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
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深圳市医疗机构选址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
(深卫医政发〔2009〕44号)
各区卫生局、光明新区社会事务办、市属各医疗卫生单位、社会办各医院:
为优化医疗机构的布局,规范医疗机构设置行为和指导引入社会优质资源在我市兴办医疗机构,优化我市卫生服务体系结构,更好地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结合我市实际,我局制订了《深圳市医疗机构选址指导意见(试行)》,作为卫生行政部门指导医疗机构进行规范选址的依据。
该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由发布机关负责解释。
附件:深圳市医疗机构选址指导意见(试行)
二〇〇九年七月十五日
附件:
深圳市医疗机构选址指导意见(试行)
为了落实深圳市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医疗机构设置申请人合理选择医疗机构地址,引导社会优质资源在深圳兴办医疗机构,鼓励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有序竞争,更好地服务市民健康,根据医疗机构类别、服务人口与服务半径、现有医疗机构布局和城市整体规划等要求,制订本指导意见。
新增医疗机构或医疗机构申请变更地址的选址应同时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一、选址应符合《深圳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及医疗机构设置目录。
二、不同类别医疗机构设置时,其所服务的社区人口要求:
1、医务室所在单位的服务人口在500人以上;
2、诊所所在社区的服务人口在5000人以上;
3、门诊部或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所在社区的服务人口为1-2万人;
4、一级医院所在社区的服务人口为10-15万人;
5、二级综合性医院或专科医院所在社区的服务人口为30-50万人;
6、三级综合性医院所在组团的服务人口为100万以上;
三、在我市城市规划的同一组团内,新增医疗机构与现有医疗机构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1、新增诊所与现有任何医疗机构之间的最短距离不少于500米;
2、新增门诊部或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与诊所之间的最短距离不小于500米,与门诊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均含医院内设的)或医院之间的最短距离不小于1000米;
3、新增医院与诊所之间的最短距离不小于500米、与门诊部或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之间的最短距离不小于1000米、与医院之间的最短距离不小于2000米;新增专科医院与同类专科医院或设有市级以上同类重点专科的综合性医院之间的的最短距离不少于3000米。
四、符合下列情况的,对前述第二、三条规定可以适当放宽:
1、本市离退休专家自营诊所、门诊部的;
2、国内著名专家(卫生部属院校直属附属医院科主任、国家级临床类学会、协会副主委或主委、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在深自营医疗机构;
3、国内外著名大学医学院校(卫生部部属院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所在国(地区)排名前10名的国外医学院校、省内院校包括南方医科大学、暨南大学、广州医学院)在深兴办医院;
4、对国际国内具有医疗机构连锁经营经验机构(连锁经营医院时间5年以上、医院数量在20间以上或诊所门诊部100间以上的)在本市开设连锁医疗机构;
5、国内中医药著名品牌经营且具有突出特色、社会认可和政府扶持的机构自营中医类医疗机构。
卫生行政部门对符合上述条件的机构举办医疗机构实施动态管理,凡上述条件已经变化但在1-2年内仍无法达到要求的,卫生行政部门将撤销其根据本指引设置的医疗机构。
五、拟作医疗用房的房屋应为合法建筑(有房地产证或政府主管部门正式确认合法的房地产权证明文件)。
六、选址的房屋建筑面积应符合相应医疗机构的最低要求:
1、医务室60平方米;
2、诊所80平方米;
3、社区健康服务中心400平方米;
4、口腔门诊部及医疗美容门诊部400平方米;
5、中医门诊部、中西医结合门诊部及其它专科门诊部500平方米;
6、综合门诊部600平方米;
7、医院5000平方米。
七、选址与周围托幼机构、中小学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肉菜市场之间应物理分隔,符合卫生及预防疾病的要求。医院建筑应为独立楼房,其选址是规划的医疗用地或可以转变为医疗用途的房屋(其使用性质原则上以商业、办公、厂房类为主,既有住宅、宿舍、居住小区会所、文化、体育、社区服务等公共配套设施以及与餐饮、生产性厂房紧临的房屋,不应用于医疗用房。既有房屋的使用性质以房地产权证明文件为准)。
第二篇: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
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人口计生系统“阳光
计生行动”实施办法》的通知
京人口发〔2010〕6号
各区县人口计生委:
为贯彻落实《国家人口计生委阳光计生行动方案》,深入推动阳光计生行动,促进全系统政风行风建设,特制定《北京市人口计生系统“阳光计生行动”实施办法》,望认真贯彻执行,开创性地开展“阳光计生行动”。
联系人:于小龙;联系电话:83970957
二〇一〇年一月二十日 北京市人口计生系统
“阳光计生行动”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开展人口计生系统“阳光计生行动”,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增强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建设首都良好人口环境的有效途径,是提高人口计生工作依法管理和优质服务水平、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部门及公共服务行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为了规范工作,提高质量,促进行动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开展“阳光计生行动”,要以国家人口计生委《阳光计生行动方案》和《市人口计生委关于落实国家人口计生委<阳光计生行动方案>的意见》为依据,以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务公开、民主评议、社会监督为重点,以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实行“阳光管理”、“阳光服务”、“阳光维权”为目的,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充分依靠人民群众,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有效防止不正之风。
第三条
为了确保“阳光计生行动”顺利进行,市人口计生委纠风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阳光计生行动”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驻委监察处。各区(县)也可设相应机构,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实施。第二章
内容和标准
第一节
以政务公开带动“阳光管理”
第四条
全面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政务公开,深入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群众知晓率达到80%以上。
第五条
强化领导机关宏观管理职能,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和行政监察现代化建设工程,增强决策透明度,提高科学民主决策水平。第六条
以计划生育政策执行情况为重点,全面推进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政务公开,提高依法管理水平,实现“阳光管理”。到2012年群众对依法管理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
第七条
加强“阳光管理”制度建设,主要建立健全以下八项制度。
(一)政务公开制度。明确政务公开的基本要求、公开的内容和时间等。长期公开的内容要按上级要求及时公开,动态公开内容和需要变更的内容要在规定时间内公开。
(二)决策公开制度。建立政(村)务公开领导小组,明确专门负责人员;政(村)务公开领导小组要坚持议事会议制度,讨论决定公开的内容,研究解决公开中遇到的问题。
(三)意见公开制度。定期制发政务公开征求意见卡,及时征求群众意见、建议;适时召开群众代表会议,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按期办理答复。
(四)监督公开制度。市区两级人口计生部门要聘请人大代表、政协 委员、群众代表担任政务公开行风监督员,监督公开的内容和质量;领导小组每年要召集1~2次监督员座谈会,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征求意见和建议,对监督员提出的建议,领导小组要认真研究、积极采纳和落实。
(五)管理公开制度。要将有关文件、统计报表、记录和简报信息等资料进行分类归档,保证资料真实、齐全、完整,做到存放有专柜,管理有专人。
(六)评估公开制度。各级人口计生政(村)务公开领导小组每年对政(村)务公开工作进行一次评估,写出评估报告。评估工作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实事求是的原则,采用定期和不定期、明查和暗访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估;评估结果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七)举报投诉制度。市、区(县)、乡镇(街道)必须向社会公布一部以上举报电话和设立一个以上举报箱,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认真受理群众的举报投诉,对投诉举报的信件在规定时间调查处理,并反馈处理结果,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
(八)责任追究制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政(村)务公开单位给予通报批评:政(村)务公开栏设置不符合规定要求;公开内容不齐全、不完整;动态公开内容没有按规定时间公开。
第八条
政务公开内容齐全、重点突出。主要公开“十项内容”:主要政策法规、部门职责、办事程序、收(免)费依据及标准、办事结果、廉政自律规定、服务承诺、承办人、联系电话、监督人员。要区分层次,突出政务公开重点:
(一)区县人口计生委要重点公开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规范性文件的制定,重大事项的安排、社会关注或反映比较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的解决及处理情况,重点项目落实情况及资金使用情况,重要政策、文件执行情况,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报、发生和处置情况,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审批事项等。
(二)乡镇(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部门,重点对本市现行人口计生政策公开;对生育服务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流动人口婚育证办理程序公开;对奖励扶助、特别家庭扶助、优惠对象确认等程序公开;对免费技术服务项目公开;对行政处罚项目、社会抚养费征收依据、标准、程序公开;对人口计生工作纪律规定、流动人口农民工维权、监督投诉、服务承诺等内容公开。
(三)各级人口计生技术服务机构、避孕药具管理机构以及其它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企事业单位,要重点对其机构职责和办事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公开;收费项目、依据、标准公开;财务收支及经营情况公开;承担重点项目落实情况及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公开;国家免费避孕药具发放及管理情况公开;其它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制作、获取的信息等公开。第九条
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做到“九不”:
(一)不违反规定擅自提高或降低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或巧立名目乱收费乱罚款乱收押金;
(二)不收受与其行使职权有关的单位和个人的现金、信用卡、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
(三)不以各种名义向上级部门及工作人员赠送礼品、现金、信用卡、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
(四)不到下属单位、部门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
(五)不铺张浪费,用公款支付娱乐、健身等费用,以开会、考察、培训名义变相公费旅游;
(六)不向基层摊派各种报刊订阅和商品购买;
(七)不以经济处罚代替落实节育措施,以罚代管;
(八)不刁难群众,利用生育证审批发放权谋取私利,乱发生育证,出具假证明;
(九)不弄虚作假,瞒报、漏报、虚报、篡改统计数据,骗取荣誉。第十条
着力解决以权谋私、乱收费罚款问题,推进依法行政和党员干部带头实行计划生育,防治不正之风。
第二节
以民主评议推动“阳光服务”
第十一条
进一步完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长效机制,坚持评议为动力,突出重点,破解难点,上下联动,争先创优,推动依法管理、优质服务提质提速。
(一)突出重点,继续在农村基层深入开展“请农民兄弟姐妹评计生”活动。推动基层转变作风,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兑现服务承诺。
(二)继续在城市社区开展“请流动人口评计生”活动。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便民服务窗口,尊重和保障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合法权益。
(三)上下联动,继续在系统内开展“下评上”活动。推动领导机关转变工作作风,深入调查研究,真正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让群众得实惠,使服务更温馨更“阳光”。
(四)争先创优,积极参与当地党委政府组织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和创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活动。重视评议结果的运用,及时把下级人口计生委部门的参评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推动行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第十二条
区(县)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大厅)要健全网上审批、全程代办、信息交流、动态监控、绿色通道等功能和机制,规范计划生育便民服务工作,提高办事效率,着力解决服务意识不强、质量不高、作风不实等问题,全面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水平。
(一)在服务大厅内实行科学管理,做到服务环境、服务态度、服务效率、服务质量、服务结果等方面让群众满意。
(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大厅)要建立健全首问首接责任、办事预约、AB岗、过错追究、综合考评、文明服务等项制度。
(三)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大厅)要统一机构标识、服务窗口、便民用具、便民指南、服务承诺、工作职责。
第十三条
育龄群众办理一孩生育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等有关证明时,人口计生部门及工作人员应主动告知群众办理有关证件的程序,材料齐全、符合条件的,应及时办理,不能及时办理的,要说明情况和理由。
第十四条
实行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及技 术人员要指导、帮助已婚育龄夫妻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
第十五条
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避孕药具、孕情检查、放取宫内节育器、人工终止妊娠术、输卵(精)管结扎术、复通术和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诊治等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育龄夫妻持计生部门开具的免费服务证明在有关医疗服务机构享受免费技术服务,费用结算事宜由有关单位内部进行结算。第十六条
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指定的技术服务机构参加孕检,孕检证明寄回户籍地有效,不得强迫流动人口回乡参加孕检。第十七条
人口计生部门要按照《行政许可法》和《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再生育申请进行审批,审批手续要简化,审批期限要缩短,方便群众及时领取再生育证件。第十八条
免费办理生育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计划生育手术证明等证件,不得搭车收费。
第十九条
在发放有关证件时,人口计生部门不得人为设置法律法规规定以外的任何附加条件,如强制育龄群众在领证时签合同、协议或参加学习班等。
第三节
以社会监督保障“阳光维权”
第二十条
完善五项监督维权制度,推动“阳光维权”:
(一)完善行风热线制度。重点办好12356“阳光热线”,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方便群众咨询、投诉和反映意见、建议。建立领导干部定 期上线制度,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
(二)完善行风监督员制度。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积极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育龄群众代表和社会知名人士担任行风监督员,明确监督员的职权和责任,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充分发挥监督员在行风建设中的作用。
(三)完善实名举报奖励制度。把实名举报奖励资金纳入预算,及时兑现奖励。要认真受理实名举报,严格保密,据实反馈,通过实名举报奖励,调动人民群众监督人口计生工作的积极性。
(四)完善舆论监督制度。要加强与主流媒体的沟通交流,重视发挥主流媒体的监督维权作用,对媒体报道和反映的重大问题,要主动查处并及时报告上级人口计生部门,对反映不实的问题,要及时澄清事实真相,正确引导舆论,维护社会稳定。
(五)完善层级监督制度。市人口计生委探索建立督查巡视制度,重点督办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及时纠正违法或不正当的行政行为,逐步形成依法行政督查长效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四权分离”制约和监督机制,确保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和贴息贷款等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实处。要探索建立再生育审批(许可)电子监控系统,积极利用现代技术防止不正之风。
第二十一条
推行信访限时办结制和行政问责制,提高信访举报件查实率和信访工作质量,增强监督维权实效。
第二十二条
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第二十三条
严格执行人口和计划生育群众工作纪律和检查考评工作纪律。
第二十四条
做好维权热线维护工作,保证维权热线的运行,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群众举报的问题限期调查答复。
第三章
检查和评估
第二十五条
人口计生系统“阳光计生行动”在市、区(县)、街道(乡镇)、村(居)四级开展,由市、区(县)、街道(乡镇)三级人口计生部门组织实施,从2010年开始,每年检查、评估一次。市人口计生委负责对区(县)人口计生委的检查、评估,区(县)人口计生委负责对街道(乡镇)人口计生行政管理部门的检查、评估,街道(乡镇)计生办负责对村(居)“阳光计生”的检查、评估。第二十六条
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采用听取汇报、座谈、查阅档案、现场检查、走访群众等方式对下级人口计生部门开展检查评估,检查评估结果要进行总结讲评,并把“阳光计生行动”纳入人口计生工作的考核之中。
第二十七条
各区(县)人口计生委可以从实际出发,制定检查评估实施方案或细则。
第四章
指导管理第二十八条
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指导管理,深入调查,培植典型,及时组织交流学习,不断推动工作深入开展。第二十九条
“阳光计生行动”实行分级管理、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工作检查、评估制度。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建立“阳光计生行动” 工作档案,及时掌握工作开展情况。
第五章
工作要求
第三十条
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把组织和开展好人口计生系统“阳光计生行动”作为提高整体工作水平、提升干部综合素质、推动行风建设、建设北京良好人口环境的一个重要手段,予以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实施,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十一条
各区(县)人口计生部门要结合实际,因势利导,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细则,使工作开展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要通过开展检查、评估,促进全系统政风行风建设,推动全系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发展。
第三十二条
各区(县)在实施活动中,要有计划地选派主管人员和业务骨干参加相关培训,组织学习,积极参加本级和上级组织的各项活动,以引导和规范活动的健康发展。
第三十三条
坚持典型引路,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及时总结、宣传和推广经验,推动人口计生系统“阳光计生行动”深入开展。第三十四条
坚持实事求是,力戒形式主义。把开展“阳光计生行 动”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与行风政风、廉政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工作结合起来,加强和完善工作的管理,建章立制,注重实效,建立工作长效机制。
第三十五条
本实施办法自2010年1月起施行。
第三篇: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卫生计生委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关于开展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的指导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精神,推进“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广泛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三十条“国家建立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制度,防止或者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婴儿健康水平”的规定,特制定开展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的指导意见。
一、预防出生缺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出生缺陷是指胎儿出生前即已存在的结构或功能异常。有些异常可于出生时表现,有些异常可于出生后一段时间逐步显现。产生原因包括遗传、环境或二者共同作用。
(一)预防出生缺陷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我国人口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据专家测算,我国每年有近百万例出生缺陷婴儿出生,其中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征、神经管畸形等常见的严重出生缺陷占很高比例,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数百亿元人民币。出生缺陷发生率居高不下,直接影响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亟待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切实关注,积极应对。
(二)预防出生缺陷直接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据有关资料报告,我国严重出生缺陷患儿中除20-30%经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获得较满意的生活质量外,约30-40%在出生后死亡,约40%致残。每一例出生缺陷都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痛苦和经济负担,不仅影响患儿终生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也影响家庭和谐。努力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直接关系到数千万家庭的幸福和亿万群众的切身利益。
(三)预防出生缺陷任务十分紧迫。出生缺陷时时刻刻都在发生,而广大群众对于预防出生缺陷的知识十分贫乏,缺少防范意识;目前全社会尚未形成积极有效的预防机制;一级预防尚未成为预防工作的重点。预防出生缺陷发生的关键是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机会,时机始于孕前。当前迫切需要在全民中大力普及预防出生缺陷科学知识,积极广泛推动一级预防工作,尽快形成经常性工作机制,有效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的危险因素。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面向社区、面向家庭、面向高危人群,充分发挥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优势,加强部门合作,依靠专家、组织群众、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为减少出生缺陷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二)工作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为减少出生缺陷发生,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出生缺陷“三级预防”策略。一级预防是指通过健康教育、选择最佳生育年龄、遗传咨询、孕前保健、合理营养、避免接触放射线和有毒有害物质、预防感染、谨慎用药、戒烟戒酒等孕前阶段综合干预,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二级预防是指通过孕期筛查和产前诊断识别胎儿的严重先天缺陷,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减少缺陷儿的出生;三级预防是指对新生儿疾病的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避免或减轻致残,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在三级预防策略中,一级预防最为重要。一级预防是积极、主动、有效、经济、无痛苦的预防措施。根据部门职责分工,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在开展预防出生缺陷工作中,要以一级预防工作为主,从源头抓起,从一般人群做起,有效减少出生缺陷发生。
2.坚持因地制宜。我国出生缺陷高发疾病前5位是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唇腭裂、神经管畸形和脑积水,但不同地区出生缺陷发生顺位不同,地中海贫血等集中在某些地区高发。由于各地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不同,开展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需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当地出生缺陷多发病种及其主要发生原因等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工作;从自身实际能力出发,尽最大努力做好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各地可以从试点开始做起,以点带面,逐步推开。
3.坚持科学指导。预防出生缺陷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全世界出生缺陷发生病种繁多,原因复杂,有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疾病等,70%以上病因不清,预防方法有待研究。出生缺陷发生与遗传因素、环境污染、营养素缺乏、不良生活习惯等多种原因有关。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复杂,地区差异很大。各地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制定有针对性的一级预防方案,科学地普及预防知识,正确地进行咨询指导,要坚持在专家指导下开展工作。
4.坚持社会效益。出生缺陷预防工作是造福亿万人民群众的公益性事业。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精心策划、稳步实施。在工作中要按照自愿、知情、公平、保密的要求,确保群众合法权益,尽量减少群众负担,不能以此作为盈利手段。
三、“十一五”时期的主要任务
(一)在全国形成以乡镇和社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为主体,县(市、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为枢纽,以国家和省(区、市)、市(地)计划生育科研院所(技术指导中心)为依托的出生缺陷一级预防网络。
(二)在全国广泛开展普及预防出生缺陷知识、做好优生优育咨询指导、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活动,提高育龄群众优生优育的知识水平和行为能力。
(三)组织有关科研院所研究制定出生缺陷一级预防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开发一级预防技术和孕前检测试剂,尽快用于基层工作,推动出生缺陷一级预防深入顺利开展。
(四)组织相关科研单位建立出生缺陷数据库,研制出生缺陷预防工作软件,研究编撰出生缺陷预防工作指南,编写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培训教材和普及读物。
(五)组织开展出生缺陷致病因素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四、工作内容
(一)宣传倡导。充分利用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的网络优势,大力普及预防出生缺陷科学知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墙报专栏、文图宣传品、培训讲座、文艺演出、群众活动、互联网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宣传倡导工作,营造有利于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社会氛围,提高全民预防意识,为减少出生缺陷发生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健康促进。通过健康教育,引导待孕、已孕夫妇树立科学的婚育观念,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远离高危环境,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合理营养,预防感染,谨慎用药,戒烟戒酒戒毒,远离宠物,适量运动等,培养健康行为,保证怀孕前后妇女和胎儿健康。
(三)优生咨询。咨询医师或从事医学遗传的专业人员对前来咨询的服务对象应提供有针对性的解答,帮助服务对象选择相应对策。注意服务对象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疏导;尊重服务对象的隐私权,对其提供的病史和家族史给予严格保密;开展与出生缺陷相关的筛查、诊断检查及预防,应做到知情同意。
(四)高危人群指导。高危人群是指存在出生缺陷高发风险的人群。主要包括:夫妇双方或家系成员患有某些遗传性疾病或先天性畸形者,曾生育遗传病患儿、不明原因智力低下或先天畸形儿的夫妇,不明原因反复流产或有死胎死产等情况的夫妇,35岁以上准备怀孕的妇女,长期接触高危环境因素的育龄男女等。各地可以“病残儿医学鉴定及其父母再生育审批”工作为切入点,发现遗传性疾病高危人群。对高危人群要重点做好预防出生缺陷的指导工作。组织参加预防出生缺陷知识讲座,重点进行孕前指导,提供婚育咨询,组织专家进行再生育子女出生缺陷再发风险分析,组织开展孕前预防出生缺陷实验室筛查和孕期重点监控。有条件的地方要建好高危人群数据库,将高危人群家族史、遗传病史、既往病史、生育史及生活、工作环境中风险因素接触史等相关信息及时存入数据库,以便提供相关服务。
(五)孕前实验室筛查。待孕妇女可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指导下在孕前知情同意科学选择相应的实验室筛查。如孕前可筛查风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的IgG抗体,特定人群可根据情况进行弓形体、单纯疱疹病毒、梅毒螺旋体等相应实验室筛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在开展相关实验室筛查时,应当选择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注册的检验设备和检测试剂,按照实验室检测标准严格规范操作。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科学指导,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
(六)营养素补充。均衡营养、合理膳食是胎儿健康发育的必要条件。缺乏叶酸、碘、铁、钙等营养素及微量元素的妇女,可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科学地予以补充,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的危险因素。
五、职责分工
(一)国家人口计生委负责本系统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的组织实施,下发工作总体指导意见,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督促检查工作进展情况,评估工作效果,推广典型经验,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做好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省、市两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负责本地区本系统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的指导和实施,制定工作方案,总结推广经验,协调有关单位共同参与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
(二)国家级相关科研机构参与出生缺陷一级预防的科学研究工作,协助制定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的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
省、市两级计划生育科研机构和技术指导中心负责收集、整理、分析本地区出生缺陷发生情况、致病原因,协助指导基层开展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帮助基层诊断疑难病例、提出转诊意见等。
(三)县、乡两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根据本省(区、市)计划安排,制定本地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计划并具体实施。
县、乡两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收集、整理并上报本地的出生缺陷发生状况,开展本地出生缺陷一级预防的技术工作,为育龄群众提供出生缺陷一级预防的咨询指导和技术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应建立高危人群信息库,做好针对性的预防工作。
六、组织领导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出发,把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各单位主要领导要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负责。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把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二)动员社会,广泛参与。出生缺陷预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要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要主动与教育、科技、民政、财政、劳动保障、卫生、广电、残联、宣传、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密切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定期联系沟通,建立政府牵头、部门参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相得益彰的运行机制,共同为减少出生缺陷发生做出贡献。
(三)培训队伍,提高能力。出生缺陷预防工作难度大,科学技术性强,需要有胜任此项工作的技术服务队伍和群众工作队伍。要组织多学科共同参与的专家队伍,分级开展生殖健康、孕期保健、胎儿医学、围产医学和遗传医学基础知识培训,加强生命伦理学和医学伦理学基本知识的培训,整体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要培养综合素质好、技术水平高、服务能力强、有高度责任心的人员从事此项工作。要组织一系列专项培训,帮助专业技术人员树立科学严谨的工作理念,提高专业技能,努力打造一支能够承担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的高素质队伍。
(四)依靠专家,严格把关。成立由多学科专家共同组成的专家指导组,负责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的技术咨询和指导。在有工作基础和技术优势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设立国家人口计生委病残儿技术鉴定中心,负责开展疑难遗传性疾病技术鉴定。
有条件的地区,可在专家指导下对辖区内准备怀孕的妇女建立孕育档案,自妊娠确定时起,记录孕期接受的干预、妊娠结局(妊娠终止和分娩)、新生儿检查、筛查以及学龄前涉及出生缺陷和遗传性疾病的情况;记录对异常婴幼儿组织的医学鉴定结果,采集出生缺陷和遗传性疾病的全人群资料,并报国家数据库。
(五)加大投入,保障实施。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需要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技术装备。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要积极争取本级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列入财政预算,落实经费投入,专款专用,确保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顺利开展。
第四篇:六安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六安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计统函[2008]06号
关于上报二季度“七到位、一规范”活动
开展情况统计表的通知
各县区人口计生委(局):
4月24日至6月30日,全市将开展为期2个月的集中服务活动,为配合活动的开展,要求各地每周上报一次活动开展情况的有关数据,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逐级如实上报。本表起报点为村级,乡镇上报到县级的表格必须含有所辖各村数据,县报市级的表格必须含有分乡镇的数据。各县区同时打包上报各乡镇分村数据,文件名为“县区名+上报月日”,例如金安区4月30日上报的分村打包数据名为“金安区0430”(默认扩展名),县级含各乡镇的数据不能打入包内。各地应如实上报数据,为各级领导决策、调度提供可靠依据。
二、层层明确责任。县区人口计生委(局)计划统计科(股)长和分管主任对数据必须进行严格的审查、把关,确保每周按时上报数据,上报的数据不出现逻辑错误,具体经办人每次上报数据前必须交由分管主任审核、签字。上报数据应发往内网邮箱,擅自发往外网出现问题的,责任自负。
三、上报时间。本统计表每周上报一次,乡镇每周二上报给县 1 区,县区每周三上报到市人口计生委计划统计科,各地各级不得提前或推迟上报时间。
四、填表说明。
1、应检人数、现孕人数(一内、二内、政外)为每次填报时间的时点数。
2、已检人数:填写二季度已经参检的人数,即4月1日以后的参检数。
3、节育措施落实情况(结扎、两女扎、上环、人流、引产、政策外补救)、“两非”案件结案数、连续两年未生育两女户的案件突破村数(不是突破例数):填写4月24日至填报本表时的时点数。
4、连续两年未生育两女户的村数:填写2006、2007两个统计未生育两女户的村数。
附件:六安市二季度计划生育“七到位、一规范”活动开展情况统计表
六安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二〇〇八年四月二十五日
第五篇:廊坊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廊坊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
主审:邢瑞安 石磊 主编:政策法规科
廊坊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二OO九年八月
目 录
廊坊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
廊坊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2、《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3、《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4、《河北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规定》
廊坊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具体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部分)
一、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一)非法为他人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
(二)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为他人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或者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
(三)实施假节育手术、进行假医学鉴定、出具假计划生育证明的。
处罚依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三十六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者卫生行政部门依据职权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六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非法为他人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
(二)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为他人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或者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
(三)实施假节育手术、进行假医学鉴定、出具假计划生育证明的。
《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五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者卫生行政部门依据职权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六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依法吊销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非法为他人实行计划生育手术的;
2、为他人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或者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
3、实施假节育手术、进行假医学鉴定的、出具假计划生育证明的。
适用“三步式”行政执法程序。执行标准:
(一)初次实施违法行为,没有违法所得,经教育态度诚恳,并立即改正错误,尚未造成后果的,视为情节轻微,免予处罚。
(二)实施违法行为在三人次(件)以下,无违法所得,且危害后果不大的,经教育能及时改正,积极配合执法人员调查,并主动消除危害后果的,视为情节较轻,责令七日内改正,给予警告,免于罚款。
(三)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视为情节一般,没收违法所得,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1、违法所得不足三千元的,处一万元罚款;
2、违法所得三千元以上不足六千元的,处二万元罚款;
3、违法所得六千元以上不足一万元的,处三万元罚款。
(四)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的,视为情节严重,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六倍以下的罚款:
1、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一万五千元以下的,处违法所得二倍的罚款;
2、违法所得一万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处违法所得三倍的罚款;
3、违法所得二万元以上二万五千元以下的,处违法所得四倍的罚款;
4、违法所得二万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处违法所得五倍的罚款;
5、违法所得三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六倍的罚款。
(五)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为情节特别严重,按规定罚款的同时,由原发证机关依法吊销执业证书:
1、逾期不改正,继续实施违法行为的;
2、实施违法行为四人次(件)以上的;
3、违法所得在三万元以上的;
4、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
5、隐匿、销毁违法证据的;
6、阻扰、干扰、拒不配合调查,妨碍执法人员执行公务的。
二、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伪造、变造、买卖计划生育证明的。
处罚依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三十七条:伪造、变造、买卖计划生育证明,由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五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伪造、变造、买卖计划生育证明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部分适用“三步式”行政执法程序。执行标准:
(一)初次实施违法行为,没有违法所得,尚未造成危害后果的,经教育态度诚恳,立即改正错误,主动配合行政执法部门调查的,视为情节轻微,免予处罚。
(二)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没收违法所得,视为情节一般,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1、违法所得不足二千元的,处五千元的罚款;
2、违法所得在二千元以上不足三千元的,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3、违法所得在三千元以上不足四千元的,处一万元以上一万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4、违法所得在四千元以上不足五千元的,处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违法所得在五千元以上的,视为情节严重,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二倍至十倍以下的罚款:
1、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处违法所得二倍的罚款;
2、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一万五千元以下的,处违法所得三倍的罚款;
3、违法所得一万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处违法所得四倍的罚款;
4、违法所得二万元以上二万五千元以下的,处违法所得五倍的罚款;
5、违法所得二万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处违法所得六倍的罚款;
6、违法所得三万元以上三万五千元以下的,处违法所得七倍的罚款;
7、违法所得三万五千元以上四万元以下的,处违法所得八倍的罚款;
8、违法所得四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处违法所得九倍的罚款;
9、违法所得五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十倍的罚款。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
一、违法行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或者医疗、保健机构以外的机构或者人员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擅自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
处罚依据:《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或者医疗、保健机构以外的机构或者人员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擅自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划生育部门依据职权,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和有关药品、医疗器械;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 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适用“三步式”行政执法程序。执行标准:
(一)没有违法所得,尚未造成后果,经教育态度诚恳,主动改正错误的,视为情节轻微,免予处罚。
(二)没有违法所得,且危害后果不大的,经教育能积极改正错误,并主动消除危害后果的,视为情节较轻,责令七日内改正,给予警告。
(三)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视为情节一般,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1、违法所得不足二千元的,处五千元的罚款;
2、违法所得二千元以上不足三千元的,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3、违法所得三千元以上不足四千元的,处一万元以上一万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4、违法所得四千元以上不足五千元的,处一万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视为情节严重,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1、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处违法所得二倍的罚款;
2、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处违法所得三倍的罚款;
3、违法所得二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处违法所得四倍的罚款;
4、违法所得三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五倍的罚款。
(五)擅自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为情节特别严重,按规定罚款的同时,没收有关药品、医疗器械:
1、逾期不改正,继续从事违法行为的;
2、违法所得三万元以上;
3、给当事人生殖健康造成危害后果的;
4、隐匿、销毁有关违法证据,掩盖事实真相的;
5、阻挠、干扰、拒不配合调查,妨碍行政执法人员执行公务的。
二、违法行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未经批准擅自从事产前诊断和使用辅助生育技术治疗不育症的。
处罚依据:《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未经批准擅自从事产前诊断和使用辅助生育技术治疗不育症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会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依据职权,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和有关药品、医疗器械;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执业资格。
适用“三步式”行政执法程序。执行标准:
(一)没有违法所得,尚未造成后果的,经教育态度诚恳,立即改正错误的,视为情节轻微,免予处罚。
(二)没有违法所得,且危害后果不大的,经教育积极改正错误,主动消除危害后果的,限七日内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没收有关药品、医疗器械。
(三)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视为情节一般,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1、违法所得不足二千元的,处五千元的罚款;
2、违法所得二千元以上不足三千的,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3、违法所得三千元以上不足四千元的,处一万元以上一万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4、违法所得四千元以上不足五千元的,处一万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视为情节严重,没收违法所得,并以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1、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处违法所得二倍的罚款;
2、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处违法所得三倍的罚款;
3、违法所得二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处违法所得四倍的罚款;
4、违法所得三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五倍的罚款。
(五)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为情节特别严重,按规定罚款的同时,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执业资格:
1、违法所得在三万元以上的;
2、给当事人生殖健康造成危害后果的;
3、隐匿、销毁有关违法证据,掩盖事实真相的;
4、阻挠、干扰、拒不配合调查,妨碍行政执法人员执行公务的。
三、违法行为:违反本条例的规定,买卖、出借、出租或者涂改、伪造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明文件的。
处罚依据:《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买卖、出借、出租或者涂改、伪造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明文件的,由原发证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三千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 三千元的,并处三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由原发证部门吊销相关的执业资格。
适用“三步式”行政执法程序。执行标准:
(一)没有违法所得,尚未造成后果,经教育积极改正错误,态度诚恳的,视为情节轻微,免予处罚。
(二)没有违法所得,且危害后果不大的,经教育能认真改正错误,并主动消除危害后果的,视为情节较轻,免予罚款,限七日内改正。
(三)违法所得不足三千元的,视为情节一般,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三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1、违法所得不足一千元的,处三千元的罚款;
2、违法所得一千元以上不足二千元的,处四千元的罚款;
3、违法所得二千元以上不足三千元的,处五千元的罚款。
(四)违法所得三千元以上的,视为情节严重,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1、违法所得三千元以上四千元以下的,处违法所得二倍的罚款;
2、违法所得四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处违法所得三倍的罚款;
3、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六千元以下的,处违法所得四倍的罚款;
4、违法所得六千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五倍的罚款。
(五)违反本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为情节特别严重,按规定罚款的同时,由原发证部门吊销相关执业资格:
1、逾期拒不改正,继续从事违法行为的;
2、隐匿、销毁有关违法证据的;
3、阻挠、干扰、拒不配合调查,妨碍执法人员执行公务的;
4、违法所得六千元以上的;
5、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
四、违法行为: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违反本条例第三条第三款的规定,向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提供避孕、节育技术服务,收取费用的。
处罚依据:《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第三十八条: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违反本条例第三条第三款的规定,向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提供避孕、节育技术服务,收取费用的,由县级地方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给予警告,并处所收费用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对该机构的正职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给予降职或者撤职处分。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第三条第三款:国家向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提供避孕、节育技术服务,所需经费由地方财政予以保障,中央财政对西部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
部分适用“三步式”行政执法程序。执行标准:
(一)违反本条规定,收取费用一千元以下的,经教育主动承认错误,并积极退还所收费用,立即改正的,视为情节轻微,免予处罚。
(二)收取费用在二千元以下的,经批评教育态度诚恳,责令退还所收费用,视为情节较轻,给予警告,免予罚款。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情节严重,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并处所收费用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1、收取费用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处所收费用二倍的罚款;
2、收取费用五千元以上七千元以下的,处所收费用三倍的罚款;
3、收取费用七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处所收费用四倍的罚款;
4、收取费用一万元以上的,处所收费用五倍的罚款。
(四)违反本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为情节特别严重,按规定罚款的同时,对该机构正职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人员给予降职或撤职处分:
1、收取费用五千元以上,无故拒不退还的;
2、收取费用一万元以上的;
3、隐匿、销毁相关违法证据的;
4、工作不负责任、失职渎职,违法收取费用造成恶劣影响的;
五、违法行为: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未经批准擅自扩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的。
处罚依据:《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未经批准擅自扩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的,由原发证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执业资格。
适用“三步式”行政执法程序。执行标准:
(一)没有违法所得,尚未造成后果的,经教育主动承认错误,并立即改正的,视为情节轻微,免予处罚。
(二)没有违法所得,且危害后果不大的,经教育能立即改正,并主动消除危害后果的,视为情节较轻,免予罚款,责令七日内改正,给予警告。
(三)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视为情节一般,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1、违法所得不足二千元的,处五千元的罚款;
2、违法所得二千元以上不足三千元的,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3、违法所得三千元以上不足四千元的,处一万元以上一万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4、违法所得四千元以上不足五千元的,处二万元的罚款。
(四)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视为情节严重,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1、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处违法所得二倍的罚款;
2、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处违法所得三倍的罚款;
3、违法所得二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处违法所得四倍的罚款;
4、违法所得三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五倍的罚款。
(五)违反本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为情节特别严重,按规定罚款的同时,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执业资格:
1、逾期不改正,继续进行违法行为的;
2、隐匿、伪造、销毁违法证据的;
3、阻挠、干扰、拒不配合调查,妨碍执法人员执行公务的;
4、给当事人生殖健康造成危害后果的;
5、违法所得在一万元以上的。
六、违法行为: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违反本条例的规定,使用没有依法取得相应的医师资格的人员从事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有关的临床医疗服务的。
处罚依据:《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第四十条: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违反本条例的规定,使用没有依法取得相应的医师资格的人员从事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有关的临床医疗服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据职权,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三千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三千元的,并处三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 罚款;情节严重的,并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执业资格。
适用“三步式”行政执法程序。执行标准:
(一)没有违法所得,尚未造成后果,经教育承认错误,及时改正的,视为情节轻微,免予处罚。
(二)没有违法所得,且危害后果不大的,经教育态度诚恳,并主动消除危害后果的,视为情节较轻,免予罚款,责令七日内改正。
(三)违法所得不足三千元的,视为情节一般,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三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1、违法所得不足五百元的,处一千元的罚款;
2、违法所得五百元以上不足一千元的,处二千元的罚款;
3、违法所得一千元以上不足一千五百元的,处三千元的罚款;
4、违法所得一千五百元以上不足二千元的,处四千元的罚款;
5、违法所得二千元以上不足三千元的,处五千元的罚款。
(四)违法所得三千元以上的,视为情节严重,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1、违法所得三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处违法所得一倍的罚款;
2、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处违法所得二倍的罚款;
3、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三倍的罚款。
(五)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为情节特别严重,按规定罚款的同时,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执业资格:
1、逾期不改正,继续从事违法行为的;
2、阻挠、干扰、拒不配合调查,妨碍执法人员执行公务的;
3、隐匿、销毁相关证据,掩盖事实真相的;
4、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的;
5、给当事人生殖健康造成损害后果的。
七、违法行为: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出具假证明文件,尚不构成犯罪的。
处罚依据:《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第四十一条: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出具虚假证明文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原发证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执业资格。
适用“三步式”行政执法程序。执行标准:
(一)初次违反本条规定,没有违法所得,尚未造成危害后果的,经教育承认错误,及时改正的,视为情节轻微,免予处罚。
(二)没有违法所得,危害后果不大的,经教育态度诚恳,主动消除危害后果的,视为情节较轻,免予罚款,责令七日内改正,给予警告。
(三)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视为情节一般,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1、违法所得不足二千元的,处五千元的罚款;
2、违法所得二千元以上不足三千元的,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3、违法所得三千元以上不足四千元的,处一万元以上一万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4、违法所得四千元以上不足五千元的,处二万以下的罚款。
(四)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视为情节严重,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1、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处违法所得二倍的罚款;
2、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处违法所得三倍的罚款;
3、违法所得二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处违法所得四倍的罚款;
4、违法所得三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五倍的罚款。
(五)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为情节特别严重,按规定罚款的同时,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执业资格:
1、逾期不改正,继续从事违法行为的;
2、阻挠、干扰、拒不配合调查,妨碍行政执法人员执行公务的;
3、隐匿、销毁相关证据的;
4、出具虚假证明文件,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
5、违法所得三万元以上的。
《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一、违法行为:育龄夫妻没有自觉落实安全、有效、适宜的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不接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孕情检查指导的。
处罚依据:《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五十一条第一款:对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不按期接受孕情检查指导的,由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给予警告,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二百元至五百元罚款。《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八条:育龄夫妻应当自觉落实安全、有效、适宜的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并接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孕情检查指导。
对已生育子女的夫妻,提倡首选长效避孕措施。适用“三步式”行政执法程序。执行标准:
(一)由于客观原因或者无故一次不按期接受孕情检查指导的,经教育能立即改正的,视为情节轻微,免予处罚。
(二)无故一次不按期接受孕情检查指导的,经教育仍不接受检查的,视为情节较轻,给予警告,限十五日内改正。已在限内改正的,免予罚款。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情节严重,处以二百元至五百元罚款:
1、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二百元罚款;
2、计划生育考核内连续2次(或累计2次)不按期接受孕情检查指导的,处以三百元罚款;
3、计划生育考核内连续3次(或累计3次)不按期接受孕情检查指导的,处以四百元罚款;
4、计划生育考核内不接受孕情检查指导的,处以五百元罚款。
二、违法行为:不符合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而怀孕者,没有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指导下采取终止妊娠的。
处罚依据:《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五十一条第二款:对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不采取终止妊娠措施的,由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给予警告,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一千元至二千元罚款。
《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九条:不符合第十九条、二十条规定而怀孕者,应当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指导下采取终止妊娠措施。
《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十九条:双方无子女的公民结婚后,可以自愿安排生育第一个子女。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夫妻,经过批准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
(一)第一个子女为病残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但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
(二)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又怀孕的;
(三)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只有一个子女的;
(四)夫妻一方为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或者相当此标准的其他非遗传性残疾者,只有一个子女的;
(五)夫妻双方均为全国一千万以下人口的少数民族,只有一个子女的;
(六)夫妻双方均为归国华侨或者在本省定居的台湾、香港、澳门同胞,只有一个子女的;
(七)从事海洋作业的沿海渔区的渔民,只有一个子女的;
(八)山区、坝上的农村居民,只有一个子女的;
(九)农村中男到有女无儿家结婚落户的居民,只有一个子女的;
(十)从事井下作业连续五年以上,且继续从事井下作业的矿工,只有一个女孩的;
(十一)平原、丘陵的农村居民,只有一个女孩的;
(十二)再婚夫妻一方无子女,另一方有两个以下子女的;
(十三)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属于其他特殊情况的。《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条:符合第十九条(第十二项“再婚夫妻一方无子女,另一方有两个以下子女的”除外)规定的,妇女再生育时的年龄应当在二十六周岁以上,生育间隔应当在四年以上;年龄在二十八周岁以上的,可以缩短生育间隔。
部分适用“三步式”行政执法程序。执行标准:
(一)经教育主动终止妊娠的,视为情节轻微,免予处罚。
(二)经教育仍不采取终止妊娠措施的,视为情节较轻,给予警告,限十日改正。已在限期内改正的,免予罚款。
(三)对限十日内不改正的,视为情节一般,处以一千元罚款。
(四)对妊娠超过十四周后拒不改正的,视为情节严重,处以二千元罚款。
《河北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
止妊娠规定》
一、违法行为:未按规定购置、使用超声诊断仪的。处罚依据:《河北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规定》第二十一条:违反本规定第八条第一款和第二款规定的,由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依据职责责令改正,并处以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河北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规定》第八条:除教学、科研机构因教学、科研需要外,购置、使用超声诊断仪等可用于鉴定胎儿性别的设备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者《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许可证》;
(二)诊疗科目设有超声诊断专业或者设有避孕和节育的医学检查项目;
(三)有依法取得相应执业资格的人员。
符合前款规定购置、使用超声诊断仪等可用于鉴定胎儿性别设备的机构,应当自购置、使用之日15日内,将设备的类型、数量、使用场所和操作人员名单分别报向其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者《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备案。
部分适用“三步式”行政执法程序。执行标准:
(一)对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者《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许可证》而购置、使用可用于鉴定胎儿性别设备的,或符合规定购置、使用可用于鉴定胎儿性别设备逾期不备案的,经教育承认错误,主动采取措施及时改正的,视为情节轻微,免予处罚。
(二)违反本条规定,从事非法胎儿性别鉴定,危害后果不大的,经教育能配合行政执法人员调查,主动消除危害后果的,视为情节一般,责令限七日内改正,并处五百元罚款。
(三)逾期不改正的,视为情节严重,处一千元罚款。
二、违法行为:符合法定生育条件且妊娠14周以上的妇女不得人工终止妊娠(本办法规定的符合四个条件的除外)。
处罚依据:《河北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规定》第二十二条:违反本规定第十条第一款规定的,由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对妊娠妇女处以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河北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
止妊娠规定》第十条:符合法定生育条件且妊娠14周以上的妇女不得人工终止妊娠,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胎儿患有严重遗传性疾病的;
(二)胎儿有严重缺陷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继续妊娠可能危及妊娠妇女生命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妊娠妇女及胎儿健康的;
(四)因离异、丧偶要求终止妊娠的。
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和第(三)项规定情形之一需要人工终止妊娠的,应当向经批准开展终止妊娠手术业务的医疗保健机构或者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以下统称经批准的施术机构)提交本人的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和省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向社会公布的医疗保健机构出具的医学诊断结果;有前款第(四)项规定情形的,应当向经批准的施术机构提交本人的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和离婚证明或者配偶死亡证明,以及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出具的证明。
有本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情形需要紧急实施人工终止妊娠手术的,经批准的施术机构应当及时实施手术,并自手术之日起3日内报告妊娠妇女居住地的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报经批准的施术机构名单。
部分适用“三步式”行政执法程序。执行标准:
(一)经说服教育承认错误,主动中止人工终止妊娠的,视为情节轻微,免予处罚。
(二)擅自终止妊娠手术的,视为情节一般,处五百元罚款。
(三)擅自终止妊娠手术的,且对执法人员态度蛮横,妨碍执法人员执法的,视为情节严重,处一千元罚款。
三、违法行为:单位和个人胁迫、组织、介绍妊娠妇女进行非医学需要的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行为的。
处罚依据:《河北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规定》第二十三条:违反本规定第十三条规定的,由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每人次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不得超过有关法规规定的最高限额。属于非经营活动的,每人次处以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河北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规定》第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胁迫、组织、33 介绍妊娠妇女进行非医学需要的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
部分适用“三步式”行政执法程序。执行标准:
(一)初次违反本条规定,没有违法所得,尚未造成危害后果,经教育主动承认错误,及时改正的,视为情节轻微,免予处罚。
(二)没有违法所得,且危害后果不大的,经教育态度诚恳,及时改正错误,积极配合执法部门调查,并主动消除危害后果的,免予罚款,责令七日内改正。
(三)逾期不改正,有违法所得的,视为情节一般,每人次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不得超过有关法规规定的最高限额:
1、介绍妊娠妇女进行非医学需要的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没收违法所得,每人次处以违法所得一倍的罚款;
2、组织妊娠妇女进行非医学需要的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没收违法所得,每人次处以违法所得二倍的罚款;
3、胁迫妊娠妇女进行非医学需要的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没收违法所得,每人次处以违法所得三倍的罚款。
(二)逾期不改正,属于非经营活动的,视为情节严重,每人次处以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1、介绍妊娠妇女进行非医学需要的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每人次处五百元的罚款;
2、组织妊娠妇女进行非医学需要的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每人次处八百元以下的罚款;
3、胁迫妊娠妇女进行非医学需要的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每人次处一千元以下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