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保政策宣传内容
医保政策宣传内容
1、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多长时间划拨一次?
答:在职人员每月划拨一次,退休人员每半年划拨一次(每年1月及7月)。
2、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是否可以累计使用?
答:可以。个人账户的本金和利息归参保人员所有,可以结转使用和继承。
3、参保人员怎样看病、购药?
答:参保人员必须持医疗保险卡(IC)和病历卡到定点医疗机构看病,或者到定点零售药店刷卡购药。
4、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上的余额怎么查询?
答:⑴ 医疗消费发票上有显示;
⑵ 常州劳动保障网上可以查询;
⑶ 12333电话咨询
⑷ 到市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刷卡查询。
5、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用途是什么?
答:自2010年1月1日起,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支付范围逐步扩大到药品、诊疗项目的和医疗服务设施范围中原来由个人先按比例自付的费用,以及原来由个人现金自付的准字号药品。
6、医疗保险IC卡遗失后如何补办?
答:可以先通过电话12333对IC卡进行挂失,然后持身份证去就近的交通银行网点办理补办手续,或者直接在交通银行办理挂失、补办手续。
7、使用医保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⑴ 目前医保卡未设置密码,参保人员应注意保管好,防止卡上资金被盗用。⑵ 参保人员购药时应使用本人医保卡,若亲属代购药品时应提供身份证明。
医疗保险咨询电话:12333
投诉举报电话:86811120
常州亚细亚大药房有限公司
第二篇:医保内容
2015年6~8月份医保情况通报
2015年6~8月城镇职工医保出院 7641人次,城镇居民医保出院10691人次。部分科室在管理、用药、检查、服务等环节未能完全按医保规定执行,导致不合理费用的发生,现通报如下:
一、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情况: 1.不合理费用
2015年6~8月发生不合理费用730例,其中因超说明书用药发生扣费304例,如尖吻蝮蛇血凝酶按说明书规定为单次术前预防性止血药物,术后多次给药止血为不合理用药。因使用限病种药物发生扣费104例,如转化糖适用于需要非口服途径补充水分或能源及电解质的患者的补液治疗;唑来膦酸注射液限重度骨质疏松骨折、癌症骨转移和工伤保险。因收费问题发生扣费189例,如新生儿科未做动静脉置管术,收动静脉置管护理问题;腹腔镜手术无需术后中换药qd,既不符合中换药收费标准,也不能体现腹腔镜手术优点。因过度检查发生扣费76例,如男性肿瘤标志物八项、女性肿瘤标志物九项等都属于过度检查。(各科室发生不合理费用例数见附表)
2.职工医保部分病种限额包干控费情况
根据协议要求,社保中心对尿毒症透析治疗和器官移植(肾移植)抗排异治疗采取“定额包干,超支不补,结余奖励,个人负担固定”的结算办法,每月结算,超结算定额的统筹支付费用当月扣除,低于结算定额标准的当月奖励。
2014尿毒症透析治疗和肾移植抗排异治疗的费用超支较大,医保办与相关科室协商并制定整改措施。从新的医疗开始,将费用情况每月整理并下发给各相关科室,及时与科室沟通分析,督促并协助科室进行费用控制,取得了较好成效.图1 尿毒症透析治疗和肾移植抗排异治疗病人的费用超支情况(单位:万元)
20.0015.0010.00尿毒症透析包干治疗器官移植(肾移植)5.000.001月-5.00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
二、需要注意的问题:
1.收治非疾病住院的参保人员时,首诊医师要将患者或家属所陈述的外伤原因及经过作为第一手资料在首次病程记录及病历中真实、具体、详尽地记录,把好初审关,不可写“因外伤后***、或不慎外伤”等,否则因描述含糊不清导致未按规定联网所发生的费用由责任医师承担。
2.参保人员住院期间应随身携带社保卡和身份证备查,一次住院期间,两次检查参保病人不在床且无请假条、社保卡或身份证未带的,社保中心不予支付住院费用。请各科室认真核对患者相关信息,杜绝冒名顶替情况,如核对不符,应及时通知医保办公室进行复查。
3.社保中心将对定点医疗机构医用耗材、试剂、药品等进行抽查,希望各科室认真对待,做到出入库数量、费用与实际使用收费相符。
希望各科室加强管理,对医保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纠正,杜绝不合理情况的发生。
附:2015年5~7月居民、6~8月职工医保不合理费用情况
医疗部医保
2015.10.15
第三篇:城市低保政策宣传内容
**区民政和民族宗教事务局城市低保政策宣传内容
1、什么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答:城市低保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对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下的城市居民,主要以货币补助形式,保障其达到本市最低生活标准的行政行为。城市低保制度实行以差额救助为主体,辅之以政策扶持、社会互助的配套措施,实施城市低保制度应当遵循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则;属地管理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2、什么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答: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又称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是国家为救济社会成员中收入难以维持其基本生活需求的人口而制定的一种社会救济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最基本的内容。
3、**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多少? 答:2011**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310/月/人。
4、什么是分类施保政策?
答:城市三无户属于A类家庭,可按保障线30%的标准全额享受低保待遇;家庭成员中有患大病、重病、以及一、二级残疾的属B类家庭,可按保障线提高20%的标准差额享受低保待遇;家庭成员中有三级以下残疾的属B类家庭,可按保障线提高10%的标准差额享受低保待遇。其他家庭属3类家庭,差额享受低保待遇。
5、向什么部门申请低保?
答:《**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规定:申请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的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
6、在低保审批过程中需要如何配合?
答:申请人在提交享保申请时要写明家庭人口、家庭收入的真实情况,在街道、区民政局入户调查时要积极配合,提供相关证件及证明材料。
7、从递交申请开始多长时间能领到低保金? 答:按照《**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规定,当月提出申请,经过街道、区民政局入户调查合格后,当月审批,次月领取低保金。
8、什么是城市居民医疗救助制度?
答:城市医疗救助是党和政府为缓解困难群众看病难治病难而建立的一项全新的救助制度。我区实施医疗救助遵循实事求实,因地制宜原则;分类救助,区别对待原则;多方筹资,形式多样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9、向什么部门递交医疗救助申请? 答:《**市**区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实施办法》规定:申请享受城乡医疗救助,由患者本人向户籍所在地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
10、办理城市居民医疗救助需提供哪些资料?
答:申请医疗救助应向户籍所在地办事处出示以下证明材料:
1、户口本、身份证、职工医保卡或者居民医保卡复印件、家庭收入证明;
2、《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
3、医院诊断书、出院结算单或特殊门诊结算单;
4、患者所在单位为其报销的医疗费用,患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商业保险报销的医疗费用和得到的医疗赔付证明;
5、办事处出具的低收入证明。
11、对违反工作条例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审批工作人员怎样处罚?
答:由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2、对骗取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低保对象采取何种处罚?
答: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警告,追回其冒领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款物;情节恶劣的,处冒领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第四篇:职工医保待遇政策宣传1.9X1.11写真
重庆市城镇职工医保待遇政策宣传内容
一、住院起付线标准是多少?
住院起付线标准:一级医院200元(一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0元)、二级医院440元(二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00元)、三级医院880元。中医院降低一个等级扣取起付线。在一个自然内,多次住院的,逐次降10%,但三级医院最低不得低于620元,二级医院最低不得低于260元,一级医院最低不得低于100元。
特殊疾病人员住院,一个自然内只承担一次起付线标准(按当年所住最高等级医院承担;若是特殊疾病鉴定合格的第一年,则从享受特殊疾病待遇之日后,住院的第二次起不扣起付线)。
低等级医院转入高等级医院住院的,要承担其起付线差额;转入同等级医院的,不承担起付线;转入低等级医院的,按低等级医院承担起付线,退还与高等级医院起付线的差额。
在重庆市外异地和重庆市内涪陵区外三级医院就医,未按规定向区医保中心申报登记的,起付线标准提高5%。
例如:某人第一次在三级医院住院,承担起付线标准为880元(异地就医未申报登记的924元),第二次住院应承担起付线标准792元(异地就医未申报登记的831.60元)。
二、住院报销比例是多少?
(一)基本医疗报销比例:退休人员95%;在职职工:一级医院90%,二级医院87%,三级医院85%。
参保人员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工资总额(退休人员按本单位职工人均缴费基数计算)达到重庆市上城镇经济单位职工平均工资150%—200%、200%—250%、250%以上的,其住院医疗费用由统筹基金报销比例,在以上85%、87%、90%或95%支付比例基础上,分别提高1.5%、3%、4.5%。
医保范围内中药包饮片、中成药以及医院自制中药制剂的医疗费用,提高报销比例2%。
但加上各项优惠政策报销比例之和,退休人员不得超过99.5%,在职职工不得超过95%。
(二)大额医疗报销比例:100%。
在重庆市外异地和重庆市内涪陵区外三级医院就医,未按规定向区医保中心申报登记的,报销比例下降5%。
三、医疗保险最高报销总额多少?
在一个自然内,基本医疗最高报销3.2万元,大额医疗最高报销50万元,共计53.2万元。
四、哪些属于医保报销范围?
《重庆市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和《重庆市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项目目录》中规定的:甲类药品和甲类医疗服务项目在医保限价内全部纳入报销范围;乙类药
品和民族药品个人先自负10%,乙类医疗服务项目个人先自负20%后,再纳入报销范围;一次性医用材料,医保限价内的费用,全部纳入报销范围,限价以上的费用,全部由个人自负。
非医保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全部由个人自负。
五、怎样办理异地就医手续?
(一)市外长期异地就医:在市外异地居住(工作)一年以上人员,本人填写“重庆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申报表 ”(一式二份),在居住地最多选择当地3家医保定点医院作为本人的定点医院(最好是一、二、三级医院各选1家),每家医院签字盖章,再到居住(工作)地医保经办机构盖章确认,交参保单位盖章(破产单位人员和个人身份参保人员不盖章),再到区医保中心审核、盖章、登记(特病人员必须标注特病门诊定点医院名称)。
(二)市外临时异地就医:因公出差、旅游、探亲、请假等原因外出,异地突发疾病住院治疗的,应在入院3个工作日内向所在单位报告,所在单位在职工入院5个工作日内(破产单位人员和个人身份参保人员或委托人应在5个工作日内),向区医保中心填报“重庆市外异地突发疾病申请表” 审核、盖章、登记。
(三)市内涪陵区外三级医院就医:参保人员在市内其他区县二级及二级以下定点医疗机构及涪陵区内各级定点
医疗机构门诊就医、住院,由本人自主选择(全市所有定点零售药店凭社会保障卡自主购药)。在市内涪陵区外三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应填写“重庆市市内非参保地三级医疗机构就医审批表”,单位盖章(破产单位人员和个人身份参保人员不盖章),报区医保中心审核、盖章、登记。
六、转院手续怎样办理?
(一)转重庆市内定点医院就医:由就医所在医院出据“重庆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转院证明”,直接到指定医院住院就医。
(二)转重庆市外医院就医:由市内三级医院出据“重庆市基本医疗转市外就医审批表”(一式三份),单位盖章,报区医保中心审批、盖章、登记。
(三)市外异地就医人员转院就医:办理了长期市外异地就医人员,因病情确需转院治疗的,须持本人原定点医院的转院证明,转往另一家定点医院就医。
七、住院医疗费用怎样报销(结算)?
(一)市内就医:参保人员在市内就医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应由个人支付部分由参保人员与定点医疗机构结清,由医保基金支付部分先由定点医疗机构垫付,再按规定与医保中心结算。
(二)市外就医:由参保人员与定点医疗机构结清,出院后,原则上在1个月内将出院证、疾病诊断证明书、发票、费用清单(小项汇总清单)交所在单位(异地突发疾病人员还应提供就医医院的等级证明),填写《重庆市涪陵区城镇单位参保人员住院医疗费用报销审批表》,单位签注意见并加盖公章,报医保中心待遇审核科按规定审核报销,次月20日后由医保中心将医保基金报销费用通过网上银行拨付给患者本人或所在单位(由单位再支付给患者或其直系亲属)。若市外异地就医省市与重庆市建立了医保基金结算平台的(如海南省),医疗费用结算与市内就医结算办法相同。
八、医保个人账户资金提供给他人使用,如何办理? 提供两人身份证复印件,填写“重庆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资金关联使用申请表”,由提供者到医保中心办理。
第五篇:医保政策解读
大学生医保政策解读
一、依据的相关文件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8]119号)
2、《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09〕46号)
3、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民政厅印发的《江苏省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苏教财〔2009〕48号)
4、《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宁高校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实施意见》(宁政办发〔2009〕145号)
5、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试行)(2010.3)
二、参保范围
我院在籍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专科生。
三、缴费方式
1、首次参保。个人缴费100元,每年在缴纳学费时统一由财务处代扣代缴。首次办理医保卡20元免缴,遗失补办需交费20元/卡。
2、续保。大学生参加居民医保每年应按规定办理续保登记手续。为方便续保登记手续办理,每学年末没有提出续保异议的同学,将视为同意续保,由学院直接为其办理续保登记手续。
3、中断投保。未按规定期限参保或参保中断后续保的大学生,应在下一缴费期内办理参保或续保手续,自缴费次月起满6个月等待期后,方能继续享受居民医保待遇;中断缴费期间和6个月等待期内发生的医疗费用,居民医保基金不予支付。
4、转、退学或毕业。学生在每年10月15日后入学、转学或退学的,由教务处提出名单,学工处配合医务室适时到南京市居民医保经办机构为其办理补充登记或注销登记手续。大学生参保后发生转学、退学或其他终止学籍情形的,所缴纳的医疗保险费不予退费。参保大学生退学或因病办理休学的,可继续享受当期医疗保险待遇直到保障期结束。参保大学生毕业后次月即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不设6个月等待期;符合居民医保参保条件仍愿参加居民医保的,可以其他居民身份继续参加居民医保。
5、低保家庭投保。低保家庭大学生参加南京市居民医保个人缴费部分,由省财政拨付。身份认定由学工处负责。提供原户籍地居民户口簿、本人身份证、最低生活保障证的复印件和原户籍地县级民政部门出据的相关证明。
四、保障方式及待遇水平
大学生参加居民医保,保障期为一个学年,自每年9月1日至次年8月31日,保障范围包括住院、门诊大病、门诊、产前检查及生育医疗费用。
1、住院待遇。起付标准为三级医疗机构500元,二级医疗机构400元,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300元。参保大学生在一个结算内多次住院的,起付标准逐次降低,第二次及以上住院按规定住院起付标准的50%计算,但最低不低于150元。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费用,在三级、二级、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就诊的,基金支付比例分别为80%、90%、95%。
2、门诊大病待遇。门诊大病病种为恶性肿瘤、重症尿毒症的血液透析(含腹膜透析)治疗、器官移植后的抗排异治疗、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精神病。不设起付标准,医疗费用基金支付85%。
3、门诊待遇。不设起付标准,医疗费用自付,医保中心实行门诊包干,60元/人,医保中心返还款到帐后,学院全额退还学生邮政储蓄卡中。因此,学生看门诊的费用不报销。
4、产前检查。将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产前检查和生育费用列入基金支付范围。产前检查费用基金最高支付300元。生育费用按照住院费用标准支付。
5、意外伤害。人身意外伤害费用按照住院基金支付比例支付,不设起付标准。
6、保障限额。在一个保险期内发生的医疗费用,基金累计最高支付限额为15万元,连续缴费每增加一年,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增加1万元,最高不超过22万元。
五、就诊及转诊
1、市劳动保障部门为每一位参保大学生制作《南京市民卡》,参保大学生应持卡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大学生参保后实行以定点高校医疗机构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的首诊、转诊制。需转诊的,由首诊医疗机构负责转诊。抢救不受此限制。
2、患有门诊大病的参保大学生,需凭本市三级定点医疗机构或专科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和经医院盖章、主任医师签字同意的《门诊大病申请表》,经我院统一报市大学生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备案准入,方可享受门诊大病待遇。持有《门诊大病证》的参保大学生住院免收起付标准。
3、参保大学生因人身伤害发生的医疗费用,需在人身伤害发生180天以内,由学院将有关材料统一报至市大学生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按规定办理审核报销。
4、大学生异地实习及寒、暑假期间,因急诊住院可就近在当地就医,发生的住院费用先由个人垫付。出院后将《南京市民卡》、病历复印件、住院收据、费用明细、出院小结等材料统一交至学院学工处,由学工处统一报市大学生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按规定办理审核报销。
六、下列情况发生的医疗费用,基金不予支付
1、在非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费用;
2、中断缴费期间发生的费用;
3、未经定点首诊医院办理转诊手续发生的费用;
4、未经批准、备案的在外地就医发生的费用;
5、居民医保用药和医疗服务目录外的费用;
6、计划生育手术费用;
7、参保大学生本人违法违规所致伤害;
8、自杀、自残;
9、出国、出境期间;
10、整形、美容手术;
11、有第三者赔偿责任的交通事故、医疗事故、药事事故等;
12、其他不符合居民医保规定支付范围的。
注:医保卡只是参保的凭证,卡内无钱,看门诊、药店购药无用(因为其中没有钱),只作为住院结帐的使用,请妥善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