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建立和谐社会医患关系的几点思考
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几点思考
胡锦涛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社会保障是关乎和谐社会构建和持久维持的基础,应该具有全社会的覆盖性和公共产品特征。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在建立和谐社会的大前提下,卫生医疗事业的和谐健康发展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更是成为重中之重。
(一)和谐社会需要的医患关系
所谓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和谐医患关系,简单讲是指以医生为中心的群体(医方)与以患者为中心的群体(患方)在医学活动中建立起来的协调匀称的相互关系。通俗一点就是医护人员能够充分爱护病人、病人能够充分信任医生,需要医生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以保障病人健康的恢复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双方相互平等、尊重、信任、合作和充满人文关怀。要想建立和谐社会,就需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就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去构建,就需要解决当今社会医患关系中的种种矛盾冲突。
(二)当今社会医患关系的现状分析
1.近年来,我国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有激化趋势。2004年,中国医师协会最新统计的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74.29% 的医师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护,认为当前医师执业环境较差和极为恶劣的分别达到47.35% 和13.28%。近3年来,平均每家医院发生医疗纠纷患者打砸医院事件5.42起,打伤医师5人;单起医疗纠纷最高赔付额达30万元,平均每起赔付额为10.81万元。有一份在全国五省市30所医院的随机调查显示,患者对医院整体服务质量表示满意的占51.30%,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的占56.92%,对医务人员服务态度表示满意的为占44.76%。由此可见,有一半左右的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有不满意的情绪。
2.医疗纠纷和职业医闹事件越来越常见。
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医学美容等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 或机构中,一方(或多方)当事人认为另一方(或多方)当事人在提供医疗服务或履行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时存在过失,造成实际损害后果,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但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对所争议事实认识不同、相互争执、各执己见的情形。职业医闹是指受雇于医疗纠纷的患者方,与患者家属一起,采取在医院设灵堂、打砸财物、设置障碍阻挡患者就医,或者殴打医务人员、跟随医务人员,或者在诊室、医师办公室、领导办公室内滞留等等,以严重妨碍医疗秩序、扩大事态、给医院造成负面影响的形式给医院施加压力,从中牟利,并以此作为谋生的手段的人。
据中国医院协会2005年的相关调查显示:全国有73.33% 的医院都曾发生过患者及其家属使用暴力殴打、威胁、辱骂医护人员的现象;59.63% 的医院发生过因病人对治疗结果不满意,扰乱医院正常诊治秩序、威胁医务人员人身安全;76.67% 的医院发生过患者及其家属在诊疗结束后拒绝出院,且不交纳住院费用的情况;61.48%的医院发生过病人去世后,病人家属在医院内摆设花圈、烧纸和设置灵堂的不和谐事件。而截止至2008年,我国有19712家医院,其中三级医院为1192家、二级及以下医院达
18520家。根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的调查,97.9%的医院曾经发生过“医闹”,中国一家三级医疗机构,每年至少有上百起医疗纠纷,二级医院则约20例左右。
3.当今医患关系的模式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医患关系存在一下三种关系:主动-被动模式、指导合作模式、共同参与模式。
3.1主动-被动模式:也可称为支配一服从模式。在这类模式中,医师处于主动或支配地
位,病人完全是被动的。在早期的医疗活动中,这种关系是绝对主导地位的医患关系,医生于病人就似“父子型”关系一样,由于对医疗知识的掌握度的绝对差距决定了医生在整个医疗活动种的支配地位。
3.2指导—合作模式:目前大多数病人与医护人员之间是指导合作模式,该模式中的病人
有一定意志要求,需要医师帮助,并愿意合作。他们常常把医师置于权威性位置,医师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在防治过程中使用自己的权威,发挥其指导作用。这是目前最常见的医患关系模式。
3.3共同参与模式:这类模式以平等关系为基础,医师和病人都有治好疾病的共同愿望。
双方各自发挥自己的积极性,相互支持,相互协同配合,共同和疾病作斗争。这种模式是相对先进的医患关系模式。
现如今的医患关系还是以“指导-合作型”为主,“主动-被动模式”和“共同参与模式”并存。随着经济和教育的发展,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共同参与模式”将成为未来的趋势,对医生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在这三种模式并存且呈渐变发展的阶段,医患关系就会不容易处理,矛盾也就日益增多,造成当今医患关系的紧张。
(三)当今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1.医院方面
1.1医院的体制问题目前我国的医院基本都是以药养医的模式,医院为了自身的发展,追求经济利益成为重要的方面,造成患者医疗费用的增加。据卫生部统计中心公报统计,2004年至2008年人均卫生费用分别是538.9元、662.3元、793.8元、948.0元,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逐年增多, 给患者增加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由于医院的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尤其是监管不力,一些医务人员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收取回扣红包,导致医疗费用增加,造成医患关系的紧张。
1.2医务人员的技术和医德建设不足由于历年来医患关系都是医生在病人面前都是主观
主动的状态,导致部分医务人员对自己的医疗行为过于自信,沟通欠深入,对患者的告知不到位,承诺过满,一旦出现意外,直接造成医患之间的冲突;同时部分医生在对患者的服务态度方面往往显得不够热心和设身处地,其医疗行为多以治疗患者身体疾病为主,忽略了患者的心理安全感的需求,这样一旦出现问题,患者心态也容易失衡,从而导致冲突的发生。
1.3医患双方缺乏信任与沟通医患双方医学知识的差距让双方的沟通产生问题。医生容
易认为患者不懂医学知识,沟通存在障碍,对于自己的医疗行为解释的不够;患者则认为医生是为了医院经济效益与个人收入在行治疗行为,一旦效果欠佳,矛盾就非常容易爆发。
2.患者方面
2.1患者期望值过高患者对医学只是的缺乏让其医院的期望值过高。患者到医院就诊,治好或者好转是出发点,觉得到医院来治好病是应该的,治不好或者恶化就一定是医院的责任。
2.2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律知识的普及教育,人们的健
康意识正在越来越高,法律意识也越来越强,对医疗活动的期望值自然越来越高,对自身的健康权也越来越重视。一旦医院出现治疗达不到患者预期值的,就会提出维权主张,导致医疗纠纷的出现。
3.社会方面
3.1社会医疗保障机制完善不足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经费投入不够,医疗资源的配
置也不尽合理、平衡;医疗保险制度的不健全;医疗风险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导致对医疗行为中的医患双方都产生不利影响,造成医院 “以药养医”,造成患者“看病难,看病贵”。
3.2社会媒体的负面诱导部分媒体,为了其自身的曝光度,在没有深入调查事实真相的前提下,盲目有失公正的大肆报道宣扬医院的负面新闻,一定程度了恶化了医院在患者心中的形象,使医患双方变得对立起来。
(四)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
1.政府应该加大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进一步深化和实施医药卫生改革方案。2009年1
月21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 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从2009年-2011年,重点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和公立医院五项改革。
2.严格医疗质量管理,尽量确保医疗安全。医疗机构在各类法律法规的指导下,要制
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与操作流程,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使医务人员的行为按规范操作,在确保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合理治疗,努力降低误诊、漏诊、过度治疗、误治和纠纷、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3.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法制观念。医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通过各种学习和
培训,不断拓展知识面,不仅在技术层面上,更要在法律层面上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运用现代科学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解除患者的病痛的同时,有效利用法制手段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切实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
4.重视媒体在建立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医院应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引导媒体客观、全面、公正的报导医患纠纷,正确评价医务工作者。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使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医院发展和各项诊疗技术的局限性、风险性和疾病的不可预见性,以科学的态度正确理解疾病的转归和预后。
5.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患者的心理健康和心理需求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注意举止、风度、语言等外在表现,注重掌握社会学、语言学等知识,增强沟通技巧,时刻为患者着想。使病人产生尊敬、信任的感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样做不仅能够增强医患双方的交流,从而有利于疾病的诊治和医患双方的相互理解,更有利于形成医患关系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当今紧张的医患关系已是社会热点问题之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已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医患关系的紧张涉及的因素确实是十分复杂的,涉及到医院、患者以及社会、政府等多层多面,因此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多方共同的努力与合作才能实现。政府应该坚持有效的实施目前的医药卫生改革的各种政策与办法,医院也应该从自身内部着手,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做好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人文素养建设,患者更应该体谅医疗工作的难度,积极配合,为建立和谐社会需要的和谐的医患关系共同努力。
第二篇: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董买花
【摘要】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一关系的协调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医疗卫生领域实践活动的开展与良性运转。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实现以患者为中心、减轻患者心身痛苦、创造最佳心身状态的需要,是促进医患间理解与支持、提高治疗效果的需要。本文响应当前提出的建立法治与和谐社会的愿望,认为新时期医院关系也应建立于此之上。
医患关系是近年来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患者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问题。现代“医”已由单纯医学团体扩展为参与医疗活动的医院全体职工;“患”也由单纯求医患者扩展为与之相关的每一种社会关系。传统的医患关系中医者以为患者谋利益为己责,医务工作者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他们为患者解除痛苦,捍卫生命,被施救的患者往往怀着感恩的心态对待治疗自己的医生。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有激化趋势。中国医师协会近年的一次“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74.29%的医师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护,认为当前医师执业环境“较差”和“极为恶劣”的分别达到47.35%和13.28%。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自改革开放以来进行了深入的变革,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医患关系紧张就是其中的焦点问题之一。目前很多医疗机构管理者把如何改善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作为一项严峻而又刻不容缓的课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目前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已经势在必行。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医疗卫生事业协调发展的外在表现,是提高诊疗水平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前提条件。然而目前的医患关系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方面,主要表现在:
一、医患之间冲突频繁发生。近年来,因医疗费用不断上涨、诊疗失当、疗效不理想、服务不到位等引发的医患冲突比例不断上升,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完全杜绝是不现实的,但是医疗纠纷如此频繁地发生,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医患关系发生了显著性的变化。
二、医患之间的信任缺失。某些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给患者开不必要的检查,开大处方以从中获利,造成患者对医生所开列的检查项目和治疗方案戒备心理加强; 1
而一些患者使用非法手段处理纠纷,也使医生惧怕纠纷缠身,有意识地规避医疗风险,进行防御式医疗。由此,本该一致抗击疾病的医患之间由信任、协作,逐渐演变为戒备、防范,严重的甚至走向对立。
三、医患冲突引发其他问题。医患矛盾渐成社会焦点,一些医患冲突因难以达成一致意见而不断升级,从而发展成治安问题乃至刑事案件。这种状况严重干扰了医院正常秩序,威胁着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也影响了其他病人就医。
医患关系不和谐,表面上表现为医、患之间不和谐,但实质上有着体制、医疗保障和社会变革等多方面原因。主要有:
(一)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医疗体制改革之后,相应的医疗保障体制没有跟上,即使是后来实施的保障制度,但其覆盖面有限,也没有能够发挥社会统筹的作用。由于医疗保障不健全,加重了个人看病的负担,还加剧了贫困地区的贫困状况,使贫者愈贫。
(二)社会转型时期引发的社会矛盾在医院的泛化。社会转型是社会结构的历史性转变。发达国家的社会变革是“渐进”的过程,而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变革是一个矛盾聚集的过程。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计划体制和市场体制在转轨、过渡、并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有冲突和摩擦。此外,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相当一部分人错误地把市场经济的原则“平移”到社会生活领域,导致了思想观念及道德取向出现了混乱与失衡。由社会深层次变革而带来的人们生活、心理上的种种不适应和混乱,又极易在医院这个特殊环境下,以各种因素为导火索以医患冲突的方式,比较集中、激烈地表现出来。
(三)对医疗技术的有限性认知不足。近年来,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在提高了诊疗水平的同时,使医生的诊断更多地依赖于仪器,造成了医患关系的“物化”与“疏远”。医院服务的对象淡化了病人,突出了疾病,忽视了病人的整体和心理需求。另一方面,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较低,主观期望值比较高。部分患者医疗消费意识比较强,认为付出了费用就一定能有好的治疗效果。
医患关系的不和谐,原因比较复杂,其中既有长期以来国家发展过程中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因素,又有医院、医护人员的因素,还有患者自身的因素。既然构成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那么,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也必须
2从多个方面来架构。医患沟通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和患者三方共建、理解和信任。只要善待患者,加强沟通,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就会赢得患者对我们的尊重和认同,和谐的医患关系就一定会建立起来。
一、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和维护群众健康权益的责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措施。尽管目前绝大多数的医疗机构都是公立医院,但是相当多医院的正常运行主要靠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收取的费用。这种机制的直接后果是医院过分注重经济收入,而忽视群众利益。我们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就必须研究如何完善医院的运行机制,维护医院的公益性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卫生事业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宗旨和公益性质,发挥政府保障群众基本医疗的主导作用、改革医疗服务体制、大力发展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等。
二、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保障。医护人员是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关键,医护人员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医疗技术和职业道德,这是取得病人信任的前提。患者求医的过程艰难,这期间,患者会承受很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需要医护人员的理解和关怀。其次,要学会和患者沟通。医患之间发生误解与矛盾,很大程度上是一些医护人员缺乏沟通技巧导致的。再有,医院的环境,医务人员的仪表形象,能给患者产生第一印象,优美的环境给患者增加舒适感。
三、加强与媒体的沟通,正确引导舆论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平台。新闻媒体是我们与社会沟通的桥梁。医疗卫生工作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新闻宣传的焦点。要高度重视与媒体的沟通联系,及时向媒体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让媒体及时了解真实的情况,发挥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要学习新闻传播知识和技能,学会与媒体沟通,不断提高宣传工作水平。要真诚地希望新闻媒体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客观如实报道医疗卫生服务活动,大家共同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维护健康有序的医疗秩序。
总之,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要坚持常抓不懈,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推动者,努力构建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温馨和谐的医患关系,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 考 文 献
[1] 高阳;;医患关系中存在的柠檬市场分析[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04期3
[2] 左建辉;;医患关系的现状成因与对策[J];现代医院;2010年07期
[3] 苏雅婷;张琦龙;白靖平;;新疆医疗争议案件再次鉴定的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
报;2012年07期
[4] 朱碧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几点意见[J];北方药学;2011年05期
[5] 裴征;;和谐医患关系影响因素与构建[J];包头医学;2011年02期
第三篇:改善医患关系_构建和谐社会
改善医患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
摘要:和谐医患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处理新时期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不仅有利于医疗活动顺利开展,而且对于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在分析中国医患关系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一些看法。关键词:医患关系 和谐社会 医疗保障制度 医德 维权意识
何为“和谐”?有这样一种说法。“禾”,意则关怀自然,关注生态,让人与环境协调发展;“口”、“言”应当互通互信,注重文化交流;顺应民意,彼此和睦共处,世界大同,体现人文情怀;“比”,更应竞争有序,在公正的竞争与合作中谋求发展和进步。由此而得出,一个和谐的社会也必和于自然,顺于民意,谐于发展。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是应有之义。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文明社会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从中国古代董仲舒宣扬的“天人合一”到近代思想家康有为提出的“大同社会”,无一不体现出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和向往。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因为医患关系是当前我国社会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只有实现医患关系和谐发展,社会才能达到和谐。医患关系是我国当前医疗卫生工作的热点问题。
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医患关系仅指医生和患者之间一对一的关系。广义的医患关系是指在诊疗疾病和预防保健康复的过程中,医务人员(以医生为主的群体)和患者一方(以患者为中心的群体)所形成的特定的社会关系[1]。《黄帝内经》中说:“医患相得,其病乃治”。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指医方与患方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真诚沟通、密切配合的情景与状态。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指标[2]。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医疗卫生事业协调发展的外在表现,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前提条件。医务人员与患者是利益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战略目标,就是治疗疾病,恢复健康。必须建立信任,合作的积极关系。如果不能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这无疑将会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现阶段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投入不足和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世界银行11月4日发布的最新《中国经济季报》指出,中国财政部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投入占CDP的1.2%;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卫生总费用仅占世界卫生总费用的2%[3]。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体系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及时跟上市场经
济的步伐,全民医疗保险体制不健全,是医患矛盾尖锐最根本的原因。资料显示,许多国家由于有健全的全民医疗保险体制,全民参加医疗保险,绝大部分的医疗费用都由保险公司来承担,不会由个人支付高额的医疗费,很少有医患间的冲突。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体系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及时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全民医疗保险体制不健全,社保、医保覆盖面有限,医疗保障覆盖面小,大部分人民群众没有医疗保障[4]
。农民医药费的合作医疗报销比例不足50%,因此医疗费用的支出与期望疗效不相符合。医疗费用自付比例高,医疗费用与期望疗效不相符,一旦患者死亡或伤残等,患者及其家属就有一种人财两空的感觉。
二、医院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医患沟通不够、医疗纠纷增加,是医患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有统计表明:在已经发生的医疗纠纷中,由于医患沟通不够,医患关系不和谐导致的纠纷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二。
三、患者申诉和维护权益渠道不畅通是影响医患关系的直接原因。我国虽已于几年前就施行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但发生医疗事故之后,光是事故鉴定费用就高达几千元,患者维护权益成本太高,要想通过正常渠维护权益,实际上仍是件很难的事情。
除以上原因外,公共媒体对医患关系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有些公共媒体缺乏观察、公正立场、过分炒作,使社会公众、病人或家属缺乏对医务人员的理解,甚至造成误解,扭曲了广大医务人员的良好形象。
医患关系的和谐程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当前影响医患关系的成因,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和谐的医患关系:
一、政府应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强化政府责任,加大卫生投入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政府应坚持医疗卫生同社会经济的协调同步发展变化,加大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回归医疗卫生行业的公益性质,解除医院后顾之忧,使每一个医务人员能够“静下心”来提高医术、破解难题、呼唤爱心、共建和谐。彻底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压力。
二、加大行业监督、强化医院管理。二是坚持社会效益准则,打造诚信医院。各级医疗机构要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严禁各种“开单费”;努力降低患者的医药费用,建立医疗费用阳光制度,认真做好收费咨询工作,让患者和家属随时查询花费情况,让患者放心;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患者就诊过程中挂号时间长、交费时间长、取药时间长、看病时间短的“三长一短”现象;严格执行药品集中招标制度,杜绝药商在医院带钱促销药品的现象;实行医患协议制度,严禁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和接受“吃请”;聘请社会监督员,监督医院的医德医风。
三、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个人医德修养。医院要加强对医务人
员的培养,提升医务人员的素质,教育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医务人员不仅需要有精湛的专业技术,还要有高尚的医德品质。
四、拓宽医患沟通的各种渠道。在国际医学伦理四原则的指导下,每个医务人员对患者应多一点解释、多一点关爱。医院应定期组织各种类型的座谈、测评、电话热线、上门回访、聘请社会各界监督等形式,保证各种沟通渠道的畅通。注意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大宣传医务人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例,宣传卫生改革的举措和成果,让社会更多的人了解医院、理解医院、支持医院,以科学的态度正确理解疾病的转归和预后,为进一步促进和谐的医患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正确处理新时期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的人性化医患关系,有利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加快中国经济建设的进程,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不仅需要医务人员和病人的努力,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王锦帆,《医患沟通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周玉芳,《医患关系现状调查及服务质量改进的对策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2009(12).[3]刘朝晖,《目前医患关系现状及对策研究》[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4]何凤鸣、张励,《医患关系不和谐原因及处理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07(2). [5]吴宇彤,《医患关系与和谐社会》[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6,22(12): 823.
第四篇:关注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关注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基于XX省XX市的调查报告
XXX XXXXX大学 XXXXXXX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摘要:笔者搜集网络上对医患关系的热点问题编制了“海南省医患关系调查问卷”对海南省的医患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社会大众对于医患关系的关注度一般,且其中大众媒体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在受调查的民众中有半数觉得现在的医患关系尚可,余下的多数则认为关系有些紧张。造成这种认知的因素有医疗保障体系还未健全以及医疗费用偏高等。超过半数的受访民众认为医保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将对改善医患关系起到重要作用。而对于政府提出的例如“举证责任倒置”等应对医疗纠纷的措施,多数民众呈乐观态度。总而言之,海南省的医患关系还具有改善空间,但民众对此期望不高。
关键词:医患关系 医疗纠纷 医改 调查研究
前言:
近些年来,我国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各种纠纷、“医闹”甚至人身伤害层出不穷,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医患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医患关系的稳定程度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稳定程度,社会秩序,并且也关系到了整个社会是否可以健康有序的发展。我国正处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改善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行之举。
为此,我通过对海南省琼海市的部分医院的医生和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问,编写了“关注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调查报告。本次调查,通过符合我们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风格的方式:网络问卷调查和网络访问,充分结合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优势,利用新媒体平台,其中利用了QQ群、微博、微信对琼海市部分医生进行了相关的访问与调查,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有效回收问卷是278份,有效率为92.6%,网络访问10人,获得了不少宝贵的的意见和建议。
一、医患关系的现状
我国医患关系处在一种紧张的状态下,医患关系紧张的具体表现是:
1、思想观念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
2、国民整体人文素质教育不足
3、医患没有有效沟通
4、医患间缺乏信任
5、患者对医疗服务期望值太高
6、相关法律规章制度不完善
近几年来,由于各地频发的医疗纠纷使医患关系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关于医患关系的各种调研,论文也逐年增多。特别是近两年,对于医患关系的调查进入了一个空前的热潮,但是由于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研究时间短,且医患矛盾在一定程度上讲是比较尖锐的,所以本课题现在还有非常广阔的研究空间。
二、导致医患关系恶化的原因
1、目前我国社会和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国民的素质则相对低下。社会的飞速发展不可避免会牺牲一些人的利益,导致贫富悬殊加大,社会矛盾激化,而医患关系的恶化只是这个社会大背景的一个缩影而已。事实上,恶化的不只是医患关系,警民关系、师生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皆是如此,并衍生出了如仇富、仇官、仇医、仇警等类似的畸形心理,人与人之间的诚信正在逐渐消失怠尽。
2、新闻媒体的负面报道。大量媒体报纸对某些医院或医生的负面报道正使得全社会的人们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只要是医生就没有好人,这引起全社会对于医生的仇医心理。而人们在日常寻医治病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或者是下意识地将医生的行为同媒体的报道联系在一起,他们在心里面会对自己说,“看吧,医生果然都是这样的。”
3、政府和医院对医闹的纵容。出现医疗纠纷后,患者及家属往往不诉诸于正常救济渠道,而是采取干扰医院医疗秩序的手段以求获取金钱上的赔偿。而政府由于片面地追求“和谐社会”而向医院施压,结果往往医院赔钱了事,这导致了“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这种奇怪现象的出现。
4、法律的缺位。医院暴力事件的频发反映了法律的缺位,到底是“无法可依”还是“有法不依”,这值得人们深思。
5、金钱的诱惑。许多医闹事故中,患者的家属会说,我们所要的只是一个公道,并不是为了钱。这话,您相信吗?至少我是不信的。或许我们更可能看到的是拿到钱后,患者家属和“专业”的医闹组织坐地分赃。而贫富悬殊的加大也刺激了人们对金钱不择手段的追求。
6、维权过度。如果我们观察一下,不难发现,经济发达地区的医疗纠纷远远大于贫困地区,这是因为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越来越开明,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并渴望维护自己的权益。改革开放几十年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从以前的唯唯诺诺变成现在的“不相信甚至主动干预医生的诊疗过程”。但医学毕竟是一门复杂的科学,医学生的培养也是各门学科中周期较长的,你很难奢望一个由患者主导的疾病诊治过程成功率会有多高,而一旦治疗出现了问题,患者及家属会一致将矛头重新对准医生。
7、少数医生职业道德的缺失。由于片面追求金钱,对患者不负责任,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所谓“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就是这样的。
8、少数患者及家属极度缺乏素质。遇到这类人,你是毫无办法,只能泪往肚里流了。
三、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医者:
调查结果显示93%都没有与患者发生过医疗纠纷或者摩擦。而92%的医生认为媒体舆论对医患关系的负面报道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还有84%的医生也认为患者的期望太高难以满足也是一大原因,而只有少部分医生承认医疗水平不高(6%),医疗腐败行为(8%)引起了医患关系紧张。57%的医生们认为解决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回扣”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采取高薪养廉的方式。另有32%的医生认为进行医疗体制改革,扩充医疗资源,化解供需矛盾则更有效。为了促进医患关系良好发展,医生病人应加强沟通,医务人员配置应合理,并加快医改,提高医疗技术,改善医务人员待遇。对于医疗事故鉴定实行“举证责任倒置”,75%的医务人员并不支持,他们认为这会使医生变得谨慎,虚开调查,增加费用,最终受害的还是患者。对于过度检查,医生普遍认为是为了明确病因(73%),也有部分医生认为是医生的自我保护(29%)。在目前的医患关系下,大部分医务人员都觉得工作非常有压力,而且对未来医患关系的改善持不乐观态度。
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医生的服务态度总体不错的。发生过较大的医患纠纷毕竟是少数的。大部分医生认为某些地区发生医患纠纷以后,媒体舆论对医生的负面报道过多,也过于夸张,造成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对医患关系的改善造成影响较大。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我国的医疗体制的不完善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许多患者反映,他们对医生并没有不满,而是药价过高他们难以承受。“以药养医”是我国医疗系统的现状,医院里出售的药物通常比药店里的价格要高出许多倍。尽管政府已经着手开始改革,但是在国家财政不给力的情况下,“以药养医”还将持续存在较长的一段时间。然而,制度的问题并不是我们所能改变的。既然如此,多一些人文关怀或许能是医患之间少一些隔阂。古人云“下医医病,中医医人,上医医国。”多少医生只看到了病人身上的病,却忘记了那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许多时候,愉快的心情和战胜病魔的信心正是治愈的良方。而这些大多来自于医生的鼓励。所以,我们认为,医生单单有责任心和爱心还是不够的,掌握说话的艺术,表现医生的亲和力,促进医患沟通。“先医心,再医病。”这样,医患双赢,关系也就和谐了。
患者:
根据回收的问卷的统计得出的数据显示,在我们调查的群众当中,78%的群众认为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可见医患关系确实不容小觑,我们要认识分析并尽力解决。群众普遍认为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因素是现行的医疗体制不合理,占了85%,其次就是看病太贵和医疗水平不高,分别占57%和50%。认为媒体不公正、片面的报道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的占28%。
在调查中四成的大众认为“报道客观真实,有助于增加医疗透明度”,媒体对医患关系起到和谐促进的作用,有利于医患关系的健康发展。两成的大众认为“报道比较真实,有利于增加公众对医疗工作这的认可度”,医疗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并不了解,同过媒体对医疗工作的正面报道,增近民众与医疗工作者的距离,增加民众对医疗工作的理解,让两个群体间的关系能够更好的发展。
但在很多报道中,媒体偏向于医疗事故等负面新闻,这也造成三成的大众认为“报道比较真实,但容易引起大众对医疗工作者群体的误解”。让大众了解身边发生的事是媒体的职责,在当今社会中媒体为了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往往偏向于报道争议性大的新闻。近些年来对医疗事件负面新闻报道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同时也引起大家对医疗工作信心的缺失,引发医患关系的紧张。在日常生活中虽然不能避免有医疗事故的发生,但大部分医疗工作者坚守岗位,坚持职业操守,为人民服务的事实并没有通过媒体展现在大众面前。对负面新闻的报道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医患关系紧张。
面对现在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医闹事件的发生,市民普遍不赞成利用这种极端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他们认为医闹事件不会从根本上解决纠纷,闹事的群众应通过协商等和平手段解决问题;有47.06%的群众认为医闹会严重影响医院的正常运作,对双方解决矛盾没有好处。值得欣喜的是,没有赞成医闹的群众。
针对患者的医疗结果与预期效果有偏差的问题,50%的人认为可能本人对疾病并不了解,会再到该医院看病,并详细问医生原因 37%的人认为该医院设备不够先进或者医生技术水平较低,不能很好的治疗这个疾病,不再到该医院看病。14%的人认为在家里再休息几天,看看病情是否有改进。由此可见大多数市民还是能很冷静的解决医疗效果不如预期的状况。不管是本人对病情不了解还是医院技术水平比较低,都没有人去投诉要求赔偿。这确实是温和的解决办法。事实上,群众还是要提高法律意识,学会要法律手段替自己维护权益。
针对如何解决医患关系,人们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92%的人认为要转变医疗模式,加强医德医风教育。85%认为要完善法律法规,健全社会保障体系。57%认为要提高市民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35%认为要规范媒体工作。
大部分患者都认为患者是医患关系中的弱势群体。但患者若能理解医生的工作压力,多和医生沟通,许多问题就可以避免。另外,患者并不是完全的弱势。
2002年9月1日起施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疗纠纷的解决可以有三种途径:
1.双方协商解决(对于民事赔偿部分,双方可以协商解决)2.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由卫生行政部门帮助调解解决
3.向法院提起诉讼(可以直接就赔偿数额提起民事诉讼,如果对卫生行政机关的处理结果不服的,也可以提起卫生行政诉讼)
四、解决对策分析
1、医护人员换位思考
医护人员如何改善医患关系?如果工作和压力无法改变,唯一可以改变的,只有自己的认知和个性。医患之间换位思考是可行之策,而相比于出于弱势的患者,医生想抛出橄榄枝更能让大众体会到医务工作者想要改善医患关系的诚心和决心。
医生可以对病人尽可能保持耐心,也许,患者提出的一些问题很简单,但对他们却很重要,如果表现出不耐烦,或三言两语打发掉,容易在病人心中引起恐慌或者郁结成怨气。医患双方是利益共同体,医务人员要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建立相互信任,消除患方先入为主的疑虑,才能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工作,从而达到共同的目的。
2、构建良好的社会法制环境
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的一个非法组织形式医闹,他们的特点是冲击封堵医院,对医务工作者进行殴打。殴打重伤致死医生的事故时常发生,严重损害了医患关系,从而引发了更多的社会矛盾。
社会矛盾,虽然形式千变万化,但其实质不外乎两类,一类是合法形式的社会矛盾,一类是非法形式的社会矛盾。然而我国当前的社会矛盾特别是医患矛盾大多表现为非法形式的社会矛盾,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为扭转这一现象也为解决社会矛盾提供解决途径和方法,迫切需要政府、公安和司法等部门与卫生部门通力合作,各负其职,重拳出击,取缔各种形式的医闹。为我国的医疗卫生工作,也为全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法制环境。
3、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太多的医患纠纷调查说明,事实不像媒体广泛宣传的那么严重。当前,个别媒体为追求自身的“轰动效应”,不加核实地报道极端案例,放大了“医患关系”的恶化程度,加深了医患之间的误解,同时,大量的虚假医药广告泛滥成灾,更加剧了医患之间的不信任程度,激化了医患之间的矛盾。我们呼吁各级新闻媒体要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医患纠纷事实,认真理性的做好舆论导向,宣传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新闻的监管,从人财物上做好基层新闻工作的保障,大力弘扬医务人员的主流形象,并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依法揭露医疗行为中的不良现象和不正之风,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发挥积极的正面引导作用。
4、保护医生的风险精神
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说,在一个社会中,医生和律师的劳动报酬应该比较高,因为我们把健康委托于医生,而把财产委托于律师。医生是一个高强度、高风险的职业。面对大量的病人,不仅需要超负荷工作,更不能有任何差错。因此,医生每天都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便如此,医生还要随时准备应付医疗纠纷,甚至是“医闹”的威胁。我们呼吁政府和社会共同营造充许失败的医疗环境,解放医生献身医学事业无穷地创造力和生产力,让更多地患者解除病痛,创造更多的医学奇迹造福社会。
5、健全医疗事故监管机制
当前,人为的责任医疗事故在利益强烈驱动下层出不穷,我们应该重启医院内部的医疗事故责任制度,严守医生的职业道德与规范。在医疗单位构建医疗事故鉴定质量控制机制,这种机制应以鉴定过程的质量监控,内部定期评估,纠正和预防措施为核心。探索建立并完善医患双方信任的第三方调解机制。
6、建立共同的价值观
首先要充分认识医患之间的共同价值观。医生拥有医学知识、临床技能和治疗经验,继承中医大医精诚和西医尊重生命的优良传统,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和新时期医学创新精神,全力以赴治愈疾病。患者则承受着疾病的痛苦,期望得到医务人员的救治,希望得到先进技术的诊疗,得到理解与尊重,盼望尽快缓解病痛,恢复健康,延长寿命。医患双方共同面对战胜疾病,促进健康和延长寿命的目标,二者在价值观上是共同的。
其次要建立以共同价值观为本的相互尊重的关系。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是医患双方相互尊重,只要在沟通交流中说出一个“请”,一个“您”,一声“谢谢”,一句“对不起”,患者立即会感受到医护人员对他的尊重,同时也体现出把患者摆到平等的人格地位。医生只有站在和患者平等的位置,才能更好地收集患者资料,做出正确的诊治。
第三,要建立以共同价值观为本的相互信任的关系。在医患关系中,由于信息的严重不对称性,患者处于弱势地位,缺乏医学专业分辨能力,没有选择的余地,容易产生疑惑的心态。正常的医患关系需要建立在互信基础上,信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对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对患者而言,就医是性命相托,必须求得安全、有效的诊疗,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具有很高的医疗技术与职业道德水准,以达到价值观统一,从而相互信任。
第四,要建立以共同价值观为本的相互包容的关系。医患关系和谐与否,单靠一方的努力是不够的,这就首先需要医生真正理解患者的身心病痛,同时患者也要正确理解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对一些疑难杂症,在某种情况下,医生有时也是有心乏术。有些患者缺乏对医疗知识的比较全面的了解,而医务人员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又很不够,以致使患者对医疗效果的期望值过高,甚至超出了当前的医疗技术水平。只有医患之间相互理解、积极沟通,相互包容,才可能实现和谐的医患关系。
第五,要建立以共同价值观为本的相互合作的关系。医务人员应充分尊重患者的选择和决定,增进患者对疾病和医务工作的认识和理解,调动患者主动参与治疗的积极性,从而形成合作式、共同参与的医患模式。
7、提倡病人乐观就医
患者的态度在医患关系上也有很大影响。有时真的不是什么大病,医生说没事,但是患者又不相信医生,疑神疑鬼,担惊受怕,家属情绪激动,觉得医生不尽职尽责,引发矛盾,所以提倡患者乐观就医,相信现代的医疗技术,相信医院,相信医生。
8、深化医改
尽管医改的方向依然有一个逐步明晰的过程,医改的道路依然崎岖不平,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毕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医疗机构的趋利冲动尽管没有完全得到遏制,但随着制度创新步伐的加快,医疗机构特别是公立医疗机构的办院方向正在逐步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而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将为患者的医疗消费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付费方式的改革、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的探索等等,也正在为医患公平博弈搭建越来越坚实的平台。最后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是,社会舆论日益理性,对医患矛盾的本质看得越来越清楚,这将为优化医患关系营造一个好的环境和氛围。随着医改的逐步深化,医患关系将得到明显改善。
五、结束语:
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我更进一步认识了医患关系现状,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许多问题。虽然调查问卷几经修改,但在填写过程中,还是有许多耐心的医生和患者给我们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例如“在您看来,部分医生过度检查,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题,有几位较认真的医生反映在医生眼中并没有过度检查,他们都是为了查明病因进行一些必要检查。所以这一题的题目设置有问题。其他问题中也有医生反映答案设置的不够专业,没有抓住医生这个职业的特殊性等。这说明我们在设计问卷前没有深入了解这个职业和医患关系之间存在的主要矛盾。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就开始调查研究是我们这次社会实践的重大失误。
在分发问卷时我们也屡次碰壁,有许多病人着急就医拒绝填写问卷,也有医生出于自我保护或工作实在太忙而不能抽空填写问卷。数量本不是很多的问卷却花了几天的时间。几天都在医院里活动,医院的拥挤环境和医生忙碌的工作我们都深有体会,许多主治医生一天检查上百个病人,工作量大且劳累繁琐,有部分医生出现冷淡的态度也是可以理解。况且患者众多,要让每一个人都满意也是件不易之事。
我们这一次的社会实践,可能根本不能给医患关系的改善带来什么,但实践的过程却带给我们许多收获。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社会,深入基层,增加了阅历。同时,我们也学习了一些专业外的知识,了解了如何设置问卷,也更加认真看待医患关系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庆祝.传统医患关系模式分析及新型和谐模式的构建[J].现代医院管理,2019(1);1-4 [2] 王静.加强医患沟通协调医患关系的必要性及策略分析[J].维权与自律,2005(9);43-45 [3] 周一思.影响医患关系的不和谐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国医院,2011(15);58-60 [4]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 第1854号关于改善医患关系的提案 [5]改善医患关系应该以建立共同价值观为根本 光明日报 2012.03.18 [6]杨立新 医疗侵权法律与适用
法律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60 [7]王胜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解读 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272 [8]林凯程 耿仁文 广州地区医患关系对医院危机管理的影响分析 中国医院管理 2011.03 [9]张鑫 曾家振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三个维度 商情 2012年第27期 [10]查正科 改善医患关系的伦理学思考及对策
医学信息 2011.7 [11]内地今年部分重大医患纠纷事件 文汇报(香港)附件1:
医患关系现状调查问卷(医方)
个人信息:性别:男()女()
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填写调查问卷!我们希望通过这份问卷,透过一名医护人员的视角更加深入地了解“医患关系”这个正在被大家热议,也是关系到大多数人切身利益的问题,了解医护人员对医患纠纷中的一些问题持什么样的态度。
1、您本人和患者发生过医疗纠纷或摩擦吗?()A.发生过 B.没生过
2、(多选题)在您看来,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什么?()A.看病贵、看病难,医生护士服务态度不好 B.患者的期望太高难以满足
C.部分医生水平不高,有时造成误诊 D.媒体舆论对医患关系对负面报道 E.部分医生的回扣、红包等医疗腐败
3、(多选题)您认为发生医患矛盾的主要原因是:()A.家属不理解 B.医疗质量、服务态度存在问题 C.医院流程设置不合理 D.社会导向不利医患关系的缓和
E.病情交待不清楚,谈话不到位,过于条文化、简单化
4、您认为解决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回扣”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A.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采取高薪养廉的方式 B.加强监督,严厉查处
C.加强医德医风教育,自觉抵制“红包”、“回扣” D.进行医疗体制改革,扩充医疗资源,化解供需矛盾
5、(多选题)您觉得以下哪些方面可以有助于促进医患关系良好发展()A.医生和病人方面应该加强沟通 B.医务人员配备合理 C.加快医改的步伐,进行医院体制的改善 D.医疗技术提高 E.医护人员待遇有所改善 ,医护人员多一个笑脸,多一句问候
6、(多选题)您认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需要采取哪些措施?()A.改革现行医疗体制 B.加强行业管理,行业自律
C.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改善社会风气,重建社会信任
D.树典型、立榜样,用身边的感动感召大家,积极弘扬奉献精神 E.进行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教育,提高医务人员道德修养
7、根据法律规定,医疗事故鉴定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即在医疗事故鉴定中,如果医方不能证明自己的诊疗与患者的损害结果没有因果关系,将承担事故责任。你对此怎么看?()A.赞同,有助于保护患者
B.不赞同,会使医生变得谨慎,虚开调查,增加费用,最终受损的还是患者
8、在您看来,部分医生过度检查,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A.明确病因 B.经济效益 C.医生自我保护 D.经验不足
9、您认为,在目前医患关系下,医生工作是否有压力?()A.肯定非常有压力 B.应该会有一些压力 C.没有压力
10、你对未来医患关系的改善乐观么?()A.非常乐观 B.比较乐观 C.不太乐观 D.很不乐观
调查时间:__ __________
附件2:
医患关系现状调查问卷(患方)
个人信息:性别:男()女()
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填写调查问卷!我们希望通过这份问卷,透过一个普通患者的视角更加深入地了解“医患关系”这个正在被大家热议,也是关系到大多数人切身利益的问题,了解患者对医患纠纷中的一些问题持什么样的态度。
1、您认为普遍来说医生态度如何?()A.非常好 B.比较好 C.一般 D.不太好 E.很不好
2、(多选题)您觉得医患双方在哪些方面容易发生争执?()A.住院押金的多少 B.医生的医疗水平C.护士的护理态度 D.治疗效果与病人的预期
3、您对药价是否满意?()A.很满意 B.可以接受
C.普遍偏高 D.大部分过高,难以承受
4、您遇到医生要红包时的态度?()A.默认(同意)B.犹豫(怀疑)C.厌恶(拒绝)
5、您对小病大处方的态度?()A.接受 B.质疑 C.拒绝
6、您怎么看待医疗事故后大闹医院?()A.支持 B.观望 C.反对
7、(多选题)您怎么看待部分医生素质低?()A.医院需加强道德培训 B.加强监督制度 C.辞退 D.没有看法
8、您对医生的信任度如何?()A.很信任 B.比较信任 C.有点怀疑 D.很不信任
9、您觉得大部分医生的服务态度怎样?()A.很满意 B.比较满意 C.一般 D.不太满意 E.很不满意
10、您是否了解医患关系的现状?()对有关新闻是否关注?()A.很了解 B.比较了解 C.不太了解 D.很不了解 A.很关注 B.比较关注 C.不太关注 D.很不关注
11、(多选题)您觉得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体制因素 B.媒体炒作因素 C.医方因素 D.患方因素
12、(多选题)您觉得解决医患关系需要?()A.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B.转变医疗模式,加强医德医风教育
C.加强人们的预防意识,加强人们的法律意识 D.规范媒体工作
E.其他(请填写您的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时间:_____________
第五篇:医患关系的思考
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有激化趋势是不争的事实。医疗纠纷数量明显上升,但和医疗事故并不成比例。这反映技术问题不是主要原因,而是有深刻的社会根源。中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概括说来应该是:中国人要求医院提供与西方接轨的医疗待遇,国家却只支付了“世界倒数第四”的医疗投入,剩余费用全部由患者和医院买单;中国媒体把一切都归咎于医德沦丧,而相关法律体制的不健全导致的“大闹大赔,小闹小赔,不闹不赔”的潜规则无异于火上浇油。政府对医院投入严重不足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医改把“国家出钱为老百姓免费看病”变成“自己掏腰包”时,失败的悲剧就在酝酿中,简单的小学数学原理,国家既然节省了资金,必然要从百姓腰包补出来,这可是一笔占GDP 4-5%的天文数字的医疗费用啊,百姓看病能不贵?把医院变成“靠从百姓腰包赚钱生存”的商店,又不给他们经费,医生怎能不“向钱看”?医院没有资金购置先进医疗器械及药品,没有资本吸纳人才,没有资金发放工资还要维持一个庞大机构的正常运转,不靠提高治疗费用,不靠“以药养医”还有别的什么法子?医院要增收,必然要多收治病人;病人越多,每个病人的诊疗时间越短,和冰冷的医疗器械相处的时间远大于医生,如何不让病人感到人情冷漠?医生工作强度大,收入却远不成比例,有时工资还要与开提成药、个人或科室“营业额”挂钩,如此情形,医生怎能不开提成药,怎能不开各项必要或不必要的检查单?由此看来,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上,“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所以,我认为,医改的不合理,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太少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
2010年6月23日凌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金志春遭愤怒的患者家属李昌彦用匕首刺伤胸部,虽经全力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但这一本可避免的事件还是让人感到扼腕惋惜。行凶者名叫李昌彦,他三岁半的女儿李思格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并发败血症入院后,于2010年6月10日下午抢救无效,死于重症肺炎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孩子因为病重死在医院,家属十分悲恸,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在没有详细了解孩子的病程经过的情况下,家属就要求医院“对孩子的死负责任”并要求80万元的赔偿,不仅使得死去的孩子无法安息,还严重地扰乱了医院的运营秩序。同时,由于院方未能与死者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加之院方保安对家属的心情未能充分理解和尊重,甚至动粗,使得一起本不该属于医疗纠纷的事件,逐步升级成一起暴力流血事件。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医患沟通不畅所导致的。
医患沟通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患者三方共建、理解和信任。只要善待患者,加强沟通,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为患者提供温馨、细心、爱心和耐心的服务,就会赢得患者对我们的尊重和认同,和谐的医患关系就一定会建立起来。
(一)政府要完善法制、健全机制、理顺体制
1.完善卫生法制,健全运行机制。
2.改革卫生体制,转变两个模式。
(二)医患危机预防模型从医患关系互动着手,建立“病人投诉管理系统
(三)加强医师职业道德建设,进一步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医疗卫生体制的完善
1.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加大政府对医疗服务领域的资金投入,为医疗保障制度的有效运行奠定基础。
2.医保、医疗、医药三改联动,创造医疗保障制度实施的良好环境
3.发展社区卫生事业,理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社区卫生医疗服务具有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功能。
(五)深化卫生体制改革
1.完善立法规范医患行为。明晰医患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是防止医疗纠纷产生的关键
2.准确定位医疗市场。市场经济条件下卫生事业是集社会服务性、公益性、经济性于一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