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中医药服务问题与对策分析

时间:2019-05-13 15:49: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国基层中医药服务问题与对策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国基层中医药服务问题与对策分析》。

第一篇:全国基层中医药服务问题与对策分析

全国基层中医药服务问题与对策分析

近年来,国务院及卫生主管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基层中医药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并提出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可量化的具体指标。这充分证明了国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给予高度重视,增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已经成为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医改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突破口之一。当前我国基层中医药服务供给现状如何?存在哪些制约因素?如何在政策上解决制约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问题成为了当前行业关注的焦点。

一、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基本现状

1.全国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基本现状(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

2015年,全国设有中医类临床科室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3013个,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51.08%;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5715个,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96.88%。全国设有中医类临床科室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有2382个,占社区卫生服务站24.94%。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有7724个,占社区卫生站的80.8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2.6万人、占执业医师总数的18.55%,中药师(士)7540人、占药师(士)总数的26.60%。2015年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中医诊疗量5571.6万人次,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总诊疗量的7.9%;出院人数120778人,占总出院人数的3.8%[1]。

(2)乡镇卫生院。

2015年全国设有中医类临床科室的乡镇卫生院11886个、占乡镇卫生院的33.43%,有中医床位41293张、占同类机构总床位数的3.45%;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有33052所,占乡镇卫生院总数的92.97%。

乡镇卫生院有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6.9万人、占乡镇卫生院执业医师总数的15.59%,中药师(士)2.1万人、占药师(士)总数的28.43%。

2015年全国乡镇卫生院中医诊疗量5662.9万人次,占乡镇卫生院总诊疗量的5.37%;出院人数108.71万人,占总出院人数的2.97%。(3)村卫生室。

2015年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村卫生室有35.4万个,占村卫生室总数的60.3%。全国共有乡村医生98.56万人。其中中医3.2万人,占乡村医生的3.2%。行医方式以中医、中西结合、民族医的乡村医师人数有33.7万,占乡村医师总数的34.2%。2015年全国村卫生室中医诊疗量6.6亿人次,占村卫生室总诊疗人次的33.6%。

表1.2011-201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基本情况

社区卫生服占同类机务中心(站)构比重 28348 30562 32743 34392 36604

17.88% 18.26% 18.80% 21.33% 20.11%

乡镇卫生院 58913 61708 64676 66059 68753

占类同机构比重 14.12% 14.60% 14.90% 15.26% 15.59%

村卫生室 执业(助理医师/乡村医生

32007/337191 42623/126341

占同类机构比重

22.90/34.2% 16.9/13.13% 年份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4)中医类门诊部、诊所

2015年我国中医类门诊部有1628所,在岗职工21393人,总诊疗人次0.18亿人次。平均每个门诊部有职工13人,年均诊疗人次10789人,日均诊疗人次42人。2015年我国有中医类诊所40888所,在岗职工79314人,总诊疗1.18亿人次。平均每个诊所有职工1.94人,年诊疗2881人次,日均诊疗11人次。

二、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面临的问题。

当前基层提供的中医药服务仅搭建了基本的骨架,根未扎深,还处于贫血状态,力量不够,枝叶缺乏,基层中医药服务的供需失衡,尤其是人才和服务价格问题尤为突础,提升基层中医药的服务能力之路任重而道远。主要体现在:

(1)基层中医药人才严重缺乏。2015年,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20.11%、15.59%、16.9%。基层缺人、吸引不到人、缺编制不能进人、待遇太低留不住人等问题凸显的更为严重[2]。

(2)基层中医药资源不足,资源与服务不对等

从2015年数据来看,全国有96.88%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0.86%的社区卫生服务站、92.97%的乡镇卫生院、60.3%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基层中医类人员分别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20.11%、115.59%、13.13%。中医类床位数很小,没有形成规模。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服务量分别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7.9%、5.37%、33.6%。基层中医药服务量占比明显低于中医资源占比。资源与服务严重不对等。一方面反映了基层中医药服务产出还不足,(除了村卫生室统计模糊外),另一方面反映了基层中医药整体资源不足。无论中医药人员、床位占比都不到同类机构的1/4。

(3)基层中医药服务发展趋势较好,潜力巨大,但内在活力尚未激发

中医的优势在门诊,中医具有简单、方便的特点,不需要借助太多的仪器。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一根针一把草”就解决了当时中国人民的健康问题。由此可见,中医的优势应该在基层。但从2015年全国基层中医药服务的数据来看。基层中医药的内在活力尚未激发。中医药在基层的优势并未得到充分体现。

(5)缺乏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长远发展的顶层设计。基层中医药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共识性问题,但是,从国家政策角度确仍然缺乏长远的顶层规划设计,基层医疗机构做为中医药服务的重要层面,也是体现中医药特色优势,形成中国特色医改的重要环节。因此,基层更需要全科型、高水平的中医师,而现行的政策和管理体系,确缺乏规划化培训的中医药人才在基层医疗机构执业,甚至在有些省份,不断降低对基层中医药人才的队伍的素质要求。从短期讲,可以缓解基层中医药人才缺乏的压力,但从长远讲,则不利用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建设和服务能力的提升。

(7)基层中医药人才引进机制、激励机制和人员编制等问题也同样成为束缚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原因。

(8)社会办中医门诊部、诊所受医保、多点执业等政策影响发展困难重重近年来国务院连续出台多个鼓励社会办医的政策文件,如多点执业、不受区域卫生规划限制、简化审批流程等好政策绝大多数地区还没有落实。导致社会办中医发展仍困难重重。

三、对策建议

1.建议卫生主管部门对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进行顶层政策设计。基层中医药人员的素质、能力以及分布、结构的合理程度对我国是否能为居民提供优质中医药服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层中医药人才的发展如何定位,如何有效的提升基层中医药人员的服务的质量,必须在国家政策和法规上加强顶层的设计[3]。2.发挥医联体作用,提升中医药服务质量与效能。

基层卫生人力资源严重缺乏,既存在于发展中国家,也是发达国家所面临的问题。现阶段,应充分发挥医联体的作用,利用二级、三级医院的人力资源优势,借助互联网、信息化等现代技术与方法,与基层医疗机构形成无缝链接,将对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以深圳市宝安区宝安中医院(集团)为例,该集团为紧密型的中医药联合体,拥有15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每家社康中心都开展特色中医中药服务。

3.强化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和深度,改善基层医疗服务条件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基层医疗服务条件[4]。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更要将投入重心下沉。特别是村卫生室。让100多万乡村医师更安心的守住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加大基层中医的宣传力度,扩大中医在基层群众的影响力。

农村远离城市,文化程度不高,信息闭塞。对中医的认识过于偏激或者片面,对中医的简、便、廉、验认识程度不够,很多农民只有在西医无效的情况下才抱着试试的态度[6]。很少有村民认识到在西医、中医同样治疗的情况下,中医更安全、疗效更可靠。

因此,对农村的中医健康教育宣传很重要,可以通过县级中医院专家下乡服务进行中医知识讲座,或者通过电视台进行中医健康知识普及。加大对中医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百姓享受到中医治病的优越性。

5.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中的国医馆、门诊部以及诊所的建设,积极落实相关政策 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中医门诊部、诊所属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医疗的作用,促进基层医疗机构中的国医馆、中医门诊部以及诊所的发展是当务之急。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很多促进社会医的文件。如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了《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将社会办医纳入区域卫生规划统筹考虑。2015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中医类专科医院和只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加快社会办中医类机构发展。”201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了《关于推进社会办中医药服务的通知》(国中医医政发〔2015〕32号),明确指出:“鼓励举办只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门诊部和中医诊所,引导向规模化、多层次方向发展。由此可见中医门诊部、诊所不缺乏政策文件,缺的是政策落实。卫生主管部门应切实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中的国医馆、门诊部以及诊所的建设,积极落实相关政策。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必将在医改的分级诊疗等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和独特的优势。

第二篇:浅议基层纳税服务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议基层纳税服务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近两年来,按照国家税务总局新时期改进和加强纳税服务工作的总体部署,各地税务部门积极转变服务观念、完善服务手段、搭建服务平台、创新特色服务,在优化纳税服务工作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而作为国税工作的最前沿阵地,基层税务局在纳税服务整体水平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所有制度、举措得以落实执行的关键环节,因此,如何提高基层纳税服务水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笔者通过对银川市兴庆南区国税局纳税服务进行专题调研,旨在了解现状、分析原因,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加强纳税服务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当前基层纳税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开展纳税服务需求调查

为切实深入了解当前纳税人需求,2010年初,银川市兴庆南区国税局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与开展税企座谈会、走访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采集相关数据。调查内容主要以纳税人对办税环境、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服务态度、税收政策宣传、办税流程、纳税辅导、咨询需求为主,对辖区内不同类型的纳税人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收集到有效问卷967份。其中一般纳税人228份,占总调查户数的24%;小规模纳税人309户,占总调查户数的32%;个体户423份,占总调查户数的44%。同时通过召开税企座谈会面对面听取纳税人对纳税服务工作的建议以及税收管理员下户巡查收集纳税人的需求,共征集纳税人对纳税服务工作的各类意见、建议21条。

(二)调查反应出纳税服务需求现状

从纳税人调查问卷的反馈情况看,目前纳税人对基层税务纳税服务能力综合评价较好,对办税环境、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效率以及多元化申报方式大多数都比较满意。但也有14.4%的纳税人评价“一般”、9.1%的纳税人评价“较差”,两者合计为23.5%。调查结果也显示了纳税人需求最强,但基层税务机关明显提供服务不足的方面有:税收政策宣传、纳税咨询、纳税辅导方面的需求。如:有72%的纳税人希望有一个快捷方便的渠道能了解到最新的税收政策;有86%的纳税人急需了解办税过程中纳税人应享有什么权利;有65%的纳税人想要知道完成申报、缴税、购买发票等一系列办税程序;有59%的纳税人认为在与税务机关、税收管理员发生争议时能够公正、公平的解决争议。

(三)调查结果的实证分析

1.重税收宣传形式,轻宣传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宣传的内容来看,宣传的理论东西多,结合实际开展宣传的较少,多年来,开展税收宣传形式比较简单,缺乏新意,过多地宣传大框框、大条条,而面对面、一对一的宣传和纳税辅导开展的不够,有些宣传“走过场”。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纳税人认为纳税辅导

少,不经常进行辅导。这说明上门宣传辅导不够,特别是税收管理员,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宣传辅导员”,如果不经常下户调查了解,帮助辅导纳税人,就会被纳税人认为不合格。纳税人最渴望的是面对面的零距离服务,这是营造和谐征纳关系的客观要求。

二是从宣传对象来看,主要集中在一般纳税人和其他规模较大的企业,相对来讲,对个体经营户及个人的宣传较少,同时,对潜在的纳税人宣传力度不够,如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等。

三是从宣传的方式来看,宣传的方式单一,渠道过窄。主要通过办税场所以及向纳税人发放宣传资料的方式开展宣传,还缺少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方式。问卷调查中的“您了解税收政策法规的渠道”,被调查者选择报刊杂志、网站和办税场所的仅占36%,选择其他渠道的占64%。这说明纳税人对税收政策了解的主要渠道不是税务部门宣传所提供的渠道,而是通过另外的渠道,如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如何拓宽纳税宣传渠道,让纳税人更加了解税收政策是税务部门今后应当重点考虑的问题。

2.重纳税管理,轻纳税服务与辅导。搞好税务管理工作应当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的原则。但是,在实践中,往往更强调强化管理,而对纳税服务和辅导重视不够。虽然近年来推出了“一窗式”、“一站式”、“全职能”等服务方式,应该说这些做法产生了很多积极的效果,也为纳税人带来了许多方便,较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划时代的进步,但这种将纳税服务是为了方便纳税人的定位,仍没有实现税务机关从“税务官”到“服务者”角色的真正转变,应该看到我国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纳税服务的观念、纳税服务的形式以及纳税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仍有着很大的差距,纳税服务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方便纳税人,获得纳税人的满意度,更重要的是明确纳税服务是税务部门的义务、职责和奋斗目标。过去一直将纳税人看作是需要严格管理的对象,纳税服务解决的重点是工作态度问题,通常被认为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虽然当前纳税服务已被看作是税务机关行政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纳税服务已由职业道德范畴提升到行政行为范畴,税务机关在优化纳税服务、引导纳税遵从、促进能动纳税、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方面,做了大量的积极工作,由于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税务机关往往以管理者、执法者、监督者自居,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执法、轻服务,重管理结果、轻服务过程的观念,弱化了纳税人的平等主体地位。因而很多服务还是停留在低层次上,没有意识自身在公共产品服务框架内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将纳税人的地位提高到应有的高度,没有全面、主动地针对纳税人的权利来制定工作方案,而是在如何保护自身安全的角度上制定各种措施,影响了纳税服务高效开展。

3.重场所、设备等硬件建设,轻人员素质和技术等软件建设。在问卷调查中,发现纳税人对办税场所税收政策公布栏、办税服务指南、办税场所环境及配套服务措施等满意程度相当高,说明近年来通过对办税服务厅五统一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纳税人也反映税务人员的工作态度,办税效率等虽然比前几年有很大的提高,但在办税人员素质和技术等软件建设方面还不尽人意,特别是纳税辅导满意率偏低。这个问题也印证了前面的分析。

4.重主观开发运用系统,轻与纳税人的互动。纳税人是征收管理活动中的纳税主体,在税收征纳关系中,纳税人是天然的弱势群体。税法非常明确地规定了纳税人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地位,纳税人在征纳双方的法律主体地位上与税务机关是平等的。但在实践工作中,由于重管理的意识存在,推出的相关管理措施,特别是推出的税收管理系统,很大程度上偏重与如何强化管理,而事前没有征询纳税人的意见,导致纳税成本降低程度不够明显,管理效率提升

不够明显。主要表现在没有充分考虑纳税人的成本支出。税务部门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强调服务的硬件环境的建设,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纳税人从纳税服务中获得的利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通过纳税服务应该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纳税人的税收成本支出,但当前税务机关的业务流程改造和机构的扁平化设置,在宣传力度、纳税辅导、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程度以及配套的措施等方面没有完全跟上,增加了部分纳税人不应有的成本支出。

二、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纳税服务的对策

(一)转变管理理念,丰富纳税服务内涵

长期以来,基层税务机关偏重于管理执法,忽视纳税服务,认为纳税服务只是额外的工作,被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税收职业道德和思想政治工作范畴,认为提供与否、质量高低只涉及到工作作风、涉及到个人的道德水平和素质,没有纳入法制化轨道。同时征纳双方法律地位不对等,存在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不平等关系,纳税服务被置于附属地位,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事实上,纳税服务,对税务部门而言是一项法定职责和义务,对纳税人而言,则是一项基本权利。税务部门应坚持权利与义务对等,切实增强为纳税人服务意识,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通过不断丰富纳税服务内涵,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一是树立公平服务意识。纳税服务应当面向所有纳税人,不论其性质种类、经营规模、缴纳税额、所辖地域等方面的不同,都平等享有税务部门提供纳税服务的权利。

二是树立全员服务意识。纳税服务不只是个别部门、岗位或者少数税务人员的责任,而是各级税务机关以及全体税务干部的共同职责。因此,上下级税务机关、同级税务机关的不同部门以及各级国、地税局之间应当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既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的纳税服务合力。

三是树立主动服务意识。纳税服务应当成为各级税务部门和广大税务干部的自觉自愿行动。要想纳税人之所想,急纳税人之所急,及时掌握纳税人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纳税服务,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丰富纳税服务内涵。

(二)完善税收管理机制,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

健全的管理体制是实现良性征纳互动的重要前提。基层税务部门在税收工作中已经形成了征、管、查各司其职、有效衔接的管理模式,但也存在因职责界定不清造成的相互推诿,或因管理本位导致的“缺位”、“越位”和信息失真现象,实践中则造成纳税人“重复跑、多头找、重复报”的现象。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需要不断完善税收管理机制。

首先,要明确税务机关各职能部门的职责,特别是工作中存在交叉重叠的部分,要建立好衔接机制,并尽到积极告知的义务,使纳税人的办税过程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要合理简化办税程序,实现办税效率最优化。全面推行申报纳税“一窗式”管理和涉税事项“一站式服务”。通过深入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完善税务行政许可实施办法,依法简化审批项目,切实降低办税成本,提升纳税人满意度。

第三,要完善纳税人信息共享机制,提高涉税资料的利用率。依托网络建设和完善的资料管理,各级税务机关实现即时的纳税人信息查询和信息共享,避免涉税资料重复。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纳税服务效能

一是通过互联网传播功能,解决征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实践中,纳税人非常关注税收政策特别是税收优惠政策的变动,相关信息的缺失和滞后不仅使纳税人在发展战略选择上显得被动,也因此会产生征纳信息不对称、地位不对等的认识。税务机关通过加强网站建设及时发布税政信息、实现税务公开和即时沟通,积极探索“阳光政务”、“阳光税务”管理模式,能增强纳税人的社会认同和税收遵从度。

二是依托网络平台,降低纳税人办税成本。以纳税申报为例,目前常见的还是办税服务厅现场申报,在征期往往出现“纳税人等候时间过长、税务人员超负荷”的状况。通过大力推行电子申报、网上认证、网上抄报税,结合办税服务厅分类分时段申报及开展预约和延时服务,能够切实减轻纳税人办税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和资金成本。

三是开发实用性强的软件,提升办税效率。应对信息社会发展和日常事务激增需要,基层税务机关结合实际开发实用性软件,能优化常规税收管理的操作方式,提高准确率和效能。

(四)延伸纳税咨询辅导,提升纳税人办税能力

征纳互动需要纳税人的积极参与,纳税人办税能力是推进互动的基本前提。实践中,部分纳税人的税收认知和办税能力比较欠缺,特别是小规模企业和个体纳税人,往往通过聘请税务代理和税务人员上门服务办理涉税事宜,其对税收的认知缺失与对税法的漠视成正相关,这造成了在纳税过程中的“马太效应”,大企业与小企业在办税能力和维权上的差距越来越大。拓展对不同类型纳税人的辅导,提升其纳税能力是优化纳税服务的重要措施。银川市兴庆南区国税局通过发挥纳税辅导室的阵地辅导优势,面对面,零距离地解答纳税人提出的实际问题,让纳税人进一步掌握相关税收政策,避免纳税人因对办税流程不清楚、政策不了解而出现的涉税问题。有效的提升了税收征管质量。同时,通过做好税务分局的延伸辅导,主动上门对享受出口退税、所得税减免等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实行跟踪辅导,及时解决新问题,对实行核定征收的小规模纳税人和个体业户实行比例辅导,解决众多纳税小户对税收法规的模糊认识,从整体上提升了纳税人办税能力。纳税人能力提升,也为税收行政复议、税务行政诉讼和税务行政赔偿等税收法律救济制度的不断完善提供了基本前提。

(五)更新税务人员知识,提供专业化服务

税收法规、政策的不断更新和税收管理专业化、精细化、科学化趋势对基层税务人员提出了较高要求。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税收服务,应该是富有专业化、针对性的。调研发现,部分日常税务争议常源自纳税人和税务人员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相关解释不清楚或不到位是双方各执一词的原因,而纳税人也往往对税务人员的不同口径和模棱两可的说法感到无所适从。因此,基层税务人员特别要提升业务素质,熟悉财务会计知识和相关税收法规,准确把握新旧政策的异同,准确地向纳税人说明办税流程,在纳税服务中正确引导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并实现有效沟通。加强与税务代理等中介机构的合作和业务研讨,提升税收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六)创新沟通机制,构建良性的征纳互动

有序、有效的沟通是实现良性征纳互动的基础。基层税务机关在税收实践中通过税企座谈会、深入企业调研、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了解纳税人的各类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纳税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创新税企沟通机制的过程中,非营利社会组织发挥的作用引人关注。随着社会转型和政府职能转变,各类NGO(非政府组织)在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上具有的自主性优势日益显现。依托政策咨询类NGO,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可以实现更有效率的沟通,纳税人通过NGO的利益表达机制将单个、零散的需求集中化,使其更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税务机关通过这种自主、自助的互动模式,能充分了解纳税人的真实需求,更易获得纳税人认同。

(七)探索个性化服务,满足纳税人多元化需求

调研发现,当前纳税人的需求千差万别,呈现多元化、层次化特点,在纳税人经营发展的不同时期,纳税服务需求重点也不同。对纳税人实施分类管理,探索个性化服务,能有效提高纳税人满意度和税收遵从度。推进税收信用体系建设,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是规范税收秩序、提高征管质量,有针对性满足纳税人需求的有益尝试。通过逐步建立税收信用评价、激励、监管和惩戒机制,积极构筑诚信、和谐、协调、互动的征纳关系。根据纳税人不同信用等级,在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务检查、涉税审批等方面,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服务,使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真正成为促进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的长效激励机制。加强对个性化服务的宣传力度,扩大纳税信用等级高的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发挥其在广大纳税人中的示范效应。实践中,在办税服务厅提供预约、延时、短信、电子邮件、叫号机等特色服务,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建立与企业法人或负责人的电子邮件联系,将最新税收政策等信息及时传递给纳税人。(作

当前纳税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一、当前纳税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基层税务机关纳税服务普遍存在“三重三轻”的现象: 一是重权利、轻义务。就是注重税收征收权、执法权,忽视纳税人合法权利,纳税人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二是重形式、轻实质。长期以来基层税务部门将规范文明用语、建设环境设施齐全的纳税服务场所作为提高纳税服务水平的主要手段和目标,纳税服务局限于“一声问候、一张笑脸、一把椅子、一杯茶水”的浅层次上,对纳税人反映强烈的纳税程序复杂、环节过多、办税效率低下、纳税成本过高等深层次问题研究不够。三是重宣传、轻规范。纳税服务局限于“单兵作战”,没有建立运转有序的工作规范和服务链条。纳税服务方面的内容缺失,纳税服务质量评价方法单一,缺乏有效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纳税服务相应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标准、责任追究、监督控制等重要内容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当前纳税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纳税服务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当前基层税务机关都在围绕着为了方便纳税人做文章,从税务机关的做法可以看到,“一窗式”、“一站式”、“一网式”、“一级式”等等,应该说这些做法产生了很多积极的效果,也为纳税人带来了很多方便,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划时代的进步。但这种将纳税服务是为了方便纳税人的定位,仍没有实现税务机关从“税务官”到“服务者”角色的真正转变,应该看到我国与一些先进的国家相比较,纳税服务的观念、纳税服务的形式、以及纳税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仍有着很大的差距,我们纳税服务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方便纳税人,获得纳税人的满意度。纳税服务应是我们的义务、职责和奋斗目标。

2、纳税人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平等实现。

第三篇:基层办公室工作问题与对策

办公室工作问题与对策

办公室从职责上看,是机关的参谋部、服务部、后勤部。从作用上看,是承上启下的桥梁,沟通内外的窗口,协调左右的枢纽。在新的形势下,办公室在事业的发展中要发挥好参谋助手、服务协调、督导落实的作用,就必须坚持“讲真话、办实事、进真言、求实效、雷厉风行、率先垂范”的原则,努力把办公室建设成为“勤奋学习、扎实工作、高效服务、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的坚强集体,为事业的发展提供主动、超前、优质的服务。

一、办公室工作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办公室工作方方面面,服务工作涉及上上下下,在为党组当好参谋助手和保障机关高效有序运转的服务工作中,虽然尽了很大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新形势下对办公室的工作要求,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人员与任务不相适应。办公室人员少,任务重,办文、办会、办事琐碎繁杂和各类突发事件的工作较多,有时应接不暇,沟通不到位,影响工作事务及时、高效处理。二是服务效果不尽满意。办公室面对的服务对象多,承担的服务任务多,服务对象的多面性决定着服务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客观造成服务难已达到人人满意。三是工作创新不够。创新工作方式的意识不够强,对如何创新工作思路、如何做好服务大局工作等方面缺乏系统深入地研究,服务发展的办法不多,思路不清,工作按部就班,没有创新,没有突破。四是参谋作用发挥不够。主要是深入一线调研不够,到基层实地调研较少,深入了解具体问题、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力度不够,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研究较少,有分量、有深度的调研成果不多,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科学谋划、促进工作上还有差距,参谋助手的作用发挥还不充分。四是应急处置能力不强。对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了解不深,对突发性安全事故缺少可行的措施和对策。

二、产生问题根源分析

以上问题的存在,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有历史性原因,也有现实性原因。究其产生问题根源主要有五点。一是思想认识缺位。对科学发展观的领会还不够透彻,仍受传统思维、传统观念影响,有时在理解上有片面性,在操作中有盲目性,还不能时时以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工作中被动应付急于求成多,潜心研究解决问题少;强调客观因素多,分析主观原因少;按部就班、被动等待多,主动研究思考、创造性开展工作少。二是理论知识学习不足。办公室工作覆盖面宽,业务项目多,工作要求高,因此办公室人员需要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专业技能基础。一方面是由于事务繁忙,挤出时间、沉下心来学习不够,深入、系统学习更少,学用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破解难题不够,造成了日常工作中常规性动作多,创造性举措少。另一方面是个别同志认为工作是硬任务,理论学习是软指标,忙于工作而放松政治学习,重实用知识轻理论素养,存在以干代学、干到哪学到哪的思想。三是制度建设不够完善。虽然近几年修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由于与之相配套的措施还不够完善,致使有些制度没有完全执行到位。调研、督办、信息工作坚持不够好,力度还不够大;办文办会具体操作时限不够明确,办事效率不够高,限时办结制没有有效落实;考核激励机制还不完善,竞争激励机制缺乏,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不能完全调动,干好干坏都一样,干多干少一个样,部分干部主动性不强,存在相

互推诿现象。因此,不愿多干活,怕辛苦,怕担责任。四是办公室人员辛苦、清贫,待遇较低。办公室人员工作量大,成绩却不突出。所以,大多数人愿意从事业务工作,不愿从事办公室工作。五是工作氛围问题。办公室工作需要领导重视,部门支持,群众理解。实际工作中,往往是得到支持不多,得到理解不够,得到激励甚少。

三、工作对策

办公室工作千头万绪,每一项工作都与全局有着密切的联系。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办公室工作,就要理清思路,抓大事,抓工作的主要矛盾,分清轻重缓急、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才能做到忙而不乱、紧张有序,才能把办公室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大局。在工作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提高办公室的服务水平和办公效率。

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强化服务理念。一是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学习计划,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个人自学与集中领学相结合、讨论交流与专题辅导相结合等多种形式,不断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提高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二是紧紧围绕办事、办文、办会,在“学、写、讲、干”等方面,开展形式多样、切实有效的能力培训,倡导终身学习,提倡在线学习,提升办公室人员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三是紧紧围绕“服务发展”的科学理念,要热情服务、主动服务和快捷服务。正确处理好对上服务与对下服务的关系,既要为领导服好务,又要为群众服好务。要自觉树立良好的服务观念,服务不分高低,不分贵贱,不分你我。同时要处理好主动服务与被动服务的关系,做到到位不越位,参与不干预,出谋不决策,协调不包办。

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提高参谋水平。一是紧紧抓住牵动全局的关键点、领导的关注点、企业的需求点和群众意见的集中点,针对事关全局科学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全局等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力争形成一批有价值、有深度的调研成果,切实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二是按照“全员参与、突出重点、注重质量”的要求,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整合全系统调研力量,建立调研网络。三是发挥办公室作用与协调外部作用的关系。办公室作为机关办事机构,首要任务是强化内部管理,发挥参谋助手、督促检查、综合协调作用,同时也要加强与外部的沟通与协调,维护和树立部门的整体形象。紧密联系区域经济的发展全局,借助外部力量,采取联合调研、专题调研的形式,积极开展“大调研”活动,努力做到参得准、谋得高。

进一步加强协调督查,推动各项工作落实。一是构建大督办格局。按照“分工负责、归口负责、各负其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全员督查责任制,真正落实办公室各科室抓督办的责任,形成从上到下督办的网络,把督办工作做好、做细、做实。二是突出督查工作重点。围绕中心工作、企业诉求、群众意见建议以及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大决策、重要部署和领导批示、交办件,加强检查督办和综合协调,做到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三是创新督查工作机制。努力做到“四变”,即变被动督查为主动督查,变事后督查为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督查,变单一性督查为服务型督查,变督查机构的小督查为全方位的大督查。

进一步健全完善制度,提升行政效能。一是科学设置办文办会、调查研究、政务信息、综合协调、督办检查、机要保密、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流程,进一步规范办公室各个岗位的基本业务、工作程序,促使办公室各项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特别是在文件、会议把关方面,要严格审批、协调整合,做到一般性的文件能少发的尽量少发,多发操作性强的文件;一般性的会议能少开的尽

量少开,多开协调的、解决问题的会。二是修订完善配套制度,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规范管理、公文处理等制度,大力推行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AB角工作制,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三是按照“确责、履责、问责”的要求,进一步明确科室职责和每个岗位的能力席位标准,着力强化贯彻执行意识、能力席位意识和岗位责任意识,加强和改进目标管理、干部考核和行政问责工作,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和能力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推进干部队伍执行能力建设,力求达到执行能力有提升、本职工作上水平、服务群众见实效。

进一步抓好自身建设,打造高素质团队。一是坚持办公室例会制度,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使办公室人员始终保持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良好精神状态。二是坚持教育、制度、监督三管齐下,引导全室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利益观,强化宗旨意识、党性观念和服务意识,自觉摆正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个人与群众的关系、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真正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三是以强素质、树形象为重点,深入开展文明科室创建活动,培养一支思想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湛、团结和谐、服务一流的干部队伍。四是坚持人性化管理,加强人员培养,提供交流锻炼平台,注重从事业上、待遇上、感情上给予关心和帮助,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五是正确处理好岗位工作效率与增强整体工作效能的关系。办公室是一个整体,每个岗位,每个同志都要认真负责,提高效率,确保整体工作的高质量。

第四篇: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工作汇报

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不畏严寒、不辞辛劳,前来xx检查指导工作。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和125万xx人民,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市创建工作的各位领导和各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xx市辖15个镇、6个办事处,总面积1083平方公里,总人口125万。全市共有二级以上医院3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镇卫生院1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村卫生室810个,卫生技术人员2892人,其中中医师1010名,占34.9%。

近年来,xx市在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主管部门关怀指导下,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突出特色,上下联动,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走出了一条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之路。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坚持政府主导,加大对创建工作的支持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卫计委、发改、财政、人社等部门参加的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和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领导组,协调解决中医药事业发展及创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督促检查有关政策的落实。建立协调机制,定期召开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创建工作调度会,确保能够顺利通过验收。二是加大政策支持。我们始终把创建工作作为我市卫生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每届市委政府都把中医药工作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制订了《xx市中医药五年发展规划》和《xx市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实施方案》,并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进。三是强化各级责任。对照《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标准》和《检查评估手册》,我们把中医药工作列为对各镇及相关部门的目标考核,对各项工作进行细化分解,具体到单位、具体到人、具体到时间。定期组织人员,对创建工作进行检查、督导,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四是加大财力支持。近3年来,我市对中医药投入经费分别为472.5万元、1914万元、2200万元,占全市卫生事业经费比例分别为10%、12%、15%,确保了中医药投入增长比例不低于卫生事业投入增长比例。在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中,将支付比例向中医药倾斜,鼓励群众使用中医药服务。

二、坚持上下联动,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

建立了以市中医院为“龙头”、镇卫生院中医药综合服务站为“枢纽”、村卫生室中医药人员为基础的农村中医三级医疗卫生网,为广大农民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一是推进市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在市第一人民医院设置中医科、中药房、中医病区。在市中医院设置了基层指导科,采取接受进修、巡回医疗、轮流下派、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二是加强基层中医药综合服务站建设。全市各镇卫生院均按标准设置了中医科、中药房,建立了标准的中医药综合服务站,做到了“五统一”,即名称统一、科室设置统一、人员配置统一、业务用房标准统一、装饰风格统一。每个卫生院均有3-5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执业医师,积极推广使用“简、便、验、廉”的中医药特色适宜技术。村卫生室均有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乡村医生,并开展针灸、艾灸等中医药理疗服务。三是探索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因地制宜不断探索中医院预防新路子。整合各镇卫生院资源,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行冬病夏治、夏病冬治、亚健康预防保健与干预服务,积极探索和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领域的作用。在全市推广“未病当指导,小病当医生,大病当参谋,重病当亲人,康复当助手”服务,推进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扎实、有序开展。四是中医药服务利用率不断优化。在绩效考核中,将中医药科室建设及中医药服务列为重要指标,中医药内容分值占比不低于15%。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落实中医药服务措施,按要求开展老年人中医体质辩识和0—3岁儿童中医调养服务。据统计,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11.09万人,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10.29万人,占比93%;0—3岁儿童1.7万人,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1.4万人,占比82%。同时,在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开展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等人群的中医药健康管理试点工作,放大了惠民效果。五是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培训。为满足基层卫生中医药服务人才的需要,我市出台了基层卫生人力资源规划和培训计划,在市中医院建立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地,制订了《中医适宜技术手册》、《中医技术操作规范》等教材。开展了三种培训:一是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中医技能培训班,使中西医人员都能够运用中、西结合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二是举办中医药基础知识、中医适宜技术学习班;三是组织了中医药技能讲座及坐诊带教。

三、坚持做强龙头,建设高标准现代化中医院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新建的市中医院占地120亩,一期工程投资一亿多元,综合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容纳500张床位,购置了德国西门子64排CT、美国光纤核磁共振等60多台高新设备和500多套中医诊疗设备,全面提升了中医药服务水平。二是加强中医专科建设。在中医院成立了5个独具特色的中医专科、开设“国医堂”和9个中医特色门诊。脾胃肝胆科被省中医管理局命名为“xx省中医特色专科”,康复科成为xx领先的康复治疗训练中心、xx省针灸推拿教育基地、xx省中医特色专科。消渴科、中风科成为xx市中医特色专科。与xx中医药大学一附院等三级医院共建中医特色专科6个。三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投资600多万元建立了分诊和影像等系统,实现了医护与病人适时对讲。2014年4月正式启动了医院远程会诊中心,与“301”医院、武警总医院、郑大一附院等知名医院实现了双向会诊、转诊、专家预约、挂号会诊。使百姓不出xx就能享受到国家级、省级专家的诊疗服务。

四、坚持科普宣传,营造中医药发展浓厚氛围

一是推进医疗机构中医文化建设。

加强各医疗机构在管理理念、制度建设等方面建设,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彰显中医药文化元素,大力弘扬中医药行业传统职业道德,树立“弘德、精术、衡和、至远”和“大医精诚”的价值观,中医药人员的文化修养不断提高。二是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和文化知识宣传。以“两个面向”即“面向基层卫生单位”、“面向群众”为重点,为医务工作者和群众讲解中医药服务的意义,对城乡居民开展养生保健知识宣教,引导群众自觉接受中医药诊疗服务。在市电视台开设《健康园地》栏目,定期采播中医保健养生节目,在《品牌文化节》等大型文化活动中设立了中医专门展位;市中医院建立了网站和微信平台,及时向广大群众发布有关中医药知识;在驸马沟生态园设立了中医文化广场,并定期举办各类健康讲座160多场,在全社会营造了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浓郁氛围。

通过积极努力,近年来,我市的中医创建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市总门诊量291.72万人次,其中中医门诊量119.84万人次,占42%;门诊次均费用77.03元,而中医门诊次均费用41.1元,使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xx市中医院被命名为“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院”,并连年被评为xx市中医工作先进单位。2016年业务收入2.09亿元,稳居全省县级中医院前三名。全市6家镇卫生院被评为xx市中医工作先进单位。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在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工作中,我市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还存在不少差距。希望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对我们的工作多指导、多提宝贵意见,为我们的工作“把脉问诊”,我们一定认真吸收改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市将继续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为契机,切实加强中医内涵建设,切实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

第五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名单

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名单

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河北省井陉县

河北省内丘县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

辽宁省清原县

吉林省抚松县

吉林省镇赉县

黑龙江杜蒙县

黑龙江肇源县

江苏省如皋市

浙江省海宁市

安徽省阜南县

山东省新泰市

山东省滕州市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

山东省青州市

河南省宝丰县

河南省郸城县

河南省林州市

河南省罗山县

广东省新兴县

广东省郁南县

贵州省凤冈县

甘肃省高台县

甘肃省陇西县

甘肃省山丹县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

陕西省高陵县

陕西省华县

陕西省蒲城县

陕西省石泉县

青海省贵南县

青海省河南县

青海省互助县

青海省乐都县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

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

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

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

重庆市九龙坡区

重庆市沙坪坝区

下载全国基层中医药服务问题与对策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国基层中医药服务问题与对策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湖南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实施方案

    湖南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为认真组织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提升工程),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食品药......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们对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同时也期望各位领导和专家通过督导检查对我......

    基层廉政文化问题及对策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是在全党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把廉政教育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示范教育......

    党员服务中心工作机制问题分析及对策

    一、基本情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县各种非公有经济体大量涌现,尤其是民营企业迅速发展,成为全新的经济增长点。截至2007年8月底,**县个体工商户1787户,从业人员3......

    医疗服务合同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本站推荐)

    【摘要】 以合同的方式处理医疗纠纷存在不少理论障碍,本文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入手,分析了现行合同法难以规制医疗服务行为的原因,提出了建立和公示诊疗规范制度、设立基本救治......

    社会治安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社会治安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加速时期,如何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已成为事关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大事,事关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

    失地农民就业相关问题分析与对策

    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公共政策学论文 西华师范大学 公共政策学论文失地农民就业相关问题分析与对策 ----以南充市华凤镇为例 学号: 姓名: 赵蔺,201107140136 1 失地农民就业相......

    失地农民问题的分析与对策[范文大全]

    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经济专题讲座 课程论文 失地农民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征地规模越来越大,失地农民日益增多,由于征地补偿机制的缺失,使得相当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