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电网建设情况分析
金塔县农村电网建设情况分析
一、我县基本情况概况
【地理位臵】金塔县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端北部边缘,地处东经98O58′-100O20′,北纬39047′-40O59′之间,东与张掖市高台县毗邻,西与玉门市接壤,南邻酒泉市和嘉峪关市,北靠内蒙古额济纳旗,举世闻名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坐落境内。辖区总面积
1.88万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面积0.12万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全县管辖5镇5乡4个街道办事处,86个行政村,463个村民小组。
【人口】辖区内居住人口以汉族为主,总人口14.96万,其中城镇人口3.5万人。
二、我县电网情况概述
金塔县营业供电范围为县城、各乡镇、生地湾农场、阿右旗矿区。总供电面积1.88万平方公里,用电客户52903户,供电人口14.87万人,2012年供电量1.95亿千瓦时,售电量1.81亿千瓦时,平均售电价561元/千千瓦时,通过近年来线路改造和电网优化使我局的综合线损大幅下降,提高了线路的供电可靠率(供电可靠率(RS-3)为99.6%),保证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电压合格率达到95.1%,近年来通过农网工程的改造一户一表率达到100%。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壮大,已形成较为合理的输配电网络。至目前,辖区内有110千伏变电站3座,主变5台总容量为84100千伏安,110千
伏线路4条280公里;35千伏变电站24座(其中11座为用户变电站),主变38台,总容量121605千伏安,拥有35千伏线路22条,长513公里;10千伏线路43条,线路长1460公里,低压线路1314公里,配电台区2357个,容量为16.13万千伏安。全县乡(镇)、村、户通电率100%,各类用电设施设备较为完备,电气化程度较高。
三、农村电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10千伏主干线导线线径小、负荷大,经过近十年的运行,随着用电的不断增加,10千伏线路主干线导线已明显过小,末端用电多为大型负荷,当全部用户满负荷运行时,线路功率因数及末端电压较低,部分用户设备无法正常运行。
2、部分10千伏线路,所处位臵多在树木繁茂、地下水资源丰富地区,每逢春季扬沙季节,由于瓷瓶污秽严重,线路污闪跳闸事故频发,可靠性低,加之我县盐碱化土质较多,电杆根部腐蚀严重,维护困难。
3、原农网一、二期改造时,0.4千伏线路多采用LGJ-25导线架设,也存在过负荷运行情况,已不能满足正常供电需要。
4、新增用户较快,解决部分地区居民的新增生产生活用电问题,加上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乡镇企业等用户逐年增加,部分10千伏及以下线路续建、延伸造成主干及分支线路供电半径超标,导线线径较小,电压合格率降低。
5、部分10千伏线路分断开关较少,全县1460公里10千伏线路,目前只装设分支断路器52台,断路器数量少,电网分断能力差,保
护简单,往往线路一处故障引起全线路大面积停电,通过加装真空断路器,可有效提高电网检修能力,降低检修时大面积停电带来的供电可靠性差等问题。
6、部分10千伏及0.4千伏线路“两清理”中电杆高度不够,对地交叉跨越处距离不够、部分线路穿越绿化带、危及安全运行。
配电线路质量差,运行维护量大,安全隐患突出。加之部分线路走廊拥挤、树线矛盾突出,给日常线路检修维护带来不便。虽然经过了一、二期农网改造、农网完善节余、10年、11年和12年农网改造升级等工程大规模建设与改造,但部分自然村仍未进行过改造,电网网架结构仍十分薄弱,设备的装备水平远远达不到标准要求,好多设备陈旧老化,带病运行、运行极不稳定、事故率频高。另外由于负荷增长快,现运行的线路导线截面不满足要求,供电质量差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给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0.4千伏供电半径远远超过技术要求,供电可靠率和电压合格率差,严重制约着金塔县县域经济的发展,影响着人民生产生活用电的需求。同时受农网改造资金限制,一些富民工程如:规模养殖、大棚种植、电气化建设、政府重点工程等项目无法及时建设,农村负荷快速增长的供电区域电力投入还较为匮乏,电力建设方面投入不足,电网建设步伐缓慢,导致部分设施用电困难,部分已用电的设施在供电线路上面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严重制约着农民创收
和乡镇经济的发展。
四、加快农村电网建设建议
1、把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制定政策予以扶持。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应当充分考虑巩固农村基础、维护社会稳定等因素,把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统一起来。
2、将农电网建设和改造与新农村建设等政府扶持的农村发展项目结合起来,合理规划,统筹安排。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群众参与、各方配合的农村电网建设的管理体系,定期研究农电网改造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农电网建设和改造中出现的矛盾,构建供、用、管的和谐关系。
3、广泛宣传农村电网建设的法律、法规,让广大农民了农村电网建设的运作模式,维护好自身权利,履行好应尽的义务。
第二篇: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
一、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投资管理规定
(1999年4月20日 国家计委)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以下简称农网改造)工程建设投资的管理,充分发挥农网改造资金的作用,进一步做好农网改造工作,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农网改造资金必须专户存储,专款专用,所有投资必须全部用于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或挤占。
第三条 各省(区、市)计委(计经委)、国家电力公司要严格执行国家计委下达的农网改造资金计划,积极协调财政专项资金和农行贷款的及时到位,监督和检查资金的使用。
第四条 农网改造工程项目法人必须加强对农网改造投资的管理,严格控制工程造价。
第二章 投资管理
第五条 各省(区、市)农网改造工程投资规模必须控制在国家计委已经批复的总投资规模之内,投资规模的变化必须由项目法人提出,经各省计委(计经委)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后报国家计委批准。
第六条 农网改造工程投资的20%由财政债券安排解决,作为农网改造工程的资本金,其余80%投资由农网改造工程项目法人向银行申请贷款解决。
第七条 各省(区、市)必须合理安排农网改造内容,重点放在中低压农网改造上,各地改造投资的60%以上要用于10千伏及以下中低压电网。
第八条 国家计委根据农网工程进展情况下达各省(区、市)投资计划,各省(区、市)计委要据此及时分解下达各县(市、区)及单项工程投资计划。
农网改造工程项目法人要根据国家下达的投资计划向财政和银行办理借贷款手续,签订借贷合同;根据各省(区、市)计委(计经委)分解下达的投资计划,编制资金配置计划,并根据工程进度适时拨付资金,严禁截留和滞留金。
第九条 农网改造资金不得与生产、经营等其它资金混存混用,各项目法人要严格按照财务准则的要求对农网项目设置统一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
第十条 低压电网和供电台区的改造要建立专门的台账,对工程建设内容、资金来源及数额等要有明细账。
第十一条 农网改造项目法人必须建立农网改造财务分析制度,按季编制农网资金拨付和支付情况表。35千伏及以上工程要按项目概算进行分析;10千伏及以下工程以县为单位进行分析。
第三章 概算管理
第十二条 农网改造工程投资概算由农网改造工程项目法人负责组织编制,由省计委会同有关部门和项目法人共同审定。
第十三条 农网改造工程的工程管理费等行政性费用应由项目法人自行承担,不得计入农网改造工程投资概算。
第十四条 农网改造工程投资概算编制中的各项取费标准都要在现有取费标准的基础上适当降低,具体降低比例由省计委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其实际情况确定。
第十五条 凡1998年6月底之前竣工的农网工程项目,不论其资金来源如何,均不得列入农网改造工程总投资规模,不得用农网改造资金冲抵1998年6月前农网工程的投资和债务,挤占农网改造资金规模。
第四章 收费管理
第十六条 农网改造工程的投资,除电表以下农户进户线和部分改造投资不足地区电表费用可由农户承担外,任何单位和任何人不得再向农民收取农网改造工程供电贴费(增容费)、材料费、施工费等其它费用。
第十七条 农户进户线和电表等各种农户用电设施所收费用仅限于购置设备和材料费本身,不得收取管理费、施工费等其它任何费用。具体收费标准由省级物价管理部门制定。
第十八条 农网改造工程的设备和材料的招标采购是设备和材料的最终购买价格,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加价收费。
第十九条 10千伏及以下工程原则上不支付土地占用费和青苗补偿费等有关补偿费用。35千伏及以上工程占地和青苗补偿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条 项目法人委托有关中介机构(如财务公司、招标公司等)进行应由项目法人承担的工作的费用由项目法人的自有资金支付,不得计入农网改造工程投资。
第二十一条 任何参与农网改造工作的政府管理部门,均不得以任何借口从农网改造投资中提取管理费、办公费等费用。
第五章 监督与检查
第二十二条 各省(区、市)计委要加强对农网改造资金的监督,要会同物价、财政、银行等部门进行统一检查,及时纠正和处理违规行为。
第二十三条 各项目法人要按照上述要求加强对农网改造资金的管理,严禁挤占、挪用农网改造资金,严禁以农网改造名义乱收费和乱摊派。对违反上述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的责任人,各省(区、市)计委(计经委)要严肃处理;对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当事人责任,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农网改造投资必须用于国家计划批准的工程内容,不得超越范围、超过标准使用。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六条 各省(区、市)计委(计经委)要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本办法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负责解释,并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发布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含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发布日期:1999年04月20日 实施日期:1999年04月20日(中央法规)
第三篇:电网建设
按照国家关于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工作要求,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企业的目标,并将其写入了社会责任报告书。作为供电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节约发展的工作思路,扎实做好降损增效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企业责任和社会责任。
线损率综合反映了电力网规划设计、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评估,查找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而从技术上、管理上双管齐下,运用科举的措施与方法,实现电网的“降损增效”。降损增效之技术措施
1.1加强配电网规划,加大电网建设改造力度
在电网规划、建设和改造项目安排时应对线损因素给予适当考虑。要以提高城市电网供电可靠性、降损增效为原则,对电源点和配电网网架结构规划进行细化、优化,逐年修编配电网的滚动规划。在技术改造项目立项时应把节能降损提高到国家电网公司重点工作的层面,其中节能降损项目投资比重应大大提高,使节能降损项目措施落实到位,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结合迎峰度夏及城网改造,对部分超负荷配变及线路进行改造,根据城市负荷发展情况,及时增加新的电源布点,缩短供电半径、减少迂回供电。
1.2合理调度,提高经济运行水平
加强变压器负荷监测,及时调整负荷,保证三相负荷平衡运行。并根据负荷情况,合理配置变压器,彻底淘汰高能耗变压器要减少变压器轻载、空载和过载的机率。合理选择配电变压器的容量和安装位置,消除“大马拉小车”和三相不平衡现象。调整公用变压器三相负荷,尽量采用三相平衡送电,对于三相四线制低压供电线路,变压器出口处不平衡度应不大于10%。业扩报装宜统一受理,重点处理好负荷分布,调整负荷过重或过轻的线路,合理配置公用变容量。进一步加大降损后评估工作的力度。
1.3加快配电系统自动化建设,提高城网科技含量
配网自动化不仅能有效地减少停电,提高供电服务质量,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线路冗余容量,减少线路的投资。因此应对配网自动化进行深入研究,学习韩日等国的先进经验,对配网自动化的实用化进行研究和规划,让配网自动化为降损提供更好的支持。通过配网自动化建设,形成一套配电网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信息管理平台,实现配电设备运行状态和配电网络实时监控,建立“数字化”配网,实现系统资源共享,提高营销服务水平。
1.4合理进行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
结合技改资金,对部分变电站增加的容量集中补偿设备,同时变电站根据电压情况,要及时进行无功补偿电容器投切,结合主变有载调压调档,充分提高供电电压质量;对于线路长、分支多、密度低,且较分散的10千伏配电线路可采取分散补偿和集中补偿相结合;对于变电所10千伏母线,可加装高压补偿电容器。对供区配变容量在100KA及以上的客户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就地平衡无功电量,提高电能质量,降低线路损耗。同时,开展200千伏安及以上客户的不合格计量装置的技术改造。
1.5合理安排设备检修,搞好输、配电线路维护
要尽可能做到供、用电设备同时检修试验,以减少停电时间和次数。搞好输、配电线路维护管理工作,减少泄漏电,主要是清扫、更换不合格的绝缘子,修剪树枝,经常测量接头电阻,发现问题及时检修。对线路消缺等工作,要尽可能采用带电作业,控制停电作业。
1.6推广现代化手段,加快电量远传工作
充分发挥电量采集系统功能,密切关注大中客户和联网电站计量装置的计度情况,加大远程监控力度,适时跟踪并分析电量异常情况。
积极推广配网线路、大客户在线监测系统、集中抄表系统、负荷管理在线检测和用电信息发布等先进的现代化技术,进一步完善负荷管理远程工作站使用功能。电量数据是线损工作统计基础,数据的远传是提高线损管理水平、实现线损管理的可控、在控的前提。要结合预试检修停电,安排好变电站电量远传系统建设工作,同时加强电量远传系统主站功能的开发利用,使其在系统功能上切实具备线损实时分析的功能。逐步实现变电站电量远传、负控系统和电厂电量远传等系统的信息共享,充分利用已有的数据信息资源,提高线损管理的科技水平。降损增效之管理措施
2.1要积极开展线损分台区管理工作
贯彻执行“统计清楚、分析透彻、重点突破、综合治理”的线损管理总体工作方针,梳理线损管理流程,制定相关制度及细则,同时要加强对规章制度的理解及执行力。积极转变观念,加强分台区管理,将责任细化落实到具体人员,努力做到线损管理每项工作有明确分工,每项小指标有明确的责任单位。通过分台区管理,掌握低压损失电量的根源,更加有针对性的安排降损计划,逐步推行台区考核表计自动抄录,提高供电量数据同时率,减少低压线损率波动。完善线路、台区考核计量装置,规范线损率的统计口径,全面推行《单线单变考核管理办法》,实行分站、分压、分线、分台区线损分析和考核,做到量化考核到线、到台、责任落实到人,实行当月考核,当月奖惩,当月兑现,加大执行力建设。
2.2加强线损预测分析和理论计算工作
线损分析要实行三对比:与上月比,与去年同期比,与理论计算比。对线损率完成情况,每月要定期召开用电形势、线损分析会,做到及时总结,特别是对重点线路和异常线路进行剖析,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在月度线损分析报告中,要认真做好次月供电量、售电量、线损率等情况预测,确保线损管理的可控、在控。将每月指标完成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按月奖惩。加强线损上报、录入数据的管理,保证数据准确、及时,确保线损率指标完成。要认真做好理论线损计算工作,充分掌握电网运行的损耗情况,各线损责任单位要在上一年理论计算的基础上,提早准备,对所管辖线路变更情况及参数及时进行修正,并对低压配电线损进行实测分析,明确降损主攻方向,为制定降损方案和降损计划提供依据。
2.3加强计量管理
加大计量装置投入,提高精度,保证计量准确性,对国家已明令淘汰的电能表全部更换;对低压电流互感器由0.5级更换为0.2级。做到定期轮校电能表。加大计量装置的防窃电改造,采用电能表集中安装于表箱或专用计量柜;低压用户安装漏电保护开关;高供高计用户采用高压计量箱并配装磁卡表等形式。同时做好计量装置的周检、轮换工作。对表计实行定检和抽检相结合的方式,加强表计校检,确保计度准确性。
2.4组织开展营业大普查活动
重点以查偷漏、查帐卡、查倍率、查电表及接线为主,采取突击查与定期查、互查与自查相结合,通过核查帐、卡、票、表四相符情况,检查对临时用电的管理,对表计修校、换验的管理,以及到现场实测电能表,核查电能表底数,检查电压和电流互感器变化,电能表接线等工作来堵塞营业管理上的漏洞,消灭错接线、错抄录、错倍率。杜绝由于管理不善、业务不熟、表计失灵、责任心不强等损失的电量,提高抄收和计量准确性。同时严格执行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推行标准化作业,做好“箱封、表封、铅封、变压器桩头封”等“四封”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因计量安装质量引起的营销差错发生,从源头上杜绝窃电行为。
2.5深入开展反窃电工作
对窃电行为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预以严厉打击。要加强营销工作的全过程管理,在具体工作中必须建立起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管理体制。强化用电营销检查、稽查大队的作用,加强对内、对外的监督。做好用电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全社会反窃电的良好氛围;建立完善反窃电长效机制,电力稽查大队要与公安机关、新闻媒体密切配合,严厉打击涉电犯罪,整顿用电秩序;利用负荷管理系统的计量监测与防窃电功能,对客户异常用电进行监测。
定期组织营业抄收人员集中学习,提高稽查、检查等人员检查、发现、处理违章用电的能力。
电网的经济运行是降低供电成本的有效途径。电网降损管理工作者除了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外,还需要根据电网实际需要,选择适合本地电网的降损措施,以取得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四篇:农村电网改造后
农村电网改造后,县级电业部门对农村低压电网的管理延伸到家用电能表,其面临的安全问题,主要是农村人身触电伤亡与家用电器烧坏事故。如何把农村安全用电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是目前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1农村触电事故的规律性和特点
从多年的运行经验得知,触电事故的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农村触电事故多于城市
我国用电安全水平虽在逐年提高,可触电死亡事故率仍远高于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触电事故主要发生在农村,农村触电事故是城市的6倍之多。其主要原因是:农村用电条件差,电气设备简陋且安装不太合理,技术水平低,管理不严格,农民缺乏电气安全知识等。
1.2低压触电事故多于高压触电事故
高压电网人们不容易接触;低压电网覆盖面大,电气设备多,因此人触及的机会也多;加之设备简陋,管理不严,人们思想麻痹、缺乏电气安全知识的人员接触机会就更多。
1.3触电事故季节性强
每年的6~9月是触电事故的高发季节,主要原因是夏、秋季多雨潮湿,电气设备绝缘性能下降;天气炎热,人们多不爱穿戴工作服和使用绝缘护具,且人体多汗,皮肤电阻下降。此外,正值农忙季节,农村用电量增加,人们接触和操作电气设备的机会明显增多,各种条件的不利,加上主观上的麻痹大意,便成了触电事故高度集中的季节。
1.4触电事故点多发部位
单相触电事故多于两相(指相对相)触电事故,且事故点多发生在分支线、接户线、地爬线、接头、灯头、插头插座、开关电器、控制电器、熔断器等处。这些是人们容易接触的部位,又容易发生短路、接地和漏电。
1.5农村触电事故的原因
1.5.1设备不合格
低压架空线过低,对地高度、与建筑物的距离不符合规程要求;低压电杆拉线固定部位不合理,工艺不良,又无隔离绝缘子;用废铝线或铁丝作电线;接头不合格;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未接地或接地不良;用绝缘层破损或老化的电线作进户线或电器引线;广播线与电力线安装距离不符合要求造成相互搭连;螺口灯头与灯泡不符合标准要求,且零线、相线接错,使灯泡金属螺口带电外露;单向开关误接在零线上,使灯头长期带电等。
1.5.2设备失修
接户线、引出线绝缘老化或破损;电杆拉线锈蚀,导线断股及接头老化,造成断线倒杆;电器受潮、绝缘老化;外壳的保护接地或接零线断开;橡胶绝缘线护套、软电缆护套和绝缘层破裂,软电缆接头绝缘包扎物选用不当或松散脱落;开启式负荷开关(胶盖闸)、灯头及插座的绝缘护罩、护盖失落或破碎等。
1.5.3违章作业
带电搭接电源线或修理电气设备;未切断电源,带电移动有漏电故障的电气设备;在架空线下面建房或起吊器材又无安全措施;趁供电停电之机,擅自在停电设备上工作;违反安规,进行约时停送电等。
1.5.4私拉乱接,违章用电
装接一线一地照明;直接用导线挂、钩架空线用电;私设电网电鱼、电鼠;用破旧导线拖拉地爬线、拦腰线等。
1.5.5缺乏安全用电知识
赤手拨拉断落的带电导线,赤手拖拉触电者;将三孔或四孔插头、插座的保护极误接在相线上,造成电器设备外壳带电;爬登电杆或变压器;任意将刀开关放在地上运行;用非绝缘物包裹导线接头或破损处;将插头用导线直接接在电源线上;潮湿场所用电未采用安全电压;随意操作带电设备。
1.5.6不装漏电保安器或选用劣质的漏电保安器
农改前家用保安器安装率很低,漏电流较大的农网电路选用一般电流型总保安器误动作太多,且漏电流动作整定值过大,无法保护人身安全。农改后虽家用保安器安装率提高,可许多假冒、伪劣产品涌入农网,农村触电伤亡事故仍不断发生。
1.6农村架空线、接户线、临时用电线路触电事故多
据统计资料分析,在农村架空线、接户线、临时用电线路上发生的触电事故竟达70%以上。在构成触电事故的诸多因素中,仅有一个因素引起的触电事故不足10%,有
90%以上的触电事故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引起的。因此,加强用电安全管理和用电安全知识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应当指出,在农网整改的前后,触电事故的规律可能随之变化。我们应在实践中不断分析总结其规律,为制定和完善安全措施、搞好安全用电提供可靠的依据。
2漏电保护器的配置和选用
我们应该结合我国农村低压电网的现状,既要做好安全用电防护工作,减少触电事故,又要提高电网供电的可靠性,这是对漏电切断保护提出的全面要求。事实已经证明:采用漏电保护器分级保护方式是实现上述要求的根本途径,也是我国漏电保护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我国低压电网的供电方式、经济条件和漏电保护器的生产等情况,在低压电网中采用两极漏电保护方式是可行的,也是最有效的。
首先应加大末级漏电保护器的安装率和投运率,末级保护以防止直接接触触电为主要目标,各自保护面小,不干扰其他用户。城乡家庭进户线处和人们广泛接触使用的移动式电气设备、电动工具等都应选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的高灵敏度、快速型漏电保护器。对单相用电户选用的漏电保护器还应具备过电压保护功能,用于防止当出现三相四线制总零线发生断线和接户线错接成380V线电压时,产生的异常过电压损坏家用电器。最好选用带漏电、过压、过载短路保护功能的保护器,这样,单相用电户的所有异常情况都能受到保护。对发生触电后会产生二次性伤害的场所,如高空作业或河岸边使用的电气设备等,可装设漏电动作电流为10mA的快速型漏电保护器。
第二级保护为系统总保护或分支保护。这一级保护器可装设于配电变压器低压出线处或各分支线的首端,其保护范围为低压电网的主干线(或分支线)、下户线和进户线,同时也作为末级漏电保护器的后备保护。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根据被保护线路和设备实际漏电流来确定。
这两级触漏电保护器构成了一个漏电分级保护网,第一级保护器对一些条件恶劣而触电危险性较高的场合提供了直接接触的保护;第二级保护器扩大了漏电保护覆盖面,提高了整个低压电网的安全水平。两级保护之间应合理配合,其漏电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应有级差。建议考虑上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电流为下一级额定漏电电流的2.5~3.0倍,上一级漏电保护器的动作时间较下一级动作时间增加一个动作级差,约为0.1~0.2s左右。
3漏电保护器的质量跟踪
漏电保护器作为国家强制性实施安全认证的电工产品,其质量优劣将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为此漏电保护器的质量状况一直是使用者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农网“两改一同价”工作开展以来,漏电保护器的需求量激增,许多质量稳定、性能好、功能完善的漏电保护器被用户广泛选用,但也有不少质量低劣的产品进入农网。因此必须加强和开展对漏电保护器质量的监督,实行动态管理,提高生产经营者的质量意识,防止不合格和假冒伪劣产品进入低压电网。现就如何加强和规范地开展对漏电保护器的质量监管提出几点建议:
(1)坚持对漏电保护器实施安全合格认证、进行强制性监督管理是保证其质量的前提和基础。从对已取得安全合格认证证书的产品进行的几年质量跟踪情况看,其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明显优于未进行认证的产品,这说明开展安全合格认证对产品今后的质量状况具有重要的作用。
(2)开展漏电保护器质量跟踪监督是促进和保证产品质量的有效措施。开展漏电保护器质量跟踪监督就是为了对其质量实行动态监管,从而评判其质量状况,因此,对漏电保护器的质量跟踪监督是开展对漏电保护器质量监管的主要环节。对漏电保护器质量跟踪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保证质量跟踪监督机构抽检测试和技术评定的权威性。质量跟踪监督机构的检定测试能力及其可靠性评审是否合格,将直接影响到其对跟踪产品质量评定的准确度,因此,保证质量监督的权威性是开展质量跟踪监督的关键。
2)进一步加大对认证产品的质量跟踪监督工作的力度,质量跟踪监督工作应坚持“三公”(公平、公正、公开)、“三统一”(统一监督标准、统一监督方式、统一检测项目)原则,保证质量跟踪监督工作的严肃性。开展质量跟踪监督必须有严格和规范的工作程序,并明确参加质量跟踪产品的条件和企业应提供的相关资料,公开漏电保护器质量跟踪测试的项目和采用的标准及技术评定的原则,公布抽样的办法和数量。如浙江省对漏电保护器的质量跟踪测试已开展多年;河南省从1999年开始,先有基层县局用户根据使用情况推荐到省局,省局审查资质后委托检测机构测试。两省目前开展质量跟踪测试都是按国家标准进行的,选择的项目突出了漏电保护器的主要特性。
3)及时公布产品质量的检测情况,对检测的产品提出质量改进意见是质量跟踪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4)对检测中存在质量缺陷的产品,在进行质量改进后进行定期复检是质量跟踪监督工作的又一个重要部分。它是促进产品有质量缺陷的厂家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措施,同时也可以反映生产企业的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水平。如浙江省对检测中存在质量缺陷的产品,在提出质量改进意见的3~6个月后进行随机抽样复检,并公布复检的质量情况。
(3)增强法制观念,坚持运用法律开展质量监管,也是保证漏电保护器质量的重要方法。
增强和提高质量监管部门和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意识是开展法制化、规范化质量监督的基础和首要条件,它直接关系到质量监管能否依法进行,能否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合格产品的声誉和使用者权益,因此,坚持依靠法律进行质量监管对促进产品质量提高具有十分有效的作用。质量监督部门提醒和告诫使用者优先选用合格品牌的产品,以保护合格产品的生产企业,同时防止和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此外,将漏电保护器的质量与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相联系,如浙江省即将出台的地方法规《浙江省人身触电赔偿处理办法》中,已明确对危害人身安全的电器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将追究法律责任,漏电保护器就是其中之一,建议国家也应出台相应的法规。
(4)及时加强质量信息反馈,加大科技投入是提高和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质量监管部门和使用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已投运的漏电保护器质量状况的监控和企业售后服务调查,并进行信息反馈,及时将漏电保护器的运行和质量情况反馈给生产企业。积极支持和鼓励生产企业和科研机构对新产品的开发,不断完善漏电保护器的功能。
(5)建议成立全国漏电保护器行业协会,并指定有测试条件的单位对进入农网的漏电保护器生产厂的产品每年进行抽样测试,并公布推荐的生产厂和产品型号,对产品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进行全面监督,既要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农网,又要制止低价格、低质量的不正当竞争。
4漏电保护器的运行管理
要使安装的漏电保护器发挥应有的保护作用,就必须加强对电网的运行管理,各级电力部门应重视这项工作。尤其在农网整改期间和以后,县电业部门维护管理到农户的家用电表,有关的安全问题促使他们必须大力加强管理。省以下各级电力部门,包括乡(镇)供电所,都应配备专(兼)职人员对电网安全和漏电保护器进行管理。使用单位在选用某一产品时,应对产品的功能和性能指标进行使用前的测试,只有经过功能性能测试合格的产品方可允许安装到现场。各县级电力部门应配备必要的测试设备和合格的专职人员,以保证这一措施的实施。同时应单独设立或分片设立漏电保护器维修点,以确保对损坏的漏电保护器能及时进行维修。县、乡电力部门应定期抽检漏电保护器的运行情况。末级漏电保护器属用户资产,电力部门有责任宣传、指导、检查,监督其安装使用和加速普及,为保证质量,方便管理,有条件的可统一采购、统一安装,以户建档。漏电总保护器是电力部门的资产,应选用投运率高,同末级保护能合理配合的漏电总(分支)保护器。每台漏电总保护器的安装投运,都应明确运行责任人,配备试跳运行记录,正确记录投运试验情况、定期试跳情况、运行中跳闸情况、恢复送电时间、故障原因及异常情况等。县级电力部门还应给乡级供电所配备漏电保护性能指标的现场测试仪器,组织对农村电工培训。乡供电所每年组织对配电台区实际漏电电流和漏电总保护器性能进行一次现场测试,做好记录、评价,以确保漏电总保护器处于完好状态。
对漏电保护器的安装、运行,各县级电力部门应对所辖乡级供电所和用户作出如下规定:
(1)要求各用电农户和单位按规定装设漏电保护器,否则不予供电。
(2)凡新安装的漏电保护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有国家认证标志,其技术参数能与被保护设备配套。不得购置安装不合格的产品。
(3)漏电保护器动作跳闸重合不成功,必须查明原因消除故障后方可送电,不准强行送电,不得在无保护状态下通电。
(4)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擅自将漏电保护器拆除或退出运行,否则不予供电,一切后果由拆除者负责。
(5)对于违反规定造成人身伤亡、设备损坏事故者,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惩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对漏电保护器的安装、运行资料宜按如下要求进行收集、汇总,保存和上报:
(1)乡级供电所应建立漏电总保护器台账,末级漏电保护器统计表,并确保与现场相符。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汇总,汇总科目应包括:各台区配变台数,低压出线条数,漏电保护器安装投运台数、型号、生产厂家、出厂日期,全乡漏电总保护器安装率,损坏更换台数,新增台数,末级漏电保护器台数及安装率等。汇总表一份报县级电力部门,一份留档长期保存。
(2)乡级供电所每月应对漏电总保护器试跳运行并记录进行汇总。汇总科目应包括:各种型号漏电总保护器台数及其永久故障跳闸次数、故障原因分类,每年将十二个月的汇总记录进行年汇总,年汇总一份报县级电力部门,一份留档长期保存。
(3)乡级供电所每年应对漏电总保护器性能测试记录进行一次汇总,汇总科目应包括:各种型号漏电总保护器额定漏电不动作电流不合格台数、动作电流超标台数、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下的动作时间超标台数,鉴相鉴幅型的应增加额定触电不动作电流不合格台数、额定触电动作电流下的动作时间超标台数、闭锁功能不合格台数等。现场记录一般保存三年,以利前后比较。年汇总一份报县级电力部门,一份留档长期保存。
(4)县级电力部门在收到乡级报表后也应汇总上报市级电力部门,市级电力部门在收到县级报表时应汇总上报省局,省、市、县都应长期保存下级报来的报表及汇总表。这样,能全面掌握各级电力部门漏电保护器现状、运行情况分析和存在的问题,为上级部门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另外,当漏电保护器保护范围内发生了人身伤亡事故时,事故调查前应保护好现场,不得拆动漏电保护器。电力部门应检查漏电保护器性能情况和管理规定执行情况,如漏电保护器功能、性能正常,不能忽略漏电保护器存在的死区,如相零间或相与相间受电击的可能。为了提高漏电保护器对人身触电保护的安全性,同时保证供电的可靠性,除对漏电保护器本身强化管理外,还需加强对低压电力网的管理,这样才能使改造后的农网设备水平和安全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
第五篇:农村电网规划
1.农村电网的规划设计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调查和搜集电力网现状资料,分析存在的问题,明确规划改造的重点。(2)调查和搜集规划区内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规划和人民生活用电的发展变化资料,分区测算用电负荷对近期规划应逐年列出,而中期及远期规划列出规划总的负荷水平。(3)依据农村的总体现划及电力负荷的发展,分析规划的用电水平。(4)分析规划区内无功电源和无功负荷的情况,进行无功平衡,合理地安排无功电源的位置,确定最经济的补偿容量。
2、农村电网规划资料搜集的5项基本要求:①能据以进行电力负荷(电量)的测算;②能满足研究、确定供电方案的要求;③能从所取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负荷测算的可靠性、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实现规划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评价;④能据所调查的资料编写规划文件和组织规划文件的内容;⑤能有一个完整的规划指标体系,有利于规划资料的不断完善、积累和补充。
3、农村电网规划的技术原则(1)电压等级
我国目前采用的220/110/35/10kV系统与220/110/20kV系统相比,后者在电网损耗和工程造价方面具有明显的优点。虽然我国已把20kV电压等级列为标准电压等级,但是,目前20kV电压等级的产品很少,况且,220/110/35/10kV系统已形成规模,改造这种系统将要花费巨大的投资、设备、人力,这就为改造110/35/10kv系统为110/20kV的系统增加了因难。然而,从国家的长远利益来考虑,这种改造是必须的。因此,在进行新建或扩建农村电力网规划时,应当对20kv电压等级给以可行性分析
(2)供电半径:电压为l10kV的线路,供电半径应不大于150km;35kV线路的供电半径应不大于40km;10kV线路的供电半径应不大于15km;0.4kV线路的供电半径应不大于0.5km。在供电半径长和负荷密集的地区,根据“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增加变电所的布点,以缩短供电半径,从长远目标考虑,应该每乡设一座变电所,以保证电压质量
(3电压质量。保证各类用户电压质量是确定农村电网 允许的最大电压损失的前提,我国国家标准规定:35kV及以上的供电电压,其允许偏差值为-10%~ +10%;10kV及以下的三相供电电压的允许偏差为-7%~+7%;220V单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10%~+7%。
(4)主变压器、配电变压器容量比。农村电网主变压器容量与配电变压器容量之比宜采用1:2.5;配电变压器容量与用电设备容量之比宜采用1:(1.5~1.8)。
(5)输电线路路径和变电所的所址的选择。应避开行洪、蓄洪和沼泽、低挖地区,在设计中应采用经过审定的通用设计或典型设计。
4、为了保证供电的可靠性要求,对于农村电网总结出了一系列计算指标,这些指标是:①系统平均停电频率指标(SAIFI);②用户平均停电频率指标(CAIFI);③系统平均停电持续时间(SAIDI);④用户平均停电持续时间(CSIDI);⑤平均供电可用度指标(ASAI);⑥平均不可用度指标(ASUI)。
5、在城市电网规划导则中,对于供电可靠性曾提出了N-l准则,也称为供电安全准则,其具体含义是:(1)高压变电所中失去任何一回进线或一组降压变压器时,必须保证向下一级配电网供电。(2)高压配电网中一条架空线路或一条电缆线路,或变电所中一组降压变压器发生故障停运时:1)在正常情况下,除故障段外不停电,并不得发生
电压过低和设备不允许的过负荷;2)在计划停运的情况下,又发生故障停运时,允许部分停电,但应在规定时间内恢复供电。3)在低压电网中,当一台变压器或电网发生故障时,允许部分停电,并应尽快地将完好的区段在规定的时间内切换至相邻电网。
6、农村电力负荷的特点及新特点1有很强的季节性。2地区性。3利用小时少。4排涝负荷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不同。5负荷密度和功率因数低。新特点 :(1)农业排灌用电增加了新领域。(2)乡镇企业用电量显著增加。(3)负荷随季节波动幅度减小。(4)农村生活用电不断提高
7、最大负荷Pmax、最小负荷Pmin以及平均负荷p称为日负荷曲线的特征值,这3个特征值将日负荷曲线划分为3个负荷区,最小负荷以下称为基负荷区,最小负荷与平均负荷之间为腰负荷区,最大负荷与平均负荷之间为峰负荷区。
2、最小负荷与最大负荷的比值,即Pmax/Pmin,称为日最小负荷率(用β表示),它反映负荷的变化幅度,其值越小,则变化幅度越大。
3、平均负荷与最大负荷之比,即 p/ Pmax,称为日平均负荷率(用γ表示),该值反映日负荷变化的不均匀程度,其值越小,表示日负荷均匀程度越差,设备利用率低。
9、农村电网的灰色预测(会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最大,最小值)1白色系统:内部结构及参数已知的系统2黑色系统:内部结构及参数未知的系统3灰色系统:内部结构及参数部分已知
10、电源规划的步骤:(1)根据规划县电力负荷的发展水平、分布及现有发电站和区域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进行初步的电力电量平衡,算出规划期内电力电量余缺情况,以及在规划年限内需要增加的发电设备总容量或电力系统供电的容量。(2)根据国家的能源政策,结合本地区动力资源情况和现有区域电力系统的分布,提出几种电源布点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3)根据推荐的电源布点方案,再进行电力电量平衡,以便按照逐年的负荷发展确定电站装机容量、进度和变电所的建设规模。在电力电量平衡中,区域电力系统供电方案以电力平衡为主、电量平衡为辅;小电站(火、水)供电方案,均应进行电力电量平衡。(4)在电力电量平衡的基础上,进行无功电力平衡、确定补偿容量、选择无功电源。
11、电力电量平衡的内容:规划地区电力电量平衡是地区用电需要与地区发供电能力之间的平衡。其内容包括:确定规划地区供电综合最大负荷;发电容量和备用容量,水火电容量的分配;确定本系统逐年装机以及需要由区域电力系统供给的电力。
13、小水电站联网运行规划问题1).要合理选择联网方式:(1)要升压联网。(2)要尽可能专线联网。(3)联网点最好选择在变电所或配电所。2).要正确选用同期装置;小型水电站常用的并网同期装置是暗灯法手动准同期。在有条件的地方,尤其是专线联网,应该选用ZZB系列自动准同期装置。3).要重视无功电力电量的平衡。有许多小水电站只注重有功出力,不重视无功电力电量的平衡。殊不知,无功出力不足,不但严重影响电压质量、制约有功出力,而且与大电网结算时,无功电量不足,导致罚款严重,大大减少了发电收入。增发无功:
1、增强励磁
2、提高空载电压
3、改变变压器分接头
4、加设电容器补偿 4).继电保护要配备恰当(1)应该选用本身带有保护功能的DWl5型或DZ10、DZ20型自动开关作发电机的主送电开关。禁止使用隔离开关直接送电。(2)短路保
护既要考虑外部短路时主开关的动作电流,还要考虑发电机定子或机端短路时由电网提供短路功率时的主开关动作电流,同时,短路保护的动作不仅要跳开主开关,还应联锁灭磁。(3)水电站的继电保护动作值和动作时限都要与电网的保护相配合,以保证保护的选择性。(4)要重视甩负荷保护。事故时,发电机主开关跳开瞬间,由于甩负荷会使发电机组飞车,一是出现过电压使绝缘损坏,二是巨大的离心力会产生机械损坏。对这种情况的抑制,可以增加过电压保护作用于灭磁,另外,利用主开关辅助触点 动水阻防止飞车,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14、小型水电站枯水期柴油发电机组的选配问题1).机组配套形式(1)20KW以下机组,是否由同一厂家提供,可依实际情况确定。传动方式可采用三角皮带、平皮带。(2)40kW及以上机组,必须由同一生产厂家成套供应,以确保机组质量。传动方式应采用直接传动,以提高运行效率。
2).机组转速的确定单机容量在250kW以下者,可选用高速柴油机组;单机容量在250~500kW者,应选用中速柴油机组;单机容量在500~800kW者,应选用低速柴油机组。
3).发电机额定电压的确定 单机额定容量为320kW及以下的同步发电机,几乎全部是额定电压为400V的低压发电机;而单机额定容量为400、500、630、800kW的同步发电机,既有额定电压为6300V的高压发电机,也有额定电压为400V的低压发电机。从农村现有经济条件和承受能力出发,并结合农村现有的技术条件,编者认为,作为枯水期农村小水电供电不足的补充电源的柴油发电机组,当其单机额定容量为630kW及以下时,都应优先选用额定电压为400V的低压发电机组 4).机组额定容量的确定:根据负荷及电网缺电情况,可以确定所需要设置的柴油发电机组总容量和机组的台数(一般2台),然后根据单机容量大小及前面所述的原则,选定柴油发电机的额定转速。
16、太阳发电系统的优点(1)太阳能的清洁性。(2)太阳能的广泛性。(3)太阳能的分散性(4)太阳能的间歇性。(5)太阳能电池寿命长
17、小型变电所的优点(1)农村小型化变电所建设占地面积小,仅为常规变电所的1/3左右。(2)基建工程量小、施工方便、周期短。(3)总工程投资减少,仅占常规变电所的2/3左右。(4)延长了设备的检修周期,改变了原来每年一大修、半年一小修、平时临修不停的现象。(5)简化了结线方式。(6)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18、农村变电所的发展要求。(1)既要满足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又要适合我国的国情,走自己的路。(2)研究新技术和开发研制新设备,要结合农网实践,做到技术上先进、安全可靠、检修周期长。(3)农村变电所的总体布局,要注意节省投资、维修方便
19、小型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对35kV和66kV侧进线为2回及2回以下时,宜采用桥式接线、线路变压器组接线或线路分支即T形接线;而10kV侧当出线为6回时,可以采用单母线接线,当出线为6回及以上并有两台主变压器时,宜采用分段单母线或简易分段单母线接线。
20、规划小型变电所远动装置时首先应该考虑的对远动装置的三点要求:(1)可靠性(2)实时性(3)经济性
21、“四遥”小型变电所的功能1遥测:用于模拟信号的采集,如:母线电压、线路电流、变压器的有功、无功、频率采集等;
2、遥信:常用于开关状态量的采集,如:继电器触点闭合或是断开,开关的位置信号,保护装置动作信号,调压变压器抽头位置信号;3遥控:常用于断路器的分合与控制;4遥调:常用于有载调压变压器抽头的升降调节。22、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规划方案远动监控和保护分离式系统1)远动、监控和保护的分离式的配置2)分层、分布结构。分层结构是将系统分为变电所层和间隔层。
23、影响变压强容量的因素变压器的负荷状态、负荷性质、负荷增长情况、地区电价、年损耗小时数、变压器价格、变压器的过载能力等,对变压器最佳容量的确定和对现有变压器运行状态的考核均有一定的影响。
24选择电压等级应考虑的因素有如下6项:①国家电压标准;②本网的电压系列;③简化电压等级;④全网经济效益;⑤设备制造能力;⑥电压等级的发展。
25、配电网的容载比是指配电网设备的额定容量Se与所供年平均最高有功功率Pmax之比
26、变电容载比分析 220kV:原Rs=1.8~2.0,修改后Rs=1.6~
1.935~l10kV:原Rs=2.2~2.5,修改后Rs=1.8~2.1
27、线路长度与变压器容量比例的合理配置比例的计算依据有二:一是不同电压等级电网的允许供电半径已给定;二是电网允许损失百分率已给定
29、负荷距结论(1)农村配电线路的布局是否合理,对线路的基建投资、年运行费用、电能损耗、导线材料的消耗量以及电压降等技术经济因素有很大的关系,而线路的总长度和总负荷矩对以上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在平原地区按面积均匀分布的农村负荷,变电所内引出6根干线(干线之间互成600角)、供电范围接近圆形(即按六角形的供电范围),有着最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即方案S的布局是最好的)。(3)为了使干线上的电压降减少,并有较好的经济效果,支线应在干线同一侧的近电源处引出,并与干线成500~800的角度。(4)导线的截面积应按经济电流密度进行选择,并按机械强度校验。(5)上述结论对于干线为分段等截面的情况也是近似适用的。(6)在进行配电线路布局时,按上述原
则,根据具体情况略有变动,仍旧可以收到相当大的技术经济效果
34、为什么TT系统和TN-C不能并存?在同一低压网中,若TT系统和TN-C并存,则势必使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两种防护措施也并存于电网之中,这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35所谓TN-C系统,实际上就是常说的保护接零系统。其目的是:当受电设备的外壳漏电时,正如图7-7所示,相线经过设备外壳,中性线构成回路,因此,形成单相短路。当设备距电源很近时,线路的阻抗小,单相短路电流很大,继电保护所动作的开关或熔断器可迅速地切断电源
38、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1).改善设备的利用率 2).提高功率因数可减少电压损失 3).减少线路损失4).提高电力网的传输能力
39、低压无功补偿的目标是实现无功的就地平衡。通常采用的方式有三种:随机补偿、随器补偿、跟踪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