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设计的区域发展战略[精选5篇]

时间:2019-05-12 23:50: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城市设计的区域发展战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城市设计的区域发展战略》。

第一篇:浅谈城市设计的区域发展战略

浅谈城市设计的区域发展战略.txt27信念的力量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亦能帮助你鼓起前进的船帆;信念的魅力在于即使遇到险运,亦能召唤你鼓起生活的勇气;信念的伟大在于即使遭遇不幸,亦能促使你保持崇高的心灵。城市区域性发展战略规划,实质上是在大中城市的经济、居住、文化区域范围内,研究城市局部性质、基本职能、用地发展方向、空间布局结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定位、投资评估等重大问题的城市区域性发展大纲。

城市政治经济学认为:城市区域发展资源一般可来自两个源泉,即“自我融资(self-financing)”和“资源再分配(Redistribution)”。越是接近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城市区域发展就越依赖于资源的再分配,各级政府成为城市建设和开拓市场的主要角色。

目前,中国大多数城市的区域发展都在采用第一种战略达到控制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定位、人居等生产、生活要素流向的目的。同时,不断升格的城市行政级别将进一步导致政府机构设置臃肿,城市管理效率下降,也妨碍了城市经济的自治、市民运动开展以及更广泛的公众参与管治,最终影响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和效率。

其实,大量实践表明:真正在幕后操控的那只“无形的手”是市场经济体制活力以及政府计划引导作用的双重效应,即竞争和有序的最佳结合。从北京亚运村的兴衰曲线便可略见一斑。

1990的亚运会让亚运村一带从地道的“农村天地”变成北京名副其实最国际化的区域。后几年的政治经济发展,使这个区域的商业繁荣、地产开发、区域交通及带来的消费力激增,人气颇旺。然而,十四年来,一方面北京市其它区域整体发展迅猛,一方面亚运村由于当年的过分激起,导致了它的迅速跌落。亚运村从城市领袖的地位一下子变成了似乎没什么文化属性、区域个性的平庸地带。对比后来发展起来的CBD、中关村、望京开发区等新兴区域,亚运村的整体形象如方庄小区一样显得缺乏生气,落后过时了。然而,随着北京2008奥运会的临近以及政府对亚运村在多方面的大力扶持,转机已经出现,这个曾经红火的风水宝地正面临再次兴旺发展的崛起和喷发。

纵观亚运村十几年的兴衰发展史大致可归结为三个阶段:

一、迅猛发展期

亚运村地区从八十年代末开发至今,总建筑规模已超过600多万平方米,常住人口达到了50万人以上,且流动人口也在30万人以上,九十年代初期便成为首都北京的重要象征。经济的发展促使了这个区域的商业结构的完善和极大丰富,而首屈一指的上风上水位置又使得它成为配套服务设施完善的成熟大社区,所以许多素质较高的高收入“成功人士”入驻亚运社区。

二、磁力渐消,居住人群的迁徙

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经过5-6年的激情岁月的燃烧,亚运村开发的不成熟和中国人“一哄而上”的劣根产生的后遗症渐现端睨,主要表现在区内固定核心居住人群对住宅品质及社区满意度的极大降低。以致他们纷纷往CBD投资或在京城西部购房,从而选择了更彻底的国际化和更具文化气息的生活氛围。以亚运居住的核心人群如候鸟般飞走为标志,亚运村似乎活力释尽,进入了其冬眠期。

三、止跌稳行,奥运激活,候鸟逐渐“返巢”

城市区域发展需要不断适时调整,需要新鲜刺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承办为亚运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2003年12月份起,中国政府正式拉开了2008奥运场馆建设和市政建设的序幕,这无疑是一剂强心针,让这个区域再次孕育活力,开始为蓬勃盛开撒下种子。

而真正的变化起自于区域内住宅形象的重塑,正是这种以人为本的调整,并非偶然的“契机”方使候鸟有望“返巢”。

亚运居住人群曾经是人们心目中典型的富人阶层,他们买房时讲究区域,热衷于城市黄金地段,这与他们自视为主流阶层有关,居住在城市中心区域,让它们具有了掌握一座城市的优越感。聪明的他们只会考虑在什么地方投资,或者等到自己积累更多财富时,去实现自己独立别墅的安居梦想,以将自己晋升为富人阶层。在城市的黄金地段拥有一套宽敞的公寓住房是它们的必备标签,选择有着出众地段、环境、设计、管理和品牌的城市住宅,体现了他们理性而浪漫的生活态度。

因此亚奥区域的新起点也正是这些新开发的住宅项目,由于更高的起点和更长远的目标、理想,从而都具备了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在名副其实的亚奥核心。

根据奥运规划和商业网点的集中分布,可以大致勾勒出亚奥商圈的轮廓:北四环以北、五环以南、京昌路以东,京承路以西。而现在此一区域核心区则仅限于安立路附近亚运村段,主要包括:亚运村、安慧里、慧忠里、慧忠北里等居住小区和周边的商业、文化、医疗配套。

这两年在这个区域内新开发的项目主要有华悦国际、世纪新线等高品质项目,这些住宅项目都是先有亚奥地区高档低密度地区,容积率普遍低于2.5,建筑形式以北美新古典主义精品板楼为主,造型典雅、风格独特,填补了亚运村地区缺乏此类商品住宅的空白。

第二,注重完善规范自然人文商业大环境。

其中最为亮点的是1215公顷的奥林匹克公园—包括1300亩国家森林公园及200公顷人工湖在内、方圆12平方公里的2008年奥运会的核心会区;10余所翰林学府分布周边;精品幼儿园、中小学散落附近。同时以配套的华堂商厦为中心,社区周边医院、银行、邮局、大型超市、药房、各类名目繁多的餐饮酒店、可供多种层次需要的住宿、娱乐、健身场所等应有尽有。

第三,建筑设计显现未来和超前意识。

随着社会发展,在“主流”人群强烈的现代意识引领和冲击下,建筑设计越来越着眼于未来,越来越注重具有鲜明的形象特征及国际化风格。再拿位于亚奥核心安立路的华悦国际项目来说,便使这类产品的典型代表。华悦国际由新一代著名建筑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院的崔凯

担纲设计,紧凑而精致的小区规划,红色陶土外墙砖配以波士顿风格线角的美式建筑带来的文化,内敛、含蓄、典雅、冷峻气质从整个区域脱颖而出。尤可称道的它是亚奥区域目前第一格板楼内部无隔断大空间设计、一梯一户的住宅项目,还未开盘便被抢购一空。

几个成功社区的出现,象征亚奥区域14年来重新迎来了它的春天。原有居住人群终于可以圆最理想的居住需求,优秀而逐渐成熟的住宅市场正展开翅膀迎接亚奥候鸟人群“返巢”。

因此,从亚奥地区的变化是否可以使我们认识到城市区域设计中战略发展规划的前瞻性和问题导向性的极端重要。

在不断发展的信息化和发达的交通网络时代,城市区域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群不再拘泥于某个地区的“井底”生活模式,而是总在寻觅更适合自身“口味”的居住环境。一个停滞不前、缺乏增长点的区域势必要遭受冷落和衰败的打击。亚运村从红火一时到逐步衰落,不得不承认是城市规划和管理部门当时缺乏远见性和前瞻性的结果,不得不承认是政府的某种 “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带来的后果。

可喜的是,现在城市区域规划愈来愈注重长远设想和类似可持续发展等前瞻性问题,并宏观地制定了为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可操作性的措施,使区域发展能够比较稳定地锁定在较长期的目标上。虽然这带有试探性,但不失为政府的“利为民所系”观念的建立和“益为民所设”思想的体现。此类规划大纲主要包括:从区域发展的优势和特点入手,适应区域发展,调整结构,提出发展金融、信息、高技术、旅游、生产性服务、居住社区及配套设施品质定位等的策略;增设绿色就业机会的措施,划定区域整体发展的目标并建议策略性增长途径等等。

因此,我们今后在城市区域发展规划中应理性地分析其发展优势,综合评价当时和未来的竞争力,以便预留空间、掌握节奏、适时调整,适应时代。

城市区域发展优势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经济结构分析。利用区域经济、劳动力以及投资模式等第二手数据,运用区域经济分析方法,如区位商法对其竞争力进行比较快捷、方便的分析,其中GDP数据分析法就很有效。在分析过程中,对研究的城市区域历史发展轨迹的时间序列分析尤其重要。而通常许多反映生活费用、工资水平、劳动力供给等非正式部门的相关统计数据往往被忽略,因此其他的数据来源,包括政府部门、国际发展组织或一些非政府组织所进行的调查,是对政府城市经济数据的很好补充。

2、地方场所禀赋分析。其主要是分析和评价城市区域发展的那些不可交易或者场所特有的特性,如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等。而最佳的评价分析方法是如其他国内外类似区域进行比较。

3、经济优势的判断。优势经济主要是指那些推动区域发展的专门化经济活动(由区位商法判断),也包括那些发展迅猛的行业。本分析包含分析对象比较广泛,如关键产业、企业及族群等等。方法有产业调查、市场动态分析等。其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探明市场渠道和供应链、增长潜力、技术利用的质量和广度等,而最终目的是为了判断区域的经济竞争优势,从而为竞争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4、区域外部周边“威胁”和机遇分析。对影响区域发展的外部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并通过这些动力来判断城市区域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至少应关注两个不同的空间因素和尺度:国际动力(如世界高科技的引进及人群意识的转变)和国家、地区动力(如宏观经济政策、政治和区域互动的影响)。

综上所述,城市区域发展竞争力的要素主要包括资源(资源条件和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科学技术、信息)、能力(制度和管理)、环境(开放性)三大要素。

所以,我认为城市区域战略发展必须要注重考虑前瞻性和时代竞争力。它决定了在一定可变环境中,一个区域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区域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抢占和掌握市场,以创造价值和财富,提高居民生活、文化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是正是当前城市规划工作在充分研究城市学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所凸现的的三种趋势,即宏观层次拓展、微观层次深化和信息技术应用。

留给我们的只有清醒、看准和善于把握!

第二篇:河南省区域发展战略

河南发展战略焦点法则非均衡战略发展战略是一个地区的顶层设计,正确的战略能为区域的经济建设带来活力和希望。河南是我国的传统农业区,在河南的经济发展中,要发挥比较优势,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由此带动全省经济实力的提升。

改革开放30年来,在中国经济整体快速发展之时,河南也表现出强烈的发展冲动,因此,河南有必要认真审视全省的发展战略。发展战略作为一个省的顶层设计,一定要符合省情的需要,符合人民群众的期待,符合国家的产业布局,符合国家主导的国土开发格局。对河南而言,需要认真权衡自身在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的重要地位,由此来谋划河南的发展。

一、以非均衡发展战略为指导,带动河南综合实力的提升西方管理专家提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是指在有限资源环境之下,通过推动系统内部的局部突破来实现整体的跨越性发展。其实质与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论是一致的,就是要抓住主要矛盾。在河南省的总体发展战略中,实行非均衡发展,可把郑汴一体化作为实现中原崛起的突破口,以重点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带动河南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郑州与开封相距40多公里,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都在逐步缩短。郑州是河南省会,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城。开封是七朝古都,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两个城市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互补性。

郑汴的谐音是“正变”,也就是郑州、开封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个变化不仅对古城开封是个难得的机遇,对于增强郑州综合势力,推动全省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必将产生重大影响。

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的以投资和出口为带动的经济成长战略正在进行战略性调整。在今后一个时期,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避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有效措施,同时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的战略调整提供了历史机遇。扩大内需,也会为河南的发展带来机遇。

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中,政治中心也是文化、经济中心。历史上,无数的历史事实都证明了这一文化心理始终在发挥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一些省市的行政中心的转移,同样带来周边区域的开发和快速繁荣。既然有成功的先例,那么实施河南省委、省政府,郑州市委、市政府,开封市委、市政府等行政区域战略转移非常必要,也是促进经济繁荣的有效方法。河南省委、省政府,郑州市委、市政府东迁至郑东新区以东,或在郑州与开封的中间地区中牟县城附近选择合适区域。同时,开封市委、市政府要向西迁。如此,郑州与开封之间的空间距离会大幅缩短。行政管理中心的转移,既可表明政府建设和发展这一区域的信心与决心,也能促进整个地区的快速崛起。

二、以区划调整为推力,加快郑汴一体化进程为加快郑州与开封融城步伐,河南省人民政府投资建设了郑汴快速城市通道,简称郑开大道。2006年11月19日正式通车。郑开大道宽100米,以三幅路形式建设,机动车道采用双向10车道,总长为39.2公里,起始于郑州市金水东路和东四环的相交处,向东穿越京珠高速公路,连接到开封市大梁路西端。设计时速80公里/时,从郑州市区到开封仅需30分钟。

郑开大道开通以来,郑汴一体化进展良多。2008年11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召开会议进一步研究郑汴一体化问题。会议指出,郑汴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效益初步显现。2007年,郑州、开封两市生产总值合计达到2992亿元,比2005年提高6.8个百分点。一系列双向开放的利民惠民措施,使两市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方便和实惠。在郑汴一体化的有力推动下,古都开封正在重新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实践表明,郑汴一体化发展的决策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体现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全省和全国产生了良好社会反响。对以后的发展,要逐步实现“五个打通”:一是交通要打通。现在郑开大道已经开通了,还要进一步打通生产线,使运输通道也能畅通。二是规划要打通。郑州开封两市在研究发展规划时要加强两个城市规划的衔接。三是政策要打通。既然是一体化发展,政策上两市也要一致起来,投资也好,产业布局也好,都要兼顾到开封。四是功能要打通。两个城市的功能要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在城市功能上互相衔接、互相补充。五是运行要打通。要建立健全郑汴一体化发展运行机制。

但“五个打通”却回避了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行政管理区划调整。现在推动郑汴一体化进程的是一个协调机构,其行政职能需要省政府,郑州、开封两市政府授权,增加了决策环节,不利于整个区域的统筹协调。既然省委、省政府决定要尽快实现郑汴一体化,那就要早作决断,调整现有区划布局,理顺行政管理体制。为了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将开封市及其所属五县归属郑州,保留开封市名字不变,行政级别不变。开封是一个具有较高国际声誉的古城,其名字具有极大的品牌效益,一定要保护好、使用好。为保证其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在区划调整时,可在其周边预留足够的发展用地。

行政管理的统一,可使郑汴一体化更具实质意义。在区域规划、产业布局等各方面都能做到步调一致,减少许多中间环节和不必要的浪费。

三、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依托,开辟新时期“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道路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作为传统的农业区,这必将为河南省的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

每当国际粮价走高,一些国家别有用心的人就大肆渲染“黄祸论”。河南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责任重大,对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非凡。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因此,中央对河南的工业化有顾虑、有限制。既然中央不鼓励河南大规模的工业化,尤其是要努力阻止河南牺牲农业生产的工业化。那么,河南就要坚持“保证现有耕地面积不减少条件下的工业化”发展战略。此战略可以一举多得,一是有利于打消中央对河南工业化发展的顾虑,不用担心国家的粮食安全;二是有利于化解“三农”问题;三是有利于探索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化道路,也就是说实现政策困境中的发展;四是有利于协调农业和工业互相促进的关系。

在国家紧缩地根的情况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河南的工业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河南省村落分布松散,缺少统一规划,占用土地面积大。在推进郑汴一体化过程中,可以通过大力推动郑汴之间农村地区或者更远一些村镇的新农村建设,腾出许多土地,用于置换郑开大道附近区域的建设用地。

在开封汴西新区建设新城区,也可扩大中牟县城的城市规模,安置失地农民。该区域内的农民以现有土地入股的形式转化为城镇居民,将土地交由农业开发公司等集中经营,农民可以按月领取土地收益。在郑汴工业带之间除吸引高科技产业外,还要布点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以扩大就业,安置失地农民。同时,落实好相应的医疗保险、失业救济等社会保障措施,以减轻大规模建设中来自失地农民的压力,避免激化社会矛盾。

推而论之,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三农”问题十分突出。河南省委、省政府首先大力推进河南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道路,探索新时期“农村包围城市”的独特的工业化道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河南省整体城市化水平,又可以解放生产力,把受土地束缚的农民较为彻底地解放出来,促进河南省“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

四、以高等教育为动力,积极支撑河南的经济发展河南高等教育的总体水平不要说与发达省份相比,就是在中部六省也处于落后地位。仅就国家“985高校”、“211工程”学校而言,湖北省16所,湖南8所,安徽5所,而河南仅有1所。如果我们再不抓紧当前的发展机遇,河南高等教育与全国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过去几年,河南省高等教育事业取得重要进展,但许多高校举债建设已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反过来说,若没有学校的借贷发展,就不会有河南省高等教育现在的规模与质量。高等教育举债发展的主体应该是政府,不应是高校。建议省委、省政府下决心在今后5年的时间内,每年注入高校3—5亿元的资金,用于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这将为河南高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赢得宝贵时间,为河南创建全国一流大学提供一个绝佳机遇,那将是造福后代的一项伟业。在其他省份高校因债务问题负重前行之时,河南高校可以逸待劳。若经费困难可优先解决河南大学和郑州大学的债务问题。

建设和发展好河南的高等教育对于吸引和稳定在豫工作的高层次人才亦有重要意义。据调查,有相当一批高层次人才的流失是因为河南没有特别好的大学,科研环境不优越,子女就读重点大学困难等。

河南高等教育的发展,能够让高校有更多的力量调整服务面向,按照郑汴产业带发展的布局进行人才培养,也就有更多的精力和财力促进学校的科学研究,为郑汴工业带的建设和中原崛起提供更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三篇:十三五区域发展战略解读

 1.东北振兴战略于()年推出。(单选题3分)o

得分:3分

C.2003  2.下列不属于世界级城市群的是()。(单选题3分)o

得分:3分

B.北海道城市群

 3.西部大开发战略于()年推出。(单选题3分)o

得分:3分

C.2000  4.在城市群中,一个城市的辐射半径应符合()小时的交通圈。(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D.1.5  5.()是指一个区域里产业、城市、人口的高聚集地。(单选题3分)分

o

得分:3D.轴带

 6.在城市群中,一个城市的辐射半径应在()公里内。(单选题3分)分

o

得分:3D.200  7.“十三五”期间以()发展为重点。(单选题3分)o

得分:3分

B.长江经济带

 8.下列不属于三大区域发展战略的是()。(单选题3分)o

得分:3分

A.珠三角经济带发展

 9.()被誉为“中国的脊椎”。(单选题3分)o

得分:3分

A.京广京哈经济带

 10.中部崛起战略于()年推出。(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2005  11.《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的布局思路。(多选题4分)分:4分

o

得A.区域联动 B.节点支撑 C.轴向集聚 D.功能互补 o

o

o

 12.“四纵”经济轴带主要有()。(多选题4分)o

得分:4分

B.京广京哈经济带 C.沿海经济带 o

 13.京津冀作为城市群不足的地方主要有()。(多选题4分)o

得分:4分

A.南北狭长,由三个行政区组成 B.河北省城镇化水平偏低 C.环境容量小 D.产业结构待调整 o

o

o

 14.《“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要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形成()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多选题4分)

得分:0分

得分:4分  15.总书记对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意见是()。(多选题4分)o A.生态优先 B.绿色发展 C.不搞大开发 o

o o D.共抓大保护

 16.“四横”经济轴带主要有()。(多选题4分)o

得分:4分

A.珠江西江经济带 B.长江经济带 o

 17.关于城市群的发展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题4分)分

A.B.C.D

得分:0 18.在2007年,我国初步认定了10个城市群,主要有()。(多选题4分)分:0分

A.B.C.D

得 19.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大板块”主要有()。(多选题4分)o

得分:4分

A.东北振兴 B.中部崛起 C.西部大开发 D.东部率先发展 o

o

o

 20.长江经济带的优势主要有()。(多选题4分)o

得分:4分

A.物流成本低 B.人口密集 C.资源禀赋合理 D.中游地区发展潜力大 o

o

o

 21.长江经济带属于流域战略而非区域战略。(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 错误

 22.“十三五”规划提出东北城市群,将辽中南城市群与哈长城市群合二为一。(判断题3分)o

得分:3分

正确

 23.对于“一带一路”建设,《“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完善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以企业为主体,实行市场化运作。(判断题3分)o

得分:3分

正确

 24.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中的“一个中心”是指以政治建设为中心。(判断题3分)o 得分:3分

错误

 25.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发生联系形成城市群。(判断题3分)o

得分:0分

错误

 26.城市群在经济区之中,城市群对经济区要有辐射带动作用。(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 正确

 27.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中的“两个基本点”是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判断题3分)o

得分:3分

正确

 28.京津冀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 正确

 29.都市圈里可以没有城市群,城市群里也可以没有都市圈。(判断题3分)分:3分

得o 错误

 30.我国的长三角城市群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判断题3分)o

得分:3分

正确

第四篇:南阳市白河两岸区域城市设计

南阳市白河两岸区域城市设计国际征集活动情况介绍

来源:本站 时间:2009/12/31 9:50:00 点击:1381

今日评论:0

滨水地区的开发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如何打造一个具有制高点意义的城市功能区,形成一个令人振奋的城市空间与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吸引力,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性问题,广大人民群众也十分关注。白河是南阳的母亲河,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强化了白河两岸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强调要把白河作为南阳城市的发展核心、发展脊梁、发展标志和城市品牌,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好。

为此,在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下,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将南阳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全省次中心城市的目标要求,我们首先研究论证城市发展的战略性问题,于2009年4月18日召开了《南阳城市发展战略高峰论坛》。2009年5月20日,召开了《南阳市白河两岸空间发展战略高端论坛》,明确了白河两岸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按照南阳城市发展新的定位,根据白河两岸区域用地与建设条件良好、潜在生态与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时机日趋成熟等有利条件,2009年6月5日,正式启动白河两岸区域城市设计国际征集活动。

白河两岸区域城市设计方案,共有国际4家设计单位参加,分别是美国易道环境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新加坡CPG集团、德国盛奈捷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4家国内外知名规划设计单位参加。4家设计单位抱着对南阳负责的态度,多次踏勘现场,沟通反馈,在很短的时间内提交了规划成果。2009年8月6日举行了白河两岸区域城市设计评审会,由全国知名专家组成了评审委员会,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董黎明同志担任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经评审委员会认真评议,美国易道环境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所作的方案胜出。

专家们认为,四家设计单位的规划编制内容达到本次征集活动的要求,从城市的角度综合考虑白河两岸功能的定位和空间布局,体现了各自的特点。

易道环境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的规划设计方案是本次国际征集活动的第一名方案,专家一致认为,该方案对南阳现状分析准确,规划目标、定位明确,总体城市设计框架清晰,功能布局系统合理,切合白河两岸的实际。该方案提出了编制文化地图的构想。总体设计框架突出了“五道四区”,即以“科圣”张衡为象征的“科道”、以“智圣”诸葛亮为象征的“智道”、以“商圣”范蠡为象征的“商道”、以“医圣”张仲景为象征的“医道”、以现代城市发展为主题的“明道”。利用五道串联起白河沿线的“生态休闲区”、“城市活力区”、“文脉传承区”、“教研生活区”。方案重视水环境的规划,提出“护水、治水、控水、用水”四方面的策略。在确保白河水质和水量的前提下,加强对水的利用,籍以将水融入城市生活之中,加强白河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根据白河两岸区域城市设计方案国际征集活动的要求,规划方案评议第一名的设计单位将进行后续方案的深化工作,除了在原有方案基础上吸纳其他三个方案的优点外,还将按照评审纪要和广大市民的合理化建议进行修改完善。

根据白河两岸区域城市设计方案国际征集活动的要求,规划方案评议第一名的设计单位将进行后续方案的深化工作,除了在原有方案基础上吸纳其他三个方案的优点外,还将按照评审纪要和广大市民的合理化建议进行修改完善。

总体设计框架图

功能分区图

景观结构规划图

生态绿地及开放空间规划图

水环境功能区划图

新闻评论

当前没有评论信息

第五篇: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SHAN 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学 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班 级:勘查1002班 姓 名:陈兆波 学 号:1011106063 摘要: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在广袤的国土上有着丰富的地质矿产资源,但是平均到个人,我国的地质矿产资源的拥有量却很少,远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矿产资源作为经济社会的物质基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矿业是历史最悠久的产业, 同时又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 涉及到多个领域, 并快速高科技产业渗透。因此, 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高度现代化的将来, 矿业对经济的发展均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说, 没有矿业的发展, 国家的经济就不可能发展;没有矿产资源的国家, 是政治、经济上难以真正独立和危机四伏的国家。矿产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然而, 在大力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 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一些矿山企业、矿业主管部门和地方领导却对此仍然视而不见, 置若罔闻, 仍在无任何环保措施下无序地对矿产资源滥采乱挖。他们仍然坚持认为, 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对环境污染和破坏无关大局, 待经济发展了再来治理环境。虽然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二者之间有矛盾, 但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 二者是可以协调统一的。关键词:矿产资源 开发 环境 协调发展 1我国地质矿产资源的现状分析 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对化石能源等地质矿产能源的需求飞速增长。我国的地质矿产供求关系在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和消耗下变得 异常复杂和严峻。地质矿产的供求矛盾已经日益突出,主要是因为我国许多矿产的需求速度已经赶上过着超过我国经济的整个发展速度。绝大多部分的一次能源、农用生产资料、工业原材料来源于矿产资源,地质矿产资源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 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这种矛盾主要体现在地质矿产的年产量增长速度超过了我国矿产勘探储量的增长速度,并且我国矿产资源消费的增长需求已经超过我国矿产资源的产量,一些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安全与稳定的重要矿产资源的进口量占比已经达到警戒水平,矿产资源储备的整体保证水平在急速下降。2我国矿产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的矿藏中有稀土、钨这些优势矿种,但是在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主要矿种中铁、锰、锌、铝等矿产存在选矿难,贫矿多的特点,这些特点在不同程度上都影响着我国地质矿产的开发和利用。而且,我国铁矿石的平均品位比较低,比全球铁矿石平均品位43%低十个点,这就使得中国在高精度仪器设备的研制生产中需要大批量进口高品质的铁矿石。在我国已知的170余种矿产资源中,探明储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其他主要地质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率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有些还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根据我国对地质矿产利用率的调查分析,中国矿产资源的平均回收率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而且工业废渣的综合利用率仅为0.29,这就造成了我国大量矿产资源的浪费,同时带来的还有严重的环境污染。不科学合理的矿区勘探开发利用使得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严重下降,自然灾害频发,土壤沙漠化问题日益严峻,而这些问题势必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3地质矿产协调发展战略 3.1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准人条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地质工作规律,科学设置矿业权。矿业权设置必须符合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矿产生产开发规划和矿区总体发展规划。严禁“大矿小开”和在勘查阶段“化整为零”。进入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领域的企业或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业绩、资质,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及管理和科技人才队伍。提高勘查项目最低投入标准,严格探矿权延续条件,积极探索实行探矿权延续登记退出机制。探矿权每延续一次,地质勘查工作应达到一个更高的符合规范要求的地质勘查阶段,并缩减勘查面积。严禁以任何方式圈占资源。对于取得探矿权1年内不开展实质性勘查工作,取得采矿权2年内不进行正规矿山建设或矿山建设达不到开发方案设计规模和安全生产技术要求的矿业权人,除不再对其办理新的探矿权、采矿权,暂停其参加矿业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资格外,由国土资源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法处置。对钼矿资源勘查开采实行总量调控、严格准人。建立政府指导调控和市场性调节及行业组织自发约束相结合的产量调节机制。3.2严格控制建设项目和各类保护区占压重要矿产资源。严格执行矿产资源压覆审批制度,除国家、省重大工程外,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建设和各类工业项目、工业园区建设不得压覆有重要价值的矿产资源。各地新设各类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及生态功能区,应征求同级国土资源部门的意见,尽量做到不占压或少占压矿产资源。已经设立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及生态功能区内确有重大开发价值的矿区或矿产地,需调整保护范围时,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报批。3.3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的环境保护工作。一.探矿权人及勘查单位在开展地质勘查工作过程中要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认真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二.矿山开采前,矿山开采企业要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矿产资源储量报告和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经审批后,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并上报环境保护部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通过审批后,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方可办理采矿许可证。矿山开采期间,要将各项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措施分阶段落实到矿山建设和开采过程中,同时进行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在试生产期间,开展环境保护阶段验收,向所在地(市)环境保护部门申请核发排污许可证。三.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应严格矿产资源开发项目环境准入和审批程序,全面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和矿山建设期、开采期的环境监督检查。督促勘查单位与矿山企业认真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对环境保护措施落实不到位的矿产资源勘查项目和矿山开采项目,限期进行整改。同时,严格审核试生产,核发排污许可证,督促企业开展排污申报登记工作,建立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项目环境全过程监管机制。3.4加大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力度。各地要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对煤炭塌陷区,铝土矿、钼矿、铁矿、水泥灰岩剥采区,石油、天然气、岩盐及天然碱抽采区分别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明确治理责任,保证治理措施落实到位。严格落实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新建和已投产的矿山企业要足额缴存保证金,按要求制定矿山环境恢复与综合治理方案,切实履行矿山环境恢复与治理责任。对由于历史原因矿权灭失矿山的环境治理,应以政府投资为主,也可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探索市场运作方式,加快治理与恢复的进程。3.5建立绿色矿业开发模式 绿色矿业开发模式包括以下个方面的内容。第区域生态环境容量与矿业开发规模的协调性。为此, 在矿产开发前要同时进行区域环境评价和制定区域矿业发展规划使二者协调。矿产资源开发经济价值与生态环境资源社会价值的协调性。为此, 要通过技术创新, 实现矿产采、选、冶过程对环境的最小扰动和最小污染, 使开发的矿产资源及矿山其周围生态环境具有相同的价值。矿产资源开发速度与生态环境资源开发速度的协调性。即在矿产资源开发的前期、中期、后期均有相关的矿山环境保护治理工作并按同一速度进行, 矿山闭坑的同时或稍晚即完成矿山环境的根本治理和生态修复。4.区域协调发展克服 “资源诅咒” 效应 矿产资源是工业化发展的基础,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可以推动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演进。矿产资源开发中“资源诅咒” 效应的形成,主要源于资源地对资源产业的过度依赖、资源的粗放开发、资源开发收入的投资转化率低、制度不完善、收入分配极化等。为此,欠发达地区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克服 “资源诅咒” 效应。4.1 降低对资源部门的依赖度 资源开发强度及区域对资源产业的依赖度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资源的高强度开发会导致资源快速消耗、资源财富的迅速涌现、生态环境急剧变化,使相应社会结构和制度的变革难以适应这一变化,必然造成一系列经济社会生态问题。随着矿产资源开发部门规模的扩大和产值比重的提高,就会吸纳大量社会生产要素,抑制制造业部门的发展,使地区贸易结构恶化。根据世界资源开发的历史经验,一般资源产业产值占区域总产值的比例以 30%为红线,超过这一界限就会不可逆转的使区域经济结构趋向恶化。区域发展已经对资源产业形成了很高的依赖度,所以,今后应该重视能源资源的开发质量,走稳步适度的能源开发道路。4.2 提高资源开发集约度 提高资源开发集约度,一方面要走技术型开发道路,提高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要提高资源加工的附加值。通过技术投入,利用尽可能少的资源,创造更大的开发价值,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开发中技术和人力资本创造产值的比重,增强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资源开发的技术含量提高,既有利于培养人才和提高区域科技水平,又使资源开发部门与制造业部门技术水平接近,降低劳动力等要素在二者之间流动的障碍,有利于推动产业部门的平衡协调发展,消除资源部门的不利影响。4.3 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多样化 在资源开发中需要充分发挥资源部门的带动作用,发展资源产业的上下游产业,延伸产业链,不断推动资源部门的产业升级,能源矿产开发部门的产业升级主要围绕能源加工,发展煤电、煤化工、炼油、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建材等部门。既要发挥能源矿产产业优势,又不能囿于能源产业,从整个产业体系上要实现由资源部门为主导向制造业部门、服务业为主导的升级,推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多样化、合理化、高级化发展。积极的寻找和挖掘区域各种发展优势提高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动力。4.4 重视积累和投资 应该把欠发达地区资源开发收益视为该区域实现经济腾飞的重要资本,合理使用资源收益。在我国过去的资源开发中,由于对资源开发部门的利润缺乏合理的控制,这些部门往往获得了超额利润,但没有用丰厚的利润投资技术开发,而是主要用于提高职工的福利水平,造成了公共财富的流失。我们可以参照许多发达国家的做法,从国家层面把能源收益中的一部分提取建立能源基金,主要作为能源收益保留给子孙后代,也可以通过合理运作创造收益,用于统筹平衡资源地的建设和发展投资。作为地方政府,应该把能源税收更多的用于投资,投资于发展制造业、科技事业、公共基础事业,改善区域发展环境。特别要加大制造业的投资,制造业资本积累率高,人才、技术资源占有量大,而且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具有较强的持续发展能力,是资源型地区脱离资源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4.5 加强制度建设 伴随资源开发过程区域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会出现巨大变动,这就需要相应的社会制度建设的跟进,用以调整资源收益的合理分配、保护环境、维护公共利益、调整企业与地方关系等。在我国现行的能源开发体制下,贫穷落后的资源地区在与资源开发企业的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使资源地的成本和收益不成比例。屡禁不止的 “偷油” 事件折射着资源区域与资源企业的利益冲突,也是显露了区域对自身资源利益的诉求。所以在国家和区域层面都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平衡企业与地方的关系,企业在大量掘取资源的同时也应对地方发展承担一定的责任,要限制单一的资源输出性的开发模式,需要制定资源企业在资源地的加工比例指标,推动资源企业在资源地的资源深加工发展,促进资源企业与资源区域的协同发展。对资源开发中快速增长的税收收入如何统筹分配,要形成科学规范的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这都需要未雨绸缪,否则很容易产生权力滥用和腐败。资源开发利用的是区域生态环境资源,这一资源应属区域全体人口所共有,一定要保证全体人口的受益,避免资源收益被少数人或少数利益集团占有。4.6 重视科技和人力资源的培育 欠发达地区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科技和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在减少、产业在更替,唯有科技和人才优势是区域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欠发达地区发展中最大的制约因素在于人力资源开发落后和科技实力薄弱,应该利用资源开发收入优先投资教育科技发展,打破经济与文化落后相互抑制的不良反馈。庆阳市人多地少,生态环境脆弱,农村剩余劳动力多,人地关系矛盾突出,推进劳动力的产业转移是区域发展的重要任务。人口的产业转移以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的形成为前提,本区资源开发产业具有高技术、专业化的特点,这些企业选用人才考虑的是专业技术,不受地域限制,给本区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为此,本区应该面向市场制定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方案,加强对教育的投资和发展,提高区域人口的整体受教育程度和文化基础,增强适应不同职业和技术层次的就业能力。既要通过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扩大区域经济规模,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区内非农化就业率,又要提高劳动力资源的输出水平。同时,应注重科技投入,扩大对应用研究项目的立项和资助范围,积极发展适应本区域的应用技术,解决制约当地产业发展的许多技术难题,全面提升区域科技水平,以科技事业的稳步推进推动区域优势的不断发挥。基于上述的分析,主要得到以下几点结论与启示:首先,建立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 在耗竭性理论的基础上,根据矿产资源的储量 质量及市场的需求情况来确定其征收标准,达到矿产资源耗竭性补偿的条件,维持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其次,完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实现资源配置和代际公平;再次,征收矿业城市和环境补偿费;最后,改进矿产资源的行政管理方式;另外,我国资源无价的观念制约了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所以当务之急应该从思想上不断改变人们的认识,进而改进体制和政策,最终完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达到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协调发展。参考文献: [ 1] 朱训.论矿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矿业, 2000, 9(1): 1-6.[ 2] 王玉平.矿产开发中的环境问题[N].中国矿业报,2001-04:5-12 [ 3] 关玉萍, 董锁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度创新构建绿色经济制度[ J].世界环境, 2000,(4):14-17.[ 4] 罗梅,徐争启,马代光.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概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1(4):5-6 [ 5] 刘劲松中国矿产资源补偿机制研究 煤炭经济研究 2009.2(2):8-9 [ 6] 姜建军.保护地质环境, 保护地球[ J].中国地质2000, 27(8): 33-35.

下载浅谈城市设计的区域发展战略[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城市设计的区域发展战略[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全文5篇)

    1.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深化区域合作,推进区域良性互动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具体策略1: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坚持把深入实施......

    城市设计复习资料

    城市设计 1、 城市设计概念: 定义:以人为中心的,从总体环境出发的规划设计工作,其目的在于改善城市整体形象和环境景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它是城市规划的延伸和具体化,是深化的环......

    城市设计参考书目(2014)

    城市设计参考书目 ——吴志宏 物质空间 特兰西克 著,朱子瑜 等译,寻找失落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沃特森, 布拉特斯, 谢卜利 编著,刘海龙 等......

    海绵城市设计专题

    海绵城市设计 2014年11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提出要建设“海绵城市”(eco-sponge city)。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

    城市设计总结

    一城市设计含义目的范围和内容 城市设计学科层次: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街道,广场,建筑群 城市设计含义:(1)、规划论:是城市规划的一个阶段或一个分支,是城市规划的深化或具体化。(2)、建筑......

    《城市设计》教学大纲

    《城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城市规划设计 课程英文名称:URBAN PLANNING & DESIGN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课程编号:0900041251 课程归属单位:土木工程......

    《城市设计》读后感

    《城市设计》读后感 初拿到《城市设计》这本书时,我粗略浏览了一遍,本书图文并茂,为理解与汲取养分铺平道路。埃德蒙·培根先生也以其在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杰出贡献,看了......

    《城市设计》讲义

    《城市设计》讲义 目 录 第一讲、城市设计概念的发展—————(9) 第二讲、城市设计的基本特征—————(10) 第三讲、城市设计的控制要素—————(17) 第四讲、城市设计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