治疗和使用药品与病历记载不符的。
二、截留病人不及时转诊延误病情的。
三、不执行诊疗规范,不坚持出入院标准,将不符合入院标准的病人收院治疗或故意延长病人住院时间的。
第二十八条 乙方发生本章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中所列条款累计达三次,甲方将暂停其合作医疗定点服务医疗机构资格。
第七章 争议处理
第二十九条 本合同执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乙方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请行政诉讼。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合同有效期自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____日止。
第三十一条 合同执行期间,国家法律、法规及《______________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办法》等有调整的甲乙双方按照新规定修改本合同,如无法达成协议,双方可停止协议。合同执行期间,乙方的注册资金、服务条件、服务内容、法人代表等发生变化时应及时通知甲方。
第三十二条 合同期满前1个月,甲乙双方可以续签本合同,续签合同前甲方应对乙方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再续签新合同。
第三十三条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效力。
第四篇:党员服务中心工作机制问题分析及对策
一、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县各种非公有经济体大量涌现,尤其是民营企业迅速发展,成为全新的经济增长点。截至2007年8月底,**县个体工商户1787户,从业人员3401人,注册资金达9289万元,分别比同期增加2.3%、5.9%和31.2%。民营企业达到112家,从业人员1731人,注册资金10.56亿
元,分别增长15.5%、1.9%和259%。2007年6月全县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6.5亿元,占全县gdp的70%;上缴税金1.3亿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75%。
民营经济的发展,既给全县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党的建设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据统计,目前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党员150人,有党员的企业75家,已建立党组织的企业36个。与民营经济发展态势相比,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相对滞后,很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
二、主要做法
(一)统一认识,齐办协力抓好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在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中,**县委认识到,加强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是发展社会主义县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内容。要始终坚持把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列为党委议事日程,并纳入全县党建工作的整体规划。为了加强对民营企业党组织的指导与管理,2007年6月,县委在全疆率先成立了“中共**县非公有制企业委员会”,负责对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党建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导。县委先后制发了《关于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企业党组织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在企业中处于政治核心地位,要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为搞好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多次召开全县个体私营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和研讨会,不断加强和改进民营企业党建工作。非公有制企业工委成立后,对搞好民营企业党建工作非常重视,从抓组建入手,积极探索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新路子、新举措,使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粗放管理到规范管理的良性发展。
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后,县委统战部抓党建的意识不断强化,逐步把民营企业党建工作作为统战部做好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新途径,自觉抓在手上,常抓不懈。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一是协助组织部门切实抓好企业党组织的组建工作,二是注意通过企业党组织,做好非公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做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县委统战部在实践中解放思想,大胆摸索,主动与组织部门通力合作,做到定期了解与分析全县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了有针对性地探索研究和加强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今年上半年,与县委组织部联合对全县民营企业党建工作进行大规模调研,召开企业党员座谈会和私营企业主座谈会,听取和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与组织部共同召开全县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研讨会,探讨加强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对策、措施,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开展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新路子。
(二)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组建民营企业党组织。按照“积极、稳妥、慎重”的方针,今年下半年,**县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企制宜”的原则,基本做到对已有民营企业,成熟一个建立一个,新建一个企业,组建一个党组织。其组建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独立式。即党员人数较多的企业单独建立党支部,规模较大、党员较多的建立党总支。二是联合式。即党员人数较少的企业,按照就地、就近的原则,打破行业、地域界限建立联合党支部。一般是社企联合、企企联合、乡企联合等形式。在民营企业党组织的隶属关系上,一是普遍采取属地管理,主要由社区、乡镇党委对所在区域内民营企业党组织进行管理。二是县城内的民营企业,全部由非公有制企业工委管理,基本做到有组织、有管理部门。在组建民营企业党组织过程中,统战部配合组织部门侧重抓了三个环节:一是提高企业主的认识。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宣传在民营企业建立党组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争取他们对党建工作的支持与配合。二是树立典型。注重抓典型,树样板,以点带面,推动全局。先后与县委组织部总结推广6个单位的典型经验和做法,树立了金宝矿业公司、宏泰选冶公司和金山矿冶公司等一批典型,有力地推动了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三是选配好企业党组织负责人。企业党组织负责人,要具备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较强的党性观念,熟悉党的基本知识,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凡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家,实行党企一人兼。凡企业主担任书记的,同时配好专职副书记。凡企业主不是党员的,着重选拔符合上述条件,又能被企业主接受的党员担任书记。
(三)区别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民营企业党建工作。从适应民营企业特性,增强企业党建的时效性入手,积极探索民营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根据民营企业党员分散、流动性大的特点,强调党
组织活动坚持工余、小型、多样的原则,在求特色、重实效上做文章。目前**县民营企业党组织普遍做到“三有”,即:有阵地:党员人数较多,已建立党支部的民营企业都设立了党员活动室,由企业投资购置各种用品,订阅党报、党刊等各种资料。有制度:各企业党组织建立健全了党员学习制度、群众评议党员制度、党员献计献策等制度,并上墙公布接受监督。有活动:
党组织确定了与企业的资本构成、经营机制、分配方式相适应的活动方式,较好地保证党组织作用有效发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规范党建制度。**县委针对民营企业实际,制定开展党建工作的“三五”工作法,具体内容是:(1)每个企业的党组织中有五项工作目标:企业发展目标、企业党组织争先创优目标、企业发展党员目标、企业员工素质提高目标和精神文明建设目标。(2)坚持五项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党员大会,每季召开一次支委会,每月上一次党课,每半年开展一次主题实践活动,每年年终进行一次党员民主评议。(3)有五条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渠道:通过党组织班子成员依法进入董事会参与企业与企业决策的渠道,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通过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化解矛盾,凝聚人心;通过工会、共青团的渠道,倾听职工意见,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渠道,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提高职工文化素质,培养企业精神,树立企业形象;通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的渠道,发挥党员在生产、科研、销售等方面的骨干带头作用。“三五”工作法的运用,起到较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全县民营企业党组织的工作质量和水平。
二是贴近企业活动。县委组织部、县委非公有制企业工委在民营企业党组织中开展了“六带头”活动,即党员带头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自觉遵守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带头钻 研业务,争当生产骨干和技术标兵;带头监督业主依法履行合同,维护职工正当权益,正常开展经营活动;带头文明、正当、依法经验,照章纳税;带头参加公益事业活动;带头传授脱贫致富信息。同时,该县在民营企业党组织中普遍成立“三组”,由政治素质好,思想觉悟高的党员组成“参政议政组”,由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工作经验的党员组成“政策宣传组”,由具有一定技术专长和信息灵通的党员组成“信息服务组”,定期开展行之有效的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新疆金宝矿业公司自2005年以来,坚持在党员中开展“十个一”活动,即每一名党员做一个好职工,培养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交一名党外朋友,提一条合理化建议,搞一项革新,帮扶一个贫困户,节约一分钱、一度电、一滴水、一滴油,使广大职工实实在在看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目前该企业已发展成为拥有注册资本金超亿元、固定资产1.5亿元的矿业开发公司、成为**县的利税大户。
三是创新活动亮点。在民营企业中,有的以党建带全局,充分发挥工会作用,通过组织职工提合理化建议、研究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开展文体、歌咏比赛、技术练兵等活动,进一步搞活职工精神生活,增强了企业凝聚力。有的针对青年多的特点,下大力抓好团支部建立,在青年职工中开展读书演讲、学技术比赛,充分调动青年的工作热情。新疆宏泰选冶有限公司、天业建筑工程公司党支部把党的政治优势渗透到企业管理之中,加强了以企业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分别创立了具有时代鲜明特色的宏泰文化、天业文化体系,激发了党员及广大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形成了为企业发展做贡献的良好氛围。
三、存在的问题
1、少数企业主对建立党组织认识不到位。有的认为只要经济效益上去了,有无党组织无所谓;有的认为企业人员更新快,队伍不稳定,建立党组织无实际意义;还有的担心党建工作会给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管理带来麻烦,得不偿失。
2、党的组织生活正常开展难。民营企业的党员行业分布面广,流动性大,正常的组织生活比较难落实。个别企业党组织没有建立严格的活动制度,组织生活随意性较大。有的党员组织关系在村里或街道居委会,企业组织活动又不参加。
3、个别企业党组织不适应非公有制企业特点,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得不好。如有的党支部不知道如何在民营企业开展党建工作,活动方式单一,活动内容不能很好地贴近企业生产实际,既不能赢得业主的重视和支持,又得不到职工的赞成和欢迎。
4、党员发展滞后于企业发展。
一些企业党组织,几年都不在企业发展党员,严重挫伤了积极分子的积极性,尤其是年轻的知识分子感到在民营企业工作政治上没前途。
四、几点建议
1、坚持党群组织一起抓。在建立党组织的同时,也要抓好工会、共青团组织的建设,妇女多的企业还要建妇委会,从而延长党建工作手臂,形成强大合力,构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格局。
2、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工委推进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新途径。加强对民 营企业党建的研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方法、有效途径和合适的形式。在目前现状下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着重做好业主的引导教育。党员业主担任书记的要引导他们规范各项制度,开展好各项活动,提高党组织的威信,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是党员的要引导教育他们积极支持建立党组织,并为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和保障。二是企业党组织做好定位。以企业发展为核心,谋求党建活动与企业进步的共振点;寓教于乐,在创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激发职工的兴趣点;以搭建职工创业平台为抓手,谋求职工参与的支撑点,千方百计为员工成长成才、提高业务和技术素质创造条件。
3、进一步改进党组织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可以组织没有建立党组织的企业主到党建工作搞得好的企业参观学习,用生动的实例来说服他们,提高他们的认识。也可通过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对他们的学习和引导,增强他们做好党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第五篇:无固定期限合同问题分析及对策
无固定期限合同问题分析及对策
摘要: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主体资格规定上存在的问题,同时,现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符合市场经济的竞争要求。解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各项相关法律法规。要加强劳动行政监察部门的作用,采取相应的惩处措施以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立法部门进行充分调研、科学论证,做出详细而确定的解释,避免法律用语模糊化。
关键词: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问题对策 正文: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又称不定期限劳动合同,不定期限契约。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没有出现法律规定的条件或者双方约定的条件,双方当事人就要继续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一旦出现了法律规定的情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同样能够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许多问题。
一、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存在的问题
2007年6月《劳动合同法》颁布以后,企业中裁员风潮不断:从中央电视台辞退临时工、华为的“辞职门”事件、沃尔玛的无原则清退员工事件到四川某央企无故大裁员事件等。以上事件都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自身不足所导致的结果
(一)、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主体资格规定上存在的问题
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适用的目的在于给予已为企业贡献了自己的黄金年龄且年龄较大不易再次就业的人员,给予他们以照顾以体现劳动法应有的社会性。但在劳动合同法中并没有考虑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真正需求所在。
1、从用人单位来说,一般个体工商户规模小同时大多属于临时性工作并且其存续时间比较短因而难以符合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要求。
2、从劳动者的角度来看,最需要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是那些劳动者分层中处在较为低层的那些技能较低、年龄较长、替代性较强、竞争力较弱的普通劳动者。但往往就是这部分人容易被忽略,其合法权益最容易受到损害。
(二)、现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符合市场经济的竞争要求
市场经济是竞争性经济,要求企业有充分的用人自主权,以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现代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承担一定的社会职能,但这种社会责任的承担应当是适度的,否则就成为企业的一种负担。但就我国劳动合同法而言,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实际已演变成为福利合同。
1、我国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采取宽进严出的立法制度,即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没有终止期限,只有解除期限,即劳动者过错解除、无过错解除、经济性裁员解除,其适用条件极其严格,较大地限制了企业用工自主权。这种过于刚性的劳动用工制度
2、现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于劳动者来说无疑是一个保险合同,一旦签订就不能解除。现行劳动合同立法仍然没有摆脱计划体制的干扰,仍然是“固定工”、“铁饭碗”思想在泛滥,这是与现代劳动合同制度不相适应的。
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现行法律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规定的不足导致的.1、法律条文自身有明显的不合理性。例如,《劳动合同法》规定连续订立二次固定合同的就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这二次固定合同都可以是一年,这两次加起来才二年,那么如果同样是在一个单位工作的职工有的需要十年以上都能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有悖于法理精神的。
2、有允许不签订书面合同之嫌。《劳动合同法》十四第第三款的规定,即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没有规定用人单位不签订书面合同应当负什么责任,而只是满一年视为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三.解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1、《劳动合同法》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许多规定单纯以年限为标准过于死板问 题,应作适当修改或补充在遇到年限规定时给出一个弹性的、可自由裁量的综合标准,而不 作死板的规定。
2、对于《劳动合同法》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法律规定方面存在的问题,要进一步完善各项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劳动者的对等权利和各项相关权益。
3、劳动行政监察部门 应当主动出击,定期或者不定期地检查用人单位用工是否规范,发现用人单位有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行为,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惩处措施以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4、对于《劳动合同法》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法律用语的模糊,在实践中很难把握其尺度的状况,相关部门应当进行充分调研、科学论证,做出详细而确定的解释,避免法律用语模糊化。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许多问题。解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各项相关法律法规。要加强劳动行政监察部门的作用,采取相应的惩处措施以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立法部门进行充分调研、科学论证,做出详细而确定的解释,避免法律用语模糊化。
参考文献:
1书名:《劳动合同法教程》 作者:程延园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7 2书名:《无固定期限合同问题分析》作者:李春华出版社: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 3 书名:《劳动合同》 作者:程延园出版社:南京林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1999.7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2007年6月29日通过,2008年1月1日起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