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失地农民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经济专题讲座 课程论文
失地农民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征地规模越来越大,失地农民日益增多,由于征地补偿机制的缺失,使得相当一部分农民失去土地以后,不仅没有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和城市化成果,反而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边缘人和弱势群体。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失地农民就业、安置、社会保障等问题,已成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城市化 ;失地农民;就业;社会保障
引言: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西方大规模的城市化,始于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根据联合国相关组织的预测,到2030年,世界城市化率将达到60%。我国自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于历史、制度等诸多原因,农民在城市化大潮中往往处于被动的弱势地位。城市化是土地增值及其资本化的过程,应该让农民真正获得土地增值带来的收益。然而,在城市化实际进程中,农民不仅没有获得相应利益,反而临着城市化带来的失地和失业的双重尴尬。
一、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表现
(一)失地农民的就业率偏低
1、失地农民自身的文化技能、心理等因素的限制
我国城市与农村的发展,“二元制”结构特点明显。与城市相比,由于受到经济、教育等条件的限制,农民在文化、技能上都处于劣势,尤其是纯农业户。即便是在城市接受过职业培训的农民,也往往选择留在城市(即社会学中的“人才倒挂”)。另外,在长期农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求静怕动”的社会心理,也成为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的制约因素。
2、政策性因素的限制
长期以来,户籍制度、农民创业的限制条件、企业招工的歧视性规定等,都严重阻碍了农民的社会流动,影响了失地农民的就业和创业。近些年,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虽然情况有所改善,但对于失地农民这个特定的弱势群体而言,仍远远不够。
(二)土地开发、交易、占用、补偿问题上的违法行为屡见不鲜
1、制度保障乏力
在农民失地问题上,虽有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如《担保法》、《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法》等,但由于执行力度不够,在保护失地农民的权利上往往力不从心。
2、缺乏统一规划,“城市病”现象严重
在城市化过程中,介入主体不一,缺乏统一规划,如开发商抢建违法建筑(在补偿利益的驱动下,农民也可能盲目的增加建筑面积以换得高额补偿)、破坏生态平衡、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都会显露。更有甚者,个别地方政府与开发商暗中勾结,以规模经营为借口,通过一系列行政手段强迫农民进行所谓的土地流转,改变农民的土地承包关系和土地用途,这都必然增加城市化的安全隐患。
3、失地农民的法律意识相对缺乏,维权能力受限
失地农民的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都比较淡薄,缺乏必要的法律常识,在其权利和利益受到侵害时,往往不能借助法律来解决其与另一方或另几方的争端,在此过程中往往处于极端被动地位。
(三)针对失地农民的相关制度、政策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
1、社会保障不到位
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方面,不乏成功的探索,但多数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突出,失地农民并不能真正享有就业、医疗和养老等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另外,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有一定缺陷,除救济助困制度外,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完全覆盖农村,与城市相比,农村还缺乏诸如失业保障制度、商业保险制度等。
2、农民失地后,缺乏有效的培训和就业指导
在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失地农民劳动力的转移和科学就业,政府的作用必不可少。就目前情况来说,政府作用尚未有效发挥,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中介机构缺位明显
我国2003年的农村劳动力就业人数是9800万,是1990年1500万的6倍,在这其中,直接或间接失地农民又占了相当比例。面对如此庞大的劳动力转移队伍,农村劳动力输出中介机构严重缺位,这不仅影响了失地农民正常流动,而且使社会不确定因素增加。
二、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途径
(一)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与经营性用地
法国1789年人权宣言第17条规定:“所有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并事先给予公正补偿,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德国基本法第14条第3款规定:“只有为社会福祉,才能允许征收。”我国要借鉴国外经验,进一步完善立法,通过立法明确规定只有出于公共利益和公共福利的目的才能征收土地,并兼采概括式和列举式模式,赋予“公共利益”明晰的内涵和外延,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与经营性用地,在实践中,规范征地行为,必要时可以设立“公共利益”的认证程序,对征地项目的公益性进行认证,彻底摒弃借公共利益之名侵犯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征地行为。
(二)逐步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
从源头上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不足的问题。征地补偿是失地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所能获得的最直接的经济效益,也是引起征地纠纷的焦点。通过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的市场化来完善征地补偿机制,扩大补偿范围,提高补偿标准,补偿方式要灵活多样,补偿时不仅要考虑土地作为生产、生活资料的补偿,还要考虑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居住安顿、重新就业所需的困难补偿。以解决农民现实生存需要和未来的发展需要。
(三)推行高效公正的征地程序
使私权利受到充分的尊重。首先,建立独立于审批单位的仲裁机构,将征地机构、征地人员的收益与征地情况分开,使征地机构在经济利益上与政府、用地单位脱离,防止政府部门在解决征地争议中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非正常现象;其次,人民政府要组织征地告知、确认和听证程序,切实保障失地农民征地前的知情权和咨询权、征地中的参与权和话语权、征地后的受益权和监督权,增强政府征地的透明度,防止政府借“公共利益”之名滥用征地权。
(四)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就业
“农民的土地权利变性成为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其一,它不以控制和占有土地为最终目的。其二,它的放弃并不以获得土地本身所具有的市场价值为条件,而是以获得进入新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条件。”]在目前尚未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情况下,可行之策是依据“以土地换保障,以保障促就业,以就业促发展”的思路进行制度设计。
(五)建立科学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
建立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没有达到城市低保标准的失地农民,全部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最低生活保障,解决失地农民中的基本生存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晓山.土地:消除城乡二元的突破口[J].人民论坛,2008,(1).[2]鲜祖德.中国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200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11).[3]邬能芳.农民充分就业促进城乡演变[J].人民论坛,2008,(2).[4]陈玫君,杜放.中国城市化的先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8).[5]何隆德,刘峰.农村改革解读[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第二篇:失地农民就业相关问题分析与对策
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公共政策学论文
西华师范大学
公共政策学论文
失地农民就业相关问题分析与对策
----以南充市华凤镇为例
学号:
姓名:
赵蔺,201107140136 1
失地农民就业相关问题分析与对策
——以南充市华凤镇为例
摘要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发展日益加快,中国农民因为乡镇城市化,修铁路公路、学校等一系列原因集体失去土地,失地农民的文化素质低和劳动技能普遍不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差,普遍缺乏市场竞争意识,一旦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来源。因此,需要通过促进失地农民就业来解决其生存问题。原本以土地为生的农民面临失业的困扰,不得不走出农村,在城市安置地或者离原户籍地不远的城市寻求就业机会,而怎么让农民失地不失业或很好的就业又是一个急需让全社会关注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南充市顺庆区华凤镇为例,就失地农民再就业背景、困难、矛盾,就业后心里适应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一些积极的解决方案。因此,本文通过对华凤镇在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状况的研究,希望通过研究发现其中有待完善的地方,并提出进一步促进其他地区失地农民就业的建议。
本文共有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导论,目的在于概括论文的基本情况。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本文对现实状况进行分析。最后,概括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相关概念和理论,说明失地农民就业的意义。首先,介绍失地农民、失地农民就业等概念,使每个概念有清晰的定义。最后,说明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对于国家、社会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目的在于说明城市化进程中,华凤镇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介绍了华凤镇城市化的现状,说明华凤镇在最近几年里要全面实现城市化。然后,介绍华凤镇失地农民就业的现状。第四部分,介绍华凤镇城市化进程中,华凤镇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的具体措施。介绍华凤镇政府提高失地农民的征地补偿款,不仅减轻了华凤镇失地农民的生活压力,而且使华凤镇失地农民创业资金更加充足。第五部分,提出进一步促进华凤镇失地农民就业的建议。首先失地农民自身也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自身竞争实力。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必须遵循公平原则、统筹城乡原则。其次,进一步促进华凤镇失地农民就业应该完善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体系、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层次、培训方式。再次,进一步促进华凤镇失地农民就业,企业应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人性化服务。
关键词:失地农民;就业;适应力;华凤镇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第一,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并且在中国社会经济转型这个大浪潮下,地方政府的角色不断发生变化、地方政府越来越依赖粗放型的土地外延扩张。作为地方政府强势主导的城镇化进程的结果。地方官员不断把政绩做位自己升迁的垫脚石。衡量一个地方发展快慢的标志主要变成了这个地方城市人口的多少,城市用地的发展。因此农民失地就演变成了道德风险发生的结果,失地农民问题越演越烈。近年来各地区以开发区为主要内容的城市规模急速扩大,并直接导致失地农民群体数量的激增。第二,在工业化进程的二元背景下即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因此中国要发展就要转变发展模式。政府必须参与城镇化建设,一来可以加快城市发展速度,二来可以缩减预算,减少投入。如果缺乏政府的强行推进,自发的城镇化进程会因为潜在的交易成本过高而受到必然影响。因此,从制度安排的合理性来看,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下、二元结构刚性还很强的地区,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城镇化过程是制度变迁的内在要求。但最后结果是农民低价出让了农地的一切产权意义上的权利,而地方政府长期又难以保证失地农民有就业机会,从而产生对失地农民的低标准补偿和农民失地后容易失业的问题。
第三,我国地区间发展很不平衡,那么不同地区地方政府解决失地农民问题能力的差异和失地农民问题个体的差异也就不同。地方政府的行为偏好及目标,因城镇化过程所处的不同阶段而呈现明显的差异,失地农民问题及衍生问题皆以此为前提并且特征各异,地方政府当期给失地农民的内生支付的补偿意愿和支付能力也各不相同。
(二)研究意义
三农问题是我国主要的问题,只有切实解决好农民的生计发展问题,国家才能更好的度过社会转型期,如果失地农民变成无业农民,不仅增加社会负担,一些农民甚至迫于生计,心里扭曲,产生报复社会的举动,一旦造成,这是很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解决好农民的就业问题,安置好农民的子女教育,对于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迈向小康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三)本文研究现状
本文通过失地农民的一个缩影,截取南充市顺庆区华凤镇的例子说明失地农民的现状,就业状况,政府政策的针对性来说明失地农民必须有一系列促进再就业的规定。
(四)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随机抽样抽取华凤镇居民,通过走访观察的形式了解其中的具体事项。成功走访38户再就业居民。
二、相关概念分析
(一)失地农民
“失地农民”一词的使用频率已经越来越高。在中央及各地政府的法规条例中关于失地农民已有所界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规定,所谓失地农民,是以农业合作社(村民小组、生产队)为单位,经核查扣除村民宅基地、农村集体二、三产业建设用地和公共建设用地后,经区国土资源局确实认定人均实有耕地不足0.3亩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全部征为国有用地而撤销建制和尚未撤销建制并部分办理或未办理农转非人员的农民。从以上概念界定可看出,“失地农民”具有两点鲜明特征:一是具有农民身份,二是丧失原享有土地使用权、承包权、经营决策权。鉴于本文研究对象为失地农民就业,故本文对于失地农民概念的界定,需要考虑是否失去土地或住宅因素。因此,本文研究的失地农民界定为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而导致土地被征用,失去了原有土地的使用权、承包权、经营决策权,并且没有再就业的农民。
(二)就业
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依法从事某种有报酬或劳动收入的社会活动。
三、华凤镇失地农民问题
面对新一轮城市规划,华凤镇街道将会成为南充市区第二大商圈,街道上百分之八十的农民的土地房屋都会被政府征收变成商业用地,而早在十多年前,西华师范大学华凤校区修建时,已经将一部分农民土地进行征收,至今还有一部分农民处于无业状态。面对将要拆迁的房屋和征用的土地,不少农民表示很担忧。,大量农民,由于自身素质差,思想观念落后,没有科学、合理的就业培训,他们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多数处于不稳定就业状态他们就业安置方式简单,失地农民缺乏必要的生产技术,缺乏有效的培训,在第一时间难以获得最新的、有价值的就业信息,在没有政府帮扶状态下导致华凤镇失地农民竞争力差,创业困难。
(一)华凤镇失地农民就业现状
面对如此激烈的市场经济,南充市政府鼓励这些失地农民自主创业,依托西华师范大学为基地,认真审核自己的优势地理资源和市场服务人群,形成了伍家娅社区创业先锋,先后在此社区开放二十余户家庭旅馆,带动了家庭旅馆的蓬勃发展,而后开始了街边小吃店的经营模式,在政府鼓励创业,个人自主创业的模式下,一大部分失地农民成功走上再就业的道路。目前,已有88%的失地农民在南充的经济推动上起着不小作用。
四、政府的主导作用突出
华凤镇政府提高失地农民的征地补偿款,不仅减轻了华凤镇失地农民的生活压力,而且使华凤镇失地农民创业资金更加充足。还形成自主创业表扬带头模式,为创业先进个人颁发奖金,以进一步带动其他人的创业。
五、对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建议对策
(一)努力提高失地农民的素质和技能
农民的自身素质和自我意识是关键,要给农民提供更好的职业培训机会,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出发点,运用灵活的形式,不拘泥于时间地点,以农民的出发点为需要,让培训与就业紧密相连。总之,通过各种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技能和服务意识,让他们树立竞争意识,来适应创业和其他就业形式需要。
(二)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土地征用制度。一是对确实用于公共利益无收益项目的征地,政府在控制土地一级市场统征时应按照有关法规,适当提高补偿标准,确保足额补偿到位,不损害被征地农民利益。二是对虽然用于公共利益或社会事业,但有收益的项目建设用地,应建立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以土地出让占有一定的收益份额和土地增值收益,避免因买断而造成少数单位独占土地增值收益。三是对商业性、经营性开发项目用地,如建专业化商品市场、建厂房、学校、房地产开发等,应积极探索引入市场机制,允许村集体代表农民作为市场主体一方,逐步直接参与市场交易。征得农民同意,可以土地出让入股等形式享有土地增值收益份额,实行土地入股分红。
(三)构造有效畅通的就业信息服务网络
在目前城市劳动力供需矛盾加剧农民城市化就业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建立劳动力市场和失地农民之间的双向沟通网络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珍贵。各级政府和社会要多方采取措施。增加投入。加强城乡沟通的劳动力市场硬件软件建设。特别要明确包括劳动部门在内的其他相关部门在就业信息收集、传送、接收即反馈等环节中的职责和权力,规范管理,创造有利于失地农民就业的机制和环境"。其具体的组织形式就是大力发展失地农民就业中介组织,以避免失地农民就业信息不灵的盲目性影响。以便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成立创业服务机构负责对创业的人群进行培训。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征用必须依法补偿。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测算评价体系和补偿标准,是保障被征地农民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的基础。在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成本的同时,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而同步提升。建立统一的征地标准体系。在科学测算土地产值情况下,政府应根据土地产值、区位、地类、用途与价值、物价、消费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制定合理的不同区域、不同地段的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同一片区的征地,应实行统一的征地补偿标准,同地同价,这样既可以体现对同一片区失地农民的公平,避免不必要的地价争议,又可以减轻基层干部做群众工作的难度和压力。四是要超前进行城镇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预规划,对预规划区土地征用可能发生的事项提前研究解决措施和办法,增强工作预见性。
(五)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和机制。不论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还是从政府控制土地一级市场的角度看,政府、企业作为土地征用的直接受益者,都应以让农民生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为目标,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统筹,加大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力度。
五、结束语
失地农民问题解决不了,城市化就不可能成功,只有各方面协作起来,让更多失地农民就业,成为经济活动人口,成为经济活力人口。才可能会社会创造更多社会价值,推动我国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刘书鹤.农村社会保障的若干问题[J].人口研究,[2]人大代表《:呼吁关注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四川在线2005-03-01(中国人大新闻)
[3]章建民.农民呼唤农业保险中国改革。2003
[4] 柏骏-《农民问题》-成因.风险.政策.2013
第三篇:失地农民再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失地农民再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作者:王瑾
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04期
[摘要]本文在应用个别访谈、现场考察、参考资料查阅与借鉴等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延安市吴起镇失地农民再就业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失地农民再就业存在问题的原因所在,同时,为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失地农民 再就业 培训
[中图分类号]F2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4-0017-0
1一、吴起镇失地农民再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失地农民缺乏就业技能,再就业比例低
近几年来吴起县域经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吴起镇城郊大部分农民失去了土地,生计和生活被扰乱,失地农民陷入了再就业的困局。这样一来大量的失地农民都面临着再就业的难题。
(二)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机构少
通过对吴起镇刘渠子、宗圪堵、宗湾子台村民的访谈得知,政府未能对失地农民进行有关技能培训,从未参加过培训的失地农民达到了一半以上,并且在当地有大部分失地农民并不了解再就业培训机构。
(三)失地农民再就业服务机制不完善
通过了解和现场考察不难发现,吴起镇缺乏再就业服务体制,一些仅有的再就业服务中心形同虚设,缺乏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的管理,体制不完善,没有形成再就业“一条龙”整体服务体系。
二、吴起镇失地农民再就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失地农民自身原因
1.失地农民再就业观念陈旧。由于失地农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养成了保守的观念,自谋职业能力、竞争意识不强。而大多数农民不愿意从事竞争性强、流动性大的工作。特别是城郊失地农民,他们的生活水平要比普通农民的生活水平高得多,而且借助其地理位置的优势,生
活水平提升也比较快,对劳动报酬的要求也比普通农民高一些。他们不愿从事苦、脏、累、险的工作,觉得干这些活丢人。
2.失地农民的文化素质低,技术单一。吴起镇失地农民认识的字很少,计算能力弱,自身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年龄结构偏大,而且无技术或技术单一,这些限制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导致他们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即使找到了工作也只能是那些脏、险、苦、累的工作。
(二)政府原因
1.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不够重视,缺乏就业培训的配套政策。当地政府对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方面的支持不够大,有的政府部门甚至未能意识到就业的重要性,缺乏对失地农民培训的配套政策,严重影响了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导致了针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培训机构的缺乏。
2.对失地农民的安置补偿政策不到位,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在社会保障方面,吴起镇和其他地区几乎相同,大部分农民基本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同时农村也未能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虽然城郊失地农民中有一部分也享受了低保,但范围很小,政策控制很严。
(三)社会原因
1.现有企业和社会对劳动力吸收乏力。对吴起镇被征地农村的现场考察和走访后发现,吴起镇的城镇建设占用了大量农民土地,企业修建也增加了土地的占用。据了解,当地的企业和社会吸收就业能力明显弱化,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也极为有限,并且没能更好地解决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
2.对失地农民提供的就业信息平台不畅通,宣传力度不够。失地农民再就业在信息的获取上十分重要。根据对当地失地农民再就业信息的了解,发现现存的就业信息的建立与发布、就业免费服务和培训、就业与再就业扶持政策、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制度等基本上不把农民工纳入服务范围。走访的过程中也可以知道,当地农民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极为有限,大多失地农民只是通过周边人的介绍来取得就业信息,专门针对失地农民的招聘会很少,很多村子根本没有,这些也使他们错过了很多就业机会。
三、解决吴起镇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就业观念,大胆创业
失地农民实现再就业方面也应当走大胆创业之路。根据自身条件,把握市场经济的契机,利用地理优势,发展创业。例如:进行个体创业开办养殖厂;开设农家乐等。
(二)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竞争力
失地农民应清楚地认识自身处境,增强就业意识,提高竞争力。农民在失地后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充实自己,积极主动地参加政府以及社会中介机构组织的各种技能培训班,获得一技之长,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技能,为今后实现再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储备丰富的知识。
(三)设立培训机构,加大培训力度
政府应为失地农民提供相应的培训机构,开展多层次的技能培训,加大以职业技术、岗位技能为重点的就业培训,将培训工作与再就业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失地农民的整体素质及再就业能力。
(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拓宽就业渠道
抓住全国发展红色旅游和延安整合红色旅游资源的机遇,依托吴起在红军长征中的特殊历史背景,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加快吴起境内红色旅游景点的建设步伐,挖掘胜利山、毛泽东故居等景点内部资源,以旅游业促进就业。根据当地情况看,可以从以下服务行业入手:住宅消费服务业的超市、快餐、搬家公司、社区绿化等;其他服务,如信息、文化等。
第四篇: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分析
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分析
内容摘要: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生产资料,农民通过的土地财产权利实现就业。但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并迅速扩大成为一个社会群体,一些失地农民在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中出现一些不适应,正逐步成为新的弱势群体,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关键字:失地农民再就业社会保障
Research On the Re-employment Issue Of the Land-losing Peasants
Abstract: The bread is the stuff of our life.Peasants are feed on the crops which from the land.With the fast enforcement of urbanization, the issue of land-losing peasants has become an outstanding problem which troubles our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Keywords : Land-losingRe-employmentSocial Security
一中国的失地农民问题
1.1失地农民的界定
失地农民可简要表述为一个国家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因城市化和工业化用地而产生的失去土地的农民。[1]失地农民的界定主要包括以下维度:首先,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国家征用土地,他们失去了全部或部分耕地;其次,土地被国家征用后,他们在身份上被转化成为城市居民;第三,在居住上,通常以群体聚集方式居住在城郊或城内某一特定区域。[2]
1.2失地类型
农民失去土地大致分为四种用途:一国家征用农村集体土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把农民集体变为国有;二按城市规划,政府要求农民在集体土地上进行绿化建设,土地虽然仍属农民所有,但农民实际失去了对土地用途的支配;三村或社区占用土地进行非农产业建设开发;四开发商根据城市规划,通过法定程序将农用地变成建设用地。
二失地农民土地权益受损原因及补偿方式
2.1受损原因
就全国范围来讲,农民土地权益侵害越来越严重,原因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从制度方面,二元制结构是农民土地权益受侵害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逐渐打破城乡分割局面,但现实生活中仍存在着“城乡结构”种种现象。[3]
第二,从政策方面,以政策取代法律是农民权益受损的深层次原因。国家在对农民利益保护的方式上呈现出政策多于法律、政策的作用大于法律、政策的覆盖面广于法律、执行政策的意识强于法律的特点。[4]
第三,利益驱动、粗放发展加速农民失地。近些年来,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了发展的科学性、可持续性,城市高度扩张,大肆占用农民土地。
2.2政府对失地农民补偿办法,大体分为三种:
第一类“农转工”人员,这部分人在被农转非的同时,以征地单位安置就业或乡镇村留用的形式安排了工作;
第二类自谋职业人员,这部分在农转非是没被安排了工作,而是政府给与他们一笔征地补偿费和生活安置费;
第三类农转非期间这部分人的年龄低于或已经超过年龄,属于非经济活动人口,在农转非时政府不再为安排工作,也不给他们补偿费。[5]
这其中大部分失地农民都未得到有效及时的安置,或仅给于一次性的补贴费,忽视了农民生存的可持续性。本篇文章针对的是未安置人员的就业问题。
三失地农民的“失业”及就业现状
3.1失地农民的失业情况
目前,大概有一亿农村劳动力流动到大城市和发达地区打工,这其中大部分包括失地农民。全国失地农民是3500万左右,根据专家估计,一般每征用一亩地,就伴随着1.5个农民失业,这就意味着我国的“失地农民群体”将从木目前的3500万增至2030年的1.1亿人,其中保守估计也有5000万以上的农民处于既失地又失业的状态,而从动态上看,较客观地估计,截止至学者调查前全国失地农民约在8000万人左右,而且基本上属于失地而又无恒产者。[6]
3.2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
失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缺乏非农技能,在就业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地位。2003年国家统计局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对耕地被占农民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征地安置的人员占总调查人口的2.7%,外出务工的约占24.8%,第二三产业的约占27.3%,仍从事务农工作的占25.2%,闲赋在家的约占20%。[7]根据此次统计分析,目前失地农民的就业情况不容忽视。
总结失地农民就业的情况——以外出务工人员为例,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就业环境条件差: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农民兄弟外出务工多从事建筑施工、煤炭、电子加工、制衣制帽 的高危行业或劳动密集行业。[8]
(2支付难、医疗养老无着落:拖欠农民兄弟工资似乎成为的社会一大难题,屡禁不止。从温家宝总理帮助熊德明和丈夫讨要拖欠工资,到近年河南省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帮工地老人起诉追要农民工资,启动司法程序进行救济。农民的工资支付程度的难易,由此可见一斑。另外农民务工基本不享受和城市居民同等的医疗养老待遇。
(3)社会地位不高,存在就业歧视:农民外出务工多数从事的脏、累、苦的工作,长期以来受到歧视。
四、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的途径
4.1完善就业安置
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民与征地单位的人地矛盾不可避免,面对当前现已存在的问题不需进行妥善的处理与安置。在以往的征地补偿形式中多以货币补偿为主,忽视了农民生计持续性,往往导致农民生活陷入困境。在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
(1)就近转移就业
根据农村地区的自然资源、人口素质、交通状况等方面的特点和优势,进行区域要素合理布局。在此基础之上,以土地资本为前提,建立合理的土地有偿流转体制,从而把有限的土地集中到一部分有农业技术、有资金实力的农民手中,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并以“名、优、新”为标准,以农业科技为手段,大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龙头”企业为主导,以城镇化建设为契机,整合乡镇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品加工,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为本地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9]
(2)异地转移就业
这是目前主要的就业方式,主要包括进城务工。政府着力以下两方面的工作:加大管理力度,培育和发展专门针对农民的劳动市场,建立和健全信息化的农民劳动中介服务机构,减少农民外出就业的盲目性。
(3)国际劳务输出
作为实现农民再就业的有效补充。我国是世界上农民最多的的国家,而劳务输出创汇不到1%,潜力巨大。但在劳务输出扩大的同时,要重视加强管理,完善相关法律,以确保在国外务工者的合法权益。[10]
4.2建立培训服务制度
(1)政府部门应建立完善的就业培训体系,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和文化层次,有针对性地安排不同的适用培训内容,尽可能多的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把劳动保障、农业、水利、科技、建设、社会团体等部门和行业培训基地确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形成合力。同时积极建立政府和民间携手合作、利益分享机制,鼓励兴办民间培训机构。[11]
五、失地农民再就业保障
5.1失业保险
按照《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以及其他城镇企业和各类事业单位(如学校、医院、科研院所等)都在参加的失业保险的范围内。[12]在新形势下失地农民成为失业人群中一种新的主体,理应纳入《失业保险条例》中。全国人大代表吴建平指出,:“土地被征用后的农民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也不同于城镇居民,成为‘种田无地’,‘上班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人员’。”[13]农民兄弟的失业登记资格受限,不能享受就业相关的优惠政策,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农民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是他们的权利,理应扩大失地农民作为失业保险的调整对象。
5.2养老保险制度
养老保险可谓是就业保障中的最后一道防线对于劳动者来说尤为重要。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村养老随着人地矛盾的计划也随之面临着挑战。家庭抵御各类社会风险的能力变得薄弱,急需构建新的养老体系。现阶段对农村新的养老体系构架大致分两种模式:[14]
一、制定统一的社会保障法或社会保险法。在社会保障上给予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同样的待遇,实现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将城乡居民纳入社会养老保险“安全网”,保障全体人民的晚年基本生活。结合区域实际,建立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征地农民农转非养老保险、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
二、为农村社会保障专门立法。这已有德国的先例。1994年6月10日通过的《农业社会保障法》为独立经营的农民及他们共同劳动的配偶和其他共同劳动的成员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1]金兆怀,张友祥·失地农民的权益损失与保障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6,6
[2]成得礼·对中国城中村发展问题的再思考——基于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角度[J].《城市发展研究》,2008,3
[3]
[4]白呈明·走向法治的农民利益保障[J]《经济师》.2003年第7期
[5]张荣·城市化进程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D]浙江:浙江工业大学,2004年
[6]聂华林,杨建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 [M] 《中国西部农村社会保障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2,P232
[7]王国华·积极探索发展农村社会保障·[M]《新农村建设执政读本》四川·天地出版社,2008,P128
[8]刘羊·建筑施工行业等五个行业是农民工从事的主要行业[N]新华网,北京,2006,2
[9]同春芬·利益保护:解决农民问题[M]《转型时期中国农民的不平等待遇透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P251
[10]莫长松·建立失地农民再就业的保障机制[M]《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湖南·行政机关学校,2006,P85
[11]唐建军·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社保部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M]《四川农村年鉴》四川·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P799
[12]黎建飞·失业保险法[M]《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P341
[13]徐博,金小茜·全国人大代表呼吁关注失地农民就业问题[N]新华网·北京,2010,3
[14]黎建飞·农村养老社会保险[M]《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P341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论文
论文题目 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分析
指导老师 张河顺老师
学院专业姓名学号联系方式
第五篇:农村失地农民问题分析
农村失地农民问题分析
摘要:失地失业农民不断增多,对我国城乡 社会 稳定产生了不良 影响,其原因在于征地补偿 理论 与制度设计上的缺陷。本文提出,解决这一 问题 的思路,在于适应市场 经济 发展 要求,着力构建失地农民权益的长效保障机制。
「关键词」失地农民/城市化/征地制度/保障机制
一、失地失业农民增多对城乡社会的影响
最近,笔者对西部地区一些城市进行了调查,有的地方在解决失地农民安置问题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体情况令人堪忧。据调查,目前 被征地农民对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反映较为强烈:一是普遍反映补偿标准偏低,难以维持长远生计。从西部地区一些城市的情况看,根据征地补偿安置办法,土地补偿和安置补助费最高标准为1.8万元/人(不含青苗和地上附着物补偿)。与城镇居民收入相比,仅相当于2002年当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5倍。按目前 农村 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计算,只能维持7年左右的生活;按目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计算,仅能维持2年多的生活。而相对于土地预期收益而言,郊区农民的年纯收入一般在4000元以上,按土地承包期30年计算,其预期收益约为12万元,扣除已承包年份,也在10万元左右。如果将1.8万元全额直接代农民进入社保,按失地农民平均50岁、预期寿命72.6岁测算,每月只能领到60多元的养老金,远远低于当地近郊现行最低生活保障费180元和城市中档养老金500元的水平。据报道,浙江省农村土地征用补偿采用一次性现金补偿的额度约为每亩3—12万元;南京市按市政和非市政项目类别补偿,安置标准为2.8—4.0万元。总体上看,东部地区补偿标准要高于西部地区,加上东部地区市场经济相对发达,东部地区失地农民重新就业的渠道相对较多,而西部地区失地农民维持长远生计的压力则相当大,矛盾也尤为突出。
二是对征地安置方式和平调村民集体资产的行为不满。西部地区一些城市从2000年开始,统一征地时不再留部分土地给农民。在人员安置上,对男性50—60岁、女性40—50岁人员实行自谋职业安置或退养安置,1.6—1.8万元补偿费直接支付给个人。同时规定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被依法全部征用、农业人口全部安置的,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由上一级组织或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处理。部分农民认为,这种处理方式侵害了他们的利益,因而对此不满。
三是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方式不满。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实行垄断,低成本从农民手中征地后,在土地交易中得到较为可观的收益。农民希望能分享这些增值收益。加上有些农民征地补偿费被拖欠、挪用、克扣,更激化了农民的不满情绪。据调查,2002年,西部地区某省的农民因土地问题上访人次比1998年增长了5.8倍。
在当前整个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土地一旦被征占,就意味着农民失去了基本生存保障。部分失地农民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生活在城市的边缘,在就业、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又享受不到有关政策,导致失地农民问题越来越突出,已影响到城乡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发展。
二、征地补偿理论和制度设计上的缺陷
有关专家认为,造成农民失地失业的真正原因不是城市化进程,而是现行的征地制度。
由于我国现行征地制度是在建立土地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公有制基础上,根据当时的实际形成并沿用至今,其征地补偿理论和制度设计的计划经济体制特征明显。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条件下,仍按计划经济的思路进行,必然引发重重矛盾。究其原因,主要是:
(一)法律 规定不完备,导致征地权运用的不规范。《宪法》明文规定,我国土地实行公有制,具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国有,一种是农民集体所有。《宪法》第十条还规定,“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这里的土地,显然指集体所有土地。而《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条则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这就意味着因建设需要使用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即使其使用土地的目的并非为“公共利益”,也必须申请使用政府统征为国有后的原农村集体所有土地,与《宪法》精神有出入。由于法律规定上的矛盾,在征地实践中就难免不出现土地征用权的滥用问题,一些商业性项目用地也必须由政府低价统征后高价转卖给开发商,对农民的合法利益造成侵害。
(二)现行征地制度没有充分尊重农民对土地财产的所有权及其使用、收益和处分权。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就是以村为单元的所有农民共同所有。除了《六十条》对此有界定外,《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二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发包”。这就进一步明确了农民是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者,其代表是村民委员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任何个人和组织拥有某项财产的所有权,他就相应地应拥有对该项财产的使用、收益和处分权。但现行征地制度,在承认农民拥有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同时,在征地时又剥夺了农民对集体土地拥有的所有权及其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使农民的土地集体所有权虚置,土地所有权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
(三)土地征用补偿标准的测算 方法 不够 科学 合理。依据《土地管理法》,我国现行的征地补偿费计算方式为“产值倍数法”,即征用土地补偿费,为该土地被征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6—10倍;安置补助费为该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4—6倍。这种测算办法对农民说服力较差。第一,以产值作为征地补偿标准不尽合理。因为土地征用单位在实施征地过程中,基本都是套用国家标准进行征地补偿,按传统的粮经作物比测定前三年的农业产值,没有或较少顾及到现在的城郊农村,农业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而是集生态农业、精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等为一体的 现代 都市型农业,土地的产出价值已完全不是普通的粮食或蔬菜价值可比的。因此,这样形成的土地征用价格当然不能反映被征占耕地本身的产出价值,是偏低的价格。第二,征地补偿标准未包含土地的增值部分。农地一经征用后,其用途的改变通常会导致地价的飙升。但是,在制定征地补偿标准时却没有考虑增值因素。根据马克思地租理论,级差地租可以分为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级差地租Ⅰ形成的原因之一是土地位置的差异,级差地租Ⅱ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造成的。同时,按照马克思的地租分配理论,级差地租Ⅰ应该归土地所有者所有,级差地租Ⅱ应当由土地所有者和征地者共同所有。而当今土地征用后之所以会产生增值,是由于土地的位置差异、国家规划和开发投资两部分造成的,增值部分当然就包括两种形式的级差地租。
因此,在对增值部分的分配上应考虑、被征地者的利益。第三,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
异会导致地区地价差异上欠考虑。一个地区的基础地价从根本上讲是由区域经济条件决定的,任何土地交易价格的形成均受到区域经济条件的制约。由于农地产值的一致性趋势,各地类的产值,特别是耕地的产值与区域的经济条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以此为基础测算的征地补偿标准就无法反映地区的地价差异。
(四)与市场经济规则不相适应。我国现行的征地补偿制度是一种纯粹的补偿关系,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合理和适用的,也广泛地被农民和社会各界所接受,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却显得不合理。首先,城市土地(除划拨)及其它所有的生产要素均已采取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并充分按市场价格进行交换,而惟独农村集体土地还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配给制征用和补偿。其次,农民在参与社会生产过程中,都是按照市场价格购买生产资料,但他们所拥有和使用的土地则被征地主体以较低价格拿走。第三,土地的财富观没有得到体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引用培根的话说:“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作为不可再生的特殊资源,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都是很高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不仅是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发展的生产资料,更应真正成为农民的一大财富。
三、着力构建失地农民权益的长效保障机制
(一)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目前,征地补偿是失地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能获得的最直接的 经济 效益,是他们最重要的生活来源,同时也是最容易引发征地矛盾的焦点。因此,寻找政府、征用地主体、失地农民间最佳的利益联结,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是解决失地农民 问题 的关键。一是逐步提高土地征用补偿费标准。土地征用补偿要充分考虑 农村 经济 发展 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实际。应该以农民征地补偿费全部进入社保测算能领到城区最低生活保障金作为参照系,将现行补偿标准提高。这仅仅是静态预期补偿标准,今后应逐步调升。政府要通过垄断土地一级市场,适当降低税、费,调整土地出让收益分配比例,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二是在统一征地中逐步推行土地“片区综合价”。坚持市场化方向,根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按地段、地类等将城市土地划分成若干个区片,每一区片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基准地价,在统一征地时,实行统一的补偿标准。三是 研究 实施分类征占补偿办法。兼顾国家、市场征占主体和农民利益:①对纯公益性项目用地(如无经济收益的城市道路、绿地、水库等),仍由国家统征后拨付,但国家应提高征地补偿标准;②对准公益性项目用地(如有收益权的高速公路、标准厂房、各类商品市场、污水及自来水厂等),除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外,还应建立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允许集体经济组织代表农民同征地主体平等协商谈判,让农民在所征土地的增值收益中分享利益(如高速公路建设公司股权分红,商品市场、标准厂房产权,水厂产权或股权分红等),避免土地被“买断式”征占;③对开发性项目用地(如房地产开发等),引入谈判机制,允许集体土地逐步进入一级市场或一级半市场,让集体经济组织代表农民作为市场主体一方,逐步直接参与市场交易。四是为集体经济组织保留部分财产。鉴于集体经济组织承担着许多公共性 社会 经济职能,因此,在征地过程中应划出或置换部分土地、资产,由集体经济组织严格按照城市规划要求,兴办二、三产业,发展集体经济,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生活问题,并为以后农村社区向城镇社区过渡创造条件。五是加快“城中村”农民建房制度的配套改革。以“城中村”连片改造和建设村民公寓为契机,按城市功能分区要求统筹安排各类建设用地,将城市整体规划与村一级管理体制协调起来,打破行政村的界线,采取组团式集中连片与局部分散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形成在地域上相对集中、新转居人员与老市民混居的具有规模效益的功能小区。
(二)建立医疗、养老社会保障机制。为了最大限度规避政府目前低成本征地、延
置社会高风险的问题,在目前农村社保尚未立法,且社保制度建设基本是空白的情况下,应当尽快把失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与城镇社保的对接。现实的做法是,设计一个与城市居民相对接近、便于今后与城镇社保体系相衔接的操作方案,先养老保险,后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城镇养老、医疗、低保应扩大覆盖面,首先覆盖失地农民,社保标准要逐步提高,失地农民享受低保标准应等同城镇居民。建立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保险相结合的机制,提高养老保障成效。依托集体经济组织或社区,建立完善互助医疗合作制度,并实行医疗产品配送下乡。
建立失地农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其资金筹措应按国家、集体、个人及市场征地主体“四个一点”的思路解决。政府应规范明确各类征地主体无论是进行何种用途的土地征用,均应在土地收益中留出一块作为农民失地后的社会保障资金,并专户储存、专门机构管理;鉴于目前农民理财能力差和货币化安置存在一些弊端,应引导农民在土地补偿中拿出部分资金,购买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有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出资补贴一点;政府从经营土地收益中拿出一点。
(三)建立 教育 培训保障机制。对进城入镇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保障,主要包含四大块:一是子女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失地农民进城后,其子女入学应与城镇居民的子女一视同仁,享受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所赋予的所有权利。二是对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目前,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面临两方面的困难:就业渠道不畅和就业技能缺乏。因而加大以职业技术、岗位技能为重点的就业培训,提高失地农民转岗再就业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在加强失地农民的培训时,还应对其他农民进行培训,因为今天的有地农民可能就是明天的失地农民。加强教育培训,首先应建立健全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的、多层面的县乡村三级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网络 体系;其次是各级财政应拨出专款,建立农民职业技术培训专项资金,以党校、职工校、乡职业教育中心和农技推广中心、乡村成人学校等为载体,建立培训基地,充分利用公共财政资源,开展免费培训。三是对农业结构调整后的农村富余人员和失地农民进行 现代 市场经济知识和转岗再就业技能培训。四是把失地农民的培训工作,纳入城镇下岗人员再就业培训体系。
(四)建立再就业创新机制。农民市民化的重要前提是农民就业的社会化、非农化和充分化。顺利实现就业是解决失地农民生活来源,加快其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重要保证。应按照市场化原则,制定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实现城乡统筹就业。一是要引导和教育失地农民转变观念,破除“等、靠、要”思想,提高自谋职业、竞争就业的自觉性和能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市场化就业。鼓励、扶持失地农民自谋职业,自谋职业的失地农民应享受城镇下岗人员自谋职业的有关税费优惠政策。对开展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农村信用社应继续发放小额贷款给予支持。二是鼓励征用地单位和其他工商 企业 尽量消化失地农民,对吸收失地农民的企业,应享受安排城镇下岗人员的有关税费优惠政策。
三是建立以市、县两级劳动力市场为中心,以街道、乡镇劳动力管理服务站为网点的就业服务网络。打破城乡“藩篱”和所有制界限,取消对土地被征用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种种不合理限制,变“户籍门槛”为“素质门槛”。
(五)建立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和收益分配机制。在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必须加强集体资产管理,并处理好 历史 遗留问题。一是加快产权和股份制改革。村集体资产特
别是历年土地征用的补偿费要单独建帐、专款专用,优先用于办理村民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对于土地已基本征完或全部征完的“城中村”,在撤村建居时,可按村集体资产的多少进行分类改革:①资产总量大、集体企业多、收入较稳定的村,应进行股份制改革,量化到人;②总量不大、又无企业,收入不稳定的村,可进行资产托管、入股投资,量化到人;③资产较少的村,应优先用于为村民办理养老保险。加强对股份制改革后的集体资产的管理,集体资产主要投资于风险小、收入回报稳定的第三产业为主,其收入除用于发展再生产外,应主要用于社区公益事业建设和股民福利事业建设。二是适时组建转型的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应接管原村集体资产并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造,允许其成为法人实体,给予一定年限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税收、信贷和工商登记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以稳定合作经济组织的收入来源,提高失地农转非人员的生活保障。三是完善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的运作机制。
明确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的地位,制定规范的章程范本,确定合理的股权量化比例及配股政策,使合作经济组织在资产评估、法人登记、股权设置、股东权利与义务、收益分配办法、股权转让等方面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加快产权制度创新,允许股权内、外部自由转让,促进资产的社会化。可以借鉴有的地方搞股份合作制的经验,将征占的村集体土地收益以股金方式分配给村民,通过动员村民自愿入股,再筹措部分资金,建立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并通过在村外建立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在村内发展二、三产业,安置人员就业,将集体经济组织的收益与每个村民(股民)紧密地联在一起;或以征地补偿费置换标准厂房给农民发展集体经济;以及实行“街辖村”的“托管”过渡等做法,保证农民对集体经济财产拥有的所有权,保证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保证集体经济持续发展给失地农民提供的就业和生活保障。此外,在征地过程中,对集体经济资产不能搞平调,为其发展壮大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