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岛市市北区教育局2013年工作要点
青岛市市北区教育局2013年工作要点
2013年,教育局以学习践行十八大会议精神为主线,以区划调整为契机,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出发,围绕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的目标,以教学为中心,以“五项策略”(和谐发展、均衡发展、特色发展、人才强教、信息助教)为引领,努力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市北教育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着眼全局,推动教育事业科学持续发展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抓好,着力于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抓好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幼儿园教育全过程。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新举措、新成效。
2.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实现创先争优常态化、长效化。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实现领导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新提高。支持工会、共青团、少先队加强组织建设。强化反腐倡廉教育,健全惩防体系,深化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和党务、校务公开。深入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
3.切实推动机关工作作风建设。认真落实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和要求,大力改进会风,倡导“短实新”文风。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注重工作实绩,强化监督问责,营造干事创业、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提升机关队伍的执行力和创新力。进一步规范机关工作流程,编制《市北区教育局工作规范》,健全机关工作制度,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机关工作运行机制。强化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维护教育良好形象和安全稳定局面。
4.统筹推进教育督导工作。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制度,做好山东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健全督政机制,推动政府各职能部门履行教育职责。以学校(幼儿园)办学水平发展性督导评估为重点,加强过程性督查,强化督导督评的反馈调控作用。加强督导队伍建设,成立教育督导工作委员会,组建教育督导评估专家团队,推进督学责任区建设。
5.着力做好新区教育融合。加快形成统一高效的工作机制,打造和谐的干部教师团队,整合原有的教育资源和成功的教育经验,推进各个方面的对接衔接,确保两区合并的平衡有序,实现融合工作和日常工作“两不误、两促进”,推进新市北教育的一体化发展。
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深化素质教育
6.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实效。加强专题培训,努力推进“干部教师德育专业化”,建立中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深化“修身立德计划”和“社会课堂计划”,修订《中小学生素质评价手册》,制定《市北区中小学年级行为习惯目标》,扎实开展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着力加强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有效做好德育和心理健康、法制、生态文明等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现代公民素质。深入开展市北区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实验。抓好德育品牌建设。建设中小学综合素质实践基地,打造中小学生科技、艺术、安全、海洋、生命教育等多功能的综合素质实践平
台。加强语言文字工作,推进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贯彻《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加强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开展第16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
7.进一步提升体育、艺术和科技水平。制定实施《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成立市北区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实现全区学生全员体质检测。深化帆船、足球、羽毛球进校园活动,扎实推进体育特色、传统项目学校创建工作,逐步实现“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启动“金色童年”艺术教育三年发展规划,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打造艺术教育品牌学校,组织参加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培养好科技教师与青少年科技精英两支队伍,编辑《市北区中小学头脑奥林匹克普及读本》,评选市北区“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团队,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校园挑战吉尼斯”系列活动。建立区中小学生体育、艺术、科技成长档案。
8.进一步推动特殊教育和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办学品质,发挥对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作用。继续办好特殊教育暨随班就读师资培训。建设2~3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出台《市北区关于加快推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大对民办教育的扶持力度。按照社会力量办学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加强对社会力量办学学校的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9.进一步推动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现代化进程。推进“家校畅通计划”,广泛开展“爱心敲门”家访工程,举办家庭文化节,全面推广《市北区家校议事会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常规调研,指导家庭教育工作不断走向深入。抓好家长委员会建设,定期组织“家长委员会巡访交流活动”。理顺社区教育管理机制,成立市北区社区教育中心。推进社区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数字化学习网络建设,新建1~2处街道数字化学习中心。加强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扩大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
10.进一步开展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活动。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扎实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强化“2+8”工作机制,健全安全防控体系。管理并使用好“消防科普教育体验馆”。开展校园及周边安全综合治理集中整治行动。建设市北区教育系统监控指挥平台,完成学校视频监控升级。推进依法治教,加强学校普法教育宣传。
三、以课程改革为核心,聚焦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1.继续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以教学质量提升年为载体,深入开展“学科建设”、“课堂教学改革”、“课程资源建设”三大行动。推进教研方式改革,探索作业教学改革,实践“生态评价”,研究制定具有市北特点的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2.着力打造高效课堂与智慧课堂。在课堂改革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课堂改革力度,实施高效课堂和智慧课堂。重点加强三级课程整合和学科间整合,实现课堂高效,教学高效、学习高效。开展智慧课堂研究,通过观摩名师课堂、与名师面对面,分享教学智慧;通过创建学习共同体,促进学生学习力的生成。大力开展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加强草根课题的行动研究,提升草根课题服务课堂教学、服务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效,召开草根课题成果展示会。
13.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学校减负万里行”活动,进行义务教育学生课业负担情况专项调查。切实抓好三个到位,即学习到位,准确把握《山东省对违规从事普通中小
学办学行为责任追究办法》及省市相关规定内涵;公开到位,即学校网站全面实行“课程、课时、作业、考试和节假日安排”网上五公开活动,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执行到位,即学校坚决贯彻不走样,教育部门认真督查不放松,确保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为推进课程改革提供保障。
四、以队伍建设为重点,构筑人才高地,为教育发展注入新活力
14.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围绕“校长责任,教师幸福,学生喜欢,家长满意”四个维度,加强师德建设与职业道德建设,依托团队培训、心理健康教育,打造幸福敬业、和谐创新的教育团队。探索建立教师荣誉制度,深化“做学生喜爱教师”师德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教师争创师德先锋。
15.建设高水平名师名校长队伍。持续深化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实施“校长成才计划”,建立网上校长研修工作室,开展新一轮校长赴教育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工作,初步建立国内挂职锻炼基地。组织开展名师培养工程人选脱产培训,对培养人选进行动态管理,高级研修、高层深造,加快名师名校长成长。
16.努力提升教师培训水平。完成市北区教师教育基地的建设,高质量创建市级示范类教师教育基地。完善校本培训管理工作机制,成立“市北区培训师中心组”,开展“干部教师培训周”活动,推进“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十二五”读书工程。完善教研、科研、师训一体的远程研修网络。加强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建立到教育先进国家地区的研修考察制度。
17.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争取教育人才引进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继续推进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交流制度改革,优化交流方案,促进师资的均衡配置。修订《市北区优秀教育人才培养计划》,落实“四百”培养方案,即百名教坛新秀、百名青年优秀专业人才、百名优秀骨干教师、百名名师名校长培养方案,为实施教育家办学奠基。建立公办学校外教专兼职师资队伍。
五、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促进教育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18.优化提升办学条件。依据《市北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教育布局调整的规模、层次和速度。结合城区改造建设,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地新建中小学、幼儿园。推进部分学校的新建、改造工程和校舍维修工程,做好抗震加固收尾工作。继续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安装“课堂在线”设备,为部分学校新建科学数字探究实验室及心理咨询室,高标准配齐教育教学设备,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倾力打造市北中小学校“膳食工程”,对有条件的学校新建食堂或进行食堂升级改造,力争全区学校食堂硬件上具备A级食堂标准要求。
19.推进教育改革实验。全面推进市北区集团化办学、九年一贯制、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小班化、蓝色海洋教育等改革实验,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提炼推广实验经验,扩大实验辐射面与影响力。制定《市北区区域一体化发展实施意见》,探索实施中小学区片一体化发展模式,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组织好教育联盟的交流与互动,促进共同发展。加强对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借鉴国内外的有效经验,联合相关高校、科研机构,重点建立起具有特殊禀赋学生的发现机制。
20.全力办好学前教育。高标准开办5处公办或公办性质幼儿园。积极争创省、市级示范园,提升示范园比例。继续加大财政投入,2013年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达
到10%。不断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普惠性民办园补助资金标准。为全区幼儿园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积极探索幼儿园招生新政策,推进就近入园和统一招生的试点改革。进一步深化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研究,建立布局科学、公益普惠、全面辐射的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加大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步伐,为幼儿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学习环境。
21.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围绕《市北区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确立现代教育理念,加快教育现代化推进步伐。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重点完成各中小学办学章程的修订,加强初中学生会建设,构建民主开放的学校管理体制。全面推进学生、家长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工作,加强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创建25所青岛市现代化学校。实施数字校园建设工程,开展数字校园示范校创建活动。全面实施“宽带网络校校通”和“优质资源班班通”,加快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完善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
22.加快区域特色品牌打造。制定《市北区特色学校建设目标规划与实施方案》,进一步推动学校特色建设,努力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实施“三有”工程,即“学校有品位,教师有风格,学生有特长”,全面打造有丰富内涵的知名特色学校。以课程文化引领学校特色发展,指导各学校开发特色学校课程,建立起与特色文化建设相适应的学校课程体系。年内组织开展学校特色课程展示评比活动。实施《市北区蓝色教育发展规划》,培植我区特色建设新亮点。加大特色学校建设助推力度,开展校际间的特色建设交流互访活动,举办“特色发展校长论坛”。完善“特色学校”评选机制。
23.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全区东西、南北间的学校差异,研究区域均衡发展策略。依照“抓重点,促全面;抓特色,促提升;抓优质,促均衡”原则,全面落实“学校管理常规、教育教学常规、学生学习常规”。做好省义务教育均衡验收、标准化学校验收、省市规创建工作,进一步助推教育发展。
24.促进教育公平和谐。继续募集“爱心助学基金”,逐步扩大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救助范围。认真做好2013年招生工作,规范工作程序,细化服务环节;切实做好外来务工子女入学的政策宣传和应急安置预案;建设小学入学系统和学区查询系统;健全新市民子女梦想学堂和新市民子女艺术团的长效机制。认真做好普通高考、成人高考及自学考试等各类招生考试的考点建设和考务工作,树立市北教育的良好社会形象。
二○一三年二月二十八日
第二篇:2014年青岛市市北区教育局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简章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2014年青岛市市北区教育局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简章
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人事部令第6号)、《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办法》(鲁人发〔2006〕23号)、《青岛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细则(暂行)》(青人发〔2006〕7号)以及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和要求,经研究决定,2014年市北区教育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69人(详见《2014年市北区教育局公开招聘教师计划表》,以下简称《计划表》),现公告如下:
一、招聘范围和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二)遵守宪法和法律;(三)具有良好的品行;(四)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五)招聘岗位所须的其它资格条件详见《计划表》。
根据有关规定,山东省统一组织招募和选派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青岛市统一招募的“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社区工作者)”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服务满2年、考核合格,3年内(指2010年、2011年、2012年招募和选派人员,含2012年续聘的大学生村官)报考的,实行定向招聘(具体岗位见《计划表》)。已享受优惠政策被录用为公务员或招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不再享受该优惠政策。
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在职教师应聘,须经县以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定向、委培毕业生报考,须征得定向、委培单位同意;曾受过刑事处罚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在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被认定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且不得报考的人员,在读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现役军人,以及法律规定不得聘用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应聘。应聘人员不能报考与本人有应回避亲属关系的岗位。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实习、兼职等不作为工作经历,工作经历年限按足年足月累计。
二、报名与资格审查(一)报名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统一招聘采取统一时间、网上报名、网上确认、网上缴费的方式。网上报名时间:4月21日9:00-4月23日17:00;网上审核时间:4月21日14:00-4月24日12:00;查询及网上缴费时间:4月22日9:00-4月24日17:00。具体办法:
1、个人报名:报名实行网上统一报名,报名网址为(http://rsks.qdhrss.gov.cn),点击“2014年青岛市事业单位招聘网上报名入口”,进入事业单位招聘网上报名系统,如实填写、提交相关个人信息资料并按要求上传照片。每人限报一个岗位。应聘人员在资格初审前多次登录填交报名信息的,后一次填报自动替换前一次填报信息。报名资格一经初审通过,不能更改个人信息。应聘人员必须使用二代身份证报名,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一致。报考者恶意注册报名信息,扰乱报名秩序的或者伪造学历证明及其他有关证件获取考试资格的,一经查实,由市事业单位招聘主管机关取消本次报考资格且5年内不得报考本市事业单位。
2、单位初审:招聘单位指定专人负责资格初审工作,在报名期间查看本单位的网上报名情况,根据应聘人员提交的信息资料进行资格审查,确定初审结果。对具备报名资格并符合应聘条件的,不得拒绝报名;对未通过初审的人员,要说明理由;对提交材料不全的,应注明缺失内容,并退回应聘人员补充。
3、缴费:考务费按每人40元收取。报考人员初审通过后,要按规定时间登录青岛市人事考试网(http://rsks.qdhrss.gov.cn),进行网上缴费,逾期不办理网上缴费手续的,视作放弃。报考人员缴费成功后,下载打印《青岛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报名登记表》和《应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诚信承诺书》(以备资格审查时使用)。
报考人员可于2014年5月8日9:00至10日9:00登录该网站,下载打印《准考证》。
拟享受减免有关考务费用的农村特困大学生、城市低保人员的应聘人员,须先在网上缴费,然后于4月26日9:00-11:30到青岛市市北区教育局(青岛市明霞路37号,乘3路公交车动物园车站下车或1路、4路、15路、25路、212路、225路、307路、308路公交车延安路站下车)办理考务费退款手续(逾期不再受理)。其中属于减免考务费的,应出具以下材料:《青岛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报名登记表》;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城镇家庭的报考人员,提交家庭所在地的县(区、市)民政部门出具的享受最低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生活保障的证明和低保证(原件和复印件);农村绝对贫困家庭的报考人员,提交家庭所在地的县(区、市)扶贫办(部门)出具的特困证明和特困家庭基本情况档案卡(原件和复印件)。如本人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到场办理,可委托他人携带委托书及以上证明材料办理(委托人需携带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网上报名结束后,对最终确定的应聘人数达不到1:3比例的招聘岗位,计划招聘1人的,取消招聘计划;计划招聘2人以上的,按规定的比例相应核减招聘计划。紧缺专业岗位可适当放宽。取消核减的计划将在市北区政务网(http://shibei.qingdao.gov.cn)予以公告,请考生根据公告要求办理改报等事宜。
(二)资格审查
对应聘人员的资格审查工作,贯穿于招聘工作的全过程。拟进入面试的应聘人员,按应聘岗位需求条件,向招聘单位提交本人相关证明材料及《青岛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报名登记表》、《应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诚信承诺书》。相关证明材料主要包括: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报考的,提交二代身份证、学校核发的就业推荐表和就业协议书(山东省内院校实行网上签约的可不提供就业协议书)、报考职位所要求的资格证书等,2014年定向、委培毕业生还需提交定向、委培单位同意应聘的证明。其他人员报考的,提交国家承认的学历(学位)证书(须在2014年4月21日之前取得)、二代身份证及报考职位所要求的资格证书等,其中,属在职人员的需提交所在单位出具同意应聘的证明,属无业人员的需提交失业证或档案管理部门出具的无业证明。专科学历考生还需提交户口簿。对应聘人员有工作年限限制的,应审查其劳动合同备案及相关工作经历情况(工作年限均截止2014年7月31日)。
在面试前的资格审查时,考生须提交以上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资格审查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应聘人员在规定的资格审查时间内未向招聘单位提交有关材料的,视为弃权。经审查不具备报考条件的,取消其面试资格。因弃权或取消资格产生的空缺,可按笔试成绩依次递补。
三、考试内容和方法(一)笔试
笔试采取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的方式进行。
统一笔试按照“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采取分类考试的方式进行,教育类(B)分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3个专业。笔试考一科,不指定教材。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笔试时间:2014年5月10日 9:00-11:30 笔试采取百分制计分。根据招聘岗位和考试情况确定笔试合格分数线。在笔试合格分数线以上,由高分到低分按1:3的比例依次确定进入面试人选。达不到规定比例的,按进入面试人员的实有人数确定。笔试合格人数出现空缺的岗位,取消招聘计划。
(二)面试
面试工作严格按照《青岛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工作规程》(青人办发〔2009〕146号)和《关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面试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青人社发〔2011〕29号)要求,在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的监督指导下,由市北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和招聘单位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面试采用说课和答辩方式,部分岗位增加专业技能测试(详见《计划表》),主要测评考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职位所需的基本能力和专业水平。有关面试具体事宜详见市北区政务网(http://shibei.qingdao.gov.cn)上公布的面试方案。
面试方案与笔试成绩同步在网上公布。面试考务费按每人70元收取。
四、成绩核算
本简章所有招聘岗位按笔试成绩占40%、面试成绩占60%的比例百分制加权计算应聘人员的总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和考试总成绩均采用百分制计分,并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尾数四舍五入。
五、考核体检
根据总成绩,分招聘岗位,按1:1.2比例确定进入考核体检范围人员。未达到面试比例的,进入考核体检范围人员的面试成绩不得低于60分。如1个录用计划中出现两名以上应聘人员考试总成绩相同,则按笔试成绩确定进入考核体检人员(如笔试、面试成绩都相同,则加试笔试)。对放弃考核体检资格或考核、体检不合格造成的空缺,报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批准,可从进入同一岗位考核体检范围的人员中依次等额递补。拟聘用人员名单公示后不再递补。
体检考察工作按《青岛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细则(暂行)》(青人发〔2006〕7号)等规定执行。体检标准参照录用公务员体检标准执行。体检费用自理。体检合格的应聘人员,由招聘单位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和职位要求,全面了解被考察对象的政治思想、现实表现以及需要回避的情况等,并对考察对象进行资格复审,形成书面考察意见。
六、聘用
对考试和考核体检合格人员,经7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按照青岛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规定,办理录用手续。聘用单位与录用人员签订聘用合同,确立人事关系。受聘人员按规定实行试用期制度。聘用合同的签订和执行按《青岛市事业单位人员聘用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七、纪律
公开招聘将实行全程监督,工作人员和应聘人员要严格按照招聘简章、面试方案及有关政策规定执行,如有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违反公开招聘考试纪律的行为,一经查实,将参照《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人社部发〔2009〕126号)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八、有关说明
1、应聘人员在报考期间,应及时了解招聘网站发布的招聘信息,因本人原因错过重要信息而影响考试聘用的,责任自负。
2、取消或核减计划、现场资格审查、面试事宜、拟录用人员名单等信息均在市北区政务网(http://shibei.qingdao.gov.cn)上予以公布。
3、政策咨询电话:0532-66751002(工作时间内)网上报考技术咨询电话:*** 监督电话:0532-85801146(工作时间内)工作时间内9:00—11:30,13:30—17:30 附件: 2014年市北区教育局公开招聘教师计划表
凡标注来源“中公教育山东分校(http://sd.offcn.com/html/shiyedanwei/ 山东事业单位考试 山东事业编考试网)”的所有相关资料,转载请保留版权注明。
第三篇:青岛市教育局
青岛市教育局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学生实习工作,维护实习学生、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合法权益,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学生实习,是指中等职业学校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教学计划安排,组织在校学生到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岗位进行的实习。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学校”)学历教育学生的实习。
第三条 组织学生实习,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形成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四条 学生实习应当按照育人为本、学以致用、专业对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实施。
第二章 组织与计划 第五条 市和区、市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属地管理和对口管理的原则,分别负责管理学校实习工作,行业部门举办的学校,学生实习工作由行业主管部门会同教育部门管理。
市教育局负责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有关组织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实习工作政策,研究解决实习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用人单位接纳实习学生的备案工作。市经信委负责配合市教育局选择符合条件的企业接纳学生学习;行业管理部门负责对其实习单位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督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安全生产实施综合监管。
市经信委应当根据全市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定期(原则上每两年一次)公布接纳学生实习的企事业单位,确定接纳学生实习计划。
第六条 校长是学生实习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应当建立实习工作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学生实习工作。实习工作机构应当设主任1人,并配备适当数量的工作人员。
第七条 学校应当根据专业教学需要,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选择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依法经营、管理规范、安全防护条件完备、提供岗位与学生所学专业方向一致或相近的企事业单位组织实习。企事业单位应当创造条件接纳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并提供与所学专业方向一致的实习岗位。
学校应当对学校统一安排的学生实习单位和岗位进行实地考察。考察内容应包括:实习单位情况、实习岗位、实习内容、实习时间、实习环境、生活环境以及健康、安全防护等方面。
第八条 学生实习原则上由学生所在学校统一组织实施。学校确实不能提供专业对口或相近岗位,或学生有特殊要求需自行选择实习单位的,应当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提供实习单位同意接收该学生实习的公函、实习协议和学生家长(监护人)知情同意书,并经学校批准。
第九条 学校与实习单位应当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共同负责学生实习的组织和管理。实习计划应当包括实习目标、实习岗位、实习内容、实习形式、实习时间、考核要求等内容。
第十条 学生实习原则上安排在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学年进行,实习总时间一般为6个月(最长不超过1年,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除外)。“三二连读”中职段的实习安排根据省批准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一般为3至6个月。“五年一贯制”学生的实习由高职院校负责统筹安排,实习总时间为6个月至1年。
允许学校实行工学交替、分段式等实习形式,实习方案应当提前报所在地教育主管部门批准。
不得安排一年级学生到实习单位顶岗实习。
第三章 管理与责任、报酬
第十一条 学校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实习学生安全管理规定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管理规范并组织实施。第十二条 学校和实习单位应当建立实习指导教师制度,选派思想品德好、经验丰富的教学或技术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全程指导和管理学生实习。实习单位协助学校做好实习学生的组织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 实习前,学校、实习单位、学生应签订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格式的实习协议,明确各自责任、权利和义务。
实习协议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实习单位接收学生实习工作负责人和实习指导教师的姓名,实习学生和家长的姓名、专业班组、注册学号及实习期间住址;(2)实习期限;(3)实习内容和实习地点;(4)实习食宿安排;(5)实习时间、休息休假;(6)实习劳动保护;(7)安全管理责任;(8)实习报酬;(9)实习责任保险;(10)实习纪律;(11)实习终止条件;(12)实习考核办法;(13)学校、实习单位、学生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
实习协议应当经学校、实习单位盖章和学生本人及家长签字,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本人3方各执一份。
第十四条 学校和实习单位应当结合实习的专业(岗位)特点和内容共同做好实习期间的教育教学工作,加强安全生产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
第十五条 学校和实习单位应当为学生提供安全健康的实习环境和必要的实习条件。不得安排学生从事高空、井下、放射性、高毒、易燃易爆,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以及其它具有安全健康隐患的岗位实习;
不得安排学生到酒吧、夜总会、歌厅、洗浴中心等营业性娱乐场所实习;
不得安排和接收16周岁以下学生顶岗实习;
实习单位内接纳实习学生人数不得超过本单位职工人数的30%;
不得通过中介机构有偿代理组织、安排和管理学生实习工作。
学生实习应当执行国家在劳动时间方面的相关规定,保证学生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节假日。学生实习每日不得超过8小时,实习单位不得安排学生夜班实习。
第十六条 实习学生应当遵守学校和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规范,积极参加学校和实习单位组织的相关培训活动,努力完成规定的实习任务。
对违反实习纪律的学生,实习单位和学校的实习指导老师应当及时对其进行教育批评,对严重违反纪律和屡教不改的学生,由学校和实习单位按相关规定处理。
第十七条 学校安排学生赴国外、境外实习的,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外派学生的有关政策规定,并根据需要通过国家驻外有关机构了解实习单位、实习环境和实习内容等情况,必要时可派人实地考察。学校向国外、境外派出学生实习的,学校应当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
第十八条 建立学校、实习单位实习信息定期通报制度。学校和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应当定期向学校和实习单位报告学生实习情况,遇到重大问题或突发事件,实习指导教师应及时向学校和实习单位报告,学校与实习单位应当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并按规定上报。
第十九条 学校与实习单位要加强实习过程管理,根据实习计划实施实习岗位轮换。实习指导教师应当定期检查指导实习情况,建立实习日志,及时妥善处理实习中出现的有关问题,确保学生实习工作的正常秩序。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实习单位应当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实习管理平台。
第二十条 实习单位应当按工作量或工作时间向实习学生支付合理的实习报酬。实习报酬应当按照协议规定以货币形式直接发放给学生本人,学校、实习单位不得扣留或延期发放。顶岗实习学生实习报酬不得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学校和实习单位不得向学生收取实习押金、实习报酬提成和其它形式的实习费用。
第四章 安全管理
第二十一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行业办学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检查,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实习单位和其他有关方面,共同做好实习安全管理工作,保证实习安全和实习的效果。
第二十二条 学校和实习单位应当加强实习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必须对实习学生进行岗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保证实习学生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从事加工、制造业的实习生必须经过厂、车间、班组三级安全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实习学生,不得上岗作业。
第二十三条 实习单位应当将实习学生纳入统一安全管理,建立学生实习安全生产责任制、督促实习学生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切实保障学生实习期间的人身安全。
学生实习期间确需安排住宿的,学校和实习单位应当创造条件帮助解决住宿问题,不得让学生自行在外住宿。
第二十四条 学校应当落实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保险责任范围应当覆盖学生实习活动的全过程。实习责任保险所需经费按《关于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工作的通知》(鲁教职字„2011‟23号)和《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工作的通知》(鲁教办„2013‟8号)有关文件要求实施。
职业学校与企业达成协议由企业支付所需经费的,企业支付的实习责任保险费据实从企业成本(费用)中列支。
第二十五条 实习期间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赔偿,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和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处理。
第五章 考核、奖惩与保障
第二十六条 学校和实习单位应当组成实习考核小组,按照行业岗位能力要求,共同制定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和标准,采取多元的评价方式考核学生实习效果。实习考核应当包括以下部分:(1)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考核,主要包括实习态度、职业能力、团队合作等,原则上占实习成绩的70%;(2)学校对学生的实习进行评价,主要包括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学习能力等,原则上占实习成绩的30%。
实习结束后,学校应当填写由教育行政部门制订《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考核表》。
中职学生实习考核成绩记入毕业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学生实习考核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4个等级,考核合格及以上等次的学生,获得学分。实习不合格的学生,不予毕业。
第二十七条 学校应当组织做好学生实习材料的归档工作,学生实习档案资料应当包括实习计划、实习协议、实习总结、学生实习成绩、实习检查记录和实习考核表等内容。
第二十八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对积极开展学生实习工作、管理规范、成绩显著的学校、单位以及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因工作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学校、实习单位和个人,有关部门要依据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9年2月28日止。
第三十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技工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工作参照此办法执行。
─────────────────────────── ─────────────────────────── 青岛市教育局办公室 公开 2014年1月27日印发
第四篇:青岛市市北区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规范
青岛市市北区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规范
(2010年9月18日)
1
总则
1.1
为加强残疾人托养机构规范化管理,规范残疾人托养服务,维护残疾人权益,促进残疾人托养工作健康发展,参照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为残疾人提供安养、托管、居家服务的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
1.3
残疾人托养机构的宗旨是:以科学的知识和技能维护残疾人基本权益,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残疾人托养服务需求,为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护理、康复训练、康复、特殊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出行辅助、庇护性就业以及心理辅导等服务。改善残疾人的生存状况,保障残疾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减轻残疾人家庭负担,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1.4
本规范所列各种条款均为基本要求。
1.5
残疾人托养机构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安养机构建设
2.1 新建机构
2.1.1 机构定位。新建机构是指由各级政府或社会力量投资新建设的专门用于残疾人托养服务的机构,或原机构新改造、扩建,并在原有床位基础上新增残疾人托养床位100个以上的机构。
2.1.2 建设条件、标准:手续完备。经当地区市级残联考察同意,政府部门批准、规划、立项。其中,属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的机构,其土地、房产须具备合法的所有权;各级政府投资建设的机构,其土地、房产须具备合法的所有权或具有20年以上的合法有效的租赁合同(协议);机构建筑面积不少于2000㎡,不低于100个床位。
2.2 依托社会资源开办机构
2.2.1 机构定位。指由各级政府或社会力量依托现有正在运营的敬(养)老院、医院、养护院等社会资源,开办的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包括机构改造、扩建,新增残疾人托养床位不足100个的。
2.2.2 建设条件、标准:有开展残疾人托养(安养或安养加托管)的专业能力和相应的资质,社会声誉好,有爱心和奉献精神;安养或安养加托管残疾人不低于50人,其中符合补贴条件的特困残疾人不低于30人。
2. 3 建筑和基础设施(以上两种机构均应达到)
2.3.1建筑配套。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建筑应当根据残疾人的生活需要进行设计,室内地面应选用平整、防滑材料,台阶、楼梯、扶手、卫生间、户外活动场所等设计要考虑供养对象生活安全和无障碍的需要,并且不得采用易燃、易碎、化纤及散发有害有毒气味的建筑、装饰材料。
2.3.2 达到民用建筑建设标准以及消防安全防震等规范要求;必须达到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规范要求。
2.3.3 居住用房使用面积每间不小于10㎡,合居型居室每张床位的使用面积不小于5㎡。
2.3.4 根据残疾人的实际需要配备居室设施,应配设单人床、床头柜、床头铃、衣柜、衣架、毛巾架、褥子、被子、毯子、床单、被罩、枕芯、枕套、枕巾、时钟、洗脸盆、暖水瓶、痰盂、病床便盆、尿壶、废纸桶、床头牌、鞋拔等。
2.3.5
室内家具、各种设备应无尖角凸出部分。
2.3.6 饭厅应配设餐桌、坐椅、时钟、公告栏、废纸桶、窗帘、消毒柜、洗漱池、防蝇设备等。
2.3.7
洗手间及浴室至少应配备安装在墙上的尿池、坐便器、卫生纸、卫生纸专用夹、废纸桶、淋浴器、坐浴盆或浴池、防滑的浴池垫和淋浴垫、浴室温度计、抽气扇等。
2.3.8
有必备的洗衣设备。应有洗衣机、方便残疾人的晾晒衣服工具及场所等。
2.3.9
有供残疾人阅读、写字、绘画、娱乐的场所。该场所应提供图书、报刊、电视机和棋牌。
2.3.10有适合残疾人使用的健身、康复器械和设备的康复室和健身场所。
2.3.11 有满足入住残疾人使用及培训的工疗和康复场所(地)、设备、设施。
2.3.12 有接待来访的场所。接待室配备桌椅、纸笔及相关介绍材料。
2.3.13 室外活动场所达到150㎡,绿化面积达到60%。
2.3.14 公共区域应设有明显标志,方便识别。
2.3.15 必须根据残疾人健康情况准备足够的医疗设备和物资,应有急救药箱和轮椅车等。不设医务室或相关医疗力量不足的残疾人托养机构应与专业医院签订合同。合同医院必须具备处理残疾人托养机构内各种突发性疾病和其它紧急情况的能力,并能够承担残疾人常见病、多发病的日常诊疗任务。
2.3.16 及时解决消防、照明、报警、通讯、取暖、降温、排污等设施和生活设备出现的问题,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保证其随时处于正常状态。
2.3.17 保证水、电供应,冬季室内温度不低于18℃,夏季不超过26℃。
2.3.18生活环境安静、清洁、优美,居室物品放置有序,顶棚、玻璃、墙面、地面、桌面、窗台洁净;有1部可供入住残疾人使用的公用电话。
机构管理
3.1人员配备
3.1.1残疾人托养机构主要负责人应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从事本业务管理工作2年以上。
3.1.2 从业人员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有爱心,遵纪守法,熟练掌握残疾人托养的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社会工作类、康复类等专业工作经验。
3.1.3按照工作人员(除管理人员)与安养残疾人不低于1:4,托管残疾人不低于1:8的比例配备足够的护理工作人员。
3.1.4配备常驻医疗人员。
3.1.5各类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1.6残疾人及监护人的满意度达到80%以上。
3.2 制度建设
3.2.1 有机构证书和法人资格证书,并悬挂在醒目的地方。
3.2.2 有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制定的适合实际工作需要的规章制度。
3.2.3 有与入住残疾人或其亲属、单位签订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入住协议书。
3.2.4 有简单介绍本机构最新情况的书面图文资料。其中须说明服务宗旨、目标、对象、项目、收费及服务使用者申请入住和退出服务的办法与发表意见的途径、本机构处理所提意见和投诉的承诺等。这类资料应满足服务对象使用。
3.2.5 有可供相关人员查阅和向有关部门汇报的长中短期工作计划、定期统计资料、总结和评估报告,以及针对存在问题采取的相应对策。
3.2.6 认真检查、详细了解残疾人的身体状况和致残原因,规范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诊疗计划和康复评估记录,并长期保存。
3.2.7 有全部工作人员、管理机构和决策机构的职责说明、工作流程及组织机构图。
3.2.8 有工作人员工作细则和选聘、培训、考核、奖惩等相关管理制度。
3.2.9 严格执行有关外事、财务、人事、捐赠等方面的制度规定。
3.2.10 各部门、各层级应签订预防事故的责任书,确保安全,做到全年无重大责任事故。
3.2.11 护理人员确保各项治疗、护理、康复措施的落实,严禁发生事故。
3.2.12 服务项目的收费按照当地物价部门和残联部门的规定执行,收费项目既要逐项分计,又要适当合计。收费标准应当公开和便于查阅。
3.2.13 有工作人员和入住残疾人花名册。入住残疾人的个人资料除供有需要知情的人员查阅外应予以保密。
3.2.14 严防智力残疾人和精神残疾人走失。为智力残疾人和精神残疾人佩戴写有姓名和联系方式的卡片,或采取其它有效措施,以便残疾人走失后的查找工作。
3.2.15 对病情不稳定的精神残疾人有约束保护措施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措施。
3.2.16 应建立智力正常的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属参与机构管理的管理委员会。
3.2.17 对长期入住的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残疾人的个人财产应予以登记,并办理有关代保管服务的手续。
3.2.18 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内须佩证上岗。
安养服务规范
4.1
膳食
4.1.1
有主管部门颁发了卫生许可证的专门为残疾人服务的食堂,配备厨师和炊事员。
4.1.2
厨师和炊事员持证上岗,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规,严防食物中毒。
4.1.3
注意营养、合理配餐,每周有食谱。根据残疾人的需要或医嘱要求,制作普食、软食、半流食、流食及其它饮食。
4.1.4
为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送饭到居室,根据需要喂水喂饭。清洗消毒餐具。
4.1.5
每月召开1次膳食管理会,征求智力正常的残疾人及其他残疾人家属的意见,满意率达到80%以上。
4.1.6
照顾不同残疾人的饮食习惯,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习俗。
4.2
护理
4.2.1
每天清扫房间1次,室内应做到无蝇、无蚊、无鼠、无蟑螂、无臭虫。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无异味。
4.2.2
为供养人员提供干净、得体的服装,并定期换洗。夏季经常换洗,其它季节每周1次。
4.2.3
整理床铺。
4.2.4
每周换洗1次被罩、床单、枕巾(必要时随时换洗)。
4.2.5
帮助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穿衣、脱衣。
4.2.6
协助残疾人洗澡,夏季每周不少于2次,其它季节每周不少于1次;协助残疾人理发,每月1次;协助残疾人洗头,修剪指甲。口腔护理清洁无异味。
4.2.7
毛巾、洗脸盆应经常清洗,便器每周消毒1次。
4.2.8
协助残疾人上厕所排便。
4.2.9
为行走不便的残疾人配备临时使用的拐杖、轮椅车和其它辅助器具。4.2.10
Ⅰ°褥疮发生率低于5%,Ⅱ°褥疮发生率为零(发生严重低蛋白血症,全身高度浮肿、癌症晚期、恶液质等患者除外)。对因病情不能翻身而患褥疮的情况应有详细记录,并尽可能提供防护措施。
4.2.11
视天气情况,每天带残疾人到户外活动1小时。
4.2.12 特别保护女性智力残疾人和精神残疾人的人身权益不受侵犯。
4.2.13 对患有传染病的残疾人要及时采取特殊保护措施,并对其隔离、治疗,以既不影响他人又尊重病患残疾人为原则。
4.2.14 服务人员24小时值班,实行程序化个案护理。视情况调整护理方案。
4.3
康复
4.3.1
肢体残疾人
4.3.1.1
根据残疾人要求和实际情况,为其装配假肢与矫形器、轮椅车、助行架、拐杖、内脏托带及其它康复和功能补偿的辅助器具,进行康复治疗和康复训练。
4.3.1.2
为肢体残疾人提供熟练的护理服务,对残肢肿胀、皮肤感染、溃疡等常见残肢病提供规范化的医疗服务,对残肢状况不良的残疾人及时进行康复治疗、康复训练和康复评定。
4.3.1.3
对个别残肢需要修整或患有难治残肢病的残疾人经其本人和家属同意后,及时送医院治疗。
4.3.1.4
对装肢前需要进行残肢训练的截肢者,应有康复训练人员一对
一、有计划地进行增大残肢肌力和活动范围的功能训练。
4.3.1.5
装肢后,应有专职人员对残疾人进行矫正行走姿势的步态训练,并做好评估记录。
4.3.2
智力残疾人
4.3.2.1
利用传统疗法(如针灸)、物理疗法(各种理疗设备)对智残人进行康复治疗。
4.3.2.2
通过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手工作业训练,对智残人进行智力训练。
4.3.2.3
利用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对智力残疾人进行肢体训练。
4.3.3
盲聋哑人
4.3.3.1
利用传统疗法(如针灸)、物理疗法(各种理疗设备)对盲聋哑人进行康复治疗。
4.3.3.2
利用语言治疗和矫正训练设备进行听力训练、语言训练。
4.3.4
精神残疾人
4.3.4.1
按照康复计划和个人康复方案实施康复治疗和康复训练,并及时进行康复评估。康复参训率达到90%以上,康复有效率达到85%以上。
4.3.4.2
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种形式的技能训练,为安置康复期精神病人就业及参加生产劳动创造条件。
4.3.4.3
定岗康复项目不得少于8个,每个项目必须有专职人员指导精神病人康复。
4.4 心理
4.4.1
为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自愿参加公益活动提供服务或给予劳动的机会。组织有活动能力的残疾人每季度参加1次公益活动。
4.4.2
每周组织残疾人开展1次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集体性文娱或体育活动,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4.4.3
与智力健全和部分健全的残疾人每天交谈10分钟以上,并作好谈话周记。精神病人酌情处理。及时掌握每个残疾人的情绪变化,对普遍性问题和极端的个人问题集体研究解决,保持残疾人的自信状态。
4.4.4
经常组织残疾人进行必要的情感交流和社会交往。不定期开展为残疾人送温暖、送欢乐活动,消除残疾人的心理障碍。帮助残疾人建立新的社会联系,努力营造和睦的大家庭色彩,基本满足残疾人情感交流和社会交往的需要。
4.5 其它
4.5.1
卫生保健人员定期查房巡诊,每天1次。
4.5.2
为残疾人定期检查身体,每年1次。
4.5.3
医务人员护理定期定时。
4.5.4
组织智力健全和部分健全的残疾人每月进行1次健康教育和自我保健、自我护理知识的学习。
4.5.5
定期或不定期地做好托养区和公共场所的消毒灭菌工作。
4.5.6
对采用药物维持治疗三年以上、病情稳定的“三无”未婚精神残疾人,当其申请结婚时,如符合法律规定,视情况为他们提供登记结婚和有效避孕的方便条件。
4.5.7
对基本稳定康复,并经专业医院鉴定,达到正常参与社会生活能力的精神残疾人和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智力残疾人,负责向所送单位或街道推荐其就业,并按有关政策提出享受国家财政扶持、减免税收等生产自救优惠政策的建议。
4.5.8 帮助残疾人或协助监护人办理社会有关事务。
4.5.9 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患者实施临终关怀。
4.5.10 残疾人去世后,妥善处理后事,及时向当地残联报告、注销其安养身份。
5.残疾人托管(适用于专门的托管机构;有托管残疾人的托养机构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5.1机构建设
5.1.1场地和规模
5.1.1.1工疗场所,建筑面积不低于100㎡,人均使用面积不低于3㎡。
5.1.1.2配有劳动技能训练室、康复训练室、娱乐活动室,布局合理。
5.1.1.3专门机构的农疗场占地面积不少于3500㎡,其他机构的附设农疗场占地面积不少于800㎡,组织开展种养业农疗活动。
5.1.2人员配备
5.1.2.1主要负责人应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从事本业务管理工作2年以上。
5.1.2.2按每8-10名残疾人配备1名工(农)、娱疗托管服务及管理人员或专(兼)职工(农)指导师。
5.1.2.3工作人员应具有一定的特教、技能培训、康复知识,定期参加业务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5.1.3设备配备
5.1.3.1配有相关的劳动工作台(椅)、劳动工具、相关劳动材料。
5.1.3.2公共活动、娱乐场所配有电视机、DVD机、音响设备。
5.1.3.3配有工作相关的书籍(杂志)及书橱;康复训练器具。
5.1.4制度管理
5.1.4.1有机构证书和法人资格证书,并悬挂在醒目的地方。
5.1.4.2有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制定的适合实际工作需要的规章制度,工作安全须知,有工作(管理)人员的岗位守则、学员(托管对象)守则、教学计划、日常工作记录制度、考勤制度、安全制度、设备设施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家长或监护人联系制度。
5.1.4.3有与残疾人或其亲属签订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书,有工作人员和托管残疾人花名册。为托管人员建立档案。
5.1.4.4签订预防事故的责任书,确保安全,做到全年无重大责任事故。
5.1.4.5公共区域应设有明显标志,方便识别。
5.2 服务
5.2.1对托管人员提供人际、社会交往能力等适应性训练服务。
5.2.2提供日间康复训练、生活和劳动技能训练、提供心理疏导。
5.2.3开展文体、娱乐活动,组织参与社会活动。
5.2.4组织安排托管人员从事工(农)疗生产劳动。
5.2.5对托管人员家属进行康复、劳动、文体知识等培训,开展机构家庭联谊活动。
5.2.6积极为托管人员提供培训就业服务。对经过培训、具有就业能力的,积极推荐就业;对具有一定劳动能力但又不能实现推荐就业的,应申请建立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帮助残疾人在托管中心内实现非正规就业,按规定参加相应的社会保险。
残疾人居家托养
6.1机构建设
6.1.1有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固定经营场所,机构对其使用权在5年(含5年)以上,建筑面积不小于60㎡,并有醒目的服务标志。
6.1.2有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等。
6.1.3工作环境整洁,卫生状况良好,安全、消防措施到位,具有良好的视觉形象。
6.1.4主要管理人员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在法定劳动年龄段内,具有中级以上职业指导员职称。
6.1.5按每4-6名残疾人配备1名管理、服务人员。
6.2 制度管理
6.2.1具备残疾人托养的服务许可证、营业执照,并在醒目的位置明示。
6.2.2在执业场所应张贴服务规范、服务内容、工作流程、服务联系、投诉电话等。
6.2.3有与开展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活动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等资料,并能认真执行,无违法违规行为。
6.2.4有与残联或有关单位及与残疾人或其亲属签订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书,协议书须明双方确责任和权力,格式规范、责任明确。有工作人员和被服务残疾人花名册等有关档案资料。
6.2.5有健全的经营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资料保管制度、服务质量反馈制度、投诉处理制度和各岗位职责等),并装订成册或上墙。
6.2.6有服务质量反馈表、投诉处理意见表等跟踪服务,填写率100%,并能全部妥善处理。
6.2.7做好经营、服务活动中的各类质量记录,记录内容真实、填写清楚、齐全并整理归档。
6.3居家托养护理(服务)员条件
6.3.1有爱心和责任感,能够为残疾人提供居家照料服务。
6.3.2年龄原则上为18-60周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6.3.3应无传染病和精神病史,参加统一查体,具有健康证明。
6.3.4必须参加统一培训,并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或区市残联颁发的上岗证。
6.4 服务规范
6.4.1 仪容仪表端庄、大方、整洁,使用普通话。
6.4.2 统一着装、佩带工号牌。
6.4.3为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每周上门服务时间不少于10小时。
6.4.4 根据残疾人自理能力和服务需求,为残疾人提供洗衣、做饭、整理卫生、居室保洁、衣服烫熨、陪同看病、取药、代为购物、代为办理社会事务等。
6.4.5 对于不能自理的,还应为其提供定期换洗衣物、洗澡、为残疾人理发、修剪指甲等,帮助清理个人卫生,协助上厕所排便,照顾睡眠、饮食、给药。
6.4.6帮助残疾人开展相应的康复训练和生活能力训练,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6.4.7观察残疾人的生理、心理变化,与其沟通交流,进行心理疏导。
6.4.8 了解照料、养护残疾人的安全常识,能够做到居家环境意外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6.5服务要求
6.5.1 残疾人生活状况、精神面貌、个人卫生良好,康复效果明显,保持居室整洁、卫生,空气新鲜,无异味。
6.5.2 残疾人和监护人满意率80%以上。
第五篇:教育局工作要点
教育局工作要点
2011年是 “十二五”开局之年,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之年。全县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省市实施意见,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为根本,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为突破,以深化教育改革为动力,推动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一、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统筹兼顾,促进各类教育健康发展
1、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在县城新建1所公办幼儿园,规划改扩建县幼儿园,逐步解决城区幼儿“入园难”的问题。继续抓好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今年完成3个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任务。进一步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开展示范幼儿园创建活动,引导幼儿园树立正确的办学方向,确立以游戏为主要教学形式的教学理念,真正取消课本、作业、讲台和黑板,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加大幼儿园长和幼儿教师培训培养力度,全面提高幼儿教师素质。大力发展特殊教育,新建横山县特殊教育学校,不断扩大随班就读规模,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提高残疾学生综合素质。
2、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制定和实施义务教育办学标准
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合理规划学校布局。撤并农村小学25所。继续实施好校舍安全工程,完成城关小学、党岔中学和大古界小学等项目工程。新建第三小学,扩建草海则小学,做好殿市中心小学的迁建准备工作。推进教育专网建设,年内完成县级数据中心一期工程建设。巩固提高“普实”成果,管好、用好远程教育设施设备,提高部室利用率和实验开出率,全面普及实验教学。组织好全县高中、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举办理、化、生实验操作技能大赛。规范办学行为,落实保障措施,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落实中小学减负政策,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推进高中教育内涵发展。按照“优化资源、强化管理、提升内涵”的工作思路,推进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重点建设理化生探究实验室和通用技术专用教室。注重学校精细化管理,促进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与高考改革的衔接与研究,加强对高中课改的指导与示范,开学后召开高考备考研讨会。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检测体系,不断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尝试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大力发展职成教育。继续坚持“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办学思路,建设实训基地,改进招生形式,扩大招生规模,进一步完善督学责任区制度,加强督导检查。依法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和从教行为,为素质教育的实施保驾护航。
7、深入开展教科研工作。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中心,以校本教研活动为支撑,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继续开展中小学送教下乡活动,组织校刊校报、校本教材、教育教学论文、教学设计和县级中学“教坛新秀”评选活动。深入推进有效性课堂教学研究,在各个学段选打造试点,开展学生研究性学习实验。重视课题研究,积极组织各级课题申报工作,成立专家组对各学校课题研究进行专项督查指导。继续组织义务教育阶段质量检测工作,强化初三和高三复习和模拟考试工作,5月份教育局统一组织一次初三模拟考试。
8、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体卫艺工作。大力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年”活动,创建省级文明校园1所,市级2所,县级3所。深入开展青少年 “阳光体育”运动,上好体育课,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认真组织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音、美等课程,确保教学质量。发挥好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引领导向作用,引导各学校充分利用学校活动场所,积极组织开展青少年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推进民歌、剪纸和腰鼓“三进校园”,在全县中小学广泛开展“两节一会”(科技节、艺术节和体育运动会)活动,教师节举办全县文艺汇演活动,暑期组织全县小学乒乓球和初中排球比赛。认真贯彻《学校卫生条例》,切实做好近视眼、师训”培训现场会。全面实施教师大练兵工程,组织实施合格教师考核工作,开展县级骨干教师评选活动。
13、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出台《横山县中小学教师管理暂行办法》。完善绩效工资考核办法,充分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建立教职工电子档案,继续加大不上岗、顶岗教师查处力度,严格控制优秀教师外流。
四、以构建和谐教育为抓手,综合治理,树立教育新形象
14、加强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严格实行学校安全维稳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力度,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开展好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各类突发事件预警、防范和处置能力。指导、督促各学校开展安全校本培训,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安全与应急培训。根据省、市关于在中小学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年”活动要求,制定活动方案,积极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和“知心律师进校园”活动。及时排查涉园涉校矛盾纠纷,妥善处理各种事端,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和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创建省级平安校园1所,市级平安校园3所,县级平安校园10所,依法治校示范校1所。认真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将信访维稳工作列入校长考核内容,落实信访责任制,加大监管力度,及时掌握信访动态,努力控制集体上访,越级访、重复访。重点要做好“三类人员”的疏导和教育工作,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大兴学习之风、调研之风、实干之风,切实转变机关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19、搞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全面落实各项教育惠民政策。继续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和“蛋奶工程”,组织实施好生源地助学贷款和高中贫困学生资助工作,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助学金,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等就学、完成学业。同时,资助中心要做好省级标准化创建迎验工作。
主题词:教育 工作 要点 通知
抄送:市教育局。
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办公室,王常委,张县长。
横山县教育局 2011年2月13日印发
共印11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