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庆科创学院浅谈对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识
重庆科创学院浅谈对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识
“三进三同”势在必行
工商学院:陈涛涛 当代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建设的接班人,短暂的大学生活过后,他们就要融入祖国和平发展、繁荣昌盛的大洪流,大学生是新知识、新思想的载体,同时也是这些新的知识运用到祖国各方面建设的践行者。自身的活力与激情更是祖国永葆青春的主力军,因此,科学认知国情、科学理解党的方针政策就显得极为关键。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八亿,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三。单单这一点不难看出,大学生要全面了解国情、全面了解当前人民生活状况、全面认知“十二五”规划就应该也必须进入农村。
三进三同实践的主要内容是:
(一)坚持“三进”: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深入到农村一线、深入到农民
群众中。
(二)做到“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吃住在农民家中,在“三同”中了
解民情,增进感情,加强党性修养,树立良好作风。
(三)完成“三个一”任务。拟定一份党性分析报告:形成一篇所驻村村情民意
调查报告及解决问题、促进发展的建议;结对帮扶一户贫困群众,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
这里就不再对“三进三同”的内容做逐一介绍。还是紧跟主题,结合自身经历,从两方面对大学生参加“三进三同”的势在必行进行阐释。
大学生能给农村带来什么。
改革开放三十年过去了,农村生活的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科学文化的普及程度的局限性导致我国现阶段村民文化素质、科学素质整体偏低,这很容易导致其对国家政策和政府工作的误解。
一个典型案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最近两三年已经基本实现了覆盖全国农村居民,每个村民一年缴纳20元就可以参加农合,在医院就医,只要出示医保本,除可以享受低价就医、低价用药外,这些费用的百分之六十也是国家报销,生病入院也可以享受医保。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该明白,这是国家的“民心工程”,可以说是德政。但是,情况根本不是这样。本人曾是2009——2010年度的国家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地是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xx镇,曾被抽调到 “合作医疗保险办公室”工作。2009年11月份,在2010年度医保办理开始三个星期后,主动前来办医保的寥寥无几,甚至补交医保费用的农民也是屈指可数的几十户。经过大小会议、与合衣办张主任入农户查访讨论后,得到这样一个结论:百分之八十的农民认为办医保对自身一点好处也没有,反而是国家变相的征税。而大部分中年人义正言辞的说到:我身体好的很,不会生病,一年也看不了几次病,都花不了二十块钱。这样的错误认识惊了我一身冷汗,我也立刻认识到了宣传的重要性,于是在镇政府的配合下,我们为每个村印发了一定数量的宣传单,通过墙壁标语,并配合农村广播进行了大幅宣传。当然,经过努力,我们镇的医保参加人数最终远远超过县里下的目标。
提到目标就不得不谈到我国当前阶段的基层工作的诟病——不惜一切手段完成“上面”下达的任务。
接上面的案例,当这次农村医保任务下达到镇里后,像往年一样,镇里三大班子多次召集各村村支书、村长召开紧急会议,阐述工作的重要性,目标的艰巨性。大有不惜一切大干一场的架势,甚至还想动用往年的一些过激性手段,完全忽略了宣传的作用,当时镇里新来一位刚走出大学校门的选调生,她多次向镇领导提出意见,向他们阐释党的方针政策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建议政府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鼓足干劲做好宣传。经过多次努力,镇领导终于听取了她的意见,大力的做了宣传,并最终圆满完成了当年的目标。
还有一个案例,2007年7月中旬,本人以一名河北科技大学学生的身份,参加了“河北科技大学师生赴辛集市社会实践”的实践活动,我与一名老师,三名同学一行五人奔赴服务地小辛庄乡后马不停蹄的对附近的大辛庄村进行了考察,经过调查问卷,实地考察等一系列活动过后,我们总结出了小辛庄乡的一些农业产业优势,比如无公害苹果,低胆固醇天然油——玉米油等。但是由于交通、地理条件的限制,这些农产品大部分属于内销范畴,市场局限性非常明显,回到学校后,在带队老师的努力下,我们共同承担了“小辛庄乡健康农产品如何走进石家庄市各大超市”的这样一个课题。并顺利通过了河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相关专业老师的分析调研与审查。最终我们把这个课题无偿献给了小辛庄乡。
综上所述,大学生给农村带来的虽然不是实实在在物质层面的东西,但是带来的新思想、新理念必然给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一个科学知识方面的质的提高。由此而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必将为我国的和谐农村建设增添新的活力,也必然会增加实现小康社会的动力,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那,农村又给大学生带来了什么呢?
当代大学生物质生活的充裕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精神层面的懈怠,我党艰苦朴素、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在他们身上几乎得不到体现。懒得早起,懒得上课,甚至懒得吃饭。作为一名学生工作者,我感到痛心疾首。“三进三同”要求学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用农家筷,吃农家饭,盖农家被,清扫农家院,我大学期间就读的学校自09年开始至今所有的西部计划志愿者都加入了我所建的志愿服务群,经过自身经历及与同志们的日常谈话记录,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艰苦的农家生活,磨炼了同志们的斗志,也唤醒了大家对国家,对人民的那份独有的责任感。很多“愤青”经过与农民群众的相处,明白了作为一名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必须切实做到思想上尊重人民、感情上贴近人民、行动上深入人民,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愿望与呼声当做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责任心一旦唤醒,力量是无穷的。深入群众能够直接明了的体会到基层政府工作的缺陷,也能深刻明了人民群众之所以生活艰辛的根源,一个必须改变这一现状的火苗一旦种进同学们的热血中,在他们有能力的时刻,必然被唤醒,燃成熊熊大火,国家的明天必然会更加美好。
大学生是国家的活力与希望,“三进三同”势在必行。
2013.9.28
第二篇:重庆科创学院新闻稿
运动会新闻稿
2013年4月14日8:30,“机电工程学院第三届教职工田径运动会”于塑胶综合运动场隆重开幕,学校及学院相关领导出席开幕式。为进一步促进教职工支间的相互交流,培养教职工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不断提高教师体质健康水平。本次运动会包含个人和团体两种项目,其中个人项目有:
男子100米、1500米、铅球、跳远、三级跳远。
女子100米、800米、铅球、跳远、三级跳远。
团体项目包含:拔河比赛、4X100米接力赛。
运动员赛场上矫健身姿、勇往直前;努力拼搏的精神博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呐喊声。此次运动会,我院教职工本着重在参与的精神,积极响应重庆市委全面建设“五个重庆”的号召,不仅为进一步加快体育事业的发展出了绵薄之力,同时也为全力打造“健康校园”起了模范作用。
第三篇:重庆科创学院倡议书
倡议书
全校同学:
优良的学风是激励我们奋发向上、努力成才的无形而强大的精神力量。为创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营造“勤学善思,知行合一”的良好学风,科创学院学生会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
一、做一个理想远大的人: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远大的成才目标,端正学习动机,增强学习动力,做一个有理想、有作为、有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
二、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刻苦钻研,勤奋好学,坚持不懈,追求上进。“书山有路勤为径”,让我们以勤为“训”,做一个勤学、乐学、好学、努力攀登的科创人。勤奋好学就是实现“中国梦”的具体行动。
三、做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培养系统思维能力,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勇于思考、善于总结,敢于创新。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在思考中取得进步,做一个有智慧、善思考、博学多才的成功人。
四、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人:积极参加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从实践中学习并检验学习成果,争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做一个懂理论、精技术、高素质复合型的职业人。
五、做一个遵章守纪的人: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不沉迷于网络、不抄袭他人作业、考试不作弊。在学习和考试的过程中自我激励,自我监督,做一个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社会人。
六、做一个争优创先的人: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要起好模范带头作用,班班争创学习型班级,室室争创学习型寝室,人人争当学习标兵,做一个“勤学善思、知行合一”科创优良学风的引领者和践行者。
同学们,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恳的态度、优异的成绩为早日实现成才梦、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学生会
二〇一三年五月十三日
第四篇:感恩重庆科创学院
感恩,科创
人们都说高考是人生路上一个大的转折点,而我则认为,高考固然很重要,却仅仅是我们向这一转折所迈出的一大步,大学才是我们人生路上真正的一个大转折。而科创学院,则给了我们实现人生这一大转折的平台,让我们把自己的人生真真正正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所以,我要感谢科创。
我要感谢科创,两年前,当我还沉浸在高考失利的悲伤中的时候,是科创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让我重新找到了希望,是科创学院,让我再次拿起笔,来续写我人生的篇章。
我要感谢科创,当我第一次踏进大学的校园时,我看到的是一个到处都充满了生气的学校,校园里哪些忙碌却充满朝气的身影,让我感慨万千,也许在下一个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会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学校给我们提供了那么好的学习环境,宽敞的教室,先进的教学设施,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相信,我的选择没有错。
我要感谢科创,学校除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之外,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随处可见的小卖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塑胶篮球场、现代化的足球场以及众多的兵乓球台和羽毛球场地等等体育设施让我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有一个放松的场所,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课外生活,也锻炼了我们的身体。正式这些设施,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多元化的大学生活。
我要感谢科创,当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讲台上是认真授课的老师,台下是认真听讲的学生,知识渊博的老师们让我们学到很多知识。不同风格、不同专业的老师将我们带入不同的知识海洋当中,在他们身上,我们不仅学到了许多有用的知识,同时我们也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敬业,看到了无私,也看到了作为人民教师的那一份执着,他们是我们的榜样,我相信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们将登上人生的一个新高度。
我要感谢科创,学校的“3+1”特色教育模式让我们不仅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自己动手亲自去做。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我们每个人都掌握了至少一种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我们相当于提前进入了社会。在当前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高校毕业生就业愈来愈难的社会大背景下,学校的“3+1”特色教育模式等同于为我们又增加了一个筹码。
我要感谢科创,学校实行的“满意工程”让我们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各种情况更有发言权,我们真正成为了学校的主人。
科创就像是一棵参天的大树,让我们在树下快乐的学习;科创又像一片成才的土壤,让我们在土壤中汲取营养,然后茁壮成长;科创更像是一艘远航的大船,载着我们驶向成功。
科创,您给予我们太多的希望,我们一定会好好学习,在校训“修身、强体、博学、感恩”的带领和感染下,让我们的梦想展翅飞翔。今天,我们以科创为骄傲,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科创将以我们为自豪!
工商管理ZK33901班易鹊桥
2011年6月13日
第五篇:科创学院社会实践总结
重庆“六个一”工程之社会实践一个月
-----以重庆科创学院建筑系部分班级暑期社会实践为例
马兹林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信息学院学生科重庆 永川邮编:402160)
摘要:社会实践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教育形式,是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是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重庆教委陆续开展了“六个一”教育工程,其中要求在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一个月就是其中的一大项目。我校为了配合市教委的“六个一”工程工作,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既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时也发现了许多问题。
关键词:社会实践问题对策
1、前言
人类社会已步入充满竞争的21世纪,在这信息时代,人们获取知识、获得信息的方式与途径已不再具有唯一性,而是多维性的。身为为祖国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等教育倍加重视培养学生的有利模式。作为大学生应用基础知识发掘自我潜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社会实践教育法应运而生。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重庆市为了更好的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将其纳入了重庆教委的“六个一”工程。我校积极配合教委工作,大力倡导并协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2、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
我校社会实践科利用有利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关系,积极联系了一批社会实践单位,为我校提供了近三千个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岗位。具体实施过程以建筑管理ZB421001班,道路桥梁ZB421001班,工程造价ZK331001班,室内设计ZK431001班为例。
2.1前期宣传工作
在距离放假前一个月,围绕重庆市教委提出的“六个一”工程,召开社会实践主题班会,班会上主要讲解社会实践活动在高校,尤其是职业教育中得重要地位和意义所在,其次讲解我校在社会实践教学中得奖惩以及提供的工作岗位,最后做出班级的要求,动员学生提前做好家长工作,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2.2 组织择岗和面试
积极与社会实践科联系,将岗位,招聘,面试等信息及时告诉各班负责人,协助学生通过面试。同时协助学生做好家长工作。对于无对应岗位的专业,一是动员学生自主参加社会实践,二是建议学生跨专业参加社会实践。
2.3召开安全社会实践主题班会
以班为单位召开主题班会,强调社会实践过程中不安全因素,如车间操作,工地安全,施工手册,预防骗局,安全自救等,并签订安全责书。对于集体出行的,明确责任人,确定小组长。同时登记集体出行学生家长电话,并下发社会实践报告。
2.4慰问,鼓励学生
暑假期间积极联系学生,了解他们的工作状况,对于艰苦工作岗位的同学,积极鼓励他们,要求他们坚持到底。对于自主参加社会的同学,通过家长了解学生的实践情况。
2.5 回收数据
于开学第一个星期回收社会实践报告。将社会实践分类整理,四个班级共214人,参加社会实践183人,参加率为85.5%。其中专业对口学生63人,占35.20%。理论性实践报告106份,占59.22%,操作性实践报告73份,占40.78%。
2.6 经验交流
从每个班回收回的数据中筛选出5名左右优秀学生,要求其整理一份心得体会,于开学后第五个星期召开社会实践经验交流会议。交流会以专业对口学生为主,非对口专业学生做补充讲解。通过经验交流,让学生互相学习,弥补理论上的不足,同时对于平时不爱学习的学生起到帮教作用。
2.7 总结
将经验交流内容整理,对于学生反映的情况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书面形式汇总上报。同时对于优秀社会实践者给予奖励,对表现不好和未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提出批评。
3、大学生社会实践所获得的成果
3.1素质和能力得以提高
同学们参加社会实践的公司大多位于大城市,大城市的文化熏陶这他们,使他们意识到专业素质和个人素质的重要性。我其中一个学生在交流时谈到,在公司上班不能迟到,迟到就会被罚款,同样未能按时合格的完成任务量也会扣工资,他们必须每时每刻都集中注意力,这样才不会出错。另一个同学讲到他在一座公园玩耍,随地丢了一粒瓜子皮,被管理员当众批评,还被处以20元罚款。
3.2做事更加稳重
同学们在工地上吃了近三个月的苦,这三个月让他们成熟了许多,有的学生在暑假回来后,说话做事都有很大的改变,变得更加稳重,礼貌。听一个学生讲诉,当时他去工地的时候,以为自己是有关系进去的,就很高傲,后来在听了一些工地事故以及亲眼看见工地上出得事故后,就听话多了,各个程序都必须严格检查,因为一个小的失误就会造成人员伤亡。
3.3更加热爱学习
有几个不爱学习的学生,在放假的时候,我给家长通了一次电话,反映了该生的在校表现,要求家长在三个月的暑假里必须让孩子去吃苦,去干又脏又累的活,这样学生才会体会到读书的重要性。本期开学的第一天这几名学生都作出了保证,一定会好好学习。在开学的两个星期里果然学习很认真,无旷课情况发生。
3.4对考取专业考证的意识更强烈
在三个月的社会实践中,同学们意识到专业知识和专业证书的重要性。本期开学他们并积极了解各种证书的考取和报名。一名专业对口的学生说,在工地上等级分的很明显,初高中生就是普通工人,大学生一般都是在一些技术部门工资也比普工高,具有工程师资格证的一般都很少去工地,拿得工资却比在工地上的大学生还高很多。
4、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4.1岗位与专业不对口
在社会实践岗位中主要以电子操作工为主,而很少有管理等岗位的提供,部分管理专业的学生很难找到对应实践岗位。比如我建筑管理班的学生通过学校找到的是电子厂的一名操作工,造价班的学生却从事着餐饮服务行业。只有很少的自主实践学生利用社会关系进入对应岗位。
4.2企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认识
虽然教育系统很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但部分企业却很少能够真真提供适合大学生的实践岗位,他们只是为了完成政府交给他们的任务,一方面他们顾忌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他们怕麻烦,认为接受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个负担。我的许多自主实践的学生都被相应单位拒之门外。
4.3政府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视不够
各地政府虽然知道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相应政策,但苦于财政问题,下发经费很少,甚至部分地方政府无经费下拨,所有经费由接收方或者学校自己拨付,这无疑影响了各高校社会实践的组织。有的学校要求学生自己提供车费,保险费,住宿费等,这也影响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4.4岗位太少
因为岗位很少,报名的人多了,就要开始层层筛选,一些平时很少锻炼的人,就被淘汰了。但其实他们这批人群才是真真应该去通过社会实践提升自己的一部分人。
4.5社会实践形式化
在检查翻阅学生的社会实践报告时,发现许多学生都是在网上下载的文章,通过了解后才知道他们根本没有参加社会实践,只是在当地村委或者亲戚朋友的单位盖了一个公章。他们说其他高校都是这样过了的。在同家长的交流中家长表示支持,一些家长认为这只是一个暑假作业,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并且他们也舍不得孩子出去吃苦,他们表示孩子毕业后就直接进自己的单位或者经商,不需要这些东西去赢得面试的机会。
5、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途径
5.1 加强政策引导
目前部分地方高校开展社会实践的模式大多是:教委提倡,高校出资,政府观望,企业拒收。到最后,社会实践成为一个形式,甚至连发下去的实践报告都不用上交。“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委应与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紧密联系,形成高校宣传,政府出资,企业供岗,教委验收的形式,将社会实践落实到位。
5.2提高社会认识
教委应大力宣传社会实践对于祖国未来,对于学生发展的意义和重要性。号召各单位和企业提供足够的岗位,一来满足各专业的实践需求,二来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社会实践提升自己。高校辅导员应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工作,告知社会实践的意义,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5.3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制度
教委应该严格监督各高校的工作开展,建立长效评估机制。认真审核学生的社会实践报告,严厉处理形式主义。同时各高校要把好学生自主社会实践的关口,避免家长的包庇,让社会实践成为形式主义。对表现好的,给予嘉奖,表现不好的严厉处理。同时还要提供相应的经费和意见,借助政府的力量,完成好学生的全面培养。
参考文献:
[1] 徐明达.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运作的改进策略[J].科教导刊 2011年第22期
[2] 银召霞.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1年第7期
[3] 王浩.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2011年第11期
[4] 霍春玲.浅谈大学生社会实践[J].教育界 2011年第15期
[5] 徐春娣.侯静.找准着眼点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J].教育界 2011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