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枣庄市民营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枣庄市民营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
发布日期:2004-11-20浏览次数(977)
枣庄市民营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适应民营经济的发展,促进医疗市场的有序竞争,保障人民群众的医疗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设置在市、区(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级各类民营医疗机构。
第三条 民营医疗机构是指实行集体经济、合作经济、股份制经济和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民办医疗机构;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慈善机构举办的医疗机构以及友好人士捐资兴办的医疗机构;包括国有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创办的,实行国有民营的医疗机构。
第四条 市、区(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的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民营医疗机构的设置,坚持依法准入、依法管理、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方便群众、健康发展的原则。
第六条 鼓励和提倡市内外民间资本多形式、多渠道投资举办民营医疗机构;鼓励和发展集体、个人多元投资主体的具有技术优势或紧缺专业的民营医疗机构。
第二章 设置医疗机构审批程序
第七条 申请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设置不设床位诊所的个人,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取得《医师执业证书》,连续从事五年以上同一专业的临床工作;
(二)男性年龄在65周岁以下,女性年龄在60周岁以下,需具有所在地正式城市户籍;
(三)离退休人员需有离退休证,经单位批准的辞职、离职、退职人员需有原工作单位出具的证明.
第八条 申请设置100张床位以上的综合医院和20张床位以上的专科医院和联办上述医疗机构的,其法定代表人和技术负责人不受户籍所在地限制。
乡(镇)、村设置诊所的条件另行规定。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设置医疗机构,不得担任医疗机构技术负责人,不得受聘于医疗机构从事卫生技术工作.
(一)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单位;
(二)正在服刑或者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人;
(三)医疗机构在职、因病退职或者停薪留职的卫生技术人员;
(四)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被吊销执业证书的卫生技术人员;
(五)发生二级以上医疗事故未满五年的卫生技术人员;
(六)被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七)患有不适于从事医疗工作疾病的卫生技术人员;
(八)全民或集体所有制职工擅自离职或被开除公职未满五年的卫生技术人员.
第十条 设置医疗机构的单位或个人,应向所在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同时提交下列材料:(-)设置申请书;
(二)医疗机构用房产权证明或使用证明;
(三)医疗机构建筑设计平面图;
(四)具有法定资格的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资产评估报告;
(五)医疗机构规章制度;
(六)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及医务人员名录和有关资格证书、执业证书、身份证复印件;
(七)建筑项目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报告表;
(八)医疗机构主要仪器设备名录清单;
(九)两个以上单位或个人申请联办医疗机构的,还应提交由各方共同签署的协议书。
第十一条 医疗机构的审批和执业登记,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和《山东省医疗机构注册资金基本标准(试行)》等的规定执行.在滕州市辖区内设置不设床位的医疗机构或床位不满100张的综合医院由滕州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并颁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报枣庄市卫生行政部门备案,100至499张床位的综合医院和不满200张床位的专科医院由滕州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枣庄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并颁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在五区内设置医疗机构,由区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枣庄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并颁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第三章 医疗机构的性质核定
第十二条 申请设置的民营医疗机构在审核登记时,同时核定医疗机构的性质.个体医疗机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私营经济和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核定为营利性医疗机构。营利性医疗机构必须按有关法律法规到工商行政管理、税务等有关部门办理登记注册。
慈善机构、友好人士捐资兴办的医疗机构,国有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创办的实行国有民营的医疗机构,可以申请营利性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第十三条 已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民营医疗机构的性质核定,按《枣庄市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实施办法》执行。
第十四条 核定为非营利性的民营医疗机构必须按照市以上人民政府和财政、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标准收取诊疗费用.民营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放开,依法自主经营,照章纳税.
第四章医疗机构的执业管理
第十五条 民营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定,依法从事医疗经营活动。
第十六条 医疗机构必须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方可执业。医疗机构被吊销执业许可证后,不得继续开展诊疗活动。
第十七条 医疗机构必须按照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
第十八条 医疗机构应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定期核验,床位不满100张的医疗机构,每年校验一次;床位100张以上的医疗机构,3年校验一次。校验由原审批登记机关办理.
第十九条民营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卫生技术工作,聘用人员须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委托枣庄市卫生人才服务中心聘用,其人员档案、职称晋升、培训、执业注册由枣庄市卫生人才服务中心负责管理。不得聘用在职卫生技术人员,不得自行聘任卫生技术人员.
第五章 罚则
第二十条 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按照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的规定,由区(市)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一条 逾期不校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仍从事诊疗活动的,按照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的规定,由区(市)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补办校验手续,拒不校验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第二十二条 出卖、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按照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六条的规定,由区(市)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没收非法所得,并可以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第二十三条 诊疗活动超出登记范围的,按照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由区(市)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其改正,并可以处以3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第二十四条 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的,按照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的规定,由区(市)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以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第二十五条 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的,按照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九条的规定,由区(市)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警告,对造成危害后果的,可以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六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由枣庄市卫生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1999年12月2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第12次常务会议通过 2000年1月1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号发布 根据2001年12月3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第8号令修正 根据2004年6月2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7号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保障公民健康,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疾病诊断、治疗、康复和医疗美容、妇幼保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医疗机构包括:各级各类医院、卫生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站)、医务室,妇幼保健院、卫生保健所、疗养院,急救中心(站)、临床检验中心、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医疗美容院(中心、站)、护理院(站)、自愿戒毒机构和开展诊疗活动的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以及其他诊疗机构。
第四条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第二章 设置审批
第五条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据国家《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经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纳入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发展总体规划。
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需要设置医疗机构的,应当向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报告,由卫生行政部门纳入本地区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第六条 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下列审批权限报批:
(一)村卫生所(室)由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报设区的市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二)不设床位和设床位不满100张的医疗机构,由设区的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并报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三)设床位在100张以上的医疗机构,由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驻桂部队设置编制外的医疗机构,申请设置前必须先经部队卫生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按本条第(二)、第(三)项规定报批。
第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设置医疗机构:
(一)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单位;
(二)因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未满2年或者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人;
(三)被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满5年的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四)被吊销医师执业证书、助理医师执业证书、护士执业证书不满2年的医务人员;
(五)发生二级以上医疗责任事故不满2年的医务人员。
第八条 在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申请设置个体诊所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并连续五年以上从事同一专业的临床工作;
(二)身体健康能够正常开展诊疗活动并有当地常住户口。
第九条 在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以外区域申请设立个体诊所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并连续三年以上从事同一专业的临床工作;
(二)身体健康能够正常开展诊疗活动。
第十条 申请设立护理站的个人,必须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并经过注册。其中护师应当从事临床护理工作5年以上,护士应当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0年以上。
第十一条 设置医疗机构,按下列规定提出申请:
(一)各级人民政府设置的,由政府指定或者任命的筹建负责人申请;
(二)法人设置的,由其法定代表人申请;
(三)个人设置的,由其本人申请;
(四)合伙设置的,由合伙人共同申请并附合伙各方共同签署的协议书。
第十二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选址意见书、建筑设计平面图及其他有关材料后30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批准的,发给《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并报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不批准的,以书面形式说明理由。
第十三条 设置为本单位内部职工服务的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由设置单位在该医疗机构执业前,向当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提交下列备案材料:
(一)设置单位或者其主管部门的设置决定;
(二)《设置医疗机构备案书》。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上述材料后15日内,给予《设置医疗机构备案回执》。
第十四条 《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的有效期为:
(一)不设床位或者床位不满100张的为1年;
(二)100张以上床位的为2年。
超过有效期的,《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自行失效。
第十五条 医疗机构变更《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核准内容的,必须重新办理设置审批手续。第三章 执业登记
第十六条 医疗机构执业,应当到批准其设置的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登记,填写《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申请书》,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或者《设置医疗机构备案回执》;
(二)房屋产权证明或者使用证明;
(三)建筑设计、业务用房平面图;
(四)验资证明、资产评估报告;
(五)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各科室负责人名单及其资格证书或者执业证书的复印件;
(六)主要仪器设备名录清单;
(七)环境卫生和废弃物处理设施验收报告;
(八)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开展静脉用药业务的,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并进行专门登记。
第十七条 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的事项:
(一)名称、地址、法定代表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所有制形式;
(三)注册资金;
(四)服务方式、服务时间;
(五)诊疗科目;
(六)工作用房面积、床位或者牙椅;
(七)从业人数;
(八)执业许可证登记号(医疗机构代码)。
开展静脉用药业务的,应当作出专门登记。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45日内,对申请执业和申请开展静脉用药的医疗机构进行审查和核实,并对有关人员进行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现场抽查或者考核。合格的,发给《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合格的,以书面形式说明理由。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分正本和副本,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由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印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涂改、转让和出卖。
第十九条 医疗机构变更执业登记事项(执业地址除外)的,应当在作出变更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变更执业地址,在县级行政区域内迁移的,按前款规定办理变更登记;跨县级行政区域迁移的,应当在取得迁入地卫生行政部门发给的《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并经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后,方可向迁入地卫生行政部门办理执业登记。
第二十条 医疗机构的名称应当符合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规定。
医疗机构应当使用一个名称,确有需要并经登记机关核准,可以使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名称,但是必须确定一个第一名称。
申请冠以红十字会和红十字名称或者增挂教学医院名称的,按有关规定办理。第四章 执 业
第二十一条 医疗机构必须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疗科目、诊疗时间和收费标准悬挂于明显处所。
医疗机构应当悬挂由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监制的卫生标志。未经许可,医疗机构不得使用红十字标志。
第二十二条 医疗机构执业不得聘用下列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一)未取得或者被吊销医师执业证书、助理医师执业证书、护士执业证书及其他相关医疗证书的人员;
(二)因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未满2年的医务人员;
(三)被暂停执业期间的医务人员。
取得乡村医生资格的乡村医生只能在行政村以下的卫生所(室)执业。
第二十三条 医疗机构执业使用的各种印章,必须经登记机关审核,并经公安机关批准方可刻制。
医疗机构使用的病历、诊疗手册、处方、卡片、证明票据等单、册,由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统一式样。
第二十四条 医疗机构出具的处方、收费单据、收支帐目、证明存根等单据应当保存5年以上,门诊病历保存期不得少于15年,住院病历保存期不得少于30年。
医疗病历必须保持真实、完整,不得擅自修改。
第二十五条 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使用麻醉药品、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
医疗机构不得使用假药、劣药,不得从事药品批发零售业务。医疗机构经批准配制的制剂,只能在本医疗机构内使用。
医疗机构未经静脉用药专门登记的,不得开展静脉用药业务。
医疗机构必须建立药品和医用材料公开招标采购制度,实行药品、医用材料集中招标采购。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医疗机构药品、医用材料集中招标采购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六条 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和自治区价格主管部门规定的医疗收费标准,不得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或者提高收费标准。
第二十七条 医疗机构不得采用医疗技术手段对胎儿进行性别鉴定。确因科研或者遗传性疾病诊断需要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应当经登记机关批准。
从事人工授精技术科研工作或者器官移植,必须经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
第二十八条 医疗机构不得将医疗场所以出租、承包等方式交由他人从事诊疗活动,不得利用不正当手段诱骗群众就医。
第二十九条 医疗机构未经批准,不得从事接生和治疗性病业务。
第三十条 医疗机构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除技术交流和进修学习外,不得同时受聘于其他医疗机构执业或者擅自兼职。
第三十一条 未经医师亲自诊查病人,医疗机构不得出具疾病诊断书、健康证明书或者死亡证明书等文书;未经医师、助产人员亲自接产,医疗机构不得出具出生证明书或者死产证明书。
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及其他专业文书必须真实。
第三十二条 医疗机构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并应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又无家属或者关系人在场,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况时,经治医师应当提出医疗处置方案,在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负责人的批准后实施。
第三十三条 为内部职工服务的医疗机构,未办理变更登记的,不得向社会开展诊疗活动。
第三十四条 医疗机构发生医疗纠纷,应当及时向登记机关报告,并做好实物的保留封存及调查处理工作。
第三十五条 医疗机构停业,必须经登记机关批准。除进行基本建设外,医疗机构停业不得超过1年;超过1年的,必须向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由登记机关收回《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第三十六条 医疗机构刊登、播发、张贴医疗广告,必须向县级或者地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在取得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出具的《医疗广告证明》,并经工商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广告宣传。
医疗广告内容应当限于医疗机构名称、诊疗地点、从业医师姓名、技术职称、诊疗科目和诊疗时间、诊疗方法、通讯方式。严禁刊播淫秽、迷信、贬低他人及其他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内容,严禁篡改经审查核准的医疗广告内容。
医疗机构篡改刊播经审查核准的医疗广告内容,情节严重者,由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依法收回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第五章 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七条 医疗机构享有以下权利:
(一)医疗机构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平调、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
(二)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威胁、殴打、侮辱医务人员,不得妨碍其正常的医疗活动;
(三)医疗机构有权维护诊疗秩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医疗机构就诊、住院等管理制度,不得冲击、扰乱医疗机构正常工作秩序;
(四)医疗机构的名称、荣誉、取得的专利受法律保护,有权推广和应用先进科技成果,派遣医务人员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五)医疗机构有权拒付各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外的收费和摊派。
第三十八条 医疗机构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
(二)加强业务技术培训和建设,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安全、高效、优质的服务;
(三)救死扶伤,在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疾病流行或者其他紧急情况时,服从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
(四)严格执行国家和自治区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的医疗收费标准和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和收费管理制度,接受财政、审计、价格等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
(五)承担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赋予的预防保健、支援农村、指导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等任务。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九条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行使下列监督管理职权:
(一)负责医疗机构的设置审批、执业登记和校验;
(二)对医疗机构执业活动进行检查指导;
(三)负责组织对医疗机构的评审;
(四)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给予处罚(本办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十条 实行医疗机构评审制度。评审委员会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医疗机构评审办法和标准,对医疗机构的执业活动、医疗服务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价。
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成员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聘任。
第四十一条 医疗机构监督员在本行政区域内,持证有权对各医疗机构的医疗活动实施监督检查,并有权制止或者责令改正违法、不当行为。第七章 罚 则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可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可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处以5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处以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对造成危害后果的,可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可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条 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八章 附 则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所称医疗美容,是指使用药物或者手术、物理及其他损伤性、侵入性手段进行的美容。
第五十二条 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在业务范围之外开展诊疗活动的,经县级以上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查同意后,按本办法规定申请设置相应的医疗机构。
第五十三条 香港、澳门、台湾居民或者外国人在本自治区开设医疗机构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四条 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注册资金数额,由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第五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0年2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12月7日加强民营医疗机构管理
监管前移规范民营医疗机构的安全管理
——内江市召开市直管民营医疗机构的安全管理工作会
12月6日下午,在市卫生局会议室召开了市卫生局直管民营医疗机构的安全工作会议。市卫生执法监督支队副支队长姚仕平及支队二科分管医疗机构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市卫生局副调研员黄显仲主持,医政科李群良科长对有关民营医疗机构的安全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会议学习传达了全市卫生系统安全稳定工作会议精神,市卫生局通报了其直管的一家医疗美容诊所的校验现场审查情况。李群良科长在会上强调:民营医疗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卫生系统安全稳定工作会议精神,强化安全意识、依法执业意识、服务质量意识。直管接受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医疗文书书写,纠正医疗广告不良行为。对于下一步工作,李群良科长要求:各医疗机构要加强安全管理,从执业准入、火灾安全隐患及生物制品安全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自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清理、及时整改;各民营医疗机构要采取进修、培训等形式学习卫生法律法规,钻研技术,努力提高医疗技术,保障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会上姚仕平副支队长表示:支队将严格按照有关卫生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的依法依规执业行为进行监管,做到两个“到位”:监管频次到位,处罚力度到位,严防医疗事故发生,维护医院、医生及就医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篇:枣庄市彩票公益金管理使用暂行办法 - 副本
枣 庄 市 财 政 局关于印发《枣庄市彩票公益金管理使用暂行办法》的通知
枣庄市彩票公益金管理使用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彩票公益金(以下称“公益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01〕35号文件进一步规范彩票管理的通知》(鲁政发〔2002〕34号)和《山东省彩票公益金管理使用暂行办法》(鲁财综〔2004〕109号)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公益金是指按照国家和省彩票发行收入分配政策规定,从彩票销售收入中提取的用于社会公益事业的资金。公益金包括福利彩票公益金和体育彩票公益金。
第三条
公益金的管理和使用遵循统筹规划、公开透明、定向使用、科学管理、专款专用、注重实效、严格监督的原则。
第二章 公益金管理和使用
第四条
公益金包括:
(一)按规定比例从彩票销售收入中分成的公益金;
(二)公益金财政专户利息收入;
(三)上级财政拨入的公益金项目资金。
第五条
彩票公益金按政府性基金管理办法纳入预算管理,专款专用,结余资金结转下年使用,不得用于平衡一般预算。
公益金使用部门根据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规划,于每年第四季度编制本部门下一公益金使用计划,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结束后,公益金使用部门要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公益金使用情况。公益金结余可结转下年使用,但须在下预算中体现。
财政部门每年根据彩票销售收入预计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公益金收支预算;终了,编制公益金收支决算。
第六条
按照彩票销售收入情况和省对市的分成比例,市财政于每季度次月的20日前,按规定的分成比例,通过财政专户系统,将省返还的上季度的公益金分别缴入本级财政国库和下拨区(市)财政专户。各区(市)财政部门应将收到的分成公益金,从财政专户及时缴入本级财政国库。
第七条
公益金使用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勤俭节约、专款专用的原则。
第八条
福利彩票公益金的使用要严格贯彻和充分体现“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宗旨。主要用于:
(一)资助为老年人、孤儿、困难优抚对象等特殊群体服务的福利院建设等社会福利事业;
(二)资助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服务的各类社会福利事业;
(三)支持社区服务,资助社会公益事业单位的福利设施维修和更新改造;
(四)优先资助农村社会公益事业,贫困地区和灾区的社会公益事业;
(五)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建设与维护;
(六)对公众关注、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能体现扶弱济困宗旨的其他社会公益事业和有特殊困难的人给予适当资助;
(七)国家规定的其它社会公益事业。
第九条
体育彩票公益金主要用于“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支出范围包括:
(一)资助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主要用于群众性体育活动、国民体制监测和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等项开支;
(二)弥补大型体育运动会经费不足,主要用于国际、国家和地方最高级别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及重大国际单项体育比赛;
(三)修整和增建体育设施,主要用于弥补维修和新建大众体育设施及专业体育比赛、训练场馆的经费不足;
(四)体育扶贫工程,主要用于支持贫困地区体育事业发展支出;
(五)国家规定的其它社会公益事业。第十条
公益金不得用于以下支出:
(一)平衡财政预算;
(二)补充行政事业单位经费;
(三)以盈利为目的的活动;
(四)对外投资、出借、参与股票和期货交易,以及为经济合同提供担保;
(五)国家规定的社会公益事业之外的用途。
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占用或挪用公益金。
第十一条
公益金的使用细化到具体的社会公益项目,不得切块分配使用。
第三章 公益金项目申报程序
第十二条
公益金使用单位,要依据本部门公益金事业发展计划,每年第四季度申报下一公益金项目。
第十三条
申请使用公益金,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使用同级公益金,向同级财政部门提出申请;
(二)使用上级公益金,由同级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行文,向上级财政部门和有关部门提出申请。
第十四条
申请使用公益金,一般要提交下列材料:
(一)项目申报依据及主要内容,基本建设类项目应具有完整的基建审批手续;
(二)项目总体目标及分段实施计划;
(三)项目组织实施条件;
(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五)项目支出预算;
(六)要求报送的其他材料。
第十五条
财政部门或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对申请使用公益金项目进行立项审查,包括专业审查、实地考察、项目答辩、专家评审(评估)论证等,并提出立项意见。
重大项目立项可采取招标方式。
第十六条
财政部门依据立项意见,根据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规划、公益金预算和项目实际需要,审定资金分配方案并下达资金。
公益金资助的投资项目,分配资金前财政部门应进行投资评审。
第十七条
市级对所有公益金项目实行项目库管理制度。区(市)具备条件的,也应对公益金项目实行项目库管理。
第四章 公益金项目资金管理
第十八条
公益金资助项目确定后,项目主管部门要明确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实施责任人,建设项目要健全并落实工程招投标、工程监理等制度,确保项目进度质量和资金安全高效。
第十九条
公益金资助数额较大的建设项目,由财政部门根据项目资金预算、财政投资评审(评估)结果和项目实施进度拨付资金。项目启动时,财政部门可按不高于公益金资助数额30%的比例拨付启动资金;项目实施过程中,由项目实施单位根据项目建设合同、进度、质量以及批准的项目预算,提出拨款申请,财政部门根据分阶段验收情况或投资评审意见,按进度拨付资金;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经财政投资评审或中介机构审计前,资金按进度拨付,最高可拨付至公益金资助数额的80%;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经投资评审或审计后,按投资评审或审计结果全额拨付资金。用公益金购置列入政府采购目录的设备或服务,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执行。
市级公益金项目资金,由市财政直接管理或下达区(市)财政按上述办法管理。
第二十条
项目公益金实行专户存储、单独核算、分帐管理,不得与其它资金混合管理。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挤占、挪用、截留、滞留。
第二十一条
公益金项目完成后,项目承担单位要向批准立项的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报送公益金使用情况和相关验收材料。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执行情况;
(二)专项公益金支出和结余情况;
(三)项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项目审计报告或绩效评估报告;
(五)需要报告的其他情况。
对公益金重点资助的社会影响较大的项目,应委托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对项目资金进行审计,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告。
公益金项目完成后,资金有剩余的,按原资金拨付渠道缴回。
第二十二条
因特殊原因,公益金资助项目中止、撤销、变更或改变用途用于盈利性活动的,必须报批准立项的部门审批。使用部门将原资助公益金按原资金拨付渠道缴回。
第二十三条
用公益金建设和购置的公益设施、设备、器材等,要及时办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手续,并按国有资产管理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公益金资助项目改变产权关系而不改变用途和公益性质的,应报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第五章 监督和处罚
第二十四条 公益金使用单位要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监察等和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五条 对公益金管理、使用过程中的下列行为,将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予以处理,视情况给予通报批评、相应扣减公益金、停拨公益金、取消以后申请公益金资格等处罚,并建议给予相关责任人行政处分:
(一)违反公益金规定的使用范围;
(二)擅自改变公益金使用项目、资金用途和使用计划;
(三)挤占、挪用、截留公益金;
(四)营私舞弊,贪污私分公益金;
(五)项目有重大质量问题,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不良影响;
(六)拒绝接受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七)其它违反专项公益金管理使用规定的行为。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各区(市)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市财政局备案。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枣庄市财政局负责解释。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卫生部、外经贸部令第11号
现发布《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外经贸部部长 石广生二000年五月十五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加强对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管理,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是指外国医疗机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以下称合资、合作外方),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经中国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在中国境内(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除外,下同)与中国的医疗机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以下称合资、合作中方)以合资或者合作形式设立的医疗机构。
第三条 申请在中国境内设立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适用本办法。第四条 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正当经营活动及合资、合作双方的合法权益受中国法律保证。
第五条 卫生部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以下称外经贸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全国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含中医/药主管部门)和外经贸行政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 设置条件
第六条 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设置与发展必须符合当地区域卫生规划
第七条 申请设立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中外双方应是能够独立承担民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并执行卫生部制定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
事责任的法人。合资、合作的中外双方应当具有直接或间接从事医疗卫生投资与管理的经验,并符合下列要求之一:
(一)能够提供国际先进的医疗机构管理经验、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
(二)能够提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医学技术和设备;
(三)可以补充或改善当地在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技术、资金和医疗设施等方面的不足。
第八条 设立的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必须是独立的法人;
(二)投资总额不得低于2000万元人民币;
(三)合资、合作中方在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中所占的股权比例或权益不得低于30%;
(四)合资、合作期限不超过20年;
(五)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它条件。
第九条 合资、合作中方以国有资产参与投资(包括作价出资或作为合作条件),应当经相应主管部门批准,并按国有资产评估管理有关规定,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的评估机构对拟投入国有资产进行评估。经省级以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的评估结果,可以作为拟投入的国有资产的作价依据。
第三章 设置审批与登记
第十条 设置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应先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设置医疗机构申请书;
(二)合资、合作双方法人代表签署的项目建议书及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设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合资、合作双方各自的注册登记证明(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复印件)和银行资信证明;
(四)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拟投入国有资产的评估报告确认文件。
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初审,并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提出初审意见,并与申请材料、当地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一起报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
第十一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对申请材料及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初审意见进行审核后报卫生部审批。(审批权已下放到省级卫生部门)
报请审批,需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向卫生部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人设置申请材料;
(二)设置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批准发布实施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及设置地设区的市级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关于拟设置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是否符合当地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审核意见;
(三)省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关于设置该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审核意见,其中包括对拟设置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名称、选址、规模(床位、牙椅)、诊疗科目和经营期限等的意见;
(四)法律、法规和卫生部规定的其它材料。
卫生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45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书面决定。
第十二条 申请设置中外合资、合作中医医疗机构(含中外合资、合作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和中外合资、合作民族医疗机构)的,按本办法第十条和第十一条要求,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初审和所在地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核后转报卫生部审批。
第十三条 申请人在获得卫生部设置许可后,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向外经贸部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设置申请申报材料及批准文件;
(二)由中外合资、合作各方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代表签署的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合同、章程;
(三)拟设立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董事会成员名单及合资、合作各方董事委派书;
(四)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机构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五)法律、法规和外经贸部规定的其它材料。
外经贸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45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局面决定;予以批准的,发给《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获得批准设立的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应自收到外经贸部颁发的《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之日起一个月内,凭此证书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
第十四条 申请在我国中西部地区或老、少、边、穷地区设置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或申请设置的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所提供的医疗服务范围和内容属于国家鼓励的服务领域,可适当放宽第七条、第八条规定的条件。第十五条 获准设立的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应当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关于医疗机构执业登记所规定的程
序和要求,向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执业登记,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类别和规模,确定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或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受理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申请。
第十六条 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命名应当遵循卫生部发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名称由所在地地名、识别名和通用名依次组成。
第十七条 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不得设置分支机构。
第四章 变更、延期和终止
第十八条 已设立的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变更机构规模(床位、牙椅)、诊疗科目、合资、合作期限等,应按本办法第三章规定的审批程序,经原审批机关审批后,到原登记机关办理相应的变更登记手续。
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涉及合同、章程有关条款的变更,由所在地外经贸部门转报外经贸部批准。
第十九条 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合资、合作期20年届满,因特殊情况确需延长合资、合作期限的,合资、合作双方可以申请延长合资、合作期限,并应当在合资、使用期限届满的90天前申请延期。延期申请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外经贸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请卫生部和外经贸部审批。审批机关自接到申请之日起45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书面决定。第二十条 经批准设置的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应当在审批机关规定的期限内办理完有关登记注册手续;逾期未能完成的,经审批机关核准后,撤销该合资、使用项目。
第五章 执业
第二十一条 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作为独立法人实体,自负盈亏,独立
第二十二条 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应当执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关于医疗机构执业的规定。
第二十三条 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必须执行医疗技术准入规范和临床诊疗技术规范,遵守新技术、新设备及大型医用设备临床应用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四条 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依照国家有关法律、第二十五条 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聘请外籍医师、护士,按照《中华人第二十六条 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疾病流行或者其他意外情况时,中外合第二十七条 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发布本机构医疗广告,按照《中华人第二十八条 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医疗收费价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第二十九条 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税收政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监督
第三十条 县以上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中外合资、合作法规处理。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办理。资、合作医疗机构及其卫生技术人员要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民共和国广告法》、《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办理。行。
医疗机构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每年校验一次,《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校验由医疗机构执业登记机关办理。
第三十一条 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有关
第三十二条 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由规定,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
有关主管部门依法查处。对于违反本办法的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和外经贸部门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予以处罚。第三十三条 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和地方外经贸行政部门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批准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设置和变更的,依法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中外各方未经卫生部和外经贸部批准,成立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并开展医疗活动或以合同方式经营诊疗项目的,视同非法行医,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投资者在大陆
第三十五条 申请在中国境内设立外商独资医疗机构的,不予以批准。
第三十六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外经贸行政部门可依据本办法,投资举办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参照本办法执行。
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具体规定。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由卫生部和外经贸部负责解释。第三十八条 本规定自2000年7月1日起实施。
****年二月十日颁布的卫医字〔89〕第3号文和一九九七年四月三十日颁布的〔1997〕外经贸发第292号文同时废止。
文件提供:vip.chinalawinfo.com 北大法宝 Tel:010-8268 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