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进一步加大农村电网建设力度的建议
关于进一步加大农村电网建设力度的建议
近几年来,我镇抓住国家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的机遇,积极组织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和农村电网完善工程,在上级政府和电力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山区农村的电网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2010年,在电力局和有关村的支持配合下,顺利完成了叶金沟村、毛坝岭村和半边街村公路沿线农户的电网改造工程,极大地改善了我镇农村群众用电条件,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虽然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目前为止,全镇偏远山区的村组由于地理条件的差异电网改造相对滞后,这些未改造的农村电网大部分建设时间早、建造标准低,使用年限长久,线路严重老化,普遍存在线损率高、容量超载,电压质量差,线路输送能力不足等问题,供电安全可靠性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薄弱,对山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特别是今年受7.18暴雨洪灾影响,偏远山区村组曾出现大面积、长时间断电的情况,群众对实施电网改造的呼声异常强烈。为切实解决农村群众的用电难、用电贵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加大农村电网建设力度,争取项目对偏远山区村组进行电网改造。
2、相关部门要对农网改造工作中的遗留问题,想办法进行解决,尽可能使老百姓满意。
3、加强对电网安全运行的管理,保障农村用电的供给与安全。
4、加大农网改造资金扶持力度。用电问题已成为制约我镇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瓶颈”,希望上级部门能加大我镇农网改造资金的扶持力度,早日解决我镇农网改造工程。
第二篇:进一步加大老干部力度
近几年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离退休老干部工作的新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县老干部局把离退休老干部工作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抓,使离退休干部的政治、生活两项待遇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落实。一是认真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
1、建好活动阵地。2010年9月份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委组织部的关心和重视下,县财政投资近30万元,建设了**县驻恰卜恰老干部活动室,活动室总面积为130.55平方米,室内活动设施购置齐全。这也是全州外县第一个建设的集老干部学习、娱乐、活动为一体的活动室。该活动室的建成为居住在恰卜恰地区的离退休老同志提供了一个舒适安全、条件优越的活动场所。
2、开展参观考察活动。本着就地、就近、节俭的原则,近年来县政府解决专款30.86万元,组织55岁以上、80岁以下的离退休干部224名,分五批赴西藏、青岛、北京等地开展了参观考察活动。同时还组织离退休干部参观考察了我县重大水电资源工程建设项目,让离退休老干部亲身感受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发生的喜人变化和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加老干部的思想感性认识,增强老干部发挥老有所为的信心和决心。
3、参与社会经济建设。凡县召开的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常委民主生活会、行业评议会、领导干部推荐会、重要报告会及重大节庆等大型活动,都邀请老同志参加,并邀请老干部担任我县重大工程监督员。认真组织“两节”慰问工作,“两节”慰问期间县委、县政府领导带着党和政府的关怀向老干部通报了全县工作、生产、建设、发展情况,让他们全面了解了**的发展。平时采取阅读文件、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及时传达老干部工作政策,对老干部工作中的重大决策和事务,都要听取、征求老干部们的意见和建议。
二、认真落实离退休干部生活待遇。
1、完善离休干部“三个机制”。进一步完善了离休干部离休费保障机制,医疗周转金、医药费保障机制和财政支持机制,按时解决了离休干部医疗周转金;按政策规定实报离休干部住院费和门诊费,建立了离休干部信息库;按规定比例报销退休干部住院费,门诊费以全年工资7.5%的比例计算发放,并汇入个人工资帐户。
2、定期做好离退休干部健康体检。今年县委、县政府解决离退休干部体检经费,在6月份组织全县646名离退休干部开展了健康体检活动,确保了老干部无病防病、有病早治疗。
3、妥善办理离退休干部丧葬事宜。按规定要求专人负责及时发放去世人员慰问金和丧葬费;根据相关文件规定,及时上报解决去世人员抚恤金;按规定要求上报无固定收入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
**县进一步做好老干部“两项”待遇工作
第三篇:基层建议应进一步加大社会抚养费征管力度
基层建议应进一步加大社会抚养费征管力度
社会抚养费是指对不符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有关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征收的费用,它属于行政性收费,具有补偿性和强制性的特点。近年来,为规范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和使用,各级政府先后制发和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并将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列入计生工作目标进行考核。从调查数字看,通过各级努力,近3年来社会抚养费征收面逐年扩大,征收到位率逐步增加,征收、管理和使用渐趋规范。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征收工作难度较大。首先是调查取证难。就农村而言,违法生育户多在外地打工,很难调查取证。就城区而言,由于流入人口多,流动性强,调查人员很难入户登记。其次是特困户、“钉子户”征收难。二是征收工作合力不强。乡村人情关,优亲厚友还存在,造成违法生育户产生攀比心里,或等待、或观望、或托情、或拖欠、或少交、或拒交。三是征收到位率不高。自2008年春季,政府出台“四统一”政策进一步规范全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以来,社会抚养费征收面和征收到位率比过去都有了较大提高,但与考评要求相比,征收到位率依然不高。究其原因:一是少数乡镇人情网依然存在。其次少数乡镇把政府文件规定的最低标准底线参数当作应征数额,按最低标准收取。还有少数违法生育户举家外出后音讯难觅,案件无法执行,征收不能到位。四是社会抚养费征收成本较高。由于多数违法生育户自觉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的意识不强,有的虽有履行能力但不主动缴纳,少数“钉子户”甚至在法院执行时仍拒不缴纳,从而造成社会抚养费征收成本较高。五是代征站的作用暂未充分发挥。尽管各县区于2008年先后在所辖乡镇设立了社会抚养费代征站,但由于代征站工作量大、要求高,少数人员难以胜任,因此很多工作基本上还是由乡镇计生办代劳;同时,由于代征站工作人员大多没有执法证,因而在执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不便。六是社会抚养费的使用核实问题尚待进一步规范。按有关文件规定,社会抚养费主要用于乡镇计生服务所、村室规范化建设的配套经费,依法强制征收执行的费用,计生工作阶段性奖励和计生案件举报奖励等,由各代征单位持经负责人审批的规范发票到县区计生委报账。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社会抚养费数额巨大,各乡镇报来的发票众多,县区计生委时间、精力和财务专业水平有限,因而很难严格审核把关。针对存在的问题,基层提出如下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二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大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违法生育的严重后果,让广大干群和有关部门增强配合意识,使违法生育户增强自觉缴纳意识。并定期开展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执法水平,同时加大规范管理的力度;各乡镇代征站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切实发挥作用。三是进一步加大强制执行力度。充分运用司法强制力,为计生工作提供良好的司法保障。对有履行能力的“钉子户”,绝不手软、精心组织、严格执行,力争达到强制执行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四是建立典型案件会商制度。对少数通过法院强制执行仍无法征收到位的典型案件,可组织公、检、法、司等有关部门在会商的基础上,研究探索一条可行的办法,必要时应进行公开处理,消除极少数“钉子户”在群众中造成的负面影响。五是进一步提高征收到位率。一要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的标准据实征收,各代征单位不得降低标准或自定标准。二要打破人情网、关系网,严肃纪律,对违反计生政策的人和事要严肃处理。六是逐步完善养老保障机制。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试点基础上,广泛推广,解决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靠、老有所依的问题。
第四篇:关于加大水环境综合治理力度的建议
关于加大水环境综合治理力度的建议
凌昌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数量的爆发式增长,以及现代工业在城市中的大规模聚集,使得城市中的河道、湖泊,甚至地下水,都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使城市的水环境承受着越来越重的压力,城市的水环境对于城市生态的调节能力越来越弱,甚至起到反作用,严重的破坏了城市的生态环境系统。这已经成为众多城市中存在的突出的环境问题。
在城市中,不管是生活用水,还是工业用水,都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在生活用水方面,城镇居民现在节水意识还比较淡薄,对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主观节水意识不强。在工业用水方面,由于旧的用水习惯很难扭转,对水进行循环利用的公司非常少。所以,不管是生活用水,还是工业用水,由于观念和习惯的原因,存在着用水严重浪费的情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口转移到城市,而城市的环境承载量是有限的,尤其是水资源出现了严重的紧缺现象,加之人们的节水意识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使得城市用水的缺口逐年递增。而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有限的水资源就被优先用来满足城市生活用水,以及工业用水。这就使得城市河道中、湖泊中的水量越来越少,以至使河道干涸,这导致了城市水环境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严重减弱,甚至丧失。随之而来的就是城市的生态系统自身的净化、恢复能力受到破坏,使得城市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对城市的建设,尤其是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了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基础设施的建设的规划要具有前瞻性,要预见到多年后的城市需求。如果前瞻性不够,或是根本就没有对未来的规划,城市建设只看短期效益,只看眼前利益,那必然会对城市的发展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城市建设中对城市水网,给排水系统,排污管道等尤其要给予重点关注,这关系到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如果处理不好,会造成城市水土流失严重,水质受到污染,生态系统脆弱等等问题。
为了使河道、湖泊适应城市建设的需要,城市大多对天然河道、湖泊进行改造。为了防洪需要,多把堤坝或是河底采用水泥或是石砌、砖砌进行硬化,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洪的作用,但却使水土隔离,不利用河水湖水的自净,破环了水环境的天然系统。另外,城市中对于流经的河流、湖泊等水资源往往利用过度。水资源的适度利用,可以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能源。但是这要把握一个度,如果开发过度,比如只有有水流过就拦河蓄水,美化景观也好,蓄水发电也好,这些看似造福于民的做法却破坏了水资源的流动,使活水变死水,减弱了水环境对自然环境的调节作用。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的贡献功不可没,但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也屡创新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使城市人口数量在短时间内加剧膨胀,生活废水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而相对于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总量的高速增长,城市的污水处理能力却显得严重滞后,没有随着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快速增长而相应提高。
水是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它不仅提供了人们生活所必需的水资源,更是城市生态系统平衡发展的重要维系者,对于城市环境的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水环境事关每个人的生存环境与生活质量,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直接见证。因此整治水环境、保护好有限的水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建设山水品质之城的必然要求。
市政水环境的综合治理措施
1、全面完成水环境治理规划编制,合理配置城市的水资源。城市水资源的严重短缺,使各部分争水的现象非常普遍。这就需要在寻找更多的水源渠道的同时,合理配置现有的水资源,使之在生活用水、工业用水、景观用水和河道湖泊存水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根据水环境容量,抓紧编制水环境治理流域的综合规划和一体化供排水专项规划,整体上谋划好防洪、生态、景观等,统筹安排重点区域、乡镇供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时序,并按规划制订分实施计划,使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2、城市建设要做好前瞻性规划。城市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不能只看眼前利益,或只满足眼前需要,城市水环境整治应该以“满足、恢复、改善、拓展”为原则,使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城市环境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和谐发展。全面推进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一是不断健全完善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提高污水纳管率,确保规范达标运行;完善和改造老城区等城镇供水管网设施建设,避免饮用水二次污染。二是加快完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步伐。三是加快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稳步提高。
3、全面推进工业污染整治,推进生态产业发展。采取“取缔一批、关停一批、整体搬迁一批,规范治理一批、整治提升一批、强化监管一批”等措施,切实加快工业经济转型提升。全面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改进生产工艺,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以治水倒逼企业走转型升级之路,积极推进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电商换市、空间换地,在提升发展速度、扩大经济总量的同时,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和需求,在扩量中提质,在成型中转型,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实现一二三产协调发展,走出一条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赢”之路。
4、全面推进河道综合整治。加强组织领导,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治水体系。各级各部门要深化认识,细化方案,密切配合,狠抓落实,确保水环境治理工作取得实效。全面实行“河长制”管理制度,实行“一河一档”。登记河道基本概况、水质、排污口、水环境与水生态等,建好河道“户口本”。通过“一河一策”,把握每条河的工作重点,由河及岸,追溯源头,倒推产业准入、转型升级、管网建设、污水收集等各项治理工作。以提高防洪能力、改善水环境为目标,以清淤疏浚、采砂整治、河道保洁、水土流失治理等为抓手,多部门合作,多渠道筹资,扎实开展清水工程建设。
5、全面强化水源水质安全管理,加大饮用水源保护执法力度。一是全面完成合格乡镇饮用水源保护区创建工作。二是加强水厂取水点管理,建立水源巡查制度,完善制水管理,定期公布饮用水水质。三是加强水源应急管理和建设,要制订水资源调度、供水调度与水环境污染应急方案,建立专业人才队伍和配备相关的应急器材及设施,加强应急演练,形成水质污染预警、水源保护应急处置和自来水厂应急处理“三位一体”的应急处置和保障体系。
6、切实完善长效机制。要进一步加大考核,落实考核措施,严格落实由当地政府主要领导任河长的“河段长”制度,探索建立重点流域水质断面监测考核,发挥乡镇在水环境治理中的突出作用。将水环境治理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和领导干部“积分制”绩效考核,狠抓水环境治理各项工作的落实;建立完善监管巡查、沟通联系、联合执法和信息交流的联动机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排污行为。开展定期曝光,强化媒体和群众对水环境治理工作的监督;建立健全全民参与的协同机制,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治水良好环境,相关部门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广播、电视、报纸要开辟专题专栏,强化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群众的水环境保护意识,让老百姓成为水环境保护的参与者、水环境治理的监督者,充分调动广大企业业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以及行业协会的引导作用,形成立体的监督网络,真正打好这场治水攻坚战。
第五篇:关于加大环保宣传教育力度的建议
关于加大环保宣传教育力度的建议
环保宣传教育作为环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宣传、教育、武装广大干部群众的重要作用,其成效如何直接关系环保工作的成效。近年来,我市环保工作主管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环保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涌现出了许多保护环境的先进典型,环保逐步被人们所认识、所接受。但环境保护远没有成为人们的自觉 行动,保护环境的意识还没有在人们中树立起来,破坏环境的行为仍然存在。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理念远远没树立起来。环保宣传教育工作任务仍很艰巨。
一、环保宣传的深度、广度还不够,有不少人特别是有不少领导干部的环境意识还很淡漠,存在着某些愚味或短期行为,以至做出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事。
二、环保公益性宣传渠道不畅,各媒体环保宣传意识不强,形不成良好的社会宣传氛围。
三、环保教育尚未纳入各级党校教育培训内容,也未列入各单位的学习内容。
四、全市上下环保宣传工作力量亟待加强,特别是县级环保宣传机构不健全,一人身兼多职,跟不上宣传工作发展的需要。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建议:
一、强化新闻媒体环保宣传教育意识,明确新闻媒体宣传环境保护责任。在各新闻媒体设立环保宣传教育专栏,定期进行环保宣传报道,重点是对环保先进典型进行正面宣传,对环境污染违法者进行公开曝光;加大环保公益宣传力度,要求各个媒体定时定期进行不同内容的环保公益宣传,从而形成绿色文化的社会宣传氛围。
二、将环保教育列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培训课程,从小抓起,从青年抓起,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特别是将环保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范围。除面对不同层的企业法人、学校负责人、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党校开设不同内容的大环保系列课程。应由宣传部门统一领导,加强协调,把环保宣传教育作为各单位的政治理论学习内容,安排部署,有检查有要求。如:开展生态学、循环经济理论、清洁生产法、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相关知识等教育等。
三、开展绿色社区建设,通过政府与民间组织、公众的合作,使环境宣传进入社区,建立社区层面的公众参与机制,让环保走进家庭、走进每个人生活。以关心环境质量、监督环境执法、参与政策制定、选择绿色生活等为主要内容,开展各种活动,提高居民的环境意识和文明素质,提高大众对环境保护知情和参与意识。
四、加强各级环保宣传教育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对环境宣传的投资力度,加强和完善环境宣传设施建设。
五、充分利用各种节日、纪念日开展各类活动,加大环保重要性宣传力度,使全社会更广泛地参与,在全社会形成重视环保、了解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
六、开展创建绿色单位、绿色学校活动,以文明、清洁、优美的环境和生态新型的单位和学校建设向社会提供示范,为全社会做出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