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德的重要性
高尚的医德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事们:
大家好!我叫xxx,是B超科的,今天,是我们第四个医师节的节日,由于医院领导的重视,很荣幸,我得以站在这演讲台上。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高尚的医德。
古人云:“医无德者,不堪为医”。何为医德?从事医疗活动中行为人的道德也。华佗的广施人道不分贵贱为我们树立了高尚的医德典范。作为医务人员,尊重患者的人格,尊重患者医疗的权利及对医疗的渴求,不论职位高低、贫富贵贱都一律平等对待,医疗行为自始至终认真、规范,这就是医德的基本原则。
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使得某些品德低下的医务人员得以投机取巧,非法牟利,蒙人害人。虽然同类事件在各行各业中均有存在,但出现在医疗行业这一关乎人命的特殊行业中,则更是引起大众的切齿痛恨并群起而攻之。这类现象说它比比皆是是确是有些夸张,但确十分值得关注,尤其是医务工作者本身,更应引起反省。
诚然,医院离不开经营,为了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赢利,但特殊行业有特殊的职责,那就是救死扶伤。虽然医务人员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对金钱和利益的欲望,但医务人员的特殊职责使人们不能不对这一特殊群体提出特殊的期待。作为医务人员,是否可以这样问自己:我所做的一切,我的从医行为,是否服务于患者?是否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综合素质?我为医院创造了什么?难道只是榨取
患者金钱的工具吗?
我们的服务对象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人民”这个概念。所以大力加强当今医疗行业中的医德医风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以病人为中心”,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和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精神。如果有了这样的理解,我们就能在患者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牺牲个人利益;在自我与他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顾全大局,妥善解决,表现出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包容与谦虚,维护医院和职业的名誉与道德。
医务人员要把病人与自己放在同等的位置上,己所欲施于人。这句话说来容易,做时难。换位思考是解决的好途径,不是自已认为怎样就怎样,需要病人怎样就怎样,还要更多的站在病人的角度上想一想。一个微笑可以减轻病人的思想顾虑,一个问好可以拉近与病人的距离,一个解答可以让病人轻松的离开医院。
再有,就是医务工作者不但要专研医术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而且在工作中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医德医风演讲稿精湛的医术对病人就是一个福音;滥芋充数的医者会使病人遭受更大的伤害。如果你是“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你就要“永无止境”的学习,叶天士的谦虚好学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叶天土以虚心好学著称,即便是他成名以后也是这样。为了学到知识,他曾改名换姓,拜一位姓刘的名医为师;他也曾煞费苦心,乔装打扮成穷人模样拜老僧学艺,学成后方才披露姓名。尽管叶天士名气很大,但他从不矜夸,十分谦逊。在治病中,常请别的内行医生帮忙,碰上自己治不好的病,也不逞强,乐于倾听同道的意见。对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治愈他母亲疾病的一
位章姓医生,他逢人便夸:章医生的医术比我高明,可以请他看病。
药王孙思邈说过: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做为医生和广大医务人员应该牢固地树立救死扶伤的思想意识,树立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做到真诚待人,从患者的角度为患者着想,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技术水平,这才是做好医者的根本,这才是真正高尚医德。让我们时刻记住一句话,那就是“医无德者,不堪为医”。
我的演讲完毕,祝大家节日快乐,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第二篇:2月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性
口腔科医德医风考评会议记录
时间:2月13日地点:口腔科主持人:付剑锐
出席者:李宇嶙 王强 滕学山 孙明 付伟超
缺席者:无
记录人:王强
会议内容: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性
1、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深化“医改”的客观要求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是新一轮“医改”中对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改善服务态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又是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投入再多,没有良好的医德医风,群众不满意,党和政府不满意,“医改”就不会成功。因此,我们一定要站在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高度,抓好医德医风建设,用“医改”促进行风,用行风推动“医改”。
2、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医院规范化管理的基础要管好一个医院,单靠行政命令的方法,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还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院风,而建立良好院风的关键就是要积极搞好医德医风建设,促使广大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患者的安危,自己对患者承担着道德上的责任和义务。医务人员要把这种道德责任转化成信念,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时时处处以患者利益为重,积极主动的做好本职工作,使医院管理与医务人员的道德信念统一起来,保证医院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做好医务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也会给医院带来更好的效益。
3、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医疗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两方面的因素,其中服务态度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的医务人员技术水平虽不是很高,但对患者认真负责,拟定的每一项诊疗措施都经过深思熟虑,治疗效果就好;相反,如果医务人员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虽然水平较高,但粗心大意,常常出现差错事故,就谈不上好的诊疗效果。同时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心理状况,对疾病的转归产生密切影响。为此,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增强医务人员的事业心、责任感,以细心诊治,热情服务,为患者创造出一个心情舒畅的环境,增强其战胜疾病信心,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可靠保证。
第三篇:建设医德医风的重要性及体会
建设医德医风的重要性及体会
医疗机构是社会的重要窗口。医德、医风是全民族整体道德素质的重要表现,医德、医风的好坏是社会风气好坏的反映。医疗行为关系到人的健康与生命,医德、医风一直受到社会各界、舆论的高度关注并给予很高的要求。因此,医德、医风建设必然成为社会道德建设的重点之一。
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认真学习实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满腔热情,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文明行医;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服务本领,拓展知识;遵纪守法,认真执行各项卫生法规;服从组织,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关爱病人;严谨求实,尽职尽责,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廉洁行医,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工作场所整洁,环境美化;
精神饱满,微笑自然,举止端庄,态度和蔼。征求患者意见或与患者对话时,态度要诚恳,向患者解释时要耐心、仔细。要随时注意患者思想情绪变化,信赖、尊重、理解患者,多作解释、说明、安慰工作,对思想负担较重或拒绝治疗的病人,要及时向领导汇报。患者如有不礼貌言行或提出不合理要求时,不得与患者争辩、吵架、顶撞或以教训、斥责的口吻对待患者,应冷静、理智、克制地向患者讲清道理,必要时提请领导出面解决。工作中有差错时,需向患者道歉,并及时纠正。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许擅离职守。
我认为医德、医技两方面密不可分,两者缺一不可,相互提高。如果只有高超的医术,没有高尚的医德和良好的个人修养,只能让患者近而远之,不能产生认同感。因此我觉得医务人员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权力观、利益观、价值观。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为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作出重要的贡献,从而催动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更上一层楼。总之,医学检验人员在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牢固树立以病人服务为中心的思想意识,保持不断进取的精神,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提高工作规范化程度,更好服务于临床。
第四篇:医德
中国古代优秀医德及其启示
摘要:我国是一个具有传统优秀医德的文明古国,在我国传统优秀医德的继承和发展具有必要性。我国古代医者在医疗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优秀的医德传统,包括仁爱救人,重义轻利,平等待人,尊重同行,医术精湛等思想。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多元化,出现许多医德医风问题,医德建设面临困境,并且当代医学生对医德的认识不够,医学生的医德状况堪忧。因此,本文将通过对古代优秀医德的简述提出思考并总结出其能带给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关键词:中国传统优秀医德;医学生;启示
我国古代的医家在医疗实践中形成了许多优秀的医德传统,其中行为举止端正,讲究礼貌习俗,不分尊卑贵贱,病人一律平等是其中重要的方面,医德医风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特殊职业要求医务工作者应具有高尚的医德。作为新时代的医学生,不仅要熟识中国古代传统优秀医德,更需要铭记于心并将其传承发扬光大。因此,本文将通过对中国传统优秀医德的论述,提出自己的思考,以及它带给我们医学生的启示。传统医德内涵
1.1 济世活人的仁爱观
“仁”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包含着尊重人、爱护人、同情人、帮助人的人道主义内容。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仁爱为怀,济世活人”成为中国传统医德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原则。在古代中国,医学被称为“仁术”,医者应为“仁爱之士”。古人认为“人”和“生命”有着至关重大的价值。《黄帝内经》指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唐代名医孙思邈把自己的著作命名为《千金方》意即“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他还提出做一个医生对病人必须要有“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的志向。
1.2 术求精绝的敬业观
在传统医德中,敬业表现为“术求精绝”,医术精湛是体现医德的前提,要想济世救人必须具有高超的医术。为此,必须涉猎群书,刻苦钻研。《内经》中提出,学医的人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强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认为自己绝非生而知之者,必须通过后天的勤学苦练来掌握方术。孙思邈强调医学是至精至微之事,不能以至粗至浅的态度去对待。“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因此,要想成为良医,必须博览群书,精通道艺。
1.3 普同一等的平等观
在等级森严、超奉权贵、卑视贫贱的封建社会中,不少医家都以不分贵贱、一视同仁作为自己的行医准则。孙思邈就要求医生做到:“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明代医家龚廷贤在《万病回春》中再三强调“贫富虽殊,药施无二。”并批评当时社会那种重富轻贫的风气说:“今世之医,每于富者用心,贫者忽略,此固医者之恒情,殆非仁术也。以余论之,医乃生死所寄,责任匪轻,岂可因贫富而我为厚薄哉!”明代陈实功对贫苦患者尤其关怀,提出对贫难者,当量力微赠,方为仁术。
1.4 不惟名利的义务观
历代不少医家在其医著中都谈到医生应把治病作为份内的事,不应多取报酬,不要病家赠礼;如遇贫困病人,不但不要报酬,而且要解囊相助。古代医家认为,一个负有“救人”、“活命”责任的医生,必须志存救济,不为名利。东汉名医张仲景强调医生必须要多为患者着想,他在《伤寒杂病论》序言中批评当时社会上热衷于功名利禄的那些人,反对“竟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指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
1.5 同道互尊的医际观
医生应当怎样看待自己,怎样对待同行?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孙思邈曾经明确指出医生高谈阔论,自我吹嘘,诽谤诸医,打击别人抬高自己,骄横傲慢,趾高气扬,偶然治好一个病人,便狂妄地把自己封为天下无双的高手,这种处事做人的态度,其本身就等于患上了可能导致生命危险的膏盲之疾。陈实功在《外科正宗·医家十要》中也说:“凡乡井同道之士,不可生轻侮傲慢之心,切要谦和谨慎。年尊者,恭敬之;有学者,师事之;骄傲者,逊让之;不及者,荐拔之。如此自无谤怨,信和为贵也。”在这里陈实功不仅论述了医德,而且也论述了如何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的准则。对传统医德的思考及其启示
我国传统医德内容丰富 ,由于受时代的限制 ,虽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 ,但在塑造中国医家高尚医德和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 ,培养了许多大医 ,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传统医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对中国从医者有很大的约束性和规范性 ,古代之所以出现了那么多具有高尚医德的大医 ,就是受中国传统医德的影响。医务工作者把仁爱救人 ,赤诚济世作为道德自律的标准 ,在医疗实践中 ,就能做到治病救人 ,救死扶伤 ,尊重生命 ,敬畏生命 ,否则就会受到良心和道德的谴责。
道德最大的特点是它的继承性 ,作为治病救人的医者就应该比一般人有更高尚的品德。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就需要从我们医学生做起 ,我们需要接受医德教育 ,尤其是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传统医德教育 ,使我们医学生能够从严要求自己 ,为将来从业打下良好的技术和道德基础。
此外我们医学生还得做到精勤不倦 ,博学多识、实事求是 ,反对迷信、秘方公开 ,医术传人、尊重同道 ,谦和不矜、普同一等 ,一视同仁、淡泊名利 ,廉洁行医。这些思想不仅是古代对从医者严格要求 ,在今天依然有它的现实意义。我们除了具备这些传统的美德外 ,还必须培养勇于创新 ,一切从病人的利益出发 ,为消灭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 ,敢于攻关 ,不怕失败。特别是当代科学技术 ,各学科相互渗透与综合发展 ,要取得重大的成果 ,必须通过多学科的通力合作 ,谦虚诚恳 ,尊重他人的道德素养 ,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医院医生孟绍菁,她选择了终生为医的道路,也就从此选择了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人生之途。在医院里,大家都知道孟教授是出了名的“工作狂”。一年365天,不论刮风下雨,不论白天黑夜,只要有手术,孟教授是随叫随到,决不耽误丝毫。由于工作繁忙,孟教授每天中午都延时下班,因回家晚没有现成的饭菜,他就常在病区要盒饭对付。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病人身上。同事们清晰地记得,一次,为抢救一名急腹症患者,孟教授在手术台前紧张工作了整整一个通宵,直到 黎明,她才从手术台上下来。就在她喘息片刻,刚脱下工作服就要离开时,又送来了一批急诊病人。孟教授见状二话没说,又换上手术服,毫不迟疑地再次回到了手术台前。这一站,又是二十多个小时过去了,不知不觉中竟迎来又一个黎明!病人转危为安了,孟教授却累得晕倒在急诊室里,在场的年轻大夫和实习学生们目睹这一幕,一齐上前扶着孟教授连声呼唤„„
古人云:“德成而先,艺成而后”“艺也者,德之精华也”,以吾观之,无德不成人,何以成医?无艺不成医,何以救人?德之深者,必以术造其德;术之精者,必以德固起术。再参照孟大夫全心全意为病人的感人事迹,我们可以看出医术医德自成一体,相辅相成,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开创医疗事业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 1 ]《黄帝内经》
[ 2 ] 唐· 孙思邈 《千金要方序》
[ 3 ]唐· 孙思邈 《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 4 ]明· 龚廷贤 《万病回春》
[ 5 ]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 6 ]徐廷祚 《医粹精言》
[ 7 ] 陈实功《外科正宗·医家十要》
第五篇:医德医风2015
2015年 内三科医德医风自查报告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深化“医改”的客观要求,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是新一轮“医改”中对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改善服务态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又是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投入再多,没有良好的医德医风,群众不满意,党和政府不满意,“医改”就不会成功。因此,一定要站在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高度,抓好医德医风建设,用“医改”促进行风,用行风推动“医改”。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医德医风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认真查找我科医德医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及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迅速整改。现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少数医护人员思想不够统一或对医德医风的主要内容不够了解。
2、主动服务的意识不够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还有待加强。
就以上自查存在的问题,采取以下整改措施:
1、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学习,大力弘扬高尚医德,严肃行业纪律,努力做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
2、对待患者不能有“生、冷、硬、顶、推”的现象,一经发现进行严肃处理。
3、加强医护人员主动服务意识,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度,加强提高患者满意度,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理念,切实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对待每一位患者都要细心、耐心和真心。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接近医患间的距离,减少患者投诉。调动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树立对工作的自信心,让大家从行动上做到真正的主动服务。
通过此次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工作开展,自查整改了我科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科将继续努力,克服不足,扎实工作,更好地服务患者,为患者提供优良的医疗技术以及满意的就诊感受。
1、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深化“医改”的客观要求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是新一轮“医改”中对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改善服务态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又是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投入再多,没有良好的医德医风,群众不满意,党和政府不满意,“医改”就不会成功。因此,我们一定要站在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高度,抓好医德医风建设,用“医改”促进行风,用行风推动“医改”。
2、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医院规范化管理的基础要管好一个医院,单靠行政命令的方法,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还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院风,而建立良好院风的关键就是要积极搞好医德医风建设,促使广大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患者的安危,自己对患者承担着道德上的责任和义务。医务人员要把这种道德责任转化成信念,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时时处处以患者利益为重,积极主动的做好本职工作,使医院管理与医务人员的道德信念统一起来,保证医院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做好医务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也会给医院带来更好的效益。
3、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医疗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两方面的因素,其中服务态度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的医务人员技术水平虽不是很高,但对患者认真负责,拟定的每一项诊疗措施都经过深思熟虑,治疗效果就好;相反,如果医务人员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虽然水平较高,但粗心大意,常常出现差错事故,就谈不上好的诊疗效果。同时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心理状况,对疾病的转归产生密切影响。为此,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增强医务人员的事业心、责任感,以细心诊治,热情服务,为患者创造出一个心情舒畅的环境,增强其战胜疾病信心,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可靠保证。
4、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协调医院人际关系的纽带医院是一个专业结构复杂,人员层次较多的结合体,各职能部门之间,医、药、护、技、行政后勤等各专业人员之间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承担的责任不同,相互之间理解不够,有时会发生矛盾,影响工作。患者是医院工作受到影响的直接受害者,为此,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以一切为患者着想,保证患者得到良好的服务为指导思想,使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人员有共同的使命感,才能既保持医务人员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又能创造团结协作的工作秩序,保证医疗工作顺利开展。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1、医疗服务意识不强
据全国抽样调查显示:当前社会对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医疗技术水平满意率,分别只有83%和79%,局部地区不满意率分别高达23%和26%。主要表现为:有个别医务人员事业心不强,有的医生医术不精,满足于一般性的应付,对患者缺乏感情,缺乏责任心,看病马马虎虎,有的甚至造成医患纠纷,酿成医疗事故;少数医务人员病人态度“冷淡、生硬”,甚至“顶撞、推诿、拖拉”;有些医务人员口头上讲病人就是“上帝”,但行动上忽视病人的迫切需求;有的趋炎附势、以貌取人,对“有钱”的病人热情有余,对贫困的病人不理不睬。
2、医药领域不正之风严重
有抽样调查表明:全国卫生系统收受“红包”的严重程度高居“排行榜”前十名。就医病人中,受到医务人员暗示需要“红包”的,全国占5%,局部地区高达30%至40%。特别是在一些“供需”矛盾突出的医院或科室表现尤为突出。少数医务人员受到“一切向钱看”的影响,心态也从过去的拒收、不好意思收,发展到心安理得的收。病人一方面要为自身的病情着急,另一方面还要为请客送礼烦心,送多少,送给谁,怎么送,都得“全面”考虑。少数医务人员根据“红包”的大小来确定对病人的“关心”程度,严重地破坏了医疗卫生行业的职业道德。人们到医院求医问药时,身体上、精神上均处于危难时刻,医生暗示或公开索要钱物,无疑是乘人之危、图财害命。
3、不能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患双方一些医务人员存在权威、恩赐心理,服务观念淡薄,忽视心理、社会因素对患者的影响。工作中缺乏服务艺术或有性格缺陷,导致与患者发生摩擦和争执。而在医疗卫生事业能达到的目标与群众的医疗需求尚有一定距离的时代背景下,患者就医期望值过高,一些患者及家属对医学缺乏科学的理解和公正客观的认识,少数患者不尊重医生的人格和尊严,漫骂甚至殴打医务人员,严重损伤了医务人员的自尊心。有的患者对医疗效果不满意,就乘机要挟医院和医务人员,也导致一些医院采取防御性医疗行为应对,使医患关系继续恶化。
四、通过医德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意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医院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在变,医务人员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准则也在变。传统的医德观念正经受着巨大变革的冲击而产生嬗变,医务人员产生的道德失衡、失范、失调等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已是迫在眉腱,通过医德教育树立正确的医学道德观。尤其是党员干部在“创先争优”时期,要带头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
1、医生不仅要提高医术还要提升人文素养
回忆讴歌我国著名医学家张孝骞的文章中描述:“他热爱临床,热爱病人,热爱年轻医生,尽自己全力在这些方面贡献力量。他展现的高度,是今人快要遗忘了的为医境界。是什么成就了这至高境界?渊博,自省,不断磨砺的思维,以及和病人在一起韵最朴素的医患形态。每一处,都无声地震撼着今天医界的人们。”医生除了关心病人、钻研医术外,还必须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今天,医生之于患者已经不再是过去的绝对权威和诊疗过程的唯一决策者,他们需要和患者及其家属真诚沟通,共同参与诊疗过程,不仅需要患者接受治疗的结果,更要使患者理解这个结果产生的原因;医生要诊治患者的疾患,更要关注患者的心理,不仅要尊重患者还要尊重法律,不仅要提高医术还要提升人文素养;在医疗费用激增的情况下,医生不仅要看好病还要算好账;在预防为主的理念下,医生不仅要进行健康教育,还要承担起健康促进的职责。可以说,这个时代对医生的要求更高了,医生的责任也更重了。
2、医务人员应拥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娴熟的技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诊疗手段和药品不断出新,病人该做什么检查、该吃什么药,具体的诊疗过程只有处于一线的医生心里有数,这就更需要医务人员有高尚的医德和医术,做出对病人有利的选择。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改革与医疗体制的不断深化,侵权责任法的颁布,医患双方因医疗事故争议引发的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从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看:患者法律意识增强,只要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稍出现差错或有违规之处,医疗纠纷就无法避免;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医疗服务中患者既要求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要好,对疾病治疗的效果也提出很高要求,他们常常比照相似病人的治疗效果,如果达不到同等水平,就对医务人员的治疗方案、措施、技术等产生怀疑,进而发展成医疗纠纷。另一方面,医务人员没有自我保护的意识,言谈举止毫无顾虑;服务意识差,在医疗过程中,有些医务人员没有把为患者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或者言语生硬、或者态度恶劣,服务不到位,这自然引起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不满,医务人员一旦在工作中出现一点失误,就会引起医疗纠纷。例如医生在诊治病人时出言不逊,而且显出不耐烦。病人心里不舒服,治疗后病人出现异常情况,就会投诉医院。也有部分医务人员不负责任,违反技术操作规程,造成患者产生不良后果从而引发医疗纠纷。
3、医务人员要如实向患者告知病情,但要注意和患者的沟通技巧医疗卫生工作本身就是一项高技术、高风险的工作。医务人员是一个责任重、工作压力大的职业群体,医务人员在疾病诊治过程中,应尊重患者的意愿,并且在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将病情、诊疗措施以及有可能存在的医疗风险如实地告诉患者,使患者及时了解有关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的信息,以行使本人对疾病诊治的相应权利。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履行告知义务时,要讲究语言艺术和效果,注意说话方式和态度。总之,我们的宗旨是使医务工作者认识到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也是对自身的有效保护。
在医德医风教育上,要强调协调医务人员之间、医患之间的关系,提倡不计名利、互相尊重、合作共处,提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改革以来,市场经济观念和新的价值观对医疗卫生事业有较大的影响。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逐渐引进了竞争机制,开始人事制度改革和按劳取酬的分配制度。部分医务人员片面地认为经济收入既能代表自身的价值,又能反映个人的贡献。从而过分关注自身经济利益,淡化了社会效益,失去了本应具有的医德医风。医务人员之间、医患之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经济利益竞争的矛盾和冲突。所以,我们认为忽视医德医风教育,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是一种短视的办院行为,最终会失去所有效益。但是,如果继续延用刻板的理想化来教育人们,又会产生一种空对空的感觉,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因为完全脱离经济利益是超现实的、脱离实际的,也不可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在医疗卫生改革的新形势下,强调医德医风教育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强化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已经成为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努力培养一支技术精湛、医德端正、医风高尚的医疗卫生队伍,筑起廉政廉医的防线,是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抓医德医风建设,使医务人员尤其是医务人员中的党员,通过医德医风教育、医德修养,提高思想觉悟,划清是非界限,逐步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情操,培养大公无私、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的崇高医德医风,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医务人员,才能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