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公有民营医疗机构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公有医疗机构实行公有民营管理,是为了认真结合我县实际,贯彻省、市城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精神和县政府《关于岱山县公立医疗机构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创新我县医疗卫生体制,推进多元化办医格局,激活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增强医疗服务竞争力,调动全体职工积极性,保障广大职工合法权益。
第二条 公有民营医疗机构,是指资产所有权属有公(国)有,但经营权属经营者,实行资产与经营权分离管理的医疗机构。本县区域内除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外的原县、乡镇两级医疗机构,均采用本办法进行经营管理。
第三条 公有民营医疗机构,其经营管理主要采取“承诺责任”、“合作经营”等方式。其经营流动资金,可由原公有资金为主投入,也可由管理者合资为主投入。具体筹资办法、数额,根据各机构的不同情况及经营方式决定。
第四条 公有民营医疗机构采取何种经营管理方式,应根据尊重内部大部分职工的意愿。职工意见不一或分歧较大的,由县卫生局据情决定。实施的经营管理方式,可以酌情转换。
第二章 行政管理
第五条 公有民营医疗机构,其机构性质基本不变,为政府指导的非营利性卫生事业机构,接受县卫生局的行政监督和业务管理。
第六条 公有民营医疗机构设院长1名,实行院长负责制。院长选任经过推荐、测评、考察,或公开竞(招)聘等程序,由县卫生局批准任职。公有民营医疗机构院长实行任期制,每期一般两至五年,期满后可以连任或改选。各机构原则上应建立2-3人组成的管理班子,行使医疗机构管理责任。
第七条 公有民营医疗机构院长的主要职责是:行使全院经营、人事、财务等管理权,拟订本院发展计划及工作方案,提议重大事项研究,执行经集体研究通过的决定决议,安排行政及业务工作,处理日常事宜,根据职工合理化意见改进领导管理方法,履行法定代表人职权。
第八条 公有民营医疗机构必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院务管理。医疗机构内部的政策出台、规章修订、资金筹措、业务开展、人事聘免、经济分配、设备更新等重大事项,应发扬民主,征求职工意见,增加工作透明度。
第九条 公有民营医疗机构原正式职工个人身份不变,人事档案仍由县卫生局保管,全部职工均实行聘用合同制,如有固定期限的每次期限一般为1-3年。在职人员如有调动、退休、解聘的,按国家规定办理相关手续。新录用人员均实行人事代理,一般不再确定固定工身份。原正式职工如不能胜任工作,或表现差考核不合格的,可以对其实行试岗、待岗等处理;触犯解聘情形的可以解聘。但对正式职工实行试岗、待岗、解聘等处理,应经院务管理组织集体研究决定,其中解聘的还应征求县卫生局意见。
第十条 公有民营医疗机构应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有条件的单位建立党的支部组织。对全体职工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端正服务方向,遵守职业道德、法规政纪和社会公德,创建精神文明。
第三章 经营管理
第十一条 公有民营医疗机构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管理方式,执行国家规定的医疗收费标准,严格执行《会计法》、《统计法》及财政管理规章。
第十二条 公有民营医疗机构改制前的资产(房产、家俱、仪器等)仍归国家或集体所有,改制时进行清理计价。改制后如需新置仪器设备、改造房屋等,由经营者自筹为主投资,其中动产产权谁投入谁所有,不动产产权归医疗机构所有。
第十三条 公有民营医疗机构管理者,须向县卫生局交付承诺责任金、固定资产折旧金。各机构的折旧金、承诺责任金由县卫生局据情决定,其中折旧金每年分两次,按指定时间上缴县卫生局,承诺责任金一次性上缴县卫生局。改制后经营者自筹投入的新置仪器设备等归筹资者所有,不须上缴折旧、租赁金。
第十四条 公有民营医疗机构改制前的流动资产(药品、现金、存款、债权债务等)应进行清理计价,除按协议留取一部分用于医疗经营外,其余上交县卫生局。
第十五条 公有民营医疗机构改制前、后上缴的流动资金、固定资产折旧金等由县卫生局专户专款保存。该专款经县卫生局审批,用于原单位的事业发展投入、进一步改制后职工安置、解聘人员补偿及公共卫生事业等开支。
第十六条 公有民营医疗机构经营如须增加流动资金的,由经营者为主自筹投入。经营运作后,各医疗机构的现值净流动资金数,不得少于原公有资金投入的流动资金数。
第十七条 公有民营医疗机构仍执行《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使用国家统一的卫生财务帐册、报表,完善财务登记、记帐、结帐、报告制度,按月送报会计报表。县卫生局继续对财务运行情况进行指导和监查。
第十八条 公有民营医疗机构经营者自筹资金用于基本建设、仪器购置、资金流动的,逐年进行折旧。折旧率暂定为:仪器装备每年20%,家俱每年10%,药品按现进货价折算,债权、其他财产酌情确定。单位价值500元以下的低值易耗品不作折旧,在日常公用费中直接列支。个人离开单位的(包括退休),自离开单位第二个月起退还个人投资。
第十九条 公有民营医疗机构业务收支(包括拨款、捐款等)盈余的,可以留有结累,可以用于修购,也可以用于年终劳动分配。
第四章 工资管理
第二十条 公有民营医疗机构应建立新型的内部分配办法,打破原工资标准,自主决定报酬分配形式,实施以岗位责任重轻、工作绩效高低、个人贡献大小为基本要素的劳动分配办法。但在职职工工资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第二十一条 公有民营医疗机构职工全年劳动报酬总额标准,由县卫生局根据各机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达到标准后的效益资金,部分用于职工劳务、奖励及福利分配,部分用于经营管理者自行分配,部分留作公有积累。达不到标准的,管理者须承担补偿责任。
第二十二条 公有民营医疗机构内部分配办法改革后,所有在职职工原工资标准作为档案工资保留。遇国家规定增加职工工资的,由县卫生局工资管理科室办理职工档案工资增资。
第二十三条 公有民营医疗机构必须如期、足额交纳职工(包括离退休人员)各项社会保险费,离退休人员工资、补贴按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标准执行。公有民营医疗机构用于离退休人员的费用,由县卫生局酌情补助。
第二十四条 公有民营医疗机构的职工丧葬费、怃恤费、遗属补助费等,按国家规定发放。
第五章 业务管理
第二十五条 公有民营医疗机构由县卫生局实行业务指导和行政监督。县卫生局制订医疗机构的目标责任管理办法,对公有民营医疗机构进行检查考核。
第二十六条 公有民营医疗机构必须执行医疗准入资格,各类人员依法实行准入管理。新进入的人员,凡有执业条件限制的,必须具有相应执业资格或国家规定学历。
第二十七条 公有民营医疗机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享受执业资格晋级考试、专业职称晋升考试的权利,由法人代表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
第二十八条 公有民营医疗机构违反《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依法给予处罚。
第六章 指令性任务
第二十九条 公有民营医疗机构必须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完成社区卫生服务等工作任务。
第三十条 公有民营医疗机构应根据县卫生局与当地政府的部署,承担疾病防治、公共卫生协查、妇幼保健、突发事件处理等指令性任务,建立完善预防保健组织,落实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高质量完成预防保健工作各项任务。
第三十一条 公有民营医疗机构承担预防保健工作任务的,由县卫生局给予预防保健补贴。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公有民营医疗机构有关事项的管理细则,由县卫生局另行制订。
第三十三条 各公有民营医疗机构应与县卫生局签订运营管理协议,并依照本《办法》制订具体实施办法,不断完善运营管理机制。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如与国家今后新的体制、人事等改革政策有抵触的,按国家的政策执行。
第二篇:医疗机构管理办法(最新)
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医疗机构的管理,规范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的设置、登记、校验、执业规范以及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医疗机构包括各级各类医院、妇幼保健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院(站、所、室)、疗养院、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门诊部、诊所、护理院(站)、医务室、卫生保健所、急救中心(站)、临床检验中心。
疾病预防控制、国境卫生检疫、医学科研和教学、医药、计划生育服务等机构在业务范围之外开展诊疗活动和美容服务机构开展医疗美容业务,经依法批准设置相应类别的医疗机构。
第三条 医疗机构管理实行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医疗机构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总体规划,整合和优化配置医疗资源;坚持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非营利性
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落实医疗机构政府补助、补偿政策,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服务体系。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医疗机构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 医疗机构的设置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的人口、经济情况和医疗资源、医疗需求、现有医疗机构的分布状况,编制或者修订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并向社会公布。
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编制或者修订,应当与本级城乡建设发展总体规划同步进行。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拟新设置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规定的数量限额审批。
城市市区新设置非公立医疗机构实行公开竞争方式确定设置人。第八条 申请设置医疗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二)组织机构、人员配备、仪器设备配置等符合国家规定的同类医疗机构基本标准;
(三)设置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四)提供满足投资总额的资信证明;
(五)医疗废物处置方案合理;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九条 申请设置个体诊所的,除具备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本人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经执业注册连续从事同一专业诊疗工作5 年以上;
(二)属于中医、西医临床或者口腔类别。
第十条 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应当向有审批权限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按照规定提交书面材料。
第十一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下列权限对医疗机构设置审批:
(一)三级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专科疾病防治院(所),自治区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直属医疗机构、急救中心、临床检验中心、医学检验所、美容医院、自愿戒毒医疗机构,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二)二级医院、二级及以下妇幼保健院、专科疾病防治院(所)、专科医院、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设床位100 张以上的康复医院、护理院、疗养院以及医疗美容门诊部(诊所)等,由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报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床位不满100 张以及不设床位的其他医疗机构,由其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四)设置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商务行政部门审批;
(五)香港、澳门医疗服务提供者在自治区内设置个体诊所,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设置公立医疗机构的,应当由卫生行政部门报同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批。
第十二条 卫生行政部门在核发《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前,应当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为5 个工作日。公示内容包括:拟设置医疗机构的名称、类别、级别、地址、诊疗科目、床位、设置申请人名称以及是否符合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等。
第十三条 《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的有效期为:
(一)诊所、卫生院(站、所、室)、卫生保健所、医务室、门诊部及其他不设床位的医疗机构为1 年;
(二)床位不满100 张的医疗机构、临床检验中心、医学检验所为2 年;
(三)100 张床位以上的医疗机构为3 年。
超过有效期未申请执业登记的,《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自行失效。第十四条 医疗机构变更经核准的类别、级别或者地址的,应当重新办理设置审批手续。
医疗机构需要设置分支医疗机构的,应当按照新设置医疗机构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第三章 登记与校验
第十五条 医疗机构在完成《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核准的事项后,应当向批准其设置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执业登记,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设置戒毒医疗机构或者医疗机构从事戒毒治疗业务,以及设置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应当向设区的市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执业登记;香港、澳门医疗服务提供者开设个体诊所的,应当向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执业登记。
第十六条 申请执业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执业登记申请书;
(二)《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
(三)房屋产权证明或者使用证明;
(四)建筑设计或者业务用房平面图;
(五)验资证明、资产评估报告;
(六)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各科室负责人名单;
(七)医师、护士执业注册申请材料;
(八)主要仪器设备名录清单;
(九)消毒供应设施配置和医疗废弃物的处置方案;
(十)管理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
第十七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45 日内,对申请执业的医疗机构进行实地查验,逐项审核。符合条件的,发给《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符合条件的,书面说明理由。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其副本按照卫生部规定的式样,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印制。
第十八条 医疗机构名称经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后方可使用。
医疗机构只准登记一个类别和一个名称。确有需要使用两个名称的,应当经卫生行政部门核准,并确定第一名称作为登记名称。
第十九条 医疗机构的名称应当符合国家规定要求,不得有下列内容:
(一)有损国家、社会或者公共利益;
(二)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三)以外文字母、汉语拼音组成;
(四)以医疗仪器、药品、医用产品命名;
(五)宣传或者暗示诊疗效果;
(六)超出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
(七)冠以男子、男科或者女子等词语;
(八)冠以非隶属关系单位名称或者非隶属关系医疗机构识别名称;
(九)冠以行政区划(政府设置的医疗机构和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的除外)。第二十条 医疗机构名称含有“广西”字样以及跨市县行政区域的区域名称或者以“中心”作为医疗机构通用名称、识别名称的(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除外),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卫
生行政部门核准。
医疗机构名称含有“中国”、“全国”、“中华”、“国家”、“东盟”、“国际”以及外国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名称的,应当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第二十一条 医疗机构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经营性质、床位(牙椅)和诊疗科目等执业登记事项的,应当向原登记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二十二条 医疗机构实行定期校验制度。医疗机构应当按照下列校验期限向登记机关申请校验:
(一)床位在100 张以上的综合医院、中医(含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以及专科医院、康复医院、疗养院、妇幼保健院、急救中心、临床检验中心、医学检验所和专科疾病防治机构校验
期为3 年,其他医疗机构校验期为1 年;
(二)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校验期为1 年;
(三)暂缓校验后再次校验合格的医疗机构下一个校验期为1 年。第二十三条 医疗机构应当于校验期届满前3 个月内向登记机关申请校验,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医疗机构校验申请书》;
(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其副本;
(三)校验周期执业情况报告;
(四)自治区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个体诊所申请校验除提交上款规定的材料以外,还应当提交执业医师近期身体健康证明。
第二十四条 登记机关应当在受理校验申请之日起30 日内完成校验审查,作出校验结论。校验结论分为校验合格和暂缓校验。暂缓校验应当确定暂缓校验期,暂缓校验期为1 至6 个月。
暂缓校验期内,未设床位的医疗机构不得开展诊疗活动;设床位的医疗机构除急救外,不得开展门诊业务和收治新病人。
第二十五条 医疗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记机关可以注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一)校验期届满,超过30 日不申请校验;
(二)暂缓校验后经再次校验仍不合格;
(三)无正当理由终止医疗活动或者停业超过1 年;
(四)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注销的其他情形。
对经校验认定不具备开展的诊疗科目,登记机关可以注销该诊疗科目。第四章 执业规范
第二十六条 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开展诊疗活动。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核准的执业登记事项开展诊疗活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应当悬挂于诊疗场所明显处。
第二十七条 医疗机构不得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本医疗机构名称出卖、转让、出租或者出借;不得将医疗场所出租、承包给其他机构或者人员以本医疗机构的名义开展诊疗活动。
第二十八条 医疗机构开展诊疗活动应当具有与其相适应的卫生技术人员、设施设备和质量控制体系,并遵守技术管理规范。
医疗机构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不得安排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其本人专业以外的诊疗活动。
第二十九条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按照规定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使用麻醉药品、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应当符合国家规定。
医疗机构未配备注册医师、护士和依法经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没有相应急救药品器材的,不得开展静脉用药业务。
第三十条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处理污水和医疗废弃物,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第三十一条 医疗机构应当依法履行公共卫生服务和应急救援义务,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发现传染病疫情应当及时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蔓延;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或者应急救援需要时,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参加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对口支援和下基层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等工作。
第三十二条 医疗机构应当执行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医疗服务收费政策,不得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或者提高收费标准。
第三十三条 医疗机构应当妥善保存医疗文书,保持其真实、完整,不得擅自修改、涂改、隐匿、伪造和提前销毁。
医疗机构出具的收费单据、收支帐目、医学证明存根等单据应当保存15 年以上,住院病历保存期30 年以上。开具的处方保存期限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医疗机构不得出具虚假的检验检查报告,以及诊疗、出生和死亡等医学证明。第三十四条 医疗机构发布医疗广告应当取得自治区政府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核发的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发布广告的内容不得超出审查证明核准的范围。
第三十五条 医疗机构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取得患者近亲属或者监护人 的书面同意。但因抢救生命垂危患者的需要,未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监护人同意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
第三十六条 医疗机构未经批准,不得从事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终止妊娠手术和胎儿性别鉴定以及其他计划生育手术等活动。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七条 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下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在医疗机构设置审批、执业登记、校验和执法检查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第三十八条 卫生行政执法人员对医疗机构开展卫生监督检查,依法行使下列职权:
(一)现场检查诊疗活动的相关场所;
(二)询问当事人,调查了解相关情况;
(三)查阅、调取相关资料;
(四)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人同意,对诊疗场所相关物品可以先行登记保存。
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隐匿、隐瞒。
第三十九条 卫生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对医疗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应当将监督检查的情况和处理结果予以记录。监督检查记录应当作为医疗机构校验、评审或者案件处理的重要依据。
第四十条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服务质量自检制度,对自检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于每年的1 月向登记机关提交上一医疗服务质量自检报告。
医疗机构不提交医疗服务质量自检报告或者校验周期执业情况报告中没有自检、整改内容的,登记机关可以对其暂缓校验。
第四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本级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按照国家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有关医疗机构评审办法和标准,对医疗机构的执业活动、医疗服务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价,作出评审结论。
评审结论作为医疗机构等级评定、执业校验的重要依据。
第四十二条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医疗机构配置大型医用设备,由医疗机构按属地化原则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逐级上报,取得许可后方可购置。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四条 医疗机构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逾期不校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校验;拒不校验的,依法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医疗机构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在暂缓校验期内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以处1000 元以上1 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停止执业活动,依法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并处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六条 医疗机构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将医疗场所出租、承包给其他机构或者人员以本医疗机构的名义开展诊疗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处以1 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七条 医疗机构不具备本办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条件,开展静脉用药业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3000 元以上3 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八条 医疗机构违反本办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未经批准,擅自从事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终止妊娠手术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依法没收违法所得和有关药品、医疗器械,并处以5000 元以上2 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自2012 年4 月1 日起施行。2000 年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布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第三篇:民营医疗机构党建工作总结
创新成立民营医疗机构综合党委大力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健康发展民营医疗机构党建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我区现有各类民营医疗卫生机构295家,其中民营医院19家,民营门诊部66家,个体诊所210家。截止目前,已建立了18个民营医疗机构基层党组织(包括1个基层党委、2个党总支,15个基层党支部),其中有11个民营党组织隶属于我局党委,1个隶属省卫生厅,6个隶属所辖街道工委。我们管理的11个民营党组织共有党员374人。为切实加强党对非公经济领域的领导,推动党组织在民营医疗机构发挥“两个作用”(在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在单位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努力实现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区卫生局党委决定成立中共**区卫生局民营医疗机构综合委员会(简称区卫生局民营医疗机构综合党委)。
二、主要职能区卫生局民营医疗机构综合党委将全面负责对区卫生局审批的民营医疗机构党建工作进行管理指导和督促检查,落实《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基本任务,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级组织的各项工作部署和要求,合理设置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抓好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建设、党员发展、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党费的收缴,抓好民营医疗机构党务干部的培训,引导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及其党员发挥作用,全面完成上级党委要求做好非公党建的各项工作。
第四篇:关于民营医疗机构现状及监管
关于XX县新农合定点民营医疗机构现状
及监管方式的调查报告
近期的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的新农合医疗资金腐败案,给新农合经办人员及各定点医疗机构敲响了警钟。从这一反面教材中,我们不难发现民营医疗机构的影子。由于民营医疗机构的性质决定了其必定要更多的追求经济效益,从而导致了损害患者利益、套取新农合基金的行为。而如何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的监管,采取何种监管手段,一直是个难点。通过近几个月来对民营医疗机构核销资料的审核结合平时现场督查情况,现将县内民营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和建议简要分析如下:
一、合作医疗运行情况
今年1-6月份,7所民营医疗机构住院费用累计4442466.6万元,住院补偿1457人次,补偿金额2592143.3万元;其中住院人次最多是xx医院287人次,补偿费用最多的是xx医院675704.3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下降。
一、二季度xx、xx日均费用均在控制范围内,其它5家医疗机构次均费用在2500元左右,与去年同期相比xx下降3.9%,xx下降9.7%,xx上升13.6%,xx上升27.7%,xx上升15.7%。
二、存在问题
1、降低住院标准,过度检查、过度治疗。个别民营医院入院即进行一系列检查和化验,普遍存在大剂量应用高档抗生素,个别医院90%的患者均是每天8支拉氧头孢。我们在向医疗机构提出此不合理情况时,医疗机构的答复是病情需要大剂量的抗生素,各项检验是为了规避医疗风险。
2、打着“免费体检”的幌子,诱骗参合人员住院治疗。个别医疗机构到各乡镇张贴广告,虚构某某新政策开展疾病筛查,诱使参合人员到医院做免费体检,而体检出的结果绝大部分都有问题,就鼓动参合人员住院治疗。对此我们无法采取有效的方法监管。
3、串换药品。有的医疗机构给患者实际用的是低价药,处方上开的却是高价药,赚取差价,侵害参合农民的利益,侵蚀新农合基金。而最常见的就是抗生素的替换,某次现场督查时发现治疗室摆放的抗生素是低价药,医嘱及处方上却是另一种高价抗生素。该医院护士长狡辩系护士摆错药,是护理治疗环节的问题,不存在串换药品。由于没有现场抓到应用到病人身上的环节,没有有力的证据证明,只能不了了之。
4、不合理收费。如多收费、虚假治疗收费、曲解收费、无医嘱收费等。这其中少数是由于医院经办人员工作疏忽大意而导致的错录,大部分是医疗机构的故意行为。民营医疗机构由于内部管理不到位,病历书写极不规范,导致很多收费项目无医嘱可依,其中一家有一批核销资料中所有的检验均无医嘱,更有通篇病历都查不出跟收费项目相关的依据。个别医院根本没有留臵针相关的阻管材料却收取8元/人的材料费。针对这种现象我们采取的是暂扣违规费用,从督导的情况来看,审核人员的工作量非常大,但对各医院的震慑作用不大,因为从众多核销资料中查出错误毕竟是少数。
5、借证治疗、挂床住院、延长住院天数。平时现场督查询问时有些患者提供不出相关证件,医院却登记为新农合患者;现场督导在院患者与网络在院患者不一致,常有患者不在病房,甚至个别患者不在医院,却已经录完一天的治疗费用。医院有各种证明患者不在院的理由,虽然我们规定每天要患者实际发生费用以后才录入电脑,但仍不能有效监管。
三、新的规章制度
6月29日我们将各民营医院院长集中在一起再次强调了各项规章制度,并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各医院严格控制医疗费用,次均费用超标将扣除所有超标费用;在现场督导中若同一患者连续2次不在院将作为虚假病人按协议相关规定罚处;经查实属借证治疗的(包括医院利用不正当手段在参合农民处借证的)将按总费用的2倍处罚。同时将加大现场监督检查次数和力度,实地抽查核对参合农民受益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促使各民营医疗机构更加规范,更有效的保障新农合基金安全。
第五篇:民营医疗机构开业致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在这繁花似锦、千山齐翠、万物复苏的大好时节,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大喜日子——沿河遵阳妇产医院的揭牌开业庆典仪式隆重举行。
首先,我谨代表遵义南白阳光医疗集团各位员工对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开业庆典活动的各位领导和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医院发展的各位领导、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
沿河遵阳妇产医院是所属遵义南白阳光医疗集团的一家二级妇产医院,医院配套设施完善,装修精美,环境优雅,集团领导秉承“生命至上,视患如亲”的宗旨,坚持“一切为了患者,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服务于大众,做到“以理服人,以德感人,以疗效取信于人”。我们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不断推进医院“品质、疗效、服务、环境”的建设步伐,全面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合理规范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以高品质的医疗技术服务,至真至诚,奉献社会,提高沿河地区居民的健康水平。我们有理由相信,沿河遵阳妇产医院的开业,一定会为当地的居民朋友带来更加优质的服务,给沿河地区的医疗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让我们携手共进,荣誉共享,把我们共同的事业做得更大、更强、更辉煌,为医疗事业的发展壮大做出新的贡献!
最后,恭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有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