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大农村财务的审计力度
加大农村财务的审计力度
摘 要:农村财务问题对于农村的和谐、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开展各项审计工作,如对村干部离任时进行离任审计、在干部任职期间对其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对于群众反映的重大突出问题以及农民群众负担问题等进行专项审计,一旦在审计过程中发现村上存在着有关村级财务白条结算、白条顶库普遍、往来账月结算不及时、村领导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滥用职权,谋取私利,管理混乱等问题,坚持从严从重处理。坚持将群众和审计两者的监督监督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从而规范农村审计工作的公开透明度,增强农村审计的作用,大力加强审计力度,对审计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从而有效遏制农村贪污腐败现象的出现,使审计工作得以科学而合理的进行,并以此推动村级财务工作向着轨制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极大程度上的发挥农村财务审计的作用,强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繁荣。
关键词:农村财务审计;成效;现状及问题;建议
农村经济审计,是指相关的农村合作经济部门根据相关的法律文献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下的经营管理资产实行切实有效的审计监督。在过去的几年里,由于国家对“三农”政策的大力实行,与之而来的,大幅度增加了各级政府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投入的渠道、资金、项目,而这些又绝大部分都与农民群众的切实利益等问题有着极大的关联。因此就应积极开展农村经济审计,对农村集体经济的运行状况进行正确的评价,这一举措对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促进各项惠农政策、惠农资金,使农村经济飞速发展,极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审计部门已进一步规范了审计程序,针对审计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整改,采取了一定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违规乱纪的手法更加的隐晦,使得审计工作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在对其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对审计人员、审计技术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国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农村财务的审计力度,审计人员必须选用百般灵活的审计技术与方法,保持应有的职业道德谨慎,更好地践行自己在审计工作中应有的职责,进一步强化农村经济审计,保证农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一、开展农村审计取得的成效
(一)深化了村级领导对认真履行经济责任的认识。推行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立足实际,狠抓结构调整,引进外资,有力地促进了村级经济发展。通过实行经济责任审计,对被审计村的财政进出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做出客观评判,对有问题的村干部做出处理意见,使全县村干部对所肩负的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管理的使命有了愈加鲜明的理解,关注民生、服务民众、发展经济的自觉性有了进一步的强化。近几年来,随着此项工作的积极开展,有效地强化了村领导对依法认真履责的认识,加强了对其自身的管束和监督,增强了村级领导的团结力、战斗力,迅速提高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对于预防和遏制农村经济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
(二)进一步健全了村级财务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通过推行“代理记账制”,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建立和健全各项财务民主监督的制度,从而使村干部的行为变得规范化,很大程度上预防了村领导利用职务犯罪的几率。审计所对各村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后,针对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建议和处理意见,县政府根据审计建议出台了《关于加强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的实施意见》,各村在审计所的帮助下先后建立了《会计人员管理制度》、《农民负担监管制度》、《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有效地促进了财务管理工作朝着规范化和制度化发展。
(三)有效促进了农村社会朝着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审计结果的公开,为融洽干群的关系提供了直接的途径,使群众对村领导在职期间的职责履行和廉洁自律等方面有了一个比较客观真实的了解,加强了村领导工作的公开透明度,有效地缓和及化解了村领导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
二、农村审计工作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审计工作制度不完善。由于我国在农村审计工作中所实施的政策与城市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我国的农村审计与政府审计相比差异悬殊,不完整的政策规定,广泛的审计管理范围,使得它的一些政策无法得到有效实施,农村人口聚集,机关工作者又无法依据群众的情况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在实施起来会相当棘手。
(二)农村审计人才力量不足。农村严重缺少计算机技术专业出身的人员,同时精通计算机技术和审计业务的全面型人才更是少之又少,信息技术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农村从事信息工作的人员由于条件受限很难有“再充电”的机会,无奈之下使得基层信息工作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审计工作对审计人员的需求始终无法与审计人员在业务能力、思想素质、技术能力上相对等,而且他们敷衍随意的对待工作,不具备一个审计人员在职业过程中该有的职业道德谨慎,在审计过程中存在行为不规范的现象。
(三)农村审计处理执行难度大。审计结论和处理决定在实际执行时,存在严重的行政干预性,相关部门碍于情面,敷衍了事,很多问题不了了之,使审计结论和处理决定的严肃性大打折扣,没有了实质性可言。
三、强化农村财务审计的建议
(一)加强建立农村审计制度。尽快制定有关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制度条文,对农村审计工作者的权责和义务做一个明确的规定,使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有法可依,强化审计职能,保障集体、群众等利益攸关者的经济利益得到有效维护,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违法乱纪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障规章制度得以有效执行。
(二)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职业培训。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培养出一批擅长审计技术方法和审计管理,能熟练操作信息化技术,且信息化思维能力较强的全面型审计人才。要使信息化建设和审计事业发展能拥有一个坚实而长效的基础,就需要我们改变以往的思路,在提高审计管理人员以及审计人员信息化知识素养的前提下,进一步培养出一批业务主干。
(三)加强农村审计工作的执行力度。法律法规制定的目的在于能更好的服务于人民群众,所以必须要将这一政策积极施行使其得以贯彻落实,以现代审计标准来指导审计工作者对其自身进行管束和监督,对审计单位的人员管理方法不断的进行合理调度,加强人们对审计工作的认识及了解,并坚决要求贯彻执行。
四、总结
总的来说,在对农村的审计工作问题的处理上,必需要制订和完善与农村审计工作密切相关的规则,严苛强化一系列举措的施行,提高农村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对其职业技能加强进行培训,保持专业胜任能力,以及巩固对农村审计工作的监督效力,进一步改善农村现在这种落后贫困的状况,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城市与农村的一体化发展,从经济资金上协助以及管理制度的协调两方面,要求城市带动农村的经济的大力发展。这样方能使农村经济现状得到有效改善,大大提高审计工作单位的工作效率与效果,保证审计单位的独立有效运转,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下的新农村建设。(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 倪小静;;农村财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现代农业;2014年10期
[2] 孙海燕;;如何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J];北京农业;2013年09期
[3] 王艳华;;如何搞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年16期
第二篇:加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力度
杨军:加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力度(转)
来源: 中国网作者:发布日期:(2012-08-08)我要评论新华网山东频道3月5日电(记者张晓晶赵仁伟)“现在,城乡教师工资相差近2倍,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大。我要大声为农村中小学教师呼吁。”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日照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杨军说,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加大,教师工资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从根本上解决了拖欠教师工资问题,确保了教师基本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但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仍然大大低于城市中小学教师工资水平,有些地方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只能领取基本工资,工资总额不到城市中小学教师的1/3。
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问题,杨军在参加两会前做了大量调查。他说,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环境艰苦,工作压力较重,有些地方农村小学教师工作量比城市教师多出几倍。但农村教师的实际工资待遇却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以日照为例,2009年,城区教师人均月工资2755元,比所辖莒县和五莲两县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分别高出662元和1111元。另外,城乡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存在较大差距。日照市城区中小学教师的住房补贴为工资的35%,而所辖的莒县城乡均为15%,五莲县县城教师为25%、县城以下农村教师还没有住房补贴。
杨军建议,要把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问题作为提升农村教师地位、改善农村教育环境、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不断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尽快建立城乡中小学教师统一的工资制度,实现城乡教师同工同酬。尤其要解决当前工资口径不统一的问题,不论是工资+津贴+福利的“全口径”,还是仅有基本工资这个“窄口径”,都要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真正得到保障。
同时,加快研究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最低工资保障线制度。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明确划分各级政府在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方面的具体责任。中央出台的需要全国统一执行的工资待遇政策,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所需资金由中央拨付;省、市、县按照中央出台的工资待遇政策,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需要地方视财力状况执行的部分,哪一级政府决定执行就由哪一级政府“埋单”。
第三篇:加大法律援助力度
加大法律援助力度 保障当事人合法权利
作者:佚名 日期:2014/3/5 16:29:16 浏览字体: [大] [中] [小] 加大法律援助力度 保障当事人合法权利
去年以来,乐至县司法局、县法律援助中心、广大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紧紧抓住新《刑事诉讼法》实施的有利时机,积极拓展法律援助渠道,切实加大法律援助力度,在刑事辩护和民事代理上充分保障当事人合法权利,收到良好社会效果,成绩显著。县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收获援助当事人赠送锦旗8个。另据法律援助中心数据统计,去年我县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16件,比2012年增长近四成。其中:办理未成年人援助案件103件(民事62件,刑事41件),比2012年增长八成;办理农民工维权案件102件(工伤12件,交通事故26件,讨薪64件),比2012年增长近六成;办理残疾人案件36件(民事26件,刑事10件);办理妇女案件47件(民事45件,刑事2件)。侦查、审查起诉阶段介入的案件有49 件,占全年刑事案件78%。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一、抓好贯彻落实。县司法局、县法律援助中心按照《刑事诉讼法》、《关于刑事诉讼法律援助工作的规定》、《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规定》、《关于年未岁初开展农民工讨薪专项法律援助活动的情况报告》相关规定和要求。组织援助志愿者、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援助中心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以上法律法规,强业务并应用于日常工作。
二、扩大法律援助服务范围。按照新刑事诉讼法将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及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人员纳入援助对象;将审判阶段的指定辩护,扩展为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阶段均可通知辩护;将涉及农民工讨薪、保险、交通事故、工伤等纳入缓助。
三、建立联动机制。县法律援助中心与公安、检察、法院和工会等部门加强沟通、配合,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联动机制。
四、开通绿色通道。对可能判死刑、精神病及未成年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农民工开通绿色通道,按照程序简化审批,为符合条件的援助对象及时指派律师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工作。
五、增加刑事援助办案补贴。乐至县司法局、县法律援助中心严格按照《乐至县法律援助案件贴标准》的要求发放办案补贴,根据实际情况经讨论通过,对侦查及审查起诉阶段介入的援助律师给予适当办案补贴,用于办理案件的差旅费、文印费、调查取证、通讯费、伙食补助费的补贴。
六、加强监督和考核。按照《乐至县法律援助案件评查办法》、《律师事务所考核办法》、《案件投诉制度》,乐至县司法局案件评查小组严格进行法律援助案件的卷宗质量评查及回访调查和投诉核查,加强监督和考核,对案件评查在70分以下的承办人要求纠正并不发放办案补贴。
七、加强宣传工作。年初,县司法局制定法律援助工作目标任务,将法律援助宣传工作纳入乡镇司法所目标考核,同普法及法律六进等工作给合宣传。通过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援助工作站(点)宣传援助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知晓率。
八、充分发挥“1+1”援助律师的作用。来自浙江杭州的援助律师陈丹为乐至县提供法律援助志愿服务,2013年7月份到位后积极办理援助案件,截止今年2月份,办理各类援助案件23件(刑事19件,民事4件),其中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4件,精神病人犯罪案件4件,收获当事人送的锦旗3个。
我县法律援助工作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随着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成倍增加,农民工维权案件降低门槛应援尽援的现状,也使得我县律师严重不足,观念滞后制约援助质量,案件经费补贴不足等问题更加突现,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第四篇:加大反腐力度
加大反腐力度,推进廉政建设
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一个世界性的痼疾,也是社会公众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在继承中发展,在改革中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查处大案要案、惩处腐败分子、加强制度建设、强化领导干部的监督、治理商业贿赂、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积累了成功经验,走出了一条适合国情和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道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以来对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并按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总体部署,以更加坚定地决心和更加有力的措施,坚决惩治腐败、有效预防腐败,以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各方面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一些领域的腐败仍然易发多发,有的案件涉及金额巨大,违法乱纪行为越来越趋于隐蔽化、复杂化和智能化。因此,我国的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反腐败任务依然繁重。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将更要加大反腐工作力度,进一步巩固和推进廉政建设工程。
首先,建立健全反腐倡廉法制法规体系。要以国家宪法为依据,健全完善反腐倡廉法律体系;以中国共产党章程为依据,健全完善中国共产党党内制度体系;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
其次,充分发挥网络监督作用。当今的互联网法制迅速,广泛普及,网络监督日益成为一种反应快、影响大、参与面广的新兴舆论方式。因此,要高度重视和发挥互联网在加强监督方面的积极作用,切实加强反腐倡廉舆情信息的收集、研判和处置工作。完善举报网站的制度建设,健全举报网站的受理机制和反馈制度,为公民利用互联网行使监督权提供便捷通畅的渠道。
第三,加大对腐败案件的查处力度。查处腐败案件是惩治腐败行为的最直接最有效地手段,对于腐败苗头具有强烈的威慑警示效果。
第四,加强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的建设。要坚持不懈的在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中开展廉洁从政教育,在全社会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促使国家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推动全社会崇尚廉洁的好风尚。、第五,加强反腐败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腐败行为呈现有组织和跨国际的趋势,因此,加强反腐败的国际交流,互相借鉴经验,共同合作打击腐败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史全社会人民的共同愿望。做好反腐倡廉这篇文章,将为构建和谐社会,巩固国家政权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五篇:加大综合整治力度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加大综合整治力度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县扎实开展河塘整治、“绿色--”建设、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试点等工作,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农村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村庄绿化率进一步提高,生活、生产垃圾得到有效控制。但是,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地区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多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大力推进生态型镇区建设。农村集镇和中心社区是农村人口的密集区域,也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部位。按照国家级生态市、县建设的要求,必须有80%以上的镇村建设成为生态型镇村。一是优化农村镇区建设布局。着力优化集镇空间布局,合理设置生活区、商贸区和工业区,逐步实现功能区的块状化、系统化和特色化。逐步优化镇村人口布局,合理设置镇区人口规模,并针对农村人口的流向和趋势,进行适应性调整,实现农村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同步规划和建设集镇和中心社区的垃圾收储、地下管网、污水处理、绿化亮化等配套设施。加大农村改厕工作力度,鼓励镇村居民使用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推广建筑新理念、新工艺和新材料,镇区建设尽量选用保温材料、节能型取暖和制冷设备,彰显低碳、环保特色。三是打造特色生态区域。依托各地自然环境和地域人文,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着力打造沿海滩涂生态保护区、湿地、风景区等。按照水乡园林、宜居宜业、文明优美的要求,建设各具特色的生态型镇村。同时,应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格制止私排乱放、秸秆焚烧等现象,严厉打击电捕鱼、捕捉青蛙、毒杀鸟类 -1-
等违法行为。
二、扎实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目前,我县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等面源污染仍然较为严重。建议:一是引导群众采用各种先进适用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要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代替化学农药,使农药施用强度逐年减少;要通过大力推广秸杆还田和播种绿肥及增施有机肥等措施,不断提高土壤肥力水平;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防止化肥施放过量造成土地板结和环境污染;逐步推进喷灌、微灌等先进灌溉技术,减少化肥农药进入自然水体。二是科学划定畜禽水产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规范养殖行为,积极推进畜禽、水产的规模化、生态化养殖,严禁向水面投放化肥或过度投放有机肥。重要河湖保护区域内禁止新发展畜禽、水产养殖,现有养殖场要尽快进行搬迁和调整压缩。三是推进生态农业集中区建设。认真编制和完善生态农业发展规划,采取长规划和短安排,加大行政推进力度,发挥十大园区的核心引领作用,逐年分类、分片推进生态农业集中区建设,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强度,改变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以农业生产的集约化促进生态化。
三、继续强化工业污染防治。近年来,我县对工业污染防治高度重视,花炮企业关停、化工中间体搬迁等取得重大成果,当前要着重防止“三高”项目在农村建设投产,杜绝工业污染从城市向农村转移。一是加强对农村工业企业的监督管理。从严把好环境准入门槛,严格执行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先行、环境基础设施先行的原则,新建项目必须配套建设环保治理设施并做到达标排放方能投入生产。二是开展工业污染企业专项整治,通过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强制淘汰关闭一批难以达到环保要求的“五小”企 -2-
业,积极引导老的乡村企业采用先进治理技术,落实节能减排措施,提高污染治理水平。三是积极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新上项目一律落户在园区或工业集中区,零散在外的中小企业要积极向园区迁移,同时加快园区集中式垃圾处理和污水排放治理设施建设,实现增产不增污、增产减污的目标。
四、全面推广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是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对此,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加大投入,创新方法,并启动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工作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结合我们的工作实践,建议:一是优化设置生活垃圾存放点。本着既方便群众、又便于处理的原则,根据自然村落的分布特点,因地制宜设置垃圾存放点,并再增设一些流动垃圾箱。新建镇区和中心社区的垃圾处理设施,应采用防雨、防漏和防臭的封闭式箱体,防止产生新的污染。二是改进垃圾处理的转运机制。完善“户清扫、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运作模式。对临近集镇的村居,可以省略村级集中存放的环节,直接送至镇垃圾转运点。探索实施市场化转运方式,采取公开对外招标,实行服务外包,提高垃圾集中处理的效率和效益。三是扩大垃圾处理的覆盖面。建议在集镇周边、道路两侧环境集中整治的基础上,逐步将整治工作向纵深推进,对过去积存下来的垃圾进行根本性清理,并力求做到清理一片、维护一片,推动农村生态环境整体改观。同时,应注重从治本上下功夫,积极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培养和增强群众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五、持续开展农村沟河疏浚清理。近年来,各地积极实施“清水走廊”工程,加大河道整治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因疏浚任务繁重和后续维护力度不大,许多沟河仍然淤塞,水流不畅、水质恶化。环保部门监测数据表明,Ⅲ类水质达标率仅为70%左右,-3-
断头沟、半截河和长满“三水”植物的河道,污染超标现象更为严重。建议:一是疏通农村水网体系。继续加大农村泵闸站的建设力度,逐步撤除拦河土坝,减少断头沟和死水河,促进流通循环,增强自净能力,恢复沟河生态功能。对水生作物过于茂盛,造成水流不畅、水质恶化的沟河,利用冬春时节,开展季节性清理,提高清理效果。二是加大河道疏浚力度。每年集中一段时间,对农村沟河、渠道实行集中疏浚清理,并建立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力求做到水体深度、水质净度、堤岸高度和坡度达到规定标准,防止清理工作疏于表面、流于形式。三是落实长效保洁责任。县镇在成立农村保洁员队伍时,将沟河管护责任一并予以落实,力求做到清理一条、管护一条。同时,对农村可以承包养殖的沟河,实行以养代管等形式,在签订沟河、林木养殖承包合同时,将保洁责任一并予以明确。
六、不断加大“绿色--”建设力度。近年来,随着我县森林绿化率不断提高,农村可栽植成片林的地块已逐步减少,新建道路两侧苗木也大多栽植到位,使得植树造林工作的推进难度有所加大。建议:一是继续深化植树造林工作。按照国家级生态县建设森林覆盖率18%的指标要求,应进一步加大成片林、绿色通道、围村林建设力度,大力推进村庄绿化、庭院绿化、河岸绿化,巩固和拓展“绿色--”建设成果。二是建立林业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加强林木资源保护,严格林木砍伐审批程序,从严控制林木砍伐数量,保证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处理好土地复垦和林木保护的关系,防止土地复垦过程中减少林地面积。三推进林木树种多样化。针对林木树种相对单一,病虫害难以防治的现状,适度推广观赏林木、常绿乔木和经济林木,并实行间隔栽植,推进林木树种多样化。同时,深化农村墓葬风俗改革,将农村公墓点 -4-
作为绿化景点来打造,既增加森林面积,又美化农村自然环境。
-5-